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22 15:24:12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篇1

一、关于农村商业银行工作效率的分析

(一)工作效率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就要有效的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经营效率能够直观的反映出银行的整体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反映出银行经营效率静态指标的是银行投入与产出的比值。银行和其他的生产企业不同,其他的企业一般都是拥有实际的产品而银行拥有的是无形产品也就是货币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是一些经济相关的数据信息。

(二)银行中经济附加值的分析

用企业缴税之后的纯利润值减去企业拥有的资产成本就是经济附加值,是投资人获得的纯利润。经济附加值能够有效体现经营企业的人给投资人创造的经济价值,同时经济附加值也是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工具。当经济附加值为正数时说明企业获得的纯利润是高于投资人规定的最低报酬率,当经济附加值为负数时说明企业获得的利润是低于企业的资产成本的。在企业经济附加值为正数时才说明企业是真正获得了利润的,而在企业附加值为负数时说明了企业出现了亏损情况,出资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如今的农村商业银行工作效率的评价系统与过去的相比较,在评价系统中正确引入经济附加值能有直观的反映银行的有效经营率。能够的使农村商业银行对出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行动进行很好的协调,同时使银行内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之间的冲突问题能够有效的减少,能够进一步的加强银行每个部门间的交流,增强银行内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团队意识,为农村商业银行明确目标并团结一致的向目标迈进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银行加快技术创新带来了重要影响。

二、影响了银行经营效率的具体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银行自身的具体分析得出影响银行经营效率的因素有下面几种:

(一)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方面来分析

体现了银行实际发展水平的一个方面就是银行具体的规模大小,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同时服务质量较高的银行会给需要办理业务的人员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且银行的实际总资产和总收入以及银行总的存款额度也能够准确的体现出银行规模的大小,一个大规模的农村商业银行对银行的经营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一个规模不够大的银行想要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是比较难的。

(二)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来分析

影响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银行的创新能力,农村商业银行如果拥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会大大的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而在传统的农村商业银行业务中有一个比较能体现银行创新能力的业务那就是资产负债业务,在银行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拓展上,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的的帮助其业务的拓展,而在一个创新能力较低或者没有创新能力的银行里,那么这个银行的经营效率并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情况来分析

首先一个银行拥有优秀的经济人才对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一个高效率的农村商业银行必然离不开一个高质量人才团队的努力,只有积极引进专业知识强、自身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才能有效的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总结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篇2

关键词:上市银行 股利分配 影响因素

一、引言

股利分配作为上市公司主要的利润分配手段,其决策是股东当前利益和企业未来发展之间的权衡结果,不仅会引起企业资金存量和股东权益规模及结构的变化,也将对企业内部筹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产生影响。上市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市银行股利分配政策是否合理,不仅对其自身发展影响深远,也会对宏观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本文以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股利分配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这对提高上市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各国学者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如著名的MM理论、“一鸟在手”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John Theis和Amitabh S.Dutta(2007)选取了99家银行控股公司的2006个数据,对Dickens et al.model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原先的模型仍然适用,但其中有些变量失去了意义,还发现银行内部控股与股利分配曲线存在着非线性关系。Abdullah M.Al-Obaidan(2008)对新兴市场的股利信息含量进行了研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发现在其调查的GCC(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银行业中,银行的效率和股息支付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郭阳阳(2010)对我国上市银行的股利政策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上市银行每股现金股利水平较低和派息率适中,而现金股息率较低,指出主要原因是公司自身经营与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上市银行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主要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分配,本文主要研究上市银行的现金股利分配。通过分析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股利支付率,可以发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利支付率明显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要高,这说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要成熟些,更能用较高的现金利润分配来吸引投资者。而相比较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现金股利支付率较低,这与其自身发展时间较短且得不到大型银行同样的政策支持,导致流动资产不足,现金股利发放较少有关。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城市商业银行,其股利支付率则处于中游水平。

同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股利支付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稳定。除中信银行2010年没有支付股利外,其余11家上市银行在2007-2011年均进行股利分配,连续性较好。从股利支付的稳定性来看,上市商业银行股利支付大体保持稳定状态。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三家大型银行股利支付较高且波动不大,而像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个别年份的股利支付存在着波动,究其原因,与当年的配股和增发有关。在有配股和增发的情况下,会适当降低现金股利支付率,但整体还是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

此外,我国上市银行现金股利支付率呈现差异性,不同银行间股利支付率差距明显。其中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在2011年的股利支付率较高,超过42%的水平,而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银行股利支付率普遍偏低。我国上市银行的个体差异性影响了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因此,本文对影响上市银行现金股利分配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四、我国上市银行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内外部因素较多,宏观经济环境、法规政策以及税收等因素都是影响股利政策的外部因素,本文主要从内部因素入手,分析其对上市银行股利政策的影响。

假设一: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受资本结构影响较大,财务杠杆过高的公司发放股利会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因此,具有较高负债比率的公司一般不派发或少派发现金股利,银行的负债比率用资产负债率表示,所以,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资产负债率应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二: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股东权益正相关

一个公司筹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股利分配,筹资能力低的公司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更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不派发或少派发现金股利。股东权益这一指标反映了一个公司的筹资能力,因此,现金股利支付率应与股东权益呈正相关关系。由于这一数值较大,本文运用股东权益的对数来表示上市银行的筹资能力。

假设三: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普通股每股收益正相关

普通股每股收益代表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可用于股利分配的资金就越充足,其股利分配率就越高,因而,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普通股每股收益成正相关关系。

假设四: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正相关

企业股利的支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产变现能力,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其股利支付能力一般也较强。本文用上市商业银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来表示公司的资产变现能力,因而,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五: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正相关

营业收入增长率能代表一个公司的发展情况,而公司的发展情况则直接决定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如果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说明银行发展情况就越好,那么银行也就倾向于向股东多发放现金股利,这也有利于银行在股东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因而,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取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了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12家上市银行2007-2011年的年报并整理计算得来。本文以现金股利支付率(Y)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分别为资产负债率(X1)、股东权益对数(X2)、普通股每股收益(X3)、每股经营现金流量(X4)、营业收入增长率(X5)。

(三)描述性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4-1所示,从表4-1可以看出,1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差距较大,最大值为 0.554167,最小值则为0;各上市银行间的资产负债率差别不是很大,这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质有关,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的特殊企业,这也决定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都会比较高;在股东权益方面,各银行间的差距比较大,其标准差达到了1.239609,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规模普遍比较大,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相对较小,其股东权益比大型的国有控股银行要小很多;在普通股每股收益方面,各银行之间的差距也较大,最大值为3.24,最小值只有0.22,在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营业收入增长率方面,银行间的差异也较大,说明各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文样本量比较小,所以在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支付影响因素的时候选择了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运用Eviews6.0软件得出的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4-1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R2为0.587724,P值为0.000052,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效果较好。由上表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对数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影响较为显著,而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则不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每单位资产中负债的比重越小,那么银行就越有能力进行现金股利发放,因而,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2、股东权益对数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其股东权益较大,易于筹集资金,且资金筹集的数额也较大,所以其股利支付率较好,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东权益相对较小,其筹集资金的能力则没有那么高,因而这些银行更倾向于将利润留存用作银行未来发展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股东权益对数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3、普通股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呈负相关关系且影响不显著。一般认为银行的每股收益越高,分红就会越多,但实证结果却不支持这种说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国上市银行上市时间普遍比较短,正处于发展扩张阶段,所以银行可能暂时先不进行大量的分红。也有可能是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并不取决于银行的收益情况,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4、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影响不显著。笔者认为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进行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要来源,因而选取它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现金股利政策,但回归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这可能与银行特殊的经营性质有关,管理者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并未过多的考虑银行的现金流情况,也有可能是银行将经营获得的现金流用于银行未来的发展需要,所以并未进行大量的分配。

5、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影响不显著。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说明银行发展情况就越好,那么银行也更加愿意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但回归结果却显示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股东希望将更多的收益留存用作银行的经营扩张需要,管理者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现金股利分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资产负债率和股东权益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选取的其他变量对银行的股利支付则没有显著影响。我国上市银行并没有体现出盈利越多、分红越多的特点,但这可能是因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正处于发展扩张阶段以及银行经营的特殊性。不论是大型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快速扩张,拓展市场,这些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都将需要大量资金,所以可能导致我国上市银行将利润的大部分用来银行的自身发展,而没有进行大量的分红。同时,由于银行经营风险较高,行业监管比较严格,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风险,银行必须留有一定的储备,这也会影响银行的分红水平。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篇3

关键词:中日韩;银行;经营效率;因子分析;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3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英国《银行家》公布的全球1 000家大银行榜单中,按照一级资本排名,中国工商银行居全球银行之首,建设银行居全球第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进入前十名。日本的三菱UFJ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银行和瑞穗集团均进入前20名,韩国的新韩银行和KB国民银行进入前100名。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加速发展,众多的外国商业银行进入中国,中国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地拓展国外市场。中、日、韩作为亚洲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地理位置临近的三国,银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对中日韩三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相关财务、经营和管理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日韩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做出测评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找出中国商业银行同日韩商业银行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

一、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是货币资金,对社会的渗透力强,属于高负债高流动性的企业。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理念必须要贯彻赢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即在保证资金安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盈利。据此,结合商业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构建了如下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二、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评价的因子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的核心是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由于原有变量较多,且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清晰,所以没有办法来综合评价研究对象。因此,需要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实现降维,将所有变量的信息集中在几个因子上反映出来,并且使得原有变量的信息损失尽可能地少。从而,通过选定的因子之间关系的分析,进而计算得到所要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三、中日韩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比分析

(一)数据选取及初步检验

本文分别选取了2013年中日韩各国资产排名前十位的商业银行的13个主要财务和经营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各指标采用的均是比率数值,因此不涉及货币单位及价格的换算。资产排名及财务指标数据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选取的中国的商业银行①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选取的日本的商业银行②有株式会社邮储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信托银行、三菱UFJ信托银行、理索纳银行、横滨银行、斡窭硭髂梢行和千叶银行;选取的韩国的商业银行③有KB国民银行、友利银行、新韩银行、企业银行、韩亚银行、外换银行、釜山银行、大邱银行、庆南银行和光州银行。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对变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Z-标准化方法处理后的每个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1。因子分析是要将原有变量中的信息重叠部分提取并综合成因子,所以需要确定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为此,一是通过计算原有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来判断,如果大部分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3,则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二是通过KMO检验,KMO统计量的取值在0-1之间,越接近与1,表明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本文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的变量间相关系数估计、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均表明,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二)提取因子

确定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以后,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解因子载荷矩阵。首先得到因子分析的初始解,即公因子方差,见表2。

表2的第一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下的变量共同度,表明:对原有13个变量按照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13个特征根,则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均可被解释,原有变量标准化后的方差为1,即变量的共同度过为1。第二列是指定提取4个特征根时,所有变量共同度。可见: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均较少。 因此,提取4个因子的分析结果较理想。下面表2是提取的因子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解释度。

表3的第一列是因子编号,第一组数据是初始特征值,在初始解中提取13个特征根,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被解释。第二组数据是因子解的情况,指定提取4个因子时,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0.657%,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结果较理想。第三组数据是旋转因子后的结果,即最终因子解。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没有改变,只是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的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度。因子旋转的目的就是使一个变量只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便于因子的命名。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

从表4可知,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的变量有贷款拨备率、平均股本收益率、成本收入比、流动资产与存款及短期资金比例、营业利润率、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这些变量表示的主要是银行的资本安全、经营情况及盈利情况,可命名为稳健经营能力因子。第2个因子主要解释的变量有资本充足率、贷款净额与总资产比率、贷存比,这些变量表示的是银行的资本充足和流动性,可命名为资本管理能力因子。第3个因子主要解释的变量有净息差、生息资产收益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率,这些变量表示的是银行的与利息相关的盈利情况,可命名为利息收益能力因子。第4个因子主要解释的变量是总资产增长率,可命名为资产扩张能力因子。

(三)因子得分计算

本文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估计结果见表5。

由表6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稳健经营能力是对商业银行资本安全、经营情况及盈利情况的综合反映。中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能力的因子得分普遍超过日韩银行,反映了中国商业银行普遍重视资本安全,对成本收益控制较好,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率。具体来讲,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指标全部在2.2%以上,而日本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指标普遍在1%以下(仅三井住友银行超过1%),韩国的商业银行贷款拨备率指标普遍在1%至2%之间(仅友利银行为2.1%)。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安全性高于日韩商业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指标全部低于37%,而日本和韩国的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指标普遍高于50%。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指标普遍高于日韩的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三井住友信托银行和新韩银行分别是所在国家商业银行中稳健经营能力最强的银行。

(2)资本管理能力因子是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和信贷相关指标的综合反映。与日韩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能力是最弱的。韩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能力因子得分普遍较高。具体来讲,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日韩的商业银行。贷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及贷存比指标平均远低于日韩的商业银行,说明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运用方面存在欠缺,没有实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中国招商银行、三井住友信托银行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分别是所在国家商业银行中资本管理能力最强的银行。

(3)收益能力因子是对商业银行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净息差等相关指标的综合反映。中国商业银行的收益能力低于韩国的商业银行,但略好于日本的商业银行。具体来讲,中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生息资产收益率指标平均基本与韩国的商业银行持平,但高于日本的商业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大多数低于日本的商业银行,但高于韩国的商业银行。浦发银行、日本邮政银行和光州银行分别是所在国家利息收益能力最强的银行,也是非利息收入占比最低的银行。

(4)资产扩张能力因子主要是对各商业银行资产增长率指标的反映。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扩张能力普遍高于日韩两国的商业银行。具体来讲,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总资产增长率为12.2%,日本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长率为9.4%(瑞穗银行因2013年的银行兼并导致总资产增长率达到43.48%,从而拉高平均值),韩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总资产增长率为4.2%。中信银行、瑞穗银行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分别是所在国家资产扩张能力最强的银行。

(5)从上述四个因子的得分可以看出,中国的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能力和资产扩张能力上领先,韩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能力和利息收益能力上表现良好,日本的商业银行四个因子的得分均较低。

得到各家商业银行每个因子的得分后,进而以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按照公式F=0.425F1+0.227F2+0.171F3+0.083F4,可得到每家银行的综合得分,计算结果见表7。

从表7可见:韩国中小企业银行、庆南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因子综合得分处于前十位。除韩国的两家银行外,中国的十家银行得分均高于韩国和日本的其他银行。日本的商业银行综合得分最低。

四、进一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具有较高的稳健性,对资本安全的管理和经营成本的控制优于日韩的商业银行,使得中国商业银行的收益率明显高于日韩的商业银行。伴随着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旺盛、海外业务的拓展,中国商业银行的各项资产业务增长迅速。尤其是随着金融业的改革,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壮大,抢夺市场份额,使得中国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长率遥遥领先,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超越了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得分较高,但是通过分析,我们也发现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能力和收益能力上存在欠缺,存在非利息收入偏低、贷存比指标偏低、贷款拨备率偏高等问题。针对上文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进一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建议。

扩大非利息收入来源,拓展商业银行业务种类。中国商业银行虽然收益率普遍较高,但对利息收入依赖较强。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最低的是浦发银行为14.74%,占比最高的是民生银行为28.48%。而日本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的三菱UFJ信托银行达到64.57%。这一方面与中国银行业的利率管制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比较单一,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发展力度,推进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拓展技术含量高,能为客户增值的服务领域。

增强资本管理能力,减少商业银行贷存比指标的约束。从数据上看,中国商业银行的贷存比在61%-78%之间,而同时期的日本商业银行的贷存比指标普遍在59%-100%之间,韩国商业银行的贷存均比在95%-192%之间。贷存比代表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中国对商业银行的贷存比设定了75%的上限,这一硬性指标在当前理财产品热销、银行产品多样化的背景下已经制约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削弱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能力。

适度降低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是两项衡量银行贷款风险是否可控的重要指标。中国建立了贷款拨备率(2.5%以上)和拨备覆盖率(150%以上)相结合的贷款损失拨备标准,本文收集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商业银行均达到了此项监管要求。但是中国十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206%-367%之间,而日本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仅在的30%-113%之间,韩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普遍在69%-136%之间。诚然,拨备覆盖率越高,表明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但是多余的拨备金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影响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能力,因此银监会应该建立监管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综合指标体系。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篇4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商业银行 绩效评析 运用

经济的进步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土壤,而绩效评析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必须得到重视,采取适宜的绩效评析方式,及时发现商业银行运营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和更正,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进步。经济增加值可以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业绩量指标,将其应用到的绩效评析中,可以进一步优化绩效评析的水平,有效的对商业银行的一些现状问题进行控制和处理,遏制不良资产、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促使商业银行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增加值的涵义及在商业银行绩效评析中优势

(一)涵义

商业银行的经济增加值也可以被视为的经济利润,是指商业银行在扣除成本后的得到的使效益。经济增加值的理论中,将资本投入理解为存在成本,只有盈利高于成本时,才可以理解为已经创造了价值。经济增加值可以有效的应用到商业银行的业绩考核中,对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长期实践和理论分析得知经济增加值的具体计算公式:

EVA=NOPAT-TC[×]r

其中代表商业银行的税后的经营业利润,可以将上述公式理解为资本成本。NOPAT-资本成本。其中资本成本可以用TC×r表示,r是投资者所期望得到的投资回报率,TC是经济资本。通过上述公式的基本情况,可以得到,如果计算得到的经济增加值的数值为负数,则说明商业银行没有创造财富,导致资本的损失。反之则商业银行创造了相关价值,使得银行和投资者均受益。

(二)商业银行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的优势

推动商业商业银行准确评价自身的业绩情况,商业银行在对经济增加值的控制过程中,需要对净利润的进行增加,还需要的对资本成本进行控制,降低资本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保障效益。

有助于的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合理的经济增加值在绩效评析中进行应用,可以为商业银行树立良好的成本意识,进而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提高相关投资的有效性,妥善的对资金进行利用,进而推动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提升商业银行对资本效率的关注,商业银行的传统绩效评析模式,主要将财务指标作为主要标准,对股本资本的成本分析不够透彻,给商业银行的发展留下隐患。借由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可以推动商业银行更加重视的质量,规避盲目扩大的情况发生,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资金的使用成本,进而全面推动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二、商业银行绩效评析对经济增加值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分支机构的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

分支机构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主要是完成对资本的分配和资本计算。进而明确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的资本量。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考虑的资本与会计中的资本具有一定差异。这里的资本主要是由非预期损失引起的风险资本。通过对各个分支机构的经济增加值的分析。此外,还有的权益资本,可以通过的股利折现估价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完成计算。

(二)职能部门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

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营中,需要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完成相关工作。其中业务部门和非业务部门,是两个职能差异明显的部门,其创造的价值也存在差异。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绩效评析模式,可能会引起绩效评析效果理想的情况。运用经济增加值,可以将经济资本利率作为的对各个部门的一个的绩效考核指标。此外,经济增加值的核算过程中,需要将的业绩指标和管理的权利相结合。通过经济增加值换,可以更加清晰明显的对商业银行经营费用和支出之间的关系,促使商业银行的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控制费用使用情况。

(三)管理者和员工的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

人才是推动商业银行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业务能力极强的业务人员,对商业银行的效益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留住人才并不断吸收外界人才是实现商业银行竞争力和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对管理人员和员工,采取的经济增加值奖金激励的方式,增加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经济增加值奖金激励方案实施,管理人员或是员工获得的奖金与的经济的增加值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采用经济增加值奖金激励,可以使得企业人员能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可以增加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并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而且,还可以避免经营者的出现短视的行为,对商业银行的产气发展提供基础。

三、经济增加值在商业银行绩效评析中运用的局限和完善措施

经济增加值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影响商业银行达到预期的效果。故此,需要对其进行强化,完善考核体系的建设,推动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局限

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需求体现不够充足,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与的股东价值阿最化的目标存在明显的统一性。而且,商业银行在新产品研发、服务改良和工作人员培训工作都需要建立在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但是,这些长远战略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经济增加考核造成一定的影响。

银行内部横向考核不能得到满足,经济增加值在商业银行绩效评评析中的应用,部分智能部门的不能纳入到经济增加值的绩效评析体系中。例如:商业银行的文化部门,主要承担商业银行的相关文化培训和宣传工作,不能直接在现有的考核机制下的完成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在分支机构考核的直接实施困难,根据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可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众多,没有完善的财务的体系,不能及时的对真实的经济增加值进行计算。

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对会计利润的调整效果不够理想,可能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国内会计制度的教育培训费、广告费和其他相关成本,都会的对经济增加值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完善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

针对商业银行运用的经济增加值的实际情况,完善对经济增加值的考核体系构建。

将经济增加值的高度上升到的战略管理的角度,合理的对商业银行的资源进行配置,并将具体的资源配置与经济增加值相结合,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源管理水平,保障绩效评析的质量。

完成经济增加值与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的配合,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完善对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的构建。完成对线条化管理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水平。

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促使其与经济增加值考核相结合,根据商业银行建立的相关战略目标,以责任目标为基准,并切实的分配到商业银行的个人,按照商业银行的整体规划,对各个职能部门和个人进行的绩效考核,并优化经济增加值的激励方案,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能够顺利完成目标。

合理的对教育培训费、广告费等资本性支出,按照受益期进行利润调整,保障商业银行绩效评系的质量提升,推动企业的竞争力扩大。

四、总结

将经济增加值应用到商业银行绩效评析中,是推动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水平,增加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经济增加值的具体应用,可以分为三种应用方式,其中主要有分支机构的经济增加值绩效评、职能部门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管理者和员工的经济增加值绩效评析。

针对经济增加值应用的不足,需要对其的战略角度进行提升,并完善对内部的组织管理工作,明确绩效考核目标,积极推动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均全,郑立.经济增加值指标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J].财政监督,2014

[2]任美娟.高新技术企业业绩评价的EVA方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

[3]陈航,王琰琰.商业银行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J].商业时代,2014

[4]张曦文.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5]刘晓霞.经济增加值(EVA)绩效评价模型在城商银行的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2

[6]王莹.我国商业银行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平衡记分卡绩效方法的构建[D].中央财经大学,2012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篇5

   关键词:分业经营;综合经营;商业银行

   引言

   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功能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商业银行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要积极准备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此,深刻理解国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掌握其未来演变的方向,及时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提高对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

   所谓商业银行综合,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商业银行的综合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管理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这是商业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而言,既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选择。狭义的理解,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交叉经营;广义的理解,既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商业银行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商业银行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其实,在商业银行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军证券领域,而证券机构则可以通过创建共同基金的形式蚕食银行的存款。即使在银行内部,也可以开展一些非证券类的投资银行业务,如项目融资、结构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兼并顾问和商业银行创新产品等。各种商业银行机构也可以开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前的热身运动”——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通过银行转帐业务,开展网上交易业务,利用银行卡、银行存折直接买卖股票,券商委托银行网点代办开户业务,银行承担资金结算和基金托管业务以及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合作。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动力

    银行实行综合经营或分业经营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对于经营的选择,应该视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定。自从九十年代初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分业经营以来,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情况己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目前银行实行综合经营要求的条件还不能完全达到,但是,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大潮看,银行综合经营己是大势所趋,况且我国政府在银行综合经营上的管制有所松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提高其竞争力的考虑,有着实行综合经营的强烈冲动。

    (一)应对加入WTO后的竞争

    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出现重大的变化:

    1、在地域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限制;对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中国加入WTO五年后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2、在业务对象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五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

    3、在业务范围方面,外资银行涉及的银行服务范围包括:接受公众存款和其他应付基金承对;所有类型的贷款,如消费信贷、抵押信贷、商业交易的和融资;商业银行租赁;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如信用卡、收费卡和借记卡、旅行支票和银行汇票;担保和承兑;其他商业银行服务提供者从事商业银行信息、商业银行数据处理及有关软件的提供和交换。以及对上述所有活动进行的咨询、中介和其他附属服务,如信用调查与分析、投资和有价证券的研究与咨询、为公司收购与重组及制定战略提供建议等全方位商业银行服务。

    4、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国加入WTO五年后,取消所有现存的对所有权、经营以及外资商业银行机构企业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的非审慎措施,即允许更多的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入中国。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中国,最终于2006年可以在任何地点,经营任何商业银行业务。

    综合经营的外资商业银行机构进入我国市场,能够全面运用各种商业银行工具为客户服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业务范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业务范围存在的局限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来看,不仅在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上根本无力与西方实行综合经营的银行进行竞争,甚至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也难以应付由于外资银行进入而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必要根据国际经济商业银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认真研究和探讨采取综合经营模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使之能够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

    (二)应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的竞争

    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依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但其增长速度却远低于证券、保险业等其他商业银行机构。商业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无非是存贷款利差。随着各个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不断的商业银行创新和融资证券化趋势,优化传统的利润来源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篇6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opening up of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the competition pattern of diversified bank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huge impact. How to max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nd market economies. One of the effective solutions is setting and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value system of commercial bank. By researching, the paper makes a performance value indexes system of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which is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nd makes use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value engineering to construct the synthetic model of valuing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which is made for demonstration research.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价值工程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operating performance;valu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81-03

0 前言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过渡期,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必须深入推进改革转型,只有合理运用自身资源、使资源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的银行才可以在这一轮经济转换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目前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和竞争力评价的文献非常多,诸如:郭q梅(2012)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现阶段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挖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差距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政策建议。王海涛(2012)基于商业银行的卓越绩效,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语义方法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朱运敏(2013)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排名。彭勃,叶春明(2013)研究了基于纯语言混合算术平均(PLHAA)算子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问题,并且应用该方法对某商业银行下属6个支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排序。张乾,夏芸(2014)结合大型商业银行甘肃省分支机构经营发展实际,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规模效应、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六个方面,对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盛九元,吴信坤,朱辉(2015)选取台湾地区27家本土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3共5年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经营绩效做出评价并排名。

从目前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集中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因子分析法、平衡记分卡等评价方法和工具,但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文献非常鲜见。仅有的一些文献,只是从价值工程角度对商业银行某项业务进行定性分析。诸如:刘宏(2004)认为价值分析方法能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投入产出效益做全面的考核,进而能够有效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运营价值。李爱军,陈国伟(2008)从价值工程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广泛运用于产品的功能与成本分析的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延伸和扩大,进而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问题。最后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1 价值工程理论及方法简介

价值工程是一种旨在提高分析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是通过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体系,对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费用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创新思维和手段,改进对象的功能和成本关系,从而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体系最初应用于产品设计和材料代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效果。由于价值工程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因而它也被推广应用于各个领域。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作为一个价值体系,完全符合价值工程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因而,我们可以采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问题,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管理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

价值工程的基本思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首先要求明确对象的合理功能,进而分析和确定实现各项功能的费用成本,根据功能及其消耗的成本量之比,评价对象的合理性。价值可用表达式V=F/C表示,(其中:F表示对象的功能值,C表示对象实现功能的成本值,V表示对象的价值)。V的大小取决于功能值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成本之比。V越大,则价值越高;反之,则说明对象消耗资源量与实现功能的量不匹配,应该实施必要的改进和提高。

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就是把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作为分析对象,经营产出为功能,经营投入费用额作为成本,经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象的价值评价结果。令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即价值为V,商业银行经营投入费用额为C,经营产出为F。价值工程应用于经营绩效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以合理的经营投入,获得满意的经营产出,从而实现对象绩效(价值)的最大化。以下是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价值工程方法的基本原理: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表示为:

公式中:F――经营产出;C――经营投入;Fi――各经营产出指标的转换值;Cj――各经营投入指标的转换值;Wi――各经营产出指标的总权重;Wj――各经营投入指标的总权重。

以上商业银行经营投入产出指标的转换值源于为了消除各指标原始值之间计算单位的影响,对量纲不同、大小不一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转化为可以直接相加、相乘的相对值。处理公式如下:

2 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的原则和价值工程分析框架,在充分考虑指标与评价对象针对性的基础上,建立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经营投入指标主要由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支付职工薪酬福利,对外投资支付,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分配股利、利润及利息等构成;经营产出指标主要由净利润,三大资产增加额,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现金含量,股东权益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资本充足率,正常贷款率,客户存款增加额,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以及股东户数等构成。指标数据可从上市商业银行公开的财务报表中直接或者间接计算获得,各层次指标相对重要性系数可通过专家填写咨询表并利用AHP法计算获得,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细化如图1所示。

3 实证研究

3.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原始值

根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14年的公开数据,经过分析统计后的原始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3.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投入产出相对重要性系数

经由多位业内专家填写咨询表,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投入产出相对重要性系数如表3和表4所示。

3.3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转化值

3.4 计算结果

由价值工程的原理可知,V=的比值越大,价值越高,说明商业银行合理、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的程度和经营绩效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就应该改进和提高。从以上价值工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V值依次为D>C>A>B,就是说2014年的经营投入中,D银行价值即经营绩效最高,C银行次之,也即说明D银行资源投入相对其他银行来说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从公式V=来看,要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V,一方面在保持经营投入成本C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增加经营产出F,另一方面在以一定比率提高投入成本C的情况下,必须以更大的比率增加经营产出,因此,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如何把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用在刀刃上,以求得最大的收益,关键问题是如何加快创新转型,千方百计增加产出,以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激烈的竞争格局,而无助于提高效率的投入则应尽量减少。

4 结束语

商业银行经营效益、营运能力以及市场吸引力的获得需要投入,投入少,获得效益和能力的速度就缓慢,投入多,获得效益和能力的速度就加快,关键是要实现在相同的投入下获得较大的效益,或者说用最少的投入达到要求的经营效益、营运能力和市场吸引力。如果在不同商业银行间同一年度进行比较,则是考察哪个商业银行在某一年度的经营投入效果更好,如果在同一商业银行的不同网点或者年度进行比较,则是考察该商业银行在哪个网点或者哪个期间内的经营投入绩效更好。本文在建立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经营绩效评价上,从价值工程分析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以期能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改善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参考文献:

[1]文上勇,周志鹏,蔡斌贝.价值工程在工程评标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1(1).

[2]郭q梅.基于DEA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2012.

[3]王海涛.基于卓越绩效准则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青岛大学,2012.

[4]王吉恒,闫晓婷.2013 年上半年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4(4).

[5]朱运敏.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6]史常亮.基于“三性”分析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J]. 金融发展研究,2012(12).

[7]彭勃,叶春明.基于PLHAA算子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4).

[8]盛九元,吴信坤,朱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台湾地区本土银行经营绩效评价[J].世界经济研究,2015(8).

[9]Uyemura Kantor Pettit.EVA in the Industy.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ee.1996(9).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DEA模型

一、 引言

不同研究主体从不同评价角度研究了银行的经营效率。从银行内部来讲,银行希望各部门,各分行都能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并且通过效率评价指导相应部门和分行的工作。因此具有工作指导和落实战略决策功能的平衡积分卡方法在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它方法还有经济增加值(EVA),目标管理法,360度绩效评价法,产品评价法等。从国家监管部门来讲,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关注点主要在于风险管理。由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银行又是具有一定经营风险的企业,所以对其风险管理的效率评价是国家监管部门的主要关注点。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投资的目的即为盈利,所以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其主要关注对象,因此对银行总体经营效率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单一从任何一方面进行评价都不能完全体现银行的经营全貌。所以,本文从风险管理和盈利两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按照股权归属分为两类,中农建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余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本文分析了两类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区别,以及在2008年到2012年间平均经营效率的变化情况。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评价方法一般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包括简单回归,分位回归,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非参数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鉴于商业银行的多投入多产出特性,DEA方法在银行经营效率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DEA方法,以期发现各商业银行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性素材。

二、 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等人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提出的评价具有多维输入、多维输出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是否相对有效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有两个优点:一是不需要确定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二是不需要指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效率评价的客观性。

使用DEA方法需要确定两个假设:一是输入/输出导向模型选择;二是不变/变动规模报酬假设。对输入/输出导向模型的选择,鉴于市场占有率考虑,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缩小规模,而是希望在更大规模上开展各项业务。所以本文采用输出导向模型。对银行业效率的不变/变动规模报酬假设,研究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差异显著,变动规模报酬假设更为合适。本文将在变动规模报酬假设下,计算输出导向模型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并计算其规模效率,并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状况。

设DMUj的输入v输出数据分别为(x1j,x2j,…,xmj),(y1j,y2j,…,ysj),j=1,…,n,其中n为DMU的个数。基于输出导向变动规模报酬(BCC)模型,等价于求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z=■vixio-v0

subject to■uryro=1(1)

■vixij-■uryrj-v0?叟0,j∈J={1,…,n}

vi?叟0,ur?叟0,v0free in sign,i=1,…,m,r=1,…,s

其中v=(v1,…,vm),u=(u1,…,us)为权重向量,v0是个标量。求解(1)式,我们可得到DUM0的效率值为1/z。删去(1)式中的v0便可得到基于输出导向不变规模报酬(CCR)模型。

三、 实证分析

1. 数据和指标体系。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时间也不长,现阶段并没有统一的银行经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一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从生产的角度,此时以银行固定资产和职工数为投入,以制造的存款总额为产出;二是从中介角度,以银行存款为投入,利息收入等为产出。最新的研究通过两阶段DEA模型将这两个过程合二为一,以生产过程为第一阶段,输入变量为固定资产和职工数,输出变量为存款总额,以中介过程为第二阶段,输入变量为存款总额,输出变量为非利息收入,净利息收入,不良贷款。

本研究认为职工人数只包含人员投入数量的信息而无法反映质量的信息,故采用应付职工薪酬作为人员方面的投入指标;而固定资产数量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要素,不适合以一年为期的效率测量,因此本文以资产折旧和摊销代替。对于输出变量,本文从三个角度考察:一个银行的传统业务净利息收入;二是随着近年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银行越来越重视非利息收入;三是银行本身是具有一定经营风险的行业,其净利息收入必然伴随着风险,并且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金融行业对银行的风险控制尤为重视,比如新巴塞尔协议,着重加强了对银行风险的控制,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使用不良贷款率度量银行风险。全部指标及其对应财务指标如表1所示。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不良贷款率作为产出属于不良输出,需要做相应转化,因此本文仿照Seiford和Zhu的做法,对不良贷款率进行转化以适应模型的要求。

2. 效率分析。基于输出导向,变动规模报酬的DEA模型,本文对2008年~2012年14家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利用DEAfrontier软件计算各商业银行的相对效率,结果如表2所示。

(1)总体分析:从14家银行的平均效率来看,5年的平均效率为0.910 9,其中民生银行效率最高达到0.995 9,农业银行效率最低只有0.746 1。其它效率较高(超过0.9)的银行有中国银行(0.935 8),工商银行(0.940 7),兴业银行(0.914 8),上海浦东发展银行(0.932 3),平安银行(0.974 4),招商银行(0.953 3),中信银行(0.903 8)。从14家银行5年的效率波动来看,民生银行最为稳定,效率标准差只有0.009 1;广东发展银行波动最大,效率标准差达到0.133 6。具体到每一年,民生银行在除了2010年之外的其它四年都达到相对有效(效率值为1),所以其平均效率最高而且非常稳定。广东发展银行在2008年达到相对有效,但随后效率下降明显,2009年效率最低只有0.627 9,所以其效率波动最大。

中国商业银行平均效率从2008年的0.874 2下降到2009年的0.857 5,说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经营效率具有一定影响。这个时期中经营效率下降显著的有工商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经营效率逆势上升明显的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长期来看,14家银行的平均效率呈现曲折上升的趋势,从2009年0.857 5上升到2011年0.952 7,并在2012年保持在0.948 3的高位。这反映了国内商业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逐步恢复,银行业随经济稳步发展,经营效率逐渐上升的过程。

2012年14家银行平均效率为0.948 3,标准差较低为0.049 0,显示银行业效率情况整体较好。其中相对有效的银行有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效率较低的银行为农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

(2)个案分析:农业银行作为2012年效率较低的银行之一,同时也是2008年~2012年中效率增长最快的银行,相对效率从0.658 5上升到0.876 7。这与该行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农行2009年实现股份制改革,增强管理,改善经营,显著提高了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从2008年的300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800亿元。另外在股份制改革之际因为获得国家注资,剥离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从2008年的4.32直线下降到2012年的1.33。这些都给农行的经营效率带来大幅增长。但作为股份制改革最晚的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各方面还比较年轻,经营效率虽然大幅增长,但仍然处于低效率区域。

民生银行作为中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主要针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贷款的鲜明特色,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独树一帜,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其在2008年~2012年期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68,0.84,0.69,0.63,0.76,显著低于平均不良贷款率水平(1.18),正是这种优势的具体表现。

(3)分类分析:14家商业银行显著的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农建工四大商业银行,另一类是普通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在规模上远远超过普通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的研究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更多关系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责任,在经营管理方面受到诸多束缚,因而在以财务数据为主的经营效率评价中往往处于较低的效率区域。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分别计算四大商业银行和其余商业银行的效率平均值,以及该平均效率从2008年~2012年的变化情况,见表3。

总体来看,四大商业银行平均效率为0.883 3,低于其余商业银行的0.921 9,符合预期。但从时间序列来看,2008年到2012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时间段为2008年~2009年,第二个阶段是金融危机恢复期,时间段为2010年到2012年。第一个阶段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四大商业银行影响明显,平均经营效率从0.842 8降低到0.787 2;但对其余商业银行影响不太明显,两年平均经营效率分别为0.886 8和0.885 6。第二个阶段中可以看出金融危机恢复期间,四大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步明显,平均效率从2009年的0.787 2,稳步上升到2012年的0.959 5,最终与其余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持平(0.943 9);同时其余商业银行保持稳定。这说明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四大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逐渐市场化,加强经营管理,做好风险控制,实现了经营效率的稳步发展,最终与其余股份制商业银行齐头并进。

四、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8年到2012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作为评价对象,基于DEA模型从银行盈利和风险管理两方面综合评价银行的经营效率,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效率差异,以及在考察期内的变化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商业银行的平均效率逐年升高,在2012年达到0.910 9,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充分利用了投入资源,比较高效。农业银行的效率增长说明股份制改革对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显著作用。因此,继续深化改革,放开制度束缚,是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有效手段。民生银行的高效率说明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性,各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在不同银行的竞争中确立稳定地位。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有限,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银行效率的提高。分类来看,金融危机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但也只限于2009年。2010年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由于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而获得较大的提升。

股份制改革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在2009年后经营效率大幅提升,2012年已经和普通商业银行平行,这充分说明改革的有效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由于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责任而导致效率偏低,但由于政策和市场占有率等原因,能够获得较高的经营效率。

总的来说,国有商业银行应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减少制度和行政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自身规模优势,提高其经营效率,优化竞争机制,以提升竞争能力来改善经营状况,从而实现其经营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有关经济监管部门,应尽量减少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使得其逐步适应经济市场化运作的需求。全国范围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实现差异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发挥其所有权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高效经营之路。

参考文献:

1. 谢朝华,段军山,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13(4).

2. 段希文.银行的绩效评价:财务分析还是非财务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

3. 陈全兴.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主体的思考.会计之友,2010,(35).

4. 于兆河,许文双,蔡泽泰.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3,(3).

5. Luo Y, Bi G, Liang L.Input/output indi- cator selection for DEA efficiency evalu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当代分位回归与鞍点逼近方法的复杂数据分析”(项目号:11271368);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北京金融风险管理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与防范对策”(项目号:12JGB051)。

作者简介:荣耀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管理咨询

管理咨询审计属于增值型审计工作。它是指审计人员为促进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针对特定的机构、业务、产品、流程和管理环节,组织审计或审计调查,并提供分析、建议、咨询或者培训等服务,其目的在于促进业务发展、改进经营管理、增加企业价值。

随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已经开始了管理咨询审计尝试。银行管理咨询审计的内容,既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等业务经营全面审计,又包括管理责任、管理效率和管理行为的管理审计,还包括内控管理制度的综合评价等,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全面经营管理审计等。因此,商业银行开展管理咨询审计,应重点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审计:

首先,从了解观察管理信息和内部控制现状入手,重点深化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审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经过多年的改革完善发展,各级行加强了内部控制管理,管理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手段有了改进,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内部管理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各种管理风险和经济案件明显下降。但从现代银行管理的要求来看,管理技术和手段仍比较落后,管理信息反映迟缓,管理效益和水平仍然很低,各种管理风险和漏洞隐患仍大量存在,进一步深化银行内控管理审计十分必要。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它与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当前银行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审计,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内部控制审计的层次,要把对业务部门的自律监管审计情况作为内控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扩大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成果的利用程度。要根据内部控制审计查出的漏洞和隐患,认真查找根源,分析原因,切实加强整改,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各项业务经营管理制度和办法,使各级行稳健经营和规范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次,从观察明确管理行为和经济责任入手,重点深化银行经济责任管理审计。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各级行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营管理效益的好坏。进一步深化开展银行经济责任管理审计,是银行改革发展之必然。商业银行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化:一是深化认识。过去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间期限不明确,履行责任界限不清楚,审计成果利用率低。所以,要从反腐倡廉、明确经济责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开展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部门协调,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审计台账,实行动态监测,保证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严格程序。要认真按照《审计法》、《中国审计规范》等文件要求和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办事,严格遵守审计程序,建立审计责任制,确保经济责任管理审计质量。三是丰富内容。过去银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经营指标及财务效益,没有把责任审计与银行重要经营决策、与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结合起来,没有把经营结果与经营过程、与被审计对象的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不能及时发现和彻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深化经济责任管理审计,就是要坚持审计问卷与现场审计检查、内部审计与外部查询、经营结果与经营过程、审计处罚与审帮促改等相结合,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多方位的考评;就是要把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与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的界定更加明晰客观;就是要把经济责任管理审计同是否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是否严格执行上级行的经营管理授权和转授权限、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做到廉洁自律等重大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切入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要害,从深层次上研究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从而改变过去听多看少、就事论事、就账查账的片面作法。四是明确责任。就是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积极慎重、依法办事的原则,明确划清现任与前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界限。要通过上述措施,使经济责任管理审计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五是加强利用。要充分利用转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正作为干部任用和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从预测分析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益入手,重点深化银行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全面经营管理审计。银行经营管理的好坏最终体现在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益上,所以开展银行管理咨询审计,必须从预测分析管理质量和效益入手,深入开展银行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全面经营管理审计。一是要开展资产业务的管理审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中核心和最重要的业务,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进行管理审计和控制是商业银行管理审计的中心环节。要按照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分散性的经营原则,客观审计评价现金、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的期限结构、担保情况、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情况,最大限度地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完整、增值。二是要开展负债业务的管理审计。负债业务是银行传统的基本业务,它是银行经营活动的起点,也是银行开展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基础和前提。负债业务的规模和结构制约着资产业务的规模和结构,是维护银行资产流动性供求平衡的手段。开展负债业务管理审计主要是分析负债业务的规模、期限结构与资产业务的对称平衡性,防止银行低估负债,影响财务成果的正确反映。三是要开展所有者权益的管理审计。所有者权益是银行净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开展所有者权益管理审计,就是要帮助被审计单位千方百计组织业务收入,努力控制降低成本费用等支出,最大限度地扩大盈利水平。银行是经营资产负债业务的统一体,开展全面经营管理审计,就是要在单项审计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其资产负债的结构比例、风险安全状况、盈利增值情况及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探索商业银行机制下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方法途径和措施,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少琴,刘峰.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混营抑或分拆?[j];审计研究;2005年02期.

[2]张伟,张孝友,陈云菲.管理咨询业务对我国审计业务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卷第1期.

上一篇:传统古村落保护条例范文 下一篇: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