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19 11:46:03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制度创新;创新型城市;地方政府;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纵观国外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归根结底又源自城市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城市竞争能力的关键举措。所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承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界定

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 。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得到较多认同的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纵观“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演变,该理论提出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之上,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更认同它广义的概念。在关注以科学进步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司法、行政、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尤其是制度方面。

二、制度创新的涵义

“创新”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和社会实践方法论,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永无尽头的主题,更是增强民族活力与凝聚力的关键所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需要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联动的整体创新发展过程,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和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国内许多城市的地方政府都纷纷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导战略方针。

通常,创新型城市是以科技、人力、资本创新为核心要素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要素,而制度创新则是重中之重。

三、制度创新的作用

(一)制度创新可以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制度创新在创新型城市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自主创新是强国、强民之道,而制度创新由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根本保障。因此,制度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制度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基本环境要素。制度、文化、资源创新共同构成了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基本环境,只有构建起规范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制度体系,才能对创新行为进行有效调节和激励,激发、保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引导创新行为趋向符合社会发展的最佳目标。同时,只有政府和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动都规范运行于适宜创新的制度框架内,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创新。

制度创新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是制度创新可以降低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本。在现阶段经济分权与行政集权相结合的中国式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作为中央与个人、团体的联系中介,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与个人和团体的服务与管理直接接触,能够及时了解基层自发产生的创新意图及对新制度的预期希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政策的传达者和执行者,中央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关键是地方政府是否全力推行,能否转化诱致性变迁为中央的强制性变迁。现实中,任何制度创新都存在风险,而降低风险的最好方法是先在局部范围内进行试验,当实践证明新制度安排的收益大于旧制度,并具有可行、普遍性时,中央政府才可能采纳并使其获得法律地位,在更大范围推行实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局部性、试验性、低成本以及风险范围小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二)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创新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目前中国地区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与内陆城市之间服务、收入悬殊,导致全国范围内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滞后制约着小康社会的实现,突破这一瓶颈既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维持国家稳定的根本保证。在制度经济学中,内生性制度设置对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哪个地区获得制度上的优势就相应获得经济增长上的优势。制度优势的体现由政府决定,表现为政府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强有力的推进者,其制定的制度对国家、地区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可以激发人们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地方制度创新和调控可以转化为外来的经济、文化支持和保障,引导和推动社会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四、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应该注意的问题

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可充分利用对当地信息掌握最全的地缘便利来降低权力制度创新中的风险和成本,进而提高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但作为利益主体,又常存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动机和短期行为倾向,导致可能出现与国家大政方针相悖的所谓“制度创新”。为避免这一弊病的产生,地方政府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制度创新要因地制宜,注意适用性和可行性: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制定的社会规范体系,有特定而具体的适用环境和对象,如果贸然创新,必然会出现脱离现实、水土不服、难以实施的现象,不仅无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对现有秩序起到破坏和束缚作用,导致制度创新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偿失。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在本区域产生潜在制度需要时再进行创新探索,如果没有相应需要,则不必为了“创新”而创新制度。同时,要把握好制度创新的方向,摸准制度创新的脉搏,掌握制度创新的时机,制定出实事求是、符合本地实际、行之有效的新制度、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低成本的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制度创新要有新思路:一个地区的发展,除了受当地自然资源、历史条件、交通状况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外,当地政府有无改革创新意识也十分重要,尤其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等、靠、要”思维定式,要充分认识到仅靠“输血”、外援是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本地区落后面貌的,地方政府只有实现自主创新意识的彻底觉醒和创新行动的具体实施,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创新观念的建立,既要求地方政府官员要自觉培养成创新制度的敏锐性,增强制度创新的自觉性,又要求工作人员要具有相应创新工作的素质。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要求地方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不能不考虑本地实际而一味单纯模仿发达地区的创新,一定要有自己的新见解、新思路,要善于提出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新制度。

(三)制度创新要注意制度实施的可持续性: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不足,许多极具实际价值的制度创新由于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等原因的影响往往昙花一现,缺乏持续性。但制度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忽视特定历史时效特点的制度往往是无效制度。因此,制度创新既要避免时过境迁、不合时宜的老制度的延续,也要谨防割断历史延续性的创新,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持之以恒的成效。保持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地方政府官员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武装头脑,充分认识到任何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长期的历史延续集成,只有在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考虑新制度的影响,才能制定出既不割断历史、也不拘泥于以往的制度。同时,还要善于登高望远,综观全国、全世界发展趋势,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不仅要看到制度对当前本地经济社会产生的积极性,还要看到对今后制度创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赶时髦,不搞应景型制度创新,从而制定出既符合当今时代要求,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制度。

(四)制度创新要注重创新网络的形成:任何制度相互间都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纵横联系的,这就是所谓的制度体系。目前中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在选择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时,都优先选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为主、市场导向型发展模式为辅的混合模式。该模式要求政府发挥核心带头作用,通过制定明确的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围绕增加城市创新资源供给、完善创新机制、提高创新积极性、提升创新能力等目标而进行制度供给,制定、颁布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创新资源要素的集中,支持、鼓励创新主体之间形成互动网络关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引导全社会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同时,各创新主体在利益需求和竞争压力下,也会自发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和科技创新,寻找和选择最适宜的创新路径和模式。鉴于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要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选择若干有优势和关键的创新支撑点,组织本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与民间产业界进行战略互动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潜在优势,建设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制度创新网络体系,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创新力,制定出最适合本地区的制度创新之路。

此外,制度创新还要注意倾听民意。制度创新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这就要求政府制定新制度时,应该倾听民众呼声,尊重民意,充分调查研究,让所有事关民众的制度决策都能最大限度地代表民众意见,体现民众利益,尽可能达到公开、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孙阿凡.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4(7)

[2]张玉磊.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难题与化解[J].岭南学刊,2011,(5)

[3]张厚明,张燕.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以制度创新促科技创新[J].中国市场,2010(13)

[4]彭景阳.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行为分析与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08,(3)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SWOT分析;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71-03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

在管理创新中,管理制度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日常运营的各种具体制度总称。它的主要作用是规定企业如何取得和运用资源。管理制度对于创新的重要作用是使资源使用向创新倾斜,使企业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同时,还保证创新者从创新中获得利益,以激发创新者的热情。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是决定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的先决条件。中国企业管理与世界企业管理的差距,主要是制度性的差距,而不是一般的管理方法上的差距[1]。

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SWOT 分析

现实的环境是不确定和复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环境因素的不断复杂化,决策问题越来越成为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因此,管理制度创新首先应是决策制度的创新,管理者要在决策中把科学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决策质量。SWOT模型是企业结合自身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及其所处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战略构思、战略选择的重要工具[2]。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SWOT分析如下图所示:

(一)外部环境分析:挑战与机遇

(一)外部环境分析:机遇与挑战

应当看到,风险与机遇同在,机遇与商业利润就在风险之中,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化风险为安全,达到制胜的目标。因此,把敢冒风险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从而抓住了一个又一个新机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1.机遇分析

(1)知识经济时代多学科发展对管理思想的深刻影响。传统思维方式对企业管理制度有很大影响,包括思维的主观性、绝对性、保守性、直线性和单一性等小农经济思想,这就迫切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现代思维缩小时空跨度,运用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使整个现代企业制度系统运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现代思维拓宽视野广度,建立内部运行机制和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改造陈旧的企业体系;迫切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现代思维增加管理深度,用战略眼光来统筹考虑,从更深层次上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深化现代管理力度;迫切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现代思维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质量管理,不断加大企业管理的力度,以保证低成本、高质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迫切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现代思维正视复杂程度,管理者必须运用纵向延伸思维和横向发散思维的多维思维形式,分析、确定现代企业管理的多重性、复杂性。

(2)企业现代化道路处于上升期,与国际化接轨愿望迫切。无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个人企业,都期望根据市场需要,参照国际惯例,着眼发展,重新调整组织机构,在机构设置上,既要解决和克服企业规模扩大、经营范围增加造成旧体制集权管理无法适应的问题,又要适度放权,保证运行的集中控制与协调,保证实现企业的统一目标和任务。按流程实行程序化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指挥系统逐步进行改革和调整,打破部门分工的严格界限,实现功能重新组合,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强调倒金字塔型权利结构,在员工的知识、能力、技术持续性提升的基础上,把权利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企业成员手中,使员工直接承担为用户服务的责任,从而缩减管理层级,提高企业组织效能和应变能力。

(3)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较小,企业发展潜力巨大。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放眼全球,只有中国仍保持高速度的经济增长。这为我们企业采购世界高技术零件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聘用国外高级人才提供了方便。以全球视野整合人力资源,国内有些企业聘用国外高级人才,使他们的产品达到国际水平,满足了世界市场的需要,这些都可以提升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我们要抓住机遇,逆市而上,把企业做大做强。

2.挑战分析

(1)企业面临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由以前的目标责任为基础、以产定销为导向上升到现在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一方面,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管理制度要以过程展开,将时空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管理思维的时效观念和动态观念,强调管理的过程和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既重视市场、技术、经济因素,又考虑社会环境因素。企业要按用户的要求去开发产品、开展业务,要以产定销。社会要什么则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什么向社会推销什么。在面临同行业的激烈竞争时,要进行差异化分析,找出企业的特色和优势,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受到瓶颈限制。中小企业在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作用显著,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发展规划,相关扶持中小企业的法规也一直没有出台,这致使中小企业丧失了许多发展良机。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处于劣势地位,资金、技术、产权等方面的限制,妨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3]。

(二)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

现代企业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随着股权的分散化,所有多元化,以股东会为代表的所有者集团并不直接进行管理,而把管理委托给一个相对规模的经营者阶层,经营者主要是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所有者主要是对作为经营者的管理者的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博弈,共同的目标使他们有可能互相妥协,达到双赢。

1.内部优势分析

(1)企业自身成长对创新的迫切需求。创新是现代企业活力之源,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对新的市场环境产生一些不适应,出现一些新问题,企业只有不断地创造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不断地改进管理,才能使企业获得管理上的支持力,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而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因此,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层,要舍得腾出时间研究企业的管理问题、制度问题,制度制定好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企业被管理者对最优化制度的偏好。企业的新制度在时间和效率上明显优于旧有的制度。从被管理者自身的角度来看,由于旧有制度不科学、不规范,限制其劳动的热情和能力。新的管理制度具有促进技术创新的时效优势,使得企业适应市场上技术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的趋势,及时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内部劣势分析

(1)企业组织结构臃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也日益暴露出了自己的劣势。庞大的企业架构,冗杂的人员配置,企业变成了“大象”[4] ,机构设置烦琐,人力成本飙升,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时无从适应。

(2)领导个人主义盛行。我国长期处于威权统治,长久以来形成的企业领导作风导致这样一种现象:领导拍板、“能人治厂”、“以人治企”。国有企业决策由领导拍板定夺,家长制、长官意志的管理盛行。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能带出一个好的企业,相反,一个不尽职的企业领导也能搞垮一个企业,企业的发展过分依赖于领导个人,企业仍然处于不成熟阶段的表现。企业的管理常处于“人治”而不是依靠制度和规定。

(3)旧有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束缚人才成长。企业极易形成部门垄断。所谓部门垄断,主要是指排斥部门外的参与,强调部门内封闭的决策,这是一种行为上的偏差,而不是机构设置的偏差,这样就把群众的参与排斥在外,上级部门独家说了算。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匮乏,而在国有企业内“论资排辈”现象突出。领导在退休之前基本上是终身制,能上不能下,造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差,干好干坏一个样,懒惰情绪滋生蔓延。

三、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创新的战略思想是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

创新是企业利润不竭的源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创新的关键是树立创新战略思想。创新战略思想要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树立“创新立企”的观念,塑造自主创新型企业;二是推进全面创新管理,实现企业全员创新、全过程创新、全时创新;三是建立创新的空间和环境,培育创新的氛围。

(二)规范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制度的功能是协调和规范人的行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这种规范在一个多变的风险社会中尤其重要,因为规范意味着某种程度的科学性,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但是,如果组织已经习惯了某些规范或从中获利而不愿放弃固有的规范的话,这种规范有时也可能成为组织发展和创新的一种障碍。在快速变化、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企业管理制度也必须保持动态性。因此,管理制度应把规范和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管理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的关系

传统管理思维基础上的管理制度侧重于组织的稳定、规范和效率,主要使用一系列详细制定的规则来管束员工,使员工被动地、有效地完成既定的工作。这种制度强调的是组织的整体性,却忽略了员工的个性和员工的创造性。在管理制度创新中,要突破以物资资本为主的传统,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在整个企业管理制度中付诸实施。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因素,注重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在组织整体发展的前提下承认和鼓励员工的个性和创造性,营造个体能发挥创新精神的组织情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构建学习型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

学习型企业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它能使企业在创新、竞争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它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和创造精神,不断实现质的飞跃。 构建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对于管理制度的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文化可以决定制度创新的方向,这种软约束与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一样,都形成了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虽然这种文化软约束在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很大,但常易被忽视。只有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创新[5]。

参考文献:

[1] 李莉.谈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制度创新[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14).

[2] 李兴旺.SWOT战略决策模型的改进与应用[J].决策借鉴,2001,(2) .

[3] 徐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SWOT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

[4] 邹凤岭.世界发达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决策借鉴,1995,(5).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篇3

知识创新是一个要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制度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制度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传统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道德规范、法律体系与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制度文化既带有统治阶层的制度意愿,也带有深深的传统文化痕迹。金吾仑曾在《创新文化的内涵与作用》一文中提出,制度文化是对创新起作用的外在文化,是创新活动所需的社会环境,也是创新活动的外在动力。那么,制度文化究竟是怎样影响知识创新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将制度文化与知识创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由于制度文化要受到国家的传统文化及统治阶级意愿的影响,因此各个国家的制度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现行制度文化为例,研究其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提出理论假设并建立假设模型,以期能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开辟一个新视角。

2文献回顾

2.1制度文化文献回顾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关键,制度文化是核心。所谓的制度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在运行中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为所有(或大多数)成员接受或共同享有的制度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包括制度伦理、制度信念和制度价值观等,其核心是制度伦理[1](见图1)。目前,国外研究中尚无制度文化的提法。国内对制度文化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制度文化的内涵、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影响,如徐根兴,江庆来,邹子栋等学者。最新的研究是2009年冯天丽、井润田从制度环境角度研究了制度文化与政治联系的紧密性:制度环境越改进、企业规模越大则其政治联系意愿越强,制度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越大[2]。由此可见,学者们开始关注制度文化,但相关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2.2知识创新文献回顾

国内外对知识创新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Schu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首次提出“创新”一词,认为,创新是对循环流转均衡的突破,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建立的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接着,Drucker、Amidon、Nonaka、Madhavan、Wiig、Leon-ard、张诚一等学者们相继开始研究知识创新,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1)知识和知识创新的分类;(2)隐性知识的价值:隐性知识在组织中创造的价值最大,隐性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和关键;(3)知识创新的机理和模型,较典型的是Nonaka和Takeuchi提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知识螺旋运动模型,即SCEI模型[3];(4)知识转移:不同知识主体占用的知识资源不同,结果就造成了“知识差势”的存在,而“知识差势”导致了知识的流动,实现了知识转移,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王开明的知识转移一般过程[4](见图2);(5)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的过程,包括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内容,同时人们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还会创造新知识。综上,笔者认为:知识创新是指在知识获取、转移和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认识活动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其目的是创造知识附加值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按照创新活动中创新对象的不同,将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泉.知识创新主要体现在知识存量的增加,不管何种形式的知识创新,只要创造出新知识即认为是知识创新。

3我国现行制度文化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

3.1理论基础

我国现行的制度,尽管是在1949年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历史演变逐步形成的,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深深地镶嵌在现行的制度文化中,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的等级和服从文化、“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的“官本位”文化在现行的制度文化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在改革开放、加入WTO、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影响下,我国的制度文化开始融入到世界制度文化中,新增了“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等创新文化成分。基于此,本文借助Wallach对企业文化模式的划分方法,将我国现行的制度文化分为官僚型制度文化、创新型制度文化和支撑型制度文化三种,其内涵及特点如表1所示。为了方便对知识创新的分析,将知识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其内涵和特点如表2所示。

3.2影响分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从世界范围来看,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21世纪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核心。因此,我国必须构建集企业、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从知识创新开始,知识创新是国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但知识创新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制度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研究现行制度文化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是我国知识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本文首先将我国现行制度文化划分为官僚型、创新型和支撑型这三种制度文化,然后以此为视角,分别分析它们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并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现行制度文化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最后得出理论假设模型。

3.2.1官僚型制度文化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

任何制度下的政府机构都具有一定官僚组织结构的特征。马克斯?韦伯认为,官僚组织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公务运行具有一贯性和持续性,存在固定的、安排有序的规则;(2)职务的等级和审级原则;(3)形式主义的非人格化特征;(4)职务工作的专业化和技术化;(5)“公”和“私”的严格区分[5]。由于我国的政府机构都是从历代政权机构的基础上演化出来,难免带有历史的痕迹,也难免带有传统文化的色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强调的“等级分明、长幼有序”的等级制度是我国官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现行的制度文化虽然在解放初期对历代制度文化进行了去伪存真和脱胎换骨,但渗入的痕迹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因此,现行的制度文化仍带有显著的等级制度的特点。等级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以等级作为管理的基本手段,该特点易引发言语权的不平等,滋生“一言堂”,容易产生“盲目屈从”的现象,阻塞人们的创新思维,抑制知识创新。同时,等级制度也容易形成知识资源配置的等级化,受等级制度的影响,知识资源的配置权明显不公平,由上往下依次减少。而知识创新也是需要相当成本的,官僚文化固有的内部特征较难容忍知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而且其对于创新的风险性总是过高估计,可能造成任何创新都会遭到依赖既有知识的人员的反对,因为这将威胁到他们现有的权利和地位,逼迫他们付出机会成本从事高风险的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可能不利于自主创新。我国制度文化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等级是其具体表现,由此派生出“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相互交融的“官本位”制度文化。“官本位”是一种以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意识,唯上是从就是这种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不可否认,在科技创新领先者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官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科研人员模仿学习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知识创新成果,不断对现有知识进行模仿创新,从而以优异的科研成果打开通往“仕途”的大门,这在客观上形成了科技型人才的竞争机制,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因此,这种文化有利于模仿创新的产生。我国官僚型制度文化强调程序化运作与共同合作,以统一指挥为基础,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避免了成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这种制度文化以完成领导者要求的目标为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创新目标建立知识联盟,共享知识资源,共同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另外,无论是企业,高等院校还是研究机构,其单方面资金不足,信息有限,但政府机构的宏观调控就能解决这些缺陷,它们相互协调,分散创新风险和减少创新成本,共同创造新知识,进而使合作各方获得最大的利益,有利于合作创新。因此,官僚型制度文化对合作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预期可能有如下命题:H1a:官僚型制度文化对自主创新有负向影响。H1b:官僚型制度文化对模仿创新有正向影响。H1c:官僚型制度文化对合作创新有正向影响。

3.2.2创新型制度文化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

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的“与时俱进、求是创新”是我国创新型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创新型制度文化的一个主要标志是知识拥有者崇尚创新,喜欢追求挑战性的工作。大量的研究发现:挑战性任务安排,会促进知识的创新。一般来说,人们对于重复性机械工作会产生厌烦感,挑战性工作则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产生更好的见解和创新思维,从而会促进知识创新。若工作缺乏挑战性以及仅局限于狭隘的工作群体进行相关的讨论,此时无疑会阻碍个人的知识创新能力。当然对于挑战性的工作,往往都有一个合理的奖励机制,用以反映各类人员的技能水平,激励大家持续学习和创新。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创新型制度文化对自主创新都是正向影响。创新型制度文化更加重视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提倡和保护具有个人冲动的“灵感”和独创性,鼓励不畏风险,允许尝试失败,对于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知识拥有者的创新欲望。因此,创新型制度文化允许各种思想的“百花齐放、争芳斗艳”,有利于促进制度文化的繁荣,丰富制度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种以创新为主题的浓厚的制度文化氛围下,作为对知识创新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资源,为了能更快地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往往会接受挑战和冒险,模仿学习创新率先者的行为,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萌发新的想法或创意。总之,这种制度文化减少了知识创新的障碍因素,鼓励创新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创新,并充分发挥“场效应”的功能,有利于模仿创新。我国的七匹狼公司就是模仿创新的高手,它在模仿美国Polo和香港鳄鱼的产品模式时,重塑男装品牌神韵,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创新型文化对合作创新的影响表现在风险回避、合作创新制度及效果上。基于资源的观点,知识价值的不确定性越高,建立合作创新联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不考虑制度文化风险倾向的基础上的。然而创新型制度文化的风险倾向性较高,这就使得即使面临一定的知识创新风险,创新型制度文化的个人和组织寻求建立知识创新联盟以进行合作创新的意愿也要小得多。再从合作创新制度和效果上来看,尽管创新型制度文化通过挑战权威而促进了自主创新,通过接受风险模仿学习而促进了模仿创新,但是其刺激、挑战以及冒险的特征不利于有效的合作创新制度作用的发挥以及知识信息的传递,容易引发团队成员的冲突,不利于合作创新成果的产生,也不利于合作创新计划的顺利执行。因此,创新型制度文化对合作创新有负向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预期可能有如下命题:H2a:创新型制度文化对自主创新有正向影响。H2b:创新型制度文化对模仿创新有正向影响。H2c:创新型制度文化对合作创新有负向影响。

3.2.3支撑型制度文化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分析我国文化建设中强调的“以人为本”、“民主和谐”、“诚实守信”是支撑型制度文化的主要特征。支撑型制度文化,是一种支撑国家及其成员健康发展,支撑任何事业及机构稳定发展的文化。从创新构想的产生来看,在支撑型制度文化下信息的纵向和横向交流比较多,价值观以崇尚个人自由、成员间相互尊重的人性化为原则,这样就能集思广益,产生出更多的创新构想。其次,就机会确认来说,在支撑型制度文化下,个人和组织都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创新项目的设置也有较少的障碍,这样就有机会实施更多的创新项目,而不会受到保守思想的羁绊。再次,从提高个人发展来看,“以人为本”的支撑型制度文化,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为知识创新活动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对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和生产,有利于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有利于人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的释放,从而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知识创新者不断创新。最后,从冲突管理、参与管理和信息沟通来看,支撑型制度文化能够更好地解决知识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冲突问题,为有效地实施参与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能够增强知识创新过程中信息的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为知识创新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由此预期,支撑型制度文化对自主创新可能有正向影响。模仿创新是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捷径,其本质在于,通过引进技术迅速有效地积累企业技术内生能力,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集成创新,最终实现率先性的自主创新的突破。诚然,模仿创新模式是促进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理想路径,却也是知识创新最大的挑战,因为模仿创新容易产生知识产权保护的状态模糊或创新成果的权利边界不清的问题。从法理上看,模仿除了正当模仿还有不正当模仿。一旦模仿不当,极可能陷入知识产权的纠纷,引发知识产权权属与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再者,有些科技人员钻法律的空子,对已有创新成果进行非法占有、仿造、复制与使用,侵害了率先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结果受到了法律的严重制裁和道德的谴责,从而挫伤了其他科技人员试图模仿创新的积极性。另外,从效果上看,一些企业的变相模仿创新实际上是创新的杀手。创新可能要花数十年,而剽窃可能只需要短短数十天,创新面临着诸多困难与亏损,而剽窃享受着诸多的逍遥与赢利,也就是说,创新受到间接的惩罚而剽窃受到变相的奖励。在如此扭曲和变态的投资营商环境下,创新的企业必然无法生存,创新的人才必然大规模流失,但是支撑型制度文化是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的。因此,支撑型制度文化可能对模仿创新有负向影响。支撑型制度文化倡导合作和信任、尊重和平等,注重交流和互助,这些特征决定了支撑型制度文化会正向影响合作创新。第一,支撑型制度文化的合作和信任特征降低了合作创新过程中的谈判成本,也促进了知识的有效传递;注重交流降低了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也降低了合作失败的风险。第二,尊重和平等的人性化特征,提高了人才的合作意识,有利于人才间的相互学习,能够加强团结合作、集成创新;诱发各学科的交流和合作,提升知识创新层次;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使一些非正式组织的形成,通过非正式沟通促进知识转移及实现知识共享,进而促进知识型企业、知识联盟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第三,在知识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或新状况,尤其是那些复杂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技术难题,而强调和谐的支撑型制度文化有利于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削减出现的各种组织冲突,维持团队合作的和谐气氛,保证合作创新的顺利实施。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预期可能有如下命题:H3a:支撑型制度文化对自主创新有正向影响。H3b:支撑型制度文化对模仿创新有负向影响。H3c:支撑型制度文化对合作创新有正向影响。综上分析认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有与知识创新相匹配的制度文化,而我国现行的制度文化既含有合理的文化成分,也含有不合理的文化成分。现行制度文化中合理的文化成分有利于知识创新,应当发扬,如统一指挥,支持合作,尊重知识和人才,激励创新,民主和谐,以人为本等;现行制度文化中不合理的文化成分阻碍知识创新,应当限制、摒弃或者完善,如严格的等级区分,官本位文化,不够健全的法律体系等。也就是说我国现行制度文化对知识创新,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因此,得到以下命题:H4a:我国现行制度文化中合理的文化成分对知识创新有正向影响。H4b:我国现行制度文化中不合理的文化成分对知识创新有负向影响。

3.3假设模型

通过上述分析和所提出的11个理论假设,可以得到我国现行制度文化与知识创新的假设模型,如图3所示。图3我国现行制度文化对知识创新影响的假设模型

4结束语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篇4

一方面,加快创业板市场发展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已经把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全球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相对于传统产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和先进国家的差距不大,这是我们面临的巨大历史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创业板运行一年多来,总体是平稳健康的。截至2011年1月7日已有158家企业上市,融资达1220亿元。这158家公司的主营业务突出,成长性能良好,运作也比较规范,并且特色比较鲜明,高科技企业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据统计,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的公司有68家,占比45%。创业板市场推出后,对创新企业、创业者和创业投资来讲,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互动。

虽然创业板的开局不错,但我们注意到,去年有114家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其中有不少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且有的企业确实很不错,在美国市场也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创业板市场建设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还要加大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我们正在探索吸引在海外上市的一些优质红筹公司回归创业板市场,像百度,腾讯等企业,它们今后的回归会逐步显现出良好的示范、传导效应。

在发行审核方面,我们建议更加关注企业的整体价值、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实际上在制度设计当中也应该围绕这个理念,更多让市场和投资者来判断、筛选企业,如此一来,更多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秀企业会进入这个市场,对创业板发展的推动作用会更大。

另一方面,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强化制度创新。

创业板作为 个新生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属于发展中的问题、阶段性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制度创新来解决的。我们应根据创业板特点,针对创业板在发展当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适合创业企业特点的制度机制,为创业板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制度创新方面,主要可以从以下五点来推进:

一是探索建立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制度,关系到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和优胜劣汰机制作用的发挥。从这几年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进展情况和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下一步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证监会在这方面也会做出部署,推进退市制度改革。

然而,退市制度改革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市场各方的利益,并且很多主板公司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而创业板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有很好的条件在退市制度方面率先进行探索试点。为此,我们建议要尽快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实施办法,在创业板建立直接退市、快速退市制度,以避免目前退市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创业板再度出现,也为主板和中小板退市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二是尽快建立适合创业板公司特点的小额快速再融资制度。便捷快速的再融资制度是上市公司做强做大的重要制度之一,也是境外资本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有其自身特点,主要是单笔投资规模小、投资时效性强,但频率较高。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美国、欧洲等发达市场都设计了小额融资豁免制度,提高了这类企业的融资效率。

我们的创业板虽然才设立一年多时间,但是有不少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进展情况还是比较好的。目前有13家创业板企业公告了全部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37家公司超募资金使用超过50%。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有些创业板企业不久以后就面临再融资的需求问题。所以,当前应该加快研究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尤其要根据创业板公司特点探索建立小额融资制度,引入快速核准程序,简化相关信息披露,建立多样化发行方式和制度,以满足创业板企业更快捷、便捷的融资需求,解决IP0募集资金较多的问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建立适合创业板市场的并购重组制度。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实现快速扩张的工具,在海外市场运用得非常好。目前,创业板公司虽多数属于细分行业的优势企业,但整体规模较小,经营规定性较差,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创业板公司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进行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扩张是必由之路。尤其对技术,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公司而言,便捷高效的并购重组制度有利于降低成本,拓展其发展空间。

从目前情况来看,创业板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愿望也非常强烈,已经有几家企业提出这种意愿。但总的来看,现在的并购重组制度在程序上还是相对复杂,时间较长,并购重组的不确定性和时间成本都比较大。因此,建立适应创业板特点的并购重组制度,有利于创业板公司进行行业资源整合,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建议下一步应从重大资产重组的认定标准,审核程序,换股收购等方面,针对创业板特点做出区别于现有主板的制度安排,以支持创业板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四是积极探索适合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是高科技公司、新兴企业吸引人才、鼓励员工的一大法宝。创业板公司所处行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状态,公司规模比较小,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产品更新也比较快。在这种情况之下,把股权激励制度设计好,使它更便捷高效,对公司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创业板在股权激励的制度设计上要适合其公司的特点,要进行制度上的完善和创新。

五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目前我们在创业板的制度安排当中也做了一些设计,但是还有空间,还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现在看来,市场作用的发挥可能比行政监管作用更有效,包括怎么样更好地调动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力量,探索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提高其对创业板的外部监督和持续督导的有效性,并探索建立社会诚信评价体系。这些都会加强创业板公司在诚信上、在规范上的约束,因此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探索。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安全;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0)01―0014―04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一次的国际金融大震荡,直接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级债危机;由于次级债本身是金融创新中产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因而由金融创新所引致的金融安全问题,学术界自然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思考。

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当然不会因为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而被贬低,毕竟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最为关键的动力之一,已是普遍共识;但我们也注意到,在金融危机强烈的负面冲击效应下,有些学者对金融创新的前景,特别是在我国这种体制转型尚未全面完成,金融领域经济关系尚十分复杂、特殊,金融监管体系仍较为稚弱,而微观金融主体发育又不够成熟、投机色彩也较为浓厚的背景下,推进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表示了较多的担忧。

诚然,相对传统的金融运作与经营,金融创新活动有其特殊性,所蕴涵的风险因素更多,在缺乏有效的防范机制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安全问题;对于由某些不适当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的形成、实化及扩散机理,以及防范、化解问题,也确实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事实上,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但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具体情况,就金融创新问题进行反思,笔者认为:金融创新的步伐决不能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放缓。就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目前在金融创新上存在的问题是力度不足而非过度;而没有足够的金融创新,金融就缺乏活力,就不可能获得必要和长足的发展。换言之,审慎而有效地推进合理的金融创新,仍必须作为我国金融开放与深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当然,这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也的确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警示,那就是金融创新必须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推进。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创新活动呈现出愈益活跃的迹象,但与此同时,我们在相应的制度建设方面却严重滞后,可以说,迄今为止,我国还根本不存在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基于保障金融创新安全有效进行目标的制度保障体系,这也是我国金融创新难以有效拓展、状态混乱、质量不高、成效不彰的原因所在。因此,尽快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这里的所谓“保障”,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的制度保障,即基于安全角度的制度保障;二是基于推进金融创新战略目标充分实现的保障,即基于动力或活力角度的制度保障。

当前的国际金融背景,既强化了构建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的迫切性,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构建契机和实践、实证及借鉴基础:其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正面临着迫切的金融快速发展需求,如前所述,金融创新客观上存在着加速趋势;但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体系整体上还未完成转型过程,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体系自然更容易产生运行秩序问题,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而金融创新又恰恰是整个金融领域中提供博弈机会最多、投机指向最为强烈的活动领域;在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即将展开之前,尽快确定一个制度规范系统刻不容缓。其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推进金融深化发展的反思机会,并为金融创新的安全进行集中提供了诸多启示与经验,也就是说,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相关的制度安排,可以使这个制度体系具有更为扎实的分析基础和设计依据,从而减少这一制度体系链条的缺环,并有助于保持必要的审慎特征。其三,中国的金融创新事实上还没有真正大规模展开,由此积累的问题尚不严重,因而没有太多的历史羁绊,相关制度安排中也就可以摆脱过多的、消极性的路径依赖,从而有利于寻求并形成一个最优的制度框架。

二、构建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结合本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特征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看,要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需要按系统化的观点,着重解决以下一些属于制度目标或构建要求的问题:

1.甄别金融创新的正当性并设定创新效应的评估、许可标准

从安全、规范的角度考虑,一个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首先需要对金融创新的正当性进行甄别,以确保拟议中的创新方案或现实中已经发生的创新行为,与相关法律及其他制度约束不存在冲突。由此,就需要有一个对金融创新合法性或合规性进行审核的制度安排,以控制假借创新名义进行的非法投机扰乱金融秩序,引发危机,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在此基础上,对已经确认为合法、合规的金融创新活动,还需要就其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效应进行尽可能准确的评估。当然,这里的评估应当是宏观视角的,即评估的目的是尽可能准确地判断、权衡一项创新活动从宏观上看的效应――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显然,只有通过了合法、合规验证及效应评估的创新方案或活动,才能进入许可范围,而评估的标准和许可给予的条件、形式等,自然也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标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从制度上设定一个金融创新的进入门槛。

2.激发金融创新的动力与潜能

金融创新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建立在安全前提下的、对正当金融创新的动力或潜能的有效激发。

金融创新是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行为。一般说来,在赋予足够的创新行为自由度与空间的条件下,微观金融主体并不缺乏创新冲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微观金融主体之所以有强烈的金融创新冲动,往往与其对风险与收益两者的考量失衡相关,即它们可能较多地关注到创新带来的利益而相对忽视创新风险以及成本,并且可能更多地体现为基于短期收益的博弈行为;换言之,那些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丰厚收益的、具有较强投机色彩的所谓“创新”活动,一般不会存在动力问题,尤其是在缺乏制度约束,相关监管相对松懈的情况下;而当金融创新正当性约束严格,微观主体对创新风险、成本等方面的权衡更为关注时,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有时就可能会受到不同程

度的抑制而显得动力疲软。这时,金融创新动力的激发,包括适宜于这种动力释放环境的营建与条件保障,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做出对应的安排。

解决创新动力与潜能激发问题,涉及这样一些目标要求:一是给予微观金融主体以更为充分的创新空间。当然,这要与后面所要提到的约束规范相配合。二是激励对象的合理选择。这需要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的发展状态与前景,特别是不同金融主体发育的成熟性等慎重确定。三是激励范围的审慎确定。在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各方面的创新中,需要保持激励的必要均衡或配套,同时也有必要针对现实情况有所侧重。四是激励手段与相关条件的供给保障,而这可能要更多地借助利益分配与转移的诱导方式与机制实现,同时也需要其他相关制度(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制度)与之配合。五是激励力度的合理把握。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这一点尤其重要。激励制度与后面提到的那些具有约束意义的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意昧着对所有打着创新旗号的行为放任自流。在不同的激励指向上,理应体现不同的力度。

3.设定基本的金融创新规程与权能体系

无论是从安全还是效率的角度看,较为重要的金融创新活动都需要在相对规范的条件下进行。事实上,前述对金融创新正当性、效应的甄别评估及许可的发放,本身也都属于创新规程安排的内容。除此之外,金融创新规程还涉及到一系列实施后的规程问题,给定必要的创新规程约束也是进一步进行风险控制、实现创新效益目标的前提。

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金融创新权能分配及相应的组织体系、职能的确定。金融创新存在不同的情况,在不同的层面和范围内进行,不同情况的金融创新对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控制或干预程度的要求上自然也不尽相同;相应地,制度安排、实施主体、监测控制也应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划定不同的权能层面与等级,设定不同的实施、管理规则,相应地建立起具有不同等级权能的、作为操控主体的组织体系,并分别就其职能、权责加以界定,以尽可能避免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制度保障的真空或相互干扰,保持金融创新有序进行。

4.确立金融创新实施进程的风险控制标准

在金融创新实施进程中,涉及的关系、因素繁杂,风险因素会不断积累,并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又由于金融创新进程中环节众多,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往往缺乏先例和有效的效应判断依据,应对起来相当复杂,因而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全程控制,这就要通过制度安排,设定风险控制的一系列标准或准则,诸如风险等级标准、预警信号启动标准、风险防范预案的准备标准、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形式,创新实施中与风险控制相关的各方关系协调准则等,都需要尽可能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定。

5.为金融创新引发危机的平复与善后提供规范

由于金融风险因素并非完全可控,因而在风险控制制度严格实施的情况下,仍可能由于不可控的某些特殊因素而引发危机;这时便涉及到危机的平复与善后问题,因此需要有这样一类制度:对金融创新体系在危机中暴露出的缺陷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揭示并予以修补乃至进行系统化的完善,即迅速从金融创新层面为平复危机提供制度解决方案,以将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6.为形成金融创新干预的合理形式、结构确立规范或准则

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作为一个体系,除了要具备完善的制度框架,还需要采取恰当的制度形式,并形成合理的制度形式结构。

就金融创新制度的形式及其结构而论,主要是解决好诸如外部制度与内部自律性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常态性制度与过渡性制度、指示性制度与禁制性制度、全局性制度与局部性制度等多种制度形式的合理搭配问题,以更有效地提高制度的覆盖面与效能,并更好地兼顾推进创新与保障金融安全两方面的要求。

7.保障金融创新活动与一般金融活动并行、交叉状态下的必要协调

任何金融创新活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酝酿到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推进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就会大量出现创新性业务、工具等与传统业务、工具等交叉共存的情形,由此便可能导致传统金融活动与创新性金融活动之间的冲突,进而可能引发金融业内部的耗损乃至危机;显然,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有必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通过制定必要的规范,以防止、化解金融创新活动与传统金融活动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共存。

三、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前述的各项制度目标尤其是安全角度的考虑,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完整的金融创新保障制度体系,至少需要包括以下主要的制度子系统:

1.金融创新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的目的在于为有价值且符合必要安全条件的金融创新提供推动力,促进金融创新规模、范围、水平与金融发展客观需要相适应的拓展与提高。根据前述此类制度的目标要求,这类制度至少应围绕这样一些具体目标设定制度子项:其一,给定与金融创新相关的激励范围与一般原则;其二,设定可使用的激励方式、手段;其三,设定与激励要素供给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其四,设定激励对象纳入与中止的相关规范。考虑到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类型金融创新的政策激励可能会有所侧重,金融创新激励制度作为相对稳态的制度体系,应当更多地体现为一些原则性的规范与标准,一般不宜过细。

2.金融创新权能与相应的组织制度

金融创新作为一种高风险活动,更为强调可控性,而不可能完全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由此也就提出了形成一个可以有效把握全社会金融创新活动的权能体系的要求。金融创新涉及的权能大体包括金融创新制度安排权能、金融创新实施权能、金融创新监管权能、金融创新协调与仲裁权能、金融创新危机化解指挥权能,等等。围绕诸如此类的众多权能的涵义确定、职能分配以_及有效运用,则需要设定一系列具有权威性或专门化的组织机构,并相应确定系统、明晰的法规章程,特别是权能行使的保障基础。

3.金融创新甄别与许可制度

在权能性制度确定的基础上,更为重要地是确立起一个科学和相对完整的甄别与许可制度体系。在这方面,一是要确定金融创新评估的法定程序。二是要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应标准。这里的评估指标及其标准主要基于宏观角度,着重考虑对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正反两个方向的宏观效应,这也是获得金融创新许可的前提。三是确定许可制度。通过甄别的合理的金融创新,不仅要考虑金融创新效应的积极与否,还需要考虑实施条件的充分、成熟与否,以及对整个金融创新规模、结构的合理均衡性带来的影响,即需要统筹安排。一个通过了甄别的金融创新方案,也可能存在暂时不宜实施的问题。因此,对金融创新实施的许可,同样需要设计专门的制度条款。

4.金融创新进程控制与风险防范制度

这方面的制度,目的在于形成一个规范、有序、明晰的控制系统。主要的制度内容包括:金融创新控制的主要环节、实施主体及控制基准,监管组织介入干预的准则与方式,创新试点与扩散、传播的程序,创新主体在各个环节需要承担的责任,风险应对预案准备,风险监控与预警制度,创新信息汇总、分析反馈及公开性要求,创新性金融活动与传统性金融活动之间关系的处理与协调准则,控制过程中不同方面的协调方式,等等。在这类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安排是与风险监控相关的制度,和保持金融创新活动与传统金融活动协调衔接等方面的制度。

5.金融创新危机化解与善后制度

当金融创新不当或过程失控,从而引致金融危机爆发时,就需要有强有力的危机化解与善后制度来应对。属于这类性质的具体制度大体上应包括:危机评估(包括危机性质、起因、效应等)启动制度、危机应对预案启动制度、危机处理责任制度、危机联合应对中的协调规则、危机损失补偿制度等。

6.与金融创新相关的惩戒制度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 创新 研究性教学 能力

教育创新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和生命。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来以传承性的教学方式为主,遏制了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课程构建模式,与继承性教学相对立,是课程论发展中合理部分的有机整合,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革新途径。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创新意识的养成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对自身的认识,重新定位自我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学教师集教书育人与科学研发于一体,具有双重角色,有双重的创新要求。在教学中,大学教师必须发挥自身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的引导与督促作用,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创造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领悟研究性教学的精神实质,树立学术平等意识,共同参与意识,启迪思想,创新育人。在科研创新中,挖掘自身潜力,赋予创新时代性的内涵,以创新精神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实现教学与学术研究创新的统一。

同时,要注重创新精神养成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创新热情。创新情感是创新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一种探索、创造的活动,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需要从思想情感上,高度重视创新,投入极大热情。创新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创新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以创新精神指导创新实践。

建设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推动。外部环境是实施研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中有硬件设施的必需,亦包含软环境的营造,二者相辅相成,有机交融。

1.育人环境创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优良的育人环境。世界著名大学的发展,一般都拥有丰富的藏书,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先进的计算能力,大学出版中心及很好的人文环境。这些育人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保证。美国联邦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根据图书馆的馆藏,并参考图书馆的经费,列出了1988年的全国50个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其中有49个在研究型大学内[1]。丰富的图书馆藏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实验室是衡量一所大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建设良好的教学实验基地、专业实习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人文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赋有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2.制度创新

推动研究性教学,还必须考虑到现代教学实践的制度化特征,着眼于教学制度的变革与重建。否则,研究性教学的根基不稳,其行难远。[2]因此,必须建立灵活的教学制度,根据教学情况的发展变化,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制订相应的教学制度。特别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选课制度、学分制度与考试制度,都需要在发展中完善与创新。要不断扩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使选课制度名符其实。以量化的形式巩固创新,改变学分分配比例,突出创新。建立开放式的考试制度,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束缚,淡化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考核,建立相应的定性考核机制。建立弹性化的管理制度,有统有分,实行双向选择制度,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创新研究制度,增加学生参与的课题的科研经费供给,开放研究场所,提供必要的研究设备,并组织、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督导,规范研究成果的表述,表彰优秀成果,以求共勉。完善适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位制度,大力发展本硕连读的学位制度,使优秀的本科生,较早的接触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在研究中培养创新能力。建立三维一体的评介制度,以国际水准为主导,社会发展需要为维,促进个人发展为目的,进行评估。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表彰优秀成果,以激励促创新。

3.教学与科研对队伍建设创新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素养高、奉献和创新精神强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结构要呈现梯队性,实现老、中、青比例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把老教授过硬的专业素养,中年教师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年轻教师的朝气与活力注入到教学与科研的一线。通过互动交流,实现相互促进,以提高整体的学术水平。发扬老教授、学者的奉献精神,以创新为纽带,促进教学与科研队伍的创新发展。不断引进优秀学者、教授、高科技人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开拓视野,扩大影响,以其较高的学术威望促进本校的创新发展。发挥教学育人的功能,注重师德、师行、师言的示范效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端正教风,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实践,以教风促学风。

践行研究性教学,教育创新

1.理论研究创新

教育思想的革新是教育改革的先导。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处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需要不断探究与创新。研究性教学的相关理论,是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借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理论升华。它扬弃了“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狭隘内容,以唯物主义理论为基准,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责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实施研究性教学,更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需要精通研究性教学的相关理论,驾驭研究性教学的精神实质。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创新,开展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不断地研究探索,革新教育思想,发挥教育思想的先导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完善,提炼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2.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研究性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其教学目标的制订也是开放的,综合国际、国内、学科发展、个人发展的需要,指向未来。建设研究型大学,需要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接轨,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有国际指向,以国际人才标准,来制订人才培养的目标,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水平迈进。

同时,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承高深知识的教育活动,也是培养其各方面能力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必须根据人的发展需要及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研究性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工程,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既定的,亦是发展的变化的,需要不断更新,体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实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否则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

3.教学内容革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需要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当今社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社会发展对宽口径、通识人才的需要,都指向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交叉化。因此,必须改变教材、教案几十年不变的做法。大力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借助新兴学科的冲击,带动传统学科的转变,实现创新与发展。

课程是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兼顾个性发展,实现课程内容多样化。一门具体课程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有关技术的问题,还有许多历史性的、国际性、政治性的内容。创新教学内容,就必须挖掘这些潜在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学习相关内容,积极探索。

一所学校所出版的教材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其是否达到研究型大学的标准之一。教材的编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需要探索创新。拥有较高的教材编写能力,并在发展中不断更新,推出新的内容,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生的先决条件。

就创新自身而言,需要在教学中,传授基本的创造思维技巧,以及实施创新的基本技法。改变大学生单一的逻辑思维方式,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特性,开阔思维视野。

4.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研究性教学一大优势就是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它包括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实践的创新性、课外活动的开放性等等。其中,课堂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知识的传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中,仍不可能忽视课堂教学的作用。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僵化、死板已经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开展研究性教学,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围绕问题的解决,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探索成才之路,实现自我发展与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场所,是展示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学实验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发挥教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教学,在教师督导的情况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完成实验报告,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自主总结,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培养。教学实验是一个过程,作为研究性教学的一部分,也具有全员性。良好的科研团队精神,可以聚积科研力量,使学生明白集体力量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合作有积极作用。这种能力亦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5.实时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判断研究性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评价所反馈的内容,是研究生教学改进的依据。通过教学评价,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评价的评判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学业成绩来进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业成绩需要有新的理解,应扩大学业成绩的外延,将各种能够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成果,都作为评价内容,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进行评判。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更需要多元化的标准,从主体上讲可以包括专家的、知名学者、同行,更重要的还要包括学生,学生的满意程度是评价教师效绩的最好标准。从内容上来讲,应该包括课堂、课外、考试成绩等多方面。从效果上来讲,应该包括成绩、荣誉以及一些无形的精神内涵。同时,这种评价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实时的,在一阶段的任务完成之后,在一些重大问题出现之后,都需要进行评价,以找出问题,及时改正,或发扬光大,使研究性教学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从而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弼成.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2]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5(6).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创新发展;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制度性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2-0026-0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发展”置于首位。创新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方面面。以创新为驱动引领实现中国的全面进步,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这已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已经崛起并正在兴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更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要坚持创新发展,以制度创新推动和保障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制度创新与创新发展的目标指向一致

制度创新是我们党在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适应时展要求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积极经验,它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创新一道,构成了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对于制度创新,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及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全面把握。从内涵看,制度创新是对现存制度、体制和规范体系等的选择、改革、新建和优化的过程,是通过革除旧制度中不合时宜的弊端,创设新的体制机制,激发创造活力和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涵盖如下内容:第一,制度创新包括个人、团体、国家分别推动的创新,核心是国家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个人创新和团体创新提供外在制度保障或约束。第二,制度创新不是对现有制度的全面否定,而是对不合时宜、行之无效的部分进行彻底的变革,尤其要解决好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等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构建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第三,制度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属于“原动力”创新,能够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持续创新的保障和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以制度创新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从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制度创新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与创新发展的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都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旨在推动和保障社会的发展进步,即通过提供外在的制度支持或约束,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持续激励所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以保障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全面进步。但制度创新并不是一种单独运用的创新理念,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也不能仅仅依靠制度创新。我们应该注重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关系,集中其他方面创新的力量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制度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重中之重,在科技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创新是永葆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基础,为所有的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以理论创新为指导,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文化创新为动力,连同其他方面创新一起发力,才能沿着清晰的发展思路、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推进创新发展理念的传播与践行,逐渐接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创新发展的法宝

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一旦放弃改革创新,就会走进死胡同。中国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活动。制度创新作为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中国的创新发展、全面进步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法宝。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制度创新是已经被事实和实践充分证明了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时展进步要求、能够推动我国持续进步的正确选择,是促进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中国的和平崛起不是偶然因素促成的,而是基于伟大的改革创新,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实践结果与历史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发展的产物,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一场伟大的制度创新。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想要逃出被动挨打的局面,是将视线抛向了西方,幻想通过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但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试图在不触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结果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结果仅历时103天,就以失败而告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参照欧美经验,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无疑这是重大的历史进步。但可惜的是,他们求得民族解放与独立的梦想很快被军阀混战所击碎。总之,社会有志之士在近80年的时间里为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革命所进行的斗争和尝试,均没有将中华民族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历史教训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期艰难的探索,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刻反思现实教训的基础上,历经曲折,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0多年来,正是因为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更好地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保障了普通百姓应有的基本权利;正是因为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才持续推进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正是因为坚持和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才搞活了市场,实现了经济的繁荣,有效地避免了经济危机;也正是因为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保障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雄辩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创新发展要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中国的全面进步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适时地进行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第二,从创新发展的不同内容的主要作用来看,制度创新是中国迅速发展和不断强大的根本动因,能够托起其他方面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继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1] 7。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其中,理论创新是“脑动力”,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来源和方法支撑;制度创新是“原动力”,能够激发各种创新活动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科技创新是“牛鼻子”,是持续创新、全面创新的重中之重,是一国、一地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的关键一招;文化创新是“软实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由此可以看出,制度创新是最为关键的创新,是实现其他方面创新的有力保证,是推动中国创新发展的根本出路。没有制度创新,理论创新虽有突破和革新原有理论的可能,却无法避免对新问题、新情况作出错误的判断和预测的风险,且创新基石会坍塌;没有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可能会在实践的过程中走向邪路,将本可以造福人民的先进技术转化成压制人民的武器,走向战略支撑的反面;没有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涵养作用会受到抑制,文化创新的质量和效果也会受到削弱。邓小平曾讲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 333说的就是这番道理。所以,只有用制度创新托起发展创新,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创新保驾护航,才能发挥好中国政治体制的比较优势,才可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汇集各方面创新的力量于一点,共同激发中国全面发展的潜力,促使中国取得大发展、大突破、大进步。

第三,从直面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制度创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如何完善和落实人民民主监督、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重大问题,是我们积极应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为中国的创新发展、全面进步营造良好内外环境的有力武器。

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顺应时展潮流进行适当的体制改革,是我们的社会得以焕发生机与活力又保持基本稳定的根本原因。但在改革和创新制度的过程中,也滋生了许多问题。比如,人民群众还无法充分实现直接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党内存在公权私用、权钱交易以及形形的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监督工作还有待健全。这些问题本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在改革的进程中都难以完全避免的,但中国的崛起牵动了世界上某些国家和利益集团的神经,伴随中国崛起而生的这些问题和矛盾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揪住不放,肆意渲染,甚至直接针对中国抛出种种不利的舆论。面对如此挑战和问题,我们既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旗帜鲜明的分析和批判,又需要制度创新,对不符合时展进步要求、不能反映人民呼声的旧制度、旧体制进行改革,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制度、新体制,还需要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有力驳斥错误思潮的挑战,建成足够成熟和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发展进步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中国通过制度创新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事实比任何语言上的辩驳都更有力量,这也是对那些不满中国发展而散布各种威胁言论者的有力回击。

三、以制度创新托起中国的创新发展

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容质疑,但我们依然处于全面崛起、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还在发展的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富有效率,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所以,为避免“历史周期律”的支配,跳出“人亡政息”的怪圈,必须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的路径,使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之中,使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创新发展,制度是不能缺失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创新发展尤其需要制度保证,以制度创新托起中国的创新发展。

(一)坚定制度自信,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关键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一国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建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驱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文化、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建设都迈上了新台阶。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毫无疑问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是体现发展规律的先进合理的制度。我们要有坚定的制度自信,既要肯定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制度创新,扭住正确的制度方向不放松,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基本的方面不动摇,又要进行制度创新,尽可能地以法律、规章和政策的形式将具有推广价值的制度建设固定下来,还要不断革除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具体制度与体制弊端。换言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面,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等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部分为这些基本制度服务的具体制度出现了问题,需要改革和创新。例如,从人民民主监督机制方面来说,“阳光民主”建设还有待推进,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尚不健全,老百姓中的某些合理要求得不到有效回应,有的者甚至会遭到打击迫害;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方面来说,个人所得税税基设计过窄,主要是简单的费用扣除,而没有考虑到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不同收入类型间的贫富差距,没有考虑到物价指数的升高会导致纳税人适用的税率升高,加重税负;从环境保护制度方面来说,我国目前实行的环境保护制度还不存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环境税,行政处罚普遍偏轻,责任追究制度尚未正式建立,执法人员还存在执法能力不强、执法不到位等问题。对于这些具体制度和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完全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潜能,很难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很难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既要肯定和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面,又要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改革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制度创新的自主性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制度最终靠人。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承担起带领全国人民共同推进制度创新的重任。邓小平曾说过:“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2] 358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更需要坚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克服改革进程中的种种困难,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发挥党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自主性,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广泛性、深刻性的变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共产党要认真总结和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第一,“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 67。第二,在探索路径上,要继续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在大胆试验、大胆突破的过程中寻找改革规律、获取实践真知,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第三,在改革力度上,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稳定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同时要注意协调各项制度体制改革力度,发挥各项改革协同配合的作用,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和改善党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以便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深化全面改革。加强和改善党的制度建设,关键在于确保把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强化监督只有进行时。要将解决中国问题与解决党自身的问题结合起来,“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3] 395,“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3] 104,以不断完善党的建设逐步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中国的持续创新发展。

(三)坚持开放发展,提高我国制度性话语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1] 12。这是近年来中共高层文件中首次出现“制度性话语权”一词。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要想在国际上有所作为、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有所提升,必须以更加积极、自信、有为的姿态融入世界,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包括制度性话语权。这是中国全面崛起在对外关系上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其他方面崛起的战略性选择。进行制度创新要坚持开放发展,努力形成科学的制度话语体系,提高我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在实现内外联动上下功夫。一方面,我们要立足国情,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合理运用,致力于建设和完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制度。另一方面,面对形形的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方少数发达国家通过推行话语霸权,影响国际秩序在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上的安排,我们要直面挑战,排除干扰,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话语体系,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1] 13,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量力而行地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在中国全面崛起、全面进步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继续发展的根本优势和保障。制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制度创新作为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改革创新工程,亦不可能通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就能实现“尽善尽美”的制度。但制度是人制定出来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努力以及我们对客观社会关系的认识、调整与把握。只要我们沿着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断向前推进,以制度创新托起其他方面创新,一起“给力”,就一定会越来越趋近我们的目标,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的全面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经济学 制度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企业竞争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步由资源、资本的竞争发展为知识和技术的竞争。知识和技术来源于创新,于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为企业增加竞争力的关键。本文拟从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的角度来探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制约我国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

由于技术创新的收益非独占性、收益期晚和不确定性,因此如果不能构建一个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有效的制度安排,人们就不会有足够的激励来进行技术创新,这就会使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不高,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最终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当前制约我国技术创新的制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产权制度的不完善

产权的确立和明晰,使资产所有者与资产之间建立了最直接的经济关系。资产所有者因此成为资产能否增值的最直接的当事人。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又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技术创新活动在这样一种制度氛围中会获得强大的激励。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技术创新活动。知识产权制度能够决定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在社会收益率的比例,使创新者能得到足够的收益,同时最大限度的增进社会福利。

尽管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缺乏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有知识产权的意识,这不仅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削弱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有效实施不够,违约成本不高,使得盗版、假冒伪劣与专利侵权现象还相当广泛地存在,极大地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这两者的“恶性互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我国的技术创新就会进入坏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活动失去动力和活力。

2.市场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市场制度还处于建设中,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许多部门还存在生产和市场的行政性垄断,由于地方保护而造成的市场分割,广泛而严重的不正当竞争形式的存在,资源和人才还不能充分地自由流动,等等。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二:(1)企业家选聘和考核制度失效。(2)由于改革不配套导致相当多行业的过度竞争。这两点对我国的技术创新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障碍。

过度竞争是我国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另一重要表现。在充分发育的市场制度下,过度竞争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有序的竞争会使供求达到平衡。我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产业都存在盲目扩张和企业的盲目进入问题,以至于在相当多产业都出现了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但企业退出却相当困难,一方面由于退出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实施,部分企业尤其是国企在退出问题上通常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阻碍;与此同时,地区分割导致的无效竞争也使得企业普遍能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生存,供求关系无法发挥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调整机制。企业因此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缺乏推进技术创新尤其是大规模技术创新的能力。

二、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制约我国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安排的失效。因此,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就要以制度为突破口,全方位、多层次地完善各种制度安排,给技术创新以坚实的行为基础和激励支持。

1.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技术上表现为进步,在市场上表现为独有,在法律上表现为权利。因此,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机构设置方面,建立中央权威、高效、统一、精简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构,统一考虑涉及世界贸易规则的知识产权立法执法以及国际合作,争端解决,信息交流等问题;在专利制度方面,完善知识产权检索检验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的激励评价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的评估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的经营保密制度等,充分重视专利信息的传播与运用,并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和行政处罚力度,给专利权人以切实有效的保护,进而推进科技创新。

2.创建与企业技术创新相适应的风险投资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资源的投入。现阶段,创新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与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又是紧密相联的,不仅因为技术创新本身具有技术上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还在于技术创新并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过程,因而,还要受到社会、经济、市场风险的影响。有创新就会有风险,有风险就可能有损失,如果缺乏创新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转化机制,那么创新资源就不可能源源不断地流向创新主体。因此,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实质上仍然是制度的问题,如何创建与企业技术创新相适应的风险投资体系,已成为创新制度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根据高风险高报酬的基本规律,建立全国性的风险投资股票市场应是较好的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取得足够的资金来源,同时,利用股票市场的功能也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影响我国技术创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3

[2]邓莉: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经济学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06.9

[3]贺建军等:科技评价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

上一篇:环保节能培训范文 下一篇:垃圾循环利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