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循环利用范文

时间:2024-02-19 11:46:03

垃圾循环利用

垃圾循环利用篇1

关键词:建筑垃圾;危害性;可利用性

一.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

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产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无污染的无机物(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 占90 %以上。无机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水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的特点。建筑垃圾的这些性质决定其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废品(包括金属、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 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废弃物分拣后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最清洁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1】

二.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2.影响空气质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3.对水域的污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4.破坏城市软环境,影响市容

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2】

5.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建筑垃圾的可利用性处理方式

1.无机物的可利用性处理

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经处理后,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无机材料形成散状材料桩,通过重锤冲击使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作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旧水泥、砖、石、沙等经过配置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其产品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

2.废品的可利用性处理

废钢筋、铁丝、电线和各种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粉碎成碎屑后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塑料可采用减压法提炼成油,作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还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装饰材料。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尽管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被认为是成熟的,但这恰恰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大力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花大力气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仍需要有针对我国实际的科研工作基础。科研工作主要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开发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再生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2.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复杂的废物循环利用过程,在此过程中,须同时处理好两个重要的环节:(1)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2) 回收后的再利用。这两大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进行分类回收也就无法利用,分类回收后不进行相应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同样也不能进行资源化。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应禁止填埋还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义务的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或者委托第三方来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强调产生垃圾的单位首先自己要有解决资源化利用的条件,或支付较高的处置费用委托其他单位帮助处置。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

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把资源的再生利用与信息、生物技术和就业并列为四大课题之一。前苏联也完成了“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利用再生资源”的立法。日本在垃圾资源回收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町田市成立了一个废物再利用文化中心,把废物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提高到民族新文化的高度等。中国目前相关的法律及对策还很不健全,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一套从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到分类、利用的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和约束公众行为。在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管理上,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实施意见,政府办公会可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如交通、财政、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制度,这样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3】

五.结束语

目前的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城市建设,每年都有不少旧房屋被拆掉。而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筑产品废料的混合物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唯有通过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对建筑垃圾采取资源化的管理,使这些废料得到循环利用,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达到和谐人居环境的最终目标。

[1]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与循环利用卢中华 科技资讯 2007 no.32

[2] 建筑垃圾的危害及资源化.唐蓉, 李如燕.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 年11 月

垃圾循环利用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城市垃圾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09-03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中国城市垃圾绝大多数未经处理就堆放在城郊,仅有少量经过无害化处理,因此资源化程度很低,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形成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对城市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再生资源的供给量和使用量,减轻资源调查的依存度。提高对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城市垃圾概述

1.城市垃圾的概念。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厂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从卫生角度看,城市垃圾是一种城市环境污染物,它污染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市容,而且危害市民的健康,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从资源的角度看,城市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它含有许多可综合利用的物质和能源。若能回收垃圾并将其资源化,不仅可减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还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资源。

2.目前中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和特点。城市垃圾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类:食品垃圾、普通垃圾、建筑垃圾、清扫垃圾、危险垃圾等。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两类。其主要特点是:(1)数量大: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消费量的增加,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此外,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如一次性用品的广泛使用,也使城市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2)品种多: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工业废渣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茶叶、碎玻璃、金属制品等。(3)变化大: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使垃圾种类更加多样化,尤其是电子垃圾日渐成为困扰全球的大问题。

3.城市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对土壤造成污染。(2)堆放产生高浓度的渗透液严重污染水资源。(3)堆放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4)造成蚊蝇滋生,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

二、城市垃圾的污染防治

1.城市垃圾处理现状。(1)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中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2)城市资源化技术较落后。中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3)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4)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当前,中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5)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

2.城市垃圾的处置目标。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化、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1)减量化。当前处理城市垃圾的国际潮流是实施“综合性废物管理”,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包括厂商、流通部门和消费者,把垃圾的产生量减下来。其行动口号是:A减少浪费;B物尽其用;C回收利用。这是从垃圾源头抓起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垃圾总量、体积大大降低后,就可减少垃圾运送、汇集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垃圾减量化的潜力是很大的,而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2)资源化。固体废弃物混在一起是垃圾,而把它们分开后加以回收利用就会成为资源。把大部分垃圾转化为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资源危机,同时节省垃圾处理的费用,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3)无害化。城市垃圾处理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无害化。城市垃圾的无害化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减少有毒有害垃圾的产生。如工厂应生产无毒害、无污染的产品,生产中采用“绿色化学”或“绿色工艺”——这里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几乎所有反应物中的原子都变成产物中的原子,反应又是一步完成的;化学反应和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溶剂、介质等是无毒害可循环使用的,甚至是零排放。产品出厂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甚至应提倡零包装。其次,在终端处理时应采用新工艺,采用高新技术妥善解决垃圾处理中产生的污水和有毒害的气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三、运用循环经济进行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垃圾填埋、垃圾堆肥化、垃圾焚烧、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分类回收系统等环节反映了循环经济中3R原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强调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要以循环经济原则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

1.填埋处理。垃圾填埋历史久远,是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因为该方法简单、省投资,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国广泛沿用这一方法。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垃圾填埋处理的循环经济意义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1)填埋厂最终形成新的土地可以重新开发利用,既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又能尽快地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2)垃圾填埋沼气是一种可回收资源,具有很高的热值。

2.堆肥处理。堆肥是中国、印度等国家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利用的一种方法。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已从建立简易垃圾堆肥设施发展到建立机械化连续堆肥化设施,目前在四川和北京开展了城市垃圾制备生物复合肥的生产。堆肥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机成分的生物化学过程。在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机物、氧气和细菌相互作用,析出二氧化碳、水和热,同时生成腐殖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垃圾的消纳作用,二是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的作用。采用垃圾堆肥作土壤改良剂或土壤调节剂,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成分,提高农作物产量,将城市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还原大自然,从资源化角度看,是最理想的处理方法。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垃圾堆肥化的应用。

3.焚烧处理。焚烧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过程,实质是碳、氢、硫等元素与氧的化学反应。垃圾焚烧后,释放出热能,同时产生烟气和固体残渣。热能要回收,烟气要净化,残渣要消化,这是焚烧处理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因此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及获得副产品的目的。几乎所有的有机性废物都可以用焚烧法处理。对于无机—有机混合性固体废物,如果有机物是有毒有害物质,一般也最好采用焚烧法处理。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可燃物较多的垃圾。采用焚烧法,必须注意不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日本以及欧洲的瑞士、瑞典等国在一般焚烧法基础上,还发展了高温与中温分解,使垃圾在1650℃以上的高温下基本或完全燃烧,将其释放的能量作为能源回收。

4.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城市垃圾蕴含着大量的废纸、废塑料、玻璃、废旧电器等资源。如在中国城市垃圾中,废纸的含量约占2%~12%,每收回一吨废纸,可以重新造纸800千克,节约木材4立方米,节约用电400度,节约煤炭400千克,节水30吨;玻璃类制品约占中国垃圾总量的1.87%,利用1吨破碎玻璃回炉可以节煤1吨,节约用电400度。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采取垃圾分类的收集方法,不仅回收了大量资金,使垃圾得到回收、循环利用,而且大大减少了垃圾的运输费用,降低了垃圾的处理成本,如美国2000年废纸回收率达到50%。

四、循环经济在处理城市垃圾中存在的问题和体系构建

1.垃圾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政企不分”,政府机构既要负责管理,又要负责服务,导致不能有效地实施管理,又不能很好地进行服务,出现问题又责任不清,执法立法同为一体,是目前管理体制最大的弊端。垃圾处理涉及城建、环卫、街道等多级政府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职责不清楚。(2)资金配置不足制约了垃圾处理资源化。作为城市垃圾处理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财政困难,政府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垃圾的综合利用,大部分城市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堤沟和填坑的简单方式消纳城市垃圾。(3)企业、市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待提高。在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下,政府成为惟一责任者,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管理都是由政府一手包办,似乎与企业、市民无关。垃圾分类、袋装化,垃圾产生量多少,处理费用高低均与垃圾生产者无关,因而造成乱扔垃圾现象普遍存在。

垃圾循环利用篇3

但是,垃圾在数量上迅速增加的同时,其成分也日益复杂,特别是随着塑料和电器大量进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中,生活垃圾的毒性也大大增强,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化学分析表明,垃圾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汞,以及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烃类、含氯有机物、聚氯联苯等。

特别是在城市垃圾中,因为含有大量芳香有机物和含氯有机物,任意焚烧时会形成二恶英等强致癌物质。垃圾随意堆放,由于生物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以及有毒气体硫化氢等。城市垃圾将通过堆放或者因为填埋不当而造成渗漏对水污染,有毒气体的挥发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垃圾中的玻璃、电池、废塑料等进入土壤之中,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

城市垃圾值得循环利用吗?

随着垃圾的增加,人们也加大了循环利用垃圾的力度。在1980年的时候,美国的城市垃圾中只有9.6%得到循环利用,而现在美国的垃圾循环利用率达到了32%。在奥地利,荷兰等欧洲国家,有60%以上的城市垃圾得到了循环利用。相比之下,英国27%的循环利用率是比较低的,但这一比例正迅速提高,在过去3年内已经翻了近一番。

即便如此,当某个城市开展街头垃圾回收利用运动时,当人们看到一辆辆卡车满载着用于循环利用的垃圾在路上跑来跑去时,还是难免会产生疑问:回收和运输废弃物所消耗的能源会不会比它节省的还要多?“废品与资源行动计划(WRAP)”是英国的一家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倡导垃圾回收利用,并为再生原料开拓市场。该公司的首席分析师朱利安说:“总是有人问我们,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垃圾的循环利用真的值得我们去做吗?”

WRAP组织邀请丹麦理工大学和丹麦废弃物问题中心对55种原材料的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研究了200多种处理方案,按照废弃物的具体类别,把循环利用与掩埋焚烧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对83%的废弃物来说,循环利用确实对环境更有利。

研究结果表明,英国的垃圾循环利用工作将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000万至1500万吨。这等于把英国每年交通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了10%,也相当于把英国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减少了300万至500万辆。同样,据美国环境保护署估计,在2005年,循环利用工作将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900万吨。

循环利用还有许多别的好处。它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减少了被掩埋或焚烧的垃圾数量。垃圾掩埋场会占据大量土地并释放出温室气体甲烷,而垃圾焚烧炉虽然污染有所减轻,但仍会产生有毒气体。

循环利用的最大好处也许在于节省能源。健全资源管理集团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林匹亚的咨询公司。该公司的杰弗里说:“如果能够利用循环再生的原材料,就不用再花这么大力气去采矿、伐树或钻井,”

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尤其耗费能源。例如,铝的循环利用最多能将能源消耗减少95%。其他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所节省的能源也许没有这么多,但也是相当可观的:塑料的循环利用可以将能源消耗减少70%左右,钢铁、纸张和玻璃则分别可以减少60%、40%和30%的能源消耗。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可能引起烟雾、酸雨、河道污染的废弃物排放。

让欧洲成为“循环型社会”

据测算,每年万吨垃圾,如果在垃圾场填埋,只需要用工人10名,焚烧则需要20至40个工人,然而,垃圾回收分拣再循环利用则需要250人来完成。垃圾循环利用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废物利用,而且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垃圾处理也带动了造纸和钢铁业等其他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堆积如山的成亿吨垃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成一座可持续发展的“金矿”。正因如此,欧盟委员会环境委员迪马斯于去年12月21日在要求成员国制定措施、减少废弃物时,大胆提出将垃圾变成一种资源,让欧洲成为“循环型社会”。为此,应当允许垃圾在欧盟无边界的内部大市场中自由流通。

迪马斯提议,修改1995年有关垃圾处理的标准,制定新的垃圾循环利用、运输等欧洲标准,如制订混合肥的质量、重金属的含量等,使各国有章可循、公平竞争,形成无边界的循环经济。制订的新标准将高于各国已有的标准,这样成员国就不可能再阻止跨国运输,同时也降低了向垃圾处理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环境倾销”的风险,从而推动垃圾流通。

这一建议自然十分敏感,各成员国都未响应,因为各成员国都对垃圾跨国运输实行监督,并严格限制。

早在2004年,德国一家垃圾公司就禁止将3500吨废木料运往意大利,并认为废木料来自回收的旧家具,其中含有过多的铅,不能在意大利加以再利用。事情闹到欧洲法院,法院判决德国公司胜诉。当时,意大利并未表示异议,但欧盟委员会对此却表示遗憾,认为在保护环境时掩盖了经济因素。

目前在欧盟国家,垃圾处理工业的成本越来越高,财政平衡相当困难,需要大量投资,包括政府和企业的投资。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欧盟委员会也在考虑制订一些特殊政策,以刺激循环工业的投资,建立高质量的垃圾循环利用现代化设施,以使垃圾直接变成真正的“产品”或“副产品”。

中国进口可循环原材料最多

大多数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都可以就地进行处理,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废弃物被运送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很大,包括废金属,废纸和废塑料,因为它们的价格低于全新的原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废弃物通过循环利用,变成消费产品或是商品包装,然后被装进集装箱,通过船运回到欧洲和美国,由于亟需资源同时又拥有廉价劳动力,中国已经成为可循环原材料的世界第一大进口国。

把再循环材料运往中国的行为是有争议的。有人担心,这些出口材料中的一部分最终会被废弃。但许多专家却不同意这种观点,研究向印度出售废纸和向中国出售废塑料的经济学家彼得・范・博克宁说:“只要有人购买这些材料,它们就肯定会再循环。”他说,实际上,通过进口这些废料,发展中国家的再循环企业能够建立更大的工厂,更加有效地回收利用材料,降低环境成本。

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对工厂的限制可能更松,再循环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中国受到无数非法进口废料的困扰,其中许多都是由中国沿海地区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加工。他们在对自己和环境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对从塑料到电子垃圾的一切废料进行拆卸和再利用。

垃圾循环利用篇4

【关键词】建筑垃圾;循环应用

有资料显示[1],当前我国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占有超过30%的比重,且很多都没有经过科学处理进行填埋或堆放,这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事实上,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它有着很多的利用价值。我校工业设计专业于2016年6月开展了关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绿色设计工作坊,对建筑垃圾的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1.建筑垃圾简述

建筑垃圾指的是建筑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在建设、铺设或修缮建筑物的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土或余泥,这些建筑垃圾组成的成分较为复杂,但也相对固定,从宏观上看包含了石头、混凝土等砖瓦、塑料、玻璃、金属等,其中包括超过90%的无机物,加上这些物化的性质相对稳定,所以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前,它所产生的环境危害还是非常大的,比如混凝土与废砂浆就有很多水合硅酸钙与氢氧化钙的强碱性,而废石膏中有很多硫酸根离子厌氧转化而成的硫化氢等等。所以建筑垃圾同时具有对环境的危害性以及较高的利用价值,而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和循环应用才是有效的处理手段。

2.当前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应用的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当前主要的建筑垃圾循环应用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钢筋或其他金属材料用于分离以后进行道路工程的修建,其次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采用机械或手工的方式将建筑金属、木材、塑料等去除杂质,进行破碎和筛分,通过干湿两种方式净化成产品,但要注意这些产品的循环应用必须保证原有建筑垃圾本身的杂质较少,最后一种包括所有建筑垃圾加工处理的原料与成品。

我国当前对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很低,但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范围非常广,比如很多废旧建筑砖瓦、混凝土、木材等等,都能实现资源化,其中混凝土可以再生成为骨料,砖瓦则形成填充砌块骨料、地面骨料、道路材料、再生水泥等,还有其他的建筑垃圾也可以作为地面硬化、墙体、公路防护等多方面的再次应用。

3.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应用的方向研究

3.1建筑垃圾资源化

比较广泛的应用是形成水泥,这也是近些年来建筑垃圾生产成为水泥的新的处理方式,但多应用的为原料水泥。比如采用初步破碎的城市垃圾当作混合材,通过科学比例分配至水泥熟料中,形成复合水泥,待测试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以后就可以形成混合材的水泥进行再次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备的成本。通常情况下,这种水泥与其他纯水泥相比,在抗压与抗折的强度方面会稍有欠缺,有研究表明掺加了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混凝土而进行的力学性能试验显示[2],应用建筑垃圾、粉煤灰等多种固废物,都能进行循环应用掺加进去,并且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非常小。有人还做过将建筑垃圾代替原料组分进行水泥熟料煅烧的实验,也就是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建筑垃圾后替代石灰石与黏土,制成生料,再压制成试饼进行煅烧,待自然冷却以后成为水泥产品,其力学性能都比较稳定。

还有应用形成橡胶填料。有资料显示[3],在废旧混凝土与废粘土砖改性以后作为橡胶调料,再以配合剂和丁苯橡胶辅助混炼,得到橡胶组合物,将其和等量的轻质碳酸钙同时当作填料,并以相同配比混炼,那么与普通的橡胶组合物进行比较发现,包含四硫化物溶液的建筑垃圾能实现有机改性,比如废旧混凝土、废黏土砖,将其作为填料的非硫化胶进行再次加工,那么对应的生产效率与可工性和其他轻质碳酸钙填料的非硫化胶相近,另外还具备更好的稳定性。所以改性废旧混凝土或是改性废粘土砖能代替轻质碳酸钙进行橡胶生产,这就减少了建筑垃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很大程度节约了其他不可再生资源。

应用形成空心砌块。可以将地质聚合物当作胶凝材料,建筑垃圾当作再生骨料,混合后配置成小型的空心砌块。其中,胶凝材料选用模数是1的液体水玻璃,通过模数为3的的液体水玻璃以及固体NaOH进行调配,而建筑垃圾则主要由硬化砂浆、碎砖和混凝土块组成,再将其粉碎成为大小不同的颗粒,确保直径不超过10mm,且占据其中的三分之二,其余的三分之一更小,保证直径不超过5mm。最后形成的产品为三排孔空心砌块,将其养护4周后,对应的如抗冻融性、抗压强度以及吸水率等相关指标都与DB23/1006-2006地方标准相符,表明了空心砌块的应用可行性。

应用形成注浆材料。比如受顶板水干扰需要进行掘进的工作就要使用到顶板超前预注浆技术,那么关于材料的使用中,材料使用成本与质量和注浆技术应用成败相关。曾有工作者采用了HSC浆、TGRM浆、普通水泥单液浆等一共七种注浆材料对井下岩石注浆后的效果进行了科学的比对,最后发现在经济成本方面建筑垃圾粉单浆液最少,充分证实了建筑垃圾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3.2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还可以应用于再生混凝土中,通过采用废弃混凝土破碎的土块,进行分级以后根据一定的配比形成骨料,部分或全部进行混凝土的配置,而需要研究的是再生混凝土的技术,用以解决废旧混凝土处置以及开采短缺天然砂石的问题,这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从国内学者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相关研究中,有对建筑垃圾制成再生粗细骨料配置再生混凝土的研究,通过不同水灰比与不同再生粗细骨料取代掺量时新拌再生混凝土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再生骨料掺量和再生混凝土表观密度两者之间,其线性关系较为明显,如果水灰比为0.55,那么再生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对应值就比较低,在90天时达到最低,但也接近普通混凝土强度的90%以上,如果水灰比为0.35,那么对应的强度就比较高,而经过90天后将达到最高值,大大超过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值,这时为普通混凝土强度的106%以上。还有学者表示[4],可将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其无论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或其他强度参数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国内对于建筑垃圾循环应用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多,比如缺乏从生态、经济以及政策多个方面相结合的研究。

4.结束语

本文只是对本次工作坊研究的内容做了简单的总结,尽管我国当前建筑垃圾利用率还比较低,资源化应用技术也不够成熟,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投入到建筑环保的工作中,势必为建筑垃圾的循环应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付英.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应用状态及研究[J].辽宁化工,2012,41(4):338-341.

[2]高冬云.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浅析[J].科技论坛,2012,11(12):73.

[3]陈燕.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垃圾回收利用[J].现代城市,2012,6(3):40-41.

[4]袁志平.城市建筑垃圾再利用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207(5):107-108.

作者简介:

赵宇,男(1980.10-),h族,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垃圾循环利用篇5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居民 垃圾分拣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而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居民的源头垃圾分拣是前提和保障。

笔者在日本留学工作期间所住的东京都中野区,每周一、五收集可燃性垃圾(剩饭剩菜、木棍、废纸等),每周二收集不可燃垃圾(塑料袋塑料盒等),每周三收集玻璃瓶、易拉罐等资源性容器类垃圾,每周四收集旧书旧报纸等资源性纸张类垃圾,周六周日休息。居民只能在周一至周五的早上把该扔的垃圾扔掉,不能混乱,这样极大地方便了垃圾清扫部门来收集垃圾,降低了成本。垃圾分类回收后玻璃瓶易拉罐旧书旧报纸等再回收利用,可燃垃圾燃烧发电,一举多得。并且,针对体积大的垃圾,日本政府还向居民收取垃圾处理费用。扔旧电视机大概需要购买2千日元的垃圾处理卷,扔旧电冰箱大概需要购买5千日元的垃圾处理券,甚至是在居民购买新电器时,就已经由电器商店代替政府收取了这笔费用。

一、目前中国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垃圾越来越多。多数地方都是对垃圾进行掩埋和焚烧处理。据了解,一些先进国家钢产量的45%、纸产量的35%都是由废弃材料生产的。而我国每年却有大量的可回收资源真正变成了垃圾。据介绍,北京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仍然较低,2005年,北京市废纸利用率仅10%,旧轮胎翻新量仅占可翻新量的4%,80%的电子废弃物由个体商贩自行进行处理。全市垃圾处理填埋方式占88.5%,占地面积327公顷,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垃圾填埋还会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焚烧和堆肥处理率仅为3.1%和8.4%。因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及技术水平急需提高。中国有的地方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两大类。但是居民对哪些是可回收垃圾不了解,因此垃圾筒内的垃圾清一色是混装垃圾,即把可回收的与不可回收的垃圾装在一只垃圾袋内,然后投入垃圾筒。有的小区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为内容的黄、橙、蓝、绿4色垃圾分类标准正逐渐推广,但是哪些是有害垃圾,易拉罐、废书报属于哪类垃圾等问题没有细化,居民仍然存在误区。老百姓习惯把家里的旧冰箱、旧电视直接卖给小贩,小贩直接切割分解回收金属等,而实际上像冰箱、空调这种含氟的废旧电器应该做到抽氟后再进行机械切割。此外,个体户和小商贩对垃圾的土法回收利用也产生大量污染。比如小贩清洗塑料瓶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焚烧铜线的线包污染空气,敲碎的电子垃圾碎片污染环境等等。往往拾荒者成了垃圾分拣工,拣出可以卖钱的东西,剩下的仍然混在一起丢弃。

目前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方面的主要障碍是缺少有效的组织,未形成产业规模,缺少技术研发。我国在废物的再回收、再利用、再循环方面存在较大的潜力,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形成产业规模,会较大地缓解我国资源紧缺、浪费巨大、污染严重的矛盾。

二、关于实行居民的源头垃圾分拣的几点建议

21世纪中后期,再生资源将成为我们资源需求的主要来源。“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还是世界上惟一增长的资源”。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几类。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焚烧的方式,中国目前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无论采取哪一张方式,居民的源头垃圾分拣都是最基本的一步。理想的垃圾分类模式,应该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利用分类处理。但目前中国的情况是:家庭倾倒个体拣拾小区集中粗放分类填埋场。要实现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

因此,针对居民的源头垃圾分拣,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在一些居民素质较高的高档住宅区、高校小区、别墅区等区域首先试点,然后向广大居民推广。2.每个小区设置几种垃圾箱,上面分别标有可燃垃圾、不燃垃圾、易拉罐、玻璃瓶、废书废报等字样,一些小区甚至设置废旧电池收集筐。要知道,居民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培养的。应当将垃圾更加细分,并且印刷大量的宣传册向居民散发,并在垃圾筒上写明可燃垃圾、不燃垃圾、易拉罐、玻璃瓶、废书废报等字样,以便于居民分拣垃圾。3.每个小区每栋楼设置专门的管理人,从垃圾清运费中拿出一部分费用作为这些人的工资。4.为了避免有人乱扔,每家每户发放可以降解的塑料袋,上面写有该户主的名字,避免有人不分类就乱扔。并且定期检查,凡是没有使用这种塑料袋的,进行查处。5.一些市中心的小区,没有地方放置更多的垃圾筐,建议居民只用一个垃圾筐,平时垃圾放在家里,到了该扔的时候再拿出来扔。像菜叶剩菜等容易产生异味的垃圾,清扫部门每周至少保证收集两次以上。企业积极研发、生产能够干燥、除臭垃圾的机器,并且推广进入百姓家。6.在居民自己分检垃圾后,居民的垃圾清运费可少收或者不收,这样可以调动居民分检垃圾的积极性。笔者在日本的住宅有管理费,但是没有垃圾清运费,估计是由政府拨款解决这一费用。7.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等,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广大市民知道玻璃瓶易拉罐的再利用过程,了解废书废报制作纸浆的程序,提倡废物的再利用,可持续发展。8.建议先从北京、上海等人口素质高的大城市实行垃圾分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9.建议国家尽量及早立法,对居民、企业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进行规定。10.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君:建设节约型社会知识读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垃圾循环利用篇6

关键词:建筑垃圾;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环保污染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形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改善修整旧建筑成为了改变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改善修整旧建筑和建设新建筑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以及建筑材料的浪费,建筑垃圾与材料的随意堆放,影响了土地的使用率,降低了土壤的质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这些建筑垃圾对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综合上述原因,如何处理建筑垃圾,使建筑材料产生最大的利用率,多次循环利用建筑材料,尽量建筑对环境的污染,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路线的必然要求。

一、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及种类

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所产生的多余的废弃的建筑材料,大致包括:废土,泥沙,废弃的钢筋水泥,以及各种材料的包装材料等其他的废弃物。

二、建筑垃圾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1)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经过较长的时间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伤害,会降低土壤的质量。2)建筑垃圾经过长时间的堆放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对空气排放有毒的气体,不但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整体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造成温室效应。3)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大多是暴露在太阳雨水之下的,在下雨的时候雨水会将建筑垃圾所分解的有害物质带入到土壤之中,破坏土壤的再生能力,影响了土壤质量,破坏了土壤内部的生态平衡,从而降低了土壤的生产力和利用率。4)雨水的渗透也会影响地表及地下水的水质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水的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而建筑垃圾的堆放更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用水问题。5)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很多的时候选择的处理方法是焚烧,而在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的粉尘,以及有害的物质,也对空气产生的严重的二次污染。6)建筑垃圾也对城乡的市容市貌产生的直接的视觉影响。建筑垃圾不仅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以及对生态环境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也严重违背低碳环保、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路线。

三、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

在处理建筑材料垃圾的方式方法上大致分为两类:第一是对建筑垃圾的直接焚烧或者是掩埋,第二是先是进行简单筛选,对于可以利用的分拣出来,再进行销毁。但是上述两种方式都没有进行科学严格的处理,而在长期暴露在外的过程中对土地的占用,直接导致了上述的六种严重的污染问题。因为,科学精细的对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更多的循环在利用是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重要的方法。

四、减少建筑垃圾的解决方法

1、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

建筑垃圾中有很多在经过筛选处理之后是可以被再次循环利用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新的资源,减少了排放的垃圾。我认为建筑材料垃圾的循环利用,应该按照自然生态的模式,对使用过的建筑材料不经筛选一概丢弃的观念,建筑垃圾的再次及多次的利用使建筑材料实现最大的利用,也将对城市对自然界的污染降低到最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废钢筋、废铁丝等重金属材料,碎砖,砂浆,混凝土,包装材料,废旧的竹木等等。而这些所谓的建筑垃圾其实在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之后都可以作为新的资源被利用。例如,混凝土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混凝土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和金属材料、纸质材料的循环利用的处理方法大致是一样的。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是将混凝土再次的粉碎而再次作为水泥的原材料或者是用于制作混凝土的材料,多次反复的循环而达到多次的使用。这样的处理与利用方法,首先是解决了混凝土固体垃圾的排放与堆放问题,减少了对土壤对大气等的污染问题;其次,材料的循环使用也节约了资源,实现了最大的资源利用率,符合了现代社会所提倡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2、在新建过程中使用绿色再生材料

建筑垃圾的再次利用也是实现物质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节约物质能源,降低项目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对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以及科学的处理就是考虑到了物质资源的再次被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而想要从最开始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不仅要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还应该加大对绿色的建筑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的应用,建绿色的建筑,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在当下,全球都在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所以,绿色建材,生态建筑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绿色建材的产生和利用是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话题。怎样生产绿色建材,什么才是绿色建材,怎样有绿色建材建造生态建筑,建筑中怎样合理的节约和利用资源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五、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想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就必须在设计中考虑如何在用最合理的设计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如何在建筑中使用已有的新型绿色材料。上文中已经提出了多种的再生材料和绿色的节能材料,这些材料是如何的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去的。我用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绿色节能材料的运用。实例1:上海世博会万科展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万科企业馆,它的主题是“尊重的可能”,“2049”这四个数字是它的名字,也象征着未来的意思。抛开建筑所要的传达出的建筑理念,单独的来探寻本建筑的特色。在我看来,建筑环保材料的运用无疑是它最大的亮点。上海世博会万科展馆就追崇着绿色环保的理念,选用的是环保的建筑材料。新兴的建筑材料是有麦秸杆经过处理压制而成的麦秸板作为的主要的建筑材料。除此之外,展览馆在设计上也最大可能的利用了自然通风,减少了空调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的使用,减少了整体的成本。而展览馆是筒形的设计,所以在展览馆的顶部选用了透光板,也是最大程度的使用了自然照明,减少了电力能源的浪费。实例2: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图书馆从图书馆的外观设计上看,它的玻璃外墙以及它的整体外形都对自然光的射入与利用最大化的提供了可能,这不但减少了灯光能源的使用,节约了能源,也减少了热量的排放。图书馆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到了建筑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的性的融合,将节能融入设计,就是可持续设计最好的实例。

垃圾循环利用篇7

一、市目前垃圾处理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市目前垃圾处理情况

全市目前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过粗放的分类回收之后进入终处理的约12000吨。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集中在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

(二)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市经济发达,2013年,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112.76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全市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收入702.58亿元,居全国第五位;2013年,市的常住人口数达到1433.45万人。的城市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垃圾处理更为滞后,与国家中心城市垃圾处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市垃圾处理的工作思路

解决市垃圾处理的思路主要是三个环节,源头减量、中间分类回收再利用和焚烧发电。

(一)源头减量

1、从垃圾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实行净菜进城,把不能食用的菜根、菜叶和牲畜屠宰物留在城外农村,作农肥利用,净菜进入普通家庭。初步计算,通过源头减量,全市每日将减少垃圾产生量吨。

2、减量化带来的效益。一是产生间接效益。建一个垃圾处理场需要大面积土地,耗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且使用寿命有限。垃圾减量化延长垃圾处理场的使用时间,间接降低垃圾垃圾处理场的年均成本。二是直接效益。就现在的生活垃圾成分而言,如果废纸按0.15元/kg、金属按0.25元/kg、玻璃按0.15元/kg、塑料按0.15元/kg、饮料瓶按0.05元/个计算,在一个不到l500人生活的小区内,每月分选出来的废品卖出后将有l026.72元(256.68元/周X4周)的收益,可用于保洁工的报酬,既增加就业机会,又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3、减量化的有序操作。垃圾减量化的关键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这不单是环保、环卫部门的工作,也涉及到一个社区、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问题,需要多部门和市民的配合。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一种有序、有目的活动,需要大批受过一定专门训练的保洁人员来进行收集、分类,应由政府部门统筹协调、统一安排。

(二)中间分类回收再利用

垃圾中间分类再回收利用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最优选择之一。根据初步计算,将现有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的物质再进一步分检、回收,将直接减少垃圾重量的25.74%,将腐殖质(主要成分为:树叶、杂草、蔬菜叶、水果皮、废弃食品类等)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不但可变成很好的肥料,而且生活垃圾重量将减少50%左右。垃圾中其他类的废物,需要组建一个包装回收再利用体系,将可以被无数次循环使用的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等材料由回收公司回收再利用。

(二)焚烧发电

垃圾经过有效分类回收处理后,剩下的真正垃圾就到了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的处理方式使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通过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蒸汽,供蒸汽式发电机组发电,所发的电可以卖入国家电网,上网电价收入又可以补偿垃圾发电厂成本和利润。焚烧后的残渣,属于无害的可以做砖,减少土壤的耗费。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垃圾焚烧发电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1、政府出台净菜入城政策。利用经济政策的杠杆调控,鼓励净菜入城,既减少城市垃圾产生量,又增加农村肥料,一举两得。

2、政府要求生产企业对废旧家电有回收和再利用的义务,即对废弃物循环利用采取“生产者责任制”,从产品包装、废纸、废轮胎、报废汽车和废电子电器产品到办公用纸、农业塑料和废旧电池等,通通纳入了循环经济和环保的范围内。政府则通过减免税收等经济手段,支持企业发展把废弃物变成某种可利用新资源的循环经济。通过该措施,不仅使废弃物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还可产生一批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提高社会就业率。

3、政府制定“奖励回收”制度,确保饮料包装的回收率。在超市门口设专用的回收机器,把废弃的饮料瓶分别投进回收机后,回收机自动打印一张小票,上面有这次回收的奖励金额。凭这张小票可以在超市退款或者在购物时直接抵扣货款。

(二)回收网络建设方面

1、再生资源循环企业应该打破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界限,进行联合经营、连锁经营和集团化经营,加快对现有回收网络的改造,对回收网点进行布局调整,扩大经营规模,完成对其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环节,最终形成规模和实力强大的再生资源集团企业。

2、政府应主导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宣传,增强市民垃圾分类回收意识。每户人家发放多个垃圾筒,垃圾桶的标志清晰,做到尽可能细化,可操作性强,使市民自觉、方便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

3、新建的住宅小区配套垃圾房里,要配置不同的垃圾箱,每个箱上都有清楚的标识,利于垃圾分类回收。要设置公用的“交流废物间”,促进“物尽其用”,减少垃圾的产生。

(三)技术创新方面

1、垃圾收集后的运输流程上,要采用国外先进的真空自动垃圾收集系统,用先进技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

垃圾循环利用篇8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区南部,占地面积4636亩,主要负责朝阳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北京市第一批循环经济园区类试点单位、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园区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引进技术先进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处理设施。园区现已成为环保达标、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园区以及具备环保教育功能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一、园区设施有效运行,确保各项指标达标

循环经济产业园建于2002年,原高安屯地区整体征地拆迁正式揭开了园区建设发展的序幕,至此,朝阳区结束了垃圾无序填坑、简易堆放的历史,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零”的突破。十余年,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餐厨垃圾等无害化处理设施纷纷落户园区,充换电站、物资回收中心等资源利用项目的建设日趋完善。

高安屯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家实现全密闭作业的大型垃圾填埋场,投资1.5亿元,总占地面积41.64公顷,总库容量892万立方米,设计日处理能力1000吨,于2002年底投入使用。配套设施渗沥液收集利用车间于2005年建成,水质达到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三级限值标准,用于园区绿化及道路降尘。填埋气收集利用系统于2007年投入使用,为园区生产及办公供电、供暖,2012年发电并网,进一步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该厂于2011年2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北京市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也是目前亚洲单线处理规模最大的处理厂。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4.6公顷,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600吨,年额定发电量2.2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7万吨标准煤。采用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每年节省160万吨市政供水资源,有效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该设施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8400小时左右的良好工况,2012年被评为《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3A等级。成为全国各地环保行业学习的标杆。

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400吨,能够处理近400万城市人口产生的餐厨废弃物,极大地解决泔水猪、地沟油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项目采用高温发酵生化处理技术,年处理能力13.2万吨,年产8万吨生化腐植酸,用于有机农业和清洁养殖业,可替代8万吨化肥,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5万吨。

高安屯医疗废物处理厂是当前北京市唯一投入运行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30吨,自2006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承担着北京市5000余家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作。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是北京市东部地区电动环卫车辆的集中中转站及动力电池更换中心,集国内所有充换电模式于一站,可服务北京市现有电动环卫车所有车型,同时具备电动大巴车的换装条件,每天能满足400辆纯电动环卫车的充换电需求,年累计换电服务能力可达14.6万次,居全国之首。

二、强化园区功能建设,促进园区持续发展

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提升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水平为重点,实现园区水、电、气、热综合循环利用,提高了园区内各设施之间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

加快推进重点设施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焚烧中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量1800吨,由市、区政府投资建设,采用炉排炉焚烧工艺,利用焚烧余热发电量每年可达2.47亿度,于2013年底开工建设。生物处理中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300吨(其中厨余垃圾200吨,可回收物100吨),针对前端垃圾分类收集的厨余垃圾,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工艺,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上网;分选项目规模为日处理100吨,针对垃圾分类可回收物采用人工分选、涡流分选、近红外线分选等工艺,实现资源再利用和再分配。

水资源循环利用。对填埋堆体20多万米进行雨污分流工程,把填埋堆体的雨水输送至雨水收集池集中,用于园区绿化,道路冲刷、降尘等。

电力资源循环利用。为充分利用填埋堆体中的填埋气,先后分四期建设填埋气处理车间,一、二期实现填埋气发电供园区内部使用及供暖供热;三、四期实现并网发电,将绿色电力输送至万家万户。

热力资源循环利用。焚烧厂、餐厨厂、医疗厂等在生产运行进程中都会不断产生余热,园区将计划将这些资源统筹协调、合理开发,实现园区内余热系统的综合利用。

三、提升对外交流力度,彰显示范平台作用

园区作为环境友好型窗口,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垃圾处理知识科普宣传、搭建固废处理环保技术平台,与国内外同行业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园区依托技术和固废处理综合资源优势,承接了大批高校生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2009年以来,先后被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列为“教育科研实践基地”。

2009年7月8日,园区垃圾处理设施率先在北京市同行业中实现了对外开放。截至2013年底,园区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33500余人次。2010年被北京市文明委、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列为“绿色旅游”和“垃圾文明一日游”专线。2013年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科普展厅正式落成,为市民了解垃圾处理环保知识、参与垃圾分类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园区建设,英国卫报、法国路透社、美国美联社、巴西半岛电视台等国外媒体先后到园区专访;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朝阳在线以及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文汇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对园区深入报道,阿尔吉利亚环境部长、丹麦环境部、澳门环保部、泰国曼谷市议会先后来到园区进行交流。园区综合建设与管理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上一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环保工程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