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5 15:10:11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按照自治区发展改革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对“五五”

普法以来工作的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进行全面总结评价。要将总结验收与提升普法工作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相结合。通过总结验收,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为更好地履行各级党委、政府赋予发展改革系统的宏观调控职责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一部署、统一要求。自治区发展改革系统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总结验收工作的统一要求,明确总结验收的内容、步骤和方法。结合实际,对总结验收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二)坚持分级实施、全面总结。各地、州、市发展改革委对下一级发展改革委进行检查验收。通过验收,实现全面总结全系统“五五”普法工作的目标。

(三)坚持统一标准、确保公平。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根据全系统指导标准,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总结验收标准,全区各级发展改革委应严格对照标准开展总结验收工作,确保公平公正。

(四)坚持以总结促交流、以交流促提高。以总结验收为手段,以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和依法行政水平为目的,认真总结交流“五五”普法期间积累的经验做法,为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奠定基础。

三、主要内容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中发[]7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以及《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2010)》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关于印发〈自治区发展改革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2010)〉的通知》(新发改法规[]1058号)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发展改革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学习情况。主要是:《招标投标法》、《价格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章。

(四)加强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普法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普法保障机制的情况。

(五)发展改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情况。

(六)结合发展改革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情况。

(七)通过普法推进立法、执法、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机关内部制度建设等情况。

具体总结验收内容参照《自治区发展改革系统“五五”普法总结验收指导标准》。

四、基本步骤及工作方法

(一)自查阶段(4月—6月)。各地发展改革部门根据总结验收工作方案和指导标准(见附件)进行认真地自查,并将“五五”普法以来的主要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实际效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普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情况形成总结验收报告,于6月中旬前将正式报告(一式两份)连同电子版报送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政策法规处。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组织评估,适时召开座谈会,对照总结验收工作方案和标准,全面、真实、客观地对本地区、本部门“五五”普法工作进行自查。

(二)检查交流阶段(5月—8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对各地“五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组织交流,共同研究探讨进一步做好普法工作的思路。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成立检查组,于5月初对南北疆开展为期20天的检查验收,通过现场交流、听取汇报、查阅档案材料、询问等方式对各地普法工作情况及成效进行实地检查,确保总结验收质量。

(三)评比表彰阶段(8月—11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根据总结验收指导标准,综合各地自查、检查交流和平时工作情况,择优确定全区发展改革系统“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并推荐参与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表彰的先进典型。

评优选优工作采取统一标准,按照规范的评选程序进行,确保评选公正、透明。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本地区、本部门“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工作。

五、基本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总结验收是全面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障,对加强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总结验收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周密部署,落实责任,确保总结验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统筹协调,突出特点。各地在做好总结验收工作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条块关系,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配合、协调和沟通。要紧密围绕发展改革工作的中心任务,认真检查总结与发展改革工作和依法行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情况,以及普法依法治理制度的建立、落实情况,充分体现发展改革系统普法依法治理的特点。

(三)注重实效,推进工作。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回顾,总结过去五年普法的成绩和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坚持标准,务求实效,防止形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根本动力。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原则。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主题,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农村金融制度的难点问题先行开展改革实践,要敢于突破既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积极探索化解难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研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制度。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稳定的原则。要注重与全省“十二五”规划和“经济区”建设相衔接,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循序渐进,稳步实施,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试点范围及任务

(一)试点范围

全市所属8个乡(镇)。

(二)试点主要任务

围绕《省人是政府关于建立松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明确的改革创新任务,在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改革探索:

1、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加强试验区内公益性推广机构的能力建设与条件建设,探索实践农技推广有效形式。建立职能明确、体制顺畅、布局优化、运转协调的多元化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体系,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

此项工作由市农业局牵头,市水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推进。

2、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增加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适应农村发展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并存发展,其他银行积极参与的农村金融市场新格局,提升我市农村金融机构整体服务水平。

此项工作由市金融办牵头,人民银行市支行、市发展和革改局配合推进。

三、实施步骤

(一)试点实施阶段(2011年6月-12月)

组织各乡(镇)认真学习领会《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松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精神,启动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试点工作。试点单位成立相应机构、制度,确立试点村屯、农户,并做好重点农户辅导。同时,加强对改革试验的业务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组织专家咨询组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引导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要集中力量按照试点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实施,按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积累总结试点经验。

(二)试点总结阶段(2012年1月一3月)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总结试点工作,梳理有益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措施建议,为下一步开展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设计等基础性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为将两大改革试验区上升为国家试验区奠定基础。

四、具体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市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松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项目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大问题的协调推进工作,审定专项改革方案。

(二)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建正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抓好改革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根据工作需要,共同分析情况,研究解共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改革试验的进展情况。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推进工作机制,具体组织开展好试点工作。

(三)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3

副省长王守臣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金融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在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牧业贷款中心和开展农民直补资金担保贷款试点、农业保险试点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九台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建设,为探索建立与“三农”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

九台市要按照国家批复的改革试验方案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坚持“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项突破”的原则有计划地推动各项改革。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在区域内建立一个“结构多元、机制灵活、服务到位、竞争有序、运行规范”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在试点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改革创新的政策取向,注重围绕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注重围绕农村金融产品和组织服务创新,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注重围绕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第一步,重点完成各项基础工作,启动主体改革试验项目。在区域内初步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主体框架,按方案要求完成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业发展基金等金融机构的组建和设立工作。

第二步,重点突破改革难点,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完成扩大农村有效担保抵押物范围,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全面实施惠农补贴抵押贷款,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创新信贷新产品,启动实施土地整治贷款,兴农蔬菜大棚贷款,重点水利建设贷款等项目。

第三步,重点做好健全制度、规范运行、总结经验等工作。结合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践,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健全相关制度,全面总结改革试验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为全省乃至国家实施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王守臣副省长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试验区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改革试验工作联席制度。省里和九台市都要建立试验区工作联席制度,由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部门牵头,会同农业、财政、金融、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定期召开农村改革试验区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制定扶持试验区建设的有关政策,确保改革试验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要尽快健全农村金融改革组织领导机构。九台市委、市政府要成立农村改革试验工作的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对改革试验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依托农村综合改革部门建立日常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农村改革试验的日常工作,要从有关部门抽调工作能力强,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具体参与此项工作;要切实加强对改革试验工作的督查指导。省农村综改部门要会同省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长春支行、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督查组,在改革的不同阶段,定期进行督查指导。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4

今天召开大会的目的,就是认真回顾和总结上半年的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和任务,梳理和安排好下步工作。

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是我市国企改革攻坚的收尾善后年,也是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全面展开的第二个完整工作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收尾工作,为我市国企改革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加快推进国资监管体系建设,既是全市重点工作,更是我们国资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半年来,全委紧紧抓住以资产处置、职工债权偿付、验收存档为重点的国企改革收尾工作以及国资监管等各项工作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革的精神创新工作思路,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全力以赴,埋头苦干,在国企改革、国资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和国企党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国企改革收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继去年国企改革攻坚以来,列入省、市国企改革攻坚任务的254户企业,除虹桥电器一户因四川长虹重组方案未定尚未批复外,已全面完成了国企改革方案的审批。到今年3月末,列入省计划的138户企业,已经全部完成任务。经省里验收后,我市以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全省3家(长春、吉林、省国资委)优秀单位之一,得到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年初以来,全市国企改革在完成了改革方案审批的基础上,工作重心转入到以资产处置、职工劳动债权偿付及退休人员费用预留为主的收尾善后阶段。半年来,针对繁重的收尾工作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攻克难关,各项程序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到目前为止,除有特别情况的10户企业外,已全部完成了资产处置方案的审批。企业破产清算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原在破产程序中的8户企业,已有两户实现破产终结,现正积极协助法院做好剩余6户企业的清算工作;年初计划破产的35户企业,已全部通过市联审会审议,并下达了同意破产的批复,现已全部在市中法立案。国企改革验收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对完成资产交割的19户企业,已验收完结3户;对处在资产处置程序中的企业,已由前置审批部门验收完结36户;对法院已立案受理的43户破产企业(含已终结的2户),法院下达终结裁定即为验收终结。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待国家批复我市试点方案后即可转入具体操作,此项工作已远远走在了东三省各试点城市的前列。

半年来,围绕国企改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为加快收尾工作进度,年初在对收尾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资产处置方案论证、审核审批、产权交割、职工劳动债权偿付、退休人员托管、企业改革验收作为重点环节,在委内明确了主管处室负总责、相关处室密切配合的操作程序,并要求相关处室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坚持遇到问题由市企改办出面协调或报请政府领导专题协调,重大问题报请市企改领导小组讨论的工作方法,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国资委主任办公会,审核资产处置方案,调度各环节进度,研究遇到问题的解决意见。同时,主动与劳动、社保、土地、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争在市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之前达成各部门间的共识,使各个环节之间实现密切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2.简化工作程序,加快资产处置

资产处置是改革收尾工作的重要环节和难点所在,由于多数企业属于资产和经营状况极差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了资产处置的难度。从资产处置方案论证到实际操作,每向前推进一步,都需付出极大努力。针对这一实际,为加快工作进度,结合国企改制实际,我们主动与法院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提出了加快推进改制企业资产处置的操作意见,经市企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明确了在保证债权人权益不因资产转让而悬空和逃废的前提下,办理国有企业资产处置、转让公告、签订产权转让合同等相关事宜,可不事先征得主要债权人(金融债权人)同意;向原企业职工转让产权可不挂牌,按评估价值协议转让。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简化了办理程序,缩短了资产处置时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截止目前,在产权交易中心办理产权交易登记73户,办理了38户企业的产权交易手续,涉及资产总额(双向)42亿元,涉及房屋535栋,涉及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涉及土地71宗,所涉土地面积146万平方米,安置职工62786人。对符合资产处置条件的48户企业,已完成资产处置41户(其中对39户进行了资产审核,2户无需审核直接可办交割手续),另7户企业的资产处置正在进行中,可在近期处置完毕。

3.立足发展,抓好重点企业改革

一是将改革与引资工作同步进行。如对长拖集团,在补充改革成本后,提前进入破产清算、引进资本和重组资源,实现了在破产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对银龙集团,采取了不等破产终结,即开始引进外来资本实施搬迁改造的措施,保证了重组工作进度。二是妥善处理加快改革与搞好当前生产的关系。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使企业改革与发展生产相互促进。如对一机床、二机床、变压器、永安电动工具等一些中型工业企业,采取了在资产处置方案实施前,将处置期间增加的效益留给企业的做法,进一步调动企业搞好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在改革中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我们把国企改革作为推进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契机,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促进优良资产向大企业大集团集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仍需保持国有控投的企业,把重点放在保持国有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上,如旭阳集团、长铃集团围绕我市汽车零部件及摩托车产业,在改革中积极进行联合重组,集聚资源,使其进一步做强做大。同时,对相同或相近的产业进行了相对集中,如对星宇、热力、房地集团的供热系统、对纺织品生产、劳务输出等产业,进行了适当调整,以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效益最大化。

4.借助国投平台,积极筹措改革成本

在今年的国企改革收尾工作中,继续借助国司这一载体,充分发挥其资本筹措、资产收购、债权清收、金融债务打折回购等资本运营功能,加快国企改革收尾工作进度。上半年,共完成改革资金筹措36,942万元,占全年计划的72.4%;已为73户企业审核支付改革成本35,731万元。通过收购使改制企业实现资产变现,已完成了通信电脑大楼、长铃宾馆、石油机械厂、物业总公司资产的收购。与长城、华融、信达三个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债权回购协议,共回购了39户改革企业的8.3亿元债务,解除了这些企业改组改制中的债务负担,为推进改革收尾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5.落实职工权益,保证和谐稳定

上半年,除继续坚持保证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和做法外,我们突出了弱势群体权益的落实,对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实施了优惠参保、控制成本支付项目等措施。今年,凡是需要政府用现金补充改革成本的企业,都采取了优先用于退休人员、拨付时直接转入医保的办法,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也进行了相应费用的预留。由于职工权益落实到位,加上我们在政策咨询、上访接待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杜绝了因近期改革而出现大规模上访事件。目前,上访问题主要集中在前几年先行改革的几户企业中,集体访数量明显减少。上半年共接访91批1500人次,受理件99件,处理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59件。现正积极协助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解决措施,以进一步化解矛盾,维护职工利益,保证社会稳定。

6.区分不同类型,加快验收进程

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于去年年末成立了国企改革验收工作指导组和工作组,围绕资产处置、职工权益保障、改革政策落实、补充资金使用、相关权证办理等方面内容,区分不同改革类型逐户对企业改革进行验收,并作为历史性鉴证,存档备查。除省定138户目标任务已由省里全部验收完外,对列入市定改革任务的企业,采取跟踪验收、环节验收的办法,既保证了验收工作进度,同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并协调解决,促进了改革企业尽快走出操作程序,实现终结。

7.做好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准备工作

按照市政府部署,由我委负责厂办大集体的改革操作事宜。作为主抓部门,在年初就通过摸底调查,摸清了厂办大集体的基本情况,掌握了底数,并积极与省里沟通,会同省经委先后两次到国务院相关部委进行请示汇报。现已做好了改革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成立了改革试点工作办公室。为便于改革操作,经多方协调沟通,并经市企改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市编办下达了成立全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办公室的批复,作为临时机构,具体负责厂办大改革操作事宜。二是形成了《长春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按国家财政部要求,在中直、省直、市直、县区四个级次中各选择一户企业,分别制定了企业操作个案,已一并报送国家三部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劳动部)进行联合审批。三是起草了《长春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在认真学习国家和省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长春市实际,起草了我市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操作政策。经广泛征求企业、政府相关部门意见,并反复修改完善,已经市企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待国家批复《试点方案》后,即可启动。

(二)国资监管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不断夯实国资监管工作基础,是我委现阶段的工作特点。半年来,在全力以赴完成国企改革收尾工作的同时,国资监管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1.着眼将来,进一步加强了国资监管的基础性工作

为进一步摸清家底,并配合国企改革,去年以来我委对改制企业和所监管企业全面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共对128户企业开展了清产核资,对具备条件的104户企业,已完成报告审核89户,已经初审需修改报告的14户。清产核资主体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收尾阶段。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建立了清产核资数据库,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为下一步督导企业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国有企业资产损失核销审核程序,防止国有资产在这一环节出现流失。上半年共对6户改制企业、7户破产企业和21户清产核资企业计6601万元的资产损失进行了核销,有11户企业的资产损失正在审核认定中。在核销的同时,完善了残值处理,并严格做好损失核销数据统计和资料立卷归档工作。

2.规范操作,不断提高产权管理水平

目前,我委的国有产权管理工作已基本形成了规范决策、进场交易、机构选择、信息公开、规范操作的严格管理体系。在改革过程中严格产权管理,不仅有效促进了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防止了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列入市改革目标的158户企业的资产评估;完成评估审核备案98项;对改制评估报告超过一年有效期的20户企业,进行了补充审计;完成北彩集团整体产权转让及资产交接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君子兰集团、北方市场集团、长粮集团、农机公司、国际合作、小汽修、蔬菜公司等企业产权转让及改制后续资产处置等问题;积极推进市直6户国有控股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提出参考建议。

3.兑现奖惩,严格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

对签订*年《资产经营责任书》的9户市直企业,聘请中介机构进行了专项审计,并综合分析影响经营业绩指标的各项因素,下发了兑现通知。针对我市国企改革的实际,将7户企业纳入到今年经营业绩考核范畴,在对企业经营考核指标进行审核论证的基础上,将着手签订*年《资产经营责任书》。结合所监管企业实际,并参照*年我市企业经营者劳动收入的市场价位,对企业类别进行了重新核定,提出了*年企业领导人员基本薪酬标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企业领导人员的基本薪酬,我市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不合理的状况将得到逐步改善。同时,为切实规范市直企业劳动工资调控行为,完成了市直及其所属计53户企业工资总额的审批,核定在岗职工人数39408人,核定工资总额61156万元,比企业申报工资总额减少近4000万元。

4.不断创新,继续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完成了所监管企业*年国有资本经营决算的编审工作。在全面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起草编制了*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报表及说明,所上报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数额已经市财政汇总后纳入全市财政总预算,并已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尝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我委工作的一大亮点,这在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中也是走在前列的,很多城市的国资监管部门都曾来我委调研取经。

5.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国资监管的制度体系建设

作为新设机构,面对国资监管这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我委从建章立制入手,在去年相继出台一批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起草完成了《企业国有资产损失领导人员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决策失误、渎职、恶意侵吞等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原则、依据和违约责任的处置措施;制定了《长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专职董事管理暂行办法》,把产(股)权代表纳入企业法人法理结构中来,以进一步维护出资人利益、保障国有资产权益;制定了《关于规范长春市市直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就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主要责任部门、委托机构等作了详细规定,以加强对市直企业领导人员的外部监督。这些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国资监督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6、不忽视细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无小事。年初以来,国资委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组织市直20户企业领导和市政府签署了《*年长春市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状》。组织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举办了八期培训班,共2000余人参加了培训。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检查工作。组织所监管企业参加了全省*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市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强化了职工安全意识,促进了市直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适应形势需要,大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领导人员管理体制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数企业通过改革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身份逐渐退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面临新的情况。针对这一实际,积极研究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和措施,成为燃眉之急。上半年,我们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从公司章程入手,打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修订后的《公司法》将公司章程赋予了公司法人治理的“小宪法”地位。我委从履行出资人职能出发,严格改革后企业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依法制定国有控股公司的公司章程,积极参与国有参股企业的章程制定。如房地集团改制后变为国有参股企业,我委积极参与新公司章程的起草和制定,从公司章程入手,切实维护出资人利益。二是逐步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通过建立专职董事制度,把产(股)权代表纳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来,使之更具操作性。4月份,向改制后的国有参股企业房地集团选派了1名专职董事和1名专职监事。这一制度的实施是我委在国资监管方式方法上的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这种大胆尝试对进一步完善我市市直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维护出资人利益、保障国有资产权益,探索新形势下国资监管途径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制企业的组织和行为,结合我市市直企业实际,于3月份在市委机关礼堂举办了修订后的《公司法》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学者对《公司法》的立法背景、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修订后的几大亮点,特别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市直企业领导人员、后备干部及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共400余人参加了讲座。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解决了操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国企党建工作

紧紧围绕推进国企改革这一工作重点,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探索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

1.国企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继续开展好党内“创先争优”活动。召开了长春市国资委系统*-*年度党内“创先争优”表彰大会,总结了两年来国企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对涌现出的45个先进党委,90个先进基层党支部,253名优秀共产党员和9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七一”建党85周年之际,又有25个集体和55名个人受到市委表彰;4个集体和6名个人受到省委表彰;通信公司王树明同志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二是进一步加强退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属地化管理的工作力度。配合国企改革进度,经与市委组织部沟通,专门召开了企业党委和相关各城区党委的对接协调会,对已退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属地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部署。目前,已对6户双退出的市直企业、5户实现主辅分离的中省直企业和1户完成改制的集体企业实行了属地管理,另有22户企业已上报市委组织部,经与各区委组织部协调后即可实行属地化管理。同时,为加强对离退休和解除劳动关系党员的管理,经与市委和各城区组织部门沟通后,决定对离退休和解除劳动关系党员实行属地管理,现正在对10897名党员办理属地管理手续,截止六月末,已有近30%的党员落户到街道社区党组织管理。从而避免了因企业改制而出现党建工作和党员管理的悬空现象。

三是积极建立国企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继去年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后,按照中央提出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教育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党员队伍“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同时,明确了建立党员学习培训、教育管理、扩大党内民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党建工作督导检查等方面的制度,奠定了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

2.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

结合我市国企改革实际,下发了全市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纲要并组织有关学习,积极为改革后企业实现新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积极宣传国企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围绕荣辱观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学习、讲座活动,并通过拍电教片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宣传和推介,为改革后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舆论支持。继续开展精神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加强了对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并做好了对*年度省、市级文明单位的申报、考核和推荐的前期准备工作。

3.从强化责任落实入手,继续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突破“一岗双责”中的难点,逐级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制定了《长春市国有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将考核结果记入《廉政档案》,并作为干部晋升与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是全面开展“长春市国有企业行为安全年活动”。为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确保领导干部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行为安全,制定下发了开展《长春市国有企业行为安全年工作方案》,要求各级纪委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安全年活动”,强化领导干部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继续开展执法效能监察活动。逐步扩大监察范围,增强监察力度,创建监察机制。进一步调动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积极性,整合监察力量,确立监察项目,开展对项目的全过程监察工作,特别是加大对本企业招投标活动的参与力度。长春水务集团污水工程项目、长春轨道公司轻铁工程项目、长春城开集团城建工程项目等,被直接列入国资委纪委效能监察立项内容,并会同市检察院共同参与招投标活动。上半年,共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立项58项。

二、下步工作安排

尽得上半年各项工作进展很快,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下半年的工作任务仍然很艰巨。特别是在国企改革收尾工作中,一些特困企业资产债务关系比较复杂,解开债务链需要做大量工作;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清算工作耗时比较长,还需集中力量组织推进;改革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问题依然突出,这项工作虽不是我委的业务范畴,但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改革企业的后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我们全力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为市领导出谋划策,分忧解愁。同时,面对改革后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论是国资监管还是国企党建工作,都必须不断适应形势需要,研究新方法,解决新矛盾,开辟新战场。所以说,下半年的形势和任务不容乐观,不能掉以轻心,全委上下必须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再接再厉,努力拼搏,保证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下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改革收尾工作

总的思路是:按照年初的既定目标,在10月末前基本完成全市国企改革的收尾工作,集中精力、区别不同情况、一企一策、加快推进。

1.集中精力推进资产处置工作。上周四,主任办公会又就部分实施改制和破产企业进行了研究,目前还剩下10户问题较多的企业尚未进行资产批复。对这部分企业,针对障碍资产处置的问题,要尽快研究解决办法,必要时请市领导出面协调法院及金融机构,使大多数企业在9月底前完成资产处置的审批工作;对个别确因各种客观原因或资产关系、法律关系在短期内无法理清而难以下达批复的企业,要通过深入调研、咨询专家、加强协调,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处在资产处置程序中的企业要加快处置步伐,对具备资产处置条件的企业要在10月末前全部处置完。

2.加大协调力度,使破产企业尽快走出程序。一方面,要协助法院使破产程序中的41户企业尽快走出破产程序,实现终结。另一方面,对无法进行改制需走破产程序的企业,要加快协调审批进度,尽快立案,尽量缩短程序时间。

3.抓紧做好大型企业改革的推进。目前,有些资产质量比较好、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企业,资源整合进程不够理想,主要是君子兰集团,将坚持由专人抓、抓到底,针对主要矛盾,切实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问题。对后进入破产程序的长拖集团、钢铁总厂,要作为重点,边破产清算、边整合资源,同时研究产品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使之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推进虹桥电器与四川长虹的整合重组问题,在与四川长虹的合同到期前,就四川长虹是否参与重组,分别制定出方案,争取其参与重组,如不参与重组,到期后要马上实施改革退出。

4.适时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目前,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要进一步加强与省、国家的沟通协调,争取试点方案尽快获得通过,并即刻转入实施操作,各相关业务处室要抓紧做好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搞好政策培训、方案制定的指导等工作。

5.下力气搞好国企改革验收。上半年,验收工作进展极其缓慢,当然这不是我们国资委的问题,因涉及各改革涉事部门,同时企业改制程序走的不彻底,下半年,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商沟通和密切配合,对验收工作仍采取环节跟踪的办法,资产处置到哪里,就跟踪验收到哪里。对在验收中出现的障碍验收和推进的问题,及时向上反映以便尽快研究处理,特别是对由于证照不完备无法过户的问题,将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请示市领导开绿灯放行。

(二)国资监管工作

1.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继续推行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方法,优化考核指标,加强分类指导,加强监测分析,严格责任追究,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薪酬激励与收入分配制度,推动企业尽快建立起规范、透明、严格、有效的企业负责人职位消费制度的基本框架,规范企业负责人职位消费和福利标准。加强和改进对企业收入分配的调控,合理控制企业负责人薪酬与职工工资水平的比例,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

2.加快建立经营预算制度。积极研究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相关配套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做好*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工作。继续做好对监管企业的收益收缴工作,按照人大批复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要求,落实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计划,搞好再投入预算的落实工作。配合国企改革,继续做好改制成本审核工作,杜绝国有资产在这一环节出现流失。

3.深化出资人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在清产核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资产核销工作,并积极探索完善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体系,加强企业财务预、决算管理,做好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监控和风险防范工作,强化中介机构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

1.继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择人与组织委派相结合的选任机制,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采取内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市直企业经营管理者,实现企业领导人员任用从“组织配置”向“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转变。建立符合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针对改革后企业组织形式及领导人员身份的变化,推行岗位身份制度,分类制定规则,实行科学规范管理,实现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相配套的企业领导人员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监督约束从“外部监督”向“外部监督和内部制衡相结合”的转变。进一步开展外派监事会及外派监事的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把市直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

2.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工商管理和现代经济理论的培训,通过系统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宏观经济、国际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科学管理企业的能力。一是选拔重点培养的2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境外培训,学习WTO与国际惯例、外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与运营方式、外国国有企业管理、企业投融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内容培训。二是组织境内培训,学习借鉴外地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继续做好与长春税务学院合办的MBA培训班的管理工作,使110人顺利完成学业;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更新知识培训,着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依法治企、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四)国企党建工作

1.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加大对改制后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力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改进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进一步完善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机制,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继续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巩固和扩大成果工作,建立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在新形势下的活力,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努力实现教育党员更有效、服务经济更直接、推动发展更有力。

2.大力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开展理论武装工作,在开拓创新、力求实效上下功夫,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研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提升我市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继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创新管理,充实内容,改进方法,进一步做好省、市级文明单位的申报、考核、推荐和评比工作,通过总结表彰,推动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

3.继续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继续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通过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从源头治理和预防腐败。继续加强执法效能监察工作,逐步扩大监察范围,对所立项目,从项目负责人、项目决策程序、资金额度、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监察,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监察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五)围绕全委中心工作,全面提高机关自身建设水平

面对下步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要继续发扬团结奋斗、敢打敢拼的精神,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一要努力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结合全委工作任务和特点,坚持把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与推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强化团结意识,坚持服务基层的理念。要从思想和组织建设入手,搞好团结协作,加强沟通配合,杜绝磨擦和内耗,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主动热情地帮助企业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切实为基层服好务。三要加强纪律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委机关党委已将委内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大家要在严守党纪国法的同时,也要遵守我们自己的规章制度,坚持按程序和规则办事,凡事要依法合规,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一、党对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近30年时间里,对治国理政历史经验进行了多次比较系统、全面的总结。

1.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十个必须”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国家机关的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2.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改革开放14年的实践经验:“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并进一步阐释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3.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中,用“三个必须始终坚持”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基本经验: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4.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我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6.2006年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的基本经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二、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从上述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突出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形成过程来看,都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从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主题展开的。它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新精神的科学体现。

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新事物,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我们就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

第三,要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我们党历来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正面的经验很重要。同时,吸取历史教训对于治国理政会更为重要。恩格斯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第四,不仅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且要学习国际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是认真总结了我们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大胆吸收和借鉴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治国经验。同时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也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拓未来

总结经验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经验,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任何经验只有用来为实践服务,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任何实践,只有在一定的经验指导下,才能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而达到预想目的。勿庸讳言,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还将会遇到难以逆料的困难和风险,而马克思主义又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指导,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二,毫不动摇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毫不动摇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遏制,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6

重开拓,纤检工作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1月14日在听取纤维检验工作汇报时对纤检工作作了这样评价:“纤检工作地位重要,专业性强。近几年,每次听取纤检工作汇报都用较长时间,一边听汇报,一边学习纤检专业知识,一边了解纤检工作。听了今天的汇报,很高兴、很振奋,也很受启发。应该说,2016年纤检工作发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支树平指出,2016年纤检工作很主动、很全面、很有效,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改革主动,动真格、见实效。从棉花的监管到毛绒、茧丝的监管,一直到学生服等纤维制品、成品的监管,都有改革的成分在里面,可以说“全链条监管”初具雏形,初见成效,纤维大质量监管模式初步显现。二是服务主动,干得实,见实效。在围绕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的服务上、在围绕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大局的服务上,纤检工作确实做得很好。三是党建主动,抓得严、见实效。纤检党建工作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到党风廉政建设都做得有声有色,把党建工作压到第一线,在新疆监管棉公证检验大会战时,成立了20个临时党支部和37个临时党小组,发挥了临时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纤检班子团结、队伍整齐、精神状态好,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尤其在财政部组织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中,给予了棉花公证检验经费项目90分以上的优秀评价,在全国14个项目中名列前茅。

支树平强调,2017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质量提升开展工作,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守住质量安全这个底线、重点盯住质量这个关键词。同时对今年纤检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最大气力贯彻落实棉花产业去库存、降成本工作部署,使公证检验制度进一步深入人心,为纤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更大质量贡献;二是要紧紧围绕守住纤维质量安全底线,下最大气力加强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管,强化纤维及其制品质量监管的法治规范;三是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下最大气力服务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持续推进棉花及毛绒茧丝质量检验制度改革;四是要紧紧围绕全面履行纤检工作职能的需要,下最大气力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提升纤检科研水平、标准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纤检履职尽责的基础保障。

吴清海在讲话时指出,2016年,全国纤检战线干部职工哿ν心、奋发作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实现了新的发展,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企业的普遍欢迎。

这是他连续5年亲自出席纤检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前一天晚上他召集部分省级纤检机构负责人交流,对纤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入了解,让与会代表备受感动,深受鼓舞。

重实效,探索纤检大数据服务产业经济发展

吴清海对今年的纤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纤维体制改革;进一步依法从严监管;坚持探索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加强纤维检验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纤维检验队伍建设。

他强调:公证检验、监督抽查、监督抽验三项制度中,公证检验制度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市场、企业对这项制度看得最重,尽管政策影响市场的方式一直在变,但公检影响棉花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取向的重要作用一直没变,为国家准确、及时掌握棉花产量和质量数据的基础作用一直没有变,对于控制棉花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交易的历史地位一直没有变,也不会变。他要求各地纤检机构主动思考和探索公检大数据在服务产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多项并举,通过抓具体产品促整个产业质量提升,进而在宏观经济质量发展上发挥作用。要进一步总结好以大数据应用服务大质量格局、以具体产品促进产业质量提升的相关经验,争取做得更好。

吴清海指出,现在有两个新情况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一是随着棉花宏观政策导向调整,新疆棉产量占比越来越大,带来内地公检比重不断下降。内地纤检机构要设计新的抓手和切入点,想办法把棉花公检比例拉升起来,把公检和棉花产业联接起来。二是国储棉出库公检任务急剧增长,纤检机构要扎实做好国储棉公证检验工作,严把国储棉出库关。针对当前纤检宣传工作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的题,他强调要切实落实树平局长的新要求,立足服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服务国储棉“去库存”、纤维质量大数据、纤检党风廉政建设等纤检工作亮点,更加善于总结工作规律,以纤维知识、纤检工作、经验亮点为主要内容,通过拍摄纤检工作宣传片等各种形式,从更多方面宣传纤检,让全系统和全社会更加了解、关心、支持纤检工作。他还为2017年纤检宣传工作规划了时间表,要求中纤局和各地纤检机构高度重视落实。

重合力,助推纤检事业改革发展新高度

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张克才作了题为《稳中求进,携手攻坚,推动纤检事业不断迈向新阶段》的工作报告。他首先对2016年纤检工作成绩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全国各级纤检机构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在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落实质检工作“十二字”方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力促纤维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履行纤检工作职能,狠抓纤维质量提升,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全面深化纤检改革,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纤检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工作成绩体现在:狠抓质量提升,纤维质量供给水平有效增强;严守安全底线,维护产业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深化纤检改革,纤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强化自身建设,纤检队伍能力建设明显增强。这一年来,我们在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系统的力量,上下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促改革,实现了纤检工作的新水平、新发展、新成效。

张克才指出,当前纤检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研究不够深入,改革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纤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纤维市场秩序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公检数据应用还不够广泛;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和公证检验的协调配合还有待加强;纤检对外宣传思路不宽,宣传效果仍不明显;基层基础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履职意识与改革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面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要深刻领会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全力助推纤检事业改革发展。要坚持质量为本,着力质量提升,在纤维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作用;坚持安全第一,强化安全监管,在提升纤维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形成改革共识,落实改革举措,在深化纤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发挥作用;凝聚纤检力量,加强纤检建设,在汇聚纤检改革创新发展合理方面发挥作用。

张克才强调,纤检事业当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已走出了一条初具特色的中国纤检工作道路。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部署对纤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将于今年召开。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必须将做好当前工作与自身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开拓性、创造性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实现纤检事业发展新的飞跃。

报告提出2017年纤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质检工作“十二字”方针的新要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纤维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质量为核心的纤维市场要求,推进以国储棉“去库存”为重点的纤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改革当先,全面加强纤检自身建设,坚决深化纤检各领域改革,努力创造纤检工作新水平,促进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同时就“提升质量供给,主动服务大局;强化保障能力,严守安全底线;加强自身建设,彰显纤检作用”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和提出具体要求。

19日上午,中国纤维检验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徐水波作了会议总结。徐水波要求大家领会会议精神,下最大气力,从加快“全链条”监管格局建设,加强纤维质量监督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棉花加工企业监管针对性,推动纤维质量公证检验大数据应用,完善棉花公证检验制度,持续推进毛绒茧丝质量检验制度改革,推进纤检系统队伍建设,加强纤检事业宣传,落实“十三五”规划要求等9个方面落实2017年纤检工作部署。最后,徐水波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继续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开创纤检事业新篇章。

重建言,携手攻坚谋发展

与会代表在听取了总局领导的指示要求、吴清海的讲话及张克才的工作报告后,深受鼓舞,并进行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天津纺织纤维检验所所长张占华:为落实国务院去库存的要求,去年棉花轮出公证检验,要求是100%包包检验,当初中纤局部署任务的时候,我们听了都直摇头,认为不可能做到。刚开始进库检验的头两天,的确感觉受不了,工作强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所三分之一的人都去参加这个工作,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适应了。吴青海副局长还亲自去天津的仓库调研,在仓库待了一个多小时了解情况。张克才局长也到天津调研两次,让大家很感动。棉花去库存工作之所以能圆满完成任务,与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与纤检队伍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我认为,2017年我们应该充满信心能够干得更好。《纤维制品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从原来的絮棉监管扩大到面料、校服的监管,为纤检队伍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随着产业调整,内地棉花产量下降,《办法》的出台,给内地纤检机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天津纤检所在《办法》的宣贯、校服新标准的宣传上做了大量工作,《办法》出台还不到一年,各项工作还在摸索。还有如下建议:一是纤检这支队伍很特殊,监管责任很重,建议中纤局每年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会议。二是棉花检验量大,希望能够每年组织棉花公证检验的经验交流会。

黑龙江省纤维检验局副局长于国良:现在来看,棉花公检的覆盖面在下降,如果棉花市场供不应求的话,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我们的工作要转变观念,吴清海局长提到“转圈棉”专项整治的提法应该改变,变为风险防控,这一点启发我想到“黑心棉”监管工作,我们一直认为对黑心棉的整治应该保持高压态势,见到风头就打击,缺少风险防控的意识。关于“黑心棉”的监管,我们专业纤检机构一直以来主要从事技术工作,现在要转变角色,从絮纤到面料、校服的监管,我们要从专业技术人员转变为行政管理。此外,黑龙江的麻类纤维一直是特色,亚麻行业近些年由盛转衰,汉麻产业开始兴起,我们的工作还应该做得更细,以前只管麻类的韧皮纤维,觉得用于纺织的部分才是跟我们工作有关,现在应该转变认识,通过纤维检验数据来指导前面的育种,指导纺织生产,也就是总局领导讲的要思考如何用纤检数据来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我在纤检行业多年了,我们这个行业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我们宣传做得不够。

陕西省纤维检验局局长胡省:工作报告历史、客观、辩证地回顾了2016年的成绩及分析了问题,对2017年如何巩固纤检阵地进行了工作部署。我们回去一定给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传达到。尤其是吴清海副局长用哲学的观点指导纤检事业发展,对我本人很有启发。陕西省纤检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目前协调的结果是,向行政类单位转换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们的职能依据就是《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和执法,我们要站在全省w检事业发展的角度上来巩固职能。去年我们投入10万在《三秦都市报》以《针尖上的安全》为主题刊发了6个整版的纤检专题文章,内容从棉花的公检到纤维制品监督管理办法的宣传,我们以新闻的形式每次登半个版,每月两次。宣传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有个市民拿着买来的衣服找到我们,让我们鉴别衣服的质量,虽然这个不是我们的职能,但是从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宣传起到作用了。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7

1 继续做好推动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

各地纤检机构要发挥掌握一线情况的优势,配合发改委做好优化企业布局规划工作;总结推广推进改革工作经验,协调有关部门切实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加强与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的协调,通过提高对新体制企业分类监管的有效性,把新体制企业诚信情况、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质量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与银行信贷方面结合起来,促成好的新体制企业能够优先得到资金保障,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还贷能力,形成良性互动。

2 是加大对新体制企业的监督和规范力度

进一步强化棉花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两小一土”和非法加工,为新体制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把规范新体制企业作为履行职责、维护新体制棉花信誉、保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2008年度收储工作中暴露出的棉花加工企业在设备更新改造、企业诚信、配合公证检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3 继续提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社会影响力

继续完善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公告制度,并以中国棉花公证检验网为载体增加棉花质量信息的频次和内容。进一步加强媒体合作,广泛宣传改革进展情况和相关政策信息。加强与有关部门、棉花企业的沟通和协调,落实好2008年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确定的五项改革扶持政策。提高下游产业对棉花HVI检验结果的需求。

4扎实做好2009度各项准备工作

各地务必保证实验室建设在检验季节前按期完成。针对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检验量不均衡,高峰期检验量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各地应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和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检验人员配备、培训工作,做好检验配套物资的准备工作。还应对检验量过度集中、设备故障、人员不足、工作失误等突况,制定应急预案。

5 高质量做好新年度检验工作

为保证工作质量,中纤局要求各承检机构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管理手段,提格按照规定要求实施检验的能力;围绕保证工作质量、严格执行程序的目标,合理配备各岗位检验人员,保证检验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合理核定日检验任务,保证每台HVI的设备维护时间,保持HVI运行状态优良。

6 强化公证检验工作质量的管理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8

XX年月1月,省政府下发了《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琼府〔XX〕15号),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省政府分别于XX年6月、XX年9月召开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布置和推动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三年多来,在各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目前,省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省属工程)和文昌等12个市县(占全省18个市县的2/3)已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其他6个市县已完成"两定"和"两费"测算工作,总体改革方案有待市县政府最后批复。

二、省属工程及市县工程改革进展情况

省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是省水务局下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省编制委员会核定,该局定性为正处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该局在职职工1657人(其中下属企业和派出所人员共237人),占全省水管单位在职职工的26.3%。参与改革的职工共1430人,改革后定员1077人,需分流343人。松涛工管局的中层干部已通过竞争上岗,基层管区的人员已按编就位,166名职工已办理内部退休,177名分流人员已得到妥善安置,分流到下属施工企业参与工程维修养护或多种经营。经有关部门同意,按"以收代拨"方式解决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其中年工资和各项社会保险金2375万元)。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605万元(省水利建设资金中每年安排300万元,"以收代拨"解决305万元)。

目前,文昌、琼海、定安、万宁、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乐东、昌江、白沙、儋州等12个市县改革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12 个市县政府已批复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并已逐步分解落实。12个市县纳入改革的水管单位共56个,在职职工2173人,定岗1990人,分流人员183人,财政补助公益性人员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金XX万元。

三、水管单位分类定性、定岗定员、经费测算

根据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各市县水务、财政、发展改革、编制、社保等部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通过大量细致工作,基本查清了全省18个市县国有水管单位和松涛工管局的基本情况,对全省水利工程规模、效益、资产价值以及水管单位的职工人数、财务收支、社会保障等有了全面了解。为各市县出台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

全省102个国有水管单位,已全部定性完毕,其中10个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91个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1个定性为企业单位。改革前,全省水管单位职工8446人,其中在职6311人,离退休2135人。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改革后全省水管单位定员人数共4862人,比现有职工少1449人;参照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和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后,每年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9096 万元;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全省水利工程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4632万元。

四、两项经费落实情况

松涛工管局年供水、发电和多种经营收入5500万元,根据省政府有关意见,全部由松涛工管局支配使用,主要用于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松涛工管局两项经费已落实。根据各市县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文昌、琼海、定安、万宁、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乐东、昌江、白沙、儋州等12个市县的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基本工资和保险金由市县财政负责,其中工资属于补质。全省水利工程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到位1403万元,其中省水利建设基金900万元(占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的30%),松涛工管局305万元,市县财政198万元。

五、管养分离情况

松涛工管局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主要由其下属的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负责,基本上实行管养分离。各市县维修养护资金还没有到位,实行内部管养分离。

六、人员分流及社会保障情况

松涛工管局和文昌、琼海等12个市县,改革后共分流526人。有几种安置方式:对于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实行内部退休;部分职工分流到下属施工企业(如松涛工管局),从事工程维修养护等建设安装工作;分流到水管单位内部农场(如文昌市东路水库管理处)或承包水库周边土地、水面从事多种经营;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水管单位分流人员,保留职工身份,由市县财政交纳社会保险金,自谋工作,本单位有人退休时,优先录用。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是水管单位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改革前,各水管单位缴交社会保障金的情况差别较大,松涛工管局、三亚市和琼海市等少数市县缴交较正常,大多数市县基本上没有缴交。改革前,全省水管单位累计拖欠社会保障金5056万元。通过与财政、社保等部门反复研究与协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区别不同情况落实社会保障政策:1995年前退休的职工,视为已交社会保险金;1995年至XX年退休的,由市县财政补交养老和医疗两项保险;在职和分流人员,从1995年起,补交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项保险,其中1995年至XX年应缴交的保险金,待职工退休时,由市县财政负责逐个补交,XX年起,按年正常缴交;社会保险金中个人应缴交的部分,由个人负责补交。

七、水管单位职工工资拖欠情况

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前各市县每年拖欠水管单位职工工资3780万元(按近三年统计)。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尤其是中部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财政收入少,要补发以前拖欠的工资,难度实在很大。对此,多数水管单位职工比较理解,认为改革后财政负责社会保险金和保证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了后顾之忧,已属不易,待今后经济发展了,希望能补发所欠工资。

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市县工作滞后

国务院批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已5年多,省政府批转《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3年多,但目前仍有少数市县尚未正式批复改革方案。有关市县政府及其水务部门对水管体制改革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国务院和省政府布置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没有紧迫感,是水管体制改革落后被动的重要原因。

2、"重建轻管"思想依然存在

有的市县热衷于上新项目、开新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对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部分市县改革不够深入

部分市县改革缺乏后劲,在政府批准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后,市县水务局没能及时将改革推向深入,少数市县停滞不前,水管单位内部改革缓慢,人事劳动工资改革不配套,岗位、工资没有全面落实到个人,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明确,水管单位内部运行机制不活。有的水管单位仍然处于"吃大锅饭"状态,没有真正完成按编定岗和人员分流任务。4、两项经费到位率低

落实公益性人员基本经费和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是水管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市县政府批复的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对两项经费已作明确安排。从今年的落实情况看,各市县已按改革方案下拨了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但相对档案工资而言,多数水管单位职工收入偏低,一般每月为600~800元,相当于档案工资的40%~60%,甚至有的是按最低工资线标准发放。除松涛工管局外,多数市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落实,尚未按改革方案筹措到位维修养护资金。

5、部分市县分流人员多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市县水管单位严重超编,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定编后,有的水管单位分流人数多,难度大。如临高县菠莲灌区管理处,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在编职工210人,月工资50~100元;改革后,应定编80人,分流130人。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

1、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省水管体制改革任务要在今年底基本完成。全省18个市县和松涛工管局必须批复改革总体方案和"两定"、"两费"测算,各水管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XX年足额落实"两费"的水管单位比例应达到1/2,其他暂时不能足额到位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分步到位的承诺文件和分年度到位的实施计划,其中XX年到位50%,XX年到位80%,XX年到位于100%。

2、强化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水管体制改革是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政府要求各市县政府切实将水管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对于未能按时完成改革基本任务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3、做好进度计划安排。各市县政府应以XX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为时间节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改革进度计划,明确各时间段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逐步落实。尚未正式批复改革总体方案的市县,必于8月底之前批复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并抓紧分解落实,确保在XX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两项"。各市县于今年11月完成水管体制改革验收和总结工作。省水务局在12月完成全省水管体制改革验收和总结。

4、加强验收监督,保证改革质量。重点对"两费"落实、定岗定员、分流人员安置和水管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等工作进行验收。着重检查水管单位职工是否已按编定人,职工(包括退休职工)工资、社会保障是否落实(要有工资卡、医保卡),分流人员社会保障和扶持政策是否落实,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等。

上一篇:公益协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地产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