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制定范文

时间:2023-03-16 22:33:33

制度制定

制度制定范文第1篇

导向与规则导向之争。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会计准则原则导向

与规则导向之间的相互更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全新的以原则为基础或“目标导向”

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并认为此模式是最优的。由于受到会计支撑环境的限制,我国还不能

完全采用上述模式,但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认会计原则;原则导向;规则导向;会计支撑环境

本文试图通过说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之间的相互更替,来探讨美国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之争

严格来说,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刘峰等,

2003)。按照一些评论的观点,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更具体、更复杂;而原则导向的准则相

对要简单、明了,它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原则,执行过程中更多地依赖职业判断。美国“公

认会计原则”被认为是规则导向的,作为对比,国际会计准则是原则导向的。

(一)文献回顾

早期对于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原则导向模式和规则导向模式的利与

弊进行的。

刘峰等(2003)认为,如果考虑到经济人属性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规则导

向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针对安然事件之后美国国会重视原则导向,这与全社会对会计准则

的批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游说有一定的关联度。

陆德明等(2003)认为,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种方法的应用基础是建立在健全的公司制度、完备的法律体系

和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础上的。而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的转型期,可以说至少

在现阶段是不适合完全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至于我国会计准则应采取哪种

制定方式,我们认为较好的方式是两者兼顾,兼收并蓄。

黄世忠等(2002)认为,原则导向模式有助于培育一种以专业判断取代机械套用准则的

氛围。理想的准则制定模式应当是以原则为基础的。

IASB主戴维・特威迪在2002年2月美国国会听证会和2002年

4月英国国会听证会上说,详细的规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公司和个人通过交易策划所规避。

规则基础模式不利丁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发挥专业判断,还可能使他们过分关注会计准则的细节规定而忽略了对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的判断。

美国SEC主席HarveyL.Pitt在国会听证会上指出,以规则而非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

模式,会延误准则指南的及时性;会使准则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未来的发展:人

们也容易通过会计技巧的设计而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2002年5月14日,SEC首席会计师

Robert K.Herdman在国会听证会上也指出,试图对准则的各个运作方面作出及其详尽规定的

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将会在财务报告中助长“翻箱倒柜”式的心态,并在准则运用中弱化专

业判断,不利于财务报告编制者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整体影响进行客观评价。

FASB于2002年10月21日的题为“美国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原则导向法”的征求

意见稿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当时美国会计准则纷繁复杂的状况,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

特征,并对原则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在征求意见稿中,FASB虽没有

给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和规则导向会计准则下定义,但是明确的提出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原

则导向会计准则比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更广;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也有例外情况,也

只是极少数;准则的解释和指南也会减少,按准则的精神和意图运用专业判断的机会将会增

加。

2003年7月25日,SEC向美国国会提交了《按照2002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108(d)

条款要求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体系研究

报告》)。该报告突破了以前按原则基础与规则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划分的两分法,

提出了全新的三分法,即应按照“纯原则”、“原则基础”、“规则基础”,对会计准则的制定

模式进行划分,而且对原则基础模式进行了新的界定。为了与两分法中所提“原则基础”有

所区别,SEC启用了“目标导向”这个全新的概念。可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原则基

础”与“规则基础”之间的争论进入到在“原则”和“规则”之间寻找最优的均衡点。

(二)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对比分析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强调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而非形式,这样可以

促使财务报告的编制者更加关注会计主体活动的内在性质,更好地体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反

映会计原则的意图。而规则导向则强调会计准则的规则化,制定具体的界限,使会计准则更

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FASB认为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1)其适用范围更广,更容易理解:

(2)可以更清晰的传递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3)极少的例外情况,有利于增强会计信

息的可比性:(4)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反映更快;(5)能促进FASB和IASB之

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高质量、高透明度的会计准则。但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也有不可忽视

的缺陷:(1)由职业判断引起的对类似交易和事项的不同解释,使人们更加担心会计信息的

可比性;(2)由于FASB减少准则的解释和指南,在需求驱动下,另外一些机构有可能

在缺乏FASB应循程序的基础上一些解释和指南,成为事实上的准则制定机构;(3)可

能引进专业判断的滥用,即运用原则的时候违背了会计准则本来的精神和意图。从原则导向

和规则导向的相互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原则导向下会计准则的优点可视为规则导向下会计

准则的缺点,反之亦然。

(三)在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之间寻找最优的准则制定模式

SEC在《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纯原则”、“原则基础”、“规则基础”。以“纯原则”

为基础的准则在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进行职业判断时很少提供指南,执行起来有很多困难。

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则常常会提供规避准则意图的手段。作为研究的结果,SEC建议

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当更为一致的以原则为基础或以目标导向为基础,并认为这种会计准则

制定模式是最佳的。这样的准则应当具有如下特征:(1)以经改进并一致应用的概念框架为

基础;(2)明确指出准则的制定目标;(3)提供充分的细节和结构,使准则能够得以一致的

实施和应用;(4)尽量减少准则中的例外情况;(5)避免使用使得财务工程师能在技术上遵

循准则却在实质上规避准则意图的“界线”。

以原则为基础或以目标为导向的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目标导向准则明确设立了各类交易

的目标和会计处理模式,向管理当局和审计师提供了足够详细的框架,使准则能够得以应用。

同时,若按最优方式构建,这种准则将向使用者以及监管者和其他检查或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的方面提供足够详细的资料,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和正确评价管理当局报告并经审计师验证

的经营成果。而且,由于目标导向的准则比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或以纯原则为基础的准则提

供了更好的进行职业判断的概念框架,它们有助于遵循准则的意图。按照这种方式,目标导

向方法应当提供管理当局和审计师承担在财务报表中报告交易实质的责任的方式;重要的

是,在目标导向下,投资者和分析师理解准则本身的成本预计会降低;目标导向准则可能有

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和及时性;目标导向准则方便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协调,准则制定者根据原则达成一致比根据详细的规则达成一致要

迅速的多。

二、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从2007年财政部正式颁布及修订了39项会计准则。从这些准则的行文内容中基本可以

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以规则基础为导向的,它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规定得十分

明确和详细。由于我国当前还缺乏有效的会计准则支撑环境,采用这种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

制定模式在我国或许更为切实可行,因为它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具有明显的优势。

1.这种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使得财务

报告容易被使用者所理解,更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我国的资本市场以散户为主,又

缺乏财务分析师这样专业的信息解读和加工机构,而散户分析、评析会计信息的能力毕竟有

限,因此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甚于相关性,同时也希望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更为通俗

易懂,而我国当前这种规定具体的会计准则顺应了这种要求,为他们理解和运用财务报告提

供了平台。

2.毋庸讳言,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仍然较低。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财经法规学习不够,形成起码的职业判断能力尚有

困难。在这样的会计背景下,如果采用需要广泛专业判断的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势必造成操

作上的混乱,也使得会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而目前的会计准则规定了十分详细的条款,解

决了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者知识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会计准则的执行效率。

3.我国的契约制定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不尽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内

部人控制盛行,审计市场缺乏效率,市场监管力度以及法律诉讼机制薄弱。在这种制度环境

下,如果我们的会计准则采用原则导向,将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交给公司管理层,极可能导致

管理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随意操纵利润,甚至勾结审计人员收买审计意见。由于缺乏相应

的法律制裁条款以及内部控制和约束机制,原则导向给会计留下的判断空间必然会增加投资

者、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二者之间委托一关系的矛盾冲突。只有会计准则制定详细,对

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规定严密,才能使各方容易以事前明确的标准为参考达成一致意见,减

少冲突。

尽管会计国际趋同化己大势所趋,但是学术界的实证研究证明,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并不

能消除或缩小实务差异,原因就在于我国目前不具备执行原则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支撑环

境(Chen等,2002)。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只会使得会计准则的运用面目全非,因为现行国际

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为基础制定的,而我国作为经济转型国家市场经济发育

还不成熟。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和论证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决定了我国还不适宜跟随潮

流,进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但是,借鉴美国比较健全的会计准则支撑环境,

纵观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动向,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支撑环境不无启示。新制度经

济学的理论,制度安排是内生变量,受现有技术水平的影响、制约和安排。任何一项制度的

制定实施及绩效会受到相关制度的影响,也就是说一项制度实施效果要受到整个社会的制度

结构即其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制度实施绩效的好坏问题根源在于制度环境。在

此,制度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会计准则支撑环境。

制度制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

1 前言

实行年森林限额采伐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制度,也是国家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10多年来,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紧紧围绕限额采伐这个中心,初步建立了全额管理,分类控制的采伐限额管理体系,对保护森林资源,控制森林资源消耗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做出了贡献。并且,有利于发挥森林资源的消耗,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制定森林采伐限额的依据

2.1制定采伐限额必须正确理解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法规。《森林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营林业局、林场、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及农村居民自留山的林木以县为单位;根据合理经营和永续利用的原则,提出森林采伐限额指标,逐级上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平衡,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这里对制定采伐限额的单位规定制定采伐限额的原则是“合理经营,永续利用”,而不是消耗量低于生长量。《森林法实施细则》并规定“除了用材林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超过用材林总蓄积量的三分之二的个别省、自治区以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必须按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核定年森林采伐限额。”由此可见,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定采伐限额的依据,并不是省以下制定采伐限额的依据。

2.2制定采伐限额必须依据生产的需要。林业生产有自身的生长规律,由于森林资源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资料的森林资源其有不断扩太,才能生产更多的本材,因此,消耗量低于生长量,使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是符合扩大林业再生产要求的,它既是必须遵循的法律依据,又是必须遵循的生产原则。但是,当前林龄结构极不台理,从某一空间来说,消耗量低于生长量就不是必须遵循的唯一原则,如果用材林的成过熟林多,消耗量就可相应大于生长量,如果用材林的成过熟林过少,消耗量不但必须低于生长量,还必须遵循不得采伐中幼林,破坏森林资源的原则。如果空间缩少在采伐地上,采伐当年生长量已等于零,资源消耗量必然无穷大于生长量。采伐限额是落实在采伐地上的行为,因此,从采伐限额的落脚点一一采伐地来说,它遵循的原则不是消耗量低于生长量,而是在单位面积采伐地上得到年采伐量的最高值,年单位面积采伐量是越多越好,而不是限额采伐。

2.3制定采伐限额依据市场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林业生产必须遵循自身规律,扩大再生产,但是决不能忽视扩大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当前在供需矛盾紧张情况下,也必须在节约消费原则下,力求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最低的基本需要,否则即使有法律的严肃性,人们也会千方百计的避过法律或顶着法律,突破限额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所谓林农要求最低限度解决为维持生活问题的经济收入,地方政府要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维持地方事业的发展,社会要满足自己对术材与林产品的需要,三股力量拧在一起,过低的采伐限额,那能不被突破呢?与其过低的采伐限额不断被突破,造成无法解决的乱砍滥伐,不如在制定采伐限额时,适当考虑人们的基本需要。在森林资源上的公开“赤字预算”,比被动的资源危机难道不好一些吗?法律,生产,消费三个观念是制定采伐限额必须统盘考虑的相关因素,它们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采伐限额,才能既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又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要,并为社会共同接受。

制度制定范文第3篇

一、建立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度,是指对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履行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职责进行分解落实,并对因工作失职、渎职而导致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有关责任人员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县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应当组织专家组,对疫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防控和扑灭措施进行评估,并由专家组以书面形式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审核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县政府批准。

二、明确防控工作职责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政府分管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规定职责的直接责任人;动物和动物产品饲养、屠宰、加工、经营等场所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以下简称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为该场所动物防疫监管工作直接责任人。

(一)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防控工作职责

按照上级政府和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强制免疫、疫情测报等工作,完成年度强制免疫计划规定的任务,做到应免疫动物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建立相对稳定的乡村防疫测报员队伍,有效开展强制免疫、免疫效果监测采样、疫情测报等工作;按县制定的政策落实强制免疫、乡村疫情测报、无害化处理所需要的工作经费;落实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和无害化处理场所;建立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落实每个行政村和辖区内饲养场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

(二)有关部门的防控工作职责

1、农业部门。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按照各级有关要求,拟定年度强制免疫计划,并报县政府或指挥部批准后监督实施;制定动物防疫操作技术方案,组织从业人员开展防疫技术培训;组织开展防疫督查巡查、免疫密度评估、免疫效果监测和调入动物及其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确保辖区内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各级有关规定;负责动物检疫、防疫监督、疫情监测(诊断)与报告等工作,及时掌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工作动态;做好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开展应急处置的技术指导;教育从业人员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督促养殖单位建立和完善养殖及免疫档案;协同卫生部门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落实养殖小(园)区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

2、工商部门。负责督促经营动物及其产品的商品交易市场、超市等单位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制度,落实防疫措施;监管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资格和行为;关闭疫区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经营点);依法查处违法经营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落实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

3、卫生部门。协同农业部门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做好职业人群的公共卫生知识宣传;负责疫区内人员防护的技术指导,开展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医学观察、人间疫情监测以及病人救治工作。

4、财政部门。将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经费以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等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及时拨付;保障防疫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无害化处理等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加强对动物防疫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5、经贸部门。督促屠宰厂(场、点)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求,完善动物防疫条件,执行动物防疫制度,落实防疫措施,加强屠宰从业人员的管理,落实屠宰厂(场、点)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

6、公安部门。协助做好疫点疫区封锁、强制扑杀以及公路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设置和检查工作;必要时,协助做好强制免疫等行政执法工作。

7、林业部门。负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在县政府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督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和经营场所执行动物防疫制度,落实防疫监管责任人和防疫措施。

8、交通部门。督促运输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承运动物及其产品;协助做好疫点、疫区的封锁以及公路监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设置和检查工作。

9、监察部门。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在预防、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工作中的履行职责情况,依纪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10、其他各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防控工作职责。其中,城管部门要加强巡查,严禁在城区市场外经营活禽。

(三)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的职责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或受委托履行动物防疫监管职责的人员担任(行政村原则上由驻村干部担任)。其职责是:督促所监管的场所业主完善动物防疫设施条件,落实免疫、消毒、隔离等防疫措施;督促业主建立免疫档案、经销台账等防疫记录,执行动物检疫、畜禽标识等制度;定期对监管场所进行检查,督促业主整改所发现的问题,对经教育、督促仍不整改的,或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业主无法解决的,应及时向政府或有关部门书面报告。

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和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并导致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应追究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和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的责任。

(一)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1、不按照规定要求组织开展强制免疫工作或免疫密度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2、未建立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未落实相应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致使防控职不清、防疫监管措施不到位的;

3、未建立与工作量相适应且相对稳定的乡村防疫队伍,或免疫补助经费不到位,致使强制免疫工作不落实的;

4、未建立乡村疫情监测报告体系,致使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重大动物疫情的,或不落实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和无害化处理场所,延误疫情处置的。

(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1、不及时向县政府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建议,或不拟订年度强制免疫计划,或拟订的强制免疫计划不符合有关要求,使本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不明确、任务不落实的;

2、不按规定开展防疫督查巡查、免疫密度评估、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导致没有及时发现免疫空白,或免疫效果明显低于规定要求的;

3、不组织开展调入动物及其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或检疫和防疫监督措施不落实的;

4、不及时掌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或者不及时汇报存在的问题,造成防控工作责任不落实,监管措施不到位的;

5、在重大动物疫情报告期间,不采取临时隔离控制措施而导致动物疫情扩散的;或不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不及时向本级政府提出应急处置建议的;或对动物扑杀、销毁不进行技术指导或者指导不力,或不组织实施检验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紧急免疫接种的。

(三)有关部门

1、不履行或不按规定履行本部门职责,导致动物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督、流通防疫监管等防控措施不落实或者无法落实的;

2、不履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职责,导致疫情扩散蔓延的。

(四)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

1、不按规定检查、督促业主完善动物防疫设施条件,落实强制免疫、消毒等防疫措施的;

2、没有及时发现防疫隐患,或不按规定向政府和有关部门书面汇报监管中发现的防疫人员、经费、物资不到位等问题的。

制度制定范文第4篇

摘要: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近年来备受各方关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如苏丹红事件、淡水鱼中检出孔雀石绿、咸水鱼中检出硝基呋喃以及近期发生的多宝鱼事件等,这些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本文从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解析,了解其制定过程,思考该制度出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我国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体系框架提供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关键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限量标准制定20__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将农业化学品危及食品安全的所有因素置于控制之下,保护国民人身健康,使其免受来自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的毒害,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的空白点,健全了管理体制,为日本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的管理构建了完备的体系框架。全面、深入研究“肯定列表制度”,对其制定过程进行分析,认真思考该制度出台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为我国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体系框架提供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保证出口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1设立食品安全协调机构1.1成立背景近年来,日本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危机,特别是20__年日本发生疯牛病后,又由此发现全国农业协会等恶意欺骗消费者,使用虚假标识,以进口肉类假充国产肉事件,使日本食品的“安全神话”被打破,国民对来自食品的多种可能传染给人的疾病产生恐慌。日本国民对政府原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丧失信任,要求改变以往只强调生产者利益的做法,转而重视消费者权益。打破各部门条块分割,将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职能分开,设立单独的上层监督机构统一负责风险评估[1]。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日本于20__年成立了直属于内阁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加强和协调相关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同时,农林水产省修改了农药取缔法,加强对未登记农药的取缔和处罚。1.2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1)自民党众议员谷垣祯一任主管大臣谷垣历任邮政政务次官、防卫政务次官、科技厅长官、金融再生委员会委员长等职,20__年9月起任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兼食品安全委员会(当时尚未成立)主管大臣。没有浓厚的农水、厚生省背景。(2)由7名委员组成最高决策机构该委员会的委员全部为民间专家,经国会批准,由小泉首相任命,任期3年。首届委员包括原国立癌症中心总长寺田雅昭、兵库医科大学教授小泉直子、和洋女子大学教授坂本元子、日本公定书协会会长寺尾充男、原NHK评论员中村靖彦、御茶水女子大学教授本间清一、日本大学教授见上彪。寺田雅昭当选委员长。(3)由专门调查会负责专项案件的检查评估专门调查会由共计200名专门委员(含兼任)构成,全部为民间专家,任期3年。专门调查会分为三个评估专家组。一是化学物质评估组。负责评估食品添加剂、农药、动物用医药品、器具及容器包装、化学物质、污染物质等。二是生物评估组。负责评估微生物、病毒、霉菌及自然毒素等。三是新食品评估组。负责对转基因食品、饲料肥料、新开发食品等的风险实施检查评估。(4)设事务局负责日常工作事务局编制79名,包括54名正式职员和25名外聘技术顾问。正式职员中有40人从风险管理部门借调。其中农水省25人、厚生省15人。首任事务局长由原农水省审议官梅津准士出任。1.3主要职责(1)实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这是应运而生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最主要职能。其负责自行组织或接受农水省、厚生省等负责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具体管理部门(下称风险管理部门)的咨询,通过科学分析手法,对食品安全实施检查和风险评估。(2)对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政策指导与监督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要求风险管理部门采取应对措施,并监督其实施情况。(3)风险信息沟通与公开以委员会为核心,建立由相关政府机构、消费者、生产者等广泛参与的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并对风险信息沟通实行综合管理。2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与调整日本为实施涵盖所有农用化学品的肯定列表制度,于20__年开始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农林水产省修改了农药取缔法,加强对未登记农药的取缔和处罚;厚生省(MHLW)修订了食品卫生法[2],加强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物的管理,为引入所谓的“肯定列表制度”(PositveListSystem)提供法律依据。20__年修改的《食品卫生法》,其中主要是新增的第11条第一款和第三款。食品卫生法修订版第11条第三款[3]:“任何食品,只要含有‘农药取缔法’中规定的农药活性原料,或含有‘确保饲料安全及品质改善法律’中规定的饲料添加剂,或含有‘药事法’中规定的兽药(包括由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物质,但不包括经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任何物质(豁免物质)),并且其含量超过了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听取药事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意见后确定的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水平(默认水平,即一律标准),就不得生产、进口、加工、使用、制备、 销售或者为销售而存储,但食品中已建立最高残留限量标准(MRLs)的化学物质除外”。(1)根据《食品卫生法》修正案第11款第3段的规定,制订一律标准,在该标准水平下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一律标准)。(2)根据《食品卫生法》修正案第11款第3段的规定,制订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豁免物质)。(3)根据《食品卫生法》修正案第11款第1段的规定,制订食品中临时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MRLs)。3肯定列表制度的主要内容“肯定列表制度”涉及对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791种农用化学品的管理,它是目前世界上制定残留限量标准值最多、涵盖农药和食品品种最全的管理制度。该制度几乎对所有用于食用农产品(包括部分加工食品)上的农用化学品制定了残留限量标准,共制定限量标准57000多项,其“一律标准”非常严格,即对于未制订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最大残留量一律不得超过0.01mg/kg(ppm)。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涉及的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包括以下三个类型[4]:3.1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暂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以下简称“暂定标准”)针对具体农业化学品和具体食品制订的“暂定标准”(provisionalMRLs),共涉及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734种,农产品食品264种(类),暂定限量标准51392条。―未制定暂定标准但在“肯定列表制度”生效后仍然有效的现行标准,共涉及农业化学品63种,农产品食品175种,残留限量标准2470条;―“不得检出(ND)”农业化学品,即是在任何食品中不得检出的农业化学品,共有15种农业化学品不得在任何食品中检出;有8种农业化学品在部分食品中不得检出,涉及84种食品和166个限量标准。3.2一律标准“一律限量标准”(以下简称“一律标准”),是对未涵盖在上述标准中的所有其他农业化学品或其他农产品制定的一个统一限量标准,即0.01ppm;3.3豁免物质是指那些在一定残留量水平下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农业化学品,共有68种,包括杀虫剂和兽药13种、食品添加剂50种和其他物质5种。4各限量标准的制定原则4.1暂定限量标准的制定日本制定“暂定标准”时,主要参考了FAO/WHO联合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日本农药取缔法规定的国内登记许可标准(WHL标准)及基于农药残留物FAO/WHO联合会议(JMPR)与食品添加剂FAO/WHO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所要求的科学的毒性评价的外国(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的MRLs。具体制定步骤如下(决策树,图1):(1)同时有CAC标准和日本国内标准,优先采用CAC标准。但对于高自给率的产品,优先采用国内标准;(2)有CAC标准而无日本国内标准,采用CAC标准;(3)无CAC标准而有日本国内标准和参考国标准,优先采用国内标准。但对于高进口率的产品,优先采用参考国标准;(4)无CAC标准和参考国标准而有日本国内标准,采用国内标准;(5)无CAC标准和日本国内标准而有参考国标准,采用参考国标准;(6)在采用参考国标准时,如有多个参考国标准,则采用其平均值。(7)CAC标准、日本国内标准及参考国标准均不存在时,不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即采用“一律标准”)。图1.制定临时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程序(决策树)暂定标准制定的依据(1)依据Codex制定的暂定标准为2925条,占所有暂定标准的5.69%。(2)依据原日本标准制定的暂定标准为19116条,占所有暂定标准的37.2%。(3)依据国外标准(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制定的暂定标准为20__1条,占所有暂定标准的38.98%。(4)依据有关残留数据制定的暂定标准为40条,占所有暂定标准的0.08%。(5)当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制定的暂定标准为25条占所有暂定标准的0.05%。(6)依据不明的暂定标准为9265条,占所有暂定标准的18.03%。4.2不得检出(ND)农业化学品的制定日本制定在所有食品中不得检出的农业化学品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抗生素与合成抗菌剂抗生素与合成抗菌药的现行标准应当保持不变,食品不得含有抗生素,肉类、禽类、蛋类、鱼类和贝类不得含有合成抗菌药。(2)不能确定ADIs值的农用化学品a.由于致癌性或其他原因不能确定ADI值时,按照目前一直使用的方式,暂行MRLs设定为“不得检出(ND)”。b.对于不能通过国际机构确定ADIs值的物质,暂行MRLs应为“不得检出(ND)”。c.对于国际机构确定的ADIs值低于0.03μg/kg/d的农用化学品(克伦特罗、氟美松、乙酸去甲雄三烯醇酮),或已经确定“不得检出(ND)”的农用化学品,“不得检出”适用于所有农作物、动物或水生产品。4.3一律标准的制定一律标准即日本政府确定的对身体健康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限值。一律标准以1.5μg/人/天的毒理学阈值作为计算基准,确定的限量值为0.01ppm。该标准将应用于含有肯定列表制度中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农药取缔法”中规定的农药活性原料、“确保饲料安全及品质改善法律”中规定的饲料添加剂及“药事法”中规定的兽药,但不包括日本厚生劳动省指定的豁免物质)的食品。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包括两种情况:i.在任何农作物中均未制订MRLs最大残留限量;ii.尽管已对某些农作物制订了MRLs,但没有针对所讨论的农作物制定残留限量。日本制定一律标准最主要的依据有以下三个[5]:(1)JECFA(食品添加剂FAO/WHO联合专家委员会)对调味品的评估程序,对未进行充分毒理学评估的化学品,规定其允许的人体暴露阈值为1.5μg/天。(2)美国FDA对间接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含量阈值的管理规定,主要是指由食品接触材料带入食品中的化学品。对于这些间接食品添加剂,FDA设立的允许暴露阈值也是1.5μg/天。(3)Kroes.R等人对膳食中化学物质毒理学阈值研究的权威专著,是JECFA和FDA采用1.5μg/天作为人体对食品中化学品允许暴露限量,也即是食品中化学品的毒理学阈值设立为1.5μg/天的依据。据日方提供的资料,加拿大、新西兰、德国、美国已采用“一律标准”(表2),而欧盟正准备采用“一律标准”[3]。表1其他国家或地区一律标准制定情况国家或地区一律标准加拿大0.1ppm(正在修订中)新西兰0.1ppm德国0.01ppm美国无统一限值,但在实际中使用0.01ppm和0.1ppm之间的标准。欧盟0.01ppm,(EC)396/20__对于日本地方政府执行监测的分析方法检出限高于0.01ppm的化合物,将采用LOD分析方法。4.4豁免物质的确定原则豁免物质是指那些在一定残留量水平下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农业化学品。这包括那些来源于母体化合物但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化合物。在指定豁免物质时,日本健康、劳动与福利部主要考虑如下因素:日本的评估、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和JMPR(FAO/WHO杀虫剂残留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基于《农药取缔法》的评估、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美国)的评估(相当于JECFA采用的科学评估)。豁免物质包括以下三类物质:(1)根据《食品安全基本法》第11款规定不需要对可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估的化学品;(2)在《农药取缔法》指定的农业化学品;(3)(除上述情况外)其他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5总结从食品安全管理的角度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该制度将控制由农药等化学品引入的危险及食品安全的所有因素,成为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提高了日本的食品安全系数,增强了日本民众对日本食品安全的信心。参考文献:1.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主页.日本食品 安全委员会概况..2.日本厚生劳动省主页.关于食品农业化学品的肯定列表制度.3.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物主动列表系统简介.www.fsc.go.jp/iinkai/positivielist_170428.pdf.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专家组.关于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研究报告.5.高东微等.剖析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设立“一律标准”及其科学性的思考(一).食品安全,20__,10:17-18.

制度制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准则制定权博弈 制度变迁 混合变迁性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简称cf)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的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为了提高会计准则体系的质量而自然产生的。但如果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分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又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它是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其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创新。本文将从博弈和制度变迁两个方面来分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以提供一个新颖的分析视角。

一、美国cf的产生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出现在美国,因此本文以美国cf为出发点和主要论述依据。

在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两个准则制定时代之后,197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取代apb宣告成立。对cap和apb的批评从而导致fasb成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准则制定机构人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够、“救火式”的准则制定缺乏应变能力等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cap和apb制定的若干会计准则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这样整个会计准则体系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们对会计准则的要求。fasb全面总结了以前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经验教训,在各个方面做出了完善,比如fasb本身脱离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直接领导,成员更具独立性和代表性,准则制定程序更加科学等等。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投入很大精力对财务会计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希望在深入研究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一致的基础,从而提高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质量。

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体现为其的一系列(至今共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 sfac),内容包括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等。自此,财务会计中出现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cf)这一概念。“cf是一部章程( constitution) 。是由目标(objectives) 和与之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 fundamentals) 组成的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它能导致相互一致的准则, 并对财务会计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做出规定。目标用于识别财务会计的目的和宗旨( goals and purposes) , 基本概念是会计的基础概念( underlying concepts of accounting) 如指引应予入账事项的选择(即确认) , 对这些事项的计量和将它们总结再传递给各利害集团(即报表) 等方面的概念, 之所以说它们是基本概念, 是因为其他的会计概念产生于这些概念, 在制定、解释和应用准则时需要反复地参考这些概念。” [i]

二、准则制定权博弈

历史的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能导致相互一致的准则”,提高会计准则的总体质量,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人为因素在cf产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准则制定机构的fasb为自己制定准则, 民间会计职业组织为了保留准则的制定权而不被政府夺走, 借助于理论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一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主要是为了保持准则的制定权而需要‘借口’,寻求理论的支持。这可能是cf在西方国家的主要作用。”(葛家澍,2005)可见,会计职业界在cf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构造一个简单的“准则制定权博弈”,来证明这种“寻求借口”的观点。

美国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就由民间机构制定,而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拥有准则的否决权,而且政府有权力收回(剥夺)民间机构的准则制定权。因此,博弈的参与者(players)即为民间准则制定机构(具体到cf上即fasb)和政府监管部门(即sec)。

当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备受责难时,sec有两种可选择的行动(actions):剥夺fasb的准则制定权和不剥夺,fasb也有两种可选择的行动:寻求保持自己制定权的理由(现实中就表现为制定cf)和不寻求理由(不制定cf)。

表1描述了这一“准则制定权博弈”:(前一个数字表示fasb的支付,后一个表示sec的支付。)

表1: sec

不剥夺 剥夺

fasb 制定cf (100,100) (-50,0)

不制定cf (50,50) (0,0)

如果sec不剥夺fasb的准则制定权,而fasb主动提高其准则的质量(制定cf),那么fasb继续享有准则制定权,同时也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创新得到较高的声誉,sec也会得到一个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此时二者的支付(payoff)为(100,100),其中前一个数字表示fasb的效用,后一个表示sec的效用。如果sec没有剥夺fasb的准则制定权,但fasb没有主动制定cf来提高准则质量,那么fasb将继续遭受责难,其效用水平将下降,而sec将继续保留一个低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此时二者的支付为(50,50),效用水平均下降。如果fasb意识到应该制定cf来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并且付诸实施,而sec由于强硬的态度执意剥夺了fasb的准则制定权。那么fasb付出了辛劳制定了cf,但是这些成本并没有得到继续保留准则制定权的回报,它的效用将变为负数。同时,sec剥夺了fasb的准则制定权,树立了维护市场秩序和锐意改革的良好形象,但为了寻找和建立新的准则制定机构,它将花费成本,这一成本可能十分巨大,这样sec的效用也将有很大下降。此时二者的支付为(-50,0)。最后,如果sec选择剥夺,fasb选择不制定cf,二者都将一无所有,支付为(0,0)。

这个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制定cf,不剥夺)和(不制定cf,剥夺)。但是,动态的看,如果fasb先制定了cf,那么sec的最优选择当然是不剥夺,因此这个博弈只有一个最终结果,即(制定cf,不剥夺),这也正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情况。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度变迁过程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隐约看到,cf的出现在一系列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之外,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那就是fasb。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美国会计准则一开始直接由会计职业界制定(cap和apb都受aicpa直接领导),后来为了加强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和公证性,新的准则制定机构fasb归属于由六个职业团体代表所组成的“财务会计基金会”(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 faf),相对于政府机构来说,fasb依然属于会计职业界。所以,实质上起着cf重要推动作用的是美国会计职业界,具体在cf的制定上,是会计职业界中分化出来的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和cf的利益群体。(这一利益群体有两个特点:一是虽然其所制定的会计准则被政府赋予权威性,但其本身不是政府机构,而属于会计职业界;二是fasb的7位成员都是专职的,进入委员会之前,他们必须中断以前的全部业务或职业联系,制定会计准则成为他们现时的利益来源,这更使其形成一个利益群体成为可能。)

如果fasb是促使cf形成的一个行动集团,那么我们自然可以把cf看作一种制度安排 [ii],作为一种原来没有的新的制度,cf的出现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下面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cf的制度变迁过程。

戴维斯和诺思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中,一项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次级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

对照cf的制度变迁过程,第一步,会计职业界中的利益群体fasb是这一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fasb发现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即如果不进行制度变迁,由于其原来制定的会计准则质量不高,fasb面临被剥夺准则制定权的风险,而通过制定cf可以保留其准则制定权,这样制定cf这一制度变迁可以为fasb获得收益。第二步,fasb提出制度变迁的方案。fasb面临被剥夺准则制定权的风险,为了保留准则制定权它有多种方法。在内部它可以改革准则制定程序、改组成员结构、甚至重新制定会计准则;在外部它可以对政府展开游说、广泛寻求社会各界支持等等。但是,经过第三步对所有这些方案进行分析评估之后可以发现,fasb制定的准则质量不高而备受责难的一个症结在于缺乏理论基础导致的前后不一致。因此在这一方面进行制度变迁收益是最高的,其他如改革准则制定程序或者游说政府,在相同的成本下获得的收益可能寥寥无几。至此,初级行动集团fasb选择了制度变迁的方案——制定cf(当然,为了保持准则制定权,它可能多种方法都使用,而制定cf无疑是至关重要和引人注目的)。第四步,当fasb推出cf之后,一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因此获益。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主要是sec),sec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它所企盼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又免去剥夺fasb准则制定权之后的搜寻组建新的准则制定机构的成本。因此,sec就成为一个次级行动集团,从fasb制定cf中获益,并协助推行cf。 [iii]第五步,fasb和sec一起实现制度变迁,前者制定cf和在此基础上的会计准则,后者继续赋予其权威性,也正是现实中所看到的情况。

经过上述制度变迁,一项新制度——cf被创新出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美国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制定了cf。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制定了概念框架,这意味着这一新制度——在概念框架基础上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将被广泛推广。我国研究和制定cf的进程也逐步加快,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就具有cf的性质和特点。我国cf以及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其不同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地方,以下将进行简要分析。

四、我国cf的“混合变迁性”

前文的博弈和制度变迁分析传递了这样一种看法,美国cf的建立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即“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iv]。在美国cf产生过程中,会计职业界特别是其中一部分以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为职业的利益群体(fasb),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实施作用。与美国对比,我国会计准则是政府而不是民间制定的,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点,那么是不是说我国cf的制定就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施的)呢?

首先应该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区分“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两个制度安排。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实务进行规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意味着会计实务将不再处于一种随意而为的状态,而必须按照一致的规范进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对会计准则制订(主要在准则内容上)进行规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意味着会计准则的内容将尽量避免前后矛盾,而应该建立在一致的理论基础上。如果把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舒尔茨,1968)的话,会计准则是人们进行会计处理的行为规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人们制订会计准则内容的行为规则。

区分了会计准则和cf,就可以分别对我国这两种制度安排的变迁进行分析。在我国这种转型经济当中,会计准则的建立不是像在美国的市场经济中那样,从市场需求到政府供给(自下而上)自然的过程,而是为了转型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制建立的。如果美国会计准则的建立是“需求创造它的供给”,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就是“供给创造它的需求”,因为在我国那样一种没有建立市场经济这一会计准则产生的土壤的情况下,先强制建立会计准则将会反过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所以,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当会计准则和市场经济在我国同步建立之后,一方面市场经济将产生出对会计准则的需求,制度变迁的秩序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会计准则发展也还需要某种程度的强制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准则体系自身完善的需求,这一需求既是由于市场经济建立而自发产生的(表现在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准则的质量要求越高,从而产生了对cf的需求),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和会计准则建立一样的强制力因素。因此,和会计准则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不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不是完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还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因素,即我国cf的建立具有“混合变迁性”。

如果说我国cf的建立具有一定程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那么谁又是“响应获利机会的一群(个)人”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国fasb之所以成为cf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即响应获利机会的群体),是因为美国的会计准则是由民间机构(会计职业界)制定的,在美国广泛分工和充分竞争的经济体制中,拥有准则制定权可以获得“租金”(rent)。我国会计准则不是民间会计职业界制定的,而是由政府制定的,政府并不能成为一个初级行动集团。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国的cf制定,就可以发现,会计理论界在我国cf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引进国际上cf的经验、向政府传输cf的知识,协助政府构建cf等等,并因此提高了社会地位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和美国fasb比较,我国会计理论界尚不是一个利益群体,而仅仅是在制定cf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并获得一定的利益。

五、小结

本文先回顾了美国cf产生的历史过程,作为论述的经验材料;之后构造了一个简单的准则制定权博弈,目的有二:一是证明美国cf的产生有一定的人为因素(fasb的推动),二是让“fasb是一个利益群体”这一观点初步显露;然后,第三部分在fasb是一个利益群体的基础上,分析了cf的制度变迁过程;最后延续上述思路,尝试分析我国cf的形成原因。

制度制定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法制;程序文明;规章制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是指高校制定规章制度应遵循的步骤和方法等。合法正当的制定程序是制定合法有效的高校规章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从程序法治视角审视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探究其程序缺失和疏漏,提出完善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设想和建议,以期制定高校管理的“良法”,促进依法治校。

一、我国高校规章制度的定位

依法治校既意味着依国家法律活动,也意味着依合法的校园规章进行活动。规范的系统的校园规章,是高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从而也是法治化的重要表现。[1]高等学校规章制度是高校为了实现国家的高等教育目的以及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理念,按照一定程序依法自主制定的、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对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类人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章程、条例、规定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2]要制定良好的高校规章,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对高校规章制度进行正确定位,明确其在我国的教育法律规范体系中的地位。首先面临的问题它是不是法的范畴,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意义上说,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属于我国法的范畴,我国高校规章制度不属于上述范围,不属于法的范畴。在现行的立法体制下,高校规章制度是内部规则,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在合法前提下可以将其看做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有益拓展。高校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力可以理解为高校按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力和办学自的一项自然延伸权。[3]

根据法治原则,我国高校的规章制度不得与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应当属于它们的下位规范。当与上位规范不冲突,不违背法律保留原则的情况下,高校规章制度是高校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的具体制度依据和行为准则。

从一般法理分析,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属于国家授予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具有教育行政的性质,同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校内具有普适性,是以后管理的依据,属抽象性教育行政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具有准行政立法的性质,与我国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因而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程序,可以作为完善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参照和借鉴。

二、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现状分析

法治即“良法”之治,依法治校应是“良法”治校。“良法”的确立必须以严格的制定程序为保障。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程序已做了规定,但对于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还缺乏明确的规定。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规范是影响规章制度质量提高的“瓶颈”。目前许多高校制定规章制度时,一般是职能部门认为工作需要了,就提出并组织人员起草相应的规章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和征求意见并修改,经主管学校领导同意或有关会议审议后由该职能部门颁布实施。[4]可见我国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逐步采取一些规范化的程序,开始注重制定程序的民主性,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尚存有一些缺失和疏漏。

1.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规划程序有待完善

目前一些高校对规章制度的制定缺乏统一的规划,即缺乏整体规划,也缺乏年度制定计划,遇到问题临时制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了规章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易出现重复规定和冲突规定,影响了高校规章制度的质量,制约了高校规章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2.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调研和起草程序不够完善

一些高校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的调研程序不够充分严密。有的高校在制定某一项规章制度时,在未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未能广泛地听取有关人员对相关问题的意见,没能充分地掌握有关情况和全面地把握问题的本质情况下,就草率地制定规章制度。目前高校规章制度的起草一般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经验进行起草,未能成立正式的规章制度起草小组,法律专业人士的参与程度不够,起草的规章制度难免存在片面性,合法性和规范性也令人质疑,从而很难保证规章制度的质量。

3.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参与程序有待加强

高校规章制度与高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具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涉及到他们的重大利益。但在我国高校制定规章制度的活动中,真正的参与者实际上局限于高校的内部管理阶层,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组织的职能得不到发挥,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参与权得不到尊重,参与积极性受打击。[5]在很多高校的规章制度制定中,一般由职能部门起草草案,学校行政会议通过,主管校领导签发就算完成了。在这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机构等都未能真正参与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高校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民主程序的不完善,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高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提出了质疑,并诉诸司法,这是学校面临的重大的现实问题。

4.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公布程序不够规范

我国一些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草案不进行正式公布,影响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限制了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同时规章制度通过后的公布程序也不完善,一般只是在规章制度通过之后,和抄送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导,普通教师和学生很难及时全面获悉规章制度的内容,学生管理制度也只是体现学生手册中,缺乏广泛的宣传和详细的解读。待到要处理和处分教师、学生等有关人员时,才现身说法进行告知并予以处理或处分,这与民主法制原则相悖。

三、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完善的参考和借鉴

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在有关的教育法律文件中缺乏明确的规定。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行政立法行为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属行政立法行为,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具有准行政立法性。梳理和研究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行政立法程序,对于完善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具有重要价值。

我国于2001年11月16日通过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并均已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正式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分别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程序进行系统明确的规定。并且《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依法不具有规章制定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参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执行。虽然这里只是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要求。但是享有行政权的行政主体制定针对不特定对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等都应当参照执行。我国高校规章制度涉及到的问题尽管远远不及行政立法涉及的事项重大,但是很多是也涉及教师、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重大利益的,是高校进行管理的具体制度依据,因而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也应采取严格程序,在我国尚未有出台《大学法》的前提下,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制定规章制度应当参照上述行政立法程序的规定。

我国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都须经严格的程序,才能合法有效。根据上述两个条例的规定,行政立法须经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和备案等程序。具有行政立法权的机关每年年初编制本年度的立法工作计划,下属的有关部门和机构认为需要进行行政立法的,应在每年年初编制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前报请立项,并应当说明立法项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据的方针政策和拟确立的主要制度,由行政立法机关的法制机构对立项申请进行汇总,制定本年度的立法计划,报行政立法机关批准。在起草阶段,须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在审查阶段由法制机构根据有关的要求和原则进行严格审查,还应当将送审稿或者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还应当对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地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对送审稿涉及重大问题的,法制机构还应当召开由有关单位、专家参加的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研究论证,必要时也可举行听证会。行政立法程序是一种公民参与程序,不是行政主体内部程序,而是一种开放式的法律程序,公民只要认为行政立法内容与其有利害关系,就可以亲自参与或者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行政立法程序发表意见,使行政立法内容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决定程序由有权机关进行会议通过或审批。然后还须以政府公报和行政立法空间效力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报纸予以公布。最后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备案。上述程序规定是我国基本的行政立法程序,对于完善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行政立法程序对于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完善也具有借鉴意义。美国在规章制定程序上有正式程序和非正式程序之分,正式程序须采取正式的听证程序,程序严格要求口头陈述意见和提出证据,进行言辞辩论,遵循案卷排他原则,制定法规的唯一根据是听证中的记录材料。正式听证成本较高,不宜普遍施行。还有一种非正式程序:“通知―评议”程序。“通知―评议”程序要求行政机关:(1)在《联邦登记》上公告通知,告知公众某一规章正在起草,对该规章的内容作一个一般描述;(2)邀请利害关系人对该规章草案提意见,行政机关考虑这些意见并制定最终的规章。然后,行政机关在公布规章的《联邦登记》上简要说明采纳某些意见和不采纳某些意见的理由。[7]这种程序既保证了听取大众的意见,又在程序上较为简洁,有利于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经济成本,促进公共利益。在美国,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两道公布程序(草案的公布和正式公布),这是美国行政立法程序的鲜明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行政程序注重公众参与、注重倾听民众意见的民主参与理念。[8]在国外法制健全的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包括行政立法公开在内的行政公开制度。从各国的立法实践来看,行政立法公开主要有立法文档的公开和立法文本的公开。前者是指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各种草案、说明及为立法而搜集的背景资料、立法讨论中的会议记录、备忘录等的公开;后者是指对已经成文的正式立法文本的公开。[9]上述行政立法程序充分体现了民主、参与和公开等原则,对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完善

高校规章制度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具体制度依据,要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法治化,必须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良法”。为了保证高校规章制度的质量,对其制定程序依照程序法治原则进行完善十分必要。现参考我国行政立法的程序规定和借鉴国外的行政立法程序规定,对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进行完善。

1.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规划程序的完善

规划程序有利于促进高校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克服制定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规章制度的质量。为了统筹规划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实现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统一有序,高校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制定本校须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的总体规划,架构规章制度的合理框架,以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同时高校要制定年度规章制度制定规划。高校各职能部门在年度伊始须将需要制定规章制度的事项向学校报请立项,并对立项书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步论证,说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拟提出的主要制度,由学校专门的法制机构或校办进行汇总,向主管校领导汇报,经学校的校务会议讨论决定,根据情况缓急、制定条件成熟与否以及其他有关情况,讨论通过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

2.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调研和起草程序的完善

高校规章制度草案若仅由提请立项的高校职能机关单独起草,会囿于部门视角考虑问题,制定的规章制度难免有失偏颇。为了有效地发挥规章制度的调整作用,对于高校规章制度的起草,应成立正式的起草小组,既有提起立项的职能部门的代表参加,又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代表参加,同时还要有法律专门人士参与,以保证规章制度起草小组的民主性和专业性。我国《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十三条第四款明确规定:起草规章可以邀请有关专家、组织参加,也可以委托有关专家、组织起草。对于高校规章制定程序可以参考《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中的委托立法规定,将高校规章制度草案的起草,委托给高等教育法制研究机构等专门机构进行起草,从而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

在高校规章制度起草前,起草小组要认真梳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同时借鉴其他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经验,深入实际开展全面调查研究,掌握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广泛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明确需要规范的问题以及各方争议的焦点所在,按照国家教育法律和政策,对各方面利益进行合理调整,对规章制度的内容进行合法架构,对一些难以把握的条款应向有关方面专家咨询,做到有的放矢,考虑周详,使制定的规章制度草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于规章制度草案应附上制定背景、理由和说明,便于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和监督。

3.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参与程序的完善

民主参与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规章制度制定中落实民主参与程序,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一般的行政程序理论,行政程序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作出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政决定的活动,是在相对人的参与下完成的,不是由行政机关自行实施的。这是民主行政与专制的区别。相对人对行政程序的参与是行政程序是否公正的首要判断标准。[10]高校作为行政主体行使教育行政权,应当遵循参与原则。

高校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当广泛地发动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在草案起草前,广大师生员工可以主动提出对该校规章制度制定的看法和意见;在起草过程中,与该项规章制度有利害关系的人员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规章制度的起草工作;在草案公布后,仍可以针对草案的具体条款,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以保证利害关系人的观点和利益诉求得到充分的表达。对关系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要举行听证会,更好地保障教职员工的参与权。涉及学生重大权益事项的规定,法制工作机构应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甚至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听取意见,也可在校刊或校园网公布草案征求学生意见,以论证学生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11]

完善的民主参与程序是制定合法正当的高校规章制度的重要保证。民主参与可以增加沟通渠道,集思广益,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提高规章制度的质量,增强师生员工对规章制度的信赖和认可,理解和认同,进而促进高校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但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要考虑经济成本,既发展民主,也兼顾效率。

4.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公布程序的完善

“法律未经法定形式公布不能产生效力”已成为一项法治原则。行政机关如将事先未公开的行政法规、规章作为对公民不利决定的依据更是没有公正可言。[12]高校规章制度公布与否,是评价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民主抑或专制的标志之一。高校管理制度的公布程序一般应包括规章制度草案的公布和规章制度正式文本的公布,草案的公布为广大的师生员工创造了参与的现实条件,若不知草案的内容就不能有效的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是民主的体现。规章制度正式文本的公布,是规章制度生效的重要的条件,若不正式公布,管理相对人就不可能知悉规章制度的内容,无法以规章制度为依据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规章制度正式文本的公布是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否则与专制无异。规章制度只有公布才能充分发挥引导和教育作用,才能真正实现规章制度的规范价值。

关于高校规章制度的公布程序建设,高校应当结合教育部2010年3月30通过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简称《办法》)进行构建和完善。《办法》第七条第二项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学校章程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第十二条规定:对依照本办法规定需要公开的信息,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学校网站、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等校内媒体和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校外媒体以及新闻会、年鉴、会议纪要或者简报等方式予以公开;并根据需要设置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或者电子屏幕等场所、设施。因此,高校规章制度草案和正式文本应当结合《办法》的有关规定采取多种形式在校内外公布,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使参与权创造条件,同时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监督;必要时,还要举行听证会和政策解读会对规章制度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使规章制度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充分知悉和领悟,真正落实高校信息公开制度。高校在公布规章制度的正式文本时,同时也要公布立法说明以及师生员工的意见采纳和不采纳情况,否则易挫伤师生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对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化的监督。

高校规章制度作为高校管理的具体制度依据,参考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和借鉴国外的行政立法程序经验,以完善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提高高校规章制度的质量,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法制基础,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依法管理,建设和谐、文明、有序的法治校园。

参考文献

[1]李红勃.高校管理规章的法律思考[J].行政与法,2004(10):55.

[2][5]李晓衡,刘均匀.论高校规章制度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9(3):70.

[3]刘标.高校规章制度的行政法学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22.

[4]李功强,孙宏芳.高校规章制度:问题、分析与建议[J].清华大教育研究,2005(5):59.

[6][12]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72,286-287.

[7][8]刘莘.行政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9,162.

[9]刘广登.论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7.

[10]王万华.行政程序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87.

[11]谢华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的学生权利保障[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9.

本文是第三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陕教 高[2005]47号)“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的程序正当研究与实践”的子成果之一,是蚌埠医学院院级课题“普通高校学生管理程序法治化研究”的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吴涛(1977―),安徽凤阳人,蚌埠医学院精神医学系专职辅导员,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法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制度制定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企业制度制定系统性可操作性

企业管理制度之于企业如同法律法规之于政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制度的制定是企业制度建设中起始的和关键性的一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于对管理制度的不同理解,企业在制度制定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往往是企业花大力气制定的制度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大企业的制度构架十足,但缺乏实际操作性,某些制度空洞无物;而中小企业则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缺乏有效的规划。

一、我国企业制度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起来,我国企业制度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制定不成体系,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较少,有时甚至相互对立,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过制度将不平等“合法化”,这类制度使相关人员责权不对等,有权无责、有责无权、越级管理等现象时有发生,制度缺乏明确的责任人,其执行结果是法不责众。

3.制度文字流于形式,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制度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把制度文本的发放作为制度建设的终点,使得许多制度束之高阁,成为应付检查的“本本”。

4.制度流程不清晰,流程间交叉部分的内容不明晰或者相互矛盾。

5.制度只是总结没有提高,这类制度往往是对现有各项管理工作的经验或现状的总结,缺乏规范工作流程和适应未来发展的前瞻性。

6.制度中规定的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相关人员的权责未能与其考核绩效、人事异动等相挂钩。

二、企业制度制定的要点

要想使企业制度的制定真正富有成效,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包括服从于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原则、系统化原则、简明化原则、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原则、刚柔相济的原则、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等。笔者近年参与了一些企业制度制定工作,有一些体会,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1.制度建设必须注意系统性、完整性,并突出重点。公司制度建设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项制度又包含具体完整的内容,各制度起草小组在制订制度过程中,要根据公司管理需要和轻重缓急突出各阶段的建设重点及制度本身的重点,注意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关联性。比如,物品管理规定涉及办公用品、各类低值易耗品、各类办公家具、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其重点应该突出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制订时要与采购、预算管理、会计政策等制度关联;车辆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硬件管理规定等在制订时要与物品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统一。

这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是:内容面面俱到,但重点不突出;制订时就制度而制度,孤立存在,不考虑关联制度,或矛盾或重复。

2.制度应具可操作性,粗细适度,简单有效。制订的制度需要通过推行来规范管理,如果制度本身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制度就仅仅成为摆设和累赘。制度的表述或表现形式与操作性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制度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制订的制度要有粗有细,粗的地方符合原则性管理要求,细的地方则符合操作性管理要求。基本管理制度的条款尽量是原则性的;具体管理规定、办法、细则、流程等要细化到可具体操作。同一项制度的不同条款也可有粗有细,原则性条款尽量概况,操作性条款在不影响功能及操作情况下尽量精简。

另外,一项具体制度是采用规定形式还是流程形式,或者两者兼有,或规定中附带流程,笔者认为应该看哪个形式既便于执行,又简单有效。如果规定更简单且可操作的,就不再制订另外的流程。如果规定不直观,可附带流程。如果流程本身很复杂,条件判断框等过多,可通过规定来明确。如果两者内容相差不多,只取其一。

这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是:制度或条款过原则或过细;同一管理事项的规定与流程内容相差无几。

3.制度建设要切合实际,适当超前。制订制度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要切合企业实际,切不可照搬或网上下载后略改完事。这就需要事先进行周密调研,要考虑现有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要宽严适度、逐步提高,并考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但不宜过度超前。如果制订制度有难点或不够成熟,可先试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如果相关管理事项过超前,没有相关制度或做法可借鉴,可在工作中边总结,边以备忘录形式记录有关做法,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制定。

这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是:制度与现实脱节,或过于超前,即使制定了,也得不到有效执行。

4.要注重制度的推行、检查、评估。制度建设一定要注重推行和检查评估环节。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是对管理过程的规范,由于一项制度从报批到批准有一个过程,建议在制度报批后,对新制度与原有制度或做法没有原则性冲突的,可按新报批的制度执行起来。待制度正式批准后进行重点的落实、推进,并不定期地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提醒员工违反制度的行为,逐步使员工对一项制度从最初时的抵触情绪变成其自觉行为,形成独有的制度文化。同时,制度建设不是一劳永逸,是一个PDCA循环。制度执行一段较长时间后,相应职能部门和制度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其有效性,如不符合企业现有情况,应及时组织修订完善,避免失修。

这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是:对推行、检查不够重视,认为制度报批后就万事大吉。或者制度失修,形同虚设。

三、结束语

制度制定范文第8篇

一、班级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朱子说过:“致知力行,二者不可偏废。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在班级管理中,也要先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寝室、餐厅、与人交往中应做什么、该怎么做。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渐由“他律”发展为“自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健全而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工作走向科学化的客观需要,是班级工作文明进步的标志。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也可以借此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班级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班级自我管理有利于我们达到这一最高目标。因此,建立正确、有效、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学校、学生、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班级制度的内容

在我看来,主要包括以下这些:班级一日常规要求,包括值日生制度、作业收缴制度、学生课上与课下制度、住宿生管理制度、班干部选举制度、三好生文明生评比制度、言行奖惩制度、班级公共管理制度、班级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涉及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制度制定更要注重两个字:细和实。细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细节生活。实就是实实在在。让学生明确该怎么做,具体指导到行为。比如,尊敬师长,我们就要具体化到要求学生见到教师打招呼,课上不要随便插话,下课让教师先行,进入教师办公室要敲门等。

三、班级制度的制定原则

1.班级管理制度科学化

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守则”“教学常规”“行为规范”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强化学生的法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度管理要力求科学。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内容明确、具体,宽严恰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还要多从积极的方面鼓励,避免从消极方面限制、防范,不应当简单地与“禁令”“处罚”画等号。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倘若制定得极其复杂,咬文嚼字,多为惩罚条例,那么,这样的制度有跟没有是不会有差别的,它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在潜意识就觉得所谓的班级管理制度就是一种形式条例,就是一套惩罚制度。

2.班级管理制度民主化

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强调班主任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更需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新课标倡导把教室还给学生。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广泛听取意见,经全体学生的商量,再制定制度。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从学生中来,运用到学生中去,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班级活动的民主化。这样经全班努力制定的制度,才能凝神聚气,使全班形成合力,共同遵守与维护制度,使制度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学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级氛围中,才会表现出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管理和学习氛围,提倡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3.班级管理制度个性化

注重完整性、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创造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要提供和造就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的特点。比如,高一年级是起始年级,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所以在班级制度的建设方面,各项制度的制定应侧重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以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投入学习;到了高二,学生对学校及班级的各项制度已经了解并已能够适应,此时,班级制度的制定更多应侧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保持,防止分化和保障班级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到了高三,高考是学生面临的重要内容,因此,班级各项制度的制定应侧重于对学习方法的指

导,营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制定的制度也要有所区别,比如,文科女生多一点,理科男生多一些,在制定制度上就要考虑到男女生的不同特点。在制度的具体执行上,不同的学生之间还存在个性差异,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要因人而异。

当然,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要因时因势进行班级的动态管理,对于不适合班级的制度,要及时调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促进班集体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制度制定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制度制定 问题 原因 完善对策

“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落实难,制度难落实”,最主要的原因应当在于执行者的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对制度执行者的教育和管理。但是,执行者的素质在其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和家庭教育的时候就已经成型,对于一个已经具有决策权的成年人来说,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已基本成熟,廉政教育对他们只是一个提醒教育或火花式教育,很难实现质的飞跃,要想改变他们并非一个部门或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因此,在干部素质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的前提下,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也就是说在“制度落实难,制度难落实”现象当中不只是人的问题,制度本身也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制度的创立完善比改变一个人要容易得多。因此,我们重点对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在此抛砖引玉,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指教。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调查的单位包括高等学校、县级以下党政基层机关。

一、制度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当说大多数制度是很好的,对维护单位秩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少部分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很好执行或不良制度执行的恶果所带来的强大破坏力和反面连锁效应。这些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则性的多,可操作性的少。

多年来,各单位都制定了很多的制度规定,但在制度制定中原则性的要求多,而对一些具体问题界定不清,从而使得制定的法规制度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乏约束力,可操作性不强,落实力度不够。

在调查中,有54.55%的受调查者认为制度难落实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口号式制度、应对检查的制度、死胡同制度(比如资产移交中基建、审计、财务、国资等个别部门制度缺失)、循环怪圈制度(比如在工作过程中同一个事情,甲文件要求依照乙文件,乙文件要求依照丙文件,丙文件要求依照甲文件)等。

此外,有30.3%的受调查者认为制度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导致制度落实难,制度难落实。这些不协调往往体现在单位部门之间、新旧之间、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制度有时会出现矛盾,甚至个别制度制定技术粗糙,语病满篇。

2.要求性的多,明确违规责任的少。

现阶段各个单位的制度虽不少,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有的是宣传教育不到位的问题,更多的是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问题,特别严重的是一些制度本身就没有设置违规责任,很多制度的规定往往是斩钉截铁,有时皮鞭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更多的时候是连皮鞭都没有。在调查中,有75.76%的受调查者认为制度难落实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中缺乏责任追究。

在某单位的制度中,除了1992年的奖惩条例以外,其他制度均不涉及任何违规责任。同时,适用全党的《党员违纪处分条例》又有其局限性,比如,针对党员干部,所列事项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事项,这就容易造成一些干部违纪以后无法处理,也没人处理,即使处理也没有结果。

3.倾向起草者的多,公平为政的少。

由于政出多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往往是有利的事情给自己,不利的或是增加额外工作的任务给别人,有的是通过制度减少自己的工作任务,使得制度的执行者牢骚满腹,也就很难让执行者自愿执法。在调查中有54.55%的受调查者认为在制度制定过程中部门意志明显。比如,在招投标的规定中,国资部门在制定的规定中就把招标项目验收的任务由项目单位负责,把资质审查的责任交给监督办;再比如,在科技开发经费管理文件中,按照规定应当进行,经审计部门争取并写进文件草案中“要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的内容,科技学术委员会经过审议后却把有关条款删除,究其原因,学术委员会成员大都是科技开发经费的受益者。

也有的部门没有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仍然延续过去单纯管理的思想,不重视职工、干部、学生等人员的利益,甚至人为地限制他们的权利,以减少部门的麻烦。比如,有些单位就通过制度限制职工申诉等。

4.上层的多,基层的少。

制度设计集中在上层,侧重于主源头制度建设,而对二级甚至三级制度建设认识不足。

比如一些学校一般比较重视财务预决算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比较宏观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但对于学院、系、处经费和某些专项经费的管理制度的建设却重视不够,对如何审批和监督经费的使用缺乏明确规定,出现越往上层制度越多越细,比如,五万元以上的支出需要校长审批,一万元以上的支出需要分管领导审批,等等,而越往下制度越不完备的现象,造成具体经办人违纪违规现象频频发生,比如,报销化整为零,分割超额事项,等等。

5.柔性的多,刚性的少。

主要体现在制度的内容弹性大,柔性强,怎么样都可以,怎么样都行,完全取决于执行者的个人判断,为制度乱落实埋下了伏笔,甚至导致恶劣的后果。比如制度往往是“原则上要求”、“一般要求”、“特殊情况报分管领导批准”、“特殊情况集体研究决定”、“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可以”、“其他”、“等”不确定内容的限制词太多。在调查的制度中,95%都有这样的内容。总之,制度柔性的多,刚性的少,变化空间太大,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自觉和权力的督导,而不是依靠制度去落实制度,缺乏良好的执行环境,这也是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有45.45%的受调查者表示执行环境对制度的有效落实存在影响。

6.经常变化的多,稳定的少。

在调查中发现,有56.54%的受调查者表示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制定制度过于草率,缺乏调查研究,甚至是一任人马,一套制度,人亡政息。有很多制度的寿命不足一年,甚至更短。这使得执行者观望思想、等待思想严重,甚至导致对制度的信心下降。

7.应对性的多,系统配套的少。

现有制度往往是在某一问题已具有普遍性或已造成损失时,为堵塞漏洞而制定的,就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有的是为了应对检查而制定的,比如,“制度推进年活动”,“专项治理活动”落实检查,等等。这里应当说这些活动对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和积极效果。但也不排除由于仓促上阵,一些重要的制度因为缺少核心“部件”,或者缺乏其他制度的有力支撑,很难产生“合力”效应。

8.闭门造车的多,调查研究的少。

在调查中有42.42%的受调查者认为制度的出台缺乏调查研究。一些制度是闭门造车,不切实际,或是内容陈旧,或是严重超前,或是无病,使得制度本身缺乏严肃性,导致制度威信的下降,也直接影响到制度的执行。

二、制度不良的主要原因

1.个人利益出发,部门利益至上。

2009年3月18日原商务部条法司正厅级巡视员郭京毅受贿案在京受审。郭京毅是因为在涉及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制订和司法解释时,收受外商844万元贿赂,在法律上故意留“后门”偏帮外商在中国进行行业并购。当然,由于县级以下行政单位、高等学校制度的层次有限、内容有限,类似的案件在一般的党政部门很难出现。但是随着高校、县级以下行政机关制度设立的自主化,人权、财权、物权的不断扩大,立法权已经和行政权、执法权一起成为了一些个人和单位进行寻租的重要手段,利用制度的制定权排斥自己的义务,以制度的程序来为自己、为单位谋私利的现象不能说没有。

部门利益的冲突,是很多制度不配套、不协调甚至矛盾的根本原因。

2.短期现象明显,长期眼光不足。

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性。如果制度变动太快,就会使其可信性和威信力下降,严重影响制度的执行力。目前,有些部门对制度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应对检查、应对问题、应对上级要求,短期现象明显,使得制度杂而不成体系,多而互不协调,乱而矛盾百出。从制度的协调配套到制度的先进性,从制度的目标到施行环境,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到方案内容等宏观上思考制度的较少。

3.想做好好好的多,愿意得罪人的少。

对于很多制度只有要求而无责任的现象来说,根本的原因在于好事谁都争着做,得罪人的事都绕开过,即使是在制度中也不愿处罚“看不见的人”,大家都想做老好人,实在是万不得已,也给留下“不予处分”、“免于处分”等方便之门。在关于制度落实难的调查中,69.7%的受调查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执行者不愿得罪人。

4.深入基层不够,程序约束的少。

正如上文所述,一些单位的制度是闭门造车,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很多部门是凭自己的意愿拍脑袋拍出来的,缺少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多次审查的程序,有的就是个别领导的意见,有的重要制度分管领导就签发了,甚至部门都各自下发所谓的制度、规定。一些单位没有关于制定制度的制度,导致政出多门,制度无度。

三、完善制度的主要对策

1.设立专门制度制定与审查部门,避免部门利益的影响或制度草率。

首先,高校及县级党政机关要成立专门的立法(即制度制定)部门,以有效解决部门利益冲突和个人利益影响制度的问题。其次,专门部门的设立也能够充分进行区域内的制度整理和分析,使得制度的制定更加系统、协调、配套。再次,专业立法部门能够充分调查和研究有关问题,使得制度更加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立法技术上也更胜一筹,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可信性、可行性。最后,专门机关有专门的制度起草、审查、修改,直至审议、表决的固定程序,可避免制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调查中,有66.66%的受调查者认为解决制度制定中存在问题的途径是设立专门机构,严格制度出台程序。

2.外发强制,避免内生柔弱。

所谓制度的外发,就是上级机关多给予明确的可以执行的制度,也可以将其他单位较好的制度经验批转到其他单位执行,明确违规责任,方便执行,各单位执行起来也更坚决、也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这样,就可以避免内生制度的柔弱,即自己制度往往弹性大,留有退路或不愿得罪人或通过自己的制度截留上级的规定。比如,上级机关就可以明确纪检监察机构人员要按照管理人员的比例设置,经费投入要按照各管理部门平均经费的比例设置预算。

3.大小同抓并配套完善,避免“蚂蚁搬家,龙争虎斗”。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既然是“网”,就要有纲有目,纲举目张,相互配套,有30.3%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需要解决制度间不协调的问题。从单位的制度制定来看,主次同抓,一级、二级甚至三级制度同步,才能够有效堵塞漏洞,解决“蚂蚁搬家,龙争虎斗”、“小洞不补,大洞受苦”的问题。

4.明确违规责任,以及谁主导谁为主,避免“只做好好好,问题给纪检”。

在制度中要明确违规责任,以及执法主体。监察部门作为执法监察机构,主要职能是检查其他机关有没有严格执行制度,而不单纯是处理人、处罚人的机构,避免很多部门把花栽给自己,把刺掰给别人。比如,科技立项他审批、经费开支他审查、评优评奖他上报,一旦有问题,就全部推给纪检监察去处理。

对于“制度落实难,制度难落实”的现象,我们认为有许多原因,也有许多工作要做,也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各单位内部努力,又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更需要上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何增科.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万智慧.加快非政府组织建设,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5]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制度制定范文第10篇

——我做班主任的一点体会

河大附中 王振锋

说是让我谈一点经验,其实没有什么经验,只是一点体会而已。

我做班主任有七年的时间了。这七年之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不仅要制定一套规章制度,而且更重要的在于能够灵活的运用这套制度。

吸收很多位老师的经验和体会,经过摸索,我制定了一套量化管理办法。所谓的量化管理,就是从实行这个制度开始给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分数(0分或100分都行),而后把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纪律的方方面面制定成一些条款,按照学生完成或违犯的情况给以奖分或扣分,由此把它分成奖分条例和扣分条例两部分,公示于班级中使之深入人心,并把它作为我们通常使用的班干部值周的标准,这样一段时间以后,每个学生的表现便会有了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作为你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依据,这就是基本的量化管理办法。

但是,我们很多班主任都会有一个困惑,那就是看起来很好的一个办法、制度,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这套制度,我也有过类似的苦恼,这是一套非常繁琐的制度,他要求我们付出很多。

第一:量化管理制度内容的问题。

内容是制度的核心。在制定量化管理办法的时候,一定要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对我们全面的考虑问题很有帮助,然后还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比如说你是宏志班的班主任,学生都很自觉,纪律很好,那你制定的时候就应考虑更高层次的问题,比如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远大目标的树立、班级竞争氛围的形成等,不要只停留在迟到、早退、打架、打游戏这些问题上。如果说这个班的情况不好,纪律很糟糕,那你就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把他制定的尽可能的具体一些、可操作一些。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量化管理制度内容的变化与更新,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学生,他们不可能对几年甚至几个月一成不变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我们就要根据这个班级的情况和每个时期的侧重点对内容进行增删,比如说这个班级原来没有丢东西的现象,风气很好,突然一连出现了几起,怎么办,除了查找原因之外,我们就可以在正面引导上做文章,把量化管理中有关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大公无私、做好人好事的条款具体化,增加它的分值,大力提倡正义,经常在班里表扬,创造一种气氛,就能挤掉一些同学心中的肮脏的东西,从根本上扭转班风。再比如说年级或学校开展一些活动,这时候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一些新的条款来配合这些活动,我把它叫做增加竞争性条款调动积极性。另外还可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发挥班级舆论效应,搞民意测评等等。总的来说,量化管理制度的内容应该是围绕班级情况常变常新的。

第二:在执行量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怕麻烦,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处理。

实行任何一个制度能不能起作用,最怕的是认真二字。一个班级,班主任在制度实施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行量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尤其是开始阶段,班主任一定程度上的事必躬亲对于树立量化管理制度的威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我一般坚持晚走。首先在放学前五分钟由值周班干部进行总结,把这一天量化办法的实行情况进行公布,违纪的批评,表现突出的进行表扬。然后我一般都要把违纪的留下来进行简短的处理,处理的轻重视情况而定:有的可能只是皱皱眉头看他两眼;有的可能提醒他违纪几次了,下次注意;有的可能让他自己决定该接受什么处分,总之不一而足,一般以不激化矛盾为限。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学生当天违纪当天解决,趁热打铁,针对性强,容易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对第二天的班级情况也有敲山震虎的作用。坚持一段时间,可减为两天一次或一周两次,遇有特殊情况或某一方面问题突出时可随时改为一天一次,以便及时解决。

经过整顿,若某一方面问题仍很严重,也可采取突击处理的办法。比如抄作业问题,有时候相当严重,可以在学生想不到的时间,比如在早上七点钟前或中午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或背后,让这些学生措手不及,辅以合适而又有力度的处理,可以起到令你意想不到的作用。此时若能辅之以量化管理标准的增删,效果将更佳。

第三:细化班干部值周纪录,可以为你的班级工作提供各种有效的数字。

我把我班的值周纪录分成了以下几项:1、时间:某年某月某节课某科;2、违纪或奖励情况;3、违纪程度或奖励等级;4、处理意见。由值周班干部对每天班里的情况进行登记。每一个月由专人统计值周纪录一次,制成量化表。量化表里包括班级每个同学的姓名、哪一个月、奖多少分、扣多少分、实得多少分、备注等几项。其中奖多少分又分为活动奖多少分、学习奖多少分、纪律奖多少分三项;扣多少分也分为严重违纪(包括打架、骂人、打游戏、传纸条、顶撞老师、旷课、迟到等)、一般违纪(包括迟到、工作失误等)。

上一篇:规章制度范文 下一篇: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