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范文

时间:2024-01-30 10:24:57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篇1

关键词 基本口粮田;效益;做法;对策;青海大通

中图分类号 S1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93-01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之南,全县总土地面积为3 090 km2,农作物种植以小麦、油菜、马铃薯为主。2008年依据《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区成果总体规划》,大通县退耕还林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启动,截至目前,大通县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共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1 888.63 hm2,其中,坡改梯931.30 hm2,低产田改造1 308.33 hm2,改善水利配套灌溉面积250.00 hm2。

1 已实施项目区取得的效益

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耕地条件得到优化,肥力增加,据调查梯田比坡耕地可增产粮食775.3 kg/hm2,效益计算期内可增加粮食产量18 622 t,可增加经济效益4841.72万元,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口粮,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开始向农、林、牧和产、供、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转变[1-2]。新修梯田,加上完善的配套措施,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为劳动力输转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劳动力输出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学到了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生活水平。

2 主要做法

2.1 落实部门责任机制,强化部门工作职责

大通县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是大通县政府,大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农田口粮田建设项目,把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作纳入建设“繁荣、和谐、生态、宜居”新大通的首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来抓,从政府县长到主管副县长再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的领导小组,并重点将口粮田建设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通过加强领导、监督和督查落实工作,积极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顺利实施项目打好了组织领导基础。

2.2 科学规划编制

大通县水保部门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项目实施前期深入有关乡镇,在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乡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开展可行性前期调研和论证,集中精力做好规划工作,科学合理编制方案,合理布设建设规模,为口粮田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2.3 严把质量关

建设单位大通县水保站在项目实施期间,明确责任人,派驻技术人员,对施工方进行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坚决制止和纠正施工方机械作业人员随意分割地块、留角留尾现象和坎坡不均等降低工程标准和质量的问题;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责任质量问题要求立行立改,不达标不放过,确保验一块成一块、修验一片、见效一片。

2.4 规范项目管理,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整体水平

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检查验收制”等制度。按照项目建设招进行招标投标工作,规范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程序,择优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或公司实施工程建设。水保部门自查验收全面结束后,由县发改部门牵头,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县级自查自验工作组,做好县级初验的各项工作。强化项目后续管理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按照“户有卡、村有帐、乡有册、县有档”的要求,认真地做好各种软件资料的收集、制作及归档管理工作。

3 深层次开发对策

3.1 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区,大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

由于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没有退耕的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便于机械化的耕种,部分退耕农户剩余的耕地相当少,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剩余耕地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承包给一些耕地比较多的农户,而他们则转产转业发展适合自身实际的服务业及其他产业。承包了大面积水平梯田的退耕农户,可以以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方向,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不断延长产业链[3]。

3.2 结合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

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配套了灌溉系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因此充分结合项目区设施农业发展规模,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4]。建设以防低温、抗暴风、大雪、暴雨和以深冬季节精细蔬菜生产的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建成绿色环保的蔬菜基地。

3.3 集约化育苗情况

调整生产结构,培育新的致富生产门路。口粮田建设实施项目区,生产建设经营方式向农户自主经营、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等多种模式并存转变。通过建立集约化育苗示范户,智能化育苗温室,每年度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和林业适龄生产苗,有效提高了生产苗的成活率和壮苗率,加快了农业和林业良种推广进程。

3.4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口粮田建设项目资金有限,按照全县总体规划,有目的、有重点地捆绑各类涉农、涉林项目和资金,使各类项目资金相互补充,使口粮田建设项目的效益持续稳固地得到发挥[5]。

4 参考文献

[1] 王洪良.基层气象台站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东气象,2009,29(3):54-55,58.

[2] 郭新,闵东红.气象为农村发展改革服务的思考[J].陕西气象,2009(4):50-52.

[3] 蒋福碧,晏卿,张翼.六枝特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目标及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09(6):60-61.

[4] 胡伟.同仁县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1(9):65-66.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篇2

关键词:规模经营;制约因素;建议

0 引言

按照国家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倡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笔者通过走访农户和座谈等方式,对本地土地撂荒及土地规模经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困境的原因。针对问题,就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出建议。

1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现状

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辖17个村147个村民小组,农户总数0.48万户,总人口2.1万人,劳动力总数8371人,其中常年在家253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0.25%;外出务工劳动力,占69.75%。全镇实有耕地面积1.935万亩,其中田1.35万亩、土0.58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92亩。在家总人口9333人中,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两项合计占在家总人口的84.5%,中青年劳动力仅占4.9%。目前,全镇土地种植面积约1.8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4.17%;海拔较高地方及整家外出农户未耕种季节性土地闲置约0.1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3%。

通过对临近乡镇调查走访,闲置土地得到一定利用,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和自发捡种等方式,实现了土地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其土地规模经营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农户数较多,但规模较小。实施规模经营的农户和面积分别为57户和1221亩。二是土地流转方式较为单一且不规范。种粮大户承租他人土地一般为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合同,承租期较短,具有不稳定性,影响了种粮大户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金石镇通过合同方式流转的土地涉及30户、土地面积117亩;帮助亲戚代为耕种的35户、土地面积127亩,两项合计仅占种植面积的9.0%。其他均系捡种,涉及280户870亩,占种植面积的32.2%,而捡种农户利益难以保障。三是土地规模经营种植模式不多。主要以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种植为主,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仅种植建设大棚蔬菜117亩,两项合计仅占18.1%;以蔬菜、果树为主的其他作物942亩,占28.7%,但比例仍然较低且分户规模仍然不大。四是土地规模经营多数系短期行为,缺乏长远目标,难以巩固。

2 制约因素及原因

通过调查走访,笔者认为,制约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成效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机化水平较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突出表现为:交通不便、道路不畅、田形没有得到调整、机械化水平较低,尤其在水稻插秧环节,机械化作业仍是空白。

2、劳动力严重短缺,科学种田水平不高。据调查该镇在家务农劳动力仅占全村劳动力的30.25%,致使劳动力严重短缺。一村二组村民赵某年高8旬,依然和年过7旬的老伴种植水稻4亩、玉米2亩,他总结在家务农劳动力状况是“三四十岁学种田、五六十岁正当年”。种粮农民普遍未经技术培训,对农业新技术掌握较少,科学种田水平不高,尤其在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田间管理及农机操作等方面掌握的技术较少。

3、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种粮效益偏低。近年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年均涨幅普遍在15%以上,同时劳动力价格也由以前每天50-60元,上涨到80-100元,严重影响了种粮经济效益。

4、土地分散无法连片经营,扶助政策落实没有到位。在家庭联产承包体制下,规模经营只能在分散的地块上进行,如种粮大户熊某大春种植面积达118亩,涉及3个组27户的田土,严重影响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家惠农政策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国家惠农资金虽然逐年增大,但多数没有补助到实际种粮大户手中。

3 对策建议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抗御风险能力。应将种粮大户种植的田土纳入涉农项目范围,加大田园化建设力度,实施田网、路网、渠网配套。

2、落实好国家有关惠农政策,调动土地规模经营农户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当前按承包面积补助、银行直发的兑现方式,实质上起到了鼓励撂荒、阻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效果。建议国家按照种粮上交数量予以补贴的方式兑现补贴资金,将补贴真正落实到种田的农户手中。要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非理性上涨,防止已经实施的优惠政策被农资价格上涨抵消,从而打击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控制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并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依法查处、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从而使种粮大户放心购买,放心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建议国家进一步出台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奖励政策。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一是抓培训强农民科技素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为载体,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农业函授教育、农村远程教育、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种粮大户的培训力度,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更要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和农业技术的应用能力,使他们成为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典范。二是传信息缩短技术到田的时间和距离。各级农业部门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及时传递栽培管理、病虫防治、防灾减灾等信息。三是推机械降低农业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机耕、机播(插)、机收等方面,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应用力度,从而降低生产中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规模经营效益。

4、加大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向农民群众大力宣传土地规模经营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有关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法规,充分认识到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从而进一步扩大土地规模经营程度。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篇3

一、土地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根本。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30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曾是中国农民的人生理想。土地是万物立命之本,如果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保障,社会就不会安定。我们农民在外面混不下去的时候有一句话:“大不了回家种地”!受到委屈的时候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只要有二尺五镢把在,咱还怕什么”!从农民这些发自肺腑的语言中,我们就可以认定,如果农民没有了土地,就等于断了后路,失去了依靠,一个失去了生存后盾的群体给社会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土地形势非常严峻。解放初期,全国人口4.5亿,到**年猛增到13.14亿,净增加近9亿人。而耕地面积从“”前1957年的峰值23.53亿亩,减少到**年末的18.51亿亩,净减了5亿亩。人地比率由**年的3.96亩/人下降到**年的1.39亩/人。其中有14个省人均不到1亩,有660个县人均不到半亩,已经低于联合国确定土地对人口最低保障0.8亩/人的警戒线。人均土地面积较多的地区,耕地质量又属于中低产田。所以保护耕地,稳定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土地政策的必然要求。中央提出保留18亿亩耕地是“生命红线”。今年“一号文件”指出,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又提出: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土地经营体制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家建设基础的牢固。历代王朝都非常注重土地制度建设,唐朝的“均田制”是我国较早的土地制度,他把分给农户或官吏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永业田”,可以买卖、继承,另一部分叫“口分田”,受田人死亡、逃离或判刑以后就被收回,这种体制实施了几百年,对唐朝的稳定、强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宋年间还规定:弃田户三年内回乡还地一半,五年内回乡还地1/3,五年后一律不还。这种制度保证了土地的充分利用,促进了粮食生产。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首先就进行“”,进而组建,收回土地走合作化的道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内农业出现了危机,造成全国性的“三年困难时期”,这个时候中央就土地问题,在高层发生了严重的分岐。在中国农业如何走出严重困境问题上,发生了两种政治主张的尖锐对立。首先是因为安徽农民搞了包产到户,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极力主张在全国推行,陈云还提出分田到户,四年恢复农业的建议。则坚决主张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以克服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批评用恢复个体经济来克服农业困难的办法为“单干风”。认为,农村个体小农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是不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必须同步,否则,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将面临绝大的困难。他说,包产到户、分田到户也不是不能增产,但“增产有限”,而且势必引发贫富两级分化。在土地政策上有一条底线,就是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坚持集体所有制。在的坚持下,中国农村走了合作化的道路,结果是用了三年时间,中国农业就走出了困境。但是受计划经济的束绑,在以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农业始终得不到大发展。时间到了1979年,安徽农民再次搞起了单干,由小岗村的一个小组长严俊昌秘密召集群众,签了契约,人人按手印,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成为“中国分田到户第一村”。据说这份“秘密契约”被收进了国家博物馆。对这个问题想了多年的邓小平同志认为小岗村的做法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由此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第二年全国就实行包产到户,宣告结束。在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这二十几年中,土地承包期由原来的15年,延长到现在的长期不变。中央只所以这么做,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稳定,保国民经济建设基础。尽管现在这种体制导致人地矛盾凸现,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

早在**年邓小平就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坚持长期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长期不变”和“很长的过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专家们争议不休。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着计划经济的终结,涌现出一批没有经过“第一个飞跃”的村,这些村没有在党报、党刊上尽情露脸,也没有作为一种农村发展模式被推广,但全国各地的农村都慕名而去,自觉的去考察学习。这就是以江西华西村为代表“国内始终走集体化道路”的村。2000年5月,中国小康村研究会,在北京韩村河村举办了首届“乡村发展世纪论坛”,同时举办了各省“第一村”经济发展历史展览,结果参展的各省“第一村”,竟全是依靠集体经济发展起来的,唯独没有一个包产到户的村。小岗村当初实行包产到户以后,安徽省委书记曾经说他们,几千万共产党员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包产到户解决了。他们解决了些什么问题呢?小岗村支书严俊昌在1993年退位时说,吃饱容易致富难,大包干只能解决吃饮肚子的问题,解决不了共同致富的问题。严俊昌离任以后,小岗村作为名村,支部书记一直由安徽省里派任,现任支书沉浩是省财政厅干部,上任以后首先参观了耿庄、红旗渠、这些走集体化道路的明星村,媒体称这是“红色洗脑”。**年小岗村又将土地集中到村里,搞集体化规模经营,这回是“收地”第一村。这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讲的,简单协作也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客观真理。当前我国“地权分散化”、“耕地细碎化”的程度到了至明清以来最严重的时期,“有人没地种,有地没人种”的问题成了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大障碍。规模经营耕地是提升土地产出能力的出路,是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土地政策呢?怎样才能做到“统分结合”呢?前题是要“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也就是稳定农村社会。一号文件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推敲。一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政府要“健全”的是一个“市场”;二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在土地流转中的角色是“中介服务”;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没有集中就没有规模,谁去集中呢?不是政府,政府要做的是“培育能够集中土地的市场环境”。这三句话里边用了“流转市场”、“中介服务”、“市场环境”三个关键词,这实际上给政府参与土地问题定了位。我县银州镇孟岔村的土地流转程序完全符合一号文件精神。一是在稳定农民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依法、自愿、有偿把经营权流转给8户农民;二是村集体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中介服务”作用;三是我们政府通过宣传、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给孟岔村的规模经营红枣培育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粮食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物质基础。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目标;一号文件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粮食战略工程,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核心产区,开发一批后备产区。抓粮食是省长负责制,抓“菜篮子”是市长负责制。今年要继续增加对农业投入,要在去年4318亿的基础上增加1307亿,中央“两会”以后又增加了252.2亿元,实际安排了5877.2亿元。用于农业生产发展3000亿元,重点向支持生产,向粮食主产区、生产大县倾斜;165亿元用于稳定和完善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这预示着农业补贴将作为一项国家长期制度来推行。特别是种粮补贴,不仅增加了量,还扩大了范围。换个角度思考,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存在危机,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大事。

当前,粮食恐慌是世界性的问题,一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实施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策,一方面快速发展城市侵占了大量粮田;另一方面顾了城市建设顾不了抓农业生产,导致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如印度这样的产粮大国,由原来的小麦出口国演变成了进口国。二是国际能源紧缺,全球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加剧粮食消耗的增量,世界上12%的玉米用于提取乙醇。从发展的角度看,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发展生物能源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粮食的产需自给率在97%左右,但从品种上看,玉米产需基本平衡,小麦、水稻供求偏紧,大豆存在较大缺口;从消费用途看,口粮消费有所下降,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明显增加;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等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地下资源消耗引发粮食能源的开发,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

以同志为首的那一届国家领导人,使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但是有人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就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人民日报》曾正面报道河北省产粮区将麦田改成牧草场的“大动作”。黑龙江省提出过不再以粮为主,要实现粮食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同时中央在全国各地修建中央粮库,用于贮存余粮。就连种地的农民也认为,只要有钱就不愁吃不上白面。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现在报道国内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增产,去年突破了一万亿斤的大关,这是法定的统计数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我国粮食自给率是97%,而专家评估是80%。我国在正常年份的粮食产量是9600亿斤,近10年的粮食消耗是9800亿斤/年,缺口是200亿斤。**年是我国粮食开始增产的第一年,全国一片叫好,说是政策带动、工作推动、市场拉动、再加上老天爷天感动,所以大丰收。这一年的总产量是9100亿斤,和需求还差700亿斤,差不多是全国人短缺一个月的粮食。而世界年粮食贸易总额在4000亿斤左右,一旦中国发生粮食危机,把世界上所有能卖的粮全部买进也解决不了问题。去年以来,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世界谷物储备下降至**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上一些不友好人士就提出了“中国粮食”。去年全国粮食总产突破一万亿的历史大关,国内达到粮食产需基本平衡。总理最近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3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能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篇4

一、基本情况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端,交通便利,下辖21个乡(镇),幅员面积1202平方公里,耕地7亿平方米,全县总人口93万,其中农业人口80.2万人,人均耕地867平方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区域内气候、土壤条件好,光照资源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在推动工业化城镇的过程中,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打造粮食生产大县。2007年以来我县连续五年荣获“产粮大县”的荣誉称号。

二、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

今年我县将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求,继续落实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的基本思路,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保护基本农田和加强耕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平方米以上,总产达到75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化布局,努力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所占比例,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三、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小麦、玉米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扶持粮食发展的惠农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提高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各乡镇要以实施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区,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对粮食生产的促进、带动和示范作用。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确保农民得到最大实惠。

(二)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搞好土地复垦、管理和后备资源的开发,确保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7亿平方米以上。主管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农业部门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用地补偿和农业环境污染的监控管理。在落实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时,做到受破坏的粮田不能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实行科学的间作和轮作,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建设。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力度,加快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基本农田的抗旱排涝和高产稳产能力。继续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机肥积造,大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综合利用和改土培肥三项重大技术,要结合沼气富民工程的实施,增施沼气肥,保护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2.建立重大灾害应急预警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制定旱、涝、冰雹、重大病虫害的防御、补救措施,以提高我县粮食生产应对重大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大农时季节,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分赴各乡镇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帮助乡镇抓好面积落实、田间管理、机收机播等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报,制定防灾减灾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在自然灾害方面,重点防范大范围的干旱、洪涝和突发性的风雹、低温冻害,特别是做好防特大旱灾的物资和技术准备。在病虫害方面,结合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活动,辐射带动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一批专业技术队伍,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升病虫草害防治效果和水平。

3.积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大好机遇,以我县玉米良种繁育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我县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粮食大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优化粮食品种布局,提高粮食品质。

结合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中东部乡镇主要品种布局规划,逐步实现种子优质化、管理规范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提高小麦、玉米的品质,提高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我县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根据国家、省、市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活动精神,全县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资金支持,整合项目资源,集中向万亩示范片倾斜,做到层层抓高产创建、主要农作物都有示范。把高产创建与培育种粮大户、专业化服务、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探索农业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今年,我县建成10个万亩方、10个千亩方、12个百亩方、20个0.7万平方米超高产攻关田。粮食高产示范方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同时,加快推广普及小麦优质良种、适期播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和玉米“一增四改”等关键技术,树立不同规模的高产典型和样板,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全面提升我县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四、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一)划定粮食主产区保护范围,保证粮食生产能力。

划定粮食主产区后,国家应当对粮食主产区实行优惠政策。一是调整土地承包政策,为便于机械化耕作,提高耕作效率,现行政策规定土地承包30年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集约经营,不利于粮食主产区规模化生产。因此国家在土地流转方面给粮食主产区更多的扶持政策,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粮食主产区的规模经营。二是进一步完善粮食收购有关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粮食主产区一般经济实力较弱,国家要加大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投资力度,以增强其发展后劲,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使国家预算内的农业基本投资落到实处,尤其要增加对与粮食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兴修农田水利、交通等配套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

粮食产业化可增加粮食生产附加值,这是带动农民进入市场,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扶持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把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兴粮的力度。

国家应将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建立健全县、乡、村农技服务机构和农村科技示范户,应通过讲座、农民函授、示范推广、典型引路、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走科学种粮的路子。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篇5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乡镇城镇化扩张,工业集中区推进,乡镇面貌一新的背后是大量耕地被蚕食,耕地面积锐减;现行货币政策安置方式无法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失地农民生存难以为继;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要地农民呼声与日俱增,引发深层次矛盾,诸多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总之,解决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农地问题是农村发展的基本问题,对探索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保护耕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利益大有裨益。

一、存在问题

(一)土地纠纷颇多

“七种八养九行当,种粮是个亏行当。”这是前几年农民种田难以挣钱甚至赔本的真实写照。在粮价低迷,土地效益低下,税费过高情形下,许多农民忍痛放弃土地。如今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国家惠农政策出台使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与此同时,以土地上利益纠纷引发诸多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理上缺位。主要情形有

⑴昔日撂荒失地农民如今要地。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农民纷纷走南闯北,抛妻别子涌入都市“淘金”寻求致富路。举家外出打工农民或他因无力耕种,农田被撂荒未流入他人。这样撂荒农田被一些农民“拾田”耕种。如今种田划算。失地农民为要地三番五次向镇村反映,而占地农民也不愿意出田。同时,乡村干部认为,以前土地效益低下时农民选择打工不愿意种田,苦口婆心劝说耕种也无济于事,最终不得不找人耕种。现如今,眼见粮价上涨要地,哪有这样便宜的事呢?

(2)昔日外出打工农民返乡要地。外出务工农民将无力耕种的农田交给亲朋友邻代耕代种,也未办理任何手续,这为日后因土地的权、责、利而发生纠葛埋下“伏笔”。在种田效益低下,土地效益排徊不前情况下,农田多数是无偿流转,此前,农村土地流转往往不规范。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或因家庭缺乏劳动力致使农田弃耕,从而请人代耕,往往只是口头约定的“口头协议”、“君子协议”,未签订正式的土地流转合同。农民在农田收益低的情形下,将农田交给种粮大户及其它农户代耕,耕种双方权、责、利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无偿的,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是“两不找”,转让方农民无须向代耕户付费用,而代耕户也不付任何报酬给转让方,而农业税由代耕户交纳。另一种情形是转让方农民倒贴一点钱给代耕方。在粮价低迷情况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即使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也未经司法部门公证,合同往往失范。而如今,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国家对农业许多优惠政策,譬如减免农业税费、降低农业税率、发放粮补、早稻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感受到现在种粮很划算,弃耕农民要求讨要农田复耕,取得农田意愿与日俱增,因而事后往往因土地流转合同失范发生纠葛。

(3)农村人多地少户口要地。前几年,由于种田效益不明显,甚至赔本。农民不愿意多种田。这样农村形成了“有田无人种”的窘境。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对农业反哺的政策出台,粮价上涨,让农民喜上眉梢,一些农民深感还是种田划算。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后,土地承包政策是30年不变,村组人均耕地不均衡,加上前几年农村计划生育管理落后,超生人口在地改时未分到田。这样一些家庭就形成人多地少。人多地少少户要求调整农田和弃耕户要求复耕,取得农田意愿与日俱增,往往因土地利益与村委会及其它农户发生纠葛。

2、管理上越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管理、经营,可由村集体组织的承包经营。”同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农业收益低下及农民对土地关爱程度偏听偏低情况下,一些企业和农民利用自己的优势,如资金、技术,租赁外出务工农民土地进行集中成片开发,发展规模经济,而村委会往往越俎代疱,将外出务工农民弃耕承包田全部或部分收回调整重新对外发包,在农民不知情下越位代替农民谈判、签订合同。农民要地,而企业和种田大户则认为,自己在税改前签订合同,是“合法”的。在越位土地流转过程中,农田大量向企业集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占用农田进行种花植草,使基本农田保护面临严峻考验;同时加剧了要地农民与其之间矛盾。在农村,当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时,就产生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越俎代疱代替农民签订合同,履行发包方权利和义务时,必须尊重农民个人意愿。而在操作规程中,未经农民同意越位代签合同,很难保证农民自身利益。

3、管理上错位

市场经济下,一些农民外出务工无力耕种,有的农民过去长期拖欠税费。有的村委会以村民“你自己不尽纳税及挑圩筹资义务,还享受什么权益呢?”为由,强行收回农民手中的土地重新发包给其它农户耕种,收取一定费用。另外,有的村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低价收回外出务工农民土地,高价发包给一些企业或业主种植苗木 、花卉,违背了现行国家政策。

(二)乱占、圈占,浪费土地问题始终未解决

我国是世界上人地矛盾最尖锐、最突出的国家之一,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粗放利用还在延续。我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不朽贡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问题严之又严,高瞻远瞩,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紧守这一条耕地保护“红线”。是历史和现实的客观需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但近年来,我国各地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之势,许多乡镇城镇化面貌日新月异,千百年来农民习惯于的“乡土社会”正转型为“城镇社会”,对于不少乡镇经济与社会发展来说,发展小城镇无疑是一个“大战略”,同样具体到每个小城镇的建设也有个“战略问题”。这就是在每个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耕地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城镇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生态环境双重保障任务,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耕地,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把美好家园献给人民群众。土地是最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但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乱占耕地在农村还依然普遍存在。个私企业异军突起,无疑要占用农地,同时势必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农村“空心村”存在,农民建房弃旧建新,造成村庄渐渐向外扩张,侵占农田;更有些地方本着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观念,发展经济就打土地主意,依靠土地作交易,造成耕地锐减。

(三)失地农民问题成为日趋严峻的问题

土地承载着农民诸多希冀,承担着农民社会保障功能,如土地为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土地作为一种商品,由于价格上涨具有增值的功能,农民子孙后代对土地拥有继承权。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农民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梦想被击碎,农民失去集养老、就业、生活保障于一体的土地后,却不能和城里人一样拥有社会保障。在现行征地货币安置方式中,失地农民极易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成为新的城市贫民,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一次性补偿,其补偿标准虽然相对于过去也“水涨船高”,但与土地非农升值相比,差之甚远。计划经济下的一次性补偿,其标准低,不全面,一旦补偿费用光,生活无保障,农民心理上不能接受。对补偿低,农民反映强烈,不愿田被征。另外农村土地在被征过程中存在着同地不同价现象,乡镇之间相比,有的每亩5000元,有的仅3000元。其补偿标准地区差异悬殊。千百年来农民信奉“不患寡就患不均”,因土地补偿标准差异,诱发农民攀比心理。

二、成因

(一)农民要地的背后是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滞后

农村土地流转无序、失范现象。一方面有农民自身草率了事,缺乏法律意识。村委会、乡镇越俎代疱替农民签约;另一方面则是缺乏为农民土地承包服务的中介机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相关条文也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或村委会管理、经营,可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村委会将弃耕田、农村死亡五保户承包田收回向人多地少户发包,或成片“反租倒包”给企业、种田大户时,无论是出于“好心”,还是为增加集体收入等因素。但土地流转中须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事实上,倘若有个能站在农民立场,以同一个声音为农民服务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机构。这样势必公正、公平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

(二)土地产权不明晰

土地产权又称土地所有权。土地产权其含义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对土地占有、处分、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产权是物权的一种,它的主体是土地所有权,客体是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属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经营、管理,已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营组织经营、管理”。事实上,法律对农村土地阐述只是一个原则性问题,根据《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国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通过承包获取了土地使用权。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实际上不明晰,农民集体所有是一种所有权主体缺位的所有制,农民土地流转过程中向企业、种田大户、缺田户集中时,就产生村委会或乡镇代替农民谈判签订合同、协议现象。同时征用土地过程中,农民作为承包人和经营者,却不能参与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这实际上极易造成交易双方主体缺位,农民的合法利益受损。

(三)变味的政绩观,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误区未走出

在一些人头脑里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思想误区,种粮食农民永远富不了,要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就要多上项目,就要用地。而在现行干部考核中,“政绩就是硬道理”成了干部升迁的硬杠杠,要出政绩,得干几件显山露水的政绩工程,这样马路宽起来了,楼房高起来了,干部形象却在百姓心中矮起来了。经营城市,使城镇面貌一新,但极易形成占地——收益——再占地——再收益的恶性怪圈,致使保护耕地“红线”成了“弹簧线”。农村城镇化,地从哪里来?这已成为农村城镇发展面临一个具体而又现实不容回避的问题,寅吃卯粮经营城市即经营土地,用光子孙后代资源,其后患无穷。

(四)征地制度上的缺陷

对被征地农民安置的方法通常有三种:首先是土地换就业;其二是失地农民集体负责安置;其三是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下,乡镇企业纷纷倒闭,采取前两种安置方式不可能实现的。通常情况下采取货币补偿方式。农民征地得到的补偿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土地补偿,标准为该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二是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年产值的4-6倍;三是被征用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实际上对征地农民是按前三年农业的平均产值计算,未按照市场交换所实现。失地农民的补偿犹如企业买断工龄,工人们往往享有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实质为失业。农民拿来到手的一亩地三、四千元补偿,对农民生计来说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长久生活。其中还不乏乡村层层盘剥、扣压、占用。其实,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表明: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基本形态,即村集体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和乡镇农民集体所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三种形态的集体所有权主体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其拥有的土地权利不因为行政隶属关系而有等级之别。因而,被征用土地的农民集体享有获取征地中衍生的土地效益。

三、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其目的就是促进土地资源开发,提高农业效益为目标。然而由于随意终止承包合同、越位收回农民土地,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已上升为农村主要矛盾。因而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农民利益,依法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

1、把好“三关”,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

(1)申请关。承包土地农户或单位、个人需要土地流入、流出,必须由个人或单位向承包方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时需要注明流入、流出的条件、地类、面积及流转形式,在双方协商一致基础上,经发包方同意后,签订书面意见,真正做到有据可查,避免日后因土地流转发生。

(2)合同关。对流转土地,经双方协商后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规范管理,切实保护依法形成的土地流转关系和农民土地承包权。

(3)登记关。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由承包方向发包方所在地乡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构登记。乡镇两级对土地流转情况做到准确记录和反映土地流转情况,并实行土地承包动态管理。

2、立足“四化”,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

(1)农村土地承包长期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土地流转的主体是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和其它经营单位,客体是土地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所以承包权的物权化并不排斥经营权的流动。党中央提出土地延包30年不变,其核心是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因而以立法的形式给农民吃“定心丸”,避免任意削弱、剥离农民土地承包权。国家用法律明确农民对土地的使用。同时也让农民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2)土地流转市场化。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乡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多渠道收集供需信息,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农经部门统一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并加强合同监管,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使之能代表农民利益,给农民“国民待遇”,并对农村土地承包中的合同纠纷,做到及时处理,规范调处。

(3)土地流转高效化、形式多样化。应该看到土地延包后,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在外务工经商农民不愿意种田或多种田。这部分农民在外向非农产业转移,出现部分农民务工经商无暇顾及承包地,同时这些农民也愿意将农田转让出去。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是30年不变,但各地可因地制宜,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出让、转包等流转形式,对农民自己因需要调整土地也应支持,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优化资源配置。基本以自愿、互利、有偿为原则,实行农村土地流转高效化,打破所有制、行业的界线,建立多形式、全方位的开放的流转机制,达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目的。农村土地流转可采取的形式有:[1]①转包。指经承包方同意,原承包人将自己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转给其它农户、单位,转包后土地承包关系不变。②转让。指经发包方同意,承包人自愿将部分或全部土地及原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一并转让给其它农户、单位和个人,由新承包方代替原承包人履行承包合同,转让后原承包关系转让。③入股。指承包人以自己承包的土地经营权折股加入股份制功股份合作制经营,风险共担,利共享。④租赁。指承包方将其土地经营权单独或随同地上附着物租赁给其它农户、单位或个人使用,并收取租金。租赁不改变原承包关系,租赁双方只有租金收取关系。

(4)土地流转法制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农村土地流转走上依法管理轨道,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及土地流炜关系。另外,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确保党的农村政策依法落到实处,使群众反映的土地中“焦点”、“热点”问题得以及时处理。

(二)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

耕地锐减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近年来,乱占耕地,土地利用率低也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虽然国家整治土地市场已取得成效,但保护耕地依然是任重道远。应该看到,国土资源管理,它不仅是保护资源的行政执法工作,且是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工作。(1)在严格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努力行使宏观调控多项职能,守住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各项建设用地,不得改变规划用途。总之,农村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本质上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需求。因此,必须遵循土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约每一寸土地,从而达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多途探索和开辟新的补偿方式,使用权失地农民与城里人一样拥有同等待遇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失地农民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权益保障及就业。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对象特征,实行差异性保障。18周岁以下,他们需求体现在教育权益上保障。18周岁-50岁左右失地农民,短期面临的是就业,长期则是怕生病。50岁以上-60岁,转移就业是难于上青天,他们缺乏青年身上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叶落归根思想,对生活保障具有强烈需求和渴望。60岁以上的,体力丧失,风烛残年,盼望过上安稳的幸福晚年。失地后面临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要求对生活、疾病、养老保障。一次性贷币补偿安置“一发了之”,并没考虑土地在生产生活中保障作用,政府责任所在就是开展失地农民岗前培训,建立失地保障举措,解决后顾之忧,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望。

(1)各地要学会用“加法”来为失地农民增加收入,就要求抓好失地农民素质培训,通过政策倾斜加长失地农民就业的“短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人力资源,是获取高收入的可靠保障。对此政府要根据失地农民素质状况,按不同行业、工种,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拓宽失地农民打工空间,对年龄大、文化低的进行短、平、快的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对具有初高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培训时与大中专学校“联合造舰”,进行电脑操作与维护、机械加工、服装加工等技能培训,使他们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即需要什么工种?用工单位和企业开出“订单”,政府随即开出“菜单”,选出符合要求的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向企业输送、推介,而培训失地农民的“阳光工程”和联系费用则由政府“埋单”,不增加失地农民任何负担。(2)对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采取征购方式,提高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土地作为财产的市场价格及农民人去土地后的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篇6

一、粮食安全面临的新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去年又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53080万吨,粮食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粮食持续再增产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当前一个时期粮食安全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一是保护基本农田与增加财政收入存在矛盾,房地产泡沫经济影响深刻。据了解,有些市县领导不能正确处理这一矛盾,把增加财政收入的着眼点并未放在工农业开发上,而是放在了房地产开发上。他们看到花七八万甚至二三万元把一亩地从农民手里征米,一二十万元再出让,增加财政(政府)收入很容易,便自觉不自觉地把基本农田保护只是挂在嘴上,而实际上或明或暗地支持、纵容或袒护房地产商大量开发土地,甚至多占滥占耕地。甘肃省的土地出让金2003年之前每年在20亿元以下,从2006年开始超过30亿元,2008年超过50亿元,去年达到60.48亿元,上缴国库的49.41亿元相当于全省财政收入的1 7.2%。可以说,现在的政府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土地财政”!甘肃兰州市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只有1368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4%,但每平方米万元以上的楼房(不算别墅)竟然也接连出现。可以说,房价飞涨与政府有着极大的关系,政府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保护基本农田!资料显示,甘肃省基本农田已由1998年的410.5万公顷减至2009年的384万公顷,减少了6.5%。造成这种结果的正当因素固然很多,但也必须坦率地承认,房地产泡沫经济已对基本农田保护构成了严重挑战,而且其影响是非常之深!

二是粮食生产与实现城镇化和结构调整存在矛盾,耕地和粮播面积日益缩减。

我国耕地面积目前人均只有1.38亩,相当于美国的1/6、加拿大的1/14,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要占用土地,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压粮扩经,耕地和粮播面积必然还要减少;未来的生活水平又肯定会提高很多,从而必将持续拉动粮食需求的增加。专家预计,今后人口可能以年均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而耕地以年均66.7万公顷的速度减少,2030年的16亿人最少需要62000万吨粮食,也就是要比2009年增长16%以上。如此艰巨的任务,耕地问题已经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三是许多增产措施与土地休养生息存在矛盾,耕地质量普遍下降。首先,这些年来我国为了解决温饱,采取了各种现代化的措施,有的甚至不惜杀鸡取卵,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其中尤以大量施用化肥为最,在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但直至目前,我国氮素化肥亩均施用量仍然分别是法国、美国、德国的1.51倍、3.29倍和15.9倍。资料显示,我国各主要农区由于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等原因,已经导致大片农田土壤结构破坏,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酸化、盐渍化增加,耕地土壤基础地力日趋减弱。其次,我国虽然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许多地方名义上也在占一补一,但实际是以次充好、玩数字游戏,占的是平地、灌溉和排灌条件好、高产稳产田等高等级耕地,补充的却往往是山地、旱地等条件很差的低等级耕地,不要说一亩顶不上一亩,有的恐怕八九亩都顶不上一亩。再次,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不少厂矿排出大量“三废”,造成严重的重金属等污染,加之地膜、农药等污染,致使我国污染土壤已占到耕地面积的1/5。国土资源部2009年12月24日调查与评定成果显示,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1等最好,15等最差),优等地和高等地分别只占2.67%和29.98%,中、低等地(低于平均等别的10至15等地)比例大幅度上升,占到了57.3%。这样的耕地质量,怎能不使我们对未来的粮食生产深感担忧?

四是粮食结构与实际需要之间不协调,产销平衡难度加大。分品种看,粳稻供求

趋紧,大豆产需缺口较大,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商品周转库存有所下降,畅通粮食流通渠道和加强产销衔接的任务繁重,粮食库存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尚需进一步优化。分地域看,“北粮南运”格局日益强化,粮食主产省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粮食产销平衡省区普遍存在粮食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但年度之间不平衡、区域之间不平衡、品种结构之间不平衡的“一个平衡、三个不平衡”现象,有些省区已经开始从产销平衡区向粮食销区转化。以甘肃省为例,小麦年消费量45亿kg左右,产量只有25多亿kg,缺口20亿kg;所需大米年约5亿kg,全部要从省外采购,今后这些品种的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在该省的河西粮仓,酒泉市粮食库存已由2004年的34.3万吨锐减到2009年的7.57万吨,减少了78%;张掖市从省外调入小麦同比由375万kg猛增到10178万kg、增加了26倍,自产的小麦仅能维持本市人口8个多月的口粮需求,年口粮缺口在1.1亿kg左有:当年曾获全国一熟制地区“粮食单产冠军县”称号的临泽县,85%的农户现在已不种小麦,90%的农户已没有存粮,口粮基本上都靠市场购进。这样一批过去主产小麦、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市县,现在都自身难保,如何能成为全省粮食供给的后盾?2009年底全省粮食综合库存仅16.1亿kg,比上年又减少了1.15亿kg,产销平衡可以说有名无实!

五是各社会层面对待粮食安全的态度不尽如人意。据了解和分析,农民一大多数不知道粮食安全的基本含义,认为粮食安全是当官的事,与老百姓无关,种粮食不赚钱,不如出去打32;乡村干部一大多数认为粮食安全是县长的事,农村稳定、农民生活过得好就行了;市县长一许多人主要考虑的是市政建设,关注更多的是政绩,认为“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粮食”,粮食安全是省长和国家的事;省长一粮食紧张时要抓米袋子,现在粮食又不紧张,虽然也要负责,但主要考虑的是农民收入,关注更多的是GDP,最头痛的是矿山安全隐患,从没见到因粮食减产而受处分的,认为“没有粮食可以从外面调,粮食安全又不是我一个省的事”。从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粮食安全是总理一个人的事。

六是全球粮食危机可能再次发生,跨国粮商冲击难以阻挡。今年以来,俄罗斯、

乌克兰等国高温干旱造成粮食普遍减产,印度、巴基斯坦的洪灾使大量储备的小麦浸水腐烂,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使全球粮食危机的阴影仿佛再次出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今年9月1日公布,2010年全球小麦产量继续下降,为6.46亿吨,较2009年降低5%;粗粮产量为11.25亿吨,较6月份的预测数低0.06亿吨;整个谷物产量从6月份预计的22.79亿吨调低到22.38亿吨;2011年小麦期末库存预测数调低到1.81亿吨,较8年前的初水平降低9%。与此同时,一些金融资本参与粮食投机,出口禁令、进口国家囤积以及大宗商品贸易缺乏适当监管等政策,对全球粮价大幅飙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FAO公布的数据显示,国际粮价和食品价格指数今年8月份较上月均上涨5%,分别是自2009年11月以来环比最大增幅和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世界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我国超强行业优势的大豆时代已不复存在,目前中国67%的小袋食用油生产已掌握在邦吉、路易达孚等国外粮食巨头手中,全国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中的66%和进口大豆加工能力的80%被外资控制,中国大豆主产区、占全国大豆产量近一半的黑龙江省,今年上半年68家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而且,国际粮商现已加紧布局,通过种子、化肥、仓储、加工等渠道,逐渐介入玉米和小麦两个品种。一旦国际粮商控制中国粮食流通领域,将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二、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和途径

粮食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各方面形成合力和多种办法有效集成。最根本的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带头“藏粮于心”,把确保一方粮食安全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总理一个人的事变成13亿人的事,全国都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民”、“储粮于库”。具体思路和途径,主要应把握这样几点:

(一)采取过硬措施,切实搞好基本农田保护。要想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以足够的土地为基本前提。首先,各级政府要以身作则,规范征地行为。省、市、县主要领导一定要真正地、而不是敷衍地把基本农田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切实实抓到手上。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的做法要认真坚持,决不能流于形式,而且要将完成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离任审计的范围,任期内完不成耕地保护责任的要按渎职追究。其次,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利用计划,坚决防止借调整城市建设规划而将非法占基本农田的行为合法化。经批准而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必须严格做到先补后占,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第三,护田赋权于民,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农村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村社一般都应设信息员,以便监管部门及时掌握信息,并坚持动态巡查,做到“地动我知”,重在事前预防。第四,要严格执法,认真监督检查,并积极新增土地,大力支持单位和个人提高耕地质量,对成绩突出的应予重奖,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予以严罚。

(二)调整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近几年国家实行由财政直接给农民补贴资金的惠农政策,应该说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每一项的补贴数额到农民头上几乎很少,一户的总额一般也就二三百元钱,少的只有几十元,显得补贴面有些过大,补贴资金过于分散。粮食直补又普遍都未按粮食播种面积、而是按所有土地面积计算下达(不管是否种粮食),结果有些乡村每亩只补贴三五元,甘肃省卓尼县柳林镇唐尕川村三组的粮食直补每亩仅有1.73元。难怪一位副市长直言不讳地说:“现在上面有点作秀,本来总量就少,还列那么多项目,农民不拿吧、是个补贴,拿吧、没多大用,真像鸡肋一样”。因此,有必要对惠农政策进行调整:一是尽可能增加粮食直补资金。粮食安全不能靠农民的牺牲来保障,而是要靠包括城里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来保障,也就是需要政府给予补贴,直至补贴到农民愿意种粮。比如说再增加一倍的粮食直补资金,并把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等补贴合并到粮食直补范畴中去;二是改进粮食直补办法。全国要统一规定,不能再按照土地面积补贴,而要按照每个农户的粮食播种面积予以补贴,或按农民出售给国家的粮食多少,凭售粮发票予以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三是改革农机具购置补贴。现在的农机具购置补贴属于特惠制性质,虽然只是少数人享受,但金额不小,购买大型农机者最高的一户竟可补贴10万元之巨,比许多地方一个村子所有农户的粮食直补利农资综合补贴总额都要多,显得很不公平。而享受补贴的人从事耕地、收割等作业时,通常仍按照市场行情收费,并未向服务对象优惠,群众反响强烈。建议取消农机具购置补贴,而将其归入粮食直补范畴。

(三)推广先进科技,努力提高粮食亩产。在粮播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提高亩产就成为增加粮食总量的关键。例如甘肃省,针对干旱这一主要矛盾,探索出了“梯田、水窖、地膜、调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使玉米在大早年景下平均亩产达500―700kg,高的达到900kg。全省2009年推广50.53万公顷,增产粮食6亿kg以上。各省都有适合当地的先进科技,必须把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进行组装,积极普及推广,以便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

(四)鼓励土地流转,加快产业化经营。顺应农民大规模转移的趋势,要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将耕地向种粮能手集中,政府从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要强化信息服务,大力发展订单粮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切实搞好粮食的储存、运销和加工,把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五)适当提高粮价,搞好产销衔接。粮食是特殊的商品,而不是福利品和救济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根本办法,应该是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我国从2005年开始对稻谷和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以此而把粮价托起来,这可以说是粮食连年增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国家应该加大托市收购的力度,再适当提高粮食价格。产销平衡省区的粮食主产县也应按保护价收购。对受粮价上涨影响较大的下岗工人、低保户等城市低收入阶层,可用社会政策来解决,以保障其正常生活。当然,提高托市收购价格需要中央财政再多拿钱,从算政治账的角度,这应该是值得的。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强化粮食省、市、县长的责任,真正把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主产区要尽可能多购粮,积极推动粮食外销。产销平衡省区要尽可能减少对省外粮食调入的依赖。由于在粮食补贴的政策下,粮食主销区吃的是补贴价格的粮食,因此,粮食主销区应对主产区进行补贴,通过国家把一部分补贴给主产区,由政府用于农田基本建设

和粮食基金等方面。产销区之间的合作方式要更加多样化,互利互信,共同做好粮食供求平衡工作。

(六)参与国际分工,积极争取粮食控制权。我国的粮食安全既然受国际环境影响,那就要尽可能提升获取粮食的能力。因此,首先要通过整合和重组,使一些国有粮食企业成为世界大型粮食集团,增强与国际同行们同台竞技的能力。其次,国有粮企要勇敢地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承担起与跨国粮商争夺粮食控制权的历史使命。资料显示,美国四大粮商在南美大量购买耕地,面积约相当于美国耕地数量,并且拥有当地的铁路等种种便利条件;日本的农业企业也积极走出去买地组织生产;而中国粮食企业仅仅在非洲拥有少部分耕地,不仅面积有限,而且相关配套措施也不甚到位。在这方面,应该向美国学习,通过买地租地种植粮食、控制粮食流通环节,以此确保进口粮食来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再次,呼吁和联合其他国家,努力遏制粮食大宗商品商的过度投机,尽快确立可靠的国际粮食储备政策。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篇7

农业是安天下、稳社会的基础产业,粮食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国际粮价持续攀升,粮食形势骤然紧张,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粮荒,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和调动汉阴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为深入研究当前我县的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了解全县的粮食生产情况,笔者就此进行了相关的专题调研,通过调查了解,认真分析了制约汉阴县粮食生产发展的问题,并对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确保我县粮食安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汉阴县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 1.1粮食生产现状 汉阴县地处秦巴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共有耕地2.3万hm2,其中水田0.77万hm2,农民人均0.03hm2,水田占粮田面积的33.5%。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以及小麦、薯类等。从2005年开始,我县粮食产量连续6a稳定增长,特别是2009年、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均超过10万t大关,分别达到10.2374万t、11.0219万t,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万hm2,其中,水稻0.74万hm2,小麦0.38万hm2,玉米0.61万hm2,马铃薯0.45万hm2,红薯0.37万hm2,全年粮食总产达11.0219万t,创历史新高。 1.2粮食生产构成及水稻生产情况 我县的粮食作物有5大类,即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红薯,为1a2熟制。水稻是我县的主产,玉米主要作为养殖饲用,小麦在各地已成零星种植,马铃薯主要作为蔬菜食用,红薯主要作为粉条加工原料。水稻是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县具有川道区域面积大、水田集中、水稻生产水平高、米质优的优势,是安康市水稻主产区。全县有水田0.77万hm2,户均获水田0.1hm2,人均0.03hm2,以2010年为例,全县种植水稻0.74万hm2,水稻总产5.4966万t,平均单产7440kg/hm2。 1.3粮食产量和供应情况 我县粮食生产从总体看,全县粮食库存充裕,供求平衡,但存在很大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以2010年为例,全年粮食面积2.83万hm2,全县总产11.0219万t,除去杂粮、红薯(主要为粉条加工原料和养殖饲用)、马铃薯(主要作为蔬菜食用),按汉阴人的生活习惯和膳食结构,真正用于人们生活需求的粮食仅为水稻和小麦两种作物,其面积为1.12万hm2,总产为6.4261万t。按现行人均实际每天消费粮食0.45kg计,其中:大米0.25kg、小麦面粉0.2kg。全县常驻人口全年需消费粮食(主指为稻谷和小麦)5.37万t,其中:大米2.21万t,折稻谷3.16万t(出米率按70%计);面粉1.77万t,折小麦2.21万t(出粉率按80%计),而用于生活消费所生产粮食总产为6.4261万t,因而本县粮食供需平衡,生产量大于本县消费需求量,盈余1.0561万t,亦即本县自产粮食能完全满足常驻人口的消费需求,但生产与需求存在很大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表现在:本地产稻谷(5.4966万t)可够全县消费并有盈余,盈余2.3366万t,而全县小麦总产量仅为0.9295万t,供需缺口1.2805t,缺口达57.9%。全县玉米总产量为1.6944万t,主要是养殖饲料用粮。好在目前粮食市场较活,个体经营商贩从外地调回大量的优质面粉、大米和杂粮,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在我县还未出现粮食恐慌现象。 2目前制约我市粮食生产发展的瓶颈因素 2.1农资、人工工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粮食比较效益降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农资、人工工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算自己的帐,每667㎡油菜从种到收需9个月时间,除去生产成本仅有利润160元,只需在外务工1~2d就赚回。粮油作物中种水稻的效益最好,除去生产成本可有利润410元,种一季水稻每667㎡的生产效益也只需在外做4~7个工就能赚回。因而,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种庄稼不划算,远不如在外务工,部分地方的少数农民有撂荒现象。 2.2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我县现有耕地面积2.3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075hm2,仅是全国平均水平(0.093hm2)的80%。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公路网和居民用房的建设,一些耕地、粮田被征用,虽采取土地置换,实现了占补平衡,但转换过来的多数是开发难度大、质量差的土地。 2.3农村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 耕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使得耕地质量逐步下降;农药(含除草剂)残留以及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累积,耕地土层不断被污染,粮食品质下降。 2.4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 汉阴县户均经营耕地面积0.31hm2,而户均经营的高产田还不足0.13hm2,种粮大户少,规模经营程度不高。粮食加工仅有新鑫米业和红星米业两个公司,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 2.5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新技术、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缓慢 乡级农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人散、线断、网破"的现象,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工作的发展要求。 2.6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多数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他们文化程度低,思想相对保守,新技术推广应用难度大,直接影响了粮食科技水平的提升。如在农作物病虫防治方面,农民仅重视水稻病虫的防治,小麦、玉米病虫防治几乎很少。 3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粮食生产当作安天下的重要产业来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天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根本,粮食生产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农业持续发展,确保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的高度,切实把粮食生产当作安天下的第一产业来抓。一是稳定和增加耕地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禁违法批地、非法占地现象的发生。通过大力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做到耕地面积稳中有升。二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要层层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确保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增加。三是制定和完善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种粮大户和经济实体大力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走现代农业的路子。#p#分页标题#e#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兴水改土培肥。兴水是为农业输血,要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为中心,修复水毁工程,使灌溉渠系畅通,同时,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改土是在壮骨,要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低产田;培肥是在给养,要注重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把兴水、改土、培肥3项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种养结合为重点,建立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地力培肥体系。要采取秸秆覆盖、还田、合理轮作、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等方法提高地力,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3.3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提高粮食总产量,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进步。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步减少,这就要求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提高速度必须大于由于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速度。为此,要在科学确定粮食生产总量和面积的基础上,注重把粮食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起来,把粮食生产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一是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建立高产示范区、示范片、攻关田,因地制宜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并根据区域特点和品种特性,推广与之相适应的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通过集成创新高产栽培模式,示范带动区域平衡增产。二是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把重大病虫害防治上升为政府公共管理行为,要做好粮食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积极开展绿色防控,大力推广高效低毒的绿色农药和新型高效的植保机械,推广生物防控、物理防控技术,从源头上确保粮食生产的质量安全。三是大力推进粮食科技创新。首先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筛选一批综合性优良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其次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种子包衣、模式化栽培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第三要加强培训,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组织各种形式的粮食生产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强对种粮大户的培训。第四要搞好农业科技创新与储备,组织科技人员对我市粮食生产的重大课题调研和探讨,对技术难题进行试验攻关,力争在涉及粮食生产的各个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力开展优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稳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3.4加大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力度,逐步实现集约化生产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流转形式,逐步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与现有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的矛盾。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搭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试点,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强撂荒耕地管理,制定撂荒耕地处置方案,采取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组织代耕等多种形式实现撂荒耕地复耕,防止大面积耕地撂荒。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扶持发展种粮大户,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 3.5加快“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健全粮食物流体系 要确保粮油供应质量,健全我县粮食物流体系,搞活城乡商品流通,促进我县粮食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3.6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一是要处理好保护耕地和发展小城镇的关系。耕地要保护,小城镇也要发展,不能因为要保护耕地就阻碍小城镇的发展;也不能因为要发展小城镇就滥占耕地,要把握好尺度。二是要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展多种经营的关系。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发展多种经营,因为发展粮食生产是固本,发展多种经营是搞活。三是要处理好稳定承包经营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在稳定承包经营的同时,适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土地合理流转,让一些“种粮大户”、“种田能手”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向农业产业化方向过渡。

农民口粮田土地管理法篇8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制以统治阶级的政权利益为核心,历经井田制、屯田制、占田制、限田制等多种土地所有制。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的田制制度为井田制。夏朝已有井田制,而有据可考的乃是商朝,到西周时已经发展充分。“井田”一词,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即将一井分为9个方块,呈“井”字型。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的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井田制是封建国家理想中的乌托邦式田地制度,属公有制性质。它的出现促进了铁梨牛耕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但随着历史推移,小块田生产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至战国时期,商鞅推行新的农战思想,并颁布《墨令》,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史记·商君列传》。曾记载其变法内容,“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为田开阡陌封疆”,即废除井田制,制订十二等爵,按爵位竣工给予田地,逐渐建立起封建土地私有制。

秦汉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明显,土地分配不均问题加重,贵族豪强的土地兼并使得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为此,董仲舒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提醒统治者认清现状,恢复井田制,并提出限田论。荀悦也曾提出:“宜以口数占田,为之立限,人得耕种,不得买卖,以赡民弱,以防兼并”。《汉书·食货志》记载了董仲舒的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颜师古注:“名田,占田

也,各为立限,不是富者过制。”这就是在肯定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平均地权的理想。汉哀帝曾下诏:“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土地分配的公正性,缓解了阶级矛盾。同时赵过与氾胜之提出代田法及区田法,“代田者,更易播种之名。甽播则垄休,岁岁易之,以畎代垄,以垄处畎,故曰岁代处也。”在土地分配基础上提出提高土地产量和耕种方法的土地管理制度,即土地可利用轮番交替耕种来恢复和增进地力。而“区田法”是一种精耕细作提升土地产量的方法。即将土地划分为区田,增强保水保肥的能力。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土地制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屯田制、占田制以及均田制。所谓屯田制是指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其主要分为军屯、民屯、商屯(亦称盐屯)三类。即国家强制要求农民与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的数额来确保军队行军的粮草与国家的赋税,用以恢复国家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社会问题。这是封建制度下典型的田制思想,是战争时期的产物,是封建阶级为维护阶级利益的体现。它提高了生产资源的分配效率,解决了军粮的供应问题,是当时社会重要的田制思想。占田制是为控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征发而规定贵族及各级官僚的占田数以及占劳动力的数目的一项田制制度。规定了丁男丁女的占田课田数和地租额以及国王公侯在京郊近郊的占田数。其作用是为适当限制贵族的封建特权以及保证农民保有必要的土地数量以资耕种。而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执行,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赋税来源。按性别、爵位、奴婢数及耕牛数划分土地。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建立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将那些因长期战乱而遗留的无主荒地,产权不确定或已发生争执的农地进行没收,进行土地跟人口的合理配置以减少荒田的数量,对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战乱前国家的安定和地税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井田制、屯田制、均田制,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三国时期的曹操颁布了《置屯田令》:“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兴置屯田,解决军粮。北魏李安世写了《均田疏》,提出解决土地所有权纠纷的意见,并对井田制进行描述,提倡实行均田制。此后,中国古代的田制也均沿用井田制、屯田制与均田制,但在三者的选择上有所偏重。

二、从中国古代田制思想中获得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田制思想虽已成为历史,但其田制思想的诸多优点值得当代农村学习借鉴,同时其缺点与不足也应作为前车之鉴,防患于未然。

(一)土地是民生之源,应为民所用

无论是井田制、均田制、抑或是限田制,都强调要归田于民。土地是百姓生命之源,是其生产、生活的主要要素。封建时期的土地虽属国家所有,但按人口数额分配,保证百姓得以自给自足,才能安定民心,发展生产力。

(二)田地应合理配置,公正高效

均田制的产生正阐述了这一特点,将田地划分,使劳动力与田地合理配置,不仅有效减少了土地的荒废数量,安置了闲散劳动力,还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在安逸生产下,配上代田制、区田制等精耕细作的方法,高效率地恢复了战争时期的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

(三)田制管理机制应加强完善

中国古代田制的更替不仅受封建阶级的政策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田制的管理机制欠缺完善。封建统治阶级为扩大贵族官宦的势力范围,封田赏地,与均田、限田背道而驰。同时,田地的产权因朝代变更频繁,赋税负担重,常出现朝代更替过渡时期的农民丧失生产资本,对农业生产失去信心。因此,田地的户籍管理与赋税的缴纳应记录清晰,减少更变次数,维护生产作息。

(四)转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搞活经济

秦汉时期前,土地为公有制,随后土地的私有化日益明显,商业开始发展。有的朝代允许土地的出租、买卖,完善了市场土地的供需。经济发展元素开始多元化,不只局限于依靠农业创造价值与资料。土地归国家所有利于土地的管理以及国家政权的维护,而土地私有利于农民积极性的提升以及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转变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在土地归国家所有的范围内,适当的加入私有的比例成分,既能保障国家政权,又可促进经济的繁荣。

三、当代农村土地制度的背景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理论界着重转向探讨怎样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地权的稳定性与农业增长是什么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立法等专题。“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20年的实践运营经验证明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继续长期稳定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要延长30年的政策决定,同时要加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所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契约,将集体公有的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和经营项目发包给农民家庭自主经营,在农民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单家独户难以承担的公共服务,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因而它通常被人们表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中国的基本农业经营制度,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环节。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减轻了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引导农村结构转向城市化,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二十多年的运行中也暴露了一些制度缺陷,对整个农业、农村人口、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

四、当代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困境

(一)土地产权模糊,监管不善

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简称《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其中“农民集体”的概念值得进一步思考,因其不是法律制度上的“组织”,易导致监管失效。现实生活中,在农村的不少地方,村委“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掌握着土地的经营管理权,尝试钻法律的空子,借助集体名义,进行土地流转获利。同时依照管理法,土地的产权主体既可为乡,也可为村,还可为村小组,造成土地产权主体模糊虚化,不利于土地的管理和规划。农村荒地增多,粮食减产,不安定因素累积。

(二)土地流转不畅,市场化不健全

目前我国可进行市场交易的土地限定为国有土地,我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的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用途”,垄断了土地的市场准入权,给农民所承包土地的市场化设置了门槛,农民无法合理流转土地。由此形成的市场低效率成为以家庭联产承包获得土地的农民的一大遗憾。同时,土地产权的模糊与土地产权监管的不善也给土地流转制造了障碍。农民认为自己承包的土地由自己做主,法制观念不强,私下进行转包、出租、互换等,未通过法定程序,形成租金不合理、土地浪费的情况,亦使得土地流转局面混乱,亟须规范管理。

(三)旧制度已无法满足农民新需求

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以前),国家归还了农民的土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给中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惊喜与奇迹。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农业放慢了增长步伐,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农民的收入徘徊不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效应逐渐下降,暴露出新的弊端。归根结底是因为土地的安排已达到均衡,无法获得额外收益。同时经济社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土地的低收益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劳动力从农村释放出来,发生了转移,许多土地变成了荒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足愈发明显。

(四)农村土地经营权不稳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孕育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调整,这给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界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新《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后,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债权转向物权。这一权益的转型依赖政府的行政手段,具有一定的主观操作空间。因此,偏远农村常出现土地经营权的不稳定,使农户对土地的信心减少,转向粗放式的短期生产,以致地力下降。

五、当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出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产权的界定不明、流转机制不完善以及法律缺乏规范。因此,土地产权的确立是保障农民所有权的基础,流转机制的完善是实现农村土地制度市场化转变的核心内容,而法律法规的规范更是为二者的实现添加保护衣,从源头和实施过程为农民的利益把关。

(一)衔接法律,明确土地产权

进行农村土地法律法条的统一整理,做好相互间的衔接,减少法律的重复,补充法条的不足与注释。重点立足于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和注释说明,如前所述,《土地管理法》对土地主体“农民集体”的诠释存在纰漏,出现定义不清的状况;同时管理法对归乡(镇)、乡、乡小组分别管理的土地的分块不够细致,多方作用就形成了土地产权界定的操作复杂性。土地民生问题在我国各级法律中均有涉及,其中最高的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实现土地法规的串联性,《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与土地的地方条例等要以宪法精神为主导,进行相互的梳理衔接,才能使土地产权有法可依,严法把关。

(二)转变市场机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化

转变现有的市场土地准入门槛,对农民承包的土地进行新的界定,按市场机制划分公用土地数量、面积与商业土地区,在源头上保证公用地。在商用土地上,完善征收补偿机制,确保农民补偿金足额。针对土地流转市场化,应坚持统一、公正、开放制度。规范土地租金,建立健全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中介机构,保证土地流转的合法性,规避农民因不懂法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开放土地交易的准入线,允许农民参与土地的市场交易,满足农民的多向需求。同时,政府要发挥“守夜者”的角色作用,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确保农业新型发展的经济成果。

(三)寻找农村土地新制度,开拓农村土地发展方式

上一篇:社保基数调整方案范文 下一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