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6 16:41:35

供给侧改革方案

供给侧改革方案篇1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新发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创新发展吉林省园艺特产业 农业专业合作社引领农业新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创新选择 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条件下技工院校创新与发展探究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浅析勉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期主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动力” 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探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参见:《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农经发〔2014〕7),2014年8月27日。

③案例来自于:高辉,《黑龙江克东县金宝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看准市场多元种植》,《农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④案例来自于:《引导合作社创新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全国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座谈会典型发言摘登》,《农民日报》,2015年10月13日。

参考文献:

[1]伍振军.农业供给侧改革,资源配置是关键[N].农民日报,2015-12-09.

[2]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

[3]陈晓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五个方面抓起[J].上海农村经济,2016(4).

[4]涂圣伟,周振.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扭转“三大失衡”[N].上海证券报,2016-04-06.

[5]高强,孔祥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J].改革, 2014, (11).

[6]陈锡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学习贯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求是,2015(6).

[7]孙中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东岳论丛,2016(2).

[8]韩长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2016(9).

供给侧改革方案篇2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

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稳”,不仅是经济之稳,还是社会之稳。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2017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又一次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模式转换、新旧动能更替的初始阶段,传统的发展模式依然具有巨大的惯性。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可以说牵住了传统模式之“牛鼻子”,牵动其走向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成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被不少经济界人士认为是“给实业家们加油鼓劲”。专家认为,所谓实体经济,主要是相对以证券和房地产等资本投资为主的虚拟经济而言。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就是要引导社会资本从过度关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试图通过短期投机获利,回归到踏踏实实做实业,通过创新产品与精益管理获得市场认可而赚取利润。

统筹推进,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会议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要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o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改革主线。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供给侧改革方案篇3

【关键词】检察机关;支持;效率;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民行检察的新目标

进入2016年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社会各领域之内全面推行,这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主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所展开,其目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在生产领域之内适用,在司法领域之内依然具有适用空间,以检察机关为例,提升检察服务社会的质量和效率,同样是检察机关的工作目标,也是司法改革的一个方向。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民行检察应当确立新的目标作为自身的努力方向:一是要去产能。将民行检察从无效供给之中撤出,集中精力提升检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例如:司法解释出台之后,基层检察机关办理抗诉案件数量锐减,案件数量上涌集中于市院和省院两级,形成了“橄榄型”,基层检察院面临无事可做的尴尬,司法供给出现“相对过剩”局面。因此,基层检察机关要转变抗诉式思维,要将精力从提请抗诉案件的办理转移到其他案件办理之上,这样就实现了去除无效产能的目的。二是去库存。民行检察要去除或减少积案的数量,尽量避免时效延长现象的产生,这样才能够提升检察效率。三是去杠杆。杠杆是用较小的成本投入换取巨额收益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常见于金融领域,杠杆率越高虽然可以获得的收益越大,但是面临着风险也越大。去杠杆就是要去除功利主义思维,将工作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上,所以民行检察办案要尽可能接地气,克服为了成绩而办案的心态。四是降成本。要求民行检察在办案过程中要节约成本,不仅仅是节约自身的办案成本,还包括节约当事人的成本。五是补短板。就是要弥补民行检察中的弱项,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实践中,支持、公益诉讼、执行监督等案件类型在过去都是检察机关办案的短板,将来可以在这些案件类型之上寻求突破。

二、帕累托效率下的检察机关支持制度

谈到提升司法效率,我们必须对“效率”一词有所认识,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作出了一个经典的解释被后人称作帕累托效率,即当社会有两个目标A和B时,假设B目标不变,对A目标继续改进,那么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是提升的,当继续改进A目标一直到再改进就会要丧失B目标的利益时,那么对A目标的改进就达到了效率上的最大化,社会福利也达到了最大,此种多目标选择下推进效率最大化的选择方式被称为帕累托改进。而在民行检察领域之内,也会存在多目标如何选择的问题,即假设在民事诉讼领域之内存在弱势群体和非弱势群体两类群体,而无论哪一类群体,他们的私人诉求都是一致的,都为了获得更高的诉讼利益。由于诉讼本身会消耗社会成本,对于社会而言,将诉讼的社会成本控制在最小化的范围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福利是社会的诉求,这样私人诉求与社会诉求之间就自然会形成矛盾,利用帕累托的观念则可以实现社会成本的最小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在民事诉讼模式下,假定非弱势群体的诉讼利益不动,然后对弱势群体的诉讼利益进行改进,即采取检察机关支持的方式来提升弱势群体在诉讼中的力量对比,这时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准是有所提升的,这就是检察机关支持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基础。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由于在民事诉讼中永远都会存在弱势与非弱势之分,因而对弱势利益群体进行帮助的必要性就永远存在,因为这是提升社会福利的一个路径,而从《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来看,虽然对支持制度仅有一个原则性条文的规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该项制度的确立是对这样的现实经济基础的一种诠释。

三、检察机关支持对于效率提升的思考

由于检察机关支持可以提升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可以降低社会成本负担,可以提升司法供给的效率,因此,该项制度的存在是合乎理性的,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之下,检察机关支持制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提升司法供给的效率:一是降低社会成本负担。民事诉讼本身会消耗一定司法资源,即使是民事损害得到了全部补偿,那么诉讼的负外部性也最终会转嫁给社会负担,而检察机关支持制度却可以将诉讼的社会成本降至最低,因为专业性决定了检察机关支持要比弱势群体单独诉讼耗费的社会成本小,因此,检察机关支持不仅可以节约私人诉讼成本而且还能够缩减社会成本,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理念是一致的。二是提升司法供给质量。社会矛盾具有显性和隐形两种形式。诉讼是社会矛盾的显性外化形式,而隐性的社会矛盾很有可能在酝酿更大的社会危机,这两种形式的社会矛盾都是“矛盾存量”,检察机关支持制度将一部分显性的或者是隐性的社会“存量矛盾”予以消化,以减少社会压力,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准,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的思想也是相一致的。三是约束司法供给量度。当然检察机关支持制度也会有自身约束的体系,这样才能够促使该项制度效率化地运作。根据帕累托效率原理,检察机关支持会给被支持人带来一定的诉讼利益从而达到诉讼力量的均衡,这是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升的,此时诉讼对方的诉讼利益并未受到损失,如果检察机关继续支持会以牺牲诉讼对方的利益为代价时,则达到了效率的最大化,检察机关则不能再有支持行为。这一观念在检察机关支持制度体系中有穷尽救济、有限介入等基本原则来加以限制。由此也可以看出,检察机关支持制度的量度范围虽然是一个法律问题,但有着充分的经济学基础。

作者简介:

供给侧改革方案篇4

为"供给侧改革"点赞

我们国家最近几年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许多人对外国商品很感兴趣,令人奇怪的就是这些商品却是马桶盖、彩妆等。特别是今年双十一,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亚的奶粉被一些淘淘族哄抢。我们或许会问,难道我们国家没有这些东西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的状况呢?说到这儿就要引出我今天所要讲的主题了,相信大家听完后会有所收获。

"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火透了2015年的经济新词,对于"供给侧改革",原话是这样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实,用直白的话来讲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知道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需求侧,与之对应的就是供给侧。以前提到经济增长,条件反射就是要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现在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就是要从供给端为中国经济找到动力。

打一个比方,原来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来买蛋糕,但现在就要努力把蛋糕做好做精致,这样就不愁别人来买了。以前我们国家消费动力不够,因而要刺激需求,现在有消费动力,但供给的产品却满足不了国人的需求。"供给侧改革"也许就能解决开头所讲的问题,让国人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品质更好的商品。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国家经济现在面临三大困难: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债务高企。一味刺激需求会带来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关于怎样进行"供给侧改革",有强调四点:化解过剩产能。产能过剩就是总供给不正常的超过总需求,造成资源浪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变大,所以要淘汰僵尸企业,加大产业重组;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比如通过减税等政策性改革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制度性成本从而有更多资金去创新;化解房地产库存。我们国家有严峻的楼市库存压力,空置的住房可供2亿多人居住,化解房地产库存十分重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供给侧改革"就是针对我国现存的经济症状下的药,是经济改革的新方法,所以我为供给侧改革点赞,也期待中国经济能在"供给侧改革"的调整下走出下行压力的困境。

关注2016两会,做合格优秀法律人

众所周知,两会一直是我国饱受关注的政治事件。历届两会不仅吸引了国人的目光,也吸引海外各国的注意。

然而,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我是有些惭愧的。原因无他,那就是我很少关注历届两会。当我还在中学时,我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的:两会离我太遥远,国家政事也轮不到我插嘴评议。

但是现在我认识到,想要在法律事业上做出成绩,就必须让自己扎根于这个社会。

我在寒假里刷了一部被广大律师群体推崇的日剧:《Legal High》。抛开主人公古美门研介律师的价值追求不谈,他在面对各种类型的诉讼时显得游刃有余,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现实社会要做到像古美门这样的全才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古美门的做法无疑给了我关于理想的思考。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律师。律师这个行业,众所周知,是一个服务型行业。但想要帮助他人,光靠书本上的法律知识是不够的,书上的知识是死的,而社会问题总在不断变化;光靠满腔的热血和正义也是不够的,盲目的热血毁掉人才的案例早也已屡见不鲜。要高效地帮助他人,就要像古美门律师一样,从边边角角去认识这个社会,去了解存在的问题,去思考问题的根源,(w w w . f w s i r . c o m)去寻找最佳的路径。或许我现在这么说来会显得空泛,没有具体的方法论,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要去了解一个社会,政治,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角度;而两会,就是了解政治的绝好抓手。

在两会上,我们将见到大量社会问题;我们将听到最热烈的讨论;我们将遇见社会的走向。可以这么说,关注两会,也就把握住了中国社会时代的脉搏。

那现在有人会说,法治去年强调过了,今年肯定不会成为主旋律了,今年两会不看也罢。对于这样的论调,我持否定态度。我不相信这样的论调,是因为我相信法律的价值;果不其然,在我演讲之前,我看到媒体统计今年有1/3的议案有关法律。

法律存在的意义,是协调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在这一年里又有如何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矛盾,原来的矛盾是进一步激化还是得到缓解,它们将被激化还是缓解,激化或缓解机制到底是怎样形成又如何运转,我想这是一个合格的法律人必须关注的。

或许我们还没有那个资格坐进人民大会堂听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但我们绝对有权利去关心、去评议我们的社会。美国诗人有诗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在今天,在这个法治的国家里,我们法律人更应成为社会沟通的桥梁。

供给侧改革方案篇5

企业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跟中央提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那就是“三去一降一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CFO(总会计师)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CFO(总会计师)是企业去杠杆的主要操盘手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在较长时期内,经济趋向L型增L是大概率事件。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发达国家尚未从经济危机中完全复苏,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这些都对中国企业的发展不利。从企业自身来讲,一些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一些行业库存高企,企业运营风险陡增;一些企业前期过度扩展,随着世界经济走向和行业形势变化,积累了较多的债务。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我国企业的高杠杆率值得警惕。

CFO(总会计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掌舵者,在去杠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FO(总会计师)需要综合企业自身财务和运营状况判断企业的杠杆率水平是否处于可接受范围,如果超出可接受范围,就需要提出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供董事会决议。一旦董事会通过了决议,CFO(总会计师)还要领导方案的执行。

二、CFO(总会计师)是企业降成本的总设计师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要素成本、资本成本和资源环境等成本较低,绝大多数企业并不重视成本控制。随着我国要素成本和资本成本的快速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和由于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交易成本上升,成本在企业运营和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对于企业的高成本问题,除了政府方面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之外,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CFO(总会计师)要设计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策略和框架,探索采用新型的成本控制方法,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三、CFO(总会计师)是企业去库存、去产能的主要参与者

对于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玻璃等企业,去产能的任务较重,CFO(总会计师)需要参与设计合理的去产能计划,分阶段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探索产能升级计划。CFO(总会计师)要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主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兼并重组方案,参与兼并重组谈判和实施。

对于库存严重的房地产等企业,CFO(总会计师)要与企业高层管理者一起结合市场变化和政府政策制订严格的去库存计划,同时CFO(总会计师)要加强资金管理,保证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防止意外事件对资金链安全的冲击。

四、CFO(总会计师)是企业补短板的主要策划者

中国企业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短板,这些短板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并不明显,一旦经济增长放缓就会暴露出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互联网企业,大部分中国企业在主动相应用户需求、提升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严重跛脚,比如一方面制造企业需求萎缩严重,但国内消费者对高端制造产品的需求仍然旺盛,大批量中国消费者漂洋过海去买智能马桶。另一方面考验中国企业的一个长期问题便是产品质量的问题,过去很多企业热衷于打物美价廉牌,但是随着消费者消费档次的提高,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小米手机曾经以其高性价比叱咤中国国内手机市场,但是随着华为等高质量竞争产品的出现,已经呈现衰势。再一个就是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偏低,这个既有技术沉淀不够的原因,也有服务不到位的原因,更有品牌塑造欠缺的原因。

CFO(总会计师)可以在企业补短板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企业研发和品牌建设上投入更多资金,以塑造企业增长的长期动能。

五、CFO(总会计师)是企业商业模式重构的资深智囊

中国企业除了在杠杆率、成本、研发等方面进行改进之外,还需要在商业模式上多下功夫,要重构原有的商业模式,重新构建新的适合市场竞争的组织架构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内外部一切积极因素为企业发展服务。CFO(总会计师)对企业价值创造和企业业务都很熟悉,可以在企业商业模式重构中起到很好的智囊作用。

本栏目参考文献:

[1]王一鸣,陈昌盛,李承健.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OL].人民日报,2016-3-29.

[2]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6,(9):17.

[3]罗仲伟,李先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企业经营范式重构[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3):25.

[4]黄剑.论创新驱动理念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9).

供给侧改革方案篇6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劳动合同 劳动立法 关系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074-02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2016年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运用国外不管是哪种理论来解释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境。“一是简单分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供给侧”等同于供给经济学,“结构性”等同于结构主义,“改革”等同于制度主义。二是先验假定需求管理和总量管理失灵了,因此各类政策应从需求侧管理全面转向供给侧管理,理论基础应当彻底转向各类反凯恩斯流派。”上述理论流派所适用的20世纪70~80年代的“滞胀”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样不是“滞胀”问题。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拒绝需求侧管理,而且在很多环节需要需求侧管理进行配合。如在处理劳动关系时,就要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和原则进行系统梳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原则、四个关系和理论基础

1.三大原则。一是要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桎梏。在短期,应关注市场失灵带来的供求失衡问题,以政府适度干预对冲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内需适度扩张弥补外需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并缓解产能过剩。在近期,要适度启动供给侧调整,利用“看得见的手”和整体规划积极处置僵尸企业。在中期,全面实施结构性改革,从制度层面重构市场,释放市场活力,推动政府主导型结构调整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型结构调整,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二是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的简单分类。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工具进行综合治理。三是把本土视角与世界视角结合起来,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找准自己的目标和定位。适应现今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要求,战略重构以及调整相应政策和制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2.四大关系。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一是供给与需求。“供给侧”和“需求侧”是双向的,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没有供给,需求无法实现;没有需求,供给无从谈起。只有二者尽可能对称、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供给侧改革最终也是为了创造需求。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核心标志是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不断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从而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持久的动力。三是市场与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运用好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和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时,也应该充分运用好政府手段以调控市场的盲目性。四是当前与长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既要注重长期影响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变量改革,又要采取政策措施,解决短期经济变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笔者原则同意刘教授的观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以新常态理论为创新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这里应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核心标志是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从宏观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各类创新;从中观上,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克服各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从微观上,打好“五大歼灭战”,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二是以是否形成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为检验标准。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生产体系、分配体系和交换体系。三是把握促进经济增长的多层次举措,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各种要素投入和要素市场促进政策落实,全要素生产率的各类改革政策制定和各类创新战略的实施推进等。四是构建新型所有制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通过并购、破产等方式积极处置僵尸企业,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构建新型所有制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在不同创新环节和创新模式,构建新型平等竞争体系,适应新阶段全球竞争的市场主体,实现技术与产业跨越式发展。五是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多环节寻找答案,从整体调整、全面改革、协调发展的角度展开。推动过剩产能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梳理好供给侧改革与劳动合同法关系,支持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稳定企业岗位用工

虽然《劳动合同法》在过去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够;第二,企业用工成本比较高。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就业形式。

从供给侧改革着手,政策变革能够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改革过程设置平稳缓冲,通过劳动关系政策的变革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笔者认为,所谓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以及企业用工成本,都是本届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劳动力的特点是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但《劳动合同法》在立法时就没有充分考虑这一现实问题,反而将对劳动者的保护标准定得很高,使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由此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楼继伟部长认为,《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有所体现,最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这么多不适应,《劳动合同法》就要面临着修订的可能。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办发〔2016〕16号《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意见》从七个方面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支持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稳定企业岗位用工。这七个方面或许对我们濒临停产的企业有所启发。一是支持困难企业稳定岗位用工,实施“五缓四降四补贴”配套扶持困难企业政策。在这里解释一下“困难企业”和“五缓四降四补贴”。“困难企业”须同时符合以下几方面条件:受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已制定稳定就业岗位措施且没有裁员或少裁员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我省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国家限制的行业和企业除外),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所谓“五缓”,就是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四降”,就是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四补贴”,就是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对企业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四个方面予以补贴。二是引导企业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稳岗补贴的功能。三是鼓励企业不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鼓励企业根据岗位用工需求,积极吸纳急需紧缺的各类技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技能人才,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对企业新吸纳劳动力,通过落实企业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予以支持。四是推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加强对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指导和服务,积极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五是加强企业用工动态监测研判。加大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就业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做好“互联网+”新形势下的就业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六是加强企业退出人员就业援助。对去产能过程中退出企业人员,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鼓励帮助其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争取通过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及岗位补贴。将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特困企业职工家庭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企业职工家庭或个人,分别给予临时生活救助或医疗救助。七是强化各部门工作统筹。各有关部门和各类企业要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分析研判,建立防控预案,积极做好政策储备,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指导企业切实做好稳定岗位用工、化解劳动关系风险、妥善安置人员等工作。

三、供给侧改革的“五大要素”和“五大任务”及其相关的改革措施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供给侧改革对劳动关系及劳动立法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劳动力结构性优化”与“人力资本战略”。供给侧改革必须正视劳动力的结构性优化问题,由低成本的、数量优势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变为高技术的、结构优化的人力资本战略。二是“去产能”与“不减员而增效”。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去产能”追求的是通过各种市场化的方法清除剩余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和质量,并通过并购、重组及转岗、培训、再就业等方式实现职工的合理安置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降成本”与“劳资平衡”。法学博士李孝保认为,供给侧改革要求去产能、降成本,是基于企业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考量,与《劳动合同法》并无直接的关联性。但毫无疑问,劳动立法必须要对供给侧改革下的“降成本”要求或任务进行有效的制度性回应。为了达到这种均衡状态,第一,劳资双方之间的博弈;第二,劳、资、政三方甚至是劳、资、政及社会四方之间的博弈。四是“简政放权”与“灵活用工”。具体到企业劳动用工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简政放权”,必须要处理好“简政放权”与“灵活用工”的关系。一要对多元化用工方式的确认;二要在保证劳动者切身利益获得劳动基准法保护的基础上,释放企业用工自;三要淡化严格的“解雇保护制度”,充分尊重企业正当性“解雇权”。

参考文献:

[1] .论供给侧改革中的四种关系.学习中国微信,2016.3.12

[2] 王绛.推动供给侧改革国企要处理好七大关系[N].中国企业报.2016.6.7

[3] 刘凤义.推进供给侧改革要抓住深层关系[J].中国学派,2016(3)

[4] 李孝保. 供给侧改革对劳动立法及实务的影响与应对[J].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微信.2016.5.24

[5] 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意见[D].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2.14

[6] 供给侧改革与劳动合同法关系[J].中正法律微信,2016.3.31

[7] 刘元春.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J].人民日报,2016.2.25

(作者单位:河南国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供给侧改革方案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思想的提出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也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新时期,我国全面推进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的全新改革理念和改革发展思路,能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现实基础,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全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为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设定涉及到多方面的任务,即对经济增长潜力和活力的有效释放,促进资本、创新、劳动力等资源实现多元化供给的目标,从而促使资本、创新、劳动力等资源逐步达到充分发展状态,实现对生产要素价值的层层转化,在释放经济活力的前提下保障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市场主体的发展动能,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盈利能力。与此同时,重点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发展高效性和共享性能得到显著的增强,促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在供给和需求得到有效匹配的情况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在此基础上,要认识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生产结构实施科学化的调整,保障能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借助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效率和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生态等的整体性发展水平,促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进入到全新的发展状态。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创新

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不是对原有的制度和秩序进行完全的摒弃,而是在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的前提下,针对一些在改革发展方面形成的经济问题或者经济危机等实现关键性的制度调整和优化,按照需求侧管理需求的变化对现有制度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保障管理效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要坚持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有效推动多种改革要素的有机协同,从而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效能。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发挥需求侧管理方面的积极影响作用,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需求侧管理要求的变化制定全新的管理方案,从而形成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带动作用。在拉动消费升级、促进供给创新的情况下,逐渐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投资效率得到显著的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短板性问题实施科学化的处理,從而为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改革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变量

按照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中应将要素供给作为内生变量,并以此为基础使经济发展获得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寻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在具体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生产、分配等环节践行所有制思想、竞争体系建设,并从全局着眼,全面分析涉及到的问题,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优化开展,从供给侧内生变量角度制定建设措施,彰显内生变量的作用,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发展效能。在工作实践中,要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为首要工作,结合劳动力资源要素、技术资源要素和资本资源要素的提升需求,夯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社会生产方面劳动力的参与度、技术支持度以及资本的协调度都能有所提升,实现产业高端迈进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工作,改善传统资源配置情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在工作实践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对资源的利用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实现对经济发展活力的有效释放,从而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动力。在组织实践中,要将促进生产结构的调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等作为重要的措施,倒逼产能过剩企业改组和创新,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现企业经营自主化,促进企业发展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为新时期企业建设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机制

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将主要工作机制定位于寻求经济运行效率的高效化发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重点结合制度保障和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形成结构供给、制度供给和政策供给的全新发展模式,在资源要素供给充分和市场配置优化发展的前提下,使经济运行效率保持持续稳定提升的发展态势。

1.结构供给。借助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对体制矛盾问题的合理化处理。结构的优化和创新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全新的发展空间,消解经济发展方面涉及到的主要矛盾,避免资源要素市场割裂、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进程缓慢、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对资源要素价值的进一步释放,从而有效推动资产供给和配置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

2.制度供给。即发挥制度作用促进政府职能的合理化转变,突破市场束缚促进制度安排的贯彻落实。在工作中,要将资源要素有效供给市场制度以及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市场制度进行完善,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支撑作用,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成效。

3.政策供给。即为了能实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合理化处理,应构建整体协调的政策体系,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发挥政策支持作用,在科学财政政策、活力政策、产业发展结构引导政策、市场主体导向政策、政府公共服务政策、防范风险政策等的共同作用下,发挥政策供给的效能,推动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五、结语

供给侧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绩、问题与对策

收录日期:2017年1月20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新走向、新阶段、新特征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河南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同样需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进行研究部署,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提出明确要求,要结合河南实际,围绕落实“五大任务”,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河南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央新要求的出台,可能会面临新的问题。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仔细分析,找到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河南省“三去一降一补”的成绩

一年来,河南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去产能”方面,持续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化解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钢铁方面,11月末,河南省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公告显示,河南省2016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目标压减生铁产能100万吨、粗钢产能240万吨目标已完成。煤炭方面,12月2日河南省2016年化解过剩产能关闭煤矿名单公告,100座煤矿被关闭,去产能达2,388万吨,超额完成关闭煤矿89座,去产能总量2,200万吨的目标任务;11月份全省水泥、电解铝产量同比分别下降8.6%、3.3%;六大高载能行业增长4.2%,比10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

(二)“去库存”速度加快。通过放缓土地供应节奏、引导农民进城购房、打通商品房与保障房通道、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拉动作用等措施,加快消化存量房。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下降,截至11月末,已竣工商品房待售面积3,488.53万平方米,比2015年同期减少75.05万平方米。去化周期已降到16个月以下,比2015年底的历史峰值缩短了5个多月。距离到2018年底,省辖市市区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降到12个月以下,2/3的县级城市商品住房库存去化周期降到18个月以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三)“去杠杆”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显著。采取各种措施支持银行业加快处置不良贷款,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去杠杆。1~8月,金融机构累计核销不良贷款132.76亿元,核销额是2015年同期的2.67倍。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降低,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48.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四)“降成本”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6月《河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专项行动方案》共推出50条政策措施,主要涵盖10大领域――税负、用电、融资、社保、资源使用、行政费用、物流费用、出口通关、中介费用、检验检测,预计全年为河南实体企业减少成本830亿元。1~8月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48元,比2015年全年下降0.04元。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8%,分别比2016年上半年、一季度和上年全年回落7.5个、17.3个和55.3个百分点。

(五)补短板方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持续加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脱贫攻坚方面,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先后出台了脱贫攻坚5个《办法》、5个《方案》和5《专项方案》,强力推动脱贫攻坚,预计全省2016年脱贫攻坚任务将顺利完成。基础设施方面,2016年1~11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5,960.49亿元,增长28.0%,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4.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91.6%,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3.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32.2%,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增长31.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1月份,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1.7%,高技术产业增长13.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工业3.6个和5.0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河南省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出台及时、措施落实到位、阶段成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河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困难及面临的新问题

(一)“去产能”可能面临较大障碍。2016年,煤炭、钢铁行业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2016年11月18日,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60.6,比年初上涨45.0点,同比上涨44.0点。煤炭企业从几乎全行业亏损过渡至大部分扭亏为盈。中钢协消息称,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到12月中旬同比涨幅超过80%,中钢协会员企业扭亏为盈。前11个月实现利润总额331.5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529亿元。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原本产能过剩不得不减产裁员的企业,可能会因为日子越来越好过,不再愿意缩减产能,“去产能”会面临较大障碍。

上一篇:建筑公司改革方案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