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与需求范文

时间:2023-03-20 19:15:53

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征地拆迁;城市化;农民;政策法规;原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85-05

x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从1981年至2004年上半年,x市累计征用土地18.08万亩,涉及失地农民13.1万人,覆盖全市所有的镇和近一半的行政村。特别是从2000年来,随着x市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形成征地拆迁的高峰。目前x市正处于大投入、大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大征地、大拆迁的时期,征地拆迁难,已经成全市建设中所面临的最大瓶颈问题。由于拆迁征地工作无法及时顺利完成,直接导致很多建设项目难以落实,有的项目甚至因此而“流产”。2005年x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由于该市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调整、征地拆迁难度大,40%的重点项目受到影响。以2004年为例,经过审批可使用的土地仅有11平方公里,但这一年上报的建设需求用地达50多平方公里,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缺口达39平方公里。之所以会导致这种局面,其原因既与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的相对滞后有关系,也与x市政府在征地拆迁中的政策执行不协调及工作方式不当有关系。

一、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从宏观层面而言,征地拆迁难题的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国家的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于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制定滞后于社会发展实际;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的政策执行缺乏可持续性。实际上,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其所制定的法规政策都是一种暂时性的政策。这些法规政策本身缺乏长远性,也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以至于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相互抵触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

政策的滞后性和多变性极易导致征地拆迁工作的混乱。就以征地来说,其补偿标准是按照土地的现有“年平均(农业)产值”计算的。如1988年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对被征用耕地的补偿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三至六倍”(第27条),除此之外,还另外要支付安置补助费。199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却没有区分国家建设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而是对征用耕地作了笼统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第47条),把耕地征用补偿费提高了近一倍。据国家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有的地方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加上安置补偿费两项,实际最高可以达到前三年一亩地平均年生产值的30倍。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相对于工业等其他行业而言,由于农业的弱势地位,土地的农业产出是非常低且相对稳定的。可是,在当前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工商业用地的附加值却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其间形成的“剪刀差”比一般所说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要高出许多。这点从x市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频繁变动就可以看出。从1999年至2005年,x市平均每两年就对征用集体土地房屋的补偿标准进行一次修订。1999年制定《x市征用土地补偿费用标准暂行规定》,2002年11月8日实施《x市T区、J区、L区、H区台商投资区征用集体土地拆迁房屋补偿安置暂行规定》,2003年4月21公布《x市人民政府关于岛内征用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若干规定》(x市府[2003]101号文件),同年7月15日又代之以《x市征用集体土地房屋补偿安置规定》(x市府[2003]173号文件),2003年5月修订《x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x市各级人民政府包干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办法》。从2005年8月1日起,原来的173号文件废止,在此之后征地公告的,开始执行新的《x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征地拆迁政策的若干意见》(x市府[2005]175号文件)。

在不同时期,x市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有很大差异,不过总的趋势是由低到高。1981年,x市岛内征用农民土地,赔偿的只是极少数的青苗费和2500元左右的劳力安置费。之后,征地补偿标准逐步提高,每亩从数千元提高至数万元。再后来,x市调整征地政策,采取“包干”方式,x市岛内每亩地平均的补偿金(含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劳力安置费等)是9.2万元。这个补偿标准一直延续到2005年。2005年8月1日公布施行的x市府[2005]175号文件规定,x市岛内s区的农用地每亩“包干”补偿标准再次提高到12万元(含按期交地给予的1万元奖励)。即便如此,如今x市土地拍卖价格的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过征地补偿标准提高部分,“征地价格”与“出让土地价格”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两者的差价至少已经提升十几倍甚至更多。事实上,仅2005年一年,全市直接挂牌出让土地所获得的收入就高达61.5亿元,而同期全市财政总收入才200多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约100多亿元。2006年,该市土地出让拍卖收入进一步提升为143亿元,与全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基本持平。由此可见,拍卖土地收入已经成为x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x市目前征用土地的具体操作规则,以现行的x市府[2005]175号文件进行举例说明。按照2005年7月x市国土房产局制定的《关于完善征地拆迁政策的若干意见》具体操作细则的指导意见,近三年x市农用地的每亩平均年产值为2547元。根据国家土地承包法的规定,x市征地过程中,农用地(除林地外)土地补偿费,按不低于同类土地近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5倍计算;林地土地补偿费,按不低于农用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4倍计算,未利用土地补偿费,按不低于农用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7倍计算。至于安置补助费的标准,则是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计算,即按照被征收的农用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地单位平均每人占有农用地,由此得出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依据x市最新的规定,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标准:(1)农用地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计算,不得低于农用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4.5倍;(2)林地的安置补助费不得低于农用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2.3倍。在具体操作中,x市规定,凡是海拔在150米以上山地属于国家所有,海拔150以下的属于村集体所有,不过,征用海拔在50米至150米之间的集体山地时,x市政府一般也不给与补偿。

征地标准的多变性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农民对土地征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由于土地的补偿标准难以跟上“地价”的上涨速度,因此不难理解,农民对土地的“惜征”心理为何愈加明显,对政府征 地行为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强烈。从长远来说,解决征地拆迁难的问题,根本的症结还在于如何制定一个可持续的法规政策,并保证任何时候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基本上是等值的。目前x市农民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即认为征地是“早征早死、晚征晚死、不征不死”。这种悖论心理说明征地拆迁的关键在于,如何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而不是一次性割断他们心目中的“命根子”。

二、政策执行:缺乏协调

虽然中央和省、市都出台了关于征地拆迁的一系列指导性的法规政策文件,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政策不统一的现象,其最直接的表现是对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不统一,出现了严重的偏离。这一方面直接破坏了法律、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导致了农民之间的相互攀比,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执法偏离现象。政策的不统一容易使政府在征地拆迁中的诚信度受到严重损害。

x市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政府部门、拆迁公司、镇(乡、街道)、村(社区)等各有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有关。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有的部门、有的工作人员因为怕承担责任,彼此相互扯皮、相互推诿。x市征地拆迁的基本做法是把需要征地拆迁的片区委托给相关的拆迁单位(公司)具体负责实施,而后者本身是企业性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们的主导目标。2005年,x市全市有拆迁单位28家,从业人员近600名。为了尽快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各拆迁公司根据自身的实力,可以实行不同的报价,加上个别拆迁人员的工作方式不当,在工作过程中引发了不少纠纷和,扰乱了整个征地拆迁秩序。

例如,X市T村的拆迁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村是x市岛内最大的一个成建制拆除的村,共涉及农民约900户。从2003年开始该村拆迁,时至今年10月初,仍然有130多户的住户拒绝搬迁,成为x市最大的拆迁难点之一。该村的拆迁之所以历时两年而未果,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当时整个村的拆迁是由四家不同的拆迁公司承包,每家公司负责一片。由于各拆迁公司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统一,彼此的补偿标准不一,农民相互攀比,致使整个拆迁工作最终陷于停顿状态。从2005年10月之后,x市S区政府不得不组成五个专门的工作组,进村督促该村剩余住户的房屋拆迁工作。

在实行征地补偿“包干”之前,x市的征地补偿规定过于繁琐,引发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许多不规范行为。如有的基层村、组在实施补偿安置政策时不够公开透明;有的将农民集体土地补偿费截留它用;有的将市政建设的规划用地改作商业开发;等等。还有的拆迁人员错误地认为,拆迁裁决可以不受条件和时间限制,只要拆不动就可以行政裁决,结果使得整个征地拆迁工作脱离农民群体。

三、农民需求:差距较大

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不少农民之所以抵制征地拆迁,除了涉及到深层的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以及对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困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现行的政策供给与他们自身的需求差距较大,突出表现为:

(一)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低于农民的期望值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农民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认为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这里面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和房屋拆迁补偿两个方面。对于征地补偿,x市的过去做法是以区为单位,各区之间因地理位置不同,城市化程度不同,其补偿标准不尽统一,导致不同区之间相互攀比。因此,2005年以来,x市严格要求岛内S区和H区的补偿标准必须统一。2005年8月1日公布施行的x市府[2005]175号文件规定,全市征用的土地分为四类,其中x市岛内S区和H区属于一类区,其“包干”征用土地的每亩土地补偿费、劳力安置补助费、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水利设施摊消费等均与x市府[2003]173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同比增长30.43%,即土地补偿费2.06万元、劳力安置补助费4.7万元、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5.2万元、水利设施摊消费0.04万元,每亩共计11万元。此外,根据规定,按期交地的,另外每亩奖励1万元,合计12万元,这个补偿标准在x市全市是最高的。实践表明,由于土地种类和性质相对比较单一,加上x市岛内统一了征地的补偿标准,因此土地征用中所遇到的阻力比过去要小得多。

相对于征地补偿而言,房屋拆迁补偿的阻力则要大得多。这其中牵涉到的问题可谓千头万绪。首先一点就是关于违章建筑补偿的问题,其次就是具体的装修补偿标准问题。x市2005年8月1日之前拆迁公告的被拆迁片区,其主要法规依据还是2003年7月15日颁布的x市府[2003]173号文件、2003年5月修订的《x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以及《x市各级人民政府包干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办法》。2005年8月1日之后拆迁公告的,则按照x市府[2005]175号文件规定执行。按照规定,拆迁工作由拆迁人委托拆迁公司进行,后者虽然是经过招投标程序中标,遵照统一补偿规定操作,但是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不够规范之处。

和土地不同,房屋是属于农民的私人房产,况且x市相当一部分失地的“城中村”农民是依靠出租房屋为生。失去土地之后,房屋成为他们的最重要的生计来源之一,因此农民对拆迁的抵制也就在所难免。在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上,目前按照x市的相关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不成补偿协议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裁决。如2005年10月,X市S区组成五个专门工作组进驻T村督促拆迁工作,按照规定,若被拆迁户三次以上不予配合拆迁的,将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依法对被拆迁户的违章建设部分先予坚决拆除;二是依法对被拆迁户向市国土房产局申请裁决,在国土房产局受理裁决或是举行听证会乃至裁决生效后才达成协议的,对拆迁补偿方案中的优惠条件部分,将分别扣除30%、50%,直至全部取消。因此,在地方政府的刚性拆迁行为中,农民的谈判余地是非常小的。

(二)住房安置困难不少

如果说土地征用是让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话,那么拆迁他们世代居住的房屋,则是让他们脱离现有的依靠出租房屋为生的生活方式。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这点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精神上一时都难以接受。

虽然x市岛内所有的“城中村”已经全部实行“村改居”,但是他们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并没有纳入城市居民的范畴,而是实行双轨制。在住房安置方面,主要包括实物住房安置和货币安置两种形式。从目前情况看,x市对被征地拆迁农民的住房安置还是比较优惠的,其补偿标准在全省也是属于最优惠的。按照等量原则,平均每一农户可获得2―3套安置房。相比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这种安置方式可以说是较为优惠。也有农民选择住房安置的方式。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2篇

[摘 要]从当前农村金融的供需现状看,中国的“三农”资金需求依然无法得到满足,农村金融供求严重失衡。而这种失衡在中国农村更多地表现为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错位。

[关键词]农村金融;错位;供给;需求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6-0005-05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供给是由国家统筹安排的。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供给方面,在组织体系上逐渐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金融服务的工具和手段上也逐渐实现了多样化;需求方面,农户的金融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从当前农村金融的供需现状看,中国的“三农”资金需求依然无法得到满足,农村金融供求严重失衡。当前这种失衡更多地表现为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错位。一是农村金融有效供求总量上错位;二是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错位;三是农村金融供求区域布局错位;四是农村金融供求服务对象错位。

一、农村金融有效供求总量错位

农村金融的供求总量一般来说都不能够脱离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供求规模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是金融供给规模和金融需求规模都不可能超出一定经济条件下金融的最大或最合适的容纳规模量。田力、胡改导等(2004)运用戈德史密斯理论描述和测算了的1993~2002年中国农村金融的理论融量和实际融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综合考虑实体经济部门、金融部门、财政部门、家庭部门和外资的净流人量等因素,对中国的农村金融融量理论值进行了修正,得出中国农村金融融量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水平。同时结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农村全部金融性总资产进一步分析计算了中国农村金融融量的实际水平。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农村存在巨大的金融缺口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这意味着农村金融供给小于农村金融需求,具体的缺口数值哪表1所示。

但是从1994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均小于从农村吸收来的存款余额(为了和田力等计算的农村全部金融性总资产的统计口径一致,在这里采用的农村存款包括一般农业存款和农户储蓄;农村贷款包括一般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表现为存差(见表2),而且存贷差额占存款余额的比率(除了1995年外)在20%左右,从1998年开始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存贷款差额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使用外来贷款(存款额减去贷款额为负值)或向外输出贷款(存款额减去贷款额为正值)的绝对数额,中国金融机构农村存贷款差额从1994年起为正值则反映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一种现实。这种资金外流现象意味着农村金融供给大于农村金融需求。

表1的数据说明:在中国农村存在巨大的金融缺口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但是,表2却反映出农村金融资产流失严重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图1可以看到,存贷差额与农村金融缺口M2之间的差距是从1994年开始逐年扩大的,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1994年建立的政策性农业发展银行实行资金封闭运行,其贷款主要投向粮棉收购和加工企业,直接投放农业的贷款比重很低,减少了与农业直接相关的信贷资金总规模,相当于分流了农业信贷支持资金。1994~2000年,农业发展银行累计贷款余额为44291亿元。若按农业银行同期农业贷款率计算,相当于累计少发放农业贷款5774亿元。但是从2000年开始,这种差距开始缩小,2002年存贷差额超过了农村金融缺口AM2。2000年以后的差距缩小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试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关,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对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提高了农户信贷可获得性。

这里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存贷差额全部回流到农村,我们会发现农村金融缺口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实际上,在1996-2000年间农村金融存在较大缺口,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从1997年开始四大国有银行收缩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导致农村金融的资金支持减弱,金融缺口增大。钟笑寒、汤荔(2003)利用1991~2001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基层分支机构的改革,导致了农村金融的空缺,农行撤并基层分支机构导致的农村金融空白没有及时被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填补,农村经济受到了农村金融机构收缩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实质影响;另一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造的完成,农行资金开始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农行农业贷款日趋萎缩,其农业贷款不仅比重下降,而且绝对额也在下降。与1998年相比,1999~2001年农行的农业贷款分别减少37亿、491亿和508亿元。直接面向农业和农户贷款的金融机构不断减少,商业化运作的农业银行与信用社的信贷资金非农化严重,并导致农村金融资金大量流出农村金融市场。可见,农村金融供求总量的失衡其实质是有效的金融供给与有效的金融需求发生错位,直接表现为农村金融有限供给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和农村资金的外流。

二、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错位

提供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农村金融机构有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的农业银行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信用社。其中政策性农业发展银行只对国有粮棉油企业的粮棉购、销、储和流通的信贷资金服务,不存在对农户的直接服务;商业性的农业银行重点支持的是农业龙头企业、扶贫开发、农村城镇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和乡镇企业的信贷需求服务,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银行在运作中实行集约化经营,而农户缺乏商业银行所要求的抵押晶,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对农户贷款交易成本过高,商业银行不愿对农户提供额度小、成本高的金融服务;唯一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供求结构的错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使用用途结构的错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是农户,由于农户自身的特性,其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其不仅有贫困农户对维持生活开支、小规模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有一般收入农户的经营性资金需求、有专业户对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或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大额贷款、结算、金融咨询、租赁等金融需求,还有因教育、住房、医疗等因素导致的助学贷款需求、住房贷款需求、疾病贷款需求等。农村金融供给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向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储蓄、贷款、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信托、保险、信用卡、保管箱、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等金融服务。从农村信用社现行的经营制度来看,基本上也是商业化运营,主要为农户提供的

是储蓄、抵押类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但是相关政策制度对小额贷款规定过于严格,与多样化的农户金融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致使信贷资金供应无法满足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与农户金融需求出现用途上的错位,即一方面广大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又难寻出路,将利润增长点拱手让给高利贷等民间借贷市场。

2.信贷额度结构的错位。在实际微观操作中,小额农贷发放的通常做法是由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评级核贷后,分四级发放贷款,从500元~3万元沪不等,而农户的大额资金需求一般超过3万元,以河北某县为例,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过程中,形成了一批以林果、水产、畜牧、运输为主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种养、运输专业大户,但由于授信额度的限制,这些专业大户的资金需求往往难以从信用社得到足额满足。据统计,2004年,该县共计特色种养户2500户,户均收入2万元,总收人占全县农户收入的10%,但这些特色种养户当年获得贷款总量仅占全县小额农贷净放额的5%,难以满足正常生产资金周转需要。

3.期限结构的错位。由于对农村资金供求缺乏科学的准确分析,在生产经营多样化的情况下,农户的金融供给主体无法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在时间上的多样化。如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规定,支农再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且不得借新还旧。这种期限规定只适合传统的粮食种植、普通养殖业,随着近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支农范围的不断拓宽,对支农贷款的需求在期限上要求呈多样化,整体期限相对延长,如林果种植业需要3年~5年期限,特种养殖业需要2年~3年期限,农产品加工业、储运业、农户住房与子女助学等等贷款需1年~4年左右,这与支农贷款期限相矛盾。这种期限规定促使农村信用合作社不以农业生产周期和需要时间为依据来合理确定农户贷款期限,而是根据支农再贷款的期限来确定贷款期限,势必造成大量的贷款逾期,加大农业生产成本,农户信贷供求结构存在期限上的错位。

三、农村金融供求区域布局错位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共同作用,使得农村金融供给在区域布局上呈现一定的非均衡性。以2002年为例,农村金融机构供给总量特征是:东部>中部>西部;但是作为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其性质及经营目的的不同导致信贷供给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见表3)。

从表3中可见,中国农业银行在东部地区的农业类贷款比重最大,达到36.8%,西部地区次之为34.4%,中部地区最小为28.8%。农业银行地区分布的特征是东部>西部>中部。这种布局结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一是商业性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地区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市场化发育程度有关。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对金融的需求规模大,资金利用率高,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中国农业银行在盈利目标的驱使下,农业类信贷资金在东部的投放规模比中西部大;二是由于中国农业银行要兼顾国家政策性目标,即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及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2002年农业银行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农村电网及涉农贷款的投放规模,使得西部地区的比重超过了中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中部地区的贷款比重最大,达到一半以上,东部地区次之,接近1/3,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最少。这一分布格局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目标有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取向是政策性的粮棉油收购、存储和销售等信贷支持,这就决定了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供给区域布局与其贷款指向有关。中部地区是中国粮食、棉花、油料以及其他农作物的主产区,也是国家粮棉油收购的主要地区,因此,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最大投放区是中部。尽管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较小,所以在东部地区信贷投放规模较小。西部地区虽说地域广阔,但是自然条件恶劣,粮、棉、油的产出低,农业经济相对于东部和中部落后,因此以粮棉油收购为主的政策性贷款在西部地区比重最小。

农村信用社在东部地区的贷款供给比重最大,达到61.3%,中部地区只占1/5,西部地区比重最小,只有17.5%。这一格局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在城市金融的制度、规定、办法的影响下商业化运营的结果,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规模也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来决定。

但是从直接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来看,乡村人口拥有的农村信用社机构个数和贷款额却是极不均衡的(见表4)。

从机构总数看,农村信用社的地区分布结构特征是:东部>中部>西部;但从乡村人口每万人拥有的农村信用社个数来看,每万人拥有机构数0.6个以上的依次是:上海、内蒙古、山西、甘肃、陕西、青海、北京、吉林和辽宁,上海最高,达到1.10个,每万人拥有机构数0.40个以下的依次是:广东、广西、重庆、贵州、湖北、河南和山东,山东最低,只有0.32个,无论拥有机构数0.6个以上还是0.40个以下,西部省份都占到多数。从人均信用社贷款额来看,最高的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最低的集中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依次是甘肃、重庆、陕西、广西。以效率的角度看,东部农村信用社的效率最高,如山东与河南(0.32)、广东与广西(0.39)、浙江与四川(0.46)、辽宁与吉林(0.61)分别拥有相同机构数,但人均贷款额的差异分别是1.93倍、7.93倍、4.18倍、2.31倍。上述情况表明,机构布局与人均贷款分布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错位。一般来说,机构数越多,市场份额的占有量越大,贷款的发放量也越大。而从以上数据看,农村信贷水平与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农村金融机构个数关系并不完全相关,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运营的农村信用社是低效的。

四、农村金融供求服务对象错位

从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服务对象来看,农户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商业性、合作性和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了多层次的、多方位的金融服务,农村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农户获得的金融服务越全面(见表5、表6)。

与国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相比,中国农户的金融服务机构则显得比较单一,直接为农户提供存款服务的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而提供贷款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明显不足,由T199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撤并县以下分支机构,与撤并同时进行的是对县级机构贷款权限的上收,致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的机构成为单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虽然农业银行负责对贫困地区发放扶贫贷款,但贷款额呈逐年下降趋势;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只对国有粮棉油企业的粮棉购、销、储和流通的信贷资金服务,不存在对农户的直接服务;实际上直接为农户提供贷款服务的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对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户信贷需求,农村信用社已是力不从心。可见,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供给服务主体与需求对象的错位。

五、结论

纵观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错位,无论是总量、结构的错位,还是区域布局和服务对象的错位,实质上是没有从农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3篇

中国与世界、中国本土各地之间存在的距离决定了分销这种模式会在中国长期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分销商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分销正前所未有地急需创新,而渠道也急需力量帮助,才能展翅飞翔。

“5年前我们无法预测10年后会不会有分销,当时假设存在3年没有问题,5年过去了,我们现在似乎活得还可以,过去5年中,分销业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以两倍的速度增长,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使我们非常困惑。”在日前举办的神州数码2006渠道伙伴峰会上,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总裁毛向前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家渠道商和近百家厂商代表提出,业界需要重新审视分销业务。

据了解,2005财年,神州数码分销业务营业额达到港币116.16亿元,比上财年增长达33.3%;2006年上半财年,神州数码的海量分销业务增长32%,超出业界同期中国IT市场增长一倍以上,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神州数码分销业务的发展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这一连串的数字甚至让这些中国最资深的分销人都感到意外,令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分销业务,重新审视和思考渠道的价值。“事情没有我们原来想得那么简单,似乎我们以前对分销业务的认识存在某些盲点。”毛向前这样说道。

距离决定的模式

一度备受推崇的直销模式,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向三、四级城市的推进过程中,并不顺利。相反,IT分销渠道不仅没有萎缩,反而保持了稳定强劲的增长势头。权威统计机构IDC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国内IT渠道数量达到86,830家,渠道营业额超过3300多亿元,其中IT硬件市场容量约2500亿元,平均每家380万元的年营业额。预计2010年,中国IT市场规模将增至4500亿元。

毛向前认为,“距离”是分销商存在的根本原因。毛向前援引杰弗里・弗兰克尔和安德鲁・罗斯在《货币联盟对贸易增长的可能影响》中的表述认为,影响一个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是距离。与距离相关的因素对贸易额影响巨大。距离每增加1%,贸易额就会减少1.1%,两个相距5000英里的国家如果它们的距离缩短到1000英里,贸易额会增加4倍,如果两国相邻,贸易额会增加80%。同时,国土面积每增加1%,贸易额会减少0.2%。除了地理距离外,还有文化距离、政治距离和经济距离等因素会对贸易产生影响。四种距离可能在其他国家存在一到两个,例如欧洲和美国之间政治制度相近、文化渊源相近,而东南亚各国则国土面积较小,但是,中国与美国几乎所有四个方面的距离都存在,由于这些距离,贸易存在障碍,而这正是分销商存在的价值,分销商的存在部分地消除了互相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距离,这些距离只要客观存在,分销商就会存在。毛向前认为,这个理论解释了日本、韩国分销商几近消失,而美国欧洲的分销商仍然顽强存在的现象。

反观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内地地区间距离较远、地域差异大、市场变化周期较长,分销市场仍处于混沌状态。同时现阶段的信用体制和三、四级以下城市物流覆盖还不足以支持完全直销业务;幅员辽阔的环境特征使得产品和信息的传递过程需要经过分销商区域覆盖来加速;本地化文化和市场规则的差异,则需要渠道分销起到相应的融合适应作用。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分销在未来市场中地位的牢固性。随着区域差距的缩小、距离的缩短,分销业务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减缓,但行业将会一直存在。

事实上,随着IT产品的越来越多样化,市场的细分程度越来越高,产品到达的效率和方式凸显,分销商的方式不是消减而是增加了。

挑战在于创新

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分销商可以高枕无忧:如今,IT市场环境在经历了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发展期后,逐渐步入了充分竞争时代。2000年以来,IT渠道的数量和营业规模均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今天的IT产品市场日益成熟,利润日趋淡薄、信息扁平化等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IT产品的日臻成熟,已经使市场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天的市场竞争环境比以往更加激烈,厂商、分销商、渠道商都承载着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如果渠道仍满足于资金、物流及上游资源的传统分销优势,未来竞争力和生存空间将会日趋缩小,甚至被新的竞争规则淘汰。

面对充分竞争,IT渠道只有转型并不断创新才能让渠道迈上新的台阶。神州数码总裁郭为的看法是,“多种供应链形态处于共存和相互竞争状态,整个IT产业正在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中国IT渠道正处在创新和变革的历史关键时刻。”郭为引用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营销并不是以精明的方式兜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一门创造真正客户价值的艺术”。他认为, IT产品分销领域正在经历一场从产品物权传递向创新客户价值的革命性转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渠道需要更多地直接面对客户、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差异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因为在产品更多地趋于同质化后,客户有大量的个性化需求。郭为说,“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创新的过程。” 郭为将创新总结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技术的发明、发展,是技术的创新;另一类则是基于供应链的、是对流程的再造、对供应链的再造,而整个产业链的变化就是创新的过程。

Cardinal Health是一家医疗产品销售公司,从1997年到2005年,Cardinal Health公司业务收入平均年增长42%,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三倍。最终从十年前的415位,飚升到2005年的第48位,达到全美第17位。秘诀在于它从一个满足表面需求的分销商,转变为满足更隐秘、更内在、更深切需求的服务提供商,把医院的供应链改造成为了服务患者的需求链,并且使自己成为整个链条中举足轻重的一环。郭为认为,对中国IT渠道来说,目前面临的环境,比Cardinal Health公司的客户群体更大,而其中所蕴含的“需求创新”空间也更大。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裁金羽中(左一)、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左二)、神州数码高级副总裁林杨(左三)、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总裁刘九如(左四)、神州数码副总裁毛向前(右一)共同启动IT渠道飞翔工程。

从整个分销产业来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IT渠道通过整合全球范围的IT产品资源,并依靠自身在资金、物流、信息流以及商业贸易运作等方面的优势,曾取得辉煌的成就,也成就了整个IT市场的繁荣。今天,在IT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日益增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整个行业正面临着一次实施产业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客户导向成为中国IT渠道打开新黄金时代的一个方向。

客户导向是方向

很明显,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客户将占主导地位,客户是企业成长的源泉。神州数码常务副总裁林杨认为,“这样的市场环境要求分销商积极地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创造、把握客户的需求,并充分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要求从厂商到终端渠道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和反馈市场变化,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为上下游客户提供更好更丰富的增值服务,打开IT市场一个新的蓝海。”

同时,林杨认为,客户导向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分销模式和体系,“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直销,也不是放弃原有业务模式,而是一种从客户端出发,随需而动的战略思维模式。”林杨这样解释道。

明确了创新客户价值的客户导向经营理念后,如何创造、挖掘客户的需求,更好满足需求,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粘住客户,是IT渠道面临的新课题。郭为认为,通过构建“关爱”价值链,关爱客户需求,从而将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参与者紧密结合起来。渠道商将不仅仅是服务于上下游企业的单一职能,而是捕捉、获知其他隐含其中的深层次需求。最终为客户乃至整个产业,提供更完善的IT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为直接客户和最终客户创造价值,获得传统分销业务不能实现的价值回报,从而突破成长的瓶颈。神州数码在2005年,通过“七步法”规划出战略全景图,最终使业务取得高速的增长。“七步法”包含了从市场定义细分,到客户产品服务的需求分析,购买模式分析,从而让企业定位出赢利模式和产品和服务发展计划,以此为基础来实现销售模式与组织变革,以及相匹配的管控模式,最终实现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全景。

在对渠道商的服务方面,神州数码也推出了诸多创新举措。了旨在覆盖全国10万家IT经销商的新神州商桥网,目的是在经销商之间提供一个更公开、顺畅的交易平台。此外,神州数码还推出“30分钟订单效率管理工程”,解决订单效率的问题;“渠道问题解决中心”则重点体现对渠道的关怀;同时神州数码还通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管理和反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

客户导向时代,一切要以客户需求和实际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也就是要求经销商从服务客户中获取自身价值,只有把发现、挖掘、满足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取得商业成功。基于此,神州数码提出了“赢在客户”的理念。“赢在客户”不再是以简单营销为目的,而是一种营销艺术,一个创新客户价值的过程。

客户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对企业来说,真正了解、把握、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未来的分销商将高度关注整个产业链条上各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不再以传统分销商的单一职能服务于上下游企业,而是捕捉、获知其他隐含的深层次需求,提出尽可能完善的解决之道服务于整个产业,提高整个产业的质量和效率,服务最终客户和消费者。

精彩观点

HP亚太区副总裁陈汉钱先生:

有人说,分销1.5%的利润还不如去卖猪肉。我觉得海量分销不是卖猪肉,而是卖海鲜。渠道最大的价值是把最新鲜的海鲜以很快的速度卖给客户,并且天天卖。我们自己人去卖,成本太高了我们付不起。对于厂家来说,最理想的渠道就是可以带给我们更低成本的能力,有一个很强很宽的覆盖性。

IBM 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何国伟:

IBM非常重视“业务模式的创新”,这也与渠道息息相关,顺畅理想的渠道不仅仅能够与其他公司共同创造良好的整体解决方案,改变客户的业务流程、产生业务增值,同时还能够积累人才发展计划,通过融合技术共同发展,共同增强市场覆盖能力,加强对内对外的协作,在分销中与SI、ISP厂商达到共赢的局面。

SYMBOL北亚区总裁黎修树:

供应链改良最重要的就是缩短整个过程并实现过程中的增值。供应链改良包括两方面,“一是每个环节的改良,二是环境和环境之间从IT投资方面的改良。”应对完全竞争时代的市场发展,一方面是要做好供应链的优化与生产的优化,将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参与者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渠道必须在运营模式、客户开发、运营效率和成本上不断创新自身的价值,迎接市场新情况的挑战。

宏集团副总裁及中国事业群总经理赖泰岳:

中国IT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开放式标准化的架构,并在这样的大规模产业架构下发展出了完全竞争的环境。全球的IT者不计其数,而每个价值链从最上游到客户终端的各个环节都有在这个环节做得最出色的企业、厂商。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独特占优的能力并实现各环节端对端的结合,那么必然能够实现最充分的发展。的确,在IT业开放的架构下,需要厂商和渠道商坚持各自的观点并相互配合,最终获得发展。而这其中,中间渠道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总裁毛向前:

我们很多人去了解客户的需求,或者是以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推测客户需求,但实际上我们的理解往往都不是真正的客户需求。值得借鉴的是瑞典家具销售企业宜家的做法,宜家刚到中国来时送了几百个数码相机给中国家庭,让他们每天都拍自己家的各个角落和墙,以此了解客户需求。客户需求了解了以后,剩下的就只是操作。分销渠道如果能够像宜家一样了解客户的需求,也一定会像宜家一样成功。

链接:中国IT渠道飞翔工程

由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联合神州数码首倡并推出的“中国IT渠道飞翔工程”,旨在联合IT渠道精英,通过研究咨询、交流培训以及宣传推广,推进渠道服务,并务实地为渠道商实现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提升“赢在客户”的能力来提供专项支持。基本方案一方面是强化宣传“飞翔工程”的影响力,将在计算机世界系列媒体上设立专栏,介绍50家渠道企业的创新案例和成长案例,同时还将联合大家关注的相关主流媒体集体研究分析渠道经验。另一方面,“飞翔工程”的机制将通过建立会员制,联络原厂商与渠道商广泛地参与,同时建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营机制,实行会员制的理事会制度。另外,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将在明年举办两次论坛,明年三月前,建立起专业的交流平台,并计划与著名的商学院合作开展渠道企业家MBA培训。欢迎有志于建立健康的IT渠道环境的企业加入飞翔工程。如想加入请与侯晓轩联系(E-mail:.cn)。

采访手记

飞翔:渠道20年的光荣与梦想

生命因坚守而真实,人生因追寻而精彩。弹指之间,中国IT渠道走过了20年。20年的风雨征程,中国IT渠道也和整个产业相生相伴,共同进步。

“我们一起经历过辉煌,价值、空间是我们内心的期盼,我们追寻着渠道的价值之光,上下求索自由飞翔的力量。”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副总裁王华茂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渠道商的无限感慨。

从1987年联想签订AST开始,中国IT渠道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IT渠道通过整合全球范围的IT产品资源,并依靠自身在资金、物流、信息流以及商业贸易运作等方面的优势,曾取得辉煌的成就,也助力孕育出枝繁叶茂的中国IT产业。今天,在IT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日益增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整个行业正面临着一次实施产业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中国IT产业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信息化为牵引的中国IT用户也在迈入一个新的层次,而中国IT渠道更是面临着新的跨越。同时,全球化促使整个世界趋于扁平,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尤其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渠道商需要一种力量帮助他们飞翔。基于此,神州数码联合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首倡、推出“IT渠道飞翔工程”,愿景目标是培养国际顶级的IT渠道企业和企业家;聚合资源激发广泛的IT精英,通过培训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升渠道企业的品牌,张扬渠道企业家的群体,通过创新发展来实现IT渠道模式的转型。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总裁刘九如表示,“我们希望在分享经验和培训交流方面做些具体的事情”。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类资源;自然资源;资源供给;资源需求;增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2-0022-07

一、人类资源的概念

资源经济学所表述的“资源”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哲学或物理学的意义上讲,它就是物质。自然资源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人本身就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从资源经济学意义上来划分,自然资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类资源,二是非人类资源。人类资源是指人类已经利用和正在利用的资源。比如,正在种植的土地;正在开采的矿山以及包括人类财富的积累和人类本身的劳动技能等。所谓非人类资源,指的是人类目前主客观能力所不能及的资源。如外太空资源,地球深层次资源以及地表人类还没有认识到或能力无法企及的资源,甚至包括人类智力潜能的开发。资源经济学所讲的资源就是指人类资源。从宇宙角度来看,人类资源只是自然资源中极小的一部分。人类资源有社会性,非人类资源没有社会性。人类资源的社会性在资源经济学里表现为,客观存在上的稀缺性和主观使用上的效率性,这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人类资源作为载体,只研究人类资源,不研究非人类资源。资源经济学所研究的人类资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物性资源,一类是人力资源。物性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总和,包括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土地、工具、农作物、食物、能源、资本等。人力资源是人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自然资源的分类如图1所示。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对人类资源的利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扩大,物性资源也随之增长。人力资源中的体力劳动虽然在世界级的运动会上仍然会冲击人类的体能极限,但这种极限值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已经不大,而脑力劳动却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人口的增长既需求资源又供给资源。在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增长过程中,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必须探求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增长模式,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级数增长的由来

在古典经济学家中,对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比例的表述,最直观和影响最大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他在《人口原理》一书中说:“我觉得,我完全可以提出两条合理的前提假设。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第二,两性间的必然存在,而且几乎会一直保持现状……那么,假定我提出的二项前提假设得到认可,我就可以说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源的能力。一旦对人口不加抑制,其增长便会以几何比率进行。而生活资料只会以算术比率增加。稍懂得算术的人都能看出,相对后者而言前者的巨大力量。”他还说:“假设世界人口为任意值,比如说十亿,则人口将按照1、2、4、8、16、32、64、128、256、512……的倍数进行增长,而生活资料则是按照l、2、3、4、5、6、7、8、9、10……的倍数增加。两百二十五年后,人口与生活资料数量的比将达到512:10;三百年后,将达到4096:13,那么两千年以后,二者的差距将无法计算,尽管那时生活资料的产出也会增加到惊人的程度。”《人口原理》成书于1798年,正值西方工业革命蓬勃发展时期,马尔萨斯用两种数学级数反映人口与食物增长的这种关系是一项伟大创举,揭示了工业时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的基本特征。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按几何比率增长,一是食物即生活资料的生产将以算术比率增长,二者的缺口无法弥合。马尔萨斯的第一个论点几乎绝对正确,根据生物界繁殖的一般规律,人口这一代到下一代会成倍地增加,如果生活资料充足,人口的确将按几何级数增加。人口的增长速度似乎已经是成了不争的事实。而第二个推断却并不含有如第一个推断所含有的正确性,未能把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区分开来,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发展对食物生产的影响。因为,如果加进了技术因素的作用,则食物生产和人口数量均按几何级数增长,但前者慢于后者。”

实际上,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马尔萨斯对食物与人口增长的这两个推论都是不正确的。首先,从食物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食物与人口增长的缺口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当今,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在大幅度减少。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过科技进步,告诉世人,中国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再从人口来看,人作为个体,由于受基因限制不可能无限增加身高和体能,其需求是一定量的。人作为种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到限制。就生殖能力来讲,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有无限繁衍的能力,自然界并没有、也不可能让一个物种独自存在。马尔萨斯只说明了人类无限繁殖的自然性,忽略了人口的社会性。人口增长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一旦人类的增长数量影响到人类社会整体利益时,人类自身将会理性地保持人口增长与资源供给的平衡。人类是地球的统治者,20世纪全球人口由世纪初不到20亿增长到世纪末的60多亿,翻了3倍。如果简单地按此倍数推理,到2l世纪末人口180亿,22世纪末人口540亿,几个世纪后地球将站满了人,没有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科学已经证明,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前提。真正能够控制人口增长的是自然力量的约束和人类自身的理性。社会制度的和谐会促使人类更理性地对待人口的自然生殖。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我国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行计划生育。另外,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自觉控制生育。发达同家人口出生率比发展中国家低,就是例证。这本质上是自然力量和理性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绝不是马尔萨斯所理解的靠“战争”或“瘟疫”来达到平衡。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时代有着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方式,以及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区分时代特征,线性地或绝对地理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关系是错误的。马克思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马尔萨斯,那么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秘密就

暴露在我们面前了。这个秘密不过就在于把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独有的、适应当时物质生产水平的、暂时的社会关系,变为永恒的、普遍的、不可动摇的规律,经济学家们称之为自然规律……他们的眼光超不出当前时代的经济界限,因而不懂得这些界限本身具有局限性,它们是历史发展造成的,同样它们必然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消失。”

三、模型与级数增长

在“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中,用模型和指数增长的方法说明诸多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报告序言中指出:“我们的结论是:1 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13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2 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全球均衡状态可以这样来设计,使地球上每个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而且每个人有实现他个人潜力的平等机会。3 ……即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增长的极限》指出了,传统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用模型和数学级数相结合的方法描绘经济增长,给我们以启发,在警示人们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今天,“全球均衡状态”难以实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人口、环境、能源、粮食、不可再生资源等问题,要一下子全部解决,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且许多问题本身就是所处时代具有的特征,将在经济发展中不断产生、不断解决。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无论是在经济实力上还是在污染物的排放量上,都应在环境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最发达国家如美国至今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这种“全球均衡状态”在实践中只是空谈。

报告中还说:“全球均衡状态的最基本的定义是人口和资本基本稳定,趋向于增加或者减少它们的力量也处于认真加以控制的平衡之中。”并且辩解说:“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绝不是为人类社会提议某种不增长状态的第一批人。”其实,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并不是由人们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它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条件所决定的。在不同的经济时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方式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不同的。人类社会不仅仅只有工业时代,人们在工业时代遇到的资源、能源问题,在其他时代可能就不是问题。用某一特殊时代的特征以偏概全,将会误导人们,产生错误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对马尔萨斯的批判用在对罗马俱乐部报告的评价上,同样有说服力。我们应该积极探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不是去寻求所谓的“不增长状态”。这种“不增长状态”既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极大不公平。因此,弄清楚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时代,特别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是理解人类资源级数增长关系的关键。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经济时代

在史前时期,人类从生产力角度,按照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发展伊始,就存在着以人与资源之间关系的人类社会经济时代的发展脉络和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脉络,这两条脉络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人们对社会经济形态的考察,应该从生产力角度去确立人类的社会经济时代,从生产关系角度去确立人类的社会经济制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勾勒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完整的框架。

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经济制度与社会经济时代的总称,是各个历史时期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历史已经证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建立在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以生产关系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是以生产力为特征的社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制度反映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具体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经济时代反映人类资源的配置方式,具体表现为配置手段和配置范围。由此,经济学的研究也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另一方面是以生产力为研究对象的资源经济学。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社会经济制度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依次更替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南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一种制度过渡到另一种制度都是由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将被新的、更高的条件所替代,让位于更高的阶段。从资源经济学角度看,社会经济时代划分为游牧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后信息时代”。

社会经济时代是以生产力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先导。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范围决定时代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每一个时代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机体,不同的手段与范围,形成了不同的人类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式,并由低级向高级过渡。推动社会经济形态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表现生产力为特征的社会经济时代和以表现生产关系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党的十七大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解决社会经济制度中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要解决社会经济时代中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问题。

五、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的三种级数

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分析,通常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原理,抽象地建立一个模型,然后通过这一模型来解释、说明、论证、推导各种经济现象。从方法论上讲,这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用这种方法解释经济现象,既准确又实用。经济学家杨小凯曾经说:“经济学现在的确是在朝两个方向走:一是向数理化,美国就是这个趋势……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向科斯、诺斯等人的路子,主要用一个小模型讲一个很深奥的思想。我认为,经济学研究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纯理论,应用理论、经验研究、纯应用。纯理论朝数学方向走;应用理论就是尽量用一个简单的模型讲一个大思想;经验研究主要是计量经济学;而纯应用层次主要在商学院。”本文试图按照“应用理论”的思路,运用三种级数增长的不同比例关系,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反映不同时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增长模式,说明人类资源增长的关系。

级数是依照某种规则排列的一组数。这三种级数分别是:算术级数、斐波那契级数、几何级数(见表1)。

1 三种级数的排列关系:

3 不同级数的增长方式

人类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不同时代人类资源增长方式是不同的。在每一个时代,我们分别用两个不同的级数,其中,一个级数代表人类资源供给增长,另一个级数代表人类资源需求增长,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时代的人类资源增长模式,并描述其基本特征。级数增长的演变过程是:在每一个特定时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的这两个不同级数,按照一定的比例,朝着一个增长趋势向前发展。起初比例不同的级数增长缓慢,差异不大;到了成长期迅猛发展,不同级数的比例关系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再经过一段时间,倍数增长将变得十分庞大,直至发挥出这种增长模式的全部潜能。这种迅猛发展的结果,造成了巨大的不平衡,最终使这种趋势在原有的模式中难以发展下去,促使事物产生转变,被迫改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社会经济时代也就变更了。新时代的到来,同样再重复这一过程。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两种根本方式:进化与革命(见图2)。

六、五个时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级数增长关系

1 游牧时代

游牧时代的人类资源供给按几何级数增长,需求按斐波那契级数增长,供给大于需求(见图3)。在游牧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自然资源相对无限大,利用率很低。当人类脱离动物界进化到人类时,自然界就向人类敞开了胸怀。对当时的人类来讲,自然资源是充足的,没有疆域的概念,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真正能够利用的不多。当人类开始懂得使用火和工具以后,自然资源转化为人类资源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人类视野开阔,活动范围扩大,人类似乎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力资源中的脑力劳动在获取熟食动物蛋白后,人类的智力不断提高,使人类资源供给增长与需求增长按不同速率增加。人类居无定所,人类资源更多地保持自然属性,往往因获取食物而迁徙。人类资源在家庭或种群范围内配置,经济危机的主要形式是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短缺经济,主要靠天吃饭,与自然界作斗争,自然界的赐予是人类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

2 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的人类资源供给按斐波那契级数增长,需求按算术级数增长,供给大于需求(见图4)。农耕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有大幅提高,人类居有定所,人口大幅增长,大量开垦荒地和跑马圈地,农作物循环耕种,人口迁徙开始向城镇集中,社会财富增加。人类资源在农庄或城镇范围配置和交换,创造了人类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的主要形式是自然灾害和战争。农耕时代以上地为中心,土地争夺激烈。人类在这段时期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战争是这个时代重新分配和占有资源的主要手段,国界疆域多在这个时期形成。这种资源争夺引起的战争,既推动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又造成了人类财富的毁灭,生产力遭受空前的破坏,资源极大浪费。

3 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的人类资源供给按算术级数增长,需求按几何级数增长,供给小于需求(见图5)。工业时代由于机器和动力机的使用,使人类的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人口大幅度增长,并大规模向城市集中迁徙。人类社会大部分基础设施,包括城市住宅、铁路、公路、航空、电站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人类资源在全球范围形成市场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但人类粗放式地使用资源,导致人类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急剧消耗,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在这个时代,人类不惜发动二次世界大战,掠夺和瓜分资源。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罗马俱乐部”的《增长极限论》就是这一时代的体现,反映了人们对资源利用悲观前景的认识。

在经济取得辉煌成就和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又伴随着以资源浪费为前提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工业时代是五个社会经济时代中唯一资源供给增长小于需求增长的时代。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时代的高速发展期,具有明显的工业时代特征,包括大量在建和未建的基础设施、不可再生资源急剧消耗、人口增长并大规模向城市迁徙、生态环境恶化等。我国经济学家林毅夫就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指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保障;我国始终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防止大规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科技进步,摒弃“先污染,后防治”的工业化老路。这些都是“后发优势”的体现,力争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代价,完成我国的工业化过程。

4 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人类资源供给按斐波那契级数增长,需求按算术级数增长,供给大于需求(见图6)。信息时代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各国的资金、劳动力、信息、技术、管理等一切基本要素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流通,人类资源在全球金融资本市场上统一配置,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类资源的使用效率。人类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们自觉或强制性的行动。金融资本市场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和主流形式。金融衍生品工具的运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避免了大规模实物商品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当金融危机到来时,虽然有市值的大起大落,但只是虚拟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类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是信息时代比工业时代进步的标志。经济周期也与工业时代有本质的区别。人们通过资本市场,利用金融手段来防止和调整经济周期的高涨与衰退,保持社会发展经济相对平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人类资源需求会不断增加,但人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全方位提高和改善人类资源的使用品质,人类将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能源体系,“生物将取代物理而成为社会主要标志。”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资源供给增长完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增长。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两书中,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新趋势》一书中,美国作家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都对这一时代的特征作了具体的描述。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时期,探求人类资源增长模式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后信息时代”

“后信息时代”的人类资源供给按几何级数增长,需求按斐波那契级数增长,供给大于需求(见图7)。“后信息时代”对人类资源是一个集约过程,是新时代对旧时代各种要素的整合。这一时代的前提条件是全人类生产资料公有制,废除了私有制,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制度合理和科技进步的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效率,人类资源在全人类按需配置。在经济

规律的作用下,通过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劳动者素质提高,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人类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斟的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将经历三个阶段:以自然为本,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以人为本,反映了人类对平等的向往;以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为本,是人类的归宿。人类来自自然界,然后回归自然界,与自然融为一体。“后信息时代”是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协调统一的时代。

七、五个时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式

1 五个时代的人类资源供给增长模式

人类资源供给增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决定增长的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科技进步和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在五个时代中,取级数增长的第五级(见表2),可得出人类资源供给增长是一个u型模式(见图8)。这表明供给增长经历了一个由丰裕到短缺,再由短缺到丰裕的过程。游牧时代是自然经济,农耕时代是循环经济,这两个时代没有消耗多少不可再生资源,人类资源相对充裕;工业时代是一个拐点,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表现为毁灭性的开发,人们深感资源匮乏,反映了资源、环境危机;在信息时代,人类将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资源的增长方式,在自然力量和理性力量的作用下控制人口的增长,实行循环经济、倡导科学发展观;“后信息时代”是人类追求的理想时代。人类资源供给增长模式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游牧时代和农耕时代的资源供给大于需求,人类社会才有r现在;同样是因为有信息时代和“后信息时代”的资源供给大于需求,人类社会才会有未来。这一模式揭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2 五个时代的人类资源需求增长模式

人类资源需求增长是以工业时代为中心,并近似一个正态分布(见图9)。游牧时代和后信息时代是五个时代的起点和终点,人类资源丰富。农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以可再生资源为主,推崇循环经济,人类资源消耗得以循环,相对比较充裕。工业时代是五个时代中唯一一个人类资源供给增长小于需求增长的时代,资源对人类的压力最大。在工业时代,生产力水平成倍提高,但科学利用资源的水平并不高,人们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们对未来资源的利用存在着担忧和恐惧,甚至有人由此对人类的未来丧失信心。

在人类资源需求增长的认识上,将经历一个南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即从乐观到悲观,再从悲观转向乐观。历史上任何一种观念的产生都有它的客观缘由和时代背景,“资源无限论”、“资源有限论”、“资源有价论”、“资源匮乏论”、“增长极限论”等,这些思潮都是人们在各个不同时代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客观反映。人类资源需求增长模式告诉我们:游牧时代是有限范围的粗放经济、农耕时代是有限范围的循环经济、工业时代是全球范围的粗放经济、信息时代是全球范围的循环经济、“后信息时代”是全球范围的集约经济。

3 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的全过程

用“三种级数”构建“五个时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的模式(见图10),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资源增长的全过程。这个模式是研究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说明经济增长的整个过程不仅是渐进的、连续的、和谐的,而且充满了冲突、失衡和中断。“五个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主线,“三种级数”是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的逻辑关系,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资源增长跌宥起伏的全过程。这里体现了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在每一个时代内部,人类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式是按两种级数关系呈现为量变。第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不同时代的人类资源增长方式存在质变。第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人类资源增长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轮回。

结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式存在五种量变形式、经历四次质变飞跃、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轮回(简称“五种量变、四次质变、一个轮回”)(见图11)。该模式的研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说明人类社会利用自然资源的光明前景。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少儿图书 供给 需求

当前,我国少儿图书市场兴旺繁荣,少儿图书的供给源源不断,而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迹象。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尤其是下一代少年儿童的图书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总量中的比例不断攀升。质优价廉的少儿图书层出不穷,为我国少儿健全心智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了少儿的健康人格的成功塑造和良性发展,对我国优秀文化的持续传承发挥了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现状以及如何处理二者关系进行分析探究,以期对我国少儿图书的出版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少儿图书的供给取决于其读者的对象是少儿,少儿图书的供给必须基于少儿心智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不能脱离其需求人群少儿的切实需求盲目发展,否则必然导致供“脱”于求或无人问津。而质优价廉的少儿图书则因其切实符合少儿的客观现实需求,且价格又能容易为少儿的父母所接受,其必然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供给份额。相反,质次价高的少儿图书,则因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供求基本规律,必然为市场所淘汰。优秀少儿图书的持续有效供给为少儿不间断地提供了优良的精神产品,不断提升广大少儿的智力水准和道德水平;反之,少儿则深受其害。质优价廉的少儿图书的推陈出新能够持续不断地满足广大少儿的储备知识和愉悦心智的精神需求,有助于祖国花朵的健康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反过来,少儿图书的繁荣市场消费和持续客观的盈利回报,也能够刺激和促进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研发创作和修订完善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广大少儿心智良性发展的质优价廉的少儿图书,从而促进出版行业的良性竞争和持续稳健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间存在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现状

当前,我国图书市场上少儿图书总体呈现出类型多样、形式多元、品种丰富、内容健康丰富等诸多特点,其供给渠道和途径也日渐拓展,无论是是网店还是实体店都能十分方便地购买到。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引进版的儿童绘本书,其在我国少儿图书市场的总销量中占比很大。再者,我国少儿图书的市场供给更替速度也非常引人注目,图书的更新速度总体呈现出较快的特点,“2015年新书品种数超过3.2万种,新书更新率为14.7%,快于整体市场(12.36%)”。[1]与供给相对应的是我国少儿图书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大,“据开卷的数据显示,2015年少儿图书码洋占比为20.47%,与社科图书的23.92%相差不到4个百分点。在成长性方面,2015年零售整体同比增长率为12.8%,而少儿同比增长率为15.63%,成为继社科(17.41%)、文艺(16.20%)后,成长速度最快的出版门类”。[1]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持续推行和渐入人心,未来几年我国少儿图书的需求量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我国少儿图书的持续有效供给,也必须根据政策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以满足少儿图书市场的客观实际需求。

三、辩证处理二者关系

(一)应根据实际需求,切实做好供给侧改革

1.做大做强中国少儿图书市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少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优秀少儿图书将为少儿获得精神食粮提供重要支撑。因此,出版社要肩负起做大做强中国少儿图书的社会责任,将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全面而又系统地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做好中国少儿图书,为广大少儿提供符合其认知特点和时展的优秀图书,为其揭示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使其自觉自愿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主动地避免低俗、暴力等不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提升少儿图书尤其是绘本图书的原创力。优秀少儿图书的持续供给呼唤大量优秀本土化的原创作品的不懈供给。然而,目前我国少儿图书市场上部分少儿图书粗制滥造、相互抄袭、内容雷同,很多图书内容同质化问题较突出,欠缺原创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2015年少儿图书领域,最畅销的100种图书中有六成是出自中国作家。然而在绘本图书市场当中,外国作家作品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国内原创作家的作品仅占两成。”[1]中国原创绘本起步比较晚,缺乏优秀的绘本作者。目前我国多数出版社热衷于“短、平、快”的发展模式,简单盲目地引进国外获奖书或者畅销书,而忽视对结合本土文化背景的优秀少儿图书研发创作工作的关注和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原创绘本的发展。

要吸引广大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就要在内容“创意”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原创作品的品质。优秀少儿图书在内容上要体现“中国味道”“中国精神”,要与中国少儿的日常生活体验紧密结合,书中语言应符合少儿认知特点、充满童趣,所使用的图片应精挑细选、画质精美、简单易懂,能够较好地激发广大少儿的阅读兴趣,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引人入胜。近几年出版的绘本《团圆》《棉婆婆睡不着》等在传承中国文化以及贴近少儿生活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从而斩获了不错的销量,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和影响力,其经验值得深思和学习。另外,少儿原创图书还要在图书装帧设计上下功夫。精美的装帧设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比如,与内容相匹配色彩斑斓的封面,环保的印刷纸张,各种形式的开本,丰富的画面等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少儿图书的装帧设计要根据少儿的感受来设计,不能简单套用成人的审美观来把握。总之,优秀少儿图书的原创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避免盲目“跟风”导致产能过剩。少儿图书在下大力气做原创基础上还要避免盲目“跟风”。目前,我国少儿图书市场潜力很大,很多出版社争相进入少儿出版市场,希望能占得一席之地。“大多数出版社在缺乏市场调研和专业性营销方案情况下,大量跟风选择热点图书重复生产销售,几百家出版社在四大名著、少儿出版和教材教辅出版上拼刺刀。”[2]最终导致图书的产能过剩,造成出版社的库存积压。部分少儿图书尤其是教学辅导类图书的时效性较强,过季的图书很难销售出去,这无疑增加了出版社的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跟风”的结果也导致市场少儿图书良莠不齐,家长们需要仔细甄别,从而增加了家长们的负担。

当少儿图书供需错位时,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就要求出版社从盲目“跟风”中走出,从产能过剩、增长空间小的部分少儿图书中走出来,切实根据市场需求选题策划,开发创作优质的少儿图书以有效满足少儿对优秀图书的客观需求。

(二)需求跟上队

少儿图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3~12岁的少儿,他们对少儿图书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少儿图书真正的购买群体是少儿的家长。家长对孩子读书的重视程度、对孩子的认知特点的把握程度以及自身家庭状况等都会影响少儿图书的实际需求。

1.思想上要重视阅读。国民的阅读能力会影响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未来。总理在“两会”上多次提到全民阅读,并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可见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重视阅读对国民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而父母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阅读,同时也影响着少儿图书的实际需求。父母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将阅读融入少年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并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做好榜样。国家宏观层面的政府提倡、鼓励阅读以及个体家庭层面的父母重视阅读都会推升和激发少儿图书的求购需求。

2.结合少儿特点。不同年龄的少儿、不同性格特征的少儿对图书的选择会大相径庭,所以家长在帮助孩子选书时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和认知特点,真正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3~6岁的儿童识字阅读能力有限,家长通常会为其选择一些表现实物的卡片或者画册及各种绘本。而6~12岁的少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阅读的图书内容跨度比较大,他们会对一些名著、悬疑小说、科普读物等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囿于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主要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现实,家长在选择少儿图书时更侧重于知识性图书、教学辅导类的图书及经典名著,娱乐性图书则往往会被排到较为靠后的购买次序。为尽可能降低应试文化的影响,家长应根据孩子对不同知识的渴求程度以及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购买少儿图书,而不能盲目跟风只购买教辅类图书,一旦孩子变得“死读书”,而渐渐丧失阅读兴趣,则必然导致青少年厌学乃至厌世,后果不堪设想。

3.结合家庭实际。少儿图书尤其是绘本的价格通常会比一般图书的价格高一些,家长在购买图书时会考虑家庭收入能否满足购买图书的需求。当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长很重视孩子读书时,就会给孩子购买更多的图书,反之,则会少买。同时,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会影响儿童图书的购买情况,学历高的父母可能会更重视孩子的读书,购买图书会多一些。但是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少儿图书的购买量往往受家庭收入状况、父母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少儿图书的求购量必须结合求购对象的现实需求与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图书需求的必要度和急迫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三)供给、需求要兼顾

当供给做大做强了,需求也跟上时,我们就要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少儿图书消费水平比较低,国家提出扩大需求来调整供给。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购买能力不断增强,少儿图书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是供给少儿的精品好书还不能满足当代少儿的需求,这时“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本质是要解决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跨越”,[2]“吃得好”的图书在市场上供给充足了,最终会刺激少儿图书的购买力。因此,关注供给不是忽视需求,关注需求也不是忽视供给,在协调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方面,需要辩证处理,既在特定时期既要有侧重点,又要兼顾二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可偏废一方,这样既能持续不断地提供满足少儿需求的精品少儿图书,又能循序渐进地提升扩大少儿图书的现实需求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做到供需相长,相濡以沫,共进发展。

(作者单位为大象出版社)

[作者简介:燕楠(1981―),女,硕士研究生,中级编辑,从事教辅图书编辑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丽琴,尹成. 2015年少儿图书市场:少儿文学仍居高位 绘本原创有待加强[J].出版广角(下),2016(3).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供给 会计信息需求 会计信息平衡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会计职业界受到来自学术界、国会、政府监管部门及会计职业界自己的强烈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企业报告没有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企业报告没有面向未来,会计信息严重不完整,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各方面一致呼吁,应当尽快对美国会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以求改进企业报告。现在,我国各企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上述问题,即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如何提供信息及为谁提供信息。会计既然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也符合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的供求理论。

一、会计信息需求

会计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它,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去研究和分析它,只有那些与之经济利益相联系的主体,才会去关心分析企业的会计报告,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及相关的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投资者、政府及机构、各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债权人、企业的职工,以及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的主要供给者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信息使用者从财务报告中可分别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我们正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关注未来信息,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逐渐扩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然,会计信息是具有价值的,人们为了得到它而支付一定的代价。所以,如同考察其他商品一样,考察会计信息,就像劳动和资本市场那样,也存在着会计信息市场,会计信息也有价格。需要会计信息而得到它时,也应付一定的代价,即成本问题。

二、会计信息供给

经济学上的供给是指家庭和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所愿意出售的物品或劳务的数量。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也受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供给不畅。会计信息是否披露,披露多少,要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即信息披露的成本问题。这里所说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搜集、整理、披露信息时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信息的处理成本和审计成本。审计成本是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必须经过内、外部审计监督所支付的代价。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不可计量的成本,如企业提供不利于自身的信息,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等。总之,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才愿意披露信息。

会计信息供给形式。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看,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有表内与表外之分。会计报表格式是固定的、以数字为主反映的特点,决定了所表达的舆论信息的局限性。表内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表外信息量会不断增加。这样就面临着表外信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的问题。从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看。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之分。自愿披露是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既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又作为公司的宣传工具的双重目的。强制披露是指由政府提出企业必须提供的舆论信息。其目的一是对企业不利,掩盖企业的真实情况;二是企业压力较小,负担较轻,不愿意自愿披露,如上市公司筹资(上市公司数量少)。从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看。有较早披露和推迟披露。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中有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如时地公布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但会计时滞(会计期末同报告公布之日间隔)是很长的。

三、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信息供给与需求二者间的关系,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即不能只强调信息供给者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信息需求者的重要影响,必须将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分析。

1.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条件,它是信息资源的源泉。解决好信息供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改变单一的事后报告,注重预测信息。对决策者来说,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信息比历史信息更为重要,克服了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了投资者和有关人士对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第二,界定信息的供给范围。有些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不易对外公布(如成本资料),哪些信息应该提供而没有提供,国家应加以规范。第三,政府采取措施,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公允、可靠。防止弄虚作假,提供粉饰过失的会计信息。

2.信息需求制约信息供给。信息需求发挥作用,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制约。第一,信息取得处理成本。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受益最大,但在实际中,需求者取得处理信息的成本较昂贵,所以,必须由企业提供主要的经过加工的信息。第二,信息需求因时因地变化莫测,而供给表现为相对的稳定性,无疑要改变现有的准则制度,否则,信息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需求。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7篇

关键词:供需均衡;人口老龄化;住房空置率

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涨声一片,全国及主要城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价格、销售额均创历史新高;总价及单价地王不断涌现,市场热度甚至超过2007年。在我国,土地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投资和投机需求会急剧放大无限的住房需求,加剧了供给与需求的紧张关系,导致房价的快速攀升。为了抑制房价的不断飙升,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下面,我们从市场对住房的供给,以及居民对住房的需求着手分析房价的走势。

一、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2010年,有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利用智能网络,在全国660个城市查出一个数据,总共有6540万套住宅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零。”这个数字即是估计现在我国有6540万套住房被空置着。在今年5月和8月央视财经频道接连进行了两期“空置房”的调查报道,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天津等地的一些热点楼盘的空置率达40%,而多处新城成为“空置房”密集区。(住房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空置率主要用在国内,与国外的空房率不同。空房率指的是开发商建好房子后,空置的房子与建成的房子之比。)虽然,对于数据的来源和统计方式有待考究,但是,这也可以从一侧面反映房地产市场不缺房,只是一些房地产投资者没有将手中的住房投入市场,他们只是在等待更高房价的契机。

另一方面,国家颁布了经济适用房的政策,从而增加住房的供给。就拿上海的经济适用房政策来说。目前,困扰城市发展的“房奴”问题已经不是上海一个城市的问题,现在城市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不仅普通老百姓买不起,就是白领、金领也只能望而却步,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高房价面前,人们除了叹息,只好等待。韩市长说“房奴”问题不解决,上海没未来,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能做“房奴”就是“蜗居”也已经是一种幸福了,很多人连“房奴”都做不起,而被迫逃离“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2011年1月21号,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韩正市长在解释经济适用房政策时,特别强调今年将进一步放宽经济适用房准入标准,使更多的新上海人和上海青年人进入到共有产权房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中。2011年经济适用房准备要推出500万平方米,大概是8万套,主力房型是60平方米一套。另外,“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建设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12.44万套,其中廉租房3.14万套、经济适用房4.9万套、限价商品房1万套、公共租赁房3.4万套。

以上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在住房供给上是有所增加的,若6540万套住房流入市场时,房价就更不会像现在一样飙升了。所以,无论是投资性买房(房地产投资者只是为了从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中获利而进行买卖房产的活动,其并不关注商品本身也就是房产本身的使用价值。),还是实用性买房,大家都应该考虑住房的供给是在增加的,房价的飙升很快将会达到一个顶峰,而紧接着的将会是房地产泡沫的消退时候。

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首先,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就不难分析出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将会是日益趋减的。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同时,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1983年开始实施的,到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刚好是可见效果的时候,这一代普遍是独生子。当小孩结婚时,双方父母的住房以后是会留给孩子的,这样算来,我们这一代的一户普通家庭将会拥有2~3套住房了。

其次,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及建设银行等五大行正收紧二套房贷款利率。除了首付不能低于40%以外,农行、建行近日取消了二套房贷款的利率优惠,中行则执行1.1倍基准利率。同时,各地的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就天津市来说,继二套房商业贷款利率上浮10%后,天津市二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上浮10%。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其网站公布《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通知,90平方米以上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近期,国家例出台房产税调控居高不下的房价。先是重庆宣布在“十二五”期间征收房产税;紧接着是上海市长表示已做好征收房产税的准备。而2011年1月17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其中包括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八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后者在税收开征与减免上,赋予国务院更多的权限。该法第三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执行。可以说,此次修改将为房产税改革做法理依据的铺垫。修改后,国务院可以据此出台规定,同意地方试点。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影响住房需求的几个主要方面--人口老龄化,二套房贷款相关政策,房产税。都将使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有所下降,至少可以提醒大家不要再跟风炒房,促使房价畸形发展。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此时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是大于需求的。所以,无论是基于投资性买房的市民,还是用于居住性买房的市民都要三思而后行了,切忌跟风炒房,等到房地产泡沫破灭之时,将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参考文献:

[1]俞明轩,丰雷.房地产投资分析[M].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孟国鸿.中国城市房地产政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2).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8篇

物流人力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之一,是企业实现有效物流管理的关键资源。物流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人在运输、配送、包装、搬运装卸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处理等活动中发挥着协调、控制和监督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能调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在前期国内关于物流人力资源的研究中,有学者针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建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并分析,提出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开展物流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等建议(白静,2013),还有学者针对国内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入手,通过互联网和实地调查等手段,对全国两百家物流企业近四年的物流人才需求状况展开了调查并分析,提出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方案(余绍军,2010)。

根据中国知网资料库显示,目前我国对物流人力资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物流人才需求或供给的角度进行研究。基于前期的理论借鉴,本文试图通过数据举证,从物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对物流人力资源达到供需平衡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物流人力资源供给现状分析

(一)物流人力资源供给数量与需求不成正比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力资源提出了巨大需求。近年来,社会对物流人力资源的需求逐年攀升。据统计,2014年我国物流人员缺口约为600万,物流人才被列入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为适应社会需求,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目前,物流人力资源的供给大部分来自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全日制学校培养的物流人员。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378所普通高等院校、824所高职院校和2000多所中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并且该专业的在校生已经超过了100万人。虽然各高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员,从数量来看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对物流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物流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市场对物流人力资源的要求即为物流人力资源的质量需要,物流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一定的物流工作经验,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高水平作业,高素养和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物流人员则更受企业的欢迎。

物流人力资源供给质量与学校培养物流人员的师资力量呈正相关。教师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将来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质量。对于物流人力资源供给的质量,本文分别从全国总计80所高校官方网站上招收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进行统计分析,211及985类工程院校共计21所,职称为讲师以下92人,副教授99人,教授61人;学历为研究生以下12人,研究生以上244人;普通高等学校共计35所,职称为讲师以下248人,副教授137人,教授69人;学历为研究生以下122人,研究生以上334人;高职院校共计24所,职称为讲师以下304人,副教授59人,教授29人;学历为研究生以下170人,研究生以上219人。

调查显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大约41.34%,也就是说这两个高级职称加起来还占不到教师总数的一半,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大约占72.39%,虽然这样的师资结构已经足够,但对于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教师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教师质量更需提高。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该专业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培养体制尚未成熟并还处于不断摸索中,这势必影响学校对社会所需物流人员的培养,从而无法适应社会对物流人力资源的要求。

三、物流人力资源需求现状分析

(一)物流人力资源需求数量增长幅度大

有预测显示,中国的物流产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对物流人员的需求。2011年中国企业对于物流人员的需求新增240万,之后的两年对物流人员的需求又分别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大幅度地增长。为了研究物流人员的实际需求,本文通过互联网从全国各地区选取500家物流企业,并对其物流人员需求数量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对物流人员的需求数量排在首位,而西北、东北等四个地区对物流人员的需求数量排在倒数第一、二位,还不到排在倒数第三位的华南、华中两个地区的二分之一。数据表明,发达地区对物流人员的需求最多,相对发达地区次之,而欠发达地区对物流人员的需求数量最少。对这500家物流企业统计得知共需物流人员3117人,计算得出每个地区物流企业对物流人员的需求平均为6―7人。

(二)物流人力资源需求质量

社会对物流人力资源需求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员工与岗位的匹配度,即职位的任职条件以及员工上岗后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为了解物流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研究选取了500家物流企业中的100家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全面的物流专业知识。现代物流是在实现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管理系统以最合理、客户满意度最高地实现物品的社会流通。物流人员不仅要掌握多种基本专业知识,更要能将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2.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物流环节繁杂,各个岗位上人员之间需要沟通协调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还能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优化工作环境,使人身心放松,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另外,物流人员还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需要并进行反馈,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产品及服务。

3.丰富的工作经验。物流工作操作性强,其各个环节涉及的技术含量高,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并且现今中国的物流企业,大部分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有经验人员来维持企业发展,因此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员工胜任岗位最重要的条件。

4.团队合作精神。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精神,如果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工作团队就不可能有效并准确地完成复杂的物流任务并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5.外语能力。近几年,物流企业竞争逐渐加剧,竞争范围也逐渐向外扩展,并出现全球化趋势。外语能力对物流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具有扎实的外语能力可以使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物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出物流人力资源的就业矛盾主要表现在该专业毕业生由于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工作经验,普遍都无法直接上岗。绝大多数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投身其它行业,全国各高校在培养物流人员的数量上远远不能达到企业对物流人员的需要。可见,物流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物流人力资源供需在质量上已出现结构失衡的现象,由于学校缺乏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与企业在物流人员培养的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学校注重理论教学,而企业注重实践经验。这势必会导致学校对物流人员的供给和企业的需求脱离,最终导致物流人力资源匮乏。

四、物流管理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一)学校要重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学校要在物力以及财力上对物流管理专业给予大力的支持,不能把物流管理专业当成一般的学科对待,要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并进行质量把关,建设与物流实践相贴近的物流专业实验室或建设物流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理论知识的良好氛围和进行物流实训的良好环境。

(二)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建设

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对教学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学校要多招进一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老师,多鼓励现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引进一线物流企业的操作人员等从事相关物流工作的人员,增加物流实践环节的教学,改变本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确保物流管理的教育与其实际发展相同步,掌握物流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务实能力的专业物流人员。

(三)学校要与企业深入合作

目前各高校对于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企业实际运用存在脱节的现象。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度,了解双方对培养物流人员的差异在何处并加以改善。企业方面应给学生提供培训、实训等实际的帮助,而学校方面在物流人员的培养上应多考虑企业的意见,校企双方要进行零距离接触,才能有效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物流人员培养不善的问题。

(四)企业要加强员工知识培训

很多物流人员都是半路上岗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但对系统的物流知识却是一知半解。因此,企业应为员工全面讲授物流管理的系统知识并向多方面进行拓展,由于许多在职人员无法参加集中培训,故企业也可采用远程教育的形式,员工可以在网上与专家讨论、或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五)政府应制定具体的职业教育政策

据多方了解,校企双方在实施职业教育合作中的责权利表达不明确,尽管国家对校企之间的合作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及原则,但缺乏具体详细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政府应尽快解决校企双方在合作上的困难,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断拓展校企之间深层次的合作。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供给 需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负荷越来越重,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会计信息?本文试图分析研究环境会计信息供给需求供需不均产生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会计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政府动力,市场主导仍需时间,所以强制披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

一、环境会计信息需求分析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到底是谁需要环境会计信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7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认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现有的和潜在的)、政府部门职工、其他利益关联者(包括顾客、供应商、财务分析与咨询机构、社会公众等),以及公司管理人员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环境资料信息使用者仍然主要是政府部门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相关政策及法律税收等规定,以改善环境但只靠法律力量作为全面公布的关键因素,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真正可能有助环境资料公布方面取得进展的因素,应是投资者等对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关切,投资者等的需求应是企业公布环境资料的重要动因之一但是在大家的环境和自我的利润之间,投资者等会计信息需求者很难有迫切的环境会计信息的要求而作为环境会计信息主体的企业现在并未感觉到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有何益处。

二、环境会计信息供给分析

在联合国(1993年)印发的一份题为《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的研究报告介绍了对跨国公司环境资料公司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跨国公司总的来说在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资料很少定量,且定性信息不附时期,此外,看不出花费的资金,取得的成果和规定的指标之间有何关系,因此,无法评估公司的环境绩效以及公司的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究其原因,除了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以外,还存在着信息供给的制约因素。

信息供给的制约因素主要有:(1)信息披露成本信息供给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信息披露成本效益大于成本历来是信息披露的大前提,信息披露需要在收益和成本之间加以权衡而目前关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提供,对每一个企业都是新增加的负担,并无直接益处;(2)会计理论的完善程度除了信息需求推动和信息成本制约以外,企业披露多少,如何披露、何时披露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一信息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理论能否合理解释预测,并提供可操作方案的制约。如果理论上无法解决,则应用必然受到限制但环境会计理论滞后已经是一个无须争论的事实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提出具体环境措施的会计准则只有挪威要求公司的董事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必然揭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三届会议上,秘书处提供了《对各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该文件是对55个国家及欧洲联盟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许多国家虽然都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都没有关于环境会计方面的规定。

三、环境会计信息供需不均衡

会计信息的供给取决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依据同时根据要素供给或使用理论分析,在信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企业绝不是一个被动者,而是与使用者双方共同作用,对信息披露共同产生影响。

首先,信息需求对信息供给发挥作用的前提:信息需求对披露产生影响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需求就难以对供给发生作用投资者或其他使用者是否成为真正的信息需求者,取决于两个条件:(1)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内在动力的大小;(2)信息使用者的成熟程度满足这些条件,真正的信息需求者才能产生,并提出改进规范信息的请求其次,信息供给对信息需求的反作用:信息供给不是简单地适应信息需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信息需求而信息需求反过来又对信息供应提出更高要求实质上环境信息需求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管理者的重要功效即是规范信息供给,刺激信息使用者对这些新信息的使用研究验证并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乏力,难以有效影响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信息供给的引导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及披露方式

从以上环境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社会整体,而不在于每一个社会个体事实上,就会计工作而言,环境会计信息提供,对每一个企业都是新增加的负担,并无直接益处,因而推进环境会计核算在企业内部不会有原动力脱离开社会的政府的压力和推力,资源环境核算不可能像在其他核算项目那样,首先在每一个企业基于内在需要而展开,然后才上升为社会化的共同会计项目也就是说,虽然环境会计能够在学术上建立起来,但环境会计实践一定是由宏观推向微观的,所以强制披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立彦 尹春艳 李维刚: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调查分析,会计研究,1998,8

[2]耿建新 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1

[3]李建发 肖 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4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 需求; 供给; 内部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以及高校办学自的逐步增大,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校经济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大幅增加,审计领域不断拓展。然而,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供给明显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协调内部审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丞待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需求分析

随着高校经济管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之外,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内部控制审计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高校赖以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基础,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客观上反映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通过了解、测试和评价本单位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适时提出改进建议,以弥补日常管理漏洞,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而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二)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

高校预算是高校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学校发展方向的综合反映。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是指由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依法对预算执行与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本单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审计,对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确认和审查,以促进学校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透明度,促进学校资源合理分配,进而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

(三)建设工程项目审计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资金数额大、涉及环节多、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如果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极易产生腐败行为,因此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应当作为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是指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适当性、有效性所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审查和评价。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和改善建设工程管理,进而提高投资效益,促进高校建设工程目标的实现。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近年来,少数高校接连发生干部违法违纪事件,客观上反映出高校内部审计不力、监督管理弱化等问题,使得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关注的焦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学校内部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鉴证和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高校的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其认真履行经济责任、严格执行高校规定,促进高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高校内部审计的供给分析

虽然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内部审计的供给明显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范围较窄、独立性不强、缺乏健全的审计制度、审计方法落后、审计力量薄弱等方面,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

(一)内部审计范围较窄

长期以来,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内部审计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侧重于监督和事后审计,忽略了内部审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建设项目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展得比较少,无法对快速发展的高校教育事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二是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与纪委、监察部门合署办公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要方式,但在这种方式下无法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影响内部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此外,高校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审计工作难免受行政领导的影响和干预,不同程度地受到领导意志的左右,审计人员很难依法独立行使监督和查处的职责。

(三)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

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是高校内部审计管理薄弱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审计体系中,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明显滞后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除了内部审计准则之外,没有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缺少具体的规章制度,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此外,高校管理者对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重视不够,新的业务工作开展起来,但与之相配套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却相对滞后,有些管理制度虽已颁布实施,但对其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事项的处罚力度不足(宋莹、杨柏冬,2010)。

(四)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高校内部审计主要沿用传统的、基于手工审计的技术方法,仍然停留在以差错防弊为主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阶段(梁建萍,2010),导致审计范围狭窄、深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效率,难以适应现代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此外,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在审计工作中很少采用分析性复核和审计风险模型等现代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也未得到推广使用。

(五)内部审计力量薄弱

随着内部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内部审计人员逐渐暴露出知识面窄、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人员知识面窄,专业结构单一,以会计、审计专业为主,缺少建筑工程、教育经济、法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积累,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审计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宽的特点;二是内部审计人员数量较少,且整体水平不高。由于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成为学校的“精简”部门,很难引进具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导致审计力量薄弱,不能全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三、高校内部审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协调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内部审计供给明显不足,两者存在显著不平衡。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协调内部审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急待加以研究和解决。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审计理念,促进内部审计转型

转变传统观念,确立“以监督为基础、以服务为目标”的审计理念,促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高校内部审计应当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审计领域,强化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并逐步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管理和效益。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加强监督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以监督为基础、以服务为目标,使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真正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

(二)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越强,越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服务职能。高校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尽可能减少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干涉和影响。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树立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三)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规范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当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等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制定规范化、合理化的内部审计制度,健全内部审计操作规范,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保证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制度所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改进审计技术与方法

在电算化财务环境下,改进审计技术与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客观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充分发挥电子网络的优势,把电子化、信息化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技术手段,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在充分了解学校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审计风险模型,采用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评估、风险评估等方法,识别审计对象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抓起: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提高自学意识,在学习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层次,以便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二是吸纳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既要精通财务、审计,又要具备建筑工程、教育经济、法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S].2009.

[2] 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S].2004.

[3] 宋莹,杨柏冬.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5):36-38.

上一篇:供给学派范文 下一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