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范文

时间:2023-11-18 07:29:10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篇1

究竟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总理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所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不完全是西方讲的供给经济学概念,它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所以叫称之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意义,在于面向整个社会需求有很大质的提升的时代所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和变革。目前,中国社会基于小康水平之上的高品质需求正处于真正爆发的前夜,这个爆发需要供应侧能够提供拥有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和拥有良好美誉度的品牌。在新常态中,人们愿意用更多的钱来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从加速增长的国人赴海外旅游和购物中可见一斑。前几天从一位日本同行那里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采购数量最多排前三位的是手表、数码相机和电饭煲。

这就是众多优秀企业的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机遇,企业转型需要思考如何在解决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的同时,积极应对下一轮发展的升级需求,用创新驱动的供给侧新结构应对新的需求升级。

当前,大多数企业所面对的“巨大的存量资产怎么转型升级”这样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站稳脚跟的企业,如果不在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创新上下功夫,不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直面“互联网”、“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直面国际巨头的全球化运营和竞争能力,面临着很大挑战。但这这些挑战还不至于是生存危机,而是在进入从“配角”上升为“主角”的新阶段后怎么活得更好的“危机”。生存危机多出现于中小企业。目前最困难的是那些没有自主技术、自主产品、自主品牌的企业,它们现在还基于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力可能难以为继。我国的传统钟表制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经历了多年的洗牌和磨练,“产能过剩”已不是主要矛盾,决定胜负的还是技术创新。在信息、电子、传感、通讯、新能源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智能钟表”的挑战面前,传统钟表制造业还是首先要把自己“精密制造”的优势发扬光大,其次要围绕降本增效全面深化科学管理体系。乔布斯说过:互联网时代不要问消费者需要什么,因为谁也不知道你要创造一个超现实的东西。当一个苹果手机摆在你面前时,你才觉得:哇,还可以是这样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层面的经济改革,所以国家将会出台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政策。核心就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预计未来,国家将在宏观方面从以下四个方面降低企业显性成本: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供给侧改革篇2

供给学派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在供给学派基础上发展出新供给主义,主张通过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如果将需求管理比喻为“西医”,新供给所强调的供给管理更像是“中医”。“西医”可以救急,但副作用大。中医疗法如文火慢煮,综合施治,需要把握火候,引出的味道也更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应从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西医”方式,更自觉、更积极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面对经济持续下滑,我国没有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是简政放权,连续下放行政审批权,探索设立自由贸易区,激发市场内在活力,都能看到新供给理论的影子。

已故经济学大师科斯说,经济学的未来在中国。中国学者提出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或许已在正确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何在

201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首次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寓意着今后我国将对改革思路做出新的调整,从过去突出强调需求侧改革转变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引发宏观政策的相应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过去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追求GDP规模扩张和高速度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思路来实现,即着重强调扩大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外需)“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来实现目标。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必要的,但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原来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思路已不能产生以往的效果,表明其已经不适应中国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此次,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指从过去着重强调需求扩张提供动力,转变到着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提供新动力,其目标是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增长升级版。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10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到广东调研时曾强调,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可以说,在中共中央提出“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后,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促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理念、新思路。

按照中央提出的“坚持创新发展”这一核心新理念,要解决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多重目标,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念、理论和政策创新。中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许表明促进结构性改革将适时采用新供给主义理论,并据此提出一系列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管理的新政策、新措施,并带来改革发展创新的新实践、新成就、新突破。

在此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推进结构性改革要抓住“四个关键点”,即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可以说,这“四个关键点”就是今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遵循的方向和重点,需要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认真研究和制定落实政策。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应当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面,但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再需要需求侧改革和管理。为了保障经济中高速增长、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等目标均衡实现,我们应当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统筹施策,这样将产生更佳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崭新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要在探索中完善,在总结中提高,始终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唯有如此,才能少走弯路,减少损失,保障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出台

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表明这项改革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在会上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如此,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8个工作方案思路的汇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涉及5个部门,至少与解决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的财政支持、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房地产去库存、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等改革主要任务密切相关。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会议明确了做好改革方案的五大方向:

――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目的要明确,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

――任务要具体,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确定的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

――责任要落实,搞清楚谁来干,做到可督促、可检查、能问责;

――措施要有力,搞清楚怎么办,用什么政策措施来办,政策措施要符合实际、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让地方和相关部门知道怎么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摸清情况是前提,明确目的是基础,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实际上是强调改革方案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明明白白写清楚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做什么,如果没做到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改革措施有力、有效、有持续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持久战,但如果畏首畏尾,拖延不决,只会贻误战机,留下历史遗憾。正如在会上所指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坚决行动,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

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作用

(一)在供给侧上做文章意在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通过扩大投资、鼓励消费等方式扩大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在经济学上属于需求侧管理。而供给侧管理重在通过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降低税费负担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既要有眼前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宏观政策在需求侧还是在供给侧上做文章,不是非此即彼,只是有所侧重。

以前常讲的“三驾马车”,是从经济运行的结果出发的,便于宏观调控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这次强调供给侧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从产业、企业角度观察认识问题,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

结合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实践可以看出,供给侧管理其实以前也在做,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减轻企业税负等,只是现在这方面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大大提升。

未来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工作也还要做,投资方面还有社会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等的投资不足,消费方面还有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出口方面还有服务贸易出口仍有很大潜力,扩大内需也大有潜力。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的提法既抓住了当前问题的重点,又是全面均衡的。可以预期未来经济工作的侧重点、发力点有所变化,将更加注重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靶心”对准新常态下经济新的突出矛盾

无论是注重扩大需求的凯恩斯主义,还是强调供给侧管理的供给学派,对中国宏观调控和经济决策的实践而言,都不是纯粹的经济学学理问题,而是要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象上是速度问题,根子上看是结构问题。抓住供给侧做文章,是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仅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成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重负。此外,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服务、社会公平等领域,也存在着很多短板。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在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时候,恰恰是产业结构变化最剧烈的时候。中国经济如今面临的最突出矛盾不是总量矛盾,而是结构问题,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逢其时,未来可以大有作为。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中央决策坚持问题导向,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后,需求增长总体比较平稳但出现了新升级,产业结构要跟上来,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要加快发展,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加快出清,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三)更多力促经济转型升级的改革举措将发力

在供给学派理论中,研究的多是“供给侧管理”。然而,这次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宽泛意义上的“管理”被“结构性改革”取代,指向非常鲜明。

中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问题方方面面,但核心是体制机制问题,要着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矛盾。

中国服务业发展之所以相对滞后,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税收、土地、资源价格等相关机制都是注重鼓励工业发展的,服务业发展的成本较高,而且金融、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还面临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下一步要通过放开市场准入、减轻税负等结构性改革措施,鼓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很重,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搞活微观,增强企业竞争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进一步简政放权,助力创业创新。

供给侧改革篇3

从经济学基础理论层面说,人的需求是原生动力,但供给侧对需求侧的响应机制及其特征,却是划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时代的决定性因素。使人类社会从以采集、狩猎来满足生存需要的原始状态,一路走过以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标志的文明提升过程,其中关键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创新,都发生在供给侧。

过去需求侧总量视野内称为动力来源的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其实必然演变出“结构化”的动力问题,但我们只有将这种结构化逻辑传导、转移到供给侧充分展开,才真正形成了对整个经济增长动力体系的认知和把握――在真实世界并非以完全竞争自动解决全部结构优化问题的情况下,政府便不得不处理引导结构优化的“政策供给”和激发潜力释放的“制度供给”的复杂问题。

从经济调控实践经验说,政府如何合理实施供给侧管理问题无法回避。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美国当局以区别对待把握重点的措施先后给花旗、“两房”、通用注资,成为引导复苏过程的决定性转折点;中国近年也一再努力以“定向宽松”实行货币政策的结构化运用,财政政策方面更是为优化结构而不遗余力。

从中国经济社会转轨过程和具体国情看,客观上特别需要注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在“三农”、区域协调、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国防、重点建设等方面补短板、优结构,特别是以制度供给、深化改革来解放生产力,化解矛盾累积与隐患叠加引领新常态,形成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后劲。所以,中央正是在深刻总结中外经济理论与实践得失的基础上,在中国完成经济、社会现代化转轨升级的问题导向下,形成了关于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明确要求。

供给侧改革不是贴标签式地选择新概念,而是实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供给侧改革不是否定需求侧意义、作用和简单搬用美国供给学派的“减税为主”思路,而是借鉴中外所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有益经验而侧重于供给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供给侧改革不是所谓搞“新计划经济”,而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实现中国守正出奇的现代治理和追赶的超常规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是问题导向下以改革攻坚克难为关键、解放生产力的长期行为。十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继续大踏步跟上时代。面临矛盾凸显的挑战和“中等收入陷阱”前车之鉴的潜在威胁,必须打造新的动力体系。各国经验都表明,供给侧涉及的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和制度这五大要素中的前三项,在一个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前的过程中,较易表现出其支撑力和对发展的贡献,但其后因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转向衰减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新的问题接踵而来:民工荒、用工贵、招工难;征地拆迁补偿的综合成本急剧抬高且频频引发矛盾冲突;常规投资普遍出现“边际收益递减”。为引领新常态,必须更多地依靠后两大要素的潜力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制度改革带来“最大红利”,这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冲下行因素、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主要“正能量”原动力。

这样的问题导向,亟须在改革中解除供给抑制、放松供给约束,包括调整人口政策,优化劳动力供给,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以适应统一市场建设要求,深化金融改革,使间接、直接融资产品多样化而服务实体经济升级换代,实施教育、科技改革,破解“钱学森之问”,依科研规律释放科技创新潜力,配套化、实质性推进改革,减轻企业综合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主要依靠优胜劣汰市场机制承受阵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等等。

供给侧改革篇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供给侧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五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的改革是根据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从现实出发做出的一个重大部署。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通过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供给侧改革篇5

从理论上讲,供给侧改革适用于供给相对不足的时期。在供给学派的字典里,供需关系只有两种:一是供给绝对不足;二是供给相对不足,或者说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并存(该学派不认可供给的绝对过剩,因此无力解释“大萧条”等经济危机)。在供给绝对不足时期,企业部门的供给总量和样式、方式均不能满足居民需求。此时,萨伊定律大行其道。政府仅需鼓励生产,“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产品越多元化销售越快”、“一个企业成功可以帮助更多企业成功”。如若政府过多地干预和调控,反而会降低供给侧的运行效率。在供给相对不足时期,萨伊定律的适用条件不再。供给学派――萨伊定律2.0版――沿袭了生产和生产率决定经济的理论内核。他们对生产领域和管理领域实施改革,改善经济结构性问题,促进生产和生产制度的效率提升。此时,政府对供给侧的适当干预,就可以有效地修缮供需平衡,甚至继续引领需求增长。

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机理,即如何解决供给的相对不足。首先,我们要了解此时的经济特征,它们是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标的。一是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国有企业会占据大量经济资源,容易导致相关行业供给过剩,而其他行业供给不足;同时,这会制约市场的经济活力,引致供给效率走低。二是财政赤字攀升或者通胀高企。受凯恩斯主义影响,当经济发展渡过古典时期、出现供给相对过剩之后,决策者会先行刺激需求。但事实证明,政策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困境。比如,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对私人部门产生“挤出效应”,政府唯有“增加税收保持开支维系增长”;同时,流动性陷阱是宽松性货币政策的阿喀琉斯之踵,容易成为通货膨胀的温床。三是失业率增加。一方面,结构性供给过剩会带来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的小微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如果它们失去活力,失业率必然会增加。

其次,针对上述经济特征,供给学派的践行者开出了药方:一是国企私有化。此举旨在裁剪国企臃肿,减少对市场的行政性干预。这会带来改善供给结构、释放经济活力的双重功效。二是减税。根据拉弗曲线,减税可以使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更多流向储蓄和投资;甚至在长期内,减税可以扩大政府的税基,产生税收“自偿效应”。如此一来,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力都会增加,就业率会增长,供给效率就会提升。三是稳健的需求管理政策。一方面,要缩小财政开支,降低政府赤字,促成“国退民进”;另一方面,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速度相适应,有效控制通胀。四是简政放权。包括去监管化,废除物价管制,加大金融、电信、能源领域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等。借此,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提升供给效率。

在操作上,供给侧改革需要“拿捏尺度”,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历史上,无论里根经济学还是撒切尔主义,虽然都曾引领经济走出滞涨泥潭,却遭到了继任者的摒弃。归根到底,还是缘于尺度拿捏得不够准确,导致经济发展不符合人们的预期。

里根的改革措施前期发力较大,后劲不足。在税收上,由前期的单一减税变为后期的时增时减;在财政收支上,1984年已经基本平衡,但后期大幅增加开支,这导致整个任期内的赤字增加一倍多,使美国滑入“赤字陷阱”。与之相比,“铁娘子”撒切尔的政策操作要更加坚定,但又过于信奉新自由主义,过于强调市场效率,而忽视了社会公平。可以说,在政策操作尺度上,撒切尔是“过”,里根是“不及”。同时,在控制财政支出方面,他们都以削减公共福利支出为代价。这导致美国和英国的经济不平等现象明显,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从发展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视角,二者难言成功。

供给侧改革篇6

关键词:供给侧;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

一、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存在的问题

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环境的打造以及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供给侧的问题。将经济发展领域供给侧改革理念移植到教育领域,不仅仅是思维和观念的变革,更应是行动的变革。

职业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不相适应。从宏观层面上看,是产业结构规模与职业学校各方面设置有待衔接。从微观层面上看,是企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方案不能对接。加之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到来,企业处在不断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向信息化、大数据、云技术方向发展。3D打印、智能生产技术的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了职业学校教育结构不断改革。

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实施方式

1.紧贴市场设置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面对市场经济的波诡云谲和区域经济的风起云涌,职业学校要顺应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形势,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调研来设置相应的专业。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关键要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2.引、聘、训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1)引。每个专业,每年要向社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特级教师、名师等。通过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一批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发展、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

(2)聘。学校可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一大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企业的能工巧匠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也带来了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企业引进人才的标准。可使学校第一时间捕捉市场信息和获得前沿资讯。

(3)训。在把社会资源引进校园的同时,也积极将校园影响扩展到社会。建议专任教师每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提高懂理论、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3.校体合作,共同开发“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

将传统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方式辅助以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一体的方式实施,并提供全部的配套内容资源。“智慧课堂”不但为教师、学生开发了电脑、平板、手机通用的在线平台,更在平台上提供了远超现有纸质课程资源的多媒体资源。

4.共建双主体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政府统筹,利用企业原有厂房、基础设施、市场渠道等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确保实训基地技能培训、技术人才的交流,实现产品生产与市场的有效接轨。基地模式能满足完成顶岗实习、教学实习、课程实训等实践教学任务的要求,就地取材,相对稳定,能做到“工学”结合。

校内实训基地由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与学校直接管理,由企业投资或投入设备,并且为实训基地派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校提供场地和基础设备,安排专业教师参与管理,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5.校企共管,创新育人模式

通过采取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与管理、共同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的育人模式,共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企业为学校提供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与学校共同制订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审订合作专业培训计划,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实现校企文化合作目标。从而使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均得到有效提高,呈现“出口旺”的局面。

校企双方通过项目共研、信息共享、基地共创、人才共育、校企文化共建,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目标,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双主体办学体系,使学校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 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的运作机理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35).

供给侧改革篇7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 并进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指出,在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应该适度扩大需求的同时,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面对国际需求日益疲软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宏观形势,扩大有效内需仍然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但不再是单纯从规模上做文章,而应该坚持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有效供给反哺有效需求,推进需求侧与供给侧并进。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内在选择

首先,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处于深入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机遇期,而国际形势的动荡使这种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改变。我国的经济总量仍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且增速相对较快,而从全球来看,经济体量的增速明显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若单从规模上看,我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带动力已不再明显,我国出口竞争的压力将不断加大,大量的产能将处于过剩状态。由此可见,单纯依靠量的扩张来刺激经济增长以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做法已成过去,现阶段应积极从供给侧入手,扩大有效供给,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其次,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内在选择。以往我国积极推进的以内需为主线的需求侧导向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品价格有所下降,这似乎无法通过需求侧进行解释。从供求视角来看,新常态下我国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应从供给侧角度进行剖析。我国出台大量的需求刺激政策,但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原因就在于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供求之间发生错配。新常态下,只有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才能激发产业和市场发展活力,才能使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成为可能。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向优发展提供动力。 需求侧导向为供给侧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供给侧改革战略是需求侧导向战略的丰富与升级

供给侧,重点在于通过提高生产动能来刺激经济增长,但需求侧的重点在于通过扩大社会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看,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需求侧与供给侧两者本质上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需求侧导向为供给侧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有效需求的适度扩张,能有效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实力的强大,可以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从而达到支持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供给体系的打造,也要协调好需求侧,不断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就目前而言,我国有部分产业已步入供给“老化”的阶段,再通过产业激l潜在需求相对乏力。因此,要推动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建立在创造新需求的前提之上。

供给侧改革战略是需求侧导向战略的丰富与升级。当前,单纯地通过“三驾马车”规模上的增长来刺激我国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因此这“三驾马车”都迫切需要转变增长的方式。从需求侧来看,以往我国政府不断通过行政手段刺激需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能过剩,而有效需求却仍然不足。供给侧改革恰恰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和内容。通过供给侧改革的方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要素配置,培育壮大新的发展动能,增强产业发展活力,从而刺激宏观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改革的方式,将原来注重单一调整需求结构的思维拓展出一条新的出路,即深度调整供给结构。供给侧改革战略是需求侧导向战略的丰富与升级。需求侧导向战略更多地是关注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关注的则是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切实发挥需求侧“稳定器”功能,全面做好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

加快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促进供给需求实现动态平衡,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要件。应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有效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实现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切实发挥需求侧“稳定器”功能。需求侧关注我国短期的市场需求引导与经济调控,通过做好需求“稳定器”,有助于提高对市场预期的准确度,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速在短期内快速下跌,从而降低供给侧改革的成本与难度。以对准供给侧改革的节奏为导向,把握需求侧导向的配合尺度,可为我国供给侧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一方面应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充分依托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挖掘和拓宽消费渠道,释放需求空间。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人口政策机制改革,鼓励优生,缓解老龄化,不断释放人口红利,从而进一步刺激优质消费。此外,应持续搞好国土绿化,加快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和土地污染问题,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加可用土地规模,为挖掘我国的潜在增长率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做好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做加法,凝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新模式、新结构、新业态、新组织的改革模式。做减法,紧抓“三去一降”政策,逐步化解过剩产能,稳妥推进市场出清,降低企业的融资杠杆与融资风险,加快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做乘法,加大各类主体的研发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引导企业由传统生产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深化科技改革,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做除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高单位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打破制度壁垒、垄断壁垒、进出壁垒等因素限制,让市场价格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确保要素价格依据市场规律而变动,降低能耗,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实施。

积极营造内贸流通新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在诸多消费领域中,不是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不高涨,而是我国的消费品供给跟不上。中央经济会议多次指出,要营造良好的商品环境,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壁垒,为厂商与消费者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易环境,提高商品的供给能力,促进商品的量质并举,更有效地匹配“供”与“需”,优化经济的产业结构。良好的内贸流通新环境是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的外在条件,是提高我国商品流通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前提。在流通方面,我国要继续推行流通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建设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的流通产业。在消费方面,提升生产业的消费,加速新消费的形成,实现消费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深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构建新的体制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政府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构建创新型体制机制。一方面,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机制,健全现代化的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减少政府部门对消费品价格的强制干预,形成统一的、开放的、有效的、平等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加快各项制度改革,优化体制机制体系。行政管理机制、财税机制与金融机制多管齐下,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优化税收制度;建设多层次、互补性的金融市场,降低融资成本,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一个稳定的体制机制环境。

(作者分别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吴思:《供给侧vs.需求侧》,《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第4期。

供给侧改革篇8

关键词:爆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主创新;产品质量;国际知名品牌

1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1.1成本优势丧失

中国制造遍布世界主要就是依靠低成本策略取胜,然而今天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中国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我国制造业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工人工资水平已远超东南亚国家.同时,对能源资源需求的增加,也导致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而且我国制造业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强,环境成本很大.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变换竞争策略,力图实现更好发展.我国制造业内忧外患、内外受敌,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1.2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的大多数商品,尤其是生活消费品、日用必需品、食品仅仅停留在批量生产,简单设计的层面,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大大增加,低层次的商品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消费偏好的改变导致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改变.上世纪我国经济落后,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大家对于商品的要求仅仅只需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但是现如今,人们物质财富大大增加,商品消费更追求品质、设计、技术含量、人性化智能化,精神层面的消费比重也在上升,低价商品已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低价策略已经行不通了.

1.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多方面的原因.外部环境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间不长,市场机制各个方面还不完善.我国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人们普遍没有知识产权的观念,因此也缺乏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的土壤.企业自身方面,拥有专门研发机构的企业占绝对少数,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只是进行一般生产,普遍重模仿轻创新.研发投入方面,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故而研发投入很少,研发支出不作为一项专门支出单独统计,而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相当大,这些企业能够做大做强是有原因的.2015年三星公司的科研投入是133亿美元,且这项开支连续十几年呈上升趋势,相比可见我国企业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而且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也没有建立紧密地联系,减缓了新技术、新发现运用到生产,转变为实物的过程.

1.4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说到国际知名品牌,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美国的苹果,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韩国的三星、现代,这些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大到已经可以代表整个国家,然而提到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可以让人立刻联想到中国,不过近来随着华为、海尔的海外战略的成功,我国才在国际知名品牌竞争上拥有一席之地,但相比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我国拥有的知名品牌数量还是太少,我国的品牌建设相比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世界品牌实验室每年都会公布“世界品牌500强”,2015年的排名结果为美国以228个上榜品牌排名第一,英国44个品牌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五,共有31个品牌入选.从数字上看,我国名次靠前,但绝对数量上差距大.纵向对比,我国入选品牌由前些年的十几个上升到如今的31个,品牌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占据大多数,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只有海尔、联想、华为、百度等少数几家企业,由此可见我国在品牌建设上还很不成熟.

2制造业转型发展策略

2.1提升消费品品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然而很多人听说这个词都是通过日本的商品.日本各行各业中有很多匠人或是手艺人,一辈子就心无旁骛的钻研一件事情,将其做到极致,这种精神不得不让人敬佩.“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生只做一种寿司,拧毛巾、用刀、料理鱼这样基础的事情都要练习十多年,穷尽一生磨炼技能.所以工匠精神大致可以理解为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就像工匠对于自己的作品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地付出,只为将作品完美的呈现.应用到生产中即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件原材料、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锱铢必较、精益求精.然而我们的社会中,企业往往只看到短期利益,生产追求“短、平、快”,不重视品质,难免粗制滥造.制造业结构变化未能跟上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变化及消费习惯变化,赋有工匠精神的中高品质产品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满意的产品.因此,提升产品质量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是整个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而提升产品质量强烈呼吁工匠精神.怎样培育“工匠精神”,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风气,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提高蓝领工人的工资,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充分利用媒体,发挥“大国工匠”的榜样激励、模范带头作用,让工匠精神成为企业工人理所当然的社会心态.

2.2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首先,要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只有在正确的体制环境下才有利于创新种子的萌发.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因此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强与科研院所、大学的联系,积极建立学研用协同合作的创新机制.其次,最关键的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使企业不断开发出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开拓了消费者群体,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创新是推动和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产品创新依靠的就是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当前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引进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金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制定适合新形势下的商标、产权保护法,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专利侵权的机会成本.要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企业与大学、技术学院等机构的联系,让人才培养与现实接轨.以日本电饭煲为例,中国人到日本爆买,几乎人手一个电饭煲,而日本电饭煲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其内胆材料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热对流,米饭口感可根据喜好自主进行选择,而且改进了保温设计,放置一段时间后仍能保证口感.中国消费者跨越国境与海洋的阻隔也要购买并不便宜的日本电饭煲,正是表明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2.3加强自主品牌创建

创建自主品牌,依赖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企业要认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意义,树立品牌意识,从而才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品牌建设.其次要依靠技术创新使自己的产品更好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更具有竞争力,提高品牌满意度,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同时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利用好各种渠道传播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形象.政府相应地也应对企业自主品牌创建提供便利.法律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商标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为企业品牌创建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监管上,加大对假冒伪劣商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自主品牌的建设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政策上,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放松准入退出门槛,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3总结

制造业是每个国家综合国力衡量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任何国家制造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有高潮有低谷.面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转换思路,改变发展策略,才能渡过难关.我国要想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必须抓住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任毅.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食品行业转型发展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10).

[2]姚珺.加快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接新变革与新挑战[J].智能制造,2016,(04).

[3]吴晓波.去日本买只马桶盖[J].视野,2015,(09).

上一篇:供给侧范文 下一篇:消费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