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25 15:28:27

县域经济总结

县域经济总结篇1

——经济发展再创新高。本地生产总值实现616.55亿元(快报数,下同),完成预期目标的101.1%,比上年增长15.3%,创近十年最高增幅,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0.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5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增幅在全省排名第四;实现工业利润和税金分别增长29%和45%。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6个县(市)有4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30%,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合计17.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创近年最好水平。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247.27亿元,增长5.6%。高要、四会综合增长率在全省列入考核的67个县(市)中分别排第一、第六名。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全市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1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15.4%。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增长84.3%和72.7%。外贸出口总额21.73亿美元,增长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83亿元,完成预期目标的101.9%,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51.71亿元,增长14%。

——重大项目建设有新突破。纳入重点跟踪落实的35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9亿元。二广高速公路三水至怀集段全线施工,*新港开港营运,首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建成试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42亿元,完成预期目标的112.8%,比上年增长35.3%。

——招商引资上新台阶。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12宗,合同外资额13.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实际吸收外资7.75亿美元,完成预期目标的102.1%,增长15.3%,总量居全省东西两翼和山区13个市首位。

——城乡建设迈出新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城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市政项目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创建生态文明村580个,新建省卫生村278个。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32家,削减二氧化硫1500吨、化学需氧量1750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万元GDP能耗下降4%,超过年均下降3.43%的目标。

——财税收入大幅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2.74亿元,完成预期目标的114%,比上年增长31.1%,增幅在全省排名第七,创实施分税制以来最好水平。国税、地税收入分别增长30%和34.9%。

——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4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10元,增长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2.7个百分点,涨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一年来,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坚持“继承、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增强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团结拼搏、加油鼓劲、开拓进取、攻坚破难,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全面发展“四大经济”,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重点发展工业经济。深入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制定实施加快工业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化和适度重型化,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饮料、金属加工、汽车配件、林产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重工业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7%。积极引进和推动工业项目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18家,总数达906家。加强企业技术进步,在建工业技改项目115个,总投资22.75亿元,增资扩产项目60项,总投资20.66亿元。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推动企业上市,风华公司磁性材料成为我市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已有7个,省级工业类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分别增加到37个、22件,确定了30家上市后备企业。中心板块和东南板块工业发展势头迅猛,*高新区新投产企业50家,亚洲铝业成为我市首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高要小五金、精密压铸、汽配产业基地,四会省级民营科技园,*三榕工业园和鼎湖纺织鞋业基地等加快建设,高要、四会、*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企业规模效益不断壮大,全市年税收超千万元工业企业达到34家,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3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城市经济。积极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成功举办“*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嘉年华”等活动,荣获“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称号,“南国旅游休闲之都”旅游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鼎湖房地产企业上缴税收分别比上年增长36.6%和73%。狠抓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现了12个100%目标。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改善消费环境,促进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行以资源引资金、引技术,一批新上项目和技改扩产项目动工建设或投产,推动县域工业提速发展。德庆林产化工加工基地规模效益迈上新水平,封开新引进华润年产1200万吨水泥项目,广宁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集聚发展,怀集钢铁、山梨糖醇等资源型工业不断壮大,德庆、封开和怀集初步形成人造板加工产业集群。4个山区县新投产企业增加工业产值约20亿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共争取国家和省财政扶持农、林、水各业资金3.7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农、林、水各业资金1.84亿元。全面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完成了省下达的粮食考评任务。优化农业结构,扩种柑桔12万亩,全省柑桔第一大市地位得到巩固,德庆、封开分别获“中国柑桔之乡”、“中国油栗之乡”称号,四会沙糖桔和贡柑成功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做好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畜牧、优质蔬菜和水产养殖业规模扩大,四会成为全省生猪生产第一大县(市),高要被授予“中国罗非鱼之乡”、“中国罗氏虾之乡”,德庆获“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基地”称号。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建成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户和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11个,新增省级农业名牌产品3个。

培育发展港口物流经济。制定实施加快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的政策措施,召开了高规格的港口物流经济发展座谈会,港口基础设施和临港产业园建设抓紧推进,完成了*新港首期工程以及进港公路建设,*新港物流基地已开展规划和征地,大旺珠江物流园启动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1364.2万吨,比上年增长130%,通过*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增长32.7%。

二、大力招商引资,着力发展园区经济

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引擎,积极创新方式、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组织参加赴中东、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广州、佛山等经贸活动和*粤港、粤台经贸交流会、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泛珠三角旅游招商会。*“*金秋”经贸洽谈会取得圆满成功,签约、奠基和投产项目共169宗,投资总额425.36亿元,引进投资50亿元的中国国电集团风能设备制造及热电联产、投资15亿元的四会志高家电研发等一批大项目。加快招商引资载体建设,促进园区经济快速发展。*高新区新签项目61宗,投资总额19.8亿美元,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突破50宗,实际吸收外资突破3亿美元,连续三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一,本地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2.7%、100.1%、98.4%。市区共建的鼎湖高新产业集聚基地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顺德龙江(德庆)工业园企业17家,中山大涌(怀集)工业园签约企业14家,佛山大沥(广宁)、广州黄埔(封开)和佛山禅城(高要)产业转移工业园正在申报。认真落实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会等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263.66亿元,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33.8%.

三、积极谋划建设重大项目,着力增强区域竞争力

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签约企业40家,已建成12家;高新区亚洲铝业二期、德庆石井水泥、高要新明珠建材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广宁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列入省“*”专项规划,鼎丰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完成环境评价报告。二广高速公路三水到怀集段完成总投资额的四分之一。国道321线高要小湘至封开涌口段文明样板路全面竣工,三水至四会马房段改造工程正式动工。珠外环高速公路*段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南广铁路、贵广铁路经我市的线路规划走向已基本确定。西江航道整治*至封开界首段已完成前期工作。景丰联围加固工程继续推进,大旺围北江段加固工程基本完成。*燃煤电厂列入省今年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核电项目进入全面可研阶段。*抽水蓄能电站列为南方电网公司候选站址。

四、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生态环保,着力优化发展和人居环境

编制完成了《*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25)》和《*市中心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纲要,批准实施《*市龟顶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城东新区城市设计、鼎湖区发展概念性规划和多个专项规划基本完成。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东扩,*城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启动,*七、八路和星荷路改造等市政工程基本完成。在*城区收储土地1700多亩,增强了城市经营能力。累计编制完成387个村庄的整治规划。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框架编制工作。加强土地征用监管,制定实施*城区和高新区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全市收回土地使用权23宗,面积共1586亩。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环保准入,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完成了星湖治污和鼎湖广利涌整治工程,启动四会独水河综合整治工作,90%以上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四会二期、高新区首期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9.5平方米,四会和高要分别被国家、省授予“绿色小康县(市)”和“林业生态县(市)”称号。

五、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解经济发展瓶颈

加快建设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新增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单位128家,开通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初步建立起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覆盖预算内外全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探索实行政府性投资项目“代建制”。推进了公共资源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加强国有资产监督营运,完善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和业绩考核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市属101家国有企业实施了转制改革,妥善安置1979名职工。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城市信用社退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中国邮储银行*分行,金融产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增加到7家,累计为175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5.6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21.1%。完善鼎湖区管理体制,撤销大冲收费站,解决了多年制约*城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市区一体化建设。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坚持节约有效利用土地,为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积极应对电力供应紧张,通过采取科学调度、政府补贴促本地企业发电和实行错峰等办法,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完成封开、怀集、德庆三个代管县供电企业体制改革,实现全市各类用电同网同价。

六、扎实推进“五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市、县两级投入“五大民生工程”财政性资金2.16亿元。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实施各类技能培训58214人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3712人,农村青年技能培训34517人。新增就业岗位37216个,农村转移就业达5640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4%。抓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多渠道投入资金5.4亿元,新增义务教育学位7.88万个、高中阶段学位1.5万个,全面完成了79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40多万平方米C、D级危房改造。*区新建扩建学校4所,新增优质学位3800个。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城镇低保家庭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和课本费政策,受惠学生58.6万人。抓好便民廉医工程,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覆盖率达84.23%,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万元以上。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建设,全面完成“一村一站”建设目标,新建规范化村卫生站178个,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抓好全民安居工程,全面完成1.1万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使5.5万人住上安全、实用的住房。着力解决*城区困难家庭住房难问题,安排安居房903套。2932户业主旷时10多年的房产办证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抓好生产生活环境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任务,累计实施3693公里,农村客运班线通达率90.1%、300万人受惠。完成18宗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并落实了建设资金。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社会保险费征缴率达97.54%,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基本养老金增加120元,提高到782元。人均年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救济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并因物价变化增发了临时性价格补贴。启动被征地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七、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高新技术产品8个,通过专利申请358件、专利授权268件。成功举办产学研技术合作交流洽谈会,承办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座谈会暨科技信息服务现场会,被列为广东省与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10个、示范基地3个。创建2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推进信息化工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应用推广走在全国前列。*市、高要市分别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并被评为全国市级和县级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普九”水平,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6%、98.27%。狠抓普通高中扩建扩招,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9.57%、98.27%。狠抓普通高中扩建扩招,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9.57%,4所学校通过部级示范性高中考核验收,高考上线人数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增长14.4%,在校生规模全省排名第三,民办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和校均规模均居全省首位。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含高职)招生人数增长23%。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家书屋建设“四大文化工程”。建成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成296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作。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四会创作的《桔花缘》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宋城墙修缮工程基本完成。第一批19个项目被确认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个项目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项目即将完成,卫生应急预案框架基本建立,城乡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市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通过省级评审。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得到加强,成功举办市第八届运动会和*国际龙舟邀请赛,承办多项全国重大体育赛事。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人口计划。社会中介和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继续加强。创新慈善工作机制,组织系列公益慈善活动40多场,筹得款物3480万元。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人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抓好“五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市,增强全民法制意识。落实维护第一责任,开展21项民生问题专项治理,及时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再次被评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提交各类专项工作报告13件,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3件。向市政协通报情况,组织办理政协提案144件。审计、法制工作不断加强。办结行政复议申请38件。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了*城区污水处理费价格调整、大冲收费站撤并等重大事项社会公开听证。建立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310个单位全部实施政务公开,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开了市直48个部门、497个审批事项申请指引,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达99%。在全国率先创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打造“阳光村务”。开通全省第一条政务公开电话热线,为群众提供51个单位、292条办事流程和370条审批流程的查询服务。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和机关作风建设测评活动,“行风热线”栏目受理解决投诉1440宗。中央、省驻肇单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去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是省委、省政府、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同时凝聚着全市上下、社会各方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外来务工人员、驻肇单位、驻肇部队、武警官兵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县域经济总结篇2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四是破解资金“瓶颈”,解决县域发展资金。一要有序引进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在县域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二要建立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存款“反哺归农”机制,遏制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三要加大对农信社的扶持力度,增强其服务“三农”功能。

县域经济总结篇3

关键词:县域;差距;思考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县域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主体

从阜阳市县域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所占比重看,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阜阳县域(不含三区,下同)辖4县,1市,人口827.4万人,占全市的78.7%,农业户籍人口为752.6万人,占全市的81.4%;国土面积7852平方公里,占全市的80.3%;县域GDP769.9亿元,占全市的64.8%;财政总收入为79.7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4.2%。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全市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2.9:39.7:27.4,调整到2014年的28.6:43.2:28.2,第一产业占比下降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县域工业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35.1%提高到2014年的38.6%,第三产业上升0.8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

2014年,全市县域规上工业企业突破900户,达913户,比2011年增加502户,占全市的比重由2011年的65.3%提升到69.3%,提高4.0个百分点。全市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297.3亿元,占全市的68.5%,比2010年增长177.6%,年均增长15.4%,县域工业化率由35.1%逐步提高到38.6%。

(四)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不断增强

2014年,全市县域GDP达到769.9亿元,比2010年增加近300亿元,年均增长9.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2.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0.3亿元,出口总额9.4亿美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18.9%、71.2%和343.3%,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1.6%、14.4%、45.1%。

二、阜阳市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偏低,总量偏小,平均实力偏弱

2014年,全市县域GDP平均规模为154.0亿元,比全省县域GDP平均规模161.4亿元少7.4亿元,只有芜湖市平均各县域经济总量平均水平的69.1%,仅为合肥市平均各县域经济总量平均水平的44.1%。作为阜阳县域发展排头兵的颍上县、太和县2014年实现GDP分别仅为194.1亿元、171.6亿元,分别位居全省第20位、第25位,仅为肥东的43.4%、38.3%,肥西的38.1%、33.7%。

(二)县域经济结构单一,特色经济不明显

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业结构的雷同化严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和转换能力相对较弱,产业综合素质处于相对劣势。2014年,全市县域产业结构为28.6: 43.2: 28.2,一产比重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二产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低10.4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比重低,县域经济转型面临攻坚。

(三)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发展资金比较缺乏

县域财力不足一直困扰经济的发展,2014年全市县域财政支出为217.6亿元,是财政收入的2.7倍;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9.8亿元,比全省县均少2.3亿元,在全省县域经济中属于财政状况比较差的地区。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导致我市在改善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公共产品服务方面受到极大制约,发展资金比较缺乏。

(四)县域人均水平较低,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差距较大

近年来,全市县域人均创造和拥有财富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虽有较快的增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014年,全市县域人均GDP为9250元,全省县域人均为20265元;县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5元,而全省县域人均为6304元;县域人均固定资产投资5192元,而全省县域人均为19349元;县域人均财政总收入958元,而全省县域人均为2264元;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4元,而全省为16796元。

三、发展县域经济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加快县域经济规模膨胀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重要的是如何加快膨胀县域经济总量,提高县域经济的财政增收能力。全市经济的差距从产业上看,主要差在工业上,2014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县域工业总量的6.4%,因此,当前以发展工业来带动县域经济的膨胀,是加快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做大工业作为扩充县域经济总量的首要任务。在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园区和特色优势产业;对大型重点企业尤其是支柱工业的生产经营状态进行定期跟踪,提升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支撑作用。

(二)如何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问题

阜阳5个县(市)经济发展速度虽有差别,但发展的实际和县情大体相同,都是农业地区,工业都不强。因此,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和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我们要立足于各地的县情,立足于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拉长农业开发的产业链,结合本地资源状况综合开发县域工业,培植牵动性较大工业项目,提高县域经济各自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三)如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问题

县域经济总结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内容;潜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efectural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and analyzes the potential 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evelopment; content ;potential;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就是说县的发展稳定,是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基石”所以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面临许多问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如何结合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就显得至关重要

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容和分类

1.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途径、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并贯彻实施,就会形成县域经济特定的发展模式。因此也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某一县所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县特色的县域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它主要有一些因素构成:

1.1.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县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县域经济由哪些产业构成,各产业所占比重大小及其相互联系。由于各县情况差异,资源不同,产业结构的转换及其特征也有区别,它成为区别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

1.1.2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也构成区别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往往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模式表现为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国有、集体、个体以及外资经济成分的混合所有制;而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则表现为个体所有制占较大比重的国有、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并存。

1.1.3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即先进技术和装备、中间技术和装备以及传统技术在生产中的构成状况和所起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县的技术水平和状况不可能一模一样,它也成为区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标志。

1.1.4市场结构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有商品交换就有市场,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的县域经济发展以国际市场为主,有的模式以面向区域市场或国内市场为主。

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是以县域经济所拥有的优势为依据划分县域经济的类型或模式,可能更有现实针对性,至少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我们把县域经济分为四类,即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和活力经济型县域经济。这种分类法尽管把着眼点放在县域经济的优势描述上,但也内在地包含了劣势的分析。

1.2.1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是指第二产业已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主导地位不仅是指第二产业增加值在该类县域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例,也指第二产业的就业者在县域就业岗位中占绝对大比

1.2.2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特色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农业带动了许多农民依靠农业致富,也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1.2.3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随着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不是指服务业在整个县域经济比重中占绝对大比重,而是指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县(市)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的模式。

1.2.4活力经济型县域经济

活力经济是指符合某一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源优势和特点,具有较强经济活力、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模式。它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布局、经营模式、组织形式、战略规划等要素的统一体。

2.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经济发展潜力是对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进行推断和分析的过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综合判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潜力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区域发展潜在的支持要素来看,分析区域发展潜力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生态环境承载潜力、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指标。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现实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空间就大。区域环境承载力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提升的

最大限度,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要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限。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社会发展潜力也会决定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2.1青阳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优势

2.1.1青阳县域内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我县位于皖南山区北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共7类36种,其中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俗称“三石”的非金属矿资源,因储量大、品质优享誉海内外。另外,地理位置优越,我县处于“两山一湖”腹地,其中国家5A级风景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雄踞境内南部,旅游业发达。等等,依托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县发展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我县地处“两山一湖”枢纽位置,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来许多名人墨客揽胜吟唱,李白、刘禹锡、杜牧、王安石、苏辙、 滕子京、岳飞等都曾驻足于此并留下大量咏赞青阳的诗篇,现在古文化遗址120余处。依托这些独特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是促进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重视旅游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打造青阳特色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实现全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2.1.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方面·····

我县11个乡镇总人口数为266373人,劳动力136050人,占农村人口的51.07%,其中转移劳动力总数61228人,女性28110人。

2.2青阳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劣势

2.2.1首当其冲的劣势是县域经济总量小

2.2.2环境承载的潜力有限。

目前,青阳生态环境比较优越,但是,自然环境条件越好的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就越大

县域经济总结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县域金融;金融供求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76-04

一、引言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且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而地区之间总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源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地区之间总的经济不平衡扩散更快。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缩小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由此可见,对县域经济差异性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1]。

县域经济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及其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制约效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区的差异以及县域经济本身的差异。据统计,2003年,全国县域人均GDP6 770元,全国人均GDP9 057元,百强县人均GDP21 000元。2003年全国县域人均GDP是全国的74.8%。若小康水平(人均GDP)按800美元计,约合人民币6 500元,则表明:到2003年底,全国县域人均GDP与小康水平相当。但平均数不等于大多数,人均GDP小康水平以下的县市占全国县市总数的比例接近64%。

就县域经济本身的差异而言,目前我国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2003年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县域的人均GDP的15.1倍。以江苏和安徽两省为例,在全国第四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中,安徽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人口77.51万,GDP28.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人均GDP4 343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70倍、0.90倍、0.97倍、0.64倍,在全国排3位、16位、13位、26位,其中进入全国百强县为零。而江苏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人口94.06万,GDP123.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13亿元,人均GDP14 538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2.07倍、3.85倍、5.89倍、2.15倍,在全国排1位、1位、2位、4位,进入百强县有21个,其中6个进入前十名。从以上数据比较得知,安徽县域人均GDP不足江苏省人均GDP的1/3,两者差距相当显著。

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中,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强相关,促进金融发展,有利于长期稳定、高速、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率。

本文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金融发展状况角度,以江苏、安徽为例研究县域经济本身的差异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县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发展对比分析

(一)县域金融总量支持分析

1.县域金融总量分析

金融总量主要包括货币资本存量,投资总量与金融交易数量。在现代经济中,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是相伴进行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金融总量的增长,而金融总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般来说,县域金融总量是指一县域范围内金融发展的总体指标。它既反映县域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又与县域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县域金融总量的增长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县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水平和金融化的深度。

从宏观考虑,广义的金融总量是全社会的金融总资产,可分为三大类:(1)货币性金融资产,主要包括现实中的货币和各类贷款;(2)证券类金融资产;(3)具有专门指定用途、以保障为中心的各类专项基金[2]。而在本文中,由于在大多数县域经济中证券类金融资产和各类专项基金所占比重较小,在下面的分析中不予考虑。

2.江苏省、安徽省县域金融总量差异实证分析

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很大甚至呈扩大趋势。与江苏省相比,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吸引外资能力较弱,自身财力不足,建设资金除了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外,主要依赖于本地区的信贷资金。

(1)县域货币资金流动差异

县域经济增长中,银行起着核心作用。一个地区金融业越发达,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速度和效率就越高,经济水平就越高。因此,县域经济越发达,储蓄水平就越高,货币资本也就越多,而货币资本充足会进一步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

首先,看两省间存款余额比较,该指标反映县域金融发展基础状况,表1给出了1997―2003年两省县(市)全部存款余额,从中可以看出两省存款差额在不断扩大,反映了银行的储蓄存款逐渐地被吸引到经济更为发达地地区。其次,看两省贷款余额比较。贷款可以说是储蓄转为投资的一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贷款比重就越大。在2002年,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贷款额是中部地区贷款额的2.72倍左右,是西部地区贷款额的4.30倍左右。表2给出了从1997―2003年江苏、安徽两省的县域GDP和金融机构贷款额。根据表2数据,利用EXCEL数据分析,得出图一的县域GDP与金融机构贷款额关系的散点图,从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即贷款额的增加,提高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会,从而相应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两省县域投资差异

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学理论和相关实证分析均表明了投资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从表3中可得知,江苏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安徽省来说,其比率是逐渐上升的,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缩减。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省县域GDP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安徽省,并且储蓄转化投资的能力和效率也要高于安徽省。

(二)县域金融结构支持分析

1.金融结构

戈德•史密斯将金融现象归纳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其认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构成各国的金融结构[3]。一般来说,金融结构也就是指构成金融总体(或总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规模、运作、组成与配合的状态。在经济与金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金融结构,既是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客观结果,又是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重要体现,反映着经济金融化过程中的虚拟程度或泡沫程度,也就是风险程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金融结构的分析,观察金融发展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具有理想的效率和是否符合金融发展的要求。

2.江苏省、安徽省县域金融结构差异实证分析

从图2和图3,我们可以得出,县域金融结构存款余额主要由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和城乡储蓄存款构成。其中企业存款和城乡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很大,而财政存款仅占一小部分。从图中可看出,江苏省企业存款增长的幅度要明显高于安徽省的企业存款增长幅度。

三、县域金融供求矛盾分析

从江苏省和安徽省县域金融支持的总量分析、结构分析表明,我国县域间金融支持存在很大差异,县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局面开始形成。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已越来越明显。

(一)县域金融的需求与供给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中小企业,它们是金融的需求方。农村金融需求主要用于三种用途:农民生活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村发展需求。

金融供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规的金融安排;另一类是非正规金融安排。前者包括最主要的三个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这些正规的金融安排旨在形成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非正规金融安排是指通过民间借贷、集资、私人银行、互助会及其他信贷机构等民间渠道获得的资金供给。

(二)县域金融供求结构和数量上的矛盾

在正规金融安排中,由于农业生产贷款伴随乡镇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境而萎缩,农业银行在1996年“行社分家后”,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农业发展银行只能扮演财政发放粮食收购贷款的角色,无力对农村发展起到政策性资金扶持的作用,于是只有农村信用社在发挥金融供给者的作用。农村信用社由于多年来管理体制不顺,所有者缺位,产权虚拟化,导致经营管理及资本金扩充等许多方面陷入了困境,难以提供稳定的、有效的金融供给,也就难以负担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农村信用社主要职能在于服务“三农”,定位于农民、农村、农业,开办的信贷业务主要是小额农户贷款,对于县域广大的中小企业根本无力也无法提供金融支持。

农村金融在结构上是刚性的,在数量上则是相对甚至绝对萎缩的。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加快,实施了集约化经营战略和确立了盈利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在县域经济中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邮政储蓄增势相当迅猛,已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相当大一部分农村资金因此流出而不能返还。此外,民间对外投资、居民教育投资、债券股市投资等也是分流县域资金的重要渠道。

由此可见,一方面是金融需求的综合性和多样化,另一方面是金融供给的刚性和短缺。金融供求的失衡必然不利于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县域金融供求失衡程度不同也必将导致县域经济增长的差异。

四、对策建议

通过前面对江苏和安徽两个地区县域经济增长中县域金融的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地区县域金融支持存在很大差异,县域金融供求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原因可能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以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集约化经营过程中,致使大部分分支机构撤出县域市场,减少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邮政储蓄缺乏资金回流的渠道,导致相当大一部分农村资金只能流出而很少回流,而居民的教育投资以及债券和股市投资也分流了县域金融发展的大部分资金,恶化了县域金融发展的环境。因此,本文建议目前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推进:

(一)应面向金融需求进行金融供给结构调整

1.建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建议以农业银行县级支行或其他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为主体,整合县域金融资源,组建以城镇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在现有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必须以农村小农家庭经济方式及其金融需求为基础,而不是照搬国外模式或追求超现实。

3.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拓宽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在确保政策性农副产品收购的同时,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4.加快邮政储蓄制度创新,控制县域资金流出比例。建立邮政储蓄银行,由“只存不贷”改革成“可存可贷”。

5.在完善正规金融安排的同时,鼓励民间金融安排,放开民间组织,发挥农村互助组织作用。

(二)为经济金融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1.建立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政府、银行、有关企业要建立经济信息网;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应建立金融信息网,向辖内各金融机构传导县域经济信息和货币政策,向县有关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

2.整合县域信用资源,发展信用平台。加大县域经济金融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协调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各部门和全社会广泛参与,千方百计地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实施信用工程;要继续大力开展打击逃废债活动,提高资产质量。

3.建立经济支持金融的保障机制。县级政府应当千方百计挖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确立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以切合实际的经济利益预期来吸收信贷资金,在经济发展中提高信贷效益。金融部门应该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与金融部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17.

[2] 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13-121.

县域经济总结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不平衡性,比较,政策建议

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无论在人口数量、所辖地域范围,还是在经济发展中,正在日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广东作为经济发达省份,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城乡和谐发展目标,想方设法壮大县域经济将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结合2004年县(市)统计资料,就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一)基本概况

截止到2004年末,广东共有68个县(市),其中县级市20个。从各县(市)分布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10个县,东西两翼22个,粤北地区36个。2004年底,全省县域总人口为4589.11万人,占全省的59.42%,土地面积占全省的82.50%。

(二)主要特征

1.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全省68个县(市)创造国内生产总值(GDP)4115.8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2.73%,其中突破100亿元的县(市)15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0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9.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的县(市)有12个;2004年,县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203.08亿元,占全省的13.3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超过50亿元的县(市)有13个,突破100亿元的有3个。

2.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县域是全省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2004年,县域创造的农业总产值为1788.25亿元,占全省的69.69%。其中,粮食产量1329.77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4.68%;糖蔗产量811.96万吨,占全省的86.31%;花生产量74万吨,占全省的85.30%。

3.劳动就业的重要场所。2004年,县域在岗人员208.41万人,占全省的33%。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和民营经济的崛起,县域已经成为新增就业人员的主要“蓄水池”,为缓解全省就业压力作出了贡献。

二、广东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比较

(一)总量差距及其走势

各地区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无论是按三大区域进行比较,还是各县之间进行对比,发展差距均较为明显。

从经济总量上看,三个区域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2004年,在68个县(市)中,珠江三角洲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占据优势。10个县(市)的总人口仅占全部县域人口的14.28%,而其GDP却占整个县域的30.48%,接近三分之一,每个县平均GDP达到125.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占37.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27%,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均在广东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人口占全部县域人口近一半(45%)的东西两翼22个县(市),GDP占不到整个县域的二分之一,为43.60%,地方财政收入仅为整个县域的28.7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31%。粤北山区36个县(市)的总人口占40.56%,GDP仅为整个县域的25.90%,地方财政收入仅占33.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34.5%。

从基本走势来看,区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珠三角优势地位同样很明显。2004年,该地区县市平均产值为125.5亿元,比上年递增1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19148元,比上年递增12个百分点;东西两翼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县市平均产值达到81.6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7733元提高到8663元,增长了12个百分点;而粤北山区经济实力明显偏弱,县域平均产值由2003年的26.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29.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04年比上年减少了123元。

(二)结构差距及其特征

2004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6.51:41.00:32.49,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特点。其中,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最高,高于全省县域第二产业比重10.45个百分点,更高于最低的粤北山区16.13个百分点。可见,全省县域第二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差距很明显;而第三产业全省县域分区域差距较小,最高的东西两翼比最低的粤北山区仅多出2个百分点。

(三)平均水平差距及其特征

县域经济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也不容乐观。一是人均水平。2004年县域人均GDP为896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23440元)低14471元;人均财政收入20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379元)低1170元;人均储蓄存款480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21317元)低16507元。二是产业结构。在以68个县为总体的GDP中,三次产业结构26.51:41.00:32.49。与全省8.63:50.89:40.48的平均结构水平相比,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过高,高出17.88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比重过低,分别低9.89个和7.9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总体产业结构呈现“一高两低”。

县域经济指标在各区域之间比较,差距也很明显。从人均水平看,2004年珠江三角洲县域人均GDP为19148元,东西两翼8663元,粤北5727元;人均财政收入从高到低依次是珠江三角洲551.15元,粤北山区174.07元,东西两翼133.07元,珠江三角洲是东西两翼的4倍多;珠江三角洲县域的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最高,达到9144.05元,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水平接近,分别为4071.81元和4083.40元,珠江三角洲是其他两地的2倍多。

由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地区及区域内部差距悬殊;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财力不足。

三、推进广东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做好各个方面的科学规划。一是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目前,应抓住广东省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利时机,协调好各个产业之间关系,做到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发展成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适时解决全省县域范围内劳动力转移问题。二是要做好城镇发展规划。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为推进广东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一个最佳契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工作,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来抓。三是要做好产业园区规划。全省县域内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建设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产业园区,以此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民资到产业园区内投资设厂,既有利于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可谓是一举多得。四是要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县域经济发展也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纳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成立专门机构为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技能培训、信息、政策咨询等多方面服务,并建立起技能培训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扩权强县,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行政管理体制,而国外大多数国家实行的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由于投入高额成本维持的庞大地级市架构,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显露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具体表现在“财政漏斗”、“权力漏斗”和“效率漏斗”三个漏斗效应。基于此,对县级行政管理层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调整。一是“放权”,即赋予县级政府相当于地市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审批权限。二是“脱钩”,即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由省直管县,使得县(市)与所在地级市脱钩,仍保留现有的地级市行政级别,但其职能要有所缩小,主要用于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市管理上。三是“能放都放”。此方面主要是借鉴浙江省改革经验,将原来要经地级市审批或管理的一律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管理。同时,原来要经过地级市审核报省审批的也一律由扩权县(市)直接上报省审批。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即减少了行政管理层次,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此外,在进行扩权强县改革时,一定要将改革落到实处,避免一刀切式改革,可先行在部分发达地区试点,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逐步推广。同时还要加强对扩权县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真正成为服务民众的“责任政府”。

(三)调整结构,促进县域产业升级

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是影响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推进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促使县域经济向二、三产业转移,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围绕国内产业重组、省内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调整县域内产品结构,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县级名牌,壮大省级名牌,争创部级名牌,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巩固和抢占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要走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相结合的道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县域内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作用,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竞争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统筹协调,实现县域范围内城乡均衡发展

县域经济总结篇7

关键词:江苏省;县域经济;因子分析;经济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04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11-03

2009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达34061.19亿元,稳居全国第二位。与兄弟省份相比,江苏省县域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2008年江苏省全部52个县(县级市)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6262.52亿元,占江苏省GDP的53.65%,县域经济已然撑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半边天。根据2009年召开的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公布的报告,全国十强县中江苏省独占7个,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占24个,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在所有省市中一枝独秀。

一、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发展规模,还能正确反映经济发展的结构、潜力、质量等一系列指标。因此,不能够完全以GDP或财政收入等单一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价,也不能落入对多个经济指标的简单加总的“窠臼”,应该在客观分析省级范围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继而构建数个有代表性的与全部指标关联性较强的“因子”,并最终得出衡量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合理体系。

目前在多指标综合评价经济效益问题研究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已成为公认的优先方法。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1],本文拟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按照经济发展、经济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2]等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为此,本文建立了3个大类、11个小类、52①个具体指标的三级评价体系[3]。

3个大类分别是经济发展、经济潜力和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其中,经济发展包含经济运行(GDP、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经济外向度(FDI、外贸依存度、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级公路里程、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用电量、固定电话持有量、移动电话持有量、互联网用户数)3个小块;经济潜力包括科教文卫(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图书馆藏书量、各类技术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经济结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经济效率(GDP增长率、工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地均GDP、工业利润)3个小块;可持续发展包括居民生活(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村人均收入、居民储蓄、农村恩格尔系数)、政府能力(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支出)、自然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复种指数、有效灌溉率、人口密度)、环境保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总产值、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农业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5个小块。

二、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子之前,需要对分析的原始数据是否适合运用因子分析做出检验。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圆形检验,结果分别为0.739和0,均通过检验。因此,可以认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测度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合适的。

利用SPP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计算[4],根据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因子贡献率大于75%的原则,可以提出了8个公因子。8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9.193%,说明这8个公因子对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已经具备很强的解释能力。求解这8个公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利用极大方差法(Varimax)对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并将吸收按大小排列,可以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观察因子负荷矩阵,结合各因子的权重,可以看到F1的份额最大,包含的内容也最多,可以将之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依次类推,F2为农业发展水平因子;F3为对外贸易因子;F4为农业效率因子;F5为社会因子;F6为产业结构因子;F7、F8均为环境因子。F3是贸易因子,符合目前江苏省县域经济外向发展的现实,昆山等地承接了大量的外资,是我国重要的电子科技产品的加工园区;F2、F4是农业发展水平和效率因子,也基本符合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的现实情况;F5是社会因子,主要包括GDP增长率和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F6是产业结构因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工业生产率两个指标;F7、F8是环境因子,说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运用回归方法计算各公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每个县市的最终得分,并按降序排列,结果见下表② 。

三、分析结论

将各个县市的竞争力最终得分按照(∞,1),(1,0)和(0,-∞)的区间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竞争力很强的县市(5个),如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吴江;竞争力较强的县市(10个),如宜兴、太仓、海门、通州、溧阳和泰兴等;竞争力较弱的县市(37个),如靖江、海安、兴化、如东和铜山等。

从地域分布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很强的县市全部集中在江南,且被苏州和无锡两市分享。其中苏州市县域经济竞争力最强,独享其中4席,且苏州市下辖5个县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全部大于0。无锡市县域经济竞争力也很强,其下辖的江阴市和宜兴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分别为2.0349和0.6812。其他县域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还有南通、泰州和常州等,南通6县市排名均在前20名,但名次分布不均衡;泰州市下辖4县市竞争力排名也较靠前,区域经济差异也不大。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级市是淮安和南京。淮安市下辖的4个县市排名最靠前的盱眙仅排第37位,江苏省县市综合竞争力最后两名金湖和洪泽均属淮安下辖(或代管)。南京市下辖县市综合竞争力较差似乎难以理解,事实上溧水和高淳均处江北,地理位置稍偏,享受不到南京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反而被南京市发展所边缘化,所以其综合竞争力较差[5]。

对江苏省各地级市所辖县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算术平均,可以得到各地级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由强到若依次为苏州(1.36281)、无锡(1.35802)、南通(0.079647)、常州(0.028176)、泰州(-0.03209)、扬州(-0.17527)、镇江(-0.18416)、徐州(-0.28511)、盐城(-0.31741)、连云港(-0.31935)、宿迁(-0.31238)、南京(-0.33547)和淮安(-0.45754),这基本与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南京除外),也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四、提升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建议

为提升江苏省各县市经济竞争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异[6],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积极进行技术、资金和人员输出,落后地区要努力承接发达地区产能转移,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经济圈。要进一步提高各区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 壮大县域经济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二者能够有机的统一到当地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来。首先, 继续通过加大国家财政的倾斜力度,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既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又改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其次,积极搞好招商引资,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切实做到内资外资同等对待, 为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集聚、集中和转化, 平等进入各种竞争领域, 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二)加快县域范围内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的规模化水平;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因此,在现阶段,加快县域范围内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促进产业集群(下转17页)(上接12页)发展,应加强政府引导,为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唱戏搭台;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为FDI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始推动力之一;还要因地制宜,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成长路径,因此需要在充分发挥当地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三)破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束缚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存在,市管县导致的体制性弊端愈发明显,层级过多导致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降低。县级财政负担过重、教育投资不足等问题也显现出来,为此,需要理顺体制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财税政策上,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和规范国家、省、市三级政权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能力;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和生态补偿机制,规范和增加对产粮、产猪等大县的中央财政奖励和中央投资补助;设立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整合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国家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在金融政策上,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思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鼓励一部分民营银行、股份制银行探索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加快推进农业保险。

参考文献:

[1] 黄源湘、魏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47-52.

[2] 丁华军.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23):28-31.

[3] 范寿波、杨晋超.长三角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11-14.

[4] 刘大海、李宁等.SPSS15.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98-312.

[5] 王煜、丁四保等.空间剥夺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J].人文地理,2007,(05):60-65.

县域经济总结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092-05

作者简介:阮衍宁(1953- )男,江苏扬州人,中共扬州市委党校函授处处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王寅(1963- ),男,江苏江都人,中共扬州市委党校行管法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近10年来,扬州市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扬州县域经济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构建适合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考察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实际状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加快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性、综合性、差异性、枢纽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县域竞争力是一个特定的县域的区位、市场、制度、基础设施、社会等的集成优势对资源的吸引力、集聚力,以及通过资源持续转化为优势所产生的影响力。县域经济是一个由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经济体。我们依据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即可比、可靠性的原则、层次性原则、主成分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参照现有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中国百强县测定方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江苏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从扬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纳入到指标体系当中,科学设置评价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涵盖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丰富内容并体现其框架的整体性。

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其中:(1)基本经济竞争力指标。包括GDP总值、工业总产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工业用电量、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9个指标。(2)产业与企业竞争力指标。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等4个指标。(3)生活水平竞争力指标。包括“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人均GDP、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5个指标。指标中既有总量指标,也有人均指标;既有静态指标,也有动态指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了扬州目前县域经济的总体格局。

二、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扬州市现管辖的有广陵区、邗江区和江都区3个区,以及仪征、宝应、高邮3个县(市)。本文所研究的县域经济只是扬州市的3个县(市)而不包括其他3个区。自2003年以来,仪征、高邮和宝应在赶超目标方面设立了多个目标。除高邮追赶对象姜堰一直没变外,仪征和宝应2009年分别为靖江和兴化,2010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结对赶超城市,分别为溧阳和建湖。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将其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情况列出(见表1和表2)。

通过具体计量分析与实际数据比较可以看到,扬州各县市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和靖江、溧阳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指标的多少和快慢,实际上反映了扬州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重偏低,2009年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业的比重为34.38%,低于苏南各市,且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还待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相对较少,大企业、大项目少,这样产品的竞争力就弱。

三、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存在问题

根据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与江苏同类型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可以得出扬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或者说纵向比较有进步但横向比较进步不快。其主要原因有:

1.经济发展定位不明确和特色不足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根据县域的差异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有差异化、多样化特点的经济,从而形成差别优势。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溧阳市在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中地位的强劲攀升,是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的结果。如溧阳市利用天目湖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产业链。相比较而言,扬州县域还没有形成具有特色且对县域经济具有拉动性的产业,更没有形成比较优势。

2.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不快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定向理论,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应根据县域的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近年来,扬州县域在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比较而言,生产力布局比较分散、产业结构转型慢、产业链较短、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例如,扬州三个县域主导产业相比较,除了主导产业的次序有所变化外,内容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就各主导产业在地区产出中所占的比重看,除仪征和宝应的少数主导产业外,90%以上的主导产业在地区产出总规模中所占的比重均在12%以下。

3.工业集中区载体作用不强

上一篇:人力资源计划报告范文 下一篇:基层治理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