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类型范文

时间:2023-11-02 16:46:16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1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转贴于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5]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与思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2

摘要: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工业推动型、非公有经济推动型、产业集聚型、劳动经济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开放带动型等模式。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1] [2] [3]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万台起重机、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个,资产总值达到.亿元,带动.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年,出口创汇总额达.亿美元,以年均%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以上,年出口总额达万美元,年出口额达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3

关 键 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4)05-0065-03

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其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2013年河北省下辖138个县(含县级市),因部分县经济数据缺失,考虑到数据的获得性和完整性,本研究所包含的县域单位为135个,其中县级市23个,县112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一般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差异 [1] 。因此,本文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各县域GDP及人口数据来源于历年《河北经济年鉴》。1997~2012年河北省135个县人均GDP水平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县域人均GDP的均值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河北省县城人均GDP水平呈逐步上升态势。1997年河北省县域人均GDP均值为5407.07元,2012年达到28 870.84元,是1997年的5.3倍。其中1997~2002年上升速度比较缓慢,2003年以后上升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近十年来全省县域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表1和图2反映出同期河北省县域经济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县域人均GDP的变异系数反映了各县人均GDP偏离平均GDP水平的程度。 变异系数大则说明县域之间的人均GDP水平差异较大。从图2可以看出,1997年以来, 河北省县域人均GDP差距一直处于逐步扩大、 波动上升状态。 其中1997~2004年县域经济差距扩大速度稍慢,2004年以后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开,2010年以后差距扩大的速度虽略有下降,但仍没有改变差距迅速扩大的基本现实。1997年县域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为0.45, 至2004年上升为0.52, 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变异系数达到0.68,2012年也仍然高达0.64,可见近十几年来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之大。

二、县域经济分布格局的聚类分析

(一)方法

聚类分析是将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其基本原理就是将有所关联的数据收集起来,再将它们分到不同的类。同一个类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 而不同的类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因本研究包含135个样本数据(各县市人均GDP), 这里我们使用快速聚类法进行分析。快速聚类法是先将样本粗略分类,然后再按照某种原则进行修正,直至分类比较合理为止,它适用于对大样本进行快速聚类。

(二)模型构建

1. 数据标准化

由于样本聚类(即Q型聚类)要求量纲相同,所以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数据的标准化可以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其加权中最典型的就是0-1标准化和Z标准化。本文采用Z标准化方法,转化函数为:

x*=■

其中?滋为所有样本数据的均值,?滓为所有样本数据的标准差。处理过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2. 计算欧氏距离

快速聚类使用的是欧氏距离平方, 各变量权数相等。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也称欧几里得度量,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它是在m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三)聚类结果

利用spss软件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在对135个县进行分类过程中,由于分类结果的不确定性,先用8~12个类进行试算,然后根据用于分类的变量和分类结果的显著性来确定分类的类(组)数。经试算,分为五类的显著性是最优的,因此可将135个县分为五类,具体结果如下。所用软件为spss18.0。

在表2中,第一类是初始发展水平在省内最低,但增长速度最快的县,为经济高速增长区;第二类是初始发展水平处于省内较高水准, 经济一直稳定成长的县,为经济稳定成长区;第三类是经济初始水平相对较低,但处于稳健发展态势的县市,为经济稳健发展区; 第四类县域的人均GDP比另外四组都要高, 一直是全省经济繁荣发展的县市, 为经济繁荣区;第五类是初始发展水平在省内较低,发展速度缓慢的县市,为经济发展滞后区。河北省县域经济聚类结果见表3。

每个聚类中所包含的县市如下:

第一类是:宽城满族自治县。

第二类是:栾城县、辛集市、藁城县、鹿泉市、滦县、滦南县、乐亭县、遵化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霸州市、三河市、任丘市、黄骅市、邯郸县、涉县、武安市。

第三类是:井陉县、正定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晋州市、新乐市、滦平县、怀来县、昌黎县、抚宁县、玉田县、香河县、文安县、高阳县、涿州市、沧县、青县、东光县、肃宁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泊头市、河间县、安平县、邢台县、内丘县、清河县、沙河市、磁县、

第四类是:迁西县、迁安市。

第五类是:行唐县、灵寿县、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自治县、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卢龙县、固安县、永清县、大城县、满城县、清苑县、涞水县、阜平县、徐水县、定兴县、唐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冀州市、深州市、临城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林西县、南宫市、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肥乡县、永年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

上述各类县(市)在河北省各地的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 河北省经济发展滞后的县主要集中在保定、邢台、张家口和邯郸辖区,尤其是张家口和保定辖区绝大多数县处于经济发展滞后区域; 石家庄和沧州两市所辖的县有半数以上处于经济稳健发展区; 处于经济稳定成长区的县主要集中在唐山、廊坊和石家庄辖区。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区的只有承德市宽城县,该县1997~2012年,人均GDP由2682元增加到81 084元, 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名从第126位上升到第3位。 从总体上来说,河北省县域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县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差。应根据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化与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关系,主动融入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 以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成林.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5-38.

[2]傅德印. Q型系统聚类分析中的统计检验问题[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5):10-14.

[3]李巧玲,吕欣,周晓山. 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J]. 西部探矿工程,2006(4):98-99.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4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资源配置:广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10-0052-05 收稿日期:2009-04-21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区域空间的差异的形成与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密切相关。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1978-2015年)(樊安群,2005)以来,这一问题更加凸显。许多学者对之进行了研究。其中,实证研究部分更多在宏观层面上探讨(覃成林,1997;杨开忠,1994;吴殿廷,2001:周玉翠等,2002);目前我国对微观地域的空间经济演化比较缺乏探讨。李小建、樊新生(2006)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鉴于从县(市)域角度和范围对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研究较少的情况,并且考虑到县级单元是我国具有行政、管理、经济职能的最基本的地理微观区域,对县域分析更能反映发展差异问题,因此在对广东省发展差异的因子分析的样本选取中,突出县域的特点,把全省的县级县、市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本文将以县(县级市)域为主要(包括部分市)研究单元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以实证地区间非均衡空间集聚发展模式。

一、广东省县、市级区域空间资源配置的动态过程

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分析,过去常用人均GDP等单项指标,采用指标绝对量之差、增长率等定量分析方法。由于单项指标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时难以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本文采用综合指标法,以较为全面反映空间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指标的选取力求能较为全面反映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据此,我们选取了反映经济总量水平的最具代表性的10项指标,其中,经济水平指标包括人均GDP(1)、人均工农业产值(2)、人均储蓄额(7)、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8)、人均财政收入(9)、职工平均工资(6);工业结构水平指标用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3)和非农业人口比重(5)表示:城市化水平指标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和非农业人口比重(5)表示;经济效益指标用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10)来代表。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广东省1990年73个县(市)(包含6个地级以上市)和2005年广东省69个县(市)区域样本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然后利用所提取的公共因子及其得分,计算综合评价值。

(一)广东省县(市)域因子分析过程解释

利用1990年和2005年统计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均得到4个公共因子,运算过程表明,观测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1990年、2005年数据进行Bartlett检验的F值均等于0.000,表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1990年的KMO取值为0.871,2005年的KMO取值为0.823,说明进行因子分析很好。

采取主成分法来提取公共因子,根据其旋转后的因子提取结果,提取的4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1990年的达到98.07%,2005年的达到93.21%,根据其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4个公共因子分别可反映经济水平、工业结构水平、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效益等信息。并进一步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然后将公共因子得分加权求和;计算综合评价值:Q1=∑W*kyk;式中k=1,2,…,p,p为公共因子的个数,wk为第k个公共因子的权重,yik为第i个样本的第k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值。

(二)广东省域综合指数分析

1 1990年广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呈显著的核心一型空间极化状态。根据1990年的综合评判指标分类结果(表1),1990年,第一类是深圳市,得分最高,是广东省的空间中心。第二类的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四个市得分次之。前两类是广东省的经济发达地区,构成广东区域的核心区。第三类的县、市属于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地区。也均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构成核心区与区之间的边缘区(过渡区)。第四类的县、市属于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县、市基本分布在广东的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除高要和博罗外,这两县属珠三角地区),构成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区域范围。

从以上数据可以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使经济转型期进入一个相对持续的阶段,广东地区的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明显的核心一型格局。从发展水平看,并没有形成以广州、深圳两地为中心的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

2 2005年广东省域的核心一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根据2005年的综合评判指标分类结果(表2),2005年,第一类仍然是深圳市,得分最高(高出排位第二的东莞市2.43分)。第二类中,与1990年比,增加广州市,并且排位上东莞由第四上升到第二位,广州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第三类中,与1990年比,除广州上升外,减少(下降)6个县市,保留4个县市。并且增城和从化的排位上升明显,增城上升7位(顺排第七),从化上升8位(顺排第九)。第四类中,除增加6个县市外,其余的县市归类与1990年一样没有变化,但排位有的县市变化很大。

从表2中可以看出,15年后,由第一、二、三类县市构成广东省域的单核型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边缘区的范围明显缩小;第四类县市构成广东省域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空间的范围明显扩大。广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正处于上升时期,从总量和实力上构筑真正意义上的深圳、广州双核型区域经济结构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

二、广东省空间极化与空间扩散分析及结论

(一)区域空间极化作用持续,回波效应明显。区域差异不断扩大

广东的核心区极化作用强,极化速度快,表现在核心区与区的极差值过大。因为核心区愈来愈集中在六大地级以上市的城市区位上(从以上分析的边缘区的县市缩小可知),由于城市中心的集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加强,促使区域空间极化作用持续不断,回波效应明显,使核心区与区之间的边缘(过渡)地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从表1、表2可以看出,由于受极化作用的影响,一些县市的经济实力与核心区所在城市的差距拉大,因子分

析的综合指标排位不断后移,后移最多的遂溪县前后相差55个位次。

(二)核心区的集聚力远大于区的集聚力

一方面,从第一、二类的核心区所在区位可以分析:核心区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促使其集聚能力强。2005年,珠三角土地面积41698KM2,仅占全省的23.2%,但集聚的人口数(年末户籍)达2498.88万人,占全省的31.6%(若加上外来流动人口,则比例数还要高许多)。其中,核心区中的六大城市(深圳、东莞、广州、珠海、佛山和中山)的土地面积为19188KM2,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7%,但六市的人口密度达到1979.3/KM2,高出全省平均值的2.9倍。地区生产总值18059.38亿元,占全省的9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1.47亿元,占全省的67.0%。数据显示:珠三角土地面积小,人口数量多且密度大,创造的产值和收入高,充分表明珠江三角洲人物财的集聚程度大,集聚力度强。另一方面,第四类主要以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为主的区,2005年,土地面积共有161842KM2,人口数(年末户籍)共达6487.1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共达5490.52亿元,占全省的2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共计188.48亿元,仅占全省的10.4%。数据显示: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土地面积大,人口密度相对小,创造的产值和收入较低,说明人物财的集聚程度小,集聚力度弱。

(三)核心区同时产生扩散作用,区出现一定程度的涓滴效应

从表1和表2可以分析,广东区域经济空间持续产生极化作用的同时,扩散作用也开始出现。受扩散作用的影响,空间的部分县市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实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指标的排位前移,前移的县市主要有分布在山区和沿海两地的10个县。这种由核心区向区扩散的反极化运动,产生涓滴效应。但是,与区域空间极化的集聚力和回波效应相比,广东的区域空间的反极化的扩散力和涓滴效应较弱,从表中显示出区中即使排位上升较快、靠前的一些县(如海丰县),经济实力仍然不强。因此,这种扩散难以动摇广东的中心一型空间极化状态的基本格局。

(四)金字塔型县(市)域经济差异模式持续强化

从表l和表2分析,划分为第一类的深圳综合指标与第四类的县市的最大差值,1990年是4.2,2005年是4,35;1990年,综合指标中第一、二、三和四类县市分别为1、4、11和57个;2005年,综合指标中第一、二、三和四类县市分别为1、5、4和59个县(市)域经济差异呈典型的金字塔模式(如图1)。因此,广东的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小,扩散力不强;特别是金字塔型中属于十分关键的中层部分县市数量明显不足(如第三类的县市数量减少),使金字塔型的县(市)域经济差异模式更加凸显。

(五)结论

广东各县(市)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转型期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1990-2005年)中,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15年中在不断提高:1990年各县市人均GDP的平均值为1690元,其中人均GDP最小值为610元,到2005年,各县市人均GDP的平均值为17421元,其中人均GDP最小值为3012元,15年中分别增长了9.31倍和3.94倍。但是,各县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增大,极化作用增强。因此,从以上因子分析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不合理性和低效率,从而导致在经济转型期出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失衡。

三、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资源有效配置运行机制

(一)提升核心-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等级形式

双核型结构可认为是点轴式空间结构的雏型。核心区中的核点(增长极)增多,核心区由核点通过轴线向扩散的能力就会更强,有利于地域空间资源沿点轴进行有效配置,减少点轴区域间的发展差异性,因此属于较高级的空间结构等级形式。由点轴到网络空间结构是更高级的等级,因为网络的形成进一步强化了位于网络上的点对周围地区的扩散和辐射作用,这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较为均衡的态势(李娟,2002)。

1 选择点一轴渐进式空间开发模式。广东的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轴线已经成型,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具体来说,(1)确定主发展轴线。广东的主发展轴线实际上已经十分明确和完善,主要是深圳一广州一珠海,两端分别接受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辐射,沿珠江口呈V型分布,在轴线上的城市还有东莞、佛山、中山,共五个城市构成主轴线上的五个点。(2)在主轴线上采取葡萄串式的布点开发,以达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布局目的。这里的布点主要是在主轴线上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因为主轴线是珠江三角洲作为核心区内的最重要的经济集聚和经济扩散与辐射的通道。布点条件已经成熟;通过布点增强产业集聚,加强城市群的点的作用,使核心区的发展极功能尽快得到完善和加强,促进经济辐射能力的生成。(3)加强广州作为准核点的功能开发。广州为省会大城市,在省域空间结构中作为主要的中心地与深圳遥相呼应,并构成双核型结构十分重要。因为双核结构揭示了区域中两个不同功能的城市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这种空间组合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陆大道等,2003)。为此,广州可在汽车产业等重工业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围绕新白云机场的临空经济产业区的建设上下功夫,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

2 加强网络开发,向网络型空间结构转化。当点一轴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区域经济空间的重点开发要转移到次一级的发展轴线、点和面上,由此形成网络空间结构,使整个区域空间开发进入一个高级阶段。(1)开发次级发展轴线。共有四条次级轴线:东轴线:广州一汕头方向;西轴线:广州一湛江方向;北轴线:广州一韶关方向;沿海轴线:汕头一深圳,珠海一阳江一雷州半岛。在这四条次级轴线上,关键要利用核心:区的经济扩散和辐射效应做好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点一轴一面在地域上的融合。特别是沿海轴线,要充分利用海洋一港口一腹地之间的联系和区位优势,做好海洋型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2)加强网络建设。除了交通、信息的网络建设之外,其一,要特别重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企业网络空间结构的完善与优化,这是构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重要微观基础,尤其要加强边缘区、区中的企业网络的形成与扩展,建立与核心区经济的网络联系。其二,重视广州新白云机场的临空经济网络建设。大型机场是发展临空经济网络的前提,广州新自云机场是国内三大枢纽机场之一。以机场为核心向临空辐射,呈现出立体化、多层次、辐射状的特点。国外数据表明,临空经济的涵盖网络范围在1500KM2到5000KM2之间(彭澎,2006)。因此临空经济网络建设对广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3 改变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模式。适度的差异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的魅力所在,但差异性越来越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改变。广东要改变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模式,由金字塔型县(市)经济发展差异模式转化成纺锤型县(市)经济发展差异模式。要使大部分的经济欠发达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上升到中游,地区发展差异缩小。

(二)打造新型大珠三角经济圈。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经济转型期的新时期,广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以往的地缘优势逐渐减弱,政策优势逐步消失,产业升级的压力加大,许多不可持续的因子增多,决定了新时期广东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必须优化调整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由此,要达到这个目标,笔者提出打造新型的大珠三角经济圈,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思路。

1 建设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空间格局。如,可利用CEPA政策效应,更多地吸收香港的经济辐射效用,特别要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产业方面接受香港的辐射;还要在交通网线上构造珠三角城市圈快捷通道。

2 确立香港在大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的战略地位,与深圳、广州形成一极双核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带动广东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广泛参与亚太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和台海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交流,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促进自身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尤其是要重视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由于广东的地缘关系及与东盟经济往来的基础,广东与东盟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这将十分有利于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重组和优化。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5

关键词:产业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77-02

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归纳

中国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各地政府的区域发展规划报告和政策文件中,尤其是十以来,国家提出“通过创新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号召以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从不同领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一)各级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十以来,各地方政府针对本县域的实际探索出了各自县域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并形成了理论框架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顺义、山东诸城、四川邓峡等贸工农一体化、工商一体化发展模式;广东东莞、江苏昆山、四川邛崃等政企分开的县域经济发展改革模式;江苏江阴、四川双流、福建石狮、山东寿光等简政放权、完善乡镇功能的经验和模式。2012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设立“两江新区”建设和实施“两翼”农户增收工程等模式带动县域经济发展。2013年河南省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即工业强县型发展模式、非公经济推动型发展模式、对外开放型发展模式、特色产业集聚型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推动型发展模式和劳动力推动型发展模式。[1]

(二)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经济学家吴敬琏(2002)指出,推动地方小微企业发展是解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王盛章等(2006)认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可根据本县域的实际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总结出了顺德模式、嵊州模式、义乌模式、海宁模式;王青云(2012)认为,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可以总结为七大模式,包括江苏昆山模式、广东顺德模式、浙江嵊州模式、山东龙口模式、四川双流模式、浙江海宁模式以及河南新郑模式;王景龙(2013)提出,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挖掘增长极,合理统筹规划,把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地的生态、新能源以及三农等问题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道路。[2]

天津大学和春军(2010)在其博士论文《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吉林大学崔征(2011)在其博士论文《内陆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实证研究》、沈阳农业大学何丹(2012)在其博士论文《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及武汉大学周维现(2013)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县域经济发展应当选择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证。[3]

二、产业创新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改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粗放型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实际,迫切需要确立和实施产业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产业创新实现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使县域经济在新形势下加速发展。2013年,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县(市)围绕黑龙江省“十大重点产业”上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园区、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4]全省各县(市)紧紧抓住区位优势、增长极和产业创新基础,结合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优势产业,确定不同的园区定位,形成了以产业创新为依托的各具特色县域经济增长方式。

(二)改造和提升黑龙江省县域传统产业层次

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创新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由于产业创新力度不够,传统产业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产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广应用新的产业技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黑龙江省五常市提出了“依托哈尔滨大都市、打造五常新模式”的发展战略,充分依托省会城市哈尔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注重产业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

(三)提高黑龙江省县域特色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针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实施产业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带动效应,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支撑效应,对县域产业园区建设中具有推动效应。产业创新是县域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黑龙江省宝清县依托煤炭资源和农畜产品优势,加快推进重点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现已形成煤电化和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为核心的多样化格局,有效提升了县域特色和主导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四)培育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阻碍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屏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种发展矛盾突出。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中,产业创新不仅可以吸引产业创新型人才,还可以引来创新型项目,这也是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黑龙江省肇东市通过产业创新,努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机绿色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县域文化产业、现代化大农业、现代化物流业、新型材料产业等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基于产业创新的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既然研究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必然面临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选择,那么以黑龙江省县域所拥有的产业优势为依据划分县域经济的类型,可能更有现实针对性,至少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和创新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据此,笔者参考季建业等的研究成果,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四类: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农业创新型县域经济、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和资源禀赋创新型县域经济。[5]

(一)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是指该县域已基本完成工业化改造和升级,在县域经济结构中,工业在产值和就业比重中均处于主导地位。农村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乡镇工业蓬勃生机。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可以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中心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其主要特征是发挥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利用中心城市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围绕中心城市产业延伸等配套需求,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延生功能,兴建县域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创造良好的县域投资环境,积极实施县域工业创新和改造,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工业经济。黑龙江省五常、双城、肇东、宾县等县(市)可以充分依托哈尔滨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综合优势,及时调整县域经济发展重心,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注重产业园区培育,注重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从一个农业县向新型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围绕哈尔滨打造城市圈经济,努力打造高端制造、生物化工、石油加工、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

第二,内生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经济根植于传统地域文化和传统产业基础,通过传统工业的全面升级和改造使县域经济全面发展。黑龙江省宝清、鸡东、集贤、密山、安达、延寿等县市可以依托煤炭资源、畜牧产业和水产业的地方优势,不断加强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发挥优势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煤电化开发和绿色食品加工等地方主导产业为依托的内生型工业化新格局。

第三,开放型工业化。开放型工业化是依托三资企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同江有效利用口岸优势,抓好中俄经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全力打造对俄经贸合作新优势。积极引入光伏发电、服装鞋帽和木材加工等生产企业落户,全力打造能源矿产、跨境连锁加工、绿色有机食品等地方产业集群。

(二)农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县域农业尽管是弱式产业,但如果重视农业产业链的经营,强化农业创新和政策扶持,农业也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参考全国县域农业发展和创新模式,郊县产业新布局、新型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经营等农业创新模式就带动了许多农民依靠农业致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肇州、肇源、五常、绥滨、方正、尚志等县(市)是黑龙江省的传统农业大县,农产品仍处于封冻期,品牌如何发展、销售模式如何改进、产业化如何经营、政策如何支持等是肇东县域经济发展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新经济条件下,肇东可以紧紧围绕优势资源,以工业园区为平台,通过引进产业项目,全面发展地方绿色食品产业,促进肇东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县域第三产业一般为日常生产、生活服务型产业,包括的具体行业非常广泛,就业容量和潜力也非常巨大。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不是指服务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偏重,而是指通过县域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地方三大产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模式。

黑龙江省的杜尔伯特、林甸、嘉荫、五大连池、漠河等县(市)可以把“旅游兴县”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突破口,以自然风光、独特地理环境、边境口岸等为依托,有效整合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资源,逐步把旅游业打造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黄金产业。

(四)资源禀赋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资源禀赋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注重发掘地方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禀赋和特质,以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有效整合县域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等政策要素。

近几年来,我国亚麻产业发展迅速,亚麻生产规模世界第二,亚麻产品出口世界第一,亚麻经济已经成为某些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柱。黑龙江省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全国亚麻种植的高产区,主要集中在兰西、青冈、克山等县市。黑龙江省要不断挖掘亚麻市场潜能,因地制宜,利用自身区域优势,把黑龙江亚麻经济做大做强。

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既可以由政府启动,也可以由民间直接参与,但当产业创新的个别要素向全要素创新延伸时,依靠地方政府或民间机构的某一方创新驱动都无法实现县域经济的产业全面创新。因此,发展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的长期目标是以民间机构创新为主,政府推动创新为辅,双方各自在不同领域进行产业创新分工与合作,共同促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2).

[2] 赵 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2007(7).

[3] 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4] 张爱国,翟进进.我国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1(5).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6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0%,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2%。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南北跨度大,县域经济特色鲜明,表现为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目前,全区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76个旗县市大致可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4个类别。农牧业主导型旗县市以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独立,在地理空间上远离城市,农村牧区人口占70%左右,代表着内蒙古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工业主导型旗县市拥有较为丰富矿产资源,随着自治区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并得到迅速发展,工业成为该类旗县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林业主导型旗县市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比较困难。这类旗县市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服务业主导型旗县市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这类旗县市拥有口岸和旅游资源优势。主导产业是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一)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居西部地区之首

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持续位居全国第l位的大好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逐年增强,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在连续6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自治区排位上升幅度最大;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第13位,比6年前的第一届前移了9位。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我国西部地区仅有4个县市进入百强,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进榜,分列第67位、第86位,其余2个分布在四川和新疆:在西部百强榜中,自治区有21个旗县进榜,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额济纳旗等8个旗县(76个旗县市中有8个)进入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榜中。

(二)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较大,县城工业发展势头较好

截至2006年底,自治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76个旗县市,完成生产总值2720.69亿元,占全区的56.8%;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13个。完成地方财政收人151.52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有43个旗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057.1亿元,占全区的53.4%,占76个旗县市生产总值的39%,同比增长46.2%;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1.9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3%。同比增长57.1%。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由几年前的不足30%猛增到目前的50%以上,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以上,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

(三)自治区百强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06年,自治区21个西部百强县共完成生产总值1330.15亿元,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8.9%,占全区经济总量的27.8%。全国百强县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8万元和7.2万元。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伊金霍洛旗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9位。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第50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8位。这些旗县正是通过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县域经济转型步伐逐步加快,经济实力才会不断增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四1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到2006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区76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5714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9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33个,分别占76个旗县的38%和4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其中有40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有38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占76个旗县的52.6%和50%。

(五)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006年,全区76个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1.61亿元,占全区的57%,所占比重比2000年提高4.4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7.58倍,年均增长43%。其中,投资超百亿的旗县有3个,超50亿的有8个。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旗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到旗县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区76个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5.39亿元。占全区的40%。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的县域经济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旗县的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县域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县域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自治区2个全国百强县全在鄂尔多斯市,21个西部百强县有15个在内蒙古西部,其中11个集中分布在呼包鄂地区。21个百强县经济总量占全部旗县域经济总量的52.5%。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2006年,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9:47.4:32.7,同全区一、二、三产业构成13.4:48.6:3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2005年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县域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依靠农牧业发展的状况尚未改变,且县域经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全区平均水平相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2006年,在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第二产业总产值中。其中后80个旗县市仅占55.4%: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多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制约着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区76个旗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18个出现了负增长,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40.2%的同比增长速度。五是区域性特色经济不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大部分旗县市都有一定的农牧业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形成比较优势。但是。目前这一潜在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六是管理权限小、缺乏调控能力。在经济调

控能力上,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太小,缺乏功能和手段。县域经济在政策、审批、资金等方面遇到的中间环节、管理效率、管理成本繁多而杂乱,并难以承担,造成自身发展困难重重。更难以承担带动区域发展重任。

四、内蒙古县域经济转型主攻方向

(一)由粗放发展型向科学发展型转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而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依然存在。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这就给旗县经济带来严峻挑战。如果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得不到根本转变,旗县经济不仅难以加快发展,而且会越来越被动。

(二)由一产业主导型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型转变

内蒙古是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农牧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但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产业结合点在工业,空间结合点在县域。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题,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因此,要始终坚持把县域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结合内蒙古的区情。当前要以优势产品延伸加工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为重点,推进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并以此带动县域工业发展。

(三)由小而全向特色型转变

县域经济实质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要由全能型经济向特色型经济转变,把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发展县域经济,就要立足当地优势,围绕“特”字做文章。倡导特色经济、差异经济、多样化经济,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特色经济,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四)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型转变

解决城乡分割,实现城乡融通,是县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实行的工业化政策,强化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使城市和农村在诸多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差异。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县域经济之中,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随着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种矛盾和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必须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用新的发展理念调整城乡关系。用全新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用统一的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用配套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健康发展,用雄厚的产业支撑城乡稳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新的动因。

(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经济”,不是“诸侯经济”,而是外向经济,是开放经济。只有牢固树立“无外不活、无外不兴、无外不强”的意识,才能使县域经济真正发展起来。搞外向经济、开放经济就要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旗县市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突破过去单纯以本旗县市资金搞建设的局限,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发展经济:突破过去单纯开发内部资源的局限,积极利用境内外各种资源:突破过去单纯利用当地人才的局限,形成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促进本地发展的格局。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抓投入、引资金、上项目,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六)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7

1方法原理简介

1.1空间自相关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建立在样本独立与大样本假设的基础上,由于空间数据的特殊性,其独立性和大样本假设常得不到满足。空间统计学中的空间自相关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经典统计方法在空间数据应用上的缺陷。空间自相关性使用全局和局部两种指标来度量,全局指标用于探测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用单一的值反映该区域的自相关程度;局部指标计算每个空间单元与邻近单元某一属性的相关程度。由于全局指标有时会掩盖局部状态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很多场合需要采用局部指标来探测空间自相关。常用的计算空间自相关的方法有Moran′sI、Geary′sC、Getis、JoinCount等,本文基于Moran′I研究四川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Moran′I分为全局Moran指数[14,15]和局部Moran指数[16]:全局Moran′sI从总体上反映了研究目标的空间相关性,局部Moran′sI描述区域单元与其相邻区域单元之间的空间集聚程度。

1.2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如下特有的优势:1)SVM避开了从归纳到演绎的传统过程,实现了高效的从训练样本到预报样本的“转导推理”,大大简化了通常的分类和回归等问题;2)SVM是专门针对有限情况的,其目标是得到现有信息下的最优解而不仅是样本数趋于无穷大时的最优值;3)计算的复杂性取决于支持向量(SupportVector,SV)的数目,而不是样本空间的维数,这在某种意义上避免了“维数灾难”;4)算法最终将转化成为一个二次型寻优问题,从理论上而言,得到的结果将是全局最优解,解决了在神经网络方法中无法避免的局部极值问题,因而它具有很好的泛化性能和预测能力[22]。从本质上看,SVM是一种监督分类方法,在对数据进行分类时,必须要有一个已知样本集训练SVM。在SVM的训练样本选择策略中,有随机选样策略、盒子类凸包样本选择方法[23]、Adaboost方法[24],也可以通过PCA或者NLM算法的分类结果选择典型样本。

1.3基于Moran的样本集选择通常,经济统计数据不包含已知正确分类的样本集,而基于不同选择策略的SVM分类结果差异很大,因此,样本选择策略是采用SVM分析经济统计数据的关键,其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滞后变量Wzi表示目标观测值相邻区域的加权平均对偏离平均值的度量,zi为对观察值x偏离平均值的度量。以(Wz,z)为坐标点的Moran指数散点图,常用来可视化研究局部空间不稳定性。Moran指数散点图的4个象限,分别对应于区域单元与其邻居之间4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第一象限(H-H区)代表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二象限(L-H区)代表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三象限(L-L区)代表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四象限(H-L区)代表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经济发展中心对周边存在很强的作用力,使得周边区域经济也发展良好,这对应于H-H类型;而经济落后区域由于地形、交通等区域条件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集聚特征,从而对应于L-L类型;经济发达区域的边缘地带由于自然条件或者政策性等问题制约了发展,属于L-H类型;而在欠发达地区,某些区县旅游、矿产等资源优越,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属于H-L类型。这种多维经济统计数据的局部空间分布模式,可以揭示经济发达区域、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及奇异点,并进一步提取经济发展中心和典型区域。这些典型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已知典型样本集训练SVM分类过程,从而减少选样过程的主观性。由此可以建立空间自相关-SVM耦合的空间聚类方法,图1显示了基于Moran′sI的SVM聚类(Moran-SVM)的流程,其步骤为:1)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经济统计数据的PCA和NLM降维结果,到Moran指数散点图和空间自相关显著性分析图;2)通过研究象限分布图和显著性分析图,提取高显著经济发达和不发达、较显著经济发达等各种不同发展类型的典型区域;3)将典型区域作为已知样本集导入SVM模型,得到聚类结果。

2应用实例

2.1数据说明本文以2007年四川统计年鉴数据为例,对四川省区县尺度的多维度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在行政单元为区县的经济统计数据中,大量属性维度的数据统计不完整。基于降维过程的维度应尽量最大化及其可获得性考虑,本文选择统计年鉴中最能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18个属性,分别是:国内生产值(第一、第二、工业、第三产业和人均生产总值)、民营经济生产情况(第一、第二、工业、第三产业和人均民营经济增加值)、从业情况(从业人员、职工人数、人均工资)、地方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农林牧渔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2基于Moran′sI的SVM聚类笔者利用空间自相关对PCA和NLM的降维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四川经济统计数据的局部Moran′I散点图及其显著性分布图(图2-图5),通过分析典型区域的局部空间联系类型及其显著性,提取出若干经济发展情况明确且典型的区县,作为已知小样本集导入SVM中进行分类。对PCA降维结果进行局部Moran指数分析,得到象限分布图(图2):成都周边-东南区域沿线、攀枝花处于第一象限,即属于H-H类型;第一象限周边区域受高观测值邻域影响,属于第二象限,即L-H类型;广大的西北区域、中南、多数东北和少数东南区县属于L-L类型,区县本身和周边邻域的观测值都较低;H-L类型主要集中在东北区域及第二象限周边的区县,绝大部分与L-L类型相邻,表示其观测值比较高,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分析局部Moran指数的显著性分布图(图3)可知:四川绝大部分区域属于空间聚集不显著类型,而成都周边12个区县的空间聚集非常明显,其的德阳市等3个区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相似性,宜宾市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广大经济不发达的西北区域和南部攀枝花市则表现出离散的空间分布形式,这与现状有一定差异。对NLM降维结果进行局部Moran指数分析,得到象限分布图(图4):东北区域-成都周边-东南区域沿线属于H-H情况;第一象限周边区域受其影响,属于L-H类型;广大的西北区域、中南和少数东南区县属于L-L类型;H-L类型主要集中在成都周边和南部区县,与L-L类型相邻,属于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分析局部Moran指数的显著性分布图(图5)可知:四川东北、中南和东南区域都属于空间集聚不显著类型,而成都周边、广大西北区域空间集聚非常显著,较为显著的区县主要分布在显著区域的周边邻域地区。基于PCA和NLM降维结果的Moran指数显著性分类结果可知,成都周边为高显著H-H类型,西北地区为高显著L-L类型,可分别采集到第一等级和第四等级的小样本集;从两者的Moran′sI象限分布图可知,成都和东北广安市附近区县属于第一象限,经济较周边发达,而空间聚集效应又不显著,可作为第二等级;在东北区县和第四等级的交叉区域,存在部分相对高值区域,其较落后区域发达,可作为第三等级。依次每个等级采集3个样本,导入SVM算法中,并采用RBF核函数[13],调节参数,结果如图6。当γ取值较大(大于2)时,分类结果出现欠学习问题,有非H-H类型被划入第一等级;而其他参数条件下的分类结果差异不大,将成都周边、涪城区和攀枝花东区分为第一等级,将成都周围其他区县和东北少数区县分为第二等级,将东北和东南其他区县及南部分为第三等级,广大的西部、北部和东南区县则属于第四等级,这与四川经济发展现状完全吻合。与NLM分类结果相比较,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也说明了结果的正确性。

2.3结果分析(1)采集于PCA和NLM的不同已知样本集的SVM聚类结果之间差异大(表1)。在PCA-SVM中,第二等级区县的数目非常少,而东北多数区县被划分至第四等级,并与PCA的分类结果相似,都未能准确展现四川经济发展现状;而NLM-SVM的结果与NLM类似,都能体现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及经济较发达区域。由这两者结果之间的较大差异可知,已知小样本集选取的主观性对结果影响很大,所以需要进一步考虑样本集的合理选择。(2)针对上述已知样本集选取的主观性问题,笔者利用PCA和NLM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选取样本集,证明该步骤不仅能大量减少样本集的选择范围,而且分类结果能揭示出成都经济发达地区、东北和东南经济较发达区域、西北经济极不发达区,能准确展现四川经济发展现状(表1)。SVM作为一种监督分类算法,需要已知样本集对聚类过程进行训练,由于经济统计数据不具有已知类别样本,需要利用一定的方法来选取,而选样过程的主观性对SVM的分类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最优参数的获取是一个复杂的区间搜索过程,不仅较难获取最优参数,而且效率也较低。PCA和NLM降维结果的Moran指数分析结果能揭示出显著的H-H和L-L类型,而Moran指数的象限分布能提取出空间集聚不显著、但能揭示经济发展情况的典型空间单元,从而得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区域,这些典型区域可作为小样本集训练SVM算法聚类过程。分类结果正确揭示了四川经济发展现状的空间格局,证明该方法能大大缩减样本集的选取范围,避免选样过程的主观性,并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这为SVM已知样本集的合理选取提供了新方法。

3结论

SVM具有很好的数学理论基础,能避免“维数灾难”,具有很好的泛化性能,且算法效率高,能够最大化各类之间的距离,对具有已知样本集的数据能很好地进行分析;但它是一种监督分类,在分析经济统计数据过程中缺少已知样本,需要利用选样策略选取典型样本,比如在PCA和NLM等算法的降维结果中选取不同类别的典型单元,但该过程主观性较强,对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为此笔者提出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数据的局部空间聚集模式及其显著性指数,并基于局部Moran′I散点图和显著性分布图提取不同类别的已知小样本集,再训练SVM聚类过程,以解决选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复杂性问题。本文论证了空间自相关不仅能大量减少特征样本集的数目,同时能准确提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区域,这不仅简化了SVM算法小样本集选取过程,其聚类结果也能准确反映四川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空间自相关和SVM耦合方法不仅能大量缩减选样范围和简化选样过程,从而提取出不同类别的典型样本和解决样本选择的主观性问题,同时也能基于SVM的优点准确揭示高维数据的内在聚类结构。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百强县;发展模式

一、前言

县域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1]。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的地区差异孕育了多样的县域经济。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一议题,一些学者从空间地域的角度出发,以一定的行政区(多为省)为单位,将我国县域发展模式划分为江苏模式、浙江模式、广东模式、山东模式等[2],这种分类方法优点在于定位准确,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缺点在于分类结果过于庞杂,每个省都可以称为一种“模式”,并且区域尺度未能统一,除了以省为单位外,还有以县为单位的分类方法,如“昆山之路”、“江阴板块”、“张家港精神”等,给归纳工作造成不便。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以各区域的战略目标为标准来划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如“城乡统筹模式”、“区域统筹模式”、“民生幸福模式”等[3-4]。这种分类方法突出了县域发展的特点和路径,但由于各县域单元发展阶段、问题和战略目标各有不同,因而也往往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区域环境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随着人类对环境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水、土、矿产、林木等自然资源已不再是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甚至气候、生态等宏观自然环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工降雨”等手段解决,在此背景下,区位条件逐渐成为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自然要素。人文环境方面,产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基本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地位;市场是产业经济的必要补充,区域内外各产业通过市场竞争与合作而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衰落和转型。综上,我们认为,区位、产业、市场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性要素。总结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应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出发,找寻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才能尽可能地对不同发展路径进行概括,同时便于条件相似地区找出不足,获得启示。

另外,百强县是我国两千余个县域单元的“佼佼者”,代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探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必然不能忽视对于百强县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先进带后进”的示范效应,本文以百强县为例,对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总结,以便更加清楚地认识县域单元的发展脉络。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提炼和加工,得出我国百强县的主要发展模式如下:

二、百强县的主要发展模式

1、区位依托型

①城乡互动模式

城乡互动模式在百强县中较为常见,具有这种模式特征的县域往往分布在我国主要城市周边或在交通上能与大城市便利往来的地方,比如浙江嘉善县、湖南长沙县、江西南昌县等,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作城郊型。总体而言,采用此模式的百强县正是分享了大城市的各种资源(如资金、市场、劳动力等),才得以快速发展。但城乡互动型模式不是一种简单的“习得”模式,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资源存量使县域单元无法效仿大城市的传统扩张模式,而通过城乡互动、分工协作则成为了这种模式的主要特色和最大优势。主要做法是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以服务城市,建立配套性、辅产业以支撑城市主导产业,并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如紧邻上海、背倚苏杭的嘉善县实施“融入上海、创新发展、统筹提升、生态立县、民生优先”的五大战略。农业方面,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工业方面,从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充分利用紧邻上海的优势,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生产业,提升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通过以上措施,嘉善创造了独特的“13579”现象:10%的嘉善人到上海工作生活,30%以上的工业品为上海企业配套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5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大市场,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外资和县外内资受上海影响进入嘉善。可见城乡互动型模式对县域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②开放带动模式

开放带动模式是借助对外交往便利的优势,以区域外的市场为导向,通过经济要素的内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外向性,这种外向性起初由经济活动引起,而后渗透到区域和人们的社会活动中。采用这种模式的百强县主要通过对外开放,从外界引进资金、技术,内部则提供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与生产配套的设施设备。如张家港在1992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内河型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区,为国内外工商企业营造最有利的软硬投资环境,努力使张家港保税区发展成为我国对外经济的重要连结点。同时,创办了全国县级市首个部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境外投资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县市第一,实现了经济发展由内向外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张家港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外部的一切资源,与自身的优势要素相结合,实现县域的高速甚至是跨越式发展,不足是增加了县域经济的对外依存程度,若不注意吸收和同化,在经济动荡的时期,很有可能陷入发展的困境。

县域发展是否采用开放带动模式与其所处的区位息息相关,经过统计后发现,采用该模式的百强县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占到了83%,而在东部地区中,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更是占到了92%,例如大部分位于浙江、江苏等地的百强县,其发展模式都具非常明显的开放型特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东部地区百强县数量占绝对优势,使得二次统计所得的结果仍然偏向于东部,但更重要的是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交往的窗口,享受优厚的国家政策,又背靠大海,对外交往频繁,经济的外向性很强,另外人们的思想较为包容和开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由此看来,采用这种模式的百强县在空间地域上的“扎堆”现象不仅仅是偶然,而是与其区位条件紧密相关。

2、产业依托型

①资源依托模式

资源依托模式主要依靠对本地富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争议很大,其优点在于可以将自然资源与经济收益“正比兑换”,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缺点在于对某些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很容易使县域经济陷入“路径依赖”的困境,一旦资源供应出现问题,将对县域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是一种较为被动的发展模式。此外,若不重视资源的保护,还会次生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尽管如此,这种模式在我国百强县发展的初期并不鲜见,是我国部分县域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资源依托型模式多见于能源、矿产较为富集的地区。河北的迁安市、武安市,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等均大体属于这种模式。

资源依托模式的出现适应了县域发展“脱贫致富”的诉求,在区域发展的初期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环境的制约性会不断强化,县域经济也会逐渐失去活力。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资源依托型模式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型模式,而应该成为县域经济在特定发展阶段的一种过渡型模式。

②主导产业模式

主导产业模式是以当地特种资源为开发主体,进行系列加工开发,或以一两款“拳头产品”为驱动,辅以必备的配套设施,形成产业优势,并以此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轴线[5]。主导产业模式与资源依托模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都以当地资源为经济运作的基础,不同的是前者依靠的是资源的质量竞争力,而后者依靠的是资源的数量竞争力,因而前者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要远弱于后者。由于主导产业型模式还存在一个优势资源筛选和确定的过程,所以在发展的主动性方面也要大大强于资源依托模式。

选择这一模式的物质前提是资源环境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有些地区可能具有多种优势资源,此时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清和把握这些资源优势,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以浙江绍兴为例,它既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古城,又是纺织业发达的经济强市,尽管绍兴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相对而言,轻纺业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因此被确定为绍兴十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以纺织业为首的传统产业已经成为了绍兴赖以生存的基础,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绍兴稳固了纺织大市的地位,并形成了从化纤原料到纺织机械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的规模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市场依托型

①技术依托模式

技术依托模式是以推广、发展、应用新科技为主轴,立足于科学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增强发展能量,形成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动力。总体而言,具有技术创新型模式特点的百强县多集中于经济活跃的地区和人才智力高地,这与开放带动模式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不同的是开放带动模式重点在于“引进来”和“走出去”,借助外部力量来发展自己,而技术依托型模式则强调产品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着力于新科技的应用开发,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如昆山早在1998年7月就已开始实施的技术创新启动工程,昆山以园区为龙头、技术为支撑,经过多年的努力,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留学生创业园、高科技工业园、中科集团昆山产业基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特色园区为载体,昆山正逐步建造起“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的基地和摇篮。

②企业集群模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和理查德・纳尔逊分别指出,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间,还存在着“组织间协调”或“中间性体制”,也就是一些组织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集群以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6]。企业集聚型模式可以这样理解:以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主体,通过开放市场的作用,在区域内配置各种资源,串联各种经济活动,以企业集群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众多企业集聚发展在全国百强县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育的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常见,其中以中小企业的集聚居多。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在110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集聚着14000多家中小企业,形成了服装、针织、印刷、饰品、拉链、毛纺、玩具、钥匙胚等优势企业集群,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居于前列。拥有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饰品、袜业、拉链等占国内市场份额30%-65%,一批产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行业内的“单打冠军”[6]。正是由于这些中小企业,使得义乌能够在县域经济十强榜中常年拥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企业集群的存在,才创造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群体规模效益。

三、结论与讨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推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8],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总结其基本发展模式,对于实现我国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位、产业和市场是影响区域经济的三大关键性要素,以百强县为例,总结其主要发展模式为区位依托型(包括城乡互动模式和开放带动模式)、产业依托型(包括资源依托模式和主导产业模式)以及市场依托型(包括技术依托模式和企业集群模式)。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各具特色,无法穷尽所有。同时,对于许多县域单元而言,其发展路径往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模式结合之后的复合型模式。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百强县发展模式这一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殿廷,杨欢,郭来喜,等.县域经济的转型与跨越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聂磊.细说百强县[J].招商周刊,2006(21).

[3]刘福刚.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与新模式[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4]宋效中,贾谋,骆宏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J].河北学刊,2010(03).

[5]双传学.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J].经济纵横,2006(12).

[6]李秦阳.我国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J].特区经济,2005(08).

[7]夏香君.义乌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

上一篇: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范文 下一篇: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