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23 02:46:13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1

(一)章丘市工业经济当前规模水平

工业生产效益总体较好。20n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43.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实现销售收入9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利税88.2亿元,增长18.5%;利润抖.1亿元,增长20.0%。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全市共有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9.7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60家,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93.3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利润47.46亿元,增长31.6%;实现税收11.62亿元,增长23.8%。全市利税过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88家。有圣泉l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主导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四大主导产业。20n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83.42亿元,同比增长20.0%,占工业总收入的80.3%。实现利润49.23亿元,增长24.0%;实现利税76.13亿元,增长23.2%。其中交通装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邓.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26.5%;机械制造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75.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28.2%;食品饮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4.8%;精细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2.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20.80/0。四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刃.6亿元,同比增长35.120/0,占全市比重6.10/0。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3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4.1%;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产值487.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6.9%。拥有济南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企业技术中心27家。

(二)章丘工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l)兴办园区助推工业经济腾飞。章丘抢抓机遇,1992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明水经济开发区成为部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部级先进机械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部级重型汽车特色产业基地、部级有机高分子材料基地、山东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2012年10月顺利升格为部级开发区。一是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n年,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410个,合同投资人民币96叮乙元,实际到位资金68叮乙元,世界印明虽企业中有5家在章丘投资兴办企业。开发区现有重点出口企业34家,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开发区现有部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13家;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2个;先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16项,96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国家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9家。三是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开发区现已形成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开发区总销售收入的85%以上。四是园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开发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17家,47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全区生产各类工业产品400多种,其中有5个为中国名牌产品,济南圣泉集团、银鹰集团、华凌电缆有限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拥有省著名商标11个,省名牌产品10个;山东章鼓的罗茨风机、天力干燥公司的干燥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首位;圣泉集团生产的高效空心防热材料为神州八号飞船成功返回发挥了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五是园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开发区累计投资近100亿元,实现了路网、电网、水网、汽网、场地等“十通一平”,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内排水、排污管网完善,已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3个,日处理能力巧万立方。

(2)招商引资支撑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抓招商引资,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成立专门的招商队伍,瞄准世界50明虽和国内500强的企业招商,主动叩门招商,强化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不断优化环境。坚持“三个并举”:即数量与质量并举、规模与效益并举、引资与引智并举,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中介招商、对接招商等方式方法广泛得到应用。

(3)规模发展提升工业竟争力。大力实施规模发展战略,全市2011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60家,其中过100亿、5叮乙元各有l家。其中重汽属地收入突破190亿元,圣泉集团收入近6对乙元,过2叮乙元、10亿元企业分别达到7家和l家。注重抓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是制定出台扶持骨干企业的优惠政策;二是重点扶持大企业集团(2011年以来,章丘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三是帮助企业拓展资本市场,成立企业上市领导小组。一大批规模企业成立了股份公司作为上市后备资源,现在深交所已上市企业有l家,上市办理中的后备上市企业已达到了20家,预计到“十二五”末,上市公司将达到5家。

(4)科技创新激活工业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多年来,章丘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牢固确立传统产业高新化、传统产品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51.2%。(匀扶持本土企业避免产业空心化。一是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成长能力突出的本土企业。圣泉集团的销售收入和利税从2006年的9.5亿和1.7亿增长到去年的64.8亿元和8.5亿元,5年间分别增长了7倍和5倍,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成长为亚洲地区同行业最大生产厂家;伊莱特重工几年间由一个手工作坊成长为年销售收入对乙多、利税近8000万元,在国际风电相关领域有话语权的国际性企业。二是财税贡献越来越大。目前章丘已形成机械加工、铸造锻打、建筑塔机、罗茨风机、汽车装备配件、炊具机械等本土企业集群。2011年,全市机械铸锻企业已达13刃家,产值7叮乙元,利税8亿元;建筑塔机企业46家,产值6叮乙元,利税7亿元;风机企业108家,产值4叮乙元,利税5亿元;炊具机械企业86家,产值8亿元,利税1.6亿元;汽车配件企业42家,产值22亿元,利税4.6亿元。三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目前,全市初步建立起以圣泉、华凌2家部级技术中心、9家省级技术中心(本土企业6家)、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l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银鹰炊具)为支撑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企业技术中心体系,优秀本土企业已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四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本土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像圣泉集团的唐一林、伊莱特重工的牛余刚、华民铸锻的侯宇氓等一大批有思想、有魄力,开拓进取、善抓机遇的企业家群体。目前,本土企业拥有的各类人才中,硕士以上学历15人、正高职称10人、享受政府津贴l人。

(5)优化环境拓展工业经济发展能力。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搞好服务。实行市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重点工业企业制度。所有服务部门全部进入政务大厅,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三是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减少收费项目,基本扫除了影响投资环境的政策障碍。

二、章丘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质量总体不高。章丘是济南的工业重镇,也是一个人口大市,工业经济总量占到了济南市的近10%,排县域第一位。在济南来看,章丘的工业有一定的特色,有较高的地位,有较强的实力。但放眼全省全国,可看到明显差距。从上表可以看出,章丘市工业发展各项指标都不靠前:GDP排全省第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最少的平度还少8对乙元;固定资产投资仅高于邹平;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还没有过千亿,还不到邹平、龙口的一半;规模企业利润不到龙口的三分之一,新泰的一半。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则更大。昆山市2011年工业总产值700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0.86亿元;利税总额512.16亿元;利润总额412.00亿元;产品销售率99.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4%。江阴市2011年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9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42.4亿元;实现利税578.对乙元;利润430.9亿元。绍兴县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459.80元,比上年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939.23亿元,增长28.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通过横向对比,我们发现,章丘工业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整体竟争力不强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强市。与发达地区相比,工业投入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投入年均增长7.2%,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指标年均增幅仅在20%左右,自2003年工业投入总量首次超过利税总额以来,几年差距逐步拉大,到2011年工业投入总量高出利税总额23.7亿元,这说明章丘仍未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2.产业集聚水平有限,大项目拉动作用不强。目前章丘仅交通装备产业、机械制造、精细化工产业过百亿,2011年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邓.3亿元、275.3亿元和202.9亿元,全市各门类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函待提高。而昆山市已形成了l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千亿级集群IT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实现产值3282.41亿元。章丘工业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大企业不多,尤其是缺少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拉动力不强。章丘全部工业单位总数为9845个,其中规模以上为402个,仅占4.0%,与省内部分工业强县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龙口全部工业单位总数只有2548个,规模以上有310个,虽然比章丘少,但比重为12.0%,远超章丘的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2180.1亿元,是章丘的两倍。与荣成、邹城、胶州等市比较,在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方面比较,差距也比较大。章丘传统产业、传统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市场竟争力不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部分企业出现产品滞销、库存增加,导致开工不足、不能满负荷运转。四大主导产业除食品饮料外,产业效益下滑明显,对章丘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3.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结构调整压力巨大。从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工业比重大,新兴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9.8%,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从企业技术结构看,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主要依靠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来支撑企业发展。

4.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企业偏少。目前,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仅有11家,数量少,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人才等方面问题,导致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不高,附加值低,产品竟争力不强。(l)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比例偏低。在40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犯家,其中大型企业只有3家(不包括济钢、重汽),还没有形成理想的“纺锤型”优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前景不容乐观。(2)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有待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仍为粗放式,高技术行业科技产出与先进水平差距较大。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980/0,比重还比较小。(3)创新要素供给不足。特别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章丘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开展。在全部科技创新活动人员中,拥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偏小,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4)工业企业重引进、轻消化,自有知识产权不多。在技术引进中,章丘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不够,大部分还是引进硬件,对技术及设计图纸工艺专利的引进还很少。

5.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受地域、自然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对外开放度不高,利用外资偏少,经济外向度较低。除与沿海几个区市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比较处于劣势外,与新泰、邹平、诸城相比,差距也比较大。

6.企业融资困难,导致发展后劲不足。2011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90.6亿元,而其中个体私营贷款比重非常小。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瓶颈急需破解。一方面土地供应指标紧缺,再加上存量土地相对不足,项目用地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土地利用比较粗放。目前工业用地基准价都在10万元/亩左右,远低于土地开发成本,也比沿海等地低很多。跟发达地区比,章丘的土地利用效率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加快章丘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园区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壮大工业经济规模1.打造特色专业园区,夯实产业发展载体。一是加强一区四园建设管理。要乘着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部级开发区的东风,对开发区项目区加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二是持续打造特色园区。加快规划建设济南高端制造服务园区和章丘电子信息产业园,吸引一批域外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园区,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打造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三是着力引导集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较多的镇(街道)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园区,打造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新载体。2.整合优势资源,促进集群发展。以大型优势企业为核心,发展关联及配套企业,坚持打造大型优势企业与发展中小企业并重,推动产业升级与扩张产业规模并举,争取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县域“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3.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实现产业扩规提效。一是提升传统产业。章丘要抓紧抓实四大主导产业提升行动。发挥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引进龙头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确保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稳定在80%左右。二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章丘工业要以实施四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为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扶持引导,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产业,力争“十二五”末,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0%以上。三是振兴优势产业。加快技术设备升级,加大品牌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以章丘重型锻造等为龙头的铸锻铸造产业,以大汉建机等为龙头的起动机械产业,以华明水泥等为龙头的建工建材产业,以泉永印务等为龙头的印刷包装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四是“保姆式”服务呵护优质实体项目。坚持和完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三定四包”责任制(即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限,包项目建设进度、包问题协调解决、包政策落实到位、包项目产出效益),对市级领导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定期调度、超期督办和结果公示,每月一调度、一通报。4.加大上市推进力度,实现借力资本市场发展。一是找准市场定位,科学制定上市规划。加快民企股份制改造,指导重点企业尽快上市,对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做好指导、协调、沟通工作;二是加大民营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支持行业龙头民营企业重组发展、做大做强。5.强化以企招商,实现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做大做强现有企业,鼓励企业重组整合。通过合资合作、股权收购等方式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和子公司,开发新产业、培育新品牌、开拓新市场,引导现有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来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促进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不断放大现有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二)调整工业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推进循环经济发展1.重视本土企业的发展,推动本土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像伊莱特重工那样拿出优势资源寻求对外合资合作,在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的同时,拓展市场;二是像章鼓那样对企业进行包装实施境内外上市,吸纳更多资金,增强转型升级能力;三是像圣泉那样发挥自身资金、人才等优势,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实现内生扩张、自我转型提升。2.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实现信息化引领发展。一是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关键业务的综合集成应用,集中打造“两化”融合标杆企业;二是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使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强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应用。3.突出企业管理创新,实现提质增效发展。一是加强战略管理的创新。调整企业内部价值链,加快品牌升级;二是重视精细化管理。企业要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在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授权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评估机制、分析模型等方面进行管理研究,要敢于进行业务模式重组(BMR);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一种知识分享、员工之间和谐相处的气氛,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4.着力抓好市场开拓,实现促销扩销发展。一是多措并举拓市场。突出抓好分公司营销部所在地的客户服务部建设,保持完善现有的客户服务部;二是利用展会放大品牌。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瞄准目标市场,积极搭建企业对外宣传展示的平台。5.抓好节能降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一是以科技进步及创新提高节能效率。重点抓好关键技术开发、陈旧设备及落后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工作,督促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节能措施;二是拉长产业链,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打造强的核心产业和企业,吸引各地更多的中小企业主动与之配套等;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高新技术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大力实施四大优势产业振兴行动。加快技术设备升级,加大品牌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以章丘重型锻造等为龙头的铸锻铸造产业,以大汉建机等为龙头的起动机械产业,以华明水泥等为龙头的建工建材产业,以泉永印务等为龙头的印刷包装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20叮乙元以上。

(三)提升创新能力,注重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一是坚持走产学研相互合作的研发途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双方进行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自身也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以争取在合作中占优势。二是通过海外购并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或科研单位,从而获得这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和能力,将企业外部的技术资源转为企业的内部资源。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打造自己的第一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活动建设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合法权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将品牌创建工作纳入企业重要发展目标来重点落实。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吸收凝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工作,重视引进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特需人才,特别要重视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和华人科学家。

(四)拓展开放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各项配套体制机制一是优化软环境。努力营造面向各类投资者公平、透明、稳定的竟争环境,努力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开放环境,努力营造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浓厚人文环境,营造适合外企发展的社会环境。二是优化硬环境。继续搞好交通、能源、通讯、供水等投资硬环境建设。加强土地政策性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政府方面的土地审批制度,加大对优质项目的土地供应量,切实保障开放型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三要大力培育和引进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依托优势产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对接合作,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四是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引资引智力度。大力推进县域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形式。

(五)加大财税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是强化财政资金支持。设立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中小企业。注册成立新兴产业服务中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临时性资金服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强化税收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有关规定,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三是创新多种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建立健全一整套支持创新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票市场、垃圾债券市场、收购市场、再担保基金、创业投资母基金、知识产权法律、狙击型知识产权诉讼等环环相扣、有机协同的投融资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联合担保平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加强银企对接等。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2

一、*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县域经济变动的纵向研究:波动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幅波动较大(如图1所示),阶段性特征明显。依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来划分,1978年至2005年,*省县域经济增长可分为五个阶段,即1978―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恢复增长期。1978年前,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生产力初步释放,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1年到1985年,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2.5%,比全省低1.0个百分点。但财政收入增10.2%、农业总产值增11.9%,分别比全省平均高出1.9和0.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县域经济已经逐步摆脱贫困落后和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开始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0年)――平稳增长期。“七五”时期,全省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民转向市民,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县域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局面。这阶段,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仅为5.2%,农业总产值年递增也只有2.7%,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减少7.3和9.2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91年至1995年)――高速增长期。尽管在1991年*受重灾袭击,县域经济遇挫,但后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域经济的结构。“八五”期间,增速达到顶点,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6.0%,财政收入增长27.2%,农业总产值增长7.4%,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9.6%,与全省平均增幅相比,分别高出1.9、4.5、0.9和0.3个百分点。显然,这是建国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最稳定、速度最快、效果最理想的五年“黄金期”。

第四阶段:(1996年至2000年)――增速下滑期。“九五”期间,*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严重连续三年水旱灾害等考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回落,增速放缓。五年间,县域GDP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1.0%,农业总产值增长5.9%。与“八五”期间相比,分别下降7.2、16.2和1.5个百分点;较“九五”期间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4、3.6和0.5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2001年至2005年)――相对滞后期。“十五”期间,相对于周边省份,*的县域经济处于滞后期。2001年至2005年,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8.3%,财政收入增长8.9%,分别比全省低2.3和8.8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的份额由2000年的48.1%下降到的2005年45.9%;县域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由32.4%下降到21.9%。

(二)*县域经济现状研究:总量扩大,增长动力增强

近年,*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

1、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年,*县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1.7%;县域人口4752.5万人,占全省71.3%,县域平均人口77.9万人。县域全年完成GDP3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较全省快0.9个百分点。县域GDP总量占全省47.5%。县域GDP平均规模为57.2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与20*年相比,GDP超过60亿元县市由20*年13个增加至27个。2、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年,县域财政总收入首度突破两百亿,达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增幅比全省高7.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份额由上年的22.6%提高到24.0%,县域财政对全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达29.1%,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增幅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县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97元,比20*年增长25.6%。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439元,增长18.4%。

3、经济增长动力: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县域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40.8%,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1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总量占全省份额的36.6%。县域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2%。

4、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支柱作用明显。20*年,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比20*年增长27.8%。县域经济明显地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工业在GDP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0.3%,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9%,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2:35.9:33.9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三)*县域经济横向研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县域经济发展从纵向比较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邻近省份及周边发达省份横向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1、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

――经济规模水平低。20*年,*县域GDP3491.3亿元,占全省47.5%,比河南、湖北、山东和江苏分别低23.1、3.3、11.1和4.6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57.2亿元,比河南低41.2亿元,比湖北低3.9亿元,比山东低83.4亿元,比江苏低198.8亿元;人均创造GDP为7346.1元,相当于河南的55.8%,湖北的73.6%,山东的38.5%,江苏的27.1%。

――工业化程度低。20*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低于河南19.3个百分点,低于湖北1.1个百分点,低于山东20.2个百分点,低于江苏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2335.6元,仅相当于河南的37.7%,湖北的70.8%,山东的23.5%,江苏的16.6%。

――财政压力大。20*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比河南低104.3元,比湖北低3.4元,比山东低411元,比江苏低1309元。

――消费市场不旺。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人均2163.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河南的38.4%、湖北的51.3%、山东的27.8%、江苏的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河南低1160.2、比湖北低2162.9元、比山东低3305.0元、比江苏低4756.3元。

2、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差异

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县域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

从县域经济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县域人口在全国名列第三,县域人均水平就更低。20*年,全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县域人均GDP仅有6*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

从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比较看。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统计,2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5万人,GDP268.2亿元,人均GDP为3596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同年,*县域GDP平均值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7.4%,GDP最高的无为县(98.3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36.7%;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6.9%,人均GDP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7677元)也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49.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3.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290元)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78.5%。

3、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历史上,*改革成为典范,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序幕;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樊篱;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催生了免除农业税这一千古变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省力显著增强。然而,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结构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在全国的第13位退至20*年的第15位。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78年的135元扩大到20*年的6029元,处于第28位。排在*之后是云南、甘肃、贵州,*下滑到全国“锅底”。

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6月首部中部蓝皮书《20*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该蓝皮书指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中部GDP增长速度达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却远低于环渤海和珠三角。

中部蓝皮书指出,近几年,在国家大开放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与其他经济板块相比,中部地区的相对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却明显落后。其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呈现出落后于西部的态势。

中部蓝皮书指出,*GDP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居中部六省第4位,但人均GDP却居中部最末位。在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重要因素。*能否在中部六省率先崛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划分

本课题通过选取若干指标,借助数量分析方法,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梯度水平的差异状况,找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区域,以探求协调发展的途径。

1、研究模型、指标选择。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划分处理方法有很多,如主观权数法、层次分析法、赋权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由于划分县域经济梯度的部分指标之间(如人均GDP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之间、GDP与人均邮电业务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消除自变量共线性问题,使划分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进行梯度分区。

根据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可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选取了以下指标:

①GDP总量、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7个指标反映经济综合实力;

②等级以上公路里程数、每百人拥有电话数2个指标反映自然优势与基础设施;

③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反映金融服务能力;

④单位GDP财政收入、单位GDP财政支出2个指标反映政府管理能力;

⑤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个指标反映产业与企业竞争力;

⑥一产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反映农村与农户竞争力;

⑦科教文卫支出占GDP比重、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反映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

⑧GDP比上年增长反映发展活力与潜力;

⑨出口比率、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个指标反映对外交流程度;

⑩人均财政支出、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2个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及环境能力。

2、县域综合梯度值的计算。根据24项指标,对全省61个县市20*年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表1给出了观测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Barlett球形检验,其F值为0.000,表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可以做进一步分析;而KMO统计量为0.762,大于0.7,说明主成分分析的效果较好,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通过。

从表2中的解释方差看,前八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可以认定这八个主成分基本保留原有数据信息,能基本反映各县经济实力情况,故提取前八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计算主成分系数向量。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平均指标的信息,包括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等;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数据,包括GDP、一产增加值、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GDP增长率、单位GDP财政支出等方面的信息;第四主成分反映了三产方面信息,包括三产增加值比重以及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等;第五主成分反映了经济外向度方面的信息,包括出口比率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第六主成分反映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信息,包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和等级公路里程;第七和第八主成分则分别反映了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和工业效益方面的信息。

最后利用主成分函数和综合主成分公式,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占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求出61个县市的县域综合梯度值。

4、县域梯度划分及分析。根据F值的大小排序,将梯度值F大于1的县(市)划归为第一梯度,F值在0到1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二梯度,F值在-1在到0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三梯度,F值小于-1的县(市)划归第四梯度,这样就将全省61个县(市)分为四个梯度层次。

根据四类梯度区划分,计算出区20*年分析指标的平均值(见表4)。

梯度划分表明,*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县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但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现分述如下:

第一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宁国市、繁昌县、无为县、肥西县、当涂县、肥东县、天长市、广德县、芜湖县、凤台县和桐城市,共11个县(市)。主要分布在沿江、沿边、资源富集区,承接周边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民营经济基础雄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强力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一是经济总量较大。20*年,该类地区县域GDP达962.5亿元,超过全省61个县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8亿元,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6.8%;出口总额6.2亿美元,占全省县域出口额总量的44.2%。对全省县域经济的贡献十分突出。二是活力较强。20*年,该类地区人均GDP为12585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71.3%,是第四类地区的2.5倍;人均财政收入1323.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三是环境良好。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网络通信等设施发达,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较高,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四是工业主导。11个都是工业主导型县市,产业层次较优,工业化水平较高,其中、繁昌、凤台、天长、肥西和芜湖二产比重均超过50%,分别为60.5%、57.8%、53.7%、52.9%和52.2%。宁国、当涂、肥东、桐城、无为等地二产比重也在45%至50%之间。五是发展全面。该类县(市)不仅经济发展势头好,而且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2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8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753元和1238元。

第二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铜陵县、长丰县、南陵县、霍山县、怀宁县、和县、枞阳县、歙县、郎溪县、颍上县和来安县,共11个县。主要分布在沿江经济区和皖南旅游区。与其它几类地区相比,平均辖区面积和年末总人口都是最少,但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率在四类地区中都居第二位,人均指标如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也都位列第二,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9%。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1.8美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2.3%。该类地区虽都属工业主导型县市,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强化。

第三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霍邱县、濉溪县、凤阳县、全椒县、怀远县、含山县、绩溪县、泾县、庐江县、涡阳县、青阳县、休宁县、祁门县、舒城县、蒙城县、潜山县、东至县、太和县、宿松县、寿县、五河县、黟县、萧县、明光市、定远县、界首市和岳西县,共27个县(市)。涵盖了皖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和皖南皖西山区等多个区域,平均辖区面积最大,年末总人口也较多,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二,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居第三位,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产增加值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服务业主导型县市占9个,工业主导型县市10个,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20*年,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28.1亿元,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三,而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在四类地区中最低。实际利用外资额比前两类地区明显减少,分别只达到其平均水平的28%和58%。由于该类地区县多为服务业主导型,因此这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4.7%,居四类地区之首。

第四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固镇县、望江县、砀山县、金寨县、旌德县、泗县、太湖县、灵璧县、临泉县、石台县、利辛县和阜南县,共12个县。位于皖北平原、皖南和皖西山区,平均所辖面积在四类中排在第二,人口密集,区内各县多为人口大县,年末平均人口在四类地区中位列第一。工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农业在该类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十分突出,一半为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特点:一是县域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产业是以农业为主。20*年该类县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达到34.9亿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8.5%,一产增加值占GDP比重4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6个百分点;二是农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优势,除粮食平均产量小于第三类地区外,棉花、油料、肉类等农产品产量在四类地区中均居首位,超出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地方经济实力不强,农业的脆弱性明显,20*年县域人均GDP5048.1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68.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58.2元,在四类地区中居最末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1亿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还不到第一类地区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自然灾害的频率高,县域财政支出是自身财政收入的6.4倍,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缺口大。县域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也比较少,缺少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三、*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

(一)*县域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通过各地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域经济结构的发生了较大变化。20*年,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30.1:32.5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2002年下降8.6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维持原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23”、“213”、“231”、“321”,说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二阶段“213”。

20*年*县域61个县市三次产业构成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一产比重最大的农业主导型。共14个县市,比20*年减少2个,比2002年减少20个。包括灵璧、临泉、泗县、定远、砀山、五河、阜南、固镇、明光、萧县、怀远、寿县、宿松、庐江等县市。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之间,地理位置相对远离省内各大中城市、交通较不发达地区和部分粮棉种植基地县。14个县中,一产比重占40%以上有8个县,其中灵璧、临泉、泗县一产比重分别达到50.5%、47.2%和47.0%。

2、二产比重最大的工业主导型。共34个县市,比20*年增加7个,比2002年增加18个,它们大都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较快,是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一支劲旅,其中繁昌、霍山、凤台、天长、铜陵、肥西、芜湖、郎溪、南陵、当涂等10个县市二产比重高达50%以上。另外,宁国、无为、桐城、肥东、长丰、怀宁、歙县、岳西、来安、枞阳、潜山、广德、颍上、青阳、石台、界首、全椒、绩溪、含山、和县、旌德、凤阳、太和、濉溪等24个县市二产比重均大于一、三产。

3、三产比重最大的服务先导型。共13个县市,比20*年减少5个,比2002年增加2个。包括祁门、利辛、休宁、泾县、黟县、太湖、舒城、涡阳、蒙城、金寨、东至、望江、霍邱等。其中祁门、利辛、休宁和泾县三产比重达40%以上。(二)用基尼系数法对县域产业结构对GDP影响分解

将*61个县域历年的GDP分为3个分项,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并以分项产业增加值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分别计算每项增加值来源在总的GDP中的比重和集中率。用Yj、Gj、Cj分别表示第j分项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集中率、对总差距的贡献率。

1、分别计算三次产业增加值的集中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各县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Wij为第i县域第j分项产值占第j分项总产值的比重

2、计算总基尼系数G。它是三次产业增加值集中率的加权平均数,权数是各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

分项增加值的集中率Gj小于总的基尼系数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均等化、缩少总差距的作用;Gj大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不均等扩大、加大总差距的作用;Gj等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的分布类似于GDP,对总差距不扩大也不减少。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计算出各产业增加值对当年*县域基尼系数的贡献百分比。各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仅受到自身分项基尼系数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各产业增加值份额的影响。通过对*2002-20*年间61个县域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如表5:

为进一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根据总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用t和t+1下标代表时间,假设相邻两期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率为G,经过替换则G可以写成:G=∑Yj*Gjt+∑Gj*Yjt+∑Gj*Yj

上述公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可分为三大部分:∑Yj*Gjt是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结构性效应”,∑Gj*Yjt是产业集中程度引起的总基尼系数的变化,称为”集中效应”,∑Gj*Yj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集中变化两者综合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综合效应”。通过以上分解可以揭示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来源是产业结构性效应,还是集中效应,这对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及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得出2002-20*年间*县域差距的结构效应、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如下表所示:

3、县域经济差异的分解。从表10看,各年度县域的基尼系数比较低,说明目前*整体县域差距处于”相对平均”状态。第一产业县域差异最小,第二产业县域差异最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城市化水平、人口密集度、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及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县域差异波动较大。

4、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县域差异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逐年加大和不均衡分布有密切关系,第二产业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超过其他产业并居主要地位;集中率水平大于总基尼系数,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一、三产业,可见它对县域差异起着扩大作用,也说明*县域外部绝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增加值份额呈下降趋势,对县域差异起着均化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波动性较大,对县域经济影响也逐步提高,说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从*县域2002年至20*年各种产业类型转换对经济发展影响结果也可佐证县域工业的重要性。如下图所示,2002年到20*年,由农业主导型转换为工业主导型的16个县GDP年均增速最快,达到22.5%;其次是服务业转换成工业的5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21.7%;第三是工业转换成服务业的2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18.7%。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县域外部落后于江苏、河南等省,内部各县市间发展亦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县域工业落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和所占份额相对不足,再次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工业先行,努力形成以工业发展为牵引带动一产、促进三产,高速推进*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战略态势,着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的推动力,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大提速”。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多数县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一是发展水平差异。20*年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57.2亿元,有32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县域人均创造GDP为1.24万元,有23个县低于平均水平。二是非农产业差异。20*年*县域非农产值平均为40.7亿元,仅有25个县超过平均值;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仅有2个,而低于30%的县市却有32个。三是两极分化差异。通过对县域人均GDP水平变化计算,反映出*五年间县域的发展差异依旧显著,而且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200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7026.3元,到20*年上升为18160.1元,是2000年的2.58倍;人均GDP变异系数也呈阶段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如图5所示,县域之间差异水平呈不断扩大之势。四是县域内部差异。以县域经济发达的无为县为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集中在沿江高沟、姚沟以及镇关镇,占全县土地面积近六成的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位置。西南12个乡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而财政收入仅占财政总收入的10%。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02年以来,*县域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20*年一产高12.4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低6.1个和6.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

(三)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20*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458.4亿元,而财政总收入仅为247.8亿元,收支相抵财政赤字210.6亿元;61个县市中,只有凤台、当涂、繁昌、宁国和肥西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绝大多数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眼下县域普遍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四)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一些县已出现建设项目等土地或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20*年,县域人民币贷款余额仅1147.1亿元,占全省18.9%,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以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由于企业本身效益不佳,并且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加之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为防范金融风险,收缩县级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县域经济发展陷入“贫困恶性循环”。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本身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五)县域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制度尚不规范,表现在保障标准较低,保障范围较为狭窄,而且各地差别很大。农村居民就业制度已经打破,但是在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就业竞争中劣势明显。教育和卫生发展无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人均仅337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目前*县域范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十分薄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县域未来经济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差

当前,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主要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的权力不断上收,使得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责和权的失衡,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少有具体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管理权限过小,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处于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没有最终决定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五、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中央中部崛起战略正在实施,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县市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蕴涵的机遇。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更高目标进发,已经迈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优势将日益凸显,积累的能量将加速释放,潜力和空间更大。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呈加速之势,即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加速融合,县域经济也将随之步入快速增长期。

――国家政策支持效应所赋予的机遇。中央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更加关注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国家将从投资、信贷、利用外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扶持力度,这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的相对区位条件,必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县域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所产生的机遇。当前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些产业呈整体转移的态势。*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属中部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浅内陆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梯度推进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联络南北的战略地位。*县域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比较丰富、商务成本较低、环境不断优化等综合优势,必将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争取有利位置。

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课题组研究认为,全省各地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以统筹的理念,抓住国家政策与*优势的结合点,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差异化、个性化的竞争合作态势,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以完善体制改革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扩权强县政策。20*年,*12个扩权试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3.8亿元,比20*年增长15.6%,增幅比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526元,增长27.3%,比全部县域增幅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802元,增长18.7%,比全部县域增幅高0.3个百分点。实行强县扩权政策后,使县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应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将省、市各部门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已经出台的扩权政策进行检查,督促其全面完整地落实,使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信贷规模和投放受到限制,企业融资难凸显。今年省委、省政府在着力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创新举措,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月”活动,在全省17个市巡回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合作,协调资金供需矛盾,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最重要的促进银企更好履约,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其次,要建立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积极扩大担保放大倍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第三,可以借鉴山东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第一梯度县域强县做大做强企业,推动一批企业上市,为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从而改变县域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融资方式,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中,15个县拥有26家上市公司,占山东省的19.7%;共融资343.6亿元,占山东省的29.4%,成为该省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要做强县域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强城镇经济。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可借鉴浙江经验,把培育中心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一体规划,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

四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上连城、下连乡。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三、四梯度县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向三、四梯度县倾斜,适当降低这类县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这类地区流动。要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三、四梯度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要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是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和梯度转移的战略前沿,在区域经济互动合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要积极推进观念东学、体制东接、要素东引,经济东融,突出城镇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连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第一、二梯度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二要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针对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和正处在创业初始的实际,可借鉴浙江省创业基地建设的基本做法,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三要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是农业资源大省,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蔬菜、水产品、猪牛羊禽肉、蜂产品、中药材和优质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仅相当于河南省的50%、山东省的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第三、四梯度区域内的县市,可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由过去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逐步转向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以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

一要着力改善竞争环境。2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48.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2.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的观念,大力消除阻碍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推动民间闲散资金积聚成民营资本,让民间资本变成现实投资,使民营经济成为的主体。

二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帮助和引导金融企业建立有效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鼓励金融企业根据个体和私营企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少,风险高、信用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尽量简化手续,采取灵活的抵押和担保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和私营企业生产资金的需要。要促进典当等其他金融业的发展,提高其资金利用率,发挥其在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系统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引进外资银行,真正实行多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

三要积极促进做大做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私营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非公有制企业要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政策,提高自身经营和管理素质,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4、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构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园区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平台。要进一步落实和运用好中央、省现有的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要向开发区适当集中和倾斜,对通向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设施,要列入城市规划,由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进区(园)成本。要切实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区发展。

二要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目前,全省50多个县(市)拥有省级开发区,它们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力量。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认真总结招商引资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在引进项目中,打“特色牌”、“优势牌”、“资源牌”,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要注重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实现从大招商向招大商、从大办工业向办大工业的转变,真正做到土地集约使用、资源合理配置、发展健康持续。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3

邱丽梅(1992-),女,汉族,福建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11会展经济班学生。

李海岗(1990-),男,汉族,河南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11会展经济班学生。

摘要:本文以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为着力点深入分析,结合现如今国家旅游发展的大环境状况,再联系如今各县域经济的发展,探讨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力。同时以重庆市铜梁县为例,树立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借鉴例子,并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和发展方向,为各方旅游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参考与意见。

关键词:旅游发展;县域经济;展旅联动—商旅联动模式;地区旅游发展方向。

随着《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国家确立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为旅游业的持续广阔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支撑单元,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无疑是具有巨大开发意义的。在当前国家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区位条件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对县域经济无疑有着强大的拉动效应,彰显了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重庆市铜梁县作为一个位于重庆市近郊的小县城,在本身旅游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近年来却在旅游发展这条路上异军突起,旅游收入年年创新高,旅游经济前景一片看好,这对县域经济的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它的发展内涵和前进方向。

一、铜梁旅游发展状况

(一)优势与原因

(1)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铜梁不仅有国道319线上风景最是清幽独特的温汤峡;还有重庆四大名泉中海拔最高的西温泉,造就游泳避暑胜地;更有融翠秀景色与道教文化的巴岳山,其系重庆市十二景点之一;同时还拥有系重庆市“泽渝工程”项目的玄天湖,湖面港湾连绵、辽阔秀美;除此以外,还有岚峰溶洞群、安居古镇民俗文化区、中华龙温泉旅游开发区等旅游资源。而铜梁县境内的烈士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享誉国内外,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

(2)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近年来,铜梁县积极招商引资,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园区和几所大学,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刺激了区域经济的消费发展水平。预计到2020年县城面积将达29.4平方公里,人口达28万人以上,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为当地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3)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目前为止,铜梁已获得全国造林百佳县、中国民间艺术(龙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荣誉,越来越多的城市休闲公园已开始动工修建,一些风景区也逐渐的成熟和享誉重庆市内外。而随着交通条件的大力改善,铜梁已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交通便捷之城。而随之配套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将为其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极大的动力,带来更多的商机,创造更多的优势。

(4)相关政策的积极实施。铜梁县抢抓休闲旅游大发展机遇,明确了“一城三区五朵花”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尽快建成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高水平编制《铜梁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铜梁县乡村旅游营销规划》。明确编制目地,注重环保问题,力争把旅游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一个腾飞点,完成了安居古城总体规划,污水处理厂、乌木溪治理等工作。此外,注重旅游宣传与营销力度,开展旅游行业质量标准化建设,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和壮大。

(二)困难及问题

(1)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管理规范化欠缺。随着都市人群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发强烈,而铜梁作为重庆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核心城市,迎来了众多的主城和近郊游客,由此兴起大批休闲社区。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私人经营,由于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欠缺等原因造成这些社区存在规模偏小、特色不显、良莠不齐、组织散乱等问题,而在地方资源的使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浪费,对消费市场和铜梁旅游的激活作用不强。

(2)旅游产业开发程度不够和开方发式欠妥。从整体来看,铜梁旅游的开发程度与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不相符,多数景点开发规模不够、档次较低、服务水平不高,精品度较弱;并且,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创新度不高,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如近几年兴办的“荷花节”,“桂花节”等旅游活动,游客的回头率较低,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亟待提升。此外,铜梁县旅游重视度不够,政府的许多政策和管理措施还不到位,存在控制乏力、无序竞争等现象。

(3)旅游资源的利用保护问题。首先是铜梁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短板。以铜梁火龙为例,铜梁火龙具有独特的观赏性,但其演出阵容庞大、成本较高、安全技术较高以及消防部门监管严格等原因使得火龙演出的门槛高,演出市场缩小,场次下降。其次是旅游环境的破坏。如在巴岳山的开发中部分古迹被毁、景观被任意改造以及一些古镇遭受到强烈破坏,使得众多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二、发展方向和拉动效应分析。

(一)做好旅游规划工作。铜梁县虽然在旅游发展做出了成绩,但产生了诸多问题,归根究底就是规划工作没有做好。在整体的规划构建中,应该牢牢把握住自身客观实际和已有的优势旅游资源,形成特色和品牌,不能盲目搞新兴旅游活动。如目前铜梁提出的打造休闲旅游胜地,部级示范乡村旅游地等旅游目标,都是很不错的主题规划,千万不能主次不分,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二)商贸联动模式的构建与完善。铜梁县旅游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壮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使得铜梁各产业间相互融合,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开发多种旅游活动形式,兴建旅游商贸中心服务区显得尤为重要,展旅联动,商旅联动是很有必要的。如铜梁可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举办特色节事活动,如每年举办的“中华龙灯艺术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同时,可以兴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休闲度假区,吸引奖励旅游,会议举办等活动,扩大旅游消费群体。此外,政府应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因其会议、展览等形式不仅能延伸铜梁的旅游产业链,而且能拓宽旅游发展空间。而商贸中心的修建,旅游服务消费区等项目的建设也应加快,为旅游发展做好配套服务,也为进一步打开消费市场,刺激旅游商贸发展打好基础,从而促进旅游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一个旅游业蒸蒸日上的城市,人才是宝贵的,不可缺少的。铜梁县要想在旅游对经济拉动力上大有作为,必须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如争取市政府支持,选拔旅游开发人才和旅游管理人才,选派相关人员到高校企业学习进修,提升专业能力。为铜梁旅游发展添砖加瓦,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结语:综上所述,旅游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大众旅游时代,以旅游来带动经济不失为一种好的经济发展途径,但如何深入挖掘、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如何推进旅游业的产业化,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1016)

参考文献;

[1]黄燕,铜梁旅游发展之回眸和展望,决策区县巡礼,2011.

[2]崔乔,基于动力机制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报,2012,4。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4-024-04

一、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仍然较大

近三年来(2004-2006年),随着国家对“三农”经济的“降赋减税”和“工业反哺”,县域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2006年全国县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03546亿元,同比增长17.2%,占全国GDP的49.1%,同比增速高出全国GDP3.2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底,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1256元,占全国人均GDP的70%,比2004年、2005年分别提高了3.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

图1 2004-2006县域人均GDP增长对比图

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仍然较大。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比较明显。

2006年,东部地区县域人均GDP最高,其次为东北地区,两地区分别17635元和11435元。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分别为8645元、9356元、6387元,县域人均GDP最高的东部地区是最低的西南地区的2.76倍。以县域人均GDP最低的西南地区作为对比基数,2006年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等各区域县域人均GDP占西南地区县域人均GDP的比值分别为2.76、1.79、1.46、1.35,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10、5、14和4个基点,由此可见,各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三年来,这种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还在不断扩大。

图2 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通过汇总计算2006年各区域所包含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值的前十位与后十位县域的人均GDP,用各区域全部前十位县域和后十位县域的人均GDP的比值反映各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各区域内部的发达县域与落后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相差5.98倍,中部相差4.32倍,西北相差7.85倍,西南相差4.04倍,东北相差3.37倍。

图3 2006年各区域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近三年来,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GDP占比下降,第二产业的GDP占比明显上升,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全国县域第一产业GDP占比为19.5%,比2004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GDP占比由44.9%上升到48.8%,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GDP的占比为31.4%,基本保持稳定。第一产业GDP占比的下降和第二产业GDP占比的上升,表明县域经济的非农产业化趋势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图4 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变化图(%)

图5 各区域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变化图(%)

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全国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14元。2004-2006年全国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2%。

表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简表单位:元

表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简表单位:元

在县域居民收入取得较快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6年全国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比①为2.36倍,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90倍和2.82倍,分别高出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0.54倍和0.46倍,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14倍和1.74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近三年来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来看,全国县域居民城乡收入比由2004年2.28倍上升到2006年的2.36倍,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地区主要为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2006年两地区的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0.23倍和0.13倍,其他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

表3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变化

图6 2006年各省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

三、财政收入增长势头较好,经济自我造血能力增强

近三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县域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全国县域人均财政总收入②为1038元,比2004年增加了389元,三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0%。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7.95%提高到2006年的9.22%,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为458元,比2004年增加了165元,年均增长率为2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3.59%提高到2006年的4.06%。县域财力的快速增长,为推动农村的各项改革,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县域经济的自我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

图7 各区域人均财政总收入增长情况(元)

表4 各区域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四、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稳步增长

2006年,全国县域财政总支出1063亿元,分别比2004年、2005年增加389亿元,226亿元,财政总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0.3%,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了1.2和0.8个百分点,2004-2006年三年的财政总支出年均增长25.6%。

从县域财政总支出的结构看,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农业支出增长较快。2006年,全国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为317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6倍,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7.85%,6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二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稳步增长。2006年,全国县域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为1176亿元,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增加526亿元和289亿元,2004-2006年,全国县域用于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的占比分别9.6%、10.6%和11.1%。其中,东部地区由于财政能力较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张能力较强,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最高,西北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公共基础建设支出占比也相对较高,近三年来,振兴东北计划的实施为东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提高较快。2006年,东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13.1%,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12.6%,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8.1%,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三是人头费支出③下降较快。2006年,全国县域的人头费支出为5444亿元,人头费占比为56.7%,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7.1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人头费支出占比下降幅度较大,两地区2004-2006年三年时间分别下降了9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人头费支出占比反映了各级县域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人头费支出占比的下降表明近几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困扰中国县域经济多年的“吃饭财政”现象有较大改观,但总的来看,目前县域财政的人头费支出仍然偏高,还有下降的空间。

图8 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亿元)

表5 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五、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是近三年来县域经济所表现出的突出特点。2006年,第一产业占主导④的县(旗、县级市)只有438个,占比为21.9%,比2004年第二产业下降了1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主导的县(旗、县级市)达到1056个,占为52.8%,比2004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2004-2006年3年间,全国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0.5%,并且各区域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都在30%以上。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县(旗、县级市)占比的大幅提高以及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表明县域经济工业化的步伐在加快。

表6 各区域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年均增长率

单位:万亿元,%

伴随着县域经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城镇化趋势也日趋明显。2006年全部县域城镇人口占比⑤为20.3%,比200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经济发达县域城镇人口占比为28.3%,比2004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经济落后县域城镇人口占比为16.3%,比2004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发达县域的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化具有更便利的条件,因而其城镇化的趋势要比经济落后县域更为明显。

六、民营经济稳步发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5

关键词: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路径;霍山县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在寻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全球环境恶化的壁垒,这一直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发展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收入水平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为实施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实力。在政策方面,生态经济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14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得以解决,但传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因此中国经济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要发展生态经济。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形式。(一)发展生态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和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十多年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都阻碍了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步伐,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前经济的发展以能源的耗竭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负反馈制约经济的发展,恶性的循环最终也导致了经济的衰退,生态的恶化,因此我国必须全面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使之与生态系统密切匹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走向富裕,逐渐走出生态环境发展的瓶颈,逐步消除改善我国社会主义生态资源短缺的问题。(二)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不仅是国内资源和经济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全球化大背景下时代趋势。生态经济的缺失不仅会直接危及到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影响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发生的由绿色壁垒引起的贸易摩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且已经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发展生态经济,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是全面和谐发展国内经济社会事务的要求,也是我国融入国际市场,应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二、县域生态经济建设面临的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而县域生态经济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由于生态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区域人们对生态经济本身认识的不同、观念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历史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建设生态经济中将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以地处大别山区的霍山县为例。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位于安徽省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既无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也缺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霍山县选择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模式,在生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阻碍生态经济建设的发挥。霍山县植被优良,空气清新,水源洁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无污染的农林产品都是其他很多地方稀缺的宝贵财富。但利用环境优势带来的农业产业加工增值、优质农产品外销产值、生态旅游收入仍然较低。经济增长方式仍属粗放型,积累不足。山区经济总量偏小、底子薄;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产业关联度低,规模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不高,生态经济效益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发展的软环境跟不上。(二)人力资源短缺,技术基础弱,支撑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尽管山区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近年也围绕“文化先进县”的打造加大了教育投入,但由于区位劣势、自然条件的不足以及经济落后,山区培养了人才,但留不住人才,成为发达地区人才培养基地和输送地。本地的发展缺乏足够的人才,特别是专业性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稀缺。由于人才、资金的严重不足,更加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支撑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引进、开发和运用都严重不足。(三)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有待强化。发展生态经济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目前一些急于发展、甚至饥不择食的短视发展,以物质交换换取短期快速发展,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不断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认为环境破坏后可以再修补,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的传统发展思维仍在部分干部群众中大有市场,并成为今后山区推动绿色崛起的思想障碍。

三、生态功能区霍山县的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在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基,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重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是中国整体生态经济模式构建的必然要求。以霍山县为例,霍山县位于大别山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发展方向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因此霍山县因地制宜不断摸索推进生态经济建设的发展路径。(一)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引领生态经济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生态经济必须先树立生态经济意识,绿色发展引导下的生态经济发展是中国走向动力内生、源头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重大创新。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经济,在目前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进入市场机制、开始成为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霍山县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立县”战略,首先从政府层面上,督促政府官员转变观念,树立绿色GDP的意识;其次,从企业层面上,要求企业经营者树立绿色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思想;再次,从个人层面上,要求人人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崇尚自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生态经济发展条件。城乡一体化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霍山县把加快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支持融入中心城市产业链布局和创新体系,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城乡生态经济联动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坚持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协调发展一体化推进的新格局,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态经济发展条件。(三)以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社会活力的两个基本动力源,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霍山县把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在推动工业、农业、旅游业经济转型时,霍山县明确产业导向和经济发展布局,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把创新摆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位置,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培育生态经济新业态”。基于此,霍山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比例结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空间开发新格局。1、实施生态工业工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经济的主要方式便是建立循环经济。霍山县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以推广清洁生产为前提,以建立循环系统为载体,以无污染、高产出为目标,努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且符合霍山实际、体现霍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常年来,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霍山工业升级版,挺进安徽工业十强县,让工业成为霍山最鲜明的旗帜。2、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霍山县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优化农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同时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坚持“前促生产、后促流通、主攻加工”的方针,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实现资源多级利用,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安全监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霍山最特色的标签。3、实施生态旅游工程,努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当前,休闲娱乐成为人们的重要消费需求,旅游业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霍山县牢牢把握发展的契机,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全面建设全景霍山、全域旅游:按照乡村旅游“一镇一品”、“一村一特”、“一户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出乡村游系列品牌,积极发展休闲农场、养生保健园、自驾车营地、乡村客栈、民俗文化村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在加快建设乡村旅游大文章,构筑全域旅游核心格局的同时,深刻挖掘旅游文化,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基础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深化机制改革,着力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引领第三产业突破发展。(四)以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促进生态与经济共进互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推动绿色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协调、整体发力,所以健全完备的生态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也是生态经济的屏障。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霍山县紧紧围绕主体功能区定位,完善生态制度保障: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筑牢大别山绿色屏障;用生态文明理念规范政府决策、指挥、组织、协调发展行为,强化生态为政的决策准则;建立生态理念宣传运行机制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全县逐渐深入人心;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多渠道畅通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制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目标及行为准则;构建生态立县推进机制,开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建设生态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今后霍山县将继续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积极探索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家园舒适的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浙江县域生态经济:现状与对策——基于宁海、瑞安、常山的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2010,2010(7):30-35

[2]徐水华等.生态经济思想探析[J],决策与信息,2016.(9):24-31

[3]陈志琴.关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122-123

[4]丁宗华.发展生态经济之我见[J],老区建设,2010(20):34-36

[5]刘朝瑞.我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47-49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6

关键词:科技支撑 县域经济 安徽省

近年来,县域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肖志颖 吴润青,2013),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县域地区人口规模大,地方财政收入偏紧,且支柱产业多依赖于地方资源,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资源与技术约束,对于提升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目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究竟如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需求如何?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兴县战略的全面实施,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技与县域经济的关系也进入了我国部分学者研究的视野。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早在2006年就在对福建省县域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孙自铎(2007)通过对安徽省全国首批科技示范市――宁国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查,也同样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的基本思路。禹晋卿(2008)指出河南省县域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而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岳顺之(2011)则指出淄博市县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山东省前列,在于科技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总结了淄博市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

可以说,关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如何评价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县域层面的科技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从而使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的研究很难深入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以安徽省8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1年安徽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数据,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如何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提供一些设想和建议,从而达到科技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一、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前提。本文基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关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四个二级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成果转化数、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等11个三级评价指标,从而构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详见表1。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两两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两两比较,根据各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以二级指标权重设定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两两比较,确定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参照1~9标度体系来确定相应的aij值,得到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记为A,计算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的评价结论,可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政策的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1)总体来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80个县(区)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值低于平均值的县域占了近三分之一,比重达62.5%。可见,安徽省科技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2)安徽省各县域之间科技支撑能力差别较大,科技支撑能力综合指标值最好的宁国市与最差的蒙城县相差25倍有余。因此,如何缩小个县域之间的科技支撑能力差距,对于提升安徽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3)从评价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科技支撑能力排名靠前的县域大多获得了上级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相对而言,排名靠后的县域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很多。在目前县级本级财政能力偏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重任还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科技发展的各种支持,包括政策和项目倾斜等。

(4)我们在分析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的几个县域的情况时,可以发现,这些支撑能力较弱的县域对于科技投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由于他们在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弱势造成这些县域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偏低的局面。因此,对于这些县域来说,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关键是如何在科技推广与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周晓平,吴宏.县域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2-94

[2]孙自铎.中部地区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支撑[J].安徽科技,2007(2)

[3]禹晋卿.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4)

[4]岳顺之,许家玲.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7

关键词:房地产业;县域经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9-0044-03

国内许多学者对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曹振良认为,房地产业定位也就是房地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刘育中阐述了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作用;刘静岩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曹宏亮认为,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结成了密切的联系,并且两者的发展呈现同向波动关系;李启明就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相关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刘文婷对武汉房地产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等等。但以往的研究偏重于国家或者大中城市有关房地产业的研究,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略显单薄。因此,本文以湖南省望城县为例,对房地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望城县房地产业发展概况

望城县紧邻长沙市区,是长沙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向外扩散的承接区域。近年,望城县房地产业不断升温,特别是随着长沙市融城建城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多条交通干线的贯通,以及日益增长的房地产需求,加上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城市区位,使房地产业成为望城县的支柱产业。2006年,全县房地产业开发投资259487万元,进驻望城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已达52家。商品房新开工建设面积100.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新竣工建设面积42.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自2002年起,投资额逐年攀升,由1300万元陡升至2006年的259487万元。房地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带动了建筑、建材、装饰、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总之,望城县房地产业成长很快,表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二、望城县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关联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作用或是带动,或是制约。一般来说,GDP、经济增长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以及消费水平、信贷规模和利率都与房地产业有一定的关联,对房地产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望城县各项经济发展指标与房地产业发展关联度进行分析。

1.研究方法介绍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够反映系统内各因素的动态发展状况,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以关联度作为其关系密切程度及相互比较的主要标志,曲线越接近,相关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给出原始数据列的参考序列(X0)和比较序列(Xm):

X0(k)=(x0(1),x0(2),…,x0(n))

………

Xm(k)=(xm(1),xm(2),…,xm(n))

其次,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求出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之间的差序列,计算关联系数?灼:

?孜(k)=

式中,?灼为分辨系数,且?灼∈(0,1),i=0,1,2,…,m。

再次,采用公式

?酌=?孜(k)

计算关联度,列出关联序。

最后,比较关联度的强弱。若?酌a>?酌b,则称影响因素Xa的关联度优于Xb。

2.数据指标选取

根据望城县社会经济与房地产业发展实际,分别从经济发展、关联产业以及生活消费水平3个方面选取以下8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X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2=GDP(万元)、X3=财政收入(万元)、X4=工业产值(万元)、X5=第三产业产值(万元)、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7=人均GDP(元)、X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与X9=房地产投资(万元),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3.关联度计算过程以及排序

利用SPSS11.5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求出参考序列以及比较序列差序列矩阵。确定关联系数?灼,这里取值0.5,并计算得出关联系数矩阵。计算关联度γm并进行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

4.结果分析

通过对望城县的各项经济发展指标与房地产业投资进行分析可知,在各项指标中,与房地产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工业总产值,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人均GDP、财政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等。这些指标与房地产开发的关联度差距最多为0.2,说明望城县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房地产业发展关联紧密,与房地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二)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望城县社会经济发展在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这些部门的发展。

1.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拉动作用

依据表1中望城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的数据可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趋于同向增长。根据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到的相关模型(1)如下:

Y=84695.81+2.70686X………………(1)

R2=0.890049

t=(2.514844)(7.52761)

F=56.66491

由模型(1)可知,望城县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可以直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7亿元。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GDP以及财政收入的增加,对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房地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我国房地产业关联度达52个行业。通过对望城县房地产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工业总产值的关联度最高,因为房地产业可以直接带动建材业、冶金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装饰装璜业、家具生产业等产业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带动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依据表1中工业总产值与房地产投资的数据,可以得出工业总产值与房地产投资之间的相关模型(2):

Y=197546.2+2.844X……………………(2)

R2=0.916848

t=(6.524859)(8.785383)

F=77.18295

由模型(2)可知,望城县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就可以带动工业总产值增加2.8亿元。房地产在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综合算账,房地产业每投资10万元可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据此,2006年较2005年,望城县房地产业投资增加值便可为望城县直接或者间接增加25949个工作岗位。

3.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消费,改善人居环境

望城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与房地产投资的关联序排在第四位,房地产投资促进了社会消费,望城县的人均GDP也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人们逐渐向住宅小区聚集,住房消费大幅度增加。住房消费是居民家庭最大的消费,进而住房消费的大量增加,加快了望城县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望城县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度比较紧密,相互促进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对拉动投资、刺激消费、带动就业和优化城市形象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望城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依靠房地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认识到湖南省现阶段房地产行业总体来看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在房地产的1/3的市场都集中在长沙市,其余也大多集中在各地市,县域的房地产市场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其次,应该看到,房地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出现整体投资过热,局部存在泡沫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以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为依托,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振良.房地产倒U曲线与房地产产业定位――论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J].东方企业家,2001,(11):56.

[2] 刘育中.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 2007,(05):98.

[3] 刘静岩.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2006,(05):267-268.

[4] 曹宏亮.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同向波动分析[J].技术经济,2002,(09):5-6.

[5] 李启明.论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J].中国房地产,2002,(06):13-15.

[6] 刘文婷.武汉房地产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06):91-92.

[7] 陈永岳、陈伯庚.新编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4-32.

[8] 白倩、张颖.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J].北方经济,2007,(05):18-19.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亳州市;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9 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37-03

[作者简介]仇冬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金融;

刘益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黄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江苏南京210016)

一、引言

县域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接合部,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志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上升到国计民生的高度,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发展县域经济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安徽省亳州市县域经济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淮北平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之后,药业、酒业、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形成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但是,从全国乃至全省的经济水平来看,毫州的县域经济水平依然还比较低,存在渚多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发展滞后

1.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低。毫州市三县一区GDP总量都在80亿元以下,财政收入最高的涡阳也只是3个亿,最低的利辛不到1.5亿,“经济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从安徽省2006年的统计资料来看,毫州市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均处于中下位次,除涡阳县生产总值稍有起色以外,蒙城、利辛两县均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利辛县财政收支逆差较为严重,政府财政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工业欠发达程度严重,几乎没有支柱产业,在省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些都影响经济的发展。

2.产业层次低。对于目前毫州的经济来说,农业仍是主导产业,大多数地方的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仍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牛耕人作的传统方式。可以看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个县都没有进入安徽省前十位。并且,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差,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二)城镇化水平低下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认为,从城镇化的主体来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05年末毫州市户籍总人口约为550万人,城镇(非农)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10%左右,农村人口占90%左右。同时,农民收入不高,消费需求不旺,个人投资乏力,又反过来制约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而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县城经济的发展资金不足,县域金融支持严重弱化

目前,对于毫州的县域经济来说,发展资金不足是瓶颈问题,毫州是个新成立的市,多种基础建设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加强。毫州各县,自身财政困难,无力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1998年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较大规模地收缩基层经营网点,上收管理和审贷权限,实行扁平化管理,这客观上带来了县域金融服务的削弱,县域信贷投放总量逐年下降,县域企业难以获得资金贷款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毫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毫州市,只有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和少量的保险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几乎为零。由于这些县域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加之县域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在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后,其他主要金融机构没有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作用,及时而有效地补充跟进,以致出现了县域金融支持严重弱化的局面。

长期以来,国家的投资也主要向大中城市倾斜,即使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大环境下,国债项目落实到县域的比例也很低。

总之,亳州市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依然比较低,同时又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如果想要快速融入淮海经济圈,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必须改变过去的那种靠、等、要的思想,针对自身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的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三、强化亳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新增长理论的观点认为,一个经济系统要产生持续增长,就必须要克服回报递减趋势,实现要素回报的递增,而要实现这一点,这就必须寻找到一个维持可持续增长的发动机。县域经济系统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些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并共同作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下面将从内生动力因索和外生动力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毫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激活内生动力目素。内部经济结构子系统是由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因素的总和,及其相互影响与作用而构成的特有的系统结构。所谓内生动力,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自身所拥有的、区别于外部因素、客观存在的条件总和,主要有劳动力、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等,它反映了一个县(市)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和现实水平。改善产业结构是毫州市发展县域经济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延伸和拓宽产业链。毫州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绝大多数轻工业原料来自农业,农业在县域经济中不仅是基础产业、优势产业,而且是支柱产业。毫州的品牌产业――酒业,主要依靠粮食的种植。白酒产品的附加值高,非食用粮食可以得到有效转化,经济效益也好,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作为地处黄淮海大平原腹地的毫州市,应该大力推广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些农产品正是造酒业的原材料,大力推广和规划种植,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农村的经济;同时也能壮大和夯实造酒业的生产基地,形成集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为一体的供应链,为酒业的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政府,要支持白酒企业,特别是名优白酒企业的发展,为毫州市构筑“食品轻工基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依托农业兴办工业、着眼工业调整农业,不断延伸和拓宽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要依托当

地资源优势和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粮食、畜产品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形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

2.利用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在国内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区域都要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产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立足之地。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理清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比较劣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

毫州区域不大,比较优势也不是很多,因此,毫州更要坚持扬长避短,积极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选准重点产业进行发展,既要发挥优势,还要形成特色。毫州作为我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必须依托中药资源优势,加快药业经济发展,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中药材加工为抓手,以产业化建设为核心”,对药业产业优先扶持、优先发展,在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在产业化的基础上,推动中药的现代化,把毫州建成以“一带三区”为发展格局的集高效中药农业、高科技中药工业和完善的商贸服务业为一体的现代中药生态经济系统。

3.走产业集群化之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产业集群是由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式经营的一种形式或途径,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条件下,存在的产业群大多是中小企业的集合,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在一定县域环境下,有利于在特色产品上下功夫。亳州在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在工业领域,除了部分适宜分散经营的行业及产品外,都要因势制宜,加强引导,努力推进产业集群化。近些年来,毫州市的一些地区出现了由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的现象。这些产业集群多数源于当初的乡镇企业的模仿性进入和竞争,先行企业获得利润后,众多企业进入同一产业仿效生产,争夺市场份额。继而有企业跟进,大量的企业横向集聚带来外部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可以大大降低进入壁垒,充分利用资本、原材料、劳动等生产要素,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区域市场,在条块区域出现特色产业集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雏形,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走产业集群化道路。

4.加快实现城镇化。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方面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城镇和县(市)中心镇,使其成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极”,发挥其经济辐射力与带动力。另一方面,要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措施,坚持城镇建设与发展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拓展城镇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思路。

(二)优化外生动力因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外来要素统称为外生动力因素,会对县域内生动力要素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改变县城内部经济秩序和规模。外生动力因素,包括实行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健全县域金融体系等,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实行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在目前地方财政、财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和省政府应积极参与,本着“多予少取、先予后取、放水养鱼”的原则,从财政体制、转移支付、税收、县级财政专项配套等方面扶持毫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

2.健全县域金融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了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完善政策性银行的功能,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使其主要支持农村政策性业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经营项目。同时,应坚持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原则,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拓宽农村金融服务的范围和层次。并积极推进诚信建设,改善信贷外部环境,实现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和谐发展。

3.当地政府制定正确的毫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资源配置有两种主体:政府与市场。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府的理及其制度环境的支撑,发挥比较优势,则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财富有效积累的基本途径,而比较优势的发挥,需要政府行为的正确选择。作为欠发达地区,毫州市政府应科学制定毫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在指导思想与宏观发展战略上,必须加强与发达地区对接,扬长避短,寻求互补,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寻求在整个区域经济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竞争中发展县域经济,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后来居上,并注重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4.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在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上,吸引外来投资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当地的有利资源和外来雄厚的资金相结合,利用外来资金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毫州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加工、焙制技术源远流长。要千方百计地加大毫州地道药材的宣传力度,积极申报原产地保护。同时,要积极吸引和激励外来投资,将药业经济做大做强,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自1985年开始,毫州市一年一度的全国性中医药交易会已成功地举办了21届,2007年的9月9日,举办了第二十一届全国(毫州)中医药交易会暨第二届中医药博览会,借助这样规模庞大的盛会,宣传毫州、推销亳州,以会招商、以会促贸,吸引外来投资,为毫州市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结论

上一篇:农业企业发展现状范文 下一篇:石油化工生产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