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兴,中国兴;县域强,中国强

时间:2022-10-04 02:12:15

县域兴,中国兴;县域强,中国强

一、 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古代郡县制的设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立郡县制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县富国强,县弱国弱,早已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从明朝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到中国城市雏形的最早出现算起,直到今天,以城市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也只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只占约1/14的时间。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5000年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史的浓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发展局面,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大量的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流入了城市。据专家测算,从1952年到1990年,县域经济为城市工业化提供了11594亿元剩余积累。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县域经济的发展迅速明显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测算,从1953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尽管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增长了28倍多,但农业总产值只增加了1.3倍,县域人均收入只增加了70元,县域经济的比重也由57.8%下降到了32.7%,占全国人口80%以上县域人口只创造不足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的1/3,不少地方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县域经济仍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29.75%上升到1998年的60%。在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江浙一带,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和主导环节。目前,全国各地到江浙取经的人流一浪超过一浪。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区的发展表明: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大力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障。

二、抓住县域经济发展的先机

县域经济处于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大网络中,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集政治经济文化三权为一体的独立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经济。自秦始皇创立郡县制至今,中国的行政区化体系经历了很多变化,但不仅县的名称一直没有变化,而且县域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因其特殊的重要性、独特性和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它不仅在我国的民经济中一直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而且一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穷,主要穷在县,其富也必然在县。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个历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县域和县域经济无疑蕴藏着成为国家整体改革发展战略“突破口”的无限先机:

1、富县强国的历史先机

中国13亿人口,80%在县域;目前国家的经济总量一半以上在县域。没有县域农业、农村、农民的富强,就不会真正有中国的发展和富裕;没有县域的稳定,就不会有中国的稳定。因而,大力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战略,使全国大多数的县域经济活跃起来,对于推进整个国家的改革和创新,对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激活经济,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东部发达地区富,主要富在县;中西部地区穷,穷根就在县。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断言:县域兴、中国兴;县域富、中国富;县域强、中国强。在新世纪、新阶段,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事关国家经济兴衰的重要主导力量,能否在新世纪经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也在县域。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先机

没有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小康。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下,县域经济无疑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线。县域经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锋官。从经济构成看:县域经济既是一、二、三产业的发源地,又是向上沟通大中城市、向下连接城镇和乡村农户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即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的融合点,也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融合点。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最直接的提供者和最具有潜力的大市场,又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础环节等等。从县域经济的基础地位看,无论是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无论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产业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还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业和农村体制创新;无论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还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无论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形成若干个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实现城乡经济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等等。所有牵涉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领域,都离不开县域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不夸张地讲,县域经济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因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先机无疑属于县域经济。

3、实施新世纪“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先机

回顾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就不会有1984年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有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活力日益增强的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民营经济,也就不会有我国这20年多来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的深化。计划经济时代,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加速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供了庞大的剩余积累;改革开放年代,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在新世纪、新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活力的增强,不仅可以继续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供巨大的财政积累和广阔的市场环境,同时,8亿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和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战略的加速实施,更可以为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巨大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的广阔空间。从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实践看,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放手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异军突起,走新时代“农村包围城市”的“县域经济突破口”,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或避免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改革成本,实现无震荡和小震荡式的渐进过渡,加速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就业问题,更可以为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句话,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战略”,确实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点和突破点。

4、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先机

当代社会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政府的决策才能有效突破单纯经济中心主义的局限,确保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社会结构的协调发展。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但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不仅未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而且往往是采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耕作方式,过度砍伐、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致使森林、土地、草场大面积地退化为沙地、裸地,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6。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沙区集中了全国贫困县的60%。当前,国家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同时,正在实施退耕还林的发展战略。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战略,用国家的战略需求带动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促使环境保护从工业扩大到农业,从城市扩大到农村,从单纯的环境保护扩大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县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这不仅能有效地推进广大贫困县域积极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更能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5、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先机

县域作为我国城镇的集中地,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部署中,无疑是“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的桥头堡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疏导站。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逐步扩大的趋势,必然要求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大幅增加,必然要求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个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先机,可以肯定地讲是非县域经济莫属了。

上一篇:本期感言:我们在太行山上 下一篇: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