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16 10:58:13

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及其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受理、督办或者直接参与调查处理的发生于本区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

第三条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工作的实施。

区农林水、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的受理和查处工作。

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及其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明确举报的受理范围。

第四条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途径包括:

(一)来人举报;

(二)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举报;

(三)信函举报;

(四)行政执法部门或司法部门移交的由个人举报立案查处的案件;

(五)其它途径。

第五条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及其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明确专人负责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的受理、登记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不得推诿拒绝,属于本办法规定第二条范围的,应当详细记录举报的相关情况;对不属于本办法第二条规定范围的举报,应在24小时内书面通知并移送有权处理的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告知举报人。

第六条举报下列食品生产经营领域违法行为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种植、养殖、加工、经营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

(三)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成品;销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动物、水产等及其制成品的;

(四)经营应当检疫却未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国外进口食品的;

(五)销售失效、变质、过期以及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或者伪造、涂改食品生产日期延长明示保质期的;

(六)其它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第七条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划分以下三个等级:

(一)一般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个别行为,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一定危害,可能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涉案货值金额在5万元(含)以下,需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

(二)重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规模化违法生产经营食品,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涉案货值金额在5万元以上50万元(含)以下,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

(三)特别重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大规模违法生产经营食品,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恶劣的社会影响,涉案货值金额在50万元以上,违法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

第八条举报级别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一)一级举报——能详细提供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违法事实,能够提供关键证据和票据,并积极协助案件调查,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完全相符;

(二)二级举报——能提供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违法事实,已掌握部分现场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并协助案件调查,经查证,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相符;

(三)三级举报——已取得部分重要证据,但尚未对违法事实进行直接核实,仅提供查办线索,不能配合案件调查,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基本相符。

举报案级由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初审后报分管副区长审定。

第九条依据举报人举报的具体情况和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举报级别等级,参照涉案货值金额的多少,给予举报人一次性货币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如下:

(一)属于一级举报的,按该案涉案货值金额的4%及以下给予奖励;

(二)属于二级举报的,按该案涉案货值金额的2%及以下给予奖励;

(三)属于三级举报的,按该案涉案货值金额的1%及以下给予奖励。

每起案件的举报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执法机关查处后无涉案货物,但可证实被举报者存在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违法事实的,可视情节给予举报人200—500元奖励。

第十条受奖励的举报人按照以下方式确认:

(一)举报人以书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实名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经查证属实给予相应奖励;

(二)对匿名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线索,经查证属实并能够确定举报人真实身份的,也应当给予奖励;

(三)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

(四)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或同一举报人向省、市、区三级分别举报的,按照谁先受理、谁奖励的原则奖励举报人;

(五)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线索的,按一案进行奖励,奖金分配比例由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确定。

第十一条对同一案件的举报奖励不得重复发放。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的审定实行分级负责制:

(一)一般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由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审核,报区政府相关会议审定;

(二)重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由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初审后,由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区长审核,报区政府相关会议审定;

(三)特别重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由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初审后,由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区长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区长审核,报区政府相关会议审定。

第十三条区政府设立食品安全基金。基金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资金从食品安全基金中列支。基金管理、奖金发放、信息披露等工作由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初审,报区政府相关会议审定。

第十四条对举报人的奖励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案件承办单位应在案件调查属实后7个工作日内,对举报事实、奖励条件和标准予以认定,并填写《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审批表》提出奖励意见,向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申报;

(二)在收到案件承办单位举报奖励申请后,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对举报奖励意见按有关程序进行初审,报区政府相关会议审定;

(三)举报奖励申请经区政府相关会议审定批准后,由案件承办单位通知举报人到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领取奖金。

举报人应当在接到领奖通知之日后1个月内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到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领取举报奖励;因故不能现场领取的,也可提供有效银行帐户,通过银行划转;委托他人代领的,应提供委托证明、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逾期不申领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五条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及其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保密制度。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管理举报材料和记录,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将其姓名、身份、居住地及举报情况公开或泄露给被举报人和其他无关人员。

第十六条举报人应当对所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举报人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的不予奖励,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时限内办结所受理的举报案件,并在案件办结后将该案行政处罚结案报告报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八条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和其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举报材料,冒领举报奖金的;

(二)对举报事项未核实查办的;

(三)有泄密行为的;

(四)向被举报人透露相关信息,帮助其逃避查处的。

第十九条下列举报不适用本办法:

(一)与食品安全工作有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

(二)负有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或者其授意他人的举报;

(三)属申诉案件的举报。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篇2

第二条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口头、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提出。1000元以下的奖金。

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行为线索具体并经政府统计机构查证属实,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举报有功人员,可依照本办法给予奖励:

(一)违法情节较重,并经新闻媒介曝光或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为典型案件的;

(二)统计违法行为人受到政纪、党纪处分的;

(三)统计违法行为人受到1万元以上罚款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多人先后举报同一统计违法行为的,奖励最先举报者或作用较大的举报者。

联名举报的,奖励参与举报的全体人员。奖金由举报人自行协商分配,协商不成的,由颁发机关裁决。

匿名举报的,不予奖励。

第四条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金额,按以下标准发给:

(一)符合第二条第二款第(一)项条件的,给予1000元以下的奖金。

(二)符合第二条第二款第(二)项的,给予2000元以下的奖金。

(三)符合第二条第二款第(三)项的,给予1500元以下的奖金。

(四)同时符合第二条第二款所列两个以上条件的,按照本条有关项中实际奖金额度就高发给。

第五条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应当在案件调查处理终结之日起3个月内,由受理举报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实施奖励。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由受理举报的政府统计机构负责法制工作的部门根据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奖励标准,填写《奖励举报统计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审批表》(见附表1),经本机关财务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审批。受理举报的政府统计机构案件审理小组集体讨论,经单位分管法制工作领导审核,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

(三)通知。受理举报的政府统计机构负责法制工作的部门根据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的奖励金额,填写《奖励举报统计违法行为有功人员通知书》(见附表2,以下简称《奖励通知书》),送达有关举报有功人员。

(四)发放。受理举报的政府统计机构在受奖励的举报有功人员按《奖励通知书》要求领取奖金时,应当指定2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奖金发放工作,填写《举报统计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奖金发放表》(见附表3)。

第七条受奖励的举报有功人员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凭《奖励通知书》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无特殊情况逾期未领取的,视同自动放弃。

举报有功人员领取奖金时,应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第八条奖励举报有功人员的奖金,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报同级财政部门核拔。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实施奖励时,要尊重举报人的意愿。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泄露或者公开举报人的姓名、身份。违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以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名义举报的,对该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奖励,按本办法执行。

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篇3

第二条县协税护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金融办,负责全县税收违法案件检举奖励日常工作。县国税局、地税局根据其征管范围负责税收违法检举案件的受理、核查、处理等工作。

第三条县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对检举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收违法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检举人),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严格保密。前款的物质奖励,不适用于税务、财政、纪检、监察、审计、工商、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第四条检举奖励对象仅限于实名检举人,对化名或匿名检举者,不列为检举奖励对象。第五条检举奖励资金从县财政资金列支。

第六条税收违法检举案件经查实并依法处理后,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予以奖励。税收违法检举案件经查实追缴税款的,按照实际追缴税款数额的3%计发奖金,但每案奖励最高数额不超过人民币5万元。税收违法检举案件经查实没有应纳税款的,按照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5%计发奖金,但每案奖励最高数额不超过人民币1万元。对有特别重大贡献的检举人,经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奖金限额可以适当提高。

第七条同一税收违法行为被多个检举人分别检举的,奖励最先检举人。但其他检举人在最先检举人检举后,提供的情况对查清该案确有直接作用的,酌情根据情况在奖励标准内对其共同奖励。负责查处的税务机关直接受理检举的,以负责查处的税务机关受理检举的时间为准;非负责查处的税务机关直接受理的,以负责查处的税务机关收到转办和交办税收违法检举案件的时间为准;税收违法检举案件同时涉及县国税局、地税局的,以先受理检举的时间为准,同时受理检举的,以县国税局、地税局按征管主体税种作为受理的划分为准。

第八条负责查处税收违法检举案件的县国税局或者县地税局应当在案件查结后一个月内,根据检举人的申请填写《税收违法案件检举奖励审批表》(附件1),提出奖励对象和奖励金额的建议,并注明有关事项后上报县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县国税局或者县地税局上报的奖励建议,按照财政资金使用申报程序审批同意后,制发《税收违法案件检举奖励通知》(附件2)通知检举人领取奖金。

第九条检举人应当在收到《税收违法案件检举奖励通知》后三个月内,持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放弃权利。

第十条检举人领取奖金时,应当在《税收违法案件检举奖励付款专用凭证》(附件3)上签名,并注明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的号码及填发单位。《税收违法案件检举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由县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保密件保管。领取奖金款项的财务凭证另行制作,财务凭证只注明检举案件名称、编号和检举奖金数额及审批人、经办人,不填写检举内容和检举人姓名及身份。

第十一条检举人领取检举奖金时,应检举人的请求,检举案件的主查单位可以口头简要告与其检举线索有关案件的查办结果,但不得告知其检举线索以外的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不得提供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书及有关案情资料。

第十二条在支付税收违法案件检举奖金时,相关部门应当严格审核,防止奖金被骗取。对、致使奖金被骗取的,除追缴奖金外,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篇4

奖励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功能区,区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青岛蓝谷管理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部:

3月23日,《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鲁应急发〔2021〕3号)印发施行。3月31日,青岛市即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下发《青岛市即墨区安全隐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即安〔2021〕7号)(以下统称《办法》)。为进一步做好《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办法》的重要意义

《办法》是贯彻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对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惩处非法违法行为,提高安全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将其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广泛学习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安全生产领域问题线索,共同维护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准确把握《办法》六个核心内容

(一)明确举报奖励范围全覆盖。《办法》明确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对安全生产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都可以举报。同时,将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民爆物品、矿产资源勘探、建筑、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特种设备、油气管道、消防等14个行业(领域)纳入重点举报奖励范围。

(二)让群众知道“举报什么”。《办法》针对14个重点行业(领域)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规定了244项举报奖励情形。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对监管范围内的举报奖励情形进行重点宣传,发挥好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

(三)让群众知道“向谁举报”。《办法》规定可以采取电话、信函、走访等方式向区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安全隐患和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四)让群众知道“奖励多少”。《办法》分类逐项明确了奖励金额,对举报核实的实名举报人分档给予100元-50万元等不同额度的现金奖励。对未列明奖励情形的举报,经核查属实,最高奖励50万元。

(五)鼓励企业内部职工举报。《办法》规定,企业职工精准举报本单位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的,奖励金额上浮20%。企业要把《办法》规定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让每一名职工熟知本企业、本岗位举报奖励情形。企业内部职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可向企业提出整改建议,企业对查出隐患的职工参照发明创新、技术革新奖励标准予以奖励,对企业拒不采纳和整改的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可直接向有关部门举报。

(六)明确举报瞒报、谎报事故给予重奖。《办法》规定,对举报瞒报、谎报事故经查实的,分别给予举报人3-50万元的奖励。鼓励群众第一时间报告,有利于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实施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

三、扎实推进《办法》贯彻实施

(一)畅通举报渠道。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府网站首页和政务新媒体设置安全生产举报链接或者相关栏目。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须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受理、核查、报告和奖励等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举报投诉工作,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通信地址等信息。企业要设置职工举报信箱,在宣传栏、重点岗位、重点部位、重要场所等醒目位置张贴《办法》,公示本单位举报投诉受理联系方式,列明向监管部门举报的方式和渠道。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办法》纳入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内容,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册、明白纸、新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提升社会知晓度,引导广大群众和企业职工,熟知《办法》核心内容,及时准确举报安全生产问题线索。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受理、谁奖励”原则,全面受理相关行业领域举报事项,认真核实、跟进执法、跟踪督办、严厉查处,并督促企业第一时间化解风险、消除隐患,严格按规定落实奖励。

(三)加大奖励力度。财政部门要将安全生产举报奖励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列支。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应奖尽奖”原则,对符合奖励情形的举报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奖励,确保奖励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举报人手中,保障好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一次举报多项问题,经查属实的举报案件,要逐项落实奖励政策。要加强对举报奖励资金申报和发放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严肃财经纪律。

(四)强化纪律意识。各负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以及在执法检查中聘请的专家,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对发现的问题不得举报或授意他人进行举报。违反规定的,将追回奖励并依法严肃追责问责。负责举报受理、核查、奖励发放等事项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举报人的任何信息,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五)加强督导检查。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办法》的培训情况,作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各镇街(功能区)、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驻点监督人员、安全生产专项督导人员,要将《办法》宣传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和驻点监管重要内容进行督导检查。区安委会办公室将定期调度各镇街(功能区)、各部门各行业(领域)举报受理、核查和奖励发放情况和《办法》宣传贯彻落实情况,定期进行通报,确保《办法》执行到位。

各镇街(功能区)、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名单见附件1)要定期分析、汇总举报数量及奖励情况,于每月28日之前将本月《安全生产举报信息核查及奖励情况表》(见附件2)报区安委会办公室(金宏网址:即墨区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科,联系电话:88559769),首次报送工作于4月30日之前完成,同时报送宣传贯彻落实情况。

请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及时将通知精神传达至基层和管辖范围内各类企业。

 

附件:1.上报单位名单

2.安全生产举报信息核查及奖励情况表

      3.《办法》宣传贯彻重点推进任务分工表

      4.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

      5.青岛市即墨区安全隐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

 

青岛市即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4月26日

 

附件1

 

上报单位名单

 

1.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应急局、区综合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

2.经济开发区、蓝谷高新区、汽车产业新城、国际商贸城、国际陆港、科技创新园、数字装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古城发展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园、鳌山湾未来城、国际职教城;

3.各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通济新经济区、田横岛度假区管委;

4.青岛蓝谷管理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部。

 

 

 

 

 

 

 

 

附件2

安全生产举报信息核查及奖励情况表

单位名称:                                                                   统计月份:

序号

受理渠道

受理情况

核查情况

奖励件数

(件)

奖励金额

(万元)

事故隐患数

非法违法数

瞒报、谎报事故数

消除事故隐患数

打击非法违法数

举报事故查实数

1

电话

 

 

 

 

 

 

 

 

2

信件

 

 

 

 

 

 

 

 

3

来访

 

 

 

 

 

 

 

 

4

网络

 

 

 

 

 

 

 

 

5

上级交办

 

 

 

 

 

 

 

 

6

其他

 

 

 

 

 

 

 

 

总计

 

 

 

 

 

 

 

 

填报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备注:“电话”包含“12345”热线转办数量。

附件3

《办法》宣传贯彻重点推进任务分工表

 

序号

主  要  任  务

责任部门(单位)

备注

1

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府网站首页和政务新媒体设置安全生产举报链接或者相关栏目。

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

 

2

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须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受理、核查、报告和奖励等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举报投诉工作,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通信地址等信息。

各镇街(功能区),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

 

3

企业要设置职工举报信箱,在宣传栏、重点岗位、重点部位、重要场所等醒目位置张贴《办法》,公示本单位举报投诉受理联系方式,列明向监管部门举报的方式和渠道。

各生产经营单位

 

4

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办法》纳入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内容,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册、明白纸、新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提升社会知晓度,引导广大群众和企业职工,熟知《办法》核心内容,及时准确举报安全生产问题线索。

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

 

5

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受理、谁奖励”原则,全面受理相关行业领域举报事项,认真核实、跟进执法、跟踪督办、严厉查处,并督促企业第一时间化解风险、消除隐患,严格按规定落实奖励。

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

 

6

财政部门要将安全生产举报奖励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列支。

区财政局

 

7

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应奖尽奖”原则,对符合奖励情形的举报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奖励,确保奖励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举报人手中,保障好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举报奖励资金申报和发放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严肃财经纪律。

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

 

8

各负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以及在执法检查中聘请的专家,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对发现的问题不得举报或授意他人进行举报。

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

 

9

负责举报受理、核查、奖励发放等事项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举报人的任何信息,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

 

10

各镇街(功能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办法》的培训情况,作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各镇街(功能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单位)

 

11

各镇街(功能区)、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驻点监督人员、安全生产专项督导人员,要将《办法》宣传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和驻点监管重要内容进行督导检查。

各镇街(功能区),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单位)

 

12

定期调度各镇街(功能区)、各部门各行业(领域)举报受理、核查和奖励发放情况和《办法》宣传贯彻落实情况,定期进行通报。

区安委会办公室

 

 

 

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篇5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市政建设环保局:

为进一步落实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工作,根据《河南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河南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附件:

河南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实施细则.pdf

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河南省环境保护厅根据去年底实施的《河南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日前又出台实施了《河南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在《暂行办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奖金的额度分配、举报的核实、奖金的发放办法、领奖的具体程序和形式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使举报奖励更便于操作和实施。

【实施细则】

举报这些环境违法行为

将获得不同数额奖励

河南商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今年从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经费中专门安排500万元,用于环境污染防治有奖举报。举报下列环境违法行为的,一经查实,将给予举报人不同数额的奖励。

500元奖励

1.城市建成区、高速公路两侧及风景名胜区可视范围内锅炉、炉窑烟尘严重污染环境的;燃煤茶浴锅炉、燃煤大灶、经营性小煤炉等烟尘严重污染环境的。

2.建设(拆迁)工程施工、未利用地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堆场、裸露土壤等未按要求采取措施产生扬尘严重污染环境的。

3.拉运商砼、建筑材料等运输车辆未按要求采取措施产生扬尘严重污染环境的。

4.垃圾、秸秆露天焚烧及烧烤、餐饮业油烟等其他产生烟尘严重污染环境的。

5.县以上城区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的。

6.加油(气)站、储油(气)站、油(气)罐车等未安装或未正常使用油气回收装置的;重型柴油车、非道路机械未按规定加装、更换污染控制装置的,破坏车载诊断系统的。

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和网箱养殖严重污染环境的。

1000元奖励

1.建设年产5000吨以下的造纸厂、年产折牛皮3万张以下的制革厂、年产500吨以下的染料厂、采用坑式和萍乡式天地罐和敞开式等落后方式炼焦、炼硫的企业和要求关闭或停产的土法炼砷、炼汞、炼铅锌、炼油、选金和农药、漂染、电镀以及生产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的企业和小炼油厂、小火电厂、小钢铁厂、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小煤矿。

2.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使用或擅自拆除、闲置的。

3.新、改、扩建项目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制度,擅自生产的。

4.自动监控设备不正常运行或弄虚作假的。

5.不按规定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

6.擅自建设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土(小)新五小企业或被取缔后擅自恢复生产的。

2000元奖励

1.超标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3倍以下的。

2.私自将危险废物、废旧放射源和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无资质的单位贮存、处置或者擅自处置的。

3.黑加油站以及机动车检测机构违法进行机动车排放污染定期检测或未按照规定检测的。

5000元奖励

1.排污单位拒不执行空气重污染应急预警期间停产、限产决定的。

2.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方式排放、倾倒污水以及利用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3.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

4.应当取得而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5万元奖励

1.超标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3倍及以上的。

2.环境违法行为,受到50万元(含)以上罚款或有关人员依法受到行政拘留或追究刑事责任的。

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篇6

一、举报范围

在区辖区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同时具有以下两种情形时,任何组织或个人(以下统称举报人)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工会组织进行举报:

1、克扣或无故拖欠职工工资的;

2、该欠薪行为在3个月内未被举报或投诉过、未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查处的。

二、举报受理

3、举报人可直接到区、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举报,或者通过信函、电话、电报、电传等方式进行实名举报,并提供被举报单位的基本情况、相关证据(包括企业名称、经营地址、工资发放违法事实等)和举报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联系地址。

4、举报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故意虚构或夸大举报事实,对恶意、虚假举报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将按有关规定,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5、工会组织在接到欠薪举报后,应及时把有关案件线索通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查处。

三、奖励对象和标准

6、欠薪举报奖励金的发放对象:区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存在欠薪行为的举报人(负有相应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除外)。

7、举报人所举报的欠薪行为,经调查属实的,视欠薪金额多少给予举报人一次性200-300元奖励。

8、对同一案件多人分别举报的,原则上只奖励第一举报人;同一案件多人联名举报,奖励金额按举报人数平均发放。

四、举报奖励金的管理和支付办法

9、欠薪举报奖励金由区总工会负责筹集、管理及审核发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举报的欠薪行为进行受理、调查和处理,并负责对领取欠薪举报奖励金的举报人进行资格审查。

10、对于举报情况属实并符合奖励条件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在确认属实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填写《区欠薪举报奖励金发放审批表》送区总工会审核发放奖励金。

11、区总工会应及时通知举报人凭举报时所登记的有关信息资料,并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材料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同时可直接提供本人银行账号,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领取举报奖励金。

12、有下列情形的,视为举报人自动放弃奖励金:举报人在接到通知15个工作日内逾期不领取奖励金;由于举报人的原因导致无法取得联系的;由于举报人提供的银行账号资料不真实而无法拨付举报奖励金的。

13、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要加强举报奖励金管理,保护举报人。不得违规发放举报奖励金或泄露举报人的有关信息资料和举报内容,违者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篇7

一、机构设置:

成立镇违规违法建设防控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社区)、镇驻村干部、执法小组、纪委监察室、建设管理科为成员。各村(社区)成立村主任为组长,督查员为副组长,各委员、社长为成员的村(社区)防控小组。

二、防控内容:非法占地、违规修建、未批先建(改、扩、新建)、非法买卖房屋、非法转让宅基地、无正规手续非法修建圈舍、鱼池等、非法圈地、无审批手续的堆料场等。

三、防控措施:

1、加大宣传,营造防控氛围

通过广播、会议、宣传单、学习参观等形式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在辖区内营造常态化的防违、控违、查违、拆违法治环境和舆论氛围。让镇域内各单位和居民对各聚居点规划、重点防控区域、建设项目申报及建房审批程序、风貌控制、违规违法建设处罚等情况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2、加强巡查,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萌芽态势

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建设管理科为主体,各村(社区)及驻村干部配合的方式,对全镇定期巡查,每半月一次,每次巡查不少于2人,具体分区如下:。

由各村(社区)、驻村干部、各执法小组成员在下村(社区)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所到区域建设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查,并填好《村(社区)域内建设行为巡查台帐》;

3、鼓励举报,巩固防控战线

由各村(社区)发动全域内居民积极参与建设管理,鼓励居民举报违规违法建设行为,加深对不法建设行为的防控和打击力度,建立并巩固防战线。同时各村(社区)片区巡查人员对村民举报情况作好登记,填好《违规违法建设行为举报台帐》;

4、严格执法,震慑不法行为

由建设管理科组织执法小组、各村(社区)及驻村干部对举报的违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调查,经查证属实的进入执法程序,并填好《违规违法建设行为执法台帐》;对情节严重、态度恶劣的案例,交由市风管办执法大队、县规划建设执法局、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执法部门查办;

5、严肃问责,规范防控队伍建设

由镇纪委、监察室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员进行问责,并填好相关台帐。镇纪委、监察室根据相关纪律规定对违纪人员进行查处。

6、按时通报,公开防控情况

分季度由镇建设管理科对全镇违规违法建设防控情况进行通报并公示;由各村(社区)对本辖区内违规违法建设防控情况进行公示;

7、严格考核,加强机制建设

将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总分20分。凡村(社区)范围内出现一列违规违法建设行为的,扣1分;经及时处理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及恶劣影响的,出具书面警告;未按要求建立好相关台帐的,缺三次以上,年终考核评定为不称职,并在职工大会上作深刻检讨;

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篇8

小金库是寄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一颗毒瘤。在国际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再次掀起大规模的专项治理活动,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小金库”“消藩”。但从实践效果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本文从“小金库”治理难的成因人手,提出一些专项治理的政策性建议。

一、小金库治理难的成因分析

一是对小金库的性质及其危害性认知不足,导致小金库不断滋长。一开始我们把小金库称为不正之风,后来小金库之风蔓延,又被称为违规、违纪行为。正是在对小金库性质的认识和判断上存在偏差,导致处罚力度不够,由此造成小金库问题日益猖獗。

二是社会监管乏力成为小金库滋长的温床。社会监管乏力指小金库比较隐蔽不好监管以及群众有顾虑不愿举报。如果要举报,必须有详细的证据,取证之难可想而知。如果有能力窥见小金库全貌的,多是既得利益享受者,他们轻易不会举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政府一些领导默许用小金库来办“正事”。并善于“发挥”,设账外账,搞小金库;还有的地方年底用收缴小金库的钱来解决财政支出的困难,甚至用来平衡财政预算。

三是处罚不力使得一些领导敢于顶风作浪。小金库往往与腐败相伴相生,然而在查处上总是以违纪论处,没有把小金库看成是经济犯罪。前一阶段国家审计署公布的48个中央部门违规报告中,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披露。然而,却没有当做腐败案件立案处理,而是作为违规行为,要求自查自纠,“整改”了事。

二、治理小金库的政策性建议

(一)加强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加强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要通过教育使有条件设小金库的人,能真正遵纪守法,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必须提高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原则记账、编制会计报表与审计报告等正确行事。

(二)强化财政体制和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不断缩小小金库生存空间

财政体制改革要在国家宏观体制下因地制宜地进行,使财政预算、收支、分配、管理等办法与措施符合当地实际并落到实处。对各单位一把手独揽财务签字大权的状况进行彻底改革,实现财务管理的民主化,真正实现单位财务公开。财务公开后,资金来源清清楚楚,想设小金库也没办法。

(三)建立举报人利益保障机制,让小金库无处隐身

为了进一步鼓励民主监督,应采取群众监督员制和实行举报有奖制。最近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已联合印发《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提出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查出并已收缴入库的小金库资金、税款和罚款的金额,给予3%至5%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由同级财政负担。这一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治理小金库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本人对此有以下两点看法:一是群众举报的小金库问题,一经查实,应从罚没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而不是从财政预算资金中对举报人进行奖励。二是仅有奖励办法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建立举报人利益保障机制。如果没有举报人利益保障机制,群众出于对自身利益自我保护的需要,再高的奖金也不敢要,最终会大大减弱举报奖励的实际效果。

(四)加大处罚与打击力度,对私设或拟设小金库的单位及其领导起到较强的震慑作用

治理和打击是解决小金库问题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是加大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各单位的负责人应是杜绝私设小金库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财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理好财,当好参谋。对查出的小金库不但要没收其全部资金发生数,并处以相应的罚款,同时还要追究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注重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以做效尤。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在财经执法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的情况,特别是对财经违法违纪案件的主要负责人处罚的力度不够,以补代罚、以罚代刑、“对人不对事”的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建议在刑法中增加打击私设小金库的相关条款。并建议刑法修改将集体腐败纳入刑律,严厉打击小金库。

上一篇:网络安全责任考核制度范文 下一篇:农村公路建设成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