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2 17:22:46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篇1

供给侧改革与财政政策

报告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效果。当前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都有所上升,这意味着必须进一步拓展财政改革空间。报告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在适当兼顾总需求条件下应将重点放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关于地方财政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成果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各地经济发展促进效果显著,同时应重视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双重叠加的问题。

权衡考虑两种风险

中国财科院日前开展的“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分别针对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并面向全国开展“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在线问卷调查。

调研报告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效果。比如,东部地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领先发展,呈现诸多积极变化,工业运行平稳,进出口降幅明显收窄或转正,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

报告表示,前3季度,东北地区经济运行情况有所回暖,大部分调研地区的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如工业用电量、货运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呈增长态势。

报告在肯定经济发展诸多亮点的同时,也着重关注了风险问题。“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整体风险在加大。”中国财科院院长刘尚希表示,调研显示,当前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都有所上升。

报告所述的公共风险,包括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结构性风险等,具体表现为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城镇化、老龄化、人口流动对公共服务提出挑战,地区之间的分化明显,传统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

财政风险则是指财政收支面临的压力,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市县财政收入负增长或零增长,收支缺口越来越大,债务增长的压力大。这其中既有“挤水分”的因素,也有经济下行在财源上的反应,应警惕财政运行风险。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万东华也认为,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就要更多地发挥财政的作用;另外,经济下行对财政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在政策空间方面也提出一些挑战。

“这显然是一个两难问题,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的权衡组合是当前制定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依据。实际上这意味着必须进一步拓展财政改革的空间,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当前的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刘尚希强调。

地方债应透明规范

调研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尤其是置换债券对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负债成本、明确政府权利义务、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风险意义重大。

报告指出,无论是东北、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担保债务和救助债务的规模不断下降,政府债务的偿还责任更加明确,政府债务的整体风险水平也相应降低。

与此同时,报告也揭示了一些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下行和减税等政策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局部地区债务率偏高、地方融资平台转型难度大、不规范的融资行为等。

比如,对东北地区调研显示,有的地方债务率超过了100%的警戒线。与此同时,支出刚性难以改变,收支矛盾较大。中部地区调研则显示,不少地方“发展依赖于项目”的现象较普遍,融资平台的政府投融资职能很难简单免除,一些地方存在不规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这些都可能为未来政府债务的增加带来隐患。

报告建议,要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防止财政风险蔓延,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债务规模限额控制,严格控制违规举债行为,确保债务规模增长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杜绝盲目举债;规范发展PPP模式,避免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伪PPP”“假PPP”。

“当前,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透明度提高,规范性增强,债务的增长明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地方的支出压力和债务增长压力并没有减弱。”刘尚希指出了地方政府面临的收支矛盾。

对于我国政府债务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表示,我国政府杠杆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是最小的,风险总体可控。“以前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主要不在规模,而在于不规范、不透明。现在建立了规范透明的融资方式和防控风险的一整套制度,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和市场的约束,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的作用,支持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他认为。

用好积极财政政策

刘尚希认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将延续。以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可能更多着眼需求方面,现在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考虑,在适当兼顾总需求的条件下重点放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报告认为,进一步减税降费在未来宏观政策中具有重要性和导向性,并提出以下建议:针对关键环节完善税收制度,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加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活力、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在现行已适度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度降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率。

“政府要为市场创造条件,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过多地采取各种手段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市场活动领域。”报告建议,在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应更好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减少直接行政性干预;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性或引导性应通过投资领域来体现,采取清单管理模式,将具体项目选择权和投后管理等委托专业投资管理公司负责。

报告还对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法治化的财政体制提出建议,认为要加快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积极推动《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实践层面的落地;完善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间的税收分享机制;探索各级财政支出责任法治化。

看了“供给侧改革与财政政策”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怎样促进供给侧改革

2.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财政政策

3.供给侧改革的论文

4.2016中国应采取什么财政政策

5.2016-2017年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

6.2016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7.2016中国财政政策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报告 权益资本成本 相关性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为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如何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来保证投资者的权益和效益,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当前,我国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于控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还不够完善,在信息披露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较为明显的特点在于缺乏强制性和明确性,注册会计师缺乏统一、明确的职业标准,因此从这方面来说,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不足,内部控制报告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

一、内部控制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在监管者要求下或者是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及自我评估报告,以此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内部控制报告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进行解读,以此来对企业的业绩以及未来的业绩 进行预测。

权益资本成本,是商业资产的投资者要求获得的预期收益率,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的经理把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率或者最低报酬率。资本成本是作为投资者所要求得到的投资收益,也是企业资金使用者的融资成本,在通常情况下,资本成本中一般包含有三个并列的概念:权益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和优先股成本。其中,权益资本成本指的是权益资本的必要报酬率,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权益资本成本是企业获得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从投资者角度来说,是指普通股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二、内部控制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性

对于内部控制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首先就必须要对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全面的理解。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经济活动中一方比另一方更具有信息优势,就可以视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两个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会导致市场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相违背的;而道德风险的存在则会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对于内部控制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分析

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通常情况下,获得相关的信息越多,则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越高,同时经营活动的风险就越低。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风险报酬,这时就会导致权益成本的增加与外部人员相比,企业内部的人员对于企业的动态与信息更为了解,如果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和不易模仿性,则企业向市场传递的所谓的好消息,就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将优质的资源引入企业,以此来提升企业的股价,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孙文娟(2011)以2006年沪深两市3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指标及评分体系,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财务杠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在10%显著水平上正相关。

(二)基于股票流动性和投资者预测风险的分析

1、流动性观点

流动性观点主要对于不同的信息赋予投资者的不对称信息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关注,将通过投资者之间不对称的信息流动而产生的损失视为一种交易成本。通常情况下,股票竞技差较大的企业资本成本也较高,因为投资者需要对这种交易进行补偿,只有高质量的信息才能够对这种交易竞技差进行调整和补偿,以此实现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进而影响权益资本成本。马倩(2003)中提出,通过提高信息质量也能够减少对价格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投资者对股票的持有率,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2、投资者预测风险观点

对于信息数量不多的股票来说,往往具有更高的风险,而与投资者主观的期望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投资者们往往更阿基关注的投资回报,他们希望通过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来降低投资风险,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投资者行为和协调经理方面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只有高质量的信息才能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相关信息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有效披露,对于企业的相关权益主体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现行会计规范下,企业认为其自身的内容信息对于权益资本成本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当财务部门受到监督部门处罚或者是对内控信息进行全面的回归检验时,会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增加,这也说明了内控信息会对权益者的信息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内部控制报告的相关信息质量,以此保证权益相关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孙文娟.内部控制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04)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篇3

2012年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历时3年,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进行入户调查,最终获得8438份有效样本。结果发现,高达95.63%的农业户籍受访者家庭未持有任何形式的商业保险,而非农业户籍受访者家庭中这一比例达到90.72%。在持有商业保险的家庭中,平均保费支出4300元以上,其中非农村户籍占据更高的比例,而年龄在40岁到50岁之间的人又是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群中占比最高的。

保险覆盖率极低

报告显示,我国90%以上家庭未购买商业保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吴卫星在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保险产品不是特别丰富,比如城市居民保险、农村一些基本保险,一般来说功能比较单一,而且覆盖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开发一些比较好的产品,可能会更容易让投资者进入。”

此外,中国的保险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中国市场上消费者对于保险的认知水平不高,因此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尤其在理赔、条款设计的合理性方面,消费者的满意度最低。

初高中学历人群成主力

不少人以为,学历越高的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意识就越强。

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就保险消费者的教育特征而言,初高中学历的群体是商业保险消费的主力,占比47.58%;博士学历和没上过学的人群占比较低,分别为2.3%和1.9%;本科学历人群占比则为14.2%。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历最低和最高的人群,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很小,而学历中等的人,总体来说更愿意持有商业保险。

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持有商业保险

看看和商业保险相关的其他数据,记者发现很有趣的一点: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持有商业保险,其

转贴于

中女性占比50.78%,男性占比为49.22%。

那么,在持有商业保险的家庭中,他们都购买了哪些险种呢?报告中的这样一组数字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从持有商业保险的家庭来看,8.91%持有商业人寿保险,4.32%持有商业健康保险,2.20%持有商业养老保险,0.09%持有商业财产保险。记者进一步了解到,2010年,分别有1.07%、5.52%和3.70%的受访者家庭得到商业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给付,没有受访者家庭得到商业财产赔付。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篇4

为切实做好我市重特大事故(险情)的预防和救援工作,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口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政文〔20*〕143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援”的原则,在市政府的领导

和指挥下,由市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专业指挥部迅速启动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成立抢险救援现场指挥部,制定并实施有效抢险救援方案,及时抢救和疏散人员,控制灾害发展,消除险情,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项城市辖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险情)的应急救援工作。

本《预案》所称重大、特大事故为:

(一)重特大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事故;

(二)重特大火灾事故;

(三)重特大烟花爆竹事故;

(四)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

(五)重特大非煤矿山事故;

(六)重特大特种设备事故;

(七)重大特大急性中毒事故;

(八)重特大建筑施工和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九)重特大二次环境污染事故;

(十)重特大学校安全事故;

(十一)其他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重特大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有关规定执行。

三、应急救援责任

各乡镇、办事处及市有关部门建立严格的重特大事故(险情)防范和应急救援责任制,做到反应迅速,措施果断,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对救援抢险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延误时机或不履行职责者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二章应急救援的组织领导及职责

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组织和部门负责的原则。

一、应急救援的组织领导

(一)市政府成立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市政府市长任总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总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总工会、建设委员会、交通局、卫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用事业局、教育局、环境保护局、工业经济发展局、旅游局、林业局、水务局、火车站、文化局、电业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市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担任。

市政府办公室值班电话:4321987。

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值班电话*旅游、林业、水务、铁路、文化、电业等部门或单位,应当分别成立专业指挥部,负责管理范围内的重特大事故(险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

(三)各乡镇、办事处和驻项武警在重特大事故(险情)发生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各自职责参加市各专业指挥部,其负责同志为专业指挥部成员。

(四)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设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由事故(险情)发生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二、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职责及分工

(一)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主要职责。

⒈启动、终止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命令。

⒉按照《预案》程序,根据事故发展状况,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⒊随时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和《预案》实施进展情况,对《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应急措施,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

⒋在本辖区紧急调用抢险救援所需要的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及场地和相关设施等,并负责督促事故单位及时归还,必要时给予补偿。

⒌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和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工作。

(二)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⒈传达总指挥部命令并监督执行。

⒉及时与专业指挥部和事故单位保持联系,掌握事故现场救援情况,适时向总指挥部报告。

⒊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

⒋承办总指挥部日常工作。

(三)应急救援专业指挥部职责。

⒈负责组织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⒉协调相关专业组的救援工作。

⒊事故对*边造成威胁时,组织协调人财物的疏散工作。

⒋检查和掌握事故现场的救援状况,适时与总指挥部联系。

⒌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⒍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四)专业指挥部指挥长职责。

⒈负责召集各专业组和抢险救援部门及相关单位现场负责人会议,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

⒉负责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各参加单位的主要职责分工。

⒈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灾害事故分析和拟订处置对策;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

⒉市*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干警抢险、救助、侦察、维护秩序、保护现场。

⒊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灾害事故分析和拟订处置对策;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

⒋市消防大队: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现场灭火、侦察、消除泄露和污染、抢救人员物资、抢修设备。

⒌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医疗机构实施救护。

⒍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对泄露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提出相应措施并组织实施。

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协助牵头部门组织技术专家对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进行灾害事故分析和拟订处置对策;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

⒏交通、供水、供电、电信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负责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⒐事故单位:负责疏散人员,关停设施,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应急措施,并配合有关部门工作。

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一、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前提条件

总指挥部办公室或专业指挥部接到重特大事故(险情)报告后,应根椐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向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或副总指挥长提出是否启动《预案》的建议。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启动市政府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

(一)人员伤亡多。

(二)险情重大、危及公共安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三)企业或乡镇应急救援指挥部请求救援的。

预案的启动应遵循最小化启动和分级启动原则,即下一级预案可完成救援的,一般不启动上一级预案。专项预案可完成救援的,一般不启动总体预案。按照生产经营单位预案、乡镇(办事处)预案、市行业主管部门专项预案、市政府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的先后顺序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二、预案启动程序

(一)接到重特大事故(险情)报告后,市总指挥部办公室或市专业指挥部提出启动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预案》全部启动须市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启动命令;部分启动预案,由市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启动命令。

(二)在市相关部门专项预案可完成救援灭灾工作时,市相关部门专业指挥部按照命令,迅速启动专项预案,并全面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在市相关部门专项预案无力完成救援工作时,可根据情况部分以至全部启动市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启动命令后,市总指挥部办公室协助事故(险情)发生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迅速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市相关部门各专业指挥部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情况,结合事故单位《预案》进行施救。必要时可将事故(险情)情况通报驻项武警,请求抢险救援。救援情况应及时报告*口市政府安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三、应急救援的终止程序

事故(险情)被完全控制或灭灾结束,经事故现场指挥部确认后,由市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命令人宣布《预案》终止,应急救援状况解除。事故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终止令由其人视情况适时宣布。

事故单位应彻底查清事故原因,完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重

复发生,并做好清洁、防疫、消毒和善后工作,及时恢复正常秩序。

第四章应急救援体系

一、构建企业、乡镇(办事处)、市三级应急救援体系

分级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即: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乡镇(办事处)应急救援预案、市应急救援预案和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一)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针对企业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因素而有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即启动企业预案,采取及时有效的抢险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若需外援时,则请求当地乡镇(办事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施救。

(二)乡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本辖区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因素而有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重特大事故发生时启动预案实施应急救援。在同时有市相关专业指挥部实施救援时,现场指挥长由乡镇(办事处)应急处理指挥中心负责人担任。若乡镇(办事处)确定重大事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向市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市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

(三)市级应急救援预案。

市辖区域内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需及时启动市级应急救援预案。市属企业或乡镇(办事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需启动市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请市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启动市级预案施救。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本预案第二章第一条第2款中《项城市应急处理专业指挥部设置表》内所列事故负责范围制定各自重特大事故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二、市有关行业专项预案和企业预案的编制

行业专项预案和企业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因素分布图及安全通道示意图。

(二)应急救援组织、分工、职责、联系方式。

(三)应急救援技术保障、救援队伍、救援物质装备保障、运输保障。

(四)事故应急启动和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五)事故报告和事故现场保护。

(六)企业预案应有事故预防措施,救援路线和外援方案,并将应急救援预案纳入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

第五章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一、应急救援物资

各乡镇、办事处、行业主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辖区、本系统、本单位的情况,配备一定标准的必要的救援物资、设备和防护装备,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保养,保证性能可靠安全。保证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

二、应急救援队伍

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和存在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行业的企业,规模较大的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单位应当配备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在救援中,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下设的专业指挥部有权紧急调用辖区内的救援物质、救援队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补偿。

三、应急救援经费

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经费应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企业应纳入财务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第六章应急救援程序

一、重特大事故(险情)的报告

(一)重特大事故(险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立即用最快捷的方式将事故(险情)情况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所在地安委会办公室报告,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报告时可先采用口头报告,再以书面形式补报。

重特大事故(险情)报告内容为:

⒈事故(险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位置。

⒉事故(险情)单位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⒊事故(险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

⒋事故(险情)的发展情况、波及范围及涉及的危险材料和数量。

⒌事故(险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⒍事故(险情)抢救处理的进展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⒎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⒏报告单位、报告人(签发人)、报告时间、联系方式。

(二)有关部门和当地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接到重特大事故(险情)报告后,应立即按《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时间逐级上报。

(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交通局、卫生局、

建设委员会、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局、林业局、水务局、文化

局、火车站等专业指挥部办公室接到重特大事故(险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市政府。由市政府通告有关单位。

(四)总指挥部办公室或专业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总指挥部,并根据事故类别和伤亡程度,建议总指挥长启动《预案》命令,同时赶往事故现场。

(五)重特大事故(险情)的报告程序和分工。按照分口负责、严格把关、及时汇报的原则,各类事故在向市下列有关单位报告的同时,向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报告。由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向*口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市总工会向*口市总工会报告。

⒈道路交通和火灾重特大事故(险情),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市政府、市*局。由市*局上报*口市*局。

⒉水上运输和公路工程重特大事故(险情),按照有关规定

报告市政府、市交通局。由市交通局上报*口市交通局。

⒊重特大急性中毒事故(险情),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市政府、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上报*口市卫生局。

⒋重特大建筑施工和工程质量事故(险情),按照有关规定

报告市政府、市建设委员会。由市建设委员会上报*口市建设委员会。

⒌其他重特大事故(险情),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市政府和有关部门。

二、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一)重特大事故(险情)发生后,事故单位和现场人员在迅速报告事故(险情)的同时,应积极采取安全可靠的自救措施,防止事故(险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二)市政府有关部门接到重特大事故(险情)报告后,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三)各乡镇、办事处在接到重特大事故(险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当地救援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援。

(四)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应积极协调各单位做好以下工作:

⒈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迅速

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⒉根据事故(险情)发生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⒊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

行调整、修订、补充。

⒋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⒌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边单位和人员安全和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

⒍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⒎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⒏及时向市政府、市总指挥部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相应的专业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⒐做好事故(险情)的信息工作。

⒑办理市总指挥部和各专业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应分组同时进行。

⒈事故抢险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牵头单位即为组长单位)市政、供水、供电、通讯等相关部门支持配合,抢险救护队和事故单位负责现场抢险、人员搜救、抢修设施、消除险情等项工作。

⒉治安管理组:市*局牵头,负责事故现场警戒、预防和制止破坏活动,疏导交通、疏散群众、维持秩序、伤亡人员身份确认,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监控等工作。

⒊技术指导组: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专家组、事故单位、相关部门等,根据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企业预案,负责抢险救援技术方案的制定,灾情分析监控和抢险救援技术指导工作。

⒋医疗救护组:市卫生局牵头,组织急救队伍,负责事故现场伤员抢救和治疗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抢救配合工作。

⒌后勤保障组:市相应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事故单位参加,负责现场抢险救援物资装备供应和运输及有关后勤保障工作。

⒍善后处理组:市相应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事故单位参加,负责接待、安抚伤亡家属及善后工作。

⒎信息新闻组:市广播电视局牵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参加,负责事故(险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和新闻工作。

⒏事故调查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纪检监察、总工会、检察院、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参加,按有关规定展开事故调查,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七章工作要求与责任追究

一、工作要求

(一)本《预案》是市政府针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组织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各地和事故情况随机处理。

(二)各乡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学校、公众聚集场所等,要充分认识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三)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必须按规定及时报告。事故单位所在地有关负责人要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工作。

(四)各乡镇(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属企业应在本《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修订和完善本行政区域、本系统、本单位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和加强专业应急救援机构,并将预案和救援机构设置情况报市政府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五)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强预案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预防重特大事故(险情)的意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预案,掌握预案内容和相关措施。要根据条件和环境变化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预案内容。适时进行演练并建立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切实保证施救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六)任何单位和成年公民均有参加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义务。医疗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抢救和接收伤员。

(七)要高度重视重特大事故的预防工作,认真落实对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建档和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和监控,切实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责任追究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本《预案》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及时上报重特大事故的;

(二)未及时到位,延误救援时机的;

(三)未履行应急救援职责,在抢险救援工作中或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

(四)阻挠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调用的;

(五)对事故受伤人员有意拖延或拒绝抢救医治的;

(六)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因素未按照规定进行普查登记、建档、监控和治理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报告》;实务;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为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在编制《报告》之前,应确定编制依据,并充分做好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比选论证,做到编制依据可靠、结构内容完整、图文资料论证充分,同时不同阶段的项目运行风险也应进行充分的预测和评估。

一、《报告》的编制依据

国家、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部门发展规划;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颁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和定额;项目的立项批复及项目建议书(或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双方签订的协议书或意向书;受托编制可研报告的服务委托合同;其他有关依据资料。

二、《报告》的信息资料采集与应用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大量准确、可用的信息资料作为支持。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要对以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市场分析资料、自然资源条件资料、原材料燃料供应资料、工艺技术资料、场(厂)址条件资料、环境条件资料、财政税收资料、金融贸易资料等方面的信息,并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要满足充足性、可靠性、时效性的基本要求。

三、《报告》的编制内容

(一)市场分析。主要是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掌握市场目前的供需状况,并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及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一方面为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项目建成后的市场开拓打下基础。

(二)生产规模。实事求是,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对生产的产品、产量、厂房设施、机器设备、职工人数和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的规模大小。切忌片面追求大而全,过度举债而增加融资成本,反而引起规模效益递减,盈亏失衡。

(三)融资决策。根据生产规模、物料供应和成本开支,计算出资金总额,并通过对拟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投融资模式、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及融资成本的研究,对拟定的融资方案进行比选,确定相对更有利的融资方案。

(四)技术设备。这是形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对设备的选型应与选择的项目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流程相适应,以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提高设备连续化、大型化程度,同时强调设备技术上的可靠性和成熟性,以确保生产和质量的稳定性。

(五)劳动定员。根据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的需要,研究出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管理组织形式,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岗位,落实人员的编制,分析、预测市场及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六)对新建项目厂址的自然、经济、政治、运输及地理位置等条件进行研究。在厂址选择中,应符合总体规划要求,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符合节约和效益的原则,同时应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七)经济效益。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是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对新项目投产后销售收入和费用支出进行估算后,根据全年净现金流量和收益情况,推算出投资的变现能力和回收年限。在分析和论证投资效益时,也要注意对国民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并尽可能做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利益协调统一。

(八)综合评价及结论和建议。综合评价应谋求项目方案的整体优化,不能只强调某一项或几项的指标达到最优。同时,以咨询者的角度对项目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报告》的编制要求

(一)报告本身使用的资料数据应准确可靠。由于决策分析与评价是个动态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新情况的出现,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新的信息,从而确保决策信息的准确性。

(二)主要设备的规格、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并能满足实际合同谈判的需要。

(三)论证的方法科学合理,并对重大的技术、经济方案应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选。

(四)建设方案中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达到一定深度,满足项目初步设计需要。

(五)投资估算的深度应能满足投资控制准确度的要求。

(六)附件中应包括:评估、决策(审批)所必须的合同、协议、意向书、政府批件等。

五、《报告》的项目风险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市场供需、生产规模、资金筹措、技术设备等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比选固然很重要,但项目在真正运行时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项目自身的风险分析。这是因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得出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结论一般都提供了项目经营管理的几种前提假设状态,这几种前提假设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科学合理;

2.项目的管理者具备应有的素质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3.生产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达到标准要求;

4.市场供求总量的实际情况与预测一致,产品完全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实际价格与预测价格一致;

5.产品销售达到了预期的市场份额;

6.企业有一套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达到既定质量标准;

7.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劳动保护措施适当,管理到位,避免了重大不安全事故的出现;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满足上述前提假设的项目并不多,大多数项目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程度不等的“管理障碍”。

为了规避这种项目管理风险的出现,应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列出专门章节,说明项目实现可行性报告预期效果的经济环境和管理条件要求,特别是要根据自己在可行性研究中结合项目本身实施的重点、难点、特点的认识,提出风险预防的处理措施和建议,使委托方对项目实施风险有一定清醒的认识,从而能够在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时时注意、节节把关,努力达到项目所必备的各种条件。或者说,将可行性研究报告隐含的“理想条件”尽量变为现实条件,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最大或最优的预期效益。

六、结语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篇6

报告把过去200多年里的美国金融划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盛行于整个19世纪及20世纪早期的19世纪模式;另一种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废墟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模式。报告认为,这种从大萧条的阴影中建立起来的20世纪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金融形势。报告认为,美国的金融业要继续保持世界领袖地位,就必须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根据新的经济哲学设计金融管理模式。19世纪的金融模式以自由放任主义为哲理基础,它强调自由竞争和防止垄断。20世纪模式是在反自由放任的哲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策重心是抑制竞争,防止垄断,阻止破产。对世纪模式应该以新的自由主义哲理为基础,尊重和鼓励竞争。政策重点是消除竞争壁垒、防止风险扩散、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

报告认为,尽管竞争并不是解决所有市场问题的办法,但竞争确是一个简单而强有力的工具。21世纪美国金融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鼓励金融领域里的竞争和创新。因此,必须开始全身心地以开放的心态对待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不能把竞争看成市场稳定的敌人,或为保护消费者或投资者而将整个市场切块隔离。在一个竞争愈演愈烈的金融世界里,金融市场周期性波动(有时非常大)是不可避免的。政策最重要的目标不是防止这些波动出现,而是如何控制其扩散。也就是说,尽最大可能地识别、隔离、处置问题现场,使其不危害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政府不能对损失提供一揽子担保。因为如果市场参与者发现自己犯了错,政府总是承担错误的后果,市场参与者就会不在意风险大小,不注意审慎决策。因此,对世纪的金融政策模式应该从防止每家金融机构破产转到建立一个金融机构不易受冲击的市场。报告认为:通过减少某一特定破产对金融体系整体的危害,风险隔离措施让监管者引入新的竞争,同时也增强了金融体系的抵抗力;政策重点将从事后拯救转向提前预防;从简单的指令转向利用及时的信息;从只由监管者实施的一刀切的标准转向由市场主体设计的,并由市场主体和政府共同实施的缓冲器和震荡吸纳器;最后再转向能在连锁反应链上插上控制杆的实时清算机制。

根根这一模式,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是:

1、肯定创新。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政策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而不是宽泛、单一的指令。

2、激活竞争。政府需支持竞争,消除妨碍竞争的一切障碍。

3、隔离风险。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大范围风险、传染性风险、资产内爆三个方面。对这些系统性风险的处理,不是通过阻止破产,而是努力控制风险扩散。第一,对问题机构实行早期隔离,在它们破坏金融体系前隔离它们。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的信息缺口,在接近实时的基础上,更迅速和更稳定地传播信息,确保在坏消息积累前监管者和市场能获得它们并相应作出调整。第三,发挥适应市场的风险缓冲器的作用,通过促使市场主体设置和强化安全标准,以支持政府实施的规则和监管;第四,实行交易即时清算,这是减少或消除支付时滞的措施,这种支付时滞能把支付系统变成金融冲击的回音室。

4、扩大金融机会。金融市场竞争有利于消费者,但当数字媒介有能力给更多人带来更多服务时,一些较贫穷的乡村和市民却被抛在后面。因此,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把所有的美国人带入新世纪的金融之门。

报告最后认为,对世纪的金融政策不是现行政策路线的全盘否定,而是不断调整,一点一点改变政策,使其在一个有组织的框架下实施。这一框架的核心原则是竞争、防止风险扩散及有针对性的监管。

着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金融改革,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巴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金融到社会主义市场金融的第一阶段改革任务,一个完全不同于改革前的新的金融体系及金融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但是,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中国金融业所面对的世界金融环境在上个世纪末的10多年里又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自由化、全球化、网络化正在成为21世纪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把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金融业进一步推向对世纪,这是一个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立即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借鉴美国经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金融改革与政策设计要具有前瞻性,立足于21世纪。

决策当局有必要像美国国会一样,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对我国现行金融体系及其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及金融业发展规律的,具有前瞻性的金融发展战略及其管理模式。

2、“开放一竞争一稳定”应是21世纪中国金融模式的基本特点。

21世纪的中国金融业必须实行具有“开放一竞争一稳定”特征的金融模式。“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外开放是指自己走出去,外资请进来;对内开放则包括产权开放即允许多种所有制成份的金融产权并存;业务开放、准入开放即允许金融综合经营、允许所有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进入金融产业。“竞争性”特征是指将金融当作市场性产业,要按市场原则引入竞争,鼓励创新,在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实现优胜劣汰。“稳定性”是针对金融业所具有的“公共性、外部性、风险性”特征而言,即要有一套隔离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机制。

3、要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外置金融风险,实现金融的稳定

金融业的稳定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金融稳定机制与美国20世纪的金融稳定机制基本相似。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金融稳定机制实为当务之急。要转变控制金融风险的思路,从千方百计不惜成本防止金融机构破产转向允许破产,隔离破产事件,控制破产事件的影响扩大。即按市场原则处置金融风险,通过允许金融机构破产和控制单个金融机构破产的外在影响来实现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尊重市场纪律的目的。但我国的金融改革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国,而是要有创新。我主张把金融机构的存款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保险类存款,另一类是非保险类存款。对保险类存款,中央银行或存款保险公司要对利率和用途进行特别管理。总体上来说,保险类存款是一种由保险公司或国家保障支付的零风险存款,利率要低于非保险类存款,资金只能用于购买国库券等零风险类的投资;非保险类存款则是一种国家或保险公司不给予支付保障的风险自担类存款,其利率和用途,中央银行不予限制,由银行和存款户双方协定。两类存款作为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品种,由存款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这既尊重了公众的选择自由,满足了公众追求安全与追求利益的心理,又维护了市场纪律,有利于实现效率和稳定的双重目标。

4、还金融业以本来面目,引入竞争,鼓励创新,让金融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应大力提倡金融业的竞争,消除各种妨碍金融竞争的障碍,具体有5条:

(1)将金融业视为竞争性产业,放开价格限制,鼓励金融创新;

(2)能进能出,优胜劣汰。既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种经济成份和投资主体进入金融产业,又对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3)资本金是金融机构资产损失和财务亏损的上限,也是分配金融利润的惟一标准。有利润时,要允许股本资金分利,无利亏损时,要确保资产损失和财务亏损始终控制在资本金之内。对巨资不抵债的机构要及时采取处置行动,防止资本侵蚀后,侵蚀对象转向存款。为了实现这一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要用市价法反映,否则,无法及时判断金融机构的真实情况,影响处置行动。

(4)金融风险的控制从防止破产转向控制破产机构的风险扩散,关键是在支付清算链条上加固“绝缘”装置;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公众对金融机构的限制。

(5)加强宏观调控,防止资产内爆。

5、运用金融手段解决社会问题重点要放在完善信贷机会公平的有关法规制度建设和改善信贷环境扩大金融机会方面。在运用信贷手段帮助中小企业、中低收入阶层、支持农村、农业、农民时,要善于尊重市场规律,借助市场机制形成合力,真正使政策实惠落到预期的对象身上。既防止政策效果走样,又防止道德风险。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 项目评估 可行性研究报告 比较 思考

1. 项目评估的运作内容

项目评估的首要目标是有效支持信贷业务决策,防范信贷风险,进而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规模、研究的复杂程度等多个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其评估的内容与侧重点也不完全一致,但就最基础的运作内容,有一定的相通性,具体表现如下:

1.1借款人评价:借款人评价是是项目评估的基础评估之一,有效分析项目第一步;主要是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资本结构、组织架构、领导者素质、融资情况及资信状况、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2项目概况评估:包括对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进度、建设及生产条件、工艺技术和设备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其具体内容为:① 项目基本情况评估: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要求,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与同类项目相比较的竞争优势和劣势。② 项目建设进度评估,调查项目立项过程、依据,项目建设工期、进度、资金投入计划等情况,评估项目建设计划的实施和执行情况。③ 建设及生产条件评估,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及生产所需用地、原材料、燃料、动力来源的可靠性,交通、运输、通讯和生活保障措施及投资区域环境等条件与项目需要的适应性。 ④ 项目工艺技术评估,调查了解项目工艺技术设计单位的资质和水平,评估项目工艺技术成熟度和与同行业相比较的先进程度,分析项目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在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靠性和合理性。⑤ 项目选用主要设备评估,应对项目主要选用设备的成熟度、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⑥ 环保评估,调查分析项目实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包括项目建设、生产过程对社会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环境保护治理的主要措施等,应重点调查项目环保方案获有权部门批准的落实情况。

1.3产品及市场分析:是指在分析项目产品特性的基础上,对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产品目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及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分析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及项目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综合评价项目产品的销售潜力和前景。

1.4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评估:是指评估项目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中各项资金来源和使用的合理性、可靠性;其中资本金评估是该部分的核心内容。

1.5财务效益评估:是指在分析测算基础财务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及有关规定,测算项目的财务效益指标,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主要步骤包括:选取财务评估基础数据与参数;计算销售(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估算成本费用,进行利润测评;编制财务评估的相关报表;计算财务评估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该部分是整个评估的核心,从管理学上来,该部分的评估给出了对于项目可行性判断的绝对支撑,是决策的基础和关键。

1.6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① 盈亏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和生产(营业)条件下对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进行的分析,以盈亏平衡点表示。项目盈亏平衡点根据项目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量或销量、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销售收入及税金的年平均数值计算得出;② 敏感性分析是指通过定量测算项目财务效益指标随项目建设运营期间各种敏感性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幅度,判断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1.7风险评估:包括市场风险、价格风险、竞争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管理风险风险分析均以灵敏度分析为基础;这是可行性研究自身没有的一部分内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项目评估考虑更为全面。

1.8总评价:在对项目情况进行逐项分析并分别得出分项结论的基础上,应对各分项论证结果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形成总体评估结论。其形成的结论是直接、明确地表明是否建议给予贷款支持及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方式等。

2. 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区别

对于不了解项目评估的人来说,企业进行可行性研究已经可以全面的给出项目的大部分信息,甚至已经包括了关于融资金成本分析等与银行相关的信息,就此认定项目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可研的重复建设。但从本质上说,项目评估虽源于可行性研究,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是:

2.1角度不同。可行性研究是站在企业的立场对项目和企业进行评估,可行性研究考虑的主要方面是项目所需厂房、设备、工艺等之间的配套、协调关系以及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而项目评估是在银行的角度来评价项目评价企业,从银行来讲,其关心的是企业是否能够正常生产,项目是否能按期投入运行,最终关注的是企业产品能够顺利销售以带来充足的现金流量用以来清偿贷款本息。由于立足点不同,在考虑项目的收益水平时,企业关注的经济指标是自有资的内部收益率。因为对于企业来说,一个项目的收益和自己的收益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项目建设资金中有有一部分是融资形成的,将来将以利息的方式支付给金融机构。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撬动投资规模,银行贷款本身无优劣,使用好的话可以放大收益;而使用不当的话只能增加费用,增加风险。对于银行来讲,侧重点是项目整个的收益情况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从收益指标上来讲,其更为关心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以及项目的现金流量与贷款的匹配,此外,还款安排在项目评估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2.2过程不同。 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投资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对几个方案在选址、工艺、技术、市场效益等方面的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出最佳的可行性方案,最后提出系统的项目投资建议的过程。从可行性研究的过程看,它本质上是一个多方案比较、判别、选择的过程。而项目评估则是对可行性研究比选出的最后方案进行的再次评估,因此,其不存在多方案比选的过程。

2.3主体不同。 可行性研究一般是有项目出资主体即企业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目的是考察企业在技术、市场等多因素状况下是否有承办项目的能力。而项目评估是由银行内部部门进行,目的是论证银行投放在该项目的贷款是否能够如期收回,能够获利息。简言之,可行性研究是由企业实施进行的,而项目评估是由银行实施进行的。

2.4重心不同。在可行性研究的编制时,项目尚未建设,所以可行性研究主要从技术、市场及财务几个方面进行,重心是看项目本身的技术、工艺等的可行性。而市场研究分析也不能够很好地反映项目实施时的情况,因此,评价较为粗略。项目评估则是在项目已有资金投入即将实施或者已经实施的情况下进行的,市场评估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由于项目评估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只是针对可行性研究提出的疑问和薄弱环节进行的,如产品市场等方面。

2.5顺序不同。从时间顺序上来讲,可行性研究在前,项目评估在后。考虑时间因素,项目评估尤显重要。因为项目评估比可行性研究更接近实际,对项目的认识也更清晰,对投资、工艺技术、市场、风险的判断相对来说也更准确。

2.6作用不同。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直接对企业负责,是作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项目评估的结果服务于银行,是银行作出能否对项目贷款的决策依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行性研究是企业的一种内部考察,而项目评估是脱离企业,站在银行立场,以外部角度考察项目。

3. 关于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一些思考

纵观上述,不难发现,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本质的区别不在于其运用的处理手段、处理方法上的区别,而主要在于评价主体和立足点不同,可行性研究是站在项目的立场上,以技术为主的分析研究,而项目评估是站在银行的角度以经济效益分析为主的研究。这就决定了两者在方方面面的差异。作为银行工作人员,正确理解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关系,能够更准确的转换切入点、把握项目评估的本质,促使项目评估工作更为有效地运作。基于此,我们有以下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3.1项目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企业,是否要上项目、上什么样的项目、如何上项目,项目评估都会给出答案。对于银行来说,选择哪个项目给予支持、支持的力度有多大、收入是否与风险匹配、风险如何控制都可能通过项目评估得到解答。

3.2仅有可行性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具有可行性研究资格的机构大部分是行业内的研究院、设计院,不可否认,这些院所集中了国内一批优秀的专家,具有本行业相当的技术实力。但是这些研究院所没有经验和力量从事市场调查、量化分析,且由于存在商业关系,容易被投资企业所左右。可行性研究本身的侧重点也在于项目本身的技术方面,而对于项目产品的未来市场和风险则较少考虑。市场有市场自己的运行规律,设计院可以为多个类似的项目制作类似的可研报告,但是无法预测多个项目投入运行后市场的变化,也许从技术上来看,多个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但从市场上看,有限的市场容量会被项目稀释,利润就会发生转移,项目也许不可行。而可行性研究一般不考虑此类情况。

3.3从银行自身的角度理解和判断项目。银行不是风险投资基金,银行给予贷款和信用给企业,对于银行来说,其持有的是债权,而不是股权,其对风险认识与企业不在同一水平上。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对于风险更为敏感。项目好是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由合适的人做合适的项目才会得到预期的好结果。风险在银行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在企业投资膨胀永远是不会被遏制的,因此,项目评估的重要性就在于,银行有了一个以自身的利益来审视企业、项目的平台,能有有效的在自身收益、风险之间平衡。

参考文献:

[1] 黄德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刘德学,夏坚,樊治平;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一种实物期权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张雪梅,王晶香;实期权理论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财务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2期.

[4] 陈德棉,李姚矿,张玉臣;风险资本投资过程中的项目评估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徐诚,雷艳;简论传统项目财务评价及其指标的改进[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保险业市场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8(06)-0104-06

一、引 言

自20世纪70年代公允价值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号(APB Statement No.4)以来,公允价值计量一直都是国际会计界研究与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到目前,公允价值已成为美国等国家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得以进一步明确,公允价值也一改以往尴尬和羞涩的处境而成为计量会计要素的基本属性之一,而且在5种计量属性之中,公允价值因其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使用次数仅次于历史成本而成为最活跃的计量属性之一。据统计,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7项

收稿日期:2008-09-08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E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资助项目(07200701)。

作者简介:王建玲(1974-),女,山西省高平市人,管理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监管;宋林(1969-),陕西省大荔县人,经济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公司治理;张学良(1985-),河南省开封市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准则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公允价值,约占具体准则数量的45%。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不仅关系到企业资产和负债等要素的计量,而且影响着公司各会计期间盈余计量的准确性,而公司盈余又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风向标”。由此可见,会计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高低不仅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重要参照,也是衡量准则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后文的结构安排是:第二部分是国内外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提出,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和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研究对象也由最初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优劣问题的争论转而研究公允价值在准则中的应用效果等问题。如Barth通过研究发现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1]。Nelson也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同时还发现贷款、存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2]。然而,同样以美国上市银行1992和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Eccher et al却发现证券投资、贷款、长期债券及其他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只是相关性研究期间在呈现减弱趋势[3]。 Venkatachalam进一步提供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证据[4]。Khurana and Kim 以美国银行1995~1998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金融工具的历史成本信息与股票价值的关联度与其公允价值信息与股票价值的关联度并没有什么区别。对于那些规模较小和信息环境不够透明的银行来说,历史成本比公允价值具有更强的信息含量[5]。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关于公允价值的实证研究,其对象主要集中于金融行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发达的金融服务市场的存在使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可操作性较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使然。

在我国,公允价值基本尚属引入期,学者们主要对公允价值的内涵[6,8]、公允价值的性质[9]、公允价值的可靠性[10-11],以及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12]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实证研究方面,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其中,邓传洲通过对B股公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披露公允价值信息后的股价反应进行检验,提供了B股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具有价值相关性的经验证据[13]。然而由于B股公司的特殊性,上述结论并不能说明A股公司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之后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否得以提高。随着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全面实施,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将会逐渐增大,鉴此本文将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第一个会计年度的盈余信息质量进行研究,分析公允价值对我国公司会计盈余信息相关性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准则制定机构及时了解准则制定质量、准确把握准则进一步完善的方向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信息使用者理解公允价值对会计盈余的影响提供借鉴。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在证券市场会计研究中,信息观和计量观是财务呈报理论研究的两个主要流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信息观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该理论认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在于其能向投资者传递影响其决策的信号,如果会计信息的披露导致了投资者对公司价值预期的调整,就说明会计信息是有信息含量的。因此,按照财务报告信息观的逻辑思路,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途径就是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下,充分披露公司的信息,即公司披露的信息越充分,股价就越能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毋庸置疑,在将历史成本作为唯一或者主要计量模式的传统会计发展阶段,信息观主张通过充分揭示信息来提高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决策有用性是符合当时需要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所提供的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者决策的要求。而与此同时,公允价值因其更好的决策相关性特征成为一种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的计量工具的时机日趋成熟,财务呈报的信息观逐渐被计量观所取代。

计量观主张通过引入新的计量手段,将以前由于计量手段限制不能进入公司财务报表的资产和负债等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并通过对表内项目更公允地计量和确认,向投资者提供更真实的盈余信息,降低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与信息观主张通过充分揭示和补充信息来提高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决策有用性不同,计量观主张通过改进计量技术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即在具有合理可靠性的前提下,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其资产和负债,从而使企业能够提供更有利于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的信息,进而影响投资者决策。依照计量观理论,新准则中较大范围地使用公允价值,将一方面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目金额更接近其真实价值,另一方面也使损益表中的盈余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据此,本文提出假设H1:公允价值调整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较调整前更强。

此外,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地位的明确,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调整额也在利润表中予以单独的列示,因此,该调整额在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指标好坏的同时,也成为影响股票价值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2:公允价值调整额具有价值相关性。

(二)模型构建

本文主要使用价格模型对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首先针对假设H1,本文采用相对关联研究的方法构建回归模型(1)如下,旨在通过对公允价值调整前后的会计盈余的线性回归拟合优度进行对比,判断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后的实施效果。

Pit=α0+α1×BVPSit+α2×EPSit+εit(1)

式中:Pit为公司i第t期期末的股票收盘价格;BVPSit为公司i第t期期末的每股账面价值;EPSit为公司i第t期的每股收益,并分别使用公允价值调整前的每股收益BEPSit和公允价值调整后的每股收益AEPSit进行替代。

其次,针对假设H2,本文采用增量关联研究的方法构建回归模型(2)如下:

Pit=β0+β1×BVPSit+β2×BEPSit+β3×FVAit+εit(2)

式中:FVAit表示每股公允价值调整额;其余变量含义同上式(1)。

通过观察式(2)中回归系数β3是否显著判断公允价值调整额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若β3通过显著性检验,表示公允价值调整额具有价值相关性。

(三)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样本选择标准有:(1)金融保险业和建筑及房地产两个行业①;(2)2007年12月31日之前在深沪两市上市交易的A股公司; (3)2007年年报和中期报告中公允价值变动额非0。最终的样本包括金融保险业(以下简称为“金融业”)25家公司和建筑及房地产业(下文简称为“房地产业”)33家公司。

在数据整理和处理方面,本文的会计盈余使用季度盈余指标,数据主要通过逐份查阅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及中期报告获取,股价信息通过查询大智慧软件获得,并与国泰安数据库(CSMAR)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逐一核实,数据处理使用SPSS15.0 完成。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各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

说明:在样本公司中,金融行业和房地产业中分别有11家和1家公司在2007年上市,本文无法获取这些样本公司2007年全部的季度盈余信息,因此,两个行业的样本实际观测值分别为72和128个。

由上表1可以看出,在公允价值调整之前,金融业的每股收益最小值为-0.237,表明公司每股亏损约0.23元,在公允价值调整之后,金融行业的每股收益最小值增加至0.01元,表明金融业内公司的公允价值调整额具有一定的“扭亏”功能。在房地产业内,公允价值调整之前的每股收益最小值为-0.718,调整之后的每股收益最小值为-0.049,该行业内的公允价值调整额呈现一定的“减亏”功能。

① 本文选择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两个行业的原因是:第一,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行业在资本市场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第二,公允价值在这两个行业应用比较集中。

对于公允价值调整额对每股收益的影响,表1显示,金融业每股收益公允价值调整额(FVA)的均值为0.047,占调整前每股收益(BEPS)的比例为14%。房地产业每股收益公允价值调整额(FVA)的均值为-0.005,约占调整前每股收益(BEPS)的5%,与金融保险业相比公允价值调整额相对较小。此外,金融业FVA指标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为3.66,而房地产业该指标为2.79,说明金融业FVA

指标波动性较大。

(二)实证检验结果

1. 模型(1)的实证检验结果

本文对模型(1)分别采用公允价值调整前会计盈余和公允价值调整后会计盈余数据进行回归的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Panel A是对混合样本的检验,Panel B是分行业样本的检验。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公允价值调整前和调整后对混合样本进行回归的结果均通过F检验, DW检验结果说明残差之间相互独立,并无明显相关性。变量BEPS与AEPS的t值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公允价值调整前后的盈余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均具有统计显著性。调整后的R2在公允价值调整后较调整前有一定的增长,说明公允价值调整后的模型(1)的拟合优度AdjR2高于调整之前。

在金融行业内,公允价值调整前模型(1)的拟合优度(AdjR2)为0.691,在对公允价值调整后,模型拟合优度提高至0.702, EPS在调整之前与调整之后的t值分别为3.012 和3.435,该结果支持金融保险行业公允价值调整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较调整前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更强的假设。

然而,在房地产业,模型(1)的AdjR2在公允价值调整前为0.359,在公允价值调整后为0.337,较调整前有所降低,说明公允价值的使用并没有提高房地产业会计盈余信息的解释能力,因此实证结果不支持房地产业公允价值调整后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较调整前的相关性更强的假设。

对于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为什么会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公允价值的实践应用差异所致。在金融保险业,由于大多数金融工具存在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较易获得,应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可操作性较强。但是对于建筑及房地产业而言,“同楼不同价”以及“一房一价”使房地产项目的公允价值较难取得。据调查,在33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中,除1家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外,其他公司均采用成本模式,因此其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并不会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33家房地产公司的损益表中所记录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来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而25家金融业公司除了3家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之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主要来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这样,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是由于其主营业务类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从而导致房地产业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弱于金融行业。

2.模型(2)的实证检验结果

为进一步检验公允价值调整额是否具有相关性,本文分行业对模型(2)进行回归后的结果如表3所示。

注:*** 表示在0.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由表3可以看出,金融业FVA显著性水平为0.125,建筑及房地产业FVA的显著性水平为0.950,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会计盈余中所包含的公允价值调整额的大小与股价波动的价值相关性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至于公允价值调整额对股票价格影响不显著的原因,本文认为可能与两方面因素有关。其一由公允价值使用范围较小所致。截至2007年12月31日,深沪两市建筑及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共119家,其中有91家公司年报显示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但仅有2家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其投资性房地产,其余均选择了成本模式。而在公允价值使用条件比较便捷的金融保险业,主要由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导致的公允价值调整额也仅占其调整前每股收益的14%,可见在上述两行业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仍然是比较保守的,公允价值调整额的大小对公司盈余的影响程度并不大。其二与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计量易受管理层操纵有关。在新准则体系中,考虑到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许多资产没有形成活跃的市场,因此公允价值的使用被划分为活跃市场,无活跃市场,但相似资产有活跃市场以及运用估值技术三个层级,同时对后两者的使用条件作出了比较严格的限定,然而上述举措不能完全消除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因此居于信息弱势一方的投资者对公允价值调整额的大小并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相对关联和增量关联研究方法,通过对公允价值调整前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以及公允价值调整额的价值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对金融保险业和建筑及房地产业两个行业2007年使用新会计准则后的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从整体上看,新准则实施之后季度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有所提高,但是行业差异比较明显。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提高了金融保险业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金融保险公允价值调整后的会计盈余较调整前的季度盈余对于股价的变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但是在建筑及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中却未找到类似的证据支持。

第二,针对公允价值调整额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无论是金融保险业还是房地产及建筑行业,其解释力均不显著,公允价值调整额缺乏增量价值相关性。

综合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股票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虽然关注金融保险公司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这一新的计量属性,但是并不会将公允价值调整额的大小作为自身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公允价值调整金额,信息使用者仅仅给予有限度的关注。

第三,针对公允价值调整额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无论是金融保险业还是房地产建筑业,其解释力并不显著,说明公允价值调整额缺乏增量价值相关性。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已经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于会计计量舞台,虽然股票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关注公司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这一新的计量属性,但是并不会将公允价值调整额的大小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公允价值调整金额,信息使用者仅仅给予有限度的关注。

(二) 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然而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75%的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运用了公允价值,为促进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性趋同,推动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践中更广泛地运用,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培育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公允价值的运用有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的建立,要素、资产的市场价格是最客观、最可靠、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积极培育和完善包括金融、证券以及评估等在内的各类市场体系,着力提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同时,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为公允价值的广泛使用提供道德和技术的支撑。

第二,建立专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使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估值、列报及披露等多个环节,而目前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问题分散见于多个具体准则之中,给使用者准确理解企业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保护包括投资者在内的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建立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估值、计量、列报和披露等问题作出系统性的制度安排,如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企业主体对公允价值的计价方法,估值依据等信息予以披露和说明,对已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未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应当说明原因,并分析这一举措可能造成的影响等等,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Mary E. Barth. fairvalue accounting: evidence from Investment securities an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bank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4, 69(1):1-25.

[2] Karen K. Nelson. Fair value accounting for commercial Bank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FAS No. 107[J]. Accounting Review, 1996, 71(2): 161-182.

[3] Eccher, Elizabeth A., Ramesh, K. & Thiagarajan, S. Ramu. Fair Value Disclosures by Bank Holding Compani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1996, 22 (1-3): 79-117.

[4] Venkatachalam, Mohan. Value-relevance of BanksDerivatives Disclosur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1996, 22 (1-3): 327-355.

[5] Khurana, Inder K., Myung-Sun Kim. Relative Value Relevance of Historical Cost vs. Fair Value: Evidence from Bank Holding Compani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Public Policy, 2003, 22(1): 19-42.

[6] 卢永华,杨晓军.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 会计研究, 2000(4):60-62.

[7] 葛家澍, 徐跃. 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 2006(9): 7-14.

[8] 陆宇建, 张继袖,刘国艳. 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 会计研究, 2007(2): 18-23.

[9] 谢诗芬. 公允价值、现值和现行价值关系辨析[J]. 财务与会计, 2001(9): 43-44.

[10] 陈朝晖.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会计计量[J]. 当代财经, 2000(9): 53-58.

[11] 谢诗芬. 公允价值计量:中国引入绿色GDP理念和环境会计审计的重要前提[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1): 72-76.

[12] 石本仁, 赖红宁.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 暨南学报, 2001, 23 (4): 54-61.

[13] 邓传洲. 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10): 55-62.

上一篇:急救知识培训总结与感悟范文 下一篇:天文学学科评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