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务外汇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3 14:28:51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篇1

[关键词]汇率风险,外汇资产,外汇业务,偿付能力,资金运用

目前保险业有超过1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海外上市融资,外汇保单业务收入,少量外资、合资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和外汇运营资金,以及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吸收的外资股份等,其中以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三大公司的海外融资为主。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保险公司外汇资产面临严重的汇率风险。至2005年末,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2.5%,由此造成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和中国平安13.6亿元人民币的汇兑损失。在人民币预期升值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尽快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各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特别是保险公司海外投资政策的放开,对保险公司的汇率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保险公司汇率风险的类型及特点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涉外业务中因汇率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汇率风险通常是由于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以及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汇率变动带给保险公司的风险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交易风险是指以外汇计价成交的交易因汇率波动而引起收益或亏损的可能性;折算风险是指公司为了编制财务报表,将以外汇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换算成本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时所面临的风险,它会影响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开财务报表的结果;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公司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

以上三类外汇风险的不同特点,见表1。

由于持有外汇负债、存在对外支付需求以及经营外汇相关业务的要求等方面的考虑,保险公司需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同时,由于保险公司所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数量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既包括编制财务报表时面临的折算风险、汇兑交易时面临的交易风险,也包括潜在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风险。

二、汇率风险对保险公司造成的潜在影响

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汇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外汇资产和负债、外汇业务、偿付能力以及投融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形成潜在威胁。

(一)在外汇资产和负债方面

汇率变动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外币净敞口是在资产方还是在负债方,主要体现为外币资产和负债不匹配带来的重估风险。

一方面,保险公司所持有的外汇资本金会因为汇率的变动而影响其实际价值。人民币升值会给持有美元资产的保险公司带来负的财富效应,导致以本币计算的外汇资本金缩水。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预测,2006年人民币可能升值3%-4%,摩根士坦利则认为,到200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达到7.5。分析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见图1)发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将持续较长时期。如果不采取汇率风险防范措施,保险业现在所持有的外汇资产将遭受更大损失。

另一方面,对外汇负债来说,保险公司的外汇负债主要是应付外汇赔款。人民币升值将使保险公司在支付等额的外币赔款时所对应的人民币实际价值降低。

总之,如果外币资产多于外币负债,净敞口在资产方,人民币升值虽然会导致外币资产和负债在折算成人民币时都有所减少,但资产减少的更多,从而对保险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外币净敞口在负债方,人民币升值则会带来正面影响。

(二)在外汇业务方面

汇率变化对保险公司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影响外币保单的实际人民币收入。外币保单与国内一般保单最大的差异,是外币保单是以外币定价。保户用外币缴纳保险费,保险公司在给付满期金或理赔金时,也依保户指定的外币支付。人民币升值将使保险公司外币保单的实际人民币收入下降。

2.影响保险公司的再保经营。由于保险公司的直保业务通常是用人民币计价,如果在再保业务中再保摊回赔款以美元计价,那么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再保实际摊回赔款的人民币价值将会下降,保险公司所承担的实际自负赔款额度上升,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风险。

3.影响保险外汇业务需求。长期持有外币资产的民众在汇率风险意识提高后,会主动寻求规避汇率风险和分散投资风险的措施,从而大大增加对长期型的外币保单,如外汇储蓄类保险(外币的教育金保险)、外币投资类保险等投资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的需求,这将为保险公司拓展保险业务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尽管当前外汇保险业务范围,仅限于人身意外险和财产险等短期险种,不包括投资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和长期寿险,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境内居民购买外汇人身保险的限制将会逐步放宽,境内保险公司将逐渐可以经营长期型外币保单、甚至是投资理财类外币保单业务。

(三)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方面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影响公司经营的最重要因素。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本金、准备金和公积金、业务规模及保险费率。除此之外,保险资金的运用、再保险业务等情况也会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

人民币升值会引起保险公司外汇资本金的实际人民币价值贬值,也会给公司的业务经营带来重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在外汇资金投资方面,由于政策的限制,中资保险公司不能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这使得保险公司无法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作为对冲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在保险外汇资金投资收益不高的情况下,如果未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将无法弥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损失,也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带来一定影响。

(四)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

汇率变动也会对国际商业资本的进入产生影响。从积极因素看,对于已进人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其利润汇出因人民币升值而实实在在地获得增加,其所获得的人民币收益的国际购买力也得到了提高,汇兑收益将促进已进入外资的扩张。在此示范效应下,如果海外预期人民币继续升值,将有利于增强我国保险公司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的谈判地位;

从消极方面看,初始资本门槛提高将对新资本的进入产生抑制作用。一国货币升值后,就会使该国成为更昂贵的投资地。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五)在海外并购方面

海外并购是我国保险公司实现国际化的主要途径。汇率变动会影响国内保险企业的并购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力。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兑换的外币数量就会相应增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保险企业的海外扩张欲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保险公司外债本息还付压力减小,可以在外国向当地金融机构贷款,适时进行海外并购。

三、保险公司汇率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随着国家外汇政策的逐步开放,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和投资领域也在逐步扩大,这对保险公司汇率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应增强紧迫感,学习运用先进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尽快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一)树立汇率风险防范意识

长期以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这使得一些保险公司的汇率风险意识较弱,把为防范汇率风险所付出的成本看作是额外负担。现在随着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逐渐增大,各保险公司必须要增强汇率风险意识。保险公司必须要在公司内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公司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依靠最高管理者到基层员工各个层次的相互配合,把风险管理贯穿到业务的每个环节。

(二)完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更加系统、有效地管理汇率风险,保险公司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关系清晰的组织体系,制定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为汇率风险的有效控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激励经营管理人员不断提升汇率风险的管理水平。要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明确各岗位的义务和职责,并通过风险管理部门、合规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促进汇率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加强保险外汇资金运用管理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加强保险外汇资金的运用管理,提高保险外汇资金的经营效率等途径,减弱甚至抵消汇率浮动带来的损失。

1.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加强外汇资金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加强外汇资金运用管理的前提。保险公司应在充分考虑外汇资产和负债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外汇资金投资策略,使不同的外汇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性质、成本收益上相匹配,以便有效控制汇率风险。

2.扩大保险外汇资金运用规模

某保险集团公司海外投资收益率扣除汇兑损失后,依然高于国内投资,从一个侧面说明扩大保险外汇资金的运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汇率损失。因此,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应共同努力,扩大外汇资金运用规模,实现外汇资金有效益的流动,以收益冲抵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3.提高保险外汇资金投资绩效

即使在人民币存在预期升值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投资渠道、提高保险外汇资金的投资绩效依然有可能抵消汇兑损失的影响。根据《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可投资于银行存款、外国债券、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以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股票等投资工具。但目前,保险外汇资金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境内银行存款,投资品种比较单一,收益局限性较大。因此,保险公司应拓展外汇资金的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组合,以提高外汇资金的投资收益,减弱汇率风险的消极影响。

4.充分利用专业投资管理公司

根据规定,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该实行托管制,并委托境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境外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同时,由于各保险公司单独进行外汇资金投资的成本较高,因此可以选择委托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的方式,通过外汇资金投资专业化来提高投资绩效、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使用金融产品交易

管理汇率风险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这有赖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完善,尤其是外汇衍生品的丰富。对远期、掉期业务等金融工具的有效使用有助于保险公司防范汇率风险。由于目前市场上缺乏人民币汇率衍生工具,所以,通过资金管理的方式,即资产负债方式来管理汇率风险比较适合保险公司。保险监管机构应逐步放宽避险工具的使用,切实做好对冲方面的制度安排,并取消对保险资金投资金融衍生品部分限制,以便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

(五)合理配置外汇资产币种

由于外汇市场上,各外汇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情况不一样,为分散外汇波动风险,可以考虑对外汇资产的币种及相应的持有量进行调整,使一币种外汇资产升值所带来的影响与另一币种外汇资产贬值所带来的影响产生抵消效应,从而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汇率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在当前时期内,根据汇率走势,可以适当减少美元资产持有量、增加欧元资产持有量。但是,由于各外币之间以及外币与人民币之间存在多重关系,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增多、也更加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现阶段不宜过多进行外币间的对冲。

(六)逐步加大外汇支付力度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篇2

关键词:外汇市场;汇率风险;套期保值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4-0058-02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汇率市场化趋向与外向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根据这些原则对美元升值了2%。该政策的出台打破了2004年10月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在8.2765的水平。2005年9月26日,央行宣布扩大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浮动幅度,由1.5%扩大到3%,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的浮动幅度保持不变。尽管扩大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浮动幅度在短期内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从长期看,势必会要求扩大作为决定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汇率基础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灵活性,从而肯定将会对日后放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产生渐进性的市场影响。从2006年汇率走势上看,人民币汇率呈现有升有降、双向波动、小幅升值态势。而且,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方式,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继续扩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央行已明确表示,逐步扩大灵活性是我国汇率改革方向,逐渐让市场供求关系发挥更大作用,减弱“一篮子货币”参考作用的权重,增强市场因素是我国的汇率政策。因此,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习惯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理财的我国外向型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据有关调查显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后我国企业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体系,企业一直处于汇率零风险的环境中,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依赖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忽视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产品附加值低,形成了汇率风险基本上由国家承担的“路径依赖”,使得汇率风险及风险防范缺乏存在的基础,汇改后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热情不高,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二是受资金规模、产品结构、专业人才等因素影响,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能力不高。据调查,由于受资金规模的限制,一些产出规模不大的外向型企业,特别是中资企业,维持存量银行贷款已经很难,根本无资金进行生产经营之外的资金操作,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损失,谈不上事前的风险防范。从规避汇率风险的产品结构看,汇改后,面对汇率损失,70%的中小外向型企业拟通过改接周期短的订单、修改进出口收付汇条件,选择预收货款、改信用证结算为TT汇款,将远期收汇改为即期收汇、延迟付汇等方式来应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但是由于这部分避险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相对劣势位置,上述应对风险的想法也就无法实现。实施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但长期以来,企业熟知汇率风险的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即使是外汇指定银行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也是凤毛麟角。三是商业银行的汇率避险金融服务难以完全满足企业的避险需求,商业银行汇率避险产品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从国际上看,金融衍生工具已经发展成为最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目前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已经超过3000种,但从我国来看目前只有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货币互换、外汇期货、改变融资方式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而各家外汇指定银行总行对二级分行以下金融分支机构授权办理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品种目前只有远期结售汇。已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银行,普遍存在授权额度小、操作程序烦琐、操作成本高、时效性较差等问题。在外汇市场上,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没有有效地对冲风险的渠道,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自身的外汇敞口头寸难以平盘。虽然外汇对外汇交易有远期买卖、期权等品种,但外汇对人民币的交易长期以来只有远期结售汇一种手段,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刚刚办理,业务开展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远期结售汇业务上由于商业银行在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自己却承担了汇率风险,使作为中间业务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变成了银行的自营风险业务,所以对银行来说要发展远期结售汇业务先要考虑自身如何规避风险问题。同时由于交易成本偏高、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了国内远期结售汇市场的发展,也限制了银行开发应用新产品的能力。四是虽然部分企业已经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汇率避险,但是,企业避险工具使用规模仍然偏小。2005年全国企业远期结、售汇签约额分别仅占银行结、售汇总量的2%和4%左右,与我国进出口总体规模还不相称。

二、外向型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策略

从规避汇率风险策略来看,外向型企业在其理财中针对跨国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汇率风险,与银行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风险规避和管理策略。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货币选择策略、价格调整策略、平衡策略、组队策略、借款策略、投资策略、利率互换策略、易货贸易策略、多角化经营策略等。本文着重研究企业今后需要大量使用的套期保值策略。

在对汇率风险的管理中,外向型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外汇合同、外币期货合同、外汇期权和货币互换等套期保值工具进行衍生金融交易来降低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在理论上,这些工具发挥作用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通过建立一个与企业当前货币头寸相反的或相互补充的头寸,从而降低企业在市场汇率出现不利变动时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远期外汇交易是企业在交易时,与办理远期外汇交易的银行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规定未来某日买卖外汇的币种、数额和汇率。尽管合同到期日市场外汇汇率已经改变,但合同卖方与买方仍按合同规定的汇率进行外汇交易,这样,企业可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出口收入或偿还债务时套期保值,避免外汇损失。相对于即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具有更高的外汇风险防御功能。如中国银行自1997年4月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以来,在国际外汇市场经历数次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均对外向型企业起到了很好的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

外币期货交易实际上就是在将来一定日期,按照协议价格,在特定的交易场所,买卖固定数量的某种外币的交易活动。与远期外汇交易不同,外币期货交易一般都在固定的交易场所内进行,而且通过经纪人进行交易,一般都在合同到期日之前交割。自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国际货币市场部推出第一张外汇期货合约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汇期货交易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运用外币期货交易,既可避免国际经贸活动中的汇率风险,也可牟取利润。

外汇期权交易是针对给予期权持有者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汇价出售或购进一定数量外币选择权的外汇期权合同的交

易。合同持有者有权在合同期满时或提前按规定的汇率买卖事先预定数量的外币。外汇期权类似于保险,对期权合同购入方来说,他购入的是权力而又不必承担义务,如果期权交易无利可图则可以放弃这种权力,其保值成本不会超过期权的购买价格即“权利金”。由此可见,期权交易既具有即期外汇买卖的灵活性,也具有远期外汇买卖的安全性,期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外汇保值的方法,而且为企业提供了从汇率的变动中获利的机会,期权买方有权根据市场变化决定是否执行期权,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与银行进行期权交易,银行只对部分优质客户提供这项服务。

货币互换交易是持有不同货币的交易双方,在同一时间按即期汇率分别从对方买进外汇,到期时按远期汇率把外汇分别卖给对方的交易。货币互换交易实际上是两家企业交换等价的两种货币,到期时双方互换。货币互换交易一般包括本金的初期互换、利息互换和本金到期时的再次互换。货币互换交易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并使企业有可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外币资金,而且有助于避免汇率风险。

在使用套期保值工具时,首先要求企业对外汇资金集中统一管理,降低套期保值成本。进行国际交易的大企业往往有许多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他们在经营业务中往往不了解其他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是否存在反方向的外汇收支业务,如果他们都是独自考虑自己的套期保值业务,总体上必将加大套期保值成本。而实行对外汇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企业,由于所有业务单元的外汇收支业务都是由外汇调度中心统一调度的,随时可以以一种货币为基础货币计算其他货币的汇率风险,并可以统筹作出套期保值决策,降低套期保值成本,提高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企业要注重对国际资本市场的研究,分析外汇汇率变动趋势,制定合理有效的套期保值决策。只有正确预测、把握外汇汇率的发展趋势,才能作出相应的正确决策,提高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再次,注重培养人才,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在不断变幻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培养熟知国际资本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的专业型人才,是防范汇率风险的关键。因此,引进和培养一批熟知国际经营业务和多种金融产品,熟练应用套期保值工具应对汇率风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十分必要。

应该指出的是,在对企业汇率风险实施有效套期保值管理方面,必须考虑其他避险工具。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分析汇率风险中的自然对冲情况。在对企业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之前,管理者必须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及自然对冲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需要对自然对冲后企业外汇受险额的性质进行估计。如果仍然存在汇率风险,即在某一特定时间里预期的外汇流入量与流出量之间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那么,管理者就必须确定对这种风险是否进行套期保值以及使用何种避险方法。如货币选择策略、价格调整策略、平衡策略和货币组队策略只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临时性措施,它们对汇率风险的实际影响程度较小。而远期外汇合同、外币期货和外汇期权的使用期限虽然也不长,但这些工具能够通过商业银行进行长期的合同安排,不过其成本一般会比较高,在流动性上也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上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工具只有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外汇调期和货币掉期等,但我国的货币市场在未来将会推出诸多金融衍生工具供企业避险使用。我们相信,随着汇率机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外向型企业管理外汇汇率风险的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篇3

第一条为了加强管理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防范风险,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中资保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

本办法所称保险外汇资金是指保险公司以外币计价的资本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各项准备金和存入保证金的总和。

第三条保险公司从事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当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谨慎投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第四条保险公司从事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当遵守有关保险和外汇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遵守境外的相关法律及规定。

第五条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依法对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资格条件

第六条保险公司从事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

(二)上年末总资产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

(三)上年末外汇资金不低于1500万美元或者其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

(四)偿付能力额度符合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

(五)设有专业的资金运用部门或者相关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六)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符合《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的规定;

(七)拥有2年以上境外投资经历的专业管理人员的数量符合有关规定;

(八)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保险公司从事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当在公司上年末外汇资金余额内,向国家外汇局提出汇出境外的投资付汇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和材料一式三份:

(一)申请书,至少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拟申请投资付汇额度以及投资计划;

(二)上一年度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财务报表及外币资产负债表;

(三)上一年度末和最近季度末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偿付能力状况报告及其说明;

(四)内设的专业资金运用部门或者相关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情况介绍;

(五)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六)从事境外投资的专业人员简历;

(七)境内托管人的有关材料和托管协议草案;

(八)境外受托人的有关材料和资产委托管理协议草案,没有境外受托人的除外;

(九)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材料。

国家外汇局应当自收到完整的申请文件之日起20日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决定核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核准的投资付汇额度;决定不予核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同时抄送中国保监会。

第八条保险公司因增资扩股、海外上市等因素外汇资金增加的,可以向国家外汇局提交有关文件和材料申请增加当年的投资付汇额度。

国家外汇局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核准。

第三章投资范围和比例

第九条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限于下列投资品种或者工具:

(一)银行存款;

(二)外国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和外国公司债券;

(三)中国的政府或者企业在境外发行的债券;

(四)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货币市场产品;

(五)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其他投资品种和工具。

前款第(一)项所称银行是指中资商业银行的境外分行和国际公认评级机构最近3年对其长期信用评级在A级或者相当于A级以上的外国银行。

前款第(二)项所称债券是指国际公认评级机构对其评级在A级或者相当于A级以上的债券。

前款第(四)项所称货币市场产品是指国际公认评级机构对其评级在AAA级或者相当于AAA级的货币市场固定收益产品。

第十条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其比例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险公司的可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年末外汇资金余额的80%,保险公司出现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情形的,其可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其上年末外汇资金余额与增加资金合计的80%;

(二)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国家外汇局核准的投资付汇额度;

(三)保险公司在同一银行的存款,不得超过国家外汇局核准投资付汇额度的30%,其在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的资金余额不受本项规定限制;

(四)除中国的政府或者企业在境外发行的债券外,保险公司投资信用评级在A级的所有债券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国家外汇局核准投资付汇额度的30%;

(五)除中国的政府或者企业在境外发行的债券外,保险公司投资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下的所有债券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国家外汇局核准投资付汇额度的70%;

(六)保险公司投资同一公司或者企业发行债券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国家外汇局核准投资付汇额度的10%;

(七)保险公司投资中国的政府或者企业在境外发行债券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国家外汇局核准的投资付汇额度。

第四章投资管理

第十一条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业务应当由总公司统一进行资产战略配置,内设的专业资金运用部门或者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业务管理。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不得从事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业务。

第十二条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必须依据《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风险控制制度至少应当包括投资决策流程、投资授权制度、研究报告制度、风险评估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三条保险公司从事外汇资金境外运用,可以委托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境外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

第十四条受托管理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专业投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照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可以经营资产管理业务;

(二)风险监控指标符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和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三)实收资本和净资产均不低于6000万美元或者其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500亿美元或者其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

(四)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完善,最近3年在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记录;

(五)具有10年以上国际资产管理业务经验,并有相应数量的专业投资人员;

(六)书面承诺在必要时,根据中国保监会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的交易情况;

(七)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金融监管部门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已签订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保持着有效的监管合作关系;

(八)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条件。

境内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的专业投资机构,受托管理保险外汇资金的规定,由中国保监会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保险公司委托境外受托人进行投资管理的,应当由内设的专业资金运用部门或者相关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委托事务,评价委托资产的风险状况、境外受托人的投资业绩和管理能力。

选择境外受托人管理保险外汇资金,应当充分考虑管理风险,委托管理的外汇资金应当适度分散。

第十六条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当注重在期限结构、币种结构等方面与外汇资金的负债相匹配。

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当优先购买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在境外发行的债券。

第五章资产托管

第十七条保险公司从事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当委托境内商业银行托管其境外运用的全部资产。

前款所称商业银行是指中国境内的中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资独资银行。

第十八条作为保险公司境内托管人的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外汇指定银行资格3年以上;

(二)实收资本不低于8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资银行的外汇资本金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外国银行分行的实收资本按其总行计算;

(三)取得境内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格;

(四)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完善;

(五)设有专门的托管部门和相应数量熟悉全球托管业务的专职人员;

(六)具备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系统及灾难应变机制;

(七)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记录,且其总行或者分行未受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监管部门的重大处罚;

(八)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条件。

外国银行分行,其总行托管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可以不受前款第(三)项规定条件的限制。

第十九条保险公司的境内托管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管保险公司托管的外汇资金和证券;

(二)开设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内托管账户、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

(三)办理外汇资金的汇出、汇入以及相关汇兑手续;

(四)与境外托管人共同监督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境外受托人的境外投资运作;

(五)发现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境外受托人投资指令违法、违规的,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六)监督境外托管人,确保保险外汇资金被安全托管;

(七)保存保险公司境外运用的外汇资金汇入、汇出、资金往来及证券交易的记录、凭证等相关资料,不少于15年;

(八)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业务操作规定》等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九)协助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检查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情况;

(十)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条保险公司的境内托管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提交有关报告:

(一)自开设保险公司的境内托管账户、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之日起5日内,报告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

(二)自保险公司汇出本金或者汇回本金、收益之日起2日内,向国家外汇局报告有关资金的汇出、汇入情况,并抄送中国保监会;

(三)每月结束后5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报告有关保险公司境内托管账户的收支情况;

(四)每一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报送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情况报表;

(五)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向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报送保险公司上一年度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情况报表;

(六)发现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境外受托人投资指令违法、违规的,及时向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报告;

(七)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报告事项。

第二十一条保险公司在收到国家外汇局有关投资付汇额度的核准文件后,应当持核准文件,与境内托管人签订托管协议,并开立境内托管账户。

第二十二条保险公司应当自境内托管账户开设之日起5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报送下列文件:

(一)托管协议;

(二)境内托管人按规定监督保险公司使用境内托管账户、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的书面承诺。

托管协议必须载明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的境内托管人义务,境内托管人违反上述义务,中国保监会或者国家外汇局要求保险公司更换境内托管人的,保险公司有权提前终止合同。

第二十三条下列资金属于保险公司境内托管账户的收入范围:

(一)保险公司划入的外汇资金;

(二)境外汇回的保险外汇资金;

(三)银行存款本金及利息收入;

(四)债券利息收入及卖出债券所得价款;

(五)货币市场产品的利息收入及卖出货币市场产品的所得价款;

(六)其他收入。

第二十四条下列支出属于保险公司境内托管账户的支出范围:

(一)划入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的资金;

(二)汇回保险公司的保险外汇资金

(三)银行存款;

(四)买入债券支付的价款,包括支付的印花税、资本利得税等税费;

(五)货币兑换费、托管费以及资产管理费;

(六)各类手续费;

(七)其他支出。

第二十五条境内托管人选择境外商业银行作为其境外托管人的,应当满足托管协议规定的条件。

境内托管人应当在境外托管人处,开设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用于与境外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和证券托管业务。

第二十六条境内托管人应当选择满足下列条件的境外商业银行,作为其境外托管人:

(一)实收资本不低于25亿美元或者其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

(二)国际公认评级机构最近3年对其长期信用评级在A级或者相当于A级以上;

(三)具有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监管部门认定的托管资格,或者与境内托管人具有合作关系;

(四)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完善;

(五)设有专门的托管部门,拥有相应数量熟悉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托管业务的专职人员;

(六)具备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系统及灾难应变机制;

(七)最近3年在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无受重大处罚记录;

(八)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金融监管部门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已签订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保持着有效的监管合作关系;

(九)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审慎条件。

第二十七条保险公司的境内托管人和境外托管人必须将其自有资产和受托资产严格分开,必须为不同保险公司境外运用的外汇资金分别设置账户、分别管理。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国家外汇局可以根据国际收支总体状况,调整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的投资付汇额度。

第二十九条保险公司从事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不得超出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且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向他人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二)洗钱;

(三)与境外受托人、境内托管人和境外托管人合谋获取非法利益;

(四)中国和境外的相关法律及规定禁止的行为。

第三十条保险公司与境外受托人、境内托管人签定相关协议时,应当明确要求境外受托人、境内托管人及时向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提供有关报表及相关资料。

第三十一条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可以要求保险公司、境内托管人提供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的有关资料;必要时,可以对保险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委托专业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第三十二条受托管理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商业银行,不得兼任境内托管人和境外托管人。

第三十三条保险公司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发生后5日内向国家外汇局报告:

(一)变更境外受托人、境内托管人或者境外托管人的;

(二)公司注册资本和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涉及重大诉讼、受到重大处罚和其他重大事项的;

(四)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保险公司发生前款规定的第(一)项、第(三)项情形的,应当同时报告中国保监会。

第三十四条保险公司的境内托管人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发生后5日内报告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

(一)注册资本和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涉及重大诉讼、受到重大处罚的;

(三)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境内托管人违反本办法和其他有关保险及外汇管理规定的,由有关监管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和监管职责给予行政处罚。

保险公司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的,中国保监会可以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其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其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

境内托管人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的,中国保监会可以责令保险公司予以更换。

第三十六条受托管理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受托人违反有关规定时,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更换境外受托人。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所称上报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的材料,以中文文本为准。

第三十八条保险公司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运用外汇资金,参照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第三十九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汇资金境外运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本办法所称的“日”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篇4

【关键词】 中小外贸企业 外汇交易风险 风险管理

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改革中,中小外贸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也是推动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个亮点。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外贸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汇率波动所带来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中小外贸企业的资金管理者加强和提升应对外汇交易风险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保证自身的平稳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外汇交易风险分析

企业的外汇业务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货币折算或兑换。不同货币间的比价就是汇率,汇率的波动就产生了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给外汇交易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收益。狭义的外汇风险是指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应收应付款项、资产与负债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获得意外收益,又称汇率风险。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其主要有三种类型: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因进行跨国交易而取得外币债权或承担外币业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样,可能使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交易风险主要表现在:(1)以外币表示的借款或贷款;(2)以外币表示的商品及劳务的赊账业务;(3)尚未履行的期货外汇合约;(4)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外币债权或者应承担的外币债务。外汇交易风险是常见的外汇风险,凡是涉及到以外币计量的任何合同、协议、购买或销售,且涉及到未来结算的,都会构成交易风险。

2.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加大,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深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虽然已注意到外汇交易风险问题,但大多采取的是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中间消耗、增加产品内销比例和结汇等被动办法来应付可能发生的外汇交易风险,普遍缺乏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够从公司整体出发建立外汇交易风险防范体系,不重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2.1缺乏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意识

近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日渐感受到外汇交易风险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但是普遍对于外汇交易风险进行管理问题较为陌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对于国际经济交往中所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暴露要么干脆置之不理,要么抱着侥幸的心理消极应对。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借助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成本并不高。如货币掉期的手续费一般为外汇风险头寸的1%-2%。而政策性银行开展同类保值业务的主要出发点是提高银行转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帮助服务对象锁定外汇交易成本,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因此,收取的手续费也就相应更低一些。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往往将汇率风险归咎于政策性因素,缺乏主动避险意识。

2.2未建立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工具认知不足等原因,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相关外汇业务通常都由财务部门兼管,没有在组织机构上设置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或人员,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外汇交易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测量和评估,也没有建立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报告外汇交易风险的机制和制度,这就使企业对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很难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2.3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途径有限

通常来讲,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或者非金融手段来进行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和管理,而金融市场的操作则应当是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主要外部途径。但目前,由于资本市场不够成熟以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向外汇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匮乏,对于具有保值性质的期货等国际外汇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衍生产品交易要么尚未开展,要么市场规模过小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可供这些企业选择的避险工具更加有限。特别是在汇改后,企业外汇风险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金融和外管局等相关机构对企业的宣传不够,联系不多,业务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突出,造成外汇风险管理服务配套机制建设没有跟上,企业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途径有限。

3.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

中国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固然并不健全,但时刻暴露在外汇交易风险之中的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同样也令人担忧。如何利用外部已有的有利条件,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合理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企业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具体来说,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3.1树立全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环境,企业只有全面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一方面,企业要树立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理念,在理解和关注各国基本经济、金融因素,政治和传媒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因素基础上,谋划自己的经营战略;其次,要树立资本多元化理念。特别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入驻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3.2强化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中小外贸企业进行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把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同时要建立和健全专职的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外汇风险的识别、风险限额的设定、不同类型外汇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手段的选择以及事后风险管理的评估系统。

3.3健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层次

中小外贸企业在具备了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意识的基础上,还应健全金融衍生业务的管理层次,实行专业化操作。通过编制和完善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手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金融衍生业务的操作程序,明确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责、规范的风险报告途径、应急预案等内容。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前、中、后台职责和人员分离的原则。在人事安排方面,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断充实外汇风险管理方面人员,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汇率的预测和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工作,以适应企业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还要经常与外汇指定银行沟通、交流、注意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4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法

科学的内部控制策略是降低外汇交易风险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外汇风险不确定或者套期保值成本太高的情况下,中小外贸企业可以考虑使用以下几种主要的内部控制的方法来降低外汇交易风险。首先,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及时更新海外客户的信息,建立公正的信用档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信用政策,降低坏账发生概率。其次,适当采用财务折扣等多种方式,加快账款催讨力度。特别是在买方市场和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加大销售预收款比例,能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需求,降低企业汇兑损失。第三,适当增加交易附加条款,将外部环境所引发的风险进行转移。第四,可积极运用金融衍生业务,做好风险效益分析,尽量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国内券商储备了大量的衍生品投资人才,完全可以利用在衍生品研究上的优势帮助企业做好套期保值,再加上监管严格、纠纷处理风险小等因素,中小外贸企业可聘请国内券商做投资顾问,制定套期保值方案、优化建立风险控制流程。

参考文献:

[1] 李生杰等.我国中小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

[2] 周秀珍.我国企业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探析.时代经贸,2008.6.

[3] 于博文.关于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几个建议.消费导刊,2009.8.

[4] 王英姿.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探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5.

[5] 刘淑萍.我国涉外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对策.商业会计,2011.3.

作者简介:康秀梅(1981-),女,汉族,硕士,宁夏银川人,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服务管理与竞争战略。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外汇理财;风险管理

abstract:individual foreign exchange financ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service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which the risk control plays a key integral part. in this respect the risks arising from complex service structure, high uncertainty, extensive involvement and frequent price fluctuation should be highlighted. bank management should take actively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individual foreign exchange financing service from various risks, including internal audit, quota supervision/control mechanism for financing products, derivative combination and hedging strategy. all of the measures suggested to take is aiming at the ability for early-warning.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individual foreign exchange financing; risk control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的服务职能更加突出,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新金融服务产品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中,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借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外汇市场逐步开放的东风,正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点。与此同时,由于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涉及众多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这些工具在为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涵了巨大风险。因此,与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相对应的风险控制机制不仅关系到业务自身安全,更与整个银行资金的安全休戚相关。然而,国内商业银行更多强调的是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往往被忽略,亟待银行管理层的重视。

国内有关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文献多注重于银行整体层面的分析,很少关注外汇理财业务中出现的风险。郦箐(2005)在分析商业银行总体外汇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1]。陈卫东(2000)和黄毅(2006)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当前所面临的总体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策略[2-3]。董晖平(2005)对个人外汇理财业务中的部分产品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但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4]。曹晓燕(2006)对个人外汇理财中的法律风险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法律风险的控制对策,但未涉及个人外汇理财业务中的其他风险[5]。本文在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的具体特点和国内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提出加强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防范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概述

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以外汇为交易标的或服务内容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根据业务内容的不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可分为:外汇买卖类业务、外汇期权类业务、外汇结构性存款类业务和外汇投资咨询类业务。外汇买卖类业务包含了银行提供的外汇实时交易、委托交易、委托撤单、委托查询等业务。外汇期权类业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以各种外汇为标的的期权,包括买权和卖权。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是指银行以外汇存款为交易主体,综合运用外汇金融衍生工具将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类外汇产品进行组合和包装,向客户提供的一揽子外汇交易产品。外汇投资咨询类业务涵盖了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各类有关外汇产品投资咨询和分析的服务。

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既涉及到银行的表内业务,也涉及到了银行的表外业务,而且包含了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所以业务流程和结构较为复杂,且风险性较高。对此类业务的风险控制是银行整体风险控制机制中重要的一环,需要银行内部有较完备的风险分析、控制和防范措施,这对国内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内银行市场已经向外资全面开放,个人外汇理财业务作为外资银行的核心业务必将是外资银行重点推广的对象,国内银行已经开发出种类众多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详见表1),在这种情况下,充分重视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让资金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是国内银行快速开拓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的重要基础。

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分析

1. 业务结构复杂和缺乏操作指引,增加了银行的操作风险

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涵盖了远期、期权等多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与定价,其构成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银行在对这些金融工具进行定价和买卖的过程中,对基础资产价格的预测很容易产生偏差,引起银行资产的损失。目前银行所订立的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理财交易程序中存在漏洞,并且外汇理财的投资人员没有受到内控制度的有力约束,这些都加重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操作风险。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包含了币种繁多、数额巨大的外币买卖、外汇期权和外汇结构性产品,银行在与理财客户签订理财协议后,理财交易能产生大量的头寸和敞口,因此,银行需要根据头寸的利率敏感性和外汇敞口的大小进行相应的保值操作。由于国内银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详细的操作指引和健全的交易风险控制机制,所以国内银行无法应对理财业务中复杂的交易状况,对操作人员的监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漏洞,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很大。银行内部监管人员与操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道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隐瞒、欺诈等风险也就相应产生,给银行资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2. 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增加了银行的价格风险

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价格极易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交易标的的外汇价格和利率的波动,会引起银行收益和经营上的风险。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重要基础资产外汇的变动能直接影响到银行开展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收益,是影响银行经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银行很早就已经开始对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对风险敞口的计算和控制较为精确。国内银行在积极开展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同时,配套风险敞口计算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不能满足外汇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的需要,银行的收益和资产容易受到损失。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主要交易对象利率的高低变化会引起理财产品价格的波动,产生价格风险。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中的外国债券,通常在利率上升时价格会下跌,如果银行向客户保证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过高,债券价格又低于银行买入时的价格,那么银行就出现了损失。理财产品中还包括了许多利率期权、利率互换或两者的组合,如果未来利率与银行预期出现了偏差,那么作为理财产品出售方的银行就要承担这部分损失。个人外汇理财产品风险的规避需要很复杂的分析和保值工具组合,给国内银行的业务风险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 业务投资交易具有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是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含了远期、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产品,这类衍生产品价格波动性较大,其投资收益率变动幅度很大,给投资方带来的损失较大,会产生较高的信用风险。理财业务的交易方可能因损失过大而不能履行到期付款交割的义务,危及银行的投资安全。这种风险特别表现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外汇期权业务及结构性存款业务中,银行的交易方可能因个人资金或清偿能力出现障碍,无法向银行交割相应的标的物,从而造成银行自身损失。由于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所涉及的期权、期货等衍生工具只需要交纳少量的期权费或保证金就可以进行交易,这种“四两拨千斤”的交易方式在提高理财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蕴涵了巨大风险。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交易方可能在交易中出现恶意欺诈的行为,导致合约无法按时履行和交割,从而造成银行交易损失,并最终影响整个银行的风险状况和运营安全。

4. 业务涉及面广,增加了银行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新巴塞尔协议强调的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在交易过程中包含了理财产品的购买方和投资交易方,在投资过程中涉及了国内和国外的金融市场,所以银行在开办理财业务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根据我国银监会所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 应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 准确界定个人理财业务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 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切实防范法律风险[5-6]。由于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涉及了一般产品销售人员和理财业务人员,在日常的业务活动中,一般产品销售人员与个人理财业务人员的工作职能存在交叉混淆的情况,一般产品销售人员超越权限向客户提供个人理财顾问服务,严重违反了相关规定,银行因此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银行销售人员的误导性促销方法和销售行为,以及理财业务人员对客户提供不恰当的、暗示性的投资建议,也促使了法律风险的产生。

三、提高国内银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防范能力的相关策略

1. 建立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内部审计、调查和监督机制

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构成复杂,风险来源广泛,需要在银行内部建立专门内部审计机制对业务资金运行状况进行审查,在保障理财产品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减少银行风险敞口和弥补内控制度缺陷。国内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内部调查和独立审计机制。银行内部审计调查人员与个人外汇理财业务人员之间要保持相对独立性,以减少内控机制中的人为因素。通过定期对个人外汇理财业务资金流向、投资产品收益状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审计调查人员应对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向银行管理层提供独立风险评估报告,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操作风险。为了防范销售人员欺诈或理财业务人员的不当提示所引起的法律风险,银行内部风险控制部门应对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相关记录、合同和其他材料进行定期监督检查。银行内部风险控制部门也可委托专门的调查监督人员,以客户身份进行调查,在最大程度上增强调查的真实和准确度[7]。

2. 建立理财产品交易限额控制机制

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包括了众多有价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这些金融产品价格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为国内银行管理者带来了风险管理上的难题。银行可将个人外汇理财业务中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限额纳入相应的衍生工具的总体风险限额来进行管理。银行通过对不同部门严格规定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交易员的总交易限额、每日交易限额、币种交易限额、金融工具的期限限额和地区限额,降低银行交易风险。银行还应当密切注意超限额情况的发生,建立每日超限额控制制度,对所有交易账户进行清查,防止交易员为弥补个人账户损失而进行超限额交易。

3. 利用衍生工具组合和对冲策略

国内银行可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买入或出售相应衍生工具,构造出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组合来管理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价格风险。例如,当银行向客户出售与某一种或几种证券价格收益挂钩的、保本而收益浮动的个人外汇理财结构性存款时,预期未来这一种或几种证券价格将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是不能确定这种变动的方向。银行可买入以这一种或几种证券价格为标的、到期日相同但执行价格不同的一只看涨期权多头和一只看跌期权多头,组成一个宽跨式期权(strangle)。当到期日股票价格处于一定区间内时,这种期权组合的损失是固定的;当股票价格出现很大波动时,能得到较高的收益,在最大程度上控制了外汇理财业务的价格风险。银行还可采用相应的对冲策略来达到控制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收益损失和风险的目的。例如,银行可将个人外汇理财合约中期限和币种相同的协议进行组合和打包,然后在金融市场上签订相应的远期利率协议(fra)或在利率期货市场上进行反向操作,等理财合约到期时进行对冲,防范利率变动风险。

4. 提高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预测能力

国内银行应当对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组合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测算风险收益,并对相关产品的风险收益预测数据进行必要的验证;应当健全个人外汇理财交易管理和风险管理系统,对外汇理财业务中出现的各种交易头寸和风险敞口进行计算,及时控制业务整体风险,提高风险控制效率。实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的实时管理,可以让银行准确及时地了解业务风险状况,动态地对风险进行监测和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银行在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中,可利用风险管理系统对个人外汇理财业务进行各种风险计算,在各种风险标示量超过一定设置值时,系统能够自动报警,这样做可以加强银行对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的反应和处理能力。同时,银行在进行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详细评估主要风险及其测算和控制方法,提高对风险的预测与预警能力;还可将个人外汇理财风险管理系统与全国个人征信数据库相结合,建立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客户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实行差别对待,从整体上控制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郦箐.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控制与监管[j]. 中国外汇管理, 2005(10):23-25.

[2]陈卫东. 银行业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j]. 中国外汇管理, 2000(2):64-66.

[3]黄毅. 当前银行机构外汇风险管理的十大问题[j]. 中国金融, 2006(7):40-41.

[4]董晖平. 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05(10):68-69.

[5]曹晓燕.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与法律风险控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44-47.

[6]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eb/ol]. (2005-09-24)[2006-11-10]. http:∥/chinese/home/jsp/docview.jsp?docid=1625.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篇6

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外汇计价结算和持有外汇资产与负债,因汇率变动产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价值变化,并由此产生损失的可能。

一、中国石油面临的汇率风险

中国石油成员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有会计风险、经济风险和交易风险。

(一)会计风险

中国石油面临的会计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在对外汇资产与负债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外币转换成记账本位币时因汇率变动产生账面损失的可能;二是海外分支机构在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编制报表所使用的货币转换成母公司的本国货币报送时,因汇率变动产生账面损失的可能。与其他风险不同,会计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时所选择的具体汇率相关,是会计计量上的差异,一般不影响现金流量,但汇率变动对账面反映的企业经营能力有影响。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因汇率变化引起利率、商品或劳务价格、市场需求量等情况的变化,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进口采购成本、出口销售收入等,并由此产生损失的可能。经济风险主要是对企业未来不确定现金流的影响。如美元汇率变化可能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石油原油销售收入、进口原油采购成本、石油特别收益金等,影响中国石油损益。

(三)交易风险

中国石油面临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外币计价的投资和借贷活动,在合同签署后、债权债务未清偿前因汇率变化而产生损失或收益的风险;二是在油气贸易和国际工程技术服务中,在合同签订后、结算完成前,中国石油承担的汇率变化带来损失或收益的风险;三是在外汇买卖中,中国石油持有的外币敞口因汇率变化出现损失或收益的可能。

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是相互关联的:经济风险主要是针对企业未来不确定现金流的风险衡量,一旦企业签署了合同、形成了确定的外汇现金流量,其所产生的汇率风险就是交易风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交易风险可以看成是短期内确定的经济风险;会计风险产生于会计报表的不同的货币表述,体现了经营活动的结果,因此会计风险是经济风险在经营成果中的体现。

由于会计风险是会计计量上的差异,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因此对会计风险应不予处理;而经济风险在合同签署后可看作交易风险,因此汇率风险管理应主要集中于对交易风险的控制。

二、中国石油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

交易风险控制的方法大致包括事前防范和事后规避两类。

(一)事前防范

事前防范是指在合同签订时就采取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可由企业经营管理部门自行组织实施,这也是汇率风险全过程管理的一个体现。事前防范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分析汇率变动信息,随行就市调整出口产品、国际劳务价格。企业出口产品和提供劳务,在投标时可考虑大致回款日期,结合汇率变动预期,合理调整价格。

2.合理选择计价结算货币。企业选择计价结算货币时,收入应争取采用汇率稳定或趋于升值的货币,支出应争取采用汇率趋于贬值的货币。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还应坚持借、用、收、还币种一致的原则避免汇率风险。

对于某些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争取使用人民币结算。

3.匹配外汇债权债务。在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对外贸易、提供国际工程技术服务等工作中通过调整借款币种、提前或延后对外付款等方式,尽量使外汇债权和债务在币种、规模和时间上得以匹配,自然抵销汇率变化的影响。

4.分摊汇率风险。对于长期合作伙伴,企业可在合同中签署汇率风险分摊的条款,在汇率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放弃一部分利益,在汇率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减少汇率损失。

(二)事后防范

事后防范是指在合同签署后,无法利用合同本身来弥补汇率风险时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贸易融资工具和外汇交易工具等。

1.使用贸易融资工具规避汇率风险。企业可以使用的贸易融资工具包括:出口企业可选择使用出口押汇、票据贴现、福费廷、保理、远期即付信用证等贸易融资工具规避汇率风险;进口企业可选择远期即付信用证、进口押汇、授信开立远期/延期付款信用证等贸易融资方式。

使用贸易融资工具,可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取得的外汇可以结汇,有效防范进出口贸易中的汇率风险。

2.使用外汇交易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可通过即期、远期、调期和期权等保值工具,将汇率锁定在一定范围内,锁定未来收入和成本。如中国石油某企业出口一批3 000万美元的设备,3个月后收款。假设当前汇率是$1=¥6.834 1,3个月人民币/美元远期报价是$1=¥6.824 6,企业选择采用3个月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未来收入,那么3个月后企业向银行出售美元取得人民币收入20 474万元。如3个月后人民币升值为$1=¥6.724 4,那么企业减少损失301万元。

使用外汇交易工具需关注保值比例。许多跨国企业采用分层对冲的方法进行套期保值。分层对冲是为较近日期的风险敞口安排较大比例的对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基础敞口的增加而增加对冲。分层保值适用于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有较为稳定外汇现金流的企业。

套期保值还可进行核心保值和技术保值。核心保值是指无论企业对未来市场观点如何都必须采取的保值,目的是将汇率变化对企业未来收入或成本的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一般核心保值应占风险敞口的30%~50%。技术保值则是企业结合对外汇市场的预期判断来安排对冲。一般技术对冲应占风险敞口的30%。

对于外汇交易工具,应确保使用简单的产品,如远期或普通期权以平衡风险。

结算完成后,对于收到的外汇资金,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兑换或保留该币种存量资金。集团企业可建立各币种头寸管理机制和交易平台,实现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

三、中国石油汇率风险管理实施

(一)汇率风险管理目标和原则

汇率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应在于分散和消除汇率变化对中国石油海外业务收入和成本影响的不确定性,保护企业的利益与价值不受影响。

汇率风险管理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全过程管理。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相关环节,从合同签订到结算完成都要采取相应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全过程管理。

2.发挥整体优势。发挥中国石油海外业务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统筹安排上市和未上市企业、甲方和乙方计价结算、资金调剂等事宜,利用财务公司平台规避汇率风险。

3.合规套期保值。规范运用金融工具,在相关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强、风险可控的金融工具,合法合规套期保值。

4.控制风险敞口。合理控制非主要货币资金存量,综合平衡中国石油主要货币头寸,适度对冲未来汇率风险敞口。

(二)管理实施

1.汇率风险管理整体思路

中国石油汇率风险管理应主要集中于对交易风险的控制。对于交易风险的事前防范可由企业自行组织实施,对交易风险的事后防范,首先由中国石油所属企业准确测算企业外汇风险敞口,评估汇率风险后,选择合适方法进行避险操作,操作主体应是中国石油所属企业自身。

对于美元、英镑、欧元、港元等主要货币,应由中国石油统一安排,企业首先与财务公司进行交易,财务公司再到外汇市场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2.汇率风险管理流程

(1)测算外汇风险敞口及风险价值。中国石油所属企业结合以外币计价结算的合同签署、施工进度、结算惯例等预计外汇流入流出情况,反映动态性质的交易风险并计算外汇风险敞口(见表1)。

净敞口=期初余额+当期预计外汇收入-当期预计外汇支出

(2)实施避险操作。企业结合未来汇率风险选择合适办法进行避险操作,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贸易融资工具和外汇交易工具。使用外汇交易工具时应合理确定对冲比例。

(3)评估汇率风险管理。企业在进行避险操作后,应及时跟踪和反馈相关情况,评估避险操作结果,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篇7

    【关键词】 大亚湾核电站;外债;风险管理;远期外汇合约

    2008年7月4日,大亚湾核电站(以下简称“大亚湾”)完成最后一期基建贷款还本付息,标志着长达22年的项目基建贷款已全部清偿。回忆二十多年来大亚湾“合资经营,借贷建设,售电还钱”的历程,总结大亚湾二十年来积极主动开展外债风险管理获得巨大成果的经验,我们深深地感到,三十年来,党中央解放思想,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带领全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今后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

    大亚湾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能源领域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大亚湾核电站从1985年成立合资公司,1994年5月6日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至今已连续安全运行14年多。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营,不仅成功实现了我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粤港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而且通过学习运用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探索建立企业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成功地实践了债务风险管理,积累了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债务风险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大亚湾外债的背景

    大亚湾的外债特点是外债额巨大,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高,结构较为复杂:币种有法国法郎约178亿(在欧元问世后转换为欧元),英镑5.3亿,美元7.9亿,港元16亿,日元42亿;在负债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一是英、法、日、美等国出口信贷,二是国外商业转贷款;从利率结构看,出口信贷为固定利率,商业贷款为浮动利率;从贷款期限看,出口信贷宽限期从1986年-1994年,还款期从1994年-2008年。

    在债务期限内,外债面临多方面的风险:既包括外债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也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和其他一些风险。本文主要讨论外债的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在外债的存续期内由于所借外币的汇率波动,而导致企业债务额的不确定和还本付息额增大的可能性。造成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三是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四是利率水平的差异;五是人们的心理预期。除此之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等。汇率变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给企业外债偿还带来的风险也十分巨大。企业外债的期限越长,汇率波动的不稳定性也就影响越大,企业承担的汇率风险也就越大。大亚湾筹借的外债主要为中长期负债,最长的超过20年,所以受国际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的影响很大,承担了较大的汇率风险。

    二、外债风险管理分析

    (一)外债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研究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将可供投资的资金分配于更多的资产上,以寻求不同类型投资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最适当、最满意的资产组合的系统方法。资产组合理论揭示了有价证券组合投资的一般规律。通常,人们对投资组合的考虑主要是预期收益率和风险。

    企业可承受风险水平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而管理者所接受到的收益主要是在整个贷款期内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稳定及有效地减低贷款期内整体的财务费用水平。

    (二)对大亚湾债务风险的认识与评估

    自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解体后,西方各主要国家货币汇率和利率随市场供求自由波动,幅度日趋加大,使得大亚湾还债成本上升的风险加大,经营成本无法确定。大亚湾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

    1.外债清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现金流风险。大亚湾建成投入运行后70%和30%的发电量分别售往香港和广东,收入货币是美元和人民币,债务货币主要为法国法郎(欧元)、英镑和美元。由于大亚湾售电收入与还债支出货币不匹配,给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带来不确定性。

    2.外债清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会计风险。大亚湾法国法郎和英镑债务占总债务70%以上,欧元、英镑汇率的波动,对工程造价的结算和对生产经营期的当期损益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工程结算日,若法国法郎、英镑币值上升,工程造价上升,造成资产虚增,增加了生产经营各期的折旧额;在运营期资产负债表日,若欧元、英镑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收益或汇兑损失进入当期财务费用,使公司当期损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大亚湾借入的法国法郎和英镑债务总额和债务成本,我们可以对汇率的变动,简单地作一个敏感性压力测试,结果是:如果美元兑法国法郎和英镑升值10%,大亚湾法国和英国出口信贷还款可节省2.3亿美元;如果美元兑法国法郎和英镑下跌10%,大亚湾法国和英国出口信贷还款需多增加3亿美元。

    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从思想观念上解决“做不做”的问题。大亚湾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对企业存在的外债风险的管理责任,因而主动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从企业产权体制、管理体制上建立控制外债风险的责、权、利机制,从而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取得实效。

    (三)大亚湾债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和运作

    大亚湾债务的风险管理就是将其债务的币种结构和还款期限控制在企业可承受风险水平之下,通过风险管理工具对其进行重组达到最佳组合。在实践中,大亚湾将外债风险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了包括基本原则、保值目标、管理策略和运作等内容在内的外债风险管理机制。

    1.确定外债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大亚湾对外债风险采取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措施,始终贯彻以下原则:(1)非牟利原则。通过金融工具手段尽量锁定或降低因汇率、利率等因素造成的额外的外债成本,而不是借此来牟取盈利。坚持实盘交易,以真实存在的外汇债务或商务承诺为基础,以对外还款的现金流量为基础,不做“空头”,禁止投机交易。(2)综合管理原则。外债管理者必须在整个债务期限内全面地了解金融市场上汇率和利率的变化过程、政府货币金融政策变化、对外经济政策变化及发展趋势,分析自己的债务结构、币种、金额和期限与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风险重点,制定管理原则并执行。(3)简单适用原则。外债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的选择应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相适应。保值工具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第一,保值工具的费用;第二,与企业外债货币相匹配;第三,保值工具在金融市场中的容量、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市场上常用的汇率保值工具有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合约、外汇期权交易等。大亚湾选择了远期外汇交易合约(Forward contract)这一保值工具。它的特点是易于操作,不需要保证金,市场上报价透明,流动性、灵活性较好,保值期长,市场上报价可长达10年以上。(4)全过程管理原则。外债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债务过程。融资前就要着手进行充分的预测、规划,融资后随时关注形势变化,及时作相应的调整,采取保值措施,直到最终偿还债务。

    2.确定外债保值目标。利用金融工具调整债务结构,锁定债务的汇率风险,称为外债保值。制定外债保值目标,是外债风险管理的基础。目标的确立一般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公司通过各项要素的成本核算,测算出外债的财务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及其它成本要素不变情况下构成产品成本重要部分的财务费用的盈亏平衡点,也就是风险管理中“可承受成本”(可接受程度);二是通过各方面信息资料的综合分析,合理地预测未来市场汇率和利率的走势(可达到目标)。大亚湾采用了以国家批准的基建投资概算的外币汇率作为外债保值目标汇率。实际工作中,在完成基建投资后企业也可以采用基建竣工决算的汇率作为目标汇率。

    3.制定管理策略。外汇市场行情起伏多变,尤其是长期的利率、汇率变化很难预测。作为发电企业,不可能象专业金融机构跟随外汇市场追波逐流。因此,必须制定管理策略,按既定的原则、目标去实施管理措施。大亚湾外债风险管理的策略是:分期分批、分散风险;把握机会、控制风险;遵守授权、严格审批。(1)公司内部制订并经公司董事会授权,批准了《长期外债汇率风险管理方案》等外债保值工作文件,授权公司总经理部执行外债风险管理的方针、策略和具体运作方案。(2)为了给自己留下未来进行外债风险管理的空间和灵活性,大亚湾在确定商务合同货币和还款条件时,就在贷款协议中写入“提前还款”、“货币兑换”条款。在具体的风险管理中分期分批将本金和利息安排掉期,分批固定还款成本,分散还款风险,并优先安排还款期内前5年内的债务,使还款高峰期的外债尽可能地固定在预算承受范围内。(3)根据市场行情不断调整保值的目标和比例,每次调整目标和交易比例都要上报公司董事会,取得批准。在外债风险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对外汇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严格遵守各级审批权限和工作程序,提供支持性文件,完善报批手续,并定期评估执行情况。(4)大亚湾外债期限长,外债金额大,为避免多家询价可能对市场造成不利的波动,我们选择了多家一流银行组成大亚湾外债风险管理的投标团:1)下游银行:中国银行。2)上游银行:汇丰银行、高盛公司、大通银行、巴黎国民银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西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等。其中,中国银行是大亚湾的外债转贷银行。选择转贷银行作为外债的直接掉换方,可以规辟外汇保值交易交割接口上的风险。(5)同上、下游银行签订“国际标准掉期者协议(ISDA)”,从法律的角度保证外债保值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6)租用了路透社金融资讯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发现机会时及时提交交易分析和建议,供公司领导做出交易决策。

    三、大亚湾外债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外债外汇风险管理成果可从两方面衡量,一是成交的掉期汇率水平与交割时的市场即期价比较,说明因汇价变动实际节省或超支多少外汇;二是成交的掉期水平与账面汇率比较,说明因汇价变动公司账面上产生的汇兑损益情况。

    大亚湾在项目贷款期内针对法国法郎和英镑债务所开展的风险管理,通过签订远期外汇交易合约,完成法国法郎债务(本金和利息)掉期覆盖96%,英镑债务(本金和利息)掉期覆盖100%,共实现汇兑收益2.72亿美元;与还本付息日市场汇率比较,共节省3.06亿美元。

    从图1法国出口信贷法郎保值交易的水平比较效果图可以看出:(1)大亚湾保值汇率的平均水平好于债务成本汇率水平;(2)大亚湾保值汇率的平均水平好于市场汇率水平,而且绝大部分交易在2001年之前完成,避免了欧元自2002年中起持续升值的影响。

    四、结语:经验总结与启示

    做好公司外债风险管理,保证对外筹资的完成和已有对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是我国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企业现阶段和将来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回顾过去近20年的外债风险管理工作,笔者的体会是:

    (一)根据企业现有外债的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风险选择风险管理方案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现有外债的特点,具体分析所面临的外债风险,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外债风险管理方案。一般来说,企业的外债不外乎单一币种或多币种两种形式,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两种情况。对于结构简单、金额较小且期限不长的外币债务,当外汇市场出现有利于债务保值的变化时,企业可以直接选择普通的利率、货币互换及远期合约一次性锁定债务成本;对于币种和利率形式复杂、金额较大且期限较长的债务,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保值工具组合,以增加保值效果的弹性。例如,可将债务本金的60%在不同市场水平下采用普通的利率、货币互换或远期合约等工具进行保值,奠定保值的基本头寸;20%利用结构型保值工具(如利率封顶期权、期权掉期交易)进行保值;20%的头寸处于机动状态,使保值交易可进可退。对于那些市场价格高于其债务成本但相差不大的债务,可选择相对简单的结构性保值工具固定部分债务的成本,以降低整体债务的敞口风险,等到时机更为成熟时再采取进一步的保值措施。如果预测所借债务货币汇率有上升趋势,还可考虑采取提前支付本金或利息的方法。

    (二)结合企业外债风险的特点和企业财务人员对金融产品的复杂程度及其理解程度选择避险工具

    从金融产品的复杂程度来看,远期外汇交易、普通的利率互换、货币互换是最直观、结构最简单也是流动性最好的保值产品。对于初涉外债风险管理领域的企业应该尽量选择这类简单、易于管理和控制的工具。

    互换期权以及其他特殊的互换交易(常称为“结构型保值工具”)往往在普通产品之上添加了不同条件的期权,相对于普通产品而言其结构较为复杂,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流动性随着复杂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由于引入期权组合的缘故,该类产品有较强的价格及结构弹性,但这些工具杠杆效应较大,相对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在使企业得到额外收益的同时,却放弃了完全对冲的机会,常常会增加对债务的其他限制。这对于市场价格已远远偏离自身债务成本的外债或需要重组交易结构的债务保值需求较为合适。对于已经熟练使用普通互换类产品的企业,可以在充分理解结构性产品的风险并具有控制能力之后适当地、部分地选用,以降低保值成本,增加保值品种组合。如果易于管理和掌握的简单工具能够实现保值目标的,那么就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工具。

    (三)明确债务风险管理者的职责,正确认识和评估管理效果

    企业外债风险的最终承受人是企业法人。但是,多年以来,企业外债风险管理中存在着国企文化中的“不作为”现象:对国企管理者而言,由于外债大多是在国内资金、技术短缺的历史条件下由国家决策使用外资形成的,外债有很大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管理难度很大。所以,在外债风险管理问题上维持“无过”,比标新立异、开拓创新要少承担政治上的责任和经济上的风险。“不作为”而导致的外债风险损失属于国家风险或政策风险,管理者没有过失。据2004年初的权威调查显示,外债企业的风险管理状况分为三类:没有进行风险管理的占55%;进行了风险管理,但比例不大、方式单一的占27.5%;进行相对完善管理的占17.5%。

    企业外债风险管理在内部必须权责分明。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和总经理意识到了外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没有建立良性的外债风险管理权责机制。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采取防范外债风险手段之后,如果给企业带来好处,没有奖励机制;一旦出现所谓“损失”(而这种“损失”是为锁定风险必须付出的成本),即当汇率或者利率的变化与预计的幅度甚至方向不同时,就会对有关人员求全责备,“责任”推到执行部门人员身上。因此,职能部门往往选择对外债不进行任何风险管理,任其暴露于市场风险之中。这样,一旦外汇市场发生不利的变化,企业则不得不承担巨额损失。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权责明确的外债风险管理机制。这是摆在多数企业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

    (四)贷款条件是债务风险管理的基础,贷款谈判时应未雨绸缪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篇8

1.1交易风险

国际贸易中的外汇交易风险是指企业运用外币进行账款收付时可能产生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因具体协定或其他因素导致在款项交易完成之前汇率发生突然变动的风险。如在进行图书出口、版权交易等事项时,以外币计价的款项已经谈妥,但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交易无法立即执行,待真正执行时由于汇率变动使出口方蒙受损失。这样的风险是较为常见的,比如我国某出版社向美方文化公司购买某一科技图书的中文翻译与发行权,决定使用美元进行交易,初步确定了购买规格、数量和违约条款。但由于中美双方的法律和行业协定等原因,双方难以立即执行该交易,需要等到双方行政监管部门进行批复之后才进行款项的支付。在中美双方交易初步意向达成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1∶7.6,但到实际进行款项支付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成了1∶7.8,此时中方的出版社就要面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带来的超额支付风险,即其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才能按照约定达成这笔交易。

1.2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是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由于企业涉外业务产生的收入、费用、利润等科目以不同币种计价而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图书对外贸易公司会经常进行涉外的文化贸易业务,一些特大规模公司甚至还在海外设置了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分支机构来加强市场开拓和业务扩展。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必然会面临多种货币计价的问题,且企业的涉及范围越广,多货币计价的问题越复杂,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难度就越大。例如,某公司是一家国资背景的上市传媒集团公司,其不光在国内进行图书出版、影视制作、网络开发等业务,还在美国进行电影、电视剧的国内引进,在欧洲进行华人杂志、华裔影视作品的制作与推广,在东南亚和非洲进行中国电视剧和电影的出口与推广等工作。由于该企业业务遍及美洲、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国外业务大都以当地货币计价,因而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时,会由于汇率变动产生月度、季度、年度报表的差异。

1.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项目与合同的期限较长,在汇率变动时给企业自身利润、现金流等带来的风险。通常一些跨国的联合出版项目需要进行多方协调,可能会经历较长的项目周期,由于谈判成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因素,一些合同可能会签订较长的周期。较长的项目或较长合同周期虽然有利于我国出版社与国外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但是跨国业务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汇率的变动就会对出版社的经营带来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有利的,有些则是负面的。例如,2008年,中国某出版社和美国某科研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为期10年的社会科学研究出版基金项目,旨在加强中美双方人文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约定每年各自出资10万美元对两国科研工作者进行资助,出版发行后所获得的利润双方平分。但是,在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遭遇到大幅度下跌,而中方出版社仍然需要进行支付10万美元,这对于以国内业务为主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与负担。

2我国出版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2.1成本最小化原则

外汇风险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风险防范与利润保障业务,其并不直接产生利润,反而还会产生一定的风险管理成本。在进行出版业外汇风险管理过程中,控制管理成本十分必要,即在既定的风险管理任务和决策之下,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来达到相应的目标。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应当对多种风险管理方法予以考察与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通过长期的风险管理,不断降低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边际成本。伴随着外汇风险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外汇风险管理方法也不断增多,我国出版企业应当积极结合自身的目标和成本进行综合研判,选择成本最优的管理方案。

2.2主动管理原则

出版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这种客观性要求出版社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当主动管理,即应当主动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可以采用风险自留、风险转嫁、风险对冲等管理形式。风险自留适用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且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也不大的情况,此时出版企业可以将风险进行自留,因为具备对这种风险的承受能力。风险转嫁是指将风险转嫁给其他机构,一般是保险公司,当风险发生导致企业损失时,企业可以按照约定要求保险公司对该部分损失进行补偿。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创新型金融工具对汇率风险进行对冲,从而发挥该类金融工具的避险保值功能,稳定企业的收入与利润。

2.3灵活调整原则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莫测,受到世界上各个经济体的政策、环境、事件等内容的多种影响,潜在的外汇风险很容易在不断变化中产生。因此,在进行出版社外汇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灵活调整的原则,跟随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灵活地调整企业的应对策略与管理方案,尽可能地应对各种潜在的外汇风险,并从风险中把握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在市场开拓和业务布局上获得先发优势。

2.4预测先行原则

伴随着出版业跨国业务的不断增多和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不断增加,外汇风险日益复杂,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已经不能仅停留在对历史数据和当下数据的分析,而应当积极进行外汇风险预测和汇率波动研究。当下国际竞争处于多极化的局面,各个新兴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坚持捍卫自己的地位,国际金融市场会在国际竞争中产生更加频繁的变动。此时,为了避免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外汇风险,应当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研究与未来市场的预测,对企业所涉市场的币种汇率进行精准的预测与判断,并采取多种措施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事先预防与多重管理,切实保障企业的利益。

3我国出版业外汇风险的管理策略

3.1交易风险的应对策略

面对出版业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汇交易风险,应当采用净额结算、配对管理和结汇时间调整等策略来加以管理。净额结算是指在交易进行过程中选择以净额作为结算的额度,可避免未来的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我国出版企业在与外方签订合同时,约定以某一具体的汇率所计算的外币进行交易,如果汇率发生变动,则仍然依据之前约定的汇率进行。这就可规避企业双方所面临的风险,并且达到了双方的目标。配对管理是指企业在进行外币收入与支出时,应当学会对外币的持有量进行管理,尽量保障外币的收支平衡,以化解由于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配对管理主要包括自然配对和平行配对两种方式。结汇时间管理是指在交易发生之前,企业预期汇率的波动会给自身带来不利影响时,应当采用提前结汇或延迟结汇等方式来降低由于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损失。该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为企业带来因汇率变动所产生的套利收益。

3.2折算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出版业所面临的外汇折算风险或会计风险,出版社或跨国出版集团公司应当进行多元化海外布局,运用金融工具降低风险。多元化海外布局是指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和海外贸易时,应当不断扩大自身在全球范围的规模,分散投资集中度,从而降低由于某一具体投资或贸易市场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出版业而言,应当根据全球不同市场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海外布局,例如对于欧美应当关注其科技型文化产业,对于非洲和东南亚应当进行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对于华人聚集地区应当进行中国文化产品的出版与推广。运用金融工具是指运用保险、期货、期权、互换、远期、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期限进行风险管理,积极借鉴成熟跨国公司在利用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经验,聘请专业化的金融人才或财务咨询公司为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保障外汇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

3.3经济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外汇经济风险,出版社应当采取经营多元化和融资多样化的策略。经营多元化是指出版企业在产品类型、经营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应当多元化涉足,不断拓宽企业在国外的品牌数量和业务范围,从而能够在汇率波动和外汇风险发生时,通过分散化的布局降低某一具体方面的冲击给整个企业层面带来的影响。我国出版业可以不断增加产品类型,在图书产品之外增加音像制品、附属装饰品等;还可以增加与当地企业的合作,雇用当地员工,从而减少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此外,还可以涉足体育、影视、游戏等泛文化产业,以实现多元化布局。融资多样化是指企业应在投融资方面以多种方式来促成目的的达成,降低对某一形式或具体金融机构的融资依赖,防止在外汇风险发生时由于过度的融资依赖从而产生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出版业应当积极与国内外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拓展合作关系,尤其是要增强对外汇风险防控的合作,分散融资渠道,增加融资途径,以保障资金量的充足。

作者:李丽 单位: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乾任.出版业如何借鉴电影业的风险管控[J].出版参考,2013(12):53.

[2]江鸣.出版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分析———以凤凰传媒收购美国国际出版公司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6(12):88-90.

[3]何宇.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研究———以出版企业为例[J].经济视角,2013(9):74-75.

[4]姚永春.我国出版企业外汇风险的识别与规避[J].出版科学,2012,20(6):44-47.

上一篇: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下一篇: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