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投融资范文

时间:2023-11-10 10:51:30

保险资金投融资

保险资金投融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廊坊;保险投融资;地方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F84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1-0062-03

廊坊地处我国北部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每年都有众多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这些灾害对廊坊辖区内的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保险的基本职能是保障职能,即在保险事故发生以后,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随着保险的不断发展和对廊坊人民的生活影响的不断加深,其所具有的保障职能和融资功能以及社会管理功能对社会公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投融资作为保险融资职能的主要体现,对廊坊市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投融资对廊坊市城市建设的作用

(一)保险投融资活动直接影响廊坊市的城市建设

截止到2009年6月末,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3.7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7万亿元,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收益560.8亿元,是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在已经实现的收益中,占比51%,与此同时,随着2006年“国十条”①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保险投资的大发展,保险投资渠道扩大到了基础设施的投资,而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中,保险投资额约计160亿元,占总股份13.93%,为第二大股东。廊坊作为京沪高速出京第一站,是该项投资的直接受益者,直接影响廊坊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尤其是新设的车站将对于廊坊市南城的建设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同时,随着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廊坊市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也将会直接受到保险资金的影响。

(二)保险投融资增强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影响廊坊人民的生活

由表1可知,廊坊市的保险密度在2008年已经达804.9元,是2006年的2.3倍,而保险深度更是达到了3.13%,由此可见,廊坊市人民对于保险的需求和购买量在近三年来大幅提高,特别是一些“低保人群”和“无保人群”对于保险更是趋之若鹜,保险公司的经营对于廊坊经济的稳定、保障廊坊市人民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承保利润逐年下降甚至有的公司出现负的承保利润的情况下,保险投融资活动对于保险企业至关重要,投资回报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而偿付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将来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保险金是否能够足额领取。所以,只有强化保险投融资的力度并提高其效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从而才能保障廊坊市被保险人的利益。

二、利用保险投融资为廊坊市城市建设服务

充分发挥保险资金投融资的作用,把保险资金运用与廊坊市城市建设相结合,为廊坊的经济发展搭建一个优秀的金融平台。具体来说,保险投融资可以在以下方面服务廊坊城市建设,以促进和谐廊坊的发展。

(一) 廊坊市城市建设风险管理方面

一座城市对突发性风险的反应能力,集中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从2001年的“9.11”到肆虐全球的甲型流感,从六年前的“非典”到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频繁出现的公共危机,再加上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使得人类不得不重视风险管理在城市中的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而中外许多城市的成长历程和对抗风险的经验中我们看到风险管理工作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风险管理不仅是城市应急管理的必要手段,而且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常态,是确保城市生活正常运行的“基础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把“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作为“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内容,将应急管理和风险应对工作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统筹考虑。

中国的城市风险管理系统,是在近几年逐步建立起来的,北京市在奥运期间开展的风险评估工作为中国的城市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践探索。廊坊市作为“京津走廊明珠”和“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的这样一座新兴城市,历年来屡次承办如“5•18”投洽会、“9•26”农交会等大型国内外各种展览和体育赛事,其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工作迫在眉睫。同时,廊坊市的六大主导行业中的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会展旅游业等都是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保险行业作为风险管理的行业,在风险管理工作中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在廊坊市的城市建设规划作为政府的风险顾问,为廊坊市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一些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比如说近日来对廊坊造成重大影响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防控工作,就可以请保险行业的专业人士参加制定工作方案。另外,廊坊市正在进行的金光道西延工程、永兴路开通以及蔡庄、周各庄、“小廊坊”等地的改造工程,都可以由保险为其保驾护航。重庆安诚保险为重庆诚投路桥管理公司所属大桥营运风险防范管理就是地方城市利用保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成功一例。通过保险公司的参与,保险财产由原来的9.5亿元扩大到13.7亿元,保险责任由原来的17项增加到现在的25项,同时保险费则由原来的45万元减少到39万元。

(二) 建立完善廊坊市融资体制方面

保险企业都是集团化经营,自2003年7月16日起至今我国已经基本建立“9+1”的保险资产管理格局,对保险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专业化的投融资,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金目前主要以债权的形式间接投入在建工程,除了京沪高铁以外,泰康资产的“泰康开泰―铁路债权计划”和“泰康―上海水务债权计划”向上海城司实施的上海新水源地―青草沙原水工程定向投资120亿元;华泰资产设立“华泰国开―沪通支持投资产品”,募集24亿元投向上海久事轨道交通项目;中国人寿资产则设立规模达25亿元的“2007国寿资产―申通集团债权投资计划”用于投资上海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用于世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总投资金额为30亿元。而平安则率先拿到了股权投资的试点资格,相继进行了湖北荆东高速公路、山西高速公路、广西柳州自来水三个项目的股权投资计划。对于廊坊市来讲,一方面可以借助保险企业的一些经验以弥补本地上市公司不足,同时也能为一些筹备上市的公司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廊坊市五家上市公司中有三家跟能源有关,这些行业中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保险资金作为一笔巨大的资产如果能选择投资这些企业,将是促进廊坊市发展的一个重大机会。

另外,保险资金除了支持基础设施类建设,还在银行信贷、信托等多方面为项目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如华泰资产的“华泰国开―沪通支持投资产品”就属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同时,保险与银行等金融行业的合作可以为廊坊市的一些企业提供经验,他们可借助自身的某些优势强化与地方金融行业的合作,促进自身的发展。这一点,华夏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华夏幸福目前就拥有廊坊鼎顺信用担保有限公司67.75%股权和2%的廊坊市城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及5.22%的廊坊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

(三) 廊坊市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首先,保险行业能够吸纳来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剩余人员”。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医疗、住房制度以及人事制度的改革以来,廊坊市国有和集体职工人数由1995年的287 713人减少为2008年的181 480人②,而保险业以其多层次的需求性能够容纳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员,其中就有许多是下岗职工,从而保障了廊坊市众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和基本生活保障。

另外,保险特有的功能能够给体制改革后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改革以后的廊坊市居民的基本医疗、住房以及子女的教育都增加了个人的经济负担,据廊坊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8年廊坊市城市居民居住房改私房和商品房住户比例达94.38,而商品房的住户高达65.78%,居民用于住房和医疗保健两方面的支出就占到了居民个人支出的22%,其中医疗保健费用达9%,另外居民的教育费用占到了3.3%;居民收入中来自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及社会保险金的比例约占个人收入的14.7%,而来自商业保险的收入仅占到了个人收入的0.1%③。由此可见廊坊市商业保险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在全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廊坊市居民的养老、医疗要更多的依赖商业保险资金的运用。

(四) 公益活动方面

虽然保险企业是以营利为目标的,但保险企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保险企业不可能仅仅考虑自身的商业利益,在其经营中必须要考虑社会效益,所以保险资金有一部分是用于公益事业的,而保险投融资活动的有效性又是这部分资金的有效保障。从某一方面上来讲,保险企业的公益活动对能够促进地方政府的和谐性建设。以中国人寿廊坊分公司为例,几年来共捐款百余万元,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为灾区捐款达314 363.7元,还为志愿者赠送了280万元的意外保障,向来廊坊就读的灾区学生赠送了1 077万元的保险保障。同时中国人寿廊坊分公司开展的“牵手国寿,共建和谐生活”、“6•16国寿客户节”“送图书进校园”、“保险进社区”等活动,影响范围不仅仅是保险客户,而且涉及到廊坊市全体市民。这些活动对促进和谐廊坊的建设和发展廊坊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总之,保险资金能够在多方面支持廊坊市的城市建设,二者结合的领域涵盖了从基本建设到股权投资,从资金市场到资本市场、从企业发展到城市形象建设等众多领域,所以保险资金的安全运作能够有效促进和谐廊坊的建设,提升廊坊市的整体形象。

基金项目:2009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保险企业投融资对建设和谐廊坊的意义”(课题编号:

2009039)研究成果。

注 释:

①《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保险“国十条”。

②资料来源:廊坊经济统计年鉴(2009)2―1就业基本情况,第30页。

③作者根据廊坊经济统计年鉴(2009)12―11城市居民人均现金收支情况和12―1 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谢伟.城市建设如何利用保险投融资平台[N].中国建设报,2008-5-14.

[2]薛澜.风险管理――从更基础的层面推动应急管理与城市管理工作[J].应急管理动态,2007,(13).

[3]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廊坊概貌[EB/OL].www.lf.省略/pub/htm/langfanggaimao/.

[4]廊坊市统计局.廊坊经济统计年鉴2007[Z].2007,(11).

[5]廊坊市统计局.廊坊经济统计年鉴2008[Z].2008,(12).

[6]廊坊市统计局.廊坊经济统计年鉴2009[Z].2009,(13).

[7]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保监局官方网站[EB/OL].www.circ.省略/web/site19/tab1100/.

[作者简介]周爱玲(1978―),女,廊坊师范学院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保险资金投融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融资问题;对策建议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利国惠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国已形成了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为主的多层次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并且依据建保[2013]178号文件,自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累计资金需求将超5万亿元,面对如此大的资金压力,这就需要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筹集。在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各地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现状

(一)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程度也不高,资本市场起步相对较晚,金融体系还欠发达,也很少利用信托、证券等融资工具,融资效率低下,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形成了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的局面。

2.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也同时制约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土地出让金作为支持地方发展支柱,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上明显力不从心,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被迫靠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支持保障业。这也同时给地方政府在其他社会事业方面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

(一)政府财政预算资金

一是公共预算安排资金,主要是中央补助、省级补助、市县公共预算和地方政府债券安排资金。二是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资金,主要是土地出让净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后的余额(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二)自筹资金及社会机构提供资金

社会机构提供资金目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资金以及地方政府或投融资平台通过商业银行贷款、信托、债券,各类基金等融入的资金。

三、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对策建议

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策略,以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融资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关注。

(一)加强融资力度,实施融资创新

面对大规模融需求,创新融资方式加大融资力度,通过培育多元化的融资主体,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重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运作方式”为主体的保障房融资体系。政府部门还应积极探索债权、股权以及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模式,保证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的多样化,鼓励各种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二)构建保障性住房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

建议成立专门保障性住房融资(贷款担保或保险)机构,如:河北省各地市均成立了专门的保障房融资平台,这样既能为各市融资提供贷款保证,又可以为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提供融资服务,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执行,有效减少金融机构信贷的风险。

(三)建立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作为房地产证券化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发行基金的方式募集公共投资者资金。这种投资发行风险相对较低,可以有效疏导社会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现状。鉴于廉租房不租不售,现金回流小,但租金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可采取REITs的运作方式。信托资金拥有成熟的运作团队和运作经验,可以与保障房的承建方合作设立项目公司,负责保障房建设,建成后由政府管理中心进行回购,项目公司收回投资,信托资金退出。

(四)引导保险基金参与保障房融资

依据《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可以采用股权、债权、物权以及债权转股权等不同方式。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为民、利民的安居工程,土地为政府划拨,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宜采取债权形式,即仅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供资金,物权、股权形式目前暂不具备操作条件。如太平洋保险上海公租房项目均采取的就是债权形式。即:保险资金与地方政府合作,向地方政府委托的承建主体提供资金,还款来源为保障性住房的出售或出租收益(包括政府回购款项、保障性住房偿债基金、租金收入和出售收入等),政府融资平台或大型国企作担保。

(五)设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进一步完善各级融资平台

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平台一般是由地方政府主导设立,具备专业化运作能力的国有非盈利投融资公司。目的主要是为政府保障性住房融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效载体,其实质在于调动多方资源,通过整合运作,解决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筹集,足额配套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并将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常态化有效管理的一种机制平台。建议地方政府加强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和风险管控,做好风险防范,确保资本金充足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

(六)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融资支持。住建部等部门于2010年6月28日颁布了《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项目贷款管理办法》,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确立了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保障制度中重要融资平台的地位,住房公积金建设贷款作为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为保障性住房提供政策性支持。

四、结语

对于当前的形势,保障房建设是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改善问题的最佳途径。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并不是建设能力有限,而是缺乏建设资金,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随着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日益完善,我们应该让更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各类基金、各类信托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等进入保障房建设中去,多方筹资,打造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投融资平台,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实现多赢。

参考文献:

[1]李松森,刘慧.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06).

[2]潘素侠.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分析及融资模式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

[3]吴威.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的风险管理探讨[J].保险研究,2011(07).

[4]李伟.保险资金作用及投资渠道解析[J].上海保险,2013(02).

[5]王美媛.浅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困难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2).

[6]谢恒,董墨菲.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及对策建议[J].河北学刊,2012(03).

保险资金投融资范文第3篇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阐述及影响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金融波动性恢复,处于下一次金融繁荣之前的一段特殊时期。为了应对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给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的打击,中央政府决定推行宽松货币政策,保证了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在2009年底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消除的同时,我国因前期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高通胀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应对通胀的政策方面,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息和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总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手段。为应对本轮通涨,央行已经在2010年六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对于以贷款建设发展为主的合资铁路公司面临融资困难和支付高额财务费用的双重压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继续接受艰难的生存考验。

二、合资铁路公司经营状况

合资铁路公司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固定资本占公司资本总额比例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初始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的特点。目前大多数合资铁路公司的发展策略基本上定位于“负债经营、滚动发展”,主要是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提升运力,增加运量,补足资金流动性,维持公司生存和发展。通过经营来收回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投入需要很长一段过程,以广西境内铁路建设为例: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南宁至钦州北高速铁路工程概算93.3亿元,总长99公里,平均造价为9450万元/公里;黎塘至钦州铁路复线工程概算31.2亿元,总长119.5公里,平均造价为2610万元/公里;按开通运营后每年增收6~8亿元测算,仅收回建设投资就需要16~25年的时间,期间还要承担贷款利息支出的巨大压力。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半数以上委托管理的合资铁路公司处于亏损状况,如浙江省沿海铁路2009年9月开通,当年即亏损3.77亿元,2010年预亏11.89亿元。石太客运专线2009年亏损8亿元,2010年预亏9亿元。京津客运专线每年亏损额达7亿元。由此可见,合资铁路公司的发展正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基础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债务负担重,严重制约了合资铁路公司的发展。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合资铁路公司现金流困境

随着近几年来铁路建设的全面展开,投资规模扩大,铁道部负债越来越高。2008—2010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81%、53.06%、57.44%。这使得银行对铁道部的还款能力产生了担心,银行信贷的投放对铁路运输企业保持谨慎态度。2011年部分银行对铁道部的贷款利率由原来的基准利率下调10%已经上调到基准利率,对铁路建设相关的贷款审批也会更加严格。对于和铁道部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合资铁路公司来说也深受其影响。目前我国的合资铁路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靠自身经营收入维持日常经营成本支出;二是依赖资本金投入和银行贷款进行有线的扩能改造和铁路新线建设。各地方的合资铁路建设均存在资本金出资不到位和工程造价高的情况,铁路建设进度滞后,不能很快提升运能,增加资金流入,加上合资铁路公司资产质量不高,经营效益不佳,自身现金流偿债能力令人担忧,银行信贷资金不愿投放给合资铁路公司,这对负债经营的合资铁路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现金流已经成为合资铁路公司的“救命血液”,由于货币紧缩政策外部“输血”不给力,加之本身“造血”不强,现金流不足成为各合资铁路公司生存、壮大和发展的拦路虎。如何走出后金融危机时代现金流困境,是摆在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合资铁路公司融资策略

铁道部已经着手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探索,宣布铁路建设、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装备制造和铁路多元化经营四大领域向非公有资本全面开放。为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铁路运输企业现金流短缺的困境,合资铁路公司应抓住铁道部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及时解决原投融资体制中的投资主体单一、筹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单一、投资管理方式单一等诸多弊端。通过多样、有效的融资手段补足现金流血液,以保证正常的经营和生存及发展。

(一)拓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

为加快铁路建设的进程,解决筹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单一制约企业融资需求规模弊端,合资铁路公司可利用关联企业战略合作投资铁路、融资租赁、利用保险资金、铁路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融资、建立铁路产业基金、把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融资模式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引入国内外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等,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引导关联企业战略合作投资铁路

对于一些需要铁路运输配套的大型企业,投资铁路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应加以引导、鼓励、吸引这些有实力的关联企业积极参与投资铁路。广西沿海铁路公司与中石油广西分公司共同合作出资建设铁路专用线,双方实现共赢取得良好效益,为其他合资铁路公司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借鉴经验。中石油广西分公司在钦州港千万吨炼油厂建成投产后,急需通过铁路输送外运燃油产品,广西沿海铁路公司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帮助其修建铁路专用线,并从中受益一举三得。一是对方提供资金修建线路,节约了投资支出;二是2011年收取燃油运费1.5亿元,完全投产后每年增收近4亿元;三是每年可增加代维修线路费用1200多万元收入。

2.融资租赁

又称设备租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融资方式,已成为企业更新设备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对于合资铁路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利用与铁道部、其他兄弟公司的合作关系,以支付租金方式融资租赁机车和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等生产急需的固资,可以减轻一次性支付购这些设备大额投资支出,缓解现金流出的压力。

3.利用保险资金

《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试点管理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008年的金融“国九条”为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2010年9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签订《关于平安———赣铁集团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投资合同》。根据合同,江西省将引进保险资金19亿元投资沪昆客运专线杭州———南昌———长沙段等铁路项目。这是保险资金债权投资省部合资共建铁路全国“第一单”合同。因此,积极引入保险资金的债权性融资,是拓展合资铁路建设资金的可行方式之一。

4.铁路资产证券化

合资铁路公司上市融资符合铁道部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铁道部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积极探索运用铁路优质存量资产改制上市,以存量换增量,实现资本市场融资的新突破。合资铁路公司应积极实施和策划上市工作,将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线路及运营组建成独立运营和核算的股份制铁路公司进行市场融资,一方面吸引战略投资者参与公司化改造,另一方面以私募形式招股和公募形式发行股票上市筹集资金,将筹集到的资金再用于铁路新项目的建设,实现滚动发展。

5.发行债券融资

合资铁路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中期债券进行融资,到期一次偿还本息;同时,债券融资成本均在税前列支,较股票融资能够起到避税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债券回购股份的方式调整公司自身结构。

6.组建铁路产业投资基金

组建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弥补铁路建设资金缺口,改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主要投资于未上市的铁路建设项目,是当前各省合资铁路公司开展铁路建设股权性融资的主要途径和现实方式。以地方财政用于铁路建设的资金为引导发起资金,由地方铁路投资集团作为主发起人,选择若干实力雄厚、财务状况良好的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共同参与发起,争取组建一定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地方政府应在相关法律、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以扶持,推动地方合资铁路建设,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7.TOT模式融资

近年来,TOT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它是指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和得到合理的回报,并在合约期满之后,再交回给政府部门或原单位的一种融资方式,是BOT融资方式的新发展。合资铁路公司TOT融资模式的主要思路是:一是对有吸引力、营利能力强的客货运线路经营权,可借鉴公路、航空的做法公开招标出让,盘活存量资产。二是对一些产权明晰、经营方式清楚的闲置设施,如货场、仓库等,转让给民间资本进行物流、仓储项目经营,取得资金后再进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存量资产换增量资产。

(二)加强资金预算分析,融资服务于生产需求

为保持正常经营,尽可能减少融资成本压力,合资铁路公司必须加强资金预算分析,按照经营需求进行融资活动。合资铁路公司主要投资重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需求是合资铁路公司融资需求的最核心部分。财务人员和企划人员应该根据国家铁路发展规划、中央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结合公司实际发展战略,在充分考虑融资成本、还贷支出、贷款周期组合的基础上、根据经营性现金流和投资性现金流的需求,编制公司长期的融资计划,确定融资总额。

(三)优化融资结构,平衡资金动态

合资铁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主要是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以短期为主,而投资活动现金流主要是长期大额资金需求,贷款期限以长期为主,所以合资铁路公司融资需要短期、长期相结合。长期和短期贷款相结合,长期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购置,短期贷款主要用于日常经营需求,贷款期限的选择要根据实际资金流动需要进行,在考虑当期经营需要的同时,对于后期偿还贷款的压力也应该做充分的考虑,避免产生还贷过于集中的情况,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同时,为了能够使贷款与资金使用相配套,尽可能选择分期提款,在与金融机构协商贷款合同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全年预算制定一个相应的提款计划,依照资金需求提取贷款,不仅能够保证资金流充足,还能够减少一部分融资成本。

五、结束语

保险资金投融资范文第4篇

近年来,保监会稳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由于2006年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保险资金运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保监会于7月3日修订并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的修订促进将保险资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生命力,激发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积极性,更好参与资产管理行业竞争,同时推动保险资金更加积极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规模稳步上升

2006年以来,保险资金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形式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尤其是业务规模获得稳步上升,特别是2013年以后,该项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5月末,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300项,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17项,合计注册(备案)规模8938.26亿元,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占比7.4%。

作为保险业创设的资产管理产品,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符合险资特性,较好地满足了保险资金配置需求。如债权投资计划平均投资期限7.54年,平均年收益率6.65%,极大改善了保险资产的配置结构,促进了保险业务的发展。

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注重安全性,标准相对较高。其中债权投资的偿债主体以大型企业为主,偿债能力较好,除国家信用外,90%以上的项目都有大型企业或银行担保,增信措施较为充分,投资风险基本可控。

保险资金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和市政行业,投资规模分别为3994.14亿元、2294.40亿元和781.1亿元。在国家重大工程和重要民生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投资项目,比如投资京沪高铁项目160亿元,投资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550亿元,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了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际上,基础设施项目期限长,风险较低且收益率具备吸引力,与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质较为匹配。在优质资产项目稀缺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等收益率较高的非标另类投资,可以缓解资产配置的压力,同时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收益一般较为稳定,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有利于增强险资收益的稳定性。

《办法》增加了保险业长期资产配置的有效供给,满足保险资金配置的需求,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带来的资产负债配置压力。如原来受限于行业范围、监管效率低、或者单一项目投资比例等因素而无法落地的投资项目,在《办法》简化行政许可后变为可行;在目前金融业降杠杆的态势下,各金融产品供给均呈现收紧状况,但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其对冲经济下行的政策作用,增长明显。

公私合作模式(即PPP)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经济“新常态”和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受到约束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缺口不断增大。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初步测算,未来20年内,要促成4亿-5亿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至少需要40万亿-50万亿元的基建投入,现有的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将面临改革,PPP模式将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

而险资与PPP模式则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推动中国PPP的发展进程中,保险资金将有所作为。险资“安全、大额、长期”的特点,适合作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资金来源。险资对资金安全有较高要求,追求相对稳定的收益;PPP模式强调的是社会资本和政府收益共担、风险共担,PPP项目贷款具有稳定的回报率和安全性,贷款风险较低,符合险资投资的要求。

此外,PPP模式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保险资金通过对接PPP更便于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另一方面,传统的公共服务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融资,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随着保险公司、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PPP领域,这些社会资本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

如何控制风险

对保险资金而言,行业的平均负债久期通常在10年以上,保险资金运用更加注重投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而且,保险资金绝大部分都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在资产负债错配的情形下,利率变动很容易导致利差损,形成保险主业经营亏损。

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中“长钱短用”“短钱长用”“成本收益倒挂”等问题均比较严重。究其原因,缺少适合的投资工具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行业10年以上的资产负债缺口较大,但目前市场上10年期以上的投资工具却寥寥无几。

此次《办法》的出台,对保险资金服务主业最有利之处就在于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改善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和期限结构,从而弥补公开市场投资中长期资产短缺、投资收益率低、权益市场收益率波动大等因素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负面影响。

同时,《办法》取消了投资新建项目的自筹资金比例限制,增加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投资模式,此举能够减轻目前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带来的保险资金新增投资和再投资配置的压力。

据了解,修订前的《办法》规定的可投资基础设施领域较窄,只限于交通、通信、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式也只限于债权和股权两种。本次《办法》的修订取消了上述行业限制,规定了“投资计划可以采取债权、股权、物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这将大大拓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范围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

这不仅将有效地缓解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给保险公司带来的配置压力,还有助于推动保险资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办法》删除了关于资本金比例和自筹资金比例的条款,增加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可投资模式。修订前的《办法》规定“自筹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总预算的60%,且资金已经实际到位和项目方资本金不得低于项目总预算的30%,且资金已经实际到位”,这显然已不适应目前政府对于基础实施投资全面推行PPP模式的新形势。

目前,险资投资基础设施遇到后续风险管理问题是:第一还款来源的现金流风险排查,早期项目的提前还款要求、煤炭等行业标的企业的信用违约风险、平台公司的信用违约风险等等。我们将根据每个项目所处行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加大名股实债和股权基金投资的排查力度,更加主动地参与基础资产管理和投资项目的后续管理,包括参与投资决策,加强与项目方或基金管理人的沟通,灌输保险资金风控理念。《办法》出台后,将更加关注项目的行业风险和退出风险,加强股权回购方面的保障措施。

经过10年的发展,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确实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就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本身而言,由于修订前的《办法》规定的可投资基础设施领域较窄,不利于行业风险的分散。特别是能源、交通都是周期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在当下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上述行业的风险正在逐步显现。

除此之外,保险资金债权计划基础资产行业限定在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领域,目前两类债权计划已现结构失衡,出现了向不动产债权计划的倾斜。根据相关报道披露的数据,2015年全行业注册基础设施债权计划42项1027.5亿元,相比2014年分别下降56.3%和52.5%。而2015年同期全行业注册不动产债权计划69项1019.7亿元,相比2014年分别进一步上升13.1%和5.3%。由于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收益率低,2016年增量资金继续偏向不动产类项目。截至2016年4月末,全行业注册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仅12项207亿元,注册不动产债权计划28项311亿元。

对于险资而言,风险控制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随着险资投资渠道的不断放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多家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探索保险资产证券化、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业务创新,研究为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等提供资金支持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保险资金投融资范文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infrastructure needs to expand to meet development needs. Urban infrastructures are different in their respective economic area, the basic level and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novation selection under the differences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差异性;投融资模式;创新

Key words: urban infrastructure;diversity;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d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13-02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亟需扩大规模以满足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投资主体较单一、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愈发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城市基础设施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有必要结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差异性进行投融资模式创新选择。

1城市基础设施差异性主要表现

1.1 所属经济区位不同城市基础设施所属经济区位不同,使得其投资规模、市场环境、融资环境、项目特点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市场化程度高、投资收益高、资金来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在较大程度上可以由市场解决,政府投入可以相对减少;而落后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低、投资收益低、资金来源贫瘠,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积极性往往不足,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和扶持。另外,发达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着更多问题,比如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给中心城区的交通、环境等带来的压力等。

1.2 基础性程度不同按照基础性程度的不同,城市基础设施可分为“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附属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同建设顺序决定了基础设施建设效用的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基础性程度的不同,确定合适的建设顺序,使有限的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流向重点建设领域,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的附属设施”自发性生长。

1.3 竞争性程度不同城市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特殊性,可以分成三类:一类属于社会公共消费。无法向使用者收费,必须由财政补偿;另一类属于私人消费,可以向消费者收费,通过价格形式予以补偿;第三类属于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之间,向使用者收费只能弥补一部分,财政补助其它部分。因而,不能完全依靠直接市场运营取得投资者要求的全部收益。这种特性决定了其投融资安排不可能依赖单一投融资方式。

2城市基础设施差异性与建设运营主体的选择

纯粹公共服务性质的基础设施,其受益方是整个城市,属于平均受益的情况,其建设和运营应由公共财政支持,如街道路灯、城市道路等,当然并不回避在具体操作中以市场化手段提高建设与运营的效益。特殊群体受益或侧重特殊群体受益的基础设施,其建设和运营有各自侧重点,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其资金的来源可以也应该由市场参与,以保证社会福利的公平性,如高速公路、货运码头等,对于这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更应发挥政府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超前性或急需改善的社会福利性基础设施,是城市为了改善发展环境或转变发展方向而进行的建设,虽然其直接服务受益方可能是某一特定群体,但其间接服务受益方却是整个城市,如落后区域和弱势群体的相关基础设施改善、适应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改造等,其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应该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

3城市基础设施差异性与融资方式创新选择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因此创新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开辟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渠道日益提上日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创新应结合基础设施的差异性进行选择。

3.1 市政债券融资方式选择城市基础设施采取市政债券融资方式具有多方面优势。市政债券融资成本低,它所具有的免税特征使其比国债之外的其他债券更具吸引力;市政债券融资期限长,可长达30~40年,可以更好地同基础设施项目相匹配。另外,市政债券可以监督与促进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只有效率比较高的政府,投资于收益稳定的建设项目,债券才容易发得出去,融资成本才能降低。一旦政府投资于收益率低、风险高的项目,或者政府变得低效率,债券收益得不到保障,债券在二级市场就会被抛售,形成对政府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效率的压力。而准市政债券是那些由和地方政府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发行,所募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这一融资方式在一些城市已经得到了运用。上海市最早进行了“准市政债券”的尝试,1992年7月成立了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简称“上海城投”),其基本性质为专门从事城市建设资金筹措、使用、管理的专业投资控股公司。通过设立隶属企业作为发债主体,申请发行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其发行的债券属于“准市政债券”的范畴。

3.2 信托融资方式选择以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为中介进行股权融资是引入信托资金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一种很好方式。这种方式利用信托集中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并对基础设施项目公司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通过股权交易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而投资者则收获比较固定的投资收益,风险较小,既可以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公司进入营运期后的利润分配,又可于获得短期资本市场投资收益。例如,2008年中信信托发起的“中信远景基础设施投资信托计划”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高速公路、水务新建或已建项目公司股权;高速公路、水务为主营业务的优质企业(包括承包建筑商)及其他领域优质企业公开发行前的发起人股权投资;高速公路、水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包括承包建筑商)等。

3.3 保险融资方式选择引入保险资金作为一种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创新方式有着一些特别优势。其一,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优势,基础设施项目一般投资资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与保险负债特别是寿险负债能够有效匹配。正式因为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优势,所以许多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更乐于吸收保险资金参与投资。其二,保险公司通过对各种金融工具按照风险等级、投资期限、资金规模等进行匹配,大大降低了单一投资渠道的风险。尤其是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期限长、建成后有稳定现金流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保险资金提供了全新的、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同时也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成本,缓解了政府投资压力。据估计,目前中国保险资产已超过2万亿元,按照5%的比例测算,将有超过1000亿元的保险资金可以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当前,保监会正在酝酿调整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有关政策,拟降低对保险公司开展此项业务的人才配备要求,增设省级政府批准的在建项目为投资项目,提高保险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资金占比上限。

4城市基础设施差异性与运营模式选择

在城市基础设施存量和增量的配置上,应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分别采取不同的运营创新机制。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可通过转让项目经营权等方式引进私营资本,提高运营效率。转让项目经营权主要是针对已建成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即通过向民间投资者转让项目经营权来引入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同时盘活存量资产,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投资,为投资新项目筹集资金。这种运营模式选择的优势在于,经营权的转让风险小,收益稳定,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强,同时,通过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转让项目经营权是私人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一个较好方式,尤其适用于城市道路、桥梁、公共厕所等城市基础设施。

对城市基础设施新增资产,应积极进行运营模式创新,如PPP模式。PPP模式是公私合营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称,涉及私人机构资金在设计、融资、建造、运营等环节的投资全过程。在PPP模式下,公共部门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如基金)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该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在PPP模式的应用上,根据不同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PPP模式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BOT、TOT、BOOT、DBFO、ABS和PFI等都属于PPP范畴。

参考文献:

[1]刘群红,左文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方式的差异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2006,(12):42-43.

[2]黄如宝,王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及创新研究[J].建筑经济,2006,(10):5-8.

[3]高峰,郭菊娥,李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私合作模式[J].经济导刊,2009,(7):68-69.

保险资金投融资范文第6篇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现状

(一)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程度也不高,资本市场起步相对较晚,金融体系还欠发达,也很少利用信托、证券等融资工具,融资效率低下,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形成了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的局面。

2、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也同时制约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土地出让金作为支持地方发展支柱,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上明显力不从心,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被迫靠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支持保障业。这也同时给地方政府在其他社会事业方面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

(一)政府财政预算资金

一是公共预算安排资金,主要是中央补助、省级补助、市县公共预算和地方政府债券安排资金。二是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资金,主要是土地出让净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后的余额(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二)自筹资金及社会机构提供资金

社会机构提供资金目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资金以及地方政府或投融资平台通过商业银行贷款、信托、债券,各类基金等融入的资金。

三、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对策建议

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策略,以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融资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关注。

(一)加强融资力度,实施融资创新

面对大规模融需求,创新融资方式加大融资力度,通过培育多元化的融资主体,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重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运作方式”为主体的保障房融资体系。政府部门还应积极探索债权、股权以及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模式,保证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的多样化,鼓励各种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二)构建保障性住房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

建议成立专门保障性住房融资(贷款担保或保险)机构,如:河北省各地市均成立了专门的保障房融资平台,这样既能为各市融资提供贷款保证,又可以为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提供融资服务,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执行,有效减少金融机构信贷的风险。

(三)建立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作为房地产证券化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发行基金的方式募集公共投资者资金。这种投资发行风险相对较低,可以有效疏导社会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现状。鉴于廉租房不租不售,现金回流小,但租金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可采取REITs的运作方式。信托资金拥有成熟的运作团队和运作经验,可以与保障房的承建方合作设立项目公司,负责保障房建设,建成后由政府管理中心进行回购,项目公司收回投资,信托资金退出。

(四)引导保险基金参与保障房融资

依据《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可以采用股权、债权、物权以及债权转股权等不同方式。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为民、利民的安居工程,土地为政府划拨,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宜采取债权形式,即仅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供资金,物权、股权形式目前暂不具备操作条件。如太平洋保险上海公租房项目均采取的就是债权形式。即:保险资金与地方政府合作,向地方政府委托的承建主体提供资金,还款来源为保障性住房的出售或出租收益(包括政府回购款项、保障性住房偿债基金、租金收入和出售收入等),政府融资平台或大型国企作担保。

(五)设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进一步完善各级融资平台

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平台一般是由地方政府主导设立,具备专业化运作能力的国有非盈利投融资公司。目的主要是为政府保障性住房融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效载体,其实质在于调动多方资源,通过整合运作,解决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筹集,足额配套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并将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常态化有效管理的一种机制平台。建议地方政府加强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和风险管控,做好风险防范,确保资本金充足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

(六)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融资支持。住建部等部门于2010年6月28日颁布了《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项目贷款管理办法》,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确立了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保障制度中重要融资平台的地位,住房公积金建设贷款作为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为保障性住房提供政策性支持。

四、结语

上一篇:经典遗传学范文 下一篇:海外营销市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