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教学教案设计范文

时间:2024-01-12 11:23:27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篇1

关键词:个人教学语料档案建设;词汇深度知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所属项目名称及编号:该研究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个人教学语料库建设与外语教学》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号:2010-QN-17。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元素,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来看,英语词汇的使用不尽如人意。濮建中(2005)曾就此问题,针对几个英语常用词(reach,attention,same)类连接和搭配的使用情况,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常用词深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处在较低水平,学习者使用的搭配对于本族语者而言,很多是不够典型,甚至是不能够被接受的。濮建中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还没有注意和重视从地道的目的语中学习词的组合,而只注意单个词的声、形、义以及少量词组的学习;当需要表达某一意义时,许多学习者的记忆词汇中还没有现成的能表达类似意义的地道词块。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不合格词块的大量存在,这也是现代英语教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

究其原因,除去学习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外,教师和教材作为语言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接触语言的质与量。

为此,Sinclair提出,以词汇为纲的外语教学就是首先从大型自然语料库中选择最常见的词形,然后学习这些词的最基本的使用模式,再接着学习与这些词最常见的搭配。因此,语料库的介入显得十分必要。

一、语料库与外语教学结合的优势

目前,语料库已经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与外语教学。近些年来,各种类型语料库的建设也是研究的热点。语料库与教学的结合,不仅能促进发现式学习,更能为学习者和教师的语言输入提供大量的真实语料,减少教学过程中与真实语言的差距,有助于学习者语言的内化,减少中国式英语的产生。

技术方面,与教学结合后,教师可以通过语料库实现以下过程:KWIC索引,词汇搭配,类连接,扩展语境,语义韵等。KWIC即语境中的关键词,其索引可包括关键词及语境。通过检索英语关键词,可提供词汇、搭配或构词法等大量的真实例句。通过分析和归纳,确定特定语境下的具体词汇意义及其该语块内部的语法关系,从而将词汇与语法,单词与语块,语境与意义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词语搭配、类连接和语义韵的学习。这样不仅扩大了语境,还有利于扩大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二语习得的过程,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而搭配是指“在文本中实现一定的非成语意义并以一定的语法形式因循组合使用的一个词语序列,构成该序列的词语相互预期,以大于偶然的几率共现。”如avoid常与表示消极意义的词进行搭配,比如eye-strain,insomnia,disgrace,scandal等。与搭配相关的另外两个重要概念是类连接和语义韵。类连接(colligation)是词语搭配发生于其中的语法结构和框架,因此它是较之词汇搭配更高一级的抽象。由于这些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和关键词在文本中高频共现,后者就被“传染”上了有关的语义特点,整个语境就弥漫了某种语义氛围,这就是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上述几个方面都是英语词汇学习的重点,语料库的介入,在提供真实语料的基础上,帮助学习者在词语搭配、语义韵等方面进行细化学习,使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二、个人教学语料库的建设

语料库与外语教学的结合虽然能促进外语教学改革,但二者结合的进展缓慢。究其原因,除了技术障碍外,语料库资源的难以获得,也阻碍了其进程。目前已建成的大型语料库资源虽然相当丰富,但由于版权的问题,与教学的结合受到了很多限制。一些网上语料库虽然免费,但检索例句有限,语境不全,且语料选择没有自主性,也不方便全面应用于教学。

语料库的建设首先要确定建库目的。该研究的建库目的是应用于教学,这决定了语料库的规模不需要很大,而语料的选择也可有所偏重,即在遵循真实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开放性和动态性原则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文本的比例分布、风格和难易程度上有所倾斜。

在语料文本输入计算机后,还要进行一些加工,一般来说是语料的标识和赋码。语料库的标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文本性质和特征进行标识,一类是对文本中符号、格式进行标识。赋码一般是对词类和句法的赋码。所谓赋码就是对文本中每一个单词赋予相应的词类码,也可称作语法码。赋码还包括对标点符号的赋码。一般来说是计算机自动赋码,但为了确保准确度,还需要人工校检,主要是针对词类标注。句法赋码,即对文本的每一句话进行句法标注,比较常用的是UCREL小组的概率赋码系统。

三、专门语料档案建设

考虑到语料库建设的难度和技术门槛,笔者建议教师根据需要建设专门语料档案。语料档案针对性、实用性强,可操作,它不要求严格的语料抽样和技术规范;也不强调各种语料间的平衡和整体语料的代表性,它没有太多的限制。具有初步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外语教师皆可将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资源储存为机读文档,按一定的结构编制,组成语料档案库。由于语料档案的建设操作性强,技术起点低,虽不具备专门语料库的许多特征,但实用性极强,并可直接应用于一般的教学,也可代替语料库,进行普通的关键词、词汇搭配及语义韵等的检索,价值不可低估。语料档案完全可以作为个人教学语料库的代替品存在,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语料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语言研究与教学的飞跃。语料库技术不仅能为外语教学提供大量真实语言的输入,更能促进学习者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以及语言的内化。但语料库与外语教学的结合却受到了种种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外语教学的进展。而个人教学语料档案的出现不仅能克服传统外语词汇教学中真实语言输入的难题,更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对词汇深度知识的探讨与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外语教学改革。因此推进个人教学语料档案的建设势在必行。它技术起点低,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可直接应用于一般的教学,也可进行普通的关键词、词汇搭配及语义韵等的检索,具有初步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外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即可建立。建库者不需要具备专门语料库的理论技术知识,方便普及,价值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濮建中.外语教学中的搭配、类连接及词块[M].语料库应用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卫乃兴.词汇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篇2

学习词汇,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在阅读课的导入环节,即阅读课开始后几分钟内进行词汇教学,尤其是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核心词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并可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再遇这些词汇时加以巩固。因此,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尝试在导入环节融入词汇教学,形成了阅读课的词汇导入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不同类型的阅读课词汇导入法。

一、开门见山式

【教学案例1】NSEFC Book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阅读课的导入环节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start a new book,Book 2. And this book begins with Cultural Relics. What are cultural relics?

S: I think they are things from the past.

T: Thank you! You are almost right. The word “culture” means the beliefs, ways of life, art and customs shared by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The word “relic” means an object, custom or art form that is holdover from old times. So cultural relics are traces or features surviving from a past age and serving to remind people of them. Now let me show you some pictures. Please think of what they are and whether they are cultural relics or not.

【评析】开门见山式词汇导入法适用于主题涉及新词汇的阅读课,尤其是那些新词汇较抽象时,用直入主题讲解的方式能为学生扫除理解障碍,若配上相关实物图片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案例1的单元标题为“Cultural Relics”,这两个单词既是课文核心词汇,也是新单词,而且又比较抽象,教师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呈现并解释了cultural relics,易于学生理解主题,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二、头脑风暴式

【教学案例2】NSEFC 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阅读课的导入环节

T: Morning! Class! 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 Work with your partners, and list as many as you can.

【评析】头脑风暴式词汇导入法适用于主题较为宽泛的阅读课,为学生搭建一个利用发散思维搜索已学词汇的平台。学生中词汇量大者必然会输出一些其他同学不太熟悉的词,借此,教师可适当拓展其他学生的词汇,以旧带新。如在教学案例2中,大多数学生输出了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Day, Thanks-giving Day, Christmas等旧词,少部分学生输出了Easter, Valentine’s Day等新词,教师趁机在黑板上写下新词汇,让全体学生一起掌握。

三、竞赛式

【教学案例3】《21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二版第448期第一版Enjoy Your Job阅读课的导入环节

1. Ask the students to try to remember the words in the two lists in three minutes.

2. Divide the class into four groups. Ask the students to fold the newspapers. Make the four groups compete in translating the jobs without looking at the passage.

【评析】竞赛式词汇导入法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竞赛的热烈氛围中开始一堂阅读课既适用于常规课堂,也是借班上公开课时开课教师偏爱的方式,因为这种积极氛围有助于减少陌生师生间的距离感。教师要注意将竞赛规则讲解到位,赛后公正评出优胜者,适当给予肯定与奖励,且适时带读、解释所涉及词汇中大部分学生所不熟悉的词汇。教学案例3中竞赛内容为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工作名称,有些词汇如author, artist, firefighter等为课标词汇,要求学生掌握,可在竞赛时在PPT上逐个跳出此类词的中文,要求学生抢答翻译成英文甚至要求拼写,抢答正确者得分。有些词汇如psychologist, CNC machinist等不是课标词汇,为话题拓展词汇,不需要掌握,能认读即可,可在PPT上逐个跳出英文,要求学生抢答翻译成汉语即可。

四、多媒体呈现式

【教学案例4】NSEFC 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阅读课的导入环节

T: Morning! Class! Please watch a video clip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what you have watched:

____ percent of what we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s non-verbal, including tone of voice, ____, ____ and .

T: So what’s your answer? Yeah, together. 93 percent of what we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s non-verbal, including tone of voice, posture, facial expression and different gestures.

T: What does posture mean?

S1: The way you stand or sit.

T: Good. And gesture?

S2: The movement of your body, especially your hand.

T: Right. Thank you! Can you use two words to replace “posture, facial expression and different gestures”?

S3: Body language.

T: Right. So body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communication.

【评析】教学案例4先播放了一段介绍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视频,用视频呈现了部分课文中的新词汇。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视频、音频等教学材料作为导入环节的内容是阅读课的常用手段,因为多媒体方式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动态性且信息容量大。用多媒体呈现视听语言材料,在生动的语境中引出新词汇,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新词汇。教师要注意根据阅读课主题挑选适合的视频、音频素材,并根据素材语言难易程度选择随后的词汇教学方式。

五、情境式

【教学案例5】网络文章What about Abstinence?阅读课的导入环节

T: Morning! Everyone! I like reading books. What do you like?

S1: I like watching movies.

T: If you watch a lot I will have some advice for you: You’d better abstain from over-watching movies because it does harm to your eyes. (Write down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PPT shows a picture of Kong Fu Panda with food.)

T: What does Kong Fu Panda like?

S2: He likes eating.

T: I also have some advice for him: He is too fat. He must abstain from overeating. (Write down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Can you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bstain”?

S3: To forbid somebody or to prevent somebody from doing something.

T: Thank you! Abstain means to decide not to do something, especially something you like or enjoy, because it is not good to your health, or it is considered morally wrong. Now I’d like you to complete some sentences using the new word “abstain”.

Sentence 1: Mr Green is suffering from lung cancer, so he _________.

S4: So he’d better abstain from smoking.

(Show the following picture.)

Sentence 2: If you want to lead a happy and healthy life, please _______ before marriage.

T: What does the poster mean? Can you see the bride and the bridegroom?

S5: I think the poster means if you are pure, you will have happy marriage. So please abstain from sex before marriage.

T: You make a very good sentence. The practice of abstaining from something is called abstinence. (Show the following picture.) Look, these young people choose abstinence. Now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a passage about abstinence. I’d like to see whether abstinence is your choice or not.

【评析】教学案例5包括了情境猜词和情境造句两个读前活动。abstain与abstinence 是文章关键词。笔者放弃了对这些词进行开门见山式的讲解,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猜词中领悟词汇含义,在造句中掌握词的搭配与使用,意在让学生更深刻到位地理解词汇。设置情境时配以图片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情境,促使其输出准确的语言。经过这个情境式猜词造句的导入环节,学生不仅掌握了关键词,而且对于阅读材料的主题有了一定了解。

正如一堂课的导入可以是多元的,综合各种方式,词汇导入法也一样可以多元灵活。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阅读课的词汇教学目标设计各种导入活动,结合多种元素进行词汇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教学。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篇3

通过参与这个研讨会,我了解了各校对词汇教学的研究情况。教研室提出有效的词汇教学这个话题已有两年。两年来,各校初中英语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反思,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就词汇教学的呈现方式、呈现时段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不顾学生实际,一味地先教单词再处理听力或阅读的做法少了;在词汇的分层上大家也达成了共识,不同要求的词汇应该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处理方式;另外,在词汇教学的评价上,虽然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是,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仅依靠听写来检测词汇教学的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真实的语境,帮助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词汇,努力提升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各校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初一的两节课,突出语音教学,但是设计太浅,似乎是小学的教法,后来教研室教师在点评的时候也讲到初一与小学的不同,要有点挑战性,否则学生很快会厌倦,不能一味地领读再领读,单词要在语境中复现,而不是简单操练。

初二的两堂课,英语教师课前与学生互动熟悉环节做得很好,知识铺垫做得很到位,这次教授现在完成时,总体感觉不错,“贫困女孩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成为大学生”的经历设计得很贴近学生的认知。

初三的两堂课是最好的。外国语中学檀老师的课我听得最认真,虽然点评教师提出了PPT上有几处错误以及口语当中有口误等问题,但我觉得他的口头语言运用相当熟练和地道,上课有激情。外国语中学李老师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学生的表现,流利和洋气的语言、自信大胆的表情、灵活的语言运用能力令人啧啧称赞。她选取的主题也比较有挑战性,“If you had one million dollars, what would you do?”学生愿意说,而且答案精彩纷呈。教师对这节课非常赞赏,它给够了学生说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确实,如果学生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敢于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自信心肯定非常强。

六位上课教师语言素质都相当不错,特别是流畅的口语表达以及地道的语音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教师上课的肢体语言、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都很自然,教师的沉着自信是做好一切的基础。

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在研讨会上也对我们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第一,PPT不能太多。一堂课一二十张就够了,而且画面上不要有小动物跳动。第二,教师给学生呈现的知识和语言必须尽量规范准确,板书的词、PPT上的内容以及教师口语呈现都要做到精准。第三,教学目标必须具体细化,不要太空泛。第四,导学稿的问题如果弄得不好,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

通过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对如何提高中学英语教学作了深刻反思。

1.努力夯实教师自身的语音基本功。教师应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的听力和模仿训练,使自己的口语更加流利。听力材料可以是BBC或VOA,同时上课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减少错误。

2.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我们学校的学生应该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是不错的,但是学生的口语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特别是与其他兄弟学校距离较大,表现在初一时发言大胆但语言不够流利;而到初二、初三时支支吾吾不肯大声说,这与教师的做法和评价都是有关的。要想使学生模仿得更地道,“口语俱乐部”要承担更多的任务。教研组要进行研究,英语学科与数理化是不一样的,最好增加一节口语课,专门练习模仿。

3.课堂设计问题。吃透教材是第一步。教师要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所暗含的线索,理清思路,设计活动时要给学生搭台阶,但如何处理放手让学生做与给予拐杖这对矛盾,如何实现教师讲得少,学生练得多,讲练如何的形式以及设计什么样的活动还需教师进一步探索。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篇4

一、明确学习任务

初中英语教材(人教新目标版)各模块都有相同的单元结构,每单元由Section A和Section B两部分构成。

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Section A是该单元基础的教学内容,包括词汇、语法、功能,以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为主要教学形式,是体验和感知语言的阶段;Section B是在Section A的基础上对单元话题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尤其是词汇拓展,在进一步听说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写作能力,主要是语言的学习、巩固和运用阶段。每个单元这两部分都设计了从1a到3c的内容,Section B部分的2a、2b和2c都是已阅读为核心设计的。例如,Reading包括:2a是阅读前的预热活动(几个问题或词汇拓展,练习快速阅读);2b是阅读中的理解活动(对话或短文,跨两页);2c是阅读后的检测活动问题 ( 可以是关于文章的更多问题,也可以是根据上下文猜测和理解词义; 或根据课文意义完成短文,综合理解,或拓展延伸练习,依据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开展讨论)。此外,紧跟在阅读文章后面的是Reading strategy。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以九年级 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中的Reading部分为例,进行阅读教学导学案设计。

(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利用几个问题或词汇拓展,练习快速阅读。

1.What are the mooncakes like?

2.What are the mooncakes made of?

(二)学习交流与问题讨论:

Fast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s

1.What is the story about?

2.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Detailed reading for important information

关于文章的更多问题,从细节到文章的深层理解。

Read the passage again.Put the events in the corret order

――Pang Meng tried to steal the medicine.

――A goddess thanked Hou Yi by giving him magic medicine.

――Chang’e refused to give Pang Meng the medicine and drank it all.

――Hou Yi shot down the suns and saved the people on the earth.

――Hou Yi was very sad and watched the moon at night,and wished his wife could come back.

――As a result, Chang’e became light and flew up to the sky.

――Hou Yi planned to drink the medicine with his wife.

Post-reading

根据上下文猜测和理解词义。

根据课文意义完成短文,综合理解。

(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练习,依据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或细节开展讨论。

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学习任务清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教材中的任务设置,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整合、删减或添加,也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或学习形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把本学案的重点和难点呈现给学生,并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突破重点和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要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分类,突出英语单词的词性、构词法、搭配等特点,以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特征的掌握,便于他们记忆和学习。对于其中重点词语,如名词、动词词性的stop,过去分词stopped,现在分词stopping;第三人称单数stops;常用词组stop doing或stop to do sth,教师应把与该词相关的语言知识详细地呈现给学生,而后根据语境进行练习,突破其难点――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它。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其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正确运用英语基本的语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而只有突破这一难点才能培养他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加强难点突破,在完成对重点词语及其常见词语搭配识记的同时,加强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巩固和掌握。这样,导学案才具有更高的价值。此外,教师也能通过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使课堂讲解更具有针对性。

三、清晰的教学过程

导学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教师在设计的导学案应有清晰、完整的教学过程,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研讨和课后反馈。清晰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具备以下几点:学习目标、重难点、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以及课后作业。在每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课前,教师先把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预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对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提出问题,研讨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实现师生互动,完成学习目标。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篇5

【关键词】语用学 低段英语词汇教学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25-01

一 引言

苏教版牛津英语一二年级教材分为A:Learn to say(话题部分)、B:Look and learn(单词部分)、C和D活动版块。结合英语新课标要求和我校学生的特点,英语新授课主要包括A部分课文对话和B部分的单词。

二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

语用学是研究某一语言的使用者如何利用句子而达到成功的交际的一门语言学科。换言之,语用学是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研究特定的话语意义。语用学的三个主要理论包括: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

奥斯汀认为,当人们在说一句话时,要同时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即字面意思;言外行为,即考虑说者与听者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而进行的言语活动;言后行为,其功能并不直接在话语中体现出来,而完全取决于言语的情境。

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塞尔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例如,当要求别人为自己做某件事时,我们往往不直接下指示,而是用一些婉转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Can you open the door?”说话人并不是询问听话人有没有能力关门,而是请求他关上门。

格赖斯认为在进行会话时,说话人必须遵守或满足某些条件,以便自己说的话能够被听话人理解和接受,而听话人也必须遵守某些规定,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会话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这被称为合作原则,具体包括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上述准则是交谈双方所应遵循的,但违反准则的现象到处可见,格赖斯对此的解释是说话者虽然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但交谈并不会因此而中断,因为话语从深层次来说并未违反合作原则。当听话者领悟到这一点时,此类话语便产生了会话含义。

三 语用学理论对低段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范式流程

语用背景下的低段英语词汇之情境串教学的基本流程:(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在语境中呈现词汇,辨析词义、猜测生词;(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利用语境;(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4)引导建构,解决问题,在语境中运用词汇;(5)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2.范式策略总结

第一,新授课要设置真实的语言情境,如老师用玩具引入课题:My toys。老师设置了一个玩具店的情境,在情境教学中新授单词和句型。第二,Warming-up(课题导入)部分要与新授的presentation(呈现)相结合,不可以有拖沓现象。如warming-up引入My toys课题,从My toys引入a doll这个单词。很快呈现单词文本。第三,新授课中的句型呈现主要有两种方案:A方案,新授时,教师侧重Part B词汇教学,在词汇语用教学的指导下进行Part A的新授。此时,方案A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四会”掌握B部分的单词,“三会”掌握A部分的句子。B方案,新授时侧重于Part A句型的教学,词汇主要作为教学内容丰富句型、巩固句型。此时,方案B的教学目标是:能够“三会”掌握句子,并且能够熟练地英语所学句型,“三会”掌握单词。第四,新授过程中要有多重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新授的教学目标。第五,词汇的语音教学。第六,拓展。拓展不是新授课的重点,但拓展在新授课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衔接的作用。拓展不能太过。我们新授课的拓展范式要求一二年级不能够超过两个生词。第七,家庭作业。根据方洲小学“七认真”要求、英语组新授课范式,家庭作业要在课堂上留足5分钟。回家听读作业要鼓励学生注重语音、语调的培养。

四 小结

总之,我们应高度重视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将其贯穿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计语言环境,讲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词汇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文化中的真正含义,掌握言语行为的实际意义,从而根据自己的表达意图来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以达到真正的交际沟通目的,同时也掌握运用这一体系进行交际的能力。

低段英语新授课之语用背景下的词汇教学范式课要求教师在英语词汇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讲解,即量的积累,还要在语用学原则指导下,围绕本节课授课目标,合理设置情境,在语用的背景下,依托情境串,每一步的教学设计都细分目标,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有的放矢、层层递进。

方洲小学英语组范式课研究正在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希望在领导的关怀和组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篇6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A 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了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最高标准定为八级,并对每个级别的词汇学习都作了目标描述以及词汇量的规定。八级词汇目标要求(即学生高中毕业时应达到的水平)学生能够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至500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比2001年7月版新增500个词汇。可见,词汇的学习,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目前高中词汇教学的状况和困惑

(一)教师方面

当前仍然有一部分教师的教法仍相对陈旧,效率不高,他们在教课文生词时只是先将课本后词汇表里的生词领读两到三遍,而后再讲解教材中出现的生词词义,甚至有些脱离了原文,讲解词义或用法。这种简单的词汇处理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造成了学生对生词学习的厌倦情绪,即使在教师讲解之后,依然对课文生词的词义和用法模糊。

(二)学生方面

有的学生词汇学习的目标不明、方法不当,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现今,不少学生在学习词汇过程中缺乏指导,只顾机械地死记硬背,虽然单词的拼写和意义都很清楚,但却不知如何运用。还有许多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在考试前集中突击,这样背得快,忘得也快。

二、中学生的词汇教学探索

(一)设立导学案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我校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重心前置的先进教学理念。重心前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师生将教与学的时间与精力过度地花在课后作业上,使学生于课前先学,课上有准备的学,使教师课前充分了解学情,课上有针对性的教。

(二)课堂有效生成

由于有了导学案的引导,学生对所学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所以课堂主要任务是解惑和运用词汇,为学生有效运用词汇创造良好的条件。

1.答疑解惑

首先解决我们学生导学案上的“puzzles”,对其共性的和典型的难题全班解答;其次检查同学的发音,更正错误,确保学生正确拼读生词;最后是对重点单词进行拓展延伸,比如make的相关短语,让同学举出更多的例子,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运用与实践。

2.知识拓展

这个部分我们设置一个教学案,将本单元的一些其他的知识点,还有导学案中出现的一些固定的搭配、短语,可以在教案中加以补充说明,以填空、翻译的形式出现,巩固词汇知识。

3.运用词汇

以牛津教材模块七第四单元为例,在学习这个单元后一部分词汇时候,笔者就设计一个情境来运用所学的词汇。要求学生“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a traffic accident,using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s many as possible。”以下就是综合学生所述整理的故事:Here comes the news flash.

On May Day,a couple got seriously injured due to the carelessness of a driver who had consumed alcoholic drink.

The traffic lights turning green,the old couple walked slowly to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pavement. Suddenly,a lorry ran towards them at a high speed. The pedestrians surrounding them screamed. But it was too late when the couple realized what had happened.

The number of road accidents arising from driving after drinking has risen greatly over the past years. Though they may be fined heavily by the police,many drivers still drive after drinking,which is an invitation to traffic accidents. By doing so,they not only violate the law but also show no respect for life

当然,英语教学中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情景语境词汇语境教学,所以教师要多创造语境,比如角色扮演、参与活动、课外阅读等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词汇只有依存与一定的语境才有生命力。

(三)课后训练

有研究表明,学生至少需要与词汇接触5-16次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个词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次反复再现词汇是我们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黄远振,2003),所以课后的巩固达标也是很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课后的作业上设置了两项,一是单词拼写(首字母和中文),二是翻译题(汉译英),再现词汇,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词汇。

三、结束语

近年来,不少优秀教师对词汇教学进行着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帮助我们的学生有效掌握词汇知识。确实,单纯的词汇教学只是让学生学到语言的框架,却无法学到语言的内容。对于中国的外语学习者来说,词汇错误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词汇错误与其他错误之比是3:1或4:1。所以对我们的英语教学者来说,从事好英语的词汇教学,真正的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与追求。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篇7

一、设课方式:分层设课、翻转课堂

以原著阅读为主的英语课程,主要采用分层设课、学生自主选课的方式,班容量为25人。高一年级设置基础、初、中、高级四层,高二年级设置初、中、高三层,课程采用学段制,每学段10周,前9周授课,第10周考试。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参照学段初期诊断性测试的成绩评级、课位及师资安排,自主选报课程,选报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在所选课位到达相应专业教室上课。

除采取走班选课制外,翻转课堂这一预学在前、讲授在后的教学模式也有别于传统课堂。在该模式下,学生须在课前借助导读学案自主学习预定的阅读内容,预学后带着思考和疑问参与课堂讨论。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学习能力可划分为六个层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翻转课堂会延伸至后四个层级,实现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对学习内容多样性的需求,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深化学习内容难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选材依据:经典原篇、四维考量

语言学家Krashen在语言监察理论(the Monitor Model)中曾提出i+1输入假说,该假说的要点有四:大量的输入为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语言输入需可被理解;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输入的语言必须真实、有意义[2]。Johnson和Willis等学者指出,真实的语言输入更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形成,有助于读者整体把握语篇结构,欣赏语言之美[3][4]。以i+1输入假说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校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好、有简易英文读本阅读经历这一学情,高中英语课程选用英文原著进行教学。

确定了原著阅读这一方向,如何筛选出略高于读者水平的文本,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该问题的核心是实现文本难度(Text Readability)与学习者水平(Reader Ability)的匹配。经查阅文献,笔者发现主要有四个因素会影响文本难度:词汇难度、句式复杂程度、文本体裁和文本题材。综合考量这四个维度,可以基本确定文本难度,再通过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对二者进行比对,便可初步选出略高于读者水平的原著读本。

三、课程实施:以英文原著读本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为例

明确课程安排和选材依据后,如何设计课程,成为课程研发的核心。本文以Malcolm Gladwell所写的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为例,从课程实施的四个方面介绍英文原著阅读教学实践的做法和反思。

1.教材编注:单词分类,扫清障碍

阅读英文原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读本词汇量过大,当读者遇到满篇生词、深感不知所云时,他们会自动关闭情感“过滤器”的接收“阀门”,任凭文本再生动优美,他们只会充满抵触情绪。如何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词汇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在选材时注重词汇难度级别与读者水平相匹配外,笔者还对读本的词汇进行了分类处理,一类是高中阶段无需掌握的超纲词汇,一类是课标要求的必会词汇。超纲词汇采用加脚注,标注音标、词性及文中对应词义的方式,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课标词汇则用粗体标出,附配套的词汇学案(见图1、表1)。学生须按照阅读进度完成学案对应内容,不仅可以监督学生的阅读进度,还可以通过英文原著读本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锻炼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若配以相应的词汇测试,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

除词汇易造成阅读障碍外,较长的文本也容易给讲授过程增添不便。具体来说,由于英文原著读本的段落较多,讲授时须耗费时间指明内容所在位置。为方便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快速指明所述内容,笔者在教材整合的过程中为每个段落加注段落编号(见图1)。

2.导读支架:循序渐进,梳理框架

完成读本编注以后,教师需要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导读学案。导读学案要实现“支架”功能,帮助学生完成文本预读任务。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scaffold),后被引入教学中,形象地将教师所提供的帮助比喻为辅助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意义的“脚手架”[5][6]。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需要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设计导读学案时需要从所侧重的教学视角逐层深入递进,为学生搭建任务台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预读任务。

以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为例,鉴于其文本体裁为议论文,故在设计导读学案时以帮助学生理清议论文语篇结构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设计每一章节的导读学案时,均会设计“主要内容及功能”这一题目,以表格为主,督促学生在阅读长篇议论文的过程中能关注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对应功能,阅读后能梳理出一条主线。

在设计具体的开放性导读问题时,应围绕议论文的三大核心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通过设问帮助学生解读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会搜寻论据,辨别论证方法,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阐明个人观点。具体的题目类型有:主要内容和逻辑梳理;文化背景(解码句子、名词解释);细节定位(理清关系,收集论据);观点态度(解读作者观点、态度);深层理解(运用议论方法阐明个人观点);开放性问题(联系实际生活+自己提出问题)。

在设计具体问题时,笔者综合借鉴了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按照意(making meaning)、绎(making inferences)、议(making contribution)、疑(making questions)四个思维深度逐层递进的过程为主线设置导读问题[7]。在具体设问的过程中,通常围绕某一核心话题逐层设问。例如:

(1)In the 1940s and 1950s, what kind of people were wanted by prestigious law firms?

(2)Do other professions also have a preference for people with certain “antecedents”? What are the professions and what preference do they have?

(3)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phenomenon?

该问题设置分为三层,由事实题入手,首先,让学生找到读本中对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顶级律所招收员工的理想类型进行描述。其次,找到逻辑关系,推演到现实生活背景下,议论何种工作对雇员有某种特定偏好。最后,落实到开放性问题,追问学生对该现象的看法。

3.课堂形式:文本细读,突出亮点

在设计导读学案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议论文这类语篇的整体把握,帮助学生抓住一条主脉;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注重突出亮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综合来说,即在学习时拎得清,学习后记得住。

这里运用一个范例展示如何巧妙借用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合理选取角度,突出亮点。以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中对华尔街顶级律师Joe Flom的描述为例。Joe Flom其貌不扬,受犹太人身份限制,在1940年间很难在美国顶级律所谋得职位。书中这样描述Flom:“He is slender now, but during his heyday, Flom was extremely overweight. He waddles when he walks. He doodles when he thinks. He mumbles when he talks…”作者用三个押尾韵的动词生动地刻画出Flom笨手笨脚如同鸭子般摇摆行走的步态、思考时乱涂乱画的随意及说话时口齿不清的窘态,-dle和-ble这些尾音在言语间显出几分调皮,又透露出作者对Flom的戏谑。

在讲授修辞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图片、朗读等形式辅助学生猜测词义,帮助学生体会修辞之美。若做进一步引申,则可介绍与押尾韵对应的压头韵,如wind, whipping, wildly,不妨让学生尝试朗读,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可体会到w这种送气音将风送出的感觉,描绘的大风呼啸的情境会瞬间浮现出来。语言的使用为达致某种目的服务,在实现作用的过程中又彰显其无限的魅力。

4.效果反馈:篇章结构、文章内容、阅读兴趣

课程结束后,笔者收集了班上所有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表示掌握了一定的非虚构类文本处理方法,学会了用锁定关键词句的方法把握段落和文章大意并概括成句,养成了划分层次的思维习惯,基本能够判断各段对全文的作用及各段的内在联系。在选材方面,他们也给予充分肯定,表示读本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教会他们以从未关注过的角度看待问题。在阅读兴趣方面,学生表示对英语原著阅读的兴趣有所提升,发觉英语阅读不仅有意思或帮助提升某方面的语言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或许,这才是真正地把英语运用到生活中。

虽然课程得到很多积极正面的评价,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分配问题,如何让翻转课堂做到注重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课下效率、不让概述性问题占用学生过多课余时间及提高课堂效率,做到课上充分展开讨论又兼顾进度,不至于拖沓。究其根本,如何设计核心问题(Essential Question)为重中之重,若能化繁为简,减少题目数量,增加含金量,为下一步我们要探索的内容。其次是国家课程与原著读本相结合使用的难题。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曾尝试将国家课程放在学段中期开设,也曾尝试将国家课程放在学段末期开设,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有效兼顾国家课程和所选原著读本,还须进一步尝试和摸索。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 2016 (5).

[2] Krashen, D. 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lifornia: Pergamon Press Inc, 1982.

[3] Johnson, P.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Building Background Knowledge[J]. TESOL Quarterly, 1982, 16(4).

[4] Willis, J. Concordances in the Classroom without A Computer: Assembling and Exploiting Concordances of Common Words[A]. In B. Tomlinson (Ed.),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44-66.

[5] Bruner, J. S. The Ontogenesis of Speech Acts[J].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1975 (2).

[6] Vygotsky, L. S.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J]. Mind in, 1978 (3).

[7] 陈则航.批判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J].中国外语教育, 2015 (2).

词汇教学教案设计篇8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两课”评比 英语教案设计

笔者于2015年参加了无锡市英语课程的“两课”评比活动,结合参赛经历,现谈谈英语教案的设计。以凤凰职教出版社《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三部分为例,就这六个部分做探究。

一、熟悉教材及学生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职学生教材的选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语言材料要有真实性与时代性,注重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和未来职业,能激发学习兴趣。以Unit 6 “Go Out and Enjoy Life”为例,从教材及学生两方面作分析。

(一)教材贴近生活。本单元以“Go Out and Enjoy Life”为主题,第三部分活动内容涉及音标、词汇、语法及一些对话、竞赛,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问路和比较不同事物的优缺点。整部分教学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为设计好一堂优秀的英语课,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本教材面向中职一年级学生,学生刚入校年龄相对较小,英语词汇量及基础相对薄弱。针对学生特点,可以多设计简单的口语对话、竞赛,插入形象的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同时把握好练习题的难易度。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强调“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情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重在对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基于上述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设计时,主要从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以第六单元为例。一是知识目标:(1)背诵该部分的新单词和词组短语;(2)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二是技能目标:(1)学会如何使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2)学会一些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发音。三是情感目标:(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一节枯燥乏味的语法课变得生动有趣。例如第六单元的语言技巧部分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演示教学法。基于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在教授语法课时,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如在学习/p/ /b/ /t/ /d/等音标发音时,展示一些口腔发音的图片,让学生模仿口型发音;同时通过不断跟读熟练掌握其发音规则。在教授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时,通过展示几组图片对比大小、快慢等,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学结能力。

(二)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设计遵循任务梯度原则,从简入繁,从易到难。因此,在本单元语法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从简到难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任务。如为了巩固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让学生模拟给出的对话,自己编造新对话并上台表演;此外,练习绕口令并小组比赛看谁读得越快越好等。

(三)练习教学法。为了加强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堂中适当穿插练习。如在教清辅音和浊辅音时设计一些辨音练习,让学生通过听、说、写更好地掌握发音规则;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教学中,通过填表格、选词填空等练结变化规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把握好其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笔者参赛时选取了第六单元第三部分“Language in Use”,总共两课时90分钟。大致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词汇、音标、语法、拓展练习五个步骤。在设计教学时,将词汇调整为第一块内容,未按教科书原先顺序教学,目的是更自然地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两个问题“Where did you go this weekend?”和“How did you get there?”导入本节课主题“怎样到达某个地方”。接着,进入词汇环节,学会各种不同交通方式的短语和词组之后做一些练习巩固短语。此外,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个绕口令诵读,将一些比较级和最高级放入诵读内容,通过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后,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及教与学的预设与生成情况,包括本节课的优点、不足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主要侧重于改进措施。就本次比赛课而言,我们发现老师的引导、鼓励至关重要,如同一堂课的支架;但同时反映出学生的英语表达及运用能力有待提高。为解决类似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老师和学校也应多开展活动为其提供展示机会。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参赛经历对“两课”评比英语教案设计的认识,学海无涯,今后将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争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三任课老师会议上的发言范文 下一篇: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