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搭配和词汇意义

时间:2022-10-07 11:38:19

词汇搭配和词汇意义

摘要: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对学习者有很大的影响。教授词汇搭配和搭配意义是词汇教学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在使用该方法时,应以动词搭配为主,关注词汇搭配语义的变化和词汇搭配能力的不同。

关键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词汇搭配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事物寥寥无几;没有词汇,人们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对外语学习者而言,掌握大量目的语词汇是一项主要任务。充分掌握一个词语要比仅仅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范围要大得多,包括词语的形式、意义、语法特征、词语之间的搭配等多个方面。词汇的掌握是学习者习得的结果,词汇习得容易受到教学的影响与作用[1]。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内涵非常丰富,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词语的形、音、义;2)词语的用法;3)构成词语的语素的意义;4)汉语的构词法;5)词语的语境知识;6)词语的网络联想词群;7)词语的文化意义;8)基于汉外比较的词汇“空位”[2]。教师应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技巧进行词汇教学。方法选择对学习者有很大的影响。就词汇释义而言,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整体法和分析法、语言法和非语言法、语际法和语内法、单动法和互动法等。解释词义,既要解释词汇的概念意义,又要解释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阐述配意义等附加意义①。下面笔者具体分析搭配和搭配意义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简述词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一、词语搭配语义的变化

词语在组合关系上存在着习惯性连用和共现现象,这种语言的习惯性连用和共现被称为词语搭配(collocation)。词语搭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在一定长度的语言单位(短者为一词组,长者则达某一篇章)上,以较高的频率共现的[3]。如:阅历、阅兵、阅读理解、阅览室;笑脸、笑话、笑哈哈、笑面虎、哄堂大笑、叫人笑掉大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都是词语搭配的例子。词语在结成词语搭配关系后的语义不完全是其成分意义之和,而是基于语义的总和上稍微起变化[3]。以“阅读理解”和“笑面虎”为例。“阅”是“看”;“读”是“看着文字发出声音”,故“阅读理解”中有“看文字”的意义,但“发出声音”的意义已不明显。了解HSK的考生都知道试卷有一项是阅读理解,考试时没有考生会看着阅读理解题并发出声音地读题(朗读)。如果是这样,其他考生就会受到干扰,监考老师也会警告该考生。在教授搭配“阅读理解”时,教师应有强烈的偏误预警意识,清楚地告诉学生“阅读”的语义有了变化,“发出声音”的意义缺失。同样,“笑面虎”不是“面带微笑的老虎”,而是指“外表善良内心残忍的人”。

二、教搭配以教动词搭配为主

Pinker(1989)提出词汇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动词结构(Thematic Cores and Verb-Argument Structures)。动词以主谓、谓宾、主谓宾的形式出现。学生掌握了动词结构不但学到了语义功能(动词和它所匹配的名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句法结构(动词和它所匹配的名词在语法上的关系),而且明白了语用(以某一动词结构所出现的句子有什么样的语用功能,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出现)[4]。动词结构和搭配有相通之处。我们可以把主谓、谓宾和主谓宾结构转化成[N+V]式词语搭配结构、[V+N]式词语搭配结构和[N+V+O(N)]式词语搭配结构来分析。

1.[N+V]式词语搭配结构

[N+V]式词语搭配中前一名词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动词则是陈述前一名词。如:地震、海啸、耳鸣、自学、自动、蚕食、溪水流淌、秋叶飘零等。不同的名词和相同动词搭配,如:耳鸣、鸟鸣、蛙鸣、雷鸣等,会对动词的意义产生影响。鸟鸣、蛙鸣时的动作、神态及发出的声音和耳鸣、雷鸣大相径庭。在[N+V]式词语搭配结构中,名词比动词更积极地限制结合关系。

2.[V+N]式词语搭配结构

[V+N]式词语搭配中前一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后一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如:管家、美容、投资、失业、安装机器、攀登高山、采纳建议等。搭配中V的语义因名词限制会变多义。如:“打”在搭配“打人”、“打枪”、“打锣”、“打鸟”、“打毛衣”、“打伞”、“打水”、“打酱油”中的意义分别是“殴打”、“放射”、“敲打”、“打猎”、“织”、“举”、“舀取”、“购买”,可谓繁多。上海方言中还把“打头”用作“洗头、理发”的意义。

动词的功能随着语法的特征和名词语义上的作用的不同而不同[1]。有的动词只允许名词而不是代词作宾语,如“面临”和“举行”。有的动词允许名词和从句而不是代词作宾语,如:“坚持”。有的动词既允许名词,又允许代词,还允许从句作宾语,如:“告诉”和“听说”[5]。[V+N]式中动词的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学习者的难度,利用搭配知识讲解动词的特点,能够化解难点,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动词的用法。当然,要注意量的控制,教师有选择逐步介绍词语搭配,不宜一次介绍过多。

3.[N+V+O(N)]式词语搭配结构

如孩子喜欢巧克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飞机越过紫金山,等等。“孩子喜欢巧克力”可能表明是孩子喜欢而不是父母亲喜欢巧克力,也可能表达孩子喜欢的是巧克力而不是饼干。这就是[N+V+O(N)]式词语搭配结构所出现的句子的语用功能,上下文语境会限定句意。

三、词语搭配能力

一些词(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基本义相同或相近,但搭配能力不同,意义也有所不同。如“吠、鸣、嚎、啸”都有“叫”的意思,“吠”只和“狗”搭配,“鸣”只和“鸡”搭配,“嚎”只和“狼”搭配,“啸”只和“虎”搭配[6]。有的同义词常用于口头交际,具有口语色彩,有的常用于书面语,具有书面语体色彩。例如:“吝啬”有书面语色彩,“小气”则有口语色彩。下面几组同义词的语体色彩不相同:磋商/合计;诞辰/生日;邂逅/碰到;敏捷/麻利;乾坤/天地。不同风格的词一般也有不同的搭配意义。例如“敏捷”与“麻利”,在与“思维”搭配时,只能说:“思维敏捷”不能说“思维麻利”。

另外,汉语词汇搭配范围、搭配习惯还受到语言特征和文化因素等的制约或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汉语近几十年也有不少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搭配,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语言。例如:“丰富”可作及物动词使用而带有宾语,出现了“丰富工作经验”一类说法[7]。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词汇和搭配,如计算机语言和网络语言。所有这些都为汉语工作者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注释:

①英国著名语义学家利奇(Leech)把词义分成七种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概念意义就是利奇所说的第一种意义;后六种意义,一般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所以也可叫附加意义或附加色彩。

参考文献:

[1]温晓虹.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研究――理论基础与课堂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26-231.

[2]www.省略/gb/teacher/cihui/06/index.htm.

[3]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4]Pinker,S.Resolving a learnability paradox i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verb lexion,In M.Rice and R.Schiefelbusch(eds),The Teachability of Language,Baltimore,MD:Paul H.Brookes Publishing Co.,Inc.1989:13-62.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20,295,531.

[6]岑运强.词义类型与句义结构模式[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69-74.

[7]宋宁.省略ki:ISSN:1000-6125.0.1983-03-021.

上一篇:论广告英语的翻译方法及其修辞艺术 下一篇:美国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