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2 11:10:03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篇1

关键词: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感知;IPA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46 -04

一、引言

智慧旅游是以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使旅游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的整合、分析与开发,并服务于公众、企业及政府的面向未来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产业形态。南京作为国家第一批智慧城市的试点,并且在《“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是南京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智慧旅游示范景区,但就目前而言,在智慧旅游的游客感知领域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即从游客感知角度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服务进行全面调研,并构建了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感知评价体系,分析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服务的期望值及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剖析影响游客使用智慧旅游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升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建设的总体水平。

二、理论依据

(一)期望差异理论

期望差异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Oliver于1980年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以消费者游前期望值与游后满意度进行比较,以此判断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消费者满意的程度将成为再次购买或再次使用该产品的参考。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某样产品前,就已经形成了对这项产品的预期期望值,同时在购买或使用该产品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将实际感受与预期期望值相比较,从而产生一个差异值。当感知质量大于期望值时则为满意,且可能产生再次消费的意愿。若感知质量小于期望值则为不满意,且不会产生再次购买的意愿。其理论模型及解释如图1 :

(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是著名营销家克・格罗鲁斯于1982年提出的,他构建了一个衡量期望值―满意度的模型。在模型中,他将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的感知质量作为衡量服务好坏的标准,并将消费者的前期期望值与后期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价,如果实际感受大于等于前期期望,那么感知质量就是好的,如果实际感受小于前期期望,那么说明顾客的感知质量略差。该模型很好证明了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来源于消费者的实际感知。

由此可以推论,游客的实际感知就是衡量景区服务质量最主要的标准。文章对游客的前期期望和后期实际感受进行了赋值,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景区进行问卷发放,回收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产品游客满意度的高低。

三、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一)测评指标的构建

对于影响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满意度的指标选取,要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服务满意度的高低。因此,指标构建遵循了全面性、代表性、客观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做到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归纳出影响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高低的因素,并从中选取能够反映游客满意度的代表因素,从而使研究更加准确、深入。

(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相关文献总结,智慧旅游的应用包括四大方面,分别是:智慧设施、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以这四大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其下的20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智慧设施:智慧设施作为景区智慧化建设中的基础硬件设施,是游客能够直接触碰到的存在,也是游客感知内容中最基础的部分。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在硬件方面配备有公用电话网络(数量、范围)、物联网技术、设备(LED显示屏、激光扫描器等)、信息触摸屏查询设施、公共广播系统、安全呼救电子系统、安全、防盗电子系统、室内环境监控、播报系统(如温度、湿度、光线强度播报等)。

2.智慧服务:智慧服务是景区智慧化中的软件建设,智慧服务与智慧设施是配套使用的,游客能够通过使用来感知景区的服务质量。考察发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景区的智慧化服务包括无线网服务、景区自助导游系统(景区导览图、自助导游讲解等功能)、无障碍通道服务、景区交通服务、酒店智能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智能餐饮、购物服务。

3.智慧管理:智慧管理相较于智慧设施和智慧服务,更贴近于景区智慧建设的核心,是景区正常运营的关键。在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考察过程中发现,景区直观可视的管理系统有电子订票、客流量监控系统、游客意见及投诉反馈系统。

4.智慧营销:智慧营销可以很好地捕捉消费者的动态,从游客需求出发,使景区能及时更新产品与服务,从而提高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考察中发现,游客可直观感受到的营销方式有门户网站、客户端软件(如美丽牛首App)、旅游一卡通(结合交通、票务、酒店、餐饮)等。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

四、问卷设计及IPA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游客的人口学特征,其中包括游客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参观目的五个选项。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根据表1“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中的20项指标,设计了20道题目,从游客的“游前期望”和“实际感受”两个方面对20项指标进行打分。打分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对游客游前期望程度和游后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打分,共分为五个等级,即“1、2、3、4、5”,其含义分别为“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和“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游客在现场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情况独立进行打分。

2016年1月和3月,研究团队共分两次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对问卷进行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有效问卷160份,问卷回收率为98.5%,有效率为81.2%。

(二)游客期望值―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根据顾客期望值差异理论,游客满意度可以根据游客游前期望值与游后实际感受的差异性的大小来评判(指标1为该指标的期望值项,指标 2为该指标的满意度项)。若实际感受大于期望值则游客感到满意,即指标合格,应继续保持;若实际感受小于期望值则游客不满意,即指标不合格,需进行改进。表2通过计算每个指标的期望均值与满意均值,将游客对每个指标的前期望值与后期满意度进行配对分析,分析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20个指标的期望值与满意度的差异性大小。分析结果如下:

通过表2可以看出,各项指标的期望均值均大于3.5,说明游客对各项指标的重视度度均较高。其中客流量监控、游客意见反馈及投诉处理系统、景区旅游交通、安全呼救电子系统、旅游一卡通、公共广播等方面的期望均值相较于其他指标略高,均高于4.0。

在满意度方面,全部指标的满意度均值为3.71,表明总体满意度水平较低。其中公共电话覆盖、无线网覆盖、旅游一卡通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均低于3.5。游客意见反馈及投诉处理系统、客流量监控、在线无障碍通道申请系统、景区交通系统、景区自助导游系统等相对较高,均大于或等于4.0。

(三)IPA分析

IPA分析即重要性―绩效分析,由Martilla和James于1977年提出,其基本思想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源于顾客对这种产品或服务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各属性绩效表现的评价。下面以满意度为纵轴、重要性为横轴建立一个坐标系,如图2:

文章以构成和影响游客期望值与满意度的20个指标为基础,根据其在IPA四象限图中的位置进行分析。重要性是游客对影响指标的期望程度,满意度是游客对影响指标的满意程度。文章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画出散点图,以重要性为横轴,以满意度为纵轴,划分四个象限如图3。

根据图3中各项指标在象限内的分布,总结归纳出表3“重要性―满意度评价状况表”如下:

表3显示了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与满意度的评价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优势项目

A象限区即优势区,主要表现为高重要性――高满意度。该象限共有十个指标,分别是景区旅游交通、景区自助导游系统、顾客意见反馈及投诉处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客流量监控、在线无障碍通道申请系统、信息触摸屏查询设施、电子门票、安全呼救电子系统、安全防盗电子系统。根据IPA原理,游客认为该象限内的指标较重要且对其感到满意。再根据表3可以看出,以上十个指标均获得了游客较高的认可,其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景区应该继续保持。

2.一般项目

B象限区即供给过度区,主要表现为低重要性――高满意度。该象限共有两个指标,室内环境监控播报系统和门户网站。根据表3可以看出,以上两个指标的游客期望值并不高,但游客体验满意度较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以上两个指标应保持良好的势头,争取成为景区的优势项目。

3.低优先改进项目

C象限即优先顺序较低区,主要表现为低重要性――低满意度。此象限内共有六个指标,分别是酒店智能化、医疗卫生服务、智慧餐饮与购物、公用电话网络覆盖、物联网技术设备和客户端软件。该象限指标的游客期望值和满意度均较低。虽然游客对这一象限内的指标并不重视,但景区为了提高游客满意度,应该尽可能采取措施使它们向B象限转化,由低满意度转化为高满意度。

4.重点改进项目

D象限即加强改善重点区,主要表现为高重要性――低满意度。此象限包含三个指标,分别是无线网覆盖、安全防盗电子系统和旅游一卡通。游客对此象限内指标的期望值较高,但满意度较低,因此此象限内的指标应得到较高的重视。景区应从游客角度出发,迎合其喜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使之转化为优势项目,成为吸引游客的优质指标。

五、结论与建议

(一)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医疗卫生服务不够完善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在申请国家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其中智慧化配套设施应为重点。但在考察中发现,景区标记出的医疗站点仅有一个,在东游客中心。若游客出现突发状况,医护人员来不及支援,那么景区将承担巨大的责任,景区的信誉及形象也将受损。因此在智慧景区的建设中,电子医疗卫生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2.网上商店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在网上就能实现购买和支付的方式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是智慧化景区建设中应具备的。但在对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这种线上购买支付系统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在线纪念品稀缺。通过考察发现,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网上纪念品商店商品品种稀少,特色不明显,创新度不够,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高。这样不仅与游客的需求背道而驰,而且使景区缺失了一项营收渠道。

3.智慧化设施较零散

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分布位置过于孤立,二是内容过于零散。一些智慧化设施和景区其他的传统设施没有相互融合,分布位置相对孤立,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参观过程中,显得较突兀。智慧化项目与传统项目之间缺乏系统、完整的规划,整个建设项目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系统。

4.尚未实现酒店智能化

目前景区已知在建设中的住宿设施有两个,五星级Alila酒店及世凹桃源。“住”是旅游六要素之一,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根据调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从去年营业起,尚未向游提供智能化的酒店服务,因此在以后的发展建设中,应当加快酒店智能化建设。

5.无线网覆盖不全面、信号差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作为智慧化水平较高的景区,其无线网覆盖率虽然较高,但不全面。位于景区西部的景点处大多搜索不到无线信号,且作为景区核心景点的佛顶宫内部无线信号微弱。景区建设无线网就是为了使游客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网络,从而达到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目的,因此景区应当加快完善无线网络建设。

(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景区建设优化建议

1.完善电子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医疗卫生作为景区智慧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建设需得到重视。建设景区电子医疗呼叫系统,能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病人的位置及情况,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远程指导,可根据情况适当多设立医疗站点;设置景区医疗专用通道,方便救护车及医护人员进出;完善电子医疗设备。

2.完善网上支付系统

建设好景区特色的线上纪念品商店,对于传播景区文化和提高其知名度,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要加强网络商店的规范建设,丰富网上纪念商品的品种,附上细致的纪念品图片,并有相关文字介绍,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方式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商品进行广泛宣传和促销,从而促进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建设的发展。

3.系统建设智慧化项目

首先,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要将智慧化项目与传统的项目互相融合,传统项目实现由传统向智慧化过度。其次,景区要建立完整、系统的规划方案,加大智慧化项目在内容与分布位置上的融合程度。

4.加快建设智能化酒店服务

酒店的智能化建设应用除了应具备实用性外,还要具备一定先进性和超前性,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Alila酒店作为五星级高档酒店更应如此。例如,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设通信网络系统、完善酒店客房管理系统、健全酒店安全防范系统、设置酒店一卡通系统、安装电子门锁系统、完善多媒体会议系统等。酒店智能化的应用能够使酒店的效益和效率大幅提升,酒店方只有坚持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保持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5.完善景区无线网建设

景区内部的无线网覆盖建设能够加强景区智慧化建设,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科技设备,招聘优秀的网络优化人员,提高企业内部网络质量,建设安全灵活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吉嫱.常熟市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黄谦,谢蒙等.体育消费的消费者满意度研究――基于中国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实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270-273.

[3]韩海潮.电信企业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06.

[4]赵静静.长白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0.

[5]黄羊山,刘文娜,李修福等.智慧旅游――面向游客的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7.

[6]王晓丹,史岩,张小栓等.基于期望差异理论的山东省观光农业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4):27-29.

[7]陈佳辉.基于旅游体验的城市湿地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2.

[8]王杭.五星级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要点[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09):101-104.

作者简介:

万莹,女,江苏镇江人,南京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学生;

杨俊,男,四川巴中人,南京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学生;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篇2

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结合新时期“互联网+旅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加大线上旅游营销力度。职场范文为大家推荐的深化“互联网+旅游”发展意见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提出到2022年,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到2025年,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规模大幅提升,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结合新时期“互联网+旅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加大线上旅游营销力度、加强旅游监管服务、提升旅游治理能力、扶持旅游创新创业、保障旅游数据安全等八项重点任务。

《意见》强调,要坚持正确导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技术赋能,深入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坚持开放共享,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坚持安全有序,筑牢互联网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安全防线,依托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旅游监管和服务水平。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服务,优化使用体验。《意见》的印发实施,有利于全面推进“互联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更好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实施,确保《意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各地区将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落实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部门: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更新迭代,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互联网+”为手段,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推动旅游生产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创新,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培育适应大众旅游消费新特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倡导文明旅游风尚,提供更高水平、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让广大群众在高质量旅游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感受幸福生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坚持市场主导。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政策供给,完善配套制度,优化“互联网+旅游”营商环境。

坚持技术赋能。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应用普及,深入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旅游业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

坚持开放共享。将互联网作为旅游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坚持安全有序。强化底线思维,树立安全意识,依法依规加强对互联网旅游服务平台的监管,筑牢互联网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安全防线。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依托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旅游监管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互联网+旅游”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旅游景区互联网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个性化、多样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旅游市场大数据监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互联网+旅游”融合更加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依托网络平台的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普及。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消费规模大幅提升,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制定出台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和相关要求,明确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建设规范,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国有旅游景区应于2021年底前全部提供在线预约预订服务。引导旅游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并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树立智慧旅游景区样板。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全国智慧旅游示范村镇。支持旅游景区运用数字技术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等,提升旅游体验。

(二)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部级旅游度假区等各类旅游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停车场、旅游集散与咨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设施设备和相关人力资源的实时监测与管理,推动无人化、非接触式基础设施普及与应用。进一步规范各地区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省域统一的数据标准并逐步推广至全国,实现涉旅数据整合和共享,发挥数据综合服务和应用效能。

(三)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厘清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旅游信息服务边界,鼓励各地区采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模式,提升平台服务效能,实现可持续运营与发展。各地区要进一步拓宽旅游公共服务信息采集渠道,有效整合文化和旅游、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平台上及时旅游景区实时游客量、道路出行、气象预警等信息,引导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依法依规推动政府与企业间相关数据资源共享。推进旅游厕所数字化建设,实现信息查询、路线导航、意见反馈等功能。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方案,为其旅游消费提供便利。在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服务的基础上,支持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专门应用程序和界面,优化使用体验。

(四)加大线上旅游营销力度。统筹线上线下,强化品牌引领,实施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精品建设工程。通过互联网有效整合线下资源,总结推广全域旅游发展经验模式,推动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城市。开展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以及丝绸之路等重要主题旅游线上推广行动,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线路。鼓励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博物馆等与互联网服务平台合作建设网上旗舰店,实现门票在线预订、旅游信息展示、会员管理、优惠券团购、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销售等方面功能。鼓励电商平台拓展“旅游+地理标志产品+互联网+现代物流”功能,扩大线上销售规模。鼓励采用网络直播、网站专题专栏、小程序等线上营销方式,推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结合旅游扶贫,通过人员培训或技术帮扶等多种方式,推动更多贫困地区旅游业商户“触网”,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营销。支持各地区建立旅游营销科学评价机制,提升旅游营销成效。

(五)加强旅游监管服务。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加强旅游安全监测,提升旅游领域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北斗系统等导航定位、可穿戴设备、电子围栏、遥感卫星等技术和设备在自助旅游、特种旅游中的运用。完善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健全中央—地方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体系,形成旅游市场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服务格局。鼓励各地区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区域旅游消费趋势,建立数据导向的政策调整机制。

(六)提升旅游治理能力。推广旅游电子合同使用,推进旅游电子合同标准制定。推动各地区建立健全线上旅游投诉和处理机制,提高游客投诉快速处理能力,打击欺客宰客行为。用好文化、旅游市场严重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对列入严重失信名单的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构建放心消费环境。创新旅游统计应用,提高旅游统计的时效性、科学性和精准性。

(七)扶持旅游创新创业。鼓励以产品和内容为载体开展业态融合创新,支持建设一批旅游营销创新基地,孵化一批具有较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引导旅游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支撑下的应用研发,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创新创意大赛等方式,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推广一批优秀应用案例和行业解决方案。开展数字文旅商结合促进行动,促进旅游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在确保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旅游民宿”规范发展,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推广一批应用示范。

(八)保障旅游数据安全。按照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落实旅游数据安全管理责任,保障旅游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共享、使用、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止数据丢失、毁损、泄露和篡改。定期开展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对存在重大旅游数据信息安全风险隐患的地区,采取通报、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试点和示范,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互联网+旅游”领域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等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线上线下维权机制,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建立健全智慧旅游标准规范体系,引导规范智慧旅游发展。

(二)加强要素支撑。统筹用好相关资金,结合实际对“互联网+旅游”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等予以支持。创新投融资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旅游”企业发行债券。经认定的“互联网+旅游”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推进“互联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完善激励机制。

(三)抓好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具体政策措施,协同推进任务落实。各地区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落实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文化和旅游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篇3

2014年威海智慧城市建设实施“6+7”计划,推进创建一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一个4G网络城市,建设一个政务外网云平台,组织一届工业设计大奖赛,建立一批云平台运营和购买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完善一套智慧城市和信息消费工作推进机制等6项重点工作,实施智能公交、智慧交通、市民卡、市民网、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教育7个重点项目,推动智慧城市和信息消费健康快速发展。

中心带动

2013年1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山东省威海市以高分成功入选,成为90个试点城市之一。而在此前,威海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就定下了以建设一批智慧城市项目和运营载体来推进整体建设的思路。设立了智慧城市规划设计院、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洋云计算中心分公司等技术服务载体。成立威海云计算中心。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增值服务。引进北洋集团投资1200万元建设规模最大、等级最高、能效最高的非电信业务数据机房。与神州数码公司合作设立了市民网项目运营企业。起草了《关于加强智慧威海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威海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对威海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项目建设、专家论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监督考核等工作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利用云计算中心基础设施搭建,主要面向全市各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云平台支撑,有效解决信息化重复建设、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智慧交通、智能公交等项目将率先利用平台资源。利用云计算中心基础设施,依托北京数码大方公司的工业云平台和设计资源库建设,为全市企业提品设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在线云服务,用以解决企业设计能力不足、自建研发平台及购买软件成本高等问题。组织“市长杯”工业设计大奖赛,分期分批组织全市工业企业参加工业云平台技术培训,组织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注册试用工业设计云平台。结合工业云平台推广,组织举行“威海市第一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奖赛”,弘扬工业设计创新理念,展示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和工业设计优秀人才,促进设计与制造的互动对接。

利用云计算中心基础设施搭建,主要为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提供云平台支撑,可有效解决电子政务重复建设问题。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和专家论证工作,一期工程除公安、社保、公积金以及政法系统外的全市230家机关事业单位实现资源整合。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和借鉴外地经验,政务内网继续由市委办、市府办管理;政务外网由市经信委管理,市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政务外网云平台建设资金已经落实,目前正在组织项目招标。

此外,全力创建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认真研究促进我市信息消费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成为第一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研究出台我市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智慧城市与信息消费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民生为先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关注民生几乎是所有城市的选项。而在威海却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威海市市立医院的门诊大楼,患者只需拿出身份证,在旁边的自主挂号机上轻轻一刷,一张银行卡大小的就诊卡就拿到手了。此后的就诊过程中,这张卡在医生及药房的设备上一次次刷取代了过去一张又一张的单据。在医生给病人开出药物的同时,药房的自动摆动机开始工作,将所需要的药品自动分选在一个篮子里。

智慧医疗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这是威海市在建设智慧城市道路上的有效探索。根据《山东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的通知》要求,现在威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均实现了院内信息化管理,其中,75%的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了病历的数字化,建成初具规模和水平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并逐步向智能化医院建设转型。

市民身边的饮用水质量如何?环境噪音大不大?固体废物如何处理?怎样随时获取这些方面的相关信息?登录威海市自动监测监控管理系统,电脑屏幕上立刻出现环境空气、饮用水、污水处理等几个窗口。点开“重点监管企业”一项,企业污染物COD、氨氮、流量等相关数据一一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威海市“智慧环保”监测网络,为百姓提供即时服务,为全市生态资源保护织起一道防护网。

4G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威海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牵头、20多个单位负责人的联席会议制度。把4G网络建设列入市级重大项目、推广4G网络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将4G网络配套建设的综合接入机房用地纳入公共管理与公用事业用地范畴等工作。

加快推进4G网络城市建设。将4G网络建设列入市级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协调3家驻威通信企业全面推动4G网络建设工作。建立了“4G网络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威海移动投资3亿元建成了1000个4G基站,网络已覆盖二市四区主城区、发达乡镇、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区域,4月29日正式开通4G服务;威海联通4月初开启首个4G基站;威海电信4月前完成83%的4G基站选址,其中41%完成了配套建设。目前全市100%的骨干通信网络和超过90%的接入网络已实现光纤化改造,城市用户带宽接入能力达到20M,农村用户达到4M,无线宽带网络已覆盖全市所有规模住宅小区以及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广场等重点区域。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整合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环保、气象等部门相关信息,实现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和交通的扁平化指挥、精细化管理。通过建设公交智能调度中心、车载智能终端、电子站牌和公交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公交线路、车辆的智能调度,并随时随地随需向公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建设市民网。整合行政服务、公共事业、商业消费等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个人专属的网络空间,使公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各类信息服务。为市民发放用于办理个人相关社会事务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多用途智能。在设立市民卡时,出现了争论,是实现一卡通呢,还是适当进行分开?

为此威海市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最终将市民卡分为A和B两类。A卡为社保卡,由人社部门建设和管理;B卡融合交通出行、政务服务、公用事业、商业消费、健康医疗等多项功能,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期望未来与青岛、烟台等周边地区市民卡互联通用。

智慧旅游项目完成了招标采购和旅游资讯网、微网站、移动客户端、电子导游等系统的栏目功能设计,旅游微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智慧供热项目完成了技术平台建设,城区约2万供热用户接入平台。

威海市将立足基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构筑宽带光网和无线宽带两张网络,搭建政务、农村和公共服务三大云计算平台,推进政务、商务、民生三大领域智慧应用,发展壮大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服务业三大产业。同时,还将培育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软件开发领军企业,在构建物联网和多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具有领先水平的信息集成领军企业,以及在智慧设计、智慧制造方面具有领先水平的两化融合型先进制造领军企业。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篇4

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8起、死亡14人、受伤29人、直接经济损失1726.9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30.4%、死亡人数下降39.1%、受伤人数下降51.7%,直接经济损失上升28.3%。其中:道路交通领域发生事故24起、死亡5人、受伤22人、直接经济损失25.7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42.9%,死亡人数下降66.7%,受伤人数下降47.6%,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4.5%。火灾事故14起,同比下降26.3%,死亡1人,无人员受伤,与去年同期持平,直接经济损失51.2万元,同比下降83.6%。建筑施工领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起,死亡4人,与去年同期2起2人相比上升100%,无人员受伤,同比持平,经济损失400万,同比上升81.8%。工业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2人,受伤5人,经济损失550万元,与去年同期6起亡5人伤18人损失780万元相比事故起数下降33.3%、死亡人数下降60%、受伤人数下降72.2%,经济损失下降29.5%。其他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2人,经济损失700万元。

(1)三级政府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情况

__区2015年市级挂牌项目10个,区级挂牌项目22个,镇级挂牌项目26个,加上__年跨年度整改的市级挂牌项目2个,全年共将整改挂牌隐患项目60个。目前2015年的三级政府挂牌督办隐患已经有太平街道沈桥村家具工业区、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黄桥街道老年安置房3项市级挂牌,以及13项区级挂牌,和18项镇级挂牌完成整改,共计投入资金1375万,整体整改进度过半。

(2)“十大专项整治”推进情况

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整治:截止目前,全区118家涉爆粉尘企业,取缔粉尘工艺57家,关闭23家,38家处在停产整顿、限期改正中,已对3家涉爆粉尘企业试点安装监控系统,计划逐步实现涉粉企业的监控全覆盖。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各地共排查各类劳动密集企业465家,存在隐患单位351家,发现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990处。截止目前,各地已督促劳动密集企业整改隐患588处,整改隐患单位212家。“五小企业”专项整治:共排查出各类“五小企业”1737家,上半年共关停219家。违法建设堵塞消防通道问题专项整治:截止7月底,共检查各类单位、场所390家次,发现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285处,其中违法搭建彩钢板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的149处,督促整改91处,拆除堵塞消防通道的违法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危险化学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辖区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或重大危险源的36家企业实施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28家,其余企业正停产改造中。对工业区外化工企业加大整治力度,经信、安监、消防、住建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上半年关停企业3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上半年检查在建工程250个,涉及建筑面积1464.24万平方米。检查共签发《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90份,《建设工程施工局部停工整改通知书》 29份,提出整改意见1330条。专业市场专项整治:成立了专业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强化对市场日常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开展联合执法和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市场内占道经营、违章搭建、无证无照等问题。输油管道专项整治:将苏南成品油管道高速互通桩牌缺失列入隐患整改计划,制定整改方案,已落实整改,暂未发现其他重大安全隐患。非法学校及不合格民工子弟学校取缔专项整治: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安全督查,已向10所非法学校送达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正在进行听证程序中。淘汰落后产能专项整治:上半年关停淘汰落后企业135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0家的45%。其中,家具企业90家,占69.8%;纺织服装企业11家,占8.5%;机械五金类企业8家,占6.2%;塑料造粒企业7家,占5.4%;建材企业5家,占3.9%;其他企业8家,占6.2%。

(二)消防工作情况

全区共接处警698起,其中火警547起(居民住宅类89起、企业厂房类21起、家具企业类10起、人员密集场所12起、交通工具48起、垃圾杂物草坪类367起),死亡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火警起数上升了1.48%,成灾数下降了58%,火灾亡人数下降50%。

1.全区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主

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整改进度慢。个别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够,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上避重就轻,流于形式,投入不够,防护不力,安全生产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善。部分企业还仍然存在三类人员无证上岗情况,新进员工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还仍然存在。不少企业员工安全操作规范没有严格执行,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遵章守纪意识较差,企业安全有章不循,违规生产,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的情况时有发生。(2)产业结构层次低,源头治理上力度还不够。我区存在大量无证无照企业和“五小企业”,虽然前两年淘汰了“五小企业”1377家,去年淘汰关停了503家劣势企业,但是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大、进度还不够快,破解淘汰劣势企业和小作坊的难题,办法还不够多,潜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家具小作坊还有2000家左右,这些小作坊普遍存在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管理不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加大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

(3)基层执法力量偏弱,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安全监管人员、装备配备不到位,村(社区)网格协管员兼职问题仍然存在,镇属工业园没有配备或配齐专职协管员,日常监管责任人不清晰。二是安全监管队伍不够稳定。安全监管、协管人员大部分是合同工,人员编制、执法资格无法得到解决,问责压力传递不到位,人员流失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监管能力还不高。具有安全监管专业知识的人员比较少,“不知道查什么、怎么查”,排查隐患能力差,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未能做到及时督促企业整改,未能有效解决事故隐患。

(4)监管手段不多,联合执法、“智慧安监”等成效不足。一是联合执法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完善,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二是联合执法行动方案未作认真的筹划,执法环节不能有效的衔接,现有的“联合执法”往往一哄而上,看似轰轰烈烈,大张旗鼓,而实际执法效果不佳。三是部分板块监管员、协管员尚未配备“智慧安监”执法终端;监管人员自身“智慧安监”平台操作不熟练,上传率不高;企业“自查自纠”上传率总体偏低,未能发挥安全信息化监管的效能。

2、各板块存在的问题。

(1)开发区(不含北桥街道):开发区安监局未真正运行,对下属澄阳办事处、漕湖街道、北桥街道的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力度不够;三级政府安全生产重大事故挂牌隐患整改进度缓慢,其中市级挂牌三缘精密仅停产,拆除工作尚未启动;企业底数不清,实际企业数量与“智慧安监”上报数量不符;监管员、协管员职责不明,监管员、协管员存在混岗现象。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510条,协管员上传6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166家。

(2)高铁新城:高铁新城与北河泾街道监管层级不够明确,且未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监管人员配备不足、职责不明;建筑施工领域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富民工业区对小家具作坊的准入控制不够严格,有返潮现象。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13条,协管员上传2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4家。

(3)度假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力度有待加强,__年市级挂牌度假区水上交通安全项目尚未整改完成;现有的安监办兼管条线较多,专职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22条,协管员上传42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20家。

(4)元和街道:辖区内存在大量的无证无照小作坊和“三合一”现象;油漆市场虽然已经取缔了分装现象,但内部管理依然混乱,零售店面内仍存放油漆;事前处罚进度缓慢,面对大量违法非法现象,整治、处罚力度不够。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104条,协管员上传494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43家。

(5)北桥街道:庄基、石桥村等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五小企业”问题突出,安全基础较差;从“4.13”事故来看网格覆盖仍有漏洞,对企业的动态管理力度有待加强。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774条,协管员上传1659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240家。

(6)太平街道:大部分监管人员无编制、无执法资格,镇属工业园网格专职协管员未配备到位;企业重生产轻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的情况依然存在,自查自纠不彻底,“智慧安监”上传率不高;一些行业领域日常监管工作还不严格、不深入、不细致,部门间的联合监管和执法协调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137条,协管员上传579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62家。

(7)黄桥街道: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监管人员流动性大,村级协管员兼职现象严重,履职不到位;隐患的检查与整改未做到举一反三,如胡湾村老年过渡房,虽经挂牌已增设消防栓、统一供应热水等,但在督查中仍发现乱拉电线、裸线等隐患问题;事前处罚进度不快,上半年度未对企业进行处罚。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263条,协管员上传193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100家。

(8)渭塘镇:部分区域、部分企业管理混乱、问题突出、隐患严重,对发现的隐患未能及时整改,对一些“老毛病”、“老问题”视而不见;三级挂牌单位隐患整改进度偏慢。渭塘镇共有重大隐患挂牌市级1家,区级2家,镇级3家,目前,市区两级均未完成隐患整改;建筑部门对违法违规查处不到位,渭塘文体服务中心仍存在无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冒险蛮干的现象,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253条,协管员上传1196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361家。

(9)阳澄湖镇: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动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到位,车间设备老化严重,基础薄弱,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够,如秋原弘业蔺草公司车间员工作业时未佩戴劳保用品,车间内粉尘未及时清扫。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89条,协管员上传362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299家。

(10)黄埭镇:重点领域整改进度较慢,2项市级挂牌项目均未整改到位且黄埭镇小商品市场安全隐患较为严重,涉粉企业整治方面,除关停企业外,其余企业的整改力度不够,进度缓慢;各类安全隐患屡禁不止,黄埭中学在建工程中的工棚住宿、厨房均采用了消防明令禁止的泡沫夹芯板;村级协管员未真正发挥作用,检查企业不到位,上半年协管员检查记录上传“智慧安监”系统仅为个位数,管理严重缺位,黄埭潘阳工业园作为黄埭镇的重点工业小区,目前工业区的网格协管员依然未到位。目前依然未能正常运行区安监局根据强权扩镇文件要求下放的100多项

行政执法权限。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200条,协管员上传9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63家。(11)望亭镇:专业市场较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运动式”检查比较明显,轰轰烈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需要转化为长效机制;检查成效有待提高,督查中发现旧木市场消防栓位置欠妥等问题,监管员、协管员在日常检查中未能及时发现。上半年“智慧安监”监管员上传115条,协管员上传752条,自查自纠上报企业467家。

1、全区存在的问题:

(1)消防行政许可方面:大量生产经营类用房为二次开发建造,未经消防行政许可,从而无法对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装修材料把控监管,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

(2)房屋结构方面:很多建筑耐火等级较低,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建造及装修,建筑防火间距不足。部分企业擅自改变使用性质,车间改仓库、仓库含住宿、办公改旅馆等,火灾荷载和危险性增大。

(3)违章建筑方面:部分企业主为了扩大生产,厂房面积未经审批无限扩大,在通道内任意搭建彩钢棚,堵塞消防车通道,占用防火间距;部分家庭小作坊使用彩钢棚搭建临时建筑,无任何消防设施,用于生产加工,危险性很大。

(4)消防水源方面:全区各主次干道上共有市政消火栓1342个,目前共有353个消火栓损坏,完好率为73.7%。另外,个别乡镇市政消防设施私人承包,无法满足突发性事故用水需求。

2、各板块存在的问题。

(1)__经济开发区(澄阳产业园):灵前地区的各类家具生产、储存、运输企业及华鸿路、澄虹路两侧的多层公共建筑“三合一”隐患普遍存在;梅家角、张家里、杨家浜地区的出租屋用作家具生产作坊,且无任何消防设施、通道。

(2)度假区:“农家乐”比较集中,主要由民房改造,无消防手续、房屋耐火等级较低,无消防设施。

(3)高铁新城:部分小场所、小作坊,主要由民房改造或在民房前搭建彩钢棚,前面生产,后面住人,无消防手续、房屋耐火等级较低,无消防设施。

(4)元和街道:蠡西村蠡黄路以北区域存在大量老式厂房,违章搭建、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水源。厂房出租给多家使用方之间未设置防火分隔。

(5)北桥街道:灵峰工业园内的家具企业,将一幢厂房分租给多户,租户之间采用木工板或石膏板分隔,完全不考虑其安全性,消防设施也经常处于关闭、损坏状态;石桥村和庄基村的塑料行业

“三合一”等问题比较明显;庄基村和灵峰工业园的印染行业厂房内生产区与仓储区之间未作防火分隔或者分隔不到位,货物堆放杂乱,安全出口、可开启外窗经常被遮挡无法使用。

(6)黄桥街道:大庄村、木巷村的电镀企业在生产中使用电加热工艺,且无任何防范措施;生产车间均未进行消防审核、验收;从业人员年龄较大,素质较低,发生火灾后自救、逃生能力差;未按标准设置消防设施。

(7)太平街道:太平黎明工业区、莲港等地的家具企业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在自家小楼用于生产加工,危险性很大。

(8)阳澄湖镇:陆巷村的服装企业厂房无消防手续,且缺少消防水源,部分企业未接通消火栓,缺少安全出口,车间通道内、楼梯内都堆满货物,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不足,特别是民房改成的服装小作坊,存在“三合一”现象;十图、圣堂、戴溇等地的家具企业,普遍存在耐火等级不够,改变厂房性质,将丁类厂房作为丙类厂房使用,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等问题。

(9)渭塘镇:渭西村的印染企业厂房内生产区与仓储区之间未作防火分隔或者分隔不到位,货物堆放杂乱,安全出口、可开启外窗经常被遮挡无法使用;企业设置室外、室内消火栓数量较少,有的消防栓的管径达不到规范要求,这样容易导致自救能力不足,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

(10)黄埭镇:黄埭镇鹤泾羊马角区域:家具作坊连片,建筑耐火等级低、缺少消防水源等问题;黄埭时代超市,政府建造出租,无消防手续,建筑耐火等级低且存在缺少消防排烟设施、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分电线未穿管保护和搭建木质夹层等隐患。

(11)望亭镇:物流仓储企业主要存在厂房耐火等级较低,由于厂房建造年数较长,很多厂房使用可燃材料作房顶。由于历史原因,普遍存在消防水源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问题,大部分企业没有室外、室内消火栓,有的消防栓的管径达不到规范要求,部分村(社区)也未设消防取水码头。

1.强化监管,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探索建立“周旬月季”隐患排查制度,结合不同时期特点,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做到数据不能有虚假,责任不能有空缺,工作不能走形式,整改不能不落实。对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隐患一时难以整改且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立即停产停业整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难以整改到位的,要依法关闭取缔。对查出的各类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对隐患排查、登记和整改销号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到位。

2.严格执法,督促主体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从严治安,对查处的重大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或多次出现的安全隐患,一律跟进行政执法,对主要负责人、对单位采取“双罚”措施,做到该罚则罚、该停则停;对因未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而发生事故的单位,依法依规从严追究责任,从重进行处罚,对涉及违法犯罪的责任人一律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警示并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生产安全。

3.突出重点,强化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和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挂牌隐患整改、各类专项整治与开展大检查结合起来,做到“隐患不排除、检查不停止,问题不解决、督办不放松,整治不彻底、验收不通过,责任不追究、坚决不放过”。相关责任部门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坚持回头看,反复抓,一抓到底,确保按时完成挂牌隐患整改和专项整治工作。

4.统筹协调,做好安全基础工作。一要抓好安监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安全网格协管员力量建设,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构筑安全生产监管第一道防线。二要加大资金投入,配齐各级安监部门的监管装备,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三要强化培训学习,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升整体队伍素质,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成为安全生产的行家里手。四要做好标准化创建工作,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推进,做到企业统一思想认识、清晰责任义务、明确推进时限,完成2015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任务。五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智慧安监”信息平台,提高监管效率,培养企业自查自纠意识。

5.完善考核,构筑齐抓共管机制。切实加强各地、各部门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建立多层级的考核制度,强化对村(社区)网格化监管工作开展的考核,完善多层级的考核制度,在考核中拉开差距,拉开奖励档次,让每一层级、每一条线都有担子,形成一级盯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机制。落实常态化督查制度,将日常巡查制度与专题巡查、阶段性重点督查相结合,将上级部门直接督查与第三方中介机构暗查暗访相结合,直击监管成效。

1.继续推进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各地要迅速约谈本辖区内尚未完成整改销案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负责人,对整改期限长、火灾风险大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协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坚决予以关停,严禁“边整改、边使用”。经整改完毕需要恢复生产经营的,由各板块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

复生产经营。2.继续推动劳动密集企业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工作。针对前阶段对劳动密集企业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各地政府要联合有关部门,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措施,集中查处一批违法建筑、违规企业,集中拆除一批彩钢板违章建筑,集中关停一批行政许可手续不全的企业,确保辖区劳动密集企业不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3.继续开展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加大对辖区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检查力度,同时强化对重点单位、企业和易燃易爆场所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严防辖区发生火灾事故。

4.继续推进违法建设堵塞消防通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各地要组织安全办、派出所对辖区违章建设堵塞消防通道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并督促企业、单位落实整改(拆除)。对存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问题且仍未整改的,严格按照有关消防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5.继续加大对违规搭建泡沫夹芯板整治。加大力度对厂房、车间内违规搭建泡沫夹芯板情况进行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查企业、单位进行整改。对整改不积极的企业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强制整改。

6.全力做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消防安保工作。各地、行业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全部发动起来,实行群防群治。要采取集中检查、错时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紧盯重点单位场所排查,强化互查互检、联防联控,确保活动期间辖区不发生重大和有影响火灾。

7.继续推进全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依托安全生产监管网格,进一步完善本辖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明确网格长及网格员消防工作职责、任务及目标,定期对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保证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8.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辖区城市建设控制性规划,按要求设置市政消火栓,同时要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新建消防取水码头工作。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篇5

2013年初,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而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此则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显然,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开始进入实际落地的阶段。可以想见,随着这90个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启动,一轮新的智慧城市热潮将会席卷而来。

不过,对于每个城市而言,智慧城市建设究竟该如何启动,仍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很多智慧城市服务商、城市管理者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智慧城市建设切入点?

打破条块分割成为难题

目前,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建设统一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切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城市建设者发现,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并非易事。其中,城市各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所造成的信息共享障碍,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

事实上,一些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有意地避开了这一难题,选择从某个行业应用入手,比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但在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政通)方案集成部经理吴江寿看来。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可能应用系统很漂亮,但由于缺乏信息共享,系统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很难用活。”吴江寿举例说,很多所谓的智慧城市应用,在建设初期,搞得很热闹,但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人愿意使用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共享信息,所以系统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吴江寿认为,“如果不能把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打通共享,那么智慧城市只能是空中楼阁。”

从数字城管到社会管理

怎样才能化解这一难题呢?

“由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入手,来进行城市基础信息的整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吴江寿说。数字政通从2004年开始为城市进行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至今已经有9年时间。如今,他们的数字城管系统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对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整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统的建设,打破了城市各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城市数字化管理指挥中心。”

事实上,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会涉及到公安、消防、房地产管理、电力、通信等多个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而这些信息大多是静态的数据,对于各个部门而言,敏感性并不是很强,因此在进行这些信息的整合共享时,遇到的阻力往往也会比较小。

这样,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和推进,可以先完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整合,让城市各个部门适应这种建设方式,逐步建立一种习惯。

当然,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只是一个开始。在完成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后,城市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建设:社会管理系统的实施。

与数字城管系统不同的是,社会管理系统更多的是对城市动态信息的整合,其中主要包括6个方面:地、物、情、事、组、人。

其中,地指的是对重要地点的监控、管理等;物指的是对重点设施的管理,如消防设施等;情指的是对舆情、民情的监督和管理;事指的是对具体事件的管理;组指的是对基层各个组织机构的管理;人指的是对所有人员的监控和管理。“社会管理系统主要是围绕这六大要素进行管理,其中最核心的是人。和数字城管系统不同的是,城管系统是自上而下的信息整合,而社会管理系统则是自下而上的信息整合。”吴江寿介绍说,社会管理系统的原则是问题尽量在基层化解和解决,因此它更加注重的是城市基础化信息的整合。比如,以人口信息为例,城市的各个部门都掌握和人口相关的一些信息,如公安、社保、民政等。一个居民在不同部门的信息也有很大的差别,但通常情况下,这些部门并不愿意将信息共享出来。但如果不能实现各部门之间人口信息的共享,在社会管理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一个人死亡后,公安部门知道了这一信息,但民政部门可能还不知道,因此还给这个人继续发放社保金,这样就会给政府增加办公成本。

而通过社会管理系统的应用,会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因为这种共享会给每个部门都带来工作效率或业务价值上的提升。“通过应用来带动信息交换,所遇到的阻力和障碍会小的多。而且,一旦信息共享的效果体现出来后,其他的部门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吴江寿介绍道。

由于社会管理系统更多的聚焦于基础信息的整合,因此在信息整合之后,所发挥的作用也更贴近于普通居民的生活。以智慧社区服务为例,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便民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基于整合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社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更为周到、贴心的服务。比如,系统通过公安部门共享的信息,得知某位老人今天满60岁,系统就会主动给该老人所在的网格的管理员发送信息,通知管理员,在他所负责的区域内,哪位老人刚刚年满60岁。接到这一信息后,网格管理员则可以主动上门,到老人家里为其办理老年卡,让这位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社区所提供的便民服务。显然,信息的共享,以及社会管理系统的应用,让社区的服务方式发生了转变:从以往的被动变为现在的主动式上门服务。

在数据城管系统和社会管理系统应用之后,城市的基础信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整合。此时,城市就可以更进一步,考虑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篇6

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加强智慧城市上下游产业链间的交流与合作,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学技术部等十大部委以及深圳市政府主办,国家信息中心以及IDG国际数据集团承办的“第十六届高交会智慧城市专馆”应运而生。在其中,我们频频看到中兴、安防、万达、腾讯、太极、思科、东软等知名企业的身影。

在会展同期举办的一系列论坛活动,更是为会展倍添价值。这些论坛活动包括“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2014中国智慧城市国际交流大会”,以及“第二届中国智慧园区高峰论坛暨产业对接大会”等等。成百上千名中外演讲嘉宾及各领域技术专家云集于此,共同分享了智慧城市领域的重大机遇和变革。

名企云集

国际智慧大融合

第十六届高交会特别开设了近万平方米的专馆――“高交会智慧城市专馆”(6号馆),这是高交会历史上,首次以一个主题专馆的形式集中展示海内外智慧城市领域的优秀成果、创新技术和智能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6号馆在历届高交会举办期间一直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组展,展示内容皆为部级的重大科研成果,被称为规格、重要级最高的展馆,此次的布展设置充分说明主办方、部委领导对于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视与关注。

本届展会以城市规划建设的交通、通讯、能源、安全等领域为重点,九个各具特色的主题专区汇集了城市规划设计、信息网络、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通信、绿色建筑、智慧医疗、智慧广场、城市应急、地理信息、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众多国内外企业及相关城市,无疑是国际智慧的大融合。

在专馆中心位置,可以看到中兴、安防、万达、腾讯、太极、东软等名企的身影。中兴通讯此次展示的是已在国内100多个城市及全球40多个国家获得广泛应用的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参观者可以用手机在现场直接体验各种城市生活的智慧应用;在万达展位上,能够发现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健康服务云”、“食安云”;腾讯重点推介的是前不久刚刚推出的“QQ物联”社交智能硬件开放平台,这一产品让腾讯借此杀入智能硬件领域。

中国最大的软件企业东软,则认为中国城市的智慧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投资,此次他们的展区主题为“智慧 云城市”,突出了以云平台为基础,围绕民生、社会最热点需求做应用,以应用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其它,如中青创投的中国城市云大数据“车联网”、软通动力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深圳易尚的3D PLUS、深圳太极的云平台等项目与方案也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此次展会还吸引了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评测中心、北大数研、北航等政府和高校科研机构,他们散布在展厅的不同地点,为参会者带来了无人机、微信家校通、警用装备物联网方案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智慧城市代表新余的展馆则以“智慧新余,能源管理”主题,强调人与自然、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和具体做法,通过科技手段突出显示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特色。

专馆东南角可以说是人气聚集地,特斯拉(Tesla)和陆地方舟两家企业都在研发电动汽车,参展汽车时尚动感的外型、清新优雅的气质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使这一展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智能家居专区作为本次展会的一大特色板块,加百列、聪明屋等企业将带您领略到智能家电、智能安防和智能传感等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魅力,参会者可以把这些先进科技运用到家装中,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高峰论坛

同台论道共话智慧建设

为了更好地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理清智慧城市发展思路,推广创新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产品,在展会同期还举办了“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智慧城市的趋势、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

2014年11月17日,一年一度的高交会“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拉开帷幕。本次峰会特邀了中央各部委的领导、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参会。另外,来自华为、中兴、神州数码、软通动力、微软、IBM、西门子等知名企业的领军人士也从各自角度开展广泛的研讨和交流,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在论坛上,中兴通讯政企事业部公共安全行业专家孙延春博士发表了题为《大智之城,安全为基》的主题演讲。孙延春博士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为智慧城市发展的三个需求层次做了分类,他认为,公共安全是处于金字塔底层的基础性需求。重视分类管理,信息共享不畅是公共安全管理的一大问题。

巴塞罗那市政府代表Xavier Mayo则分享了巴塞罗那的城市建设经验。她说,“Many slow cities inside a smart city”是发展原则,城市的发展不能只看重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对市民提供持续性的免费服务。

现在人们一提到智慧城市就与技术联系在一起,对此,IBM大中华区智慧城市总经理文金言说,这是一种误解。他认为,智慧城市是用技术堆积不起来的。智慧城市就是要靠最低的消耗、最少的污染来发展,打造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才是目的,而非技术。

为促进智慧城市各产业链的对接,除了17日举办的“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之外,11月19日,由中国开发区协会、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联盟联合主办,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和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协会承办的“2014中国智慧城市国际交流大会”、“第二届中国智慧园区高峰论坛与产业对接大会”也在第十六届高交会上举办。

智慧评选

提升未来城市创新

为了表彰诸多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做出创新贡献的城市和企业,在“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现场还揭晓了由IDC承办的“中国智慧城市标杆企业”、“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100”以及“智慧城市创新方案”的评选结果,并举行盛大的颁奖活动。杭州、成都、武汉、南京、济南、沈阳、苏州、青岛等20个城市获得“2014 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20”称号。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篇7

1.1智慧旅游的含义

智慧旅游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资源、经济、活动和游客等旅游相关信息,促进旅游信息共享和游客服务部门的业务协同,提高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智慧旅游的外延

智慧旅游的建设离不开智慧城市的基础环境,它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应协调联动,智慧旅游可以带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可以产生科技旅游项目。智慧旅游本身强调智慧低碳,其为低碳旅游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引导游客关注低碳,在建设时也要注意自身的低碳化。

2.松江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2.1松江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建设便捷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上海都市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经验和特色。松江是上海之源,在松江开展智慧旅游,不仅符合上海市“智慧城市”的精神,同时也能够带动松江地区及周边的旅游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智慧旅游模式的开展可以将很多原先分散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起到最大程度利用的作用。近年来,松江区也在积极筹备,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在优化松江区旅游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是旅游扶持政策兑现。其中包括2011年出台的《松江区加快旅游发展若干意见》和《旅游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以及2012年政府兑现奖励经费498万元。

二是景区服务水平实现较大幅度提升。近几年来,松江区多个景区评级得到上调,包括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上海醉白池公园,区内4A景区数量达到5家,位列全市郊区县之首。此外,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家荣获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公园发展三十周年――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称号的部级公园。

三是松江“会议谷”初具规模。纳入会务统计的18家酒店,全年接待住宿客人87万人,其中会务团队占接待人数的50.2%,为43.7万人数。

四是依托松江历史文化优势,松江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山水生态环境,有上海唯一的部级旅游度假区和最早的历史遗址,是上海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区,十二五”期间,松江积极推进三大战略,努力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产业强区的跨越。2014年第一季度,中心城区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别接待游客123.97万人次和99.35万人次,占全区景区(点)游客接待量的51%和41%,大型旅游功能性项目欢乐谷、辰山植物园、城市景观泰晤士小镇及文化景区方塔园、醉白池等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

2.2存在问题

1) 信息资源共享度低、整合力度不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旅游信息资源共享还很困难;由于分散在各旅游企业、景点、商户的大量数据信息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与整理,从而产生信息壁垒,导致信息利用率下降,资源重复投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相关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缺乏系统接口标准,难以互通,产生了信息孤岛,限制了智慧旅游的发展。

2) 旅游公共信息供给途径少。对于散客和自驾游市场,需要拓宽旅游公共信息的供给途径,实现丰富、多样和便捷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不能仅仅依靠单一且单向沟通的指示牌、人员讲解和张贴海报,或者依靠传统、分散的途径,如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或者服务中心,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物联网、触摸式旅游咨询机、移动客户端等高新技术,打造系统、高效、便捷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3) 电子商务有待进一步发展。松江旅游网旅游产品的定制方面还有欠缺,尚未形成目的地营销体系。

4)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松江的无线网络覆盖率还较低,这大大限制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其他一些在配套设施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

2.3松江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1) 社会功能方面。发展智慧旅游,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扩大就业。体现科学发展、创新城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升松江区品牌和知名度,有助于可持续性发展。

2) 经济方面。智慧旅游在带来社会价值的同时,还会带来经济价值,带动城市的景区、酒店、餐饮、购物、交通以及其他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并通过内需,推助当地经济稳步发展。

3) 民生方面。推动智慧旅游所带来的服务业提升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仅仅会使当地的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更会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达到多赢的效果。

4) 生态环境方面。通过在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旅游承载力管控等方面综合应用多种智慧旅游的手段能够均衡游客的分布,降低游客对资源的破坏,有效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对缓解景区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5) 产业方面。通过智慧旅游的建设,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游客的行为模式,实现旅游产业链上各个系统的协同运作,从而逐渐改变整个产业的运营模式。

3.发展智慧旅游的建议

3.1构建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1)整合有关松江旅游的旅游信息资源,完善松江旅游网,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智能服务,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完善在线或者电话咨询服务,使游客随时随地进行旅游咨询。建立评价体系,使游客在游完可以对景区、餐饮、酒店、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提供参考。

2)建立 3D 虚拟景区旅游平台。通过 3D 虚拟景区旅游平台,摆脱单一的门票经济,开拓绿色环保的网上在线旅游,同时,利用全新的三维全景技术,全面展现景区美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吸引全球的游客到实地旅游,将推动松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使得旅游信息的传播多元化。

3)建立旅游信息触摸屏,建立景区自助导游平台,为游客提供资料检索、触摸查询等服务。

4)提高无线宽带网覆盖率。

3.2完善物联网建设实现人性化智慧旅游

旅游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体,参与的客观因素受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的影响较大,变动性也大,而游客的心理、生理现象也呈多样化,使得整个旅游过程要多方位应对才能尽可能使活动服务完美。物联网的加入可从组合、监控、及时三个方面优化服务过程。组合旅游目的地优质接待旅游企业,通过平时物联网的监控,收集游客对各类旅游企业反馈,将旅游目的地优秀的旅行社、酒店、购物中心组合推荐给消费者;动态化监控整个旅游过程,跟踪整个行程,防患于未然,安排好旅游途中的每个环节,以防因为天气、交通变化等带来的消极影响;运用物联网信息流可及时有效处理旅游中的矛盾,维护旅游质量与市场秩序,使愉悦的气氛贯穿整个游程。

3.3 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是通过信息技术及时准确的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的转变,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

1)制定旅游信息标准,建立基于旅游信息标准的旅游云计算中心,按照统一的规则获取采集旅游信息,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集中存储、。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基础信息、 统一地理信息、统一交换接口、统一技术平台,使旅游信息的智慧化,让项目融合和跨平台合作成为可能。

2)建立综合管理平台,包括旅游安全保障、旅游数据监测分析、旅游品质保障、旅游诚信管理、旅游互动评价管理、游客消费行为数据收集分析的智慧旅游管理体系,以实现旅游行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4.智慧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4.1政策支持

在发展智慧旅游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针对本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出台和落实相关奖励和补贴等支持政策,引导并推动旅游景区、旅游服务商和科技企业等相关方积极参与智慧旅游的构建,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在旅游行业的深度应用。

4.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在智慧旅游的建设中,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特色,政府所有,企业经营,多方受益”的经营模式。确定政府独自投资、政府投资引导、政府与旅游企业联合投资、政府与旅游信息化企业联合投资以及企业独自投资五种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全面开放智慧旅游市场的开发,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实现多方投入,多方盈利。

4.3优化环境,全面发展智慧旅游

发展智慧旅游,还要全面发展松江的旅游产业的外部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区容区貌等。借助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加强旅游产业同其它产业、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加强各级旅游局同相关部门的合作。除政府、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传统旅游服务环节外,要广泛组织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松江智慧旅游的建设。推进智慧景区试点建设、智慧酒店试点建设、智慧旅游试点建设,为其他景区、酒店、旅游社做出示范引领作用。

5.总结

智慧消防建设指导意见篇8

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两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为193个,超过40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智慧城市建设“乱花渐欲迷人眼”。

总体来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势头良好,已经在提升社会管理、加强公共服务、提升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不少城市的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抓手和持续动力。但也有一些应用属于一时冲动建设,使用者寥寥或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由于认识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经验,一些试点城市建设贪大求全、求大求快、盲目投资现象明显,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一哄而上带来的重复建设

“智慧城市”概念在炙手可热的同时,也是乱象隐现。

在目前已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着一哄而上的现象,在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后,就开始盲目上马一批项目。等到发现还需要建设相应的关联系统和配套措施时,才回过头来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既浪费了时间、金钱,还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智慧城市该“降温”了。

“说降温可能有些不恰当,这是一个朝阳行业,未来的市场还会更加广阔。不过,现在各地的智慧城市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没有把握住智慧城市的内涵。”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某些智慧城市停留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没有规划和应用的支撑,导致大量的基础设施荒废、闲置。”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泰豪集团董事长黄代放在其上交的2014年两会提案中指出,目前全国智慧城市发展缺乏统筹。

一是全国智慧城市发展缺乏统筹指导。由于各部委侧重点和关注面不同,且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造成不少地方政府难以适从,很难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造成了不少人力、财力的浪费。

二是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如果不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就很容易产生信息孤岛,出现重复建设、无效建设等后果,造成国家和民众的资源浪费。

目前,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与几年前各个城市争相发展云计算产业景象颇为“神似”。倘若通读一些城市提出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就会发现其侧重点并不明显,更多的还是大而全的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智慧建设,好似每个领域若没有和“智慧”搭上,就觉得要拖试点城市建设的后腿。对此,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教授甄峰指出,智慧城市不能蜂拥而上,需要从城市特点出发,寻找适当的发展路径与建设模式。可以说,做好顶层设计已经成为各个试点城市决策者的必修课。

顶层设计是在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指导下,旨在为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提供指导的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主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各重点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

针对智慧城市的复杂性,专家认为其顶层设计需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下,以城市发展突出问题为牵引,立足城市现实基础,强调城市区位优势,从全局视角出发进行的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具体而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应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民生等多个方面协调发展,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民众等各种力量,综合理念、制度、方法、技术等多种元素的协同驱动,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专家指出,做好顶层设计,涉及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和业务架构,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部署和分阶段推进,涉及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和机制等等一系列问题,是解决智慧城市发展难题的可行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个部委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已经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3年上报至国务院。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建设原则、主要目标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要求,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引导。借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结束政出多门、盲目建设的“乱象”,进入统筹推进的新阶段。

信息孤岛现象普遍

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期,由于整体设计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信息化统筹机制,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往往以项目为中心,政府各部门独立建设了一系列的信息系统,逐步形成了随意生长的“系统丛林”。在“丛林”中,系统之间互不相连,信息资源重复采集、互不共享,造成许多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如果这种局面继续延续,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老问题,智慧城市将变得“非智慧”,大大增加了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

显然,多头并进的管理方式并不利于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提交建议,智慧城市建设法规、标准滞后,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防止一哄而上,资源浪费。

他以所在的城市南通为例。南通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工业信息化部的两份试点城市名单,目前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预计到2017年智慧城市建设投入将达156亿元,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会实现智慧技术的高度集成。但智慧城市建设也出现诸多无序和浪费,各地存在项目一哄而上,基础参差不齐,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孤岛普遍现象。因此,昝圣达建议,国家层面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起政策规划、法律法规和统一、细致、完备的标准体系。工作机制也需整合发力。

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牵引力,对于应用驱动性很强的智慧城市,标准的制定更是不可或缺。标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对智慧城市的统一认识。由于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信息化开发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可能造成各个城市盲目建设、城市间应用形成更多孤岛和难以连通的问题,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

标准体系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避免智慧城市建设无序发展的保障条件。当前,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受到ISO(国际标准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及ITU-T(国际电信联盟)等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据了解,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归纳起来由五大类别的标准组成,即智慧城市基础标准、智慧城市支撑技术标准、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标准、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标准、智慧城市应用标准。当前,对于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需要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如何遵循现有标准;二是如何针对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重点研制新标准;三是如何根据智慧城市不同场景需求,制定标准实施指南。

“智慧城市不只是物联网建设,还应打破交通信息孤岛,形成多方面的信息数据共享联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曾这样表示。

政府大包大揽现象严重

智慧城市应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办公,例如网上审批;第二个层次是政府对老百姓的公共服务,如各种缴费和信息查询;第三个层次则是老百姓对老百姓提供的服务,或者说信息消费,老百姓包括企业和个人两类。

“就是要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有点儿像58同城。但是58同城没有政府参与,是一个纯市场化的平台,智慧城市则需要将老百姓、企业和政府连起来。由政府一手操办是不行的,因为它不懂市场化特别是互联网思维,必须引入企业。”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坦承,产品的完善和市场的培育都需要一个过程,“智慧城市平台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政府的数据。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公共数据,多是动员了一个国家的力量获得的,是一个市场化的公司难以做到的。围绕这些数据,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契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产品,不断吸引着优秀的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和用户前来。”

但是,在目前信息不尽透明的情况下,政府手中的很多数据,即使是非保密的、应该公开的数据都没有公开,想要进一步挖掘并开发相关的信息产品自然无从谈起。政府公开数据或者搭建政府公共数据平台,将是智慧城市能否落地的关键。

不过,专家也表示,“政府开放数据在中国还没有先例,究竟哪些数据要开放、如何开放、在哪开放等,弄不好很可能就会出现侵犯市场隐私等问题,这些情况都需要探讨,建议应当建立相关规则制度,对政府开放数据做出有效规范。”

全国人大代表黄代放在2014年两会提案中还指出,当前有部分城市过度依赖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甚至在规划设计环节都引入国外公司,暴露了许多城市关键信息,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智慧城市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领域。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将会产生大量的政府、社会以及个人信息,其中包括交通、能源、金融等多项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关键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一般会采取高度集中的方式实行存储、加工以及调配。一旦出现信息泄露甚至被敌对势力掌控的情况,将会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充分运用政府和市场两个手段推动智慧城市持续发展。在规范各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强调总体规划设计的重要地位,而不是本末倒置,由企业的解决方案决定。

“大数据”没有充分挖掘

没有大数据就没有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可以让你我的生活变得更好。

说到智慧城市不得不提及大数据。因为大数据在城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更不用说未来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智慧来自大数据。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基础,没有大数据,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空架子。

现代社会是数据型社会,随着全球化网络进程加速,数据信息在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今,社会生活进入大数据时代,全球所有信息数据中90%产生于过去两年,大数据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最重要的价值,一是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关注社会民生,带动社会管理创新。

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大数据将极大提高智慧城市政府部门的决策效率和服务水平。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一个“智慧政府”,大数据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政府各个部门的既有数据库可以实现高效互联互通,极大提高政府各部门间协同办公能力,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大幅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数据的实际利用情况并不乐观。在很多城市的智慧推进过程中,大数据仅仅是作为海量数据的集合,政府并没有更好地探索如何盘活已有数据存量,用好大数据增量,挖掘出其背后真正的价值,用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决策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我国在智慧城市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由于智慧城市普及面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管理方面,多头并进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合力。智慧城市的建设没有先例,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规范标准,有些地方重建设轻应用,缺乏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不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起草了关于我国智慧城市有序发展的文件,目前已经提交有关部门等待批准。下一步,我们将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统筹规划,明确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发挥信息资源的潜能,开展信息安全的推进工作。

上一篇: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范文 下一篇: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