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对话“智慧”

时间:2022-08-17 10:13:39

用“智慧”对话“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01-01

2011年10月,一则新闻引起热议,江苏无锡市儿童医院测智商的学生已预约到11月底,原因是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这一测试。其实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广州、重庆等地均存在类似事件。我们在谴责这种行为的同时也在思考,是学生的智商应遭到质疑,还是教育智慧的枯竭。

11月份, 78岁的老教师的一节选修课,仅3人到场。老师坚持讲,并写了一黑板的演算,这位教师被大家称为“最尽职教师”。我在思考有一天,当我走上讲台,如果要面对只有3个人听课的课堂,我应该怎样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

我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一个用“智慧”去对话“智慧”的过程,当一位老师用智慧征服了他的学生,这种智慧也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他的学生。课堂突发事件的产生必有其原因,教师用一种智慧的方式应对并进行深刻反思,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防范于未然。

1 “端平一碗水”——从公正的角度出发

作为学生,我们都体验过这样的心情——渴望有一位能公正管理课堂的老师。这种公正指的是老师的心不偏不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将一碗水端平。“端平一碗水”能有效抑制突发事件的产生。事件的发生是源于矛盾,而矛盾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教师再将自己的形象塑造为一个教官,自然会引起学生更大的不满。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良莠不齐是必然会遭遇的一个现状。教师通过公平公正的处理每一件事情,用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会服从老师的安排,自觉受到老师的感化,而不至于与老师针锋相对。“端平一碗水”能在事件发生时为老师的解决方案赢得公信力。

做一位“一碗水端平”的老师,首先要做到不要以成绩的好坏来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其实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老师都会自然的将心偏向成绩好的学生。如果放松对成绩好的学生的要求,就会导致他们在情绪上的骄纵,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成绩较差的学生从心里对老师的抵触。

其次,要将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不能让课堂变成优秀生“包场”、中等生“冷场”、后进生“反场”的地方。对待优秀生应该有紧有驰,在他们取得了一定进步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时,要对他们严格管理,鞭策他们继续努力;对待中等生应该积极为他们创造力争上游的机会,让他们保持昂扬的斗志;对于后进生更应予以充分关注,即使他们很排斥,也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鼓励他们向中等生队伍里发展。

最后要打破思维定式。处理班级事务时,要注意考察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听从学生的建议,而不是“独断专行”,总是自我决策。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老师是一个“专制型”的老师,总是以自我意见为中心,忽视学生的看法,根本没有公平可言。当走到这个极端时,教师的公正形象很难再塑造起来。

2 “海纳百川”——用宽容呵护心灵

学生的心灵敏感而细腻,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之中,并不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正是这种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难免犯错,对待学生的错误和问题,我们应用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去处理。

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感化学生的故事令我印象尤为深刻。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小学当校长时,看见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当即喝止了这个学生,并令其放学后去校长室。见面时,为了学生的守时奖励了他第一颗糖果,因为学生对他的尊重奖励了第二颗糖果,在称赞学生的正直善良后奖励了第三颗糖果,在给出最后一颗糖果的时候学生流泪忏悔了。

“海纳百川”首先指的是不将学生的错误归结于其品性和道德的不完善。对于所谓的“问题学生”,老师应该更关注他们之所以区别于正常学生的原因,对其家庭环境、父母影响要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然后默默地通过环境的改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来找出他们心里的症结,对症下药。正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老师通过发掘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在歌咏排练中逐渐去感化那些“问题学生”,让他们也逐渐学会了善良、团结和人间的大爱一样,宽容的心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

除此之外,即使学生若触犯了教师的权威,教师仍应以一颗宽容的心看待学生的冒犯。学生与老师的要求相悖,说明这时候学生的价值观与老师产生了分歧。从心理咨询角度来说,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改变而应该是接受。学生的价值观与老师的相悖,老师首先应该考虑这个年龄段、这个学生个体的特点,试着去接受他的观点。然后再对其价值观中不符合道德规则、行为规范和真理要求的部分进行修正。

在学生犯错后,老师切不可对学生苛责或是在今后的管理中对其置之不理。每一例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殊的原因,在出现这样的事件后,老师更应在第一时间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如果自己的教育方式足以使学生信服的话,学生绝不会贸然顶撞老师。当面临公然顶撞教师的学生时,教师应不断的接近他、与其沟通交流,而不是抑制或放任自流。学生越是疏远教师,教师越是应该对其投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甚至有的学生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过于平庸,需要引起老师的注意和。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深刻剖析,然后用更多的时间从生活、学习、成长等各方面对其进行启示和疏导。

在课堂管理中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去接受学生的错误,并用宽容的心态群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是一种大智慧。当这种智慧遭遇“问题学生”时,“铁杵也能磨成针”。

3 “蹲下来看学生”——以尊重为基石

当“尊重的教育”这个理念伴随着我们逐渐走上教育岗位,我相信它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好的升华。

史宁中校长提出 “尊重的教育”,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人才成才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在管理学生和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应时刻秉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蹲下来看学生”,首先要求老师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学生针锋相对,始终将尊重学生放在第一位。当在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时,老师一定不要直接批评学生,应该尊重学生成长中的“尊严”,给彼此一个缓冲的时间,提醒学生不要继续这种行为,课后再与其进行私下对话。老师考虑了学生的感受,站在维护学生自尊心不被伤害的角度解决问题,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尊重学生还体现为还给学生一定的空间,避免将其时刻禁锢在老师的监控下。具体来说,这个空间包括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空间、课后休息和调适学习计划的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空间等。初高中时,很多学生都会反感自习课时在窗外监视的老师。换位思考,学生渴望一种独立的安全空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从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蹲下来看学生”,最根本的还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成长规律。教师是一位感化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蹲下来”来询问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做法,不经过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他们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老师应理解他们成长的困惑,以平等姿态去感化他们,从处理事件的过程中为他们展现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蹲下来”是一种姿态,它胜过任何凌驾于学生发展规律之上的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方式,因为只有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课堂不是一个均匀的水滴,学生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树叶,课堂本身的不均衡和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使得课堂突发事件成为了可能。作为教师,除了去做一名合格的“消防员”,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减少这种可能性。防范和减少课堂突发事件就是教师智慧遭遇学生智慧。但一位懂得“蹲下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问题,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错误,并能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的老师,一定能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好地成长。

上一篇:探析在农村语文实践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写作... 下一篇:浅析音乐欣赏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