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点燃智慧

时间:2022-04-10 09:35:39

以智慧点燃智慧

【摘 要】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为了切实减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任课老师的负担,提高备课质量,我校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展开了备课改革,采用了“分工包篇,一人精备,集体修改,小结反思”的集体备课方法。此外,为了避免集体备课因抓不实,抓不细而流于形势,失去其内涵和意义,我们还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和《集体备课评估细则》,使集体备课真正汇聚了大家的智慧,实现知识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集体备课;品德与生活(社会);提升质量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化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可是,很多时候,老师明知备课的重要性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像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要求任课老师化大精力去备好每一个课时,几乎是不现实的。那怎样才能使教师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却能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呢?为了减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任课老师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从2005年开始,我校率先展开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备课改革活动,采用了“分工包篇,一人精备,集体修改,小结反思”的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我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一、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智慧点智慧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提高整体授课水平,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的集体备课具体操作分为4步。

1、分工备课前,深入钻研教材

学期初,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究,深入钻研教材、大纲、课标,依据本年级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每位教师填写“教师个人钻研教材记录表”,并和同伴之间开展深入的互相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集体备课安排表。根据需要,可以一个老师备一个单元的课,也可以每个单元各备一课。

2、分工备课后,精备母教案

由于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后,一册教材中每位教师只需主备1~2个单元的教案,有比较充足的精力,故而我们要求每一位主备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查阅各种资料,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钻研,把握准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细备,形成母教案,打印成稿后于上课前2周将教案分发到同一年级每位教师手中。

3、个人上课前,形成子教案

拿到母教案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和充实每个环节,甚至修改,删减或增添某些教学环节。教研组利用每周两节的教研活动课,提前一周进行集体研讨。集体研讨时,由各备课组长主持,先由主备人介绍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设计意图,重难点突破等,再由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修改发表意见,形成共识,最后得出既能体现本班实际又能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最高质量的教案。在本人上课前,个人还可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4、个人上课后,认真撰写反思

上完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备课的使用效果等进行反思,将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自己的感受、体会,记录在备课后的教后反思栏内,形成反思材料。

每学期末,每个年级整理出一份精彩教案,交教导处存档,为下届的任课教师留下可供借鉴的资料。

在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主备教师说课,骨干教师引领的备课制度,以弥补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大纲把握不准,难以形成集体优势的弊端。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和反思能力,本学期,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三度备课”,即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备一个自己的教案,这就是一度备课;然后参考各种资料,对自备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二度备课;最后就是上完课后,结合课堂教学情况,重新再备一个教案,这就是三度备课。专职教师每周至少进行一个课时教学内容的“三度备课”,兼职教师每月至少进行一个课时教学内容的“三度备课”。虽说这样,教师负担有些重,但对教师提高所起的作用,却是真的不可小觑!

二、集体备课应走出的几个误区

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全组成员的智慧,对于提高备课效率与质量,有着十分明显的优越性。可是,如果抓不实,抓不细,集体备课就有可能名存实亡,故而,我们应注意集体备课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集体备课=“教案之和”

某些教研组为了应付检查,阳奉阴违,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成了“挂羊头,卖狗肉”,有形无实。如果哪个老师备课不及时,甚至会出现个别老师课已上完课而教案却还没到教师手上的情形。集体备课给了部分不认真备课的人以可钻的空子。

误区二:集体备课=“网上资料的拼盘”

某些集体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实现教师“自我解放”。在组长的倡导下,他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并恬不知耻地谓之“资源共享”。他们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他们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没有舍取,不加选择,“捡到篮里就是菜”,把网上的资料全盘吸收,窃为集体所有,美其名曰“集体备课”。这种做法“简单易行”,“拿来”了他人的成果,甚至压根儿就没有自己教师参与的成份,有名无份,作假现象更为严重。

误区三:集体备课=“个人独裁”

如今,集体备课在各地已成为一种时尚,各校往往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每组挑选一位教学中的骨干教师充当组长。由于组长往往是年纪较长,并且是学科教学中的“元老”,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所以,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大凡“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上一篇:对话,触摸诗词的意境之美 下一篇:浅谈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