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10 17:30:35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篇1

这次会议在赤峰市召开,要总结推广好赤峰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近年来,赤峰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自治区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民生状况逐步改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赤峰市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先进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赤峰市的经验、做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五次召开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以会促创,典型示范,充分调动了各地比学赶超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这次会议开始,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更名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作出的决定,目的是为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集中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好地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我们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要求从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党的中央全会两次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决议,中央领导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年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越繁荣,精神文明建设越重要;改革开放越深入,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越艰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这既是两个文明相互联系的规律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我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从2002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在全国领先。全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还差一些,离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从总体上看,我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都比较滞后,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还满足不了群众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农村牧区的情况更差一些,农牧民文化生活仍很贫乏,基本文化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一些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仍然存在。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精神文明的提高。如果我们不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社会中不协调、不和谐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最终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也走不远。这些年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现在我们有能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从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力度,更好地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实践给我们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需要研究和面对的问题很多。与过去相比,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丰富多样,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渗透,思想文化建设面临复杂的形势。如何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弘扬主旋律,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与传统媒体发挥主导作用的时期相比,现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新兴媒体对他们的影响更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如何运用好新兴媒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社会生活的丰富和社会群体的分化,使这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这样的课题还有很多,我们必须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切实回答好这些问题,扎实有效地做好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明确的,中央文明委每年都要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来讲,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是抓落实,关键是要见到实效。精神文明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抓实了并不容易。要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也不能只有软的要求,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落实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硬措施上。要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实。从我区的实际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特别重视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条主线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真正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是进入人民生活、为人民所实践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内容,来源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最终也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在全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学习实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先锋模范。要推进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普及工作,下大力推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牧区,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大众化,使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尤其要抓好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学习教育,推动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把新闻媒体推广主流价值观念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出来,各类宣传报道都要符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要适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努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搭建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平台。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要重视先进典型的发现和宣传工作,在树立先进典型的过程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抓好公民素质的提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上,也只有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公民素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可以从公民素质教育入手,把提高公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实施,着力在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上下功夫。我区地域广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受教育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地方还过着比较传统的农牧生活,提高公民素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结合实际,加强教育,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公民素质的提升见到实效。

要大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公民素质的提升首先建立在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上。我区的人口相对较少,要在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重点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力争使我区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尽快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加强重点就业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从多方面提高我区各类人群的受教育水平。要全面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基本知识,在全社会形成讲礼貌、重礼仪的氛围;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在全区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科学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加强普法宣传,不断增强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公民培养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公民素质的提升最终要落实到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一些偏远地区生活方式比较落后,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文明素质并没有相应地提升,必须逐步改变这种状况。要把文明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城镇,可以从文明驾车、文明乘车、文明排队、文明观演、文明装修、文明娱乐、文明游园、文明停放等具体行为抓起;在农村牧区,要重点开展好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整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等实践活动。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抓住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载体,在全社会倡导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群众性。要采取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让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树立文明风气。要采取措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推动全社会讲文明、树新风,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使和谐文化、文明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抓住群众性,着眼树立文明新风,运用好创建的手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设计并抓好创建活动的载体。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使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要结合实际,把创建活动具体化。比如,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在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中开展结对互助活动;围绕移风易俗,可以从以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具体问题抓起。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要继续抓好,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通过创建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把创建活动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改变一些创建活动上热下冷、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取得人民群众对活动的拥护和支持。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找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其他工作、与社会关注问题的结合点,形成调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局面。各种城乡共建、结对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要继续深化。同时要积极探索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群体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探索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的文明创建新载体,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渗透到各个方面,覆盖到各种人群,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文化,精神文明创建更是要紧紧抓住文化这个载体,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发挥好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也要落到实处。要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生产,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办实事、办好事。

要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我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比较缺乏,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大投入力度,使我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要建立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全区财政性社会文化事业经费支出要尽快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要加大对农村牧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倾斜,实施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着力解决好农村牧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不足的问题。要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善于挖掘和利用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征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品牌,寓教于乐、以文化人。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要创造和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制定完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规划,继续落实好“九个一批”任务,鼓励各类艺术院团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产品,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内蒙古特色的文艺精品。要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继续搞好卫生、科技、文化、法律等下乡进社区活动,鼓励各类专业文艺团体面向基层拓展演出市场,利用好各类传播媒介和阵地,为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区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内蒙古人民能歌善舞,草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加强文化建设中要重视抓好民族文化建设,巩固民族大团结局面,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要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要加强文化交流,吸收优秀文明成果的营养,发扬光大内蒙古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加强领导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抓好这项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能否把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是对各级党政领导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考验。各级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谋划组织,注重抓好落实,不断提高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各级领导抓经济建设的能力水平和工作积极性都是很高的,抓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努力达到这样的能力水平和工作积极性。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高度,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把握大局,积极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负起领导责任,解决好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加强规划,像抓经济规划一样抓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抓住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一个一个具体活动中,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

要大力创新,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最应该体现创造性;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赢得群众才能发挥作用,必须增强吸引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互适应、渗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大胆采用新手段新形式。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在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上做文章。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创造,维护群众的权益,注重人文关怀,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的过程,让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唱主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办实事、办好事,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把解决具体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实实在在、具体可行的工作。

要明确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精神文明建设涉及面广,贯穿经济社会全部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担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要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各个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切实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主管部门的责任,党委宣传部门、文明办要发挥好协调各方、整合资源、推动工作的职责。各级各部门在研究部署年度工作和阶段性工作中,都尽可能加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督促检查、成效测评、表彰评比机制,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奖惩力度。会后,自治区文明委要牵头制定我区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对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具体安排。今后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要重点检查自治区规划或意见的落实情况,观摩各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交流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经验,促进各地更加务实、更富于创造性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同志们,新形势下加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区目标而不懈努力!

昨天上午,春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赤峰市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讲话紧密结合自治区实际,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近年来,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在全力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同时,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新成效,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取得新成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突破,形成了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这其中,赤峰市通过以创促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崭新局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区正处于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推进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放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上,放在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上,全面提升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下面,围绕这些方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区工作大局,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一系列冲击,使我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充分显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紧迫性凸显。加快推进经济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必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导作用,着力把认识成果和精神动力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创新科学发展理念。在清醒认识我区欠发达区情的基础上,要因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一切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标准,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积极探索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我区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二是创新体制机制。要完善考核体系、调整评价标准,加快形成引导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规范和政策体系,把抓发展的着力点从单纯追求速度转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上来,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增加、民生改善的基础上。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倡导求真务实、尊重规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着力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求实效,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以统筹兼顾的理念指导和推动工作。要着眼大局,兼顾各方,推动经济社会、城乡、区域等协调发展。这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城乡之间的差距,既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也表现在社会事业、精神文化、生产生活条件上。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近些年,各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鄂尔多斯市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布局调整、转移人口、产业建设、改革创新等手段,推动了城乡统筹步伐。特别是在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上实施的“四个一”工程,为转移进城的农牧民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解除了进城农牧民的后顾之忧,激活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全局。准格尔旗在科学确定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推动“大集中、小集聚”,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鄂尔多斯市的经验,但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借鉴先进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解决最现实的问题着手,探寻符合本地发展的路子。同时,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一定要坚持科学规划,在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基础上,从接受城市辐射、实现功能对接、便利生产生活等因素出发,对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到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和谐内蒙古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当前,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愈发凸显。在这样的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要立足于为和谐内蒙古建设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舆论环境、提供精神动力,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非只有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动文化发展,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塑造文化品牌和提升文化品位,反过来拉动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享有文化权益、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需求,认真做好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切实发挥指导作用,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法规制度和文化产业政策,建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与群众广泛参与相结合,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正确导向,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民族文化建设的始终,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点、区域特色和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提升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注重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的文化协调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要抓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牧区延伸。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公共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发挥好公共服务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建设人才,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引导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政策,创造就业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做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扩大城乡覆盖网络,提高社会人口健康素质。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社会救助能力,逐步提高低保标准,缩小城乡差距。高度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问题,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无法保障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专项行动,目的就是要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整体工作已进入“事要解决”的攻坚阶段。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对需要自治区层面重点解决的8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盟市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解民忧、促稳定的高度,加快解决排查出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要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解决老问题,预防新矛盾,真正把各种矛盾和问题消除在源头、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坚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上实现新的突破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要紧密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加强常态管理与健全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涵,创新创建形式,注重创建效果。

着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并自觉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导不同社会群体和各个阶层的人们团结向上、共同前进。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围绕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切实推进各种实践活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树立明确的价值导向。

扎实推进城市精神文明的创建,注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把精神文明创建与城市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文化内涵寓于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塑造高品位的城市文化。通过建筑风格、艺术雕塑、色彩控制等突出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体现历史文化魅力;通过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加强历史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搞好文博会展等活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精髓;通过积极探索和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群众参与程度,提高市民现代文明素质。

切实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的创建,注重培育新型农牧民。当前,我区已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央和自治区不断推出含金量高的惠农惠牧政策。如何把这些政策理解好、运用好、落实好,通过借助外力与启动内力有机结合,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最终要靠农牧民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广泛扎实地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机制,认真组织送知识、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农牧民文明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创业和就业能力。

同志们,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开拓创新,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反作用的建设领域,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必须着力不断推进。找准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将对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并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目标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社会时期有了更新的建设任务,不仅要加快精神文明自身建设水平的提升,且应将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各种文明形态密切融合,在其他各领域拥有相对独立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还应具体到每一个行业,以及每一个工作岗位,使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落到实处。在这种更加具体化、更重实效性的建设目标下,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不断深入,才能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体现出其全方位的价值。另外,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时期更注重创新性,从形式到内容,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不断加强建设力度,这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标准,对精神文明的加快建设提供了基本动力。

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经济深化发展的直接有效的推动力,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方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并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鉴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部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思想领域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对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阻滞作用,当前形势下,只有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和步伐,使其与经济建设保持同步,方能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速度为目标,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断努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要求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必须以马列主义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原则的时代精神,以保证我国整个社会的正确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我国全体人民必须努力构建个人文明健康的思想价值体系,以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应有作用,而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构建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发展,提升从宏观上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念构建的引导作用,并在日常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以具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不断渗透,方可切实保证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和纯洁性,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性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从本质上而言是一脉相承,相互统一的,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直接产生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文化发展的动力

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都从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力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良好传承,也包括对当下各个领域泛义上的文化建设,以及通过吸收别国的文化精髓促进我国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文化层次不断深化,文化高度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融合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泛义上而言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当前随着我国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对文化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步提高,唯如此,方可与文化同步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最终利于我国各个领域实现平衡性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生态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重视。生态文明作为直接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文明形态,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切实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构建,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涵括面很广的建设范围

在当前应清楚地意识到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精神文明工作做好了,人们的精神文明观念构建起来了,方可保证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文明态度;才能保证人们自觉遵守大自然发展规律,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以及能源的意识和行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并保证人们改变旧有的不健康的发展理念,树立绿色健康发展的文明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起到直接作用。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强大的呼吁力量,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

六、我国整体形象提升的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以及国与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加之我国近些年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影响,我国当前在全球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国际交流层次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外国友人数量急剧上升,我国出外旅游以及学习等人数也不断增多,这使得代表国家形象的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直接展现在世人面前,国人的行为举止是否得体文明,是否礼貌富有涵养,直接对我国整体形象产生影响。加快国人素质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成为当下很重要的课题,而这必然需要作为直接对国人的素质及形象产生影响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升国人的整体精神文明层次,才利于我国对外保持文明热情的姿态,利于我国整体良好形象的构建。

结语: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应借助我国各领域的推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通过源自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目标动力、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构建的动力、文化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以及我国整体形象提升的动力等,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层次,推动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际达.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努力开拓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j].中国建设教育,2010(z1)

[2] 董晓平.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3] 黄芳,刘云高.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企业导报,2010(01)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篇3

在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谱写水利发展与改革新篇章的重要时刻,部党组召开这次全国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近年来水利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分析研究当前水利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把水利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为实现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文明办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邵旭军同志、中央文明办协调组副组长涂更新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党组对多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文明办,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对水利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在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水利部党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统筹水利业务和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把深化理论武装与创新治水理论和治水实践结合起来,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与弘扬水利行业精神、转变机关作风结合起来,取得了水利业务工作新成绩,开拓了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涌现出以谢会贵、崔政权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文明单位。刚才,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中央文明办的领导对近年来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做好新形势下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描绘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水利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特别是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水资源和水利工作摆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突出位置,强调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国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水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和探索,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第一,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的思想武器,作为谋划水利建设、促进水利发展的指导方针,作为衡量利弊、检验得失的价值尺度,作为干部职工修身立德、建功立业的行为准则。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现阶段的基本水情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水利工作的着力点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与时俱进,把水利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现代化方向,把以水利的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努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转化为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全过程,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新发展,努力开创水利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勾画了到2020年的宏伟蓝图,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水利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在解决民生需求中的服务作用更加彰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更加重要。我们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与水利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谋划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新举措: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逐步建成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利用体系、优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利血防、边远山区用电、城乡水环境整治等问题,不断提升水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实行更加严格的水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布局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水利发展与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三,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十分重要而又明确的任务。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紧密结合水利实际,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洪流之中,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向广度拓展、向纵深推进。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水利事业的整体布局中来认识、来研究、来部署、来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提高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为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进一步明确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重点

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贯穿于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加强理论武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先进水文化、创建文明和谐机关五项主要任务来展开,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大力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水利工作全局。抓紧、抓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全国水利系统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关键是要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坚定不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要勇担重任、走在前列。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功能,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在水利系统深入人心,把广大水利职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转化为推动水利工作的智慧和能力,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水利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第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水利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水利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水利职工教育和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水利工作各个方面,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凝聚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为水利事业的繁荣昌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第三,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水利系统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水利观念,创新水利发展模式,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认真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大力宣传水利发展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动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要在广大水利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和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为弘扬新风正气、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做出表率。要注重了解不同阶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所难和所愿所盼,关注水利职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培育乐观豁达、宽厚包容、和谐友善的精神品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要加强领导与群众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协调、不和谐因素。

第四,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丰富发展水文化的传统内涵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对江河湖泊的不懈治理与开发保护,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以水利实践为载体,大力加强先进水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水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传统水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全面概括,使优秀的传统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二要从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中汲取时代精神。现代水利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利实践活动,是水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和活水源头。要在人民群众的水利实践中进行水文化创造,在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实现水文化进步,满足现代水利人对水文化的基本需求,展现我国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水文化更好地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要把培育和弘扬水利行业精神作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水利行业的生动体现,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精神动力。要积极倡导献身事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胸怀、情操和精神,在关键时刻勇于挺身而出,在风口浪尖敢于生死搏击,在平凡岗位甘于默默奉献。要积极倡导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戒慎恐惧、如履薄冰、严谨扎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干好每一件事情,履行好每一份职责,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大自然考验的业绩。要积极倡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关注下情,熟悉水情,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坦陈直言,善于纠正错误。

第五,大力加强文明和谐机关创建,坚持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行风。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良好的政风行风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转变机关职能上下功夫,在坚持依法行政上下功夫,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在加强廉政建设上下功夫,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推进机关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一要建设充满活力的文明和谐机关。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机关干部的创造活力得到全面激发,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精神状态得到充分体现,一切有利于事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二要建设诚信友爱的文明和谐机关。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在机关中做诚信干部,在社会上做诚信公民,树立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机关干部形象。要大力提倡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困难的基层水利干部职工,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机关真正形成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融洽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环境。三要建设健康向上的文明和谐机关。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展现机关学习氛围浓厚、文化情趣健康、工作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切实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使之在内容、形式、方法上更加贴近水利干部职工愿望和时代要求,在运行操作上更能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不断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水利发展和改革全局。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要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职责分工,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单位共同抓,构筑坚守职责、相互配合、协调运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考评体系,把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具体任务的情况纳入各级干部和各个单位的政绩考评指标之中。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要改进领导方式,完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领导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统筹安排,抓好结合。多年来,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要积极运用好这些形式和载体,把现有的创建资源、手段充分调动整合起来,既要保证重点任务的完成,又要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推进。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火热的水利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批符合水利实际、具有行业特色的活动项目和品牌,增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树立水利行业的良好形象。

第三,把握规律,务求实效。精神文明建设有自身的规律,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化拓展,不断创新,增强效果。要把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动向和新需求,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住政风行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办影响大、效果好、水利干部职工受益多的实事和好事。要充分发挥水利干部职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综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形式,在入脑入心、凝神聚力上下功夫,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上下功夫。要注重政策的完善和制度的创新,深入研究和不断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激励机制、价值导向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效果。

第四,建好队伍,提高水平。加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队伍是根本,人才是保障。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各级党组织要特别重视培养和使用懂理论、有实践、敢创新的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人才,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事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志,要认清肩负的重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做好工作本领。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篇4

目标是人生的动力,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必须要有个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对于企业来说设定精神建设的目标具有长足的意义。它对于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设定经营的宗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确定目标的时候必须本着科学、实事求是、可行的原则,只有这样设定的目标才更具科学性。第一,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清楚明确。主要分为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在进行设定时应该注意目标的可行性,尽量满足于当前的企业发展现状,尽量地避免目标的笼统,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应该适中,太难的话会使员工容易放弃,太容易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第二,目标的设定必须是体现大多数员工的意志,不可以搞专权。在过程中要积极地听取员工的意见,得到多数员工的认可,并使企业的目标成为员工个人的目标。同时还要保证一旦设立了目标,在实现之前切记不要随意的更改目标,这样会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第三企业精神建设目标必须在符合社会主义总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有符合自身发展的精神建设的特色,保证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做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措施

1必须坚持精神文明教育

突出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扎实推进企业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文明教育,方可有效地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而文明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教育,使企业广大职工产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和正确看待三者利益的利益观,从内心认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

二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和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引导广大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企业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三是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优良传统和制度规范的总和,其来源于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的哲学思想。在企业开展的企业文化教育,就是统筹推进统一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即把企业所有干部职工的行为标准统一到企业文化的体系之中,用本单位的价值观凝心聚力。开展企业文化教育,要通过不同形式反复宣传,使企业文化真正入脑入心,成为企业职工的共同准则、共同目标、共同追求。

2充分突出载体活动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它可以大大丰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除了平时企业倡导的一些活动之外,还要把企业文化贯穿融入于日常工作中,即把无形文化化为有形文化,用实实在在的载体活动把精神文明创建落到实处。在我国的企业当中,尤其是国企,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的载体活动十分丰富,包括文明标兵评比、长期性活动如岗位劳动竞赛、文明服务示范单位评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阶段性活动,如企业运动会、企业文化节、企业文艺汇演、技术状元比武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文化创建、企业精神的追求,还提升了文化品位、企业精神,更是能够激发广大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同时提高了对企业的认同程度。虽然企业经营任务繁重,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岗位人员也相对紧张,表面上看开展载体活动与生产经营,看似一对矛盾。但是,只要安排得当、部署科学,载体活动不仅可以进行,而且还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3确立员工主体地位,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员工是企业能够得以发展根基,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依靠对象。实现员工的价值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领导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群众意识,和员工站在统一战线上共同为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领导也应该站在员工的角度,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机会,积极地为员工着想,必须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势。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品位有个性的思想引领潮流。因此,开展企业活动,要着力改变方法陈旧,手段滞后的现象,变过去的“灌输型”为“渗透型”,寓精神文明工作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开展活动可以说是文化育企化解为各种具体活动,达到凝聚民心,促进和谐,推动工作的目的。并且把建设目标、重点、形式、效果融为一体的组织行为,是充分体现企业,尤其是党政工领导抓建设意识、态度、水平的标志所在,也是是企业基本的、经常的建设重心。

因此,企业要在开展活动上,必须要下功夫,在这块阵地、这个舞台上展示业绩风采。而活动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实际、可行、有效。首先,要认真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要实事求是,强调符合企业实际,强调针对性、目的性。脱离企业实际的活动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注定是无效的、短命的。主题活动既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抓住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又要能反映和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本质,力争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其次,要选择最佳的形式和载体。选择形式和载体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群众性,能适合各方面需求,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能促使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从实践中看企业文化建设、搞“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理想的、最佳的形式和载体。

结束语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综上所述,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强企业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为全面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努力。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应该抱着持之以恒的心态,为实现精神建设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在实现的过程中应该具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心态,切记走过场、搞形式等思想和行为。

在建设企业精神文明的同时要积极的贯彻国家的各项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稳扎稳打的发展建设工作。在企业内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地组织员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指导员工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员工对精神建设的理解,积极的创新思想,提出更多更好精神建设思想。建立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精神建设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篇5

这次省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加快推进中原崛起进程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会议总结了去年省直精神文明建设的成绩和经验,表彰了省直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部署了今年省直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必将进一步推动省直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省直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一年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同志作了工作报告,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要加强领导

通常讲话在最后强调加强领导问题,我想,还是把加强领导放在最前面讲讲,这是因为对精神文明建设而言,领导思想重视,领导工作到位,领导指导有力是重中之重,关键所在。多年来,省直各单位、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上是高度重视的,行动上是积极自觉的,效果上也是明显突出的。但也应看到,少数单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那种重视检查评比,忽视平时管理,一旦奖牌到手就放心放松放手的情况也是有的。这种现象、这种态度显然对创建活动是非常不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其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领导工作的力度影响着创建工作的推进。因此,在新的一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各单位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强化指导、狠抓落实。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方向、抓大事、负总责,既挂帅又出征,亲自关心过问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亲自指导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亲自解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困难和问题。单位其他领导同志要结合分管工作协同推进,主动融入,积极支持。各单位党委、党组不仅要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更要放在经常不断的检查之中,作为单位全面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研究制定创建规划,定期听取情况汇报,认真研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真正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同本单位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评,切实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文明委、办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细化任务分解,制定具体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搞好通报评比,做到事事有安排,项项有分工,件件有着落,确保工作任务完成,确保创建目标实现。

二、要深化认识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深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如果我们现在还停留在10年前、甚至5年前的理解来认识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显然是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长期持久反复地进行,应当同经济建设一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同于物质文明建设的特点,正确理想的树立,高尚精神的塑造,美好道德的培养,优良风尚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党的*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从两个文明建设到四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是我们党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对文明建设内涵的丰富和扩展,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具体反映,是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是“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精神的富有,物质的富足、政治的昌明、生态的良好就难以实现,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就难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难以顺利推进。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迫切需要我们用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迫切需要我们传播科学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弘扬社会正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意愿。我们河南同全国一样,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激励全省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团结和谐的环境,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省直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起着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各单位更应认清其特殊意义和作用,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争取创造更多的好经验,涌现更多的好典型,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三、要注重创新

创新是我们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面对全省加快中原崛起的新形势,面对全省人民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开拓创新。唯有创新,自觉破除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才有新思路;唯有创新,不断改进那些不合时宜的制度机制,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才能呈现蓬勃生机;唯有创新,破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够出形象、出成果。因此,我们一定要强化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创新水平,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一要创新工作理念。理念是推动工作的灵魂,是拓展思路的引擎。精神文明建设要与时俱进,必须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以先进理念作引导。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创建的理念、全民共建的理念、重在建设的理念,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不断丰富精神文明的内涵,努力实现精神文明由形态文明向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的深化和拓展,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二要创新工作方法。精神文明建设是要进行宣传教育的,但宣传教育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求得好的效果。我们不仅要善于运用传统的教育手段,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构成多形式、网络化的工作平台,占领人们的思想教育阵地,使精神文明建设进入到千家万户。要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思想活动的新特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不断改进组织形式,拓展活动方式,完善指标体系,使创建工作常抓常新、富有成效。要正确处理“疏”与“堵”的关系,坚持疏导方针,善于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把精神文明工作做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三要创新管理体制和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机制、法规约束机制、表彰奖励机制,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动态管理模式和动态考评办法,激励省直各成员单位把工作重心放在经常性的教育管理上,坚决克服“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打扫卫生”、“有一两个人招呼着就行”、“牌子一挂就一劳永逸”等错误思想,防止和避免用三五天的突击准备换来三五年的实惠和“安定”现象,牢牢树立“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不只是越精越好而是越多越好”的思想,既要“数花齐放”更要“春色满园”,以先进的考评机制营造精神文明建设争先创优的正确导向。要突出精神文明建设连片创建的特色和优势,摸索把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创建资源整合起来的办法,实现省直各部门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共建联动,推动省直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四、要协调推进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的思想,通盘谋划,整体推进,形成精神文明和其他各项工作相互促进、重点工作和一般工作共同提高、主管部门与省直单位及全社会携手共建的良好局面。具体地说要实现“五个协调推进”:一是要实现宣传教育活动的“务虚”与各项创建活动“务实”的协调推进。既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科学理论、先进文化、科技知识等,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又要开展各种实实在在的创建活动,特别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会创建活动,开展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帮扶活动等,通过“虚”、“实”结合,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二是要实现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与群众经常性的“细胞工程”的协调推进。既要围绕省委中心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重点工程,抓重点求突破,以重点促全局;又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环境综合整治、交通文明建设、优质服务竞赛、道德法规普及等经常性工作,抓纵深求发展,以长效促养成。通过“点”、“面”结合,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品意识和全民效应。三是要实现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与提高干部职工生活质量的协调推进。既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干部职工道德素质,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又要坚持“三贴近”方针,认真办好一批作用大、影响深的实事好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就医、子女入学就业问题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严”、“爱”相长,彰显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实效和丰硕成果。四是要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机关全面建设的协调推进。既要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提高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又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加强机关全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使机关各项工作协同并进、相得益彰。通过“珠”联、‘“璧”合,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功能和推动作用。五是要实现省直精神文明建设与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推进。既要充分发挥省直文明委、文明办的组织协调作用,为省直机关的创建工作搞好指导、做好服务;又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省直各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上”、“下”联动,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省直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五、要加大投入

加大投入是保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等软件方面的建设,也包括环境绿化、服务设施、办公自动化等硬件方面的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除了要努力提高“软件”质量外,还需要有“硬件”作保障,“软件”是创建活动的核心内容,“硬件”是创建活动的物质依托,两者必须协调统一,不可偏废,才能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可以想像,如果一个单位学习教育缺少阵地、办公设施陈旧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干部职工怎么可能精神愉快呢?又怎么可能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呢?我们评定文明单位有“五化”的标准,就是素质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创建细胞化、办公自动化、环境整洁化。其中的办公自动化、环境整洁化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同时,不断改善办公、生活条件,也是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好事,构建和谐单位的必要举措。因此,加大投入,不仅仅是花几个钱的问题,而是对创建工作是否真正重视和能否保证其深入持久开展下去的大问题。有些单位现在舍不得花小钱,一旦在考评中查出问题,还得重新达标花大钱,这是很不明智之举。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各单位一定要在抓好精神文明“软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着力搞好基础性建设,配齐配好必要的学习教育设施,使干部职工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让大家看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气象,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以此赢得广大干部职工的真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从而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248-0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而产生的一些不容忽视问题,我党更加突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了许多重要论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协调稳步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精神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不良风气和道德滑坡也日益严重突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以什么为突破口?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和预防各种丑恶现象的发生?对此我党领导人给予了明确回答,200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深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个领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开展国情教育,使人们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艰苦奋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国革命传统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教育。他强调:“要通过我们宣传思想战线共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用这些不懈奋斗的精神武器武装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成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1]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更加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了许多丰富和发展:一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2]二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总书记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3]总书记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准确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拓深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主题。三是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2004年5月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4]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教育科学文化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基本保证,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正如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5]

(一)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要的问题是要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同志多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性。在这个根本的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的选择,必须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主心骨”牢固树立起来。由于我党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着的,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转变都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理论形式。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思想的内容。在2003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功。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在我国这样一个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执好政,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我们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认真了解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进一步增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6]2008年12月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党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论述,实际上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对于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来看,凡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的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就好,党内外的风气就好;凡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削弱的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党内外的风气滑坡。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其能否取得了实效的关键和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的关键也在党。”[5]该决议在阐述党对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的途径和要求方面指出要抓好宣传思想文化教育队伍的建设,搞好宣传思想文化教育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使宣传舆论阵地和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手里。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教育队伍。制定规划,搞好人才的选拔、任用、关心和培养,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宣教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著名方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应当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加强思想政治制度建设。1994年初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制定发展规划,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根据这一精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1996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新的指导思想和今后15年的主要奋斗目标。2002年以来,中共中央及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无疑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8.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17.

[4]强调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新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5-12.

[5]跨世纪行动纲领——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讲话[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294.

[6].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N].人民日报,2003-07-23.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篇7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我局及**电力公司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分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通过我们多年来的不懈追求和奋力拼搏,在全局3000多名干部职工的热切期盼中,我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宏伟目标,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这是我局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欢欣鼓舞、群情振奋的时刻,我们召开今天的庆祝大会,就是要让大家共同来分享这一成功的喜悦,就是要让全局上下和社会各界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取得这一辉煌成就的荣耀与自豪,这是我们全体职工共同的光荣,它一定会载入我局

发展史册,一定会极大地鼓舞、凝聚全局干部职工,一定会极大地推进我局各项事业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更加有力的阔步前进!

我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自治区文明委、****尔市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和****电力(集团)公司正确领导和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多年来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它凝聚着每个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向全力支持和热情关心我局进步与发展的***自治区文明委、***市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和集团公司表示真诚的谢意!向在全局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多年来,我局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的工作方针,在抓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电力改革发展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动员各方面力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了全员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促进我局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局二十多年来,我局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6年我局荣获“盟级文明单位”称号;1987年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1997年~2003年,我局先后荣获***电力(集团)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盟级文明行业(系统)”、“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和“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些实实在在的业绩,记载了我局几代电业人不断进取、不断追求和不断拼搏的奋斗历程,是***电业局不断进步、提高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近几年来,我局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同时,物质文明建设也迈入了快车道。1983年建局之时,主变总容量仅为7.1万KVA,年供电量也只有2.57亿KWH。从2004年开始,我局加快了电力基本建设步伐,投资达10.1亿元,建设并投产了5项220KV、6项110KV输变电工程。有效地提高了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缓解了供电紧张局面,基本满足了地区日益增长的负荷需要,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目前,我局已拥有220kV变电站7座,110kV变电站20座,35kV变电站46座。2004年,全局售电量突破了31亿KWH大关。今年我局的售电量将实现36.5亿KWH,截止10月份,全局已完成售电量298445.44万KWH,同比增长26.67%,增长电量62831.32万KWH。从形势来看,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我们预计可以如期完成售电量36.5亿KWH这一奋斗目标。

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过程中,我局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用户,在群众满意、政府放心上下功夫,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容,认真履行服务承诺,不断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使全局精神文明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成为服务社会的过程,成为改善和提升企业形象的过程。一是通过开展全区供电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活动,使窗口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04年底,全局69个农村供电所按期全部建成了文明示范窗口。二是通过深入开展“大力解放思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培训教育活动和“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创建‘四型’企业”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局职工的精神风貌、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优质服务水平,并先后被市委授予“优化环境”先进单位和“创四型单位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单位”荣誉称号。三是通过大力开展“真诚服务”和“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使95598客户服务中心、急修中心遍布全市七个旗县区,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MIS网实现了与局属7个旗县局及***电力(集团)公司互联,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农电信息系统应用走在了全区电力系统的前列。四是通过认真践行“社会承诺制”、公开客户投诉电话、定期召开客户座谈会等形式,切实解决了行业中在文明言行、服务质量、电费电价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我局的企业形象在客户心中不断得到改观,通过发放测评表,向客户调查,客户满意率达到了98%以上,在地方政府组织的行业作风测评中,我局连续三年取得了全市公共事业服务类单位第一的好成绩。

多年来,我们还通过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电业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推进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深化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推进“四有职工”队伍建设进程,使每个职工能够做到文明健康地生活、诚实友善地待人、认真负责地工作,全局上下形成了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为了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我局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并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网球赛、乒乓球赛、职工书画、摄影艺术展、演讲赛等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增强企业向心力和职工凝聚力。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加强职工的“三观”、“三德”和“四职”教育,引导职工做社会的好公民、企业的好职工、家庭的好成员。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和方式,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并自觉地把为社会和客户服务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动我局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上述实践可以看出,我局的“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之路,是一条用辛勤汗水铺成的收获之路,是一条用顽强意志凝成的艰辛之路,也是一条用不屈精神铸成的拼搏之路。多年来,我局广大干部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倾注心血、付出勤劳,用辛劳与汗水谱写了做大做强巴彦淖尔电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壮美诗章。回首我局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企业发展日新月异,电网建设突飞猛进,安全生产局面良好,管理水平再上台阶,经营业绩稳步提升,行业作风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三项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而且在创建“国电一流供电企业”,贯彻“三标一体”,开拓市场、增供扩销,迎峰渡夏、缓解缺电压力,“安康杯”竞赛和“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新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出了我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拼搏精神,爱岗敬业、善谋实干的务实精神,敢挑重担、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无畏无止、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这些精神和动力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正因为我们具备这样的精神、拥有这样的动力,才使我们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才可以使我们在各项工作中无往而不胜。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当前我局虽然已经实现了“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目标,但这并不代表我局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已经可以停步,通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经验告诉我们,做每一件工作,干每一项事业,都必须要有创新的勇气、必胜的信念、顽强的作风、永攀高峰的决心、不断进取的意识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才能使我们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才能使我局的各项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成绩只代表过去,自满无助于创业,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坚决不能有“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错误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及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紧紧围绕我局的中心工作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探索和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要通过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不断巩固、发展和扩大我局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我局尽快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一强三优”现代化电力企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今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中心,把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切实落实到保证安全生产、加强电网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创建一流队伍、促进各项工作上,使我局尽快成为实力强大、绩效优良、品牌响亮、可持续发展的一流现代化电力企业。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要把提升企业业绩、形象和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作为我局精神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与根本目标,把体现职工群众的意志,满足职工群众的需求,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服务职工、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在各项工作中更多地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营造和谐、温馨、友好的具有巴彦淖尔电力特色的企业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要坚持创新,加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科技含量。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开展好文明建设工作,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和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中新问题的探索研究,努力解决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软环境的建设,不断拓展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四是要坚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坚持务实创新,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群众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集中体现,是务实创新的根本途径。只有把“三贴近”贯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实际出发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注意工作的层次性和加强工作的针对性,适应不同层次群众的接受能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才能使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做到在务实中创新,在创新中推进,开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五是要在提高服务水平上收到实效。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落到进一步提高电力优质服务水平上,努力提高企业的美誉度。要通过深入开展“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把优质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推动我局优质服务再上新台阶,充分体现巴彦淖尔电力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切实做到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真正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和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六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创建目标任务与职工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及时发现和推广群众创造的好经验、新做法,吸引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七是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全局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电力企业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实践锻炼,努力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本领。

同志们,昨天取得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要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所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敬业精神和坚强信心全力投入到安全生产、基本建设、多供少损、增收节支、优质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去,要紧紧围绕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展工作。就今年而言,距完成全年的任务目标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局各方面工作任务还非常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完成任务的紧迫性。各单位、各部门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工作,通力协作,享受工作,超越自我,保证完成任务。我们要把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当作前进的起点和动力,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压力交织的情况下,各级组织和干部职工要树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勇气和信心,要保持高昂的创业激情,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紧迫感,心系企业,勤于职守,积极贡献,为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出力加油,再立新功、再创佳绩。我相信,只要全局上下结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共同付出汗水和智慧、力量和意志,我们今年36.5亿KWH的任务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篇8

今天,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隆重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表彰的城市、村镇、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诚挚问候!向积极参与和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精神文明建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5年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精神文明建设焕发出新的活力、取得了新的进步。

第一,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宣传阐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兴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精心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扎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卓有成效的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积极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突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举办大事、应对难事开展工作,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中,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和关爱他人、救死扶伤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引导人们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在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与达赖集团开展斗争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强烈的爱国热情,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维护祖国尊严、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誉上来,形成了办好大事、应对难事的强大力量。切实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形势变化的舆论引导,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广大干部群众变挑战为机遇、战胜当前困难的信心不断增强。

第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隆重纪念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唱响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旋律。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赋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新的内涵。特别是青年一代,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全国道德模范,弘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极大增强了全社会的道德力量,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形成。评选表彰“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召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进展。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广泛开展“三大创建”活动,城乡文明水平明显提升。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坚持利民惠民的创建宗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办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好事实事。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展开,文化工作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扎实推进,基层和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认真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深化拓展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第五,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得到充分展示。着眼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声势大、效果好。奥运志愿服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成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一大亮点。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公益广告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形成声势。“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大大提升了环境文明、秩序文明、行为文明,人们的道德情操、文明境界得到升华,文明礼仪、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展示了当代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的精神风貌。

总体上看,过去的三年,是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三年,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三年,是坚持重在建设、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的三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是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过去三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成功实践,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多办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五是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各方面支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这些经验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来之不易,要很好地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有效凝聚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群体,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有力武器。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之中,贯穿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之中,贯穿到新闻宣传之中,贯穿到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贯穿到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之中,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更好地凝神聚气、强基固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力求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要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活动主题和总体要求,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第二,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精神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个大局开展工作,着力统一思想、增强信心,为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环境,要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宣传广大企业干部职工努力工作、为促进改革发展作贡献的良好精神风貌,积极主动地做好经济热点问题的引导,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变挑战为机遇的信心和勇气。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鼓励人们勇于创业、自主创业,鼓励全社会发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增强人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意志和决心。要以企业职工、农民工、大学生为重点,扎实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第三,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做到谋划精神文明建设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精神文明建设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精神文明建设任务靠人民群众参与,衡量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不断追求道德情操的提升,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素养,切实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从人民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境界,陶冶情操,以文化人。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和电视进万家等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立覆盖广泛、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要适应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趋势,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鼓励文化企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网络电影、网络电视、网络图书、手机电视、手机报等现代文化服务业,建设更多适合青少年需要的绿色网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要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网络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下大力气净化网吧、网络、荧屏声频、手机视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坚决遏制色情的传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第五,坚持把群众性创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实践证明,群众性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调动了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建设精神文明的积极性。要继续运用这些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着力在巩固、深化、拓展、延伸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要更加重视以提高全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为重点的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重点,继续深化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扎实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培育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要不断完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改进测评方法,建立健全第三方测评机制,发挥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推动城市科学管理、安全管理、依法管理。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要抓好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模范、学习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风尚,用群众性道德创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六,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改革创新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要树立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推动改革在面上展开、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不断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针对不同类别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实际,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多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多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活动,引导和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要创造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参与,使人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继续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引导广大游客讲文明、守秩序。要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先进传播技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成为提供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平台,成为提升亿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广阔空间。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精神文明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站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命感。要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组织动员力度、财政投入力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健全体制机制,构建全社会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体制机制建设是根本性建设。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共建机制,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文明委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使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思想教育、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实现目标管理、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要善于借助统计部门、社科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科学的督促检查、成效测评、表彰评比机制,注重经常性工作,注重群众的评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三,坚持求真务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和国家事业密切相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实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符合实际的要求。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要持之以恒、注重积累,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完成,一个层面一个层面去拓展,积小功为大功,积小成为大成,一步步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上一篇:医院感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诚信教育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