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基础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20:23:56

精神病基础学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1篇

1.1方法

1.1.1对照组管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实施分类管理,定期给予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1.1.2实验组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的管理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个案管理方法。主要包括(:1)组建个案管理小组:个案管理小组主要由医师和护士组成,也包括一些心理卫生人员和志愿者等,主要职责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2)对个案进行评估:主要从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对疾病的反应、社会和生活功能、药物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患者的现状进行评估;(3)明确问题和目标:根据患者的评估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家属协商共同制定管理目标并根据相应的指标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4)制定管理措施:具体说来,就是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心理和身体状况、用药依从性进行考察以制定用药措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庭和社会关系、适应能力、职业状况、康复依从性和主动性检查进行考察以制定康复措施;(5)定期宣传督导: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慢性病康复指导等活动。按计划完成既定管理目标,对完成情况实施督导。每月安排精神科执业医师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状况进行检查、调整或修改既定的管理措施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对个案管理的实施予以指导。

1.2评价标准分别采用SDSS和BPRS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和精神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SDSS包含10个项目,采用1~3分的评分方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BPRS包含18个项目,采用1~7分的评分方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6个月后,2组患者的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实验组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管理6个月后,2组患者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实验组BP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性精神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医疗、生活辅导、心理疏导、职业保障、经济帮助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个案管理以帮助患者康复为中心思想,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保健等协调服务[6]。个案管理人员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经济及医疗困难,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保证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精神状况的目的,降低疾病复发率。除此之外,多数重性精神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精神症状有所减轻,但也会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7]。针对这些情况,个案管理人员应协同患者家属制定护理计划,锻炼患者完成一些简单而又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逐步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对一些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训练他们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及生活信心。综上所述,将一些干预性的康复措施运用到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来,对控制和改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十分有益,还能够使患者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逐步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2篇

采用自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及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目前治疗药物、剂量及合并治疗药物);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医师在同一时段内完成。应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2结果

2.1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为805例次,其中655(81.3%)例次使用SGAs,150例次(18.5%)使用FGAs;居前6位的是氯氮平(206例次,25.6%)、利培酮(133例次,16.5%)、奥氮平(112例次,13.9%)、奎硫平(92例次,11.4%)、阿立哌唑(72例次,9.1%)、氯丙嗪(55例次,6.8%);使用FGAs前5位为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五氟利多、氟哌啶醇。门诊和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抗精神病药使用剂量门诊患者使用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帕利哌酮的剂量明显低于住院患者(P<0.01);使用舒必利、齐拉西酮、氟哌啶醇剂量明显高于住院患者(P<0.01)。见表1。

2.3抗精神病药使用方式293例(54.36%)患者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氯丙嗪、阿立哌唑、帕利哌酮、奋乃静、舒必利、齐拉西酮;84.2%(247例)患者使用SGAs,15.8%(46例)为FGAs。246例(45.64%)患者接受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97.8%(241例)患者主要抗精神病药为SGAs,2.2%(5例)为FGAs;65.04%(160例次)患者次要抗精神病药为SGAs,34.94%(86例次)为FGAs,使用频率依次为氯氮平、利培酮、奎硫平、阿立哌唑、奥氮平、帕利哌酮、齐拉西酮。19例联合3种抗精神病药(7例SGAs,12例FGAs),1例联合4种抗精神病药。见表2。

2.4合并用药情况42例(7.79%)合并使用了抗抑郁药(门诊11例,住院31例);109例(20.2%)合用苯二氮艹卓或非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门诊16例,住院93例);66例(12.3%)合用心境稳定剂(门诊13例,住院53例);65例(12.1%)合用抗胆碱能药(门诊20例,住院45例);23例(4.3%)合用β-受体阻断剂(门诊2例,住院21例)。

3讨论

本调查显示,苏州地区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使用有如下特征:①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居前6位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和氯丙嗪。②以SGAs治疗为主,其使用频率(81.3%)明显高于FGAs;③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54.4%)是主流,但合并第二种抗精神病药物(45.6%)是临床实践中非常普遍的现象;④门诊患者使用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帕利哌酮剂量明显低于住院患者,使用舒必利、齐拉西酮、氟哌啶醇剂量明显高于住院患者。⑤合并用药以苯二氮艹卓类及非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比例最高,明显高于合并心境稳定剂、抗胆碱能药、抗抑郁药和β-受体阻断剂,合并使用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存在的睡眠问题或用作增效剂。这与既往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

氯氮平的使用率高一直是我国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的一大特点,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氯氮平亦排列本地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首位。由于该药的疗效特点及低使用成本,在国内为最常用抗精神病药,尤其对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更具优势;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氯氮平仍将是我国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虽然临床检验手段增加及成本下降,使氯氮平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更为便捷,但其安全性问题仍应重视。荟萃分析显示:以氨磺必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为主的SGA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FGAs。本调查发现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及阿立哌唑等SGAs是本地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式,使用频率超过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氟哌啶醇等FGAs,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无明显差异。

本调查结果显示,单一抗精神病用药是本市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主流,符合《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药物治疗原则。但在临床实践中,多种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其病程迁延,症状未能完全控制,常残留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功能受损,且多伴有社会功能的缺陷,常采用换药、增量、合并或联合治疗的治疗方法。

研究显示约有3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足剂量、足疗程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后仍缺乏反应,即使在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有近14%的患者对药物治疗疗效欠佳;临床上超过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联合二种以上抗精神病药治疗。说明联合用药治疗在必要时是可以使用的。本调查中45.6%的患者联合第2种抗精神病药物,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可能与接受调查的患者病程较长有关。联合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应在足剂量、足疗程的单药治疗失败后,经全面评估疗效和风险再考虑使用。长期的动态监测更能反应地区性的药物治疗演变规律并进行系统的评价,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设计,仅对苏州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现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还进行了关于治疗相关因素的调查,有另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3篇

虽然学生通过科普知识对抑郁症有一定认识,但一节课下来,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能记住的内容少,既不系统也不全面。通过简单的图示,学生很容易掌握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常见症状及伴随症状等,对临床表现有了直观全面的认识,学生也乐于接受。思维导图见图1。

鉴别诊断因精神病普及教育相对于其他疾病较少,即使目前教学采用教师讲授、图片或相关录像等相结合,学生仍然对一些典型疾病的症状及鉴别诊断不能很好地掌握或经常混淆相关症状。

精神症状丰富,同一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诊断的疾病中,如:类躁狂样表现(兴奋话多、精力充沛、易激惹、意志活动增强、情感高涨等)像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殊不知,其他疾病也能有相似表现,所以,需要做鉴别诊断以防误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另外,某些药物、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障碍等均可出现类躁狂样临床表现,因此,需要学生掌握鉴别诊断,试用思维导图把躁狂发作的鉴别诊断画出来(图2)。

通过该部分思维导图的学习,学生对平时不感兴趣且难以掌握的鉴别诊断有了新的认识,提及躁狂的器质性原因,脑中即显现出这个图形,几大类器质性因素一目了然,记忆深刻,便于复习。

思维导图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优势

1教师备课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备课会使教师的思路更加清晰。用一幅图或图画表达中心思想,画出疾病的临床表现;使用不同粗细的曲线、不同颜色和图形突出重点,让阅读者的大脑兴奋;将中心图像与主要分支连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2级分支连接,分支随着关键词不断扩展,自然形成一幅思维导图;每条分支上使用的是关键词: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或药物、肿瘤等,而不是一句话,便于思维不断发散。

利用思维导图备课具有直观可视化特点,易更新新知识、新观点,并且可以自动生成大纲文字,便于汇总书写文字材料,当作教案的大纲,并逐步扩展成完整的教案材料,不仅不会增加工作量,反而会减轻临床教师的工作负担。附属医院的教师要兼顾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量大,使用思维导图教学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要点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可由思维导图轻松解决,使学生便于学习和记忆。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记忆,而且还能增强理解力,锻炼学生大脑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的自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思维导图上的内容,非常直观、清楚地把握核心知识及要点,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整地走下去。课后,学生依然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快速回顾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图像,层次分明,记忆加深;同时作为提纲式内容,也为将来复习提供了方便。

存在的问题

运用思维导图是精神病学教学中一种全新的尝试。在课件中,利用思维导图概括、总结知识点,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核心知识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是,由于思维导图对于精神病学教学而言,尚属新生事物,目前,只在少数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方面应用较多,且教师制作思维导图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若教会学生在预习和复习中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将会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提高自学能力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4篇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娱乐治疗,娱乐治疗的方式主要为下棋、打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1.1针对精神分裂患者,在进行娱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并进行一些适当的辅的治疗,例如认知康复、家庭治疗等,在使患者获得一些认知行为的同时,逐渐减轻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1.2采用心理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教育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同时加强人际关系和家庭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采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利培酮和奥氮平,一日两次,一次0.35mg。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的症状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且镇静作用较弱,椎体外系反应较少。

1.3放松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放松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对患者的健康会产生巨大影响。放松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舒缓患者的情绪。具体操作为让精神病患者以轻松的方式坐下来,同时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上手平伸,每天进行10分钟的深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身边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患者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自然的形成一种放松的心理,从而舒缓患者的情绪。

1.4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本院精神病患者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程度不一样,有轻度的,有中度的,有重型的,因此在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整体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对医嘱可严格遵守,配合相应治疗,按量、按时服药。心理治疗可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法及技术,对患者行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5统计学分析: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病症,精神病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大都异于常人,严重的时候会危及到患者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针对精神病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在精神病治疗中采用心理疗法的作用是长远的,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健康。在我国当前临床理疗治疗当中,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心理疗法利用心理学,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通过放松治疗、呼吸训练等方式来舒缓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对精神病患者采用心理治疗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心理治疗的知识,在治疗过程中自觉的利用心理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综上,对精神病患者采用心理疗法具有很好的效果,针对患者表现出来的躁怒、抑郁、焦虑等情绪在治疗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值得临床推广。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5篇

1.1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督促患者治疗,必须当面确认患者已用药,防止出现私自藏药。出院时叮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要继续对患者进行院外护理,严格监督患者用药治疗,防止因出院后断药而出现的疾病恶化复发。若患者有危险发生的预兆,应及时联系医院,若有必要,可采用必要的保护性约束措施,并请求派出所协助,减少危险造成的伤害。在整个护理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保持温和、热情的态度,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或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不当语言对患者产生刺激,让患者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可有效减少危险行为发生。

1.2观察指标统计干预前1年内、以及出院后随访1年患者的危险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分析干预前后1年内患者的危险发生情况,研究表明,干预后患者的危险发生率明显少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情感、认知、意志、动作等心理活动表现为持久的明显异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在病态心理支配下,表现为伤害、攻击他人或自杀等行为。该疾病为一种慢性精神性疾病,需长期实施抗精神病类药物维持治疗。若未持续用药,或在不良环境的影响刺激下,会导致精神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因精神病为一种精神异常疾病,需在他人的长期监督下用药治疗,这给患者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且发病后患者性情大变,多表现为固执、暴躁、易怒等,使患者家属丧失治疗信心,引发疾病的恶化发展。精神病患者因自控能力不良,若无有效的监督管理,用药依从性不良,疾病治疗效果不佳。一些患者容易出现幻听、幻觉等精神症状,受精神症状支配极易发生危险。此外,加上一些拥挤环境、嘈杂、生活打击挫折等影响患者的精神情绪以及心理状态,这些也会诱发危险行为发生。院内通过实施必要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控制稳定患者的病情。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综合护理,监督患者及时用药治疗,通过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有危险发生征兆,便于及时应对处理,提高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防止危险发生。

医院以及家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监督患者用药治疗,提高临床用药治疗依从性,控制患者病情,防止病情的恶化发展,可有效减少危险发生,有利于患者精神状态早日恢复。同时,医护人员有必要叮嘱患者,本次研究中,患者实施干预后,其危险行为发生率明显少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危险发生,对于促进患者精神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6篇

1.1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包括生活、心理、安全、用药护理及物理疗法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1.1生活护理(1)饮食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适合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低糖、清淡易消化饮食,并发高血压患者更应注重低盐饮食,忌咸菜、腌制食品等。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拒绝饮食,无法自主进食等情况,需要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协助患者进食或完全喂食。要留心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行为,督促患者饮食均衡,避免挑食等不良习惯。注意有无因牙齿问题而导致进食困难的患者,及时给予对症治疗。(2)睡眠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多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早醒。由于神经系统紊乱,部分患者夜间异常兴奋,也有部分患者异常抑郁或焦虑,均可导致失眠。对夜间兴奋、吵闹扰民的患者加以劝阻,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失眠严重的可遵医嘱给予药物帮助睡觉,以保证患者拥有足够的睡眠。(3)行为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障碍,可出现更衣、如厕、上下楼梯等行为缺如,护理人员应勤助老年患者更换衣服、勤擦洗,保持身体干净,促进皮肤代谢。如厕障碍者需要随身照顾,以免大小便污染衣服,避免随地大小便的现象。老年患者视力减弱,应时刻关注其走路,尤其在上下楼梯,需要随时搀扶。尤其注意高血压严重患者,避免意外摔倒的发生。

1.1.2心理护理老年精神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与其他老年患者一样,甚至由于他们自身精神病的困扰,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家庭、社会、疾病等压力使得老年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或抑郁,丧偶等相关重大事件无一不刺激着情绪的变化,这对于病情进展是一种恶性因素。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老年患者的言情举表,及时加以开导、关心以及鼓励,可调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开展大型座谈会,彼此打开心扉进行交流,从而缓解老年患者的孤独感;解释治疗的有效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绝望。做到不嘲笑、不责骂患者,宽容对待每位老年患者,争取获得其信任。对于躁动难制服的患者,必要时采取行动,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其在心理上获取一定的抚慰。

1.1.3物理疗法当患者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因素影响,利用物理方法(如电波、超声波或某种更先进的仪器)对老年精神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可以选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期快速控制症状。

1.1.4安全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因精神问题使其反应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行走时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另外,老年患者的骨头脆弱易折,发生意外后容易骨折,尤其并发高血压的患者,多伴存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外界刺激,血管易破裂,抢救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应做防跌倒、防坠床等醒目标识,老年患者的鞋底应防滑,裤脚不宜过长,病房地砖应防滑或加防滑垫,病房及走廊应减少设施物品,保持路道通畅。卫生间应设置救护铃。同时,告知家属也应注意患者的出入安全。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要时刻关注情绪变化,尤其是思维受幻觉、妄想支配且内容不暴露的患者,应严防意外的发生。对有自伤、自杀、伤人倾向的患者应重点监护,同时关注有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

1.1.5用药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精神药物;另外,并发高血压患者,应结合降压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须严格遵医嘱发药,并保证患者无漏服、误服、延服药物等现象的发生。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神志不很清晰,须监督服药,确保用药准确,以便医生更好地掌握病情,准确增减药物剂量。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遵医服药对病情的重要性,引起大家的重视,利于更好的治疗。

1.2观察指标

1.2.1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反映的是有焦虑倾向者的主观感受,分为4级:1级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级表示有时有,3级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级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判断标准: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其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事故发生率与血压平均值记录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的患者例数,计算其占总例数的百分比;监测患者血压,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平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

1.2.3满意率采取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主要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专业素质、患者焦虑改善度及舒适度等方面来评价,总分为100分,60分为分界值,小于60分为“差”,60~70分为“中”,70~80分为“良”,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满意率计算为评“优”和“良”总例数与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检测结果比较进行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检测结果显示,轻度焦虑41例、中度焦虑8例、重度焦虑1例;对照组患者中,轻度焦虑17例、中度焦虑23例、重度焦虑10例;观察组中、重度焦虑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轻度焦虑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事故发生率和血压均值比较观察组10例患者发生事故,发生率为20.0%;收缩压均值为(142.0±10.2)mmHg,舒张压均值为(89.0±6.3)mmHg。对照组42例患者发生事故,发生率为84.0%;收缩压均值为(150.0±12.4)mmHg,舒张压均值为(91.0±7.6)mmHg。观察组患者事故发生率和收缩压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满意率调查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优”“良”“中”“差”分别有36、10、3、1例,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评“优”“良”“中”“差”分别有19、10、15、6例,满意率为58.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老年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相关报道,我国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仍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各种疾病的患病率也逐渐提高,尤其是老年精神病。老年精神病患者有着以下特点:(1)神经衰弱,老年患者常有记忆力减退、反应力迟钝、性格孤僻、好生疑、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2)行为能力减弱,老年患者生活能力大大降低,直至失去自我照顾能力,需要依赖他人的协助甚至完全性帮助才能够维持生活。(3)机体功能减弱,服用抗精神药物和高血压药物后,其耐药性差,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出现头晕、眼花,胃肠功能紊乱等。(4)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的弱化,使得老年患者抵抗力严重衰退,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成为易感人群。因此,需要对老年患者引起重视,对于有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治疗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老年精神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更需受到重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一种慢性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其不是单独性的疾病,常常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病的高危因素。如果患者得不到恰当的治疗,会发展为脑卒中、肾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饮食不均衡、作息不规律,或是药物等均会导致血压的升高。有研究表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高血压成为了重大的隐患。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降压为主,另外,加强饮食护理,控制体质量,坚定信心也很重要。虽然治愈的可能性很小,但理想的控制需要严格的自我要求,单纯的高血压并不可怕,其引发的心、脑、肾及血管的病变更令人担忧。当然,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降压治疗是相当困难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记忆力以及遵医行为差,加上性格古怪、难以掌控,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一种考验,也增加了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综上所述,对于老年精神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传统的治疗效果不佳,采用多方面综合治疗及护理,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也取得了较好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7篇

按照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规定执行,所有在调查期间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均计为医院感染病例,包括新发医院感染病例和未治愈的医院感染病例,排除已经痊愈的医院感染病例和发生在院外的感染性疾病病例。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当日该院共有住院患者576例,实查561例,实查率为97.39%;发生医院感染1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8%;各临床科室中以老年科感染发病率最高,为9.09%,其次是爱心病区感染率为4.32%,见表1。

2.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在1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9例,占47.37%;其次是泌尿道感染5例,占26.31%。

2.3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全院实查561例患者,8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14.97%,老年科使用率最高20.78%;老年科和爱心病区以治疗用药为主,男科、女科以预防用药为主;Ⅰ联用药占46.43%,Ⅱ联用药占36.90%,Ⅲ联用药占16.6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均控制在50%以内。

3讨论

3.1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查561例,实查率为97.39%;发生医院感染1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8%;医院感染现患率不高,基本反映了该院医院感染状况的实际。这与王灵红等所报道的现患率3.83%相接近。医院实查率和现患率均符合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中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00%和医院感染现患率≤10.00%的要求。

3.2医院感染科室与部位的分布调查临床科室中以老年科感染发病率最高,为9.09%,其次是爱心病区感染率为4.32%;发生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9例,占47.37%,这与国内许多报道相一致;其次是泌尿道感染5例,占26.31%。主要的原因为:老年科的患者年龄偏大,自身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对疾病易感性增强;爱心病区患者的来源比较特殊,主要为流浪乞讨、民政救助、三无人员等,患者个人卫生差,进食没有规律,营养跟不上,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故也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3.3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调查当日共有84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4.97%,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50.00%的要求;药物联用方面以Ⅰ联为主占46.43%,其次Ⅱ联用药占36.90%;用药目的方面,治疗用药占39.28%,预防用药占46.43%。其结果显示,虽然在抗菌药物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有用药不规范的现象存在,预防用药占比例较大,应当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使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逐渐达到合理化和规范化。

总之,本次精神病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不仅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医院感染基本分布状况,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为将来有效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8篇

在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上,首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奥氮平,多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氯氮平。氯氮平由于其疗效好,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低,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达30%~60%,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而且价格低廉,相比奥氮平昂贵的价格,氯氮平在医师与患者中仍受到普遍欢迎这跟国情有一定关系。故在多次住院患者中,氯氮平的使用率达46.56%,排第1位。但在首次住院患者中,氯氮平的使用率为29.83%,明显少于多次住院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氯氮平可引起白细胞减少、麻痹性肠梗阻、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不宜作为首选药。国际上也一般认为,氯氮平是用于治疗多次复发的二线用药,应作为难治性患者的选择。据悉,在我国制定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中,同样未将氯氮平定为第一线药,而且建议不用于首发的年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其药理作用与氯氮平相似,且不导致粒细胞缺乏,极少导致癫痫、流涎、性低血压等;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小,明显小于经典抗精神病药和氯氮平;而且给药方便,在急性治疗期不需要经过逐渐加药,首次给药即可达到适宜治疗剂量,这对于增加药物的依从性、简化治疗方案、减少住院率和住院时间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故在首次住院患者中,奥氮平的使用频率最高。

研究发现,在给药方式上,两者均以单一用药为主,但首次住院患者单一用药多于多次住院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比例明显少于多次住院患者。在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上,多次住院患者氯氮平的治疗剂量明显高于首次住院组。多次住院患者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患者的治疗反应越来越不理想,但治疗药物超过有效治疗剂量后,疗效不一定会增加,不良反应反而突出,所以复发患者的治疗剂量或合并治疗的机会增加。但临床医师应需注意,我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指出,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原则。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考虑两种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

本研究还发现,在合并其他药物方面,首次住院组与多次住院组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首次住院患者阳性症状突出,常常出现敌对或暴力倾向等情感症状,联合心境稳定剂,可增加抗精神病药的疗效,改善情绪;而针对部分阴性症状的患者,联合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阴性症状。另一方面,苯二氮类药的使用多在晚间,多是为了帮助睡眠,用于日间的则是为了抗焦虑、稳定情绪;但是,联合该类药物过多、过久是否会导致继发药物依赖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尚需注意。在合并苯海索片上,笔者认为可能与部分医师对首发患者的预防性用药及部分患者在院外就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等因素有关。

总之,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患者的不同阶段,选用合理的给药方案进行对症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复发。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我院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单一用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率上高于多次住院患者,氯氮平较少用于首次住院患者。由于本次调查为一日用药调查,具有一定偶然性,且部分资料不全,又缺乏严格的设计,只能粗略反映我院12个病区首次及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的用药情况,仅供参考。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9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由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病的发病率随之增长。同其他器官的疾病一样,精神病同样是一种疾病,所不同的是精神病的病程长,治愈率低,易复发。深入全面的开展精神病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精神病的康复,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学意义。故精神病的健

康教育是精神病防治中显得颇为重要。

1 精神病健康教育的内涵

精神病的健康教育应该是以病人为主体,以公众为基础,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属于促进人们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精神病的健康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贯穿于精神病防治过程的始末。

2 精神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1 健康教育对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有增效作用

多项研究已证实对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可真正实现医护治疗的统一性;满足病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主动配合治疗,明显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分析症状,提高病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改善其不良行为,使其能按安心配合治疗,缩短住院天数。

2.2 精神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

虽然Engel于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近些年也得到了许多精神病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认同;但是生物学医学模式在精神病学中仍占主导地位。尤其在目前神经生物学、神经生化学、影像诊断学等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致使很多学者相信精神病的生物学机制才会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的基础。忽视心理、社会和文化维度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影响,忽视人及其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属性,阻碍了对人及其健康和疾病的整体认识。健康教育可促使精神卫生工作者接受新的医学模式,在理论上从多元的、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去认识精神疾病。在临床方面强调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将躯体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功能康复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病人适应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2.3 精神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消除社会歧视

在社会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病人持有歧视态度。主要表现在不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剥削精神病人的基本权利;对精神病人进行社会隔离。对毫无疑问,社会歧视和社会隔离是导致精神疾病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歧视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使病人不能及时、有效的利用卫生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误解是他们在就业、升学、工作、婚姻等诸多方面遇到很多很多困难,社会及家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以接纳精神病人回归社会,也引发了新的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现代科学研究已发现长期的社会隔离可消弱精神病人的大脑功能,甚至也影响精神病人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加强对公众的精神病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可以使公众更多的了解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维护自身的健康,并创造良好的社会及家庭环境,接纳精神病人回归社会。

3 我国精神病健康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精神病防治工作发展迅速,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建立了较健全的医疗卫生防治网。目前精神病的健康教育仍满足不了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很多地区仍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付诸行动。其主要原因是精神卫生工作力量不足,专业医务人员缺乏,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源没有从分利用,没有财力支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精神病的健康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

4 对拓展精神病健康教育的思考

4.1 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探索教育模式

精神病的健康教育应该是以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尤其是医院为主体展开的。在医院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基础的健康教育机制,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争取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地人群的健康教育模式。

4.2 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团队,提供人力保障

现在整个社会对心理、精神科医护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团队,不断优化精神科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开展多层次的培训班,不断提高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为精神病健康教育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4.3 充分利用其他社会资源,加强宣教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现象学描述/心理学理解/因果说明

【正文】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1969)为德国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对20世纪精神病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除了克拉培林、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勒,人们通常把雅斯贝尔斯视为现代精神病学的“伟大创始人”。

一、精神病治疗与研究

1908年,雅斯贝尔斯以《思乡与犯罪》一文获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适逢毕业,海德堡精神病院院长f.尼塞尔对他的博士论文十分欣赏便收他为助手,这样雅斯贝尔斯就在海德堡精神病院工作了6年(1909-1915)。

当时,海德堡精神病院由于有e.克拉培林、f.尼塞尔而成为德国最重要的精神病研究与治疗中心。由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雅斯贝尔斯可以不按医院规定的时间工作,准许参加所有的研究讨论、参加集体查访、听病人病情介绍,参加关于诊断鉴定的研讨。此外,他有一个供实验用的房间,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独立研究。他是大学生精神疾病病房中关于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法律鉴定人和医生。因此,他得以察知精神病治疗学的一切方面: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诸方面。在医院“严格的科学精神”激励下,雅斯贝尔斯很快成为一名既有理论修养又经验丰富的精神病医生。据信,他当时作出的一系列精神疾病的法律鉴定和诊断至今还收藏在海德堡精神病院中。

1913年,雅斯贝尔斯以《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从w.文德尔班那里获大学心理学授课资格。

1915年,他离一了医院,1916年任心理学副教授,1917年任哲学副教授。这期间,海德堡大学医学系曾聘他作尼塞尔的继任人,由于健康原因,他不得不辞退聘书。但是自转向心理学、哲学以后,他依然关注精神病学的理论和实践。除了修订再版《普通精神病理学》(1920、1921、1946)之外,他在许多著作中探讨了精神病学的重大题材。这些著作有《世界观的心理学》(1919)、《哲学》(1932)、《精神分析批判》(1950)、《技术时代的医生》(1958)等。尤其是,关于诸精神病患者的病理报告又一次为精神病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奠定了基础。这些报告有:《斯特林堡与梵.高》(1922)、《尼采》(1936)、《预言家埃策奇尔》(1947)等。

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研究的第一个成果是他的博士论文《思乡与犯罪》(1909年付印)。1910-1913年,他除了发表许多关于近代精神病治疗学文献的短评之外,还发表了一些重要文章:《论发展与过程》(1910)、《智力测验的方法与低能的概念》(1910)、《分析幻觉时的真实性与现实判断》(1911、1912)、《患精神分裂症时命运与精神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可理解关系》(1913)、《真实的知觉》(1913)等。这些文章(后被汇集成《精神病理学文章》一书出版,1963)成为雅斯贝尔斯《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的基本骨架。

《普通精神病理学》初版于1913年,被认为是科学精神病理学的奠基之作。此书的问世标志着精神病理学第一次形成为一门科学,直到今天此书依然被视为每个精神病理学讨论的基础。自问世以来,《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不仅对德国精神病学,而且对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实践产生了广泛影响。1928年、1951年、1964年,此书被分别译成法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期间,早期精神病理学作品还被译成日文、西班牙文和英文。迟至1963年,此书才由赫尼克、汉密尔顿译成英文。但是,早在1933年w.麦耶—格罗斯流亡英国时,英国精神病学界就已关注起雅斯贝尔斯现象学的精神病理学了。尽管雅斯贝尔斯著作的英译本同时在美国出版,但其影响似乎有限。究其原因,客观上精神分析在美国长期占统治地位,无形中形成了一道严密屏障;主观上,雅斯贝尔斯的康德式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也不易为美国人理解。然而,情况正在改变。近20年来,精神疾病症状学的作用和影响明显加强,因此在美国诊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股新的临床精神病理学趋向,开始接受雅斯贝尔斯为代表的古典海德堡学派的经验描述传统。

二、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精神疾病,某一历史阶段精神病学的发展不但取决于当时医学科学水平,同时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哲学思想关系很大。因此,首先应从20世纪初德国精神病学的历史状况中理解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著作。

19世纪上半叶,精神病学中整体人类学观点占统治地位,与此相应,精神疾病被理解为源于人的生活关系的疾病。但是,自19世纪后半叶起,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精神病学也同其他医学学科一样发展为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精神病学倡导因果说明模式,坚持从脑病理基础中推导出心灵事件。与疾病概念相适应,心灵疾病被视为直接的躯体后果或躯体伴发的心灵疾病,从而心灵疾病被认为是病理解剖学障碍、病理生理学障碍的副现象。进言之,科学努力的目标在于确定疾病单元,并尽可能将这一单元的症状学、病源学特征与脑器官紧密联系起来。w.格里辛格、t.麦尼特、c.韦尼克、v.克拉夫特—埃宾斯等人的临床概念,集中体现了这种自然科学的精神病学模式。

从总体上看,e.克拉培林的精神病学也属于自然科学的躯体派传统,但它已标志着躯体病理学取向的精神病学开始转向临床描述和现象学取向的精神病学。克拉培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积累临床资料,第一次将躁狂—抑郁症与早发性痴呆(精神分裂症)区别开来。尽管他也确信心灵障碍的根据在于脑作用的病理改变,但与当时许多自然科学取向的精神病学家们的思辨态度不同,他坚持临床观察和经验描述的基本立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哲学解释学、现象学、精神分析等理解方法的兴起,自然科学的精神病学模式开始受到冲击,促使心理学理论从实验的生理心理学理论进入到现象学理解的整体心理学理论。在这世纪性“心理学危机”和转向中,雅斯贝尔斯通过精神病理学方法的系统化,通过把现象学—理解概念导入精神病理学,进一步削弱了自然科学的精神病学模式。

雅斯贝尔斯开始他的研究工作时,精神病治疗学还处于一种临床经验的水平,没有统一的科学体系。格里辛格认为“精神病是脑病”;克拉培林把精神病分为早发性痴呆与躁狂—抑郁症;弗洛伊德的分析精神病治疗法,尽管遭到广泛指责,但这时已开始尖入瑞士和德国;e.布洛伊勒试图把分析的理解进一步推广用于精神分裂症;r.高普根据性格、环境、遭遇来解释癫狂症;e.吕丁认为疾病的遗传因子对精神分裂症有重要意义。整个的这一门科学现出一派混乱,解剖学、生理学、生物遗传学、分析学、神经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各种解释,众说纷纭,毫无定论。此外,理论忽而形成,忽而被忘却,变幻不定;人们使用各种不同的术语;有人试图把上述所有方法都使用起来,但又不知这些方法之间的界限和联系。

雅斯贝尔斯对精神病学的现状极为不满,他深感精神病学的思维“停滞不前”。因此,他的基本要求是,凡研究精神病理学的人必须首先要学会思维。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清晰地描绘病症而且能够重新认识描绘这种疾病的语言,同时还必须弄清何谓理论、何谓科学、何谓方法、何谓理解。于是,1911年当主治医生a.威尔曼斯请他写本精神病理学教科书时,雅斯贝尔斯便欣然允诺。两年后,《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便问世。此书的宗旨是,根据方法论秩序从概念上澄明精神病理学的认识状况。

三、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的基本思想

康德哲学是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著作的哲学基础。按照康德哲学,世界是全体,是理念。据此,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全体”是哲学的对象。精神病理学关于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并不存在系统的精神病理学知识或包罗万象的精神病理学理论;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涉及特定的对象,都要求具有正确观点的正确方法。所以把任何真理绝对化都是错误的,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把特殊事物的客观存在等同于绝对存在,把对象等同于存在自身。因此,精神病理学家必须获取可靠的科学态度,必须用科学概念把握现实,以科学范畴概括现实。只有对特定知识采用特定标准,人们才能获得关于心灵现象的有效知识。这种方法论上的自觉意识防止精神病理学家把特殊的对象知识转普为教条主义的绝对知识,使他们意识到理论自身的意义而从特定理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对于雅斯贝尔斯来说,心理学理论仅仅是人们为了推断心灵基原而构想的可能的“想象”和“图画”,心理学理论的合理性仅仅在于这种设想的可使用性,而不在于它们所设想的东西的可能的实在性。因此,他全面彻底地抛弃了那些把某个有限的实在直接当作基原的那些理论,例如那些“脑神话学”。他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关键是在这些理论的可用性的范围内正确地使用它们。如果把一种本来在有限范围内有意义的理论加以绝对化,这种理论就会变成一种“全体知识”,一种“信仰”。

在雅斯贝尔斯那里,认识心灵生活的科学方法是理解(verstehen)和说明(erkl@①ren)。理解与说明并重,且仅仅适用于有限的心灵领域。根据狄尔泰、m.韦伯和早期胡塞尔的方法论学说,雅斯贝尔斯把现象学方法引进精神病理学研究,使之与自然科学的说明方法并行不悖,促成了精神病理学中的理解与说明的方法二元论。

“说明”领悟心灵事件的基原,追索客观化的、因果规律性的心理关系。如果在心灵中心理学地、或在大脑中生物学地发现了一个心理状态或心理障碍的原因,那么便可以说,这个心理状态或心理障碍得到了说明。例如,某些心理障碍的原因可以是化学的——大脑中缺乏某种材料,也可以是物理的——大脑受到损伤。因此,在“说明的心理学”中,人们循着因果链去探索外在于意识的原因,往往把某一化学原素或物理事件视为某一心灵事件的原因。雅斯贝尔斯把脑颅、特别是大脑皮层中高度复杂的生物学作用设想为心灵事件的前提,但他强调,心灵进程的直接的躯体基础是不可认识的。

借助说明,可以把握“过程”(prozess)即不可治愈的精神疾病事件。过程意味着迄今为止的心灵发展中,突然出现了逐步改变心灵活动的全新的东西,某些异物“嫁接”到人格上。一个过程是不能理解的,必须去说明。雅斯贝尔斯区分了两种过程:心灵过程与器质性脑疾病过程。前者,如精神分裂症改变心灵生活而不破坏心灵生活;后者,如痴呆过程则破坏心灵生活。总之,过程是一种心灵关系,对此须从脑事件或外在于意识的事件加以因果性说明。

无论何处,凡是认识最终以“外在的因果性”即以原因为根据的地方,认识都是一种说明,反之,只要认识的基础是一种“内在困果性”,是一种动机,那么认识就成了理解。理解是对心灵现象和关系的同感再现。理解即“同感理解”,它建立在一种直接的“明证性”(evidenz)基础上。

现象学理解旨在直观地再现病人意识中的直接所与物,为此它必须对一定的心灵现象进行“挑选、限制和区别”。在此,必须中止所有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的假设,甚至也不追究心灵关系。在静力学理解中再现心灵的横断面即“心灵的质”,雅斯贝尔斯称之为“现象学”。现象学构成理解心理学的方法论、概念论基础。雅斯贝尔斯把现象学称作“主观心理学”,并把它与“客观心理学”对立起来。与主观心理学不同,客观心理学是从感官可觉察的客观事件出发,接近其他个体的心灵生活。

如果说现象学的静力学理解仅仅致力于零星的心灵的质,那么发生学理解则致力于心灵的关系。发生学理解旨在再现心灵的纵剖面,以期把握“心灵的东西如何以明证性从心灵的东西中产生”。通过“设身处地”、“同感”,发生学理解把心灵关系证明为“可理解关系”、“可同感关系”或“心理学的关系”。在此,可理解关系通常是能够测定个别关系的“理想型”(idealtypus)关系。雅斯贝尔斯区别了两种理解:理性理解与同感理解。如果思维的内容按照逻辑规则产生,理解到动机逻辑上是手段——目的的关系,那么这种理解就是理性的理解;如果只是通过理解者对对象的移情,动机才清楚,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同感理解。

理解的主要依据在于理解者自身的主观体验。他要理解如何从印象中产生出感受、从感受中形成希望、狂想、恐惧等心理状况。通过认识可理解关系,发生学理解领悟到“人格的发展”(entwiklung einer pers@②nlichkeit)。人格的发展,其特征是它本身就是可理解地发展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没有不可理解的、产生新东西的“大波折”,便可以按照他的秉性来理解他的一生。

从理解与说明这一方法论分立中产生出心灵现象的原则性区分:发展与过程。把发展与过程区分开,是通过克拉培林为世人所知的。但是,重要的是雅斯贝尔斯通过这一区分,得出了一条对精神病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假定:理解的局限性与说明的无限性。由于主观移情能力以及客观可移情性这两个方面的限制,理解到处受到局限。反之,说明没有确定“原则性界限”,它由于对象的缘故而成了包罗万象的东西。这样,无法再理解的时候,却可以说明。

“可理解性”(verst@①ndlichkeit)与“不可理解性”(unverst@①ndlichkeit)的标准是“明证性”,即一种主观标准。因为一方面,作为全体,可理解关系也会经历某种因果说明。另一方面,在“心理过程”范围内,也存在可理解关系。因此,在同一心灵关系之内,说明与理解可交错把握。但原则上,理解的界限就在心灵关系在人格发展中得不到整合的地方,即过程刚刚开始的地方,例如,先天性经验性格的现实,器质性疾病、精神病、生存现实等。简言之,心理学理解的界限就在生物学的因果机制起作用的地方。

对雅斯贝尔斯而言,关于可理解性(心灵发展)与不可理解性(心灵过程)的区分,至多是描述性症状学的划分,而不是疾病分类学的划分。但是,根据雅斯贝尔斯关于“可理解性”与“不可理解性”的区分,也可用作一种鉴别诊断的标准:可理解性—发展—神经症(或非精神病的心灵生活);不可理解性—过程—精神病。因此,根据这一区分,雅斯贝尔斯以后的精神病学、特别是k.施奈德学派进一步区分了“非病态偏离”(同感关系、反应、人格发展等)与精神疾病(不可理解的、只能加以说明的过程)。

雅斯贝尔斯倡导和坚持临床精神病理学即精神疾病的症状学。他的一个基本论点是,精神病学的诊断依据是精神疾病的症状,因此疾病单元及其诊断图式必须建立在单个症状和综合症状基础上。

单个症状(einzelsyptom)是静力学意义上可确定、可观察的基本现象。例如,“木僵”:意识清醒、无反应;“躁狂症”:运动性激动、狂欢;“精神错乱”:语言无连贯性、行为不可理解;“偏执狂”:妄想、幻觉。判定综合症状(symptomkomplex)的主要标准是“共发频繁性”和“异质性内容的蔓延”。雅斯贝尔斯把综合症状归纳为三类:(1)器质性综合症状。例如,“柯萨可夫综合症状”、脑震荡后虚弱症状、各种器质性痴呆等;(2)意识改变综合症状。例如,谵妄、各种精神错乱、朦胧状态等;(3)反常心境综合症状。例如,躁狂症、抑郁症。此外,雅斯贝尔斯还注意到了一系列“过渡症状”和“附加症状”。

根据单个症状和综合症状,雅斯贝尔斯构想了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图式”(diagnoseschema)。雅斯贝尔斯把诊断图式的内容概括如下:(1)伴发心灵障碍的躯体疾病,如脑疾病、伴发症状性精神病的躯体疾病、各种中毒性躯体疾病;(2)重精神病,如真性癫痫、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3)精神变态独立的反常反应、神经官能症和神精症症状。

在雅斯贝尔斯之前,人们对诊断图式已有所了解,但首先从科学方法论角度加以反思和系统表述的是雅斯贝尔斯。这一诊断图式经某些修正后为当代诊断学和分类学普遍采用。

四、雅斯贝尔斯对当代精神病学的影响

雅斯贝尔斯所倡导的临床精神病理学即精神疾病的症状学方向对现代欧洲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临床精神病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开创了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的新纪元。他的主要功绩在于指出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基础是精神疾病的症状。精神科医生在临床诊断中,首先要做症状学诊断,然后结合人格特征、病史、病因以及症状动态发展病程,从而进一步确定疾病分类学诊断。所以客观地判断精神症状,对精神科医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此,雅斯贝尔斯的临床精神病理学被认为是临床精神病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雅斯贝尔斯把现象学方法应用于精神病理学研究,奠定了精神病理学中的现象学研究方向。他的现象学的精神病理学,强调收集和检查异常精神状态必须根据可观察到的精神病人的行为表现,以及病人有意识的心理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强调要尽量避免主观猜想。

方法论和分类学是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的主要成就。他创造和描述了各种方法并有意识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探讨。他通过区分可理解关系和因果关系、理解与说明、发展与过程等,指明了通达心灵生活的基本途径。他的方法不仅仅是理解—说明的二元论,而是三步骤:现象学描述—心理学理解—因果说明。这三重方法集中标明了海德堡学派精神病学的方法论特征。

精神病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内源性精神病的“躯体基础”问题。鉴于“基础”问题的复杂性,雅斯贝尔斯在区分“可理解关系”与因果关系时,最终把这个问题搁置一旁不顾。在他那里到处显示出克拉培林躯体学观点的踪迹,但他通过可理解标准中的“主观性转向”淡化了“躯体学派”与“精神学派”之间旷日持久的对比。因此,他的精神病理学标志着精神病学理论从克拉培林原初的疾病分类学概念进入到描述性症状学研究。

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直接启迪了k.施奈德的精神病理学思想。1950年施奈德发表了《临床精神病理学》,此书被认为是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思想的具体应用。此书除了重申雅斯贝尔斯业已阐明的基本观点,还澄清了许多临床疑难问题,为科学的临床精神病理学的日常实践提供了可能性。

像雅斯贝尔斯一样,施奈德也认为精神疾病的症状分析是临床诊断的唯一基础。但是,在评估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的作用问题上,他强调躯体症状诊断的优先地位,其结果,在他那里,雅斯贝尔斯的描述性精神病理学便失去了疾病分类学上的中立性,被卷入到一场内源性精神病本质的争论中去。施奈德学派认为心灵疾病本质上是一种躯体事件,进而假定内源性精神病也有其躯体基础。根据雅斯贝尔斯的二分法即理解与说明、可理解心灵关系与不可理解心灵关系、发展与过程的区分,施奈德把心灵障碍区分为病态心灵障碍与非病态心灵障碍。并且,由此进一步把器质性精神病与内源性精神病归结为病态心灵状态,而把反应、发展和人格变异归结为非病态的正常偏离。在他看来,雅斯贝尔斯的可理解关系就是量的心灵病态,而不可理解的因果关系则是质的现象。原则上,两个领域非此即彼,不能互相过渡。

像雅斯贝尔斯一样,施奈德也划清了可理解关系领域与因果关系领域。但是,他受m.舍勒“同感学说”的影响,用“意义关系”、“意义连续性”、“意义合法性”等概念代替了雅斯贝尔斯的“可理解关系”概念。施奈德认为,在过程和精神病病例中,生活史的意义关系是中断着的。因此,并非所有心灵关系都需要经历“发生学的重新体验”,而对于过程诊断来说,发生学的不可重新体验性也未必总是先决条件。施奈德区分了精神病的此在与如此之在(sosein)、精神病的内容与形式,这一区分最终限制了雅斯贝尔斯关于发展与过程的区分。

施奈德的学生g.胡贝尔首次把雅斯贝尔斯-施奈德的“方法论诊断学”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研究。在《妄想》(1977)等著作中,胡贝尔进一步放宽了妄想问题上的理解界限。他反对把妄想(wahn)与理解绝对对立起来,但他像施奈德一样,坚持认为只有从不可理解性中才给推论出某一心灵状态、妄想及一般精神病的本质。

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胡贝尔运用雅斯贝尔斯的描述性现象学方法揭示了许多可理解关系,特别是揭示了类妄想精神病中生活史与人格的联系。他以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了即便是那些“一级症状”(symptom 1.ranges)也具有部分可推导的传记特征。例如,就“妄想知觉”这一级一特征的体验方式而言,反常的固有关系即知觉事件的自我关系是不可理解的,但是作为类基质现象,与疾病过程相应的基础障碍却是可理解的。这表明,精神病和妄想并不意味着根本上是不可理解的,而仅仅意味着这里存在着心理学理解的界限。运用雅斯贝尔斯的发生学理解方法,可以证明精神病与生活史之间一大段可移情的关系。

海德堡学派及其后继者们继承和发展了雅斯贝尔斯所开创的现象学的“理解精神病学”。海德堡学派坚持理解与说明的二元论方法,努力把理解界限说用以鉴别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非病态精神障碍与病态精神状态。

雅斯贝尔斯的一系列方法原则(如可理解关系与因果关系的二元论、发展与过程、不可理解性定理等)成为描述性现象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分析之间方法论争论和疾病分类学争论的焦点。雅斯贝尔斯拒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的说明”,指责他的理解心理学是一种“自我误解”、一种“似乎理解”(als-ob-verstehen),因为在他看来,弗氏实际上是在自然科学的思辨形态中从事所谓理解心理学。他认为,精神分析从事思辨理解,要求“漫无界限的可理解性”,只会导致“任意理解”,沦为一种新的“巫术形式”。反之,精神分析方面,则把雅斯贝尔斯严格的理解界限判定为一种方法论的“偏见”。公平而论,雅斯贝尔斯精神病学的基本依据是心灵现象、症状和综合症以及疾病单元,而精神分析的基本依据是无意识理论和心灵创伤史。由于研究取向不同,海德堡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之间长期处于一种特殊的紧张状态中,它们彼此怀有敌意,很少能互相谅解。

除了精神分析,e.布洛伊勒的苏黎世学派,r.高普、e.克雷奇默尔的图宾根学派也与雅斯贝尔斯-海德堡学派方向处于尖锐对峙状态。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布氏和克氏先后拒绝了雅斯贝尔斯关于理解与说明的二元论,转而接受了动力心理学的疾病单元。1911年布洛伊勒发表了《精神分裂症》一书,开始强调精神分裂症中发生心理学的作用和心理反应性因素。1918年克雷奇默尔则以《敏感性关系妄想》一书,另行提示了理解心灵现象的途径。两人的精神病学概念均不包含“理解界限”的意思。

在某种意义上,精神病学中的此在分析学方向、现象学-人类学方向也与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方向处于对峙状态。但是,这两派之间彼此还能相互谅解,其争论不具有论战性质。此在分析学和现象学-人类学精神病学不是致力于孤立的个别的病理学体验,而是致力于人的此在及其病变事件的包罗万象的结构和秩序。雅斯贝尔斯承认此在分析学和现象学-人类学精神病学均是一种描述方法,但他指责说,哲学向研究对象之中的渗透,“意味着研究本身的毁灭”。他认为,这两个方向无视任何理解界限,直接诉诸于人的本质,不啻“越俎代疱”,侵犯了“人的全体”这一哲学的领地。反之,此在分析学和现象学-人类学精神病学则断定,雅斯贝尔斯的理解概念业已“半途而废”,并因其二元论妨碍了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力。然而,在临床观察中,现象学-人类学却全盘接受了雅斯贝尔斯的描述-体验术语。

至于自然科学的精神病学方向,则进一步偏离了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方向。自然科学的精神病学渊源于克拉培林的躯体病理学概念及前克拉培林神经精神病学概念,其首要方法是说明的方法和定量法。以克莱斯特、列温哈特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学派全面继承了麦尼特、韦尼克的脑器官疾病分类学,其基本观点与施奈德的现象学派观点迥异其趣。生物学研究的另一翼,则侧重于神经生理学、药理化学和发生学方面,其方法论基础是统计学的精神病理计量法以及文献系统和等级量表。然而,精神病学的生物学研究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评价,需要对临床症状做对比描述和观察。生物学研究中,标准化检查方法和评定量表的应用,也需要以描述性症状做为依据。在标准化的诊断学量表上,精神病学的生物学研究恰恰打上了雅斯贝尔斯现象学术语的深刻烙印。这表明,即使是那些偏离了雅斯贝尔斯方法论的精神病学学派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现象学描述性术语的影响。

纵观雅斯贝尔斯对同时代精神病学家的影响,尽管发现有许多重要的研究者曾受到他的影响,但只有少数几个人坚持他的事业。在他们中间,是否有一个坚持了他思想的丰富性并能够将这种丰富性与视野的广度和具体观察的深度相结合,这个问题只能由有关专家们来评判。

自《普通精神病理学》问世以来,雅斯贝尔斯的方法论态度一直是国际精神病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迄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雅斯贝尔斯定理”即“不可理解性定理”(unverst@①ndlichkeit-theorem)。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病,妄想则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鉴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阐明,如果教条主义地运用“不可理解性定理”,那么理解者势必过早地放弃对精神变态世界的深入理解。显然,在精神病实践中,若把理解与说明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将不利于深入分析与妄想息息相关的生活事件。

毋庸讳言,现象学-人类学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取向的精神病学等为更好地理解内在精神疾病,为最大限度地逼近病人主体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样不可否认,雅斯贝尔斯的理解界限说,有助于理解者尊重精神病人个体的秘密和特殊性,使病人免受全面理解欲的操纵。他的多元方法论立场有助于精神病学家防止任何个别方法(无论是解释学的理解方法,还是自然科学的说明方法)的绝对化和迷信化。当代精神病学的基本趋向是多元化,即不同概念、方法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趋向、相互渗透。这也说明,雅斯贝尔斯的多元方法论立场是正确的,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克拉培林精神病学的基础是临床疾病分类学原则即自然的疾病单元,而雅斯贝尔斯精神病学的基础是主体体验即病人的内在世界。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为现象学的理解精神病学打下基础,并使精神病学的理论从疾病分类学的基础上进入描述性症状学研究。通过这一转变,精神病治疗学克服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获得了一种新的个人维度。雅斯贝尔斯用“生存与生存的关系”标明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个人关系,从而把一切精神治疗法的意义都归结到“生存交往”(existentiellen kommunikation)的视域。质言之,他的“生存交往”概念为当代精神科医生的“参与观察”提供了理论根据。

【参考文献】

[1] k.jaspers:philosophische autobiographie,münchen 1977.

[2] k.jaspers:allegemeiene psychopathologie,berlin 1913(9.aufl.1973)

[3] k.jaspers:gesammelte schriften zur psychopathologie,berlin,g@②ttingen,heidelberg 1963.

[4] k.schneider:klinische psychopathologie,stuttgart 1950(11,aufl.1976).

[5] g.huber,g.gross:sahn.eine deskriptiv-ph@①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 schizophrenen wahnhs. stuttgart 1977.

[6] w.janzarik(hg.):psychopathologie als grundlagenwissenschaft,stuttgrat 1979,s.74-82.

上一篇:顶管施工范文 下一篇:工程建设项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