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10-19 11:21:58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篇1

[关键词] 综合医院;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R19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c)-0156-03

Thinking of promotion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by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WANG Hairong

Shiyan Red Cross Hospital,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1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transition of medical model from traditional model to "social-psychological-biological" model, the intensification of social changes and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people's demand level of mental health care becomes higher and higher,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have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 psychiatry. Aiming at how to improv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work,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explores how to promot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work by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alent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trengths of the local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Key words] General hospital;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Problem; Suggestion

精神疾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由精神疾病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都十分沉重[1]。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的转变,社会变革的加剧,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保健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过去那种把好转的患者放在家里、把严重的精神病患者送进专科医院或社会福利院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的趋势。

社区精神医学不仅仅是医院精神医学的延伸,而是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保健医学融为一体。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单元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目的是提高该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服务对象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以社区中的全体居民为对象,包括目前心理状态正常者以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开展全方位式的服务,需要政府及其各部门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狭义者,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中的现症精神疾病患者,由卫生部门承担主要任务,同时也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和配合。对于后者,我国专业工作者习惯上称之为“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2]。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增多,人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本世纪初资料估算中国内地约有精神病患者1 600万人,重性精神病患病率已达13.47‰,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2020年,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为中国疾病总负担的1/4[3]。在这种情况下,费用较低、覆盖面广、有利于就近诊治、方便患者和家属、有助于患者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显得愈发重要。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在1958年全国首届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原因发展缓慢, 虽然近10年来我国在重性精神病的社区防治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就全国而言,此项工作还不够普及,各地防治工作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在广度上和深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对这些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究。

1 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

目前全国精神科医师不足2万人,精神病医院病床数量不及20万张,每10万人口仅有精神科医师1.5人,精神科护士2.4人,远低于4.15人和12.97人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的重点是精神病专科医院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其服务范围不足1%。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呈直线上升趋势,精神疾病的谱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现有的精神卫生资源和服务体系与当代精神卫生需求相距甚远。

1.2 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从事精神卫生专业的服务人员非常缺乏,经过正规的精神科专业培训的医师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就职于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虽然卫生教育部门加大了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人才的培养,但由于工作条件较差,待遇较低,很少有精神卫生专业的毕业生愿意从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因此,绝大多数的社区医生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往往忽视了患者的精神症状,把许多精神病理现象或病理性心理反应当成正常心理反应。专业人才的匮乏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承担对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工作,是制约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环节。

1.3 社区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足,社会偏见严重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以及心理精神卫生知识的大众知晓率低,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有精神卫生问题的人存在普遍耻感与歧视,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避之唯恐不及,从而促使患者及其亲属产生显著的病耻感,即使患有精神障碍,也不愿到医院就诊,讳疾忌医,结果延误病情。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治疗率自然也上不去。

1.4 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近几年来,国家686精神卫生项目工作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患者医疗负担过重以及地方财力不足等问题,各级财政对精神卫生的投入占当年卫生总投入的份额较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和设备装备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精神疾病患者治疗需要。另外,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不同人群在医药消费领域处于不平等地位,仍有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措施,看病就诊完全自费,因为经济困难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受上述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以医养防、以药补医”的情况,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未完全到位,直接影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1.5 精神卫生事业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近几年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精神卫生工作支持力度,做出一系列的部署,尤其是国务院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17个部门下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更是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指标性要求。但我市至今还没有精神卫生工作地方性法规、政策,没有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规范化、规划性管理的条例、方案、意见出台,没有具体的法规保障措施来落实国家部署的精神卫生工作。我市目前急需尽快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以便依法、有序、协调地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事业。

2 对综合医院精神科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思考

按照国家新医改政策和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公众受益,社会福利最大化,社区卫生服务正在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开始转向社区医疗和预防保健,逐步建立“大病到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医疗体系。面对这种趋势,为配合社会发展需要及提升市民的精神卫生保健意识,我院应抓住机遇,主动与社区服务机构沟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我院精神病专科的技术优势和先进设备的共享、医院管理与服务理念的传输,让社区基层群众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城市大中型综合医院的优质服务,形成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为满足我市群众对精神卫生资源的需求,使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

2.1 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

综合医院精神科首先应做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常见精神卫生问题的能力,减少和避免误诊,有利于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其次,要建立大中型综合医院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下社区的制度,积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到综合医院学习进修,加快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使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落实到实处,以缓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面。

2.2 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疾病监管治疗模式

鉴于目前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建议尽快建立综合医院精神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制度,由社区医生负责发现、报告各社区内的精神病例,由综合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对确诊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进行应急处理,符合收入院的患者及时收住院,治疗好转后转给社区进行康复治疗、随访管理。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疾病监管治疗模式,相互转诊,无缝对接,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优质服务,实现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三赢。

2.3 建立精神患者健康网络

建议医院成立了一支由科主任、护士长、资深医师、资深护士组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小组,明确分工的基础上精诚合作。由科主任担任医疗顾问,负责健康咨询,为开展此项工作联系社区相关领导,并与社区签订合作协议书;由护士长负责具体安排及组织实施工作,准备相关资料,如调查表格、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由资深医师、资深护士负责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社区医务人员建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档案,并进行信息化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出本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规划和措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通过健康网络的组建,大大方便了患者,减轻了家属的负担,能够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达到医院增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

2.4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社区服务的经费

目前,国家已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采取激励机制,来提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个体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首要的激励措施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建议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其次,调整医保报销政策,适当提高患者在社区卫生机构门诊就医的报销比例,使患者感到在社区卫生机构就医的实惠。第三,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由政府通过补贴的形式购买社区卫生机构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使社区公共卫生职能尽快到位。

2.5 建立精神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和规范

我市精神卫生法制建设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内地城市,初步构建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保障体系,尽快出台《十堰市精神卫生条例》,使精神卫生工作有法可依,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和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合法权益[4]。在精神卫生条例中突出社区精神卫生的内容和作用,让人们认识理解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性,为社区范围内开展精神卫生工作营造氛围与平台。

大力发展和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前医疗改革的突破口,除了国家加大基层医疗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以外,公立大中型综合医院扶持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在我市城区中刚刚萌芽,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社会的支持,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逐步构建起行政部门、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级精神卫生医疗、康复、防治、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完善的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精神科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建立精神心理疾病防御能力,改善和提高精神患者生活质量,营造安定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秀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展望[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6):535-537.

[2]沈渔.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95-996.

[3]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等.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2):125.

[4]杨清珊,王金梅,赵淑琴.关于我区精神卫生工作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7(7):18-22.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篇2

[关键词] 精神卫生服务;生命周期;成熟度

[中图分类号] R749.0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a)-0150-03

精神卫生问题是衡量一个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开展“主动式社区治疗”(ACT)。随着该模式的成功开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开始注重ACT模式的应用和研究,并通过精神科专家与社区全科医生联合的个案精细化管理,改进精神卫生服务质量。近几年我国开展的精神卫生工作也取得长足进展,至2009 年,中国精神病医院增加到637所,床位增加至19.12万张,医生增加至1.88万人[1]。以“686”项目为代表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截至2010年底,建档了28万例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20万例次,提供免费药物治疗累计9.4万例次,免费收治患者1.24万人次[2],改善了患者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环境。

1 医疗服务的生命周期模型

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新产品管理》一书被提及之后,医疗服务生命周期理论也开始得到业内重视并较快发展。精神医疗服务除了具有服务生命周期的特点之外,精神病患者还具有特殊人群参与性、涉及高危领域和群体的风险性等特点,因此,其生命周期显示出了独特性。本文综合ISO20000等主流服务标准,建立医疗服务生命周期模型,核心框架见图1。

由图1模型可以看出,服务战略是整个生命周期的轴心,在模型的最里层;服务设计、转换和运营作为执行层面,使战略具有可操作性;服务改善在服务运营的外层,通过服务不断地校正,进入良性的PDCA循环。

2 花都区精神卫生服务管理

2.1 医疗服务战略

服务战略是驱动服务生命周期运转的轴心,体现出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应建立由卫生、残联、民政、公安、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卫生分管领导任组长,负责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区指导中心进行督导和体系管理,对存在问题形成反馈-改进-再反馈-总结的流畅督导体系;加强应急和处置管理,安置好患者并做好处置记录和报告。原卫生部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服务调查表明,各种疾病应住院而未住院率高达41.61%[3]。因此,对需要住院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转入相应社区,形成精神疾病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模式。依托健全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完善的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体系,进行资源与信息管理。

2.2 精神卫生服务运营

精神卫生服务运营是预防为主,结合治疗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运营,注重体现患者全方面的服务。运用教育和促进、方案和实施、业务督导管理及转诊和风险评估流程管理,通过实施以心理治疗为主导,药物治疗为基础,结合工作、行为、娱乐、体育、家庭等全方位治疗原则,把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到本学科中[4]。把患者与社会的双向影响减少到最小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卫生工作管理体系。

2.3 精神卫生服务改善

服务改善的理念不仅是对医疗服务具体工作的改进,也是对服务管理体系的改善。服务改善的实施可以使医疗服务不断地与患者需求相适应,改善医疗服务成本。通过每年培训管理,为组建多学科的专兼职精防服务队伍打下坚实基础;质控和评估管理,把精神病患者监护、查、防、管、治、康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层层落实服务机制;实行无偿性与有偿性相结合的各级精防经费支持法;推进精神患者免费门诊工作并进行精防知识宣传。最终实现指标循环“七个率”改善,让患者得到更多机会为自己承担责任,包括树立目标、与专业人员、家人、朋友制订计划来实现目标,以及工作中能自主、生活中能自理[5-6]。

3 花都区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

3.1 成熟度模型

本文采用以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开发的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为基础的医疗成熟度模型。第一维度:成熟度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标准化的、可测量的、可控制的及持续改进的4个等级。第二维度:服务生命周期包括医疗服务战略、医疗服务运营及医疗服务改善。

3.2 指标体系

医疗服务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评价组织的医疗服务管理状况,通过最佳实践的比对识别优劣,分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敏锐反映成熟度状况和存在问题。评价体系见表1。

3.3 评价方法和过程

采用简易德尔菲法进行评价,分别对指标权重和指标评价调查问卷表评分。采用匿名问卷方式,经过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果。

3.4 评价计算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通过各个评价因素对服务管理成熟度的影响程度建立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确定管理成熟度的级别。计算步骤见图2。

由图2可见,计算方法分3个步骤,指标权重计算用于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合理的评价权重,模糊综合评价计算将专家的评分转换成为评价矩阵,通过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层级及单因素评价结果和总体成熟度及多因素评价结果。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评价结果

经问卷发放和回收计算,花都区精神卫生服务战略成熟度为2.3分,服务运营成熟度为2.7分,服务改善成熟度为2.4分,总体成熟度为2.5分。以上结果表明,该区精神卫生服务管理成熟度均处在“可测量级”和“可控制级”之间,也是大多数医疗服务行业管理水平所处的阶段,即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流程和服务体系并处在一定控制水平状态。在这个阶段,多数医疗机构都处在平台期,经过快速成长阶段之后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需要借助于组织自身变革或外部促进力量获得新的提高。

4.2 问题分析

在服务战略层面,长期规划不足,路线图不够清晰。在资源保障层面,缺少长期的投入和保障。精神病患者因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再加上财政保障力度不够,较少的免费治疗政策和较高的治疗费用导致患者不规律服药或放弃治疗。

在服务运营层面,专业服务团队的内部运作机制和流程尚有待进一步强化。基层精防人员是由多学科组成的康复服务队伍,缺乏精神专科医生,使得一定数量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和家庭康复期间仍旧主要依靠专业机构和药物治疗[7-11],得不到综合性的医疗照顾,致使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和家庭中难以全面康复。同时,因精防人员身兼数职,人员又不断调整,工作成效时有滑坡现象。

在服务改善层面,没有真正将患者纳入到改善体系之中。虽然有专为精神患者设置的工疗站等,但因家属的配合能力落后,社会的督导力度薄弱,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仍然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

5 讨论

本研究充分考虑医疗服务行业特点,针对性强,操作性和复制性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花都区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还需不断完善精神卫生服务的中长期计划,提高财政保障力度,合理使用资金以配合每个阶段目标实现;加强服务运营管理,设计更为合理的服务流程,稳定精防队伍,增强团队专业知识水平;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等;逐步开始以患者个案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尝试组建多学科的专兼职服务队伍,采取少量患者进入管理项目,部分多学科专业人员兼职并逐渐培养专职队伍服务的方式,提高精神卫生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栗克清,孙秀丽,张勇.中国精神卫生服务及其政策:对1949-2009年的回顾与未来10年的展望[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 321-326.

[2] 马弘,刘津,何燕玲.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686 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0):725-728.

[3]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15-16.

[4] 高华,李振,刘小利.精神疾病防治模式概况[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1):78-80.

[5] Farkas M,Gagne C,Anthony W,et al. Implementing recovery oriented evidence based programs:identifying the critical dimensions [J].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2005,41(2):141-158.

[6] 谭正强,韦安枝.心理测量在精神卫生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64-65.

[7] 代素平,郭平,樊凌姿.家庭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42-43.

[8] Mcgorry P,Bates T,Birchwood M. Designing youth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21st century:examples from Australia,Ireland and the UK [J]. Br J Psychiatry Suppl,2013,54:s30-s35.

[9] Parker JS. Developing the philosophy of recovery in South Africa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J]. Afr J Psychiatry (Johannesbg),2012,15(6):417-419.

[10] Roll JM,Kennedy J,Tran M,et al. Disparities in unmet need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1997-2010 [J]. Psychiatr Serv,2013,64(1):80-82.

[11] 甘郁文.社区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情况的调查[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11-112.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篇3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各级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树立公共卫生治未病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健康管理服务

1、加快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建设。在上级要求和指导下建设县级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

2、提高健康管理重点人群覆盖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50%以上。

(二)重点疾病防控

1、艾滋病防治。完成高危人群艾滋病检测1000人,新发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8人,符合治疗标准成人和儿童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85%(按照CD4计数小于500/ul的标准)。

2、结核病防治。免费筛查疑似结核病病人1575人,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373人。

3、血吸虫病防治。人群查病15000人次,扩大化疗7000人次,规范免费救治14例晚期血吸虫病人;钉螺调查2300万平方米,药物灭螺120万平方米。

4、预防接种。完成6.3万剂次第一类疫苗接种,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地增加预防接种点。(宜昌下达指标为增加2个接种点)

5、慢性病防治与精神卫生。管理高血压患者26098人、糖尿病患者1076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100人。

6、急性传染病防治。按照要求规范管理散发传染病病例,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市人民医院做好流感样病例及疑似手足口病抗原快速检测。

7、职业病防治。全市职业病报告率达95%。

8、疫情网络报告。网络直报正常运行率100%,进一步推进医院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卫生应急工作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100%。

2、积极争创第一批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

3、加强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卫生应急工作,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

(四)食品安全保障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的馒头、淀粉类制品、黄花菜、饼干、面包等5大类106项次样品检测任务,食品微生物和致病因子监测的生禽肉、及时发酵豆制品、鲜榨果蔬汁等3大类340项次样品检测任务。

2、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和哨点医院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防控体系,各医疗机构按要求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信息报送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

1、建立市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多部门合作,统筹协调全市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2、积极推进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疾控中心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和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意见,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疾控工作制度、程序和标准,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强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干预,提高卫生检测社会化服务水平。

3、继续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人才的更新与引进,探索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多元化培养模式。继续开展疾控机构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全方位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大力推广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强化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指导基层的能力。继续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规范化建设,强化全科型公共卫生医师指导团队和责任团队的建设,加强社区和村级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网底建设,增强城乡社区健康管理功能。

(二)逐步推进健康管理工作

探索健康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健康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健康管理中心能力建设,实现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争取基层社区和网格管理政策支持,探索健康管理师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争取医保部门支持,探索健联体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费用前置制度,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增强新农合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合力,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服务。

(三)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

1、加大艾滋病综合防治力度。全面推进“医防合作”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落实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主动监测、分级诊疗、定点救治、全程管理”。探索阻断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强化青年学生、男性同性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扩大艾滋病检测咨询覆盖面,努力降低新发感染。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发现和管理力度。切实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工作,落实首诊负责制。

2、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结合深化医改,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当前“医防合作、分级诊疗、定额支付、全程管理”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定点医院诊疗路径和一站式服务。加强肺结核患者发现及转诊工作,进一步落实患者治疗管理、疫情监测和实验室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加强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3、落实血吸虫防治任务。贯彻落实《血吸虫防治条例》,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明确工作职责。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做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和流行。做好沮漳河水系血防联防联控工作。落实晚血病人规范免费救治工作。进一步压缩钉螺面积,巩固传播阻断成果,努力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

4、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继续开展“三查三补”和“四项整顿”,巩固预防接种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年活动成果。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免费接种覆盖率达100%;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开展“互联网+预防接种”试点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规范接种行为。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诊断工作。加强全市二类疫苗规范管理,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

5、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流感、布病防治工作,严防寨卡病毒、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在本地扩散蔓延。强化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针对重点传染病及时开展疫情研判与分析,提高法定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教育部门落实托幼机构及小学晨检制度。

6、加强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强化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有效落实防治干预措施,推进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工作进程,巩固地方性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做好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7、加强精神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依法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强化精神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逐步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探索救治救助政策“一站式”服务。启动精神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建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和随访工作,及时为辖区内诊断明确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8、加强“四大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监测覆盖面。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网络。

(四)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健全市、镇(社区)、村三级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继续加强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尽快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全国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督促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院内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明确规范医院卫生应急职责,建立健全医院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提升医院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2、规范卫生应急队伍管理。按照省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加强全市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卫生应急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备战全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提升卫生应急队伍处置能力。

3、健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月评估、季会商、年总结制度,继续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评估等工作,并加强结果运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继续联合教育、食药部门做好学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源头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利用国家舆情监测平台科学监测分析舆情,充分利用舆情评论手段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

(五)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1、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风险监测与评估结果应用,完善部门间信息通报,为政策制定和监督执法提供专业支撑和依据,提升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能力。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篇4

[关键词] 预警;社区防治康复;精神疾病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56-03

[Key words] Early warning;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Mental disorders据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4.5亿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数达到了5 000多万,各类精神疾病负担约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1%[1]。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13.47‰,全国约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 600多万名,其中精神分裂症约占900万[2]。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疾病已排名首位,约占20%,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至25%。显然,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我国精神卫生的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供需之间存在很大的缺口,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 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造成大量患者未能得到适宜的治疗和管理[3-4]。所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强社区防治康复是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的主要趋势,倡导以社区为基础,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而在社区中,要有效地预防精神疾病复发,降低精神疾病所致的残疾和负担,预防和减少精神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早期监测、早期预警报告和早期干预。然而,国内鲜有针对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专门建立预警模式的报道和研究。本文拟就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在上海徐汇的运行情况,结合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做简要介绍。

1 基本含义

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是由精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委会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所组成的集预警监测、预警报告、信息核实和预警处置于一体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一支预警队伍,工作重心在社区,对疑似病例、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病例、复发病例和有危险行为等级的病例等潜在隐患或可能发生的突发精神卫生事件进行快速、准确、全面地监测、预警、处置的全程化和综合性的干预模式[5]。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建立和领导,精防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承担预警报告、治疗和康复的技术指导,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组织信息监测、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信息核实和处置。

2 建立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的目的

在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中开展预警信息监测,早期发现疑似病例、复发先兆症状、复发病例或潜在危险行为的病例,早期提出预报警告,并结合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实际需求,实施预警信息核实、报告和处置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检出率,使社区精神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复发率、住院率、再住院率、轻度滋事率和肇事肇祸率,尽可能地控制各类精神卫生突发事件在萌芽状态,并将其影响降到最低。

3 基本模式

3.1 预警对象

根据建立预警模式的目的,将社区中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居民、有明显精神症状但未明确诊断的疑似病例、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病例、复发病例和潜在危险行为的病例做为预警对象。

3.2 基本流程

社区信息员社区责任医生社区精防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区卫生局。

3.3 职责分工

预警报告体系主要依托“社区基层―街道(镇)―区”精神疾病三级防治康复网络体系,预警队伍分别由社区信息报告员(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社区医务人员(社区责任医生、社区精防医生)和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人员组成。

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组建社区信息报告员队伍,信息报告员经专业培训后,在社区搜集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作为预警信息来源,并及时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落实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居委安排一名医务人员),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告信息,并协同社区精神卫生条线医生对预警对象进行预警处置和后续管理。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对信息监测、预警报告和预警处置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收集社区上报的预警信息,定期统计、分析、评估和报告相关数据和信息。区卫生局:总体负责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队伍的运行和信息;协调街道(镇)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部门,推动预警模式的建立和日常运作,并对预警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督导评估。

3.4 社区防治康复预警分类及其处置

3.4.1 疑似预警 主要指在社区发现疑似病例,进行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主要采用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中专门用于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的《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信息报告员按照调查问卷提供的线索内容对社区人群进行排查,只要符合一条中任何一点症状时即可将其定为疑似病例,发出疑似预警,由社区精防医生建议其到精神卫生或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咨询、就诊。同时,对于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普通居民也发出疑似预警,由社区医生进行早期干预。

3.4.2 复发先兆预警 指在社区监测患者的复发先兆症状,对存在先兆症状或病情有波动的患者进行早报告、早干预。复发先兆症状监测主要围绕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异常、既往精神病症状出现和注意力、适应性等六方面进行[6]。对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患者,由社区精防医生向患者家属提出预警信息,提供随访服务和健康教育,督促其积极就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药,平时有针对性地提供家庭干预、技能训练、个案管理等适宜康复技术服务,有效控制复发先兆症状,以提高病情稳定率、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3.4.3 复发预警报告 是对社区中监测到的复发患者进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复发标准: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如患者满足下列任何一条,判定患者复发。①因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或已住院治疗;②PANSS量表中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思维散漫、幻觉行为、猜疑或被害、装相和作态和不寻常思维内容),其中以任意1项超过5分或任意2项超过4分为界限[7-8];③精神症状影响生活、工作,或出现暴力行为,如自伤、伤人、毁物等;④临床上出现明显的自杀观念或企图者。对上述标准的患者,由社区信息员向社区精防医生报告,社区精防医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随访教育,或者提供应急处置服务,协助送门急诊或住院治疗,使患者及早得到规范治疗,以控制再住院率或降低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3.4.4 危险行为预警 指早期评估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行为等级,对存在危险等级、有肇事肇祸倾向、滋事、肇事或肇祸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干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随访中进行危险行为登记评估(有需要随时评估),危险行为等级共分0~5级,采用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版)》统一的评估标准[9]。对存在危险等级或肇事肇祸倾向的,由社区精防医生、社区民警和社区居委干部组成的社区监护小组向其家属发出预警信息,督促及时就医;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出动应急处置小组,协助入院治疗,并签订监护责任书;若已发生肇事肇祸事件,由公安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强制治疗。

4 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的现状与建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0]。SARS事件敲响了人类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警钟,同时提醒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处理体系,才能有序、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公共卫生问题[11]。精神卫生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又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预警机制,对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建立以来,在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复发率、住院率、再住院率及肇事肇祸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将疑似病例、复发先兆症状、复发病例和有危险行为等级的病例等各类异常事件控制在早期萌芽阶段,对疾病管理和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效应。在2010年世博期间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中,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处置了各类预警和异常事件226件,其中滋事1件,易肇事肇祸11件,复发先兆预警处置85件,疑似预警处置34件,走失失踪处理13件,拒绝患者恢复9件,空挂找回22件,其他个案处理49件,有效地确保了该地区无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目前,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是由社区信息员、社区责任医生、精防医生和区精神卫生专业防治机构人员组成的预警队伍进行逐级报告、处置和反馈。笔者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的预警成员认为开展社区预警干预是合理可行的,但预警队伍对精神卫生事件的报告能力仍有待提高;同时,预警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队伍年龄、文化结构有待改进,这些也是我们在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进行预警报告和处置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5]。

公共卫生应急预警是一门系统科学,包括指挥体系、监测体系、疾控体系、医疗应急体系[12],更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健全精神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更加有助于尽早发现疾病、治疗疾病和管理疾病。为做好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预警工作,有效应对和防范精神卫生突发事件,特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和强化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深入社区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社区异常病例或事件报告机制,进行常态化管理;建立基于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信息系统(HIS)的疾病自动采集和预警监测试点,加强复发预警监测;完善网络直报预警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突发事件的监测与调查处置能力;为巩固预警处置远期效果,加强社区精神康复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当然,预警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同时要有健全的社区信息直报系统和指挥协调系统,才能对信息进行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并及时作出正确反应。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Z].2002.

[2] 张熙维,沈渔,李淑然,等.中国七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2):69-71.

[3] 张明园.我国精神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世界精神卫生调查引发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4):329-330.

[4] 肖水源.我国精神卫生服务面临的重要挑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2):844-847.

[5] 张国芳,张伟波,沈文龙,等.徐汇区精神疾病控制预警系统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08-2810.

[6] 何鸣.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实用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315-316.

[7] 项玉涛,李文咏,翁永振,等.“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l6(10):707-710.

[8] 周建初,邱继红,汪波,等.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3):261-262.

[9] 卫生部.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Z].2012.

[10] 曹康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3.

[11] 曹广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暴发后对我国公共卫生防病应急系统的反思[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6):591-594.

[12] 滕仁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现状与警备[J].科学中国人,2004,(17):16-17.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上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单位内部治安防控建设,进一步整合社会治安防控资源和力量,建立健全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综治与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预防、减少和杜绝各类违法犯罪事故发生,确保卫计系统平安稳定,为我县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高度重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省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实行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制,明确一名领导具体分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布控预警防控体系,开展值班和巡防制度,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加强对各类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控措施到位,防止发生、进京非访、越级上访和重大治安事件。

(二)完善单位内部治安防控机制。大力加强机关和各卫计单位的安保措施建设,通过配备专职保安,设置门禁,规范保安值班制度等措施加大人防力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加强技防建设,通过技防入户工程为抓手,设置监控室,对重点区域、重点道口、重点部门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达到监控交叉无死角,实现监控报警全覆盖;通过大力加强技防、人防、物防、消防和设施防等“五防”建设,提升卫计系统治安防控科技化水平,提高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管控能力。

(三)扎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各医疗单位切实做好特种设备、特殊药品、麻醉精神类药品、医用放射源及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各项措施,药房、财务室等其他重要部门的保险柜坚持双人双锁制度,定期检查防盗门窗、监控等实施,确保设备完好使用。进一步规范诊疗程序,提高医疗质量,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和情况研判机制,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案与对策。

(四)开展专项整治维护治安安全秩序。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易感染艾滋病人群管理,建立健全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的监测、预警、救治、救助、服务、管理机制,做好精神病人档案管理,完善社区和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和精神病人随访制度,配合公安机关加大排查管控力度。对心态失衡、行为反常的特殊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动态管控机制,严防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卫计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力度,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坚持零容忍。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强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加大消防安全教育力度,着力提高医院消防安全工作水平和全系统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全年不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三、实施步骤

(一)部署动员阶段(2016年2月-3月)。召开工作会议,签订社会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工作责任书,对本单位治安防控建设、安全维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卫计单位要按照卫计委的总体部署,制定治安防控建设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好本单位安全维稳工作的动员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落实工作任务。

(二)实施排查阶段(2016年4月-6月)。按照县政府、综治办相关要求,集中时间,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基础排查工作。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排查项目和内容,做到排查内容全面、不留死角。

(三)整改提高阶段(2016年7月-9月)。根据排查情况,对照发现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归纳梳理,制定整改方案,坚持边查边改,查改同步。对技术整改有难度的,要积极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协助制订整改方案,确保安全、规范整改。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篇6

一、明确目标,完善机制,强化措施

按照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结合我市实际,20*年,我市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要达到30%,201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2%;精神分裂病治疗率20*年达到50%,2010年达到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20*年达到全市人口的2/3,2010年达到全市人口的4/5;20*年、2010年精神病救治率分别达20%、30%;20*年、2010年精神病救助率分别达10%、20%。

对已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紫阳、平利、旬阳、白河、汉滨区五县区,20*年、2010年精神病防治知晓率应分别达到50%、70%;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60%、80%;精神病治疗康复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0%、100%;精神病救治率应分别达到30%、50%;救助率应分别达到20%、30%;实施医疗救助,县区免费服药的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每年不低于100名;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及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0%。20*年达到的目标应纳入年终检查考核评比,并接受中省检查验收。

为实现上述目标,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陕办发[20*]15号文件中确定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指导原则,尽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要落实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突出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精神卫生工作属公共卫生范畴,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县区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要尽快建立政府领导下的部门协调工作制度,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当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根据本地实际,提出精神卫生工作目标,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各县区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开展调查摸底,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进一步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对具备开办条件的精神疾病防治医疗机构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待,免征相关税费,以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领域。

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宣传、财政、人事、劳动保障、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要分工作协作,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卫生、残联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方面和重点,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将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作为全市精神卫生教育和培训的基地,负责全市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工作。

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并及时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监护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问题。

公安机关要了解掌握本地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对扰乱公共秩序、影响交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严重肇事肇祸的精神疾病患者由公安机关协助护送精神病医院实施强制治疗。

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精神卫生教育的内容,制定“学校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20*年起要确保在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安排精神卫生专题或将其内容纳入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并保证必要的课时。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要根据师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科普读物,到2006年配置率要达到80%以上;学校校园宣传栏中应设有相对固定的精神卫生宣传园地,到2006年宣传园地的设置率应达到70%以上。

司法部门要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权益保障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和完善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工作机制,依托对精神疾病有鉴定资职的医院,开展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业务。

宣传部门要有计划的在新闻媒体开办精神卫生栏目或专版,宣传精神卫生知识、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围绕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积极组织开展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精神卫生氛围。

三、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

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对学校老师、班主任、校医等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20*年,市、县区应要选择1~2所学校作为试点,2010年有1/3的学校开展。

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干预。各级妇联及妇幼保健机构要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的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

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各级卫生、老龄工作服务机构要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及基层卫生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卫生、财政、民政、公安等部门要联合成立灾难应急与危机干预组织,将精神卫生救援内容纳入救灾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病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

做好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各级卫生、工会及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公安、司法部门要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和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及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根据被监管人员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

四、做好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及监测工作

各县区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要按照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原则,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市、县区现有精神卫生专门机构或指定综合医院,要承担本辖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逐步在社区建立精神卫生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规划。目前,尚未建立精神卫生机构的汉阴、石泉、宁陕、岚皋和镇坪等五个县,要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要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的优势,与卫生部门共同推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完善医院就治和转诊制度,开展家庭病床和监护服务,指导精神疾病患者“工疗”、“农疗”和家务劳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回归主流社会。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社区专干和家庭康复人员的培训工作,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社区、乡镇和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

卫生部门要提高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情感障碍、老年性痴呆等重点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服务能力。加强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和供给工作,积极开展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公安、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要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及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和定期随访。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要利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测系统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精神疾病检测系统,承担起市区精神疾病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五、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步伐

市卫生局要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教育,上岗后要保证必要的专业进修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医学伦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要逐步加大投入,改善精神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待遇,促进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的发展。要有计划地加强医学院校在校生、现有精神专科和非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

六、依法保护精神疾病患者和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篇7

一、领导班子团结好,能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协调职能。 今年,碧流河水管站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能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并负责全面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根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展的需要,我站年初根据单位人事变动调整充实了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领导小组执行决策,发挥组织、协调和指挥的领导职责;进一步完善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把支部建设与职工的共同努力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发展上,始终坚持创建文明单位“六个结合”,即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单位与提高人的素质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单位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单位与纠风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具体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与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带动下,全站职工紧紧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安排、一起落实,同时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还依据《碧流河水管站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规划》,制定了《碧流河水管站XX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还能结合工作实际及时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对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指导。在班子成员中,各成员都能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重,全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能切实体现出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在单位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精神的带动下,形成全站职工共同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而努力奋斗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组织建设工作开展好,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能切实为提升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水平和创建质量而努力奋斗。在安排创建活动和实施创建工程方面,支部成员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一个基层党员的良好形象写在了基层水利事业的发展上,能积极参加在单位组织开展的道德实践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争先评优活动、公开承诺活动、双促共建活动、树新风活动,在支部成员的带动下,我站六项创建活动,四大创建工程,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提升单位文明创建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达到了以活动促进文明行业和优质服务发展的目的。

三、业务工作稳步发展。 在单位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带动下,我站在搞好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的过程中,能切实将业务工作完成好当作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硬性指标,要求全站职工在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从严落实配水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及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面向社会实行了政务公开,在为农服务方面能大力提倡优质服务,到目前为止,我站灌溉引水工作、水量观测工作、水费征收工作以及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呈稳步发展趋势,这与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抓好民族团结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工作局面。 “民族团结无小事”这是碧流河水管站单位领导时常要讲的话,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使碧流河水管站这个集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了民族团结主旋律。在这个拥有职工24名,其中少数民族职工3名,女职工8名,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中,搞好民族团结工作,对于维护全体职工内部团结,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显得优为重要。为抓好单位的民族团结工作,我站在能严格按照上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首先:在单位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活动,要求单位职工通过学习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其次;安排职工认真学习了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史和《反分裂国家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单位职工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单位各民族同志之间的友谊。

三、利用第2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组织职工开展了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的学习,有效防止了不利于单位民族团结的现象发生。

五、多方采取措施,抓好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今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碧流河水管站在狠抓两个政地的建设过程中,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下,注重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理论武装这个首要问题,能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做为一个学习重点,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绩。二是坚持在职工中进行树立科学发展观教育,要求单位职工要有放眼未来,着眼现在的奋斗精神,切实加强学习,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而努力奋斗。三是认真组织单位职工学习了中纪委五次会议和州纪委七次会议精神,在单位广泛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要求单位职工要以行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弘扬求真务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四是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学习讨论和测试活动,以及不定期安排职工学习反腐倡廉专题学习,观看有关反腐倡廉方面的电教片,增强了单位职工单位领导拒腐防变的能力。

五、组织单位职工以播放反映爱国思想、集体观念较强、突出社会主义思想的影片,对单位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强化单位职工的思想意识,使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注重科教工作,强调知识对工作的推动作用。 邓**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具有强的推动作用,为提高单位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注重科教工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碧流河水管站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在今年的职工学习中,能将基础科学知识学习纳入教学内容。利用水管工作休息时间,职工业余时间相对较多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继续再教育学习,来强化单位职工的学习意识,还时常鼓励单位职工主动自学,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鼓励下,单位多名参加函授大专学习的同志都能按时到校学习,并且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水利行业,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七、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注重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几年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大力开展,我站全体干部职工在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能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带动下,年初在单位举行了优质服务集体签名承诺活动,形成人人实践道德标准,争做道德模范实践者的良好局面,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思想、语言、行动充分体现出文明建设者的良好风范,不断受到群众的好评。XX年4月,碧流河水管站全体职工主动为原东湾水管站站长王爱武同志捐款1800元,参加社会公益劳动4次,全体职工能自觉对照道德建设标准,主动查找自身道德实践不足之处,努力做到弥补不足,营造了良好的道德实践环境,有力的推动了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

八、环境卫生保持好,坚持环境卫生工作长抓不懈。 环境卫生建设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体现,XX年在单位环境卫生建设工作方面,我站能坚持按照单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单位卫生打扫值日表,坚持每日打扫环境卫生工作,每日保持院落干净、整齐,实行花草专人管理,卫生专人负责。在单位院内购置垃圾箱两个,在长期的环境卫生建设工作的开展中,单位职工对环境卫生打扫工作都能给予高度重视,每天早晨在值日生打扫卫生的时候,其他职工如果有空闲时间,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打扫卫生工作的行列,有的职工不管是否是自己的值日,都能坚持每日早晨对单位过道、院落进行打扫,仿佛已成为自己必须要做是份内事,此举,使单位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无形中对单位其他职工树立了榜样,也感染了全站职工,在单位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中,院内无垃圾乱仍现象,无卫生打扫不合格现象的发生,也无卫生死角的存在。另外,我站职工还能积极参加乡政府号召的治理乡村六乱活动,为碧流河乡治理乡村六乱做出了本站职工应做的贡献。

九、管理工作合理,规范,确保了单位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 任何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单位科学管理的实施,在管理出效益,管理促发展的前提下,我站领导班子能根据竞聘结果,坚持正确的用人机制,以人尽其才为原则,使竞聘职工都能充分发挥特长,共同推动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其次,能狠抓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由于基层水管单位工作性质特殊的原因,考勤管理制度每年执行起来,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困难。今年,为强化单位考勤管理制度,在职工会议上,站领导采取民主提议,共同商议如何进行考勤管理问题,通过全站职工的共同商议,制定了《碧流河水管站XX年考勤管理制度》,对考勤管理制度做到从严执行,严禁无故缺勤、迟到等现象的发生。在运行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十、广泛开展文娱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文娱活动的开展,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单位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XX年为抓好单位各项文娱活动的开展,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单位工会组织的提议下,年初,我站制定了全年活动计划,在元旦、“三八”、“五一”、公民道德建设月、民族团结月组织职工开展了扑克、象棋、羽毛球、投篮、趣味游戏、职工联谊舞会、歌曲联唱等文艺活动,使单位职工对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唤起了单位职工充分利用业务时间培养正当爱好,共同创造基层水利行业娱乐氛围,促进水管工作不断发展,职工更加团结的良好工作局面。 十

一、计划生育执行好,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的发生。 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此项工作开展中,我站依据水管总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努力形成群众参与综合治理、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年初,在单位签定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强调了计划生育实行一票否决制的重要性,并在单位安排时间进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活动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学习。使单位职工在进一步了解了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的发生。 十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篇8

精神疾病是由于在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导致脑功能失调,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精神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的社会问题。根据2009年调查资料,我国精神病的发病率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为13.5‰,近年升幅更明显。

1996年以来,我国启动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康复项目”,逐步构建社区康复机构与院内康复进行衔接。该模式更强调在政府主导下,行政、精防专业与社会力量多元资源的结合。但由于诸多原因,至今各地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进展滞后,导致目前对患者的管理模式仍以院内康复为主,这种封闭管理模式的缺陷在新形势下更为突出,表现为:一是在社会转型期,生存压力大,家属不管不顾患者的现象增多,导致患者与社会疏离的状况更严重;二是靠精神病院去动员、协调社会公共资源力不从心;三是随着精神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和缺少社区康复机构衔接,导致各地精神病院越造越大、床位急速扩张,压床患者越来越多,造成患者进社区康复难,回归社会更难的恶性循环。因此,开展对“医院封闭式治疗”和“社区康复”的现况研究,积极探讨康复效果好、可持续性发展又合乎国情的精神病患者管理模式极有必要。

1.封闭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

1.1封闭管理模式形成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人们对精神病病因不明和对患者破坏行为的痛恨,建立了大量精神病院(庇护所)关押、迫害患者,将病人关进铁笼或用铁链锁住,甚至活活饿死喂老鼠,还吸引好奇的公众买票去观看患者的疯狂“表演”,大量的患者遭受了骇人听闻的非人道待遇,并进行大量想当然的非人道治疗。后经法国人Phillip Pinel 领导的改良运动,对精神病的认识和治疗逐步转向科学主导,为病人打开枷锁,废除放血、拔火罐等野蛮治疗。到[1]20世纪60年代,由于仍对病因了解有限,西方国家依旧将规模庞大的精神病院建在偏远地区,基本性质隔离、收容病人,主要治疗是抑制病患干扰行为。患者的互动对象仅为病友或工作人员,很多患者在这种高压团体封闭的环境中,一直住到死亡。患者由于长期封闭,丧失了与人交往能力,所谓治愈即意味着社会功能的残疾,从疯子变成了呆子,无法承担家庭角色和职业功能。

1.2 我国精神病患者封闭管理模式内容

至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精神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效药物的陆续面世。患者经持续治疗后虽不能完全治愈,但病情改善显著、稳定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精神病院的主导模式仍是封闭或半封闭的集中管理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或严重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患者,其优点是利于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观察、及时治疗和实施保护措施;减轻了医务人员的管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节约了医院的劳动资源和成本;不留陪制度也减轻了家属的精神和体力负担;减少了由于家属对必要的患者管治措施不理解而引发的医患纠纷。

1.3封闭管理模式的缺陷

1.3.1.病人只进不出,公共资源难以应对

如发达国家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精神病床位数近56万张,仍供不应求。美国精神卫生学院1993年对2万名成人调查显示,按精神科诊断标准(DSM-Ⅲ),精神障碍者约占28%,即4人中有1个以上患者,而其中20%患者在一年内未经任何诊治,经诊治者中又有75%的患者不能及时就诊。[2]

我国1993年七省流调显示:精神病总患病率为13.47‰,目前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1600万,其中2/3在农村。国内精神卫生资源极其匮乏,至2010年底,全国仅有1468家专业机构,精神科医师约2万名。上海市1984年调查显示,全市精神科床位6000张,仅收治患者总数的7.5%,其余现症患者均分散在家庭;[3]经济欠发达的四川,平均104人才有1张精神科床位,住院农村患者仅占患者总数的1.9%。因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城市,导致大部分农村患者得不到诊治导致精神残疾。

1.3.2.导致患者的严重社会疏离

长期封闭式治疗与管理,导致患者社会功能显著衰退,大部分患者因“住院综合征”而无法回归社会。Russell Barton将“住院综合征”描述为:患者对一切事物明显淡漠,缺乏始动性并兴趣索然,对不公正或粗暴的命令逆来顺受,个人习惯严重衰退。患者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几乎不说话,邋里邋遢,终日呆坐或无意义动作,甚至需督促进食;另一种表现活跃,仪表整洁,在病房内外表现良好,但缺乏离院要求和兴趣,明显依赖医院。住院综合征不是治愈患者的正常反应,反而增加了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的困难和问题。

1.3.3.导致封闭管理模式缺陷的原因

1.3.3.1.对精神病诱因认识不足

目前科学认为精神病的主要诱因:一是精神刺激。过度的良性或恶性刺激都会影响心理,但使人产生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恶性刺激更易致病。由于个人对社会环境的精神刺激不能适应,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精神障碍;二是个性素质。在同样环境、承受同样刺激,心理素质差、对刺激耐受力低者易发病。通常性格内向、心胸狭窄、过分自尊、孤僻懒散的人受挫后易发病;三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族中,精神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机率愈高。另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性精神障碍的遗传倾向也占相当比重;四是躯体因素。感染、中毒、肿瘤、颅脑外伤、内分泌失调、代谢及营养障碍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但均可随躯体疾病的好转而缓解。因脑萎缩不可逆,故精神障碍不易缓解。但精神障碍伴有的躯体因素,并不全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有些是躯体因素直接引起,有些则为诱因。部分精神科医生对众多诱因认识不足,导致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

1.3.3.2.缺乏有效治疗,饱受歧视偏见

[4]专科药物虽不断发展,但药物往往影响患者的生理、认知功能和健康,导致病人活动受限,产生自卑,独立能力差,不愿出门社交,故仅靠药物治疗对病人的功能改善并不显著。由于患者的始动性缺乏和社交技能缺陷,导致成家立业困难,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产生因病情反复波动多次住院的恶性循环。

由于社会缺乏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公众缺少对精神病防治科学的了解,政府对残疾人的保护扶持政策往往得不到有效落实。在传统偏见和歧视下,绝大部分精神病康复患者的就业、再就业被拒之门外,使他们自尊心受伤,自信心下降,交友困难、生活孤独,社会功能障碍,享受不到工作、学习等最基本的公民待遇,导致疾病屡屡复发,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群体。甚至家属也遭歧视,承受着精神和经济的重压。

2.从封闭管理到社区康复,管理模式的转变背景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病发病的新特点

近20年来,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社会快速转型,经历了天翻地覆的深刻变化,由于竞争加剧,家庭、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使人们心理紧张、应激因素骤增,环境中的噪音、污染、拥挤等也时刻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各种不良刺激显著增加了公众的精神卫生问题。

2.1.1.精神疾患发病率从相对稳定到持续攀升

我国重症精神病患病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到70年代的5.4‰,80年代的8.3‰,90年代跃升至11‰。且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5]1993年由卫生部、公安部、中国残联组织的全国流调资料表明,精神病总患病率为13.47‰,重症患者达1600多万,其中精神分裂症近700万。2003年,广东省患病率高达15‰,约有患者110万人,每年新增发病率0.03%~0.04%。[6]

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精神障碍和自杀占疾病总负担的20%,居各类疾病之首;近10年全国精神病医院累计收治肇事肇祸患者7.5万例,曾有杀人行为者占30%;全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农村年轻妇女自杀率居世界首位;在受重灾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为9.4-43.0%,有的人精神障碍可持续数十年;我国精神疾患呈现低龄化趋势更令人担忧。[7]

2.1.2.诱因:从遗传因素为主到社会因素为主

生物、心理的内外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精神健康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可分为遗传、感染、创伤、毒物、躯体疾病、营养不良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应急生活事件、人格特征、情绪状态、父母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性别、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既可作为诱因起重要作用,如反应性、创伤后、适应精神障碍等,也可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如神经症、心理生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还可诱发躯体疾病,如心身疾病。

专家普遍认为,社会转型期的工作紧张、学业繁忙、岗位竞争激烈,矛盾增多、名利得失等,使人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缓解,就容易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引发精神疾病。 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社会、公众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以至许多初期精神障碍者不肯主动就诊,恶化为严重的精神疾患。

2.1.3. 影响:从局部小范围到跨地域流动

大量的流动人口中隐藏着不少精神病患者,[8]流浪患者的主要特点是病种多、病情重、伴随躯体疾病多、以阴性症状为主、诊断难、疗效差。[9]其发病特征常以裸奔、拦车、伤人等突发冲动为主,社会危害大;且此类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差、易走失、常引起围观,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自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后,因实行救助自愿原则,使强制收治变成法律困扰,多数地区只能放任自流。另因流浪患者多属被遗弃对象,说不清家乡、住址者居多,一些救助单位怕惹火烧身避开不管,有些政府部门也惟恐避之不及,任其自生自灭。2007年,民政部等六个部委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也缺乏法律强制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浪精神病人收治难题。

2.2 90年代以来我国对精神病患者管理的新认识

2.2.1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责任

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精神科服务范围逐渐扩大,精神疾病谱也相应发展。如酒和已成为重要社会问题;老龄化带来的老年精神疾病问题日趋显著;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情感患病率已高出精神分裂症3-4倍;因重症抑郁所致自杀年死亡率占人群自杀死亡的约50%。随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更高,如儿童心理异常、青少年适应不良、成人应激及心身疾病、家庭心理问题等,都已成为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对象。

目前,我国约1.5亿人有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其中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儿童和青少年约3000万人,因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占休退学总数约50%,加上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妇女、老人和受灾群体等,仅精神分裂症一项每年损失约74亿元,抑郁症损失高达数百亿元,随各种心理障碍、毒瘾和精神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已排在疾病总负担首位,约占全部疾病总负担的20%,到2020年将升至25%。[10]

由于经济困难等多种因素,目前多数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现状堪忧。一次住院费用可占农民年人均收入的40%~169%,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7.2%~51.6%,不少病人因难以支付住院费用只得出院。患者由于疾病和社会歧视难于就业,单靠病人及家庭的力量,很难摆脱因病致贫、返病的困境。[11]各地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现象也屡屡发生。对社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是建设文明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的现实课题。

2.2.2.实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管理模式

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必须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能仅依靠专业机构和人员,具体而言,是以政府为主导,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计划,卫生、民政、公安、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齐管共抓,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提高公众精神健康意识,建立以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工作体系,促使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八五”期间,我国对64个试点市、县中70多万患者开展了“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 防治康复模式;其中有45万名重型患者监护率达90%,显好率达60%,肇事率下降8%,成效十分显著。[12]

2.2.3.实施多管齐下策略、建立密切协作机制

多管齐下有两个涵义:一是指多措施并举,包括法律、政策、医疗、经济、文化等综合措施;二是是指密切协作,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社区、村委会基层组织、社会慈善组织等共同组成辖区的三级防治管理网络,上下左右、齐心合力抓患者康复工作。

从1987年始,由公安部门牵头,在多地逐步建立了23所安康医院,收治肇事肇祸患者;1993年起,国家残联对部分省、市的智力残疾高发县制定了控制方案,建立了智残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并培训了智残儿童家长;[13] 90年代后,国务院批准下发了《残疾人事业“八五”纲要》,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和中国残联联合颁发《中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八五’实施方案》,将精防康复工作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各级政府建立完善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辖区的精防康复工作;部分社区建立了康复工疗站;国家的《残疾人事业“九五”纲要(1996-2000年)》及实施方案,强调进一步发展社区精神康复,建立起全国性的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社会工作体系。尽快推进“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工作模式,到“十五”期末,我国精防康复工作已覆盖280个市、459个县的4.6亿人口,使274万重型患者初步得到防治康复;国家实施的公益金项目,对2万名贫困患者实施了医疗救助。

3.1.基层社区建设成效成为患者社区康复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政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切实做大做强社区,全面加强了社区的民主、法制,文化、卫生、教育等事业的建设。使其成为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规划、政策、投入和监督等措施,均通过政府决策和资源投入,以达到各项卫生服务的可及、有效、均等化和质控目的。基层社区通过整合社会各种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增强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积极性,也为全面建立有效运转的精神病社区康复机构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社会化、综合性和开放式康复模式的优势

由于精神病病程漫长,很多患者需终身治疗,还有些患者因恐惧而不愿住院治疗,都给社区康复治疗留下很大的空间。英国和美国研究发现,门诊和社区治疗比住院治疗更有效,而医师与患者的信任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国内许多学者也对社区治疗康复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疗效好、费用低,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就业回归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通过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很多地区建立了符合国情的社会化、综合性和开放式的社区康复模式。工作机制为:以政府为主导、精防专业机构(精神病院和疾控机构)治疗康复团队为技术支撑、各级医院精神科为有效技术补充,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康复站)为基础,社区监护小组密切观察,患者家属积极配合的精神病管理治疗三级网络工作体系,在社区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治疗康复措施,包括药疗,娱疗、工疗、心理治疗、生活、社交和职业技能康复训练等,全面、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康复,促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了大型日间康复站,作为经急性期治疗缓解后出院病人的“中转站”,康复患者白天来站接受生活、社交等技能训练,晚上回家休息,使众多患者学到了生存技能和恢复了自信心,许多家长因看到至亲的显著改变而激动落泪。[14]

3.3.营造以家庭关爱为核心的氛围

创造利于患者康复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采取药物、心理、家庭干预的综合康复措施,循序渐进。为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调整药量、解除副作用和预防复发的方法、调整患者与亲友间关系和情感表达,制定合理的劳动、作息时间表。患者在家属支持下开展各项功能恢复训练,帮助患者分析各种不良习惯形成原因,引导其自觉参加训练,在家属陪伴督促下,逐渐参与家务劳动,鼓励患者参与各类交流和集体活动。对病情较重、不具备家庭康复条件的患者,由社区日间康复站负责管理照料。积极组织康复良好、病情稳定的患者,深入需帮助的重点患者家庭和康复站,以自身康复实践,引导、说服其它患者树立康复治疗的信心,并协助进行技能和心理康复训练。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精神病患者两种主要管理模式的研究,提示现代化社会应高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对精神病患者管理观念的根本转变,只有尽快将患者管理纳入社区平台,大力加强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真正普及“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工作模式,才能保障患者顺利回归社会,享受正常公民应有的尊严和权利。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Neil Preston,王晓慧等《现代社区精神医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年。

[2][法] 米歇尔・福柯,刘北成译《疯癫与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2004年

[3][澳大利亚]Neil Preston,王晓慧等《现代社区精神医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年。

[4]《重视精神卫生构建和谐社会――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张孝娟》,中国中医药报 第2528期2006年4月27日。

[5]张明园 《精神病防治康复》》,华夏出版社,2003

[6]曹连元: 《社区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日京: 《新发精神病患 大中学生不少》新浪新闻 2005年10月10日

[8]何雪峰:《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的路径选择》,《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4月

[9]张明园 :《精神病防治康复》,华夏出版社,2003

[10]邱友胜等.伴发躯体疾病的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临床对照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

[11]卫雪兴等.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人41例临床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2)

[12]《重视精神卫生构建和谐社会――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张孝娟》,中国中医药报 第2528期2006年4月27日

[13]卫雪兴等.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人41例临床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2)

上一篇:京剧艺术表演形式范文 下一篇:高速铁路建造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