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2 04:44:40

精神文化论文

精神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新经济文化大学文化创新自由开放

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中心,高等学校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把创新作为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同时,在核心之外,还需要加人“自由”和“开放”,才能构成大学文化精神的完整内容和体系。

1文化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本身具有创新性,人与自然物区别开来,就在于人的创造。所谓创造.就是建立前所未有的新质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创新;创造表现着人的本质。文化以创新为内核,因为创新才有了文化。关于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不同时代、内涵和民族的之化,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不样有两层含义:一是有没有创新机制,二是创新机制是什么样的。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即使没有创新机制,当然也要创新,因为人要生存,更要发展,而发展的前提便是文化创新: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文化内在的创新机制不一样,文化的创新和转型也会不一样,例如中国封建文化的墨守成规,使中国文化长期被禁锢而得不到充分发展,而欧洲的文艺复兴沐因为文化思潮的突变和打破成规的创新精神,使欧洲文化冲破中世纪的黑暗,进人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

文化本身具有创新性,这种特性是需要一定的创新机制来发掘的,而机制的存在与否以及机制的健全程度如何,则取决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氛围。中国的封建文化在唐朝时达到鼎盛,各国学者云集长安。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但支持学术外传,对中外文化的兼容和吸收也持宽容和鼓励态度。这种开放和自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多见,也因此使唐朝时的中国文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把这种优良传统一直留存下去,“传内不传外”“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以及封建王朝的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使文化有名无实,有形无体,沦为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尽管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尽管欧洲中世纪教会统治的黑暗阻碍了西方文明的进程,但冲破层层阻隔的欧洲文化在经过一段较长的阵痛期后,终于迎头赶上并超过了停滞不前的中国封建文化,并使这种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优势几乎一直保持到现在。历史事实说明:隔离、封闭必停滞;开放、自由方发展。具创新性的文化需要自由与开放。

2大学文化的特征和地位

所谓大学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呼形成的.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士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匆围。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

2.1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认识大学文化,首先要分析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学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的同一。如果孤立地看待传统与现代,认为传统的就是过去的,现代的就是现实的,那传统与现代就成了一对矛盾。但如果从这个概念来看,传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特质或模式。既然传统是特质或模式,那么,完全可以在现实当中和现代化进程中自主决定是否吸收这种特质或采用这种模式,则传统与现代也就不成其为矛盾:大学文化,首先是吸收和继承了以往的文化成果,是传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积累。同时,大学文化相对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列,又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大学成为现代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就使大学文化成为传统与现代的同一。

第二,大学文化是融合与批判的同一。大学文化既秉承传统文化.又吸收现代文明;既背靠民族文化,又面对外来文化,通过学术交流,各种文化中的不同观念、学说、思潮在相互交锋中渐趋融合而形成了新的文化或文化现象。在融合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本身具有批判性,因而大学文化不仅仅是吸收不同文化的成果,也会理智地进行批判和选择,进而剔除文化中的糟粕。

第三,大学文化是积累与突变的同一:所谓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加。现代大学所设的学科囊括了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与创造的文化的各个部分。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知识的传递起着保存与继承人类文化的作用。大学在培养能够继承与创造人类文化的下一代的同时、还发展与创造着新的文化。文化突变则是指新文化结构的飞跃,这种飞跃主要依赖于两种要素:一是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渗透。大学文化的组成中无疑同时具有这两种要素:

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的交互活动即文化的变迁,大学文化中积累与突变同一的这一特征、使大学文化具有了引导和改造社会文化的能力。

2.2大学文化的地位

要认识大学文化,还要充分认识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所处的地位。所谓亚文化,是指为部分社会成员所承认与接受。由在某一群体内流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表现构成的文化。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亚文化要符合主文化的潮流,亚文化处在主文化的指导下,其主要性质与主文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主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往往要通过亚文化的传递。大学亚文化不断地从社会主文化中吸取精华,并以其创造的精神产品和人才向社会反馈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文化进行更新。同时,社会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往往是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共存。文化潮流中的某些支流.可能是涓涓清流,也可能是股股浊流,甚至是汹涌暗流。基于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它所具备的学术自由、文化创新和真理为上的基本特点,使大学文化不仅能直面整个社会文化,而且还能运用自身的批判能力和改造能力,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产生积极与正面的影响。因此大学文化既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大学文化不同于社会文化。但总体来说,大学文化应该顺应社会文化,应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要求,大学文化精神应追随时代的精神。

那么,我们今天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什么时代,又具有何种时代精神呢?

3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

sp;21世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化时代。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知识经济的存在和信息化的加快,并且二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潮流。事实上现在最新的提法是:20世纪是新经济时代。

何谓新经济时代?必须从新经济时代的两个组成部分来谈:

其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根本在于创新,它的产生得益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造。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总量远远超出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全部知识总和。而当今社会日益自由和开放的经济和文化体系,恰好为知识的迅速转化提供了必需的外部条件和重要的保障,才真正实现了知识~财富的转化,从而产生了知识经济。

其二,信息化。网络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把人类带人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物质财富和传统价值的重要程度和所占地位,远远不能和信息相比。当前的信息革命正在使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和信息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人类虽然仍被规范在社会系统之中,但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人们已不再受到空间的严格限制,而是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分散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科研、学习和生产活动。

那么,应该如何来评价网络文化呢?网络文化的载体是互联网,它是充分自由和完全开放的,因此使知识可以突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瞬间传播到全世界。同时,在联通网络的那一刻,就进人了一个完全自由和开放的领域:知识可以自由传播和汲取,不同的学术派别可以进行最深人的探讨,迥异的民族或个人也能相互沟通与交流,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自由和开放的内在精神。

知识经济的精髓是创新,信息化的理念是自由与开放,两者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如前文所表述的,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承载着人类新世纪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毫无疑问也是新经济时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籍神是创新、自由与开放。

4大学文化精神与杜会文化精神同构

社会文化精神是一个具有完整而严密结构的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大学文化精神正是整一个社会文化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和核心系统。在人类迈人新经济时代之际,社会文化精神为适应时代的变更,必须要改进其中某些落后于新经济时代的内容。而社会文化精神的变化,又会促使大学文化精神发生变化,使之顺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社会文化精神对大学文化精神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大学文化精神也会对社会文化精神产生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大学文化精神使社会文化精神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文化精神的发展。

社会文化精神影响着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精神促进着社会文化精神,两者相互作用,以不断同构来满足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使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具备了如下特点:

第一,以创新为灵魂。现在我们要研究的不是要不要创新蜘题,而是在大学文化中如何创新的问题。如果哪所大学仍意识不到创新的重要,或者还在讨论究竟要不要创新,那么,这所大学也只好自动被淘汰。

第二,将更加自由。首先是学术自由。学术研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传承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新文化的产生。学术派别之间的壁垒森严,人为地造成了学术分割,这些弊端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其实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是以“自由教育”为主,只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加剧,自由教育才逐渐为专业教育所取代。我们不否认专业教育的贡献和重要性,但也不能片面强调之。在大学文化中,要体现“学术自由”,就要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要实现相同学科内部不同研究方向的融合,把分得过细的学科体系统合成大学科,模糊专业界限,实现技术交叉和学科综合。其次是管理自由。这主要体现为大学在自身运作、招生、体制改革和其他相关方面有较多的自,应该允许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濡要进行更多的决策。大学文化植根于大学,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场所,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大学管理的自由就意味着培养人才的自由,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意识自由精神和开放思想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第三,实施开放战略。当前,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进人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到处可以学到知识,大学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不足10%的毛人学率表明: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这说明,能够加人到大学文化中的人太少,需要更多的参与者来充实队伍和阵容。因此,大学应当总结历史教训,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主动面向国内和国际社会,积极提升软硬件条件,提供开放体系的课程,改革教学、科研和内部管理,并为更多公民提供多途径、多渠道的大学人学方式,全面实施开放战略,进行自我调整、从而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程。

5结论

精神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应用;方法

1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从而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从管理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正如是人创造着社会一样,企业人员也创造着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努力奋斗,企业既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热情、人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这一核心而产生的深层意义,通过企业成员的发展而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完全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2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宣传,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灌输

宣传手段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企业精神文化也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东西,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利用好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可以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宣传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多种宣传媒体在连续的时间传播一致的价值理念,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吸引人们按照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思考问题。同时,它又批评对立价值理念或其他价值理念的异己倾向,启发人们从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通过不断引导与企业所倡导价值理念一致的舆论,批判与其不一致的价值理念的舆论,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价值理念。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宣传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通过评比竞赛法,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自我培养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员工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政治理念,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等。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也就是说企业精神文化的工作对象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并且应该利用人们争强好胜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比竞赛法的优势,通过评比竞赛法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评比竞赛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团体之间开展,也可以个体之间进行。从内容方面讲,可进行单项赛,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比。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的是把案头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价值理念,因而开展评比竞赛的活动要围绕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好评比竞赛的内容、形式、规则等。

其次,评比竞赛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评比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是竞赛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也是评比的依据。这些条件必须明确具体,使参与竞赛者和参与评比工作的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竞争者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利于评比者掌握评比标淮,使竞赛评比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如果评比竞赛条件模棱两可,可以作多种解释,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这不仅使参加竞争者难以掌握其要求,也容易使评比工作出现差错,影响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

再次,评判要公正。评判是竞赛评比法的最后环节,它不但影响这种方法的整体效能,而且会影响员工对这种方法实施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评比是公正的,如实反映了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不仅能给优胜者以鼓舞,也能给其他员工以鞭策,促使广大员工向优胜者学习。如果评判不公正,真正的优胜者被淘汰,而功效一般者却被评为先进,就会使参赛者产生被蒙骗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评比者要把握好标准,秉公评议,尽力做好评判工作。

最后,要奖励优胜者。奖励优胜者也是对员工一种有效的鼓励,为充分发挥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制定竞赛评比计划时起就要考虑奖励的方式方法,并连同竞赛的条件一起公布于众,使其成为推动员工参加竞赛评比的动因,激励员工参加竞赛评比活动。奖励可分为精神奖和物质奖。4 发挥情感激励,投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通过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将会对价值理念的转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 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导和控制非正式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利用人性化管理的技术。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则是联结人群的纽带。采用人性化管理,就是合理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或精神状态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心理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对管理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经验表明,企业中的信息沟通往往在非官方的场合中交合力更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接触中应多一些人情、人性,真心与员工交朋友,了解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会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企业中劳动分工是一种自然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的先天能力的不平等。但由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心理距离,使企业的管理者为员工所敬畏。管理者只有通过主动与员工接触,才能使员工消除对领导的恐惧、顾虑和防备。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容易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对员工的种种情绪反应有真切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容易对“非正式组织”施加影响。

精神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55-01

一、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

1.只有法制化,才能强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当前,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所带来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在社会生

活、经济生活中屡禁不止,这表明现代社会单靠思想疏导和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法制。众所周知,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通过劝说、鼓励、说明以及舆论力量等等方式影响社会成员内心世界,规范他们的行为。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象征,是由国家暴力机器强制执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不可抗拒性。一旦触犯国家法律便依法制裁,直到使用暴力予以严惩。因此,当仅靠舆论、劝说、鼓励无法规范社会公众的行为时,只有以法律为保障,才能强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2.只有法制化,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现阶段我国党风、社会风气不尽如人意,要扭转这一局面,实现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根本好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制化,用法制来扶正祛邪,扬善除恶。要从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手,通过发扬社会主义法制的强制作用,来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依靠法制制裁和严厉打击犯罪行为;依靠法律坚决纠正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权钱交易、假冒伪劣及欺诈行为;坚持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查处新闻媒体、文艺作品中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认真解决好社会治安和公共秩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重视提倡、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动用法律同违法分子作斗争,要用法制强化对见义勇为的一类英雄模范人物的鼓励、表彰和优抚,为促进人们在危难关头弘扬正气提供制度保证。

二、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对策探讨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代化发展要求,本着求实、务真的原则,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并注重增加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应把重点放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化、法律化问题上。思想道德法律化不仅应表现在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和制裁上,如对见死不救的法律约束,也应表现在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建立上,如对见义勇为的法律奖励。应努力探寻这方面的规定,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其既卓有成效,又稳步进行。同时应继续深化和完善智力、文化建设的法律化,增加力度,加快步伐。在当前,尤其应加强和加速文化市场、教育改革、新闻出版事业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化。

2.应把各级干部和领导机关的职业道德即“政德”的法制化放在首位。当前要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进一步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的优良党风政风。伴随着对外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利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在政治领域也有一些表现,失去有效制约和社会监督的权力进入经济领域“寻租”,导致,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腐败是各种消极道德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产生各种消极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和加强廉政建设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有治本的意义和作用,这是任何道德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精神文化论文篇4

放眼世界,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强弱,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民族文化精神,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在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会选择怎样的道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性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许多精神理念如儒家仁义道德、法家法制精神等都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维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这些民族文化精神在民众民族精神教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文化精神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它与语文、政治、哲学、艺术等学科结合起来,可以为个体民族心理培养、民族品格养成提供丰富的养料。这也是我国教育界一直提倡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的根本原因。

2在大学语文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2.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精神的需要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却始终存在课程目标模糊、教学定位失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挥大学语文在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多的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知识的时代性和人文价值,发挥语文教育在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的作用,将民族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2.2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文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侵入,网络文化的兴起,使社会文化导向和思想意识愈加混乱,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视享乐、炫富、叛逆为时尚,更多的人在物欲思想和现实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养成了行为不检点、自私自利、眼高手低的坏毛病,有关大学生炫富、傍大款、情杀的负面新闻也是层出不穷。面对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我国教育界一致提出“以语文、思想政治课堂为阵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口号。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士人精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3.1明确语文的学科地位,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在大学语文教学日趋边缘化的情况下,高校首先要确定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并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创编大学语文新教材,力求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民族文化精神培养需求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材兼具人文性和时代性。其次,重新设置教学大纲,严格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摈弃过去那种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民族斗争精神,去学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时代精神。其次,高校要适当增加语文课时,加强语文教学设施建设,在语文教学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开展民族文化精神教育,让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化,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神养分。

3.2提高教师语文素养,丰富语文教学手段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严格来说,一个合格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实现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语文知识学习,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各类图书涉猎以不断充实民族文化知识,加强专业理论修养,满足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在优化原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学习网络、多媒体新知识,完善自身信息素养,以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料加大民族文化精神教学的魅力。

3.3完善语文教学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补充,也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必须依据考试、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目前来说,许多学校在语文教学考试中采用的仍旧是闭关考试,对学生人文素养发展情况不甚关注,这对学生成长和语文教育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要想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学校及教师必须完善开放化、动态化的教学考核机制,将学生听课笔记、文化典籍读书心得、写作实践、志愿活动等民族文化精神培养活动纳入到教学考核范围中去,并将相关考核内容量化、细化,用积分考核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对语文民族文化精神教学进行考量,切实发挥教学评价和考核在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中的作用。

精神文化论文篇5

1.要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的崇高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往通常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宣传手段,认为其重要职能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非科学观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逐步认识到,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必须明确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有限,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对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对责任义务的自觉履行,促进人的解放,保障人的自由;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包括人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身心和谐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要以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根本。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弘扬人文精神,其本质就是对人主体性的回归,是对人性的尊重。事实上,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逻辑上是内在一致的。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就必须更加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了解人的本质,提高人的地位,保障人的权益,只有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发展需要,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

3.要以彰显人文关怀为关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6]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彰显人文关怀,努力避免对人的异化,要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新人文精神为指导,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个人身心之间的和谐统一;倡导人的个性解放与精神自由,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培养人的独立个性。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主张把人放到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进行考察,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发展性等特征。而西方国家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却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上,把人看做抽象的、独立的人,否定人的社会历史性。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倡导的所谓普世价值则是为了强制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而找寻的理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是别有用心的政治阴谋。

二、和谐世界: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新追求

随着地球村纽带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革命,人们的共同利益诉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因此越来越重视秉承关切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的人文精神教育。“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正是向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与和平的前景,体现了人类追求进步、发展的自觉主动精神,是一种充满民族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关系进入全新阶段。而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的具体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理解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是从中国当代政治中演绎出来的,是最富于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政治文化理念。一方面,它正视所有当今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命运的重大国际问题,不是权宜的应对之策,而是从人类长远利益的战略高度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奉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它努力打破了西方“强权即公理”“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论,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对于全球问题的主体性,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可以说,和谐世界理念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审视当前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新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国门,建立宏观的国际观念,弘扬具有国际范围的人文精神,正需要和谐世界的观念,应该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概念开展教育。

2.深度挖掘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文化根基。和谐世界理念,是社会主义中国关于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关系生态的总体主张,源于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升级定格了的和谐世界理念。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实生物”等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理想付诸国际政治实践,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化为土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精神与人类文明和谐共存、互动发展的包容性特征,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政治文化主张。同时也是对西方“中国”“文明冲突论”“西方普世价值论”等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的错误论调的有力回应。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当前复杂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就必须善于用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人文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政治理念的深厚人文底蕴。

3.正面使用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主张与话语。在当前的国家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一系列解决全球问题的看法和主张上,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和丰富了这一根本理念。比如,面对经济全球化,主张朝着均衡、普惠、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努力缓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消除贫困;主张积极的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维护经济安全。再如,倡导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观,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差异。关于和平发展,则着重强调顺应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在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中谋求共同安全,大家都安全,才是真的安全。面对全球化浪潮,思想政治教育要有一种自觉意识,对于国际重大问题的解读,必须摆脱西方单一思维模式和话语霸权的束缚,尽可能从多维角度来客观揭示事实的真相,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合力论”分析范式。同时,还要强调人类性价值的导向教育。没有人类性价值的判断和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4.有效重视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纠偏教育。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信息传播不对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情况下,漠视和歪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的言行充斥于网络空间。事实上,在信息网络化传播条件下,党的理论、观点、方针和政策会遭到各种“噪音、杂音”的干扰,这些“噪音、杂音”绝大多数并非理性分析,有的还是直接歪曲和攻击的言论。如果任由这样的“噪音、杂音”泛滥,而没有理性纠偏教育引导,中国人自己的政治文化、政治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而广大人民群众如果盲从西方国家贩卖的“全球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所谓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则很容易陷入西方“制造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加剧”的逻辑陷阱。因此,针对各种错误言论,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纠偏教育是必要的。提倡和谐世界的概念,以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为核心理念,加强人文精神的宣扬,则更加显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

精神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人文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人文本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个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所以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1],天地是万物之母,而人则是万物之灵。

不仅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还被认为是直接参与到天地的变化中间去的。如果没有人参与的话,那么这个天地的万物也是无序的。所以天地跟人并列为三,称为天地人三才。而且在天地人这三者中间,人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

人生下来就会有欲望,因此就要去追求,如果追求不到,就会发生争斗,一旦发生争斗这个社会就混乱了。所以君主们,为了避免社会的混乱,就不得不制定礼仪,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社会的需求来分配给他一定的物质,这样就使欲与物之间的这种需求和供给达到一种平衡。但是礼对人欲必然是一个约束,它必须靠制度和习俗来维护,如果人人都没有尊重伦理礼仪的自觉,那么这个群体肯定是不会稳定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放在了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的养成,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华之所在。对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人文这个词,从现在能够查到的资料看,最初出现在《周易》里。《周易》的贲卦里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来很多的思想家和学者都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比如三国时候的王弼解释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再比如唐代的孔颖达的解释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很显然从他们的解释可以看出,人文就是不要以武力,而要以一种文明的办法,以诗书礼乐来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个人伦有序的文明社会,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一个特点是,高扬君权,重视师教而淡化神教:另一个特点是高扬明道正谊,强调人的道德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概括的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实际上包含了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这样一种现代的理性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蕴含了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的礼仪文化里,确实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合一,还是人与天命的合一中,都时时体现出一种人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处处体现者中国传统文化里人文精神的精髓。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 自然崇拜或者说天地崇拜,就是以天地为生物之本这样一种思想。同时,它又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祖先崇拜相关联。所以天人合一中间的“天”,其实是自然之天和天命之天结合在一起的意思。后来人们又认为这个自然之天和天命之天都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概念。

在古代文化里,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它的中心就是顺自然。所谓顺自然不是顺自然界,而是顺从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顺从它的本性。这一点在道家的思想中,表现得最明显。道家思想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强调顺其自然。比如说《老子》里面就有一句话,叫做“辅助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意思就是只能辅助万物的本性去发展,而不能随意去改变它。也就是“循里而举事”、“推自然之势”。其实儒家同样是非常强调因循自然的。对此孟子有段非常深刻的论述。他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2]。由此可见,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告诉我们天人合一的核心是要顺自然,顺万物的自然本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人跟天命之天的合一,它的核心就是“疾敬德."意思就是说要把提高自己的德行放在最重要的位子。因为古人认为天命是无常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德“天”就保佑你,没有德“天”就不保佑你。

可见,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无论是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还是人与天命之天的合一,都时时体现出一种人占主导地位的态度。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充满了人文思维方式

前两个方面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部来谈人文精神的,同时,这种人文精神还体现在人文的思维方式上。人文的思维方式跟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们出发点上就不一样的,科学思维是从静态出发的,或者是从具体的物出发的,而中国的人文思维,则是从人出发的,或者是从人事出发的,是被动的。

科学的思维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在实验室里面,我们可以规定好一定的环境,比如恒温、恒湿,然后我们可以反方的去做实验。一次,二次……而人事的活动却不同,历史是从来不会重复的,只可能有相似之处。它一直是在变动之中向前推进的,而且绝对无法把它隔绝开来,不可能像在实验室里面一样有一个固定的工作环境,你很难防止任何偶然的因素参与进来。所以动态的思维方式和静态的思维方式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静态的,我们可以把它孤立起来,排除各种干扰,孤立的去看待这个问题;而在动态中我们不可能把它孤立起来,就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加以考察。

人文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就是说它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的,可能现在是这个样子,突然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因此我们就要马上改变自己应对的方式。

中国文化的人文思维方式是一种强调个性的思维,因为它是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随机的、综合的。我们知道科学的思维方式追求的是一种普遍适用性,只有普遍有效才是科学。可是人文是考察、人文的思维方式,会更多地注意个性、个性化的东西。这是我们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时,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决定了这种文化的发展方向。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从某种角度来讲,现代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正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然而诚如当时那些主要思想家所言,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恐怕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以抵御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带来的拜金主义和拜物教,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为什么还值得人们在今日来认真研究一翻的理由吧![3]

参考文献

[1]《孟子·泰誓上》

[2]《孟子·离娄下》

[3]楼宇烈. 中国的品格.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孟季娟,女,(19769-),吉林省农安市人,吉林工商学院思政部 讲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李金宝,男,(1972-),黑龙江省明水县人,吉林工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姜海涛:新疆博乐阿拉山口边境会谈会晤站翻译

(作者单位:1.吉林工商学院;

精神文化论文篇7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史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如史学中的忧患意识、人的自我修养、人本主义思想传统等,有助于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在中国史学中,人文这个概念出现得较早,《周易•贲》说:“观乎天下,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语中的“人文”,实出于此,意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精神文化。当炎黄子孙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时,表明了中华民族乃是一个崇尚人文传统的民族。  

人乃万物之灵,人之为人,在于有思维,“唯有思维,才能把握本性、实体、世界的普遍力量与究竟目的”(黑格尔语)。人又是社会的主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同样,社会的发展也不能脱离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以及文化创造活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显示了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到:要使天下(社会)得到教化,使天下(社会)趋于完善,人文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现今,我们在提倡科学精神的同时,提倡人文精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提倡人文精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这不仅是涉及科学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涉及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对于历史传统中人文精神的认识,不仅只有学术价值的层面,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层面,这是因为;其一,人文科学发展无法脱离社会实践,社会进步也不能忽视人文因素;其二,作为中华民族整体的一员,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并把这种素质反映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与人的交往之中,以及做人父、做人母如何承载着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当中;其三;在社会中,尤其是当今的世界已变成一个地球村,人与人的交往是一种跨文化的过程,我们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  

从前秦到清末,人文这个词多次出现,指向是制度文明和文化教育,而西方的人文思想出自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的作用,人是宇宙的主宰,并且这个思想通过教育来完成和传播。  

当我们从现实去反观历史,再从历史来审视现实时,我们史学传统里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是鲜活的,具有超然性和超越性的意义,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学中的忧患意识与人的社会责任  

  

忧患意识,在许多的史学家与士大夫身上反映出来,这个思想与情感表现在对子孙祸福,社会混乱,人民休戚,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上;表现为对于人及其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命运的关注,这是惯穿中国历史文化始终的终极关怀。这里首当提到的是诞生于湖南的毛泽东,少年时便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恤民精神,这与湖湘文化是分不开的,在湖湘历史文化传统中,民族忧患意识是千百年来决定爱国知识分子心中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因素之一,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在《岳阳楼》中的拳拳之忧常在后人耳边响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的陈天华,谭嗣同面临亡国灭种之危急形势,甘愿“横刀向天笑”,血溅刑场以醒国民,他们忧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忧国民思想之陈旧,忧国家政治之腐败,励精图治,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当我们谈到《史记》时,不能不想起司马迁,这位有良心有责任感的史学家——一个身体不完整的伟大男人,他自称是“刑余之人”,可他挥舞着书写历史的巨笔,将华夏文明上溯上千年,如果设有《史记》,那么,遍及全球的十几亿炎黄子孙,将发生以下六个认同感的危机:①同源的民族认同感,②同地同根的地域认同感,③同历史的时间认同感,④同文的文字认同感,⑤同情理的情理认同感,⑥同习惯的习俗认同感。那么,我们的五千年的文明就无从谈起。  

这种忧患意识,使我们不能不再提及一个人,清代的诗人,思想家、史论家龚自珍。他曾说:“智者爱三千年史代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他没有说以“明君之忧忧天下,”或“以贤臣之忧忧天下。”  

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学习历史,思考历史,讨论历史,研究历史,我们不只是眼前之忧,临时之忧,不是短暂之忧,而是长远的忧患。这种长远的忧患意识,回顾过去,是深刻的历史感,展望未来,当从长远利益着眼,这不仅是史学家之责任,也是我们每个有良知的社会人之责任。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史学中重视人的自我修养,人生境界的提升  

  

我们现代人都关注人生,关心我们自身的生命,关切我们本真状态,何为?这是因为我们感到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心灵状态出现了问题,我们焦虑、彷徨、不安,“非常郁闷”,甚至是“狂郁闷”,这是我们的心灵与精神“无处”之所在,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没了精神家园,我们现在“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也就是说我们缺乏终极的追求和关怀;我们缺乏脚踏实地的现实努力和关注;我们把每个个体认为是绝缘的存在;我们缺乏良性的人际关系;我们自身的本我、大我、真我正在逐步丧失。 

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不同的人生境况和阶段时,有不同的思想互相交流,给我们抚慰,给我们超越,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儒、道、佛三家,开不同的商店,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这是因为人的存在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过程,也许此时是一马平川,春风得意,也许那会儿就会阴云密布,危机四伏,需要道家的“药”来医治;佛家好比一个中央商场,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因此我们说,道治身,佛治心,儒治世。  

当今,许多有识之士在关注社会人类的自身修养问题,并发现我们越来越多现代人的自信心,不是建立在对个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上,而是建立在对一个异己的身外目标的占有上——这就是财富和权力。难道我们这个社会的动力和运作机制都是在鼓励人们获取权力和财富吗?还是使人们所有本能中最强大的一个——占有欲得到无限的膨胀?使强者希望无限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力量,使弱者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强大起来呢?  

人们深感这不仅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更是充满危机的世纪,当前的金融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价值标准的失范,道德的滑坡,信任危机等都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把人类带入天堂,又可以把人类引入地狱,对善和恶都有可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颠倒。  

清末民初时期我国的思想家严复,他指出中国国民素质有三大弱点,一是民力,二是民智,三是民德,这三差,难以使当时的中国现代化,这难道不是我们今天仍要关注的问题吗?  

因此,加强自我修养使我们每个公民更具有理性,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面对残害婴幼儿的劣质奶粉的泛滥,面对腐败现象的蔓延,面对道德的伦丧,面对拜金主义的抬头,面对玩世不恭和游戏人生的态度,仅靠法制的“他律”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公民自身道德修养,而人生境界的提高是维护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泉。  

  

三、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  

  

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不是高科技,而是人。因为高科技还得靠人去创造;人类最重要的开发对象,不是大自然,也是人。因为先有人类的自我开发,才有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人类最值得珍视的宝藏,不是金银珠宝,还是人。因为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尊严,远比金银珠宝要贵重得多。所以,研究人文科学,尊重人才是当今全世界的第一要务。  

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西周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世间的客观历史不是天命决定的,而是人事,也就是人世间的善恶、治乱、繁荣、衰败,都是由人自身决定的。这是人文精神在史学中得以确定和不断发扬的过程。  

司马迁的伟大之处,他不仅认识了这一点,而且在《史记》中把他这个思想非常有分量的反映出来。《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本纪是写帝王的;世家是写诸侯以及一些特殊人物,比如孔子、陈涉;更多的是列传,写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在七十二列传中,对于历史中的各种人物,司马迁是有选择的,其中有几句话:“扶义倜傥,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意思是说要做一个既正直又潇洒的人、有见识,能够看清形势,不让自己错过历史的机遇,而这样的人是要有责任感的,二十四史,也是以人物为中心,包括历史的进程,朝代更迭,各种制度以及天文、地理等,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象二十四史”这样有这么多人的活动,是人本思想的一个标志。  

中国历史中有名的“贞观之治”,是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在贞观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和措施,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乱世变成了治世,使唐朝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朝代,而这其中,与李世民本人对人才的珍爱和对大众痛苦的深切关注分不开,其中一例是出现了“贞观君臣论政”,李世民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因此他确定了“偃革兴文,有德施恩,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以文治国”的总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建立了一个适应形势要求的领导集团,任人唯贤,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拔擢一大批精干的官吏,如道士出身并参加过农民起义军的魏征,原为李建成的宫臣,在李氏兄弟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介入很深,曾劝说李建成早日除掉李世民。可是,李世民不计前仇,委以重任,太宗本人的“朕之授官,必择才行,若才行不至,纵朕至亲,亦不虚授”。而正是他虚怀若谷,不仅消除了敌对势力的疑虑,而且网罗了一大批有政治才能的朝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能臣,魏征“直言敢谏”,太宗“从谏如流”成为一种风尚。而从另一个角度,一个杰出的人,伟大的人,他要有一定的历史舞台,否则他也不会发挥作用。  

而今,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人,关注人的生存,也关注人的发展。而我们提倡人文科学,关心、关注、关联人的发展、人的幸福。关注人的意识,理想、观念、信仰等是让人能以离开狭义的动物,狭义的经济动物,狭义的政治动物,而使人成为各种关系的创造者,改造者和推动者,真正使人文科学变成我们个体生存、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和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精神文化论文篇8

腐败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腐败问题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公权力的滥用以及相伴随的权力寻租行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歪曲所致。相对于反腐惩贪这种治标方法来说,廉政文化具有治本的作用,因为文化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东西,只要全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对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形成就会有深远的影响。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纠正人们对反腐倡廉的各种错误或模糊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党自觉运用文化的力量来产生的根源,从而使反腐倡廉教育更加具有活力和灵活性,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铭记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志2003年8月至9月间在江西考察时,曾经要求全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可以说,井冈山军民的伟大斗争实践也孕育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不仅对于巩固与扩大井冈山红色政权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前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正是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社会环境十分险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以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形成“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伟大气魄,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国才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做主的转变。今天,坚定理想信念就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这是建设廉政文化的根本和基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筑牢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抵御住官本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保持头脑清醒和从严要求,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避免走上贪腐腐化的道路。

同时,对于廉政文化的建设,我们要有始终不渝的信念,对廉政文化建设要有足够的信心。文化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廉政文化是与腐败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建设廉政文化与和铲除腐败文化的土壤和环境密切相关,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它包涵廉政方案的制定、廉政制度的建立、反腐倡廉思想的形成等方面。建设廉政文化不能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口号上面,不能追求短时的轰动效应,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就,要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要立足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要大力鞭挞腐败思想文化,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始终关心群众冷暖,践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了良好的军民关系和干群关系。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闹革命、分田地等,群众也全心全意支持党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支援根据地建设。我们党从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危险,其中一种就是脱离群众的倾向。

邓小平在党的上就曾经指出过:“执政党的地位,还很容易在共产党员身上滋长着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有一些党员,稍稍有点工作成绩,就自以为了不起,就看不起别人,看不起群众,看不起党外人士,似乎当了共产党员,就比非党群众高出一头,有的人还喜欢以领导者自居,喜欢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遇事不愿意同群众商量。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倾向,也是一种最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党内滋生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等严重腐蚀着党的肌体,根本上说就是脱离群众所致。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时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同样,对于廉政文化建设来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聪明才智,既需要积极接受人民群众为廉政文化建设献计献策,更需要在社会中促成一种人人都反对腐败,提倡廉洁奉公的良好社会风气。刘少奇也曾指出“为了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党的以及我们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人员,无论如何也不要脱离工农劳动群众,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建设廉政文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将廉政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形成有效的廉政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倡廉政、反贪腐的风气,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的事业无往不胜的一个重要保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可以说是我们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过程,根据地内物质匮乏、生活困难,“有时真是苦到了极点”。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也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解除了武装,有的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有所盛行;有的利用婚丧嫁娶之机敛财,收受礼金和有价证券;有的以各种名义公款出国、出境旅游,公款大吃大喝等等,这些腐朽落后的风气严重背离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贪腐、倡廉政,需要提倡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感慨万千地告诫我们: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邓小平同志则直接将艰苦奋斗与反对腐败联系起来,他指出:“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当年参加井冈山斗争的宋任穷也深深体会到:“艰苦奋斗精神,不只是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与共同理想,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怕任何困难,不惜任何牺牲而顽强奋斗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如果我们政治上不坚定,丢掉了艰苦奋斗精神,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容易被各种糖衣炮弹打中,成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腐朽思想的俘虏。”将艰苦奋斗提高到“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的高度,以此告诫全党。他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八届二次全会上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党员干部保持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工作作风,是党永不脱离群众、永远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保证。在建设廉政文化中,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教育党员干部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勤俭节约的政治本色,坚决制止劳民伤财政绩工程,坚决惩处生活腐化堕落行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廉政氛围,建设好廉政文化。

上一篇: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村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