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医学范文

时间:2023-02-25 17:04:21

精神医学

精神医学范文第1篇

《精神医学杂志》(CN:37-1454/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精神医学范文第2篇

《上海精神医学》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重要通知:《上海精神医学》杂志已正式更名为《综合精神医学(英文)》杂志。

精神医学范文第3篇

创伤后分离体验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分析

中文版护理谵妄筛查量表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中小学衔接期学生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双相障碍诊断现状的调查及筛查方法

氯氮平所致过敏性紫癜一例

精神分裂症抑郁与述情障碍、自测健康的关系

四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康复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影响的研究

西酞普兰致皮肤瘙痒一例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研究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率变异度的影响

精神科请综合科会诊分析

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欢迎投稿、订阅2011年《精神医学杂志》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

家庭护理对改善躁狂发作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效果分析

精神分裂症体液免疫指标与病期的关系

《精神医学杂志》稿约

JARID2与山东潍坊地区精神分裂症关联

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胼胝体微结构异常研究

抗抑郁剂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β肾上腺素受体作用机制研究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抑郁障碍患病率调查

深圳市中学生自杀倾向危险因素分析

中、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药浓度与疗效关系的对照研究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预防偏头痛的对照研究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防卫能力评定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中生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的城乡对照研究

五年制高职护生焦虑抑郁情绪与个性的关系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家庭关怀度及应对方式研究

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影响因素

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及注意功能的对照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更名为《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重点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孤独感调查分析及综合干预

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精神医学杂志》稿约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肥胖与代谢相关障碍

内科住院患者抑郁障碍现状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与阴、阳性症状关系的探讨

急性应激后及时心理干预的有效性研究

帕罗西汀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对氯氮平血浓度影响的研究

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儿童期虐待与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血浆S100B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

拉莫三嗪维持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评价

重点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孤独感调查分析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饮酒促发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一例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舍曲林、喹硫平合并治疗更年期女性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住院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托吡酯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双盲对照研究

精神医学范文第4篇

性格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结局的关系 孙静,侯钢,张心保,翟书涛

氯氮平合并碳酸锂对急性躁狂症的治疗 刘铁榜,高欢,沈其杰

儿童拔毛癖1例报告 薛文敏,赵影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李国旺,费立鹏,张培琰,吉中孚

自知力教育配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张喆,白常林,梁淑华,刘永正,孔令生,徐喜云

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 侯强,于长本

糖皮质激素致智能损害1例报告 冯农喜,许冬梅

迷宫图测试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戴尊孝,师建国,范全盛,龚亚娟

适当安排人员,搞好鉴定工作 郑瞻培

司法鉴定的组织

安排专人负责,保证鉴定质量 霍克钧

司法鉴定人员应有选定标准 方明昭,李从培

具备条件和资格,才能从事鉴定工作 陈弘道

鉴定人员应由专职与兼职相结合 刘安求

迟发性运动障碍研究进展 谢帆,江开达

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2例报告 金卫东,赵汉清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 袁勇贵,吴爱琴,张心保

阿托品预防氯氮平引起流涎的临床观察 汪磊萍,孙长友,肖宝

酒精依赖的药物治疗 尚兰,孙仕友

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死亡1例报告 张溪,李丽梅

如何在Internet网上查找医学文献 房聪侠,薛良义

关于"癔症"的几点思考 郑志峰

精神疾病患者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研究 李沛英,Li Peiying

精神病院中谵妄病人的临床分析 潘大津,肖世富,Pan Dajin,Xiao Shifu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弓形虫感染 李秋英,蒋兴海,罗小年

思瑞康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王美娟,刘敏,卢玲,胡君,傅秀芹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金卫东,施建安,赵汉清,张理义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精神症状及治疗 王达平,沐楠,马崔,Wang Daping,Mu Nan,Ma Cui

抗精神病药引起肠梗阻回顾研究 余常红,杨海晨,胡赤怡,Yu Changhong,Yang Haicheng,Hu Chiyi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调查 李文杰,孙君,宋立升,陈美娟

氟哌酸所致精神障碍2例报告 尹燕

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张玉琦,李桂林,廉恩勇,姬玉平

癫痫伴揭甲癖1例报告 张怀寅,李艳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危害及致残率研究 崔承英,谷广臣,胡佰文,张国平,刘广敬,张春英,秦金兰

门诊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项银荣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临床分析 孙菊水,卢胜利,Sun Jushui,Lu Shengli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36例临床观察 耿德勤,许东升,庄柏翔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 谭常赞,利国权,林海程,刘珍妮,全东明,郭光全,王蔚,王华,郑爱群

精神科门诊误诊原因分析 钱朝庆,Qian Chaoqing

采伐工人饮酒行为调查 吴超全,卢凯华,刘文亮,姚万国,王志文,王丽杰

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的比较 林良栋,许维森

精神科住院医师苯二氮( )类药物医嘱调查 凌云熹,朱剑云

改良丁丙诺啡法戒毒临床观察 陶林,余常红,梁伟德,周欣萍,黄尚珍

男性精神分裂症凶杀者MMPI特征分析 李雪晶

儿童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 梁立桂,张学芳

海洛因依赖与饮酒的临床相容性 郭新宇

跨省联姻女性精神障碍76例对比观察 姚明荣,唐建良,金枝,罗继明,李身录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观察 肖晓梅,宋学纯,蒋华英

赔偿问题的处理原则 郑瞻培

从两方面考虑问题 方明昭,李从培

必需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刘求安

精神损伤的评定与赔偿 王耀华

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赔偿 钱玉林

精神伤害的赔偿 亢明

按病因考虑赔偿问题 陈微

是补贴而不是赔偿 陈弘道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和分类 盛建华,高之旭

SSRI合用其他5羟色胺能药物 汪卫华,王焕林

白细胞介素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祝卓宏,刘协和

关于动机论的几个问题 罗小年,肖卫东,程自立,臧德馨

利培酮治疗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江永华,张彤玲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与认知功能 曹延筠,孙洪强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性别差异 张俊,周朝当

癫疒间性分裂样精神病36例临床分析 周锦泉

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Parkinson病2例 李均林,刘开成

慢性疼痛的抗抑郁治疗 梁立桂

氟西汀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谷瑞连,高贵林,刘绍梅

嘉峪关市自杀案例调查 何源,李文,何明玉,周哲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18例临床分析 戴福强

153例海洛因依赖者尿液检查 余慧仙,何瑞清

躁狂症与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人格比较 汪云光,王鸿霜

精神分裂症男女患者的发病年龄研究 吴树跃,刘长琳,朱列和,蔡琳,王飙

不同时期少数民族精神疾病住院情况比较 秦红,农卫霞,田建华,倪红,侯伟

孤独症儿童行为矫正及干预策略 韩玉荣

森田疗法结合认知治疗少年强迫症1例 陈强

儿童少年期抑郁症36例临床分析 王树阳,孙太起

弓形虫感染与儿童脑功能损害 陈一心,林节,张菊芬,罗硕军,虞琳,陈建芳

儿童自杀案例分析 刘克礼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下) 翟书涛

多巴胺受体与前额叶皮层的认知功能 李敏,黎海蒂,沈政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治疗 周新芳,苗国栋,冯培玲

精神医学知识有奖征答(10)参考答案

"三动论"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构想 赵振光

黄体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亢进1例 侯爱国

精神医学范文第5篇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是一份学术期刊,旨在推进神经精神医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该期刊以国际化的视野和高水平的学术水准,报道神经精神医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支持和促进神经精神医学学术发展。主要刊载神经精神医学领域内的高质量论文,在神经医学、精神病学、药理学、转化医学、临床研究等领域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该期刊不仅关注临床医学方面的研究,也关注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新进展。期刊以促进神经精神医学领域学术创新、加强对跨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合作,为神经精神医学领域的进步贡献力量。

总之,《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期刊致力于促进神经精神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创新发展,为从事神经精神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医生、研究人员、教育者等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

精神医学范文第6篇

自制猪胆散对化脓性中耳炎疗效分析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江锡平葛辉飞李文中(168)

大学生和职业青年的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刘淑萍杨立峰罗贵明(170)

河北师范大学女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人际信任、人际关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王玮安莉娟(174)

对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之我见王友平(177)

188例氯氮平换用维思通治疗分裂症临床研究于丽慧王曙光(182)

住院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疗效差者临床分析马文有于振健张素花苗丽玲岳玲梅(184)

强迫症与焦虑关系的临床研究李佩宜徐俊冕(186)

卡马西平的疗效和副反应曙光寇双(189)

昆明市四种少数民族村寨宗教习俗与自杀情况调查阮冶姚坚高长清李小龙(220)

临床医师对医学课程设置的态度调查分析李建明杜君咎桂兰王志红张慧莉苑杰(226)

临床医师应用血锂测定情况调查分析马文有孙太启徐广明(231)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人格特征的对照研究李佩宜张粤(233)

临床研究

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一例报道宁连才成良正郭沈昌温全峰(190)

心理治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临床应用的研究崔占琴陈洪震高继英(191)

6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体会苏庆敏(191)

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及精神科干预对策赵朋毛富强(综述)李振涛(审校)(201)

改良前后肢体保护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周素芝祝全香(214)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抑郁症病人中的实施张冬青刘亚杰林伟(215)

健康教育护理剖宫产产妇的效果观察林秋娥卢爱清(217)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神经递质的变化在原发性癫瘸中的应用宋志强李昌英(219)

利培酮致绝经女患者泌乳一例潘梅花姚坚(223)

氯氮平引起粒细胞缺乏致死3例回顾分析刘桂英(224)

心理分析中的新鲜血液——认识领悟疗法占淑荣(225)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AS及SDS测评结果分析杨文赵勇(230)

万拉法新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对照研究付小惠(238)

万拉法新临床应用1080例分析付小惠(239)

综述与讲座

药物依赖者人格特征的研究陈晶詹启生(193)

情感性精神障碍研究综述李成齐(195)

浅谈部队精神疾病的成因及防治孙世全(203)

当前心理健康危机及教育探讨许芳尹绍武(205)

精神障碍司法鉴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陈立成解志考(210)

鼓励性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祝全香周素芝(212)

精神科护患沟通有效性评价张秀华李秀玲(213)

学校心理咨询与医院心理咨询的共性与个性探讨刘秋圃(235)

调查研究

大学生自杀的预测与防治蒋春雷(198)

几种考试焦虑量表的比较吴雪梅王金良(208)

立体定向扣带回及伏隔核损毁治疗海洛因依赖111例报告郭沈昌成良正王咸昌杨理荣任廷文郭跃平张萍(81)

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美国学校性教育现状简介之二)王友平李建明邓明昱(84)

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许永勤(97)

综合性学校性教育指导纲要(美国学校性教育现状简介之三)王友平邓明昱李建明(100)

40岁后在岗与下岗职工心理状况的对比分析陆志德王道曹艺宁熊晓翎李永芳(104)

补充说明(83)

信息(99)HttP://

调查研究

高中生焦虑特点研究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彭海芹(106)

飞行动机检测水平分析南泠刘金勇(108)

透视当代领导干部对压力事件的评价张万英(111)

精神科住院病人猝死情况分析陈基泽李植荣(114)

家庭教育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吴敏时松和李幼辉葛菊红张敏(117)

211例大学生瑞文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苏辉陈玲丽赵艳霞王慧(120)

青少年生长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吴敏时松和郭玉琴李幼辉(122)

不同医师群体对医疗纠纷的认识、态度及对待方式张慧莉陈小星蒲景环田敏高文静孟晓静扬松(124)

医疗纠纷对医师心理应激的影响及干预张慧莉陈晓星蒲景环田敏高文静张桂荣盂晓静(128)

治安伤者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王春辉(130)

80例抑郁症的临床分析郭丽毕明王焕春(132)

浅析慢性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附一例)王春辉张友之(133)

综述与讲座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析郭丽高宏王怀正(134)

从中国传统思维看西方认知治疗苏朝霞杨文圣(136)

中国中学生强迫症病理发展心理机制探讨刘惠群(139)

结构式集体心理咨询:社交技能训练小组杨眉(141)

儿童孤独症的诊疗唐名淑(146)

对煤工尘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分析王录恩(148)

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调查盛建国(149)

大学生习得性自暴自弃之对策研究刘波永(151)

幻听中的镜射作用与摩擦熊滇源(153)

老子思想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胡萍(155)

一例急性惊恐障碍的短程心理动力治疗刘惠群(157)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病例赧告

类似心理障碍的特殊类型癫痫曹星华(159)

精神医学范文第7篇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摘要:中医学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本土的心理学思想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精神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更是息息相关,儒道释思想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医学观念。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中医精神医学对心的认识、对形神观的论述有着截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视角。儒、道、释哲学提供了对人格的干预技术和调节心理平衡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防治精神疾病的良药。

精神医学范文第8篇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

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摘要:中医学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本土的心理学思想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精神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更是息息相关,儒道释思想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医学观念。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中医精神医学对心的认识、对形神观的论述有着截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视角。儒、道、释哲学提供了对人格的干预技术和调节心理平衡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防治精神疾病的良药。

精神医学范文第9篇

现代生物医学继续迅速向前发展,新药层出不穷,新的医疗器械与检查方法日新月异,医师的工作方法逐步走向诊断信息电脑化,记录自动化,病史与体格检查格式化、程序化,并通过声像转录遥控化。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医师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思想与情感的人际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个别化、人性化与人情味越来越少,批量处理法、机械化、商业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许多医院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由门庭若市逐渐变为门前冷落,忙着只看病的医师如今闲着找病人了。而且到下一个世纪将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即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大势所趋,由病人上门排队来门诊与住院求医为主,转变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开展家庭巡诊与家庭病床为主的医疗服务方式。纯生物医学模式训练出来的医师,不适应社会服务,家庭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将从清高自得变成不受欢迎。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改革必须从中学教育开始,高中生可否学点普通心理学,在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中,除身体保健知识之外,可否增加心理保健的内容?并传授一点心理危机应付技能,让青年自己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呢?

作为一个医学生,服务对象是病人,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怎么能够不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呢?正如不能不学哲学或逻辑学、外语、电脑知识、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一样,正如不能不参加军训和体育一样。纯生物医学的教育模式不能培养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必须有10%~20%的课时安排人文、社会科学、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同时使用80%左右的课时安排基础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在临床医学学习阶段,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科(或心理学科与精神病学科)必须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一样并列为五大主干学科,配备充分的师资、教学病房或实习基地。医学院校不开设心理学科与精神病科的畸形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全国现有600多个精神病专科医院,600多个戒毒所。面临精神科医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医学生选择职业时,虽然对心理学科有兴趣,却不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如大家都是美食家却不愿去当厨师一样。在社会职业中殡葬业与清卫业大概是很多人不愿选择去就业的,但有社会需求,政府必须出面调整,如特殊工种给予特殊工资津贴,优惠的劳保福利待遇,为培训接班人而创办特殊专业等。精神卫生专业教育尤其需要,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教育经济学,不予区别对待,轻率砍掉入学时无人问津、毕业时供不应求的偏小专业。

在医院门诊部各科就诊的病人中,大约1/3的就诊者经过专科各项检查是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从纯生物医学角度来考虑,这些就诊者是没有病的,而就诊者却自感躯体与器官有某种不适,认为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有强烈病感,反复求医,希望获得及时医治,解除症状,医患之间的看法大相迳庭,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形成矛盾。

上述的躯体不适,根据病因学原则分类,称为功能性躯体症状(functionalsomaticsymptom),根据症状学原则分类,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这类症状的病因何在呢?充其量也只有一部分病例中存在心理致病因素或心因,如生活事件或挫折与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悲哀,愤怒等)与认知功能降低(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与工作效率下降,易感疲劳),与此同时有某个系统或多个系统的躯体不适感(如心跳,消化不良,尿意频数,下降,睡眠障碍等)。另一部分病例中并无明显心因,但可能有工作或学习负担过重,长途旅行,妊娠分娩,生活节律改变等因素,造成个体适应的困难而出现躯体不适症状。这部分病例虽然发病不是直接源于心理致病因素,但出现症状之后,常引起患者过度关注与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上述这类躯体不适,一部分精神科医师认为是由心理冲突、情绪矛盾转化而来,并命名为躯体化症状(somatizationsymptom)。他们认为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之后,心理冲突、情绪矛盾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自然而然消逝了,因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还有少数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即认为这些躯体不适感都是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在自感抑郁的同时有许多躯体不适主诉),但主观上没有抑郁体验,故命名为隐匿性抑郁症,建议用抗抑郁剂治疗,而在一部分病例中确实取得了疗效。不过,这类治疗有效的病例经过详细交谈,仍然可以发现抑郁情绪存在,进一步研究证实隐匿性与社会文化因素并无必然联系,更与情感发育

障碍中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无关,因而这个诊断未获公认。

功能性躯体不适患者,以往提出过器官性神经症的诊断,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性神经症,头部外伤性神经症,更年期神经症等,90%的病例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到精神科去看病的。他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由各科医师与基层通科医师、家庭医师处理,不管这些医师有无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基本知识,不管诊断与治疗是否恰当,实际上都将由他们来处理,而不可能把这些病人都集中起来,专设一个临床心理科处理。临床心理医师也将分散到各科去,与各科医师联络、会诊来协同与辅助治疗这些病人,只有不到10%的病情严重且迁延不愈的患者,最后才找精神科医师。

有人不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与社会需求,据以往传统作法,把这些疾病命名为“轻性精神病”,列入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范围,宣布为精神科医师的服务对象,甚至宣扬就诊于各科患者中30%左右有精神障碍,精神科在下个世纪将成为超越临床其他各科的第一大科。如果把患有一种疾病(包括龋齿、砂眼、痤疮、屈光不正、脚癣、肥胖症等在内)都算病人,人群中还剩下几个健康人呢?如果把出现过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人格特征突出与情绪不稳定的人,功能性躯体不适与神经症的人,加上各种心身疾病患者,烟酒成瘾与吸毒或安眠药物依赖的人,都与智力低下或精神病患者统统列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那么,人群中没有精神障碍的人肯定只占少数了,这样考虑问题是否带有浓厚的职业偏见,能为社会所公认吗?他们会反问,提出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的人,本人是否精神也不正常呢?

确有一部分人的人格特征突出,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有过盛的自尊或自卑心理,竞争、攀比与虚荣心理,好奇、冒险与侥幸心理,猜疑与嫉妒心理,过分自私与贪婪心理,依附与逆反心理等,由于社会适应不良而常造成他人与自己的精神痛苦,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性格健全或心理健康的人,那么他们存在什么毛病呢?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呢?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改造性格以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如果说有病,是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distarbance)心理问题(psychologicalproblems)还是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呢?我们能否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心理障碍而有别于精神障碍呢?

生活方式与人类行为本身,也可造成一些疾病,通过行为矫正可以防治,近廿年来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即行为医学。例如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即人为的制造了一批营养不良症与肥胖症患者,而肥胖又继而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粥样动脉硬化、冠心病及下肢骨关节疾病等一系列损害;酗酒行为终于造成慢性胃肠炎,肝硬化,周围神经炎与慢性酒毒性精神障碍;注射海洛因引起心内膜与血管炎症,肝炎,肾损害,破伤风与艾滋病,及人格改变的严重后果;攻击与自杀行为,冒险、高危体育活动与嗜赌行为,性禁锢与性放纵行为,对迷信与神秘行为的迷恋入魔,都严重损害心身健康,不断地人为地制造疾病,这些疾病是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所致,是行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各科还有一些疾病从纯生物医学观点考虑,因疾病后期均有明显病理解剖或显微变化,应该算器质性躯体疾病,有别于前述的功能性躯体疾病,但在病因中有显著的心理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系统的溃疡病,肠易激综合征,呼吸系统的哮喘病,皮肤系统的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这些疾病与精神科关系密切,却不能认为是精神障碍。精神科医师,特别是临床心理科医师可通过联络会诊方式协助处理,却不能以精神科医师为主来处理这些疾病,如按照每个疾病在教材中由那科编写即属那一科的疾病,那么有部分精神病学教科书中,已列入了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依序有下列几类疾病存在重新归属问题:①功能性躯体不适;②神经症与应激性反应;③人格特征突出与人格障碍;④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所致之疾病;⑤心身疾病。

在医学界,按照传统分类,将麻疯病列入皮肤科,而没有将各种皮肤病列入麻疯科,否则有湿疹与脚癣的病人再痒得难受也不会去看麻疯科。精神科的传统却不然,凡是神经症、功能性躯体障碍等疾病,都要他们去看精神科,或说他们患有“轻性精神病”,对他们无疑造成很大精神威胁,而人格障碍患者主动去精神科看病的,可能绝无仅有,难道这种鸡兔同笼的怪现象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吗?

其实廿多年以前,美国许多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已更名为精神病科与行为科学科;美国权威教科书,即Kaplan等所编写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已经加上一个副标题: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s)与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psychiatry)。正如五官科之划分眼科、耳鼻喉科与口腔科一样,妇产科进一步划分为妇科与产科,而腹部外科划分了肝胆外科与肛肠外科,传统的精神科划分为精神病科与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也是大势所趋。医疗服务发展要分细专科,医学教育要拓宽基础,二者可并行不悖。未来的精神病科将只包括传统的重性精神病,服务对象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病人,还有社区防治对象,即社区与家庭照顾的精神病人,病院精神病学(Hospitalpsychiatry)与社区精神病学(Communitypsychiatry)即以这部分病人为诊疗与研究对象。进一步的学科内部分化,专业化,又出现了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法律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addictivepsychiatry)、民族与文化精神病学(culturalpsychiatry)、联络会诊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等。

除此之外,前述5类疾病都应与精神病科脱钩,在综合医院与基层医院中,新组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其服务对象是除精神病以外的各种与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

患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在人口中不过1%,包括探亲的家属在内,与精神病院有供求医疗关系的人不到5%,终生不入精神病院的人占95%以上,但由于一些常见的精神病虽然发病率低但患病率高,即容易形成慢性病程,因而每省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精神病院,比任何其他一种慢性疾病专

科医院为多。在英美国家,用于精神分裂症防治工作的开支,即占卫生经费年度总支出的2%左右。其他上述5类疾病在人口中的患病率也在5%~10%之间,即使包括全部就诊于各科的功能性躯体不适,也不过25%或30%左右。正如宣扬人人都有屈光不正或龋齿,不能说明眼科与口腔科在医学界的重要位置一样,危言耸听地宣扬普通人口中多数人都有精神障碍,并不会在过去或将来,提高精神科在医学界的位置。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性增加,知识更新快,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社会或工业社会的到来,并不能预示心理应激及其相关疾病与日俱增,以致前景堪忧。而实际情况是与此同时,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福利措施的改善,饥寒交迫的最严重的生存应激消失了;随着每周工作日与每日工作时的减少,休息和娱乐时间的增加,职业应激的程度可能下降;随着电脑与自动化技术、遥感与遥控技术的发展,脑力与体力劳动强度的减少与效率的增加,劳动将成为人们的需要、爱好,而不是负担与应激。因而随着社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增长,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都将获得发展与提高。

精神医学范文第10篇

人类将步入21世纪,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新晨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的高度发展,也使将来临床的治疗水平逐步提高,对因治疗将成为主流,对症治疗手段也增多且更有效。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阐明,使开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可能,使治疗更有的放矢,治疗精神疾病将像治疗内科其它疾病一样可做到标本兼治。

上一篇:生物钟范文 下一篇:智飞生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