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学习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29:24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篇1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县档案馆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动员部署、开展专题学习、深化宣讲阐释、弘扬红色文化、组织专题读书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等活动,现具体汇报如下:

1、 月 日,县档案馆召开馆务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提出档案馆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能力,进一步强化初心使命、增强为民宗旨,进一步强化斗争精神、增强责任担当,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精神状态推进全县档案事业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月日,县档案馆召开动员大会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了《县档案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将任务细化到人。领导班子切实履行主题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要领导亲自抓,率先垂范,成立了由档案馆馆长任组长的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项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推动学习教育有序开展。

3、认真组织,强化实施。截至目前,县档案馆开展集中学习党史专题会3次,主题党日活动4次。3月22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榜样5》,加强思想教育;3月30日,组织观看了红色经典电影《大会师》;3月31日,赴黄山市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瞻仰悼念烈士,重温入党誓词; 4月26日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测试。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县档案馆还积极办好六件实事,以实际成效体现学习教育效果。一是接收民生档案进馆。二是开放鉴定到期馆藏档案。鉴定一批、开放一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需求。三是加大馆藏档案数字化力度。四是依托“长三角”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异地查档服务。五是4月28日,赴··镇··村工作联系点,助力包保贫困户采茶。六是组织党员干部,到文明创城包保责任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僵尸车摸底、给居民一封信等宣传教育活动。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篇2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建设;红色基因;创新实践

高校基层党组织、团组织以培养优秀共青团员、发展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任务,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围绕“传承红色精神、树立红色榜样、彰显红色力量”的宗旨,结合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与学生专业特色、学科属性、学生特点,探索党建创新实践路径,重点开展了“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行动”等系列活动。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探索的必要性

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要求来看,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为基础,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为加强党支部建设做出了全面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党支部的发展目标,强化支部在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打造全方位素质过硬的党支部。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性来看,支部在思想引领、活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党员对支部建设的总体规划性不强、对支部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深刻,开展活动任务化、形式化,难以突出专业特色,凸显活动亮点;另一方面高校支部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将学科基础、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实现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双赢。

2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围绕“传承红色精神、树立红色榜样、彰显红色力量”的宗旨,重点开展了“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行动”等系列活动。“红色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历史使命感,发挥教工党员的力量,开展“思政第一课”“课程思政”等系列活动;“红色理论”以青年大学习为主,重点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开展“经典书目导读”“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赏析等;“红色行动”以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旨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进社区、进中小学等志愿科普活动。

2.1秉承红色精神,坚定红色信念

2.1.1对话优秀党员、革命英雄事迹,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党支部、团支部的思想作风、理念信念教育。在活动阵地方面,通过“思政第一课”、主题团日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等模式,构建课程思政大平台;在活动内容方面,学习革命先烈先进事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实地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对话优秀党员,向革命先烈表达崇高的敬意,弘扬革命先烈忠贞爱国的精神,激发青年学习爱国热情;在活动形式方面,将理想信念教育蕴于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开展红色趣味运动会,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重温革命年代奋斗的艰辛,感悟革命前辈的爱国信念,感叹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2.1.2严格规章制度建设,注重仪式教育基层党委严格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党建工作资料汇编、建立党建工作台账,明确支部委员责任清单,严抓组织纪律教育;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积分管理和评比表彰制度,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党性原则;严格队伍进出机制,细化委员选拔标准,量化党员评比制度,规范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党员严格执行组织生活纪律;强化仪式教育,通过党课开班仪式、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支部委员换届等仪式,使每个同志接收党性教育,更加牢记党员宗旨,明确党员义务。

2.2研读红色理论,争当理论先锋

2.2.1注重青年大学习,红色理论争当先锋基层党支部、全体团支部作为党团建设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好校园内各类活动,将校园文化活动转化为党团建设的重要载体。党支部“人人讲党课”活动、团支部“品国学经典、扬中华精神”经典书目品鉴、“红歌、红色书目分享会”等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在青年群体中营造青年大学习的氛围,促进青年学子和学生党员教育的常态化,在开展读书会、研讨会的同时,运用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会议精神的学习和宣传。2.2.2规范发展党员程序,红色理论牢记于心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把好“三个关口”,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一是把好“计划关”。做好发展党员计划,根据上一年度发展党员情况特点,制定本年度计划数量。二是把好“思想关”。及时对党员开展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把好“质量关”。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明确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党员发展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党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注重其学习工作表现、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表现,真正将优秀成员吸纳进党组织。

2.3践行红色行动,彰显红色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开展“红色行动”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参加志愿活动,服务社会,以身作则、树立示范,树立党员榜样风采。增强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和红色使命感。2.3.1红色志愿活动鼓励青年党团干部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通过参与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工作,为高校党建工作搭建实践载体。2.3.2红色示范榜样认真落实“”制度,结合专业特色,要求每位党员同志走上讲台,不仅锻炼了师范生的讲课能力,也鼓励党员积极关注时事,坚定政治立场,讲好青春故事,要求党员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过评比、表彰先进党员事迹,强化学风建设,形成人心向学、人人向优秀看齐的氛围。

3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模式的实践成效分析

高校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的主阵地,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的开展,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方法,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强化社会责任感三个维度,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和青年学子注重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实践,将高校党团建设有机结合,锻造出学生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为青年学子的教育、学生党员的发展与培养工作开辟了工作思路,切实提高了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强化了学生党组织队伍建设,提升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个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实践过程。

3.1政治引领,增强基层内生动力

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提升其组织力,是贯彻党的思想,落实党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基层党支部应该通过组织建设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方向,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学习中央各项会议文件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

3.2知行合一,打造支部品牌特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以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为目标,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特色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引导、激励效应。加强知行合一的理论修养、创新的活动形式与载体有机结合,学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都体现着党务工作者的智慧与创新思维,“人人讲党课”“党员五个一”技能评比、“党团知识竞赛”等新颖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引领作用。

3.3规范模式,形成规范系统运行

总书记强调,“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只有党的基层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逐梦前行的力量。高校学生支部更应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运作模式,尤其在当下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的新形势下,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实现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本案例中的红色基因传承系列活动将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日活动、“”、团支部团员教育培养等有机结合,实现党建工作的系统化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灿.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1+2+3”党建模式创新实践探索———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4):65-66.

[2]张振,陆卫明.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的空间逻辑与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基于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的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06):40-49.

[3]让党支部强起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创新案例四则[J].秘书工作,2020,(08):19-22.

[4]贺文琴.论“三性三型”活动的开展与创新———基于三个案例活动的分析看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创新[J].大学教育,2015,(03):82-84.

[5]杨帆,黄鑫.“党员身份”如何塑造有效的社区动员———基于30个“党建”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秘书,2020,(02):15-23.

[6]张薇.新时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举措———陕铁院管理工程系学生工作二支部党建工作案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4):268-269.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篇3

为深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阳山县黄埔学校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阳山县教育系统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工作部署。我校党支部4月16日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会议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讨论。会上,支部书记陈剑锋就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学校党支部实际,要准确把握好“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开展党史教育,与学校中心工作有效结合,是贯穿学校全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党员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党员先学,开好头,带头学习好“四史”,特别是党史的学习。同时,我们学习党史要学以致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起来。

(二)制定党史学习教育方案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我校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方案,方案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党史学习教育,读原文,学原著,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主要目标,以铭记光辉历程、认识伟大贡献、感悟初心宗旨、掌握重大理论成果、传承伟大精神,为重要学习内容,严格按照3+X模式学习,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集中学习和党史学习活动,让全体党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

(三)结合“三会一课”深入党史教育

学校党支部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三会一课”紧密结合,深化学习效果,强化理论武装。学校党支部每周组织党员教师党史学习教育非工作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习,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上好思政课,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同时依托学习强国的资源平台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支部为每位党员配发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笔记本,让每位党员能够将在党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真正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校党支部组织师生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踏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五)学党史,悟思想主题教育

根据教育局党委办转发县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支部实际情况,于暑假期间开展“缤纷暑假十个一”活动,阅读最少一本红色书籍,观看一场红色电影,3月29日,校团队组织学生开展“缅怀先烈 传承文明” 弘扬爱国精神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志愿活动,6月7日,对校内两名身患重病的学生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对两位学生捐赠了各3000元的慰问金,6月30日开展了“学子献爱心”捐款活动和学习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校一共捐款共计(5956.83)元,6月18日开展以“坚定信仰学党史,不忘初心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6月27日,组织党员同志前往秤架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庆“七·一”专题党日活动,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等等,以实际行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些活动丰富多彩,让每一名党员收获满满,更加坚定了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了解党史的信念,让我们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经验做法

(一)思政课进入课堂

紧紧围绕习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校支部书记带头上好思政课,带头观看、讲好清远的红色故事,在学生心灵种下红色的种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少年儿童感受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和坚持理想信念的精神。同时要求党员教师进入课堂讲述红色故事,充分利用清远红色文化,讲述英雄烈士的故事,激发青少年儿童的红色力量,传承好红色基因。

(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开展形式多样的“走出去”党史教育活动,让党员在轻松的氛围当中领悟党史中的力量,通过每一次的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焕发闪亮的光芒,通过每一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让党史教育真正在党员心底升华。现学校校史馆的筹建将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很好的学习阵地,将带领党员、教师参观黄埔学校发展史,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优秀学子为学校做出的贡献。

三、下一步打算

(一)提高思想认识。党史学习教育是提升和改进每一名党员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的的最重要途径。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把党史学习教育放在重要的高度,深刻提炼党史背后的理论信念。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传承红色基因,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二)紧抓学习实效。党支部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集中学习活动将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当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持续坚持组织学习好。深入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已取得的成效,采取巩固措施,对效果不明显的,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做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三)加大宣传力度。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因此为做好党史宣传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好党史,为党员购买党史学习教育有关书籍。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宣传栏,充分有效宣传好党史学习教育,悬挂宣传标语,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氛围,组织唱红色歌曲等活动比赛,提高党史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实效性;路径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信阳师范学院在教学改革中多方整合资源,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实施“五个一工程”,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依托地方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等方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德育之路。

一、围绕“政治性和生动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这实际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这一要求,信阳师范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牢固树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互动式的教育活动” 的根本理念,强调围绕“政治性和生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为抓手,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探索。

1.主体性教学。通过启发式、辩论式、材料分析式、情境模拟式、学生备课式等新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例如:将“课堂讨论”融入教学一线,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张铁山老师抓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契机,在课堂上开展了“中国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有多远”的辩论。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前瞻的话题让辩论内容丰富。课堂上,学生被分成两组,针对辩题展开了辩论。大家立场鲜明,准备充分。正方辩手以“中国思维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为切入点,借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实例,依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步推进的教育、科技、文化改革政策,以及大力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巧妙地说明了“中国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并不远”的论点。反方则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原创性思维缺乏的视角展开论证,得出短期内很难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结论。课堂辩论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他们思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教学机制、加快教育改革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2.互动式教学。为体现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乐于接受为本,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课程教学环节的新颖设计和精心安排,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有选择性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是学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又一重要方式。党的十之后,学校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结合十精神展开教学。李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将榜样教育与十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有机结合,首先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宏观、微观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载体研究时,她首先指出,榜样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承载并传递社会价值,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她重点讲解了中国共产党榜样内涵的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前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新中国成立初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改革开放后的进取奉献精神以及新世纪以来榜样教育的多元化、人性化。她在对比不同时代的榜样特点后,引导学生针对新时代人们疏离榜样的原因展开讨论,理解和认同现代榜样类型的特点和趋势。最后,她通过“榜样人物大集锦”的视频,号召学生向榜样学习,用榜样精神鞭策自己,做合格的时代建设者。这次精彩的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榜样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

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2008 年年底,教育部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了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讨会,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也纷纷发文征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秀案例。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案例,将深刻的思想内容寓于具体事例之中,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领悟人生的真谛,最终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整合隐性教育资源,实施德育“五个一”工程,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

隐性教育资源是指高校所有课堂教学之外的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积极影响的环境因素、课外活动等。相对于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形式的显性资源而言,隐性教育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忽视隐形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注重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长期以来造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并不断开发和运用隐性教育资源,使之与显性教育资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趋势。近年,信阳师范学院结合学校实际,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培植、利用和整合,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五个一工程”,在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探索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五个一工程”源于1985年开始举办的学生干部培训班。与此同时,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等部门携手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音像资料库,组织学生分期分批观看这些音像资料。1990年,为帮助大学生解除思想困惑,学校成立了“青年共产主义理论学校”。1993年,校党委学工部创办《思想政治教育材料选编》,每学期编印3期,向全体学生发放,有效解决了学习材料缺乏的问题。一年后,德育讲师团成立,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地方领导干部、优秀校友、英模人物等开办系列专题讲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大学生答疑解惑。2003年,学校开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景明网,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实现了德育“五个一工程”与网络的成功对接,占领了网络这个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阵地。至此,以“青年共产主义理论学校、学生干部培训班、《思想政治教育材料选编》、德育讲师团、景明网”为主要载体的德育“五个一工程”正式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材料选编》按照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通过及时刊登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文献和理论文章,弥补了教材学习相对滞后的不足。德育讲师团邀请两院院士杨叔子、樊明武、王志新,著名作家二月河,奥运冠军贾占波,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等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景明网运用网络新载体,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社会。网站自开通以来,因设计新颖、信息量大、知识味性强,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始终保持年均40余万次和120余万次的高访问量和点击率。20年来,“青年共产主义理论学校”已培训学生2万多人,9000多人在校入党。

“五个一工程”是立德树人的最佳载体,不仅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而且突出优化育人环境和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本质,是信阳师院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效果显著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把个人梦想和民族梦想紧密融合,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三、依托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红色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利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育,使受教育者受到激励和启发的活动。红色教育以其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信阳师范学院地处革命老区――豫南大别山区。豫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家和红军将领,留下了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线路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革命遗迹。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教育,使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是信阳师范学院近年在增强育人特色、打造育人品牌方面的又一重要探索。

1.充分发挥红色基地育人作用。红色基地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宝贵资源。信阳师范学院与豫南地区的这些基地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一方面学校把基地作为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教育,增强了基地利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红色资源”单位也主动到学校举办精品或专题展览,用大学生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及时推出富有青春气息和时代价值的红色文化精品,增强基地的吸引力。例如:新县的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作为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教育基地,自2007年4月开馆以来,已有师生近万人次前往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第一,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激发了学生参观学习的热情。第二,听讲革命故事。邀请该地区的一些老红军、老英雄或他们的后人讲述革命故事。这样的教育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使其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第三,学校借助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国庆、清明等节日,以及学生入党、成人宣誓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校报、校园广播、网站设置专栏,介绍该地的红色文化,普及革命历史,讲革命故事,宣传英雄事迹,在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中,引导学生将爱家园、爱学校、爱祖国结合起来。

3.将丰富的红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学校鼓励教师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对该地区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整理,适时穿插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或者结合《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重点安排红色文化教育的专题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社会,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红色教育走进课堂、渗透到德育过程中,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特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世纲.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6).

[2]倪先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北京教育,2007,(7).

[3]刘党英.豫南高校红色教育探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篇5

—教文旅局开展主题教育“四送四学”活动

为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全员性,针对部分因故不能参加主题教育的党员,教文旅局各基层学校党支部以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四送四学”活动,用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办法,抓实流动党员的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党员教育学习全覆盖。具体做法是:

一、送“红色礼包”,结对帮扶学。

将排查出的因故不能参加活动的党员全部登记造册,由所在党支部建立在职党员“一对一”帮学对子,结对党员在活动开展期间全程联系帮学党员。采取上门送教的方式为患病党员送去学习资料汇编、党支部学习计划等“红色礼包”,让党员足不出户就能跟上学习步伐,确保不掉队。(例:矿工街小学)

二、送“红色邮件”,列出清单学。

各党支部根据上级要求和学习任务,列出此次主题教育的计划安排和学习书目,通过发送邮件、微信群传达等方式传达到每名流动党员,及时向流动党员发送主题教育方案、“应知应会”导学卡等内容,让流动党员随时学习,增强主题教育温度。(例:铁路小学)

三、送“红色平台”,创新载体学。

针对公出党员,充分利用“红色平台”,确保有人管。利用“学习强国”、“钉钉软件”等平台,及时上传支部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纪实,探索开展网上组织生活,方便在外公出的党员随时学习、反馈心得。(例:站前小学)

三、送“红色外卖”,按需点餐学。

根据流动党员的不同需求,基层党支部“有求必应”,给大家送出“红色外卖”,将学习需求送学上门。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篇6

【关键词】红色资源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0JDSZ306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65-02

一、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科学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科学的社会理论、学说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这一科学的理想信念的认识基础。因此,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使他们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是科学理想和信念形成的认识基础。使大学生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面、直接的理论灌输,无疑是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利用红色资源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他们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资源本质上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着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取向,红色资源的精神层面与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其本身一旦形成,就成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的精神形态,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内容,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尤其是历史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因此,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也是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这对于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巩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产生和形成,需要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的熏陶。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的熏陶,可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其中,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而不断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祖国、爱人民,是革命先烈为实现这两个历史任务而流血牺牲的情感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则是他们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因此,利用红色资源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的熏陶,不断催化着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产生和形成。

科学的理想信念产生和形成后,需要实现知行转化,才能体现其作用和意义。在知行转化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这就需要有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因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有动摇的危险,因此,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但是,无论怎样的艰难和曲折,即使是面临付出生命代价的各种考验,广大革命者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始终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坚贞不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终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凝聚和积淀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红色资源。因此,红色资源蕴涵着为科学的理想信念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是一种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素材。

二、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

红色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而利用好红色资源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1.健全运行机制。

(1)建立领导与管理机制。针对当前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与重视不够、育人氛围欠浓的状况,高校应切实加强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突出重点:一是形成以高校党委全面领导,以各级党组织为政治核心,相关部门,如校团委、宣传部、学工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互相协调的领导体制。二是成立专门开展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实施对红色教育的系统化管理,可以从目标制订、开发实施、评价反馈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红色教育的指导和规范。三是在各院、系乃至班级分别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指定责任人,以保证红色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规范的保障机制。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保障机制。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法规制度保障和人、财、物力保障。首先是制度保障。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制约性特征。针对当前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发无序的状况,应当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只有依靠制度开展教育,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提高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为此,高校应当将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中,制定可行的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走制度化、规范化路子。其次是人、财、物力保障。高校要加大对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投入,要把重点放在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上,放在成果的推广与运用上。为此,高校应把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资金纳入学校支出计划,列入预算,确保教育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积极与红色资源地的相关单位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与设施,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

(3)建立稳定协调的联系机制。建立稳定协调的联系机制是关系到教育能否贯彻落实、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问题。这主要源于红色资源本身是一种社会化的教育资源,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依靠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力量之外,还需要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关心和支持。为此,高校应建立与各级政府、红色基地和社会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机制。主要体现在:首先,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倡导和支持,包括积极的政策导向、充足的财政保障和广泛的社会动员等。其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红色基地的关心和帮助,如红色基地可以对大学生的参观调研活动实行价格优惠政策,以降低大学生教育的成本,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最后,高校要与社会有关部门如文化部门、社科研究部门、学术团体、新闻单位等建立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将它们在红色资源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吸纳到高校红色教育中来,共同推动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创新教育模式。

(1)课堂融入。通过课堂途径运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是课程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当然也是红色资源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法应该成为红色资源的课堂教育最典型、最重要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作为教学的起点,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教师总结评析案例,并以案例的评析为切入点,简明而精辟地阐述与案例相关的基本理论观点,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方法。它较好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教学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案例教学法是对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的综合运用,集中了各种方法的最突出的优点。作为红色资源主体的红色精神,附着于已经成为历史的人和事,这为案例教学提供了最理想的材料,红色资源也就为案例教学优势的发挥提供了理想舞台。通过真实的案例,使学生对红色精神有着具体而形象的理解。此外,通过课堂途径运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己经成为历史的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鲜活起来,以激起大学生对红色资源了解和学习的浓厚兴趣。

(2)实践体验。当代大学生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他们的人生体验、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对我国的红色历史、革命历程缺乏感性认识,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利用社会实践的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性、情景性、体验式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红色教育的巨人魅力。我们认为,红色旅游应该成为运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的主要形式。红色旅游景区是实现红色资源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有机结合的好去处,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理想信念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参观红色景点、开展红色旅游以及各种红色调研、考察活动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觉参与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起到陶冶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

(3)文化感染。通过校园文化实现红色资源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用,就是要将红色资源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第一,在校园物态环境建设中渗透红色精神。校园物态环境应该渗透和体现红色精神,在校园建筑物、道路的命名以及各种人物雕塑等方面,都可以与红色资源联系起来。

第二,在校园学术气氛的营造中渗透红色精神。浓厚的学术气氛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应有条件。校园学术气氛的营造中,同样可以渗透红色资源的教育,如定期邀请党史界的专家为全校师生做与红色资源内容的专题学术报告,在大学生中创设以了解和研究红色资源为内容周末学术论坛等等,都可以达到渗透红色精神的良好效果。

第三,在学生社团建设中渗透红色精神。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如“业余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旅游协会”等群体红色文化组织,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主组织活动,老师只作为思想教育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红色文化在校园中的开展和传播。

(4)网络渗透。通过网络途径运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做好红色资源网站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的红色网站已初具规模,出现了像清华人学“红色网站”、北京人学“红旗在线”等一批品牌站点。红色资源网站的面貌可以因地区的不同以及建网者技术思路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但要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我们认为,红色资源网站,从技术角度看,应该具有以下几项基本功能:一是红色精神的理论内容的学习功能,也就是说,只要进入该红色资源网站,就可以很便捷地找到作为红色资源主体的各种精神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明确的理论概括;二是体现红色精神物质形态的展示功能,也就是通过该网站,可以找到体现红色精神的图片、视频资料;三是体现红色精神的文艺作品的在线观看和欣赏功能,这些文艺作品包括真实记录革命和建设中重大事件的记录片、以革命和建设中重大事件及先进人物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及红色音乐等等;四是交流互动功能,网站访问者能够借此发表学习感想、解答思想困惑、讨论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2]王国梁.利用先进的红色文化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6, (19).

[3]刘杨.将红色经典引入大学生理想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9,(16).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30-01

创建学校特色,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自2010年10月学校参与“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子项目以来,我们在探索学校特色创建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一、拨云见日明特色

学校特色建设初定为:科学发展,打造德育及科研特色建设。北京市光明小学原校长、北师大客座教授、校长项目负责人刘永胜亲临我校诊断指导,充分肯定方案好的方面,指出不足的地方,建议要学会取舍,根据学校所处地理优势特点,选题不要过大,应以科研为载体,突出德育优先,可考虑以“红色德育”建设为学校特色创建主题。在此基础上,我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发言讨论并确定了这一主题。正是有了项目组的指导,我们的特色建设定位才能拨云见日,全校师生达成一致目标。

二、稳扎稳打见成效

(一)完善机制协调促进活动开展。学校成立了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学校特色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建立了特色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制定了特色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在构建的德育体系框架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通过设立“百色精神奖章”,创立红星积分评价体系,解决德育评价问题。

(二)卓有成效构建“红色”德育体系。学校构建了“以德励志,以德育行,以德陶美,以德欢心,以德健体,以德育智”的德育体系,始终围绕“爱国,诚信,责任,自信,敬重,公德”加以落实。

1.红色德育理念。我校在百色起义红色环境背景下建设好以“百色精神”为主题的学校文化,校园礼堂内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各中队以革命先烈名字命名,出版了多期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的墙报,让学生在先烈们的革命意志熏陶下茁壮成长。同时,我们建设了以儒学精髓为主流的校园文化,建起了《弟子规》名言文化长廊,大力打造“书香校园”,创建“书香文化德育”。通过主题队日活动和“百色市首届十强女孩”评选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儒学的“孝、义、礼、信”等思想的要义,学会感恩,学会自尊、自重、自律、自强。学校积极组织参与和开展以“让历史选择”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通过举办读“红书”演讲、看“红人”故事读书笔记、重走“红军路”有感征文评比等活动,使爱读书、读好书内化为师生的习惯行为,使校园洋溢着浓浓书韵。

2.红色德育内容。学校确立了学生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以这三项内容为基础,形成了我校“红色德育”为基本框架的“三位一体”的主题德育目标,为我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确立了鲜明的主题,为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德育素质指明了鲜明的方向。

自2010年下半年起,我校以“真情德育”为主线,主张德育回归生活的本真,把握“近、小、新、实”的德育工作思路。“近”就是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如举办“文明守纪之星”的评比等。“小”就是从细小的地方着眼,开展养成教育。如学生的站(坐)姿,安静进入食堂用餐、整理书包、课前准备、列队、仪表等,一周一训,周周达标。“新”就是创新德育活动,根据每个月的主题,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如文明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故事屋――用小故事引出好习惯”,“练兵场――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件来让学生明辨是非”,“金点子――告诉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快乐果――对于班级中行为习惯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实”就是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工作,例如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开展“文明大使就是你和我”等系列活动。

3.红色德育活动。学校将各项德育实践活动常规化,开展“清风楼前入队宣誓”、“重走红军路”、“体验雷锋行动”、“网上祭先烈”等一系列红色主题道德体验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促成长。我校延续了清明节期间祭扫烈士陵园、祭拜先烈、少先队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宣誓等优良传统,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百色精神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光辉历程,激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让德育实践内化为学生的认识,陶冶他们的情感,磨砺他们的意志。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生活,在活动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体悟中进步,获得知、情、意、行的全方位和谐发展。

红色教育学习方案篇8

[论文关键词]红色资源 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合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实效性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红色资源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通过新形式呈现并发展,具有资政育人价值的历史遗存的总称。红色资源载体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的和精神形态三大类。物质形态,如革命旧址、遗迹、文物、雕塑、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历史陵园等;信息形态,如文字、数据、影像、歌曲、标语等;精神形态,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浙江精神等。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栩栩如生,感人肺腑,精神形态恰恰是红色资源的本质、灵魂和价值所在,有必要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整理、概括提炼,赋予其时代新气息,发挥其时代新作用。

红色资源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展现了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坚强意志、必胜信心,凝聚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坚定的信心和伟大抱负,其精神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红色资源必然是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

根据红色资源载体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可以从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讲授与体验并重的原则出发,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并通过制成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影像课件、展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珍贵文物、演示情景交融的感人细节、模拟激励奋进的历史片段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淀的先进文化、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活灵活现地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把红色资源中鲜活的榜样人物、感人至深的红色史实、震撼人心的红色事件等红色资源转化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和教学载体,使历史转化为课程、史实转化为教材、现场转化为课堂,这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促进国家经济升级、社会就业、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责任。重视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就是重视社会经济发展,重视社会和谐稳定。高职教育所施教的对象则是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知识结构、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亟待塑造和完善的学生群体,他们年龄在18~20岁,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高职院校生源较为复杂,有普高生也有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深奥的理论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简单枯燥的讲授难以引起学生的响应,但是高职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显然是对高职教育、学校、教师的考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因材施教,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目前,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但教学效果普遍较差,这两门课也是多数院校学生逃课最严重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问题。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教学理论性较强,教材内容枯燥,形式编排死板。这种单纯依托理论灌输的课程设计,过于严肃、沉重,不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呆板,教师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却难以做到动之以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教学方法单调,学生总是待在教室里,而且往往还是合班课、大班课,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根本不符合此类课程的学习规律,当然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精力。因此,如何利用红色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

三、利用红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杭州是一座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早在“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杭州就是引领浙江省革命潮流的先锋,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不少都发生在杭州。新中国已是花甲,而当今的高职生却是“95后”年青一代,革命历史离他们渐行渐远,有必要利用身边的真实革命历史去吸引、感染、浇灌、震撼他们的心灵。因此,要挖掘杭州丰富的红色资源,重视红色资源的选取提炼,建立杭州红色资源库,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为政治理论课增添活力,从而提高育人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挥杭州红色资源的特殊功能,将杭州革命斗争、建设实践时期的典型案例和精神融入课程当中,使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教学内容更为充实,教学效果更为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说,杭州红色资源无疑是增强政治理论说服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杭州的红色资源极为丰富,如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解放纪念碑、读书处纪念亭、梅家坞纪念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旧址、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草签地、志愿军塑像、杭州雷锋纪念馆等。那么如何选取、整合和利用红色资源,使之成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进教材,精编特色辅助教材,充实教学内容。红色资源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恰当衔接,凡是被纳入课程中的红色资源必须适合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以及接受能力,有利于满足高职学生的精神内涵需求,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例如,把当地学生熟悉的杭州解放纪念碑和武林广场音乐喷泉两处红色资源运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章节,讲讲粟裕大将兵进浙西,三战天目山,1949年5月3日解放杭州的历史事件等,学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帮助高职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分析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道路与经验教训,掌握其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一来可以体现杭州特色教学资源,通俗性和理论性相结合,满足高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二来展现出红色资源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事例,理论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进课堂,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从教学方法上看,根据红色资源载体的多样性,既可以坚持和完善课堂讲授式教学,也可以将情景模拟、实物展示、现场体验、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语言文字、音乐影像、实物实景等作为教学媒介,突出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的优势,将“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引导他们亲身去感受、主动去思考,使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构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以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与之相互配合,取得更好的立体化教学教育效果。

从教学形式上看,可以利用红色资源,合理设计教学情景,丰富教学形式,开展红色专题讨论、红色案例分析、红色讲堂开讲、红色影片赏析、红色理想畅谈等。例如,红色专题讨论,用PPT图文并茂展示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一道特别风景——雕像,伟人高大,栩栩如生。全国各地为什么有那么多雕像、塑像?回到理论,认真学习思想,展开专题讨论伟大的一生,实事求是评价伟人的功与过。对于大学校园内的雕像,请同学结合实际,思考当代高职生应向青年学习什么?坚定理想信念,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展望未来,规划人生。笔者相信,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生动活泼,教学形式灵活,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一定会受到高职学生的欢迎。

3.进现场,参观红色教学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固守在教室里,应该走出去,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课堂听教师讲几十遍,不如去现场看一遍更有效果。身临其境,才能感悟深刻。如可以参观杭州雷锋纪念馆,直观生动地利用好红色资源,采用实物、照片、图表、模型、雕塑、全景画等形式,运用声、光、电等手段,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观看微电影《雷锋》,讲雷锋故事,培养高职生要有爱心有热情,引导高职学生学习雷锋做人做事,全面提高高职生道德素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和道德模范宣传常态化。

红色资源教学基地应该在挖掘精神内涵上下功夫,教师在走出去之前一定要备好课,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只有主题准确,才能紧密联系实际,将课堂移到实践基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展示和诠释,给高职学生以知识的普及、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要杜绝那种“有组织的来,无纪律的看,没收获的走”“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形式,要精心组织,有意引导,做到既有知识性又能激发高职生的参观欲望,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参观的预期教学效果。

上一篇:人事工作会议发言范文 下一篇:儿童心理辅导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