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范文

时间:2023-03-07 17:25:18

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范文第1篇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三赞”宿迁:一赞宿迁干群精神佳,作风扎实、干劲高昂;二赞宿迁发展速度快,城镇化率近四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三赞宿迁生态环境好,在宿迁可以做深呼吸。

作为欠发达地区,宿迁科学、和谐的发展已为世人瞩目。其在助残、促进就业、扶贫等方面的成就也屡获好评。

这里是宝贝的家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容忽视,其对于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解决流动人口、农民工后顾之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中的残疾儿童又是弱势中的弱势,更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怀。宿迁为此成立的亲亲宝贝特殊儿童康复服务中心,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认可。

对贫困家庭6岁以下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训练项目,是近年来宿迁市关注民生工作、加大扶贫力度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残疾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2007年,宿迁市残联牵头启动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通过民办公助、项目扶持等办法,在全市整合资源兴办并认定了15个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共向4508名肢体、脑瘫、智力、孤独症、听障、低视力等六大类别的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

宿迁市亲亲宝贝特殊儿童康复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主要承担市区智障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中心租用宿豫区特殊教育学校2000平方米的康复楼,配有康复评估室、个训室、感觉综合训练室、游戏室、语言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康复教育设施。日常康复经费主要依靠省级财政每年人均1万元的专项投入。配有专业康复教师30人,生活辅导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各8人。

2013年6月25日,本刊记者随亚洲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代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代表等专家学者来到亲亲宝贝特殊儿童康复服务中心考察。伴着连绵细雨,顶着服务中心为考察员配发的纪念雨伞,一行人来到了中心的楼前。还未踏入,就听到孩子们天真爽朗的读书声和欢笑声,伴有老师们温柔的教导声。

孩子们看到考察员,有的兴奋不已,有的害羞躲藏。据康复中心的老师介绍,这里的残疾孩子有智力发育迟缓的,有听力有障碍的,也有语言有障碍的,因此他们所接受的康复治疗也各不相同。

期间,记者看到有个叫陈彤的男孩在做单独的康复治疗。他今年5岁,是宿迁宿豫县人,母亲在城市中打工,其收入也是家中生活的主要来源,父亲因为身患残疾留在家中照看儿子。陈彤当时在做的康复治疗叫做“认知”,是一对一治疗的“个训课”,老师们利用一些塑料制成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来锻炼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辅导陈彤的李老师说:“在我看来,这些孩子跟普通孩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会哭也会笑,虽然反应有点慢,但他们心里什么都懂。国家的政策好,给这些可怜的孩子提供补助,也给了他们康复的机会。”

在考察期间,大部分孩子上的是“大课”,即一名老师带多名学生,通过交谈、唱歌等方式来锻炼他们的交流和学习能力,期间,总能听到孩子们爽朗开心的笑声,这也是中心“快乐学习”宗旨的体现。

2007年至今,这里共向宿豫、宿城两区459名智障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服务,其中农村残疾儿童413名,城区儿童46名。今年在训的智障儿童有124人,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老师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可以说中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贫困残疾宝贝们的家。

到位的硬件设施

为了使更多的贫困家庭受益,亲亲宝贝特殊儿童康复服务中心坚持采取加大宣传力度、“零门槛入学”、进村入户排查等措施,把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吸纳到位。为进一步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对于距离中心路程较远、每天接送有困难的儿童,中心专门为其提供免费的食宿,并安排专人负责保育工作。

在日常康复工作中,中心根据6周岁以下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康复研究,对儿童精神、语言、感知、认知、运动、生活自理进行全面康复训练,制定了300多项包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康复训练大纲,使康复效果明显提升。记者在考察期间还观察到,孩子们在游戏室中玩滑梯、荡秋千、做球类运动时,他们的灵活程度和肢体协调能力已不亚于正常孩子。

除此之外,中心还配备了康复评估室,用以测评孩子们的康复程度。据一位康复老师介绍,康复评估室有专业的评估仪器,可以测试孩子的智商达到了什么程度,根据智商的变化来进行新的康复训练计划。孩子从刚到中心开始测评,以后每个月都会测评一次,观察变化,一方面检测康复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的训练提供数据帮助和支持。这位老师因为一整天都要与孩子交流,加之孩子们的沟通能力有限,所以她的声带严重受损,声音嘶哑,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疲惫和难受,从始至终面带微笑。

在康复中心的悉心教导和呵护下,近几年,有近40名儿童进入普通小学,大运动发展水平接近健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语言障碍儿童语音清晰度由原有的平均25%,提高到80%;认识水平进步明显,部分幼儿能认识50多个汉字,唱30多首儿歌,可以进行10以内加减法运算;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接受训练一年后自主用餐儿童从50%提高到85%以上。

发展就业带动减贫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当人们通过就业摆脱贫穷,当妇女通过就业增强为子女投资的能力,贫困率会随之可持续地下降;当工人掌握了更高的工作技能,当生产效率较低的就业岗位消失,生产效率会随之不断提高;当人们通过就业获得更多的机会,当社会通过就业变得更多元化,社会也会随之蓬勃发展。就业在减贫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宿迁在促进就业上可谓做足苦功,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得到就业机会,也为许多贫困学子指明了就业方向,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

宿迁技师学院是全国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校园占地725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4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和2个省级品牌专业。先后创成“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专业培训示范基地”、“国家星火学校”、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江苏省家政服务员培训定点单位、江苏省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承训单位、江苏省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点。连续三年被清华大学扶贫办评为远程培训优秀教学站。

学院所有在校生均享受全免费教育,主要采取灵活的全日制教学形式和半工半读教学形式。学院充分依托各项政策的扶持,针对退役士兵、“两后”毕业生、残疾劳动力、低收入劳动力、妇女劳动力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转移培训工作,技能培训人员享受获证奖补政策,其中初级工奖补600元、中级工奖补1000元、高级工奖补1200元。为方便学员就近参训,宿迁技师学院在各乡镇均设培训点,劳动力技能转移培训工作由区扶贫办牵头,区职教办监管,各乡镇负责学员管理和教学场地准备工作。

2012―2013年,学院共招收学生8468人,其中学历教育4212人、非学历教育4256人,专业主要有电子、服装、会计、机电、计算机、建筑、农村电气技术、汽修、现代农艺、烹饪、数控、农副产品加工等。其中:农村户籍占95%,县镇非农户口占5%;省内学生占90%,省外学生占10%,主要来自安徽、甘肃、云南、贵州等地。共安排学历班学生3562名进入苏南等地企业和本地开发区知名企业就业;非学历教育人员大部分在本地企业就业,就业率在98%以上。两年来,学院共举办短期培训班120余班次,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3896人、“两后”生1948人,退役士兵1239人、残疾劳动力281人、妇女劳动力2200人、企业职工2513人,党政干部及中小学师生844人。

服务机构打开就业大门

宿迁技师学院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也促进了就业,而宿迁市人力资源市场则更进一步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了就业难问题。

宿迁市人力资源市场属政府公益性就业服务机构,主要面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全免费的招聘和就业服务,并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

2012年,宿迁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万人,其中男性1.1万人,女性1.8万人;实现就业困难群体就业0.75万人,其中残疾人员0.17万人;开展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其中男性1.1万人,女性1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其中男性1.2万人,女性0.6万人。劳动力就业后平均工资2500元。

宿迁市人力资源市场主要提供“四免费”服务,即免费职业指导、免费求职登记、免费职业介绍、免费技能培训。市场建成以来,共受理求职登记84566人,免费职业指导75216人次,就业成功率达65%以上,免费推荐培训17508人次,直接免收费用近1.5亿元。2012年8月,新建人力资源市场正式投入运行,共开展各类招聘活动468场,求职登记9083人次,职业介绍成功5523人次,进场咨询人数67930人次,发放职业介绍宣传资料20万余份,深受求职人员的欢迎。

人力资源市场积极贯彻落实“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政策,对“零就业”家庭提供3次以上免费的“一对一”职业介绍、“一对一”职业指导和免费职业培训。目前,全市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3600多个,提供小额担保贷款8000余万元,全年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设有监察、仲裁、三联和服务窗口,委派专人负责政策咨询和争议预防调解。今年以来,累计调处各类劳动争议180人次件,企业50家,调解成功率达80%,赢得了劳资双方的认可。

生态扶贫范文第2篇

联动机制

――全市31个市级牵头及配合部门、38个区县政府及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全力参与,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统筹联动机制

2013年8月,市委、市政府要办好22件民生实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赫然居首。

新一轮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市级牵头部门达五个,参与区县更是密布“一圈两翼”。

如此浩大工程,如何协同推进?

顶层设计“集团军”

2013年年初的一天,市国土房管局。

一上班,干部董秘的目光就被办公桌吸引住了。

桌面上,放着一份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

“2013―2017年,全市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0万人……”董秘翻开文件,心潮有些澎湃。

“这可是场硬仗。”她说,“生态扶贫搬迁牵扯面广、涉及群体庞大,如果大家各自为政,不仅影响效率,甚至可能好心办坏事。”

这样的忧虑不无道理。

“大型扶贫工程由相关职能部门分散牵头,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一位扶贫干部这样总结――

一是容易造成补助标准不一。

二是容易导致部门间“踢皮球”。

三是各部门进度不一,影响全盘。

新一轮搬迁,如何克服以上问题?

2013年6月,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开了一次会。

针对统筹协同问题,这次会议连下“猛药”――

市级战略层面,建立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片联系制度,直接负责所联系区县的督查、协调和指导。

区县战术层面,建立参与区县领导和部门“分点(片)包干”工作责任制度。

政令畅通层面,相关计划由市有关部门会同市发改委下达,由有关区县统一组织实施。

很快,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集团军”建制成形。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大环节,“集团军”很快就战力凸显。

资金打捆助“搬出”

2013年年初的一天,城口县岚天乡。

“农户搬家,政府还有补贴?”听人谈起搬迁政策,贫困户李成林心里一热。

他赶紧向村干部打听。

“自己也要出一些――我没钱。”李成林心又凉了。

在“搬得出”环节,“没钱”成为一大瓶颈。

据测算,农村搬迁成本主要有三项――新建或新购房屋以及获取宅基权费用,水、电、气等入户费,搬迁产生的运输、人工等费用。

三项成本相加,让不少贫困农户望而却步。

“如不突破这个困境,就可能导致‘搬富不搬贫’。”

如此难题,如何解决?

“让农民‘搬得出’,不能单纯靠政府投钱。”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说。

针对这个问题,五个市级牵头部门突破行政壁垒,整合各自掌握的政策资金,推出了差异化补助体系――

一是大幅提高专项扶贫搬迁补助标准,根据农户个体经济状况进行差异化补助。

二是将国土整治、危旧房改造、基础建设等资金打捆使用。

三是创新农村宅基地复垦地票制度,弥补贫困农户资金缺口。

很快,李成林就从中受益。

2013年9月下旬,李成林搬进了新家――在大洪坝生态移民安置点,他拥有了一套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新房。

“通过地票交易、贫困补助、费用减免……房屋总价约15万元,我只出了5万元。”李成林笑出了声。

协同建设助“稳住”

“安置点有没有公路?”

“政府管不管‘三通’?”

“电话线哪个来装?”

听到乡里要搞生态扶贫搬迁,胡秀英脑中冒出一串问号。

胡秀英老家位于酉阳县木叶乡梨耳村六组,由于不通公路,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当生态扶贫搬迁的消息传来,她立即决定参与。

可搬迁安置点的硬件条件,却成了胡秀英的“心结”。

“如果安置点基础设施跟不上,那我还搬下去干啥子?”她说。

胡秀英的“心结”,凸显出“稳得住”环节的一个悬念――安置区硬件环境,能否达到搬迁户预期?

为此,各牵头部门会同教育、水利、交通、卫生等部门及相关区县,进行了一连串探索――

首先,结合区县具体安置点实际,将生态扶贫搬迁和其他一些大型基建项目结合,整合资金,实现妥善配套。

其次,整合国土、城建、农业、水利等部门建设资源,集中用于安置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建设。

再次,针对不同安置点情况,通过区县次级协调和整合,推出个性化建设方案。

这样的协同作战,让胡秀英看到了希望。

木叶乡生态扶贫搬迁启动之初,乡党委、政府宣布了配套政策――整合扶贫政策,给予每个搬迁户1.2万元的硬件补助;同时,水、电、闭路电视、绿化等设施,也全部由相关部门配套解决。

听到这个消息,胡秀英心里的“结”被解开了。

资源合力助“致富”

19岁那年,唐云顺走出位于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的家,加入打工大军。

其间,他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

迫于生计,唐云顺夫妇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继续外出谋生。

从此,“一家团圆”和“回乡创业”成了他的两个梦想。

“市里在搞生态扶贫搬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2013年,唐云顺夫妇回乡探亲,听说了这个消息。

唐云顺顿时忐忑起来。

“我想搬家。”他挠着头琢磨,“但下山后一家人如何生活――难不成继续出去打工?”

唐云顺的犹豫,凸显出生态扶贫搬迁的第三个难关――如何能致富?

针对这个问题,“集团作战”再一次显示威力――

一是提前规划,在安置区的选址上,以城郊、产业园和旅游景区周边等地区为重点,搬迁户可就近务工或发展乡村旅游等。

二是鼓励自愿进城的搬迁户,向旅游景区周边、工业园区附近、中心镇延伸地区集中,同时提供稳定的就业配套服务和公共基础服务。

三是鼓励愿意继续务农的搬迁户,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和乡村服务业,同时引导其加入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获得财产性收入。

与此同时,各区县又结合区域实际,力争“让每户搬迁户都有一个就业机会或致富项目”。

瞧着帮扶政策一波波出台,唐云顺不再犹豫。

当年,他领着一家老小下了山。

生态扶贫范文第3篇

横亘重庆东南部及黔、湘、鄂等省的武陵山脉,就是传奇发生之地。

1600年后,同样在渝东南群峰下,一个新的传奇再次展开。

传奇前方,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桃花源”。

破“咒”之战

为了得到耕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毁灭了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这些地方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013年,晏大平48岁。辛苦了半辈子,他只给家里攒下一间40平方米的破屋。

他的家,位于彭水县润溪乡樱桃村,海拔1300米。

对家乡的生活,晏大平用一个字形容:“苦。”

“山上土松,雨水一冲,就露出白花花的岩层。”

“山上地少,忙一年就能混个肚饱。”

…………

瞧着儿子一天天成年,晏大平更闹心了:“住在这穷乡僻壤,儿子啷个讨媳妇?”

无奈之下,他只能和妻子到城里建筑工地打工。

环顾渝东南一区五县,大量人口居住在武陵山高海拔地区,形成了连片贫困带。

当地有“顺口溜”道:“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

渝东南的“穷根”何在?

就以樱桃村为例。这个村子的历史,可以回溯到湖广填四川时代――300年间,村民们刀耕火种、开荒犁田,透支了本不厚实的资源承载能力;同时,由于山高路远,基础设施配套困难,更加剧了当地贫困。

于是,一个贫困“魔咒”形成――当地有“顺口溜”道:“越努力开荒,越饿得心慌。”

如何破“咒”?

“只有当发展模式选择不当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才成为一对矛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说,如果转变发展观念,用生态环保的眼光看待发展,不但不会阻碍发展,反而能发现经济新增长点,做到两者和谐统一。

这样的和谐统一,正是渝东南的目标。

2013年9月,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武隆六区县被划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该区域功能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

“魔咒”当前,渝东南如何破冰前行?

市委、市政府指明了方向:面上保护、点上开发,适度发展、特色发展。

“点”的突击

人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学会顺从自然。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

以前,张世强穿衣服从不挑颜色:“因为一进车间,粉尘就会把你染成灰色。”

张世强在秀山县锰工业的“头牌”企业嘉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

“天天当‘吸尘器’,迟早生病。”张世强说,由于水污染和锰尘污染,经常有村民来堵厂门。

锰工业一度占秀山GDP的80%。可是,由于长期粗放式生产,锰工业污染了环境,也透支了资源。

为争夺GDP,渝东南曾对工业项目来者不拒。结果,环境受损,当地的贫困面貌却没能扭转――2013年,渝东南人均GDP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57.5%。

“五大功能区域战略提出,渝东南要‘点上开发’――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在环境可承受前提下,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勇说。

具体到工业方面,就是围绕城镇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交通枢纽、能源基地、旅游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特色农业基地等“点”,淘汰和提升落后产能,引进集约型新兴工业。

秀山锰工业,就在“淘汰和提升”之列。

2014年3月24日,“2013年重庆中小企业创新50强”名单公布――嘉源矿业榜上有名。

近年来,秀山重拳整顿锰工业,并通过引产入园、技术升级等方式“去粗存精”――嘉源矿业也升级了环保技术,成为当地传统工业转型模范。

与此同时,集约型工业也开始在“点”上集聚。

2014年3月的一天,黔江区正阳工业园区。

新平整出来的工地上,车间和大楼不断长高。

“雨润200万吨肉食品深加工、朵朵润尔、黔烽物流、乡乡通医药物流……今年,一大批项目同时开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友才掐指说道。

按照功能定位,作为“渝东南重点开发区”的黔江,将“发展适宜产业,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

而集聚黔江90%工业的正阳,就是未来黔江工业开发的“支点”。

2013年,通过退城入园、定向引资等方式,汽车摩托车配套、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集约型工业云集正阳,实现产值140.02亿元。

“以定位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比较优势就随之凸显。”重庆产业经济专家廖元和说,秀山的农机和现代物流,武隆的铝土矿深加工,彭水的清洁能源,酉阳的铅锌矿深加工,石柱的高品质石英矿和高端电子玻璃,黔江的卷烟、食品、木业……未来,这些集聚于“点”的产业,都可能成为一方脱贫致富的支柱。

“面”的恢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要想生活好,除非把山搬倒。”2014年以前,晏大平常听乡亲们这样抱怨。

他做梦也想不到,山没有搬,人搬了。

“搬下山,水、电、气三通,坐车到县城就40分钟!”一年前,乡干部送来一个消息。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晏大平心里一亮。

一部堪称“当代愚公”的空间重组史诗,在晏大平面前徐徐展开。

渝东南群山,素有“重庆绿肺”美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9.4%,大批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分布其间。

同样是这片山,也是不少贫困群众的家园。

“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空间相交叠,会导致环境危机和人口贫困,造成‘双输’。”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邓洪平说。

如何扭输为赢?空间重组。

“按照‘面上保护’战略,通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易地扶贫、农村环境治理等方式,引导符合条件的人口自愿下山和合理集聚,有助于大自然恢复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也能改善高山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空间,赋予其更好的脱贫条件。”市扶贫办法规处处长景波说。

通过空间重组,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走下大山,奔向幸福――

酉阳县木叶乡,胡秀英一家搬出原始森林,住进了崭新的小洋楼。

黔江区五里乡,贫困户彭内江搬下山,也告别了水、电、路“三不通”历史。

秀山县孝溪乡,七旬老汉张国富乔迁新村,下雨天再也不湿脚了。

…………

人口“向下”,林业和环保力量竞相“向上”。

向上干嘛?恢复生态功能。

2014年端午节,网友“风行天下”赴武隆旅行。

来到土坎镇,他仰望群山,只见绿树入云天。

“远山一隅,竟有桃源。”“风行天下”在微信中赞叹。

“以前,山上住人,基础设施配套却难跟上,结果不少村子污水横流、垃圾乱丢。”武隆县一位干部说,“通过生态扶贫搬迁和农村环境治理,人和环境的矛盾大大缓解。”

2013年,武隆完成了14个贫困村的整村脱贫任务,1.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同时,完成营造林21万亩,成为全国首批林业信息化示范县。

数字背后,“双赢”效应显现。

晏大平也成了生态搬迁户,搬家那天,晏大平既喜又忧。

喜的是:“搬出穷山沟了。”

忧的是:“以后怎么糊口?”

“绿金”时代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张维屏《己亥杂诗(其五)》

2014年5月,石柱县冷水镇八龙村。

莼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慧,又开始到水田“泡脚”。

“5月是莼菜收获季。”潘慧说,“今年行情好――莼菜每斤市价4元左右,每亩收益能达到8000元。”

近年来,石柱县围绕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助农增收的完整产业链――当地乡亲有“顺口溜”:“山上种连苦也甜,山下摘莼销日本,家中待客乐淘淘,一年到头钱不少。”

在限制了粗放型工业、重组了三大空间之后,渝东南如何着力发展?

“生态,就是渝东南的比较优势。”林勇说。

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围绕定位,激活资源,配套产业。”有学者支招。

仿佛春风催绿树,群山间沉睡的资源醒了。

酉阳把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其他产业都围绕旅游布局,产业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秀山将“药都”作为理想,以37万亩中药材基地为后盾,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

武隆的旅游已经成为全县主导产业,未来将打造“中国武隆公园”。

彭水将着力打造阿依河、乌江画廊、摩围山、郁山古镇“四大特色旅游区”,同时做大做强“烟、芋、薯、畜、林”五大主导产业。

…………

晏大平的家,就位于摩围山景区。

今年农历除夕夜,樱桃村三组。

新年钟声响起前,晏大平来到屋外。

面前,黑黢黢的河谷对面,一条陡峭山梁横亘河谷――那是他以前的家。

身后,一栋小洋楼赫然耸立,白墙、黑瓦、红窗,屋檐下还挂着三百斤腊肉――这是他今天的家。

在乡干部帮助下,他找到了致富道路――借力摩围山景区,开办生态农家乐。

生态扶贫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超常规举措,立足我镇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切实加大对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推动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扶贫工作,拓宽社会力量扶贫渠道,形成社会合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保护修复家乡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协调好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生态扶贫工作全过程。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地方特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扶贫工作思路,统筹推进脱贫攻圣与绿色发展。

坚持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坚持市县抓落实、镇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生态扶贫政策措施,精确瞄准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我镇1个贫困村重点扶持,确保生态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生态扶贫工作目标

到2020年,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探索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劳动贫困人口增收。

三、通过多种途径助力贫困人口脱贫

(一)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推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村民自建等模式,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政府投资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吸纳一定比例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二程建设,支付贫困人口合理的劳务报酬,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二)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文持设立护林员等工作岗位,让能胜任岗位要求的贫困人口参加生态管护工作,实现家门口脱贫,在贫困区域万的自然保护区等,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服务和管理。在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同时,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三)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月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结合现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林产业、特色种养业等生态产业,通过二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增加资产收益,招宽贫困人口

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

(四)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等补助资金,优先支持有需求、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获得补助收入。

四、各项任务措施

(一)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各类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因地区倾斜。组织动员贫困人口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受益程度。

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整本镇25度以上陡坡耕地基本农田保有指标,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支持,优先扶持有需求的村,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团人口。在树种、草种选择上,指导贫困户发展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且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林种、草种,促使贫困户得到长期稳定收益,巩固脱贫成果。确保2020年底前,贫困村符合现行退耕政策且有退耕意愿的耕地全部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镇林业站、镇国土所)

2.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大黑土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对纳入相关规划的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因村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侵蚀沟综合治理,通过修筑谷坊、沟头防护、载排水沟及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初步遏制侵蚀沟道下切扩张,防治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入河泥沙,保护现有土地资源,使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趋向改善。(镇水利所)

(二)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

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收益程度。

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调动森林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攻策,推动补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镇林业站、镇财政所)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票成优势,在相关规划的引领下,选择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支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争项部级特优区评定时,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带动农民增收效吴突出的村适当倾斜。拓宽我镇投融资渠道,落实资金整合政策,强化金融保险服务,着力提高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培育壮大生态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帮扶、合作经营、劳动就业等多种形式,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三体与贫困人口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1.发展生态旅游业。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

下,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生态观光园、生态公园、休闲度假村、健康养生、居家养老、文化创意、农耕体验、采摘园等,扩大与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镇林业站、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镇扶贫办)

2.发展特色林产业、林下养殖业。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积极培育草食养殖业和特色水户养殖业,推进种养结合、农林复合经营,促进生态循环发展。全县林业生态产业重点推进优质水果、林下资源与山珍食品三大产业标准化基地创建。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镇林业站、镇畜牧站、镇扶贫办)

(四)创新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方式

1.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推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推广经济林太所有权、林地经管权等新型权权抵甲贷款改革,拓宽贫因人口增收渠道。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将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土地资源、集体所有森林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转变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贫因村资户股份化、土地使用权反双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镇林业站、镇扶贫办、镇农经站)

2.推广生态脱贫成功样板。积吸探索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乡村建设带动贫因人口精准脱贫增收的模式,研究生态脱贫组织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多业增收等措施和政策,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模式,打造生态脱贫样板,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镇扶贫办、镇林业站、镇农科站)

3.规范管理生态管护岗位。研究制定生态管护员制度,规范生态管护员的选聘程序、管护范围、工作职责、权利义务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生态资源管护能力。加强生态管护员选聘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生态管护员申报材料、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审核评定,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生态管护员管护能力和专业水平。优先招聘贫困人员为生态资源管护员,使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回报,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镇林业局、镇农经站)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一)层层落实责任

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村、各站所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统筹做好推进生态扶贫各项工作。(各村、各站办所)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站办所要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县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资金向贫困人口的倾斜政策,统筹整合各渠道资金,切实把生态扶贫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资金投向贫困衬倾斜。加强扶贫项目组织申报实施的指导和服务,严格选,及时报送或审批。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谟划项目,做好前期工作,规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撬动更多资源投向生态扶贫。要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任务,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惠民项目、涉农资金整合、财政转移支付、金融投入、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镇财政所、镇国土所、镇林业站、镇水利所、镇扶贫办)

(三)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组织技术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加大对生态产业经营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的技术指导,培养一批活跃在贫困人口身边的“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加大对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和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的能耐,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市场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镇扶贫办、镇林业局)

(四)强化监督管理

生态扶贫范文第5篇

这是巫山县通过打造农村集中安置点等方式,强力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让高山村民享受新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为3.5万深山村民斩断了“穷根”。

生态立县 破解难题

按照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战略部署,地处库区腹心的巫山,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抢抓机遇,破解瓶颈,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是关乎巫山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巫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旗帜鲜明地提出走“生态立县”之路。

“生态立县”突破口在哪?有哪些路子可走?县委书记何平表示,巫山根据生态涵养发展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找到了一条破解发展与生态矛盾的路子――对高寒山区村民实施生态扶贫搬迁。

经过多年的人口梯度转移,巫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扶贫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6万多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偏远高寒和地质灾害区,生活水平较低,脱贫致富难度大,而且他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生态搬迁规划,明确3年搬迁3.3万人,实施1个村6个社“整体搬迁”,建成66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减少人口载荷,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侵害,不断修复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弘扬生态文明进步,帮助村民走上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打造、小城镇建设,巫山县规划建设搬迁集中安置点,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选址,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核算,统筹安置,并注重贫困户搬迁承受力。

目前,全县已启动建设集中安置点46个,基本完工25个;已签订搬迁合同3650户12785人(含4种搬迁方式),占任务的100%,实施搬迁2956户10355人,占任务的81%,其中贫困户4722人,占搬迁户的45.6%,集中安置和相对集中安置比例达75%。基本完成“一村两社”整体搬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亮点纷呈,多次得到市领导和市督查组的高度肯定,万州、丰都、巴东等区县纷纷到巫山考察学习。

探索经验 全力推进

从2007年以来,巫山投入1.87亿元,采取农村集中安置、分散插花式安置、进城进镇安置、县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搬迁了3.5万人,实施了“一乡两村”的整体搬迁,庙堂整乡搬迁创全市乃至全国搬迁典范,效果十分明显。搬迁户中有70%以上的贫困户能脱贫,有50%以上找到了致富门路。

短短几年时间,巫山县就使深山村民斩断了“穷根”,具体举措是什么?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表示,巫山成功探索出四条经验,让深山村民搬家搬出了新生活。

第一是确立搬迁原则。巫山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类安置、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县外投亲靠友安置、县内分散“插花”安置、县内农村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进城镇安置等模式,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引导、帮助和促进农民自愿搬迁、主动搬迁、多渠道搬迁。

第二是进行科学选址。首先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避免政府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其次要向城镇建设拓展区倾斜,以此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再次要向重点产业发展区倾斜,以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最后要向文化旅游重点区域倾斜,使搬迁农户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

第三是部门通力协作。整合农业、建设、扶贫、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卫生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主要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巩固和改善人居环境,改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培育农民增收特色产业;组织开展安置地群众劳动技能培训,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并优先安排其就业。

第四是强化保障措施。出台《生态扶贫搬迁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将生态扶贫搬迁作为单项考核。县里统筹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生态搬迁资金问题,并由县财政配套200万元工作经费,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同时,简化搬迁手续办理程序,全程为搬迁户做好服务工作。

村民“下山” 自我发展

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由于区位的劣势,尽管高山地区群众十分勤劳,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即使解决了温饱,也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的情况时有发生。

要斩断“穷根”,必须走出新路。从2006年以来,巫山把生态扶贫搬迁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偏远高寒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帮助3.5万余人逐步走上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

目前,在主要安置区,已开发整理土地3000多亩,修建公路30余公里,并大力发展了烤烟、柑橘、中药材、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支柱产业。同时新建了人畜饮水工程、沼气池、高低压线路及学校、村级卫生室等,基本解决了搬迁户用电、饮水、上学、就医等问题。让村民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还能通过发展产业逐步致富。

“不光是居住有了新家,政府还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从金坪乡大红村搬迁至茶园村安置点的村民李宗天说。

“通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生态扶贫搬迁已初见成效。”县发改委主任陈恭福说,全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行差异化分类补助标准,突出向困难群体倾斜支持。同时,有效推进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对原有的仙桥、乌龙、茶园集中安置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对新启动的杨坝、福坪、柳池、伍柏集中安置点强力推进,认真策划庙梁、龙溪、三合集中安置点建设相关工作。

整体扶贫开发 推进效果明显

2013年,巫山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实施项目400多个。减少贫困人口1.39万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困难6500人,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213公里,实施生态扶贫搬迁10355人,开展各类扶贫培训3892人,完成21个村整村扶贫并接受市级验收,新发展党参、金槐等中药材3万亩,集中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点3个,推进2个小片区扶贫综合开发。

在主打高山扶贫搬迁工作的同时,巫山县的整体扶贫开发坚持规划符合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定位,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切实搞好“三个结合”,即:结合城乡统筹,鼓励小城镇发展;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将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成全县乡村旅游景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扶贫安置区建成该县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区。

目前,全县共有15个乡镇50个村开展了乡村旅游,参与农户已超过500户,规模型休闲山庄11家,星级农家乐达26家,接待床位3000余张,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次,产值近2亿元。

生态扶贫范文第6篇

一、鄱阳县地理位置的优势

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鄱阳东岸,东径116023’45”至117012’50”,北纬28046’36”至29042’03”,两接九江地区,南与余干、万年县隔河相望,北邻彭泽县和安徽省东平县,东靠景德镇市、乐平市,县境内东西宽71.8公里,南北90.2公里,鄱阳湖面积达313平方公里,内湖达545.7平方公里,水库90平方公里,县城面积为4214.68平方公里,各类水线——河、湖、水库面共81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9.38%。湿地资源总面积为192417公顷,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调节器,物种异常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探幽旅游开发前景。

二、鄱阳县的旅游气候条件

鄱阳县属亚热带,平均日照时数为2018.3小时,年平均气温17.7℃,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716毫米,年均无霜期达273天,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鄱阳县的低山地区以常年绿阔叶林为主,丘陵地区以杂灌或封山育林形成的森林为主,大多生长良好。岗地及湖滨地区,植被已完全破坏,主要是人工及天然马尾松,且生长不良。在鄱阳湖边缘的湖滩、草洲分布着茂密的草植物和沼泽植物。其农业生产则以种植水稻为主,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分为早稻,一季晚稻,二季晚稻。同时种植麦子、大豆、油菜、棉花等作物,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鄱阳县交通旅游区位优势

鄱阳县交通能力近年来得到进一步提升。便捷的交通干线四通八达,方便出行和旅游。境内现有省道田乐线81公里、景湖线52.01公里、京九和景鹰调整公路贯穿于鄱阳县境内,随着九江——景德镇铁路的修建,东可达皖赣线,西可达京九线。京九铁路将横穿城北部,成为鄱阳旅游向外发展带动经济的关键。鄱阳县有昌江、乐安圩、信江、饶河4余主线和潼津、西河两条航道线,有一条通往南昌、九江、景德镇及长江口岸的主水道。公路有南北及车辆十字形干线,大芝路、人民北路穿境而过。为鄱阳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四、鄱阳县生态旅游扶贫背景

鄱阳县生态旅游扶贫应抓住国家开发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机遇,找准切入点,争取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提升鄱阳生态旅游的品位和影响力。鄱阳县是鄱阳湖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县,其鄱阳湖的面积达313平方公里,湿地面积为192417公顷,是一个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天然生态旅游圣地。鄱阳湖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虾类、贝类等各种水生植物和多种浮游生物,是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和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侯鸟栖息地,全世界90%的白鹤和上百种侯鸟在鄱阳县白沙洲保护区越冬,这都是优良的生态探幽旅游资源,是鄱阳县生态扶贫的发展方向。鄱阳湖也存在着自然灾害,主要为水患和风灾,鄱阳湖最显著的特点是“涨水一大片,枯水一条线”,这给生活在湖边的群众生活生产带来不便,是周边村落致贫的主要原因,周边村落的群众主要靠打渔、放牧为生,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由于国家对候鸟的保护力度加大,使那些自清代就以捕杀候鸟为生的村民生活更加艰难,加剧了村民与生态环境和政府的矛盾,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尖锐矛盾,政府因加大对鄱阳湖周边村落的扶持力度,为策应国家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一个良好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也为生态旅游扶贫提供良好的开发平台。

五、鄱阳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方式

1、观光观赏扶贫产业与体育赛事相结合

中国湖城鄱阳县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湿地环境,以自然的河流、草州、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开展各项体育竞赛的天然场地。这么多年来,鄱阳湖湿地公园举办了许多有全国影响的赛事和各种观光旅游节。如“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邀请赛、中华龙舟大赛、光棍帐蓬节、泥滩节”等。这些活动改变了鄱阳人的审美方式和生活态度,相当一部分人投身到运动休闲旅游开发中来,其中大多是当地农民和渔民。“中华龙舟大赛”的品牌效应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来鄱阳观赏旅游,大大推动了鄱阳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就业率飞速增长。为了加快鄱阳县体育旅游扶贫开发的步伐,使今年5月份在鄱阳湖湿地公园举办的“中华龙舟大赛”成为全国龙舟大赛的黄金赛段,鄱阳县动员全县之力,投入体育旅游扶贫当中,整合社会各界资金1000多万元,改造了比赛场地和相关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为周围的村民和渔民提供了就业致富的平台。根据上届比赛的效益统计,共为周边贫困村民和贫困渔民增加就业岗位达400多个,开发各种相应的体育旅游产业达200多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提高了贫困村民与贫困渔民的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只要有机结合好体育旅游和扶贫开发的关系,相信这一扶贫方式将是促进湖区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2、生态移民与湿地文化相结合

生态扶贫范文第7篇

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广西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这是扶贫开发的思路创新。广西是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岩溶区土地面积800万h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5.2%,涉及10个市、77个县(区)、779个乡镇(林场);石漠化土地面积233.33多万hm2,集中分布在珠江上中游的红水河、南盘江、左江、右江流域。广西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石漠化地区面临着生态恶化与贫困交织的发展难题,是全区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石漠化原因,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将扶贫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的扶贫方式,是实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

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广西可持续脱贫的客观要求。如何巩固扶贫成果、杜绝返贫现象,是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必须重点关注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可持续脱贫战略因此应运而生。实施生态扶贫,通过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减轻贫困地区的环境负荷,打破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通过增加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供给,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脱贫。

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广西扶贫实践的成功经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广西也在特定的环境下开始扶贫实践的探索,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发展生态经济,将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态环境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取得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要在总结借鉴这一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实现保护生态和扶贫开发双赢。

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应把“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作为方向,坚持资源永续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扶贫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巩固环境脆弱地区的扶贫效益。一要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各种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管理,限制贫困地区人口损害生态环境的活动。限制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引导人们的亲生态行为,减少人们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排放。二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有关生态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以封育保护为主的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村屯绿化,增加森林植被,进一步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构建林区立体复合生产模式。这几年,广西各地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取得的成效,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完全可以实现共赢。一要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利用林下具有的空气新鲜、遮阴避阳、气温均衡、场所空旷自由和可采食的青草、树叶、果籽、昆虫等丰富的优势,养殖优质畜禽。同时畜禽入林既捕食害虫,又制造有机肥,反哺林木生长,能解决广西农村人畜混居问题,整洁美化村容村貌。二要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广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相当于全区耕地总面积1.5倍,目前林下养殖仅占一部分,发展林下种植有很大空间,前景可期。广西的石山地区历来有“中草药仓库”的美称,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铁皮石斛、灵芝等名贵中草药,其收入相当可观,是一种有高效扶贫效应的生态经济,可进一步推广。

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和扶持环保型产业和龙头企业。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原理设计的一种生态经济形式,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首要任务是培育符合地方优势的生态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坚决执行国家规定的关于生态产业和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结合广西实际出台一系列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在立项环节、建设和生产环节和消费流通环节等方面给予支持,使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迅速形成气候。选定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产业和区域作为示范点,选取一批带动作用强、具有发展潜力的生态型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加大科技、资金投入,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要求通过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种养、加工、商贸、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一要突出特色,选准产业。因地制宜,选准有助于巩固和提升本地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比如,广西有林木生长速度快、林产品生产成本低、比较效益高的优越自然条件,在石漠化地区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林产品深加工业。二要加强联合,壮大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由于规模太小而收益不高,贫困人口从中受益不多、不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联合,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者是“多乡一业,多村一品”,加快产业聚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要创新机制,示范带动。可考虑建立试验区、各类特色示范园,先行先试,在政策、资金、土地等多方面给予一定的扶助和倾斜,发挥其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扶贫工作责任制,完善干部扶贫工作的考核机制,为实施产业扶贫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生态扶贫范文第8篇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在传统事业单位向建设新型智库转轨的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承担扶贫攻坚使命,自2013年起在新疆和田地区开展创新性的“生态扶贫”模式,通过引领区外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共同行动,大力协助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治理沙化、产业优选、乡村帮扶、文教补缺等一系列活动,为在边疆民族地区成功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积极探索,并不断扩大成效,从而促进了边疆稳定、民族和睦和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曹文炼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探索“生态扶贫”模式

《中华儿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老少边穷地方甚多,扶贫攻坚难度甚大。选择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和田进行扶贫,是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

曹文炼:强国先固边,作为边陲要地、丝路名城的南疆和田,其兴衰事关新疆全面脱贫与西北稳定大局。如何选好突破点,以点带面形成强有力的辐射带动效应,确实值得认真思考。2013年年中,经审慎分析和各方综合平衡考虑,国际合作中心决定选择和田开辟创新扶贫的战略基地,我们当时率调研团队在新疆和田地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规划调研,与当地党政主要领导达成共识,通过自身的积极行动引领区外广大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开展南疆公益帮扶计划,探索并创新“生态扶贫”模式。

《中华儿女》: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对南疆代表区域和田的精准性生态扶贫,在诸多援疆工作中具有怎样的独特作用?

曹文炼:推进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发展,不仅事关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疆社会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国家西北边陲的安危和稳定,无疑是我们脱贫攻坚工作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中央两次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虽然内地各省市援疆力度加大,但是尚未形成广泛的企业和社会的自愿行动,援疆仍然存在许多盲点和不足。国际合作中心的援疆计划,就是力图创新援疆方式和重点,特别是引领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弥补上述不足,加快南疆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中华儿女》:常规的扶贫大多以捐款捐物等直接方式,而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提出的“生态扶贫”是基于什么样的情况?

曹文炼:和田地区位于新疆南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边境线长达210公里,总面积24.8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26万,有维吾尔、汉、回等22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6.3%。区内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四季多风沙。全区农业人口占85%以上,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贫困人口超过70万人,占全疆的27%,贫困发生率高达40%,所辖7县1市全部为部级贫困县,是一个典型的“少边穷”传统农业地区。

我们当时调研的时候,住的地方由于风沙太大,把供电的电缆都吹断了。我就问当地的干部,这种情况在和田地区是否常见,这么严重的风沙蔽日天占多大的比例?答案是它一年大概有230多天,占全年的三分之二。进一步调研过程中发现,全国大多数沙漠地区经过治理实现了人进沙退,但是在这个地区,最近十几、二十年仍然是沙漠化在扩大。

当时我在跟时任和田地委区行署书记闫国灿书记(现在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讨论,我们能不能把治理生态作为一个公益行动,在东部进行动员。他非常赞同。同时我们也想把跟这个对乡村的扶贫结合起来,因为和田地区的城市化率不到30%,70%的居民住在农村,维吾尔族的兄弟们都住在农村,如果把农村的事情搞好了,把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扶贫的任务也自然就完成了。我们把绿化生态跟扶贫相结合。还有一个做法就是跟乡村结对子,想动员东部的地区、包括中部有条件的地区跟和田地区的乡村结对,和田地区一共有1388个村庄,如果我们动员起1300多个企业,每个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对口一个村子帮扶,那么就可以加快扶贫的进度,加快治沙的进度,加快绿化的进度。最初就是这么一个动因。

扶贫先扶业 “输血”变“造血”

《中华儿女》:将治理生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并切实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以产业引领促发展,可以说是中心南疆扶贫工作的关键重点。这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

曹文炼:扶贫先扶业,治沙绿化相结合。2013年5月份起,我们先做了两件事情,一个通过绿化改进生态,来促进扶贫,第二跟村庄结对子。最近四年来,我本人来了三次,我们中心前后派了五个小组,每年都有小组来帮助做这些工作。2013年,中心就对和田地区进行了第一次扶贫调研。2014年,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正式设立“绿化南疆专项资金”,并率先捐助公益基金50万元人民币,开展防风固沙和经济林建设的重点扶贫计划。针对和田县提出的“林果立县、林果富民”战略工程,中心先后多次派出调研组进行专项深入调研,指出其林果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着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林果项目,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形成“政府+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运作模式:可由政府提供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扶持有关公司发展,相关公司提供树苗、技术培训和产品加工及回收销售服务,同时帮助和引导农户种植等。通过精细化项目引领,因势利导,立足县域资源,形成借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格局。2015年,中心在和田县经济新区捐赠种植的500亩核桃经济林,成活率高达95%。

2016年以来,中心领导更是加大谋划和动员力度,我亲自兼任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组长,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重要干部作为小组成员,把援助南疆作为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南疆地区社会公益工作,进一步强化细化“用绿色装点沙漠,用产业引领发展,用结对帮扶乡村”的工作理念和具体方法。

《中华儿女》:与其他地区相比,南疆要想脱贫,就您几年来的调研和体会来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曹文炼:根据我们的调研来看,可能还是在政策创新上,包括国家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以及智库,特别是发挥智库的作用,现在各地对口支援南疆的资金不少,如何让南疆能够更好地形成一套更有效的、更能用在急需方面的资金应用机制,也就是扶贫的造血机制,在这些方面,可能更多发挥东部和智库的作用,因为南疆地区文化不太发达,信息了解不太够。

比如针对和田县提出的该县有近百万亩沙地亟需治理,每亩所需投入近万元,资金缺口大等系列问题,我们中心精心整合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家资源,继携手规模最大的官方环境公益组织“中国绿化基金会”之后,今年又携手最大的民办环境公益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就发起成立“阿拉善-国合新疆项目中心”达成共识,把在内蒙古治沙的成功经验引入南疆地区,着力对南疆的防沙治沙及有关生态扶贫项目进行全产业链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中心所属国合耶鲁商学院的许多企业家也踊跃响应,积极参加近期中心组织的赴南疆公益调研活动,组团前往和田投资考察帮扶项目,拟与和田地毯厂、新玉歌舞团等当地特色龙头企业牵手合作,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迈上新的台阶,为民族和谐事业奉献力量。

《中华儿女》:在扶贫工作中,引资和引智被视为不可或缺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对此,您是怎么理解的?

曹文炼:确实,扶贫需扶智,兴文重教、培养人才是关键。兴文重教,不仅事关民族的前途命运,更关乎边疆的和平稳定。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特别是双语能力的培养,在和田这样的“少边穷”地区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通畅交流、相互间的文化认同,是各民族间和睦融洽相处的根本,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凝聚力的关键。

几年来,中心每年都派人去当地了解需求和开展帮扶活动,为当地办实事,向贫困户送慰问金,特别是关心帮助维族青少年的成长。针对学校普遍存在的文化生活欠缺和图书资料不足等问题,中心团支部联合光华科技基金会,发起图书捐赠活动。与社会其他机构捐书不同,中心所赠图书都经过事先认真筛选,以尽可能地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科普生活,切实帮助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怀。除学校外,中心定点结对帮扶的相关贫困村文化室也获得图书捐赠。

我们到农村去看,他们农村里最缺的不是课桌椅,课桌椅还是不错的,也不是书包和书本,最缺的是双语的教师,懂得维吾尔语和汉语的教师,这方面我们也在对口帮扶村庄中,有意识地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我们也在探讨能不能共建双语的培训,跟当地做双语的培训学校合作,包括在东部招募一些志愿者,在假期来这里做双语的培训和教育。

比如今年来的一些志愿者,他们有的是公务员,有些是经济学家,智库专家,还有些来自港澳地区,还有艺术家、音乐家,甚至是诗人。今年应该是我们这四年来组织、参与的人员以及包括扶贫的深度、扶贫的规模都最大的一次,相信今后会更大。

此外,我们也提出了加强村民基本生产技能培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增强村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及教育发展水平、确保贫困大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大力创新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跨区域旅游文化交流、打造“文化艺术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品牌等建议,拟作为今后三年在和田地区开展公益帮扶工程的主要任务。

今年有10个扶贫结对村,也许明年就会有50到100个,后年就更多,我们就是要做好先行先试,争取到2020年,和田所有的贫困村,村村有结对,户户有帮扶,东部帮西部,南疆变小康。

生态扶贫范文第9篇

在安排贫困残疾人担任生态林管护员的过程中,各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区县农委、林业局、残联等相关部门统一认识,密切配合,优先安排那些能胜任生态林管护工作且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或家庭成员。

针对不少人认为残疾人受身体条件限制不宜担任护林员的议论和担心,各区县残联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到相关乡镇,做好协调工作,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区县、乡镇残联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核实情况并认真筛选残疾人对象,着重选择那些家庭生活困难、残疾程度较轻的残疾人或重残人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广泛宣讲政策、做好公示,得到了广大村民特别是残疾人的理解和支持。

经选拔担任了护林员的残疾人,十分珍惜这一工作岗位,克服残疾的影响和障碍,一心扑在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好护林工作,赢得了基层林管站和广大村民的尊重。为了增加残疾人生态林管护员的收入,怀柔区林业部门还积极引导他们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开发酸枣嫁接大枣、山杏嫁接优质杏等项目,使该区残疾人生态林管护员收入得到较大的提高。

生态林管护员岗位解决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截至8月中旬,全市7个山区县共安置了3004名残疾人或家庭成员,其中,安置残疾人1160名,安置残疾人家庭成员1844名。这些家庭均为农村低保户或低保边缘户,其中享受农村低保的1170个家庭,处于低保边缘的1428个家庭。

安排贫困残疾人担任生态林管护员,使每个家庭每年增收5000至7000元。延庆县千家店镇肢残人刘占来,一家3口人常年吃农村低保。今年村里安排他做护林员,一年工资收入7500元,他高兴地说:“今后不用再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了,孩子继续上学的费用也有了保障。”

生态扶贫范文第10篇

尊敬的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先生、省委副书记李军先生、省政府副省长刘远坤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晚上好!很高兴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这次年会设置分论坛,专题讨论生态文明与反贫困问题,很有意义。

贫困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社会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问题。生态环境脆弱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贫困人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生态环境脆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补好“短板”,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必须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把反贫困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始终把减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少了6.6亿农村贫困人口。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中国目前的区域、城乡、群体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还比较大。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目前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按照1.25美元的标准还有2亿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些地方大多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屏障,对当地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如果这些地区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不仅危及自身的未来,也将危及全国的生态安全。

2011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新十年扶贫纲要,明确把减少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提出在2020年之前,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2012年,中国政府批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每一个片区的规划都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硬约束,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消除贫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与反贫困的有机结合是发展的需要,时代的潮流,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中国政府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

第一,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减贫,决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

第二,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扶贫开发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贫困地区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之中。生态脆弱贫困地区既要加大扶贫力度,减少贫困人口,更要切实为老百姓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三,坚持创新扶贫新品牌。我们曾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探索了扶贫开发的有效办法,有的形成了扶贫品牌,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培育扶贫新品牌。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为新型工业化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阻断贫困代际转移。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特惠金融政策,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信贷,银行按基准利率放贷,中央和省扶贫资金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资金并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支持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发挥生态优势的富民产业。三是对生活在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减贫脱贫同步。

第四,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国家建立法规制度,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探索建立区域性流域性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既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多年来,贵州省对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早在上世纪80年代,贵州毕节就开展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综合改革试验,经过26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高度关注贵州的探索与实践,一如既往地支持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创新丰富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新途径、新方式。

我们愿意与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深化交流,促进经验分享,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上一篇:服务企业周范文 下一篇:防灾减灾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