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范文

时间:2023-12-27 17:20:17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1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苏式课堂;区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19-03

【作者简介】1.惠兰,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5)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包迎艳,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5)研训员,一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面对未来的基础教育,“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1]。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以素养为核心,推进未来课程建设,便是很好的理论重构的范例。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广邀学者自1997年开始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2]之后,相继有美国的“21世纪技能”芬兰的“7种综合能力”等面世,美国全国州长协会和州首席教育官理事会共同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简称CCSS)。显然,核心素养的模型已逐渐渗透到了各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之中。虽然由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不同国家或组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涵有所不同,但对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再认识和再实践无疑颇有启示。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同时,《意见》中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所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3]

一、对“学生核心素养”含义的认识及其内涵结构的理解

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这样的素养应该“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5]。这就可将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体化、细化到学校教育可实施操作的层面上了。

应以怎样的结构体系呈现中国国情的“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呢?2016年9月13日,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三年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在北京。在这一“框架”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一结构模型让我们认识到“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这一要求,它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但并不是以往德智体美意义上的同义反复,它可以与现行课程内容相结合,且是可以由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形成和发展的。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苏式课堂教学新内涵

近年来,苏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将“苏式教学”作为促进苏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实现“学有优教”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指针。而打造“苏式课堂”是着力培育“苏式”教育品牌的浓墨重彩一笔。

苏式课堂教学是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和教学传统的一种风格化课堂的特色追求,其最终的归宿还是在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上。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近年来集中研究、努力探索苏式课堂教学的定位、内涵、目标和途径,以此带动学科教学和区域教育质量的再提升。姑苏区提出:从教学论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本位”;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能力本位”;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过程本位”。三种角度、三个本位均致力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的概念内涵,这也坚定了苏州教育人对“苏式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度推进。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引领苏州教育从人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赋予苏式课堂教学新的内涵:苏式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立德树人”的“素养本位”。

三、苏式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抓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建立就是要架起宏观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桥梁。笔者认为有效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苏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抓手应该有以下几点:

1.着力课程资源开发,铺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沃土。

学生核心素养并不是先天秉承的,需要通过接受教育和勤奋学习才能逐步获得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不仅为学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使学生能朝着国家与社会的期望去不断努力,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明确了目标,并提供了“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样的能力”的依据。笔者认为,在苏式课堂教学理念与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以铺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沃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前提。课程的品质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质量和结构,而要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则必须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依托。所以,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最需要区,这也是对国家基础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苏州是一座有着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湖山毓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蜚声中外,历史人文资源十分丰厚。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利用的苏式课堂课程资源。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更,更是一场课程的育人观和前瞻性视野的变革,处于课程改革前沿的就是课程的构建以及所需课程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也是统整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结构性要素。W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内涵深广,而目前的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课程结构配比不尽合理,且内容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重认知轻实践;学科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横向渗透。站在区域教育层面的宏观把控,契合地域的文化传承,就应立足本土教育的现状,寻求更多样、更“合身”的拓展性课程资源,为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的发展奠定基础。

2.倡导课堂文化表达,进行学生核心素养悉心涵育。

既然核心素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6],那么课程实施就应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涵育的根本途径,而学科教学就成了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笔者认为,教学应该凸显一种文化的自觉和倡导,或者说它本身就应该成为一种文化,显示出文化的特质,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课堂文化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亚文化,更能体现课程的文化特征和品质。苏式课堂教学就应根植于苏州传统的文化根基,追根溯源、传承发展,从不同的学科提出彰显苏州特色的学科表达。正如“从容、大气、清简、厚实”的苏式语文课堂,“循思维之序、适教学之度、探情智之意”的苏式数学课堂,“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的苏式英语课堂……苏式课堂不断深入探索学科教与学的规律,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探究准确设定教学目标,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科教学的专业性、趣味性与实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在达到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和发展要求的同时,切实提升学习和思维的品质。因此,苏式课堂已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技能的课堂,也不是单纯地培养兴趣、态度的课堂,而更是重视培育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达力的课堂,这应该就是苏式课堂的不同学科亚文化的共同文化诉求。

3.着眼学习品质锤炼,夯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根基。

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有效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苏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抓手之一必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强调“必备品格”,由此笔者认为,苏式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锤炼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有效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品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效。从苏州小学讲台走出去的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7]叶老的话指出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终身受益的重要意义。而倡导“缜密细致、深邃严谨”教学风格的苏式课堂中,教师在注重夯实基础和抓点滴积累的同时,就必须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勤奋态度和认真习惯,倡导勤勉,静学,审思;平和,持久,深远,使学生在清简中步入安静,于安静中迈向厚实。叶圣陶先生在《立志自学》中曾写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学习,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够自学,都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8]叶老的教育观与当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关于“学会学习”的素养要求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在倡导“易简以注重感悟”教学风格的苏式课堂中,教学有智,预设与生成圆融,教师有匠心而少匠气,教学智慧自然而不着痕迹;课堂有容,兴趣与个性共生,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有自由的思维延展空间;以使学生能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生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不断发展,逐步朝向“具有个性化学习能力的成熟的学习个体”行进。这一切都离不开锤炼学生良好学习品质这一根基。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苏式课堂研究虽任重而道远,但确是探寻教育真谛、追寻教育本源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4]林崇德.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家,2015(9):14-18.

[2][5][6]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3]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7).

[7]~圣陶,杨斌.如果我当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16:61.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2

【关键词】“真学习”;核心素养;“循环―差异”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57-03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24)会长,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一、“循环―差异”教学主要内涵

“循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或群体围绕课时学习目标,将本课时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个体先独立自学一遍,有所收获;然后,小组同学经过小组内讨论或全班展示,围绕全部学习内容中各自的疑难问题再学习一遍,有所提升;接着,教师依据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就自学与讨论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没有明晰的问题作启发式讲解与引导,帮助学生再学习一遍。“自学、互学、指导学”三种不同形式的学习,都有所得,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递进学习。

“差异”指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在学习基础、学力、兴趣、动力等方面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目标、内容、进程、方式也不同。“个体自学”“同伴互导”“教师解难”将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进度的选择权、控制权交由学生个体掌握和控制,基本实现了学生的差异发展。

“循环―差异”教学含义指:以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为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用“目标定向、个体自学、同伴互导、教师解难、练习检测、补充学习”六个环节构成课堂的结构和流程,规范引导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行为而形成的一套教学体系。

二、“循环―差异”教学如何实现“真学习”

何谓“真学习”,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表征:(1)参与学习。(2)完整学习。(3)个性化学习。(4)有效学习。草根化的“循环―差异”教学是如何落实教学要求,实现“真学习”的呢?他们在努力追求实现“真学习”的主要表征。

1.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循环―差异”教学构建了“三轮循环”学习的课堂学习框架,“个体自学”阶段,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起全面督促、帮助个体作用,这一阶段占课堂三分之一时间。“同伴互导”环节,学生在群体氛围中学习,也占了课堂三分之一时间。这样的安排,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特别是班级后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转化为目标、任务引领、同伴互导下的“不学不行,不想学也要坚持”的动力、压力作用下的全程参与学习,到了“教师解难”环节,处于“愤、启”状态,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全面优化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为学生的完整学习创造合适的课堂环境。

从学生学习方式选择来看,“循环―差异”教学选择了“自学互学指导学”的多元方式,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有了物质基础。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时内容整体化学习,而不是强行“切块分割”,使得学生真正成为“有思考的学习者”,实现了“理解学习”。正如崔允t先生解读的实现了“人际转换”与“自我转换”的二次信息转换的完整学习。

3.可选择的学习目标、方式、内容、进程,保障了学习个性化的实现。

“循环―差异”教学确定的学习目标分“A、B、C”三个不同层次,供学生自我选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指导的接受性学习都有选用,使得学生总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对自己不擅长的学习方式,有硬性接触、适应、提高。课堂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进程都由学生自己掌握,所有这些都表现在课堂六个环节安排的统一结构之下,学生自我实施上。

4.扎实的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有效性。

“基于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编写学案(包括编写学案、学案备课等)设计教学目标三轮循环学习落实学习目标练习检测评价学习目标达成度补充学习强化学习目标”。从这一教学链条可以看出:首先基于课程标准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使得课堂学习目标明确,方向准确而正确;使用精心设计的与课堂操作相同结构的学案作为学习载体,使学习过程扎实而有抓手;三轮循环学习使得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检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充满挑战,激发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全体学生“在学习”,更多的学生“真学习”,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

“循环―差异”教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育了一所实验学校;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体系;锻炼提升了一支教研员与教师队伍;引领与推动了一个区域的课程改革。目前,在淮安市各县区都至少有一所学校参与实验和探索,组建了“循环―差异”教学学校联盟,大规模组织教学实验。

三、“循环―差异”教学生发机制

1.执着的教育追求,坚定的课改理念。

孙朝平研究团队在回忆当初课堂改革动因时,说的最多的话是:“我们没有太高的追求,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只是看到学校课堂上存在一些学生厌学、不学而无所事事,游离于教学之外,一些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下,而感到难受,总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些状况……”。这些朴实的语言,反映了改革者内心的教育良心、教育责任心的积聚与涌动,是改革的强大动力源所在。

同时,研究团队广泛学习国家课程改革文件,大量借鉴各地课堂改革成功经验,相信国家改革的路子是正确的,坚信课堂改革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相信新时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着坚定的课程改革的信念和意愿。

2.不断优化的研究共同体建设。

“循环―差异”教学在开始时称为“六步导学”,由淮安区的教研人员依据多年教学实践,借鉴各地改革经验,学习课程改革文件和教育理论,总结本地课堂改革中的成功做法,形成了课堂“六步环节”和学案编写样例,同时组织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摸索验C。随着时间推移,省市教研人员观摩与指导课堂,让实践者受到了鼓舞和肯定。后来,为了更多地总结、提升,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规划办的专家进入了指导行列。再后来,为了在更高层次上认识这一草根性改革经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t教授团队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地概括与建构,深度介入,使之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体系。

这期间,每一次观摩、指导、研讨,都是研究团队加油、进步的里程碑,随着研究共同体的优化、扩充,研究成果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3.行政(教研)大力支持。

课堂教学改革存在巨大阻力,一方面是学校、教师既有体系与做法的惯性阻力,另一方面新生事物在开始生长时存在很多弱点和不完善之处,万物皆如此。在“循环―差异”教学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来自行政(包括上级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能发展到今天,这一巨大推动力功不可没。在模式研究的初始阶段,不少校长、教师不能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这一教学创新,非议、阻力很多也很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研究课堂教学、落实高效课堂要求”的红头文件,引导一线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探索课堂实践,以科学态度判断教学改革创新,有效化解了各种非议。“循环―差异”教学研究共同体之所以是开放的,吸纳各级各类教学行家、教研专家、科研专家、课程专家,其中上级教研部门的牵线搭桥居功至伟。他们总是在研究需要深入之时,强力助推,联系、邀请相关专家,指导会诊,不断提升“循环―差异”教学的研究水准。

4.着力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研究,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实。

要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学习”,课堂应该成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实施相同的“循环―差异”教学大框架的同时,必须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特色,使学科教学显现其应有价值,尽可能设置现实性情境化学习素材,组织更多的有思考的学习活动。在“循环―差异”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力争该做的实验一个不少,尽量让每一位学生能亲自操作、经历实验探究和验证过程。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运用归纳法形成概念(而不是记忆概念),理论思维、实验意识、物理观念等等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每一节物理课上。在英语语法课教学中,围绕现实情境,让学生讨论、归纳生成语法规则,设计生活化场景,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等过程,操练语言能力,形成语法规则运用能力,体验西方文化,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实在的培养。

5.整合资源,着力区域内初中学校大规模实现基于课程标准,指向核心素养落实的“真学习”。

在推动“循环―差异”教学过程中,研究团队不仅在做“实验学校”,还花大力气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区域内学校基于课程标准,追求核心素养落实的课堂变革: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学案编写的高质量,淮安区组织学科优秀教师团队,集中编写课时学案,使得教师队伍资源薄弱的学校学案质量有了保障;每次阶段质量评估,均由全区学科优秀教师团队统一命题,测试数据统一分析。每个学生都会领到一份学科学习情况诊断的“个人订制”分析表,分别以全区、全校、全班为背景,给出每位学生学科学习“阶段学习CT断层扫描图像”,有效克服师资薄弱问题,使得课堂教与学改革有了“大数据”这一靠山,更为精准、高效。全区统一制定引导性“学科学期(模块)课程纲要”,供各学校使用,有力引导与规范学校的课程实施和评价,确保基于课程标准的“真学习”在更多学校有实现的保证。

四、“循环―差异”教学发展建议

1.确保模式的开放性。

“循环―差异”教学要面向学生,研究自身体系内的更多变式,面向不同学科,体现学科特点,面向学科的不同课型。班级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如何安排教学各个环节。就“个体自学”环节,要体现学生发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需要研究的内容就很多,要有生命力,就要开放,不能僵化,要研究面向不同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如何操作,有更多的变式,有更多的实践样本。

2.使普遍与个例相互促进。

如何总结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成功做法,使其成为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上升为公共知识,使更多人受益。教学研究中,往往有一些个体在实践中有率先突破,取得良好效果,那么就要及时发现,科学总结概括,上升为公共知识,为社会公众认识并学习借鉴,推动社会发展。相反,公共知识一般做法如何被个体所理解、接受,先进的经验如何被推广,公共知识如何被个体认识并运用,普遍与个案要能互相促进、转化。

3.深刻研究核心素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只有高素质教师才能引领教育发展。“循环―差异”教学要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下大力气,花硬功夫,着力培养一批在市、省有影响,有较高学术素养的教师代表,他们能说明白“循环―差异”教学,能够完美操作“循环―差异”教学课堂,是各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要研究学生学科学习的核心内容,抓住核心“学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核心要求、核心“教养”,以两个核心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师德师能同步提高。

促进“循环―差异”教学研究共同体建设。根据我的了解,每一次与专家的对话,孙朝平团队总是在“拒绝反思提升”的路径中不断成长,说明这个团队是开放的、独立的、思考的,基于此,研究共同体的建设是这一教学成果进步的源泉与重要动力。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转型;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051-02

在思政课程改革、教学样态转型备受呼吁的今天,“核心素养”是开启“教”与“学”和谐高效的一把“金钥匙”。要想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有兴趣、高效率,教学就必须要摒弃表层化、炒冷饭的现象,让学生掌握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方法和技巧。思政课教学如何才能切实根植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真正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促成课堂教学样态的转型,是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

一、缘起――思政课教学样态需要转型

1. 顺应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学习,学生学习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背诵记忆。这样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应试成绩有直接的作用,但却忽略了思政课教学更为重要的目标,即培育学生的政治素养、能力以及价值观念。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为了学而学、教师为了教去教、家长只求分数高的现象比比皆是,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缺乏实效性。当结果重于过程、当获得分数重于汲取知识,思政课的教学就严重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基础教育最关键的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而不是选拔精英。教学本应遵循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而不是不加区别地一味灌输。

2. 化解教学矛盾的必要条件

围着老师转、围着知识转、围着作业转是传统思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常态,这与核心素养背景下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相背离。当前,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教”与“学”的矛盾:师生沟通缺乏,教学热情低下;师生冲突不断,教学关系对立;师生能力缺失,教学目标单一,这些矛盾都说明了思政课教学样态亟待转型。

坚持新课程改革多年,积极研究的教师很多,为什么思政课堂的基本形态依然是讲授与训练?为什么思政课堂的基本状况依旧是学生苦、老师累?教学改革和课堂转型的核心是“人”,学生能理解学习内容、能建构知识体系、能培养学习能力、能形成学习思维才是课改的关键所在。课改仅靠简单的转变形式、一味地刷新术语是无法取得实效的。因此,真正认清与理解思政课堂转型的迫切性,做到“换汤也换药”,才是根治沉疴的良策。

3. 策应时代变革的必需选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变化。我们的信息、思想、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和颠覆,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在唯变不变的时代,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素质培养”为导向、“全面发展”为宗旨进行转变,才能培育符合时展需求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而,改变现状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破,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打破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对于思政课的陈旧认识,打破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破中求新。

二、探究――思政课教学样态可以转型

1. 促成教学样态转型的基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8次,国家始终坚持课程改革的原因在于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这项系统工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旨在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2014年3月“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希望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为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具体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

思政课的教学样态转型实则是转变思政课堂的教学方式,其本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核心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推开思维世界的大门,将知识上升为智慧,教学才能在学生的人生中留下痕迹。思政课教学因其教学内容的政治性、特殊性更应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紧抓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课程改革”保驾护航、有“核心素养”指导引领,思政课的教学样态转型才会有它的现实可能性。

2. 促成教学样态转型的关键

在身体发育、心理成熟的人生阶段,高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显著提高、学习思考的方式会更加主动、对教学知识的选择亦会更加直接。学生的价值观念走向理智和成熟,自我意识走向明确和清晰,思政课堂教学理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当学生的各方面水平都发展至一定程度,思政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才具备充足的条件,只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3. 促成教学样态转型的保障

教育的过程是塑造人的过程,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离不开有优良职业风范的教师,构建和谐高效的思政课堂更离不开有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高中思政课程教材内容丰富、抽象、难理解,教学目标细化、分层、难完成,教师如果想深入了解思政教育的体系,实时把控课堂的节奏、生动的教学知识,就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良好的表达以及基本的研究水平。这样的教师才能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新的时期,为了保障思政教育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各高校大量开设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甚至有的师范学院专注于培育思政课程的教师,为中学培养了大批有丰富理论知识的青年教师。新的群体有梦想、有抱负、有激情、有能力,当他们加入思政课堂样态转型研究与实践的大军之中,转型必将翻开新的篇章。

三、寻路――思政课教学样态怎么转型

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思政课程教学新样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知识之后拥有分析、解决知识的能力,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让学生的思政课学习不再是拼体力、拼时间、拼题量,而是拼素质、拼能力、拼智慧。教学内容能被学生深入理解、学习之后能有所反思感悟、知识体系能够完整构建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新样态。

1. 转为深入理解型课堂

“深入理解”对于教师和学生皆有较高要求。教师要深刻理解思政教材内容,讲授前要梳理其中所蕴涵的多重内涵、完整意义和丰富价值,以直接、简洁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要主动思考、理解教材内容所蕴涵的价值和内涵,达到深度学习学科知识的效果。

如在《经济生活》中,教师在讲授“替代(互补)商品”时,必然会涉及绘制替代(互补)商品的价格与需求变化坐标图型。知识点的逻辑很清晰,即:供求影响价格,若A与B为替代商品,A商品的价格上涨,A的需求下降,B商品的需求上涨;若A与B是互补商品,A商品的价格上涨,A的需求下降,B商品需求也会下降,但通过习题检测往往发现学生错误率很高。

绘图的过程即思维转化的过程,学生注重背诵描述性内容,没有深层思考和探索,自然会频频出错。因此,对知识的内化与吸收远比死记硬背有意义,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取得分数上的增值,更重要的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 转为反思感悟型课堂

在讲授“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时,“木桶原理”被当做经典例证。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最长的板块而是最短的板块,以此来解释整体的性能状况会受部分的影响,关键部分的性能可能会对整体的状态起决定作用。

学生了解原理后,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有同学直接回答,自己和班级就对应了部分和整体。教学不应在此刻中断,教师应该继续追问,班级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过程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这样既使学生目标明确地进入学习状态,又有利于联结知识和实际,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3. 转为知识建构型课堂

能力生成离不开知识的结构化,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概括化和结构化的水平,其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才有可能有效地发展。转变教学样态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要高度概括知识结构框架。

如在教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时,教师让学生先阅读书本相关知识,概括出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并举例,以下为一名学生的内容整理:

以这样的方式将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体会两者的差异,自己举例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样的建构式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有提升,在逻辑思维上有加强,促进学生思维架构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不能止于知识,而要进入思维,学习不能止于接受,而要学会反思,知识不能止于拼凑,而要加以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政课教学转型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实现思政课教学“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培育素养”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贡和法.建构知识 提升能力 启迪智慧[J].新课程研究,2015(5).

[2] 贡和法.教学转型,应基于核心素养[J].新课程研究,2015(9).

[3]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4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核心素养一时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恰逢此时,贵州省教育d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举办的贵州省小学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本刊特别邀请参加本次高级研修班的贵州省小学名校长们围绕“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座谈会由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长钟海燕主持。现将本次座谈内容纪实如下,以飨读者。

核心素养与学校育人目标

主持人 钟海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大领域、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这是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是立德树人的国家模式。那么,具体到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我们应该如何推进?换言之,核心素养如何校本化实施?如何将核心素养与学校育人目标的科学定位有机结合起来呢?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实验小学校长 谭富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我个人认为是全面的,是能够体现学生发展中应该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我校在1998年提出了“六会”育人目标,到2001年增加为“十会”育人目标,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坚持、学会合作、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健康、学会守纪、学会创造”。将我校的“十会”育人目标与“核心素养”框架进行对照,我们认为学校的育人目标还不够全面,没有完全涵盖学生发展的基本素养,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科学精神”方面尚有欠缺;在“学会创造”“批判质疑”“学会健康”“健全人格”等方面的解读深度还不够。

我校提出的“十会”育人目标虽然比较肤浅,也够不全面,但是,我们作为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落实“做人、学习、劳动、健康、创造”等育人“关键词”,说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有根之典”,是立足中国教育实际和学生实际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红星路小学校长 柯玉明:我们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科学规范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着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为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我能成功!鼓励自己,天天成功!超越自己,一定成功!”的信念,形成了“理解、愉快、和谐、创新”的良好校风。

我校非常重视德育教育,逐渐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这种育人理念体现了新课改下学校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健康成长的关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着眼于大教育,践行在小细节”,将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做得扎实有效,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长的幸福,都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贵州省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 汪付珍:我们学校地处贵州省南部,属于老、少、边、穷的麻山地区。8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半数以上的学生为住校生,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我校以“自信、自尊、自主、自强”为办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吃在学校解忧愁、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

农村办教育和城市办教育不同。就像吃饭一样,在城市,如果学校提供的营养不够,家里可以给孩子“加餐”;但在农村,学校提供什么就是什么,家庭基本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额外的补充。因此,在农村办教育更需要深层次的思考,更需要为孩子搭建良好的平台。为了让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有人管、有人教、学得好、有亲情”,我校着力打造“像家庭一样的学校,像父母一样的老师,像姊妹一样的同学”的育人环境。

为了让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能够阳光、自信、自强、感恩,学校着重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成志于学”“审美雅趣”“学会改变”的核心素养。我们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及顽强的毅力;学会微笑、感恩与赞美,尊敬师长,友善乐群,乐于助人;学会情绪管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拥有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建设

主持人 钟海燕:教育的机会寓于课程之中,学生的发展寓于课程之中,课程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应该如何推进,请各位校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刘明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成长,应从其核心教育条件―课程建设的角度入手。《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在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有非常缜密的构建和安排,要求学校“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课程,注意城乡和各类地区的不同特点,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特别是在“综合实践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内容设置上,给予了学校很大的空间,这使得学校个性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有了充分的保障。

我校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意图、把握学生特点、挖掘教师潜能、凸显学校特色的基础上,以发展学生个性化成长为目标,重新整合学校课程。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使课程更加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比如,开设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打造学校特色为目标的社团活动;开设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礼仪修养的“校园礼仪与心理健康”课;开设拓展学生阅读量、提升阅读效率的群文阅读课等。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信心,拓展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同时积极探索此类课程的实施策略及有效评价方式,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目标。

贵州省贵阳市尚义路小学 覃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与管理方式、教师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我们都要从渐变中寻找新的规律和路径。作为基层校长,我们要秉承使命,推进学习与研究、改革与探索,积极践行核心素养培育。学校课程的再建构需要将核心素养的内容植入课程体系。在宏观层面,要遵循国家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中观层面,要分层拓展国家课程的目标体系;在微观层面,则要进一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强调其主体性和针对性。最终,实现三级课程的统筹协调,进行课程指导思想、目标、结构、单元设计的再建构,凸显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

主持人 钟海燕:课程是蓝图、是跑道,但最终落实还要回到课堂。核心素养培养要成为引领课堂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的变革要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以致用、关键发展能力的改革。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是什么关系?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请各位谈谈自己的

看法。

贵州省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 汪付珍:为了让学生们在学校长知识,我校实施了富有特色的“三化”“两心”课程及“四式”课堂模式。“三化”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学生课程品牌化;“两心”即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并开设了12大项29小项的特色校本课程,同时开设了民间文艺我会教、民间手工我会做、个性才艺我展示等个性化学生课程。“四式课堂”即自主课堂―我的课堂我做主、合作课堂―一个好汉三个帮、探究课堂―打破砂锅问到底、解疑课堂―柳暗花明又一村。几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为养成教育周,对学生进行“四自”教育。首先是自信,相信自己、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做一个阳光快乐的少年;其次是自尊,自我尊重、维护尊严、自尊自爱,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学生;第三是自主,自我管理、独立生活、主动学习,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学子;第四是自强,磨炼意志、乐观进取、敢于拼搏,做一个自强不息的少年。同时,还开展感恩教育、敬孝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社区,让社会更加文明、

和谐。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红星路小学校长 柯玉明:我们学校围绕“创建书香校园”主题,将“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形成系列课程,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少先队大队引领各中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班队会活动,让队员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并树立起自己的“中国梦”;利用“入队前教育”让队员们了解少先队队史、队旗、队歌、少先队员的作风等;利用重要节日,开展“瞻仰革命烈士墓”“明礼知耻 崇德向善”“祖国好 家乡美”“我的中国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将德育教育融入星级中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小干部、红星美德少年评选等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信念,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使活动不断深入人心。

核心素养与教师发展

主持人 钟海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象是学生,但主体是教师,广大一线教师任重道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如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刘明蓉:我们认为,一是要让教研修“活”起来。一支敬业奉献、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精、气、神”的代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教师的活力源于对专业的自信和对职业的热爱,而这两者间又有着相互促生的作用。因此,我们把打造参与度高、趣味性强、针对性突出的校本研修作为重点,让教师们在轻松、愉悦的研讨氛围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提升专业能力,找到职业幸福感。

二是要让团队建设“活”起来。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形成合力、取长补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能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可推广运用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建立资源库。我校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先后组建了名师骨干团队、学科教学团队、德育工作团队、体卫艺工作团队等,明确每个团队的领衔人、工作范围和具体目标,让教师的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团队可依托,都能在同伴的互助下共享资源,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贵州省贵阳市尚义路小学 覃弘: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和能力的提升,应以核心素养培育探索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是教师的使命认同。培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和培育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推行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是国家意志,每位教师都应该予以积极认同与响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个教育人有每一个教育人的

担当!

其次,教师要有改革的见识与实践研究的改进。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过程,也是教师专业适应、提升、发展的过程,只有研究才能促进教师发展。以教学各环节的新标准,促进教师适应改革的需要。教师备课时应注重分析学情,上课时应注重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布置作业要注重在课程标准下分层选择,评价要注重多元促进健康发展。以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建设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教研组抓实学科建设;备课组夯实有效课堂教学;项目研究共同体,聚焦教学的真问题,带领教师行动研究,探索校本教研新路径;跨校联合共同体,促进教师异质交流。

核心素养与教育评价

主持人 钟海燕: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六个改变”,其中第五点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事求是地讲,在其后的推进中,我们确实做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改革,但最艰巨的“纸笔考试”进展不大,特别是在2015年之前,并没有实质性和整体性的推进。而这不突破,核心素养很可能落而不实。对于这一点,大家有什么

看法?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实验小学 谭富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将对中国教育改革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核心素养”的,在改变学校的管理现状、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都不会存在太大的障碍,但困难的是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官员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与认识观念问题。

正如主持人所说的,“纸笔考试”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不彻底改变,就无法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这也是我个人最为担忧的现实问题。我校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把学校学科考试成绩评价占比从60%下调到30%再到20%;制定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这种以“全面发展”为基调的办学理念,在前10年的推进中是万分艰难的。对于家长、同行的一些评议,学校都可以耐心解答,但对于行政部门的评价,就很难解决了。问题是这些“评价”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能够全面影响学校和教师生存与发展的“致命性评价”。为了“迎合”一些评价需要,学校和教师不得不牺牲一些教育目标,在分数上下功夫。这是现实问题。

现在大家都热衷于课改,也在做一些“热热闹闹”的教育改革,但做成什么样,最后成效如何,就鲜有人关心了。如果要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成为惠及亿万学子的幸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从政策层面给予引导和支持。

总结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5

关键词:考核;教学;培养;边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49-03

《边防勤务学》是武警学院边防管理和边防指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构建学员专业知识体系和培养职业素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纯粹的笔试考试暴露出的种种弊端,教学小组对考试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基本实现了“学”与“考”结合,达到了考试的真正目的。

一、《边防勤务学》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定位

(一)“学”与“考”结合,实现考试的真正目的

考试的初衷,也是最简单的目的,就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科学技术对人才需要的发展,考试逐渐成了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检测校风、教风、学风的重要窗口。考核方式改革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改革本身,也不只在于教改成效到底如何,而在于考核方式改革是这一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考核方式改革是《边防勤务学》这一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考核方式改革作为改革尝试,是一个考试改革由点及面的推广过程,也是教学改革由部分到整体的思考过程。这是因为,考核方式改革,从表面来看,只是改变固有的考核方式,但从深层次考虑,考核方式改革必然会形成对本学科固有教学理念、模式、思维及规范的冲击和反思,如对授课老师和学生的重新定位,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工具运用的适应度思考等等。在教学课堂上,运用实例讨论勤务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浓度;在实训实践上,采用分组实践,想方案,实践方案,要求学生的全程参与;试卷编写上,力求实现以操作为主、理论辅之的理念,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将学习完全溶入教师的教学中,实现“学”与“考”结合,这样,考试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想”与“做”结合,体现应用型公安边防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一切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是学校建设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若按照人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将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划分为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1]。未来职业的定向性决定了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想”就是要站在学科前沿,科学预测未来职业发展和人才需要,真正做到“公安边防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公安边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做”就是要立足现有教学条件,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借考核改革促进教学。“想”是动力,“做”是实力,考核改革是凝聚力,将二者结合,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二、《边防勤务学》考试改革综述

基于以上目标,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边防勤务学》首先进行了考试改革,考试改革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考试试卷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新试卷考试将题型进行了改革,更注重强调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应用。基本题型以概念、情况处置及论述为主,特别是情况处置类型题将边境地区的突况进行了模拟设计,采用分析、应用原理、处置方法及规范流程四个方面要求学生进行作答,不仅突出了本学科的重点和难点,也解决了学生的未来公安边防工作中的应用难题。

(二)考试成绩由三部分成绩即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试卷成绩组成

新考试一改过去只看笔试成绩的做法,将考试成绩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试卷成绩,分别占10%、30%和60%,并加大了实训课成绩的比重。实训课是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实实习经历而改革的课程。边防勤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繁琐的实践规程,所以,从实质上说,加大实训课成绩所占的比重是趋势,也是未来教育的趋势。

(三)实训成绩细化标准

为了实现成绩的公平、公正与公开,实训成绩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整合学员与老师的信息资源,一改过去只由老师诊断给分数的做法。通过四个学生代表对其他人的熟悉度,可以快速观察实训成员的表现,并做出判断,与老师的分数进行平均从而得到实训成绩,相对较为公平合理。二是确定实训成绩衡量标准,明确了由学习态度、组织纪律、情况分析合理度、组织分工严密度和勤务实施规范度五个方面构成实训成绩,杜绝了凭感觉、凭印象给分数的现象。

三、改革实践中暴露的问题

(一)一项考试内容改革不能完全涵盖任职所需要一切能力的知识面

实践能力培养不是一个学科建设所能达到的,需要一个学科群的建设,需要几个学科的支撑,特别是行业类院校。《边防勤务学》在教学上是独立的,但在实践操作中,离不开《边境管理学》《边防战术学》《治安管理学》及《刑事侦查学》等学科的建设。与其说提高学生的勤务实践能力,不如说是提高学生未来从事公安边防工作的实践能力,所以,试卷考试只是一种形式,而非手段。武警学院是培养公安边防人才的高级学府,在专业课群的设计上,有独到之处;同时,还要实现国内专业领先之处。改革实践中,考试改革一直在做突破,但如何使得专业学科群集体上升,就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二)实训课暴露出课堂教学中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这一弱点

在考试改革中,实训教学为了突出学生全部、全程和全力参与,采取了小组实训的方式,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能力的培养与学习的结合中来,可恰恰是这种方式,使得一部分学生浑水摸鱼,投机取巧,不参与制作方案,不参与出谋划策,只是一味跟随,不劳而获,而这正反映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学互动设计不能形成与学生的交流等各种问题。

(三)考试评判标准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

在考核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分三项,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和考试卷成绩。在实践课成绩中,小组成绩两项占60%,个人成绩一项占40%。不可否认的是,平时成绩和考试卷成绩是水分最大的。在实训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各有分工,但组织是否严密,分工是否明确、合理,是否是群策群力不得而知,可能造成个别学生实际能力较弱,但小组中其他成员较强而将其掩盖;个别学生实际能力较强,但小组其他成员先天性不足而整体发挥不尽如人意,所以,不排除评判标准有偏颇的可能,进而决定了尽管有三项成绩,但依然排除不了考试评判标准与实际成绩的偏差。

四、以考核方式改革为平台创新教学,适合边防人才培养需要

(一)专业学科建设要体现提升职业能力素养的基本要求

公安边防警察是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一支力量,又是公安机关执法力量的组成部分。武警学院学生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党的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2012年8月,孟建柱同志又专门就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希望各级公安机关充分认识加强教育训练工作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地把教育训练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位置来抓,坚持以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为目标、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实战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创新教育训练理念、完善教育训练机制、深化教育训练改革,为公安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充分说明提升职业能力素养是首要问题。考核方式要体现这一要求,就要在训练中强化职业素养。基于公安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的要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忠诚可靠的卫士精神,突出警察礼仪文化,培养学生优良的工作作风;针对警察是特殊职业群体,不同于其他任何行政机关这一特性,实训实践中要强化学生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和战无不胜的战斗精神;面对于边境地区不同于内地的特殊环境,勤务考核中学生要体现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点,提高并体现学生职业能力水平

在我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种看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种观点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因此,素质教育不应游离于课堂之外,而是要进入课堂教学之中,尤其是主要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不改革课堂教学,不研究学科课程,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只有保证每堂课的教学都有质量,素质教育才能得以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的是,课堂教学在本学科的教学课时中占了很大分值。若想实现考核方式的实际作用,就得以课堂教学质量为基本点,提高教学传输力。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缺乏实践经验、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缺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手段和载体,如课程设计缺乏多样性、前沿性、实用性,这不但脱离了科学研究的规律,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学生不知不觉的状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未知领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思维中鼓励学生建立概念与方法的思维模式,修正思考路径;在变化多端的考试手段中锤炼学生确立原则与程序的唯一标准体系,形成未来职业定式。

从另一角度说,作为职业性教育的课堂来说,课堂教学并不能实现全部教学内容的讲授,于是就需要打破时空界限,将课堂教学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将“课堂”范围扩展开来,使课堂不再拘泥于时空的界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知识的学习,这便是实训实践教学。实训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地点的变化,实现了授课方式的变化,实现了学生活动方式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要求,从而使理论学习转化成社会实践,将知识转化成实用的物质。考虑到实训实践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不妨尝试以下路径。

1.以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为根本充实实训教学内容,一要体现边防勤务工作实践,二要适合教学实际,三要便于学生操作。

2.以实例教学和模拟教学为依托开展实训教学实践,有公安边防实例的,可以进行模拟角色教学,没有边防实例的,可以进行假设情景教学。

3.以实训过程的完整性和缜密性作为评判实训成绩标准,不刻意追求细节完美。

(三)教学方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考试试卷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考试仅是修学分、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必要条件,所以,学生也因为考试而变得缺乏正确的职业和人生规划,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又因为工作的定向性顺势地有了学习方式转变问题。对于老师,考试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学员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如果有一种方式可以替换考试来实现这一目的,老师是十分乐意尝试和运用的。

在任何一所大学,考试成绩是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业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甚至是基本标准,与学生评奖学金、评优等多种利益有直接关系。综合论之,考试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分配,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范围,并希望学生可以全程参与老师的教学,一些学生正在思考未来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并希望老师参与指点迷津。其实,考核方式的改革就是希望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哪怕是一点点也好。教学是持续的、稳定的且有计划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连续的、相对稳定的且有计划的过程。

(四)考核评价要细化标准,解决成绩中的冲突

以目前的考核方式进行分析,本考核有课堂随机考核、实训考核及试卷考核。特别是在实训考核中,对于标准有细化的必要。其中实训考核标准如表1。

表1 实训成绩考核

从此表中,可以看出,标准有些粗略,我们在实践中试做以下修改。

表2 实训成绩考核

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以上修改,通过尝试,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处理每一个细节问题,组长与组员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操作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认真完成任务。所以,细化标准还是有实际意义的。

五、结束语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考核方式就是实现这一艺术承前启后、春风化雨的点睛之笔。素质教育强调内化的过程,强调教育要深入到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之中,而不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知识灌输和记忆里[2]。2014年,主席在全军政治会议上,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所以,考核方式的改革就是要彻头彻尾地改革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公安边防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培养边防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华小洋,蒋胜永.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探究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教育领域也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调整和改革,创新了许多教学方式,提高了实际的教学效率。为了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迎合当前实际的英语教学发展需求,英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从形式上改变课堂教学风格,还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和体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同时,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英语课堂。因此,为了保证初中英语教学模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应现代人才的需求,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英语课堂进行改革和更新,建立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1]。例如,在教学Colors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勇于进取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掌控整节英语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不断探究、思考中完成相应的课程目标。由于颜色是学生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见到、感知到的东西,因此,在实际的课程学习中,学生也会呈现较高的学习兴趣。首先,在课程开始,教师给出几个英语句子,让学生尝试着理解colour这个单词的具体意思:①Whatcolourisyournewcar?②ThisdresstswellbutIdonotlikethecolour.③Hisyoungersisteriscolouringapicture.④Hecolouredthewallwhite.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这四个句子都含有colour这个单词。然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对句子进行合理地翻译和理解,指出四个句子之间的不同点,阐述colour的具体含义。最后趁热打铁,在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教师再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程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和短语,给出一些例句,请学生独立进行翻译。这样的教学引导十分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增强课堂英语学习氛围

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发现,英语课堂越来越沉闷,越来越安静,学生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说英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针对英语课堂上学生集体“失声”的现象,教师应该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用英语表达观点,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2]。例如,在教学Teenageproblems一课时,由于本节课程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开口说英语,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就青少年日常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这个阶段所面临的一些困惑。首先,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句型:“Doyouhaveanyproblemsinyourdailylife?(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问题?)”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在这一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学习上的压力、父母给的压力、和同学相处的问题……然后,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进行减压,很多学生会想到跑步、踢足球、打篮球以及听音乐等不同的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快就会把英语课堂变成一个交流的中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为语言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后续英语知识的讲解奠定了基础。最后,教师和学生进一步讨论,遇到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减压,会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教学引导,可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学生的生活、行为、思想等全都融入语言教学的课堂中,真正将核心素养应用于英语学习中。基于浓厚的学习氛围下的语言课堂,有助于学生将英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三、注重英语阅读和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方法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出现在学生的课堂中,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方式都对初中英语学习起推动作用[3]。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英语能力,这样不仅能深化基础英语知识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Thisisme!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和阅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英语内容的同时,着重强调学生英语写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深化英语课程学习目标。首先,在课程开始,教师可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英语水平,积极地进行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然后,学生开始积极地准备,他们调动大脑中所有可用的英语知识,完成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有的学生介绍:“Mynameis...Iam14yearsold...Iamahappyandsmartboy...”还有的学生踊跃交流自己的爱好,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学生不断地举手踊跃表达自己,使课堂学习氛围活跃了起来。最后,教师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完成由说到写的英语学习过程,鼓励并帮助学生把自我介绍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说和写的过程,注重对每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实时地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上的问题,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英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基础核心素养出发,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到英语课堂中的每个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7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考试方法

17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到了十的报告,这一表述进一步修改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做为一项党性、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作用不可估量。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已经成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的主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由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让学生对该门课程很不重视,旷课严重,达不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必修课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全国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上课内容“大”、“空”、“泛”,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课程内容的解析上,对社会的现实问题点到为止,没有用课本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解读,学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厌恶心理。

(二)教学规模庞大。在高校的公共课教学管理上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上课班级人数众多,往往达到100多人,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往往难以控制课堂,更别说是与学生互动。

(三)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采用的都是单纯的闭卷或开卷考试,非常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考核学生成绩是否合格,仅以单纯的分数为界线。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教学目标,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设是为学生形成高尚情操的主旨,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只关注试卷的成绩,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目标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首先确立重点考核目标

在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时,首先考虑课程中的考核重点,本门课的考核重点应该是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考核的重点应该是既要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也要考核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二)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教师队伍,在教学队伍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辅导员进行授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核心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长期发展中,高校应该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教师队伍,并在教学队伍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辅导员进行授课。高校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及党员建设,这是一群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人并具备相关学科知识的人,他们长期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辅导员加入思政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利于思政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成长。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性

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一个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传授者,学生则在下面默不出声,这种传统的讲授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学生只会在课堂上看报、玩游戏。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授课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增加课堂互动性是势在必行的。

1、第一节课内容形式创新,内容新颖

很多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已经开始进行课堂内容的传授,过于急地开始给学生灌输知识,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也有部分老师会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了解。在几年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如果精心策划一个团体辅导活动通过各种一系列小活动,借助团体互动,协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策划自我意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青春期辅导及生命教育辅导。通过这种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人生。

2、增加“教师与学生身份互换”环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在课堂上一站到底,学生在极少参与课堂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如果课堂增加“教师与学生身份互换”环节,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教学课堂中,先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某个知识点,以小级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的成果可以通过PPT演示,课堂发言展示,让学生做一回教师。通过这样的身份互换,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表达不同意见,在不同观点中进行思想碰撞,产生共鸣。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方法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该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具体做法有:

(一)书面考核改革模块

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闭卷或开卷考试往往是书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占40%-30%,这种计算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首先要对书面考试所占总成绩的分值进行改革,降低书面考核的成绩比例,增加实践的分值。

(二)增加课堂实践分值

在课程中增加了“教师与学生身份互换”环节,各小组以组长为中心,完成各种实践课程,教师对每次小组成果展示进行打分,为激励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对每个同学所扮演的身份进行一定的加分,比如小组长、讲解人员、创意人员、技术人员在课堂实践分值总数中增加5-10分。

(三)日常行为考核,辅导员(班主任)评分

辅导员(班主任)是在课堂之外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日常表现最了解的人,如果该生在校期间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或打架、斗殴、闹事,会第一时间反馈到辅导员(班主任)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内情,在给学生打分时即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减。

(四)课堂教师评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比如出勤情况、学习主动性、完成作业情况进行打分。

最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期末成绩汇总应如下表:

改革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的项目变得复杂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它改变了传统考核模式中以书面考核以主,学生以记忆课本内容应付考试的局面,有利于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形成懂法、守法的公民。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8

一、打造高效课堂之缘起――时展的要求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而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体系,必将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

“核心素养体系”建设不仅挑战我们现有的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同时也拷问着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素养,从概念转向行动,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2.新高考招生改革的要求

新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把目光投向考生的综合素质,既反映出我国对人才标准的现实反思,也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求。而目前课堂教学僵化固化弱化的现状与新高考招生改革的要求严重不适应,因此,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需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明确指出要“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因此,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应对“互联网+”给教学与学习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并重构教育教学模式,无疑是现代学校最重要的目标追求。

二、打造高效课堂之出路――智慧课堂的思索

传统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状态,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学生只在听教师讲,几乎不动脑、不动手。传统课堂弊端造成的被动、依赖、低能、低效、重负等后果,与国家号召立德树人、培养创新人才等要求背道而驰。

如何变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今天,高效课堂之“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如何达成?出路在何方?当我们遇见台湾“TEAM Model智慧教室”互动教学系统时,一直困惑亟待破解的思索有了初步的答案,那就是:借力智慧教室,培训智慧教师,建构智慧模式,打造智慧课堂,追寻智慧教育――打造学生主动乐学、提升素养的优质高效的课堂。

“TEAM Model智慧教室”(见图1)是集“T-课堂教学”“E-评价”“A-诊断”“M-补救”为一体的互动教学系统,它透过具有便利、效能、智慧等特性的科技教学辅具与系统,提供课堂教与学服务。

在TEAM Model概念下的教学环境发展,其重点不只在于软硬件的系统功能操作训练,更重要的是将科技融入教师们的教学策略中,发展出科技创新教学模式,使课堂展现“三动”――生动、互动、主动的活络氛围,结合云计算的辅助,达到“三精”――精确、精致、精进――的教学效果,进而实践“三适”――适时、适当、适性――的教育理想,成为具有展现力、洞察力与调和力的智慧课堂。

TEAM Model智慧教室这些强大的优势和功能,契合了我校对高效课堂的目标追求,因此2014年9月我们在全校60个班级全面引进TEAMModel智慧教室以及学校私有云平台IES教学专家系统,达到智慧教室全覆盖,其目的是通过借力TEAM Model智慧教室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打造高效课堂之模式――智慧课堂的初探

1.“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我们借力TEAM Model智慧教室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一套可复制的“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见图2)。

“5”就是基本框架五环节:课前预习先学,课首问题反馈,课中合作研讨,课尾当堂巩固,课后拓展提升。

“33”就是“前提”“关键”“核心”三个“三”。

前提――学情三反馈:课首先学问题反馈,课中合作研讨反馈,课尾当堂巩固反馈。

关键――释疑三选择:80%以上学生懂得的问题,以对学的方式解决;30%-80%之间的学生懂得的问题,以群学的方式解决;30%以下的学生懂得的问题,以教师精解的方式解决。

核心――课堂三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的不讲,即使教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贯穿“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和灵魂是学教关系的三大变革,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与多学少教。

“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导下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直接理论依据是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见图3)。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从学习金字塔中我们不难发现,听讲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而讨论、练习和教别人是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被动状态下的学习效率低,主动状态下的学习效率高。这给我们实行“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撑。

美国约瑟夫・特雷纳曼通过课堂教学测试发现:教师讲解15分钟,学生能记住41%;讲解30分钟,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3%;讲解40分钟,则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0%。可见,教学并不是给予,而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获取;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讲解时间的长短并不成正比关系。

3.“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追求

(1)构建促进主动乐学课堂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以活动为主线,通过IRS的投票即时反馈、抢权、挑人等功能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乐学乐思。

(2)构建提升学生素养课堂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攻方向,以能力和思维训练为主旨,通过实物提示机、IRS的抢权等功能全面培养学生思维、交流、表达、独立、组织等综合能力,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活力课堂。

(3)构建实现优质高效课堂

以TEAM Model智慧教室为依托,训练过程为主线,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内解决问题,向课堂要质量的同时,还通过IES诊断补救平台统筹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时间,实现两个个学习的沟通、衔接和互补,从而拓展校园的功能。

4.“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措施

为推进“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规范课改制度建设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在课改的前半年,学校已着手建构与推进工作,校级领导、全体行政人员、各年级骨干教师均按计划参加校外与校本培训,召开了多次征求与论证会议,制订了《上杭一中课堂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工作方案》《上杭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关于成立上杭一中课堂教学改革领导与丁作机构的决定》《关于成立上杭一中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决定》《上杭一中关于聘任学科主任的决定》《上杭一中教研组长工作职责、上杭一中年段备课组长工作职责》《上杭一中关于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的意见》《上杭一中学科长工作日志》《上杭一中教学反思制度》等一系列方案措施,做到各项课改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实行行政推进。课改工作是学校的重心工作,是学校研究决定的教学给作,必须克服困难,按计划实施推进。为此,学校成立了多方面、多渠道的推进职能小组,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2)规范学习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和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灵魂。

一是优化学习小组的成员结构,构建小组文化,增强小组的学习动力和凝聚力。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应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分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二是强化培训小组长和小组,给高效课堂配上强劲的发动机。通过培训,明确小组长的作用和小组长与教师的关系,以指导学生搞好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三是完善小组考评机制,让常态化的考评促进小组建设。

四是完善促进学习小组建设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3)实化教学教研路径

做实校本教研是我校扎实开展“533”智慧课堂教学改革的最佳路径。我们把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为备课组校本教研成果的集中展示开放周,做到“一月一主题”,通过示范引领、主题研讨、同课异构、模式建构、同人同题二次教学、赛课晒课、经典课例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等形式,精心打磨“533智慧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

(4)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推进基于智慧教室下的“53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智慧教室在课改中的作用,智慧教室推进小组努力做好智慧教室相关工作,确保智慧教室设备的使用培训到位,让教师们积极投身到新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中,为智慧教室下的“53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好信息技术的保障。

(5)细化后勤保障

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课堂教学改革后勤保障工作小组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以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建设必要的各种教学硬件设施,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

四、打造高效课堂之效果――教学相长的惊喜

1.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导学预习、先学后教、合作学习、课堂展示为抓手,积极开展班级小组建设和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学生的学习、实践、交流、表述等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测与假设的能力、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和反思与评价的能力等几方面。

实践一年,“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取得初步的成效,在2014-2015学年期末市统考中得到了初步的验证。如,我校2017届高一年级生源状况非常特殊,录取分数和平均分在全市一级达标校(除上杭二中)中居倒数第一,经过一年的努力,高一下学期的市期末质检中各科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语数英理化生均摆脱倒一进人中下水平,其中物理和数学分别居第三和第四位,年段优秀率也有较大提高。

2.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到专业成长

上杭一中全面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透过师生互动反馈的“三选择”,定锚课堂的“三反馈”活动,来实践以学定教的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和实行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为适应未来学校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打造起一所“互联网+智慧学校”。2015年5月,上杭县县长谢海波专题调研智慧教室建设项目,进入教室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充分肯定了上杭一中的智慧学校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目标及实践成果。2015年5月,由我校王文坚老师执教的“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课在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高中课型创建博览会上获特等奖,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在2015年两岸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我校选手取得优异成绩,13人参加赛课10人获奖,李东荣、陈世衍、陈曙霞3人荣获特等奖,另外,还有3人荣获一等奖,4人荣获二等奖。

五、打造高效课堂之愿景――智慧教育的引领

上杭一中将TEAM Model智慧教室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旨在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即“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智慧学校,践行智慧教育,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想,达到适性扬才、公平均质的境界。(见图4)

近期目标(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建没智慧教室,培训智慧教师,探索和实施基于智慧教室的“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中期目标(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建设智慧学校,打磨智慧课堂,形成较为完善的“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远期目标(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争创智慧示范学校,践行智慧教育,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高中智慧教育发展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智慧教育,让教室变身成为智慧课堂。真正的智慧教育是一个生态圈,一个必须整合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并能够有效带来教育质量提升的生态圈。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的引入范文 下一篇:无机化学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