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利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2 17:16:00

循环利用的意义

循环利用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F3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028-01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其双赢互动性是极富有成效的。农业循环经济是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把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其有效的实施,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全面强化村容整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实现持续发展,建设新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展循环经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1.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1.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是产业化的生产,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农业就业机会。

1.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资源可以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1.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它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美”的思路,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坚实基础。

2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与实施方法

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在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之间,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产业联接等有效动作,建立相互依存、协同作用的闭合的产业体系。目前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主要有四种模式:

2.1 沼气开发型

这种模式是以沼气池为纽带,将种养加与沼气池连为一个循环链。可以将农作物的秸秆与牲畜粪便变成沼气,沼气液再还田施肥,生产出绿色农产品。

2.2 绿色生产型

以生态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循环模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2.3 立体种养型

这是以立体农业为特点的循环模式。如种养结合的林间种草养禽,林草为禽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和饲料,禽吃害虫和粪便肥田又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经济收入。

2.4 生态果园型

该模式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依照系统工程的方法,在某一特定的丘陵山地区域内,因地制宜规划,统筹山地水土流失防治,发展沼气能源业,综合利用牧草与沼渣以及牲畜排泄物,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实现高效低耗之目的。

3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循环经济的对策

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广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业循环经尽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并且面临着许多因素制约,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公众的共同努力,以求有效推进农村经济的有序而快速发展。实际发展中,要切实把握以下六个环节:

3.1 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和落后意识,增强农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培养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2 完善政策法规,建全长效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还必须有政策引导、法律支撑和加大资金投入。应在现有的法律的基础上,加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特别是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法规。同时,政府还要建立一系列促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管理办法,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3.3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循环经济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者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太高,农业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主要包括:遗传工程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农业生态技术、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区域生态经济管理、绿色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栽培技术、农业节水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

3.4 要健全中介组织,强化优质服务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社会中介组织可以起到重作用。一方面,他们可以把政府、农业企业、社会公众以及各种科研机构、网络等有机联合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公司,及时提供循环农业生产、消费过程中所需的人力和生产资料与技术上的指导。

3.5 要总结试点经验,推广综合模式

不同的地区具有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特色的农业资源要依据实际情况,创新具有区域个性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对以沼气、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和以有益生态食物链技术为中心的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要加强示范和推广,并及时总结经验。结合各地市的实际加以吸收、转化和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模式。

3.6 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建设,使其依照市场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农业循环经济要真正获得普及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加快循环农业产业化步伐。另一方面,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循环农业产品应紧跟市场步伐,在满足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冯之俊主编,循环经济导论[J].人民出版社,2004,(11).

[2]吴越,翁伯琦.浅议循环经济与中国农业统筹发展 [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1).

[3]李阵雨,黄少安.制度失灵与技术创新――农民焚烧秸杆的经井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05).

循环利用的意义篇2

[关键词] 水循环 课程资源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22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课标上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本节教材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发现这部分知识跟必修教材其他章节内容联系较大,试图整合相关资源,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现将自己的设计思路整理成文字,以就教于同行。

导入:借助歌曲《长江之歌》导入。(利用课间,播放音乐,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长江之歌》内容的选择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埋下伏笔。)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活动探究一】水体分类

1. 课件展示长江流域示意图,请学生说出长江流域有哪些水体形态。(我们就生活在长江边,联系生活,帮助学生把已有知识和教材内容整合,掌握水的三态,延伸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实现循环。)

2. 结合水圈的构成图,根据水体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给学生第二种分类方法,运用地理思维全面认识地理事物。)

3.目前人类直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包括哪些水体?

归纳:湖泊淡水、河流水和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0.3%,占地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为本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作好铺垫,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承转:我们应该注意节约用水。作为南京人,我们的生产生活水源主要来自哪里?(呼应长江,保持主线贯穿。)

【活动探究二】河流的补给形式

《长江之歌》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你来说说长江水主要来源有哪些?(结合教材图3.2)

分析归纳:大气降水――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河流流量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冰雪融水――河流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湖泊水、地下水――与河流互补(水往低处流,谁的水位低谁就接受补给)。(呼应导入,引入河流的补给方式,把教材的图片形象化、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升课堂效率。)

承转:长江各种补给形式中最主要的来源是大气降水,那么大气中的水汽又来自哪里呢?(海洋)长江水去哪了?(海洋)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长江水始于海洋,终于海洋,形成了连续的循环过程。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 水循环的过程

【活动探究三】水循环的过程环节

根据长江水始于海洋终于海洋形成循环过程:请用简图表示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结合教材图3.3),完善水循环的示意图。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提问:水循环联系了地理环境中哪几大圈层?

归纳结论:水循环的概念,即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分类: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把学生原有的水循环的概念和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结合,改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主动参与整个过程,强化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通过活动印证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2.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探究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请结合以下素材分析水循环对地理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总结出水循环的意义。

(1)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入海而不枯竭?结论:水循环促进陆地水体不断更新,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三峡电站发电的水能资源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舟山渔场能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呢?结论:水循环是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过程之一,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长江三峡、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通过补充的问题材料,学生结合教材得出结论,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意义,同时为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作好铺垫。

循环利用的意义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国家责任;企业责任;消费者责任

中图分类号 X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36-06

目前,我国各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紧迫性已达成共识,国家也已经颁布了《清洁生产法》、《节约能源法》等相关单项立法,但是循环经济基本法以及一些重要领域的立法仍付诸阙如;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循环经济促进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管理体制等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较差;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和内部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一切社会成员在生产、流通、消费、决策过程中的具体行为都要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由于自愿履行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法律制度对于增进人类交往中的相互信赖和合作、抑制任意和机会主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立法合理界定法律关系主体的循环经济促进义务与责任,对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的基本含义

1.1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是一种法定义务

对于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法律责任,是一般意义的法律义务的同义词,即第一性义务,包括法定的作为不作为义务。狭义的法律责任则是指违法行为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1]本文主要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法律责任的概念,即主体基于特定身份负担的角色义务以及对特定事项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成果负有的积极助长义务。

笔者以为,循环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与循环经济促进有关的生产、流通、消费、管理活动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生产者、销售者、回收利用者、消费者、中央和地方政府等。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则是指这些主体基于不同身份对循环经济负有不同的积极助长义务。

1.2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分担积极助长义务,各自承担角色责任。主体的身份、职能、优势不同,承担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内容就不同。从主体角度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不仅仅包括生产者责任、销售者责任、回收利用者责任等企业责任,还包括国家责任、消费者责任。

国家、企业、消费者并存于一个社会共同体,对发展循环经济共同负有不可推卸的积极义务。“相关力量之共同合作、相关当事人之共同负责及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事务才能达到个人自由及社会需求一定的平衡关系。”[2]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和处置各个环节,需要利害关系各方的广泛参与、协作和共同努力。要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范例也表明各利益群体共同履行责任、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在德国,由生产者、销售者、生产者责任组织、再生利用和处理业者、消费者、地方政府回收利用机构、政府主管当局共同参与的废物管理体制,既节约了管制成本,又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了废物管理效率。欧盟国家在总体上虽然一直强势推行延伸生产者责任,但产品导向环境政策总体上仍然是经济刺激和命令-控制手段的混合体,产品环境责任被视为一种分担的责任。

1.3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以清洁生产、能源节约、生态设计、可持续消费和环境友好的废物管理为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法律责任体现为主体在生产、流通、消费、政策制定等各种活动中为推进循环经济履行积极助长义务,虽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控制始终是循环经济促进的主要内容,但是参与人类经济系统循环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其它物质和能量,如政府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消费者教育、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活动、开发生态住宅、发展生态农业、居民为生活垃圾支付处理费等活动,未必与产品直接有关。因此循环经济法律责任不应以产品责任为限,其内容应涵盖更广义的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管理、绿色消费活动。有学者认为,循环经济立法主要应调整六个方面的社会关系,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废料回收与再生利用、绿色消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循环农业”[3]。

2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设计的理论依据

环境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理论是制定环境政策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设计也应当以它为逻辑起点,从中吸取理论的营养。环境法基本原则对循环经济法律责任配置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1 经济学理论基础――环境外部性及其内部化理论

2.1.1 环境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指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即当事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好的、积极的影响为正外部性,坏的、消极的影响为负外部性。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是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差异。外部效应会导致价格扭曲,信息传递失真和经济效率的损失。企业或个人进行决策的时候,总是将私人实际承担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如果无需对外溢成本进行赔偿,就会倾向于过度从事此类活动,如果不能为外溢收益获得补偿,就会倾向于减少此类活动。环境污染是负外部性的典型范例。

2.1.2 外部性内部化的思路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政府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两种主要力量,但都有其局限性。环境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最佳污染水平――减少一个单位的污染或废物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减少它的边际社会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总体福利最大化。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需要成本收益分析的支持,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维持最有效率的环境外部性水平,至少应当选择能以最低成本达成目标的手段。

2.2 环境法基本原则

2.2.1 预防优先原则

一般认为,环境预防行为有三个层次:对具体环境损害风险的抵抗、对环境危险行为的预防、对未来环境的预先保护。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强调废弃物管理遵循抑制产生、减少产生、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的先后次序,体现了“资源预防”的精神。

2.2.2 环境合作原则

政府、社会公众、企业等所有环境使用者,都负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国家与社会力量在环境保护领域必须共同合作。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强调分工协作,就是这一原则的集中体现。

2.2.3 环境责任原则

(1)污染者负担。强调环境使用者自行负担成本,积极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和排除对环境造成的负担。

(2)共同负担。如果环境污染和损害无法确定的归属于某一主体,则以整个社会的费用来负担预防、整治责任,此时国家、社会公众成为责任主体。

(3)集体负担。环境污染和损害的成本与费用可以由造成同一污染类型的污染者全体负担,以弥补个别污染者负担能力的不足[2]。

污染者负担是环境责任的基本原则,但在污染者不明、赔偿能力不足等情形,共同负担和集体负担有其价值。各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律中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和公众责任的配置,都体现了环境责任原则。

3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的内容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的主要包括国家责任、企业责任和消费者责任,下面以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和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及相关立法为例,对其内容作简要说明。

3.1 国家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

传统的废物管理体制是由纳税人付费、政府运作的,制造商产品的环境影响外部化为社会成本,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公益性特点,产生外溢收益。国家干预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国家应发挥在循环经济促进中的主导作用,对于负外部性予以抑制,对于正外部性进行补偿,充分利用强制、促导、参与等手段,引导和规范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范式转换。国家责任的具体内容是:

(1)制定并监督实施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基本法律、政策、标准和要求。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者,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应发挥其优势,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并监督实施。

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和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都规定,国家有责任按照推进循环型社会的原则制定基本的法律法规、政策、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标准并强制执行。

(2)直接管制和间接诱导措施相结合,确保企业、国民履行循环经济促进义务。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成本往往高于利用原生材料,由此形成循环经济的成本障碍。国家应积极运用直接管制和间接诱导进行约束和激励。如国家通过命令-控制环境管制迫使经济主体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运用经济激励、示范、信息提供、环境教育等手段鼓励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活动,对私人履行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社会自我管制。

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规定,国家有责任采取管制的或其它必要措施,确保企业履行抑制废弃物产生、采用环境友好设计、提供必要环境信息、回收和循环利用资源的义务,并为企业产品环境负荷的事前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当循环利用和处置产生环境保全上的妨害时,国家将采取措施要求所涉企业排除妨害、恢复原状并承担费用。设立一个由企业出资的基金,以解决企业无力负担时的费用承担问题。国家还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公众履行抑制废弃物产生、使用再生利用制品、协助政府和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的义务。国家还应确保地方政府制定、实施正确的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政策。

(3)直接履行废物管理者责任。企业责任和消费者责任固然可以使外部性内部化,但是有时缺乏效率和可行性。对于废物的清除,市政部门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由其承担一般生活垃圾的清除以及无主的、不能利用、产生者不打算利用的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理的行动责任。国家建设废弃物收集、处理基础设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国家在履行这一责任时,虽然可以委托私人企业为之,但是仍由国家承担最终责任。如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规定,公共清除人负担最终清除责任。

(4)履行作为环境资源、产品的消费者的责任。国家机关是最大的消费者,也要承担消费者责任,尤其是国家机关的守法对于私人有强烈示范作用,因此在诸如政府采购等活动中要力行资源节约、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的义务要求。

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规定,政府、公共机构在制定规章、政府采购、发包工程、签订合同等活动中,优先考虑采用或购买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经久耐用、易于修理、可重复使用、可再生利用、少污染的产品或者用再生材料制造的产品。

3.2 企业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

企业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主要围绕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设定。在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经济循环中,产品无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是以生产者责任为中心的。因为生产者最有能力了解产品的环境风险、控制产品环境影响,将研发、回收、再生利用的成本计入产品价格,转移给最终消费者负担。生产者决定产品设计,能够在源头减少产品的环境影响。“以生产者作为切入点引入外部激励,可以保证激励信号更为顺畅地在产品链上下游传播,更好地起到减少废弃物、鼓励再生利用的作用。”[4]生产者责任的具体内容是:

(1)采用无毒、易降解、能耗少、耐用、便于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环境友好产品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包装。

(2)采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和能源消耗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对生产过程的废料、余热等综合利用或提供给其他企业利用。

(3)回收利用消费者使用后废弃的产品。

(4)提供关于产品成分、耐用性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环境影响的信息。

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规定的生产者责任内容包括:设计、制造、销售的产品必须可重复使用、经久耐用、使用后能够安全地再生利用或以环境安全的方式处理;在产品制造过程优先使用再生废料;产品标签标明污染物、再使用和再生利用的接收、押金支付安排等信息;接受回收的产品和使用后的残余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或处置。

为缓解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英国1989年的《电力法》规定了可再生能源供电配额制。以法律形式要求每一个地区电力公司承担“非矿物燃料义务”(NonFossil Fuel Obligation),即提供一定比例的用非矿物燃料(如风力、太阳能、沼气、生产生活垃圾、潮汐、地热)生产的电力[5]。

3.3 消费者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

产品交付后即处于消费者实际占有控制之下,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和处置方式对资源节约、回收、循环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决定着生产的方向、规模和程度。消费者可以通过“绿色购买”影响市场竞争,从而间接影响生产者行为,成为法律责任之外促使生产者改进设计和清洁生产的一大推动力。另外,国家和企业履行其各自的循环经济促进责任需要消费者的参与和协助。没有消费者的协助,生产者难以顺利回收自己的报废产品。消费者责任的具体内容是:

(1)消费者通过支付价格为产品的环境影响承担经济责任。

(2)消费者有义务协助生产者收集、分类、循环利用废物,遵守相关集中收集、处理的法律规定。

(3)可持续消费义务。

日本2001年实施的《家电回收法》规定消费者有回收和循环利用废弃家电以及负担部分费用的义务。 奥地利、德国等国通过实施押金-返还制促使最终消费者缴回废弃物。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规定公众有责任抑制产品变为废弃物、促进产品的适当循环利用;遵守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适当处置产品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尽可能长久的使用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

4 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配置――以产品废弃后管理为例

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内容前文已经述及,但各方法律责任的妥当配置仍需根据具体国情衡量,尤其是产品废弃后管理,收集、分类、再利用、再生利用,有关法律责任、行动责任、经济责任如何在主体间分配,关乎社会公平、经济效率和各方利益,需要进一步探讨。

4.1 欧美的认识分歧――延伸生产者责任vs.延伸产品责任

1990年瑞典的经济学家Thomas Lindhqvist提出延伸生产者责任(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简称EPR),迅速风靡欧洲和整个世界。EPR主张产品使用废弃后的管理责任应从以往的政府和一般纳税人转向生产者,从而使原有的生产者责任向产品生产过程的上游和下游延伸,由生产者负担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控制的主要责任,包括行动责任、经济责任、信息责任、赔偿责任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盟通过有关包装物、汽车、废旧电子电器等的多个指令强势推行EPR,使之成为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指导原则。

EPR在美国受到部分学者和环保主义者的支持,也遭遇了产业界的顽强抵制和一些人士的批评。有人担心制造商因此成为垃圾回收专家而忽视产品的消费品质。因为仅仅从环境因素考虑产品设计,生产者或许因为金属更易于回收而弃用塑料,罔顾后者便于加工和消费者使用的优点。还有人担心实施EPR可能会与反垄断法产生潜在冲突。由于规模经济的需要欧洲实施回收利用的生产者责任组织都是全国范围的私人垄断,如德国的DSD,拥有的遍布全国的回收网络,废物产业高度集中,非DSD合同方的承运人和再生利用厂商的生意难以为继,纷纷破产,再生利用行业的有效竞争受到阻碍。这种经营者的联合经营因为其反竞争效果为美国传统的反托拉斯法所禁止[6]。

1996年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提出“延伸产品责任”(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又称 product stewardship)的概念,认为控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责任应当由消费者、零售商、地方政府、制造商等产业链上所有成员分担,而不应单独强加给生产者。“延伸产品责任”的责任方式较之EPR更灵活多样,可以是经济责任、行动责任、也可以是仅仅提供消费教育――告诉人们如何循环利用。延伸产品责任和欧盟的延伸生产者责任最大的不同在于,产品环境责任由产业链上所有成员分担而不仅仅是生产者,倡导建立企业自愿的、符合成本收益的回收利用体系。

美国联邦环保局认为,“单独让生产者承担责任不能产生根本性改变,只有包括销售者、消费者、现有的废物管理机构在内的共同努力才能寻求一个可行的符合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epa.gov/epaoswer/nonhw/reduce/epr/about/index.htm#content#content)“延伸产品责任”是欧洲EPR制度的分支或改进。虽然生产者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较之产品链上的其余主体在降低产品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方面总是处于最佳位置,强调分担的责任而不是完全的生产者责任,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接受。(Gary A. Davis, Catherine A. Wilt,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 A New Principle for Productorien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epa.gov/epaoswer/nonhw/reduce/epr/docs/eprn.pdf)美国加州2003年《电子废弃物再生利用法》就是这种理念的集中体现。它规定,消费者在购买新电脑、电视机等产品时预付6-10 美元的处理费,由零售商负责收取费用并上缴到指定政府账户,由政府利用这一资金组织、补贴再生利用行动。生产者仅负责提品标签上的环境影响信息、提交关于产品所含有毒物质淘汰、再生利用改进的年度报告。

美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回收网络不像欧洲国家那样具有可行性[7]。由于可以低成本取得纸、塑料、金属等原材料的供应且废物处理空间相对充裕,加强环境管制的需求不象欧洲那样紧迫。加之美国的政策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产业集团往往能够通过宣选战、游说国会等强力影响环境决策,所以美国至今没有制定联邦层次的EPR立法,也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回收利用网络,而是希望通过消费者教育、提高环境意识,鼓励生产者、销售者和政府合作等自愿方式而非强制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欧盟国家则相反,人口稠密国土面积小,缺乏充足的废物处理空间,加之欧盟委员会技术专家治理的特点,在政治上较超脱,不易受利益集团的影响,欧洲政策文化强调等级、权威、服从,因此EPR立法得以在欧盟各成员国顺利推行。

4.2 关于EPR的限度与妥当性的探讨

实施EPR贯彻了污染者负担,推动了环境政策从关注污染排放等生产过程的外部性转向关注产品本身的外部性的转变。生产者承担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责任,能减轻政府废物管理部门的经济负担,激励生产者减少资源消耗、使用再生原料、采用生态友好产品设计,无疑具有进步意义,欧盟国家通过推行EPR,的确达到了降低废弃物填埋污染和提高循环利用率的目的。但是EPR目标的实现,要求满足一定先决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既符合成本效益又可以高质量回收利用的产品设计;销售回收产品的旧货市场的发展;回收体系的建立;所有决策者都能获得充分信息。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EPR的效果就要打折扣。有学者指出,对一些复杂产品而言,欧盟的EPR项目并没有提供预期的生态设计诱因,政府监督成本也增加了[8]。

4.2.1 EPR改进产品设计的效果难以达成

主要原因是EPR面临个别责任和集体责任方式的两难选择。

在实施EPR时,企业实际回收、拆解、循环利用自己的产品,或者企业按自己产品的实际处理成本和环境影响承担废物管理的经济责任,称为个别责任方式。同行业企业委托生产者责任组织代为履行回收利用行动责任,按产品类别、市场份额而不是根据各自产品的环境影响付费,称为集体责任方式。

EPR的效果高度依赖产品链末端的价格信号和反馈会改变设计和生产决定,因此,个别责任是其有效性的前提。但个别责任在实践中很难推行,因为追踪、分类不同生产者的数以百万计的产品、评估每个产品处理成本的交易成本巨大。对于电子电器等复杂产品,EPR的交易成本,包括生产者单独收集、跟踪管理废物、拆解与处置等,很可能超过这些产品的环境利益。为解决个别责任的高成本、搭便车和孤儿产品问题,许多欧洲国家实行按市场份额付费的集体责任体制。较之个别责任,集体责任形成规模经济较为经济可行,但冲淡了必要的价格信号,降低了采用环境友好设计的激励。 “如果集体责任是实施EPR的主要机制,指望EPR带来一个环境友好设计的时代,改善产品的环境表现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8]

4.2.2 EPR不能保证可持续消费

有些学者认为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才是加速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全球环境退化的首要驱动力。EPR把重点放在生产者责任或增加循环利用上,不能遏制消费者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消费者或许会选择更少包装的产品而从长期看并不会减少消费本身,因此这种针对消费的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政策是舍本逐末的。[8]

4.2.3 EPR导致了政府管制的加强,存在管理可行

EPR看上去是一个市场导向的环境政策,但实质上导致了政府管制的强化。EPR立法在诸如标签、报告、回收、再生利用、材料选择、产品设计等事项上都包括了实质性的政府干预。欧盟在颁布WEEE指令之外,又颁布了ROHS指令,要求强制性从产品中移除有毒物质,这表明单靠生产者责任不足以充分刺激生产者从产品中移除危险物质。实践表明,是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的禁令而不是EPR促进了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全球性改变。“ROHS直接把政府塞进制造商的研发实验室,在产品设计改进方面似乎是更强有力的推进者。”[8]

管制者很可能面临监督和处罚违法者方面的巨大监管成本。这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难以忽略不计。把责任配置给生产者,然后政府监督执行,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基于管理可行性考虑,EPR的适用是有限度的。

4.2.4 EPR偏离了经济资源分配与运用的公平性

谁是污染者?生产者生产的是产品而不是废物,产品的外部性比如废物处理成本和环境影响是由消费者的消费决定引起的,不是生产者的生产决定引起的,一定意义上消费者才是外部性语境下的污染者,不能简单把责任完全归于生产者。

4.3 EPR的替代选择

与EPR有类似的上下游利益但是交易成本较低的替代的政策工具有预付回收利用费、押金-返还、循环利用补贴等,理应得到足够重视。

预付回收利用费(Advance Recovery Fee, 简称ARF)是要求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向国家支付额外的费用来资助循环利用。收费标准取决于产品体积、重量、类型、成分和环境影响。ARF还为企业保留了创建自己单独的回收利用系统的可能,它可以是一种“行动或付费”(playorpay)的选择性体制,公司如果认为创建单独的回收利用系统更有效益或能提高竞争力的,可以选择自己行动并免于付费。ARF的优越性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个别责任,从而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一方面为政府建设、运营废物管理基础设施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此外还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环境成本和处理成本。

4.4 初步结论

(1)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的配置应注重成本收益分析。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责任应当分配给产品链上能以最低成本避免污染发生的人,即考虑不同责任配置的交易成本。生产者责任的成本收益应当与政府责任、零售商、消费者责任的成本收益相比较。EPR的制度价值还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类型评估。即便有生产者责任的强烈的理论根据,考虑到实施问题,可能需要做出次佳选择。与EPR具有类似的上下游利益但是交易成本较低的替代的政策工具的研究应当加强。

(2)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配置要考虑具体国情。美国、欧盟国家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它们对EPR的态度分歧。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主体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笔者以为,生产者应当负担对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控制的主要责任;同时,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引导、持续的促进、保障必不可少;消费者履行可持续消费义务、积极参与和协助企业与政府的循环利用行动至关重要。仅仅延伸生产者责任,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3)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承担应当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过多的环境管制带来巨大的管制成本,固然不受欢迎,但是过分强调自愿遵守也是行不通的。德国的经验是“在废物管理方面,依靠企业自愿履行只有在符合成本收益或至少是有竞争利益时才是可行的,没有适度强制,私人和企业一般不会情愿承担循环利用成本。”[9]在市场经济、解除管制的大环境中,国家一方面应当通过经济激励诱导社会自我管制,另一方面还应为私人经济主体的自由决定设限,以保证公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文显. 法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1.[Zhang Wenxian. Jurisprudence [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P 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9.121.]

[2]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186~191.[Chen

Ciyang. Environmental Law[M].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2003. 186~191.]

[3]王灿发,李俊红.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J]. 中国发展观察, 2007, (8).[ Wang Canfa, Li Junhong. Study on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Legislation [J]. China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2007,(8).]

[4]张晓华,刘滨.“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及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2): 20. [Zhang Xiaohua, Liu Bin. The Principle of Extended Pr oducer Responsi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ircular Econom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2): 20.]

[5]王俊豪等. 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9. [Wang Junhao. Restructuring, Differentiated Regulation and Coordinated Policies in China's Monopoly Industries [M]. 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05.219.]

[6]Amy Halpert. Germany's Solid Waste Disposal System: Shifting the Responsibility [J]. 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2001, Fall (14): 151.

[7]Steven P Reynolds. The German Recycling Experiment and Its Lessons for United States Policy [J]. Villanova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1995, (6): 67.

[8]Noah Sachs. Planning the Funeral at the Birth: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J].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2006, (30): 68, 81, 74, 82.

[9]徐伟敏. 德国废物管理立法的制度特色与启示[J]. , 2007, (5): 146. [ Xu Weimin.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Implication of German Circular Econom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 (5): 146.]

Study on Legal Oblig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on

XU Weimin

(Law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Abstract Legal oblig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on should be shared by all stakeholders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principle but it has different responsibilities. It is mainly involved in activities such as cleaner production, energy efficiency, ecodesig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waste management,etc. Theoretical supports about the obligation could be found in externality theory as well a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law. With the focus on waste management,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alloc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he dilemma of the extended producer's responsibility was also discussed.

循环利用的意义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2)―0060―06

一、引 言

近年来,国内循环经济有了迅速发展,有关循环 经济的理论研究也成为学术讨论的热点,但从文献 的研究来看,很多基本的问题尚未澄清,包括循环经 济的准确定义、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循环经 济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等等。由于这一原因,循环 经济学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至今尚没有形成一个相 关的基础理论平台,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 和对未来空泛的政策分析与预测方面,理论研究 滞后于国内国际的实践。另一方面,在循环经济的 实践中,很多地区的做法还局限在环保、“3R”等,也 局限在政府的发改委、环保部门的推进实施,实际上 循环经济概念已经不断经过扩展,成为一种经济增 长的模式,应该作为政府指导经济的基本出发点。

本文试图从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出 发,构建循环经济分析的一个理论框架。循环经济 学的发展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基础之上:市场机 制无法解决环境保护、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 保持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所以需要政府干预 和调控,在这个意义上,循环经济学属于政府干预市 场的经济学,但其外延超过了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和 环境经济学的范畴。本文在政府或者公众充分理性 假设的基础上给出了循环经济一个经济学上较为严 格的定义,并由此确定了循环经济效用函数。通过 这一函数及其基本性质的描述,分析了历史上与循 环经济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并分析了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以及政府干预下混合经济的关 系,并对循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索。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历史渊源

循环经济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62年,美国女 海洋学家雷切尔,卡尔逊(RachelcarlMln)在《寂静 的春天》(Silent SPdnS)一书中揭露了美国农业商 业为追逐利润而滥用杀虫剂而造成生物及人体受害 的情况,提醒人们关注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 在其“EarthasaSpaceship”首次提出循环经济的概 念,这篇文章把污染视为未得到合理利用的“资源 剩余”,即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没有绝对无用的垃 圾,提出要以“循环式经济”替代“单程式经济”,来 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的设想。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人们把循环 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1987年联合国世界 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 强调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循环使用资源实现 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循环经济从一种理念开始 走进经济活动中,美国杜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开始 了“3R”实践。1996年德国颁布《循环经济与废物 管理法》,2001年日本颁布《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 本法》等八项法律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内循环 经济研究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从循环经济的起源来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 济模式其主要特征是资源在社会生产和消费中的循 环利用,即“3R”原则。但是随着循环经济这一概念 的推广以及循环经济实践的增加,循环经济这一概 念的外延也有所扩大。从截至目前的文献研究来 看,循环经济的特征可概括如下:

(1)稀缺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能体现循环经济形态的特征是3R原则,即: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现“资源―产品一再生 资源”的循环过程,从全社会的苑围提高稀缺资源 的利用效率。

(2)保持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大 变化,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循环经济改变末端治理难以为继的局面,不仅资源 充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将不断减小。

(3)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一般有三种状态:一是自 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状 态;二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互矛盾、恶性循环状 态;三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长期对立、生态和经济 平衡都被破坏的状态。循环经济下,经济系统应该 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4)可持续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模式,突破传统 以GDP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相对于非循 环经济,更体现了质量效益增长的特点,而不是在简 单的扩大生产规模、耗费资源线性方式增加GDP, 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

文献中对循环经济的论述较多,但归纳起来其 主要特征表现为上述四点,其概念已经从开始提出 的工业生产中的“3R”拓展至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 境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种经济与社会自然 协调发展的“大循环”。

(三)循环经济的相对性特点

文献中给出了多种循环经济的定义,如“生态 经济”、“工业化模式”、“经济模式”、“经济发展 形式等,这些定义都不够准确,互相矛盾之处甚 多。比如,我们判断一个经济,是否循环经济,依据 什么标准来判断?通常情况下,如果掌握足够的信 息,我们可以比较两国的经济确定哪个更“循环”一 些,但是无法给循环经济本身一个确定说明。

循环经济的这种相对性与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 论具有某种相似性,理性的消费者可以判断哪种消 费组合效用更大,但无法给出判定标准。

循环经济的四个特征给出了比较的五个参数; (1)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z;(2)环境保护、改良程 度h(3)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程度s; (4)CDP的增长率g;(5)GDP/GNP增长率与稀缺 资源耗费的比率参数b。

这几个参数中,z与b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又 不完全相同,z着眼于有限的资源以及能给人类带来 的效用,具有绝对意义,则是着眼于对CDP的贡 献,比如在先进的技术条件下产品的附加值很高,尽 管资源有浪费但其值可能仍然很高;s,h两个参数 尽管性质不同,但在某种意义上生态可以认为是人 类生存的更大的环境,为简化起见,这里把两个参数 简化为一个h。

考虑到循环经济的这种相对性特点,本文试图 从这四个参数出发,给出一个循环经济的效用函数。

三、循环经济特征函数与循环经济效用函数

(一)基本假设

假设公民或者政府具有足够的理性,对经济发 展的历史和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对未来也有理性的 预期。在0时刻,他可以比较出下面两个函数的大 小。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市场机制缺陷的反思。目前 在理论上探索较多的是环境经济学的有关文献,提 出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概念,也提出了一些解决 的途径。从循环经济的特征来看,市场失灵还包括 宏观经济不均衡等,这里做简单的回顾。

(1)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宏观非均衡

宏观经济的非均衡一般表现为总量非均衡和结 构性非均衡,其恶化的结果一般表现为经济波动、经 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这在宏观经济学中多有论述, 其结果是CDP的增长减缓甚至负增长、经济衰退。

(2)外部性问题

20世纪20年代,庇古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 “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厂商 给其它厂商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须付出代价的损失, 那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 边际社会成本。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依靠市场是不 能解决这种损害的,即所谓市场失灵,需要引入政府 进行适当干预。

科斯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不是市场制度的必然 结果,而是由于产权没有界定清晰,有效的产权可以 降低甚至消除外部性,而且科斯将其进一步发挥成 为所谓的科斯定理,即只要产权是明晰的,私人之间 的契约同样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实现资源的最优 配置。科斯的例子包括“走失的牛损坏邻近土地的 谷物增长”等,其分析更倾向于对于第三方(而不是 整个社会或者公共产品)的损害问题。

如果把庇古的外部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给第三 方厂商或者个人造成的损失,一种是给社会或者公 共产品造成的损失,则前者可以通过明晰产权的解 决,后者需要政府的干预。

(3)个人经济与社会不经济

在私有产权制度下,生产和消费的约束是个人 效用最大化以及利润最大化,因此,资源的有效利用 就是产生最大的个人效用或者利润。社会有限资源 表现为私人产权下的资源耗费即尽并不影响他的投 资、消费决策,从全社会的视角,资源严重浪费,表现 为社会不经济。

有关市场机制带来的资源的浪费,在很多文献 中都有提及,但是传统的经济学很少考虑,资源的有 限性(西方经济学考虑的是资源的稀缺性)只是20 世纪末期学者提出的观念。

(三)混合经济具有某些循环经济的特征

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随着凯恩斯理 论的兴起,在全球范围内混合经济不断发展,20世 纪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和市场已经已 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市场 的发展产生影响,包括政府采购、国家投资等直接介 入市场经营,通过经济政策宏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 扩大就业,通过法规为市场发展设定基础平台。

混合经济在大萧条后有了充分的发展,宏观上 政府干预力量不断加强,微观上自由市场规模越来 越大,形成了全球性市场,在混合经济中已经具有 某些循环经济的特征,如保护环境、促进持续发展 等。但是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政府的宏观调控的 主要目标还是在于促进CDP增长扩大就业以及保 障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如防范金融危机等。在保护 生态环境等问题上表现为被动的“先污染、后治 理”,有些国家则完全忽视了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 问题,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短视的状态。

对于环境经济学中的。国家失灵问题(这里不 单指政府,也包括立法、司法等机构的作用),文献 中有较多的论述Ande真senl认为,和管 理低效并不是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失效的本质原 因,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和国家之间的不良的相互 作用。现代社会政府和市场已经浑然一体,公共当 局与产业界都偏向于集中控制、标准化的例行操作、 大规模的生产战略,这些使得干预的费用扩大但满 足政府部门提高政绩以及厂商分得市场份额的需 要。同时,政治家缺乏具体的专门知识,使得个别官 员与厂商获得了国家干预方面的权力,牺牲的只能 是公众的利益。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 是政府的能力不足、资金匮乏、调控无力、监控信息 技术落后、管理不健全、人才质量数量不足、计划滞 后、研究支持薄弱等等。

国家干预失效可能有多重因素如政府效率低下 等,反映在循环经济效用函数中,也表现为效用函数 的不确定性即政府在有限信息下的选择可能出现失 误,对于发展中国家也表现为发展生产与忽视环境 的替代性。政治家代表了公众的观点,政治家的信 息匮乏代表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盲目和短视,同时 不同阶层的人也具有不同的循环经济效用预期,这 些作用都毫无疑义的影响了国家干预的力度和适当 程度。

②与投资中非稀缺资源占资本的份额正相关。

③与生产要素产出系数a、b正相关。

④与投资大小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由于要素产出系数实际上是与技术水平、市场 效率、交易成本等相关的,欲在不改变资源耗费水平 下提高GNP的增长率实质上通过制度改革、技术进 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改变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3)资源利用效率与人均GNP的无差异曲线

这里先对资源利用率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从 资源从初级形态转化为人类的消费品并被消费的过 程中,设加人生产、消费流程的资源为Z,以各种形 式流入自然界的资源或者其转换形式所包含的能量 EF,则资源应用效率为:

z是从物理意义上街量稀缺资源被社会的利用 程度(占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从单位GNP的资源 贡献率出发考察资源的利用程度)。这里需要注意 的是,当z值越小的时候可能意味着h的降低,即对 环境的污染有可能加强。

自然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提高资源的绝对利 用率可能导致GNP增长的降低,主要原因在于在市 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投资者考虑的是最大利润的 实现,如果次级资源能产生足够的利润,它已经进入 了循环。这里面假设资源是有限的,比如某种矿产, 20年可能耗尽,但是目前的投资者不会考虑十几年 之后的事情(假设置0年后资源有限可能导致价格大 幅度上升,投资者的预期也会有所变化,但目前一般 投资者不会考虑)。因此,z与人均GNP增长率之 间有类似图1、图2的关系,为了保持一个更稳定的 增长率,比如十年之后资源稀缺造成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可能采用低一点的GNP增长率,但同时较高的 资源利用率。

某种资源利用率在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结构 下是不同,但是由于资源短缺的预期导致该资源价 格升高使得其利用率的提高并不是循环经济的特点 (因为随着价格升高该资源对GNP的贡献已经降 低)。

六、循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循环利用的意义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 法制建设 经验 启示

前言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新型丁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一些发达国家把循环经济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并在立法上加以确认、保护和促进。我国政府也提出,要尽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因此,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经验

世界上最早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的国家是德国,早在1978年,德国就推m了“蓝色天使”计划,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和《电子产品的拿回制度》。1994年,德国制定了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该法于1998年重新修订。1998年以后.德国政府根据《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又先后制定了《垃圾法》(1999年)、《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1999年)、(2OO1年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命令》(2000年)、《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及垃圾处理场令》(2001年)、《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2002年)、《森林繁殖材料法》(2002年)、《再生能源法》(2003年)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另外,其他欧洲国家也制定或修正了自己的废物管理法,如丹麦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挪威政府于2003年修订了《废电子电机产品管理法》,扩大了有关主体的循环经济责任;瑞典于1994年通过了关于包装、轮胎和废纸的“生产者责任制”法律,并先后制定了关于汽车和电子电器的生产者责任制的法律法规。

其他许多周家也不同程度地制定了相关的环境立法,充实了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例如,美国1965年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先后经过1976年、1980年、1984年、1988年、1996年的五次修订,完善了包括信息公开、报告、资源再生、再生示范、科技发展、循环标准、经济刺激与使用优先、职业保护、公民诉讼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法律制度。又如,日本是一个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长期以来,其资源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因此,日本特别重视资源的节约使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从而构建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日本于1991年制定了《回收条例》,1992年制定了《废弃物清除条件修正案》,2000年通过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的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环保食品购买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是各国循环经济法的共同价值。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主要借助于预防优先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合理处置原则、适当分责原则渗透于循环经济法规范之中。预防优先原则强调废物的事前控制,体现的是积极防控的资源环境思维;作为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循环利用原则的实质在于“物尽其用”;合理处置原则要求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无法通过循环方法予以消除的废物的环境危害;适当分责原则旨在使不同的循环经济参与主体承担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法律义务。

1、预防优先原则。在生产、服务、消费中充分利用原料、能源和产品,尽量减少弃用物、副产品的产生,以从源头控制资源环境问题。预防优先原则要求法律规则的设计有助于促进产品体积的小型化、产品质量的轻型化、产品功能的增大化及产品包装的简化,以减少废物的排放。环境法的预防优先原则表明,环境法不仅限于抗拒对环境具有威胁性之危害及排除已产生之损害,而是预先防止其对环境及人类危害的产生;对具体产生的危险立即做出反应不是该原则的主要目的,其首要功能为,在根本无危险出现或有出现可能时预防性地对“人”加以保护或对生态环境加以美化。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循环经济法。现代资源环境问题凸现以前,就存在各种降耗、抑废的理念和实践,不过,其主要着眼于资源和产品的经济效用,而现代法律制度同时也突出环境安全。设备内物质循环、生产少废产品和引导消费少废、少害产品是贯彻预防优先原则的重要途径。预防优先是将危险控制于未来、并创造规划和保存未来世代的环境空间及资源的原则,它是循环经济法实现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首要依托。

转贴于

预防优先原则蕴涵有积极实现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理念。与事后处置相对应,预防优先原则强调废弃物的事前控制,是一种积极防控的资源环境思维。初形成时,环境法突出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破坏的恢复;而现代环境法,特别是循环经济法,不仅观念上而且制度上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2、循环利用原则。对于在生产、服务、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废物要尽可能地继续予以使用,直至失去利用价值。“3R”和“4R"原则中的“再利用、再循环、再回收、资源化、无害化、重组化”体现的正是循环利用原则。作为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循环利用原则要求循环经济法的制度安排应有利于“物尽其用”,特别是能使原料和产品在反复利用中实现功用最大化。

3、合理处置原则。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无法通过循环方法予以消除的废弃物的环境危害。废弃物的利用优先于处置,但是,当某些废弃物无法进行再利用、再生利用、热回收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弱化、甚至去除其不利影响,或者进一步挖掘其利用价值。合理处置原则是指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应有助于及时、恰当处置废弃物。环境安全兼顾资源效率是废物处置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4、适当分责原则。循环经济法环境安全和资源效率价值的实现依托于循环经济法的实施,而其有效实施离不开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参与循环经济法实施的主体可分为政府、经营者(包括代表性组织)、公众(包括代表性组织),但不同的循环经济参与主体承担的法律义务应当合理区分,此即适当分责原则。该原则体现于各国的法律安排中。日本法强调,“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必须使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合理承担各自责任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并使其公平合理地负担采取措施所需的费用”;而且,还具体划分了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循环经济法既然是各国政府促进本国循环经济法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那么,其相应的制度安排就要遵循这一精神,把政府、经营者、消费者的行为限定于适当的范围,使其互相配合,互不干扰。

三、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对策

1.绿色GDP核算制度。绿色GDP是在传统GDP核算中扣除包括城市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水污染、铅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造成的污染损失、酸雨损失等。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的货币折算在世界上还没有公认的方法,因而绿色GDP等指标的核算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但仍然可以从比较的角度,在每项经济活动的经济增长数值后面列上该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升降、生物多样性增减、资源开采或消耗总量、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防治投资额度等事项。

2.计划、规划和布局制度。一般来说,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各地方要针对区域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实际,对地区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确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名单,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如对于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在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的前提下,应规划为保护性有限开发的区域;在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把伴生矿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规划为接续产业。

3.有效管理和监督制度。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循环经济的综合指导、协调、监督和专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二是有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市级环境资源保护垂直管理改革的力度,试行大区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巡视员制度,提高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权威性和效率;三是施行全新的政绩考核标准,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在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方面的干扰,确保循环经济的模式的实施能落到实处。

4.法律义务和责任制度。为了全面明确消费者、企业和各级政府在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国际上除了坚持“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原则外,还逐渐发展了“消费者最终承担、收益者负担”和电子产品的生产、经销者负责回收等原则。如日本2001年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的基本法》把义务主体划分为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经营者和国民。英国1995年《环境法》规定了国务大臣的条例制定义务、义务者类型、企业回收符合标准的义务、经济代价义务等。一些国际条约甚至明确了成员国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对于这些义务与责任机制,我国有必要借鉴、吸收或完善,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制度。

5.市场准入制度和经济激励制度。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进口的产品是能否再用或再生利用,进口资源是否为有毒固体废弃物等。如美国《固体废物处理法》规定,进行固体废物收集、再生的企业必须取得执照,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我国应不断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促进专业化和规模化企业介入循环经济产业,同时维护国内市场的绿色秩序,建立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

循环利用的意义篇6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在城市地区规划(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市群规划)中,要根据循环经济原则,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圈层之间的循环经济联系包括资金、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信息、循环经济知识、循环经济人才以及“废物”等的联系。

循环利用的意义篇7

中国在21世纪议程中把资源的洁净利用的具体描述为:是指既可以让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又可以采用保护自然资本与能源环境的方式和办法,换句话说是一种物料和能耗的科学计划与处理办法,将废料减量化、资本化和无害化,或逐步在出产过程当中减少。固然,洁净出产不但要实现出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并且出产出来的产物在利用和使用完之后的报废处置过程当中也不产生不良的影响或污染。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包括机械加工、矿山开采在内的第一产业,是耗能比较高的经济发展产业。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些工厂或企业在日常的营运与生产过程中,应该通过加工技术与工艺水平的改进等措施,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水平。同时,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的污水与废弃的排量应该通过净化与减排等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强调对各类废旧物品的回收。尤其是,最近几年,社会化大生产进程的加快,是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物质产品,这些产品的出现,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特别是一些奢饰品与一次性产品的大量出现,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设与法律促成机制现状

1.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现状

随着党和政府对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日益重视,我国在循环建设领域取得了非常可喜的发展成果。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量的增加,而更应注重的是发展质量的提高,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少地区由于单纯追求GDP总量的增加,忽视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从而使社会上出现了浪费发展、污染发展、事故发展、片面发展、破坏性发展和眼前发展等不科学的发展现象。由于中国是一个地域比较辽阔的大国,在循环经济的具体建设阶段还存在这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整体的循环经济建设的进度与发展程度。

2.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促成机制现状

循环经济建设,一方面来自人类自身的自动与自发,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在倡导依法治国的当下,更需要借助相关法令和律例来促进与监管经济建设的协调成长。当然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日,以人为本依然是法制建设的首要原则。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立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最大的价值与满足。其中,人与环境的和谐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虽然举国上下,对循环经济建设已经非常重视,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是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基础,并没有完全体现环保与发展相互协调的宗旨。今天,在增进经济的持续循环成长等方面,我国已连续制定并了相干的法令与律例。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方法规在法律执行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必需要兼顾全局,拟定一套体系的、周全的法律法规。真正意义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健全法律监督体系为循环经济建设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提供强有力地保障。可喜的是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我国已经制定相关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超过10部,在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与其配套的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已经初步构成了保障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体系,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建设的确立与完善铺平了道路。

三、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就是要遵循自然界中各个物质存在的内部规律,其中包括对生态规律遵循,对经济发展规律的遵循。要做到成长与维护相协调,在成长中注重维护,在维护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简单来讲,在经济发展的具体过程中,要注意对生产、消费等相关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进行有效的回收与再次利用。所谓的循环经济,其实就是把清洁的生产与废物的充分利用结合在一起,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模式。在过去的经济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落后,以及环保观念的淡薄,产生了大量的生产垃圾和工业废弃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源的浪费,也同样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损坏。所以,我们要摒弃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式流程组成的经济模式,也就是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资源、产品等再生资源物质的反复循环。首要的做法是,节能减排,也就是说,削减对自然资本的开采,进步其利用率,削减污染物资的排放,从而以最小环境代价,缔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可避免的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会存在者一定的冲突与矛盾,我们要做到两者之间的合理协调。一方面,要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虽然发展国民经济势必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并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保护环境也就意味着对经济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我们必须站在循环发展的高度,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在任何国家和地区,总体目标是共同的,但具体的实现途径、模式和进程却是多样的。我们国家既迫切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计划,同时又应从我国的现实国情着手。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经验、对策和技术措施的同时,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引下,高标准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从而制定符合我们自身国情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

四、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促成机制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中国正走在依法治国的路上,面对循环经济建设发展这一事关全局的大事情。我们一定要加大相关的法制建设力度。我们要借鉴西方等国家成熟的立法经验,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建设,确保有法可依,另外,面对,我国特色的法制环境,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稳定和维护法律的地位和尊严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只有大力开展法制建设,才能为循环经济建设与和谐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有利的外在环境,这对新时期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全面保障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完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同时,要从政治的高度重视,解决好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保障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民主管理,监督,统一协作实现和谐共赢。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力实施法制建设,遵守诚实守信的商业原则的同时,加快形成法制体系,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的朴素梦想的实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在循环经济法律促成机制的顺利实现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以下几点进一步强化。首先,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关细则与条款。在2009年,时任国家主席的通知签署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席令。这一法律从宏观上为我国的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在经济领域方面又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形式与内容。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从新的实际客观情况出发,重新修订与补充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干细则与内容,进而真正意义地发挥法律为循环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保驾护航的作用。其次,在循环经济建设的执法层面需要进一步厘清权责。由于循环经济建设相对来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一线的执法实施过程中,出现执法交叉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对影响法律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因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从具体的操作程序出发,进一步地厘清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与义务,将行政管理的权力进一步实行统一化管理。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牵扯到各部门的综合协调,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商榷。最后,在进行制定与完善循环经济的促成机制的过程中,要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在最近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要分阶段,有计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中国人民要进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也就是本世纪中叶,中国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由于循环经济法律促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在今后的时间里进行不断地完善与总结。循环经济协调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这些都需要全体国民的积极热情的参与,没有这种集体性的行为,循环经济将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全体上下行动起来,正确认识循环经济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这种和谐的理念,杜绝过往的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循环经济的发展观念,才会真正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结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但在这迅速发展的浪潮背后,我们发现只有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才会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全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法律对循环经济保障与促成。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法律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从观念及法制建设及相关法规的完善,实现循环经济发展观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可实施性方案,为缓和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做出一点绵薄之力。

循环利用的意义篇8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是工业化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1]45自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资源,为人类和人类社会提供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维系和延伸着人类的物理存在,而且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人类知识进步、审美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意义世界的建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自然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爱惜自然这个人类的“无机身体”,否则就会破坏自己生命的自然基础。第二,实践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中介。人的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人通过实践,改造和利用了自然界,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促进了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变,也就促进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它物质地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双向规定。”既表达和传递着人对自然的改造,把生产主体的力量延伸到自然的深处,造成人化自然;又依循和传递着自然对人的先在规定,使人类无法超越自然的许可而恣意妄为。[4]但是实践的结果具有两面性,特别是以工业化形式表现的人类实践活动,既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可能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成为破坏自然的力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以及实践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中介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理解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相互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工业化建设是当前我们进行的重要实践活动,工业化的过程离不开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为了避免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我们在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环境优化、生态的良性循环以及资源的永续利用,克服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促进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说,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中介,人类通过工业化与生态文明这两个重要的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将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实现条件的思想指明了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途径。一是实现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求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可能根本解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压迫,使人们摆脱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束缚,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也使人的实践摆脱由于受知行能力的局限而导致的幼稚和盲目状态,因而人们能够对自然进行最科学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120二是发展循环经济。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论述了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原则和条件。对于循环经济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对生产排泄物特别是消费排泄物的利用日益扩大,[6]116这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扩大,原材料变得稀缺和昂贵,资本家为了节省不变资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将废物利用,这样就出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应该把这种通过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而造成的节约和由于废料的减少而造成的节约区别开来,后一种节约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

“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6]95在这里,马克思阐述了循环经济所应坚持的三个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就体现了再利用原则;在尽可能减少生产排泄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体现了今天所谓的减量化原则;而生产废料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则表明了资源化的原则。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物再利用的条件,马克思分析指出:“这种排泄物必须是大量的,而这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6]117这就是说要在规模生产、科学进步和机器改良的基础上提高废物利用的程度和水平。

马克思关于通过共产主义和循环经济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分析,对于今天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我们要坚持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要发挥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能源消耗、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要发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的优越性,避免市场经济的过度竞争和无序发展所导致的两极分化,从而为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第二,要发展循环经济。马克思论述循环经济的思想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说的,但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借鉴。当前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的挑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互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通过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范文 下一篇: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