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规律范文

时间:2023-12-19 16:22:39

阅读教学的规律

阅读教学的规律篇1

我们知道,“读”是依靠以“听觉语音符号”构成的口头语言;而“阅”是用眼睛看“视觉文字符号”――即从书面语言获取信息的。既然是吸纳“视觉文字符号”,那么,它必然遵循视觉符号的规律性,换言之,凭借“视觉文字符号”的“阅”有“阅”的属性、功能和规律性;当然,依靠“听觉语音符号”的“读”也有“读”的属性、功能和规律性。对于西文阅读而言,由于具有“视觉文字符号”与“听觉语音符号”二者的“形音一致性”,所以,西文阅读自然而然地体现出“阅”与“读”的一致性。所以,西方语言学建立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基础之上。因此,无需深究“阅”与“读”的差异。但是,中国语文由于汉字的“音形不对应(存在大量同音字和多音字)”,表现出汉语方言、乡音繁杂而“书同文”的特点。于是,决定了听说的“汉语”与视觉文字的“中文”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尽管二者有着紧密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势必具有不同于西文阅读的规律性内容和法则。

中文阅读教学要落实“语感文悟”

中国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性的核心特征就是“有语有文、以文为主,协调同步、文语统一”。换言之,中文阅读教学既需要“语之读”,又需要“文之阅”。然而,我们的阅读教学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迷途。姑且不说百年前新学出现之前“文语分离、阅读文言”,仅就现代语文课程教学出现以来而言,长期处于“文语结合、有文无语”的教学状态,而到近年来又逐步转化为“文语结合、有语无文”和“无语无文”的状态,终于酿成每况愈下的临危之窘。

所谓“文语结合、有文无语”是指“新学”兴起以来,虽然认识到语文课程应当是“文语结合”的,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始终是由教师主讲而形成“满堂灌”,诸如逐一分析“文”的作者、背景、字词、段落、文意、思想和写作方法等等,而学生自始至终没有“语”的机会和时间;教育者也少有思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语”与学“文”之间的关系。且不说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仅就“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拼音而少有或剥夺课堂上练习普通话的机会”这一点而言,“有文无语”就不足取。但是,当我们反思“有文无语”的教学偏向的同时,由于缺乏对中文阅读教学特点的正确认识,又倒向另外的偏向,即“有语无文”和“无语无文”。

所谓“有语无文”是近年来时兴的一种导向――即所谓借鉴前人“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传统经验,以及专家学者“多多诵读强化语感”的研究――于是,阅读课上充满学生的“读”,似乎“读”是掌握中国语文的灵丹妙药;强调“背”好词、佳句、诗词、课文,似乎“背”是学好中国语文的唯一途径。为此,特别解释说“这是在积累语言,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理解”。其实,这是扭曲了“文”的地位和作用,侵占了“文”的学习时间。不仅不会有效地改善语文学习,还惹得学生不堪重负。所谓“无语无文”是指与此同时兴起的另一种导向――遵循西方语言学“人文性”理念,吸纳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是,阅读课就变成“知识课”“思想课”,一个既没有汉语也没有中文的语文课出现了。因此,才会出现听过语文课后的一席话:“……表达、用词、口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还有些词语的应用,可以讲得更宽一些……”这就是希望加强“语”尤其是“文”。失去了语文学科特质的语文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那么,怎样才是“有语有文”的语文课?怎样做到“有语有文、以文为主、协调同步、文语统一”呢?那就是,中文阅读教学要贯彻“感悟”教育。所谓“感悟”,是“语感”和“文悟”的合称。“语感”需要经过“读语”的习得性训练加以规范、掌握和提高,“文悟”则需要经过“阅文”的自主性学习和训练而获得掌握。

语感是对言语的直接判断或感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言语”是文字提供的书面言语而不是口头讲的言语。所以,“这里的直接判断或感受”需要在已有的口头语言基础上,在“读语”过程中取得下面几个主要的基本规律性经验――

1.感觉言语的听觉特征,诸如语音、语调、节奏、听觉符号信息规律……

2.感知中文(白话文)提供的直白信息,诸如摄取语义、文意、信息……

3.感触中文语境,诸如口语习惯、语意信息习惯……

4.体会中文表达的感情。

通常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需要且涉及到这样一些基本层面的功能。然而,这只是书面语学习“浅层、初步、有限”的内涵。

而“文悟”则是对书面语言中的文字的表意作用的领悟,以及由此引出的对“文”的作者传递的信息内涵以及写作意图与手法的学习,包括对“文”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的深层理解。于是,领悟必须依靠思考“表意文字的内涵”,才能有所“悟”。对于中文阅读来说,尤其如此。比如,在中文里面有许多具有同音特征的词,“愉悦、逾越、鱼跃”等等,仅凭“读”而不“析字”是难以明了语义的,它需要一个“听其音、观其形、晓其境”的思索、鉴选过程;又如,中文里面“牛奶与奶牛”“学科与科学”“台上与上台”等等,它们中的每一组彼此表达的语义截然不同,但是,彼此用的汉字是一样的,只是颠倒了顺序而已;还比如,中文句子里的“成语”只需要依据字理分析语义,无须也难以分析其“语法”如何……这都说明,汉字具有绝对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必须“刮目相看”――看什么?看汉字,看汉字提供的视觉信息,看“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层内涵、寓意与情感――此即为“阅”的功能与价值。中文阅读只有依靠“文悟”才能解决问题,而“读语”即使读出“语感”也无法实现或取代“文悟”的价值。在阅读教学中,“文悟”主要体现如下基本规律性――

1.悟义,分析字词短语之类的语意;

2.悟理,理解全文的内容及其道理;

3.悟法,追索作者写好文章的智慧;

4.悟情,挖掘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教学的规律篇2

关键词: 数学阅读 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初中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能选择那些能为学生接受的最基本理论作为教学内容。但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片面地认为,学好数学主要依靠听讲和做大量练习。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学生很少得到有关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他们的阅读能力长期弱化,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内容越来越少。不少学生对应用题有厌烦心理,“看到较长的题目就无所适从,那些条件不知如何取舍”,对于“这些条件中还隐含什么条件”就更望而生畏了。

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有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数学阅读又不同于一般阅读,它的特殊性体现为:1.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2.数学阅读要求精读。3.数学阅读往往是读写结合过程。阅读时,如果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就要用纸笔演算推理“架桥铺路”。让阅读亲近数学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激起学生阅读的热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创设一些适宜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有针对性,难度适中,富有启发性。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让学生阅读《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一文,通过阅读学生不仅理解经度纬度,还明白能够用经纬度确定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数学的意识,文中列举经纬度在天气预报中的普遍应用,让学生感悟数学魅力,通过这节课的阅读与思考,学生对于数学坐标有更有深透的理解。

二、加强方法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优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方式应有所不同:第一层次,教师先编拟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指导下阅读教材,通过阅读达到初步认识概念、定理、公式等目的;第二层次,由于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老师要恰当分析教材,恰到好处地在重难点及思想方法上巧妙点拨,使学生真正吃透教材。

但也有不少阅读比较差的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无法深入,在提高数学阅读质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造性地读书,把书由薄变厚、由厚变薄。“由薄变厚”指在阅读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发散、类比、联想。“由厚变薄”指在通过阅读把问题的共同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总结解决问题的通法。(2)学思结合,手脑并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不是孤立的学习行为,如在三视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圆柱、圆锥、球体、棱柱、棱锥等几何体搬入教室,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模型进行观察、思考。(3)不同的学习环节,阅读应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学生的阅读要注意层次。如预习时,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找出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阅读,学生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读;小结阶段的阅读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4)根据不同阅读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阅读的重要一环。当教学内容浅显易懂,数学语言较流畅,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时,可采用略读,如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征、识别方法等的讲授,可采用略读;当数学知识点需要通过想象、逻辑推理才能得出时,则须精读,如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解决几何说理题时,先尝试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时,再仔细阅读例题及有关知识,积极思维,内化编者的出题意图和领会解题的思想方法,这就需要精读。

三、结合“阅读理解”题,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阅读理解题,它一出现就引起了普遍关注,并迅速成为中考热点。阅读理解题型来自课外,而涉及内容与思想方法却源于教材。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过程的观察、发现、分析和归纳,运用现行教材进行阅读理解教学,需从过程着手。(1)在例题、习题教学中,重视解题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阅读习题、弄清题意―阅读解法、畅谈体会―得出结论的流程。在习题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探求思路上。例如:给出下列算式:32-22=8=8×1,52-32=16=8×2,72-52=24=8×3,92-72=32=8×4…观察上面一列数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这是一道规律探索问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和弄清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然后运用代数式把这种规律表示出来,而这个过程的探索和发现需要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和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2)在公式、法则、性质的推导过程中,重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让学生参与公式、法则、性质的推导过程,这样学生阅读、观察和探索的能力必然会提高。例如:在有理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得出以下算式:3×4=12,(-3)×(-4)=12,3×(-4)=-12,(-3)×4=-12,让学生阅读、观察、分析和探索这些特殊算式的符号变化规律和绝对值计算方法,利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尽管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数学语言、符号往往内涵丰富,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规律加强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获得长足发展,学生的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毛大平.利用“阅读材料”纠错.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

[2]王天莉.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3]郭雅彩.数学阅读与教育功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阅读教学的规律篇3

一、选择不同的阅读途径

学会阅读,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前提,也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功。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采取的途径是“通―细―精”。

“通”:就是在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通读新课的内容,大致了解知识的结构和要点。与学过的知识对比,找出新内容、新概念、新规律。在疑难之处做出记号。

“细”:就是要求具体地将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规律等联系起来,细致地逐句阅读,弄清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逻辑联系,对抽象难理解处反复多读、多思,并同相关的旧知识联系对比,抓住实质识记,以了解知识的脉络。

“精”:就是做到弄清重点字句,懂得物理术语的内涵、外延,能把来源于现象的概念、规律活化,达到见“物”能明其“理”,知“理”能联其“物”,灵活地将物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读一般在上课前进行;细读一般是在老师提出了一些具有“思考、探究性”的习题或问题,激起学生的困惑心态,引发自觉阅读教材的兴趣,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消除部分困惑,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精读则是在讲授完一部分知识后,让学生回头阅读教材,巩固新知识,并找出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通过自学逐步提高分析概括能力。物理课本上配合文字叙述绘制了大量的插图,每幅插图都有其自身的物理意义。高中生往往把它们当做卡通画来欣赏,而忽略了图中所包含的物理意义。指导阅读过程中,应训练学生看图,让他们说明图中的具体的物理含义,逐步养成自觉的读书习惯。从而在阅读技巧上和概括能力上有长足的发展。

二、从教材中挖掘物理阅读的内容

高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涉及自然规律、物理原理、物理特点、物理定律的实验过程和人们对物理规律的探索历程,本身就隐藏着巨大的科技阅读材料;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教材的外延,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阅读“物理概念”要求知道为什么要引入此概念,此概念是用来表叙什么物理含义,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用途。并会叙述、能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在关键字下面标上点,在字里行间找学问,能举出符合含义的例子,对别人举出的例子也能根据概念来判断其正确与否。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强弱而引入的,以点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受力F与其电荷量q的比值而定义的,是从力的角度来描述电场的性质,是矢量。

阅读“定律、公式”要求能熟练地口述定律描述的物理意义、定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公式中每个符号表示的物理量、每个量的单位、公式中常数的数值,以及“定律”的表达式。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它选用于只有重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为零)的情况下才成立的,符号v、表示始末的速度,h、h表示始末的相对高度等。

阅读“例题”让学生“尝试着解,对照着看”,如果自己的解答有误,就从书上正确的解答中找出错误的原因;若对了,就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好,是否与书本上的解答标准格式、写法相一致;还应注意题目的拓展和变形、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有效利用“例题”。

阅读教材中的“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教师可以先把内容编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思考、讨论;也可以先由学生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问,教师归纳答疑;对物理学史类材料,可要求学生编成故事,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这种方法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三、运用教材章节知识小结

在一阶段教材学完后,能整理出一个知识网络,归纳出知识的主要内容,化厚为薄,才算真正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算把书本读懂。

为培养这一阅读能力,教师可根据这一章节的内容提出一个基本的纲要,然后由学生去完成纲要上的枝节部分,在小结课上选不同水平的学生发言,整理出完整的网络系统。再逐步过渡到不给提纲网络,只提出分类方法,让学生建立网络系统进行小结。最后让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不同的网络系统做出不同形式的章、节小结,评出最佳小结。

即使在高三物理总复习阶段,也应要求学生从“战略高度”统览全书,指导他们从“纲到目”分别对力、电、磁、光等几大块知识进行阅读、思考。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绘制直观反映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图和突出重点内容的知识主干图。如:按篇、按单元或章、节整理知识链,设计方框图等。这样看书有利于零散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阅读中自主发现、质疑,交流讨论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从课本上初步获取信息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自己发现问题,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可做上记号,以便带着问题来听课,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每章节均有重、难点,有时重点也恰好就是难点。如难点不能突破,就谈不上掌握重点。学生阅读后,会有这样那样弄不懂、想不通的问题,这是十分正常的。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应鼓励学生大胆暴露心中的疑虑、困惑,以及大胆质疑,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哪怕学生的问题幼稚、离奇、甚至怪诞,也不能有半点埋怨、责怪、厌烦,以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质疑环境。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自行研讨,积极思辨,给学生创造自主参与的机会。学生各抒己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还可以增强合作意识。该环节是自主学习的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过程,教师应精心设问,细心诱导,热情鼓励,使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和热情不断增强,更促使学生认真钻研教材。

五、组织学生阅读后的运用

组织学生阅读后的运用是一个重点环节。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旨在让学生把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逐渐上升到基本概念、公式、图像和规律,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只有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本人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运用才能完成。我们应严格要求学生做练习时认真审题,写出解题思路,运用概念、公式和规律列出式子,让大家在纠错中充实自己,提高能力。鼓励学生推广他们的经验,使大家阅读得更主动、更有收获。

阅读教学的规律篇4

一、边阅读,边动手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挖掘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边读边画、边读边写、边读边算。

1.划

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等,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自己;划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以便提出质疑。

2.算

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因此,在阅读中边看、边想、边算,在算中寻找规律、在算中尝试探索、在算中验证推理的结论。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让学生利用两种方法分别算一算得多少,然后根据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就比较深刻地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操作

阅读中,依据教材提供的信息,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借助动手实践获得鲜明的感知。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这一教学可引导学生一边阅读题目,一边画图分析。针对不同的年级,要画不同的图形来进行分析,边画图边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问题的关键,经过仔细分析,学生就会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顺利地解出题目来。边动手动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保持阅读的连续性,保持思考的深入性,让学生与书本对话,形成与书本的互动。

二、边阅读,边讨论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问题、相互协作、相互讨论,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讨论,进而内化知识、深化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学“平移法探索规律”时,我先让学生填一填,分别完成每次框出2个数、3个数、4个数、5个数,平移多少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平移的次数和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2.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比较发现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规律。这样学生先根据课本形成表象,再抽象出规律,最后验证规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平移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操作的成功率,使教学活动更有效。

三、边阅读,边比较

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例如:学生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将所学的知识整理成下表: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深刻地了解它们的特征。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的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滥用。

四、边阅读,边学阅读方法

往往有教师认为低年级学生年纪小、识字量少,进而忽略了学生阅读,课本只成了练习题集。其实不然,课本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

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学生的。学生在教师恰当的指导下,完全有能力理解课本内容,切不可“轻视”孩子。

刚入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看书,如页码的位置、看书的顺序等。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常看书,找找老师讲的内容在哪里,让学生逐步养成经常看数学课本的习惯。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看书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说说从书上你了解到了什么?书上的插图是什么意思?例题是怎么说的?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说说“小青椒”和“小萝卜”的办法分别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检验它们的算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

程。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讲讲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课本”,让阅读在数学课上彰显它的无穷魅力!

阅读教学的规律篇5

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一、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早、星、晨、春、阳、晚,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联的,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教学象形字时,如火、山、石、木等字,可以在教师地指导下,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

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可帮助学生揭示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如“不正歪,三人众,三木森”,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

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都可以在比较中达到深层认识和巩固。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配对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识字。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识“喝”和“渴”时,有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

“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

语文学习有着广阔的母语社会背景,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识字。教师可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种商标、牌匾、广告牌、报纸。经常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开展有意义的“识字擂台赛”,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变识字为快乐。

二、提前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成功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阅读做准备的。当儿童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机遇,机智、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指导其怎样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有利契机,把课本和课外读物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去诱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如学习《陈毅探母》这篇课文时,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热爱和孝敬之情,这时,教师可及时地指导学生读课外补充阅读《小奇傻不傻》一课,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父母的热爱,对父母的孝敬。学习了课文《好学的爸爸》一课,再让学生读读课外补充阅读里的《大画家的第一步》,可以丰富和延伸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另外教师可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诱发阅读兴趣。在课上,我会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每到这时,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这时,教师可抓住孩子好奇、探究的心理愿望,指导他们去读带有拼音的《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书,告诉他们还有更多的故事在里面。为了让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热情不减,教师可定期利用课外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不求形式的统一,尽可能让学生展示阅读后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促进看书的激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无论是阅读流畅还是结结巴巴的,只要他有兴趣,就行。

另外,在识字与阅读中,教师还应尽可能地发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家长群的力量,把识字阅读发展到每个家庭,使孩子在父母地陪伴逐渐养成好学、勤读的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阅读教学的规律篇6

1带着问题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物理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有目的地传授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教会学生“读”课文的方法及要求:(1)看完一节课文后要了解这节课文讲的是什么知识,讲了什么物理问题,讲了什么物理规律,你体会到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2)在阅读课文后,反思哪些问题理解了,哪些还没有弄懂;不懂的、有疑问的先作好记录,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课或向同学、老师请教;(3)阅读课文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除此之外,教师要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内容,设计分层递进的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效果更佳.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笔者列出以下的阅读思考题给学生,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形状和物体的大小形状怎样?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怎样?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将如何?当物体远离或靠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怎样的?像的大小、形状变化又会怎样?当物体沿着平面镜移动时,像的移动情况又将怎样?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思考题列出后,先让学生进行一般性阅读,然后根据知识点,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进行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再由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总结归纳,启发他们阅读思考,归纳正确答案,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本知识.

2抓住教材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发现物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在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教师要反复多读关键词语,让学生用彩笔勾划,引导学生弄清其中的含义.例如“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提醒学生注意几个关键词:“单位体积”“物质”“质量”,思考:可不可以将“单位体积”写成“单位质量”?把“物质”改为“物体”行不行?把“质量”写成“重量”可以吗?又如在“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句话改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不可以?又如讲解欧姆定律时让学生注意:“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对吗?这样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既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深入浅出,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融会贯通,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会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逐渐养成良好的物理阅读习惯.

3进行反馈练习,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很多时候,学生尽管认真阅读了,思考了,但是他们仍然一知半解,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反馈练习,是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反馈练习,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内涵,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例如:学完“功和功率”时,笔者设计了一道练习题:举重运动员,把900 N的杠铃举高1 m,在空中停留1 s后放下,则举重运动员在前2 s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在最后1 s“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又例如学完“液化和汽化”后,设计了以下练习题:(1)煮饭时打开电饭锅盖看到“白气”和冰棒周围的“白气”是什么现象?(2)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里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为什么呢?(3)冬天草晨的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反馈练习,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物理概念,大大提高了物理阅读的水平.

4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提高阅读效率

物理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而且更要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上,规定时间内阅读书本内容或练习题目,同样的内容或题目,开始一周限时阅读安排时间长些,以后每次缩短时间,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更多的物理信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全面的阅读训练,学生就能加快物理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能力.近几年中考试题题量增多,阅读内容量就大了,由于笔者平时强化训练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加上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做题得心应手,物理成绩有了大面积的提高.

5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阅读教学的规律篇7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有效性也逐步得到提高。然而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偏离。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2.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

3.教学教法单一。即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不重视对学生的训练,未能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相背离,影响语文教育的效果,甚至扼杀学生对语文原本的兴趣。

二、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是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和效益,掌握教学策略并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确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行为老套的问题,正需要用理性和怀疑的精神,通过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什么为标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抓住规律,悉心引导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紧紧抓住教学的规律、学生认识心理的规律,既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又要重视调动其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其实也是阅读的动力因素,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要调动阅读主体的心理动力,把被动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阅读动机……阅读中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地阅读心理,形成积极地阅读动机、一种求知若渴的阅读期待。”教师如果能把学科知识加以“心理学化”,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心理结构和规律;研究学生是怎样获得语文知识,如何形成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阅读的特点,“品――评――悟――化”的教学策略、比较教学策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

2.发挥教材优势,培养阅读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堂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教师可以再介绍海明威的其他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

3.巧设问题,激发探究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地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

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来激活问题。在阅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原有的生活体验来质疑课文,会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进行更丰富的思考。其实,阅读中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从文章的主旨中提问,从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中提问;从课文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思路质疑等等,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

4.五步引领,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大致可以分五个步骤:(1)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2)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包括人物主次及关系、事件、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3)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即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4)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的阅读教学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答题能力的机械操作过程,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整合过程,是“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表现出的是对人的关注,塑造出真正的人。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得到提高。

阅读教学的规律篇8

【关键词】语文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3-0201-02

阅读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中,经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一种是与讲读文等同起来,不分轻重缓急,削弱自读能力,影响学习效果。阅读文与讲读文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讲读文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揭示规律,重点处要做必要的讲解,目的在于给学生新鲜准确的知识。而阅读文则是讲读知识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使单元知识得到练习。由此观之,阅读文能使讲读文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因此,探索改革阅读文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阅读文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或不安排课时,要想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必须加强速读能力的训练。速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只摄取主要信息,对次要信息有所忽视。只要能抓住揭示主题的文字与段落,快速了解文章全貌,如主要事件、人物、观点等,学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精读时需要理清文章层次,弄清重点段落,紧扣重点段进行分析和揣摩。运用讲读课得到的学习方法去体会文章重点,概括知识点,揣摩阅读规律,注意理解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写作上的独到之点。这样速读与精读结合,不但能快速完成自读任务,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2 梳理归纳法。

完成阅读文教学任务,必须要有讲读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他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应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如在讲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语文课本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不同的文学样式反映客观事物这一规律,之后又让学生基本了解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方式有:记叙、说明、论说。就记叙文而言又包括: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这样就能理清课本内容形式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理清单元课文的一般规律,根据单元内容列出知识点,梳理单元内的相似系统与类别,通过学几篇文章梳理出同类文的共性。如记叙文中无论记人、写景、状物都要抓特征。通过找一类文的规律特点来体会本篇课文与同类文的方法规律特点。如:第二册里的第六单元的五篇课文(《猫》《斑羚飞渡》两课是讲读课文,《华南虎》与《马》是阅读课文,),在表现手法上都是运用托物抒情方法,在写作目的上,都是通过对小动物的叙述揭示一个哲理,教育学生关注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师讲读前两课时,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学生自读其余课文时有了自学入门的钥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容易自学成功。

3 比较阅读法

在学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课文作详细的解剖分析、比较。如《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巍巍中山陵》、《海光》都同属第三册第二单元,其相同点都是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事物道理的,都用了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方法,但说明顺序不同。《蜘蛛》是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按蚕生长过程说明的,这两课都是对生物习性的说明,而《巍巍中山陵》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是对静态建筑物的说明。《海光》是对动态事物并以小标题形式按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在梳理归纳基础上进行比较阅读,就能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在鉴别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4 目标阅读法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的“小步子”的原则,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前后联系的一连串的小问题,并要使相邻的每两个问题之间的坡度不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就不大,如同迈了一个“小步”,容易掌握。教师把学期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里再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划分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应用和灵活应用等不同程度的具体目标,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下达各自能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在“阅读文”中进行达标阅读,这样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5 边读边思法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发展学生智力。他认为“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智力”,“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该为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很多学生读书只“读”不“思”,不会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好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自读文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训练学生以自学提示和学习重点为指导,以课后练习为思读线索,在边思边读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根据自读文课型的特点来授以科学的自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自学规律,积累自学经验,打好自学基础,才能达到自读文教学的理想效果。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视觉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