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5 17:24:36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篇1

关键词:

探索式教学、问题意识、开放式教学、创新意识

关于探索式教学的本质问题,著名的数学家马明先生曾在《数学通讯》上发表文章阐述他的观点,他说:“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的过程”。如果说的更确切一点,应当是“教学的本质是展示和发展教学思维的过程”。近几年来,经过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和探索,对此问题已基本形成共识,并在教学中付诸行动。我们把在这种认识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模式称之为“探索式教学”。

探索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揭示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概括形成过程,暴露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案的制定选择过程以及探索数学结论的发现、论证过程。探索式教学是现论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拟在探索式教学课题组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就探索式教学作一个阶段性总结。

一、

重视背景教学介绍,通过概括形成概念、法则

教学中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机会。探索式教学就是要克服这种弊端,还概念和法则形成过程于学生。如方程的概念教学、传统的方法是给出方程的定义,然后给出若干式子,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探索式教学的做法是,先给出若干式子,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一些特点,如一部分式子是等式,一部分式子是代数式,在等式中又有一部分是含有未知数的,我们就把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再如,在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教学中,传统的方法是给出异面直线公垂的概念,然后指出两垂足间的线段长就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探索式教学的做法应为,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过去学过的有关距离的概念,如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距离有什么特点,发现共同的特点是最短与垂直。然后,启发学生思索在两条异面直线上是否也从在这样的两点,它们间的距离是最短的?如果存在,应当有什么特征?于是经过共同探索,得出这两点的连线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则其长是最短的,并通过实物模拟性演示确认这样的线段存在,在此基础上,自然地给出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得到概括能力的训练,还尝试到了数学生活发现的滋味,认识到距离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这里不再多说。

二、

提供开放式问题,通过探索发现定理、结论

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结论都是前人经过艰苦的探索发现的,即使一个一般的命题,一个猜想,其提出的过程也凝聚了数学的智慧。传统的做法往往是给出现成的结论然后搬现成的证明。

这样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总是心存疑虑:这个定律是怎么来的?这个证法是如何想到的?探索式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疑虑,让学生积极地去参与探索,尝试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设问题情景,通过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体现。传统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献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性的问题和现成得漂亮解法,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辛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得到提高。探索式教学则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即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进行“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学时,传统的方法是给出定理,画好图形,把课本上的证明讲解一遍。探索式教学可以作以下设计:

第一步,:提供问题:在水平的地面上竖起一根电线杆,现在请大家想一个办法,检查一下电线杆与地面是否垂直?

第二步,涉及解决方案:学生将电线杆抽象为一直线,地面抽象为一平面,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设计方案如下:用一块三角板,让一条直角边紧贴电线杆,直角顶点靠地面,旋转一周,如果靠地面的一边始终在地面上,则可以断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否则电线杆和地面不垂直。

第三步,问题的发展:教师在肯定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新问题;是否有比这个方案更简便易行的方案呢?如果有一个人没有让三角板旋转一周,而只是检查了两个位置且都和地面贴得很好,他就断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你们认为正确吗?

第四步,问题的深化:教师要求揭示此问题的实质,并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如获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且和平面内过交点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它是否和这个地面垂直?

第五步,设计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三角板和铅笔做模型作验证,发现的确是垂直的,然后师生共同制定理论上的证明方案。

第六步,回到最初问题,给出合理的解答。

四、

造就民主气氛,通过比较优化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是十分普遍的,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将那些教学者认为最佳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唾手可得的,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学生赞叹老师“妙笔生辉”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无奈。

探索式教学则要求尽量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打破权威,造就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述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增加发散机会,通过交流,实行群体效应

教学中除了“一题多解”以外,还有“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画”等多种发散机会,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场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因素,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交流,集中集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教学的“群英会”、“大合唱”。

六、

注意回顾反思,通过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篇2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接口技术;汇编语言

作者简介:李济生(1957-),男,山西晋城人,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4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61-02

自2010年开始,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将“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课程合并成“汇编与接口技术”,要求在原有两门课程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重新优化新课程的教学方案,并要体现出课程的先进性。因此如何规划课程内容,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就成了设计和规划新课的关键。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证实所采用的教学方案是有效的。

一、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规划

在总结以往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我们对新课程的规划达成了共识,即坚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规划方式。[1]

1.汇编语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汇编语言教学要加强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认识,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指令和硬件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便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汇编语言仅靠书面作业是很难深入理解指令的内涵和掌握程序设计技巧的,要坚持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个过程,尽快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达到此目的,我们在涉及指令的第一次课后就安排了汇编语言调试工具DEBUG的实验;并随后要求学生对每条指令和课堂上讲过的程序(包括作业)在DEBUG或DOS环境下进行测试,观测变量和标志位的变化。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汇编语言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设计方法。

2.接口技术要坚持以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

坚持以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就是在学生掌握必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基础设计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2]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各章节的特点设计了很多教学案例,包括定时器控制蜂鸣器发声案例、定时器产生日时钟案例、定时器产生PWM波形案例、并口控制步进电机案例、并口在0或1方式下交换数据案例、中断控制器与并口或定时器结合的中断控制案例、微机之间串口通信案例、RS485方式通信案例、AD0832多目标同时控制案例等。通过对以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感受到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问题的热情提高了,掌握课程内容的能力增强了,同时学生对硬件课程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今需求,而课程内容的更新也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将新技术PCI总线和USB总线引入到教学中来,使传统的课程赋予了新的内涵。[3]

PCI总线和USB总线的引入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要针对学生在理解时序控制和总线协议中存在的困难开展教学活动;重点加强对PCI和USB总线协议的理解,并结合传统的EISA总线分析PCI总线与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总线“桥”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虽然这部分内容没有开展实验,但它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专题讨论,学生对新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接口教学要强化关键知识点的理解

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是学好课程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深入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1.强调IN和OUT指令与硬件的互动关系

在接口的控制中常用的两条指令是IN和OUT。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两条指令执行过程中如何会引起接口信号的变化,从而引起CPU与IO之间的数据交换。为使学生建立软硬件之间的互动概念,应重点讲清楚IN和OUT指令的三个基本要素;即IN和OUT指令在执行过程中,首先CPU会将指令中涉及到的端口地址送到地址总线上,译码后选定要操作的端口;同时会产生/IOR或/IOW有效控制信号,控制数据的流向;此时OUT指令会把数据送到数据总线上,而IN指令会从数据总线上获取数据。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能深入理解软硬件的互动机制,为接口的设计奠定基础。

2.注重对中断控制器8259端口寻址方式的理解

中断控制器8259内涉及到了十多个端口,但片内地址只有一根线A0,如何用一根片内地址线寻到那么多的端口呢?学生很难理解这个问题。为了讲清楚这些概念,可以结合8259采用的端口译码片内地址A0、特征位、初始化顺序、先送地址后数据等多种寻址方法,并结合其他接口芯片的寻址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深入理解8259的端口寻址过程及特点。通过对该知识点展开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接口中的所有寻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接口电路的设计也是有帮助的。

3.加深对DMA主从模式下IOR\、IOW\、MEMR\、MERW\信号的两面性特征的认识

无论是CPU还是DMA,都可以完成存储器与IO之间的数据传输。实际上,在存储器与IO交换数据时,作为当事的双方并不关心谁在控制它们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只要满足总线数据读写时序,存储器和IO就可以完成数据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DMA能模仿CPU对总线的读写控制时序,自然也就能达到数据交换的目的,只不过CPU是通过软件方法实现,而DMA则是通过硬件方法实现。因此在教学中应强化对DMA的四个信号(IOR\、IOW\、MEMR\、MERW\)在主从模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仔细分析CPU控制下完成存储器与IO交换数据的机理以及DMA模拟这些过程所必需的硬件信号和它们在不同模式下的作用。这不仅能使学生容易理解DMA的工作原理,而且也能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设计中软件和硬件互相替代规则的认识,为设计计算机系统中的主控器提供很多思路。

4.从AD转换器的查询和中断方式来看软硬件的相互配合

任何接口的数据交换都包含查询和中断两种方式。查询方式的本质是通过IN指令来获取AD转换结束的状态信息。由于AD转换结束线一般是非三态的,所以需要在数据总线和AD转换结束状态线之间接入三态门。在用IN指令查询转换结束状态时,AD转换结束的状态与总线瞬间接通,从而可通过数据总线获取AD转换结束状态的信息。中断方式获取转换结束的状态与查询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它需要通过一根硬信号连接到中断控制器上,同时要解决中断发生的随机性问题,并按一定的格式编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查询和中断方式在软硬件设计上的差别清楚地说明了这两种数据交互方式在原理上的差别,教学中应注重说明不同方式下软硬件搭配问题,使学生掌握不同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

5.挖掘接口芯片应用的潜能

接口技术可供挖掘的知识点很多,比如用定时器产生频率和占空比可调的PWM波形,就是接口芯片的应用拓展问题。可根据定时器方式1和方式3的特点,将定时器0选用方式1,定时器1选用方式3,定时器1的输出OUT接在定时器0的GATE上,生成的PWM波的频率由定时器1的输出频率决定,PWM波的低脉冲部分由定时器0的定时时间决定,只要改变定时器0和定时器1的时间常数就可以改变PWM波的频率和占空比,从而输出频率和占空比可调的PWM的波形。通过类似知识点的扩展,开拓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全面开展研究性教学

全面开展研究性教学是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包括研究性理论教学与研究性实验教学。前者以专题报告、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和小论文为主,后者以研究性实验为主。

在研究性理论教学方面,除了结合现有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题目外,还结合新技术设计了另一些题目,例如I2C总线和SPI总线时序的特点及时序产生方法、I2C总线的读写时序与PCI总线的读写时序之间的特点分析、PCI总线和USB总线应用技术的新进展、PCI总线与传统的系统总线的区别和相关的应用实例分析等。在研究性实验教学方面,我们结合实验平台和扩展实验平台设计了许多实验题目,例如I2C接口的存储器访问实验、I2C接口的RCT时钟控制实验、SPI接口的EEPROM访问实验、音乐播放器实验、带图标显示的交通信号灯实验、竞赛抢答器实验、远程电机控制实验、恒温控制实验、风扇演示系统实验、串口小键盘音乐通信实验、定时猜数游戏实验、基于采数计时控制的交通灯模拟系统实验、基于串口的多功能播放器实验、警报系统实验、秒表设计实验、数字闹钟实验、电子琴实验等。

研究性实验给课程带来了很多生机,在业余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实验室里讨论和完成自己的实验。学生对这些实验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多年来学校一直采用开卷考试,强调以应用为导向的试题内容,并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使平时努力得到认可。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比例是:考试成绩占50%,平时作业占15%,平时实验占15%,研究性实验占15%,专题研究报告占5%。采用这种考核与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平时就注重对自身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五、结束语

培养出高水平且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提高教学水平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必要基础。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我们总结了以前课程的经验和教训,对“汇编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和尝试。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我们将继续对课程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找一条更适合培养出高质量学生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姝,张燕平,陈洁.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2,(6):12-15.

[2]赵辉,李万龙,郑山红,等.“项目导向案例驱动”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10):89-92.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篇3

【关键词】线性方程组;案例教学

线性代数课程在大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使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其教学内容,教书手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目前的大部分教学内容来看,过于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缺少线性代数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只是学会了一些理论,而不知道线性代数的实际应用。在国家大力倡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这种情况是需要改变的。也就是在线性代数教学中,要适合地融入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水平和学习兴趣。本文作者就线性方程组的案例教学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在32学时的线性代数教学中,线性方程组是核心内容,利用初等行变化求解线性方程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手法。但是讲完这章以后,作者发现学生只是会了求解线性方程组,往往对其实际应用很模糊,就慢慢地在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进而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给出几个典型的线性方程组应用实例。

1. 人力资源分配问题

例1. 某昼夜服务的公交线路每天各时间段内所需司机和乘务人员人数表所示。

设司机和乘务人员分别在各时间段开始时上班,并连续工作8小时,问该公交线路应怎样安排司机和乘务人员,既能满足工作需要,又使配备司机和乘务人员的人数最少?

解:设表示第i班次时开始上班的司机和乘务人员数,

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这本来是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模型,在线性代数中,我们只考察约束条件,这和线性方程组非常相似,但是不一样。为了转化成方程组,首先引进6个变量让六个约束左边分别减去这六个变量,则得到如下线性方程组:。

2. 套裁下料问题

例2. 某钢管零售商从钢管厂进货,将钢管按照顾客的需求切割后售出. 从钢管厂进货时得到原料钢管都是19m长. 现有一客户需要50根4m长,20根6m长和15根8m长的钢管,应如何下料最节省?

解:首先考察所有的下料方案,见[1]。通过下料方案可以引进7个变量。用表示按照第i种模式(i=1,2,…,7)切割的原料钢管的根数。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3. 生产计划问题

生产计划问题

例3.某公司面临一个是外包协作还是自行生产的问题。该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都需要经过铸造、机加工和装配三个车间。甲、乙两种产品的铸件可以外包协作,亦可以自行生产,但产品丙必须本厂铸造才能保证质量。数据如表。问: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甲、乙、丙三种产品各生产多少件?甲、乙两种产品的铸造中,由本公司铸造和由外包协作各应多少件?

通过以上分析,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 max=

约束条件:

为了转化成方程组,首先引进3个变量让三个约束左边分别减去这三个变量,则得

到如下线性方程组: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就把线性方程组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使学生了解了线性方程组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的,进而对这门课程的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另外为了求解这些方程M,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数学软件 Matlab、Mathematic,从而使学生更加觉着线性代数不仅有用,而且好学。

参考文献:

[1] 谢金星,薛毅. 优化建模与lindo/lingo软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黄玉梅.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8(11),157-161.

基金项目: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篇4

[关键词]SPOC;财务管理;混合式教学

随着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会计核算工作被人工智能手段所取代,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逐渐朝着价值创造的方向转变。其中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承担着重要的人才培养职责。基于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本次研究也将重点探讨SPOC模式下的线上线下教育结合方案,一方面解决原有教育受到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SPOC模式下的教育过程设计优势

(一)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在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当中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且认为当前的教育领域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面也需要做出改革。教育信息化作为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开展混合式学习,能够响应教育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本身是数字时代的学习需求。未来学生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单一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以让他们应对更加困难的情境,获取知识比掌握知识更加关键[1]。

(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教育过程就是将学生按照年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后,对学生展开知识教育。但由于学生个体能力之间存在差异,他们接受知识的快慢程度不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针对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内容调整。然而在线教育的深度发展使网络层面的学习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且易于获得,所以借助网络可以获得非常优质的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机房实验室或其他网络覆盖区域,这也给混合式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特别是对线上教学设计而言,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大纲安排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师生之间的交互,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创新能力和协作意识的培养,能够在以后面临类似的情境时完成知识迁移,对于专项能力的培养意义突出。

二、SPOC混合教学模式框架

(一)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是混合教学框架设计的基础组成部分,学习者需要综合考虑并分析此类问题,才能主动整理资料,最终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需注意的是,问题情景本身处于开放状态,没有标准答案要求学习者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对策。前期问题设计时,问题内容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同时要具备吸引力,保障学习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融入问题的解决环节中,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资源完成翻转课堂设计,从单一的课中教学转变为多层次教学环节的有序衔接。在预习阶段的问题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前测试结果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评估,找出学生出现的普遍和共性问题,从而在线下授课环节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协作探究活动。财务管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问题情境本身非常开放,为了完成专业知识的迁移和提取,教师需要引导每一名学生将自己带入问题中,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水平,通过问题引出相应的概念和原理。教师在每一个问题正式实施之前,应该对问题的结果做出预评估,分析此类问题产生的不同可能性,以便于在线下翻转时准备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2]。当然,学生本质上是问题设计的主角,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要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参考依据,以引导性的方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将问题进行逻辑化设计,必要时可以用思维导图或鱼骨图等对问题作出加工。

(二)教学活动实施

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情境设计和前期教学内容的重点分析,这项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后期学习推进的基本组成部分,因为任何的前期分析都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完成意义建构,达到相应的教学预期目标。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财务管理中的很多内容都涉及非常专业的知识。所以,学习内容的分析应该包括这些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注重实践性要求,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无论是通过线上平台还是线下翻转教学,都需要以资源作为主要的应用目标。具体来看,呈现出问题情景并理解分析问题之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信息,从网络或教材内寻找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线上与线下的交流过程可以通过各类教学平台、QQ、微信等多渠道完成翻转,确定最佳方案,教师通过系统讲解之后,过渡到课后提升阶段,让学生展开经验分享,从拓展训练和环节形成反思和批判的成果,最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这表明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对事件的本质有透彻的认知并且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问题[3]。例如,在涉及某些投资问题的计算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既定的数据信息让学生计算出现金流量、比例等关键参数,结合教材内的专业信息来收集资源解决问题。如果现有的资源不足以支持解决问题,则让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自主收集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共享到交互平台上。线下翻转阶段则根据学生提交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将成果进行展示,而教师在对成果展开评价之后,可以确定学生有哪些问题没有考虑在内。教师在整个作用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并且避免学生偏离学习主题才能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有效帮助。课后提升阶段,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交互工具和教师交流和沟通,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整个评价阶段,以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为基本方案,一方面对成果进行概括和汇报,另一方面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问题解决能力[4]。

(三)多层次交互设计

多层次交互设计的核心在于交流过程,既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和面对面沟通来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两种教学方式各有优势,并且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下,可以完成交流体系的协同运作。例如在线上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教师完成内容的审核与评估,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把握后做出正确引导。而线下学习阶段教师可充分扮演答疑者的角色,针对学生在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

三、基于SPOC的财务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课前阶段的自主学习

财务管理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都是在课堂内部完成的,无论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原有的课堂提问,都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或是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SPOC模式下,教学的课前设计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将需要学习的内容视频或其他参考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或是制作成为微课,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章节与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帮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能了解到具体的学习思路,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升课前预习阶段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到项目净现值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微课视频,把有关净现值的计算和净现值的应用两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展示出来,从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相应的微课视频。教师也可以同时课程大纲,让每一名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以及预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前学习测试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习平台的支持下,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答题方面的正确率,教师也可以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动态信息,按照教学进度组织线下教学活动,最后完成实时引导和总结归纳,作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5]。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将集中出现的问题统一提交。例如,在净现值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常见问题是净现值和折现率的关系理解不清,很多情况下都无法准确理解内含报酬率的概念,从而在相关问题的分析中忽视了净现值。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净现值公式的计算方法并不熟练,所以教师在设计自主学习任务之后,还可以针对学生产生的共性问题,在线下交流阶段对净现值计算公式进行巩固。教师可以以企业的经营为例,从现金流量的比例中加入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等参数,锻炼学生的净现值计算方法,巩固教学重难点。这样一来就完成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配合,无论学生通过前期自主学习还是小组合作,都可以获得学习层面的正向体验,在后续的学习阶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融入其中。

(二)课中阶段的综合设计

课中阶段的综合设计环节要明确的要点是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行配合,这样才能确定教学任务,完成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充分发挥思维引导的作用,对每个章节的琐碎知识点进行梳理之后再完成内容串联,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更加完整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与情境创设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划分,通过小组合作演绎企业筹措资金的情境,针对不同的投资方案确定优劣程度,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又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估算项目运作时的现金流量,包括建设期间、营业期间和终结期间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最后得出正确的净现值等。诸如此类的案例内容分析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前一个案例的设计要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金筹措阶段的注意事项,避免投资风险;而后一个案例的目的则在于准确掌握投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判断投资方案是否可行[6]。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相应的教学任务,例如根据企业的流动资金比例确定企业潜在的筹措资金需求并根据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来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需注意的是,如果现金流量计算错误,会直接导致整个案例计算出现问题,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预留讨论和分析的时间。将计算的过程一一展示出来之后,将成果上传,最后依据网络平台对学生的计算方法作出评定。每一名学生在达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课后阶段的针对性练习

课后阶段的针对性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提升已经学过的知识,因为财务管理涉及的知识点大多都是生活中的案例和情景,所以教师在线上课堂中的教育内容应该通过线下阶段进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现实企业在发展阶段,往往会面临不同类型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财务案例产生的前提条件和现实背景,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企业在综合业务的处理方面应如何作出改进,利用SPOC平台为学生建立财务管理的专业数据库或习题库,根据不同题目的难易程度以及不同的考核内容对学生展开系统训练。另外,还可以针对不同板块设置讨论区域和沟通区域,帮助学生获取更高层次的知识点,这对后续的内容掌握乃至职业资格考试等都非常重要[7]。在考核环节设计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以及小组合作模式下的成果完成情况确定学生的学习结果。财务管理课程本身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性,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出评估时可以以线上作业的准确率等作为参考依据,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而真实。

四、结语

基于SPOC的财务管理课程混合教学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帮助每一名学生建立有序的教学计划,同时在问题设计实施、前期教学活动开展和交互方式的选择上更加科学和合理。无论是线上学习阶段、课内翻转阶段,还是课后提升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应该根据教学要求设立阶段性的学纲,从而进一步发挥SPOC模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萍香,连德亮.基于MOOC+SPOC的财务管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6(3):5.

[2]熊莉,戴维,马少晔.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的学情调查与课程设计: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2):4.

[3]朱忆琳,汪祥耀.SPOC视阈下会计双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财务管理”双语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上,2019(12):4.

[4]由晓霞.基于MOOC+SPOC环境下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5):2.

[5]杜改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公共基础类课程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2019,35(2):3.

[6]包晓岚,吴伟荣.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J].中国农业会计,2020(7):72-75.

[7].高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76-78.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篇5

一、教学误区

1.数学思维的含金量不高

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这一内容中,就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提供了下列教学素材:把等腰三角形纸片(图1)沿顶角平分线折叠,你有什么发现?

……

探究“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内容,又提供了下列教学素材:剪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2(1)。

……

把纸片按图2(2)所示的方法折叠,再把纸片展开并连接CD(如图2(3)),你发现了什么?

……

教材的编写意图,显然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获取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一系列的结论。这种由操作到结论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入口宽,操作简便,不失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中,如果将教材中的操作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对于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显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获取了知识。而对于基础好一点、思维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让他们被动地按照上述的操作指令进行实验,即使得到有效结论,也只是在茫然中获取的。这种“指令性操作”,只有折叠的技术要求,没有思维的活动内涵,久之,势必削弱学生数学思维的含金量。如果只是用技术做实验,那么数学课与技术课、劳技课还有差别吗?建立在“指令性操作”这一层面上的实验与教学中一贯反对的“告诉式”、“注入式”教学有差别吗?这值得研究与探讨。

2.实验价值利用率不大

“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这一内容中,提供了下列教学素材:

在小学里,我们曾经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笔者以下称“拼角实验”)

如图3,在ABC的边AC所在的直线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直线AC与边B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C1、C2、C3……

(1)在上述过程中,哪些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2)度量∠BAC与∠ACB,并求它们的和;度量∠BAC1与∠AC1B、∠BAC2与∠AC2B、∠BAC3与∠AC3B……并分别求它们的和。你发现了什么?

(3)当直线AC绕点A旋转到AC′,使AC′∥BC′时,度量∠BAC′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笔者以下称“转角实验”)

“拼角实验”主要是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由拼角实验的启发,得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辅助线。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开发出实验的发现价值,实验结束后,没有将研究的价值从拼角的过程中迁移到论证的辅助线的作法上来,这样就丧失了这个实验的教学价值。

同样,在“转角实验”中,其价值一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即控制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B不变,通过变化∠BAC、∠ACB的大小,发现∠BAC与∠ACB的和不变,进而得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不变,是一个固定值,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价值二是探究三角形三个内角和这个固定值是多少,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价值三是从实验的过程中,寻找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辅助线的另一种作法,从而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转角实验单一地理解为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价值一、价值三被忽视了。

3.数学本质的迁移性不强

“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习题:

桌子上有3只杯口都朝上的茶杯,每次翻转2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3只杯子的杯口全部朝下?7只杯口都朝上的茶杯,每次翻转3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7只杯子的杯口全部朝下?

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让几位同学拿上7个纸杯到讲台桌旁进行实验,或者让学生预先准备好纸杯,上课时自我实验。第一次,翻动后有2只杯子口朝下,5只杯子口朝上;第二次,翻动后有4只杯子口朝下,3只杯子口朝上;第三次,翻动后有6只杯子口朝下,1只杯子口朝上;第四次,翻动后有4只杯子口朝下,3只杯子口朝上……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四分钟过去了……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了,学生却随着时间变得昏昏沉沉,手忙脚乱,连翻动了几次也数不清,怎么也想不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最后,教师不得不告诉学生,无论翻动多少次,杯口朝上的都是奇数不是偶数,所以无论翻动多少次都是不可能杯口全部朝下的,这才将本问题勉强解决了。究其原因,这是教师、学生看不清问题而造成的。

二、矫正方法

1.数学实验要在价值立意上作设计

数学实验的价值立意必须是建立在数学思维活动之上,如果离开了数学思维,将实验定位在按提供的实验程序进行机械的操作,那只能算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动,这样的活动只有动手没有动脑,已偏离数学的轨道,失去了数学味道,在数学教学上就没有意义了。

要凸显数学实验的教育价值,必须让其既具有科学实验的一般立意,又具有数学学科特有的思维魅力。即让数学实验也遵循科学实验“目的――实验――猜想――论证――结论”的一般规律。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对文中提及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素材进行如下处理。

实验1: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实验目的】通过1次折叠1个等腰三角形形成2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活动,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根据上述实验目的,教师可以设计下列活动,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1)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等腰三角形纸片和直角三角形纸片,这节课就和同学们玩玩这些纸片,同学们有没有兴趣?

设计意图:用这样的开场白,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师:如何将手中的1个等腰三角形纸片,通过1次折叠形成2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提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弄清折叠的要求,进而探寻折叠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层面上设计数学实验的过程,主要由教师站在数学背景的高度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探寻实验方案。

【实验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实验要求,在思维场景中去探寻折叠与相等、对称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而不是让学生麻木地去折、去猜、去碰,最终形成学生层面上的实验方案,进而达到教材中折叠的技术要求。

方案1:根据“相等原理”形成折叠方案。即沿着“折叠(数学活动)――重合(数学观念)――相等(数学结论)”这一“相等”的思路,进行折叠。

方案2:根据“对称原理”形成折叠方案。即沿着“折叠(数学活动)――重合(数学观念)――对称(数学结论)”这一“对称”的思路,进行折叠。

学生经过这个思维背景再进行数学实验(折叠),不但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方案)可行可用,而且还锤炼了数学思维。对于思维层次不高的学生,让他们自主地构建上述活动显然有困难,这个困难主要是怎么设计出折叠的方案,而对于折叠的技术,他们在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中,也能完成这样一个折叠操作,并且在这个活动中并没有降低课本对他们的基本要求。

【数学猜想】实验是表征,通过实验发现数学结论才是本源。为此,实验后,教师要让学生直逼数学本质。这个活动一般可运用下列方法来进行。

师:通过这个数学实验,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的过程,得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平分线重合”数学猜想。

【数学证明】实验得到的数学猜想,是基于直觉和简单逻辑下形成的,那么就有必要对数学猜想进行数学证明,因为数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证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可以设计下列问题,引发学生证明。

师:你上述的猜想一定正确吗?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进行理性证明。

【数学结论】通过折叠,辅之于观察、抽象、归纳、简单的推理等思维活动,形成了数学猜想;通过数学论证,即通过严格的数学推理、有力的数学证明,得到了绝对真理的数学结论。如何证明这个数学结论,是脱离数学实验,另辟蹊径;还是回归实验,探寻灵感?显然是要让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探求形成现象的本质,完成论证猜想的证明。所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探究辅助线的作法,一定要让学生回归折叠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正确地引出辅助线,而且还要让学生体验辅助线诞生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这才能体现数学实验的本质价值。

【经验积累】任何一个数学活动,都要让学生形成活动经验。因为只有活动没有经验的过程,只能是一个执行命令的过程,它永远停留在重复别人想法的过程中,所以只有通过活动形成自己特有经验,才是一个将别人的想法内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这个实验活动,带给学生的经验主要有上述提及的“相等思维”和“对称思维”这两种思维方法,它既是设计折叠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也是解决折叠问题的基本方法。

完成了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后,还可以用下列实验活动来探究“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问题

数学实验2:探究“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问题1:既然1个等腰三角形纸片通过1次折叠可以形成2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那么可不可以将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2次折叠,形成2个等腰三角形呢?

问题2:从将1个直角三角形通过2次折叠,形成2个等腰三角形的实验中,你们又可以得到哪些数学猜想?

问题3:你准备如何来论证这个结论?

……

这三个问题链的设计,也是基于“目的――实验――猜想――论证――结论”的理念。有价值的思维永远不是建立在技巧上,而是体现在解决一类问题的通法上,因为它是教育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2.数学实验要在过程分析上作整合

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已提及到数学实验要在其过程中吸取养分,下面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重点谈谈这个话题。

三角形内角和的实验,其立意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适当地“搬搬家”,组合变成我们熟知的180°的角。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已有平角的度数是180°、邻补角的度数是180°、平行线形成的同旁内角的和是180°等知识诸备。就“拼角实验”而言,形成新角的过程一是形成平角,二是形成邻补角。就“转角实验”而言,形成新角的过程是平行线下的同旁内角。这三种拼角的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形成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辅助线的关键,也是设计这个实验的价值所在,教学中不容忽视。

(1)拼角实验下产生的辅助线

①由拼成平角的实验(图4),可以构造出过点A引BC平行线DE的辅助线(图5)的证法。

②由拼成邻补角的实验(图6),构造出延长BA到E,并过点A引BC平行线AD的辅助线(图7)的证法。

(2)转角实验下产生的辅助线

由拼成平行线下的同旁内角互补的实验(图8),可以构造出过点A引BC平行线AD的辅助线(图9)的证法。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假设,通过证明,得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看似这一过程比较圆满,在此建议增加一个对上述思维过程的反思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实验活动进行研究反思,正因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我们才可以设计出“拼角实验”,才可以通过“拼角实验”顺利寻找出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的辅助线、才可以顺利寻找出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邻补角的辅助线来证明内角和定理;正因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我们才可以设计出“转角实验”,才可以顺利寻找出通过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平行线形成的同旁内角的辅助线来证明此定理。

3.数学实验要在问题本质上作文章

数学实验与理性思维怎么处理,一直是数学实验关注的问题。物理、化学实验,常常是重过程现象,更重实验结果。而数学实验教学中,要关注的是动手思考的习惯,更注重的是实验过程中数学本质的揭示。一个好的数学实验,要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实验中抽象出一般的原理,用数学语言讲出数学故事。

文中所提及的“翻转杯口”的实验,如果教师看不清、看不准这个问题的数学本质,只能是引导学生机械地进行这个实验,学生必然得不到深层次的思考。这个问题的数学本质是将实验中的问题抽象为通过改变乘积中因数符号的个数,进而确定积的符号是否发生变化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就能找到这个问题规律化的结论。因此,可以将本问题作如下拓展。

结合上述解题经验,请探究:给定正面向上的扑克牌m张,每次翻动n张(m不能被n整除),试研究是否可以经过改变一张或几张牌的正反面,将桌面上的扑克牌全部反向。

我们不妨将正面向上的每张牌看成数+1,反面向上的每张牌看成数-1,每翻动一张牌,则桌子上所有牌所写的数的积就改变一次符号(由-1变为+1)。类似于,若一次翻动n张,就改变n次符号。因此,若n为奇数,由于奇数个-1的积为-1,桌子上所有牌所写的数的积就改变了符号;而若n为偶数,由于偶数个-1的积为+1,桌子上所有牌所写的数的积仍保持原来的符号。

当m为奇数时,要将所有正面向上的牌最终翻动成都反面向上,须改变积的符号。由上可见,若n为偶数,那是不可能做到的;而若n是奇数,则有可能做到,且翻动的次数必须奇数次。

当m是偶数时,要将所有正面向上的牌最终翻动成都反面朝上,不须改变积的符号。由上可见,若n为奇数,须翻动偶数次可达目的;若n是偶数,翻动次数可以是奇数也可以是偶数(如表1)。

数学实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发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本文提及的案例,只是在实施这一理念中教学行为上的一些偏差,我们期待更好更多的数学实验教学成果的涌现。

参考文献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篇6

【关键词】通信电子线路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5-02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

《通信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多,电路复杂,涉及知识面广,尤其对数学、电路理论等基础理论运用较深,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而且较抽象,理论难度大、综合性和实践技术性强,使得本课程的学习比较难。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即使是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也只是了解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却不理解单元电路实际中是如何工作于整个通信系统中的,更不要说理解电路的应用和自主创新地设计电路了,这显然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如何让教学活动向应用型靠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在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融合企业资源开展教学,并能够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提升动手能力等是本次教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以开展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将《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1.与企业联合修订课程培养方案,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结合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特别是通信电子生产、设计等具体岗位对该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要求,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并与湖南创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将该公司的部分通信电路设计方案与设计图纸等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以提高该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

(1)与企业联合修订课程培养方案。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修改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实验大纲。教学大纲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删除那些复杂的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引入与实际通信专业应用联系紧密的工程案例分析;考试大纲弱化传统的笔试考试,将产品的设计开发纳入考试大纲。

(2)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围绕无线电广播发射系统和无线电广播接收系统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以典型通信系统为主线进行项目化教学,将课程内容系统化编排为七个项目,根据知识体系结构,又将每个项目划分为若干子项目。把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要点融入项目中,在每个项目分解完后,再进行工程案例的分析讲解,将理论知识融入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邀请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开展“任务主导”教学。很多简单的高频电子系统设计所需要的知识往往涵盖了《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各主要章节的内容,课程的前言部分,邀请企业工程师以讲座的形式讲授课程相关知识点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情况,可以通过仿真软件仿真或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有个基本的感性认识。认识到学完通电课程可以完成这些简单电子系统的软件设计,并以必须完成的任务形式布置下去,突出“任务”教学。

(2)与企业联合建立虚拟软件仿真库和硬件实物作品库

1)建立虚拟软件仿真案例库。与企业合作建立仿真案例库,增加Multisim和Matlab/Simulink两种软件仿真实验训练项目,供同学课后学习参考。

2)建立作品实物库。与企业合作建立硬件实物作品库。一方面,教师在讲解每个项目之前,先通过实物展示,在正式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前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快速了解作品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3.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平台

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将该课程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有助于学生自学与查漏补缺。计划将有关课程的全部信息,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大纲、课程电子教案、课后习题答案、实验指导书、虚拟仿真软件、优秀作品报告及实验演示等上传到学校教学资源平台。

4.与企业合作,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

《通信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快速有效的转换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每一位任课老师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安排任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不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对任课老师进行短期培训和项目指导,由企业提供部分产品模型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通过实践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达到“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要求。

三、结论

根据《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将《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与企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学卿,莫禾胜,邓莉.基于Muhisim11.0的高频电路实验教学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2):207-209.

[2]乔世坤.PSpice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 145-149,169.

[3].基于通信电子线路(高频)课程的课堂教学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172-173.

[4] 许建明,黄同成,谢兵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 124-126.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篇7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即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实验能力和探究方法,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三学生面临中考,许多教师为此忽视实验的教学,部分学生也会因为存在升学的压力,而从主观上不重视物理实验。那么,如何圆满完成初三物理的实验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我在初三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获得一些有益的心得,现阐述如下。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实验过程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认识的过程,离不开观察,观察能力的提高,将加深理解,促进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应作正确引导,以提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电磁转换》这一章节中的“电磁感应发动机”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以概括和理解“电磁感应”和“交流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实验演示]教师将直的导线用导线与电流表相连接,用细线将直的导线悬挂在铁架台上(不要将直导线悬挂得太高)。

1.让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保持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问:同学们,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吗?(答案是:不。)

问:有没有电流产生?(答案是:没有。)

2.让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做上下运动。

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吗?(答案是:不。)

问:有没有电流产生?(答案是:没有。)

3.让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做左右运动。

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吗?(答案是:是。)

问:有没有电流产生?(答案是:有。)

4.让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在倾斜的方向上做运动。

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吗?(答案是:是。)

问:有没有电流产生?(答案是:有。)

[实验结果的表述]

问:请同学们表述一下,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呢?

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有电流产生(这个答案不准确)。

问: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实验装置,这个实验结果应如何表述?

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有电流产生(该表述仍然不准确)。

问:同学们请再次观察下列实验。(教师将“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做上下运动”的实验重新演示一遍。)这算不算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运动?有电流产生吗?

答:没有电流产生。

引导:同学们,如果把磁感线想象成无数根实实在在的线,再把直的导线想象成一把锋利的剑,那么,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如何表述呢?

讨论问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能够产生电流……

教师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观察下一步实验,进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等。

教师在物理实验的演示过程中,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体会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并引发思考和得出结论,不仅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促进了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有效地提高了中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物理学科重要教学内容的物理实验,对于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无疑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精心设计实验过程,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要通过正确引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简单机械和功》这一章节中的“杠杆”知识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具,如杠杆、羊脚锤、螺丝刀、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器、木块,以及钉有图钉的木板等,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问:利用现有的工具,可以用什么办法将木板上的图钉?

答:螺丝刀、羊脚锤、尖嘴钳都可以使用。使用螺丝刀拔图钉时,可以小木块为支撑,将图钉拔出;使用羊脚锤拔图钉时,可以用“羊脚”夹住图钉后,往反方向扳动,将图钉拔出,也可以直接向上用力拉,把图钉拔出;而使用尖嘴钳,则是用力夹住图钉,向上用力使劲拉,把图钉拔出,也可以用力夹住图钉,以小木块为支撑点,把图钉拔出……

问:同学们再想一想,你们在使用同一种工具时,哪一种方法比较省力呢?

答:当利用外界支撑来拔图钉的时候,比直接往外拔要省力。比如,利用螺丝刀、尖嘴钳时,可以小木块为支撑,利用羊脚锤时,可以直接以羊脚锤与木板的接触面为支撑。

引导: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再思考一下,利用外界的支撑这种方法拔图钉时,虽然使用的是不同的工具,但是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答:1.工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

2.需要握住工具的柄并用力;

3.用力的点与固定的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4.工具都是硬质的。

问:使用哪一种工具最省力呢?

答:螺丝刀。

问:现在,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这三种工具中,“着力点”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最长的是哪一个工具?

答:螺丝刀。

引导:同学们肯定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吧?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现在让我们开始学习杠杆的定义、力臂的概念……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是按部就班地演示,而是直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浓厚兴趣,有效地促进了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方案篇8

【关键词】课堂改革;自主探究;图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69-02

地表事物纷繁复杂,若只用文字来描述不能准确、直观地表述,而图像则可让人一目了然,并且通过不同地域事物对照,可以找出其中的异同和规律。另一方面,七、八年级《地理》教材中有地图172幅,示意图130幅,景观图166幅,统计图55幅,共523幅。可见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中的重要性。在以生为主、以师为辅的地理探究课堂中,地理图像的教学成为一大难题。

一、学案引导,抓关键层层引导

地理学案是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其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方法的一种重要媒介与抓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具有导阅读、导任务、导学法、导思维的作用。在利用学案进行图像教学时,我们应该抓住图像的关键层层递进引导,破解难题。

例如“经线和经度”的探究学习中,教材设计了两幅图:“经线和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新课程标准对此节内容的要求表述很简单,“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经度的划分”。但在教学中我们知道本节有三大重难点:经线的基本特征;经度的变化规律及东西经的辨别;东西半球的划分。为了突破这些难题,我们可以借助学案“内容上基础性和拓展性相结合、方式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学法指导相结合”的特点,层层推进,化难为易。为此设计如下的学案内容,并在课堂上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阅读教材第7页“经线和经度”及“图1.9经线和经度”探讨并完成下列问题:

1. 经线的定义: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经线的形状是______;经线指示的方向______;在地球表面可以画出______条经线。

2. 在“图1.9经线和经度”中用红笔描出0°和180°经线,并仔细观察:在0°经线东面是______经,并向东逐渐 ______;西面是______经,并向西逐渐______。180°经线东面是______经,并向东逐渐______ ;西面是______经,并向西逐渐______。并请总结如何判读东、西经。

3. 观察“图1.9经线和经度”中标注可知:经度的度数范围是______;东经的书写是___+___,西经的书写是___+___。

4. 完成教材第8页“活动2”,后观察“1.11东西半球的划分”可知:20°W的东部是___半球,西部是___半球;160°E的东部是___半球,西部是___半球。请选择东半球的范围是( ),西半球的范围是( )。

A、20°W 向东至160°E

B、20°W 向西至160°E

C、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

D、0°经线向西至180°经线

5. 在“图1.9经线和经度”中用红笔描出20°W经线与160°E经线,并说出图中各条经线所处的半球位置。总结判别东西半球的方法。

在学案引导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读图:一描二读三分析,由浅入深逐步发展读图的各项技巧。描,要根据图的标题,先在图中描出关键的信息,可以迅速把握主次,抓住问题的关键。读,利用学案,让学生知道在图中找出“在哪里”“是什么”“怎么样”。这样有步骤地看图,学生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和发展读图技巧。分析,能通过学案引导加上教师的点拨,归纳出所需的地理规律,如上面的“经度变化规律”“东西半球判别方法”等。

学案引导的图像教学,是把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实际的一种体现。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握图片所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再结合读图的方法,最后利用学案逐步引导探索地理规律。

二、实验疏导,重体验化难为易

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征,还有一些实际存在且很抽象,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的地理事物、现象,教材为凸显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就以D像加上简要的文字来说明。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难以进行广泛的观察和亲身体验,而这些抽象的地理现象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形成了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地理实验教学,以其独特的手段和方法展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分布、发展与变化,变静态的地理事物为动态的,变抽象的地理规律为形象的,不仅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障碍,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教材中出现了两幅图:“图1.35等高线示意”,“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两幅图占了教材篇幅的一半,且出现了彩色的山体图、等高线图、山体不同部位的分解图。教材是想尽可能地把直观的实物图和抽象的等高线图结合起来,易于学生理解。可实际是大部分学生缺乏体验,很难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对等高线的判读成为学习的一个难点。此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小实验――橡皮泥制作四方山的模型。不仅破解了这一学习难点,同时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实验目的:

(1)认识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2)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实验材料:橡皮泥、白纸、直尺、小刀、铅笔、水彩笔、竹签

实验步骤:

(1)将橡皮泥做成类似于四棱锥状的山体。(四方山,根据不同的倾斜度可以展示出山峰、山脊、陡崖、陡坡、缓坡等部位,并且制作简单,节约时间)

(2)用两竹签从山峰的顶部穿孔至底部。

(3)将山体模型放于桌面上,用尺量出山体的“海拔”,选取合适的等高距,按照等高距在山体模型上,用水彩笔描绘出等高线,再沿等高线用小刀对山体进行水平切割。

(4)将切割好的模型,从最底层开始,分层放到白纸上,用铅笔沿橡皮泥轮廓绘制出等高线,标注相应的高度,绘制完成后,将其取走,对上一层进行绘制。每次绘等高线时,孔要对齐,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等高线绘制完成。

实验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所得再来学习教材的图片,彩色图、等高线图、山体部位分解图都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很快地理解各山体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对于实验中没有出现的山谷也能推导出其特征。

利用实验课来进行图像教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实验课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制作类、演示类、观测类、考察类等,不同的实验类型适合不同的图像教学,如:制作类――地球仪、地图等,演示类――地球自转、公转等,观测类――气温和降水等,考察类――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图像教学都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哪些图像教学需要实验来辅助学习,并且该用何种实验类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究各种地理现象,否则会得不偿失。

图像教学是地理教学重中之重,对于探究课堂中的图像教学,还有待于大家去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蔡广征.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图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5.

[2] 谷昕茂.高中地理教学实验教学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

上一篇:隧道弱电施工范文 下一篇:城市设计的类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