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要点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5:12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篇1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设计 要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Main Points and Thinking of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Design

WANG Liang

(Shenyang Middle School of Hui Nationalities, Shenyang, Liaoning 1100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the system approach to design has gradually got the attention of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and education researchers.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how to understand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design in brief, then what poin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aspects of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design, and put forward some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design; main point

近年来,在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上,教学设计这种系统方法逐渐受到高中物理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一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根据课程和授课内容的要求,再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将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步骤、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时间等过程的合理有序安排。这是一种教学的系统方法,其特征体现为:一是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特点相结合;二是将教学活动变成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三是将教学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四是以可行性方法实现最优化教学目的。

应当说,高中物理是所有高中课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学习内容和知识点多,知识架构复杂,实验较多而且应试题型灵活多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教学设计这一方法和过程。只有提前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规划,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精髓。

1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需关注的几个要点

1.1 采用开放式设计策略,强调以理解为基础

从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上看,我们现在的物理教学设计不是从传统的满堂灌方式,而是应该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强调学生的学习特征和需要,从而设计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和方法。应该做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知识体系衔接,从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入手,将高中物理的知识与他们的理解基础联系起来。由单纯的“教”,向“教+学”转化。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在掌握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上着手,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高中物理知识的差距。进而从思想上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从教育的目的、程序和实验等各个方面进行设计。还要求教师放下权威,采取开放的教学态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改变传统的封闭式备课方式,将学生的状态考虑进来。此外,还应多采取创新式的教学环节。如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性任务,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并进行总结。

1.2 采取结构式设计方式,强调知识架构为重点

高中物理的知识是一个全面的架构体系,因此,我们在设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面,应采取结构式设计方式,强调知识架构为重点。我们应主要根据物理教材的知识体系,将每个结构的知识进行详细的分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一方面要强调教材知识分析的重要性,重点将教材的各个知识点吃透。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点时,要结合他们的理解进行分析,同时辅以适当的作业或题型,重点测试他们对于基本点、难点和关键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要重视物理实验,应将物理实验看作是对于教材分析的重要补充。可以通过学生主导或参与实验的方式,将章节的主要知识用物理的实验来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抽象化物理概念的现象认识,将物理和生活现象结合起来,有助于他们掌握物理的本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3 采取探究式设计方法,强调学法分析为关键

教会学生自己能分析物理现象,从中国现实情况看是自己能进行物理解题,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改变以往的传授式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知道怎么去学习,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就应该采取探究式设计方法,强调学法分析为关键,让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更应该让他们自主思考和自我探究。实现这种方式的转变,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就进行考虑,重点传授学法分析,将讲课的重点放在物理分析上,而不是将目光只关注于知识点上。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理分析方法,进而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物理分析能力,从而构建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和框架。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也要以多提问、多思考、多以实验和生活背景为验证的方式,通过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以学法分析为关键,鼓励学生进行思考,重点让学生掌握物理思维,形成科学的物理分析方法。

2 对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从我国当前物理的主流教学模式上来看,主要存在三种,即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模式”和既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又调动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一般说来,双主模式应该是适合采用和推行的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面既要考虑教师的主体作用,又需考虑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可以采用和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2.1 实验优先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秉承实验优先的基本思想。近年来,随着升学压力和教程改革的影响,许多学校的高中物理实验基本已经让位于应试教育。但是,根据本文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看,高中物理教学如果缺少物理实验的支撑,学生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体系难以衔接,容易造成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与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脱节,从而增加学习难度。二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比较抽象,缺乏实验,使学生难以理解高中的物理知识和现象,尤其是到学习电场、磁场等更为抽象的章节时表现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实验的重要性,甚至实验应该优先于知识内容的传授。

2.2 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内容形象化是要将高中物理知识的内容进行形象化讲解和传授。和上文所述相同,高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需要我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将这种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物理实验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实验只是教师展示的方式,学生参与度有限,因而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将物理知识和平常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这就能将物理知识形象化,并且解决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问题。当然,我们在物理教学设计时,也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现在流行的网络技术和手机软件等。

2.3 尊重个体差异,倡导因材施教

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理解力较强,有些学生则刚好相反,这是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面临的现实情况。尽管我们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应面向全体,但更重要的是尊重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可以在课程上,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设计教学进度。但同时,又根据不同的学生分别布置不同的任务,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可以适当让他们自学后期课程,并加大学习任务。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注重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并适当考虑个别辅导、学生结对学习等方式进行辅导。

参考文献

[1] 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课堂 高效课堂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91

进入新时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能再一味的沉浸在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就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反思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深刻意识到身负的重要教学使命,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积极的进行反思,本人就一些有助于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与大家分享:

一、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的从多个角度寻找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教师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找出影响高效课堂打造的因素,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本文中首先对目前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系统化程度不够

物理既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如果能够对物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掌握,那么,不管对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还是对学生有效应用知识点,都能够产生好的影响。而就目前高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还不够强,导致学生难以系统掌握物理知识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点方面做得还不够,这就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点掌握的有效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直接切入新知识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由于学生很多知识点的理解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在学生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更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新的物理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存在直接切入新的知识点的情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点讲解之前难以对与知识点相关的旧知识点进行回顾,势必会o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麻烦,尤其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新的知识点,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没有充分挖掘物理学科的趣味性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研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因此既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然而目前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挖掘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导致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自然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也影响了学生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

(四)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就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而言,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目前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依然存在较为单一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打造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策略探析

为了更加有效的打造高效高中物理课堂,上文对目前存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上文提出的问题十分有代表性,当然,除了上文提出的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针对目前存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影响高效高中物理课堂打造的因素,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引导学生提升基础知识点掌握的系统性

针对目前高中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点的过程中系统化程度不高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系统化的掌握基础知识。为了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系统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如下策略: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注意提升基础知识讲解的系统性,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系统的理解基础知识,对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有很大帮助。同时鼓励学生针对学习的基础知识,梳理出清晰的知识框架,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同时对提升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二)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点的学习

针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切入过于直接的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引导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新的知识点。例如本人在对学生进行新的知识点讲解之前,会有意识的领着学生复习一些与新知识点学习相关的旧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就不会显得十分突兀,同时引领学生复习与新知识点相关的旧知识点,也扫除了学生在新知识点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三)充分挖掘物理学科的趣味性

针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挖掘不够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善于取决学科的趣味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

(四)积极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针对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依然不强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既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又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篇3

关键词:高三生物;网络体系;知识复习

一、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策略

1.抓住生物知识的关键点,点点过关

在高中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网络中,“点”指的就是具体的知识关键点,比如相关的概念和特征等知识。通过构建立体化的知识网络,就是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聚集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并使其富有逻辑性,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找到对应的位置,便于大脑对知识进行搜索和应用。要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点点过关,提高复习阶段的针对性和高效率。

在高中生物的复习中,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全面地掌握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只有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学生在复习细胞的物质组成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先抓住关键知识点再连接成线的复习策略。可以先对细胞中的最基本元素和大量元素以及微量矿物元素等种类进行复习掌握,其次是要复习各种元素的作用和糖类以及蛋白质等物质的元素组成,之后还要掌握核酸的分布和基本组成单位。做到从元素的种类和物质的含量以及功能等关键点着手,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采用知识点逐个攻破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

在高中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网络中,“线”指的就是将生物知识中的某种生理过程作为线索,将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知识链。要将这些知识线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并找出其内在联系进行组合,做到线线清楚,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将分散独立的知识点通过线索进行有效的衔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链,掌握复习中的穿针引线能力,并在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以实现在遇到问题时快速有效地提取相关信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物知识的复习中,每个知识点都有着多维特征,即每个知识点都能与其他的知识点通过不同的关系连接起来,因此在连点成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个知识点交叉存在于不同的线之中,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更为严谨和细致的知识梳理。例如,学生在复习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连点成线的学习模式。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地区的种群以及他们生活环境的总和。而种群指的是一定区域内相同种类的生物个体的总和。因此,学生可以先从个体和种群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入手,并掌握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联系,经过层层递进后实现对生态系统知识的掌握,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将其贯穿成线,大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扩展知识的横纵面,面面贯穿

在高中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网络中,“面”指的就是在点和线的基础上构建的知识体系,是用生物知识点的横面和纵面来解决生物学中的实际问题。还是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例,比如,在治理一条被污染的河流时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学生可以将生态系统的知识归类划分为多个知识面,包括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去构建生态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对体系中的知识点和线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对生态系统这一知识面的全面掌握。因此在解决生态系统保护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从多个知识面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在治理被污染的河流时,既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着手,又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但最终都能实现对生态系统问题的解决。

二、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完善

1.不断丰富知识网络的内容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法,并不断丰富知识网络的内容。学生要在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将新的知识补充到原有的知识面中,增加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扩大和优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加系统和广泛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中,学生在通过点线面构建知识网络后还要加强针对性的训练。要将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点一一对应进行练习,但凡出现不清楚或混乱的情况就要及时回归教材进行复习。同时,还要重视对知识点的还原,在复习到某一知识点时,就要将其还原到知识网络中,通过知识点的每次还原,实现对知识体系的不断强化,实现在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薛仕刚.生物习题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生物教学,2009(4).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突破;讲授法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来说,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学习都是学生形成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前提。而从高中生物学科自身的角度来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则需要能够重视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使学生对于学科的相关技能以及基础知识有更加深入的掌握,促进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前提之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高中生物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所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现实,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突破的有效性。

一、高中生物重难点突破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重难点突破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循序渐进以及由浅入深。从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情况来看,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基于初中阶段生物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来设置的。为此,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重视学生新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旧知识的复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则需要加大对于知识点前后之间关联性的重视,由浅入深地为学生呈现相关的知识点,如此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1]。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更好地突破重难点,还需要遵循抽丝剥茧以及深入浅出的基本原则,重视高中生物知识点之间的辩证关系,对知识点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在保证知识讲授深度的基础之上用更加简便的方法为学生呈现知识,降低学生知识的理解难度,进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二、高中生物重难点突破的具体对策

(一)把握好重难点合理选择突破角度

高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重难点突破的过程中,要关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合理选择突破重难点的角度。在重难点突破的过程中,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教学效果,所收到的教学成效也会截然不同。如果教师从突破以及提炼的角度出发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那么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则需要重视融合和借鉴以往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办法。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内容的讲解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实际学习需要[2]。从教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学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对象,以往教师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优等生学习的方面,但忽视了中等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从本质的角度来讲,中等生无论是在学习方法还是在思维方式方面,在班级学生群体中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目标对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中等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情况,在帮助中等生实现综合素养以及学习成绩提高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以及难点问题的突破和拓展,使得教学能够更符合高中生物学科实践性的特点。课堂上,教师在针对优等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大对于基础知识的关注力度,在重难点知识的呈现过程中要能够做好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宽度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出发来关注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切实满足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而针对班级中的中等生,则需要在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的前提之下明确指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重点学习,使学生能够切实把握知识点的精髓,深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3]。针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过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把握学习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打好基础。

(二)合理选择重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采用知识组合的方式进行重难点突破从生物学本身的角度来讲,其不仅具有知识点繁杂的特点,同时知识点之间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为了有效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将高中阶段所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点整合成一个知识链,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做好知识点的延伸以及拓展,一方面要能够与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关联学科领域内新的研究成果。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抓住生物学系统构建的基础,并将其作为生物学习的重点教学内容[4]。教师要能够将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以及之后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铺展和组合,带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温。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知识点之间的结合点,探索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联。而学生在明确了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之后,其对于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也能有更加深入的把握,进而达到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2.采用实验探索法进行重难点突破实验是科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推动手段,而学生要想对于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亲身经历实验并且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课堂上,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挖掘相关知识点的探索之路,使学生能够重新经历知识点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科学问题的源头,通过实验和分析的方法体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思路,进而逐步培养科学家在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合作精神以及严谨态度,真正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5]。而针对学生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教师也需要及时地给予解答,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学生在经历了实验以及探索之后,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得到较大幅提升,进而有效转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得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能够真正得到有效提升。3.采用对比区分的方法进行重难点突破伴随着现阶段科学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课程改革的速度也在持续加快,每一轮课程改革都会对于教学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课本中在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呈现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针对个别知识点进行延展或缩减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要想真正把握重难点问题,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的混淆,则需要能够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区分。如此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系统化,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避免学生由于知识混淆而出现认知偏差的情况。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突破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和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对比原有教材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针对相关知识点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关联资料的收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点的互动分享,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4.通过讲授法突破重难点问题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是以概念为主要学习内容,而概念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学生了解了生物概念的本质内涵,并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大部分生物考查也都是以概念内容为核心点开展的。同时,生物知识也是一门理性特征较为明显的学科,学科知识涉及判断、推理、归纳、分析,也会涵盖数学计算的问题,因此这也充分说明在记忆生物概念的过程中,应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记忆概念,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虽然生物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但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突破生物概念学习难度。讲授法是一种以生动、凝练的语言对学生讲解知识的方法,教师在利用讲授法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应用语言艺术,确保语言的清晰性,还应保证语言富有感染力,语调也应保持抑扬顿挫,语速要适中,以此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师的讲授方式。而利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推论、解释、描绘、叙述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生物公式、定律的,并通过语言启发学生认识生物问题、理解生物概念,以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生物概念,这会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突破生物学习重难点问题。教师利用讲授法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还应注意在结合学生认知基础的层面上,以思想性和逻辑性均较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也应使学生在理解生物知识内容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这会有效促进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学素养,进而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突破生物知识学习重难点问题。5.利用讨论法解决重难点问题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合作学习的意识。讨论法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生物主题内容进行讨论的教学模式,并注意将讨论内容融入每个知识点的重难点问题,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向。而且,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不仅可以表达自身的生物知识学习意见,也可以听取他人的想法,这会确保学生形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状态,促进其生物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生物问题。讨论法这种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好处还在于能够让每名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情境的机会,以此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学素养。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拟定生物讨论问题,并让各小组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结束后,应派出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发言,以此提高讨论学习效果。同时,对于教师制定的讨论问题,各小组应进行交叉学习,即不同的学习问题均应被各个小组进行一次讨论,以此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也可以使学生的生物知识理解能力通过讨论不同的问题获得质的突破。

(三)重视板书对于重难点知识的强调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重点以及难点的问题不仅包含一些概念知识,同时也包含学生对一些实践技能方面的掌握,但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由于学生在初学某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对于整体的知识脉络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课堂学习过程中很难对重点以及难点知识进行有效区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而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则需要通过板书的方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强调,将重难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在板书上,并且要能够根据知识的重要程度以及难度进行板书的位置安排,进而有效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解读,掌握知识呈现的过程。通过板书的呈现方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进行对照,进而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借助板书的引导,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系列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进行分析,进而借助板书的呈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就是呈现课堂知识的脉络。而在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教师也可以对本节课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联系前后知识在板书设计过程中突出重难点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能够做到一目了然,有效突破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优化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之下,从教学形态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教学的要求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因此要想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则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重视重难点的突破,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进而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真正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篇5

怎样才能适应这种需要?要抓什么主要问题进行改革?这里谈谈我们的几点看法。

一、物理学科的课程设置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教学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从实践看,高中物理课采取分段的办法来划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具体落实确有困难。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地之内,客观上也存在差异很大的几类学校。高中前两年的必修课,内容和要求都一致,不能适应这种差异。国家教委最近提出的多种办学模式,我们体会,是承认差异。面对这种差异,高中物理课与其采取分段的办法,不如采取分层次的办法。高中物理课可分为两种物理课,以适应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适应不同程度、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同一个知识点,在程度、要求、讲法、侧重点等方面可以不同,甚至可以很不相同。对不同的学生,即使所学知识无大差异,能力要求可以有相当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就知识的理解程度而言,就所处理的问题的复杂程度而言,差异是相当大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或为将来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者虽然是一致的,但着眼点不同,对物理课的教学要求将会不同。采取分层次的办法,将会较好地适应高中物理课的教与学。

按照课程计划的规定,高中物理开设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必修课在高中一年级(2课时)和高中二年级(2.5课时)开设。限定选修课在高中二年级(2课时)和高中三年级(3课时)开设。为了适应高中物理课的特点,便于教学,新大纲把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贯通起来,不再分段,合起来称为必修和限定选修物理课。这样,新大纲提供两种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种是必修物理课(简称1类课),共4.5课时。第二种是必修和限定选修物理课(简称2类课),共9.5课时。

1类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知识面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知识面较窄,新大纲适当地扩展了1类课的知识面。2类课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要求着眼于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内容包括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干知识,同时增加了近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作为选学内容。2类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覆盖1类课,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必修课的要求。

据了解,现行必修课对部分学生要求仍偏高,所以新大纲从总体上适当放低了1类课的程度。2类课的程度,就重要的主干知识而言,与现行的必修加选修的程度大体相当。以2类课与我们所看到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物理课比较,基本的主干知识大致相同,但程度上我国要低些。

两种物理课的内容都分为必学和选学。选学内容不作考查,供师生选择,以补充知识面偏窄的不足。

新大纲对必学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A层次要求低,B层次要求高。作B层次要求的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在1类课中,A层次的知识点约占全部知识点的60%,B层次约占30%。在2类课中,A层次约占50%,B层次约占40%,B层次所占的百分比有所提高。教学要求分层次,有利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适当的加深,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大纲十分重视实验。1类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12个,其中有4个是新实验,必做实验个数与现行必修课的必做实验个数相同。2类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23个,其中有一个是在专题中安排的制作性实验,这23个实验中有7个是新实验。现行的必修加选修一共17个学生实验,新大纲增加了6个实验。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实验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大纲中安排的演示实验有所增加,并提出,有的演示实验可安排为学生随堂实验,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有利于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能力的培养要因材施教,因而两种物理课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1类课的能力要求相对低些,这并不是说,某些方面的能力如运用数学的能力不需要培养,而是考虑到能力的要求应该恰当,应该有所侧重,不能脱离多数学生的实际。2类课的能力要求高些,表现在新大纲提出要设置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初步能力。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而且要求较高,希望能在实施中积累经验,使之成为培养能力的一条新的途径。

实行两种物理课并不要求过早地分流,或者说过早地分为文理科。不论选用哪种物理课,都要在高中阶段学习必修课的内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深造,都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便于实施,在高中一年级,两种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后,分别学习上述两种物理课。2类课把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内容安排在一起,是为了便于教学,不是为了所谓“一次到位”。在高中一年级,为了适应大多数学生某些重点知识的应用,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应用,限定为简单的应用。而在高年级,在2类课中设“专题”,以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和综合地运用知识。

我们认为,根据新大纲编写的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应该有较大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在高中一年级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并指导他们在高中二年级对两类物理课进行选择。

面向全体学生,要承认差异,使他们都能有效地学习,这应该是物理学科课程设置的着眼点。

二、教学内容 新大纲指出:“教学内容应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这就需要从新审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按照两类物理课的不同要求,进一步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并适当予以更新。

(一)科学技术有加速发展的趋势,预料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发展得更快。面向21世纪,要考虑高中物理课如何适应这种趋势。高中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物理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这就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应当强调加强基础,把那些重要的基础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高中阶段,基础打得扎实,学生才能在今后有效地学习文化科学技术。脱离开打好基础,片面追求大量的现代知识,只能得其皮毛,回过头来就会觉得基础单薄。

加强基础,这是确定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本要求下,要处理好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经典物理知识与现代物理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的关系。

(二)在高中首先应当把那些在知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的主干知识学好。主干知识学得透彻,学习其它知识就容易些,也有条件扩充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减轻学习负担,决不能削弱主干知识。新大纲精简了某些非主干知识,以加强主干知识。

一方面要强调主干知识,另一方面知识面又不能偏窄,这是一个矛盾。知识面偏窄,不利于开阔眼界和思路。知识面窄,这是我国学生的重大缺陷。但是,在当前,宁可知识面相对窄些,也要保住主干知识。宁可要求低些,也不能冒然砍掉主干知识。因为主干知识学得好,学生将有可能独立地去扩展知识面。此外,教材可增加阅读的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开拓知识面。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强调主干知识与知识面偏窄的矛盾。减轻负担,必须精简某些次要内容。有的知识在大纲中可不列为知识点,不作扩展性要求,采取其它形式如练习的形式去解决。

减轻负担不能只靠砍内容,要多方面设法解决矛盾。例如,主干知识的要求要合适,不能不适当地提高要求。教材的系统或结构要加以改进,充分发挥主干知识的带动作用,使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配合得更好。教学方法要加以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讲解不能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强调因材施教,对物理有兴趣的优秀学生,应该鼓励和帮助他们课后独立地钻研。课内讲得精粹一些,而且有吸引力,使学生对物理发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三)要处理好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关系,适当增加近代物理的内容,使教学内容随着时代而有所更新。经典物理知识反映了宏观、低速情况下的客观规律,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近代物理知识是在经典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好经典物理知识,才能够进而学习近代物理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知识。

近代物理是指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基础的20世纪的物理学。前期量子论的知识在现行大纲中已经有所反映,为使量子论的知识能够充实一些,新大纲中明确列出量子论,以求有所加强。现行大纲中没有涉及相对论的知识,新大纲列出相对论,作为选学内容,希望经过新大纲的实施,逐渐取得在高中讲述相对论(主要指狭义相对论)的经验。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而有所更新,不更新将不能体现和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从全国大面积的推广来说,这种更新的进程应该是渐进的。当前,在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上作过大的变动,看来还缺少经验和依据。而且作过大的变动,教师和设备均不适应,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逐步积累经验,逐步探索,是一条可行之路。从长远来看,课程的体系应该而且必须改变。当今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中学阶段哪些知识是基础知识,体系应该如何改变,都需要重新加以认真研究。物理课程要作较大的改革,必须先在小范围内试验,取得经验,以备将来改革之需。

新大纲加强了守恒定律,加强了能量的知识,加强了波动的知识,努力反映与近代物理的联系。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当寻求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接口”或者“连接点”,引导学生走向近代物理之门,开阔他们的眼界,引起他们的兴趣。讲解经典物理知识,要反映和渗透近代物理的观点。还应当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介绍近代物理的成果,使学生知道近代物理是怎样从经典物理发展起来的,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物理大厦正在不断建造之中。

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其它自然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形成了许多交叉科学。这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要使学生“了解物理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体现物理学作为基础自然科学的特点,以加强高中理科各门课程的联系。如何体现这一点,还研究得不够。在编写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努力。

(四)物理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确定教学内容应该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之间的关系。新大纲指出,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在教学目的中把基础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列,说明对实际知识相当重视。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际知识。教学中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讲述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介绍与基础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新大纲的知识点中,列出了相当数量的属于实际应用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知识点。这说明新大纲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反映了上述教学目的。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要使学生“了解物理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联系实际,是完成这一教学目的的唯一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应该使学生了解物理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我们要努力体现这一点。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特点是:从发现,到发明,到实用,周期越来越短,即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为21世纪培养人才,应该充分考虑到当今科学发展的这一特点。我国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不强,不善于应用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更要大力加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他们关心实际问题,理解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有志于并且善于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去。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开拓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个任务,高中物理教学应当很好地分担。

三、能力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加强能力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新大纲总结多年来在培养能力方面的经验,明确而且有针对性地作了阐述,这将有助于今后更加切实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

(一)在诸多的能力中,新大纲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独立思考,这种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品质,虽然不是物理课单独能够培养的,但是,物理课却应该分担这个任务。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因而在高中物理课中有条件、有可能担负起这个重要任务。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应该贯穿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之中。这一要求,在新大纲的说明中有明显的体现。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地发表看法,提出质疑。要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分类、概括、总结的能力,逐步要求他们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以期能够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拓宽知识面。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够拓宽思路但不考的知识不涉及,将会堵塞学生独立钻研的志趣。为了防止高考失分,让学生超量地做题,以致出现生题不会做,学生埋怨教师没有提供此类型的题目。这表明有的学生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一些具体能力的培养一定会受到影响。将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或者进入社会,都会显得很不适应。新大纲中强调独立思考,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大纲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根据物理学的特点,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这是物理学探索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与此相适应,高中物理应当培养这三方面的能力。

新大纲对高中物理教学所应培养的能力作了具体阐述,比现行大纲有所充实和提高。例如,对观察能力的要求比初中有所提高,除了要求学生“能有目的地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还进一步要求学生能“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条件”。当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新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写出实验报告”,并进一步要求“会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实验故障”。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分成两种要求,大部分要求是能正确使用,一部分要求练习使用,以便于具体落实。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要求,大纲中作了具体说明。在2类课中还要求“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个别实验中要求会合理的选择仪器。

新大纲要求培养“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科学思维能力”。这在科学思维能力的层次上,比初中向前推进了一步。如果说,初中较多地是直接概括,那么,在高中,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由于高中所处理的问题有所深化,则较多地要求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分析的深度和综合的广度,都比初中大大提高,因而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大大提高。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而且处理问题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不高,不能学好高中物理。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科学思维能力,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科学思维能力正是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

大纲在阐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时,强调“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律和模型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不能死记方法和步骤,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形下,特别是新情景下,能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善于迁移和运用,把知识学活用活。强调“弄清物理过程、状态和情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分析,就是要分析物理过程、状态和情景,这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一步。具体分析物理情景、思路和方法,抓住了这几点,就是抓住了根本。

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科学,表达和处理问题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种语言,可以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数学是一种工具,可以进行推导和运算。不会运用数学,物理很难学好。因此,新大纲提出培养运用数学的能力是必要的,这要求我们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物理中去。学习物理,应该学会进行计算,以至最后得到物理结论。但是,解决物理问题,还常常要用到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和推理。因此,新大纲提出要重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这对学好物理很重要,是一种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引起重视。针对图象的运用能力较弱的情况,新大纲提出要学会用图象表达和处理问题,这一点也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三)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和运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脱离开这个过程,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单纯传授知识,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注意有意识地培养能力,是不可取的。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篇6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受到高考扩招、学生生源数量逐渐减少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高中学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知识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有很大提高,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学生表示“不会学、学不会”,这与学生在初中时所掌握的生物知识水平有直接关系。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十分复杂,其知识点要比初中生物知识点难得多,学生动手能力弱、学习兴趣不高及态度差等都是影响其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其教学质量的影响,只有在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生物知识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学习习惯,才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确保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满足高中生物教育发展要求。

二、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教育体系中最受认可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对新课程内容的预习,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课堂教学上的重难点,哪些知识自己可以不在教师的讲解下掌握,哪些知识自己理解不了需要在课堂上听取教师讲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1]。教师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掌握新教学内容中的生物学概念,不能只将预习作为一项简单的看书活动,而是在预习之后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意识到生物教材中哪些是重难点,自己通过预习掌握了哪些生物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注意分析、归纳生物知识,注重预习中生物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听课,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二)养成课堂笔记的习惯

高中生物课前预习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但是很多学生都表示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师讲授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思路及方法,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能积极听取教师的讲授,高度的思维集中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记忆更多生物学知识,但是在课程完成后没有对生物知识进行巩固。高中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记笔记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将更多生物知识点集中到课堂笔记中,更能使教师讲授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记录的知识点进行吸收,这样才能将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也是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2]。

(三)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堂笔记中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巩固,对强化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和巩固是一个强化知识记忆的过程,而学生的课后复习便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思维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出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生物知识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力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在复习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生物学习规律及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养成通过习题巩固知识的习惯

学生要想彻底掌握高中生物知识不能只依赖于记忆,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并不代表其运用能力,所以学生要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进行转化,从最基本的记忆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解答生物习题的整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深度,而且可以加深对各种生物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是学生将高中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东西的有效过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巩固知识的习惯。学生在做题训练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知识体系的实际状况,对自身掌握较薄弱的知识内容可以多做一些习题,这对补充学生自身的知识缺陷、弥补知识漏洞有重要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学生生物知识系统化建设的目标[3]。

(五)养成总结学习规律及方法的习惯

在高中生物教学及其他学科教学中很难有学生养成总结学习规律及方法的习惯,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教师的思路作为主要的学习规律,而照搬他人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合不同类型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实际需求。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所需要的学习规律及学习方法只有依靠自己总结,在实践中才能运用自如,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自身潜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走弯路。

总之,生物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生物教师的方法引导。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不厌其烦,实时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生物学习的习惯就会在课堂上水到渠成地形成。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高了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昌学.充分利用导学案 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的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3:154.

[2]高玉娥.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112.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篇7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标准;改革;

中国分类号:G633.7

1、引言

物理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物理教师,应该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学目标,以此为中心点不断推进和深入物理教学研究。新课标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标准,是针对物理教学特点而做出的可以促进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性力量,因此对基于新课标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进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2.1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物理学在各个历史时段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不同历史时段科技和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并要明白其相关领域。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理念是要把教育推向大众,深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对物理教学的教育方针进行确定,以物理基础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教学内容的筛选过程可以从时代特征、物理基础性以及选择性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规范。

2.2教学内容的特点

新课标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更加突出物理学科的科学性、技术性及其和社会相关应用领域的渗透,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符合时代特征的物理知识,这些物理知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新课标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物理教材,采用了独特的编排方式,把知识规律和应用技术相互结合在一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教学内容。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注重学生的共同知识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有所区别,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求,从而设计出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的知识模块。

2.3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由于受到以往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真正乐趣,往往缺乏学习的动机。《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其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能力,让其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新课标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具有改革和创新的作用。

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和创新

3.1“发生式”的教学模式

所谓“发生式”教学模式就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组织学生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深入研究物理理论知识。发生式教学模式和启发式教学模式有一些共同点,都是提倡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从而忽略了常规教学中教师填鸭式教学模式。发生式教学模式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表现在鼓励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利用学生分组、教师辅助的方法,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得出结论的过程一方面为学生树立起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竞争中获得的物理知识得到深化和巩固,甚至可以很自然的挖掘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也是事半功倍。发生式教学中教师要对自学提纲的设计过程进行注意,主要是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别设计,要注意在小组探索时进行适当指导和点拨。

3.2学生复习时“结构式”教学模式

结构式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记忆的过程,让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并且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将所学所记忆的知识点串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物理教学注重的是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学,常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师仅仅注重教学结果,而缺少对不同章节知识点的串联,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比较分散。结构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整理,让知识脉络逐渐清晰,发现不同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的情况进行梳理,如果遇到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缺漏的知识,教师要着重讲解。学生对知识脉络有了清晰认识后,教师对不同章节习题进行列举,让学生进行解答,一方面深化其对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也检验了其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

3.3实验课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师要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带着目标引导学生实验,从而起到探究物理知识的目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对实验的自主性,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对实验情境的设立,也就是将其和日常生活相互结合。

4、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准确的把握物理教学的特点和问题,结合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教学工作者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经验,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对新课标之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研究,从而促进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晓标.关于“3+理综”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2(06)

[2]黄宏梅.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本质教育[J].物理教师.2006(06)

[3]李新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素质[J].成功(教育).2007(11)

[4]高文艺.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学习”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09(18)

[5]马青娟.浅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篇8

关键词:元素及其化合物;思维导图;转化关系图;题组训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1-001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07

在各地高考中,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在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推理与探究和化工生产流程题中均有所涉及。在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三种版本的教材里,元素化合物内容集中编排在《化学1》中,由于新高一学生知识储备少,在当初的学习中很多内容靠死记硬背,使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储备处于孤立碎片状,各知识点之间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系,很难把知识学深学透。同时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繁杂琐碎,而这部分内容距离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时间间隔又最长,使得高三学生原先所学得的知识,特别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会有或多或少的遗忘,表现为有关知识的混淆、模糊和缺失。如果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不能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激活、串联和深化应用等问题,会导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难提取,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不知所措,甚至答题时有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那如何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过程中提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效果,笔者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3点措施。

一、用“思维导图”激活知识

高三一轮复习中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的复习应是由点(具体的化学物质)到线(不同化学物质间的联系),由线到面(知识与理论的综合)织网的过程,显然点(具体的化学物质)是基石,是重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和不可避免的遗忘现象,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时,应首先通过师生互动激活那些遗忘的知识。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要比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识记,有串联的材料又比并联的材料容易记牢,所以师生之间的活动既要让学生回忆出曾经学过哪些知识,同时通过老师的点拨要准确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和处延,即因果关系,并且将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梳理、归纳,使知识之间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链,便于知识的快速检索和提取。其中“思维导图”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思维导图”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乐学,会学”为理念,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学习方法,将传统教学所导致的机械记忆性学习转变为有思想的学习建构,同时“思维导图”以其特有的“发散―收敛―整合”的功能,形成明晰、牢固的知识框架,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由多点结构向关联结构发展,能使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得以升华。如在复习点(氨水)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构“思维导图”(如图1)。

可以看出“思维导图”能很好地把易忘记的点(氨水)有机地组织起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同时“思维导图”解决了传统记笔记(只记来不及听,重难点不突出)的很多弊端,复习的有效性得以明显提升。但要指出的是,通过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构建“思维导图”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这张图,而是让学生在筑图过程中清楚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思路,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相关性质、原理反应,确保学生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活起来、立起来。

二、用“转化关系图”串联知识

在复习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时,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以NO、NO2、HNO3等物质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这样可以加深对具体物质结构、性质的深层次掌握,但这些物质是孤立的,各点(具体的化学物质)之间没有建立相应的串联关系,同样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对信息的提取难度仍比较大,因此还需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由点(具体的化学物质)到线(不同的化学物质)的延伸。因此师生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还要构建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使相对于单一、孤立的反应,通过创设情境建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更有利于对物质性质的系统掌握,并能够从该物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关联中全面认知该物质的性质。基于转化关系图来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策略可简化为:提出转化方向和目标设计转化路线实现转化方法反思转化途径中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总结思路和方法。如在对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时建立如下转化关系图:

实践表明,通过“思维导图”在熟练掌握各具体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这种基于物质转化策略的“转化关系图”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结构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在流动,加强了记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可以看到,上述转化关系图相当于一个图式模板,对含相同元素不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都可以用上图模板进行模仿迁移。

三、用题组训练巩固知识

高考试题对化学学科知识考查方式有了解、理解(掌握)和综合应用等三个层级,显然,除了了解属于“复述、识别、再现”的较低层级外,其他层级要求较高,其中理解(掌握)的实质也是为了综合应用。而“思维导图”和“转化关系图”的建立还是偏重于知识的激活、重组和串联,能否将复习知识转移到知识的综合应用上来还是一个问号。复习中通过题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激活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所谓题组训练(以NH3为例),是指围绕NH3这一知识点,精选一批有典型性、系统性的问题或习题,将知识、方法、技能融合其中,其中以反应和性质为核心的题组设计原理图如下图所示,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感知题组内在的知识和规律,思考探究题组内蕴含的知识和规律,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达到熟练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灵活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在对NH3复习时设计的题组案例。

在复习完氨后,学生通过所设计的题组训练达到灵活提取、运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能力,实现了激活原有元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串联知识促进知识迁移、巩固核心知识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有效训练的情况下,能让学生看得远、想得透、记得牢,通过高三一轮复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显然设置题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首先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其次要分层次多角度设计出相关问题,这又需要我们在平时教与学中多积累、多思考,多总结,还需认真筛选习题,认真设计问题,把更多试题重整、拆分、剪裁,在数量上做减法,在质量上做加法,达到精讲精练的效果。

总之,在高三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改变传统复习课的枯燥与低效,用科学的方法将琐碎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系统化、深入化,提高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军.实施化学高考有效复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4):33-36

上一篇: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 下一篇:谈谈对老年护理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