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3 10:27:20

单元考试总结

单元考试总结篇1

 

为切实提高职工安全宣传教育效果,进一步规范和量化职工安全宣传教育,逐步实现安全宣传教育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经矿研究,特制定《某某矿职工安全宣传教育考核实施办法》如下:

一、领导机构及工作职责

矿成立安全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某某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有关人员组成。(以上人员变动,其岗位职能由继任者履行)

领导小组于每季末前后5日内召开一次安全宣传教育专题会议,总结本季度安全宣传教育情况,研究解决下一季度安全宣传教育的重大事项,部署季度工作重点。

办公室于每月的10日前,组织安监部、群工部、企管部、财资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矿基层单位上一月安全宣传教育情况进行检查、打分、排名、考核和通报。

二、考核形式及流程

考核采取周、月考核两种形式。

(一)周考核及流程

1、每周五由机关部室指定相关人员带着“某某煤矿职工安全宣传教育考核细则一览表”到包保单位进行检查、考核、打分。

2、机关部室包保人员于周六前将考核结果连同“某某煤矿职工安全宣传教育考核细则一览表”及时反馈给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

3、需要提供的考核内容包括:包保单位安全活动主持人、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应参加活动人数(指当班出勤人数)、实际参加活动人数、出勤率、上周缺课人员补课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4、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根据包保人员反馈的情况进行汇总,并由部室负责人在早调度会上通报。其中某某井由政工部部长在每周一早调度会通报,张小楼井和东城井由两井党政办公室主任在每周二的早调度会上通报。

(二)月考核及流程

月考核由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牵头,安监部、企管部、群工部等部门组成督查小组分三井进行检查、考核。

1、月考核时间:每月的最后一周。

2、月考核内容:安全宣传教育基础资料和安全教育效果两方面。基础资料包括安全活动次数、安全活动时间、安全活动主持人、安全活动内容、安全活动点名、安全活动备课簿、安全活动出勤率、缺课人员补课、安全活动记录簿等,安全教育效果包括抽考成绩、“三违”治理、安全事故、生产事故、安全重大隐患、安全教育创新效果等方面。

3、月考核的方式分为:听汇报、查资料、翻记录、打分数、抽查考试等,重点放在通过考试考察职工安全教育取得的实际效果方面。考试分以下五个程序进行:

(1)编发复习题。由政工部、安监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分门别类每月编发20道复习题供基层单位干部职工组织学习,复习题内容主要包括工种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安全基本知识、“三违”界定范围、煤矿三大规程、相关文件精神等。

(2)编印试卷。由督查小组出题,考试题目全部为复习题内容,考题数量不超过当月复习题数量的50%。为做到温故知新,以前安排下发的复习题或曾经考过的内容可以作为题库根据实际情况重复选择。

(3)确定考试对象。考试对象为基层单位党政主管、技术人员、普通职工。其中单位党支部书记由矿党委书记点将;单位行政负责人由矿长点将;技术人员由矿总工程师点将;普通职工由政工部根据财资部提供的单位职工花名册随机点名。 「 1

(4)考试方式。由督查小组安排人员到矿指定的考场进行考试,考试采取闭卷的形式由答卷人独立完成,或者采取问答的形式现场进行打分。

(5)阅卷。由考核领导小组安排相关人员独立阅卷,并按照单位和得分高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一汇总。

4、排定名次。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在三井分别评出各三个得分靠前和靠后单位,及时将考核结果提交矿领导审核。

5、部门通报。企管部根据办公室提供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在矿企务公开栏张榜公布。

6、考核兑现。奖励及包保人员补贴费用从矿安全专项经费中列支,由政工部做账,经财资部审批后发放,罚款由企管部统一执行。

7、总结表彰。年终矿根据月度名次排序评出职工安全教育优胜单位,予以综合性表彰奖励。

四、责任追究

(一)责任(单位)部门

周考核由各包保部室组织实施;月考核由矿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组织实施;考试由政工部、群工部、生产部组织;复习题编发、试卷编印、阅卷和汇总成绩由安监部负责;各类材料提供由对口部门(单位)负责,其中考试成绩由安监部提供、“三违”治理情况、安全事故、重大隐患由安监部提供;生产事故由生产部提供,创新项目由基层单位提供;考核结果提交由安全宣传教育办公室负责;考核通报由企管部负责。

(二)奖罚细则

1、机关部室包保人员实行月度补贴,每包保一家基层单位给予每人每月50元补助。

2、机关部室包保人员与包保单位实行捆绑考核,即凡月度内被矿通报嘉奖的单位,其包保人员每人每月奖励100元,否则每人每月罚款100元。

3、检查、考核人员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禁搞打击报复和打人情分,一经发现,给予当事人每次罚款200元,一年内出现三次按一般“三违”程序处理。

4、凡迟交报表的每次罚责任人20元,不交报表的每次罚责任人50元,报送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按迟交报表论处。

5、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按时提供安全活动汇总情况(两井每周一前派专人到办公室拿该井的安全活动情况汇总表。凡由于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造成通报不及时或无法通报的,每次罚责任人30元;部室负责人未按时通报的,每次罚责任人30元。

6、凡在考试中成绩不及格者由单位进行补课,安监部组织补考,每人每次交补考费30元,补考仍不及格者参加培训班学习。同时单位一次出现不及格率30%(含)以上给予单位党政主管各罚款500元。

7、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严格按庞矿发[XX]9号文件精神要求进行考核。

8、对三井月度排名靠前的三家单位,按照得分高低分别奖励XX元、1000元、800元;对排名靠后的三家单位,分别罚款1000元、800元、500元。凡连续三个月排名处于后三位的,对单位集体罚款3000元,对责任单位党政主管各罚款500元,同时取消年度评先资格。

五、几点要求

(一)各单位要在提高职工安全教育效果上做好做足文章,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与贯彻落实《某某煤矿本质安全宣传教育大纲》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切实为安全生产服好务。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自查制度,每月组织一次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认真细致地做好各类基础性工作,主动配合矿组织的检查、考核,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   2  

(二)政工部门要适时举办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活动,年初都要制定具体的计划,排出活动时间、进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做到全年有总目标、季度有主题、月度有高潮、每周有活动、每天有任务。同时各包保部室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单位调查职工安全活动开展情况,收集整理反馈信息,督促整改存在问题,推动我矿职工安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本实施细则自XX年10月1日起执行,凡以往文件、规定与本细则相冲突的,一律以本考核细则为准,解释权属某某煤矿。

单元考试总结篇2

                  蕲春县白河中学化学教研组  

 

     化学在初中阶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只有在初三的年段里有化学,是因为必须经过初一、初二的学习打好一定的基础,才可以在三年级学习。而学习的初中化学内容都是为了给高中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 ,因此,要想继续上高中学习,初中的化学必须学好,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化学教研组根据这么多年在教学一线的工作,我和杨老师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初中化学教学的五步教学法。在这里和大家探讨。

第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化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化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我们教学的第一步。

1、化学这门课已经给学生吊足了“胃口”学生都已经入学两年了,但是还没有接触过化学,对此学科会有一定的期待和好奇,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初三化学的第一课《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就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新奇的新世界,让学生大开眼界,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息息相关,学习化学会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化学还创造出了许多神奇的事物,等等,这样谈一堂课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被化学这一新的学科所吸引,她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的。

2、上完第一课之后,接下来的第二课的学习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失望,仍会给学生带来新鲜的事物,那就是演示实验。当你拿着各式各样的化学仪器走进教室时,学生的眼神都会变得亮起来,期待着会有一个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一堂课也会非常成功的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的。用实验来吸引学生,是我们化学学科的一个法宝,在一年的学习中,先接触演示实验,再让学生在教室动手实验操作,之后再让学生进化学实验室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的让学生的学习走上正轨。

通过上面的方法学生的兴趣都有了,但是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第二步: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化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启蒙性、基础性。初中化学的教学是对现代的青少年(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化学教育社会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运用“需要原则”。首先,选择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先引起学生兴趣;其次,在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有点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内容,再次引起的学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了解的欲望;最后再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此循序渐进。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的化学学习充满信心。

第三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关键的记忆法。要学好化学,记忆很关键。初中化学内容多而散,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应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记忆:①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是建立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经验所进行的识记。如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记忆,应理解“参加”的含义是完全反应。“守恒”是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再进一步理解得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改变。②要点记忆。对复杂的概念、性质、操作可概括成要点,使记忆的内容简单化。如过滤的操作,概括成“一贴、二低、三靠”。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归纳为“氢——灯——灯——氢”。③规律记忆。化学知识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应注意总结规律、发现规律。如学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后,总结出酸的通性;通过实验,总结出金属跟酸、盐反应的规律。这样,记忆就很深刻,运用就更灵活。

第四步:打好基础。

初中的化学就化学学科的基础,因此抓基础就尤为重要。课本上的一些知识比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前20号元素等都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如果不会的话,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就会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就越来越少了,慢慢的变成差生。为了防止这样的学生出现,我们利用考试本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天的课前5分钟都是考试的时间,在前一天告诉学生要考的内容,考完一定要及时反馈,一般我们都在当天就反馈,通过每天的这次小考,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了如指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绝不赶进度,直到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进行后面的学习。这样后进生的产生就减少了。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进度总是很慢的,到最后的总复习的时间就很紧。所以,现在我们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上学期应用。

第五步:及时总结和反馈。我们教研组在教学中非常的注重及时的总结和反馈。总结分为课堂小结,作业总结,考试总结,实验总结,单元总结等,每一项总结都是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将每个班的情况进行讨论后,再共同拿出一个共同的方案,再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做适当改动和添加。比如,单元总结,我们化学课本中共有12个单元,这每一个单元的总结形式都不同,比如第一单元我们就以道实验室做实验的方式进行总结,如果实验操作规范就一堂课通过,如果存在问题回到教室再强调相关问题,使学生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能及时改进;再比如第六单元的总结,这是一个大单元,内容多且杂,学生每次都会在这里出问题,所以,这个单元的总结我们就会分两步,第一用知识脉络图给学生展示出来,再将各物质间的关系逐一讲解,学生边记边听,将所记内容当做书签放在第六单元的卷首,以后会一目了然。最后再强调一点,第六单元与三有关。第二用化学方程式总结第六单元,将所有的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组合用箭头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经过这样的总结学生的知识会掌握的很扎实。所以,总结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

再就是“反馈”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考试的反馈,每次考试对学生来说就是分数,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学生没有几个,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习惯,而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得从考试的反馈中进行,我每次的考试后反馈课上的都非常的热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有不同,学生可以随时说话,针对自己在本次考试中遗憾的事情可以和其他同学分享,看到有的学生捶胸顿足,有的学生沾沾自喜,感觉学生真的是很可爱的。只要老师把反馈看的很重要,慢慢的学生也会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这样反馈的目的就达到了。

单元考试总结篇3

关键词:Excel;高职院校;班主任;成绩统计

一、引言

高职院校中,由于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同时承担理论课和实训实践课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还兼任班主任工作。学生成绩的统计与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学生各类评优评先、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评比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每学期结束,每位教师除了批改数量繁多的理论试卷和实训报告外,兼任班主任的教师还要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等各项成绩,统计计算班级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和名次等,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枯燥烦琐且易出错。

目前学校教师大部分都有电脑,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其中Excel电子表格软件是应用最广泛的办公软件之一,它集数据管理、数理统计、绘图、制表于一体,既可以作为数据库使用,又可以完成多种表格与图表设计,而且Excel内置了数百个函数,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数理统计分析和复杂的数据运算,精度也达到了专业系统分析软件的水平,因此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可以让班主任迅速完成多个班级学生的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下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2010级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成绩为例,借助函数功能完成学生成绩的统计计算,充分展示Excel在班级学生成绩统计中的应用。

二、建立工作表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主要由总评成绩、加分值和扣分值三部分组成。总评成绩又包括文化课成绩与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其中文化课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平时表现考核成绩由学生各月的班级考核总评值构成。在Excel中,分别建三个工作簿,取名为“过程自动化104班X月份班级考核表.xls”(以11月为例)、“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平时表现总评表.xls”、“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综合测评表.xls”,在相应工作表中输入该学期学生各项管理信息。

班级月份考核由晚自习、早操出操、上课纪律及出勤、宿舍卫生、团生活海报、团生活表现、劳动加分和其他加分共同组成。在班级月份考核工作表(以11月为例)中,在单元格A2中输入“序号”,单元格A3中输入“1”,再单击A3单元格,先按住Ctrl键,再移动空心十字光标至单元格右下角,待光标变成小实心十字(“填充柄”)时,按住鼠标左键沿行向下拖动鼠标至最后一行,可以自动按顺序生成每位学生的序号。在单元格B2中输入“姓名”,然后依次输入每位学生姓名,在C2至J2单元格中依次输入各项考核指标的内容名称,在单元格K2中输入“总分”,单元格L2中输入“名次”,完成工作表表头制作,如图1所示。工作表中各项考核指标分值由班主任和班干部成员各司其职,采取班主任不定期随机抽查和班干部每天考核的方式,打出每位学生分值。如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上课和晚自习的纪律和出勤,团支部书记负责团生活,体育委员负责早操出操,卫生委员负责检查宿舍卫生等,各自负责一项考核指标的打分,避免部分班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同时便于班干部之间相互配合和班级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最后所有数据在每月结束后的下月初由班主任统一汇总,计算总分,并向全班同学公示。

每学期末,班主任即可对班级学生的班级月份考核统计,进行平时表现总评的计算。在平时表现总评工作表中,A列为序号(单元格A2内容为“序号”),B列为学号(单元格B2内容为“学号”),C列为姓名(单元格C2内容为“姓名”),D列至G列为学期各月份的班级学生考核成绩,H列为平时表现总评值(单元格H2内容为“总评值”),I列为名次(单元格I2内容为“名次”)。

当学期期末考试结束,班主任根据每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结合已计算出的平时表现总评值,两者综合,就可进行班级学生综合测评的统计计算。在综合测评工作表中,A、B、C列分别为序号、学号、姓名,D列至M列为各门理论课与实训实践课成绩(单元格D2至M2内容为各门课程名称,单元格D3至M3内容为各门课程所占学分),N列为平均学分成绩(单元格N3内容为各门课程的总学分),P列为权重70%的文化课成绩,Q列为平时表现总评值,S列为权重30%的平时表现总评值,T列为总评成绩,U列为加分值,V列为扣分值,W列为最终计算得出的学生综合测评值,X列为综合测评值的班级名次。

三、学生成绩的统计与计算

在三个工作表中输入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所有考核指标成绩分值,如晚自习考核得分、每门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加分值和扣分值等,即可开始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功能,综合统计计算班级学生成绩。

1.计算班级月份考核。各班干部先将各自统计的学生各项考核指标分值,依次输入到班级月份考核工作表的C列至J列中,班主任再根据随机抽查结果,重点检查班干部及各位学生的考核指标分值是否准确无误,是否有出入较大的打分结果,防止部分班干部,弄虚作假。待检查确认无误后,利用SUM函数及RANK函数,计算班级月份考核总分值及名次。

由于C3至J3单元格连续,在K3单元格中输入:“=SUM(C3:J3)”,求出学号1学生的当月班级考核总分,单击K3单元格,利用填充柄功能,完成公式的复制,求出全班学生当月班级考核总分。

计算出全班学生当月班级考核总分后,确定全班学生当月班级考核名次,在L3单元格中输入:“=RANK(K3,$K$3:$K$44)”,求出学号1学生的当月班级考核名次,单击L3单元格,利用填充柄功能,即按降序方式求出全班学生当月班级考核名次。需要说明的是,RANK函数对重复分数的排位相同,但重复分数的存在将影响后续学生分数的排位。如图2所示,过程自动化104班11月份班级考核中有多名同学总分为93分,并列名次11位,故名次中不再出现12位,而是直接跳到23位。按月对全班学生平时表现进行考核,计算出总分并排出名次,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对大部分学生起到积极督促作用,在班级中营造出“人人争先,个个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班级学风班风建设。同时班主任也可及早发现部分落后学生情况,在下个月对落后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心理、生活上各种问题,使其尽快赶上,不致掉队。

2.计算平时表现总评。班主任在做好每月班级考核的基础上,由于已掌握班级学生每月的考核成绩,待学期末即可对本学期班级学生平时表现进行总评,这样按月分步完成,大批量考核数据的输入就不会觉得工作量繁重巨大。利用AVERAGE函数及RANK函数,计算班级学生平时表现总评值及名次。

在平时表现总评工作表中,D列至G列为班级学生各月份考核总分,因此只需进行复制粘贴即可。首先在已生成的X月份班级考核(以11月为例)工作表中复制相应的单元格区域,如复制K3至K44单元格区域,再打开已建立的“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平时表现总评表.xls”,在其工作表中单击F3单元格,单击“编辑”菜单,选择“选择性粘贴”选项,在对话框中选择“数值”,完成11月份班级考核总分的粘贴,工作表中9月、10月和12月各列操作以此类推。由于D3至G3单元格连续,在H3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D3:G3)”,求出学号1学生的学期平时表现总评值,单击H3单元格,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全班学生学期平时表现总评值。最后计算全班学生学期平时表现总评名次,方法同上。

统计学生平时表现成绩时,为进一步观察学生各月平时表现变化情况,希望学生平时表现成绩大于90分的以蓝色显示,小于70分的以红色显示,如图3所示。选中学生平时表现成绩所在的D列至H列,单击“格式”菜单,选择“条件格式”选项,打开“条件格式”对话框,单击第二个方框右侧下拉按钮,选择“大于”选项,在后面的方框中输入数值“90”。单击“格式”按钮,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将“字体”的“颜色”设置为“蓝色”。再点击“添加”按钮即可。重复上述操作,设置小于70分的数值为红色。

3.计算学期综合测评。当学期期末考试结束,班主任拿到班级学生各门课程成绩单后,即可着手统计计算班级学生学期综合测评。下面重点介绍对班级学生学期综合测评的统计、计算和查询分析。

(1)计算文化课成绩。由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采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统计学生文化课成绩采用平均学分绩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的质和量。所谓平均学分绩,也叫加权平均分,是指各门课程百分制成绩乘以各门课程所占学分,求和后再除以各门课程总学分。公式如下:

以往统计学生成绩常用的求和函数SUM,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等方法,已不适用于计算学生平均学分绩。通过Excel的求乘积和函数SUMPRODUCT和对单元格的绝对引用,可以巧妙解决这一问题。

在综合测评工作表中,分别在D2至M2单元格输入过程自动化104班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所有文化课课程名称(包括理论课和实训课),在D3至M3单元格中输入所有文化课课程各自所占学分,在N3单元格中输入:“=SUM(D3:M3)”,求出所有文化课课程总学分。在D4至M45单元格区域中依次输入班级学生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了能够及时核对成绩,需要进行窗口冻结,让课程名称、学分行和学生姓名列始终显示。选中课程、学分行下姓名列右侧的那个单元格(即单元格D4),再单击“窗口”菜单,选择“冻结窗格”,就完成了单元格的窗口冻结。这样,我们在输入分数的过程中,无论班级学生数量多少,课程名称、学分和学生姓名始终能在窗口中显示,可以随时进行核对,增加输入成绩速度。在N4单元格中输入:“=SUMPRODUCT($D$3:$M$3,D4:M4)/$N$3”,求出学号1学生的平均学分绩。其中$是绝对引用符号,$N$3表示绝对引用N3单元格,即是已计算出的所有文化课课程总学分值。$D$3:$M$3表示绝对引用D3至M3单元格,SUMPRODUCT($D$3:$M$3,D4:M4)表示对应绝对引用D3至M3单元格数值和D4至M4单元格数值,先求乘积再求和。最后单击N4单元格,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全班学生的平均学分绩,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SUMPRODUCT函数要求数组参数必须具有相同的维数,否则,将返回错误值“#VALUE!”;同时SUMPRODUCT函数将非数值型的数组元素作为0处理。对应H10单元格,该名学生该课程期末考试作弊,注明“作弊”字样,计算该生平均学分绩时,该门课程成绩即做零分处理,不影响SUMPRODUCT函数的计算。设置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将期末考试课程成绩不及格(90分)学生的成绩用蓝色显示,便于班主任今后迅速查询学生成绩及跟踪学生学习动态。

(2)计算总评成绩。学生总评成绩由70%的学生平均学分成绩和30%的学生平时表现总评值两部分组成。在O4单元格中输入“0.7”,表示70%权重,在P4单元格中输入:“=N4*$O$4”,应用对O4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求出学号1学生的70%平均学分绩,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班级所有学生70%平均学分绩,如图5所示。复制图3工作表中已计算出的班级学生平时表现总评值,选择Q4单元格,执行“选择性粘贴”操作,粘贴数值到Q列。在R4单元格中输入“0.3”,表示30%权重,在S4单元格中输入:“=Q4*$R$4”,应用对R4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求出学号1学生的30%平时表现总评成绩,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班级所有学生30%平时表现总评成绩,由于P4和S4单元格不连续,在T4单元格输入:“=SUM(P4,S4)”,求出学号1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利用填充柄功能,求出班级所有学生学期总评成绩。

(3)计算综合测评。班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由学生总评成绩、加分值、扣分值三部分组成。我院加分和扣分值规定如下,学生文化课在各级统考、竞赛中获前三名者:部级加1分,省(部)级加0.5分,院(系)级加0.3分;在各级报刊、杂志者:部级加1分,省级加0.5分,地(市)级加0.3分;担任各级学生干部工作出色者,院学生会干部加1分,系学生会干部加0.8分,班级学生干部0.5分;获院级及以上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者加0.2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奖者:部级加1分,省级加0.5分,地(市)级加0.3分,院级加0.1分;在各级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奖者:部级加1分,省级加0.5分,院级加0.3分;因特殊原因作出突出贡献者加1分。考试作弊者扣3分/门;有旷课现象者扣1~3分;受警告处分者扣4分;受警告以上处分者扣5~10分。确定班级学生加分值和扣分值后,综合已计算出的总评成绩,在W4单元格中输入:“=SUM(T4,U4,V4)”,求出学号1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利用填充柄功能,最后求出班级所有学生学期综合测评成绩。再利用RANK函数,就可确定班级所有学生学期综合测评成绩的名次。

四、结论

班主任在第一次完成上述班级学生成绩表的统计后,如图6所示,可以把它保存为一个模板,每次利用这一模板创建新的成绩统计表,只需将其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如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课程名称、课程学分、班级人数等)换成新的数据,那么所有成绩统计工作将会自动完成,大大提高学生成绩统计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同时当学生成绩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进行修改时,因为成绩统计工作表中各项统计数据是通过公式互相联系的,当工作表中数据发生改变时,成绩统计工作表中各项统计结果会自动修改,从而保证了学生成绩统计始终是正确的。采用上述方法,本系学生成绩统计及班主任管理工作已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艳红.中文Excel 2003入门与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雷蕾.巧用Excel进行有效的考试成绩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9,(3).

[3] 李芳,辛俊勃.浅谈高职班主任工作秘诀[J].职业时空,2010,(6).

单元考试总结篇4

【关键词】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 单元测试; 分界分数; 安哥夫标准设定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76―0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普及,互联网介入了大学英语教学,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英语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渐演变为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网络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在快速发展。这一教学模式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

与此同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所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要求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方法学习,通过完成网络单元测试,学生和老师得到即时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师针对学生不同问题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上述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网络单元测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单元测试,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果单元测试合格,学生自动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如果不合格,学生则返回学习课程,重新开始本单元学习。如何设定单元测试及格分数是这一重要环节中的重点。它的设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我国多年来一直把百分制的60分设为考试及格分数,这样的设置往往缺乏科学性,因为忽略了试题的难度、考生之间的差异、试题内容的差异等重要因素。在心理与教育测量领域,采用不同的分界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及格分数。即使是同一次测试,也会出现几个不同的及格分数。对一些同学来说,用一个及格分数可以通过测试,而用另一个及格分数却不能通过。分界标准究竟如何确定和在哪里确定,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本文将运用众多标准设定法中最经典,最常用的安哥夫标准设定法设定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中单元测试的及格分数,希望能运用该分数去准确区分掌握单元知识和没掌握单元知识的同学。

一 为何选用安哥夫标准设定法

在客观标准化测验中常用的制定及格线的方法很多,如:对照组标准设定法,边缘组标准设定法,聂习思基标准设定法及安哥夫标准设定法等等。这些标准设定法各有利弊。其中安哥夫标准设定法由于其可靠性高,易于操作,便于计算切分点,适于成绩分析的特点而被广泛运用。[2]

安哥夫标准设定法是现今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标准设定法。[3]正如Berk所指出,该标准设定法与其他方法比较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提供适当的分类信息,充分可靠的统计信息并能识别真正的标准。[4]这些都是完成本次研究最重要的部分。然而美国国家教育局的报告也指出其局限性:对测试每一题的判断非常难,而判断得出的结果与被挑选参与的专家直接相关。[6]在比较了诸多分界方法以及安哥夫标准设定法的利弊后,本文决定采用安哥夫标准设定法,并针对其局限性在专家的选择和标准设置过程中采取一些弥补措施,力求把误差控制到最低。

二 安哥夫标准设定法简介

安哥夫标准设定法(1971)分为三个步骤。在前两步,专家们分别独立找出及格分数,并估计出可以达到某一个标准的最低水平的学生,我们称之为边缘组。在最后一步,专家们互相讨论并调整他们的标准。该方法需要专家们对测试的每一个题目进行研究,然后估计边缘组可以正确回答每一道题的概率。使用此种方法主要需参照测验本身的信息,如试题内容和难度等,所以我们称之为以测验为中心的方法。在使用安哥夫标准设定法时有两个关键点:一为边缘组,是指可以达到某一标准的最低水平的考生群体(既最低胜任能力的考生群体);二为可能正确回答每一道题的概率,是指100名最低胜任能力的考生中,有多少人能正确回答某题。

三 研究过程及结果

1 研究样本

本次研究选用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第四册第三,四单元后的测试(第四册第二次单元测试)作为研究试题样本。由于少数同学在网上完成第一,二单元测试时还不太熟悉测试过程,甚至因电脑操作失误而丢分,本文为了让统计数据更真实、准确的反映学生情况,选择第二次测试作为研究样本,给学生一个熟悉的过程。

完成两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后,同学即可开始单元测试进行自我检测。单元测试主要检测各位同学的听力能力是否达到该阶段要求。单元测试听力部分总分为70分,分为:短对话(10%),填表(20%),听短文判断正误(10%),听短文选择(10%),短文填空(10%)及看视频判断正误(10%)六种题型,共80小题。研究试题样本与其余单元测试在题型、分值分布及题目数量上完全相同, 测试难度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相应加大,所以研究得出的分界分数可用于其余的单元测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次研究主要为听力部分设定分界标准。

2 专家的选择与培训

专家的选择与培训是安哥夫标准设定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专家组的判断直接影响最后及格分数的高低。研究中,为了弥补安哥夫标准设定法的局限性并尽量将误差值控制得最小,在选择专家时考虑到了专家的代表性。挑选专家时以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地点等不同因素为参考,进行平衡选择。最后从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地分别选择了10名经验丰富的大学英语教师(共40人),其中男教师20名,女教师20名,专家组的年龄在30―55岁之间,分别包括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他们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非常熟悉学生情况。

确定专家后,下一步需向他们介绍单元测试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大部分专家是首次参与该类评估,他们对安哥夫标准设定法的步骤并不熟悉,这些都需在培训环节中给专家们解释清楚。

培训中需要向专家们阐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对学生听力的三个层次要求,让专家们以此作为标尺对题目难度进行判断。它们分别为:

一般要求: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较高要求:能听懂英语谈话和讲座,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180词,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更高要求: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正常语速的谈话。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1]

以这三个层次的要求作为标准,专家们对单元测试的所有题目进行试听、分类、比较,最后以答对题目学生的百分比来判断每一题的难度。

培训的最后环节是让专家对单元测试样题进行试评。首先从样题中分别选出题型、难度各异的10题。然后让专家根据自己对边缘组同学听力能力的理解来判断他们答对该10道题的概率。概率越大,证明答对该题的同学越多,既该题难度就越小;反之则难度越大。为了降低专家判断难度,缩小判断误差,本次研究根据题目难度事先设定9种概率:高难度,5%、15%、25%;中等难度,40%、50%、60%;容易,75%、 85%、95%。专家仔细研究题目后,从9种概率中进行独立选择判断。最后专家们对比各自的数据,对出现的差异进行讨论,并试图找出出现差异的原因。

3 界定最低胜任能力的考生群体

界定最低胜任能力的考生群体(即边缘组考生),是使用安哥夫标准设定法的关键,并直接影响最后数据的准确性。边缘组学生是听力能力刚好能通过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单元测试的同学。由于各班同学英语程度不同,边缘组可能是一个班里的差等生,也可能是一个班里的中等生,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专家教学经验丰富且熟悉学生情况,他们首先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对听力的三个层次要求、考试的性质和目的以及自己对学科认识讨论出最低胜任能力考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界定出最低胜任能力的考生群体。在此过程中,专家还需进行讨论,并指出最低胜任能力的考生在该测试中的一些具体表现和特征。这样能使随后的概率判断更容易、清晰、准确,从而控制误差,保证最后数据的准确性。

4 正式评判

经过培训、试评、讨论和对边缘组考生的界定,专家对该研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题目难度的判断也把握得更准确,更一致。有了这样的前提,专家可以开始正式评判了。

专家们首先独立完成样本试题的6个题型(共80小题), 并根据事先设定的9种概率:高难度,5%、15%、25%;中等难度,40%、50%、60%;容易,75%、85%、95%对题目难度进行选择判断,全部完成后专家根据听力正确答案调整自己的判断。整个过程需要一小时左右,专家一气呵成对所有题目的判断,中间不设休息时间,这样有利于判断标准的统一,同时专家也更能体会考生做题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为了让最终结果更为准确一致,在第一轮判断结束后,本次研究最后采用了由Livingston 和Ziekey提出的改良安哥夫标准设定法。[5]专家公布各自的判断结果,并就判定的结果进行讨论,阐述判定理由。针对判定结果差异较大的题目,专家认真比较研究。讨论结束后,专家们再各自进行第二轮题目判断。通过两次判断,专家们得出的最终判定结果更为准确一致。

5 数据汇总,计算合格线

使用安哥夫标准设定法最大的优势就是数据容易汇总统计。在专家估计出边缘组考生能够正确回答样本试题每小题的概率后,将专家对样本试题中80小题估计的概率值求和, 既为专家估计的分界分数,再将每位专家的分界分数求平均既为样本试题的分界分数。具体情况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来自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的40位专家判定的样本试题分界分数各不相同。为了便于比较,本文按地区分类,分别算出了每地区10位专家判断的平均分界分数,分别是:北京38.10、上海38.58、深圳38.02、重庆37.44。从专家们得出的具体结果来看,上海的测试分界分数最高,北京次之,深圳居于第三位,重庆最低。这些计算结果证明了各地学生英语水平各不相同的事实,因此我们在设定测试及格分数时也应有所差异。上表不同的数据为我们今后在各地使用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设定具体的单元测试分界分数提供了依据。

数据汇总最后一步是把各地的平均分界分数相加并再次求出平均值,得出样本试题的分界分数:38.04。该分界分数为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单元测试的参考分界分数。

6 数据分析

根据离差公式:离差分数 = - (其中 为样本数据,即专家对考生回答样本试题的判断数据; 为样本均值,即专家判断结果的均值)可以判断,本次研究题目判断的最大离差为.41,最小离差为.00。离差表明了样本与均值之间的差距。本次研究离差偏大的情况仅存在于少数专家对少量题目的判断中。由于采取了不同措施控制和减少误差,并在研究最后一步采用了改良的安哥夫标准设定法,专家得出的最后数据较接近,存在的个体差异也较小,这证明了本次研究数据的准确性。

四 与实测数据比较

截止2009年4月23日,本次研究收集汇总了深圳大学二年级1974名同学完成研究样本(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第四册三,四单元测试)的数据,并把实测数据与研究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表: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深圳大学实测结果比研究算出的分界分数低1.79分,与研究结果相差不大。从单项题型来看,深圳大学的实测分数在听短文选择和短文填空分别高出专家判断的平均值;而在短对话、填表和判断题上,深圳大学的实测结果分数落后于各地平均值。

五 结论

从总体上看,本次研究各位专家得出的分界分数数据接近,个体差异较小,最后数据与实测数据比较也相差不大。这些都证明了结论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了本次研究专家判断的及格分数是符合实际情况要求的。本次研究得出的数据和为样本试题设定的分界分数为今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单元测试设定分界分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为了能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和实施,更加有效的完成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我们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测试这一重要环节。本文虽然运用安哥夫标准设定法设定了单元测试的分界标准,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和各专家之间存在主观差异,他们对边缘组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专家评判得出的结果也有差异。[7]这些都是本次研究出现细微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我们要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准确、合理地设定单元测试分界分数,抓好教学评估这一环节,从而更加客观、全面、科学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

[2] 弓嫣嫣,孙宝志.用安哥夫方法制定及格线的研究[J].医学教育,1995,(2):40-42.

[3] Angoff,W.H.Scales,Norms and Equivalent Scores,in: R.L.

Thorndike(Ed.)[J]Educational Measurement,1971,2:508-600.

[4] Berk,R.A Consumer’s Guide to Setting Standards on Criterion-referenced Test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6,56:137-172.

[5] Livingston,S.,&Zieky,M.Passing Score:A manual for setting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on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tests[M].Princeton,New Jersey: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982.

[6] Shepard, L.A.,Glaser,R.,Linn,R.L.Setting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M].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1993.

单元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数学复习;有效

复习是对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加工的过程,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是对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在我们追求高质量的教学的今天,如何让复习教学更加有效,是我们每个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教毕业班的小学数学教师,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思索。 下面谈谈自己在复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确立复习的基本思路

复习要有一个总体思路,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我在复习时,总是遵循从基础到综合提升然后再回到基础的思路。即,首先对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不仅要复习基础知识,还要复习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复习“圆”这一单元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这些公式,还要让学生回忆这些公式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都是学生终身受用的,有的时候要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把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后,要精选一些基础的习题,让学生训练,达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在学生对基础知识比较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要对各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这时可以选一些难度比较大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适当做一些试卷,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个过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也是让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过程。最后,临近考试的前两、三天一定要再回到基础、回到书本。这时,我一般会带领学生把书上的例题和习题逐一看一遍,不一定每道题都做,但是要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要的题目要完整地做一遍。

2.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陶行知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的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不仅要关注问题的解决,还要学生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因此,在复习中,我始终坚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能让学生去做的事情,教师决不代替。在开始复习的第一天,我总是让学生去看数学书的目录,看一看我们本学期学了哪些知识,共有几个单元,我们重点要复习的是哪几个单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跳出教材来看教材,先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宏观上的、框架上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然后再对每个具体的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而这个任务也几乎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做适当点拨,强化。比如,在复习“百分数”这一单元时,头一天晚上,唯一的作业就是把这一单元的书认真读一遍。第二天,在课堂上,教师唯一的问题就是:“本单元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能否把我们学过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出来,并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找出来?”然后,同学们在小组内开始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络图。分组汇报的时候,同学们不仅说出了本单元的三块内容及每块内容里的主要知识点,而且把每个知识点容易出错,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说了出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把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分析的淋漓尽致。几十页的书就这样被学生浓缩在黑板上,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形成了清晰的认知结构。真的不能小看学生,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复习课,教师如果一节课不停地在讲,就会很累,效果也不见得好。而我,有时一节课基本上都在听学生在讲,也已学生的身份提出问题,请学生帮助我解决,从而加强重、难点的复习效果。或根据学生的发言,即兴出几道填空、判断、选择之类的小题难为他们一下,算是发挥一下老师的主导作用。我觉得效果很好。包括在评讲试卷的时候,能让学生讲的题目,也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讲,不要怕浪费时间,这个时间花的值。

3.专题训练不可少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综合训练后,要针对学生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专题训练。比如,对于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有的学生乘法应用题和除法应用题怎么也分不清楚。于是我进行了两节课的对比训练。第一节课,出示四道分数应用题:(1)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14 。篮球有多少个?(2)有25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15 。篮球有多少个?(3)有25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15 。足球有多少个?(4)有25个篮球,篮球比足球多14 。足球有多少个?每道分数应用题先让他们找到单位“1”的量,再画出线段图,然后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最后列算式或方程解答。学生做完这几道题后,先是逐题汇报思路和解法,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几道题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明确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各自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巩固了解题的方法。第二节课,再出一张小试卷进行巩固和训练。经过这样的专题训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大大加强了,做题的正确率明显提高。类似这样的专题训练、对比训练要根据需要,及时进行。

4.科学地使用练习试卷

每当复习来临之际,大量的练习试卷往往堆满了老师的桌子,塞满了学生的书包,让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我始终认为适当的考试是必须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题速度,让学生见识更多的题型。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考试能力的加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坚决反对以考试来代替复习,每天不是做试卷就是评讲试卷,让学生淹没在题目的海洋,做一些机械的、重复的练习,磨灭了孩子的灵气,养成了学生浮躁、不认真的坏习惯。因为,试卷一多,必然厌倦,必然疲于应付,质量如何能保证呢?那么,怎样算是适当,这要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我觉得应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做试卷的数量要适当,每个单元做一张单元试卷,然后再做几张综合试卷,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即使是六年级,两、三天做一张试卷,然后把这一张试卷讲透,该拓展的题目要拓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也就可以了,真没必要一天一张,囫囵吞枣地做,再囫囵吞枣地讲,声嘶力竭,效果不大。二是,试卷的内容要适当,要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拓展,不去做那些又偏又怪的题目。每次在学生做试卷之前,教师一定要把试卷仔细看一遍,有的题目甚至要先做一遍,不能拿到试卷看都不看就发给学生去做。试卷上的题不一定要题题都做,人人都做,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不做基础知识,挑一些稍难一些的题目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只做基础题不做难题,实际上,即使让他们做,他们也不一定能做对,浪费时间。也可以根据当天的训练专题,从试卷中挑选题目去做,以达到巩固之目的。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考试,考试才会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单元考试总结篇6

[关键词] 都昌县 水稻 增密调肥

水稻增密调肥高产栽培技术,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昌水稻试验站2010年针对“农业节本增效”和“低碳农业”新课题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思路。由南昌试验站统一部署,2012年都昌县农业局在土塘镇杨垅村进行了“双季稻增密调肥技术简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目的

在当地水稻一般密度(1.6万蔸\亩)条件下,通过适量增加水稻基本苗,适度减少水稻氮肥总量(纯氮13公斤\亩)和分蘖肥的施用量,增施孕穗,达到总有效穗持平、增加大穗,增加实收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同时探讨水稻生产领域“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

二、试验处理及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都昌县土塘镇杨垅村“南昌水稻试验站高产示范基地”,田主杨实松,试验田面积1334平方米;肥力中等,土质类型为弱酸性粘壤土;种植品种为早稻淦鑫203、晚稻五优308。

试验共设五个处理小区(T1、T2、T3、T4、T5),设三次重复,小区30平方米,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之间做隔水坝,实行单独施肥灌水。各处理基本苗及施肥量见表1。

肥料种类以45%(15%N、15%P2O5、15%K2O)水稻配方肥为磷素基础,以尿素和氯化钾调整氮素和钾素施用量。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

1.早稻

1.1测产结果

7月18日我们对试验田进行了田间测产,理论产量以T3 最高,理论单产为568.3公斤/亩;其次为T4,理论单产为553公斤/亩;第三为T5,理论单产为544.9公斤/亩;第四为T2,理论单产为535.7公斤/亩;以T1产量最低,理论单产为508.4公斤(见表2)。

1.2实割产量

7月20日下午对试验田进行了实割计产,产量排序与田间测产结果相吻合,以T3 最高,平均单产483公斤/亩;其次为T4,平均单产470公斤/亩;第三为T5,平均单产463.2公斤/亩;第四为T2,平均单产455公斤/亩;以T1产量最低,平均单产432公斤。

1.3效益分析

根据实收产量和现行稻谷价格(2.6元/公斤)计算亩产值,T1为1123.2元、T2为1183元、T3为1255.8元、T4为1222元、T5为1204.3元;根据实际肥料、种子物化成本投入分析,各处理的亩物化成本T1为270元、T2为278.5元、T3为287.5元、T4为296元、T5为305元(见表3);加上其他生产成本(约400元\亩),各处理的亩纯收入T1为453.2元、T2为504.5元、T3为568.3元、T4为526元、T5为499.3元;每公斤稻谷的物化成本T1为0.625元、T2为0.612元、T3为0.595元、T4为0.630元、T5为0.658元。

2.晚稻

2.1测产结果

11月5日我们对试验田进行了田间测产,理论产量以T3最高,平均理论单产为636公斤/亩;其次为T4,理论单产为617公斤/亩;第三为T2,理论单产为605.5公斤/亩;第四为T5,理论单产为555.6公斤/亩;以T1产量最低,理论单产为512公斤(见表5)。

2.2实割产量

11月6日对试验田进行了实割计产,产量排序与田间测产结果相吻合,以T3 最高,平均单产510公斤/亩;其次为T4,平均单产500公斤/亩;第三为T2,平均单产484.4公斤/亩;第四为T5,平均单产445公斤/亩;以T1产量最低,平均单产415.3公斤.

2.3效益分析

根据实收产量和现行稻谷价格(2.7元/公斤)计算亩产值,T1为1121.3元、T2为1307.9元、T3为1377元、T4为1350元、T5为1201.5元;根据实际肥料、种子物化成本投入分析,各处理的亩物化成本T1为270元、T2为278.5元、T3为287.5元、T4为296元、T5为305元(见表6);加上其他生产成本(约400元\亩),各处理的亩纯收入T1为453.2元、T2为504.5元、T3为568.3元、T4为526元、T5为499.3元;每公斤稻谷的物化成本T1为0.650元、T2为0.575元、T3为0.564元、T4为0.592元、T5为0.685元。

四、试验小结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早晚稻都是T3(4万谷苗、12公斤纯氮、)为最佳处理,产量和纯收入最高,较T1分别增产51-94.7公斤\亩,增幅11.8-23%和增收115.1-238.2元\亩,增幅25.4-52.8%,单位成本最低,降0.13-26元\公斤,降幅8.4-16.1%;其次为T4(5万谷苗、10.8公斤纯氮),产量和纯收入第二,单位成本第二低。说明在我县双季稻生产技术指标上,以每亩2万蔸\4万谷苗(早稻4万基本苗、晚稻6万基本苗)、亩施12公斤纯氮水平产量和效益较理想,在此基本上若通过增加密度、减少施氮总量的方法,则会逐渐减产。也可以说,只有在栽插密度不足每亩2万蔸、亩施纯氮水平超过12公斤的情况下,通过密度减氮能达到节本增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亲金,冯绍绵,刘新红,余进.都昌县2011年早稻“三控”施肥技术简比试验总结[J].新农村.2011年第15期;

单元考试总结篇7

【关键词】自主单元;程序教学;互连体;结构模型

随着计算机教育的不断发展,程序设计教学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根据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要求,分析设计教学的各个任务和需求,把自主单元和互连体的理论知识和程序设计教学系统相结合。从系统的模型结构入手,研究自主单元和互连体在程序设计教学系统中的的模型结构,完成程序设计教学系统在各个任务和需求下的互连模型结构。在模型结构上解决程序设计教学系统无法适应程序设计教学的问题。有效解决程序设计教学系统所面临的新的任务和需要。

1.自主单元和互连体理论

系统结构中的自主单元和互连体理论是近年来系统模型中新出现的理论。每一个自主单元由一个目标,多组规则和一个控制条件所构成。这个目标就是这个自主单元所要完成的任务,规则就是自主单元为完成其目标所必须要完成的条件和步骤。自主单元通过控制条件来协调多组规则来完成其目标。目标和规则可以通过图形来模拟,控制条件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表示。

互连体是由多个自主单元为完成一个更大的目标通过互连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本文中,一个互连体的实例就对应着程序设计教学系统所整理出来的一个任务。

2.程序设计教学系统任务整理

程序设计教学系统建立的模型结构就是为了解决程序设计教学系统所面临的各个任务。程序设计教学系统的任务主要包括:试卷任务、用户任务、代码评判任务、提问处理任务、广播任务、排名任务和其他任务等。其中试卷任务包括制作试题、制作试卷、试卷加密、试卷下载、试卷解密等;用户任务包括用户信息注册、用户信息登陆、用户信息验证;代码评判任务包括代码调试、代码提交、代码评判、代码结果查询;提问处理任务包括用户提问,提问回复;广播任务包括发出广播任务,接收广播任务。

3.互连体的模型结构

3.1互连体的模型结构

互连体的模型结构包含多个自主单元,一个初始的环境结构和一个总体的目标。互连体的原模型主要包含六个类型的自主单元结构,它们分别是Submit,Proxy,primer,schedule,Judge and Query。互连体模型能够通过数学模型描述为Community={initEnvir,{Submit,Proxy,primer,schedule,Judge,Query,data},Goal}。data是互连体中的自主单元所处理的数据。互连体的目标就是当Submit将data提交给互连体之后,data经过互连体处理后成为result,query能从系统中访问到result。

3.2互连体动态变化

互连体动态变化:自主单元Submit能够在互连体中选择一个自主单元Proxy,然后把数据datal传递到指定的自主单元Proxy。自主单元Proxy会检查是哪个自主单元发送了数据data1。如果发送的自主单元身份是合法的,那么数据会被传递给自主单元primer。自主单元schedule会从自主单元primer那里拿到数据datal,然后在互连体中选择一个自主单元Judge,把数据data1调度给这个选定的自主单元Judge。自主单元Judge根据自身的规则来处理数据data1,然后得到一个相应的数据data2,并将数据data2传递给自主单元schedule,schedule接收到数据data2后会将数据data2传递给自主单元primer。最后,自主单元Query能够从自主单元Proxy那里取得相应的数据data2。

文中有五条具体的规则,分别是submit,query,forward,respond,process。规则的命名是自主单元在程序设计评判系统的具体应用中抽象出来的。各种规则的含义:submit是自主单元A把数据data提交给自主单元B;forward是自主单元B把数据data传递给自主单元C;query是自主单元A向自主单元B查询数据data;respond是自主单元B把数据data返回给自主单元A;process是自主单元A对数据data1处理后得到数据data2。

4.程序设计教学系统模型的实例

引入自主单元和互连体的系统结构模型。把自主单元和互连体的理论知识和程序设计教学系统结合。从而研究自主单元和互连体在程序设计教学系统中的模型结构,这个模型结构包括互连体模型,自主单元模型,自主单元的规则模型,互连体的动态过程模型。所有的模型结构都是为了解决程序设计教学系统所面临的新的任务和需要。

4.1程序设计教学系统模型

单元考试总结篇8

关键词:“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病理学;考试改革

我国现行的应试型考试形式,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课程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老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但考试又是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考试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有指挥棒的功能。学生和教师的许多行为,其实都是为了适应这一制度安排的要求,或者是通过与其博弈而张扬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利益诉求。”[1]改革“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教学中传统的考试模式,就是为了树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现代考试理念,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把考试内容定位在对学生独立思考、自学能力的考查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作为教学质量鉴定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种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考试机制。”[2]为此,我们对本课程的考试方法作了如下探索性改革:

一、考试的组成部分

“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课程考试由平时考试、实验考试、单元考试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组成。平时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实验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单元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40%。平时考试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读书报告、病例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角度为出发点,我们对实验教学的考试分值所占比例定为20%,其中实验考试也包括平时实验完成情况。单元考试主要由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定期测验构成,适当体现阶段性考试。

二、考试的方法

1.平时成绩考试的方法

我们利用部分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小组教学主要采用病例讨论、撰写论文的形式。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了两次讨论课,由教师决定病例讨论题目,学生10人一组进行准备。讨论题主要包括了课程大纲的内容,也涉及部分相关的临床知识,要求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因为学生准备很充足,课堂气氛很活跃。除此之外,平时作业主要是以综述性质的论文形式布置给学生,作业在开课后第1周布置,并要求在学生在7~8周内完成,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

2.实验考试的方法

实验考试以标本考试和平时每次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两部分组成。

(1)标本考试。主要以鉴别标本的方式进行考试,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标本的性质自行识别出病变标本,并注明病变和疾病名称,教师根据其实验结果予以评分。

(2)实验完成情况评分。带教老师根据多年批改实验报告的经验和学生课堂标本观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对学生每次实验完成情况客观地评出相应的分数,期末结束计算出平均分作为实验完成情况的分数。

3.单元考试的方法

单元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形态学和机能学。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两次单元考试,要求学生注重平时考试。

4.期末考试的方法

仍然采用传统的笔试方法。试卷的题量较大,覆盖面广,以100分题量组成试题,最后再按实际所占比例折算分值。

三、考试改革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任课教师对本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投入了很多精力,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课堂讨论、课后文献查阅等实践考察,侧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在新的考试评价模式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体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新型的教学考试方法表示赞同,认为改革后的考试制度增强了自己学习的自信与主动学习的兴趣。从实施结果来看,本课程的考试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1.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过程

在教学管理第一线的研究人员将高等学校考试的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②评价功能;③引导功能[3]。经过改革,平时课堂表现、实验课表现等均纳入考试范围。新的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避免学生逃课现象,使学生更注重日常学习。

2.课堂到课率高,气氛活跃

自从课堂提问、病例讨论表现等纳入最终考试范围后,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更加关注,注重采用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出席率和听课效果。

3.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将实验完成情况和标本考试纳入考试范围,使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重视起来。从学生实验课课堂表现、观察标本、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看出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教学积极性明显增强

实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觉得改革并不仅仅只有学生受益,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学习。改革能使教师不断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并及时发现问题,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真正体现了“大爱育人”的教学方针。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教师也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考试改革的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出,高职院校课程考试模式也应强化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检测,顺应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应紧密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运用教学改革的机制和作用,带动和促进考试制度的改革[4]。我们对“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主要通过强调过程考试,把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学习和积累,也相应降低了学生作弊动机,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实验考试,促进了学生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整个实验课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态度[5]。

课程考试方式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考试,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考试体系。本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适应了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能力本位、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完善了考试评价体系,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于实际护理工作,有利于全方位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邵守先.大学考试改革的研究视角与方法[J].教育与现代化,2006,20(1):13—17.

[2]赵 丹,李新宇.国外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0):62—64.

[3]邵 进,吕浩雪,陈云棠,等.大学课程考试的功能、形式及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2001,16(6):59—61.

[4]艳 红.加大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力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8(5):53—54.

上一篇:财务考试总结范文 下一篇:课程考试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