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环保设计规范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57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篇1

关键词:道路环境;城市环境;公路绿化;环境保护;公路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16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1.083

公路及城市道路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开发,但是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伴随着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而导致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温室效应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此在以生态经济发展的国家经济体建设理念下,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在环境保护设计中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进行研究应将二者进行针对性的保护设计,以达到合理统筹、规范施工和专项治理的目的。

1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定义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体,在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建设中综合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保护式开发,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提高道路的持久性和人类生存的可延续性。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就是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根据施工地区环境合理采用绿化树种、植被,从人类审美的角度将道路、人文与环境相融合,建设成为既具有公路及城市道路功能的道路,又能够让道路与环境浑然一体,保证道路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损坏。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研阶段;二是设计阶段;三是施工阶段。在各阶段融入环境保护思想是公路科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调研阶段要充分了解道路建设规划的区域环境特点,通过大气、植被、水文、土壤等调研,让公路建设充分规避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阶段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案,将公路与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强道路的作用,同时避免公路对环境的破坏;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对施工环境保护的意识,规范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破摹9路及城市道路是人类出行和生活的主体内容之一,所以对于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的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2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包括水土流失问题、自然人文景观失衡问题和边坡塌陷问题。其中公路道路工程施工中主要会造成水土的流失与边坡的塌陷,而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会对自然人文景观造成失衡。

2.1 水土流失问题

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对道路的路基进行施工,此时如果施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或者是防范措施不到位,则会导致松散的土方出现塌落的问题,尤其是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在施工完成后,如果没有做好回填土的压实工作,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工程质量,道路的损坏不仅会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而且极易造成水土的流失,给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2.2 自然人文景观失衡问题

城市道路的建设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为了保证道路建设的安全性会对障碍山体或者自然沟渠进行施工清理,而被清理的山体和被填平的沟渠会造成山体表层或者地下水的破坏,而影响道路周边植被的生长,由此造成整体生态的破坏,损害道路工程周边的环境。现代化城市生活离不开绿色景观的建设,而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整体构成的主要部分,其绿化是关系到市民生活环境的关键,而因为修路方便人类出行而造成自然人文景观的破坏则不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2.3 边坡坍塌问题

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公路道路建设通常涉及到在陡峭的边坡,此时采用的是回填土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而由于没有植被的覆盖,土地保水和排水功能缺失,极易导致边坡的坍塌。虽然目前一些边坡在设计上预留了排水孔和排水道,但是由于受重力的作用,采用水泥、回填土、石材加固的边坡会由于地球的运动而出现整体坍塌,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3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3.1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是民生工程,它关系到人们的出行与生活环境,所以在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要提升建设的环保意识,采用整体评估、整体规划的方式将环境保护融入到道路的设计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施工标准,将道路施工与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做到统筹规划、分析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弊关系,结合现有最新技术,在对环境最小破坏的前提下进行道路工程建设,同时要加强公路建设后期的绿化建设与维护,尽最大可能提升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护。

3.2 健全法规与施工规范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审批,着重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水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健全道路施工环保标准,通过签订施工环保责任书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定量化、科学化的管理,保证施工过程能够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选用要严格把关,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避免对道路周边土地造成污染,严格规范施工取土来源,不可在道路就近取土,造成道路周边的水土流失。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以严格的执行力度对道路工程单位进行管理,确保道路工程施工的规范性。

3.3 加强监督管理

供给及城市道路工程的使用要根据设计内容进行精心调配,充分利用路堑切方,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用地占用,施工废土要妥善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加强职能监督部门对公路施工质量的监督,同时融入环保部门对公路施工环境的监督,对于影响环境的施工和对环境已经造成的破坏的施工要严令整改,并对其进行严厉处理。道路施工单位内部也要建立工程环境监测部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人为的破坏造成道路周边环境的污染。道路竣工后不仅要对道路质量进行监理审查,也要对道路环境进行审查,确保道路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4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4.1 公路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公路的建设以城市、乡镇的贯通为主要目的,建设中会对影响道路通行的山体和沟壑进行人工处理。而大规模的人工填方不仅会改变原有的山体地貌,而且对公路周边的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因公路建设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非常的严重,所以在进行公路道路工程建设中需要对道路工程环境进行保护。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通过种植适宜植被巩固边坡、建设生态型公路、加强公路中央分隔绿化带的植被设计等。

在复杂公路环境,尤其是山区公路的建设中,原有的边坡通常采用回填土加水泥固定,而由于地壳的活动,往往在短期内就会造成边坡的塌落,不仅给交通通行造成危险,而且对公路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在边坡设计中,考虑林草植被的固土作用,结合区域植被特点选袷屎系闹脖皇髦纸行人工栽植培养,使其能够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

公路的建设是在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开拓,所以会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性造成影响,所以在公路建设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地在施工中注意公路周边环境的原生态,公路施工结束后要不断加大公路周边的绿化建设,让公路与生态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公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不仅仅是为了区分左右通行车辆而设计的分割地带,它更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给驾驶员创造良好的驾驶视觉,防止出现晕眩。同时隔离带的绿化树种的要以本土植被为主,选择生命力强、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树种,如乔木类、阔叶类等。

4.2 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环保、绿化等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城市道路工程规划中,道路的功能性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而且对于改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方面要注重体现道路工程环保的功能性,不仅要求具有消除汽车尾气与噪音的功能,而且要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具有欣赏性的美观功能。

城市道路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通常城市道路多为沥青混凝土结构,行车道路与人行道路是以路台、隔栏、植被等分割。随着近几年城市大气污染、沙尘暴、城市噪音等问题的出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成为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设计上要发挥植被的重要作用,选择乔木、灌木等植被相结合,通过阔叶树种降低城市的噪音,抵抗风沙,降低污染。同时城市道路工程周边的植被要与道路相得益彰,起到美化道路的作用。

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城市文化,通过道路工程周边的绿化凸显城市的特点,尤其是城市景区、景点等特色鲜明的区域道路,要采用具有人文特色的植物进行装饰,让游客快速融入到城市人文之中。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后期工作尤其重要,针对不同植被的特点进行定期杀虫、浇水,维护城市植物生态平衡。

5 结语

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给我们带来了通行便利的同时,也给自然的和谐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所以在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要将环境保护放到首位,通过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设计与施工使道路工程建设尽可能少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让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平衡达到统一,共同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智平.浅谈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

[2] 张治国.浅谈现阶段我国城镇道路建设工程环境保护[J].民营科技,2013,(7).

[3] 李海金.浅谈市政公路施工的环境保护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4).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篇2

关键词:路线设计;发展要求;方案选择;平纵设计要求;和谐发展

1 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1.1 设计人员不可以随便地进行公路选线,应该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进行仔细的查看分析,选择的路线应该尽量避开一些特殊的生态环境,例如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实在没有办法避开的时候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这部分的环境,尽量减少周边环境的破坏,使高速公路路线和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

1.2 如果高速公路项目已经设定好控制点,在进行布局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整个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等位置的设定,在选择路线方案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经济性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安全性,如果不能对制约路线方案的主要因素进行考虑,就影响整个路线设置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应该在设计路线方案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环境保护方面,保证基本路线的同时能够顺应周围的环境。

1.3 合理掌握平面线形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特征十分丰富,而且地形城乡混合交错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带路线的设计必须符合山脉、河流等的延伸方向,尽量避免破坏地形环境同时也要保证初始点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尽量短,以便于节省资金。在路线设计的时候会设计到平曲线,如果平曲线的指标过高的话,就会导致路基施工出现深挖高填的现象,所以应该注意设计路线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各种设计因素,选择最佳的平曲线半径,而且尽量保证路线和周围的地貌特征相融合,在施工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这样才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路线设计之前应该做好地质勘查工作,这样才能够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以便于采取措施,减少道路施工的难度。

2 路线平面线形设计

2.1 直线

在路线平面线形设计中使用直线线形的话,就必须对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进行勘察,而且还应该对高速公路路线的周边地物进行了解,同时结合平面、纵面以及断面的情况并考虑到驾驶人员的视觉感受等方面来进行设计。如果使用这种直线设计方式,线形的指标就会高,这也是以往一直都使用的一种设计方式,但是它的缺点在于无法合理的和周围的环境先协调,而且由于长线距离过长,就会导致司机在长时间开车的时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的情况,提高了事故的发生率。

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针对长直线的距离给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般的直线长度不应该超过设计速度的百分之二十,不过实际的设计路线中如果特殊情况必须采用长直线的方法,为了弥补长直线的景观单调现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措施,比如栽植不同树种、设置风格各异建筑物等方式,以减轻景观单调的感觉。同时,在强调线形设计以曲线为主的情况下,要从客观条件出发,实事求是,不能一味地追求以曲线为主,增加不必要的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力求线形与地形、地物协调配合,保持线形的连续畅通、美观协调,同时又要结合地形,从实际出发做出符合当地客观条件的设计。

直线线形不宜过短,曲线间设置直线段时,同向曲线之间插入长度不够的直线,形成断背曲线,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曲线看成反向弯曲的错觉,整个路线缺乏连续性,容易导致驾驶失误,不能实现反向变化的平稳过渡,不利于安全行车。规范要求: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当地形条件及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小直线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3倍,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两倍为宜。

2.2 平曲线

公路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曲线线形能够适应地形的变化,并能圆滑地将前后线形连接以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便于设置,并且能够诱导视线,所以适用范围较广泛、灵活。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半径,但是半径不宜过大,以免造成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只有在自然条件特殊时,方可采用小半径,以满足汽车运动学上的安全要求,但

必须在一定路段设置缓和曲线使半径逐渐变化,结合地形设计缓和曲线。在缓和曲线选择时,一定要注意连续多个平曲线的过渡,相邻卵形曲线半径之比宜在0.2~0.8之间,s形曲线应在1~1/3为宜,连续路段的多个平曲线,其半径值呈由大到小逐减或由小到大逐增的布置,半径比应小于1.5,方能达到曲率的均衡变化。合理利用缓和曲线,能够保证行车安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增加工程量,以利用遵循安全、绿色、和谐发展的设计路线。

3 平纵线形设计的综合考虑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实际的路线设计中我们最好是选择使用平纵组合设计方式,不过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平纵线形设计中,应该保证平线和纵线的大小均衡,而且应该按照相关的固定设置竖曲线的半径是平曲线半径的十倍到二十倍,这种情况下取得的效果最好,而且还应该把平曲线和竖曲线相对应,而且还要考虑地形、地貌等限制,在纵坡差小于百分之一时,可以不必要求平纵曲线相对应,不过在纵坡差超过百分之一时,一个平曲线中包含的纵曲线不应该超过三个,而且延伸的方向应该经过仔细测量。为了避免司机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因为平纵曲线同时变化,而导致精神紧张出现车祸,我们在进行纵断面设计的时候,最好不要把变坡点放在缓和曲线上。

对于公路平纵线形指标的选取,往往受地形、桥涵、通道等构造物的制约,故应充分考虑因地形而引起的路线的纵坡变化、构造物的设置而引起的纵断面的变化。在平面线形顺适,纵断面纵坡均衡,满足安全性、功能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利用合理的技术指标进行纵断面设计,通过综合设置来减少环境破坏,提高安全服务水平。在以后的高速公路项目中,要加强对环境保护、耕地占用的重视,不能片面追求高指标,不能机械执行标准规范。公路设计者需要在深刻了解规范条文实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走安全、绿色、和谐的设计路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路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高速公路的后期建设,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掌握好设计的科学性,根据相关的设计标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周围的生态环境。对各种路线设计进行全方位的对比,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方案,不仅保证公路质量还应该使整个高速公路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琳.加强公路环境保护推进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j].北方经济,2007(12).

[2]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篇3

论文摘要:如何协调好道路 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 自然 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社会 经济 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公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环保现状,就公路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要求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0引言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高等级公路不断增加,公路不仅要绿化美化,还要承担防止水土流失,满足视线引导、缓冲、强调目标、标志等作用,它需要一整套技术,这是一种以植被恢复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技术。公路建设工程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方面。公路工程的路堤、路堑边坡及其它开挖面等,将受到水土流失的威胁。人类要设法走出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地球上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

1生态公路的主要意义

生态公路是在公路的设计、建设中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公路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里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带状公路 交通 生态系统和区域交通生态系统,实现在现有条件下的最大生态化。近年来,公路大规模发展导致生态负效应,如气候热岛、环境污染、能量耗散、景观割裂、生物多样性减少、廊道效应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www.133229.coM主要因为公路建设中,大量的挖填,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环境;施工的影响导致了环境污染;失控的取弃土,造成了人为的地质病害;对地形的过多切割和阻碍,改变了水文的平衡状态;最严重的是,由于植被和地表土的损失,自然植被的恢复十分困难。公路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的重视不够,对公路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估计不足。因此,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使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索取与征服。在公路建设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是向社会作出承诺,更重要的是对后代子孙的高度负责。如何协调好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2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要求

公路的外在形式是公路的 网络 结构、线形等技术指标,而其内涵是公路环境总体对人类运输活动的服务和支持,把环境与公路割裂开来考虑是不全面的。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和拆迁道路在规划和确定方案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电力电讯、村镇居民点、厂矿 企业 等设施的拆迁,从而减少对现有社会环境的影响。防止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工程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并针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气候、地形、地质情况,采用合理的排水与防护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道路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水土流失,保护植被。注重道路美化、绿化在道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营造防噪性卫生防护林,搞绿化美化工程,既能美化路容、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减噪、吸收汽车尾气及粉尘,净化空气,减轻汽车尾气和噪声对沿线环境的污染,特别是营造乔、灌、草多层次复合结构林带,防噪减污效果更佳。 科学 设计,精心施工公路规划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应以费用最小、社会代价最小为目的,采取“最佳可能性方案、中级可能性方案,初级可能性方案”多层次的设计,力求在宏观目标上与经济总体发展趋势相符合,在环境标准上与居民生活要求相一致,在财政的保证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实施的序列上与公路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相联系。科学的路、桥设计,精良的施工,快捷、通畅的路网,可以缓解交通压力,降低污染程度。

3公路生态工程技术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结合主体工程,综合考虑生态工程的 交通 安全、工程防护、景观、视线诱导、线性预告、防眩、缓冲、遮蔽和标志等目的,使主体工程与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受景观、生态、交通安全及施工管理等因素限制,公路生态工程设计既不同于传统园林的景观设计又不同于都市中互通立交桥的景观设计,它首先应将防止水土流失,确保交通安全等放在首位,在植被恢复的设计方面应以景观优美、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和养护管理粗放为宗旨,这是一种取代传统设计的新途径,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更 自然 的景观,提倡用种群多样、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发挥其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生态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一般公路路线较长,地形、地貌等环境条件变化较大,设计前应明确各环境单元的设计目的和要求,做到目的性、整体性、稳定性、 艺术 性兼顾,体现地方风格,创造公路景观个性。公路生态工程技术是把公路征地范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看作一个整体,是整个公路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提高安全和舒适性以及美化、减噪、净化空气、生态恢复和优化等为目的,最大范围地采用生物材料,减少公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实施的植被恢复工程技术。它与以往的单纯绿化不同,作为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工验收,并针对修筑的公路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材料,实施植被恢复计划。公路生态工程的范围,包括公路征地范围内的用地,有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上下边坡、排水沟、隔离栅、桥梁等构造物,以及立交区、服务区、管理所等,还有取、弃土场地等需要恢复植被的土地。

4道路的生态建设

道路建设与运输会给周围地区造成多方面的生态学影响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道路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尊重生态学原理,建设“生态道路”,做到 经济 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在道路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条件、气候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道路选址时要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悬崖、多年冻土、岩溶等不利的地质地段,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道路宽度、曲度、密度及空间结构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要因地制宜,不应造成大的生态破坏。道路干线应避免直接穿过城市,应规划建设外环公路或近郊公路。并应与 医院 、学校、风景 旅游 地等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干扰。道路建设要与周围环境相和谐,要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防护林、绿地建设,使道路成为“绿色走廊”。道路行道树、防护林宜选择一些抗性强和吸收净化能力强的常绿树种,以便终年发挥作用。适当配置一些敏感指示植物,还可为环境监测服务。树木的高度和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过高和过密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路旁沟渠建设也十分重要,以保持必要的水流畅通。另外,加强道路的配套设施建设,如交通标志、通讯线路、垃圾桶等的建设,完善道路功能。加强道路的生态管理和环境保护,要使修路、用路、养路相结合。改善道路条件,健全交通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环境优美的“生态道路”。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篇4

关键词:油气田;山区公路;设计要点

引 言:鉴于山区的地理环境面貌、独特的人文景观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山区公路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本文针对山区公路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技术参数提出山区公路的设计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1 山区公路设计的特点分析

山区公路由于地理环境和山区资源以及经济发展实力等原因,山区公路的设计中显示出与平原公路相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环境保护的艰巨性、以及山区可利用资源的稀缺性。

1.1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山区的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和平原地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山区地质的构造应力体系比较复杂,由于地质原因更易引起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斜体滑坡,地表塌陷以及岩溶等问题。另一方面山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表现在山区气候的无常性和突发性,引发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问题的频率相对于平原更高。这给山区公路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挑战。

1.2 环境保护的艰巨性

山区作为原生态环境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拥有多样的自然植被和多种生物形态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这增加了山区公路建设的难度,主要表现在路线的选择上面,不能与自然的环境相冲突,以免形成对山区植被和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山区可利用资源的稀缺性

山区由于复杂的地形和陡峭的地势,使得可用的地形走廊和小道比较少。此外,山区的地形决定了山区道路的走向,可用的山区通道屈指可数,设计选择适合本通道大走向理想的路线较为困难,设计时利用好现有通道资源很重要。

2 山区路桥设计的现状

2.1 设计人员无现场施工经验

现在做山区路桥施工图的设计人员大多从各高等院校直接进入设计单位,并没有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经常机械地套用各种设计规范去做山区路桥设计。这个问题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容易忽略施工中实际操作的技术问题。

2.2 缺乏动态设计理念

在做山区路桥设计时,缺乏对山区路桥所处地理、地质环境发生动态变化时的耐久性保障措施设计,有待加强对山区路桥遭遇的突加荷载进行安全性保障设计。

2.3 设计规范落后

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现状:设计规范是设计人员在做山区路桥设计时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参考文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货运车辆的不断大型化,山区路桥面临的突发状况不断增加,现行的设计规范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因此现行的设计规范亟待重新新修订以适应当下的山区路桥设计要求。

2.4 国家对公路设计管理的总体系不完善

我国对路桥建设的约束行为是通过相关法律规定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对路桥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一旦路桥设计出现更新变化,路桥工程建设就会面临无章可依的状况。为了增强我国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和保障人民财产的安全性,在路桥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路桥设计的要求与规范来执行,但是我国的相关交通管理还不完善,特别是山区,公路运输是物资交流的重要方式,超载超限问题十分突出且一直不能得到明显制止,设计方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路桥荷载设计,桥梁结构及路面结构往往过早发生严重破坏。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明文规定和规范制度,使我们的路桥设计更加符合国情。

3 山区公路设计要点

3.1 设计标准

油气田山区公路标准的拟定,除考虑平原区一般油田公路的因素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工程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注重环保,在确保油气田正常生产前提下,尽量做到耐久、经济、适用。注重结合油气田建设规模,依据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制定相应标准。

总结已建公路经验,油气田山区公路设计应坚持"安全、经济、环保、耐用"的方针,力求道路建设安全、简捷同时,最大限度满足油气田正常生产需求。

3.2 道路选线

路线是工程的关键。影响路线因素众多,选线需要认真细致的全面比选,贯彻执行线型与地形有机结合的原则。在满足工程技术指标前提下,确保避让不良地形、地质,综合协调路线,与各控制点及井位衔接,不形成无效、重复路线。

(1)道路选线应紧密结合油气田井位、站址,注重收集水文、地质勘测资料;

(2)注重缩短路线长度,减少路基土方同时,尽可能优化平、纵曲线组合,减少路线不安全因素;

(3)充分利用成熟的工程软件,建立工程三维数字模型。直观检查路线视距及其安全性。

3.3 道路防护

油气田山区公路受地形、地质及区域构造物的影响,工程除存在路线不安全因素外,往往地质病害较多,危害程度较为严重。山区道路防护应注重"防护全面性、可行性与实用性"。

(1)水毁防护

水毁型病害一般是沿冲沟(河溪)产生,多发时间是在春季冰雪冻融期。一般处理方法是修筑挑坝,防止洪水侵蚀路基;或设置路基护坡、铅丝笼护坡脚等构造物。

(2)崩塌防护

崩塌一般是由于路基边坡支持力减弱,边坡土体稳定性降低或受到风化、地震等作用使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一般防护处理方法是设置边坡种植物和铺砌块石护坡等;还可以采用喷锚(土钉)和设置挡土墙来加强坡面及坡脚的稳定。

(3)其他防护

油气田山区公路技术等级较低,一般存在连续长大下坡及小半径平曲线组合的陡坡、急弯线形。对于这类不安全因素,一般可以采取增设减速标线,设置警示标志以及设置避险车道等方法进行防护。

对于高填方路基和深挖方路堑需设置边坡平台、护坡道,还可以分段设置不同大小边坡来提高其稳定性。地表横坡较大时应进行挖台阶处理,极陡区域还应设置坡脚墙以加强稳定。

3.4 管线伴行

油气田山区公路主要是用于油、气区管道、单井的施工及维护。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路线宜与管线同廊带敷设;地形、地质受限情况下,路线可远离管线,分开布设,以降低工程投资。

(1)路线、管线应统筹考虑,相互协调,减少穿、跨越和交叉;

(2)路线、管线伴行时应尽可能少占土地和施工作业临时用地,不占用耕地、牧场;

(3)路线、管线伴行时应统筹防护。管线水工保护、路基水毁防护应尽可能综合考虑,以节省投资;

(4)路线、管线伴行时应整体施工,一次性开挖廊带,避免重复施工、交叉施工。

3.5 环境保护

公路环境保护应包括施工期环保及运营期环保。

(1) 施工期环保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同时规范施工,做好水土保持。在野生动物保护区施工时,应提高施工人员保护动物意识,减少爆破、震动等对动物造成的影响。在沙漠、荒漠等地区施工时,应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做好草方格防护。对于土石料场的开采、路基开挖等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及时绿化。

(2) 运营期环保对策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相关规定,及时进行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加强公路沿线工程防护设施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对于施工期间临时占用的耕地应恢复作物种植。施工临时便道有需要的可继续留用;不需要的应及时拆毁,尽早恢复山区原貌。

4 结束语

总之,在山区进行路桥建设,需要先对地形因素进行考虑,并仔细的勘探周边地形,针对不同的地形,则要求采取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为了对方案所具有的科学性进行保证,可以采取多种方案进行优先选用的措施,才会使山区路桥的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车竞.山区公路设计新理念[J].路基工程,2008(12).

[2]张慧.浅谈山区路桥设计中的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3(02).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篇5

关键词:提升;公路;勘察设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公路交通运输是经济运输的血管,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公路勘察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公路建设的质量,因此,提升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对于确保公路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交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升公路勘察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也是本文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公路勘察设计中的问题

“十一五”阶段,我国的公路建设新增了205.4千米[1]。近几年国家又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先发展其交通事业,确保经济的稳定的运作。未来我国的公路建设量加重。虽然我国的公路建设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建设速度较快,但是质量上却不如国外水平。纵观其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时间短,任务重[2]。公路建设勘察设计的时间紧张,任务较多,每项设计所费时间相对较少,人们不自觉的加快速度,导致精神疲倦、心理倦怠,导致公路的勘察设计质量。第二,我国的公路勘察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够,不能充分的观察公路建设的条件,在设计时出现设计与实践无法调和的冲突,进而造成设计的变更,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造价控制和规定工期。第三,测设部门对质量的重视度不够,不能规范的进行勘察,部门缺乏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第四,财政投入不足,公路建设资金紧张,导致了工程质量无法保证。第五,设计人员思想比较保守,过分追求技术,忽略了耗资,导致公路建设的造价失控。

二、公路勘察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

1、设计单位的重视度不够

总体设计单位在工作之中的责任心不够,不能协调各设计单位的关系,沟通不足,使得各设计单位在风格上表现不同,甚至路面的结构设计也不同,加大了施工单位的难度,使得工程的管理失控。

2、勘察设计时间太短

随着任务量的增加,每个任务的勘察设计时间相对减少,部分设计人员为了节省时间,追赶设计的进度,勘察不认真,走形式,设计时研究不够深入,细节存在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工程建设的实际操作与设计图纸的冲突,导致实际的建设中修改设计等情况的发生,严重的拖延了建设的工期,浪费了人力物力。

3、项目的投入资金不足

我国公路的建设中大多采用竞标招标模式选择施工单位,中标者往往在设计中的投资较少。而这些中标企业往往设计水平有限,或者在设计时该工期,造成设计上的缺陷,没有充分的认识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导致其设计不够深入,引发一些质量上的问题。

4、综合考虑较少

设计单位在设计工程建设时,对建设地的勘察太少,地基、水系等考虑不全面,调查不清楚,先设计而后勘察,使得项目边建设边修改。而且,在设计中由于不了解周围的生态环境,过度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给人们带来了重大的损害。对于施工地综合考虑不够将导致实际施工和设计的相脱节,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5、设计师的专业水平不够,设计单位缺乏相应的规范

部分设计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不能综合的考虑建设地的情况,导致设计不符合安全标准,不能有效的在建设地实施,同时,其设计技术落后,缺乏创新,在设计中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同时,设计单位却反相应的规范,不能标准的管理设计师所设计的工程,对造价、工程计量无法审核。

三、提升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措施

面对目前公路勘察质量的问题,深入的分析其原因,可以看出其原因主要包括设计师的水平、行业规范、实地考察、审核系统、政府支持等五个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1、提高设计师的水平,培养专业型人才

严格设计师的准入机制,加强对设计师的考核认证,切实的提高设计师的水平[3]。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单位要对设计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和考核,使其能够将新培训的内容不断的强化,进而在设计中可以自如的应用。在日常的设计中注意与同事的交流,周期性的邀请专家对设计人员进行实例讲解,点解设计师,让其在指点下快速的成长。增加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设计人员的危险意识,促使其不断的提升自己。

2、完善行业规范

在行业内形成完善的行业规范,制定相应的标准,使得设计师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更好的规范行业内设计师的行为,根据公路工程建设的特点,满足运输功能和经济原则。同时,加快勘察设计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其转变为企业的步伐,使得勘察设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行业的设计质量和管理水平,强化其自律,进而加深勘察的深度,提高设计的质量。

3、认真深入的实地考察

设计师在招标时要注意对于公路建设的实地考察,收集相关的信息,充分的考虑到地基、水土、隧道等问题,防止设计与实际操作不符的现象出现。同时,在设计完成后,工程施工时要注意跟现场管理的沟通,加深设计者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做好工作的交接等,确保施工者严格的按照设计者的要求施工,防止部分施工单位不明设计者意图,产生施工时的错误。

4、加强设计的审核

严格对设计的审核设计,确保设计对当地环境、地势等的考虑的周全。在招标时,对参加竞标的设计单位进行限额设计,要求其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内进行设计。找选择中标单位时要注意方案与当地建设地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注意细节的考核,要求专业人员对方案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各招标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在工程建设时,要注意设计改动的审核,对于改动严格的审核,不是必要的不能改动,以严格的控制投入和工期。

5、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公路建设关系着本地的经济发展,在工程的整个招标、建设、收工的过程中加强政府的监督作用,严格的审核设计、工程施工等,确保充足的财力支持,加大政策的支持,完善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和行业法律法规。同时,推行限额设计的实行,确定合理的限额,确保其有效的施行,健全设计单位的责任制度,强化其责任,加大对设计单位的责任的落实。

结束语:

面对公路勘察设计中的设计单位对质量的重视度不够,勘察设计时间太短任务重,项目的投入资金不足,设计师的专业水平不够,设计单位缺乏相应的规范,设计时综合考虑不足等问题,必须要通过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完善行业规范,提高设计师的水平,培养专业型人才,深入实地考察,加强设计的审核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公路勘察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鲁楠.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形势分析及趋势预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05):35-37

[2] 王耘.西部某交通勘察设计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研究[J]. 西部交通科技. 2013,(09):11-12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篇6

关键词:公路、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强调发展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倡导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

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公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发展公路事业的同时,克服发展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实现公路事业的外部和谐;另一方面是公路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自身的持续竞争力,是公路事业的内部和谐。具体而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路是指基础设施条件好、综合服务功能强、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公路;是路网结构优化、功能齐全、出行方便的公路;是内在质量优、外观形象美、整体和谐的公路;是通行舒适、快捷、安全的公路;是以最少的资源实现了最好效果的节约型公路;是尊重、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景观公路;是职工队伍精神面貌好、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公路。

二、目前公路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九五”以来,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公路的投资,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但对公路可持续发展及公路事业的整体效益和长远影响重视不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路网规划程度不够,在设计中对生态保护的考虑不足。一是地方公路建设缺乏整体科学的路网规划,个别地区存在随意调整公路规划,盲目扩大公路规模的现象,导致路网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合理。二是公路规划中公路生态设计的理念相对落后,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变化考虑较少,往往只注重公路本身的功能发挥,很少考虑如何从源头上避免公路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施工前没有很好地预测工程对环境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不良影响,环保工程还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三是对公路与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往往只考虑环境因素对公路的影响,很少考虑到公路设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往往缺乏保护措施,导致沿线景观改变。

2、公路占用、消耗大量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公路除本身长期占地外,在建设中的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临时道路、临时设施等也将在一定阶段内占用土地。这在人口众众多,耕地相对较少的我国国情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公路是高投入的产业,公路建设和维护护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如钢铁、水泥、沥青及电子产品、通信器材等,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资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公路养护改建替换下来的弃料还不能很好的循环利用,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3、公路影响生态环境。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丛等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移植清理,导致公路沿线植被覆盖率和绿色生物量大大降低。其次,公路建设中往往大量破坏表土资源,对植被繁衍和生态平衡不利。公路还致使动物原有的通道被切断,分离与阻隔作用使动物生活环境受限,甚至可能造成某些生物死亡,致使一些宝贵的野生生物遗传基因资源丢失。同时,公路建设对大气环境和饮用水也会造成污染。

三、实施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尊重环境,构建环保公路、生态公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路环保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公路绿化、景观保护、噪声治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使交通环保工作逐渐法制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做好生态公路建设,使生态设计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复杂的气候、植被、土壤特点,并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的角度来进行生态恢复设计,避免违背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规律进行强制性或单一性绿化。要强化“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等一系列先进理念,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突出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影响、景观及交通噪声等问题,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科学地预测、分析与评价,提出对规划的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预防因公路规划实施所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和生活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及人文景观,在做好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做好环境工程专项设计,广泛开展工程环境监理,保证环保工程的投入,使生态保护和恢复、噪声治理、水环境保护等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运营。

2、科学规划,构建网络化公路。要科学规划公路网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由此确定公路网络规划的总体格局。二是系统协调与长远发展的原则。公路网规划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将区域内外的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全面综合分析,从整体上、系统上进行宏观控制和规划。三是工程经济性原则,使路网总体规划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又有良好的工程经济性。四是联通原则,使干支公路连接成网,通过建设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交通需求。

3、以人为本,构建“平安公路”。公路发展必须以安全作保障,努力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公路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公路造成的安全事故。公路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当灵活、合理地掌握路线线形,保证行车安全(平稳的车辆行驶速度、良好的通视条件、完善的沿线设施),另一方面应当按照“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经常性、及时性、周期性的预防、养护与维修,保证良好的使用状态。一是要大力实施公路安保工程,整治危险路段和桥梁,加强对紧急事件处置的力度,提高公路设施被损坏后的恢复速度,做到预防为主、排查有效、反应迅速、快速畅通。二是要保证通行舒适。保证公路质量、提高路面舒适度和车辆的行驶安全。三是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日常维护中应做到高效管理、快速施工、热情服务,以确保施工路段不出现拥堵和安全隐患。要加大对超限运输的治理力度,确保道路通畅安全。

4、依法治路,构建法治公路。公路管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社会性和公益性,承担着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构建法治公路是建设和谐公路的重要内容。一要进一步完善公路法制,使公路法律法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构建法治公路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二要科学配置现代化的管理装备和设备,将依法治路与科教兴路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公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三要科学明确公路执法职能,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维护路产、路权;四要在公路执法中充分体现服务的理念,做好公路巡查、案件处理工作,全面保证公路完好畅通;五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以制度管理人,以规范约束人,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六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制度和预案,切实解决实际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七要与驻地政府、公安、医院、消防等部门配合协调,紧密联系,提高应急能力,确保突况和重大案件快速处置。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篇7

关键词:公路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0 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 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 问题 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 自然 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 社会 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www.133229.CoM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 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4)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

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6)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 问题 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 研究 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 影响 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 目前 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a 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b 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c 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d 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1.5.2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a  交通 噪声防治

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2)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3)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b 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

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c 水污染防治

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

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d 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

3)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 发展 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 方法 。

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 影响 评价用 法律 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 研究 起步较晚,以1987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之后,这一技术随着我国 经济 的 发展 而日臻完善。

2.1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 目前 只做前两项工作。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所以修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 分析 评价拟建公路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的对策。

2.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1)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

2)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路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 科学 依据。

2.3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 社会 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2.4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期限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2.5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 计算 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2.6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

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采取适合的环保措施提供了界定尺度,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3 加拿大公路环保与我国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加拿大 现代 道路运输进入发展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开始关心重视公路环境 问题 ,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80年代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加拿大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已比较完善,国家和各省均颁布实施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公路建设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切实执行和贯彻,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全民环保意识非常强,对大中型公路建设项目参与感也很强,他们的意见往往决定了一个建设项目的取舍。

3.1 声环境保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拿大采取多种技术,在噪声控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首先,合理规划选线,避开居民区、疗养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从根本上减少噪声污染的受体,被迫采取声屏障等有碍景观的环保措施路段在总里程中并不多。其次,采取尽量 自然 而不漏痕迹的隔声设计,使环境敏感目标处于噪声影响区之外。

对我国而言,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设计体系,声屏障 研究 还不够深入,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而有意识地结合地形的 自然 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 应用 也少。

3.2 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河流自然生态和水生生物,加拿大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很多简单但高成本的环保措施。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他们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状态,如果在弯曲的河流两岸架桥,这必然会加大桥梁的跨径。我国一般是将河流裁弯取直,然后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 计算 出桥梁的 经济 跨径,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 影响 。

对于森林、湿地、湖泊环境的保护,加拿大公路部门同样采取了很多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措施,并不惜血本,这些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真难以想象。

3.3 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两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裸露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加拿大气候较好,雨水充沛均匀,施工中他们及时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对于公路路面径流,不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

我国公路施工中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仍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3.4 公路生态管理

在公路的营运期,环保工作除了维护声屏障等各种环境工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争取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草地植被的建植和养护是最持久、最昂贵也最有效的措施。

加拿大的公路设计,围绕着大地景观思想,多设置了开阔的中央分隔带,许多区段50—60米,全部植草,两侧植被管护范围约10—15米。每公里植被管护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采用较低的路基,使公路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路域范围内,始终树木草地不断。

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已受到普遍重视。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步骤与加拿大几乎一样,但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许多 问题 。比如原表土弃之不用,使草地建植时无营养土可用,养分先天不足,施肥以化肥为主,速效但短期;重建轻养,使草地很快退化,造成巨大浪费。

3.5 环境补偿

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加拿大对此采取了有效地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3.6 空气环境保护

加拿大侧重污染源控制,汽车全部采用无铅汽油,并对车辆排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尚有较大差距。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加拿大的公路环境保护有完善的组织、可靠的法规,还有十分敬业的环保工作者,其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 内容 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我国 目前 的公路环保则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4 结语

按照 交通 部“十五”交通环境保护 发展 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到2005年,在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由现在90%提高到98%以上;全行业基本实现国家规定的环境治理标准,油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油污水处理达标率均达到50%以上。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 教育 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希望拙文在此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参考 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人民 交通 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

公路环保设计规范篇8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探讨

1、引言

我国长期以来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两项管理制度,近年来,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逐步实施,有效弥补了法律法规对“三同时”制度在施工期管理上的不足,增强了项目在环评审批与竣工验收之间的环保管理薄弱环节[1]。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手段。1998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明确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建设项目扩展到各类开发建设规划。国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建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评估队伍。2002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铁道部、交通部及水利部共同下发《关于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通过包括新建铁路青藏线、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等13个试点工程中取得的经验,并借鉴国外经验和工程监理经验提出了一套操作可行的《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办法》及其配套的《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指南》等规范文件[2]。同年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颁发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这一系列措施办法的出台,使得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3、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内容

3.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均须按相关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流程见图1。

3.2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

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配套的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同时设计是指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专项设计,在初步设计中编制环境保护专篇(篇章),在施工图设计中细化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同时施工与同时投入使用是指项目配套的各项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以确保项目投入试生产时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也具备同步运行条件。

3.3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主要包括3个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准备阶段环境监理;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程试运行阶段(交工及缺陷责任期)环境监理。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期环境保护达标监理、生态保护措施监理和环保设施监理:(1)环境保护达标监理是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各种污染因子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的情况;(2)生态保护措施监理是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自然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落实情况;(3)环保设施监理是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环境风险防范设施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的要求进行建设的情况[3]。

环境监理工作流程见图2。

3.4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包括:(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流程图见图3。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1)由于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周期长、难度大,企业急于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因此环评未批先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建议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一步简化环评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同时加大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力度,从而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

(2)有的企业重主体轻配套,环境保护设施不按环评及其批复要求建设或进度落后于主体工程建设。建议赋予环境监理机构现场监督检查执法职能,充分发挥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与环境监理机构的统一监督作用。

(3)有的建设项目不依法进行环保设施试运行审批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有的项目长期试生产而不进行验收。纠其原因,全是因为建设期未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环评及其批复要求的环保措施未落到实处而不具备验收条件。因此,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在批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后从设计着手,跟踪企业落实各项环保措施投资,督查环保工程的建设进展,从而实现项目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投运,也可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率。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养护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并就养护预算定额在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编制

1、前言

《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含《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机械台班定额》)、《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已于2012年4月1日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批准在全省施行。该定额是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及管理的统一定额。它是编制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预算,临时、应急工程及变更工程单价的计算的依据,合理编制标底、投标报价的基础,适用于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大修、中修及小修保养。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截至到2011年底,安徽省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已经越过3000公里,预计到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将达到4500公里,形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的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养护定额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以下简称养护预算定额)是本次定额编制最为繁重、关键的工作。下面简要介绍下该定额的编制方法。

2、养护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

在定额基础资料完备可靠的条件下,编制人员反复阅读和熟悉并掌握各种资料,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机械和材料的消耗量,包括以下工作。

2.1确定养护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

养护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具有综合的性质,所选择的计量单位要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并确切反映定额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养护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按公制或自然计量单位确定。养护预算定额中各项人工、机械和材料的计量单位选择,相对比较固定。人工和机械按“工日”、“台班”计量;各种材料的计量单位应与产品计量单位一致。

2.2进行子目平衡

要按照综合误差率对定额单位的工程量与综合成分中的主要成分的工程量进行综合平衡。超过最大误差率的就应划分子目。该步骤在编制定额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养护定额分项及定额子目的设定应遵循适用的原则,即分项及子目应适合本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需要,特别是现在高速公路养护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3确定工料机定额消耗量

子目划分后,就要通过各项工程的“定额测算统计表”来计算定额项目的工料机消耗量。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数量是预算定额的核心,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2.3.1人工工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编制方法

(1)类推比较法。

类推比较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以某种典型工程定额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推算出另一种相关工程的定额。如:根据“有热接缝处理”的坑槽修补定额,类推出“无热接缝处理”得坑槽修补定额。②以《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确定人工、机械定额值。当设定的养护预算定额分项及细目与《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相一致时,采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乘以人工、机械幅度差系数计算出最终定额值。③参照外省养护预算定额等其他定额编制人工、机械定额值。

(2)计时观察法

现场测定种类很多,但主要的有三种: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工作日写实法是本次定额测定采用较广的方法。通过以上方法测定后,我们可以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测定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人工、机械施工定额,再根据定额编制大纲中已确定的不同工程人工、机械幅度差,来确定最终的定额值。

(3)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施工条件比较正常,生产效率比较稳定,施工原始资料比较完善和真实的施工生产单位过去与施工生产有关的统计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就可以计算出定额指标。

(4)经验估计法

在经验估计法中,为了提高其准确程度,采用了“三时估计法”,即先请专家估计出该项目的最大、最短和最可能的三种持续时间,并根据概率理论将以上三种时间分别分配1、1、4的权重,然后求出期望的定额时间作为该项目的经验定额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T——该项目经验估计定额值(经验值);tmax——该项目最大经验值;tmin——该项目最小经验值;t0——该项目最可能经验值。

2.3.2材料消耗指标的计算方法

材料消耗指标是指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该材料按用途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以及其他材料四种。材料的主要计算方法如下:(1)类推法。以《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确定材料消耗量。当设定的定额分项及细目与《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相一致时,其材料消耗量与其相当。(2)计算法。凡有标准规格的材料,按规范要求计算定额计算单位消耗量,如砖、玻纤格栅等。(3)换算法。设计图纸标注了尺寸以及下料要求,则按设计尺寸计算材料净用量;另外,各种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的配合比用料,可以根据要求条件换算,得出材料用量。(4)测定法。包括试验法和现场观察法,根据不同条件可采用写实记录法和观察法,得出。对新材料、新结构须用现场测定方法来确定其材料用量,如沥青路面雾封、硅酮胶灌注水泥路面裂缝、隧道渗漏水处理、桥梁梁板裂缝处理等。

通过以上方法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材料消耗量,再根据不同工程各种材料的损耗率,来确定最终的材料定额值。

2.4定额数据分析、整理

2.4.1剔除不合理数据

观察挑选出写实数据的偏高偏低的时间数值,初定可疑值。再计算出测定时间的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值。如果原假定的可疑值超过极限的数值可以判定为真正可疑值,可以剔除。

计算公式:最大极限值=X+k(M-S),最小极限值=X-k(M-S)式中:X—测时数列的平均值;k—极限系数可参照极限系数表取定;M—测时数列的最大值;S—测时数列的最小值。

极限系数表

观察次数 极限系数 观察次数 极限系数

5 1.3 9-10 1.0

6 1.2 11-15 0.9

7-8 1.1 16-30 0.8

需剔除的数据有以下两种情形:最大可疑值>计算所得的最大极限值;最小可疑值<计算所得的最小极限值。循环往复,直至没有以上情形为止。

2.4.2整理计算定额的实测值

利用平均修正剔除筛选后的数列,根据定额编制的水平指标要求,进行定额实测值的计算。采用平均水平进行定额的编制,实测值为剔除后的平均值;则人工定额的初值(M)为满足要求测定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式中:ti—剔除后的数值;n—剔除后数值个数。根据定额编制大纲的要求,养护定额水平为平均水平,按上式计算确定定额值。

2.4.3计算定额基价

在有了以上测定及计算分析出的定额人工、材料、机械用量基础上,我们采用统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计算出该定额细目的基价。

3、养护定额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注意高速公路养护定额与公路工程定额、普通公路养护定额的区别。

3.1.1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独特的施工组织

高速公路的养护要求及时、快捷地修复损坏部分,而且要考虑高速公路封闭的情况,因此在定额编制的时候,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内容。

3.1.2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独特的安全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开展,必须以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为前提。本次定额编制中,将“高速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设施布置”单独编制为定额项目列出,便于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的统一、集中管理,适用于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独特的安全管理模式。

3.1.3具有养护工程所特有的定额项目

养护工作的目标是保持路面整洁、行车舒适、边坡稳定,排水通畅,构筑物、桥涵及隧道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创造畅、洁、绿、美的行车环境。养护工程涉及范围广、工程类别繁杂,与基本建设项目有很大的区别,比普通公路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3.1.4养护工程独特的新技术、新工艺

养护工作必须在维持高速公路畅通的前提下开展,同时,由于高速公路的质量标准高,对养护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相应很高。近年来,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养护工程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得到不断推广和应用,如:雾封、微表处、超薄磨耗层、钻孔排水、隧道洞内渗漏水处理等。在编制养护工程预算定额时必须充分体现这些新技术、新工艺。

3.2资料收集要及时、准确、齐全、细致。

既要收集现行相关的规定、规范和政策法规资料又要养护管理、实施部门的养护结算、变更、预算、单价分析、招投标文件等资料,便于指导、统计、验证养护定额数据。同时,在定额测定时注意区分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

3.3统筹兼顾零散和连续规模施工。

比如日常养护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主要有以下情况:

(1)一次上路作业仅仅修补1-2处坑槽,修路王加热的沥青混合料用不完,增加施工成本。通过测定,该情况偶然发生,属于个性,在编制定额时可以不予考虑。

(2)修补的坑槽较集中,至多置换1次施工作业区,约占项目测定60%,属共性,本定额以此数据为基础编制。

(3)修补的坑槽较分散,置换2次及以上施工作业区,约占项目测定的40%,属共性。经统计,本定额的人工、机械消耗量约是情况②的1.1倍(材料消耗量不变)。

4、结语

养护预算定额以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为依托,采用计时观察、类推比较、统计分析、经验估计等编制方法,查阅了近几年我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大量的合同、变更、结算等资料,对重点养护工程进行适时的现场测定。

上一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下一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