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57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SWOT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是四川省眉山市统筹城乡的重点示范项目,也是四川省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的核心启动区。该项目是集深度休闲、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生态体育运动、高端生态人居及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1.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区位优势明显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地址位于天府新区仁寿县。仁寿县是四川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渝经济区核心县、天府新区重点县。县城已建成仁寿大道等三条高速,正在设计或已建设中交通线路形成一张快捷的交通网,串联整个天府新区经济区。而该项目地处仁寿大道沿线成赤高速出口约500米处,距离仁寿城区6公里,距离成都车程约35分钟,离眉山车程约25分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1.1.2 旅游资源丰富

项目具置为仁寿县响水滩,占地3000余亩。区域范围内地势平缓、丘陵起伏、林木茂盛、河流交织,旅游开发可塑性极强。项目形成了融农田稼穑、真山活水、壮丽假瀑、奇花古木为一体的观光景点和集传统农耕、休闲活动为一体的体验式景点。

1.1.3 民俗文化特色明显

该项目主打传统农耕特色文化,拟建设响水六坊农耕文化博览园,以酒坊、面坊、酱坊、水车坊、糕坊、豆腐坊六大传统手工业作坊充分展示传统农耕文化。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中,也着重突出这一定位。在参观这些景点时游人可以亲自参与灌溉、酿酒等活动中去,一方面增加旅游的娱乐性,另一方面增强游客体验,成为项目的一大特色。

1.2 劣势分析

1.2.1 农耕文化深挖不足,特征不明显

项目主打农耕文化,生动再现旧时劳作、生活等场景。这些文化理念迎合了现在都市人群返璞归真、体验生活的需求,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如何展现文化、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方面深挖不足。游客不能深入参与农耕活动、了解农耕文化,在他们心目中造成旅游项目“泯然众人矣”的感觉。

1.2.2项目宣传不到位,推广效果有限

该项目的宣传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对该项目的调研、考察等活动报道,这类宣传方式非常正式,对项目的知名度提升有利,但形象塑造有限。另外一种途径则是项目开发公司打造的官方网站,但网站现已停止更新,信息量少,对项目的推广作用有限。第三是依赖于游客的口碑传播,但外来游客基于贫乏的旅游体验对该项目主动介绍意愿非常低。

1.2.3管理混乱,乱象频发

该项目景区内管理混乱。在旅游景区内经常出现游客乱扔垃圾无人清理、乱停车辆无人引导、偷窃农作物无人干涉、破坏基础设施无人制止等乱象,而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在景区内乱摆设摊点影响正常经营秩序也无人治理。这些乱像给项目本身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增加运营维护成本。

1.3 机遇分析

1.3.1 政府高度支持

该项目是仁寿县近年来重点扶持的项目。仁寿县政府明确支持推进响水六坊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在征地拆迁、政策协调、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3.2 客源市场保障

近年来,城乡居民在节假日旅游地选择拖家携口到乡下在生态游中休闲放松,体验生活、释放身心。这种消费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为项目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稳定的客源保障。

1.4 挑战分析

1.4.1 乡村旅游同质化竞争激烈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的挑战主要来自仁寿县境内及周边旅游项目的激烈竞争。仅仁寿县城内主打生态旅游的项目、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体验式旅游项目有等就有十多个。各类吃、玩、赏、体验项目繁多,竞争十分激烈。

1.4.2 旅游环境污染现象不绝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地址内流淌着响水滩河。河的上游人口密集,并建有畜牧养殖场,这些生活污水和养殖场排放污水对水质的影响极大。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形成巨大考验。

2.“天府农耕.响水六坊”发展对策研究

2.1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环境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当务之急是完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对餐馆、休闲设备、娱乐设施、厕所等项目进行完善,争取实现“引得来、停下来、留得住、有消费”这一效果。

2.2深挖农耕文化,体现鲜明旅游特色

项目特点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在项目特色打造方面,“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要深挖“农耕”文化特色,打造项目亮点,凸显旅游优势。以乡土文化为核心,以农耕体验为出发点,以“稼穑劳作+六坊劳动”活动为基础,精心设计农耕主题活动,创设农耕环境氛围,夯实农耕文化旅游内涵,提高旅游档次,打造市场竞争核心能力。

2.3 开展有效推广,打造良好品牌形象

首先组建专业团队成立市场推广部,专人负责推广工作;其次以官网为宣传主阵地,及时传递最及时最权威的有关项目的咨询;开展多渠道推广,建立推广体系;第三,创办农耕文化旅游节、乡村美食节等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吸引政府进行官方报道,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第四,与餐饮、酒店、旅行、婚庆服务等行业企业开展异业联合促销,推进项目宣传,开发有效客源。

2.4创新营利模式,拓展营利项目

在营利模式设计上,根据景区现有资源和客观现状,制定切实有效的营利模式,开拓利润来源。旅游项目营利离不开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需求。结合景区自身特点,项目营利可从“吃、购、游、娱”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打造顾客需求的各类、体育、休闲、垂钓、农耕等娱乐项目,增加项目收入,确保项目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超群.成都发展创意农业项目的SWOT分析[J].时代农机,2015(08)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篇2

一、深刻认识弘扬农耕文化和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长期以来依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力地力的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瓶颈问题,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的弦绷得越来越紧,这就迫切需要从农业产业延伸、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弘扬农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正好与这样的大背景高度契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今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要求开发农业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居民休闲消费的目标任务,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和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依托。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发展过程中,在长期追求美好的与和谐的事务的过程中,将很多事务也都美好化与和谐化了,所累积和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体系等,就是文化,正所谓以物化文,以文化人,以化成天下。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我们的先祖们世世代代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是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千岭万壑中鳞次栉比的梯田,烟波浩渺的古茶庄园,波光粼粼和谐共生的稻鱼系统,广袤无垠的草原游牧部落,孕育着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和谐美。这些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障了百姓的生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由此衍生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三是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我国丰富的农耕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是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时至今日,我国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支撑作用,在保护民族特色、传承文化传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我国农耕文化,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华农业文化,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提升产业文化内涵的必然选择。把农耕文化作为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能够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破解产业同质化问题,提高产业的趣味性和活力魅力实力,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在利用中传承和保护;能够横向拓展产业功能,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可以走出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顺应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的产业升级新路子。

近年来,我们不断弘扬农耕文化、拓展农业功能,不断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各类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80万家,全国休闲农业的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已经占到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次的一半以上,经营收入达30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受益,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不少地方继续保持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传承体,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成为“老乡”迈向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

二、扎实推进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已有农家乐、民俗村、休闲观光园、休闲农庄等多种形式。它的发展,进一步彰显了促进增收激活消费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利用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促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政治功能等,促使大量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青山变金山、产品变商品,让闲置的土地流动起来,让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让富余的劳动力活跃起来,日益成为服务居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紧密结合,就可以融合地域景观特色、自然资源,区域农业特长优势及风土人情,衍生出多种形态业态,做出“农文旅”高度融合的好文章、大文章。

一要以农耕文化提升区域品牌。文化是太阳,品牌是影子,太阳有多高,影子就有多长,不做文化的品牌走不远,区域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的背后是品质和文化,是人们脑子里的记忆点和口口相传的故事传说。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资源的融合会形成更为古朴的文化特色,系统整合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中的文化要素,将促进休闲农业与文化保护传承的良性互动,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庆阳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活动区域,“周道之兴自此始”,也是周人的发祥地,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农耕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对农村风土人情、乡风乡貌、礼节习俗的保护和利用,是对悠久历史、中华精神的沿袭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历史古村、特色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的科学利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实体艺术的传播,就会形成“农旅文”融合发展、延续农耕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精神文明财富的经济价值的新业态新格局。

二要以农耕文化开发农村资源。农村拥有文化、生态、特产、民俗民族特色等资源,通过农耕文化的渗透融合,就可以开拓农业农村资源利用新型模式和领域,带动观赏类农产品消费、餐饮住宿接待、交通运输、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全面发展,在不增加农业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单位面积的多功能产出,促进农民形成“一季两收、四季不断”的多元收入格局,使农民从务农变成农商旅并举,把资源转换为财产性收入,把传统观念变为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的熏陶,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重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水平。比如江苏南京江宁区将13个村打造成13朵金花,通过各种文化体验、民间艺人表演等吸引城乡居民;四川成都邛崃文笔山村依托传统农业种植、酒文化体验、传统农耕文明与民俗文化展示、明清老村落打造了“中国酒村”每天接待1000多人游览,放眼望去、人气十足。

三要以农耕文化增加城乡互动交流。促进绿色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都需要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载体,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受过度开发,补充绿色景观和生态修复区域,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场所,也给农民带来了城市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同时城里游客把先进理念和信息带到农村,使得城乡二元文化渐趋融合。比如贵州兴义市万峰林村就是充分利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出黔西南重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吸引了大量城里人到来,当地的农民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要以农耕文化增加产业业态。结合传统农耕文化,可以打造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也可以打造依托林园、果园、花园、茶园而建的生态观光休闲农庄,可以发展“吃农家饭,尝农家菜、睡农家炕”的农家乐,可以烘托大型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展现壮美自然风光和场面宏大的农事景观和文明渊源,让游客观赏景观、体验农耕文化。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景观创意、南梁红色旅游小镇、天富亿现代生态农业文化体验园等经营主体,香包、刺绣、山核桃等产品创意,苹果、杏系列,小杂粮系列等包装创意已很有名气,值得借鉴和推广。

三、大力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促进增收,坚持多方融合、相互促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坚持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到2020年,要实现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不断提升;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让广大城乡居民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第一,围绕优化布局,着力在丰富类型和融合集聚上实现重大提升。重点要在适宜地区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文化特色优势,促进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特别是以传承农耕文化为核心,兼顾度假体验,建设具有科普、教育、示范以及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功能的休闲农园和美丽田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防止同质化发展、平面化竞争。

第二,围绕丰富内涵,着力在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上实现重大提升。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强化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发掘,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文化遗迹和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发展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乡村,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

第三,围绕增收脱贫,着力在产业升级和利益共享上实现重大提升。发展一批农家乐、小超市、小型采摘园等特色旅游到村到户项目,引导建立农民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农民自组织、自激励、自就业的创业模式,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形式,成为大众创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

第四,围绕提档升级,着力在人员素质和设施改善上实现重大提升。加大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实一批规划设计、文化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人才,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传统民居保护修缮,鼓励发展特色民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第五,围绕有序发展,着力在规范管理和生态保护上实现重大提升。加大标准的制定和宣贯力度,促进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树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理念,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第六,围绕品牌培育,着力在典型示范和氛围营造上实现重大提升。继续开展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中国美丽田园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等品牌培育工程,开展休闲农业特色村、星级户、精品线路等创建与推介活动,着力培育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知名品牌和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牌。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篇3

关键词节约型森林村庄;绿化设计;丘陵山区

节约型森林村庄绿化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投资,对周围环境干扰最少的绿化模式”,营造是生态化丘陵山区绿地,也是可持续绿地的方式。其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森林村庄绿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从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家园。丘陵山区农村绿化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自然村落绿化率较低,村容村貌较差。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绿化工作高度重视,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活动,组织和引导群众掀起农村绿化热潮,建成了一批绿化示范村。虽然许多学者对村庄绿化思路、模式、树种选择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由于影响村庄绿化的因素较多,亦无固定的成熟的绿化模式可循。以仙居县上张乡田垟村森林村庄绿化为例,对丘陵山区节约型森林村庄绿化设计作一探讨,以供同行借鉴。

1区域概况

田垟村是仙居县南部丘陵山区一个自然村落(行政村),位于仙清公路(国防公路)的东侧,上张乡南端、黄岙水库(步路乡)北端。村北为坡耕地和马尾松林,南边是水稻田即较为开阔的沟谷地带和马尾松、毛竹林,村东边是窄长的沟谷地带且越往东越狭窄,西边是沟坑和马尾松林山体。村庄座落在北边山脚,村前的开阔地宽150~400 m,海拔高270 m左右。自南往北山坑水注入黄岙水库。全村186户,总人口583人。靠山脚民房多为20世纪70~80年代翻新或重建的,也有部分是古民居,靠仙清公路为较具现代气息的3~5层楼房,排列布局较合理。

山区人多地少是普遍的实情,近年来生态建设取得较好成效,森林植被得到初步恢复,伴随而来的是野生动物数量增多,尤其野猪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山间零星耕地无法耕种或抛荒或退耕还林,再加上坡度为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因此,可耕作的土地只限于较开阔的山谷地带和村前村后的土地,山区农民对可耕作土地尤为珍惜。

2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森林村庄绿化设计理念

2.1尊重自然

尊重田垟村的现状,设计结合地形地貌,尊重自然式、地域性、保护性、补偿性的生态设计理念。尊重丘陵山区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和建材,保护节约自然资本,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尊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1]。

2.2因地制宜走节约型绿化之路

贯彻节约型用地绿化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绿化用地和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满足森林村庄绿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2]。因地制宜,结合村庄四周的山体与村内的实际情况,少用或不征占用农耕地。采用山体抛荒农耕地、荒山、疏林地改造进行森林村庄的绿化建设,村内利用空隙地、路旁、屋边进行插绿点缀美景。

2.3以人为本

在丘陵山区自然型村庄绿化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生活需求,以改善和提高村民生产、生活质量为前提,因地制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绿化选用树种尊重村民意愿,以示人文关怀,多种吉祥树种。通过环境改造与绿化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态文明意识,普及生态文化,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2]。

3森林村庄绿化设计

3.1浅水森林景观

靠近田垟村北端的黄岙水库南端的库尾湿地,原为沟谷地带的农耕地,水库蓄水后不能耕作,枯水期为荒滩,可选用池杉、水杉、落羽杉、桤木、枫香、乌桕等树种。在水库设计标高水位以下(垂直高差)1 m处采用枫香、乌桕、桤木等树种,苗高1 m以上;在水库设计标高水位线以下1~2 m处,选用池杉、水杉、落羽杉等树种,苗高2 m以上;在水库设计标高水位以下2~3 m处,选用3 m高以上的大苗。栽植配置为2 m×3 m或3 m×4 m。苗木不能截干、截顶。栽植时间在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苗木带土球或裸根,土球直径35 cm以上。栽后壅土至幼树根际部或用石块压在根际部,提高幼树稳固性以利成活。在丰水期只要幼树顶端高出水面都能成活[3-4]。

3.2村北山体的改造绿化

村庄北边山体下端多为坡耕地,多数地块处于荒芜状态,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前提下,发展毛竹用材林或笋、竹两用竹或果木经济林。果木类可选用桃树、杨梅、梨、樱桃、猕猴桃、柿树等。保留田埂、地埂上的乔木树种,以保持物种多样性。采用块状整地,块状整地规格为100 cm×100 cm×20 cm,栽植时间同上。山体中上部位的马尾松林加以改造利用,郁闭度在0.3以下的林地,采用块状清理植被,块状整地造林。选用枫香、木荷、黄檀、湿地松等树种,运用不规则造林配置,保留林地内阔叶乔木树种,对其萌蘖丛做好选育、定株和修枝。苗木规格一级苗以上。常绿阔叶树苗木栽植时摘除90%以上的叶片,不能作截干、截顶。晴天栽植采用磷肥拌泥浆蘸根,栽植时间同上。郁闭度在0.6以上的马尾松林做好间伐抚育改造,伐除幼小马尾松个体,伐除过密处部分中等木,保留阔叶乔木树种,并做好萌蘖丛的选育、定株和修枝,提高阔叶树比重,使林分较稳定。

3.3村南、村西的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村南、村西的马尾松林间有零星毛竹分布,加强毛竹肥培管理,刈除杂草灌木、深挖施肥、合理留笋养竹,促进鞭根向延伸,扩大竹林面积,提高竹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马尾松林郁闭度在0.5以下的林分,伐除幼小马尾松个体,保留阔叶乔木树种,按每隔3 m割出1条1 m宽的栽植带,栽植带与上坡方向垂直。带内按2 m间距开挖造林穴,造林穴规格为40 cm×40 cm×25 cm,捡除穴内石块、草根。选用枫香、木荷、柏木、黄檀、湿地松等树种。苗木规格、常绿阔叶树的叶片摘除、栽植时间、苗木处理等同上。栽植后3年内每年块状割草抚育1次即可成林。郁闭度在0.5以上的马尾松林的间伐抚育改造同上。

3.4村庄内绿化

古民居和20世纪80年代翻新的民居,在门前屋后的空闲地,见缝插针式栽种桂花、日本樱花、含笑、紫玉兰、白玉兰、广玉兰、木槿、紫槐、夹竹桃、红花檵木、栀子花等。保留现有的各种果木、树木。在较具现代气息的民居处,于2座民房间的空隙地带,设置微型花坛,宽1.0~1.5 m,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采用红砖垂直构砌花坛。坛内按3~4 m孤植1株桂花或广玉兰,株间按1 m的株距配置日本樱花、夹竹桃、栀子花、红花檵木、木槿等。桂花、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苗高2.0~2.5 m,地径粗4 cm以上,带土球直径35 cm以上。常绿阔叶树栽植时摘除90%以上的叶片,每个小枝条留1~2片叶即可,但不能截干、截顶。其他花灌木带土球或裸根栽植均可。栽植时间同上,栽后浇透1次定根水以利成活。

4自然功能展望

从黄岙水库进入田垟村的第一景观是浅水森林,森林秋冬景色鲜明,别具一格。村后的果园、毛竹林,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果累累,冬景苍翠。村南和村西毛竹、马尾松和阔叶树的混交林相,显现苍翠碧绿的森林景观,又有“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色美景。同时,提高森林质量和总蓄积量,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国土生态安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屏障。村内微型花坛和见缝插针式的香花树木,使整个村庄处于鲜花丛中。村庄四周山体、水库滩地绿化美化及村内美化不占用农耕地(沟谷地带),让丘陵山区的村庄掩映在环境优美的绿树红花中,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家园。

5结语

丘陵山区森林村庄绿化以不占用农耕地为原则,注重山体绿化美化为主体,辅以村庄内绿化。对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选用毛竹、果木进行绿化造林,以实现高效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在绿化美化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山、水、植被资源,通过改造、修复,使之处于森林环抱中。鉴于山区农耕地紧缺的实际情况,沟谷地带的机耕路不进行绿化,以免树荫影响农田的粮食产量,使农民在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有一定的基本粮食保障。设计采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尊重自然、地域性、补偿性,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方便农业生产为前提,以示人文关怀。浅水森林景观的设计采用浅水树种,造林苗木不得截顶、截干,浅水树种的树顶只要高出水面就能成活,否则导致造林失败。设计推广全冠栽植,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绿化美化之效。

6参考文献

[1] 徐新洲,芦建国.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营造——马鞍山花果山公园景观规划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2):130-133.

[2] 朱惜晨,蒋春,黄利斌.苏南水网地区自然型村庄绿化模式初探[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1):135-138.

[3] 吴道圣,张光星,冯黎灵.耐水湿树种在水库消落带(滩地)造林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08(2):57-58,65.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篇4

近年核心参与的旅游项目有大连、宜宾、长治、滨州、乌海等地级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北京市海淀区、内蒙古喀喇沁旗、湘西永顺县等区县级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四川贡嘎雪山、江西大觉山、河南九里湖、四川瓦屋山、眉山黑龙滩、黑龙江香炉山等景区的总规、策划、详规的编制。

“渔樵耕读”是指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平民化生存方式,它们所营造的田园牧歌般的意境令人神往。现代人非常向往与追求一种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非常喜欢“渔樵耕读”这种古朴、自然、悠闲的生活方式。

1、开发转型:由“奇石”转化为“画布”

目前蜀南竹海中心景区的主要卖点是“竹海”,突出了整个竹林生态景观的规模性和树种的多样性。景区内仅有若干个经过初级开发的景点(竹文化博物馆、翡翠长廊、八宝寨、忘忧谷等等),没有进行深层次、主题性的开发和概念上的包装,景点主题凌乱、缺少文化内涵,景点间缺少文化脉络的传承和联系,景点与乡镇(万岭镇、万里镇)之间,没有很好的互动和联系,景区内的景点、乡镇、酒店都处于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状态,没有形成很好的环路和旅游网络。

尽管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是一流的,但是将其打造成为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的核心景区或者王牌景区,尚需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强调保护蜀南竹海的生态资源的基础上,项目组从“功能分区、文化融入、产品提升、项目策划、设施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高起点、大手笔、多领域的开发思路,实现蜀南竹海景区由以“奇石”为代表的观光旅游产品向以“画布”为背景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转型。

2、人文回归:渔樵耕读的东方休闲意境

在西方文化澎湃汹涌的今日,在人文回归等备受青睐的时代背景下,对蜀南竹海风景区的审美欣赏绝不能仅仅停留于由竹海风光所激发的一般性情感愉悦,更重要更本质的是主体心灵应该超越这一般性的情感愉悦,进而感悟自然之道、之理的最高层次。

风景旅游的意境是熔铸在理想化和感情化的文化内涵表现之中而又经过高度的意匠加工,同时给游客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使游客在游览体验之后能够感到景外景、景外意、景外情、景外味,才算有意境。因此,蜀南竹海风景区中所具有的那种秀美、景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竹海风景观光的终点,又是竹海景区文化内涵再创造的起点,是竹海风景区与游客之间沟通、互动、交融的桥梁和纽带。

蜀南竹海风景区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竹海本身,也包括竹海以外的无限性,即“景外有景”,它表现出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传统文化与自然山水的天人合一。因此,蜀南竹海风景区应该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其内在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

鉴于此,依托于竹海、湖泊、飞瀑、农田、古居、乡村等多元自然、人文元素,依托于以“竹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底蕴,项目组提出了蜀南竹海风景区以“渔樵耕读:渔樵诗情耕读画意”为主题的创意思路。

“渔樵耕读”是当代社会对于传统生活画卷的一种向往,一种返古归真的人文回归,它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是把自然的山水作为游人寄兴抒情的依托,体现出一种世外田园、平淡自然的艺术境界和哲理境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东方意境必将吸引海外游客的到来。

3、“渔樵耕读”四大主题和项目创意

蜀南海竹海风景区的旅游产品形式可以用“渔樵耕读”作为表现主题:其中,“渔”表现的是一种渔家生活的悠闲意境,主要由“渔翁垂钓、水上人家、水上竹排、打渔捕鱼”等滨水休闲项目组成;“樵”表现的是当地农民开展种新竹、挖竹笋、伐老竹、竹加工等各种与竹相关的生产、生活情景,并转化为各种项目供游客参与和体验,亲身感受“樵”的生活意境;“耕”表现的是蜀南乡村的一种生活意境和场景,情景设计“牧童吹笛、农田民居、竹寨、竹楼、竹餐饮”等乡村旅游休闲项目;“读”主要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的生活意境和状态,可以通过“书画苑、竹林精舍、竹林诗社”等项目,这四个主题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状态与蜀南竹海的竹文化融绘与一体,表达出东方传统文化的休闲意境。

渔:考虑到蜀南竹海景区中的海中海湖水清澈明净,可以考虑在水面时放养一些白鹅、鸭子、鸳鸯等出没,两岸郁郁葱葱,竹林绵延不绝,岸边设置有“苎翁垂钓”、“村姑捣衣”、“水上人家”、打鱼渔船、水上竹排,使之成为一幅天然水墨风情画,宛如人在画中游,置身于秀美山水之间,使人悠然自得,心旷神怡。

樵:将竹海景区内的开展各种与竹相关的生产活动包装起来,使其成为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融为一体的活动项目,例如:“种新竹、挖竹笋、伐老竹、竹加工”等各种生产活动,游客既可以欣赏,也可以亲身参与,还可以听到竹林里传出的美妙山歌,给游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

耕:规划整治竹海景区的北部农田,体现以“土地、民居、堰塘、果园、花圃、农田”为农家休闲空间的区域整合思路和项目空间布局形态,开展农田耕作、农活体验、农家休闲、瓜果采摘、山野牧歌等旅游产品。实现交通多样化体验,如:马车、骑马、步行、轿子等古朴的交通方式。在竹海景区游览观光的游客可以看到一个个由川南民居构成的乡村,牧童横笛骑老牛的情景,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一片片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农田,给游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其感觉自然“与众不同”。

读:在竹海景区的内部选址建设“竹林书画苑”,作为各种书法、绘画(画竹)作品的展示地,也可以吸引当今的书画大家到此挥毫泼墨,一展风采,突显竹文化的“高雅”。设置竹林诗社,可以开辟一小块竹林作为“咏竹林”,将各种咏竹、赞竹、赏竹的诗刻在竹子上,使其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在竹海的悬崖峭壁上,设置竹亭、竹楼,并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设置于内,供游客凭吊。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篇5

研究农作物及其文化形态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和保护,也是为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期待回归乡愁的愿望,农作物作为一种情 感的纽带,让更多人找到归属感。生产农业物质产品和农业审美产品,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挖掘早期农作物的潜在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可以借助美观的产品、健美的植株和美化的田园形成一种景观的同时也传达一种教育理念。通过早期农作物代表的语言、特定的习俗、服饰和早期的农耕形式对农作物的研究使其在其承载的载体上有序分布达到统一与美感。让青少年能寓教于乐,可以在公园、居住区、农业博物馆及主题类的地方进行研究成果的应用,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使其成为一种造景元素、为园林景观的发展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形式和为园林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丰富当代中国园林景观、城市环境艺术等形式。通过研究把认为比较有代表性且将农作物美学价值体现得比较成功的实例,以及多种设计手法有机结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求较全面地反映农作物美学价值在运用时的一些基本规律,希望能对农作物美学价值的推广和未来的农作物景观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概念界定

传统农作物是指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传统农耕作物,在农业的早期阶段得到较好的利用、如粟、稻、麻、稷、麦等。农作物美学是基于农业美学学科体系下的一个分支,既指农作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田园、水域等环境,又是一种农业劳动的表达方式,还有农作物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带给人的一种视觉美感或者心灵触动。

2 农作物在景观中的应用的发展历程

在早期,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人们对传统农作物生产有着很高的依赖,农作物主要还是扮演着帮助人们充饥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农户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栽种蔬菜、药草、作物等,用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囿”和“园圃”都具有生产的性质,也反映了早期园林和生产的关系。在古代西方园林中,早期的古希腊花圃,以及受希腊影响的中世纪意大利庭院,蔬菜、药草被普遍使用,然而它们的主要作用还是用于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园林作为一种艺术慢慢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但蔬菜和谷物类的这种生产性的农作物在园林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先秦时期词典性著作记载因颜色不同或者其他特征相异,当时禾有6种,麻有4种,黍有3种,稻有2种,燕麦有2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从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和农作物加工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公元6世纪前我国北方旱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对后世农学影响很大。在我国古代园林以及一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应用谷物类农作物的案例,如《红楼梦》大观园中的“稻香村”等。近年来,园林成为一种陶冶情操、放空心灵的场所,农作物在现代景观中开始得以应用,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应用了油菜花、水稻、荞麦等农作物用以点缀场地。城市形态的构成离不开环境、空间和社会生活。良好的城市空间离不开开放的空间景观设计,而设计又离不开美学。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作物被应用于景观,而美学理应融入生活。

3 中外农作物应用的对比分析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如民间舞蹈、服饰艺术、手工技艺,通过花、鸟、鱼、草以及本民族图腾崇拜的绣工,展示出其各种不同的针法与技能,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文化标志。自古流传的画作也体现古代人民对于农作物的审美如《桑蚕图》、《木棉图》等。人们把对作物的审美化做文化符号流传下来,足以见得其美学价值不可估量。在近年来提出的城市农业概念中,城市农业中应用农作物和园林中应用农作物有一些交叉部分,国内刚开始多为群众自发行为如2014年落成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避免了早期单一功能的郊区开发模式,将花园与农田2种自然状态引入学校,沈阳建筑大学使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景观,还有四川农业大学在图书馆前开辟一亩田地,四季轮作不同农作物,时而麦浪翻天、时而稻香满园用不同农作物景观展现校园文化。

在古代西方园林中,早期的古希腊花圃,以及受希腊影响的中世纪意大利庭院,果树、蔬菜、药草被普遍使用,但依然是为满足生产服务。而今农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城市空间公共政策。在英国的伦敦进行种植计划,开辟2012块小菜地,该计划“既能让伦敦更绿、更美、更令人愉悦,又能提供价廉物美的食物,减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 在荷兰的鹿特丹,其城市农业协会发起的“可食用的鹿特丹”运动,认为城市农业具有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多种功能,除了提供新鲜的本地食品,还可以提供教育、锻炼、休闲、工作机会,有助于改善环境和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4 农作物美学应用的实例研究

4.1 彭州最美乡村公路

农作物具有经济价值,其健美的植株与外观就是其美学价值的最直接体现,农作物的景观效果常常具有较好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群体栽植会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彭州最美公路为例,该类农作物美学价值直接以外观美形成景观,彭州最美乡村公路旁以成山遍野的油菜花,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油菜花田景观,也有通过反复交错栽植,和有规律的布局、排版等形式,形成景观平面上的构成美。其健美的植株与黄色的颜色给人带来美的视觉感受,有种心旷神怡,辽阔浩荡的美。彭州最美乡村公路是以布局和排版为特色的农业美学应用模式。

4.2 一点田生态农庄

一点田生态农场西江月种植基地观光娱乐区占地13.33hm2,其中有生态养殖区、儿童体验区、生态主题餐厅、乡村度假酒店、垂钓、会议接待、运动场馆、马术训练场、品茗等完善配套的娱乐休闲场所。以一点田生态农场为代表的此类生态农庄不仅向人们展示农作物的外观美,更让游人亲身参与体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采收过程,让久居校园的小孩和父母在晴朗的周末一起体验繁忙的农事,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满足,同时也能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下感受休闲下的愉悦和畅快,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一点田的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应用模式又有着不同,是以全民高度参与和体验为中心的农作物美学应用模式。

4.3 田园牧歌生态农业园科普基地

田园牧歌生态园区占地面积66.67hm2,涵盖了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户外拓展、农耕文化体验、花卉博览、生态养殖等多个领域。以田园牧歌生态农业园景区为代表的农业科普园区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融科技农业景观与传统田园风光于一体。将科普教育、科技示范、农事体验、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耕文化展示与生产创收、深化加工等有机结合,不仅展示了农作物的形式美,更深层次的体现了农作物的教育意义。农耕文化体验区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农耕图景象,平整稻田,施肥备耕,呈现出一派忙碌的田园牧歌般的景象,经常会有学校组织学生去接受农普教育,通过农家生态餐厅的打造、农耕农具的设置、农耕图展览、雕塑摆放、棉麻服饰变化、故事解读的形式找寻丢失的农业文化、当农业作为一种文化深扣心灵时,这就是一种美学,田园牧歌生态农业科普基地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农作物美学应用模式。

4.4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庄园内部的收租院、粮仓都是地主剥削中下级农民的见证。在收租院现场构思创作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故事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收租的全过程。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当农作物成为一种展品时,它表达的不仅仅只是记录一段历史,更多的是对当时农民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创作者通过农作物的一系列生产工具,人物雕像、字迹书画创作出能让观众,游人身临其境的环境,而对于农作物来说,从古至今,我们上一辈的人大部分都经历过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再到生产的过程,如果说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则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农作物及其相关劳作工具也必然有其渊源历久的发展形式,这种历史的发展便能通过农作物展现出来,就如同现在飞速发展的生态农庄,让人亲身参与进入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以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为代表的农业博物馆是通过部分与农作物相关的艺术品与历史,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农作物美学价值应用方式更注重于农作物的文化美以及给人带来的精神价值,是以农作物产品及其衍生物的展示来表现农作物的美学价值的应用模式。

5 传统农作物在园林造景中的思考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篇6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黄龙大山耕读文化园

项目地址:双峰县锁石镇

规划面积:20000亩

计划投资:6000万元

建设理念与经营目标:依托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厚重的黄龙大山景区,开发建设植物园为主题,集观赏、娱乐、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主题生态园,打造双峰县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综合景区。将以自然、生态、休闲、趣味为主题,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综合了养殖、种植、农业培育示范、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务商会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设施给人们提供周末两日一夜游,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旅游度假胜地。该项目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耕读文化”为特色,并举办万亩油菜花节和篝火节,集观光、修学、养生、度假、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园区。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人文资源。 锁石镇黄龙大山耕读文化园位于双峰县境南部,东连衡阳县,西南靠花门镇,西北部临青树坪镇,北抵印塘乡,土地面积65.4平方公里,耕地2133公顷、其中水田 1914公顷,山地2080公顷,下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锁石镇自古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三国蜀相蒋琬曾求学于此,镇东部的黄龙大山有以蒋琬命名的蒋琬峰,留下了蒋琬勤学的千古佳话。境内有周湾里宋代陶器遗址、三角塘西汉陶器窑址、书古董王如霆、湘军提都赵三元、坪壤山抗日游击战场等、金紫峰宝觉寺、黄龙大山清峻亭等名胜古迹。

(二)区位优势。锁石镇黄龙大山耕读文化园离县城15公里,距上瑞高速公路28公里,离320国道14公里,娄衡高等级公路贯穿其中,正在修建的益娄衡高速公路横贯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与国家AAAA级景区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毗邻。

(三)自然地理环境。该项目区东靠黄龙大山,西临湄水河,中间是双峰县最大的溪谷平原,也是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辖丰稼、雨田、坪上、山底、群力、和合、双安、大街等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区内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土壤肥沃,绿树成荫,远离污染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自然生态怡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作物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农家鸡鸭鹅成群,鸡犬声相闻,农作物生机勃勃,四季呈现出不同的农村田园景象。

二、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的必要性。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是一种综合利用农业农村经营活动、田园景观、农村文化及农家环境等资源,实现城乡互动,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城市假日休闲模式。以农业、农村、农事为主要载体,利用农村资源环境,体验农村特色生活。以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受农家乐趣为主要内容发展农业旅游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大支农扶农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这不仅可拓宽当地农民的致富门路,带动假日旅游经济的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会带动当地生态、环保等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建设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的可行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加之“假日经济”的兴起,有力推动了旅游市场的开放和繁荣,近郊农家乐游已日益获得市民的青睐,城郊旅游经济呈快速上升势头。该项目规划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理念为指导,依托黄龙大山生态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浓厚的耕读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古迹与遗存,发挥农业观光旅游和文化功能,展示乡土民俗文化,保护传统农耕文化,发展一村一品,形成特色经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利用黄龙大山优越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市场潜力,建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娱乐、科技农业种植、养殖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前景十分广阔。

三、建设条件及实施方案

(一)建设条件。1、政策依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引导农民开展生态、休闲、观光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活动。2、地质:湘中丘陵平地,土壤肥沃。3、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寒潮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剧烈;夏季暑热期长,伏旱明显;前秋干旱频繁,后秋天气多变;冬季严寒期短,阴睛少雨天多。年平均气温17.0℃,历年总降水量1340毫米,年日照1560小时,(无霜期280天)。

(二)实施方案。由正规的建筑设计单位负责统一设计监督,由相关部门进行竞投发包施工。

(三)建设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培训。由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统一组织实施。

四、环境影响保护

(一)环境影响分析。开发的项目主要为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坚持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而该项目不是生产项目,废气、污水排放较少,加上还建设回收处理配套设施,对环境影响甚微。

(二)环境保护措施。开发项目本着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规模开发、节约利用的总体要求,遵循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发展及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力争做到项目区内自然景观保持完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建设垃圾中转站,实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避免垃圾填埋、焚烧造成项目区污染。

五、项目规划

(一)总体规划

以耕读文化园为主题,集观赏、娱乐、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园区,打造湘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主题生态景区。

主要划分为五个功能板块:旅游服务区、观赏区、度假住宿区、百果园、百花园,休闲互动区。

度假住宿区:以农家院形式为设计主题,采用园林手法,以水景、地形、绿化、园林小品为装饰,以自然山水为依托,营造出一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野生活,将营造出双峰旅游业的一大亮点。突出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

垂钓休闲区:水景观为全园的亮点之一,水秀山明浑然一体才会有宜人风光。在全园周边及其间将会有融会贯通的水系,其空间尺寸可根据养殖项目的需要而定。

百花园观赏区:修建观赏小道,突出园林式风格,增加景观性设置;修建木兰科植物展览馆。

百果园区:种植双峰特色农作物,如桃、李、杨梅、橘子、石榴等,设置游客采摘项目,丰富园区产品类型,集中展现当地特色。

休闲互动区:以休闲茶庄、餐厅为主,配套健身、休闲、烧烤设施。

(二)拟建项目

停车场 1500 M2

观赏小道 1500 米

百果园 2500 M2

耕读园 600 M2

养生餐厅 200 M2

养生别墅10000M2

游客中心 180 M2

展览馆 500 M2

卫生间( 8 个)

美化绿化设施

建设工期为三年

六、投资预算及回收期

总投资为 6000 万元,三年内完成,其中:

停车场 200 万元

观赏小道 300 万元

百果园 500 万元

养生餐厅 200 万元

养生别墅3300万元

游客中心 100 万元

展览馆 500 万元

卫生间( 3 个) 100 万元

相关配套设施 500 万元

预计年接待游客 8 万人次,以人均消费 40 元计,年收入可达 400 万元,养生别墅收入4000万元,回收期为五年。

七、项目评价

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可以完善黄龙大山景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既可与黄龙大山景区有机结合,形成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线路,提升黄龙大山景区的总体品位,又可丰富双峰县旅游产品组合。同时,在项目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可对贫困农民就近安置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八、结论与建议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篇7

本文以亲自参与项目―吉林市金珠镇农林村旅游规划为例,介绍了当地资源等基本情况,着重讨论了在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探讨如何进行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中完美的融合文化。使其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综合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秀案例。

关键词:生态农业 地域文化 民俗文化 规划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都市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形式,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速,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扩张使得城市绿地慢慢减少,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体闲需求。

本论文的重点就基于乡村地域文化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以亲自参与项目――吉林金珠镇农林总体规划,展开论述和研究力求将休闲农业园融入特定的民俗地域文化,使城市的地域文化脉络和特征在休闲农业园中得以体现和传承,并与自然农业风光得到完美融合,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休闲农业园景观环境,为进一步营造乡村特色,促进乡村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所做的工作主要侧重在休闲农业园与地方自然环境,偏重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阐述生态农业园和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通过在金珠农林实际项目规划中的加入文化融入的手法,得出民俗地域文化与生态农业相融合的规划手法,希望对未来建设自然农业环境,休闲娱乐环境和文化精神环境共同实现高度和谐的农业观光园具有指导性意义。

2文化资源的挖掘

吉林市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金珠镇农林园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用规划的手法得以体现,主要有以下文化资源:

2.1农业文化

金珠镇耕地总面积5400公顷,农民人均占有土地3亩。森林面积3753公顷,森林覆盖率16.91%。土地酸碱适宜,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平原地带黑粘土质,种植水稻用水量小且产量较高,煮熟的米饭飘香可口,是本地区的重要水稻产区。山区土地多为黄粘土,腐植层平均厚度20厘米,适宜种植玉米、大豆、谷子等。

2.2民族文化

2.2.1满族文化

满族是一个发祥在东北的最古老的民族,发掘满族文化资源,应从满族的历史说起,而这个历史是充盈着文化的历史。东北民族为数甚多,世代传承,基本上形成了四大族系:一是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直到满洲族,此即史家所称的肃慎族系;二是秽貊族系,包括夫余、高句丽、沃沮等族;三是东胡族系,有乌桓、鲜卑、契丹,包括蒙古族系都属于这一族系,加上自成一族的汉族构成了东北民族的大格局。满族族系写下了东北历史的璀璨篇章。吉林满族风俗文化可圈可点、彪炳千秋。同时满族文化是振兴吉林经济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在农林园中,结合满族民族风俗,保留满族特色建筑形成满族风俗村的群落。供游客观光游览、住宿、餐饮等。同时设有满族博物馆以及民俗用品商店,拉动区域经济。

2.2.2朝鲜族文化

朝鲜族自17世纪末开始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荒后,大批朝鲜人迁入延边等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又有大批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各地。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别具一格。

在农林园中,结合朝鲜民族风俗,保留朝鲜族特色建筑形成朝族院落。供游客观光游览、住宿、餐饮等。同时设有博物馆以及民俗用品商店等。

2.3葡萄酒庄园的西方文化

葡萄酒文化已融入为欧洲文化的一部分,而葡萄酒庄园的旅游更是被认为"浪漫高雅"的旅游项目,兴旺多年。每年葡萄酒旅游在欧洲是整个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每年有500万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葡萄酒大产区勃艮第旅游。在意大利, 这甚至是外国游客的第 二大旅游目标. 2003年, 在意大利的葡萄酒旅游者多达350万, 其中, 仅仅在全国酒庄开放日一天就达到120万人次.而国内的葡萄酒庄园旅游正在起步。

3 文化资源在规划开发中的应用

3.1.1体现在规划指导思想

农业观光园的文化注入是农业旅游中的重要吸引力,只有将具有浓厚底蕴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突出农业观光园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农业观光园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让旅客在旅游中不仅仅对农业风光关注,同时注重的是表象下对文化的体验,获得对中国文化更深刻的了解,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对于农业观光园项目的开发,从规划的一开始就应考虑文化理念,将文化融入到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中。

首先,在金珠农林村的规则中,注重因地制宜,发展本土文化。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对本土文化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和文化自强精神。”从古至今,每个地区都以自己的文化特质塑造了自己独特的景观,它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表达了人们的理想情趣。因此,农业观光园的发中,本土文化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其次,在农业观光园规划的指导思想中,结合农家园的建设加入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在农业观光园中的文化主题应该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体现农耕文化的的精髓,突出农家特色和种植文化特征,依各种植物的自然特性,创造性地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同时,农业观光园文化主题的构建还要融合其他文化体系的特征,将其他文化的内涵有机地融合于园区的建设之中,营造园区独特鲜明的文化主题。

3.1.2体现在景观节点中

3.1.2.1大地景观的建设

根据金珠农林的起伏的地形并考虑到农作物色彩的差异性,想在农作物的设计中体现色彩美学的色彩大地景观,通过不同颜色的农作物的搭配种植,以及农作物在四季中的色彩变化,为游客呈现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同时,考虑可以利用田埋渠道,或者小道设计“迷宫田”,增加观赏游览的趣味性。

3.1.2.2农耕小品的应用

雕塑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要素,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农耕雕塑的作用不仅在于装饰农业观光园景区环境,更在于通过艺术语言调动人们的精神情绪,让游客透过它们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同时农耕雕塑有助于农业观光园表达某些意境,充分展现其农耕文化的特色。在金珠农林项目中,在重要景观节点处安放体现农耕文化的小品。

3.1.2.3科教中心的应用

在农林方案中西北角布置为综合教育示范基地,其中有历史教育主题馆、科研示范区、农业教育主题馆、生态教育主题馆、展览场所等。以供来往游客和中小学生来参观学习,使文化得以传播。

把项目地相关联的历史典故、名人传奇、自然特色等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影视、出版、科教表演等形式,用高品位的影视作品,高质量的文学创作,搞水准的制作手段、演绎成为生动的旅游项目,给人以新奇的感受,塑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形象。

4 结论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对金珠都市农林园进行调研分析,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中结合优美的生态环境巧妙的融入地域和民俗文化,增加园区活力和吸引力。同时,结合金珠农林的地域和民俗特征,进行了文化资源的挖掘。

(2)通过金珠农林园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总结,提出了在规划中注入文化的应用,结合规划设计,列出具体的做法。

农耕文化景观设计篇8

关键词: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862-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过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农耕文化所形成的理念、思想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精神内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耕文化成为新时期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重要资源,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也成为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农耕文化的范畴、内涵及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等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农耕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

关于农耕文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界定。但一般认为,农耕文化是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总和[1]。从广义上来看,农耕文化是对农业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总称,既包括法律、法规和各式各样的规则,也包括社会风俗、习惯、价值形态等。从狭义上来看,农耕文化等同于小农文化,通常也被称为小农意识,主要包括农业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农事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耕文化就是产生于农民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农村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风尚起着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同时也铸就了各地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特别是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激励着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理想,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要的文化基础。

2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农耕文化因素,这部分文化因素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从类型上来看,农耕文化因素可分为有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和无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两类:一是指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农业耕作的耕地类型,由耕地类型决定的耕作方式、耕作器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而来的特色服饰、器皿、饮食、交通工具和民居、庙宇等各种建筑;二是指不具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因素,如农事节日、风俗习惯、乡村礼仪、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

农耕文化区别于其他非农业文化的重要特征,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某种精神文化需求,是各地开发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然而,不是所有农耕文化因素都能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只有那些特色鲜明,具有原真性(Authenticity)的文化因素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美的旅游动机[3]。可见,只有开发具有特色和相对优势的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才有可能支撑起一个地区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于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如何发掘、发展自己的特色农耕文化旅游产品,是在制定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3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模式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十分重视的项目,特别是对于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尤其如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结合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同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乡村旅游的不同模式,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3.1成都农家乐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成都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依托当地的花卉、盆景、苗木等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业,成为我国“农家乐”旅游模式的发源地。此后,成都市近郊的区(市)县相继出现了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的旅游接待点,经营内容由单一为游客提供周末休息、餐饮、茶水、服务逐步发展为提供观光、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养生、会议等综合服务。目前,成都农家乐的特色类型主要包括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舍型、花园客栈型等4种,“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其共同的特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都近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发展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4]。“农家乐”也正在向纵深层次发展,旅游者由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和感受不同于城市文明的乡土文化。

3.2北京民俗村

北京郊区农村民俗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北京郊区农民充分利用区位、生态及民俗文化资源优势,适应城市居民观光休闲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突出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旅游,形成了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民俗风”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乡村旅游。与成都的农家乐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北京民俗村同样也可以称为“农家乐”,但北京这些郊区农村不少都是以历史古迹或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为依托,且郊区农村各区县的文化都是有着浓厚的地域性特色的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门头沟民间音乐和舞蹈丰富,顺义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项目众多,怀柔、延庆和平谷民间舞蹈较为盛行。根据北京民俗旅游的发展特点,“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实施了“一村一品”工程,以期进一步提升京郊民俗旅游的品质和档次,表明北京民俗旅游正由大众农家乐、趋同化的统一模式向内涵式的特色模式转变。

3.3皖赣古村落

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发的热点之一。古村落旅游是以古民居建筑、寺庙宗祠、文物古迹、民俗服饰等为物质载体,以民风民情、古文化氛围为旅游体验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5]。以民居建筑、民俗服饰以及字画楹联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景观是古村落旅游的最主要物质载体,也是最具吸引力的要素。皖赣两地在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出来的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艺术、建筑和科学价值,成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典型代表。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早在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地处皖浙赣交界的江西婺源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其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遍布乡野的古民居建筑以及幽静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婺源魅力,使之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胜地之一。

3.4云南哈尼梯田

梯田旅游是一种以乡村梯田景观及其文化为旅游主要吸引物的资源吸引型旅游,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而倍受关注[6]。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哈尼梯田文化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它被民族学家称为“山地农耕文化的最高典范”[7]。哈尼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传统手工业技能等文化要素,与独特的梯田景观的有机融合,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旅游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尼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特别是2004年4月,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哈尼梯田首次以文化景观项目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尽管未获通过,但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哈尼梯田文化品牌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不断提高,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每两年一度的“中国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云南省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元阳多姿多彩的哈尼风情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哈尼梯田的旅游效益逐渐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4结语

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传承传统农耕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提升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我国各地较为成功的具体模式来看,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主要处于文化观光型阶段,游客参与度低,内容较为单调,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有待提高。加大文化体验型产品的开发力度、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未来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罗建军,雷锦霞.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74-76,82.

[2] 刘於清. 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6(4):24-28.

[3] 杨时进,沈受君. 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409-410.

[4] 刘沙. 成都近郊“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24-7326,7453.

[5] 白露,张晓红. 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比较研究[J]. 价值工程,2010(23):30-31.

[6] 王浩,叶文,薛熙明. 遗产视角下的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基于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J]. 旅游研究,2009(3):23-27.

上一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范文 下一篇:公路环保设计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