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9:58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篇1

[关键词]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培训

一、创客及创客教育

“创客”源自英文单词“maker”,指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特别是3D打印技术、激光切割和各种开源硬件等),努力把创意转变成现实的人[1]。由于创客所蕴含的“创新、实践、兴趣、制造分享、协作”等核心精神与工业4.0时代所需人才的核心素质高度契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14年,美国启动“创客教育计划”,奥巴马总统亲自推动举办了“白宫创客大会”。在国内,创客精神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脉搏高度一致。自总理参观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以来,各类创客运动、创客空间建设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创客运动的兴起直接催生并推动了创客教育的发展。对于创客教育的定义,目前还众说纷纭。祝智庭认为,创客教育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传承了体验教育、项目学习、创新教育、DIY理念等,是一种基于团队协作和学生深度⒂氲淖灾餮习[2]。杨现民认为,创客教育包括旨在培养创客人才的“创客的教育”和旨在应用创客理念与方式改造教育的“创客式教育”[3]。有人尝试从目标、环境、手段、本质等方面对创客教育进行定义,如钟柏昌认为,创客教育是在创客空间(环境)中开展的培养青少年创客(目的)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以造物(手段)的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目标)的一种工程教育(本质)[4]。这些论述虽然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对创客教育的核心观点是基本一致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不应把创客教育仅仅看作是“教育中的创客行动”,创客教育应该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或教育模式。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实践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其主要目标。创客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这一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与“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相契合。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开展创客教育。但是,创客教育师资的严重匮乏制约了创客教育的发展。据《全国中小学校创客空间发展现状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创客空间建设面临的第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第二大障碍就是缺少创客教育的师资[5]。培养能够胜任创客教育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推动创客教育的紧迫任务。

二、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

1.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数量不足,积极性不高

与领导、专家们的重视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教师对创客教育缺乏兴趣。目前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二是部分其他学科教师(主要是科学、物理、化学、美术等学科),三是临时聘请的校外教师。其中前两类校内教师普遍担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新增加的创客教育课程,需要教师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的技能,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教师们普遍比较抵触,很多学校只能依靠一些本身就是创客的教师凭着兴趣和爱好开展创客教育活动。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创客教育缺乏正确认识,难以把握创客教育的理念、本质,不能把创客教育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认为创客教育与自己无关,为此很多学校只能依靠产品供应商开设课程。

2.创客教育教师能力结构不均衡

长期以来,中小学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在那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其优势在于具有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科本位思想较为严重,其中创新意识的缺乏尤为突出。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以记忆、理解、应用为主的思维方式,要转变为以综合、分析、创造为主的思维方式,尤其困难。而创新是创客教育的灵魂,实践是创客教育的基本形式,学科综合是创客教育的显著特点,缺乏这三种能力将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创客教育教师。

3.创客教育教师培训存在的误区

近两年,国内各类创客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创客教育的发展,但很多培训还存在问题或误区,应引起注意。其一,以单纯的技术培训为主。纵观各地举办的创客教育教师培训,绝大多数都是产品厂商举办的技术培训,如机器人、3D打印、Arduino培训、切割机操作、Scratch编程等,大多以产品的功能和使用为主要内容,虽然这是教师的必备知识,但还远远不能解决教师的思想理念、课程设计与实施、引领创新等方面的需求。其二,培训对象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由于学校对创客教育的认识不同,有些学校还不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更适合派往参加培训,而对不同培训对象采用几乎相同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其三,培训缺乏系统设计。目前各地举办的培训比较零散,关注专业知识的多,关注创客教师专业精神和能力的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创客教育师资培训缺乏统一规划与设计。

三、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培训的基本策略

1.认真做好创客教师培训的顶层设计

为解决创客教育师资培训中培训对象不明确、培训活动零散、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问题,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做好区域内创客师资培训的规划设计,组织教研部门、相关专家、经验丰富的教师等构建专家团队,着眼于系统推进本区域的创客教育,对区域内的创客教师培养问题进行系统规划,做好创客教育教师培训的顶层设计,以明确本区域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以及培训经费等问题,制定科学系统的全员培训方案,按步骤、分批次地对区域内教师进行培训,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一支创客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

2.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规划创客教师培训的内容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篇2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创客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75

1创客教育的内涵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起源于麻省理工学院(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发起的FahLah(个人制造实验室)。在2015年的两会上,“互联网+”“创客”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起了广泛关注,“创客”进入了大众视野,并被赋予了代表新前沿的标签。[1]创客教育是创客精神与教育的结合,是通过对教育过程、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评价的改革,其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2高校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观念淡薄,缺乏创客氛围

在传统的大学教育中,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不能指导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毕业后找一份工作作为传统就业目标的概念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创业氛围。目前,虽然已经有一批高校建立了本校的创客空间,但大部分高校没有实际开展创客教育。[2]

22课程传统,缺乏创新体系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对于创客教育的开展,还是以竞赛和交流的形式为主,没有进行比较系统的设计,也没有完整的工作体系。传统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貌似只是一种工具,具有传递知识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介质,而完全忽略了课程的创新价值,因此,缺乏创新价值的课程体系限制了创客教育的发展。

23师资不足,缺少专业培训

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能够使高校的创客教育得到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然而,目前来看,大学创客教育仍然是传统的教师为主要力量,缺乏专业、创新教师,虽然传统的高校教师在本学科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能力,但是对创客的发展和教育方面还有欠缺。对于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课堂上真正的设计、领导以及学习者。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得教师在教育概念、角色定位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让创客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3]

24设施欠缺,缺乏场地供应

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得以实施的环境,是创客们能够举办各种活动的场地。目前,大部分的学校都尽量将学校的图书馆以及教室等地变成创客空间,但是,由于学校的经费以及设施资源的不足,导致了创客空间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设备比较陈旧、资源比较短缺等。而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场地又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高校创客空间的局限性以及资源的短缺,使得高校创客教育的实施遭受了一定的阻力。

3“互联网+”对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作用

31有利于形成信息技术,形成创新教育实践场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再受限于课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影响。再次,信息技术也可以提供一个创客教育社会化成果评价平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在社交网络平台展示思想、设计和原型、草案等,为广大互联网用户反馈,导致创客的持续改进。[4]

32有利于生成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众创教育空间

“互联网+”背景下创客空间不断发生改变。公共空间为创客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网络服务平台,为创客们提供了更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互联网+”的创客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公共教育空间,强调学习者的共享,团结合作,而不是个人独自一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沟通和实践,实现在线虚拟空间和混合学习环境下物理空间整合的深度,实现专业学习、促进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实践空间、社会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33有利于实现与互联网时代创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机会显现出明显的长尾特征,小批量的市场机会和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特性成为企业家的焦点。创客感兴趣的项目往往依赖于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细分产品,实现从创意到业务提供了条件。来自互联网时代的离线创新主体,形成了一批虚拟创新主体的主要平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创客教育空间使创客大大增加教育网络成员的数量,然后与创业教育网络无缝对接。以创造力为特征的创客学习者继续迁移到由互联网商机推动的创业教育网络。在由创业孵化机构提供的创业教育网络的学习者的行动下,从创业者继续实现转型升级,从而为创客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互联网+”下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建议

41紧扣时代主题,迎接外部挑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创客教育反映了与时俱进的高度适应性,而由于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受到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高校创客教育应该是时展的趋势。首先,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下,政府应该鼓励学校和社会来一起创造一个创客空间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和环境 ,从而来举办各种创客运动。其次,创客集成了一个旁听生教育资源,增加了资本和人力资源。政府和社会力量必须是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解决大学生开展创客的难题。

42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局限难题

创客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要认真对待创客教育领域,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创客教育秉承正确的教育态度。因此,可以帮助对创客教育感兴趣的教师转型,也可以聘请已经积累丰富经验的社会型老师以及培训师作为创客创客教育导师,来承担学校创客教育的教学任务,同时,创建信息化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使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方便性来提升教师的各项能力。

43优化创客环境,培育创客文化

高校作为创客文化的培养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推崇创客精神和培育创客文化势在必行。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微信、微博等方式对创客文化进行宣扬,利用互联网互动平台来支持建立一个社区并鼓励学生开发创客空间,呼吁学生组织创客活动,使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增加仪式感。这种从学校到学生层面,积极动员个人主动练习,有利于深植培养创客文化,促进高校创客教育的健康发展。

5结论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期的背景下,高校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客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创客运动中培养创造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使学生能够切实地投入到创客天地中,创造人人都能成为创客的众创文化。

参考文献:

[1]喻潘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发展SWOT分析及其启示[J].高教学刊,2016(22):190-191

[2]李文高,郑会芝,杨智明“互联网+”环境下的创客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0):15-17

[3]王海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6(23):90-93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篇3

2015年,“创客”、“互联网+”及一系列理念和行动计划进入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昧着“创客时代”和“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发展方向。围绕着创客形式开展多元化创意创新教育,逐渐成为国内高校热议的话题。教育部要求“加强高校众创空间和创客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建设一批在学生创客空间,不断壮大大学生创客队伍。”中国高校创客教育已经登上时代日程。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创业教育面临转型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课程普遍未能结合专业教学,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单独授课。创业教育并未纳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造成了创业教育的孤立性和传播的局限性;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现有任课老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多数高校创业教育缺乏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意识,仍停留在引导学生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压力上,未能着眼于对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学被制定在学计划中,未能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差异。“互联网+”为广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在催促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

“创客”为高校创业教育转型提供了路径

201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概念,使得“创客”一词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创客成了创意者的新概括,即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要发挥来自草根创业者的无穷智慧,使中国经济焕发勃勃生机。同时,“双创”概念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校创业教育与创客理念的融合指明了方向。

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

教育生态学的概念1979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Lawerence Cremin在《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提出,是以生态学理论作为基础,将教育与环境作为生态系统,研究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从而探讨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以教育为基础,对教育发展产生制约或促进作用的多层次因素的总和,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产物,是以教育为中心,但又制约和调控教育的多元环境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为高校创客教育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笔者通过对CO-OP教育模式、STEAM教育模式、沃克里大学创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认为高校创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良性生态环境应该是一种具多个互为作用要素的多元耦合场,在那里,作为生态主体的创客师生和学校教育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种DNA双螺旋结构发展关系。

1.创客教育耦合场分析

创客教育的耦合场,从本质上说,是政产学研联动导向下的创新、创意、创业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政府、产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关系。

(1)耦合的内驱:高校在基于培养“创新、创意、创业”应用型人才理念进行教学活动时,与由社会和学校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之问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构成了创客教育多场耦合的内驱。物质交换:政府或本地社区提供校外创客活动物理空间、配套设施和入驻政策等支持;高校创客师生则通过创客活动提供“创制”出来的产品。信息交换:高校创客师生向本地社区居民传播创新理念和创客知识,通过开放线上创客社区平台及大学MOOC课程,使周边社区居民有机会参与自主引导的全民学习中来,这反过来将推动创客教育区域生态良性发展。人才能量流动包括校外教育创客与校内创客导师之间、校内跨学科跨专业创客导师团队成员之间、社会众创空间的创客及创业者们与高校创客师生之间、项目导向下学生创客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

(2)耦合的外因:政策驱动是创客教育生态环境中耦合作用的推进器。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任务,为我国高校创客教育注入了催化剂。另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创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计划,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环境,为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3)耦合方式: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环境的耦合方式包括点、线、面三种耦合方式。点耦合方式是师生在进行创客教学活动时对学校教育资源点对点的整合利用及优化改进。例如来自不同专业的创客师生团队,因某创客课题需要,对学校数字实验室、精工车间、油泥模型制作室、纳米材料实验室等动手实验场所的综合利用。通过创客课题的协同研究,达成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更良好的对接,优化人员组合;原本隶属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实验场所通过创客活动被更充分地跨界利用。线耦合方式是指因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加入,使得校外资源被用于高校的创客活动,校内外资源被链接起来,形成链状耦合。例如政府牵头、企业支持、高校承办的创客大赛,将社会和学校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智力资源有机地链接在一起。高校创客教育的生态主体,创客教师和学生团队可以利用上述资源,更好地开展创制活动;通过与上述资源的衔接,增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之间在创客培养上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创客教育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面耦合方式是指高校创客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学校创客活动与社区创新活动结合而形成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层面上的耦合。区域性创新环境为高校创客活动提供了需求动态信息保障;不断进行创制活动的高校创客为区域创新带来了创业力量和动力源泉。二者相互支撑,形成联动的发展模式。

2.创客师生与教育生态环境DNA双螺旋结构分析

作为高校创客教育生态主体的师生与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环境两个螺旋互动形成了一种DNA式动态发展结构。双螺旋上的多个要素通过内聚耦合方式将社会资源与高校创客教育有机链接起来,形成多维协同、螺旋上升、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如图1所示。

螺旋一上的要素:

教育理念:以志趣为引导,以创新实践活动为手段,文理结合、艺工结合,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协调发展,充分释放学生巨大的创新潜力。教师从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协助支持与服务者,与学生之间是协作、分享、共同创造、互促的关系。

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想法组建创客团队,并通过项目导向的真实创制活动使团队成员之间充分了解和相互适应,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创意、创新、创业氛围。

授课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翻转课堂、微信课堂和微课程等;利用已有MooC平台,鼓励学生开展课前自学,并积极探索和尝试与其他高校建立MOOC联盟。

创客培养计划:创客教育是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与文化创新人才的双刃剑,除了STEAM和技术兴趣之外,创客教学目标还包括创新、创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在制定创客培养计划时,可根据本校工科和文科院系的实际情况,艺工结合,制定适合本校创客教育的培养计划。

创客课程及课题设计:高校创客课程体系应包括STEAM基础选修课、以实践设计项目为内容的创客课题和以讲座、沙龙、赛事为代表的创客活动。STEAM基础选修课是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素养相关的课程,可以由MOOC提供,或是由校内相关院系开设,例如3D设计与打印、Scralch趣昧编程、传感器、智能控制、物联网、品牌运营、创新设计与管理、数字媒体等。创客课题设计应注重多学科交叉整合、信息技术的融合,能以学校现有制造工具、实验设备实现高校师生协同“创造”。

创客学业成绩评价机制:高校创客培养计划重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制作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一代高级应用型人才。创客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应注重能力素质拓展模块的构建,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的评价,量化记录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创业实践等情况,通过“基础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两部分对学生成绩行进考核认定。

创客师资队伍建设:创客教师团队由驻校创客导师、跨学科课题协调团队、技术服务人才这三类人组成。驻校创客导师主要指从校外邀请短期驻校的国内外职业创客、企业家、设计师等;跨学科课题协调团队由学校热衷创客教育,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组成,他们自身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善于将知识融会贯通和创新应用,具备良好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宽广的人脉。技术服务人才主要负责某些专业仪器和设备的操作和调试服务,一般由实验教师担任。

创客学习方式养成:创客学习活动中,创客师生和技术辅导人员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动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项动手做的创造性学习任务。创客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鼓励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倡松散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自主选择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组建团队、协同创造和项目管理,提升协作能力。通过强化动手能力,使学生兼任发明者与工匠角色,不仅培育了“尚技重工”的文化,而且将Dewey的“learning by doing(从做中学)”的理念升级到了“learning by creating(从创造中学)”。

螺旋二上的要素:

高校创客空间:高校创客空间包括现实物理空间和虚拟网络社区。现实物理空间是创客师生的线下聚集场地,可以是图书馆、实验室、教授工作室、导师工作坊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有灵活可变的空余面积,可以根据创客活动主题和内容进行快速重构;有网络设施,可随时通过互联网访问各类信息资源平台;有可方便共享的激光、3D设备和开源硬件,以及制作材料、工具和配件等设施;有展演示区,方便进行视觉沟通;有文化交流区,以进行沙龙和讲座。虚拟网络社区为创客提供展示作品、分享工具软件、交流经验和思想、制作材料等资源的线上社交空间,包括PC端和移动端。

学生宿舍创客环境:在学生宿舍的公共空间合理规划设计创客活动区域,提供无线网络、小型制做工具、会议桌椅、可供租借的投影设备等,使为方便创客活动。

校园创客文化:融入了创业观的高校创客论坛、创客赛事和创客市集等活动除了进行新技术、新材料和创意想法、创新概念,以及实物作品方面的交流外,还应邀请企业、投资机构、公益组织、政府机构、兄弟学校等单位参与,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大学城创客文化发展。

与当地社区联动:高校通过与居民社区的联结合作,增加创客实战机会。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能提升创客学生的自信与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动机;向社区居民推销自己创造的产品,能推动“以创促就”,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此外,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而言,还需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保障教育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除了为创客师生提供孵化场地、技术培训、产品开发、加工制作、管理咨询等支撑条件外,有必要开发快速查询和定位系统,可随时显示校内可用场地和设备信息。

结语

创客教育是“互联网+”高校创新教育的实践途径,各高校可按具体实际制定与实施创客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的配套方案。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篇4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创客教育;应用型体育人才;体育技能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2-0096-06

Application type sports talent cultivation practice field originated from maker education

――Taking the sports skill studio for example

MA J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06,China)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ion of maker education, the author expatiat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 value of the sports skill studio, explored the people education mode of the sports skill studio as a talent cultivation practice field, put forward a path for realizing curriculum reform, and provided a new path for cultivating application type sports talents. Studio characteristic maker type education courses are divided into 4 types: experience type courses based on interest cultivation, skill practicing and training courses based on skill cultivation, project type courses based creative thinking, and design (creation) type courses based on personality (culture) cultivation. Promoting curriculum reform by basing the practice field on the studio provides a realization path for cultivating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who have skills, strong 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capaciti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maker education;application type sports talent;sports skill studio

“客”起源于美国,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发起的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新项目,旨在为个人创新提供平台,掀起个人设计和制造的浪潮[1]。《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中明确指出,未来2~3年创客空间作为教育技术将在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2]。创客的涌现、创客运动的兴起、创客空间的出现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和途径,推动着创客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创客式教育”是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3],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意义深远的价值。以体育技能工作室(简称工作室)为实践载体,以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为目标,探索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对推动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1 源于创客教育的体育技能工作室

1.1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组织形态

从运行形态上来看,创客空间可分社区(Community)、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和技术超市(Techshop)3种形态[4]。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创客空间的一种形态,类似于微观装配实验室。其在大学里具有固定的物理活动空间,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旨在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在提升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教育教学组织形态,是实施创客教育的特殊载体。从组织模式上来看,创客空间可分为两类:第1类是社会主导“至上而下”的模式――学习工厂,第2类是学生主导“之下而上”的模式――工作室。社区和技术超市属第1类,体育技能工作室属第2类。学习工厂模式是在社会需求的引导下,主要服务于行业人员和教师,旨在为创客服务,培养创客。体育技能工作室是一种“之下而上”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强调“在做中学”,不断增强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旨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总体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自由实践、协作共享的实践场所,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

1.2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特征

与大学创客空间相比,体育技能工作室除了具有开放、共享、协作、创造等创客空间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学生主导。工作室的运行、管理、活动组织、项目实践等由学生负责。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或课程的指导者,由教师转变为“教练”。(2)协作实践。允许跨专业、跨年级开展团队实践活动。打破班级限制,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带新”,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经验分享和榜样作用。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共同实施课程(项目)的学习与创造。(3)项目多样。以学生兴趣型、专业型、项目型等项目为依托开展实践活动。如创编足球操、武术操等。(4)与课程相关。工作室开展的活动与现有课程密切相关,以课程为基础,项目与课程相结合,项目服务于课程教学,通过实施项目“做中学”,旨在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

1.3 工作室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价值论基础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点,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接触问题、接触实际、接触社会,为学生学习、探究、发现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论基础。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注重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教学过程应坚持知识的系统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突出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基础知识与从业技能相结合,突出从业技能[5]。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社会需要和持续发展等基本原则[6]。体育技能工作室的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组织形态特征,弥补传统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不足,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为课程整合与建设提供了真实的实践场,能够满足产业需求、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4 创客教育与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契合

应用型体育人才强调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兴趣的、实践的与创造的学习。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两者内在逻辑存在一定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致性,可实现融合和联动。从体育技能工作室运行的预期目标来看,表层目标指向建立物理的学习空间,提供学习实践场所;深层目标指向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即创客式教育的过程;其中关键性目标是通过工作室的运行推动传统课程体系的变革。工作室作为一种源于创客教育的新形态、新载体,其实质是为应用型人才提供可能的操作系统和特殊的实践场。目前,大学的教学活动多数以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来实现,知识的学多以独立的课程为载体。细化的分课程教学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内在系统性,而无法解决知识体系以外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解决实际的能力等。因此,课程改革是应用型w育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的落脚点,是实施创客式教育的可行路径。

2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教育价值

2.1 教育理念的变革:从创客培养到课程改革

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实施创客式教育的特殊实践场,是源于创客教育的特殊创客空间,是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有效途径。技能工作室属于狭义的创客教育范畴,即将创客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以实践为主的学习场所,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造传统课程,增设创客课程,配备创客导师,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工作室的目标不是直接培养创客,而是建立一种源于创客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客是“创客的教育”,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创客,数量有限,对于教育改革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而工作室的建设是基于课程改革,源于创客教育新的理念,最终要在教学实际中实施,受益面更广,教育改革层面的价值更大。因此,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对新教育理念的回应,是创客教育在教学中的回归,实现了从创客培养到课程改革的转变。

2.2 教育方式的变化:从知识传授到自主学习

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其核心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术科”即运动技术课程,是体育专业教育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根本[7],“术科”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从知识结构来看,“术科”的学习分为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类,明言知识即可通过语言、文字等途径表达的知识,此类知识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默会知识即通过肢体体验来获取的知识,此类知识主要以学生的体验来获取。由于身体素质、运动经验、运动技能等存在个体差异,以课堂为载体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较难全面提升每个学生的默会知识,只能通过在学习明言知识的基础上在课堂以外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自主学习是提高应用型体育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体育技能工作室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自主学习的动力、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不断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去创造或创编新的运动技能、运动技术、运动项目等。如为提升太极拳的技能,学生可利用工作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提升,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依据自身条件改编、创编太极拳操等,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实现了创造式学习。

2.3 教育环境的改造:从课堂教学到体验教学

体育“术科”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环境和场地的开放性,教室、运动场、广场、社区、健身房等均可以成为教学场所,空间的开放性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要方式为在情境中教学,从知识传授的课堂转到用身体体验的运动情境之中。体育技能工作室提供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是学校内实体的教学场地如教室、运动场等,也可以是开放式的校外实践场所,如中小学校、健身俱乐部、健身广场等,同时也可以是一次体育竞赛、体育文化活动等真实场景。

2.4 教育内容的整合:从封闭知识到开放知识

学习空间的开放性是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体育技能工作室具有开放、共享、协作等特点,在学习空间的开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质实践场。(1)开放的课程体系。课程空间的开放性,工作室可提供相对独立又具有开放性的实践场,打破空间相对封闭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课程时间的开放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可突破传统固定的教学时间,可利用自己支配的时间开展实践学习或活动。(2)开放的课程实施。学习主体的开放,工作室的学习主体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打破班级限制,建立以兴趣导向、项目导向为主体学习群体;课程导师配备的开放,教学名师、教练员、企业和行业导师等都可成为指导教师,并亲自参与运动技能指导、设计与管理;课程类型的开放,校本课程、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社会需求定制课程等可通过工作室来实现;课程实施过程的开放,工作室架起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桥梁,成为传统教学延伸的特殊学习方式;评价主体的开放,学生自评,教师、行业导师、第三方单位等共同参与课程评价。

2.5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到“教练”

教师角色与教学任务的转变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工作室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场,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情境设计者、人员资源管理者、学习过程调控者和实践质量提升者。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技能的指导者,与其说是一名教师,不如说是实践活动指导的“教练”。教师角色由“教”转为“导”,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经验的传授者和过程的参与者。这样,教师队伍的来源更加多元化,既有本校的教学名师,还有来自行业、企业、基础教育学校的导师。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教师与学生并肩作战,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寻找灵感、共同创造,最终实现生产出“产品”,这个产品不是实物的产品,而是一种运动技能、一个体育文化活动、一项体育竞赛活动、一个自创的健身操等。

3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模式理论模型

体育技能工作室属于创客空间的范畴,其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实施“创客+教育”的优质实践场,体育技能工作室的运行是靠“双螺旋”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的。即由基于技能培养的“专业需求”驱动的学校教育链和基于能力培养的“社会需求”驱动的社会教育链相互交织耦合,形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式(见图1)。“双螺旋”结构是高校与社会两种人才培养驱动力的隐性结构模型,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其外显的组织形态,即人才培养的实践场。其实质是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融合与协同,双螺旋方式有助于发挥工作室创客式教育的多主体、多要素协同作用。其中,协同参与主体多元化,涉及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等多主体;协同要素多源化,涉及教育资源、师资团队、项目开发、成果应用等多要素;协同方式多样化,校校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校政协同等多形式。两个教育链条从不同需求出发,将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两种动力并形成耦合力,最终实现以工作室为实践场,继承、改造、革新传统课程,实施创客式教育,实现培养“会技能、强能力、能创新”的体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2 模式运行形态

“双螺旋”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种线性的形态,而是一种特殊的内聚耦合关系,即在创客式教育的大系统内,以体育技能工作室为载体,将技能培养和社会需求教育模式整合起来,建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互联关系。耦合关系可以分为资源耦合、项目耦合和关系耦合3类[8]。

资源耦合是指为开展各类教学或实践活动而建立的资源共享关系,如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设施、课程等资源。这是耦合关系的最低层次,也是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常态范式,是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

项目耦合是指跨越了高校与社会的时空界限,以项目的形式将高校与社会资源整合在一起,一种互利双赢、在资源耦合的基础上建立的利益共同体,双方各取所需的耦合关系,如高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社会中的企业、行业以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项目运作的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是资源耦合的深层表现形式。目前,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停留在此层面,难以突破协同育人的现实瓶颈。

关系耦合是耦合关系的最深层次,一方面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体育产业链,积极向社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社会中的政府、企业、行业、中小学校等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此关系是一种相互信任、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携手共进的良性合作关系,是一种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运行范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备的保障条件,是培养“会技能、强技能、能创新”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石。资源耦合、项目耦合、关系耦合三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不同层面三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力形成螺旋的内聚力与张力,螺旋强度越大,耦合度越高,人才培养质量越高。

3.3 模式特征

1)广度特征。

一是参与主体广。打破班级的限制,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创客精神的教师汇集在工作室,这种汇集不是杂乱无章地随意参与,而是汇集相同志趣的参与主体以技能学习、项目实施为载体,形成特殊的“师徒”关系,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双螺旋”的广度越广越有利于发挥学生间的榜样与引领作用,越有利于发挥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作用。二是知识与技能获取途径广。工作室作为“双螺旋”的组织形态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有机结合,扩展了知识技能学习的广度。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决定了应用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在利用现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A上,为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采用新的知识与技能。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主要是通过非正式学习来获取的,既是对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提高,更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三是合作范围广。工作室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学生和教师,还包括具有合作需求的社会主体:中小学、体育行业协会组织、体育健身企业、教育部门等。如与健身企业联合开发有氧健身操,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发校园足球课程等。

2)强度特征。

首先,师生互动强度增强。体育技能工作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场,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实体空间,以具体教学或实践任务为依托,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师生角色和身份,跨越了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提高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其次,知识技能学习强度加大。非正式学习是提高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提升创新、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工作室提供了非正式学习的物理空间,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如体育文化创意活动、体育赛事策划、体育产品营销等对知识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类学习在强化固有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再次,教育主体合作频度加大。工作室为高校与社会的合作等提供了合作育人的实体空间,学校与社会机构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平台,增加不同主体的互动频次,提升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的效果,可破解传统协同育人机制中“学校热、社会冷”的困境。

3)深度特征。

第一,加大知识与技能获取深度。工作室的模式有助于体验教育、“做中学”先进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进一步加大了“做”深度,在体验中学,在做中学,提升了“做”的速度,强化了“做”的效果。如学生创编“足球操”,这些知识与技能没有现成的,需要学生对足球和操的内涵、特征、技术特点具有更深的理解,熟练运用已有知识技能才能创编符合中小学校园足球实际需要的“足球操”。第二,加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链接。工作室制更关注社会现实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旨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如设计、编排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创编健身俱乐部团操课程;创编社区体育的广场舞等都是社会急需的体育服务,都可由工作室来完成。第三,加大了人才培养的深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才培养的深度要比广度更具意义,往往人才质量不高就是由于人才培养过程流于形式,重过程、轻效果,重知识、轻能力。“双螺旋”模式的工作室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关注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4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实现路径

源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工作室能将相对分裂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弥补传统分科教学的不足,有助于解决传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难题及困境,如实践与理论学习融合度不够,实践教学内容少、技能培养不系统、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因此,优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将创客教育融入传统课程之中,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路径。

从课程体系的横向设置看,利用工作室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普通教育通识课程――学科专业核心课程――选修拓展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将创造、创新、创业等创客教育理念融入通识课,旨在从宏观层面培养学生创客精神、创新创造的思维能力。工作室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的形式,更有助于优化课程知识结构并改变教学的方式,在突破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藩篱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侧重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借助工作室提供的实践场,重点解决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相关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在选修拓展类课程设置方面,侧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是一种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相结合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课程体系的纵向设置看,“兴趣-思维-技能-人格(文化)”[9]是创客教育的内在逻辑,衍生出体育技能工作室特有的4类创客式教育课程:基于兴趣培养的体验类课程、基于技能培养的技能实训课程,基于创造思维的项目类课程、基于人格(文化)培养的设计(创造)类课程。

4.1 基于兴趣培养的体验类课程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过程和效果。目前,课程改革倾向于满足学生的兴趣,而忽略了更有价值的培养兴趣,开设培养兴趣的课程更具教学改革的价值。工作室提供了兴趣培养优质的课程资源,一是改造传统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外以工作室为依托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基于体验的学习,如中小学教学观摩、健身指导见习、顶岗实习等;二是联合开发课程。以工作室为平台,联合中小学校、企业、行业开发课程,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都可以和相关传统课程结合起来进行课程教学,如《学校体育学》课程与“大课间”的编排结合、《体育市场营销》课程与健身会籍管理结合、《运动训练学》与校园足球业余训练结合等。三是强化实践体验类课程。传统的实践课程如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以专业为单位,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导向,无法满足学生兴趣的培养。借助工作室开放的社会资源,课内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导向,跨专业开展实践课程,如增设短时段集中实践环节,每学期安排1~2周时间在中小学、健身企I、社区等单位开展岗位实践。

4.2 基于技能培养的技能实训课程

以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组织起来的实践性课程是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课程。专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扎实的专业能力培养创造、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体育人才的专业能力包括6个要素:身体素质、体能、运动技能、专项技能、基本能力(教学、训练、竞赛)、职业能力。依据专业能力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以体育技能工作室为载体,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可设置技能实训课程。技能实训课程可分为3类:运动技能实训课程、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运动技能实训课程是以工作室为组织形态,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打破专业、年级的限制,在运动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下从事运动技能实践,主要以提升身体素质、体能、运动项目技能等为教学内容,旨在发挥学生间榜样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是以工作室为实践场,以培养专业基本能力(教学、训练、竞赛)为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技能,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以体育教学技能实训为例,可将教学技能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技能开展实训实践,聘请教学名师、中小学优秀教师、教育部门教育管理者等联合指导学生,对体育教学设计技能、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技能、运动创伤处理技能等开展实训。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是指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导向,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建设与实施,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开展技能实训。如体育健身人才的培养可开展形体与健美实训、健身技巧类课程实训、健身器械实训、健身团体操课程实训等职业技能实训。

4.3 基于创造思维的项目类课程

项目课程是一个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基于培养综合创造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强调创造方法体验的课程。项目学习方式既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创客教育中核心的教学手段,项目课程是以一个特定的项目任务,在独立或共同协作的基础上在特定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进行学习。项目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强调在“做中学”,通过项目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项目实施主体为学生,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教师主要是项目的指导者,人力资源的统筹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调配各类资源,最终完成预定的目标和项目任务。项目课程的实施课程分为个人兴趣型和专业型。项目任务来源可来自校内外,来自校内的任务,如校内体育竞赛的策划与实施、制定运动处方、实施体育健身指导等;来自社会的任务,如制定中小学体育赛事规程、制定体育健身俱乐部营销方案等。

4.4 基于人格(文化)培养的设计(创造)类课程

设计(创造)类课程是以设计、制造、创编或创造为目标的课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再造与运用,创造过程的深度体验。制造、创造是创客教育的核心要素,可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新运动项目、新运动技术等。体育技能工作室可提供设计、创造的真实实践场,是以情境驱动、项目驱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开展创造性体验学习,通过情境设计,项目运作,把创造设想变为现实,旨在通过创造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此类课程对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实践场所、教育资源等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10]。设计(创造)类课程实施路径分3类:一是学生自主创造类。学生依据自身的研究兴趣,设定特定的创造目标,个人或组成团队完成创造任务,学生是设计者、制造者及管理者,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如健身装备数据采集及应用项目。二是社会需求导向类。为满足社会对体育教学、体育健身、体育服务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由项目驱动引导学生创造、创编、设计的实践活动,如为中小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创编健身操、课间操等;为健身俱乐部设计健身处方、创编健身指导手册等;为社区居民创编广场舞等。三是创意创业类。学生以工作室为实体空间,开展创意交流、分享知识、创业孵化、创业模拟演练等活动,旨在提供思想碰撞、分享创意、开拓思路的自由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体育休闲创意交流、体育健身产业创业路演等。

体育技能工作室作为一种源于创客教育的新形态、新载体,为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能的操作系统和特殊的实践场。本研究仅从理论层面对工作室特有的4类创客式教育课程进行研究与探讨,实践应用层面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凌,王颉. “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14-09-23(5).

[2]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J]. 北京广播电大学学报(2015高等教育版),2015(2):1-18.

[3] 杨现民,李冀红.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4] 杨绪辉,沈书生. 创客空间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与构建路径[J]. 教育研究,2016(3):28-33.

[5] 李杰凯,郭亦农,马艳红,等. 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重构[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1-5.

[6] 刘斌. 基于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术科”课程建设原则[J]. 天中学刊,2016(1):147-150.

[7] 刘斌. 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术科”课程[J]. 体育学刊,2010,17(8):64-67.

[8] 杨刚. 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62-68.

[9] 赵晓声,司晓宏. 创客教育:信息时代催生创新的教育新形态[J]. 电化教育研究,2016(4):11-17.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德育教育;伦理功能

1引言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承载的德育要求和任务。这与高校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人才的办学定位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双创”战略的成败。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缺失必要的能力素质,基于这一现状,研究运用伦理功能改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对策,对于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大学生创客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最显著的缺陷是伦理教育的缺失。甚至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局限于具有盈利性质的商业活动,导致大学生创客群体逐渐将创新创业实践曲解为资本逐利的当然方式,忽略了其蕴含的道德价值,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2.1创新精神的缺失德育教育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极为关键,可以说是否具备创新精神直接决定创新创业的成败。目前,我国大学生创客普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精神,虽然拥有良好的创客意识,但真正敢于进行创新、敢于挑战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很多大学生创客虽然具备了良好的创客项目概念,但却不敢突破传统,难以把想法转化为实际。部分高校开展的德育教育课程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创客创新意识的培养。流水线式、教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有效地表达出来,同时也缺乏分享的平台和机制,更别说开展相关实践了。2.2社会责任的缺失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创客实践的最终价值体现,也同样反映在创客项目所具备的社会价值。这就要求创客项目需要站在人类共同的立场,致力于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促进科技进步,并服务于社会。而目前,很多大学生创客并没有形成这一思想意识。在如今利益社会中,大学生创客更加追求利益的最快化和最大化,其创造的目标在于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忽略了履行创客应有的社会责任。同时,还有部分大学生创客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不诚实守信、不遵守社会道德、不遵守法律的现象,这些现象也都进一步表明了当前大学生创客群体社会责任的缺失。2.3道德观的缺失创客的人格指的是优秀的创客所需要具备的道德素质、思想品质和伦理规范。大学生创客群体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很多困难,而这些困难阻碍着项目的开展和达成。这就要求大学生创客具备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品质,敢于直面挑战、克服困难和解决困难,进而证明自我、突破自我,实现预定的目标。同时,创客的道路还需要脚踏实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达成最终目标。而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创客并不具备创客人格。开展大学生创客群体的伦理教育既不可能脱离一般性的思想道德教育,也不应混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探究和构建创新创业的伦理教育体系,加快创新创业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结合,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社会舆论和政策法规,带动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创客群体的伦理问题,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进而探索大学生创客个人、社会、学校紧密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3运用伦理功能改进大学生创客群体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客德育教育工作还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生创客存在较为严重的思想问题,普遍缺乏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格。而这些问题都将阻碍创客前进的脚步。想要改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发挥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伦理功能来实现,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来塑造大学生创客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3.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客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所有大学生创客都需要具备的,而在目前的大学生创客德育教育中,还不能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大学生创客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他需要通过一定的外界环境刺激,潜移默化的帮助大学生创客群体养成创新意识。基于这一点特性,就需要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创客的创新意识才会不断地提高。同时,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围绕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块,不能一味地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只会限制住大学生创客的思维,应该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发散大学生思维,从而帮助大学生创客建立起良好的创新意识。3.2培育大学生创客群体的道德诚信精神创业道德指人们在创业过程中调整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主要功能是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维护秩序,为其提供道德保障。结合我国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将创业道德的内涵概括为: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和服务社会等。诚实守信是创业道德中最重要的内容和要求,是大学生创客实现成功的道德基石。这就要求大学生创客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诚信守法、信守承诺,不因外界压力而放弃内心操守,导致行为失范。做到在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中不弄虚作假,在市场竞争中不投机取巧,在创新创业宣传中实事求是,在资金筹措中规范合法。在创业伦理教育中,更加关注大学生创客个体与市场经济的道德本质,深入分析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使大学生们认识到创业伦理不仅是商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也关系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业伦理与人类最普遍的伦理道德要求是一致的。3.3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艰苦奋斗、不懈拼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话题。中华民族依靠这种精神缔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创业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立志成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但是,近年来艰苦创业教育末得到很好的落实,许多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依赖性强、自主性差,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观念淡薄,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养尊处优的心态,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忽视艰苦创业教育凸现的问题。开展艰苦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懂得艰苦创业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保障,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只有强化艰苦创业教育,才能有效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位公民所必须具备的,这是德育教育的伦理功能之一。培养大学生创客的社会责任极为关键,只有大学生创客养成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保证其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少走歪路,提高其社会价值。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需要高校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创客在公益活动中体悟到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感。3.4加强实践教育,塑造大学生创客的优秀人格德育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言传身教的工作,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身教的意义要更大于言传。因此这项工作的开展,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积极的、常态化的互动,同时能够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当前高校的德育教育普遍注重于道德理论的教条式灌输,在教学的过程中倾向于机械的照本宣科,缺乏互动与实践环节,过多的理论灌输使得课堂氛围趋于单调枯燥,比较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最终难以实现德育教育的预期目标。实践表明,创业教育的意义并不只是帮助学生实现老板梦、致富梦,它更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其面对各种严峻挑战能力的有效切入点。将创新创业伦理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中,不仅可以增强其内容上的实践性,而且可以带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的改革和完善,使之成为提升德育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

[2]杨刚.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3).

[3]吴小龙,李德平.当代大学生创业现状与教育对策[J].学枝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篇6

【关键词】中小学;创客教育;现状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3-0034-05

山东省中小学客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调查目的

创客教育刚刚起步,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在开始阶段对创客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基础教育阶段创客教育的健康良好发展。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选取了山东省目前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济南、青岛和淄博等地区的中小学校。基于已有的对创客教育的认知,制作了学生版和教师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初次制作完成之后,首先在济南市部分中小学进行了测试,使用SPSS 19.0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并经过专家访谈进行效度分析后,最终形成教师版和学生版的调查问卷。

学生版调查问卷主要从创客教育参与现状、态度、自我评价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调查。教师版调查问卷主要从创客教育开展现状、认识、态度三个维度对教师进行调查,同时配合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山东省创客教育的现状。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版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发放教师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调查统计数据的录入、分析工具为SPSS 19.0。

(三)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的学生和教师的性别(约1:1)和学习阶段比例基本合适。因高中阶段课业压力较大,参与创客教育的对象较少,最终获得的样本数量也较少(学生9.2%,教师8.6%)。

1. 中小学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1)开展现状维度

中小学学生参与创客活动的情况方面,由图1看出,各类相关的创客活动都有学生参与,表明目前创客活动种类是较为丰富的。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和创意制作相关创客活动的较多,而参与三模一电的则较少,表明学生参与的创客活动类型具有倾向性,可能与学生的兴趣、基础知识以及创客活动的难易程度有关。

通过参与创客的相关活动,大部分的学生(71.2%)达到了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创客教育目标。因此,目前创客教育的开展是有效的。

(2)态度维度

对于创客活动的赞同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97.8%)是支持通过创客空间进行学习的,创客教育的学习方式是吸引学生的。

此外,大部分学生(62.0%)是根据个人的时间参与创客活动,说明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是很重要的。另外,创客空间的开放时间、活动时间、活动项目也对学生的参与频率有一定影响,表明应该注重创客空间本身的建设。有50.5%的学生认为,在创客空间进行实战训练更有效,同时认为开展相关课程、邀请有经验的创客进行报告分享、组织交流研讨会,也是有效的方式。因此,应综合开展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

(3)自我评价维度

创客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合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绝大部分学生(95.1%)对自己在创客活动中的表现是满意的,并认为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这对于学生参加创客活动的持续性方面是有利的。

2. 中小学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1)开展现状维度

约一半(48.4%)的学校没有建设创客空间,说明创客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创客教育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属于新的领域,开展相关的培训是有必要的。仅有53.8%的学校对教师进行了创客教育的相关培训,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创客教育的培训方面仍需要努力。

由图2可知,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活动形式是较为丰富的,但是更多的是通过报告交流的方式开展,在实践操作方面较弱。理论上的交流讨论对于创客教育的开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落实到操作实践上,学生和教师才能体会到更多创客活动的乐趣。因此,中小学的创客教育在实战训练方面仍需要加强。

(2)认识维度

调查显示,一半左右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的创客空间在技术指导(50.5%)、资源共享(49.5%)、创意共享平台(44.1%)方面有优势。而其他方面尤其是辅助政策对创业的支持及学习活动方面比例较少,因此创客空间仍需要加强建设、扶持和指导。

(3)态度维度

对于在中小学推广创客文化的态度方面,近七成的教师(68.8%)支持创客文化的推广,说明创客教育的开展是有前景的;但仍有25%左右的教师持观望态度,表明创客教育仍需要努力,以得到更多支持(如图3)。有6.5%的教师不赞同通过创客空间进行学习,93.5%的教师则持赞同的态度,说明创客教育的教育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赞同,并认可通过该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如图4)。

由图5可知,有51.6%的教师认为创客空间在技术指导方面需要完善,有38.7%的教师认为创客空间在资源共享方面仍需努力。通过调查可知,创客空间的建设仍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加强,尤其是技术指导方面。

山东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目前山东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创客教育在初中和小学开展的程度较高,而高中开展的较少。根据访谈,教师反映虽然很想把学校的创客空间做得有声有色,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享受创客的幸福和快乐,但是无奈教学任务和各种繁杂的琐事占去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高中段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高考。

二是学生自身方面,中小学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创客相关活动,操作实践、合作沟通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学生参与的热情还有待提高,对于创客、创客活动的认知还有待加强。

三是学校方面,很多学校还没有建设自己的创客空间,不方便学生参与创客教育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在对教师的培训方面没有特别重视,这对于创客教育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是创客空间的建设方面,创客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够满足需求。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多领域的技术、人才的参与还不能够满足需求。创客空间之间的交流^少,资源和成果的共享不足。

五是创客教育课程活动方面,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形式是较为丰富的,但是多以组织报告分享的形式进行,在实践操作方面的安排有待加强。在创客课程的安排上,开展“三模一电”课程的学校较少。另外,根据教师访谈,创客教育课程和活动在各个学习阶段的设置缺乏健全完整的体系,无论是纸本教材还是网络课程的建设仍没有形成系统。

中小学创客教育的改进策略

创客教育的开展方兴未艾,山东省中小学的创客教育总体正处于不断改进发展的上升期。针对创客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中小学学校要注重创客空间的建设,加强创客、创客文化的推广宣传。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自己的创客空间,使学生更加方便地参加创客相关活动。目前已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学校创客空间的架构建议,雒亮、祝智庭构建了创客空间2.0结构模型,即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实体空间相互融合的个人――集体交互的学习空间。宋述强、钟晓流等提出了创客空间的iSMART模型,以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利益(Interest)为出发点,一种线上线下的融合空间(O2O Space),以创客活动(Making Activity)为中心,结合跨界导师(Interdiscipline Mentor)、资源(Resource Exchange)、制作工具(Making Tools),为创客们提供支持。此外,建议学校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率,在资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更加精心设计课程和相关实践活动,明确创客教育的宗旨――探索创新的精神比使用昂贵的器材更为重要。

学校应加强创客教育、创客文化的宣传。目前,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基本以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报名参与,学生的参与频率较低、普及率低,很多学生并没有或很少参与创客活动。创客活动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更不是理工类、技术类学科的专利,建议通过参观、成果展示、报告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体会创客的乐趣。努力转变学生对于创客活动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自己的创意转换成现实。鼓励不同创客空间、学校之间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资源、技术的分享,实现共同进步发展。

二是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形成专业师资队伍。

创客教育吸引了很多教师的兴趣,但是教师们空有热情而找不到实践方法。建议邀请有经验的创客分享经验,进行实践现场的指导,提高创客教育人才的总体素养,增加实践操作方面的安排,让教师深刻了解创客活动的开展进程。鼓励教师间更多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讨论,形成网络交流社区,分享教学经验,同时也应创新教学思路,共同探究更适合的创客教育开展路径。

专业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创客教育的开展进程至关重要。比如,基于创造的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开始阶段(Getting Started),教师的任务应该是着重引导学生的创造兴趣,让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创意;第二阶段即实验阶段(Experimenting),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展,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第三阶段即原型制作阶段(Prototyping),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学会管理、应用已有的资源,让学生了解创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四阶段即整合反馈阶段(Integrating Feedback),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创造是一个过程、反馈是必要的”这一思想观念,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讨论、反思获得进步。

三是创客教育管理机构要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帮助搭建学校和企业、培训机构之间的桥梁。

美国是开展创客教育较早的国家,美国创客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美国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和政策支撑密不可分。美国推行的STEAM教育,包括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Mathematics(数学)五个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为美国创客教育的实施与推广提供了宏观背景。开展创客活动,材料设备和政策的支撑必不可少,建议相关管理机构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支持创客空间、创客活动的持续运行。

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利于学校创客教育的开展。例如,济南市艾科瑞特培训学校是济南市从事机器人科技教育的培训机构,该机构与济南市山师附小等8所小学合作,帮助学校建立了创客空间,并提供了技术、师资等多方面的有效支持,推动了机器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因此,建议相关创客教育管理机构能帮助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进学校创客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实施。

四是创客教育课程和活动设置方面,要探索适合不同学习阶段的创客教育课程和活动,避免模式化教学。

进一步加强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尤其注重高中阶段创客教育的推进。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认知水平和发展取向,探索适合不同学习阶段创客教育开展的不同模式,设计符合不同学习阶段需求的课程和活动,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引导学生发现个人感兴趣的方面,避免模式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使创新意识能够真正深入人心。

结 语

创客教育已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不足。建议学校、教师、各相关管理机构共同努力,帮助创客教育更好发展。创客与教育的结合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教育环境复杂,创客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各方协同工作,共同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创客教育之路。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2015年度课题《发展核心素养的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编号:15YJC88004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雒亮,祝智庭. 创客空间2.0: 基于O2O架构的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5(4): 35-43.

宋述强,钟晓流,焦丽珍,李寅. 创客教育及其空间生态建设[J]. 现代教育技术,2016(1): 13-20.

Gayle Allen & Lisa Yokana. 4 steps to becoming a maker teacher[EB/OL]. http:///2014/05/4-steps-becoming-maker-teacher/,2014-05-19.

[美]克里斯・安德森. 创客: 新工业革命[M].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2.

杨现民,李冀红.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 23-33.

NMC地平线项目组. 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 3-22.

祝智庭,雒亮. 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 培植众创文化[J]. 电化教育研究,2015(7): 5-13.

杜智敏. 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

杨刚. 创客教育: 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2016(3): 8-20.

祝智庭,孙妍妍. 创客教育: 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 14-21.

郑燕林,李卢一. 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 开放教育研究,2014(12): 42-29.

[美]埃里卡・哈尔弗森,金伯利・谢里登著,陈卫东编译. 教育中的创客运动[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 3-8.

谢作如. 如何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以温州中学为例[J]. 中国信息教育技术,2014(9): 13-25.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篇7

关键词:创客教育;培养环境;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创客”身影随处可见,创客教育从做中学、创新教育、体验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等理念和思想为一体,契合广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和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客教育概述

“创客行动”是由美国兴起的鼓励人们利用身边各种材料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程序以及其他技术性资源,通过自己动手或与他人合作创造出独创性产品的一种行动,“创客行动”基于对技术的应用,面向技术类产品的生成,在当前社会技术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不断丰富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与教育者的关注。2013年以来,美国众多小学开始参与“创客行动”,将“创客行动”融入“创客教育”,将“创造的学习”视为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创造的兴趣、信心和能力,利用科技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新工具、新材料、新技巧,为每位学生提供成为真正创造者的可能。

创客教育旨在为所有中小学生提供适宜的用于创造的环境、资源、机会,特别是借助技术工具与资源,让学生能够将学习过程融入创造过程,实现基于创造的学习,在创造过程中提升学科的学习质量,尤其是提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学科的学习信心,投入基于创造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判断性思维、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客教育的发展模式

创客教育的发展主要是整合性发展、开放性发展以及专业化发展。

1.整合性发展模式

创客教育的发展是指向全面发展的全面学习,涵盖学科知识、创新与创造、自我认知、合作、有效沟通、富有责任感多个方面;学科知识要求学习者能够有效构建内容性知识,将事实性、概念性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创新与创造是学习者通过实验、实践与创造解决问题并生成全新、自主的创意;自我认知是指学习者认识到自己在知识技能以及各方面发展的学习需求,并进行自我调试,保证自己饱满的学习精神和最佳的学习状态;合作要求学习者与他人共享知识、经验交流,共同达到小组的学习目标,维持合作共赢的协同关系;有效沟通是指学习者通过不同方式有效阐述自己的观念,与他人建立联系,认真聆听他人建议,达到有效交流;责任感则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自己的责任并积极行动。

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创客教育情境下的学生致力于设计并创造某一产品,学习重心不仅仅只是知识概念的学习,更是知识的应用与研究,学习环境也由固定的教室环境教师讲解到自主创新,自主学习,而老师的工作重心也不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致力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参与创造的信心与动力;同时创客教育的发展也趋向于情境与资源的整合,创客教育情境下的学习基于真实的创造需求,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整合利用各种 技术、人力资源与工具,积极投入到学习创作中。因此,情景与资源的整合背景下创造了一种包含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独立探究与协作探究、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多种多样的学习工具与学习情境。

2.开放性发展模式

基于创造的学习本身具有开放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创造情景与资源,在参与开放、发散性思维的学习中,同时面临着与环境、他人及自身的开放性对话,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情境中要求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提取、利用或提出不同的观点和问题解决的新思路,随着创造过程的推进,对话的方式、对象、范围和深度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创客教育开放性发展要求创客教育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精心设计出适当的创客教育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情景与支持,有效开展创客教育。随着数字制造时代的发展,创客教育由原来的机器人俱乐部、手工俱乐部等带入了教师课堂,整合与各个学科的教与学,多种多样的制造技术扩展了学生的创造工具,每间教室都可以成为创客空间,在此空间可以利用技术含量或高或低的材料完成创造并获取直接经验,学习者可以自主决定参与创造项目的方式与时间。

3.专业性发展模式

创客教育起源于对课外非正式学习的关注,但其实施需要专业化的设计,随着创客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研究机构与教师开始重视创客教育实施者的专业化技能培养,ARCS动机模型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还需要系统的动机设置与激发程序以及相应的激发策略,整合学习环境。

创客教育的专业性发展需要创客教育实施者熟悉创客教育的实施原理与技巧,理性看待技术在创客教育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效设计创客教育活动,在推进创客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准备特定的工具;选择特定的工具需要特定的知识;了解创客教育背景下的教育学原理;同时要注意创客教育中的安全因素,并将创客教育融入已有的学科教学内容。

三、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现状

创客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也是较为迅猛的,早在2008年,浙江省温州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就创造了“创客空间”,而北京景山学校最早在学校建立了创客空间,并开设了一系列从小学到高中的创科课程,并将原有的机器人课程的教学资源整合,使得机器人小组的学生从竞赛压力中解脱,做一名自由的“少年创客”。创客教育已经在国内受到了足够重视,但在学校中的创客教育发展才刚刚起步,教学设计模式并不健全,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实施步骤有待完善,教学资源与教材也不够丰富;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创客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方面重新认识和转变,还要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因此,需要更多关于创客教育的人才;创客空间所需要的一定工程素材以及加工空间、工作平台等,创客空间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场地,其运营计划也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因此,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才能使中国的创客教育由中国制造 转变为中国创造。

四、创客教育未来发展模式

1.创客教育培养环境建设方案

建立多校共享的创客中心试点,降低创客空间的建立成本,学生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加强了各校之间学生和老师的合作交流。建立创客中心不能只追求昂贵的器材,而是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已有的资源,实现最有效的创客探索。

2. 教育创客人才培养模式

创客教育不仅需要对教师的培训,还要注重学生的培养,提供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创客教育的核心,了解创客教育的实施方式,将 创客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同时创客教育需要在中小学进行普及,接触工程技术,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

3.创客教育平台

创客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或课外的创客空间,而是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的资源与服务,学生和教师及社会上的创客进行交流沟通,为创新观念提供便利的环境。

目前,创客教育在国内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和实践探讨,创客教育的发展有效缓解我国应试教育的压力,展望未来,创客教育与创客活动必将在教育改革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晶晶.“创客”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5(25):268.

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篇8

创客教育是与创客、创客运动、创客文化,以及今天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客教育和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从创新中学(Learning by Inventing)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强调学科融通及力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不谋而合的。

一、现阶段的学科教育

在当今教育模式里,各个学科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老师教也只是教课本,重考试。老师利用讲的方式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来源于老师的“讲”,课下的练习也是针对课程知识而设的,缺乏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与创新的过程。在传统教育面前学生感到作业多、压力大,那么家长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家长更多的是站在一个孩子考高分,进名校的角度教育孩子,并未发现孩子的特点,开发这些特点,让孩子快乐、无压力地接受知识。

二、创客教育的发展

1.加大创客教育的建设,形成一定规模效应

现阶段,虽说已从一些如科技大赛,创新技术比赛等活动上使创客教育得以体现,但还未普及到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城市。十二届全委会议中,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就业号召,当今互联网主宰生活的一部分,创客教育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这些创业的人,从而解决就业。

2.制定课程

首先分析学生的特长爱好,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制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在制定相关课程时可采用归类整理、制定微型课程、重点课程、特色课程等方式,旨在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帮助于学生开发思维。

3.开展教师、科技中心相关人员的培训

教师可依据制定出的教学课程讨论学习,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按照教学计划有效有序地开展学习,从而解决教师懒弱涣散的现象。

4.切实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创造积极性

多形式、多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想象力,设计创造属于自己的科技项目。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仅使学习到的知识得以利用还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使知识的视野更加宽阔。

5.结合现阶段学科,互补式开展课程

现阶段教育科目种类多,大都是根据课本和相应课程目标进行课时学习的,各科目之间联系少,学生接受与运用少。依据这一现状,可以在中小学课程中加上创客教育的学习,使科目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工作,让知识不仅仅存在于课本和大脑,还应影响生活,造福社会。

6.创设相关教育机构,有效保证教育实施与发展

教育部门可根据创客教育的特色,创设相关权威机构,有效地保护和发展这一教育特色,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机构可全方面地引进教师团队,筑建有特色与时俱进的教育机构。

三、创客教育与课程研究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开始使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客教育以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被学生接受、学习

创客跨越了年龄、性别和种族,人人皆可参与。只要你有创意,愿意通过不断尝试、协作、交流将创意变成现实,并通过创客社区分享,创客会让你的想象变成现实。创客教育与课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将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转化为主动地探索与发现,从而利用创新与知识结合,更好地学习,努力地探索,发现未知的自己。

2.创客教育的发展将会影响现在的教育模式

创客的来源在于孩子们的“玩”、想象、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的媒介之中,方式多样,不局限于课本等具体的事物之中。在教育上也是多元化的,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的多方式、教学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合作化、管理的人性化。这些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将对创客教育的发展有着更好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

3.教育的发展也逐渐地影响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国家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知识人才储备的一大举措。义务教育的普及使社会不断前进,但也存在弊端。师资的缺乏,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还未得到全方位的普及,最大的缺点就是教育没有更好地结合社会发展的道路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好多媒体等互联网特色开展有特色、有创新的课程教育。创客教育的出现使现在教育有所反思和认识。结合时代特色,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有效有创新的课程,让不爱学习的孩子认识自己,接受知识,从而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困惑。对于社会来说,这一新的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形成有效地解决了人才的缺失,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提高了国家的就业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各项能力。

上一篇:不锈钢雕塑技术范文 下一篇:环境设计优秀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