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时间:2023-10-13 01:50:56

创客教育内涵

创客教育内涵篇1

通过对传统茶乐等一系列艺术资源内容进行全面认知,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传递传统茶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当前音乐艺术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传统茶乐作为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其中所包含的艺术理念,还是整个艺术发展层级,都决定了我们可以将该艺术资源与当前开展的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相融合。本文拟从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入手,结合传统茶乐的特点及内涵认知,结合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传统茶乐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

传统茶乐;民族音乐教育;影响内涵;教学理念;人文素养

对于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传统中华文化来说,茶文化就是其中内涵和关键。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传统茶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资源,其中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从客观上诠释了传统茶乐的形成过程。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缺乏教育内容与学生培养的体系化融合。民族音乐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将传统茶乐元素与民族音乐教育相融合,不仅能够优化学生教育效果,同时也能实现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1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从当前民族教育开展状况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机制,都实现了巨大创新和突破发展。但是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受教育理念,现代音乐和教学投入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整个教学活动存在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上的偏移。整个音乐教育活动存在极大偏差和不足。系统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随着现代音乐、西方音乐艺术的全面融入和体系化创新,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发展面临极大危机和压力,尽管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有着一定兴趣和热情,但是现代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和价值更为突出。学生更愿意学习和接受现代音乐和西方音乐艺术。其次,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认知意识,因此在整个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只是片面的教育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并没有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所以整个教学活动并没有实现理想教学效果。此外,尽管当前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加上教学理念进一步成熟,如今整个教育活动资源更加丰富,但是还应该客观认识到我们对整个民族音乐教育的认知并不全面,尤其是对其教育价值、教育意义和作用认识并不全面,因此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甚至连教学时间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后,民族音乐教育,实际上是将民族文化、传统音乐艺术等多项内容体系化结合的事物,但是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整体教育过于机械,内容上也存在极大局限性,尤其是缺乏引导学生认知和理解传统民族文化,因此整个民族音乐教育内容缺乏内涵底蕴做有效支撑。而在民族音乐艺术资源体系中,传统茶乐艺术作为其中融合了民族文化、传统艺术、音乐教育等多项内容相结合的艺术活动,如果能将其与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相融合,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体系化发展。

2传统茶乐的特点及内涵认知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特性的茶文化体系内容,而传统茶乐就是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知传统茶乐、学习和研究传统茶乐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全面发展。所以,需要对传统茶乐的特点及内涵进行全面准确的认知。

2.1传统茶乐的内涵分析

传统茶乐是形成与采茶活动中,体系化展现茶文化内涵、描述采茶文化事物的音乐艺术活动。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还是其体系的完善性,都有着世界上其他地区和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将茶用与祭祀和药用。而从唐朝开始,整个饮茶活动就发展成为社会大众习惯,自此之后,饮茶活动就逐渐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立特点的文化体系,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传统茶文化艺术,比如茶乐,采茶舞、茶画等等。这些艺术内容中,不仅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更展现和诠释了相关价值规范和独立情感。可以说,在整个茶乐体系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能对其中所描述的生活化元素形成全面认知。

2.2传统茶乐的具体特点分析

传统茶乐艺术形成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生活化元素内容。无论是茶乐的创作背景,还是茶乐艺术中的具体内容,都是对采茶生活的系统化反映和有效继承。因此,了解传统茶乐也是我们对传统茶文化及生产活动全面了解的具体过程。传统茶乐在产生过程中,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风格,整体表现风格较为欢快。传统茶乐是在茶农产茶、制茶过程中,以及各种集体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形式,因此无论音乐内容,还是音乐风格,都展现了人们的欢快情绪和乐观精神。这就使得整个音乐艺术极具渲染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最后,传统茶乐还是将多项元素体系化融合的集体艺术形式,传统茶乐其多产生与茶叶集中产区,这些地区大多为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所以通过传统茶乐艺术,我们还能看到其中所融入的民族文化和内涵,因此可以说,传统茶乐是民族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

3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

民族音乐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完善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优化教学内容,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人文素养。结合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学生全面培养的具体要求,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需要着重做到:首先,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时,必须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与学生培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作用。当前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不能将其价值和作用认知局限到学科学习上,尤其是随着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价值日益突出,如今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必须将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素质培养全面融合。对于当前学生培养来说,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怀,尤其是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视角来看待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其次,当前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时,其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完善,更是教学机制的创新和发展,可以说,开创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就是整个教学体系不断革新的客观表现。随着教育机制进一步优化,如今改革教学机制,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内涵已经成为整个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来开展所必须实施的内容。客观的说,民族音乐教育融入其他内容,就是丰富发展、创新突破传统教育活动的客观表现。最后,现阶段,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传统教育活动中的局限性,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单一、薄弱现状,还是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都需要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将传统音乐艺术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整个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我国文化内涵的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因此当前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必须将传统音乐内容与其相融合。

4传统茶乐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影响和价值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完善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有效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同时也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认知不断提升,如今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不仅符合传统传统文化传承要求,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如何才能优化民族音乐教育开展的形式,并实现其最大价值,就需要我们充分结合多项元素,探究传统茶乐意识对整个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影响。通过将传统茶乐艺术融入到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将有效丰富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优化该教育形式,实现音乐教学内涵到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尽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已经实现了巨大创新和发展,但是其整体教学内容中,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缺乏完善教学元素的融入,而传统茶乐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内核的集中反映,其中不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同时也是对当前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补充。客观的讲,传统茶乐也是民族音乐的一种形式和内容。结合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开展状况,可以看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缺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发展。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乐融入到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体系内容,同时也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当然,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茶乐因素能够对学生性格、学习习惯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将传统茶乐与民族音乐教育全面融合,不仅能够为传统茶乐艺术传承提供有力帮助,同时解决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压力。

5结语

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是整个艺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实现对传统民族音乐进行有效传承。但是通过对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学生具体学习效果,都并不理想。随着当前音乐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完善教育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并将完善的教学元素体系化融入到整个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传统茶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内容,如果能将其与整个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相结合,不仅能有效弥补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能够为我们有效继承传统茶乐艺术提供重要帮助。可以说,传统茶乐正是推动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任红军.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J].音乐探索,2013(2):115-118.

[2]马晓倩.论中国传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4(17):31-36.

[3]王旭华.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民族艺术,2015(12):126-131.

[4]刘志超.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J].福建茶叶,2016(4):55-58.

[5]李向京.探析采茶音乐的文化涵韵[J].人民音乐,2016(6):212-215.

创客教育内涵篇2

关键词 创客教育;创客型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022-03

1 引言

“互联网+”行动计划在2015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该计划中最受关注领域被认为是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下,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互联网+”计划为创客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创客教育在“互联网+”的有力推动下,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当然,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创客教育需要将自身的特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新形势下的新方式、新途径,从而促进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

创客型教师作为创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客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创客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大重视力度,努力探寻创客型教师培养的新模式与新途径,培养适应创客教育发展的创客型教师,以促进创客教育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2 创客教育及创客型教师

创客教育 由于创客教育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发展起步较晚,因此目前关于创课教育的内涵,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官方统一的界定。祝智庭教授等人认为,创客教育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传承了体验教育、项目学习法、创新教育、DIY理念的思想[1]。杨现民教授等人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2]。

从以上专家给出的解释,可以看出创客教育是把创客精神融入教育领域并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

创客型教师 创客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创客型师资队伍,创客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创客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创客型教师的内涵。王怀宇等专家认为,创客型师资是指服务于教育,能够利用资源将创意转换为作品并将其转换为课程的教师[3]。虽然关于创客型教师还没有一个官方的统一界定,从以上专家解释不难看出,创客型教师必须是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开展日常的创客课程,并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创客活动的专业教师。

2)创客型教师的特征。作为创客型教师,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经过仔细地分析与归纳,笔者认为创客型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客型教师必须具备的首要特征,因为意识是行动的前提,没有创新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的行为。要不满足于已有现状,对未知的东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努力寻找问题解决的答案,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性。

②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作为创客型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渊深的社会科学、边缘学科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要不断建构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当代快速发展的创客教育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③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客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向学生展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让学生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将具有创新性的意识转化为现实。

④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需要教师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紧跟时展前沿,不断学习吸收新鲜事物,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明白自己既是教学者,也是新知识的学习者。

⑤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作为创客型教师,本职工作还是教学,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是创客教师工作的根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为主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启发学生,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并将这种创造能力发挥出来,为今后学生的创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我国创客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创客教育如火如荼地发展,我国许多学校的创客型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是还有很多不足,还很难满足现有的创客教育发展需要。经过分析归纳,可以发现我国创客型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教师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在创客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教师胜任创客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如果没有这种创新意识,就很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培养和教育学生[4]。然而,现实情况是在许多学校的创客型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没有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导致创客教育的课堂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失去创客教育的意义。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在创课教育发展进程中,学校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客型师资队伍建设[5]。

这首先体现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上。学校对创客教师的考核形式单一,更多地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全方位地考核出创客教师的真实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是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许多学校对教师的相关创新缺乏奖励,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客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教学效果。

创客教育内涵篇3

[关键词] 创客文化;STEAM教育;创客教育;科技馆;非正规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1-49-5

Discussion on Maker Culture and Maker Education in Science Museum

Zhang Na

(Guangdong Science Center,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 ways of STEAM education originated from maker culture and maker education informal education context as well as in informal education context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maker culture,this thesis makes a tentative declaration of maker education concept. It is proposed that maker education in the broad sense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makerspac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n an exploration on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maker education in informal education context,particularly in science museums’makerspaces is undertaken,aiming at introducing the core of maker education in sciencemuseums’makerspaces,and getting involved in STEAM scenarios.

Keywords:Maker Culture;STEAM education;Maker Education;Science museum;Informal Education

1 创客运动--STEM教育--STEAM教育--创客教育

创客运动是一场技术和创新的革命,实现了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创客运动与儿童天性和“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能力高度契合。在创客运动推动下形成的创客文化,强调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创新潜质,为实现这一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即创客教育应运而生。作为创客运动前奏的开源运动,促使3D打印、机器人、微处理器、可穿戴计算机、电子纺织品、智能材料和新的编程语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工具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人人都可以接触到这些先进工具,甚至可以在线免费获取,并分享给他人。这种技术工具的普及促成了DIY文化的复兴,“随手可得”的新工具大大增强了创客的信心,在新工具的辅助下,创客跃跃欲试,将脑中的创意转化为手中的实物产品,满足感不言而喻。

目前创客教育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其实现路径有待探索。与创客教育概念最为接近的是堪称美国STEAM(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教育,堪称美国的“素质教育”,与创客教育相同,STEAM教育也是在创客文化中形成的。STEAM教育的前身是STEM教育,2006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公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CI)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此后美国在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其科技理工素养[1]。2011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周立大学G.Yakman将STEM教育扩充为STEAM教育,其中A包含美术、语言、人文、形体艺术等领域,不仅将教育的关注点局限于科学技术领域,更强调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STEM教育用课程项目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带入课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掌握工学或设计方法,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同时以数学和科学作为基础。STEAM教育在STEM课程的设计原则中融入了艺术,鼓励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法[2]。STEAM教育是一种可持续的,与经济和社会相适应的框架,用以转变、维持、创造和发展教育元素、项目和机构,使其包含多学科实践,以使之适应全球社会经济世界。这种框架是参与式的动手做实践,以实物为基础,外延丰富,将教育、产业、政府和社区在发展更好的公民教育这一共同点上联系起来:“科学和技术,通过工程和艺术得到诠释,且完全基于数学元素的基础上”。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同源,都是在创客文化的作用下兴起的新型教育模式。

鉴于创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初开展新项目,计划在4年内在1 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旨在培养新一代系统设计师、生产创新者。2015年9月,国家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了未来5年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在教学中融入信息化元素,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变革。比如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3]。可见,政府在学校正规教育引入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决心。

2 正规教育中的“STEM教育+创客教育”

关于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学者已做出相关探索。清华大学高云峰教授和信息通信技术(ICT)教育专家高震于2014年合作创立了群体创新空间理论(Group Innovation Space-GIS,中文名“集思”),集思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物理化学习模型,以松散群体参与创新活动为特征,提供想法到实现所需的材料、设备和设施,并具备社交功能。可持续发展的集思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给初学者设计的课程、鼓励创新的制度、丰富的项目、各类项目导师、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创新者、负责的管理者和专业设备设施操作者等要素。该理论关注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融合,提出二者的融合可以有效地实现优势互补,在该理论关照下,又设计了GIS的五级创新者养成路径(初学者--消费者--制造者--创新者--导师)和面向STEM的创客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科技制作、3D打印和三维建模、开源硬件、多元模式的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科学学院任友群教授在2015年10月16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STEAM教育论坛《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辨析》主旨报告中对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并区分了广义的创客教育(创客培养)与狭义的(数字化)创客教育之区分,并分别与STEM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对比[4]。

上述研究均致力于探究如何在学校正规教育的STEM课程中融入创客教育元素,具有将创客教育课程化的趋势,且突出强调数字化教育,忽视了STEAM教育中的“A”,即人文学科这一要素。创客教育是创客运动和创客文化冲击下,教育模式的变革。广义的创客教育,即创新素养和创客精神的培养,属于科学素养的子范畴,不仅局限于正规教育,与强调跨学科性教育的STEAM教育相比,注重学习者自身素质养成的创客教育更趋近于非正规教育建构主义的内涵。因此,对创客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应局限于学校的课程教育,而应回归创客文化的规约,在创客空间等非正规学习空间中探究创客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若将学校正规教育中上述新型教育模式表述为“STEM教育+创客教育”,那么在创客空间非正规教育环境中则可对应地表述为“创客教育+STEAM教育”,后者是科技馆、图书馆、创客空间等非正规学习环境中值得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

3 非正规教育中的“创客教育+STEAM教育”

2012年美国创客教育计划(Maker Ed)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该计划致力于支持教育者和社区,特别是服务设施欠缺的地区,促进当地年轻人体验意义丰富的创造和学习过程。从成立以来,该计划卓有成效地为年轻人制造了机会,在创造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增强创意能力,培养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领域的学习兴趣。以“每个孩子都是创客”为愿景,该计划以课程或项目的形式对美国青年人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5年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开发了麦穗创客教育(MESIS),以针对性的教育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自然、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创客的创新能力、数理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探索针对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创客教学特征,开发匹配的教学模式、特色课程、教学工具以及配套服务系统。麦穗创客教育学年课程体系包括机械总动员、电子入门、软件入门、足球车、让小车动起来、智慧生活、音乐摄影、机械臂机器人等[5]。

可见,在非正规教育机构,创客教育也常常伴随与之同源的STEAM教育,复合形成“创客教育+STEAM教育”模式。究其缘由,创客教育强调的创新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创新式的学习思维能力,但能力的培养无法脱离基础知识的学习。创客教育可谓是一种基于基础学科知识的创新能力培养,离开具体的学科背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非正规教育机构中的创客教育应是基于STEAM情境的创客教育。在日前召开的创客教育培养促进计划会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李象益认为,创客教育应摆脱培训色彩,让学生创造自己的问题,探索找到自己的答案[6]。

从2007年第一台开源桌面3D打印机RepRap问世开始,创客运动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3D打印机制造商MakerBot诞生,激励着整整一代的创客,为其打开了桌面制造的新时代,其影响力堪比30多年前第一台个人电脑带给人们的冲击[7]。3D打印机成了创客空间的标配设备,是世界各地制汇节(Maker Faire)的重头戏。不少科技馆也抓住了3D打印这一创客标志性设备,将3D打印引入展厅、工作坊、开放性实验室等空间中进行展示或开展教育活动。

中科馆在展厅里引入了3D打印设备,开展“3D模型设计与打印”创客教育活动。利用科技馆现有的3D打印机,带领观众设计并打印出自己的创意模型。由于3D打印过程较慢,该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在30分钟左右。在辅导员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后,主要的时间交给观众进行3D模型的设计与打印。主要是通过向观众介绍如何使用3D模型制作软件Meshmixer与3D打印软件UP,了解三维模型的设计过程与打印过程。最后让观众自己发挥创意,利用Meshmixer的模型库进行拼接、改进、设计属于自己的模型并最终打印出来[8]。

上海科技馆设计师摇篮展区的“3D打印世界”展项运用现代展示设计理念,并融合了最新3D打印、三维立体扫描、多媒体互动展示等技术,展现了从实物信息采集、3D模型设计到快速3D打印成型的全过程,让观众在近距离感受3D打印技术神奇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个性化纪念品制作所带来的乐趣。除了在打印区可清晰观看两台不同成型技术和材料的3D打印机打印过程外,还可以在三维扫描区通过工作人员对实物扫描的操作演示,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模型。“3D打印世界”分成三维扫描区、3D互动建模区、3D打印体验区和3D打印产品陈列区四个区域,在占地不足1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展示了3D打印技术的各个方面,运用实物陈列、图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对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发展趋势及全新应用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9]。

4 创客教育概念探析

在创客运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地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上千家创客空间,特别是在中国,从2011年国内第一家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成立以来,创客空间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经过概念的升级,诞生了众创空间这一概念,整合了已有的创客空间和类创客空间。这些新成立的创客空间大多建立在高校、图书馆、科技馆等政府公益机构之中,依托母体的教育资源和聚合平台,开展创客活动。目前阶段这些创客空间虽已建立,但如何在其中开展卓有成效的创客活动,建立健全的机制,激发创客的热情,促进创客作品的市场化输出,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立在公益性机构中的创客空间中开展活动,要考虑到母体的教育职能,无论是学校的正规教育,还是图书馆、科技馆的非正规教育,创客空间都需要与之协调,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这些都促成了在当前如火如荼的创客运动对创客教育的需求。

《Make》杂志创始人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将创客分为了零―创客,创客―创客,和创客―市场三阶段。零―创客:创客的起点千差万别。但都有共通之处,他们受灵感的驱使,产生从购买产品到动手真正制作产品的冲动。从零到创客,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学习必要技能和获得生产制造的必要方法。创客―创客:这一阶段的一大特点是相互协作和接触其他创客专家。在这一阶段,创客同样为现有平台做出了贡献。此阶段强大的驱动力在于技术革新和自我表达和创造欲。创新和与他人分享的欲望催化了创客-创客的交流和知识技能的流动。创客―市场:从工作坊到数字化群体,发明创新的浪潮源源不断,知识由此流动并聚集。一些发明和创造可以吸引更加广泛的受众,这些杰出的作品从众多创客产品中脱颖而出,赢得商机。尽管大部分创客创造产品的初衷并不含有商业动机,但少数转化为商品的创客作品影响力也不容小觑[10]。

本文认为广义的创客教育就是在创客发展的上述三环节中给创客以帮助与指导,开展创客培养工作,促成创客的自我养成:在零―创客这一阶段,培育潜在创客,开展创客挖掘,在创客―创客阶段,提供去中心化的创客交流平台,开展创客培养,在创客―市场阶段,在众创空间生态链中帮助创客产品从创客空间顺利进入下一加速器环节,对创客产品成果进行筛选和加速转化。由此可见,创客空间的内核是创客教育,要彻底、充分地实现上述三环节的创客教育目标,单一的创客空间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更大的资源聚合平台,并将创客空间升级为包含多种形式的孵化器、加速器的众创空间平台。

5 广东国际创客中心对广义创客教育的探索

2015年广东科学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了首个省级国际创客中心――广东国际创客中心,落户广东科学中心,立足广州大学城的科技人才资源,依托中国科学院和区域产业需要,进一步延伸广东科学中心的平台服务功能,共同建设“创客发掘工程”“创客苗圃工程”“成果转化加速器工程”和“互联网+工程”的线上线下一体的创客生态四大体系,大力推进教育与创业引导、创新与产业结合、加速成果转化[11]。

其中“创客发掘工程”“创客苗圃工程”“成果转化加速器工程”有力地展示了广义创客教育在零―创客,创客―创客,创客―市场三个成长阶段中给予创客的指导与帮助,不仅落实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还践行了广义的创客教育,并且融入了STEAM的情境,形成了面向STEAM的广义创客教育格局,这三个子工程的内涵如下:

5.1 创客发掘工程

面向广州大学城的学生,通过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生态创客孵化基地,秉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采取教育、交流、支撑、孵化一体的创客教育模式,培养引导,使潜在创客建立学习兴趣,通过创客空间、创客课程教育,向广大学生普及创客知识,推广创客文化,并通过开源硬件等创客工具和产品的系列入门课程,使广大学生具备创客的基本技术技能,养成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协作意识和分享精神,最终激发创意实现,解决实际问题。

5.2 创客苗圃工程

对于怀揣创新思想、项目的创客们,通过“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全程孵化链条,打造成为集“创客服务、孵化器、产研对接”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创客服务平台。执行严格的准入门槛,通过项目路演、专家评审等方式选拔优秀大学生、草根创业人士和创业团队进入,为其提供免费的办公空间、工作设施和网络设施;提供项目的发展前景评估;为创业者提供从创客教育、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本融合、孵化加速服务等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

5.3 成果转化加速工程

创客中心计划与企业共同建设各类主题创客营,如:为充分推动创客创新思维、学习和实践,拟与英特尔等知名芯片公司积极合作开展创客创新支持,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力量与英特尔公司完善的硬件生态以及国际影响力,共同在创客研发材料支持、创新课程、创业指导等方面为硬件创新创客提供完备的支撑,面向创客业界启动招生;为推进中国科学院的先进技术向生活、艺术的转化,进一步促进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拟与珠宝、艺术、礼品等产业,共同面向艺术领域的创客提供艺术辅导、创意交流、创业支持,积极开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互动等领域内科技与艺术结合项目的策划和落实工作。与众筹平台合作,实现创客项目从创意期到孵化期、上市期的无缝结合,以网上网下市场销售、虚拟孵化和战略投资,推动相关创新产业的发展。

6 结论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不仅适用于学校正规教育,也适用于科技馆的非正规教育。把与创客教育同样诞生于创客文化的STEAM教育作为参照系,可以更好地把握创客教育的内涵。通过概念的比较与辨析可见两种教育模式联系密切,且互为补充。“创客教育+STEAM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环境下理想的教育模式。广义的创客教育是科技馆等非正规教育机构创客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等科技场馆已对创客教育进行了尝试,广东科学中心建立的众创空间打破了科技馆通过展项和科普教育活动等传统的科技传播方式,不仅局限于科技馆单一主体,更联合了具有创客教育经验的中国科学院创客学院,为科技馆的众创空间嵌入了创客教育的强大内核,其下设的三个子工程有力地印证了广义创客教育的内涵,并融入了STEAM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的情境,对科技馆创客空间中的创客教育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侯威.美国竞争力计划――布什政府科研与教育发展新蓝图[J].世界教育信息,2006(5):7-8、61.

[2] Jolly,Anne.“STEM vs.STEAM: Do the Arts Belong?”.Education Week: Teacher.March,2015.

[3]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J].中国远程教育,2015(9):50.

[4] 任友群.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辨析[A].第三届全国中小学STEAM教育论坛,2015-10-16.

[5] 麦穗创客教育宣传[EB/OL].2015-7.

[6] 董鲁皖龙.创客教育应摆脱培训色彩[N].中国教育报,2015-12-15.

[7] 克里斯・安德森.萧潇译.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8] 唐剑波,李沫,赵荃.科技馆展厅内的创客教育尝试[A].中国科普研究所、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全球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普研究所、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5(6).

[9] 上海科技馆设“3D打印世界”[EB/OL].中国3D打印门户网http://.cn/news/show.php?itemid=1392013-09-18.

[10] Anderson,Chris. 20 Years of Wired: Maker Movement [J]. Wired Magazine. May 2, 2013.

创客教育内涵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 资源内涵 德育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文明活动过程中遗存的各种文明印记。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类自身文明发展规律的研究。各国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从未间断,并且形成了一个跨多学科的研究体系。

一、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

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丰富,本文主要从含义,内容和特征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1.历史文化资源的含义

这一概念的界定,各学者持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郑冬生指出,“所谓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存。”郑汕、赵康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以文化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纪录,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社会文明的结晶”。

金一的《文学观》里有:“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歷史上,多不过三四人。”这里的“历史”指得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而“文化”,词典里的含义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不相信,汉朝对待匈奴的诚意,看不起长安文化。”中“文化”就是此意。“资源”则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等的来源。叶剑英的词《浣溪沙?登大兴安岭》中:“伐后更生延百岁,祖先遗树值千年。资源利用慎材艰。”中的“资源”就作此解释。由此,我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对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的内容

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资源。物质文明是人们在征服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人类社会的同时产生的能够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财富。

3.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

(1)时代性

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程,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人文资源。它的各个细胞无不铭刻着历史的痕迹和时代的烙印。

(2)唯一性

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决定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历史材料、历史文化内涵、历史地位作用是不可再生的 ,无可替代的。因此,它具有唯一性。人类社会虽然已经历经几百万年,但是没有哪个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是相同的,所以历史文化资源有明显的唯一性。

(3)客观性

历史文化资源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一种客观资源。不论是文物古迹还是人文精神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依托我们的意识而改变的客观存在,是无法更改和麽灭的。如:日本侵华战争,不论日本政府是更改教科书,还是试图掩饰罪状,都无法改变1937年日本侵华的事实,因为历史留下的印记是无法抹去的,它已经留下了历史证据和历史记忆。

(4)复合型

历史文化资源是物质实体和精神内涵二者的复合体。历史文化资源既有博物馆、历史古迹等物质实体,也有历史事件、人物精神等精神内涵,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体。历史古迹是历史事件所遗留下来的物质实体,而历史事件依托历史古迹等实体展现出来。历史文化资源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内涵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5)统一性

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和文化的统一体。它既包含历史资源也包含文化资源,它是二者的融合,也是历史和文化的完美组合。

(6)价值性

历史文化资源的物质实体即给予了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实物载体,又给予了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源泉,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而历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更是人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改造自己的一面镜子,它给人类教训、经验、理念、精神等等反映人类心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发展的指路明灯。

当今世界,唯有中国享有从远古到今天不曾间断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经济开发价值与文化教育价值,这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但是,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具体。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

1.理论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是实施德育的思想依据。历史文化资源留给我们诸多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理念,是我们实施德育的有力思想依据。它是以人的本性为根本出发点,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使人的自由个性得以高扬,尊重人的各种本性需要,使人的独立意识得以确立的一种德育理念。我们党十七大提出的“以人为本”就是源于这种理念。

2.实践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是实施德育的实体依托。“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并非指不说话来教,而是指教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同时要使“不言之教”透出一种难以抵抗的威力,就要用实事来让人信服。而历史文化资源恰恰能做到这一点。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因此,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客观事物。青少年“情感参与”的深度、广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青少年对德育不一定能“情感参与”,但对一个鲜活的具体形象就能轻而易举地“情感投入”。这是因为青少年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同时,德育教材限于容量,只能以大量的文字出现。因此,历史文化资源充当了为青少年提供形象化德育素材的重要角色。历史文化资源中拥有丰富的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人物精神等具有鲜明形象的德育载体,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同时,历史文化资源还为青少年提供了德育的情境,使青少年借助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将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从而外化为相似情境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使德育在青少年身上完成由理论意识到实践行为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社科联课题组.论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特色和价值 [j].学术探索,2004,(08).

[2]刘艳平.三峡地区乡土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 [d].华中师范大学,2005.5.

[3]张文建.让历史教育走向广阔天地——兼论旅游的历史教育功能[j].探索与争鸣,2004,(04).

创客教育内涵篇5

[论文摘要]涵化分析注重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深远的效果,为社会中的不同成员提供一个环境,为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共识”性的解释,为高校隐性德育提供新的视角。

结构功能学派德里本与阿普尔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他们认为:“在隐性课程上不仅应从宏观上注意到学习者身心特征之外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注意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技能,以及学习目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隐性课程已经为一些课程专家所倡导,提出从多层次进行隐性德育课程设计,注重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传播学领域 ,涵化分析理论强调通过对事件的涵化,进行价值传播,使受众受到一种长期的影响效果。培养理论关心媒介(尤其是电视)灌输与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社会各阶层的人一套同质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媒介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解释。可以说,涵化分析理论为高校隐性德育的设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一、涵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涵化是在不同文化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间相互适应、借用,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文化变迁或部分渗透,它是异文化间横向影响的过程。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首创的涵化分析(Culti.ration Analysis)理论,是大众传播中的一种效果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一个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涵化分析的理论核心是: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 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从本质上说 ,涵化是社会现存制度的巩固和维持。正如斯坦利 ·J·巴伦所提到的一样“电视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稳定社会模式。就是说现存文化的力量关系是通过电视内容来进行巩固和维持的。” “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 生密切的关系”E3](ta24):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与主观现实。涵化可以借用这三种意义上的“现实”来实现:一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即客观性现实;二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加工,实现信息涵化,即象征性现实;三是通过媒介将象征性现实传给受众 ,以达到受众对象征性现实的“共识”。涵化的过程即把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的一个过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看成是传播活动。教育是关于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五 w”模式包括的要素是: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传播内容)、媒介(传播渠道)、反馈。结合“五 w”模式,对高校德育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

其一,从传播者来看,涵化分析的传者是新闻媒体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属于某一机构的群体;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等院校从事高校德育的工作群体(包括教学科研和专职辅导的教师)。

其二,从研究的受众来看,涵化分析是研究不同背景、性格各异的大众的一种效果理论;高校德育的对象是有背景差异、观念差别的大学生群体。

其三,从传播内容来看,涵化分析研究的内容是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象征性事件;高校德育的内容也是来源于客观社会现实事件,却又经过高校德育工作者选择加工,或是概括深化的内容。其四,从传播渠道来看,涵化分析表明了丰富的视听和对新闻的“包装”能促进受众获得对主流的趋同的“共识”;高校德育也可以利用各种载体、多种手段来引导主流,促进学生社会化。最后,从传播的反馈来看,涵化分析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当今隐性德育课程已居于德育课程的核心地位,将更加注重德育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涵化分析的研究成果与高校德育具有互通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要坚持主流价值观教育,又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涵化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对各种事件进行合理的涵化,并针对受众进行一种价值传播,以达到对社会主流的共识。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和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在制度的“文化武器”[2](P396)。从涵化分析的目的来看,其要达成的是一种“共识”;从价值导向看,涵化分析引导的是“主流价值”;从涵化分析的影响方式来看,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这种隐性的、价值主导的影响为高校隐性德育设计提供借鉴。

二、涵化分析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在涵化分析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象征性的现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的犯罪等现象,象征性现实将社会现象加以夸大,实现对受众的影响。在高校隐性德育中,涵化分析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源于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将社会现实“包装”成怎样的象征性现实而展示、影响大学生的。

一方面,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今高校德育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认知结构,使得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更能接近象征性的现实,在理解和建构象征性现实中很好地形成“共识”。只有与大学生经历相似或者重叠的那部分象征性现实,才能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大学生认可象征性现实,形成“共识”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德育的社会现实来源和象征性现实要有真实的联系,但是两者却不能完全等同,不是对所谓的社会基准生搬硬套。象征性现实是经过“包装”后的社会现实,是夸大后的社会现实,与社会现实存在差别,要实现主流价值观导向,就必须使象征性现实高于社会现实,让大学生勤于探索勇于追求。

三、涵化分析在高校隐性德育中的运用探索

格伯纳认为,社会结构和媒介内容的关系的核心在于:文化变迁起源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讯息生产,这种大众产品快速分配后,创造出新的符号环境系统,它的作用是帮助决策和指导有效的社会行为。将涵化分析运用到高校隐性德育中,就是要注重德育内容的选择、设计以及考虑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所达成的“共识”。无论多么重大的事件和问题,不经过电视报道就难以被人们作为“社会现实”所认知;反之,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经过电视媒介的大肆渲染,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重大 事件”[2](P397)。因此,合理利用涵化分析理论,优化高校隐性德育设计,是一个新的尝试。

(一)高校隐性德育中信息的选择。格伯纳认为,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的所谓“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性”,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而“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性”是以社会的现实事件为基础的,也只有如此才能为受众所认可,并产生共鸣。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自身已经拥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判断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影响对社会基准的认识。所以,要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使大 学生能够在贴近其实际的德育中,逐渐深化对主流价值观的认识,就必须选择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客观社会现实作为高校德育的基础。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选择客观社会现实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社会现实的主导性事件为主,如职业人的勤劳与敬业等。二是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如学生身边的帮助他人等利他性事件。三是坚持正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既要以倡导主流为主,但是也要揭示非主流的现实社会事件。高校德育工作者参照这些原则进行客观社会现实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其 自身的判断能力的考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掌握丰富、科学的理论知识,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理论上寻求支撑,如有关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技术和符号学等的相关理论,并在现实社会事件的选择上,参照上述几个原则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合宜的选择。在实践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运用科学的技术对社会事件和大学生之间的关联性做测量研究,如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开展高校德育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二)高校隐性德育中信息的涵化。在涵化分析中,对客观性现实进行涵化,是将已经选择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选择加工,并通过符号传递给受众。高校隐性德育要实现对大学生的涵化,基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客观性现实的涵化。客观性现实都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和他们亲眼目睹的,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将客观性现实涵化为象征性现实,以符号的形式传播给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基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实际的教育要求和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对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一定的理论深化和精神升华。一方面,对正面的现实事件进行合理的“包装”和一定的深化,在可能的范围内夸大其积极影响,以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对负面的现实事件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揭示其不良影响,控制不良影响的扩散。实现客观性现实到象征性现实的转化,力求做到三个层面:一是主题层面的处理,即在运用客观的现实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为大学生对现实事件的理解提供解释,从而深化教育主题。二是语言层面的处理,即用合理的,合乎大学生心理习惯的言语和符号来表征现实社会事件,这主要是对社会事件的表征要结合大学生所处的学习情境来进行,并且有助于他们理解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意义与体验。三是技术层面的处理,即运用现代传播技术等对客观性现实进行处理,形成有利于高校德育的象征性现实。

(三)高校隐性德育中受众的涵化。根据格伯纳的研究,贴近受众已有经历与象征性现实有较大的关联性,通过丰富的视听手段,受众认可象征性现实,产生共鸣,使受众对象征性现实形成 “共识”。当今社会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多,信息获取方式也实现了多样化。传统的德育传播手段、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象征性现实到形成“共识”的转化要求了。在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象征性现实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形成“共识”,关键在于采取多样性的德育传播手段和多种的方式。

根据一般的德育课程研究者的观点,显性德育课程主要是指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的德育课程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显性德育课程中要运用各种手段通过信息传播价值。价值传播属于隐性的层面要提高其成效,就要发挥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作用通过丰富的传播手段,在显性德育中渗透价值的传播。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课堂教学相关信息的发送、接受与流通起着重要的管理和监控作用。因此,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才干,合理运用各种各样的传播手段,丰富的视听材料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传播语言的生动性,包括重视肢体语言等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提高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涵化分析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渗透作用。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运用涵化分析的理论并非过于强调隐性德育课程运用其理论的重要性,而是在于涵化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潜移默化、主流价值观影响的特征。因此,在高校德育中,综合考虑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个方面,从整体上进行涵化分析,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李正良.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创客教育内涵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体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自2013年末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来,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由此可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和历史主体的社会,其主体性建设与培养塑造问题,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与实践的漫途中是尤为重要的义题。在这一过程中,要承认人的主体性并且彰显人的主体性、充分有效地调动每一位个体的主体性,实现个体主体性与集体主体性①。

党中央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对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好地渗入高校课堂,促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把握理解,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化方式进行不断探索。

一、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体主体化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完善,主体精神以及主体意识不断提高,促进了主体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社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难免产生主体发展的异化现象,如人的主体性的片面发展引发了严重的反主体性后果,使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遭到威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体性的片面发展导致个人主义的泛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体性的片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我中心和唯我论。此外,主体性的片面发展还导致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和目的理性、价值理性的日渐萎缩②。因此避免主体异化的发生,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之一,也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客体的主体化,让主体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转化为主体的素质或能力,进而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体主体化的理论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深入到青年思想中实现客体主体化,源于价值观具有主体特征。一方面价值观主体性表现为物趋近人,主体具有创造性。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时间基础上同客体确立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价值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价值观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的辩证统一上。价值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时间的活动,人的因素占主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价值指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以客体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课题满足的效益关系③。

价值实现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这个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客体主体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需要具备主体的需要的现实性和客体满足主体的可能性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价值转向观念并深刻影响青年,只用了宏观、概括的24个字进行阐述,对于大学生对此理解也许各有不同、深浅不一,因此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体主体化实现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客体,要满足主体的需要,从效用关系角度看,应采取两种途径,即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运用接受途径应把握如下方面:一是认清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的双向互动作用。二是要把握接受主体的需要与驱动之间的关系。目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体主体化渠道有以下几种:

1.高校教师积极进行理论宣传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应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进行理论宣传。现阶段校园里有众多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普遍易懂。通过书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中去,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会推进着主体与客体的完整的全面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引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答疑解惑层面上。

通过高校教师积极地理论宣传,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进而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体主体化。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加强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度和效度的判别分析,调整改革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中的漏洞与缝隙,不断提升大学生认同的效率与质量⑤。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三进”效果

在价值多元的新形势下,构建共同价值,成价值共识,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高校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课堂、带进校园。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授课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以古论今,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热点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教育与理论传授。用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更关键的在于知行统一,做到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一百年来探索中国独立与富强的历史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师在这一引领过程中,优化“四进”效果,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关键环节。

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四进过程中发挥最优效果,高校思政教师要在课堂上讲清、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培养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深刻领会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处理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3.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团体文化建设

传统与时代紧密相连,当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校园,使其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要把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团体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价值观育人”的浓厚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在与学生课下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以情感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学生主体可以树立更高的责任和追求,从优秀走向卓越,思想政治教师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点,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⑥。

中国走向世界需要树立国家立场以及强大的国家自信,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铺垫与涵养。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体主体化,有利于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为加强青年主体对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为未来个体更好地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高校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积极引导年轻一代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中华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注解

① 张彦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页。

② 同上,第4页。

③ 林岳新著,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第5页

④ 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⑤ 钱昌照:《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蕴与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期。

创客教育内涵篇7

关键词:大学文化;载体;内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03-02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而能够长久保持不衰,这与其文化有很大关系,即大学文化。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1]。研究大学文化,首先要对文化的概念有一个较为精确的把握,但关于文化的定义迄今为止有几百个,关于大学文化的界定和科学内涵的阐述目前理论界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对大学文化的界定,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从文化学、大学的基本职能、分类学、组织属性等角度;关于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则有“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五分说”和“多分说”等观点[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以知识和学科设置为基础,融合多种文化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社会文化。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一词由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教授提出,最初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所谓“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独有的、能够满足大学可持续竞争的核心文化能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力。大学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独特组织,其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在现代教育中,大学在引领经济发展、整合文化、创新思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复合功能正日益得到加强。大学文化关系到大学的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大学核心竞争力,对大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进、引领和提升作用。大学核心竞争力要素由三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核心层,如文化力、个性魅力和创造力;第二层次为行为层,如大学资源、目标、制度等;第三层次为物质层次,包括大学的“产品”和服务、大学环境等[3]。

二、大学文化载体的内涵及构成

(一)大学文化载体的内涵

对于大学文化内涵的认识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认同大学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也具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内涵,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所谓大学文化载体,是指大学文化的承担者用外在表现形式和形态,能够表达、传递和被感知的客观存在,是连接大学文化的价值内涵与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大学文化不等同于其载体,但它不能离开载体而存在,大学文化通过其载体把自己的价值内涵传达给客体,客体通过大学文化载体认识、理解和内化大学文化。

(二)大学文化载体的构成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师生产生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不仅有载体,也有自己的构成要素。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把大学文化的价值内涵表达、传递给客体,根据表达、传递的方式和大学文化载体存在的方式,可把大学文化载体分为:(1)文字和语言载体。包括书籍、字(书法)画,语言包括言语、音乐等,也包含学校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2)环境设施载体。校园规划布局、校园自然环境、各种教学设备和活动设施等。(3)行为文化载体。如师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课堂的行为情况和文化体育活动等。(4)组织设施载体。指大学中存在的各种组织机构。(5)大众传媒载体。如大学的报纸、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6)形象文化载体。包括大学的校史、校训、校徽、校歌、特有的文化活动和仪式、学风、校风。

三、大学文化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字和语言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文字和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石,是文化繁荣、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第一个载体,语言和文字在大学文化载体建设中却难以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各大高校都建立了语言文字办公室或工作委员会机构,大部分高校还建立了语言文字网,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更多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监督。教师和学生对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和执行的力度不强。此外,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冲击,用字差错、用词差错和表达差错等现象更加突出。

(二)环境设施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各地高校的环境设施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校园的“硬件”环境投入仍显不足。校园文化景观、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会展场所、教学用房、食堂、宿舍等无法满足师生的需要。特别是文化活动场所,随着学生社团数量的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不断丰富,活动场所环境欠佳、设备陈旧、空间有限等问题在一些大学比较突出,制约了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大学文化建设的开展。

(三)行为文化载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育社会适用性人才成为共识,各个大学都开展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主题活动。但行为文化载体建设中的不足仍比较突出:首先,校园文化活动类型、质量、数量与学生期望存在差距;其次,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程度不高,一方面保持经常参与的人数较少,另一方面硕士生、博士生参与度明显低于本科生。最后,校园文化活动的措施保障不健全,集中体现在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的缺乏。

(四)大众传媒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众传媒在当代影响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借助大众传媒,大学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社会知识,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提高实践能力,成为大学文化的积极参与者。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大众文化带来的文化衰退、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色情和报刊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等。如何发挥媒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与探索。

(五)形象文化载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特色人文景观和校史、校训、校徽、校歌等对于高校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是一笔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4]。许多著名大学将特色人文景观和校史、校训、校徽、校歌等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时俱进,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但多数大学不具有自己特有的人文景观,对校歌、校训、校徽等的建设重视或宣传不够,许多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都不知或不清楚母校校歌、校训、校徽等现象较为突出。

四、大学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

(一)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载体建设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造、传播、保存文化的基本手段。首先,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语言文字工作规范的重要意义,制定语言文字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其次,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最后,要落实载体,丰富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促进语言文字工作,师生坚持用字、用语规范。

(二)加强大学文化软硬件载体建设

硬件建设除加大对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学生活动场所等硬件外,还包括建设有自身特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注重山、水、园、林、路的搭配,并将其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达到和谐统一[5]。软件建设要加强对学校精神内涵的提炼和展示,如校史、校训、校徽、校歌等;通过学风、校风建设,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三)加强行为文化载体建设

行为文化载体最能直观、形象展现大学文化。加强行为文化载体建设,首先,要注重文化活动开展的种类、质量和数量。文化活动数量要满足学生需求,同时在种类上具有丰富性,在质量上体现高水平,与大学培养目标一致,最大程度地吸引各方面学生的参与。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对活动的宣传,增强学生的认同感;通过活动质量的提高和创新形式的开展,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开展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本、硕、博学生的参与度。最后,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提供需要的活动场所、器具和经费,建立健全相关配套设施。

(四)加强对大众传媒载体的建设和引导

21世纪是媒体爆炸的时代,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辟了新的渠道,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大众传媒在大学的建设,如创建高水平的校报、学刊等,特别是网络阵地的建设。高校是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前沿,传统的校园文化利用网络能够提高校园文化的传播速度,扩大影响力,实现校园文化向虚拟空间的延伸。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虚拟空间,就要加强校园文化网络阵地建设[6]。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坚持正确的导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2008-03-26.

[2]张建新,董云川.大学文化研究评述及探究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3]张明.大学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J].职教论坛,2009,(S1).

[4]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文教资料,2006,(5).

[5]王红峰.基于育人视角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创客教育内涵篇8

关键词:南洋风格 南洋风情 形象 东方元素 精神

一、绪论

新加坡美术发展具有微妙的历史与文化因素,源自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的影响,使新加坡美术具有了东西方文化哲学的思想内涵。新加坡的文化基石源自南洋原住民美术元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进程中逐渐酝酿了具有东南亚色彩的南洋风情形象,此形象在往后中国画家南来写生及交流中,孕育了具有南洋色彩的新加坡绘画风格。

南洋朴实的民风、婀娜多姿的人物形象,构建了具有民族精神的南洋乡土绘画,东方艺术的理念与精神元素更激起了华人画家的爱国精神,以及对中华文化情操与美术教育的热衷。厦门美术教育家林学大在1938年创立了东南亚第一所艺术学院――南洋美术专科学校(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南洋美专(现为南洋艺术学院),成为当时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美术教育的重要学府,为当时南洋地区培育了很多美术人才,被誉为新马艺术家的摇篮。新加坡美术发展与教育基石源自南洋风情的内涵与元素,并形成“南洋风格”绘画的精神源泉,南洋绘画元素的探索与研究,以刘抗、钟泗宾、陈文希、陈宗瑞、张荔英、叶之威等为代表。

二、南洋风情与中华情结

移民的文化历史背景致使新加坡美术发展呈现多元性,构建了极微妙的历史与生活元素,而新加坡则承袭了两大文明的精神与内涵。同时东南亚原住民文化因客观因素演变,形成具热带情调的南洋风情,而具有东南亚色彩的生活习俗,酝酿了南洋风情形象。此形象在往后的美术交流中孕育了“南洋风格”绘画基础,以及20世纪五十年代新加坡画家的南洋风情写生佳话。华人画家陈宗瑞、陈文希、刘抗、钟泗宾等,陶醉于对南洋风情的描绘,发展了具有南洋特色的东南亚典型绘画形式,构建了南洋地区特有的绘画风格,称为“南洋风格”绘画(Nanyang Style)。

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自1919年起多次拜访新加坡,完成了许多伟大的绘画创作,响应救国抗日的号召,卖画筹款为中国的抗日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徐悲鸿在南洋写生期间沉醉于南洋岛国的风土民情,缔结了南洋情结,对南洋乡土的热爱,成为往后文人雅士对南洋文化的论述话题。

来自厦门美术专科学校的林学大,在集美校友会的协助下创办南洋美专,成为厦门美专的海外延续,这在当时被视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向海外延伸的表征。

林学大对新加坡美术教育的影响深远,其对美术的热爱形成一股探索南洋美术精神形象与内涵的浪潮,是中国传统儒道学说在南洋的释蕴,此文化精神孕育了南洋的美术教育及艺术发展。林学大的艺术执着与中华情结,促使多位华人艺术家拜访新加坡,南洋美专成为当时海外艺术家到访南洋的重要聚点,从抗战救国到改革开放,多位中国绘画大师先后在南洋美专执教及讲座,徐悲鸿、刘海粟、程十发、黄胄、王乃壮、范曾、尹积昌、吴冠中、方力钧等对南洋美专及新加坡美术的交流影响深远。此乃实际意义上的全面性艺术互动,是东方元素的延伸。

三、新加坡美术发展与东方元素的释蕴

东西文化与南洋元素的影响致使新加坡美术发展呈多元性,西方美学理论框架逐渐形成,推动东方精神内涵诉求应运而生。在多元民族及宗教社会,这种思想哲学更体现出其包容性,因此“南洋风格”绘画的东方元素思想观与中国五千年文化浩瀚一致,体现了其博大与永恒。南洋美术的精神内涵除了原有南洋“土生”元素外,东方精神哲学理念的隐喻,也是“南洋风格”绘画的重要元素,此元素乃东方哲学思想的延伸。“南洋风格”绘画深受中国传统“道”学说的核心思想的影响,其思想构建源自事物的基础原创性,不受外界时空与潮流的影响,是朴实的纯真精神。因此,“道”的精神哲学是研究“南洋风格”美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指引。从“道”的精神哲学理念基础为起点,以宇宙自然的循环作息,天地与人的自然关系,对客观事物演变以自然的形态释蕴,探讨艺术向度与美术格局。

中国元素的形成蕴含于每一个华人的生活作息中,中国哲学思想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化,在华人移民社会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理念,形成华人在异乡生活求存的精神源泉。南洋画派的形成,南洋风情的存在,“南洋风格”绘画的构建,基本上出自于同一个哲学概念,因此新加坡美术的发展与形成是“南洋风格”绘画的升华,源自东方元素的圆融作用。

“南洋风格”绘画是南洋地区美术在多元种族文化背景与东方元素的融合作用的成果,其理念体现了早期华人移民对祖国文化的追求。在探索归属感的艰辛历程中,内心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对立与磨合,形成了南洋美术的基石,形成本土文化的雏形,此过程具有客观环境与主观环境因素的互动。在战后脱离殖民地统治的南洋社会中,政治及宗教种族的敏感性更进一步催化了东方元素与南洋原始文化的融合。“南洋风格”绘画与美术的本土化色彩更显出其重要性,具有新加坡美术和马来西亚美术的理念风格的产生,足见东方元素释蕴影响的深远。

四、结语

南洋风土民情对新加坡美术发展的基础构建有重要的意义,“南洋风格”绘画的构建与形成孕育了新加坡美术发展框架。东西文化与南洋元素的影响致使新加坡美术发展形成多元性,中国哲学思想及南洋伊斯兰教文化释蕴了新加坡美术的精神源泉,传统价值观及儒道精神形成新加坡美术与教育发展的思想内涵。在多元民族及宗教的社会,这种思想哲学更体现出其包容性,因此“南洋风格”绘画的东方元素思想观与中国浩瀚的五千年文化相一致,体现了博大与永恒。

南洋美专在抗战的背景下成立,表现出林学大对艺术的执着,及中华情结与民族精神在新加坡的延伸。对于日军的侵略行径,林学大深感痛恨,对于新加坡的沦陷,南洋美专的停课,虽无奈但仍下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体现出林学大的执着与认真,这种精神源自中国五千年的传统价值观,是儒道精神与内涵的延续。

中国美院之一的四川美术学院在抗战时期成立,当时四川是抗战的大后方,创校时期徐悲鸿奔走各方。四川美院与南洋艺术学院有着共同的历史因素及时代背景,中国艺术大师徐悲鸿劳于奔波,穿梭于中国与新加坡两地,为艺术与抗战树立了精神楷模,这是中华文化与精神的延伸,同样也是“南洋风格”绘画及新加坡美术东方元素的一种体现。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南洋艺术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钟瑜.南洋美术系列之三:南洋美术之父――林学大.南洋美术.总25期.

上一篇:民事纠纷法律程序范文 下一篇:市场调节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