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5:12

科技创新的对策

科技创新的对策篇1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现代的科技竞争是立足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市场、资源、人才、信息、政策等诸多因素,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

创新概念最早由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过程。创新最初并不是科学或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概念。因此科技创新不是仅仅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作为标准,而需要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断标准,如果发明的成果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没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就不能属于科技创新,而只能称之为科技进步。

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在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的“软肋”,在信息、材料、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航空设备、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甚至在某些国家安全领域,一批重大武器装备和关键元器件也依赖他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缺乏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不仅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威胁,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均不高,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发资金不足是抑制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例如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仅为1.84%,这与美国的 2.90%、韩国的 3.74%、日本的 3.26%有较大差距。与创新型的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较低,科技型企业普遍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受到计划思维的影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转变明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科研项目评审方面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等现象,“立项评价组织程度高,结题评价组织程度低”,“争取项目有组织,实施项目无组织”等问题较为常见。

我们科技创新中还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科技企业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国企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上的优惠从而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再积极关注市场需求,虽有创新的实力但是缺乏创新的原始动力。民营企业虽然存在创新的压力,但行业准人、融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尽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的应尽的职责。

二、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搭建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平台

政府应该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同时也要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应该鼓励大型国企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针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和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支持其成长壮大;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机制以及产品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扩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渠道以实现金融社会化。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国际信用的需要,更是激发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宗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判断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2]许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北方经济,2008

[3]韩景丰,供应链知识共享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8

科技创新的对策篇2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存问题的全面透视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虽然在农业科技新革命,以及加入WTO等一系列有利条件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1.农业科技供给不足。由于科技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科研体制、科技人才和科研基础的落后,使得我国农业科技供给不足,科技实力和承载力较差。(1)政府对农业科技供给的数量较少。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出于宏观上的安全需要,确实有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农产品产出最大化的意愿。但是,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在对农业投入比对非农投入获利机会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又使政府的偏好处于管理者的中立,对农业科技的供给意愿不高,甚至也出现“寻租”现象。(2)农业科技机构对农业科技的供给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机构本来应该是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的“龙头”,但是在政府对农业科技经费供给不足的硬约束下,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及农业教育部门面临生存危机,从而对科技的研究、开发、推广意愿低落。

2.农业科技需求不足。当前,我国农户的科技需求也面临着严重的不足。(1)较小的农户经营规模约束农业科技需求。我国不仅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相邻田块间往往是“插花式”经营。这种超小型和分散的经营,既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也不利于农户采用新科技。尤其对“规模性科技”农户根本就无法单独采用,从而限制了对农业科技的需求。(2)较低的农业比较利益约束农业科技需求。对我国农民来说,对某项农业新科技采用与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报酬”。然而我国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一方面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断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并没有明显下降,由此导致了我国农民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仅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或报酬递增,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这从根本上挫伤了农民采纳农业新科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3)贫乏的农业科技信息约束农业科技需求。受农户社会化程度低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源和数据库、信息处理和服务建设都比较滞后。一方面,农业科技机构无法利用良好的信息渠道收集与输出科技信息;另一方面,农民也无法利用便捷的信息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由此又进一步减弱他们采用农业新科技的欲望。

3.农业科技供求错位。农业科技创新的形成反映了科技供给和科技需求的均衡和耦合程度。而我国农业科技除了受科技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双向约束之外,还受科技供求的耦合程度的制约。(1)农业科技供求的成果不能相互吻合。我国农业在科技供给与农业需求方面“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科研机构所提供的科技成果没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成果又是“望断秋水”,而且这种科技供求的成果错位也缺乏有效的“止损机制”。(2)农业科技供求的合作出现偏失。我国农业科技在供求合作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现行农业科技制度下,科技供给不是按照“科技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等科技经济指标进行严格把关,而是靠“长官意志”拍板定案审批课题,从而无法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二是现行农业科技制度下,由于政府是科技创新各环节的支配者和垄断者,农民只是科技的被动接受者,所供并不意味着所求,造成农业科技供求之间的缺口加大,加重两者的失衡。(3)农业科技供求的目标存在差异。我国农业科技供求在目标取向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一,政府是往往是出于农业发展的公共目标,把农业产量增长及其粮食安全定位为农业科研的基本方向;而农户则出于增收的目的来考虑科技是否购买。其二,现行科技组织是缺少竞争性的科技供给者,无法通过竞争逼近保证农业增长对多元农业科技的需求;而农户则需要在科技竞争中赢得科技实惠。其三,科研重心的定位过多地集中于产中阶段,而产后加工环节科研力量薄弱,我国每年都有许多农作物因产后加工及贮藏保管不利造成严重浪费。

4.农业科技推广乏力。农业科技推广是实现与创造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均衡的桥梁,然而农业科技推广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单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仍然很脆弱,一方面,大部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完全由政府采取行政手段组织起来的,下一级吃上级单位的大锅饭,上级吃国家大锅饭,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运行也不规范,有些市县往往是“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另一方面,涉农部门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形成合力难。(2)农业科技推广投资集约率较低。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在0.5%左右,而我国不足0.3%。由此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短缺以及装备的落后,不少地方仍然运用“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方式。(3)农业科技推广效果不佳。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主要运用“科技示范+行政推动+农资服务”的“技权物结合”的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的最大优点是将科技推广与行政干预密切结合起来,可以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其缺点是以行政干预为主要推广手段来向农民推广科技,是“以科技为中心”,而不是“以农民为中心”,由此导致科技转化率低下的后果:本来应该推广出去的科技却未推广出去;本来可以尽快推广出去的科技却推广的很慢;本来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的科技却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实现推广。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的应对

导致我国农业科技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观念滞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体制不佳则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为此,必须针对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健康发展。

1.灌输农业科技创新的理念。鉴于我国农业科技观念淡薄的状况,因而要有针对性地通过“灌输”方式实施农业科技观念创新工程。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的观念。当前要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迫切需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观念,迫切需要提高人们对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其次,要调整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思路。农业科技人员必须尽快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观念,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寻找新策略,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创新思路。再次,要开发农民的科技观念。我国农民由于长期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市场观念淡薄,农业科技意识不足。

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要改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较低的现状,必须实施农业科技投入创新工程,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首先,要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科技是一项公共事业,其研究的复杂性、共享性决定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因而要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体系,加强农业科技与金融对接,确保按照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农业科技经费,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其次,要优化农业科技投资的功效。我国农业科技投资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要要优化农业科技投资的结构。

3.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必须依靠大量的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为此,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具备一支专业过硬、素质合格的科技团体。其次,要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舒尔茨说过,“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者,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的最终效果。鉴于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低下的现状,因而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建立以免费教育为前提、以“持证务农”为准则的农民教育工程;进一步完善村级教育、乡级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通过媒体宣传、培训基地,以及对口扶助等多种途径,大力扫除农民中的“文盲”及其“科盲”,以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科技创新的对策篇3

关键词:保定;农业;科技创新

一、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的背景

2011年,“种业新政”正式,首次明确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企业的主体性地位,农业企业在这一创新体系中会起到将应用型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但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严重脱节。为解决这些问题,农业科技企业的主体地位我们要重视起来,采取奖励性措施调动他们投身科研和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在资金方面给与更足够的支持,在科研课题申报上给与更多机会。

二、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的产业化程度偏低

农业科技企业通常是依靠某一种产品或某一项技术,开发出市场,而后带动一系列的相关企业,成为联系生产和市场的中间环节,一方面拉动农业生产,一方面开发市场。农业部门还可以享受到加工,流通领域的利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扎实了农业基础,从总体上来看,保定市的农业科技企业水平是有待提高的,大多数企业只是单纯的生产或者经营,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关联程度低,难以形成类似集团式的生产经营统一体。[1]

(二)农业科技体制缺乏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彰显。一方面,保定市专门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置已不再适应当代要求,机构重复设置,课题重复研究,使得农业科研机构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面临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机构研究的侧重点和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供需结构脱节。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果,农业专利数量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仍然欠缺,高水平、高质量的农业创新成果依然较少,尤其是在喷灌技术、农药化肥的适用上,缺乏合理布局。保定市在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来自农业局、各县农业指导部门以及高校研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足,高水平的农业创新成果不足,尤其是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农业部门不能及时传达农业信息,教授农民先进的农业技术试验,喷灌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对于农业的投入集中在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严重。同时,各部分创新意识不足,等靠国家的补助、技术支援,不能有效吸纳人才,行政壁垒严重。

三、关于促进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为了有效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必须要对科技研究充分重视,政府要足够认识要农业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保定要结合当地温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特性,因地制宜,加强本土化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组织各部分协调攻关重大科研项目,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适用。

(一)创建“典型农村”,建设高级特色农村

典型农村是指以某种农产品和服务为主的一系列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举措,主要指将农业产物(植物、水果、花鸟等)以及当地农村特色相结合,发展现代农村,将生产、服务、农家乐等一体化设置布局,实现农业新功能,再创新价值,布局新职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化发展。为有效建设高级特色农村,政府要专门建立农业创新职能部门,为农民提供优惠贷款,现在土地自由流转,增加农业投入,实现高校农业研究实用化,鼓励农业的种植。

(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各组成部分相互结合,合理构建,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的动力。保定市要根据农业合理布局,主要调研乡村土壤的现实情况,气候条件的变化,进行基础性研究。同时,保定市政府要根据现实需要,将国家适用的农业技术进行广泛推广,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后,要实现农业新发展,将技术转化为农业成果,实现农业的现代价值,根据市场变化,调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2]

(三)增加农业科研投入

第四次科技革命围绕生物工程等主题展开,为了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赶上发达国家,保定市必须根据区位优劣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农业地位的巩固,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改变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增加农业的投入。不仅增加农业科技的引进投入,还有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情况,增加技术适用的投入,付诸于实践。[3]

[参考文献]

[1]郭雪涛.论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思考———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J].基层农技推广,2014(1).

[2]刘金霞,刘荣先,刘秀丽.加强科技教育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2):65-67.

[3]杨蕾,张博,杨伟坤.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政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0):43-45.

科技创新的对策篇4

[关键词] 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唐山;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61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99- 03

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正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特点, 是文化、科技、金融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发展不仅依赖创意, 更重要的是依赖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创意产品是否具有先发优势、原创优势和特殊优势,取决于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对文化产业短期的快速发展和长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现代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促进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模式的形成,以高新技术催生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代表文化发展的未来和方向,特别是正在推动传统的常态的文化产业向创意高端变革。

1 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问题

唐山作为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正处在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创意产业以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等特点,自然成为唐山城市转型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唐山市正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把园区带动作为重要载体,建立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2009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总数达114项以上,总投资313.46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启新1889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工业文化项目;突出建设了唐津运河唐人街、滦州古城、唐人文化园、曹雪芹文化园等一批历史文化项目;组织拍摄了电影《唐山大地震》、电视剧《节振国传奇》《铁肩道义》等一批影视精品。

唐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政策支持、文化资源和市场潜力等优势,但是,目前人们对科技创新在产业中究竟如何发挥作用的认识仍显不足,对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式、途径认识不足。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设计、制作与传播等环节科技应用不够、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科技环境存在不足、创意高端人才匮乏、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缺乏、创意和技术结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很多好的创意因缺乏先进科技手段而难以成为优质产品。如何发挥优势,使科技创新全方位作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阶段,不断地赋予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内涵,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升和丰富文化产品的价值,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研究科技创新如何支撑和推动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于唐山科学发展文化产业、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建立创新型城市、增加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

2 科技创新支撑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是支撑,产业是核心,政府是引导,文化是灵魂,企业是主体。因此,本文从技术、产业、政府、文化和企业5个视角,提出科技创新支撑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技术视角

科技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①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②信息技术所提供的高科技手段,促进各类创意设计的想象力得到更广阔的发挥。③科技的发展使传统的创意生产过程发生变化,达到产业化所需要的效率。[1]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科技创新。

2.1.1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提高制作效率

创意产业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在创意产业中,软件产业、通讯服务、信息服务、数字娱乐、移动网络服务属于“高科技服务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展产品表现形式,提高制作效率。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完善网络游戏、传媒、广告、动漫、创意设计、出版、会展等行业,依托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对媒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并以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和制作为中心使语言、图像与数据融合,加强不同形式的媒体之间的互联性与互换性;用HPC和CAD技术来进行数字内容创作、动画创作和影视数字特技创作。例如,通过电子地图、三维实景等相结合,在网络上构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虚拟旅游环境,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借用现代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对工业遗产再设计再创造,重现传统工业工艺流程,再现矿井开采过程,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体验。

2.1.2 借用互联网技术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

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提升了创意产业的品质,延伸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载体,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唐山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整合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各类创新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共享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服务软平台、网上创意产业集聚区域或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数字交易港,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开发工具平台、测试平台等服务;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孵化器建设,增强孵化器的专业服务能力;建立文化创意产品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集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个体创意者的最新技术成果,推动技术成果转让,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拓展网上资讯服务,大力发展音像业、网络业和软件园等新型文化创意产业。

2.1.3 依托物联网和云技术加速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

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度报告中提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人和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品的阶段,而物体的连接就构成了物联网。物联网将给文化创意产品的跨地区流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云技术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更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云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数字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云环境,减轻了工作负荷,提高了在线账户交易水平和交易效率。在云环境下实现了信息快速大量访问,大大提高了数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唐山可以依托陶瓷博览会,着力建设与陶博会相匹配的跨地区、国际化,并拥有物联网和云技术支持的虚拟文化创意产品交易平台。

2.2 产业视角

2.2.1 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交流活动

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交流活动有利于把握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了解业界动态,展现唐山文化创意产业最新成果,扩大唐山文化产业的影响,增进业界对唐山创意产业的了解,对与开展合作、吸引创意产业人才有重要意义。另外,产业交流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唐山各种新创意产品,最大限度激发民众的归属感、自豪感,激发投资者的投资兴趣,提升投资者投资信心,有效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2.2.2 利用信息技术将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

信息化催生的新型创意产业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不仅表现为自身的迅速成长,而且还表现为与传统文化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因此需要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文化产业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唐山应该根据产业构成、企业实力的实际情况以及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可以着重考虑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型创意设计与工业遗产旅游业(如“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启新1889文化产业园”)相结合;二是动漫游戏软件的设计及制作与民间艺术产业结合,例如利用3D技术将唐山的名人轶事、历史人物、特色文化(如:评剧、乐亭大鼓、唐山皮影)重新创意设计;三是文物展览馆、城市展览馆和博物馆与高科技电子艺术有机融合。

2.3 政府视角

2.3.1 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能采取纯粹的市场模式,任其自由发展,政府应适度介入,采取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模式。政府是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有效推动力,政府的科技理念和技术支持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平台。唐山市制定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市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1 200万元,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引导力度,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积极支持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开发、对外文化交流等。[2]今后应该进一步通过政策倾斜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营造科技发展环境,鼓励将新成果、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2.3.2 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文化创意的产生也依赖于人才。所以,政府应该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与文化创意企业创设人才培养、研发等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开创官、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政府需要配合创意产业主管部门、高校培训基地培养大学生动漫制作技巧、软件开发技术等技能,培养创意人才在创意产品推广、品牌塑造、价值挖掘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积极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创意产业展示活动、创意产品设计竞赛活动,为学生和业界设计人员打造良好的交流平台,使他们得到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实践锻炼与能力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级管理、创新、经纪等人才,开展国际交流,聘用海内外杰出人才。

2.3.3 加强科技需求调研和技术预见

政府应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技术预研的重点方向,联合相关科技、产业促进部门和机构,深入挖掘产业技术需求,按照不同产业发展要求,将技术进行分类,按照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支持方法。要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科技需求列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计划,加强科技需求调研和技术预见,明确重点支持方向,制订攻关计划,争取在一些前沿领域取得突破。[2]

2.4 文化视角

2.4.1 借助科技整合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有4种基本形态,分别是符号化意义的文化资源、经验型的技能文化资源、垄断性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创新型的智能文化资源。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文化资源获取信息化存在形态,而信息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标志着文化资源开发的深度和配置的优化程度大大增强。[3]唐山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是文化资源相对独立,各自发展,整合效果并不好。因此,利用科技手段搜寻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数字化,借助科技创新转变文化资源整合方式,进而实现文化资源全市整合,有助于经营者摆脱时空阻隔,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

2.4.2 利用科技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品质

不管是优秀的文化资源还是好的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都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都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和推动,进而使文化产品化,并借助技术手段得以大量复制传播。

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在设计、制作与传播等环节,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匮乏, 原创能力薄弱,导致产品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够。因此,应利用新技术形态将文化资源和创意加以表现,从而提高产品的可观赏性和互动性,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积极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品质,实现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优化升级。

2.5 企业视角

2.5.1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新型的管理手段。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上,包括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可以使信息交流更加畅通,内部资源得到整合优化。信息管理可以提高企业信息处理能力,使企业内部信息畅通,外部信息快速传递,促使文化企业实现生产方式自动化、智能化,决策管理科学化,营销方式电子化和网络化。

2.5.2 加强企业研发合作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战略的设计、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创新环境的营造都离不开企业。唐山文化创意产业中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上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开展企业间研发合作,或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科研合作极为重要。第一,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加强企业研发合作,通过科技项目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第二,以企业为主体,唐山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在重要产业领域开展面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第三,鼓励企业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强行业技术标准的研发;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建设。[4]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87,350.

[2]雷丙寅,赵凯.论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J].求索,2012(3):113-115.

[3]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5.

科技创新的对策篇5

关键词:四川;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高速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科技服务业列为加快推进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这集中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集中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当今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增强科技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养和发展,也需要促进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良眭互动和循环发展,而促进科技创新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1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2002年12月2日,国家科技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科技中介机构工作会议,提出在5年内健全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并将2003年确立为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此后,我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始步人积极建设时期。

基于对系统论的理解,所谓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新资源和新技术的交流,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网络式的中介服务系统。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实质是多个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在一定空间内的集合,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为了整个体系的利益,加速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促进新资源、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循环发展。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是构成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细胞,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多个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集合。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一个传播系统,其主要活跃于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以其特殊的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主体的研究开发活动,并促进新资源和新技术的转移、交流和扩散。它是沟通和连接其他科技创新主体之间新资源、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最新科技交流的中间桥梁和纽带,是加速新资源、新技术、新生产方式转移和流动的催化剂和粘接剂,也是传播最新科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其主要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咨询决策、技术资源的配置等专业化服务,推进科技创新的产业化。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当前日益以科技为驱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有别于直接的科技发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繁荣四川省科技事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四川省共有各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上万个(含各级农村技术推广协会)。2007~2008年,四川省成交技术合同分别达5729项和6 499项,交易总额分别达33.39亿元和51.35亿元(见表1)。2009年,四川省共实现技术合同交易总额56,30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国内技术成交额居全国第3位。

近几年,四川省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和壮大,技术交易和技术转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发展四川技术市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整体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些问题仍然很突出:第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力,不能有效地激励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实现其价值并发挥其最大效用,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种类的发展和服务项目的开发;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法律地位、运行机制等在法律法规中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很难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自身能力有待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质量和专业化程度不够,社会信誉度较低。第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体系内部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体系外部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第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致使大量真正的技术成交量较少,距功能社会化的发展目标较远,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第五,缺乏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全省取得“技术经纪人”证书的人员占从业人数的比例甚少,低水平的简单的“牵线”中介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影响了承接大型、跨学科、综合性项目的能力。第六,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多由政府主管,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第七,公共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脱节现象。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信息交流网络还没有形成,公共科技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信息供应严重不足已成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障碍。

3 四川省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对策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是实现技术潜在总供给扩张的重要条件,健全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改进,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为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第一,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要站在总体战略的高度,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抓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战略规划,在对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根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第二,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立法,明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行业服务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公正严格的资质评审程序,加强依法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监督,合理引导其在正

确的经营范围内有效运作。

3.2 提倡体系自我修炼,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度

提倡体系自我修炼主要指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是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能否立足市场并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坚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诚信的经营,才能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支撑。第一,借鉴国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接受多种专业教育和相关培训,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系统和人才培育机制,提高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资质和信誉评估制度,加强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的监管,督促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信执业,强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积极构建有效的体系内部信誉评价体系,提高行业的社会信誉度。

3.3 建立健全体系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需要一个全面有效的运行机制维持整个体系的高效运作,高效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基于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有效的外部保障机制的完美结合。第一,积极开发体系内部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体系内部成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合理借鉴国外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构建体系内部科技创新机制。第二,为了促进体系的良性发展,体系内部应该建立行业自治管理机制和自律机制,成立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管理协会,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的监管,规范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行为,构建科学的体系内部管理机制。第三,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外部保障机制,政府应该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把依靠中介机构完善管理和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等软环境,建造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等硬环境,承担宏观指导、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的作用。

3.4 促进规模化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

尽管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功能比较齐全,内容较为丰富,但整体来说还不成规模,理论与现实差距还很大。第一,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投资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政府、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机构、民间资金和外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投资运作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规模化发展。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一般具有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供专业服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等功能”J。此外,还应该积极开拓更多的服务,如拓展信息搜集渠道,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服务对象大众化,创新服务方式等,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第三,大多数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广而不精”,造成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繁杂冗乱。因此,政府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积极联合,精简和合并重复的服务项目,取缔落后和无实际意义的服务项目,根据科技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需求方的要求适当增加新的服务内容。

3.5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队伍

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同样,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素质是决定其服务质量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处在物化经济末端、虚拟经济开端,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既要求掌握先进的技术,还需要有丰富的科技中介服务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一,组织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深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品质教育、行业规范教育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第二,积极营造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宽松环境,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严格选拔从业人员;充分挖掘和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留学归国等人才群体的资源,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激励,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第三,拓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与国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学习和交流的渠道,组织学习国外科技中介机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化运作模式以及国外政府在扶持、引导、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把国外比较完善的制度和规范,通过本土化的改进、改良和创新,为我所用,加以实施,使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体系的服务水平逐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国际接轨。第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结构在年龄搭配上要求“老中青”相结合,在业务搭配上要求机构从业人员“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机构从业人员之间专业知识能够互补。

3.6 以市场为导向,增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市场化程度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主要从事协调供求双方之间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的活动,其经营方式和活动主要面向市场。第一,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交易主体应该用市场经济的思想来经营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客观规律,根据需求方对科学技术商品的不同需求层次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并为交易主体提供政策、商品价值、投融资策略等咨询服务。第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是壮大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因此,四川省应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投资兴办各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保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独立”地位,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大力推行公司制,促使其投身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完全市场化运作。转变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方式,增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市场化程度,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形成投资多元化的格局。

3.7 建立公共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网络化

科技创新的对策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 发展 对策建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创新水平,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水平,科技创新领域的分布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扬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梳理,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加快推动扬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扬州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扬州加大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

1.1 科技投入和产出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投入稳定增长。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投入和R&D经费均呈每年稳步增长的趋势。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9.81亿元,比2010年提高44.7%,2010-

2012年年均增长20.3%,在全省各省辖市中位居前列。在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全社会科技投入也大幅度增加,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96.73亿元,比2000年增长9.4倍,是2010年的1.7倍,2010-2012年年均增长32.1%。R&D经费为57.44亿元,比2000年增长12.5倍,是2010年的1.4倍,2010-2012年年均增长20.3%。扬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相当于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4%,创历史新高。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R&D活动人员达2.18万人,是2010年的1.17倍。2012年,扬州将市本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由4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等,累计有26名“”专家来扬创业创新。2012年度省“双创计划”,扬州共有42名引进人才入选,位居全省第五,获得省财政2150万元资助。13个团队申报省“创新团队”,两个“创新团队”入选,获得省财政600万元资助。共35名博士人才入选申报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列全省第四,获得省财政525万元资助。其中企业创新类人才23人,列全省第一。实现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增长高于物质资本的投入增长。

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已拥有省部属院所2家,市属科研院所1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2012年,扬州新批准建立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家。通过建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扬州科技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改善了科技基础条件,创新服务方法和手段,满足了我市科技进步对科技资源的需求,为科技事业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科技产出水平不断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2年,扬州市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1.90万件和0.81万件,比2010年分别增长1.9倍和2.1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222件、授权量482件,比2010年分别增长2.0倍和2.3倍。申请量、授权量位居全省第6和第7位。2012年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2项。共争取国家各类科技项目177项,争取国家专项经费1.44亿元。与此同时,工业产品得到更新,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829.8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11.3%,比2010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的大幅增加,新产品产值和销售额不断提高,说明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断加强。

1.2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扬州企业创新活动活跃,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已成为自主创新中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受益的主体。2012年,全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有80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31.4%;研发机构数920家,相比2010年增加了575家。R&D人员21760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77.3%,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1.46万人年,是2010年的9.5倍;R&D经费投入强度0.83%,比2010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扬州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完成了研发机构全覆盖。研发机构数和研发人员的快速增长,说明了企业深知科技创新才是企业发展唯一生存之道。

1.3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2012年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为57.44亿元,同比增长20.0%,3年年均增长20.3个百分点,高于GDP年均增长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已达1.96%。科技创新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基础加强,创新环境改善,创新绩效凸显,科技创新发展为抵御金融危机,推动转型升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擎作用。

2012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198.44亿元,增长17.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3.5%。其中“三新”产业累计完成产值976.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3%,同比增长21.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6.9个百分点。其中,86家新材料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8.6亿元,增长27.5%;69家新光源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9.7亿元,增长30.6%;61家新能源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7.9亿元,增长6.6%。

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36家。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入库企业10家,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795个。新增两站三中心82家,累计达304家。专利申请总量18996件,增长31.4%;发明专利申请4222件,增长33.9%;专利授权总量8091件,增长51.4%;发明专利授权总量482件,增长69.7%。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建成开园,七二三文化科技园正式落成,东南大学扬州科技园和研究院启动建设。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都区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孵化器孵化面积达65.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92家,当年毕业企业超过40家。

1.4 科技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

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链布局逐渐完善。产业结构正向着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并形成了一大批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在智能电网建设、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加工、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半导体照明研发生产、绿色新能源等方面形成了有区域优势地位的特色产业基地。与此同时,扬州市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实施节能减排,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在和高校、研究所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技术进步。

2 扬州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扬州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R&D投入强度偏低,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R&D经费支出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强度的主要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R&D经费占销售收入1%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3%可以勉强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能力。科技部门也将R&D投入强度5%以上作为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必要条件。从2012年科技统计数据来看,扬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的投入强度为0.83%,远低于5%的标准,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也仅为0.93%。从去年的销售收入10强行业来看,投入强度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业也只有1.46%,过半的行业都没有超过1%。低水平的R&D投入强度说明扬州的工业企业以产品代加工居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相对较少,企业产品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竞争能力。

2.2 高层次和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紧缺

高技术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成为世界各国的争夺对象。省内经济发达地区,也凭借着其优越的待遇,吸引了大量人才。从扬州的情况看,2012年科学家与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波动性偏大,整体水平偏低。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士占3.08%,硕士占13.06%,本科占55.03%。扬州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均少于其它发达地区。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以及企业R&D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均列全省倒数第二。

2.3 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不多

专利是科技创新最为直接的产出成果形式之一,专利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科技成果的质量水平。2012年,扬州授权专利总量中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居多,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的比重仅为22.2%。自2000年以来扬州还从未获得1项国家发明奖,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空白,而2011年同期却有6项。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不多,说明扬州以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仍显不足。

2.4 知识产权保护重视力度还较弱

一方面,由于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跟风仿效之风盛行,模仿多于创新产品,低水平重复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市产业层次的提升和主要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相当部分是靠吸引港、澳、台与外商的技术引进和投资。另一方面,一些新发展起来的名牌企业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有些知名品牌被境外抢注,为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创建国际品牌增加了障碍,提高了成本。

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①体制机制问题

由于对市场、企业的认识角度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同一致和分工合作的机制,造成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缺乏紧密的衔接,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消费政策与科技政策不匹配。追求规模、速度的发展思路尚未真正改变,重国外品牌轻自主创新产品,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重要素投入轻科技投入,重短期效益轻长期积累。

②结构问题

近年来,扬州积极引进外资,实现了跨越发展,经济结构中外资比例较高。但当前最大的困惑也在外资,开放市场并没有换来核心技术,引进的大多是产业的中低端环节,外资通过挤压市场等方式,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本土产业的发展空间,如果过分依赖外交,扬州建立起来的产业体系就有可能长期固化在分工的最低层。因此,只有依靠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③文化问题

扬州文化底蕴丰厚,其精髓是追求完美细致,办事稳重,但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意识不强。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扬州技能型人才较多,一流企业多,但缺少领袖型的企业和企业家。

3 扬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扬州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大自身创新力度,以内生创新催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3.1 政府要转型,要突出服务特色,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提供市场运作需要的产权基础设施,包括界定与注册产权、提权交易平台、保护产权、化解产权纠纷、监管金融市场及提供宏观经济管理等制度。于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不再是“多一点政府还是多一点市场”的问题,而是政府如何提供支撑市场发展秩序的制度框架。在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中,了解政府和市场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演进对企业决策者和政策决策者都非常重要,政府首先要自我定位,明确自身职能。要实现有管理型角色向服务型角色的转变。把市场能做的统统交给市场去做。政府要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基础设施方面为企业打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同时还要简政放权,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建设廉洁政府,减少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对于中国这样正处于转型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大国,过去、现在及未来,政府都扮演重要的多重角色。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这正是中国市场经济成长过程中制度变迁的动力。不同阶段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角色转换及调整有其历史原因,有时会促进增长秩序(到位、补位、退位),有时会破坏增长秩序(缺位、越位、错位)。为促进增长秩序,需要管好政府看的见的手,用好市场看不见的手,促使中国实现公正、规范、有序、透明与法治,释放改革红利。

3.2 拓宽创新资金来源,鼓励社会各界资金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健全创新机制

合理引导社会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合理使用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等融资方式。鼓励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权益分配机制,厘清全责义务。

3.3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三来一补到内生型增长

要大力支持民营独资自主创业,发展出混合经济成分、以自主设计、自主生产、自主营销为主,门类相对齐全、产业价值链基本完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加工制造业。内资主导保证了经济增长内生性和可持续性,在充分竞争行业实现民企为主有利于发挥企业家才能、释放企业经营活力、促进产业不断升级。

3.4 引入外来竞争压力,政府间合作互补

政府要敢于引入外来竞争压力,各级政府引导鼓励差异化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镇,并且不同村镇之间进行合作形成了跨地域的产业链,提升扬州作为制造业城市的实力,使之能够有实力与外部对手在市场上竞争,确立了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国际需求为辅的市场结构。政府要引导与市场作用的相互配合和有效互动,奠定制造业发展的扬州模式。

3.5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特别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一是把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到科技、经济、文化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增强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二是建立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机制。大力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和科技、经济、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公安等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律的情况进行联合大检查,重点查处一些重要的、有影响的知识产权侵权大案,督促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执法不严和对侵权行为处罚不力的现象,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

3.6 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吸引外来人才及投资

政府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利用外资来建设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在财力比较雄厚时期,进一步完善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侧重对社会事业发展,如社会保障等,进一步为市场的运转提供良好支撑与外部软环境。养老保险、医疗卫生、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重要逐步提升。同时,扬州市可以尝试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本地各种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同城发展、同城生活、同城便利、同享成果。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高地。①将引进项目和引进人才相结合,重点引进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机电装备、石油化工和资本运作、科技管理等方面成熟型专门人才,特别是引进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造就一批创新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②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提业、事业发展机会等措施,吸引国内外人才创新创业。③深化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知识产权人格化,人力资源资本化,建立科学的人才价值评价体系,打破“论资排辈”的思想观念,形成人才竞争机制,让创新人才成为创新利益主体,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3.7 培养创新文化

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要创新发展就要培养一种鼓励创新的价值观。硅谷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这里汇聚了优秀的企业家,除了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硅谷人具有昂扬的创业精神和宽容失败、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创新文化。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积极倡导自主创新的文化,大力提倡开拓进取、大力拼搏、不断创新的氛围,构筑起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将扬州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形成有扬州特色的创新文化。努力构建倡导创新价值体系,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为自主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一种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政策和文化氛围,提高全民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新科普教育的形式、内容与载体,广泛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技知识和科技工作的典型经验,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全民科技意识,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

4 结束语

在分析了扬州市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的基础上认为扬州市必须要把握住市场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通过把政府的财权事权下沉到最基层的村镇,把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权分散到最微观的乡镇企业和个人,把政府有形的手、市场无形的手、企业创业的手和外来竞争压力的手结合在一起,推动市场经济内生性增长因素的萌芽不断培育成长、转型和发展。经济的高增长必将得益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明确的角色划分与良性互动。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引导和培育市场因素的形成与民营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市场又反过来推动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推动政府改革,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扬州市统计局:扬州市统计年鉴,2009年-2013年.

[2]孙亚范.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提升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

[3]胡艺.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1月.

[4]杜华章.江苏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11月.

科技创新的对策篇7

一、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要使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由自然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的转变、由线性增长模式向循环模式的转变,就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及相关支撑平台的建设。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为适应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面临着新的使命和责任。将科技创新作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核心推动力量,并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已成为各级政府、理论界和产业部门的共识。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体制障碍及原因

近年来,国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已初具规模,为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总的来看,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程度还相对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障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服务市场不健全。在现有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主要以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居多、开发转让项目较少,同时,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够浓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也相对偏低。二是科技创新服务链条不完整。现有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服务链条不完整、不衔接、能量不强、质量不高,能从事高知识技术含量的服务项目的机构很少;服务信息网络的公共技术信息量小,流通不畅,网络不健全,在数量和水平上都满足不了科学发展的巨大需求。三是科技创新服务的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备。科技创新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现有法规政策体系的不健全增加了创新主体的风险,导致科技创新服务市场的运行不规范,无法保障市场有序竞争,也影响到科技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四是科技创新服务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科技创新服务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要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市场、懂法律,而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中这类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匮乏,制约着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保障

1、扶持引导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或修订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机构的法律地位,深入研究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的政策与法律问题,通过法律法规给予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以广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科技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和新兴科技企业孵化。要认清制约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加大财政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突出重点、增加投入,力争在一些战略产业和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促进各类产业共性技术中心的建设,使其成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2、整合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应发挥整合资源的功能,做好规划,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的衔接。加强服务功能的整合与集成,重点建设技术交易、信息咨询、公共技术、创业孵化等服务平台,向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造就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创新服务队伍。在科技成果评估、交易、咨询、仲裁、人才与信息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加强和完善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信息需求服务。积极构建技术项目、专家与技术人才、科技成果等大型数据库,构建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于全社会科技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

3、统筹规划区域生产力促进联盟。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形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联合其他中介机构及产学研组织共同参与的生产力促进联盟。努力形成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和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逐步使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建设成全市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骨干力量。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跨区域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统筹规划,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集成多种科技服务功能,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满足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

4、加紧培育高新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延长服务链条,对亟待孵化的中小科技企业进行投融资、企业包装、人力资源培训等全方位创业服务,加快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成长。继续鼓励和支持投资创办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鼓励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投资机构多元化投资的方向发展。孵化器的建设要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注意挖掘和盘活社会存量资产,特别是要积极利用企业闲置厂房和其他已有建筑物建立孵化设施,提高孵化效果。

5、切实改善科技创新投融资环境。要积极建立起公平、公开、公正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充分吸收大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基金以及个人的投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进一步改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环境。

6、深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战略研究、发展规划制定、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和提高服务水平上,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积极强化科技、工商、税务、技术监督、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对技术创新企业重点提供个性化服务,简化创新项目的审批环节与手续,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科技创新的对策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 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亚当·斯密曾经指出:国家的富裕在于社会分工,而分工之所以会推动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助于某些机械的发明,而这些发明将减少生产中劳动的投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1]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同样,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科技。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许多文件和政策都强调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我国政府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旋律。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还很弱,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强大需求。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研究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意义重大。

1.当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根本途径。实现农业稳定发展、持续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长期任务。我国人口基数大,社会对粮食和农产品数量的刚性需求庞大,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只能靠中国人自己解决。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尽管到2012年我国农业已经实现“九连增”,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主要仅靠的是农业水土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农药化肥的高强度使用。可以预期,未来我国农业依靠这种方式来实现增产增效必将难以为继。今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创新。

1.2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强大动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在科技。当前我国农业仍然是以小规模生产和松散型合作经营为主,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但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这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农业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过渡期。因此,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

1.3农业科技创新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剧烈,灾害频发。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也呈高发态势,加上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农田污染等生态环境急速恶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难题,只有通过科学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对土壤、肥料、水分、光热资源等提供高效利用技术、耕地保护与替代技术、精确施用技术、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生态农业与环境工程技术等,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农业可持续生态体系。

2.农业科技创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创新存在思想认识偏差。我国现在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民族,科技创新在目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人们往往认为科技创新是一种很神圣的、高不可攀的事情,认为科技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实则不然。从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社会的作用看,创新可以分为重大创新和一般创新。重大创新是对旧事物的破坏与颠覆,是新事物的创生,具有革命性,因此创新难度极高。一般创新是对旧事物的边际改善,具有改良性,创新难度相对低一些。所以,重大创新很难发生,一般创新更容易出现。从科技创新的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创新都是一般创新,而重大创新,特别是那种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是非常少的。所以,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是一种“偶然”事件,而一般创新才是技术创新的常态。从这个

义上说,技术创新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人人都具有创新的可能性。

2.2人员的创新时间急剧减少。农业作为公益性、基础性的产业,本来应该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但众所周知的是,一直以来,政府对农业的科研投入就偏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没有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得到应有体现。财政基本支出严重不足,保障不了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和机构运转费用支出,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也过低,科研人员忙于“揽活”。另外,项目主持人在申请课题、应付各类检查等方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据相关调查,近20年来,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科研的时间比以前减少了23%。我国科研人才疲于争项目、揽活干,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处于“创收大于创新”的尴尬境地。

2.3研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涉农科技职能部门,中央层面有农业部、林业部、财政部、水利部、全国供销总社、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商务部、民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粮食总局、中国气象局等十余个,在省区市也有各类农业科研机构,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畅。一是国家部委、科研单位、项目实施组织(课题组)之间分工不明确。国家部委对科研项目进行过程性的具体管理,取代了科研单位、课题组的管理责任;科研单位对项目不能有效发挥其指导、监督和管理作用。二是科研项目多头管理,导致课题重复,资源浪费。农业研究课题来自多部委,缺乏统一协调,课题重复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课题组同时承担多个相关类似的课题,出现“一果多用”的现象。三是“节点式”经费管理不适应农业科研要求。财务部门没有考虑农业科研工作特点,而是按照工程技术经费的管理方式对农业科研进行“节点式”管理,结果经常出现经费拨付不及时,农业科研项目很难按照国家财政经费预算制度执行,或是经常出现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

2.4技研发缺乏“协同创新”平台。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实行以课题制为主的管理方式,课题组多为“小团队”、“小作坊”,缺乏协同创新组织与平台,这不利于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科研团队内部,多数成员没有真正参与科研活动,研究任务实际上落在课题负责人一人肩上,科研多是单打独斗,难以发挥团队成员的协作效应,这种现象特别突出。这种以课题制为主的管理模式导致科研资源和力量分散,难以形成跨专业、综合性的协同创新团队与平台,引致科研效率偏低。

4.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应对策

4.1想认识,树立“创新就是改变”的新理念。对于技术创新,必须提高对它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推进我国技术创新步伐。根据前文对创新的分析,可以认为,创新就是改变。因此,普通人也可以创新,当然也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基于此,一是要加强宣传,让“创新就是改变”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二是要强化企业创新,特别是要提倡企业生产一线人员搞技术创新与发明。在注重高技术人才创新的同时,也不忽视基层人员的创新发明,这样才能使我国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4.2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因此,国家必须稳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按照农业科技的性质定位建立财政投入体系:一是人员经费要按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分类投入,将离退休人员经费单列,中央财政予以全额保障,然后逐步向社会保障过渡;在职人员财政投入要保证其工资待遇,并且其收入不低于同地域同类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二是全额保障农业科研机构正常运转费用,并提高农业科技稳定投入的经费比例。同时,制订鼓励私人及企业投资农业科技的政策,大力吸引民间资本与外资进入农业技术创新领域,并充分发挥税收与金融对农业科研的大力支持。只有经费保障了,科研人员才能安心从事科技研发。

4.3制机制,统筹管理经费与立项。建立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协调与会商制度,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的统筹协调力度。根据农业科研活动的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研经费预决算和使用制度。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管理与分类评价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国家科研课题制度:严格课题申报与结题,坚持以质取胜;在课题申请环节坚决杜绝人情关系,以课题所产生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作为课题的结题依据,而不仅仅是看发了几篇文章。

4.4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推进农

业科技协同创新,发挥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协同创新作用,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一是加强中央层面科技管理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和各部门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就重大政策制定、经费预算、科研立项等方面建立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打造一支稳定的农业科研基地和研究团队。三是增强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建协同创新实体平台。

4.5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显然,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创新性人才更是匮乏。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农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着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努力抓好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工作,不惜花重金吸引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端科研人才。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科研人才的收入应在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的基础上,突出岗位绩效激励,真正按照科研人员的贡献取酬。同时,建立强的科研奖励制度,对于真正做科研的和好的科技成果要实行重奖。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改革开放以来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变动规律抽样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0bgl035)、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机理及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1yjc790128)和江西农业大学创新发展基金“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x11jj03)。

上一篇:人文主义产生的原因范文 下一篇: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