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创新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8 17:36:19

科技与创新管理

科技与创新管理篇1

0 前言

电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电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的更加广泛,所以电力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于电力生产的管理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途径之一,同样也是维护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举措。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要,需要电力公司加紧科技创新,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

1 电力企业的现状

随着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民、政府以及国家愈发认识到电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响应国家的号召,近年来,电力企业不断加大对电力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通过对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设计、对过程进行管控和疏导,来推动电力企业在技术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通过技术革新来解决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鼓励电力企业进行创新,尤其是在科学领域的创新。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宏观调控,注重对电力企业的利益引导,通过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来构建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展示科研成果以及进行表彰活动,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科技人员的最大价值,从人才角度解决科技创新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着眼于为了促进社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技术效益。虽然在社会大环境下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呈蓬勃发展之势,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1]。

社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企业进行调整,进行科技创新。但是一些电力企业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还不够彻底,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科技兴企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宗旨。所以电力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发展技术,通过技术革新根据市场的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关的发展方针,来指导企业自身的发展。

2 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方向

在认识了科技兴企的重要性后,要根据社会现实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首先要重视科研队伍的作用,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认知,以应对电力公司体制改革将会出现的问题[2]。电力公司应认识到技术及创新型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培养出一批符合电力行业特点的有系统的创新型人才,从企业的核心能力出发,让创新型人才成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能够地理自主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科研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之外,要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电力企业的生产中去,避免工作成果转化落后导致工作进程严重落后。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配合的和谐场面,要把科研成果的转化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保证企业产品是先进技术的集成,要认识到市场是业主也就是人民的需求,是专业技术的体现,是市场的需求。

还要制定科学、客观的企业规划,全面客观的对外界环境,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找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清楚明白地反思自己,从而确定自己发展的目标,找准方向确定要开展的工作[3]。规划工作时,要认清企业的现状,要从覆盖全企业的技术领域出发,敢于暴露缺点,发现缺点,才能改正不足,在方向上明确科学发展的目标,确定要开展的工作。要牢记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是紧密结合的,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是为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反之电力企业的发展依托与科技的创新,所以决不能脱离电力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去单独搞科技创新。明确科技创新与生产的关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生产应该是来源于生产发生转变到成为服务生产到最终的引领生产。

科技创新的首要目的在于保证生产,也要解决生产过程中要面临的技术问题。所以,科技创新要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于这种现状,而是应该在满足生产的需求之后,仍要加以创新,要保证创新的成果要超越生产的需求,要有更多的额外价值,加强企业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积极力量。

3 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电力企业也面临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科技管理工作的新课题。时代的发展,使企业在发展前景上提出了一定的发展景愿,迫切地需要提升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但是迫切的需要仍面临挑战,科技创新并没有全面的推广实施,科技力量仍然薄弱,并不能满足于发展需要。

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待优化,创新资源也有待整合,创新型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依旧存在。

但是,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存在发展的优势。随着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新能源的应用、大?网的运行、电网的优化等方面研究持续开展,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为电力企业的法自主发展、自主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具有资源优势,例如拥有优良的试验设备、各级工作室,相关专家队伍的形成,设备的安全,人才的投入,都为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4 结语

科技与创新管理篇2

1.1科技创新团队能使科技创新效率有效提高

科技创新团队各成员优势互补为其在合作中互相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互相协助支持能够增进彼此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科研积极性,促进研究工作的进展,有效避免内耗,节约研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科技创新团队能够对成员间人际关系起到良好沟通,规范科研成员行为,增进各成员的归属感,进而通过共同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而且,对于工作不认真的人也会产生触动,因团队和谐气氛促进团队间共同为团队荣誉而不断努力。科技创新团队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成员间通过分工协作,提高了彼此交流沟通的频度,在交流共享中顺利完成科研研究任务,推动其他学科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并能够发现研究学科中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形式,特别是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管理层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具有前瞻性、整体性战略规划等重大问题上,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1.2科技创新团队能使各类组织竞争实力明显提升

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再多的优秀科技人才也缺乏凝聚力,不能协同发挥应有作用。美国硅谷是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与创新中心的聚集地,其在科技与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创业者都组建了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科研团队。

2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现状

2.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

我国除国家自然基金委与教育部外,基本上没有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即使各省市也只在某些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中粗略提及。

2.2部分科技创新团队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国家自然基金委与教育部对创新团队进行资助时,由于对团队间战略布局与协同关系重视不够,对现有学科分布及发展趋势考虑不周,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对资源没有充分整合与挖掘,使一些可能具有潜在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没有被发现。某些课题申请者利用自身人际关系强行拼凑的科研团队,其价值取向融合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成员间信任度不够,在合作研究中不能形成默契会使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团队效应,难以研究出重大创新成果。

2.3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

某些机构部门在科技学术管理中干预过多,对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具有行政化倾向,造成泛化行政权力,弱化团队学术权力的不利现象,在管理运作上通过行政机构组织程序实施学术管理职能,通常只倾向于管理项目与经费,而没有对团队成员采取激励措施,忽略对科研团队的管理。

3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

结合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合理规划科技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适合于我国科研实际情况的跨学科、部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建立高绩效科技管理组织,建立符合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实际的协同管理及运行机制,对科技创新团队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科技创新团队的多层次管理。结合科研人才现状,构建灵活合理的培训机制,科技激励与管理约束机制,以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科研成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创新团队与生产经营团队有明显区别,它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研究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者要积极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努力建设具有团队文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在管理上针对成员间实际,做好科研工作任务的分配,以及成员间的协调、沟通,立足于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明确做好科研规划,充分调动团队每个成员的科研积极性,研究出科研成果才有创新性,最终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科技与创新管理篇3

关键词:管理创新 理论 实践 探索

基于中国企业处于巨大变革时期的形势,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下的科研院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只有通过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 概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可促成企业保持持续变革的能力。企业创新体系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组成,而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在企业发展史上,每一次产权制度的变革,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伴随着管理创新,每一次管理创新都表现为知识在管理中更广泛的应用以及管理进一步的科学化和系统化。通过管理创新,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使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得到优化,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基础。

2 管理创新理论

企业管理创新是近年来管理学中发展迅速、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在西方理论界,对管理创新一直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早期,西方学者们对管理创新的研究从着眼于生产要素的角度,逐渐深化到偏重于企业内部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随着西方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传播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我国对管理创新的研究逐步深入,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也不断跟进。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管理创新的研究视角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从经营要素的角度研究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的本质在于不断创新企业的经营要素,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利用企业新的经营要素来提高企业管理的综合能力。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注重于战略、制度、方法等要素。

2.2从管理模式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规划使用企业资源,最终达到有效利用企业既定稀缺资源的目的。强调企业应按照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放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方式方法,强调重视并利用企业内部资源。

2.3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管理创新

未来企业管理创新的四个方向: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善于捕捉机遇的寻机化管理、实施灵活多样的弹性化管理和注重人才的人本化管理。

3 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3.1实施战略创新管理、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90年代末,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简称:合肥院)从国有科研院所转制成为融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科技型企业。通过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创办科技产业,努力开拓市场,逐步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但是,随着合肥院的进_步发展,管理和资源的瓶颈也逐渐显现: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整体发展规划,管理机制不健全,技术创新力度有限,产业整体规模较小,资金人才缺乏等诸多因素,制约了合肥院前进的步伐,合肥院把研究、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提升到战略高度,通过对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的认真调查、了解和分析,运用SWOT方法,科学地分析合肥院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通过SWOT匹配分析,找出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和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按照集团公司“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发展思路,探究制定出与发展环境相适应、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合肥院战略系统——合肥院整体发展战略是:积极的发展型(增长型)战略。在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业务层和职能层战略,即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

合肥院紧密结合合肥院自身的发展实际,探究制定的积极的发展型(增长型)战略,通过战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合肥院各项业务的发展。以积极的发展型(增长型)战略为统领,实施国际、国内业务齐头并进,成本领先、差异化有的放矢的战略,实行科学的战略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合肥院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提升了合肥院的核心竞争力。

合肥院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分析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清楚认识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客观分析利弊,把握关键的环节和步骤,不断修改、完善和落实发展战略。实践证明,战略管理的创新,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内在条件,还受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创新的过程。

3.2科研管理创新,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企业做强做大,对研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合肥院科研成果丰硕,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前瞻性的科研项目较少,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低,市场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为了实现以优制胜的发展目标,合肥院通过科研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并努力探索适应自身条件的产业化模式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在产业化过程中创名牌,保持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与创新管理篇4

11月26日下午,我们乘3u8973赴上海浦东机场,于晚上7点半入住位于复旦大学旁边的汉庭酒店。当晚,市科委主任周旭设宴款待了全体学员。

11月27日上午8点半,开班典礼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212室举行。市科委人事处王守富处长主持了开班典礼,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徐忠院长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向全体学员到复旦学习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复旦大学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他说,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复旦的核心理念,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是学校的主要功能。本次学习,不仅是学员间的交流平台,也是学员与教授交流的平台。周旭主任做了开班动员,他阐述了本次学习的背景,目的与意义,提出了对学习的几点要求。最后,学员代表,市机电设计研究院的周艳代表学员发言。

简短的开班典礼后,进入正式课程。本次学习共10天,课程安排如下:

日期

课程

教师

备注

10月27日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

葛正良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教授

10月28日

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与挑战

曹锦清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10月29日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宁钟

复旦大学教授

10月30日

创新思维——改善心智模式

马种会

职业培训师

10月31日

管理干部的核心管理能力提升

李澄尘

职业培训师

11月3日上午

11月4日上午

危机管理与新闻

孟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11月3日下午

11月7日下午

《论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傅杰

复旦大学教授

11月4日上午

11月7日下午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姚大力

复旦大学教授

11月5日

人际沟通艺术

张心忠

复旦大学教授

11月6日

走出哲学的美学科学发展观

谢维俭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起点高,针对性强。重点围绕提高管理干部素质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如复旦大学宁钟教授主讲“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报告了创新思维及其训练、企业创新战略管理、创新与企业不同层级战略的关系等内容。职业培训师李澄尘主讲的“管理干部的领导行为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我——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二是了解下属,团队建设与管理等,其核心是提高中层干部核心管理技能。复旦大学张心忠教授主讲的“人际沟通艺术”有助于提升人际沟通的效能与效果。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孟建教授主讲的“危机管理与新闻”,可帮助干部提高对媒体的认识,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本次学习还涉及当前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如华东师范大学葛正良教授主讲的“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围绕正在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报告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最后分析了对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主讲的“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了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有关政策设计、原因及对策,同时解读了中共十七大三中全会公报精神。

复旦大学傅杰教授主讲的“《论语》对中国人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影响”,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姚大力教授主讲的“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谢维俭研究员主讲的“走出哲学的美学”这三门课程从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重新构建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班委的组织下,全体学员利用周末(11月1日)还赴昆山经济开发区考察。参观了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和昆山软件园。在返回的途中,品尝了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游览了当地名胜——周庄。

通过本次学习,不仅增长了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加强了与市科委领导以及市内同行的交流,因此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学习。

几点建议:

1. 充分重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影响的研究,以便制定合理的对策,减少其对我所科技与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 全市、乃至全国都掀起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学习,本所应至少在干部范围内大力开展相关学习。另外,在创新发展中,应避免过度创新和盲目创新。

3. 建立保护技术人员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的机制,打造若干创新技术人才团队是我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4. 在当前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科技与创新管理篇5

【关键词】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 企业管理

烟草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管理。最优化管理的实现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将能够使烟草企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运营成本、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并且能够实现烟草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能够帮助烟草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亦能够帮助有烟草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但是,烟草企业的发展并未对科技进步与创新予以足够的重视,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影响不能够充分分析,因而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发展且创新科技。为此,本文的相关分析与研究将为烟草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一、烟草企业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与利用

烟草企业若想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必须在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支持。在该方面,烟草企业需要对其固有的资金和其他项目资金进行良好的管理,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发展特点等进行科学的分配与规划。在分配与规划时要合理安排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持资金,保证资金足够且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目前,烟草企业科技创新相关资金支持到位,但有效利用率不高,应加大科技资金的利用率,由此,烟草企业才会实现有效的科技创新与进步。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虽然烟草企业能够通过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不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回报,但是亦需要比较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烟草企业在大力支持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不仅用于保障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亦能够使烟草企业各方面资源、资金、人员等得到良好的配置和规划,提供有效的制度依据。对烟草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三)建立健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除了包含技术创新以外,亦包含重要的思想创新。在思想创新上,烟草企业需要建立较为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依靠科技的手段进行企业管理。烟草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当中需要囊括现有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体系,并加入QC、小改小革、发明创造、精益改善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形成系统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信息化平台。在该平台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将企业内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共享,方便使用部门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进而科学、合理的分配运行,综合实施。烟草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迅速的深入到各个管理环节,全面提高烟草企业的科技化水平,进行更加符合时展的现代化企业管理。

(四)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后续发展相辅相成,烟草企业的科技创新,应从完善科研管理、科研开发、技术支撑岗位序列设置开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立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薪酬体系。充分激发行业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烟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烟草企业管理的重要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烟草企业通过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形成正确的、符合时展特征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能够获取经济利润和效益、更要关注社会当中的问题,以便实现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持下,烟草企业能够对内部的资源进行不断优化,对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与整合,最终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在此情况下,烟草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效益性和科学性。以此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烟草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

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均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带动企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烟草企业在营销区域相对固定、销售价格一成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效益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见,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应该得到烟草企业的重视。

(三)有利于提升烟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众多学者均认为科技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现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发展科技,实现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以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将能够使烟草企业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管理主导,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烟草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企业内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不仅要积极引进优秀的科技人才,亦需要加大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金投入力量与有效使用。同时,烟草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烟草企业将在最终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周应堂,倪嘉骊,徐宁家,等.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01).

[2]邱国栋,马巧慧.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内生耦合――以韩国现代与中国吉利为样本的跨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2).

科技与创新管理篇6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经管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科技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并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当科技进入企业管理以后,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企业正式进入新的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 http://

关键词 ]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

随着科技在各领域的不断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当科技得到进步与创新,国家的发展前景就会越来越宽阔。现代企业管理在科技的推动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所以现代企业在管理中一定要进行科技的应用与创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的作用

1.1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市场中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为了使企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科技进行管理,并将科技创新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科技进行不断的研究,找到科技创新的突破点进行创新,只有这样不断加强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相对于科技进步来讲,科技的创新才是企业更应该加以关注的,这是由于当科技实现创新以后,就会使企业的产品呈现出于其他企业的产品不相同的情况,可以使本企业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某矿业公司在进行科技创新以后,精矿的提纯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将选矿的回收率当作企业工作的重心,从而使冶炼的回收率与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冶炼过程中的电耗量,并实现了对烟气所产生的余热进行更为合理的利用[1]。这就是鲜明的进行科技创新以后,为企业带来良好效益的真实案例。

1.2实现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企业生产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有制造产品的低成本竞争和产品之间的差异竞争,但总的来说,主要还是科技上的竞争,在产品的制造成本上,如果要实现低成本就需要在产品研发上注入新型科技,在产品的差异上,也需要加入科技作为其支持才能使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得消费者的认可。那么这就需要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将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重点,不断研发新型产品供人们使用。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只要企业管理对产品的生产元素进行适当的增加与修改,实现企业产品的创新,就能是企业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发展的好还有可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独占鳌头。

1.3促进企业的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

当科技进入到企业以后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技术一定会被新技术所取代,这就需要企业进行科技的创新,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科技创新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在生产中投入更少的资金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这也是需要科技介入其中才能实现的[2]。

2 科技进步与创新能使企业得以长久发展

由于现在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更新淘汰速度也很快,企业管理中一旦在某一方面出现疏忽,造成落后,就会使企业被市场所淘汰。根据这一基本情况,要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久的发展,就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科技进行工作。

2.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企业响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技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指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正是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的关键,在科学发展观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强调可持续发展。企业既然在市场中诞生,那么也是朝着长久发展的方向进行的,但是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纯的发展经济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形象的塑造。在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要进行公益事业的建设。当国家出现重大灾难时,企业可以通过向受灾地区捐助钱款或物品的形式,提升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赢得人民的认可,这也是企业取得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

2.2科技进步与创新能使企业内部结构得以优化

企业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的支持,只有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构建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较之前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这时,将科技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就会使企业内部得到更好的协调与优化,实现合理的分配,以获得低成本高回报的目标。但在这其中最关键的部分还是企业管理者对科技的态度,很多企业虽然看到了科技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使科技创新在企业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困难[3]。如果企业管理者将科技创新落到实处以后,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就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 科技进步与创新能使企业的经济实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1改善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科技应用到企业中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在企业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则是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4]。当新型科技不断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就会有很多需要新科技进行生产制造的企业人员进行学习,并将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当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以后,就会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在工期相同的情况也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当企业在生产领域的科技实现进步与创新以后,还会带动企业管理方式的完善与应用,在生产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并最终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壮大企业的发展。

3.2增强我国企业进入世界先进企业的实力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看,各种企业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到一定阶段以后,企业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逐渐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国内的市场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会向国际市场进行展望,特别是世界的五百强企业,这时世界上所有企业都希望进入的行列。但是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则是更为残酷的,这就需要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研发出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世人的认可,使自己的产业遍布于世界的各个国家。一些经过科技创新的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不断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当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同时还不忘向国外的先进企业学习,将其有利于本企业发展的新技术引用过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这样做的目的也正是保证了企业能够不断的进行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4 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发现科技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我们在看到科技重要的同时,也要看到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性,将其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并落实到工作实处,以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发展要求。只有看到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使企业成为常胜将军。本文提出的相关建议,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为我国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做准备。

http://

参考文献:

[1]果洪迟.现代企业管理新趋势[J].北京商学院学报,2012(15):1647-1648.

[2]石静远,李建军.我国科技法律体系建设的创新思路[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58-659.

[3]杨丽霞.科技创新要求优化创新环境[J].沧桑,2013(37):985-986.

[4]周丽.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外资,2014(2):143-144.

科技与创新管理篇7

【关键字】档案管理,科技建设,创新

当今社会正在创新各种社会服务和信息化的道路上高速前行,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企业管理之中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这要求档案管理要尽快进行科学化建设和创新化建设。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创新,利用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其对企业价值的提升,这是当前企业管理者和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缺陷

(一)企业对档案管理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当前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显得相对陈旧,缺乏科学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往往将档案管理工作边缘化。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的获得上,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上的推动作用,导致了很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企业的不重视导致了企业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也不重视,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感,通常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专人负责。这种企业上下觉得档案管理无用的观念导致了企业发展严重失衡。

(二)企业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企业缺乏制度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档案收集过程不规范。企业没有专门的档案收集制度,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也只是流于形式。其次,企业档案收集过程不规范。企业内部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浅薄,尤其是一些新入职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一,档案将会在立卷中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一次立卷现象的出现不仅仅会影响档案查询,还违反了事毕立卷的工作原则。最后,企业档案管理综合力度不强。当前很多企业档案管理采取的是班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行政管理上的权限有限,在档案管理的重大问题上不可自主决定,需要向上级主管汇报,而上级主管通常并不是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他们很难完全顾及档案管理工作,这导致了档案综合管理存在一定的障碍。

(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虽然很多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已经大力推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档案管理在文件传输和资料输入上仍然信息化程度不高,这导致了档案管理质量一直难以提升。由于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难以给予大力的技术支撑和强力的系统保障,这也是档案管理信息化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却和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状况相去甚远,使得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导致档案管理科学化、创新化一直受到阻碍。

二、促进档案管理科技建设和创新的对策

首先,企业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企业的领导者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将管理的重点扩展到经营管理之外,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之中并将之作为管理的重点,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员工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与时俱进,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相应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需要资金的支持,企业应该加大力进行档案管理的基本设施建设,使得管理设备逐步完善,让档案管理体系走向创新化、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吸收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在工作中责任感强烈。

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高质量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作为依托,档案管理欲实现科学化和创新化就必须在管制度的完善上努力。企业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管理整理规划》等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档案管理相关的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切合企业实际,另一方面则要达到国家的制度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另外,档案管理制度要考虑企业生产服务的需求,企业各个部门的领导者和档案管理人员要切实沟通,商讨档案管理需求和要点,全面讨论之后起草档案管理方案。企业制度好的档案管理制度应该采取首先试运行,在个别部门进行试点,在运行中发现不足之处可以及时进行针对性修改,使得档案管理走向创新和科学的道路。

最后,档案管理应该走电子化道路。网络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这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模式也应尽快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电子管理模式,传统模式下以可视记录识别为主,电子管理模式下以机器识别代码为主,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子档案就是机器识别代码型。电子档案中的文件是由档案工作者直接书写在磁盘之上,文件被录入或者修改之后,即时存储到办公的信息数据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档案人员和技术人员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这使得文件和档案的界限渐渐变得模糊。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电子文件正在取代纸质文件,以其精确、快捷的特点覆盖企业管理全过程。即便是复杂的图纸也可以实现电子化,并且利用计算机和辅助工具设计出的电子图纸更形象和具体。传统企业档案中将档案划分为文书、声像、科技、会计、人事和基建等部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下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将信息划分为各个管理模块和流程,电子档案管理使得系统之中各个管理模块的档案信息能够随时进行调动、调整并设置分类方案。所以,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推行电子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形成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和创新化的发展趋势。

结语:企业高效运作和安全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向着规范、科学、创新的方向发展。企业应该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电子档案管理,促进档案管理发挥最大效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良好的档案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玉怡,万东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治淮,2012

[2]葛雪峰.简论网络环境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及策略[J].才智,2011

科技与创新管理篇8

论文摘要: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于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推动地方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本文运用创新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以地方政府和高校为研究对象,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研究和探索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问题,重点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三者关系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与地方政府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题;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科技中介组织问题。

科教兴国重在创新,创新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高校具有人才和技术密集优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全国近2/3,“863计划”项目占全国的1/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14%,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但是,全国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有90%以上仍未在生产上发挥作用,清华大学是我国专利大户,国家实行专利法以来,授权的643项专利中得到不同程度应用的也仅占30%,效益较为突出的只有15%。如何把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推动尤其重要,特别是耗资巨大、企业难以承担风险的大项目,更加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促进。

1中外政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鼓励高校同企业界建立合作关系,并为此投入巨额资金。英国早在1986年10月,宣布了一项投资为4.2亿英镑的资助产学研合作的宏伟计划,规定高校科研机构选定并得到企业资助的研究项目,政府将拨结该项目同样数额的支持经费。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白1971年开始,陆续制定了“大学工业合作计划”、“工程研究中心计划”等7个促进高校与企业界结合的计划。美国商务部1990年拨款组织“先进技术计划”,资助那些申请该计划的企业、政府部门、大学都按“食物链”的方式集团化,以确保集团内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密切结合,达到缩短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间。英国地方政府鼓励大学和企业合作,谢菲尔德市的市长谈到,市政府主要制订一些鼓励政策,如在大学附近设立科学园区,鼓励新兴公司的成立,引导大学教授不要只做纯学术研究,鼓励年轻的学者对中小企业发生兴趣。1996年英国政府启动区域创新战略,其目的是帮助将新思想和新方法转变到商业和公共领域的创新上来。美国大学成为政府认可的教学和科研中心,并得到大量资金。同时,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制定有关优秀人才引进的政策,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表明:政府在推动高校和企业的结合上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近些年来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采取了各种方式,如实施火炬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组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等,但在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各省市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促进高校与企业的结合,教育部与科技部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香港特区政府1993年成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公司,拨款2.5亿元及57130平方米的土地作为兴建中心大楼及租期运作费用,旨在促进科技、学术与工业的结合,但政府在具体的政策上支持力度仍显不够。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于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推动地方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但我国不少地方基础较差,科技投入低,高校创新功能薄弱,力量分散,加上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缺少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2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

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一些学者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解释各国技术创新实绩的差异,重视国家特定因素对于技术变迁过程的重大影响,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首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在这本著作中明确地将经济发展与创新视为同一物,还将发明与创新区别开来,认为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或者经济的现象。熊彼特的有关经济发展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演进过程的观点,为政府、企业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没有涉及到政府管理创新对于技术成果转化影响的问题。

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于1977年发表的名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克分论述了企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实为管理革命、管理创新的一部分,认为大公司出现之后,管理的复杂化程度提高,从而导致了经理阶层的职业化和高层次管理方式的形成,而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管理创新但是钱德勒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企业的发展,对政府政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几乎没有涉及。

近些年西方学者发表了大量对创新理论和官产学研的专著、论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a~earte.muii"所著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一书。该书论述了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proctorp、reid等所著的《美国和德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比较研究》,对德国和美国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中的组织、管理和执行上的相似与差异进行了探索,并应用具体事例对美国4个主要科技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动力进行了检验。michatlhobday所著的《科技创新在东亚》,该书拓宽了传统的创新理论,建立了了解科技后进国家(地区)高科技公司优势和缺点的分析性架构…。铃木所著的《日本的科技成果转化》,该书重新解释了日本的科技变革进程,指出日本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归功于日本政府的远见卓识的产业政策和大型公司的创新管理技术。但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论述政府管理创新问题的论文论著较为少见。

国内学术界近些年来十分关注创新理论的研究,其中冯之浚编著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具有代表性,在这部书中,冯之浚等论述了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抉择的必要性,提出了制度安排及深化政府的体制改革问题。

关于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途径,国内外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美国、英国一些学的主要观点有:(1)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向工厂企业流动,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2)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3)建立向工厂企业推销科研成果的专门机构;(4)创办大学科技园区,使高校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园区孵化;(5)创办合作研究中心,与企业界共同开发新技术;(6)建立科技成果交流网,密切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职能;(2)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标准;(4)产、学、研一体化研究;(5)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等。但国内外对地方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中的管理创新问题尚欠缺系统论证。

3国家创新体系中地方政府与高校、企业的相互关系同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1996年报告中提出:“国家创额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市场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的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构成中的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等,在实现该体系的功能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存在合理的相互联系机制。而国家创新体系的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它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内容,其中,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证。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高校在知识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高校人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科学素养所决定的。他们在我国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而且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的文化素质,尤其在创造中的理性思维是最突出的特征。正是这样一支知识创造型人才队伍,已经或将成为知识创新的战略资源。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出困境和发展壮大的关键,促使企业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各种组织都能成为本组织管理创新的主体,而从某一特定的行政区域整体来说,地方政府则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它对于合理配置创新资源起着宏观调控作用。由此可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个关键,高校的知识创新是基础,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是保证。我们以大学科技园为例进一步说明政府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大学科技园是政府、高校、企业相互结合,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模式。如前所述,高校具有人才和技术密集优势,取得了相当多的科技成果,如何把高校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有效途径我国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沈阳市政府在沈阳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拨出810亩地,完成六通一平,以低于征地价的每亩3万余元出售给东大软件园。哈尔滨市政府在哈工大校园周围划出117公顷土地建设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北京市政府政策预留22公顷土地建设清华科技园。浙江省政府财政拨款5000多万元,与国家教委合作,建设浙江省杭嘉湖科技开发公司等,并相应出台了吸引创新人才人园的政策。可见,创办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条件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财团的加^,高校显著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而条件相似,由于缺少当地政府的支持,创办大学科技园是很难成功的。

4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地方政府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问题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行政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个突出特征,这是西方国家所不及的。先秦诸子都是从人出发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其中,儒家“三纲五常”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具有积极意义,最典型的有孔子和孟子的民本思想孔子在《论语·学而》一文中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里“道”指通导、治理的意思。

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其中“如承大祭”指如同承担大祭典一样小心。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一文中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公孙丑下》一文中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中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已经认识到管理的核心在于人的管理,只有尊重民意,重视和发挥人的作用,国家和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中国古代传统行政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现代政府管理创新的文化支撑。西方国家的管理思想曾经历由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到现代管理理论的“自我实现人”的假设,从而奠定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他们认识到人才与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尤胜过金融资本,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成为企业、高校等各种组织以至政府管理的重心。可以说,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创新人才通常指创造力高的人才,即能产生符合某种目标或新的情境的解决问题的观念,或是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的能力。显而易见,创新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和根本。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吸引人才并能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以及人人参加竞争的舆论环境,增强创新人才的竞争意识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

5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科技中介体系问题

5.1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职能,通常指职责与功能作用,它是职和能的辨证统一。国家职能是指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是国家在实施其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担负的职责和功能。恩格斯曾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因此,国家必须具有对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所谓地方政府职能,是指地方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可见,地方政府职能是政府职责与政府功能的统一。地方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是作为国家管理执行机关的行政主体,依法对政府机关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

地方政府职能内容是变化的,这是由行政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这就涉及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当前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环境下,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及体制改革至关重要,这是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政府职能的重点是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对科技、教育等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但政府机构不宜庞杂;另一方面,企业正由政府的附属物逐渐转变成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但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创新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干预始终是十分必要的,但干预方式不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方式,而应是作用在市场的失效点。基于这两方面的思考,政府的部分科技、教育等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可以由界于政府与高校、企业之间的科技中介组织代为履行,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体制刨新。

5.2科技中介组织

科技中介组织,就是以非行政的方式组合起来,介于政府与科研部门和企业之间,执行特定功能的互益性社会自治组织。科技中介组织是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桥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问环节。如前所述,市场经济对地方政府角色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对社会、企业、市场的直接控制向宏观、间接管理过渡。这时,介于政府与科研部门、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科技中介组织,成为协助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一股重要力量。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出现的。利益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需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实践证明。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万能的,完全靠市场的自发调节,并不能保证市场效益的最大实现,而且,往往会发生市场失效,表现在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中,高校教师利益得不到保证的事情时有发生,政府、企业的科研投资得不到回报的事情也经常出现。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协调政府行为与高校行为、企业行为的关系,无疑是地方政府转变职能面临的新课题。在市场失效的时候,科技中介组织则扮演了相对成功的角色。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应运而生。他们面向市场、熟悉市场、服务于市场,比相关的政府部门在有效管理、服务市场经济方面确实起到了更为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一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压力和动力,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方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将地方政府的职责与市场经济本身的游戏规则相结合,培植和发展科技中介组织,服务市场、管理市场而不是命令市场。

(2)助手作用。在现代社会,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日益复杂化,社会服务对象和领域也日益增多,要求也不断提高,有许多需要专业性的管理和服务。如果政府再如过去一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地进行社会管理服务活动,其结果不难想象,必定是一个效率低下的政府。因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社会的力量扩展自己职能的实现范围,增强政府的影响力量。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化的管理和服务;晟有效的组织形式就是各种社会中介组织。而地方政府将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事务交给科技中介组织承担,这既能使政府转移出的职能得以落实,由科技中介组织更好地为高校等科研部门、企业、市场、社会服务,又能使政府减少具体事务,加强宏观决策、宏观规划和宏观调控,提高其行政效率。科技中介组织介入社会舞台以后,可承担大量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职能,大大地减少了地方政府的工作量,降低了政府成本,精简了机构和人员,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当了地方政府的得力助手。

上一篇:财务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下一篇:教育教学能力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