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8 16:32:08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培养模式

1.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是我国的发展战略核心。随着社会发展,人才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尤其是具备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场所,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与自身因素有关,还收到外界校园学习与锻炼的环境制约,如学校课程体系结构、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对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的关注程度和政策倾斜等。因此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大学生具备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特性,分析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因素,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对于他们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几方面途径,如注重基础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同时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注重实践与实验类课程及实训实习类教学环节的设置;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专业相关的如大学生电子竞赛类的活动等。本文即对如何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做了分析与阐述。

2.基础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

以培养具有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特点, 制订了学科交叉、凸显应用性特质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创新与素质拓展教育)的学时比例保证在3:1左右,保证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在课内的实验实践课程上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基础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学识不断发展的阶段,在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作用下,他们表现出主动性、实践性、协作性、发展性的特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要关注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对他们综合知识、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加强学习深度、拓宽学习的宽度,扩充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多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敢于怀疑、敢于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培养敏捷的思维理性的判断力、楚初的毅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使其具备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实践与实验类课程及实训实习类教学环节

以工程应用为主线, 按知识模块构建课程群体系, 强化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体系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与素质拓展教育。理论课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及实习实训,如电气工艺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单片机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以理论学习和应用为目的,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边学边做。开设大型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课,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电气类实验教学中心,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具有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各电气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创业创新素质训练项目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同时促进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自我肯定与自信心。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与活动,鼓励积极参加课题设计与研究,把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使学生接触本学科的科研前沿。引导学生进行科技作品设计、撰写学术论文、数学建模,选择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导,组织学生参与创新设计与制造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5.重视指导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在对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性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技能的培养方面。学生在活动中个人表现出的新意识、个性与特质,指导教师要给与及时关注,并予以肯定与鼓励,正确引导其发展,对其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技能的提升起直接作用,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能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指导教师应加强具自身素质的提高,使自己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有批判质疑精神;在活动中与学生经常互动,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使学生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创造型的解决新问题。

6.总结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对其自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含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电气信息类学生,从人才培养模式到课程体系建设,各个环节都必不可少,要不断探索电气信息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中的普遍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橄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2]辛雅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5):926-927.

[3]孙进.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英、德、加三国国家资格框架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1):36-38.

[4]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85.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院教字2011C101)。

作者简介:

郑伟南(1986―),女,硕士,助教,现供职于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红外检测技术及应用。

曲娜(198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现供职于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科技创新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例”(课题编号2014B28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1-01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实意义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而创新主要依靠人才。高校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又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生办学模式,本身就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上,没有形成完整的模式和系统的培养方法。因此,如何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科技环境,探索其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问题。

首先,学生学业基础不扎实,缺乏自信心。多数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缺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储备和研究的自信心。在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补漏,还要对常识性知识进行点拨。其次,兴趣不足,创新精神欠佳。独立学院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高,许多学生只是一时冲动参加,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持之以恒的走到最后。整个创新过程从早期的资料搜索、计划制定、实践调研,到中期的方案实施,到最后形成总结报告,时间相对较长,导致部分参与学生半途而废,浪费了先前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学生有新思想、新想法,在实践中容易轻易放弃,缺乏坚持到底的创新精神。另外,学生存在认识误区。学生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太高深,只是单纯的学术行为,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即便是参加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愿意花在创新活动上的时间也较少,通常只是为了参加竞赛来获得成果,一有阶段性成果就急于报奖,这种科技创新活动属于短期行为,并没有激发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很难实现重大成果的突破。因此,要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就必须克服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畏难情绪和急于求成心理。

2.教师方面问题。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一般较短,年轻教师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这些教师除了要承担自己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承担科研任务,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即使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由于缺乏有经验的专家教授的传帮带,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力仍然有限。

3.学校方面问题。

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只是把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个别学院制定了培养计划,也基本是照搬母体学校,效果较差,没有实际意义。部分独立学院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部门不明确,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没法形成长久的支持。一些独立学院在科技创新奖励方面,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教师的工作量得不到落实,学生做出了成绩没有奖励,导致很多学生和教师没有兴趣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此外,没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学生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展实践研究活动,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三、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在学生队伍建设方面,建议打破传统模式,跨学校跨学科合作,融合所有人的智慧,进行学校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例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小组可以将机械设计、工业设计和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工业设计的学生将机械设计学生设计的作品进行美化,由市场营销的学生做市场调研,最终将其推入市场,形成成果的转化。另外,学生组队时,最好由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共同组建,起到更好的传帮带的作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强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使其为学生提供扎实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努力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去相关院校进修,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来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去工厂和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培训,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可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访学进修、科学研究,来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性教学水平,更好的指导学生。

2.成立科技创新协会。

成立专门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主的大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平台。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科研申报的基本程序,了解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科技创新活动来。例如可以通过科技创新网站、微博和微信等信息手段,宣传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和相关信息。以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学为榜样,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吸纳更多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同学进来。社团定期组织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包括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创新课题讨论、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学术讲座等。

3.制定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

建议各学校将科技创新相关教学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避免与正常的课程教学相冲突,建立一个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低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较少,先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基础知识培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主要加强科技创新实践应用阶段的培养,逐步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纯模仿到独立创新的过程。在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增加科技创新专题,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科技创新相关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寻找创新新途径。

4.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首先,以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为载体,开放实验室,鼓励大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其次,加强科技创新专用实验室建设,有计划的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是对专业实验室功能的补充和拓展,也为学生从事重大学科竞赛活动提供了固定场所;最后,加快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建设,包括培训基地和交流基地等,有效弥补了高校里学生科技创新所需设备、场地等方面的不足,为学生的创造潜力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5.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保障。

首先,独立学院应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资助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应局限于大学校园,可以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达到共赢的模式,学校可以从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基金,企业也可以从活动中选拔到科技创新精英,最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其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机制,制定标准,适当的可以计入学分,给指导老师计算科研工作量,发放课时酬金,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最后,院校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从政策上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循序渐进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田养利.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1,(8).

作者简介: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社会途径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生生不息的灵魂。相关学科的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无论是大学生自身,还是大学、社会等各方面都应着力于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推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1、大学生科技创新首先源于自身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首先应在于大学生自我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千差万别和时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且对于内因和外因的比较中,内因起到了决定作用,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着眼于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亦即不断深化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进行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深化大学生内源式的科技创新为主,即使是大学、媒体、社会等等其他方面外部因素,也应不断着眼于以合适的方式发展大学生的内在创新品质与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首先自身需要不断积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就目前来看,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存在着被动学习的状况,这种被动学习要么体现为对知识的以死记硬背、被动应付考试为主,而缺乏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或者单纯以就业为目的,仅仅关注就业、甚至面试应聘所需要的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其中表现为在大学期间逃课较多或者以及格为目的的情况,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四年大学时光中沉醉于游戏、上网聊天或者课堂外的其他活动,而对于课程学习却不感兴趣;一方面对于学习或者研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未来却又不断致力于考取硕士研究生甚至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一方面大学期间的课程有少数学生逃课成为习惯,但一旦进入公务员面试却又会花费上万的学费参加短期的商业性的培训,在其中尽显浮躁和功利的一面。

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学生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创新的实践,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才能一方面不断验证自己的知识扎实水平,同时不断获得创新的感受与体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因为创新而不断获得对于自身知识欠缺的回馈和下一步知识学习的方向,这事实上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与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具体体现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不断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创新与学习事实上也类似于这样一个过程,科技创新不断为知识学习提供方法性指导,而现有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新概念、新理论,同时还是一种新发明、新创造,另外科技创新还包括科技新理论、新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科技创新从内容上说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另外,科技创新从过程上来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科技创新的环节上来说,要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等完整的环节和阶段,所以为实现创新,必须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要具备各方面、完善的智力品质,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情商,既要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技创新有热情、有信心、有意志力,也要能够长久的保持这种积极的情商因素,避免三分钟的热度和一时的兴趣,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

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有无创新能力,不仅和知识基础有关,同时也和大学生的智商有关,和大学生的情商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而要不断培养与提高这种综合素质,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2、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大学的职责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大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首先从年龄上刚刚年满十八周岁,正是从少年到青年过渡的时候,另外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从农村和县城来到地级市、省会甚至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会使得大学生对现代文明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从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技创新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应积极做好引导和扶持,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造成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较弱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在外因中,还有一方面是,一部分大学老师仍然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对于学生创新的引导,或者试图使学生能够从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研究方向与研究兴趣的鼓励、扶持与引导,同时在诸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等活动中,教师参与学生创新的意识不强,往往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积极性不够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缺少方向性和方法性的引导与支持。

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大学的责任首先应该不断构建导向科技创新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不仅应该保证获得丰富的、完整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学生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各种丰富的、及时的信息,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科技发展的各种前沿知识,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业发展铺平道路,也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能力,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常态化、稳定化与高效化,实现投入产出率的持续增长。

在大学整个教育环节和领域中,应注重不断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环境,这事实上体现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系统建设的问题,这种环境既包括校园文化环境,也包括整个大学的育人机制和制度建设,其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创新与进步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潮流,同时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应该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术研究既具有浓厚的兴趣,又能得到较好的指导和引导。这种氛围也应该能够善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与习惯,促使大学生积极实践科技创新,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规范与支持,明确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即为创新打好基础,又能促使和辅助大学生不断实践创新。

在不断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大学也应该在课程设计及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现在大学中的一些课程则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形成了脱节,甚至相对社会发展来说已经严重滞后。当然针对大学的不同学科,按其学科特性来说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 当然基础学科和社会生产与技术现实来说可能距离较远,但是相当一部分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则也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除了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外,还应该设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中心,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不断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与科研活动。

此外,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和有关教师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持积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制定有关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创业的实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了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应用的发展趋势,即科学技术越来越密切的社会化、经济化和组织化,产学研日益呈现出越来越密切联系的趋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创新,其中最大的意义还在于科技的产业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创新与实现。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需要大学不断改革学校教育考试与评价方法,现行的大学学科考试,往往是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一些课程在在考试形式上多侧重于多侧重于现场考试、笔试作答,而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考试较为缺乏。在考试内容上,多是要求以对知识的背诵、记忆为主,而对理解、运用的考察较为薄弱,而对大学生的考察,应该实行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并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并重的考试形式,重点测试学生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采取书面作答与现场操作、社会实践、产品设计等方式相结合,真正能通过考试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学生的学习和科技创新起到较好的引导和评价作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然,要做到上面各方面的要求,大学最重要是要做到自身教育观念的创新,自身必须不断创新观念与做法,从过于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转换为以能力培养为主,不断启发与引导学生创新思考,进行创新实践,认识到必须尊重和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服务。

3、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社会途径

培养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和自身做出努力以及大学的责任以外,社会也需要承担重要的责任,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生能否真正成才,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真正实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这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况且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学校中所做的一切,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社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所在,从上述意义上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相关机制之间应该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社会各方面应该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不断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近年来,虽然政府和社会有关机构制定了很多政策,推出了很多措施和现实做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了很多扶持,形成了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但是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扶持、引导、保护与激励应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和改进才能不断形成这种氛围,这既需要政策协调,也需要资金、人事、社会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共同提高、努力才能实现。

与此同时,社会评价机制也应做出相应改变,这种评价既是一种文化上的评价,需要整个社会氛围与社会文化加以不断优化,社会思潮的改变,同时青年人应该不断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大胆的去改变现存的某种不利于创新的思想。另外在经济上,除了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应该不断加强奖励力度,使大学生能够不断因为自己的创新得到较好的生存、发展,不断具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身也应不断做出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时代的影响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优势与不足,自觉避免自身的物质化、追求实惠、使用的倾向,发挥自身理性和个性的优势,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把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培养与发展自己的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彬 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61-02

当今社会早已进入知识与科技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只有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的民族与国家,才能引领当今世界的步伐,才能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是知识与信息的产生之所与传播之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高校而言,既要积极培养人才,也要搞好科学研究。要做到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并重,在以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的科学创新、研究为基础前提下,努力将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起来。

创新要求就是在高校中将科研与教学、创造与学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教学。也就是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学生的创新和科技意识进行培养,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深化认识、查补缺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也使得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更加接近,进而达到高效培养有用人才的目的。

一、科技创新的定义和特点

从广义上来说,创新指的是发现、发明、创造新事物。结合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教育上来,就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根据教学和实践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考和革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1]。其目的是为了能力全面的高校人才、激发大学生创作的热情、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经验,乃至取得一定成果――新发明、新发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市场、新产业等。由以上科技创新的定义可以看出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自主性、复杂性、丰富性的特点。

1.自主性。科技创新是一项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动手参与实践的活动。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由自己提出方案、研究可行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活动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推动活动进展并取得一定成果。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达到理论学习与科技实践并行的效果。

2.复杂性。科技创新活动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创新思考、创新实践。这比起传统教育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来说复杂许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也高出许多。此外还需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分配、自主创新和教师指导间的关系、个人创新与团队协作间的协调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

3.丰富性。从形式内容上来说,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竞赛类、讲座类、实验类,甚至是发明创造,具有多样性。从范围来说,科技创新活动涉及了科研、学术、文化、艺术、生产、经营、保健、休闲等领域。可极大开拓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2]。

二、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正确认识。以传统教育观念看来,高校教学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偏向于一种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忽视,最终导致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缺乏独创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各大高校目前已纷纷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增加了如设计、创新实验课程等,但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这类活动缺乏一些必要的支持,以致于活动最终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去学校因素,部分大学生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一些学生认为自身条件不足,没有参加此类活动的能力;一些学生认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则根本没有把科技创新活动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这些说明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储备程度和掌握程度[3]。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学生基本功和专业能力都达到一定程度。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概念,创新思维能力弱,没有心思长期致力于某项研究,缺乏科学的热忱和执着。知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也相对较差,或者学生有这方面的意愿和兴趣,却因缺乏足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不得不放弃。

3.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不健全。首先存在资金问题,和维持高校一般运作相比,学校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相对匮乏,也缺乏完整的资金奖励制度,以致许多学生需要自筹资金[4]。其次是师资配备问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高水平指导教师的缺乏,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效果不显著。还有场地设备配备不足,虽然大学生科技创新一直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长期以来,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单一,学校也缺乏创新活动场所的建设,有些学校只为了参加相应的全国性的竞赛而临时搭建一些活动室,谈不上活动场所的建设,更没有相应设备的投入。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方法

1.转变高校的传统教育意识。首先高校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一改传统教学方式,变“授业”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科技创新研究。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被动实践到主动实践的转变。

除传授知识外,高校还应坚持实践性原则,把课内课外内容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本,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创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研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开拓创新本领,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校必须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5]。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授课方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成绩,达到课堂效果最优化,知识掌握最大化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研究、多创造、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开创精神、探索精神的发扬;通过教和学,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3.校方应给予充分支持。(1)提供足够人力物力用于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完善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确保创新活动顺利开展[6]。学校可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设立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2)构建系统的竞赛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科技创新竞赛体系,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多举办校级、院系级竞赛,来推动学生科技竞赛工作的日常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并对大学生科研成果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和一定的荣誉、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计分等,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氛围。(3)发挥优秀指导教师的作用。正确的指导可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课题、担任教师科研助手等方式,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指导教师可多开展培训、讲座、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管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4)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将创新文化升华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校园的创新文化是否浓厚关系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当前,高校要进一步改善与升华校园文化,将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营造群体创新气氛,形成鼓励、支持创新,人人探索创新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4-91.

[2]杨震.试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创业经济,2006:47-48.

[3]周琳,杨大方,刘翠,等.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2):130-131.

[4]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77.

[5]周军,陈琦.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7-88.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林业院校;机电专业

作者简介:谷志新(197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徐凯宏(196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省青年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D1212004)、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省青年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D12120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36-02

创新是华夏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意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1]。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林业院校行业发展需要为主,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入手,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中具体实施,检验其实践的效果,对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

一、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人才的需求分析

国内高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完全激发,致使学生尤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后缺乏适应社会的素质和实际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

我国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把实践性创新性结合到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充分结合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与就业前景。

近年来,例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些知名的研究型重点大学都相继建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并且根据自己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强调学生自主科研能力的培养;如江苏科技大学等学校提出以竞促学的学习模式,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而近年来林业行业技术相对落后,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是振兴林业行业的关键,这就越来越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征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以为机电行业的现代化企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融合机械、控制、电子、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宽口径重基础工程教育。[3]要求培养出具备坚实的机械设计制造、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工程应用与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从事机电工程领域系统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系统维护等方面高级专门人才。

1.培养目标高

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并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4]

2.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具备全面系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电子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较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设计能力。面向当今社会人才需求与林业机械历史背景相结合,要求学生具有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强调学科基础、专业技能和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

3.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改革教学体系,完善创新教学模式

深入学生就业企业进行市场需求调研,调研分析目前社会需求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适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全新模式。[5]

分析本校在校的四个年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状况,针对学生科技能力培养的现有模式,分析优势与不足,结合本校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特色及学生的自身优势,采用科技创新长效激励方法。

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如何和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充分理解理论,提高其动手能力,这个过程是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自己掌握专业知识的欠缺部分,提高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在大一时就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可以及时深入到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其创新能力。

只有具有完备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专业知识过于单一,所以需要更新拓展学生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其他专业的专业课,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宽度。其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环节。

建立适合林业院校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完成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并在教学中实施,总结经验。[6]以在校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方法及动手能力等,使学生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以开放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为核心建立课程体系,即:创新理念教育—互动式创新课程设置—开放式创新实验指导—创新实践实习—作业作品展—进行各种竞赛。

四、具体措施

深入学生就业的企业中进行广泛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目前在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4个年级学生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开展深入研究。研究途径采取“收集资料—社会调查—教学实践—学生反馈—归纳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

在具体操作方法上采用课题组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根据各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分别实施,并针对2012级学生进行试点研究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激励方法。

1.加强基础知识,拓宽专业知识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通用性专业,立足林业行业,面向社会。融会贯通机械工程、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等基础课程,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建设机械设计和控制理论与工程等基础课程为主的精品课程等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基础教学,注重机电融合,拓宽专业知识。

2.强调实践教学,体现创新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尝试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增加进阶式设计,开放实验环境方式,适量增加实习和课程设计的学时数,完善实验教学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数量上达到70%以上。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动手能力,扩展教学内容,继续加大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机制,与其他优秀院校的学生同场竞技,提高能力,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是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和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自主探索学习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断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

科技创新活动是以科技项目的设计和研究为载体,以各层次、各学科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团队为主要形式,参加课堂以外的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7]

4.整体优化,协调发展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融合性强,便于利用有限资源和资源整合共享。强化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与科研、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毕业设计是重要环节,毕业设计题目与科研项目结合,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论

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走在经济发展前沿的首要条件,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科技创新人才要充分结合就业前景和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性创新性融入培养过程,培养出适应发展需要、具有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王西平.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园艺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3273-3275.

[2]裴旭明,冯振伟.深化机电类教学与实践改革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08,(4).

[3]杜红文.面向中小企业高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3):82-83.

[4]钱桦等.高等林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6).

[5]邓广福.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人才培育,2011,7(5):

124-125.

[6]祁志生,姚小敏,黄民.机电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6(2):58-59.

[7]贺敬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08-02

党的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科技创新,创新是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党的十同时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保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首当其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在现有的大学创新教育的形式中,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紧密相关的科技活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与途径。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在1999年,由团中央发起组织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为标志,发展为目标国内各高校开展的以“挑战杯”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对大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1.1 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不够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建设创新型校园的重要途径。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归口都在校团委,具体事务工作由学生社团组织承办,因此,其活动内容、形式、规模及宣传动力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局限性。

1.2 学生主动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识不强

受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浓郁的学术氛围。当今大学校园中,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活动的选择余地日益宽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其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参加活动的课题一般为老师的现有课题,按照老师原有的思维创作,影响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必须看到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整体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事实,也就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储备的不足。而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能力及创新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行性。科技创新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仅有兴趣,但缺乏学习专业技术的时间和能力,主动性也比较差。

1.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缺乏

目前,在学校的日益重视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受资金、时间、比赛性质及科技创新活动短期不易出成果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研究课题大都浅尝辄止,缺乏有效的接力,最终导致研究浮于表面,难出精品。

2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2.1 加强宏观领导,构建创新体系

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中不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重点,使教育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转变,同时不断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制度的基本框架。首先,高校应该解放思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改变以往的陈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其次,应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出台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条例和办法,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政策和大学生学科竞赛统筹配套规章制度,创建激励体制,学校出资并且配合社会资金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应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专家库,定期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评审,对优秀项目给予表彰,形成良性循环。

2.2 强化正面引导,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

科技创新活动并非必修课,大学生参加与否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要提高高校学生整体科技创新嫩嫩公里,必须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因此,学习可以利用校园网、广播台、校报、宣传窗专栏等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发动,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要求、程序以及预期结果等均有所了解,努力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舆论氛围;其次,开设与活动相关的创新课程,开展科技创新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的基本情况,引导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加强基本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提供全面指导,健全学生科研导师制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点,他可以对科技创新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避免了学生的盲目性也避免了项目资金的浪费,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引导学生正确的投入科技创新。同时,应制定教师在指导创新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工作量计算和奖励办法,充分肯定指导教师的劳动成果。

2.4 丰富活动形式,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高校可以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开展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商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各类专业竞赛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活动,着力于搭建特色化的创新型校园文化平台。在开展重大校园文化活动时,要重点扶持一些学生的科研课题,大力支持学术类社团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培育、研究、扶持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更涉及到国家的科技创新、产业开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章红芳.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索. 中国电力教育,2009(3).

2 徐红珍,李茂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3).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同层次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高校在专业技术培养方面,偏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由此导致实验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未能掌握创新方法,未能夯实理论基础,因而学校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充分发挥数学实验课程对学生探索精神、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长期以来,数学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的开设大多是为了验证基础知识。但这些课程里面不仅包含最基础的知识理论体系,也包含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实验方法以及丰富的设计思想、设计原理、设计技巧等。我们可以真正领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奥妙,理解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功能与作用,开辟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首先应强化对数学科学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优化模型来研究如何解决具体的复杂的实际问题。

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应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应用等,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在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把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数学实验课为例,由于每一个实验项目涉及的知识点都不尽相同,因此,通过不同实验项目的实践,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项目之中包含精妙的设计思想、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及丰富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设计原理,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设计思想、原理和方法,将其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与基础理论中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用于实践,就很可能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加入相关的科技创新课程设计,或者加入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开放实验项目,让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再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和实现数学实验课程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阶段性培养。

因此,在数学实验课程中实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目前,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生产力。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已认识到高校数学科学实验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实施“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对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已成为必然之势。

打破数学学科传统思维模式,即打破传授基础知识的观念,就要求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并演示实验步骤的同时,树立起利用数学实验课程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实践动手能力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培养的教学理念。

同时,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实现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是我们下一步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默涵,由巧俐.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0-91.

[2]丁卫平,李新平.基于数学实验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2):36-37.

[3]郑宗剑,刘 浏,张斌儒. 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融入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2(2):146-149.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拔尖创新;模块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94-02

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力军与核心力量,是各学科、各领域的领军人才,集中地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具有足够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其对全面实现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体制,基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本文提出了“基于科技创新体制下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深刻思考

一、培养模式提出背景

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水平高校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及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高校普遍采用大类招生培养、大规模通识教育、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育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甚有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经普遍采用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的“博洛尼亚进程”,实现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使各大高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资料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育学家和学术人员也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分析了教学型高等学校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1)要逐步更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1]思维,建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3)拓宽教师教学的途径和思路,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4)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5)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增开一些新的实践项目,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或实践工厂;(6)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教育气氛和环境,使校园逐渐形成“创新风”。例如北京大学为了探求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的新模式,创建了“元培学院”,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及“明德书院”,进一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成立了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的“竺可桢学院”等。

可见,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科技创新体制下构建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素质与创新意识,有助于实践性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科技创新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将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难易程度模块化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并经过量化处理后给予各模块对应的分值,学生自由选择模块任务及对应的分值,并根据执行情况获得相应分数,难度适当、分解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模块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那份喜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竞争素质、增强攻关信心,促进课堂基础教学,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期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拔的评价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与之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及相应的模块,在各科技创新项目进程中根据学生对各自模块的适应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模式。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和集成度的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一、大二年级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主要以讨论或验证型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保证,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又能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环节不能紧密结合,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研究制定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进度同步的小型科技创新项目,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刻应用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听课与思考,学生的注意力将从实践应用过程中重新返回至课堂理论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学习。

3.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相融合。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的讲解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企业培训注重学员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对于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谓大有帮助。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主要关注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课堂教学上,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受到限制,即使学生拥有一个很独特的创新想法,也不具备将自己构想变成现实的技能,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将“书本知识”变成现实,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深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研究制定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良好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塑造“科学+工程”型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三、培养模式的管理评价体系

1.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依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实施分组管理,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权,让学生全面组织管理自己的项目,实行学生负责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调动学生的竞争素质和责任感。定期的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自主上岗,充分利用多学科多领域及交叉学科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交流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角色的扮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提升价值,还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2.拔尖创新型人才类型的评价。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训过程中,注重对表现突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并将拔尖创新型人才分为若干级别,表彰和奖励表现卓越的学生。对于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并对相关人才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识别与培养体系,以便为有效地挖掘优质人才资源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琳,杨大方,刘翠,许溪沙.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30-131.

[2]沈锋,刘名宇,綦佳.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06-107.

[3]张静.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略论[J].天中学刊,2013,28(4):136-138.

[4]仲秀凤,丁燕,王思勤,赵晓.关于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的调研[J].文教资料,2014,(6):132-133.

[5]庄军,邓宏兵,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3.

[6]李文军,彭保发,袁晓玲.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117-119.

[7]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73-76.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独立院校 科技创新 实践能力 科技竞赛

独立学院作为现今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按照国家的“十三五”计划,大部分学校必须走转型之路,传统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变为实际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举办很多相关的竞赛和项目,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参加这些比赛使得学生很好地验证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推动独立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

一、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传统教学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为辅助,使得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和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践动手中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独立院校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较差,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缺乏自信心,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容易出现自卑、畏难情绪。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与各类院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一些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要完成繁重复杂的实践学习任务,有时需要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而且要经历挫折、打击、迷茫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毅力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软件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根据结果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规划设计、仿真分析、测试调试实际电路和系统的能力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遇到问题一起研究讨论,大大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

二、独立院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措施

1.举办专题讲座。

组织学院或聘请其他院校有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经验的教师举办科技创新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和内容。通过这些讲座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挖掘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潜能,为他们科技创新道路指明方向。

2.组织开展各种学习型社团。

在学生中多开展各种学习型社团,如自动化控制协会、智能机器人协会、通信电子协会等。邀请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同学加入感兴趣的社团,老生带着新生学习研究,将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科技活动的主力军。各种学习型组织团队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学习科技创新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让大家找到与自己研究兴趣相同的伙伴,逐渐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3.编写整理竞赛培训资料。

针对各个竞赛内容编写相应的赛前培训指导资料。如电子设计大赛,将一些电类基础知识如元器件的识别、经典芯片的使用等资料分门别类、归纳整理。独立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实践能力薄弱,创新意识不强,所以必须编写出符合独立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资料,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

4.定期组织各类科技竞赛。

定期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检验教师的培训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将来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级竞赛做准备。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形成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5.组织教师去兄弟院校学习交流。

安排教师去兄弟院校访问学习,研究新的创新活动的开展方法和内容。每个学校在创新活动方面都有自己的专长,多出去走走看看,有助于本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对科技创新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

6.校企合作模式。

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是可以了解和学到当前最新技术知识和生产第一线上需要的技术技能,使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与实际紧密结合,思路和想法与当前知识领域相融合,设计出来的作品可以进一步加工改进成为产品,实际应用意义较大。二是利用企业丰富的资源,包括高精设备、高级人才、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赞助等。逐步研究探索校企合作之路,真正做到老师和学生“走出去”,企业高级人才“走进来”,将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团队意识,增强自信心,对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工程人才有远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盛辉.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在独立学院中实践创新教学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2.17.

[2]罗振华.独立学院学生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3.30.

[3]杨亮涛.基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继续教育研究,2012.6.

[4]沈新华.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教育与职业,2011.35.

[5]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科技与管理,2010.3.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10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国家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

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

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上一篇:交通安全预案范文 下一篇:校园安全预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