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8 16:32:08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培养模式

1.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是我国的发展战略核心。随着社会发展,人才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尤其是具备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场所,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与自身因素有关,还收到外界校园学习与锻炼的环境制约,如学校课程体系结构、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对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的关注程度和政策倾斜等。因此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大学生具备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特性,分析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因素,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对于他们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几方面途径,如注重基础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同时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注重实践与实验类课程及实训实习类教学环节的设置;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专业相关的如大学生电子竞赛类的活动等。本文即对如何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做了分析与阐述。

2.基础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

以培养具有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特点, 制订了学科交叉、凸显应用性特质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创新与素质拓展教育)的学时比例保证在3:1左右,保证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在课内的实验实践课程上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基础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学识不断发展的阶段,在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作用下,他们表现出主动性、实践性、协作性、发展性的特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要关注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对他们综合知识、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加强学习深度、拓宽学习的宽度,扩充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多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敢于怀疑、敢于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培养敏捷的思维理性的判断力、楚初的毅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使其具备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实践与实验类课程及实训实习类教学环节

以工程应用为主线, 按知识模块构建课程群体系, 强化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体系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与素质拓展教育。理论课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及实习实训,如电气工艺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单片机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以理论学习和应用为目的,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边学边做。开设大型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课,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电气类实验教学中心,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具有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各电气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创业创新素质训练项目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同时促进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自我肯定与自信心。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与活动,鼓励积极参加课题设计与研究,把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使学生接触本学科的科研前沿。引导学生进行科技作品设计、撰写学术论文、数学建模,选择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导,组织学生参与创新设计与制造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5.重视指导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在对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性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技能的培养方面。学生在活动中个人表现出的新意识、个性与特质,指导教师要给与及时关注,并予以肯定与鼓励,正确引导其发展,对其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技能的提升起直接作用,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能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指导教师应加强具自身素质的提高,使自己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有批判质疑精神;在活动中与学生经常互动,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使学生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创造型的解决新问题。

6.总结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对其自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含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电气信息类学生,从人才培养模式到课程体系建设,各个环节都必不可少,要不断探索电气信息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中的普遍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橄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2]辛雅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5):926-927.

[3]孙进.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英、德、加三国国家资格框架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1):36-38.

[4]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85.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院教字2011C101)。

作者简介:

郑伟南(1986―),女,硕士,助教,现供职于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红外检测技术及应用。

曲娜(198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现供职于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社会途径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生生不息的灵魂。相关学科的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无论是大学生自身,还是大学、社会等各方面都应着力于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推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1、大学生科技创新首先源于自身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首先应在于大学生自我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千差万别和时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且对于内因和外因的比较中,内因起到了决定作用,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着眼于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亦即不断深化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进行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深化大学生内源式的科技创新为主,即使是大学、媒体、社会等等其他方面外部因素,也应不断着眼于以合适的方式发展大学生的内在创新品质与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首先自身需要不断积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就目前来看,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存在着被动学习的状况,这种被动学习要么体现为对知识的以死记硬背、被动应付考试为主,而缺乏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或者单纯以就业为目的,仅仅关注就业、甚至面试应聘所需要的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其中表现为在大学期间逃课较多或者以及格为目的的情况,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四年大学时光中沉醉于游戏、上网聊天或者课堂外的其他活动,而对于课程学习却不感兴趣;一方面对于学习或者研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未来却又不断致力于考取硕士研究生甚至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一方面大学期间的课程有少数学生逃课成为习惯,但一旦进入公务员面试却又会花费上万的学费参加短期的商业性的培训,在其中尽显浮躁和功利的一面。

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学生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创新的实践,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才能一方面不断验证自己的知识扎实水平,同时不断获得创新的感受与体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因为创新而不断获得对于自身知识欠缺的回馈和下一步知识学习的方向,这事实上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与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具体体现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不断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创新与学习事实上也类似于这样一个过程,科技创新不断为知识学习提供方法性指导,而现有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新概念、新理论,同时还是一种新发明、新创造,另外科技创新还包括科技新理论、新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科技创新从内容上说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另外,科技创新从过程上来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科技创新的环节上来说,要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等完整的环节和阶段,所以为实现创新,必须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要具备各方面、完善的智力品质,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情商,既要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技创新有热情、有信心、有意志力,也要能够长久的保持这种积极的情商因素,避免三分钟的热度和一时的兴趣,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

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有无创新能力,不仅和知识基础有关,同时也和大学生的智商有关,和大学生的情商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而要不断培养与提高这种综合素质,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2、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大学的职责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大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首先从年龄上刚刚年满十八周岁,正是从少年到青年过渡的时候,另外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从农村和县城来到地级市、省会甚至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会使得大学生对现代文明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从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技创新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应积极做好引导和扶持,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造成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较弱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在外因中,还有一方面是,一部分大学老师仍然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对于学生创新的引导,或者试图使学生能够从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研究方向与研究兴趣的鼓励、扶持与引导,同时在诸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等活动中,教师参与学生创新的意识不强,往往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积极性不够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缺少方向性和方法性的引导与支持。

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大学的责任首先应该不断构建导向科技创新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不仅应该保证获得丰富的、完整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学生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各种丰富的、及时的信息,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科技发展的各种前沿知识,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业发展铺平道路,也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能力,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常态化、稳定化与高效化,实现投入产出率的持续增长。

在大学整个教育环节和领域中,应注重不断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环境,这事实上体现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系统建设的问题,这种环境既包括校园文化环境,也包括整个大学的育人机制和制度建设,其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创新与进步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潮流,同时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应该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术研究既具有浓厚的兴趣,又能得到较好的指导和引导。这种氛围也应该能够善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与习惯,促使大学生积极实践科技创新,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规范与支持,明确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即为创新打好基础,又能促使和辅助大学生不断实践创新。

在不断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大学也应该在课程设计及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现在大学中的一些课程则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形成了脱节,甚至相对社会发展来说已经严重滞后。当然针对大学的不同学科,按其学科特性来说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 当然基础学科和社会生产与技术现实来说可能距离较远,但是相当一部分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则也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除了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外,还应该设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中心,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不断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与科研活动。

此外,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和有关教师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持积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制定有关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创业的实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了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应用的发展趋势,即科学技术越来越密切的社会化、经济化和组织化,产学研日益呈现出越来越密切联系的趋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创新,其中最大的意义还在于科技的产业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创新与实现。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需要大学不断改革学校教育考试与评价方法,现行的大学学科考试,往往是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一些课程在在考试形式上多侧重于多侧重于现场考试、笔试作答,而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考试较为缺乏。在考试内容上,多是要求以对知识的背诵、记忆为主,而对理解、运用的考察较为薄弱,而对大学生的考察,应该实行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并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并重的考试形式,重点测试学生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采取书面作答与现场操作、社会实践、产品设计等方式相结合,真正能通过考试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学生的学习和科技创新起到较好的引导和评价作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然,要做到上面各方面的要求,大学最重要是要做到自身教育观念的创新,自身必须不断创新观念与做法,从过于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转换为以能力培养为主,不断启发与引导学生创新思考,进行创新实践,认识到必须尊重和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服务。

3、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社会途径

培养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和自身做出努力以及大学的责任以外,社会也需要承担重要的责任,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生能否真正成才,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真正实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这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况且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学校中所做的一切,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社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所在,从上述意义上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相关机制之间应该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社会各方面应该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不断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近年来,虽然政府和社会有关机构制定了很多政策,推出了很多措施和现实做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了很多扶持,形成了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但是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扶持、引导、保护与激励应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和改进才能不断形成这种氛围,这既需要政策协调,也需要资金、人事、社会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共同提高、努力才能实现。

与此同时,社会评价机制也应做出相应改变,这种评价既是一种文化上的评价,需要整个社会氛围与社会文化加以不断优化,社会思潮的改变,同时青年人应该不断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大胆的去改变现存的某种不利于创新的思想。另外在经济上,除了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应该不断加强奖励力度,使大学生能够不断因为自己的创新得到较好的生存、发展,不断具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身也应不断做出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时代的影响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优势与不足,自觉避免自身的物质化、追求实惠、使用的倾向,发挥自身理性和个性的优势,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把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培养与发展自己的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彬 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61-02

当今社会早已进入知识与科技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只有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的民族与国家,才能引领当今世界的步伐,才能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是知识与信息的产生之所与传播之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高校而言,既要积极培养人才,也要搞好科学研究。要做到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并重,在以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的科学创新、研究为基础前提下,努力将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起来。

创新要求就是在高校中将科研与教学、创造与学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教学。也就是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学生的创新和科技意识进行培养,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深化认识、查补缺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也使得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更加接近,进而达到高效培养有用人才的目的。

一、科技创新的定义和特点

从广义上来说,创新指的是发现、发明、创造新事物。结合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教育上来,就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根据教学和实践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考和革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1]。其目的是为了能力全面的高校人才、激发大学生创作的热情、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经验,乃至取得一定成果――新发明、新发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市场、新产业等。由以上科技创新的定义可以看出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自主性、复杂性、丰富性的特点。

1.自主性。科技创新是一项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动手参与实践的活动。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由自己提出方案、研究可行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活动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推动活动进展并取得一定成果。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达到理论学习与科技实践并行的效果。

2.复杂性。科技创新活动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创新思考、创新实践。这比起传统教育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来说复杂许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也高出许多。此外还需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分配、自主创新和教师指导间的关系、个人创新与团队协作间的协调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

3.丰富性。从形式内容上来说,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竞赛类、讲座类、实验类,甚至是发明创造,具有多样性。从范围来说,科技创新活动涉及了科研、学术、文化、艺术、生产、经营、保健、休闲等领域。可极大开拓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2]。

二、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正确认识。以传统教育观念看来,高校教学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偏向于一种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忽视,最终导致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缺乏独创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各大高校目前已纷纷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增加了如设计、创新实验课程等,但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这类活动缺乏一些必要的支持,以致于活动最终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去学校因素,部分大学生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一些学生认为自身条件不足,没有参加此类活动的能力;一些学生认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则根本没有把科技创新活动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这些说明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储备程度和掌握程度[3]。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学生基本功和专业能力都达到一定程度。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概念,创新思维能力弱,没有心思长期致力于某项研究,缺乏科学的热忱和执着。知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也相对较差,或者学生有这方面的意愿和兴趣,却因缺乏足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不得不放弃。

3.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不健全。首先存在资金问题,和维持高校一般运作相比,学校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相对匮乏,也缺乏完整的资金奖励制度,以致许多学生需要自筹资金[4]。其次是师资配备问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高水平指导教师的缺乏,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效果不显著。还有场地设备配备不足,虽然大学生科技创新一直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长期以来,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单一,学校也缺乏创新活动场所的建设,有些学校只为了参加相应的全国性的竞赛而临时搭建一些活动室,谈不上活动场所的建设,更没有相应设备的投入。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方法

1.转变高校的传统教育意识。首先高校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一改传统教学方式,变“授业”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科技创新研究。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被动实践到主动实践的转变。

除传授知识外,高校还应坚持实践性原则,把课内课外内容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本,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创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研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开拓创新本领,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校必须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5]。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授课方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成绩,达到课堂效果最优化,知识掌握最大化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研究、多创造、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开创精神、探索精神的发扬;通过教和学,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3.校方应给予充分支持。(1)提供足够人力物力用于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完善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确保创新活动顺利开展[6]。学校可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设立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2)构建系统的竞赛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科技创新竞赛体系,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多举办校级、院系级竞赛,来推动学生科技竞赛工作的日常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并对大学生科研成果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和一定的荣誉、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计分等,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氛围。(3)发挥优秀指导教师的作用。正确的指导可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课题、担任教师科研助手等方式,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指导教师可多开展培训、讲座、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管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4)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将创新文化升华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校园的创新文化是否浓厚关系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当前,高校要进一步改善与升华校园文化,将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营造群体创新气氛,形成鼓励、支持创新,人人探索创新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4-91.

[2]杨震.试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创业经济,2006:47-48.

[3]周琳,杨大方,刘翠,等.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2):130-131.

[4]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77.

[5]周军,陈琦.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7-88.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08-02

党的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科技创新,创新是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党的十同时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保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首当其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在现有的大学创新教育的形式中,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紧密相关的科技活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与途径。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在1999年,由团中央发起组织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为标志,发展为目标国内各高校开展的以“挑战杯”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对大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1.1 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不够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建设创新型校园的重要途径。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归口都在校团委,具体事务工作由学生社团组织承办,因此,其活动内容、形式、规模及宣传动力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局限性。

1.2 学生主动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识不强

受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浓郁的学术氛围。当今大学校园中,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活动的选择余地日益宽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其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参加活动的课题一般为老师的现有课题,按照老师原有的思维创作,影响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必须看到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整体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事实,也就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储备的不足。而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能力及创新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行性。科技创新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仅有兴趣,但缺乏学习专业技术的时间和能力,主动性也比较差。

1.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缺乏

目前,在学校的日益重视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受资金、时间、比赛性质及科技创新活动短期不易出成果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研究课题大都浅尝辄止,缺乏有效的接力,最终导致研究浮于表面,难出精品。

2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2.1 加强宏观领导,构建创新体系

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中不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重点,使教育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转变,同时不断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制度的基本框架。首先,高校应该解放思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改变以往的陈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其次,应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出台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条例和办法,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政策和大学生学科竞赛统筹配套规章制度,创建激励体制,学校出资并且配合社会资金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应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专家库,定期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评审,对优秀项目给予表彰,形成良性循环。

2.2 强化正面引导,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

科技创新活动并非必修课,大学生参加与否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要提高高校学生整体科技创新嫩嫩公里,必须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因此,学习可以利用校园网、广播台、校报、宣传窗专栏等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发动,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要求、程序以及预期结果等均有所了解,努力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舆论氛围;其次,开设与活动相关的创新课程,开展科技创新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的基本情况,引导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加强基本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提供全面指导,健全学生科研导师制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点,他可以对科技创新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避免了学生的盲目性也避免了项目资金的浪费,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引导学生正确的投入科技创新。同时,应制定教师在指导创新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工作量计算和奖励办法,充分肯定指导教师的劳动成果。

2.4 丰富活动形式,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高校可以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开展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商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各类专业竞赛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活动,着力于搭建特色化的创新型校园文化平台。在开展重大校园文化活动时,要重点扶持一些学生的科研课题,大力支持学术类社团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培育、研究、扶持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更涉及到国家的科技创新、产业开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章红芳.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索. 中国电力教育,2009(3).

2 徐红珍,李茂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3).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拔尖创新;模块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94-02

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力军与核心力量,是各学科、各领域的领军人才,集中地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具有足够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其对全面实现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体制,基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本文提出了“基于科技创新体制下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深刻思考

一、培养模式提出背景

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水平高校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及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高校普遍采用大类招生培养、大规模通识教育、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育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甚有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经普遍采用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的“博洛尼亚进程”,实现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使各大高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资料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育学家和学术人员也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分析了教学型高等学校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1)要逐步更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1]思维,建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3)拓宽教师教学的途径和思路,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4)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5)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增开一些新的实践项目,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或实践工厂;(6)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教育气氛和环境,使校园逐渐形成“创新风”。例如北京大学为了探求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的新模式,创建了“元培学院”,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及“明德书院”,进一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成立了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的“竺可桢学院”等。

可见,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科技创新体制下构建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素质与创新意识,有助于实践性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科技创新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将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难易程度模块化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并经过量化处理后给予各模块对应的分值,学生自由选择模块任务及对应的分值,并根据执行情况获得相应分数,难度适当、分解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模块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那份喜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竞争素质、增强攻关信心,促进课堂基础教学,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期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拔的评价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与之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及相应的模块,在各科技创新项目进程中根据学生对各自模块的适应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模式。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和集成度的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一、大二年级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主要以讨论或验证型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保证,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又能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环节不能紧密结合,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研究制定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进度同步的小型科技创新项目,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刻应用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听课与思考,学生的注意力将从实践应用过程中重新返回至课堂理论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学习。

3.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相融合。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的讲解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企业培训注重学员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对于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谓大有帮助。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主要关注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课堂教学上,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受到限制,即使学生拥有一个很独特的创新想法,也不具备将自己构想变成现实的技能,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将“书本知识”变成现实,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深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研究制定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良好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塑造“科学+工程”型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三、培养模式的管理评价体系

1.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依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实施分组管理,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权,让学生全面组织管理自己的项目,实行学生负责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调动学生的竞争素质和责任感。定期的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自主上岗,充分利用多学科多领域及交叉学科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交流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角色的扮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提升价值,还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2.拔尖创新型人才类型的评价。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训过程中,注重对表现突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并将拔尖创新型人才分为若干级别,表彰和奖励表现卓越的学生。对于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并对相关人才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识别与培养体系,以便为有效地挖掘优质人才资源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琳,杨大方,刘翠,许溪沙.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30-131.

[2]沈锋,刘名宇,綦佳.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06-107.

[3]张静.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略论[J].天中学刊,2013,28(4):136-138.

[4]仲秀凤,丁燕,王思勤,赵晓.关于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的调研[J].文教资料,2014,(6):132-133.

[5]庄军,邓宏兵,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3.

[6]李文军,彭保发,袁晓玲.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117-119.

[7]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73-76.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能力培养 科技创新平台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01-02

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大国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人才大国,首要任务必须成为一个教育大国和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担负着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神圣使命,如何引导和带动大学生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国内很多知名高校都是与企业和研究所建立项目联系,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企业、研究所的项目工程经验优势,联合发展。北京中关村很多科技密集型企业的智囊团几乎都来源于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结合科研优势建立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团体,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科研背景,科研底蕴深厚,其组成教师都是长期承担科研任务的科研骨干,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学素养。科技创新平台可以为学生从事科研工程实践提供良好科研和人文环境,是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沃土。由于参与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很多同学具有了较好的工程素养,具备了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头脑灵活,实践能力强,毕业后均成为各行业的业务精英。

1 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及意义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育人的各个环节上,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创新的规律和方法,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磨砺创新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需要按照社会的实际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模式就是让学生直接与创新创业的实体联系在一起,利用学校、学院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教师资源、设备资源、科研项目的实践机会,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质,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实现学生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育人各个环节的融合。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让学生处理好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前沿专业知识的关系,真正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科研工程实际方面的训练,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强化科研工程实践教育。

2 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内容

(1)优化创新型教育课程体系,让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驱动模式引入课程体系。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相关的工程实践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认知工程实践过程的机会,提高创新教学内容比例,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

①构建全方位创新实践支撑平台,推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展。

为解决常规模式中实践投入不足的问题,搭建“引导、激励、环境”三方面结合的全方位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构建良好工程实践导向、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工程实践环境,主观上灌输实践理念与激发实践热情,客观上提供全天候工程实践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实践,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林省微波技术研究所的实际情况,在微波天线的理论课程基础上,针对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特点增设天线测试认知实验课程内容,填补学生在微波天线测试相关知识的空白,增加学生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

增加信号处理、图像处理、雷达通信系统、自控检测系统等工程实践内容,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工程实践环节。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将抽象的微波和雷达信号处理的知识转化为工程应用的实践。

②实施课内外结合的贯通式创新实践活动,构建立体化综合实践体系。

为解决常规教学中课程体系结构僵化、教学视角局限于科学性知识等问题,通过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增加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形成贯通式课程体系,构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三层实践模式最终实现学生知识的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到工程应用的过渡,建立“宽-学科专业,深-工程前沿,厚-数理基础”知识体系。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林省微波技术实验室工程项目情况,综合现有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项目,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创新项目,取得创新学分,以项目驱动的模式开展学生的工程实践实训。

(2)结合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原动力。

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要改革教育模式,以前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教师或者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有限。根据这一情况,要求教师即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辅导能力。改革教师培训和评价制度,注重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评价,鼓励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

(3)结合科技创新平台校企合作现状,建立校企创新合作教学模式,给学生真正的创业环境。

校企合作教学是完善和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科技创新平台由于其科研优势与企业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企业中建立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使他们通过实践过程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将优秀的学生引荐到优质企业,让企业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力,让高校成为企业的创新人才储备库;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创业需求提供交流平台,把企业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到学校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交流培训,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了解创新创业的需求,结合科技创新平台的项目需求了解行业需求,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4)结合科技创新平台学生培养机制,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创新活动向高层级发展。

在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往单纯的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合理的、片面的。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体系更深入化。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部分,如:项目完成情况、竞赛获奖、、获得专利等,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可折合为对应课程学分或以创新学分的形式累加到毕业学分中,设立必修的创新学分,增加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广度。

(5)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反馈机制是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发展的关键。根据反馈机制提供的反馈结果及时总结,修订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科研、实践各个环节,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

3 结语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而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学术方向、科研能力、教师团队等优势正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沃土。从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实际情况出发,在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新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构建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曹帅.“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效科技,2014(4):47-48.

[2] 张定才.普通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22-25.

[3] 胡杰,张文栋,李国才.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8-19.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多媒体基础 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而作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大专院校,则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是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普遍不足和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普遍较高的现实,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在我校范围内的一次尝试。

引言

新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比如MP4、等离子、蓝牙、3G、GPS、蓝光DVD以及网上银行等。人们在试图了解这些新技术的时候,才发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甚至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对此也是不甚了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科技知识的更新周期变短;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不能完全跟上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笔者发现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现代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多媒体技术基础是以讲述多媒体计算、存储、网络应用和网页编程语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内容涵盖了声音、图像、数字电视的基本知识和压缩方法,CD、DVD存储器的存储原理,多媒体网络应用的特点,因特网、多播和多媒体通信的基础知识以及网络语言。目前,高校虽开设了计算机文化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只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做讲解,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而大多数专业课程中,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设置的多媒体相关内容针对性又太强,造成了大学生在多媒体基础知识领域的空白,容易形成知识结构上的脱节,这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目前,国内许多大学都已经开设了多媒体技术基础的专项课程,清华大学早在2000年就设立了“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的网络课程并向全校开放;北师大也在2001年针对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该门课程,都普遍受到好评,这些措施能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增强学生的多媒体基础知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培养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1 高校多媒体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科普的需求

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中收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是电视,高达91.0%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但电视节目的播出和公众能否理解科学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还有待研究。公众只是把电视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源,电视上的科技信息大多是影像一闪而过,很难给人思考的时间,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群,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所看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可理解的知识。

从各国的调查数据看,互联网还不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中国。2005年的调查显示,公众通过“互联网”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仍然最低(7.4%),这个数据与2003年相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2003年,5.9%)。国外的这个比例一般也在10%左右。但美国的调查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专门科技信息最主要的来源。

针对目前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大众人群普遍缺乏科学知识普及途径的现实状况,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大对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的普及,改革目前的信息技术文化教学,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1.2素质教育的需求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现代教育思路,又是一种现代教育目标。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人的其他素质的培养,包括综合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即培养学生从外部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大学素质教育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二十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使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使人类社会正在向着一个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新的经济时代迈进,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对劳动者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综合素质方面。很难想象作为科技承载者的在校大学生们竟然对基本的科技名词都不了解,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相去甚远。

1.3社会的需求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5月的调查研究报告《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对上海、深圳的八家高新技术企业高层访谈的基础上,归纳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所决定的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既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更看重思想道德、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所学的知识比较陈旧,新的内容少,关于高新技术方面的知识就更加贫乏。例如,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材料科学仍是多年前老教材的内容,缺少有关新型功能材料的知识。对于一些高新技术如液晶平板显示的理论及产品制造、芯片制作工艺等,高校缺乏相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这方面的师资和实验设备基本是空白,毕业生到企业后,起码要经过两年时间的培养才能逐步适应工作。

2 加强多媒体知识普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行多媒体基础教学改革。

改革学科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使其适应市场需求,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源头保障。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这样可使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把握其全局性、前瞻性、科学性,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大力发展多媒体基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需求来进行,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来培养学生,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拓宽毕业生求职空间。

对大学生而言,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对于他们本身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增强都是积极有益的;同时,这些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有利于大学生业余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学习多媒体基础知识,在提高大学生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能增强参与相关科技文化交流的能力,真正实现和社会的互动,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2增强综合素质,提高适应能力。

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决定的,这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受一定的科技水平、经济体制、社会制度、教育模式等影响,有着明显的时代性、时效性和地域性。

二十一世纪的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相互交叉渗透,即学科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呈现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呈国际化、社会化的趋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人文社会学科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所培养的人才基础要扎实,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及适应性要强,而基本的科技知识则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的基础。

2.3构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教学模式。

大学素质教育的兴起是高等教育面对新世纪社会和科技发展挑战的必然选择。新世纪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使人类面临着复杂的局面,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教育目标上做出重大选择。

在高校的全部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中推广多媒体基础知识教育是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做出的新的选择,其宗旨是在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弥补大学生知识领域的欠缺与不足的同时,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4进一步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

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主渠道问题,众多学者提出过不同的意见。吴国盛认为大众传媒应该成为我国科学传播的“第一主力”。朱效民认为:“提高全体国民科学素质水平的主阵地在于学校的正规科学教育;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的主渠道在于大众传媒;而科学教育的改革实践、科学普及的深入开展都离不开广大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如果从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还有一个应该重视的渠道被忽略了。学者李大光在2001年进行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对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不同年龄段科学素养人群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具有科学素养的公众大多分布在29岁以前年龄段,从30岁开始急剧地下降。

如果分析原因,这可能和我国的继续教育不够发达有关。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继续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础,对于30岁以后人群的多媒体知识普及工作,依靠继续教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在继续教育课堂开设多媒体基础知识课程,进一步提高社会人群的创造能力,在目前新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切实可行的,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郝克明,马陆亭.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7,(6).

[2] 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德洲.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集团经济研究,2007,(7).

[4] 佟贺丰.对“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部分数据的再思考[J].科普研究,2007,(8).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部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高校应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使科技创新活动落到实处,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个人自身能力的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军事科技创新;高科技人才培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13-02

一、引言

国防科技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远没有达到世界前沿的水平,在某些领域甚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部队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精尖的科技创新和大批量的优秀的高科技人才。长期以来,这两者之间的发展互为乔木。作者结合多年从研从教的经历,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这两方面的内容作深层次的阐述,并以这两方面的联系为基础,提出一些举措,使之能更加相辅相成。

二、深入了解部队情况、丰富知识结构

军事科技创新需要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不但要精通专业,对所从事的技术领域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还要对部队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提高相应领域的军事科技创新水平,研究出真正有用的科技创新成果。

(一)科技创新需要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要实现科技的创新发展,需要有超前的创新思维,这是建立在丰富的创新知识之上的。创新是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即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是对已知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科技创新要求科技人员知识结构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且具有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又要精通自己的专业,掌握所从事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从院校教育的角度来看[1],广博的知识是从本科教育起就需要积累的,宽厚的基础知识会让将来的工作受益无穷。本科四年是学生知识量快速增长的一个阶段,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门类足够宽泛、深度适中的课程。例如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钱学森先生在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时,曾亲手制定力学系教学计划,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明确指出过所有学生在大学里要打下扎实宽广的基础,在授课门类和时间上应有切实的保证。由此,只有基础理论宽厚、专业知识精深,才能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发挥综合能力,产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军事科技创新需要深入了解部队情况,找准真正对部队有用的创新点

要实现海军科技创新发展,除了知识广博、专业知识精深,还必须对部队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仅仅学问多了,不与部队实际相结合,就容易滋长盲目。目前战争形态、作战模式都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只有切实了解部队需求,才能用战略思维牵引创新,才能找准真正对部队有用的创新点,结合部队实际是关键。“一个技术工作者的知识面必然是很广阔的,不仅知识广,而且他还必须要能够灵活地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创造出有科学依据的工程理论”,钱学森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这一科技创新的观点,且这一观点在今天依然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有指导作用。在部队院校,部分教员部队经历和工作经验不足,刚从院校毕业就到院校任教,这就造成了其知识结构简单,缺乏部队工作的实际经验,对部队装备的使用、管理、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不够等现象。现在每年都有军队教员到基层部队代职、任职,使部队和院校的交流有所增加,为教员了解部队的训练、装备、需求提供了通畅的渠道。但在实际代职、任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代职和任职人员不能真正融入到部队的工作中,任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深入部队工作,了解部队情况,掌握部队面临的具体任务,在军事需求分析中,提炼科研项目,才能产生真正提高战斗力的创新。

三、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科技创新尤其是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很可能需要“十年磨一剑”。但现在,在我们周围存在一些浮躁的现象,比如看重“几年之内发表了多少篇高水平论文”,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过于关注专利申请、科研项目评奖。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善的科研机制及合理的政策导向和约束,这其中又包括评价、考核、激励等相关机制,所有这些用来构建一个有利于科研创新和人才成长的环境[2]。当然,也应该认识到相关科研规章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而目前从个人角度来说,首先要克服这种浮躁的情绪,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品格,其次是要对科技创新工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认识到科技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工作积累。

(一)科技创新需要科研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品格

军队技术工作者应该具有的良好的品格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坚韧的意志、团结合作精神,等等。对军队的技术工作者来说,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冲击着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也经受着考验。军队技术工作者要有献身部队建设的理想、抱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求真探源的精神,不追逐名利,自觉净化学术环境,把精力放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上,放在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斗力上。科技创新需要技术工作者具有坚忍的意志。创新是对一个未知领域或对已知领域破旧立新的过程,可能遇到重重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这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现代是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的时代,科学技术“规模之大是空前的,无论从科学技术人员之多或每年经费之大来看,都是如此。”[3]现代科学技术“是系统的、有结构的、组织起来互相关联的、互相贯通的”[4]学问。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单枪匹马能完成的,需要多家单位协作,这要求我们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心胸开阔,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充分发挥人才集群的作用,实现知识互补、能力互补,集中力量,合作研究。

(二)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按照钱学森的科技认识论,科学技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这也从理论上揭示了“科技创新”概念有不同的层次与不同的内涵。

1.基础科学的创新:原始创新――新发现、新观点、新规律、新原理。

2.技术科学的创新:第二次创新、自主创新。

3.工程技术的创新:模仿吸收,自主创新。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在基础研究上投入越多,科研发展的后劲才能越大。由此可见,基础科学的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积累。1977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迁往长沙,组建国防科技大学,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就强调在工科院校中要加强基础理论的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部队中的科研工作者,绝大多数面对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舰艇、舰载机、雷弹及相关武器装备或各种战法,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武备作战性能,从而部队提高战斗力,这主要是工程技术和技术科学领域的工作[5]。例如作者所从事的技术工作就分属于工程技术领域。区别于基础科学的创新,工程技术的创新需要科技工作者根据基础科学理论,运用技术科学原理,开发新技术,并将它付诸实施。即对于部队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其迫切任务是把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应用到装备上,利用基础科学的结果解决装备上存在的问题,在装备建设上产生创新,将它迅速转变为战斗力,让基础科学的创新为装备和战斗力服务。

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事情,钱学森老先生也告诉我们要把自然科学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上去是一个非常困难、需要有高度创造性的工作。科学不同,其创新也不同,但每一次小小的科技创新都需要长期艰苦的工作积累。这就需要技术工作者克服浮躁,耐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研究。

四、结论

军事科技创新需要科研人员具有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明确理解部队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认识到创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的科研人员,既需要具备这种创新能力又要有集聚后劲而薄发的魄力,这样一种人才的培养与创新过程互为依附,需要部队院校制定一种长期的人才可持续发展和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1]温成涛.论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科技拥军工作[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4).

[2]郑文超.着眼部队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军队人事管理教学体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26(5).

[3]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CDIO 科技创新实验室 优化模型 梯队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309-02

引言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在课程之间以主动的、实践的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较强的项目开发、设计、建造、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具备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高校是这一艰巨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和承担者,也就是要培养适宜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从而使其具备必要的和急需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作为CDIO培养大纲下的科技创新实验室的成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践同时巩固了理论知识,为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学术价值

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建立是对实践教学的探索和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全国高校扩招后,学生平均素质相对降低、师资(特别是具有科研经验的师资)和实验条件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学生毕业时的能力和水平,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创建初衷正是为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其运行的效果也证明了这是成功的尝试。这一经验可对全院乃至其他院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作用。

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的运行,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灵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和愿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奉献精神。同时也利于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和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责任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于2006年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坚持管理创新、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模式,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学生学习、实践、管理的梯队化模式的确立。

二、梯队化学习模式

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各年级具有科技兴趣和学习余力的学生开放。专业基础培训和专题训练指导相结合,宽范围实训制作与自主选题制作并举。按阶段分层次学习、培训、考核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优点在于因材施教,根据学员基础、吸收能力不同分开培养。实验室配备必要的试验设备,提供大部分或全部实验器材,鼓励学生(并非必须)自备电脑等工具及特殊实验元器件,组织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辅导和指导。

图1实验室培训流程

实验室采取上页图1阶梯式学习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分别为电子兴趣小组、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每个阶段无固定的学习时限,通过相应考核即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对有兴趣加入实验室的同学,通过基本条件审核后即正式进入实验室的电子兴趣小组进行学习。对新加入的学员进行前期入门培训,对他们培训、引导的师资力量均来自该实验室其他层次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在此阶段中要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和培养正确的、良好的电子制作习惯等。完成电子小组各项训练后自动进入初级班,前期涉及内容为电类的基础知识,由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同学根据个人的特长进行定期的培训、讲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级班要求掌握一些单元电路的知识和制作方法,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常用传感器和简单执行部件如继电器等。这个阶段能促使学生积累必要的基础实践经验。考核方法为学生实作过程的考察和结果电路性能的评定相结合。考核通过进入中级班,而未通过者可继续在本级学习。

中级班加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部件,实现信号的采集、显示和某些控制等。这一时期主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概念,要求学生掌握一个具有CPU的系统的设计、调试和测试方法。晋级方法同初级班。

高级班形式灵活,学生既可留在实验室也可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发中。这一时期学生可以学习更为复杂的系统构成如DSP、FPGA和嵌入式应用系统等。学生通过更高要求的系统制作,或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熏陶,对自身的能力和某些知识缺陷得到较好的完善。进入到高级班的学生可以对入门级和初级班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实现传帮带的效果,减少指导教师的压力。并且,诸如实验室的管理,器材采购、保管和分发等工作也交由高级班的学生参与完成。

三、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创新点

首先,使用较少的物理和师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效果首先培养第一批学生,然后实验室是以学生管理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开展各种活动。成立了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根据实验室需要分为行政部、材料部、技术部、宣传部四个部门。让优秀的学生管理、带动实验室其他同学。按需选派相关指导教师,负责骨干学生的培养和解答共性问题,个别问题个别处理。引导学生学会查阅参考文献、借鉴参考设计的能力。其次,完全开放,人人有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除兴趣和学习余力外,人员选择无任何限制。选题根据个人特点自由决定,鼓励能力强的同学参加各种级别的竞赛和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再次,宽进严出,有针对性培训。最后,流水线式培养,每月吸纳新学员,让更多学生受惠。

四、科技创新实验室应用效果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室从成立至今,无论是从学生梯队建设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等层面上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实验室的教师、学生管理团队都已成熟,对于学生的培训、培养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指导方案。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对于进实验室同学的管理上,在遵守院实验室的管理条例前提下,也形成了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找工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优越性;进实验室的同学由于从事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实践、实验,设计时加深了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激发了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为学生提供各种层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的统一培训、强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次组织、参加各类、级别比赛使得实验室同学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近些年来我院在全国、省市级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与实验室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如图2为各年份参加各类设计大赛并获奖学生人数。从进实验室开始,所有的学生都与指导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成绩优秀的同学,如高级班同学经过电子兴趣小组、初级班、中级班及高级班的学习和锻炼,有很多同学加入了教师的设计团队中,在教师团队中参加科研辅助工作,在那里学生学到了更深、更系统的知识,同时也使科研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图2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成果

结束语

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将学生分级梯队化实训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该实验室的正常有序运行,可以成为CDIO教育模式的得力助手,使学院较好地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同时使学院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生方面,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收稿日期:2011-06-16

作者简介:张福贵(1977-),男,安徽池州人,讲师,从事气象雷达信号处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琳,杨大方,刘翠,许溪沙.论大学生科技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0-131.

[2]尹仕,马冬卉,翁良科,刘志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经费筹措策略试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2):143-145.

[3]郭文莉.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建设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2,(2):9-11.

上一篇:交通安全预案范文 下一篇:校园安全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