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03 10:58:20

科技艺术文化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室内设计 科技创新 艺术创新

根据美国思想家、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19―2011)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著名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提到:“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由原本以专业化大生产为社会经济中轴,转向以知识信息为社会经济中轴的后工业社会。在后工业社会,第四产业与第五产业的发展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这一理论在过去的30年已被论证。西门子公司董事会成员和工业部的首席执行官乌尔里希・森德勒教授(Ulrich Sendler)在他的新作《工业4.0》(Industry 4.0)中指出:“到2030年,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联网形成从生产到配送的全面智能化,工业4.0体现着未来发展的趋势,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1 文化创意产业下室内空间设计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作为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室内空间,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和产业。迅速崛起的文化创意产业下室内设计的宗旨是安全、环保、舒适、信息化的。

因此,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的时代,室内设计要想趁胜追击,把握时代脉搏就得利用多媒体交互的形式对室内设计进行艺术创新,为人们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成为室内设计发展前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2 室内空间设计科技创新

2.1 参数化设计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延伸,建筑形态、风格、观念影响着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室内空间由建筑体围合而成,室内的空间是反应所属建筑体内在的,室内设计所表达的是建筑的内在功能,因此,在当今的设计中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是整体规划的。因此,在参数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依照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室内设计的参数化也将逐渐演变成室内设计的一种风格。其中来自英国的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就打造了一间“建筑感十足”的参数化空间。该房间位于酒店的三十层,该房间除了完成空间的合理化给人美的感受以外,流畅的线条,纯净的颜色,未来感充斥的创意空间,打破了人们对室内空间界限的既有观念,随时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同时这也是数字化设计和工业制造能力提高的产物。扎哈的设计也向我们展示了参数化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巨大前景。

2.2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在于定义人造产品的行为方式,即人工制品在特定场景下的反应方式。交互设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英国设计师比尔・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 1943―2012)在一次设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交互设计,在他后来的著作《关键设计报告》中详细的描述。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互动空间名叫《雨屋》(Rain Room)是由名叫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的创意团队所创作。《雨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空间的认知,因为在这个空间里你将会体验到一场不被淋湿的倾盆大雨。它将当代科技与艺术文化安置在一个空间内,为人和物建立关联。兰登国际,历时三年设计开发了这套身在其中,却不被雨水淋湿的系统。不被雨淋湿的奥妙在于,隐藏在这个空间内的众多3D摄像头以及红外线感应系统,人在这个空间内活动时的数据都会实时的传输到这个系统中,系统控制淋浴器避开人体。

3 室内空间设计艺术创新

工业化的大规模批量生产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同质化这一问题,整个世界趋于相同,民族的、地方的、特色的设计正在消失。在后工业社会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打破同质化,为人们提供个性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因此,要求设计师要不断的对室内空间进行艺术创新。

3.1 室内设计色彩的多元化

多年以来,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人们都会选择柔和的色系为空间铺色,室内选择色彩以明快的色系为主。直到近些年,室内设计的色彩才开始尝试新的方向,由于人们对个性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与众不同的搭配,比如,使用大胆的互补色搭配空间,蓝色和橙色搭配,给人一种青春跳跃的感觉。还有些人会选择在过去被人敬而远之的黑色,作为室内空间的主色调。它不会给人热情优雅的感觉,但它会给人营造出一种特别的神秘感。

3.2 室内设计中装饰几何化

近年来,在各种电子设备的UI(User Interface)设计中,大行其道的扁平化风格(Flat Design),对生活在电子信息时代每天都浸泡在电子设备中的人们的审美产生深远影响。这种来源于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的设计风格,反应的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审美上的追求,于是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也开始兴起这种在北欧几经由来已久的几何装饰。设计师Susanna Vento的室内设计就是运用这种风格为这个不大的空间创造出更多活泼的气氛,大面积几何和极简主义(Minimalism)结合的墙纸为空间增添了不少情趣,理性却不乏装饰美。

3.3 室内设计注重文化混搭

在过去的室内设计中人们习惯性的只使用一种设计风格,但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与包容,在这样的条件下使得多个文化可以并存在一个设计中,称之为“文化融合”(Merging of Culture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混搭”(Mix and Match),可以在一个主要的设计风格下,根据个人喜好搭配不同的文化元素。比如,在新中式元素中搭配法式元素。同时,多样化的文化融合也促进本国文化的自我优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究其原因正如于丹所说:“这实际上是文化在不断地增容,在一次次融合中吸纳新的东西”。

3.4 室内设计注重可持续的自然风格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自然引入室内空间,绿色环保的动植物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运用木、石、藤、竹等拥有天然美观纹理的环保可持续材料,并搭配动物标本,远古动物化石以及手绘动物图案都会很好表现既美观又环保的自然风格。王受之教授在谈到自然风格时说过:“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同质化都市中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自然世界是一个憧憬,一个期待”。因此创新的将自然风格进行艺术美化后代入人们的生活这将成为未来室内空间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结语

在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室内空间设计不会再单一的发展,室内空间设计会像建筑一样应用最新的科技,创造与时俱进的创意空间。参数化设计和交互设计将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一个方向,但功能和技术的创新对于要兼顾人们使用居住情感的室内空间设计还是不够的,因此,室内空间设计的艺术创新同样重要。设计师只有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兼顾这两个方面的平衡,才能创造出人们所追寻的既有强大功能又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情感的理想空间。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张为平.参数化设计研究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9(11),112-117.

[4]比尔・莫格里奇.关键设计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2篇

在这阳光灿烂、流光溢彩的季节,历时两个多月的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首届科技艺术节即将伴随着精彩的文艺汇演落下帷幕。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本届科技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科技艺术节中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优秀而富有才气的同学表达最真挚的祝愿;向在科技艺术节中作出贡献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们,你们辛苦啦!

回顾刚刚过去的科技艺术节,我们高兴地看到:

本届科技艺术节是奋发向上的,她主题鲜明——体验·创新·成长。她目标明确,即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作灵感,陶冶艺术情操。

本届文化艺术节是盛况空前的,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群星辈出。学校精心设计、周密策划了“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创新知识演讲比赛”、“七巧科技”竞赛、“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比赛”、“科幻绘画”比赛,学唱“古诗歌”、学跳“校园拉丁”,等八项活动,全校师生参与率达百分之百。

所有竞赛活动我们采取班级、年级、学校层层筛选推荐的形式进行,最后共收到各年级上交的优秀科幻画20件,评出一、二、三等奖共8人;科技小制作25件,评出最佳创造奖13件;科技小论文20篇,评出优秀创作8篇。在从这些获奖作品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创造力,它们构思新颖,具有教育性、时代性、欣赏性。还有即将开始的“文艺汇演”更是精彩纷呈,相声、快板、舞蹈、时装秀、经典唱诵,好戏连台,彰显同学们的艺术才华及表演能力。

科技艺术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释放激情、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丰富了校园的生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家的兴趣,陶治了情操,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张扬了个性。

同学们,科技艺术节虽然就要画上休止符,但我们的校园科技艺术活动永远没有句号,校园科技艺术节虽然是个有限的时间段,但艺术的空间却是无限的。

让我们运用科技,学会创造!让我们彰显才华,展示个性。

让我们在西校区奏响时代的强音!

让科技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3篇

杂技表演是中华艺术宝库里的一颗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杂技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它以全世界作为自己的表演舞台,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另一种情况,即一个优秀的杂技节目很难在同一个地方做较长期的表演,这同样也是由杂技艺术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杂技以技巧为直接表现手段,而任何一个技巧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这就决定了杂技节目的生产周期较长。因此,任何一个杂技表演团体都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保留上演一批经实践证明是较优秀的节目。观众老是看大致相同的节目会感到厌烦和疲倦,这种厌烦和疲倦不是来自所谓杂技的易朽性,任何真正有审美价值的杂技节目都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不朽的艺术珍品;也不是由于这些节目突然失去了高难、准确、优美等审美特点而失去了审美价值,而是由于人类审美的一个共同特点――求新所引起的。这个事实说明了高难、准确、优美特点一旦离开了"新"就会变成凝固的、陈旧的甚至僵死的,从而削弱了这些特点的审美价值。而当这些审美特点一旦和"新"结合时,就像神奇的法术能点铁成金一样而顿生异彩,使这些审美特点显示出神奇的艺术魅力。

正是由于杂技表演在审美鉴赏中这种求新的审美特点,促使一代又一代的杂技表演家去探索杂技新的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创造出新的节目、新的形式、新的风格;培养出新的杂技艺术家。这也正是杂技艺术家们在鉴赏者求新的审美特点的推动下,所做出的积极反应。因此。我认为:杂技艺术审美鉴赏中的这种求新的审美特点,是推动杂技艺术创造者们不断不创新的原动力,也是杂技艺术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使自身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我认为杂技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标准是坚持杂技艺术发展的标杆

杂技创作遵循高标准,在综合艺术上精益求精,争取去把每一个节目都向精品方面打造。随着社会日异月新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带来的是精神生活的更高要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为观众提供了艺术欣赏的广阔空间,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标准不断提高,对杂技表演的审美也不断提出新要求,原来杂技作品的演出只注重节目本身的包装,对于布景、环境等因素没有放到第一位来考虑,总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现在观众在观赏杂技表演时除了想获得技巧对视觉得冲击,还要获得整体舞台上的美感。所以杂技艺术不能只追求技巧难度,而更要讲究表演的整体性,包括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每一个细节。

通过杂技演员技巧的表演,将杂技技巧与其他姐妹艺术相融合,把杂技技巧作为最基本的表演艺术手法,塑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形象或人物形象,创造具有情绪、情节的意境,是杂技艺术家们在提升杂技艺术水准的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通过各大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传播,我们可以看到现今展现在舞台上的杂技节目中,创作者自身的艺术观念时刻都在影响着新创作的杂技节目。光是对技巧难度的追求,对节目结构设计、技巧动作衔接、舞台形象设计、贴合时代气息、表演身临其境等等,都是节目创作者在过程中必须思考的环节。这种包装上的新型艺术理念通过近十几年来的日积月累,已经成为了目前杂技工作者的基本共识,正是借助于杂技工作者的这种艺术观念的自觉成熟,现代的杂技作品才能焕发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精品是杂技艺术走向市场的试金石

广泛借鉴姐妹艺术的成功之处,采取吸收和发展并用的方法打造杂技精品,已经成为当今杂技界的一种共识。精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中有的在杂技的本体技巧上动脑筋,突破"量"的叠加,也有从技巧"质"的方面颠覆传统,使老树发新芽;或创造新型道具,对传统道具加入高科技元素,由此给整个节目披上现代化外衣,使人耳目一新;也有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亮点,开发新的杂技节目,或者对不同门类的节目亮点进行嫁接和融合,产生出新的杂技节目和表现样式,丰富现有的节目品种;对一些古老的、代代相传的程式化节目进行变革,披上贴近时代的外衣;加强提高杂技演员的舞台表现力,有针对性地训练,使艺术美内化于技巧表演中,打造属于杂技节目的"明星演员"等也是打造精品的不同方面。

杂技本体技艺可以概括为"高、精、尖"。杂技节目真实并艺术地再现演员经过刻苦训练后,掌握驾驭道具和驾驭自身的高难、精彩、尖端的技艺,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观看杂技节目引发的惊叫声、口哨声、欢呼声、跺脚鼓掌声,也是杂技与其他艺术门类观演互动时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杂技节目是否是精品,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一个优秀的精品节目甚至带动一批节目为企业创造效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在如今的市场运营中,精品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走向,能否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也和精品有分不开的关系。

3.创新是探索杂技艺术发展的唯一方向

近几十年间,各个团体都在不断摸索,尝试各种能使杂技艺术创新发展的道路,在这种环境下,各种主题晚会、创新节目技巧、高科技的服装、化妆、道具包装层出不穷。

中国杂技以中国五千年文化为底蕴,增加文化含量,突出中国地域、人文、民族民俗的特色,使其在世界马戏界独领,得到世界观众的认可。还有一些具有时代风貌结合地方特色的作品,都是百姓的生活场景。加入这些元素的作品使得杂技艺术更加贴近群众,真正的走到百姓的生活中去,才能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我国杂技多年来的辉煌,与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是分不开的。

杂技要想出好的作品,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本土特色。往往很多人认为,地域文化带有很浓重的"土气",不如外来文化"洋气",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模仿国外马戏团的节目创意,感觉很时尚,与时俱进了。其实不然,我们是要吸收国外优秀的创意,但是真正适合并适用的东西,还是应当在广阔深厚的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让杂技作品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让人们从作品中感受到中国时代和中国文化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各种艺术形式融合已成为当今流行趋势,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变化的问题,还在其中创造了全部艺术表现手段,而各种艺术形式相互打破泾渭分明的界限,进行碰撞,又为新的艺术门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借鉴姐妹艺术表演形式,充实和改变杂技节目表演形式已成为如今杂技艺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4.以崭新面貌的杂技,开拓历史的新篇章

杂技以高难技巧为主体,配合现代舞台设置、时尚服装、贴合内容的音乐等,才能使杂技艺术成为合格的和谐完美舞台表现艺术。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声光电、舞美设计等舞台效果上。如今的灯光,通过电脑程序控制,其光色、形态、照度均可任意变化,使舞台变得更加神奇和多彩。另外舞台装置和机械的发展,使人工操作已逐渐转为电子控制的各种功能的组合,给导演、舞美设计人员创意留下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今天的舞台装置,集舞台机械、电气控制之大成,兼有灯光、音响、美术之精华,在整个演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古老的杂技更有现代感、更具观赏性。一个优秀作品的诞生,应该是技艺并重、主题鲜明、时代感强、贴合主流文化等特点共同构成的。杂技艺术工作者们要不断发掘新素材,开拓新思路,在吸收其他艺术门类亮点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贴合时代主流文化,创造杂技艺术更高的完美境界。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4篇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堪称民窑代表,其豪放质朴的陶瓷绘画艺术在陶瓷装饰领域独树一帜,分属不同历史时期的磁州窑白地黑彩、红绿彩、青花、五彩、粉彩等汇成一部完整的中国陶瓷绘画史,其中具有强烈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白地黑彩”,更是磁州窑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遗产,需要我们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的制瓷习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一方面,更为可贵的纯手工打造的瓷绘技艺正在迅速消失。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了这项民间艺术的的濒危性。

传统磁州窑陶瓷绘画的艺术价值

磁州窑是中国民窑中的代表,其产品因注重装饰更具有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市井风情。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是形成了以“白地黑花”为典型代表的瓷绘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内容。现代人仿造的磁州窑陶瓷产品在用笔上往往要么过于拘谨呆板,缺少古人的自由随意劲;要么过于随意夸张,常常使画面显得散乱、孱弱无力,很难达到古人的艺术高度。磁州窑瓷绘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标准和审美特征,它色彩典雅古朴,用笔收放明确,形象情趣盎然、纹饰题材不拘一格,展现了古代社会丰富的文化信息,是记录中国传统文化许多重要信息的“活化石”。

当前磁州窑瓷绘艺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陶瓷产地,拥有自己独特的制瓷工艺和美学体系,以“白地黑花”瓷绘艺术为代表的众多装饰技法,描绘出无以计数的磁州窑陶瓷产品,在世界知名的博物馆里,几乎都陈列着精美的磁州窑陶瓷作品。磁州窑的窑火虽然千年未断,但传统的“白地黑花”瓷绘艺术却未得到完整的延续,清代磁州窑由于模仿景德镇青花装饰,几乎中断了自己的传统。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磁州窑主要产区之一的彭城成立了磁州窑陶瓷研究所后,在著名陶瓷专家叶广成等人的带领下,磁州窑的传统工艺、纹样的整理和恢复工作才得以全面展开。历经四十余载的研究、恢复和传承,现在能够很好的全面掌握磁州窑传统技艺的人员还并不算多,这其中能够精通瓷绘艺术的艺人更是凤毛麟角,并且都年事已高,正在遭遇传承的困境。在彭城境内,瓷绘的技艺一般是靠家庭为单位来传承,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陶瓷艺人的后代脱离了的陶瓷行业,目前这种技艺能否继承下去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源自于,存在于彭城境内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手工作坊,他们制作出的陶瓷产品多集中在仿古瓷,而缺少研发与现代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磁州窑风格产品的能力,以至于影响了产品的销路,生产利润得不到保证,导致从业人员不断的流失。因此,在发挥磁州窑陶瓷的艺术价值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探索,虽然传统的磁州窑陶瓷产品美感独特,但其生产工艺毕竟已经衰落已久,它需要依托现代的工业技术和磁州窑传统精湛的瓷绘艺术来研发出适应现代人使用的陶瓷,这样才能使瓷绘技艺在不断发展中健康的传承下去。

磁州窑瓷绘艺术的“拓展性”保护策略

磁州窑传统的瓷绘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提起对其的保护,人们首先会想到对其传承人的保护,当前国家也会划拨一些资金用于大师级传承人的保护,然而对一两位大师的保护很难使磁州窑瓷绘艺术重现往日的活力。俗话说“活鱼当在水中看”,这项艺术如果想得到更好的保护,还应让其如往昔一样融入市场。当地的陶瓷企业要找准本地陶瓷的发展方向,积极融合磁州窑独特的“白地黑花”瓷绘艺术的精髓,并与先进的制瓷技术和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创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使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现代的活力。磁州窑艺术风格的陶瓷产品如果在市场上赢得较好的口碑,不仅能够起到弘扬磁州窑文化的作用,传统的瓷绘艺术也能在健康的道路上重新焕发青春。在陶瓷生产方面,我们应该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注重产品研发队伍的建设,不断提供新的创意和设计,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展瓷绘人才,磁州窑艺术大师要依托国家和政府资金的支持,无保留的传授技艺,培养年轻的艺人队伍。 除此之外,结合高校的教育优势、网络的信息优势、专家的研究优势等全方位的发扬和传承磁州窑瓷绘艺术,展现磁州窑独特的艺术魅力。磁州窑瓷绘艺术虽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但就现状来看,当地还远没有发挥其巨大的资源优势,保护、传承、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5篇

从这次获得“首届湖南文学艺术奖”的三个作品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我省的杂技艺术在继承原有传统杂技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创作理念、编排技巧、多元化艺术融合和杂技剧制作等方面做出尝试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为我省杂技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一、不断更新创作理念是创新的基础

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杂技艺术的特殊性在于,表演者身体素质与技艺表现难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人体的机械性潜能毕竟是有极限的,一些过高难度的肢体技巧不仅难以突破,而且危险度高,仅从技术上寻找出路已进入瓶颈。这也形成了业内常演的杂技节目相对较为单调的局面。这对杂技编导人员的创作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本次获奖的大型杂技主题晚会《芙蓉国里》,体现出湖南杂技编导对于杂技艺术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不断更新的创作理念以及对于杂技艺术在传承中求发展的深刻理解,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和欣慰的答卷。

面对“不是编不出、而是演不了”的具体困难,该剧的编导并没有将“编导”简单地停留在节目的顺序、排列、组合的改变上,而是采用逆向思维,在客观分析传统剧目和演职人员现状后,大胆转变观念,本着“单个节目服从整台演出需求”的原则,将传统节目和获奖作品化整为零、重新组合。在这台约90分钟的晚会中,融入了钻圈、滚灯、柔术、手技、抖杠、顶技、转碟等25个传统的杂技表演项目的精彩部分,所有的节目均紧紧围绕晚会主题,使整台晚会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而这种新的理念与追求,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审美取向与欣赏习惯,也博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与认可,更是对杂技艺术理念的一次新尝试。

二、精心构思编排技巧是创新的捷径

与大型杂技主题晚会《芙蓉国里》的整体创作理念不同的是,获奖作品中两个单项节目则在编排技艺上有所突破。通过编排技巧对传统剧目艺术本体进行完善,成为这类适合机动演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小剧目的创新发展捷径。

独轮车是我国传统杂技表演节目。但在《与狼共舞——独轮车技》节目中,编创者在保留原有独轮车技艺的同时,摆脱了传统表演模式,去掉坐垫,仅用脚踏独轮双拐,以在速度中寻找平衡为该节目的技术特点,并通过跳车、飞车、旋转等技术发展出了“飞跃七人”“跳背上头”“带轮蹦床”等惊险的高难技巧,从技术本体的创新表现了其独特的创作思路。

而在《四人柔术》节目中,编创者则将改变表演风格作为传统节目焕发新活力的努力方向。该节目一改传统柔术缓慢的表演节奏,选择了在律动强烈的节奏中进行表演,使本应该缓慢的动作在瞬间完成,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肢体在动与静之间的控制、柔与刚之间的默契。同时调整了传统和单调的表演程序,在造型上采用了单人、双人、三人和集体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并在选择技巧动作时重点考虑造型是否独特、是否有发展变化。丰富、流畅、新颖的表演形式带给观众出其不意的惊喜。

三、融合其他艺术门类是创新的延展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谈到杂技发展时曾说过:杂技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包括杂技、魔术、滑稽、马戏为主体,融音乐、舞蹈、戏剧、舞台科技等其他姊妹艺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因此,杂技既要注重艺术本体的创新,也要鼓励不同艺术品种的相互借鉴,在借鉴中实现新的突破,使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注入新鲜血液,焕发新的生命。而大型杂技主题晚会《芙蓉国里》,已经鲜明地体现出湖南杂技人在融合其他艺术形式上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功。

1.借鉴戏剧剧本优势,突破了杂技表演重技艺、轻台本的弊端

杂技艺术与其他舞台艺术、尤其是戏剧艺术相比,更多的注重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艺术技巧,这在拓宽国际市场等方面是个优势,但往往也容易形成杂技表演注重表演技艺、忽略整体构思的弊端,集中体现在整台杂技演出因为没有成熟、完整的舞台台本而形成演出松散、无思想内涵等方面。

从《芙蓉国里》的演出风格,可以轻易看出其舞台台本已经借鉴戏剧舞台剧本优势,并逐步告别传统杂技中过于“朴素、单纯和直白”的创作模式。该剧创新性地将原有的杂技节目按照技巧、内涵等要素分类构成完整的篇章,并赋予独具湖湘特色的精神内涵。而舞台台本的丰富完善,给剧目注入了“灵魂”,也使其观众在享受视觉大餐的同时也感受到杂技艺术的文化冲击力,真正实现杂技艺术“从节目演出到剧目演出”的跳跃式发展。

2.融入舞蹈元素,增强了杂技艺术的舞台美感

在《芙蓉国里》最后一个篇章《凤仪芙蓉》中,编导就将西方的古典芭蕾与东方的传统杂技结合在一起,大胆巧妙的借鉴了芭蕾的优美瑰丽,淋漓精致地发挥了足尖的潜能。演员们立着足尖,旋转花盘,时而亭亭玉立如挺拔骄艳的芙蓉花,时而行云流水如漫天飞舞的蝴蝶。最让观众感到震撼的是“旋转托举阿拉贝斯”“肩上单脚芭蕾”“四节人芭蕾站头”等杂技与芭蕾完美结合的高难度技巧动作,惊险中蕴含着优雅,瑰丽中展现了辉煌。特别是“四节人芭蕾站头”这个超高难技巧,恰似一只绚丽多姿、展翅飞翔的凤凰,令众芙蓉仙子跪地膜拜。而将《腾空飞杠》《高空皮筋》《集体钻圈》等杂技节目与“茅古斯”粗犷、狂野相结合,更是通过激越浑厚的音律、蔚为壮观的气势表达了湖湘先人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

3.采用高新科技技术,提高杂技艺术表现力、感染力、生命力

《芙蓉国里》一剧在舞美、灯光、服装、音乐等舞台综合艺术上大胆合理地运用也取得了成功,为新时代的杂技艺术呈现形式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如第二幕“桃源密境”中,用玻璃钢制作的藤条实景、序幕“混沌初开”中使用的激光灯、尾声“凤仪芙蓉”中使用的双色长裙裤以及第四幕“和谐潇湘”中风情浓郁的浪漫山歌共同为晚会塑造出了三湘大地、秀丽炫彩的湖湘魅力。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都在不断变化。杂技,这门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更需要与时俱进。《芙蓉国里》、《独轮车技》、《四人柔术》这三个刚刚获得首届湖南文学艺术奖的作品,均在其创作实践中迈出了勇敢的步伐。作品展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崭新的时代风貌和高超的技艺水准。

创新,是时代的需求,是观众的需求。有创新才有突破,有突破才能进步。注重艺术本体的创新,是杂技艺术创新发展的根本和核心所在;鼓励不同艺术品种的相互借鉴,在借鉴中实现新的突破,应是当代杂技人要牢牢把握的发展思路。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代工匠技艺;传承;紫砂工艺

基金项目:2014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项目编号:JXTD1403)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4日

从宜兴紫砂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技艺传承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也正是通过这种代代相传的方式,才使得紫砂工艺生生不息,并最终实现了转型升级,成为了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重心都十分注重功利,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扶持力度相对欠缺,紫砂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也显得尤为艰难。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发展为例,分析我国古代工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紫砂工艺发展史简述

(一)传统紫砂壶工艺萌芽期。传统紫砂壶工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具体的发展源头已无法追溯。就宜兴的紫砂壶传统工艺而言,其萌芽期应该追溯到明代的万历年间,也就是16世纪前。最原始的宜兴紫砂壶应是宜兴羊角山出土的紫砂壶残片。我们从明代出土的宜兴紫砂壶作品来看,主要是瘦树壶。

(二)传统紫砂壶工艺的初创时期。通过搜查史料,传统紫砂壶工艺的初创时期应该在万历年间至明代末期间,即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在这一期间,紫砂工艺名家辈出,并且紫砂壶的样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宜兴紫砂壶,其在制作环节上,十分钟意筋纹器的生产制作,并且这种紫砂壶的风格一直延续到了18世纪后期。在这一期中,主要代表人物是徐龙泉和时大彬。就在这一时期,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体系基本上得到了确立。

(三)紫砂工艺发展壮大阶段。紫砂工艺发展的壮大阶段应是清康熙至乾隆晚期这一时期,也就是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自然形态紫砂壶大量出现并逐渐取代筋纹形态紫砂壶成为主流形态,并且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社会上得以广泛流行并发展。同时,在这一时期,工匠大师也开始注重在紫砂壶制作上加入彩绘和施釉工艺。

(四)紫砂工艺发展的鼎盛阶段。紫砂工艺发展的鼎盛阶段为清嘉庆到光绪这一期间,也就是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一阶段,宜兴紫砂工艺发展鼎盛,紫砂工匠纷纷化身为艺术大师与社会进行接触,接触的人群主要为当时的文士。在紫砂壶的工艺上则更为精美,紫砂壶工艺制作往往还会掺杂各种书画艺术,将各种书画作品镌刻到紫砂壶上,杨彭年和陈曼生都是这一时期紫砂壶工艺制作的代表人物。

(五)紫砂工艺的拓展与瓶颈阶段。紫砂工艺的拓展阶段主要为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这一阶段紫砂壶的商业化发展已呈现出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并且基于消费者的大量需求,紫砂壶的生产规模极速扩大,自然形态种类也变得尤为丰富。紫砂工艺的瓶颈阶段则主要出现于20世纪中叶以后,在这一时期,我国战乱不断,对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宜兴紫砂工艺发展也显得举步维艰,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时期。

二、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方式

在我国古代,学徒制是手工业工艺传承的载体。其主要形式包括艺徒制、师徒传承、家传制度等。学徒制以手工作坊为现场教育环境,以“言传身教”为传承方式,以技艺学习实践为主要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种制度下,学徒一边从事劳动,一边跟随着师傅接受各项工艺操作技艺的学习。这种学徒传承模式在我国出现与应用较早,具体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代,时间远远早于西方。在我国古代,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特点的影响,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模式主要以学徒制为主,主要表现为师徒传承方式与父子代际传承方式。

(一)师徒传承方式。师徒传承是紫砂工艺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在宜兴传统紫砂工艺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传承者对自己的接班人的生产实践和悟性是比较看重的,因此他在选择徒弟和传承者时也是十分慎重的。所有的学徒,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需要一边干活,一边观察思考。并且,传承者对于徒弟的每一项的工艺技能要求也是十分高的,要求徒弟必须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比如如何识别材质、如何打磨修理等基础性工作。在宜兴传统紫砂工艺的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的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师傅为了让徒弟能够很快地接受师傅的所教内容,常常将教学内容编成顺口熘等方式进行“言传”。在师傅的这些言传过程中,由于言传的“言”极具高度的概括性以及实用性。但是这些高度概括的技艺,徒弟不是一下子就会心领神会,需要师傅深入地给予讲解。所以,师傅就将总结的经验,用自己的实际动作进行示范,进行“身教”。而当徒弟掌握到师傅的技艺要诀以后,才可以在师傅的技艺上进行创新,进而促使技艺有新的生命力。并且传承者也会选取优秀的徒弟作为亲传弟子,传授全部技艺。传承者与被传承者多以师徒相称,师父一对一传授技艺。

(二)父子代际传承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与事业往往是密切联系的,“子承父业”现象十分普遍。在古代技艺传承中,最初就是父子代际传承方式。在宜兴传统紫砂工艺发展过程中,儿女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于父母的营生技能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对于父母的事业也有着一定的继承欲望。父子代际传承方式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产生的,且在宜兴传统紫砂艺术中成为了一种主要的传承方式。

三、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策略

(一)政府对策。政府应加强对传统紫砂工艺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作为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和扶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宜兴紫砂技艺被列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其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应该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首先,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传统紫砂艺术的保护,通过制定制度法规保护传统工艺,保护传统紫砂工艺艺人的利益,并通过财政投入、社会宣传等不同方式,让社会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紫砂艺术,并将这一艺术文化深入人心,促进年青一代亲近这一艺术,为其传承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以有效地促进紫砂工艺的发展;其次,政府与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对紫砂艺术大师的扶持,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鼓励,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艺环境,为技艺传承奠定基础条件;最后,政府应大力扶持宜兴的紫砂壶企业发展,扶持宜兴紫砂壶品牌。紫砂工艺文化企业跟其他的企业不同,其科技文化遗产价值是紫砂工艺文化产品独特的价值。在宜兴这块土地上,宜兴紫砂工艺就是一张城市名片,政府应积极地为宜兴紫砂工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一种优良的发展环境,做好宜兴紫砂工艺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企业对策。在紫砂工艺企业的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策略应该给予充分地注重,一个是传承机制策略,另一个就是创新机制策略。

1、加强紫砂艺术人才培养。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于宜兴紫砂技艺来说同样如此。因此,要想实现宜兴紫砂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传承,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才是艺术领域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政府和企业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积极建立起外部培训机制。这里的外部培训机制,主要是指跟高校建立起的一种培训模式;另一方面是建立内训机制,主要是紫砂壶企业针对本企业中部分人才实施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2、对紫砂壶市场进行积极地拓宽。传统工艺的生存、传承、发展和振兴,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紫砂工艺亦是如此。千百年来,紫砂工艺之所以能够发展传承下来,是与中国传统的饮茶风俗分不开的。而饮茶的风俗又推动了人们对茶具的需求,紫砂工艺的市场由此而存在。作为紫砂工艺的经营企业,应该认识到紫砂工艺的发展与市场开拓的密切关系,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产品的发展策略,积极地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进行问卷调查,实事求是地把握住市场的需求,把握市场的动向,便于企业随着市场发展的走势积极地进行工艺产品生产营销上的调整。在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营销上,应该积极地借助于现代的一些营销策略,进行市场的开拓。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故而,在紫砂壶工艺品的营销中,一定要积极地借助于各种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有效地提高宜兴紫砂壶的国际品牌形象。

3、提高产品竞争力。尽管宣传是必需的,但产品的竞争力是不容宣传所取代的。在积极做好宣传的同时,积极地提高宜兴紫砂壶的竞争力。竞争力在于产品的个性特色。而任何一个特色的产品都是来自于积极的创意。当然,企业产品的创意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积极地发挥出企业的团队精神。

4、积极打造企业品牌。宜兴紫砂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拥有高端化的市场前景,必须有一个能够站立于高端市场的品牌。对于这一高端品牌的认可,需要紫砂壶企业积极地打造出企业的品牌。宜兴紫砂壶企业资源,因为它具有排他性和特殊性,有条件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企业的品牌,有能力积极地提高宜兴紫砂壶的知名度。所以,作为紫砂壶企业,应该积极站在国家的高度,积极地思考宜兴紫砂壶品牌的发展战略,理清发展的思路。在推进紫砂壶品牌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宜兴紫砂壶文化底蕴给予充分地挖掘,积极地提升紫砂壶在文化科技上的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宜兴紫砂工艺作为中国古代工匠技艺传承的代表,如何促进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只有充分地把握宜兴传统紫砂工艺内涵和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给予积极鼓励,通过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扶持,积极地培养紫砂工艺生产与管理的人才,对紫砂壶企业经营给予积极的传承和创新,这将对中国古代工匠技艺传承发展有所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邓举青.浅析宜兴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2.

[2]刘达.从宜兴紫砂谈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J].今日科苑,2012.2.

[3]周之澄.宜兴紫砂艺术品投资市场与投资心理浅析[J].美与时代(上),2012.7.

[4]周曙峰.紫砂工艺价值的认识[J].今日科苑,2012.18.

[5]杨帆.宜兴紫砂工艺思想探微[J].文艺研究,2008.2.

[6]周锴成.浅析紫砂陶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10.

[7]张正中.宜兴紫砂艺术创作及工艺研究[J].东吴学术,2014.2.

[8]陈良群.重视紫砂传统技艺的修饰――谈作品“三阳开泰壶”[J].江苏陶瓷,2015.3.

[9]胡付照.宜兴紫砂壶艺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1.12.

[10]朱云峰.宜兴紫砂繁荣于当代的原因剖析[J].大众文艺,2010.15.

[11]潘霞萍.谈紫砂艺术继承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J].江苏陶瓷,2006.12.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7篇

杂技是一门表演艺术,有着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文艺大舞台,成为繁荣社会文化中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的见艺术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杂技界的同行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技艺不断提高,舞台美术从道具,服装、灯光、音响不断创新。日新月异的中国杂技艺术,走出国门,冲往世界。在世界杂志大赛的舞台上捧回一个又一个的金奖,精彩纷呈的杂技表演让全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国文化,今中华民族为之自豪。杂技是一门以技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表演艺术,与之息息相关的便是杂技中的各种表演道具。最早的杂技谈不上舞台艺术设计,表演杂技艺人只是在街上摆地摊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杂技从摆地摊进入大棚,到后来又发展到进入舞台,在进入舞台的最初阶段。人们的审美要求仍然是集中在杂技的技巧和难度上。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今天,人们对杂技表演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以前那种单纯的布景已经不能迎合观众的口味了,人民在观赏杂技表演时,不仅要观赏杂技表演动作的高难技巧,而且还要在观赏杂技的表演过程中获得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美的享受。这就成为了观众欣赏杂技表演新的审美要求。

杂技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讲究杂技表演的整体性。表演杂技以高难度技巧为主体,配合灯光、布景、服装、音响等,才能使杂技表演成为一门整体和谐完美的表演艺术。所说的杂技艺术的美。现在的杂技艺术已经发展恒整体的综合艺术,不再是片面的追求技巧难度,二是讲究杂技表演整体性。把以前舞台布景与现在的舞台布景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舞台布景变化非常之大,但今天的杂技表演,为迎合观众审美的要求,在形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创新,不再是单一节目的杂技表演,而是根据创作要求变成了带有故事情节性的表演,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杂技剧,杂技剧虽然没有语言,比较抽象,现在更发展到电脑操作,根据创作的意图,装置比较多元化。布景装置发挥的作用来烘托杂技剧的主题表达。都是为杂技表演服务,让观众能更深刻感受到没有语言的杂技表演,更充分的表达了主题。杂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单纯表现技巧的表演形式。对杂技节目实行全方位包装。成为新世界杂技创作的首要特征。变成了演员表演的一个平台,背景的绚丽多姿,使人们在观赏杂技表演的同时,能到充分的视觉享受。所谓“声色俱全”使观众能身于布景的色与音响的声融合的杂技表演艺术氛围之中。

对于杂技节目的整体而言,不单单是动作技巧,包括道具、灯光、舞台、音乐和编排上都可以找到突破口和创意点。因为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这些杂技新人学习研究的杂技艺术的重要性杂技本身的动作技巧等设计。当今舞台装置与舞台艺术是越来越趋于统一的整体了。这不能不归功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固然不能直接保证装置对艺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但科技的发展毕竟从多方面启发人民对艺术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同时也提供了多样的舞台呈现手法,创造出更好地杂技舞台演出空间。作为“杂技”来说,杂技可以称为“百戏”的杂技在今天的大舞台上呈现由一人化变为多人化的表演。

现在集体杂技也十分有趣,所有演员来到舞台上,尽展各自的绝技、空翻技巧、腰腿技巧等叫人目不暇接,一个接一个的动作,用身体来做出各式各样的技巧。结束做出非常完美造型由此来结束整次表演。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今天的成绩,是辛勤的汗水和一次次刻苦训练、排练、铸就成的,如果没有他们付出,怎么会有今天精彩的杂技表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将来,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有所作为。打开国门,洋文化的涌入,民族文化的外出,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出现从未有过的灿烂,中国杂技正是这灿烂火花中的一束。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作者简介:梁琳(1990-),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高涵(1981-),女,湖南祁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81-04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可见,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已经成为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与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以及传统手工技艺和职业院校本身的特点,力图探寻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意涵

回顾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职业院校传承的研究比较少,要了解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意涵,有必要理清相关概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一名称,并且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我国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具备三种基本特征:第一,价值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是具备或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或文化价值、或多种价值的合体。第二,认同性。“被视为文化遗产”表示事物要被认识主体认同和接受,要视其为文化遗产,这种认同感是要从内心而发,而非人云亦云,这也可以称为“接受性”。第三,活态性。即可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和“无形”形态。“无形”形态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无形的表现形式,“有形”形态指与表现形式有关的实物等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要依附于人,有的还要依附于物,人和物都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2]其活态性也可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以人为传承主体代代相传保留下来的流动的活态文化。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在菲律宾举办了“工艺品和国际市场:贸易与海关法典”国际研讨会,对手工艺的定义为:“纯手工或使用工具、机械制作的产品,但强调工艺的最主要的来源是工艺制作者的直接的手工劳动。”。我国《说文》中记载:“工,巧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为之工。”《考工记》中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之世,谓之工。”《辞源》中将“工艺”解释为“手工技艺”。手工艺制作有别于大批量机械生产,它通常通过一定的艺术构思,纯手工或借用一定的工具,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制作。而“传统手工技艺是指对手工制品进行装饰性、艺术性的加工过程,以及在这个加工过程中的全部技巧和工艺。”[3]

基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定义,我们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手工艺人纯手工或者利用一定工具手工制作出的,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观赏性且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艺以及制作出来的产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备非物质遗产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第一,具有手工性。手工性是其本质特征,无论是纯手工还是借助工具,但归根结底都是主要靠手工艺人的双手去制作。第二,具有生产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最开始流传就是人们应生活所需进行的一种生产方式,具备生产性特点。第三,具有艺术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步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正如日本民间工艺学者柳宗悦所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随之空虚。”[4]手工艺人对产品精雕细琢、用心创造,使产品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装饰人们的生活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鉴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特征和职业院校培养“生产型”人才,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是指各类各级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传授和承接传统手工技艺的目标、内容、路径和评价。这种学校传承是在借鉴传统手工技艺家庭传承和师徒制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传习院等多主体紧密联系,在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确立职业院校传承目标,构建职业院校传承内容,探索职业院校传承方式,建立职业院校传承效果评价机制。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具有丰富内涵。在传承目标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培养拥有传统手工技艺且符合时展的高技能人才;在传承内容上,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容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传统手工技艺的理论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技艺具体训练操作以及实习实训等课程;在传承途径上,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技艺教学的开展,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技艺大赛的举办等途径;在传承评价上,形成多元主体评价,多元内容评价,多元方式评价。多元主体包括职业院校、企业、技艺传承人、家长等;多元内容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多元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困境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增强了学校传承的解释力和动力。但是,由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学校教育长期脱节,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具有多种困境。

(一)传承观念陈旧

传承观念陈旧是指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遇到的相关传承主体过时的传承理念、传承思想和传承价值观。这种陈旧的传承观念源于:一是传承人的“传技观”。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历来就有接代传承人,需要特定条件,并形成了传承谱系。一般只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传给亲人或者指定徒弟。这种“绝技不外传”观念,造成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困难。二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观”。目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大多趋向设立机械、信息、汽车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用性强、见效快、现实利益大的热门专业,而传统手工技艺学成时效慢,不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广泛传播。三是家长和学生的“读书观”。家长和学生认为传统手工技艺实用性不强,培养见效慢,缺乏市场,认为学习传统手工技艺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社会。这些观念成为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的首要困难,且是最为关键的困境。

(二)传承内容零散

传承内容零散是指职业院校传统手工技艺专业课程,专业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有部分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引入职业院校,主要集中在活动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且是一些简单的普及性知识,缺乏系统编排的学习课程。职业院校缺乏传统手工技艺课程体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少相关专业教材。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缺少相关教材,而传统手工技艺类教材编写困难,这导致了专业教材稀少。二是缺乏相关实习基地。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不仅理论教材缺少,实训基地建立也存在困难。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是家庭作坊并且保存着原生态的传承方式,不接纳学生实践;基于传统手工技艺纯手工的特点,即使家庭作坊接收,也无法解决学生大规模实习实训问题。

(三)传承队伍薄弱

传承队伍薄弱是指职业院校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师和技能大师缺乏。 一是传承主体老龄化,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体往往是小团体或者个人,传承范围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逐渐呈现老龄化和断层现象,数量不断减少。二是传承语言方言化。传承人生活在民间,习惯使用方言传授技艺。职业院校引进传承人则会遇到其不善于或者不会用普通话教学的障碍。三是传承技能缄默化。传承人传授技艺多是一种师傅演示,徒弟观察模仿的缄默技能传授。而学校教育面向大规模学生授课需要大量的语言传授,这种技艺传授缄默化则不利于技艺快速传授和技艺大规模实训。

(四)传承环境欠缺

传承环境欠缺是指职业院校缺少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传播所需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方面是自然环境,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环境是指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等综合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又称物理环境,即一般生态学所称的生态圈,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等综合的自然条件。”[5]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比如景德镇,提供了陶瓷技艺的传承特有的泥土资源,其他地方缺少这种泥土就难以烧制景德镇瓷器。因此,职业院校不能脱离所处地域特征随意选取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学校专业。另一方面是文化环境,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环境是指在技艺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价值观、文化、态度等无形条件,主要体现在传承主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影响两方面。比如,洮砚乡是一个藏汉杂居的地方,受佛教环境的影响,洮砚艺人雕刻了很多佛像作品。职业院校缺少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的文化环境。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路径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的种种困境,为职业院校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突破方向。

(一)转变传承观念

转变传承观念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是传承人转变观念。传承人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主体和发扬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的源头,传承人应当树立“技艺共享”观念,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濒临消失的现实困境,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对传统手工技艺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传承人只有转变观念,扩展传承主体,这样传统手工技艺才能细水长流。二是职业院校转变观念。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办学与普通教育办学逐渐趋同,缺乏职业院校的特色。职业院校应该立足“职业”特色,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特性及其传承人的职业特性,选择与当地紧密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类别,打造特色传统手工技艺专业。三是家长与学生转变观念。学习传统手工技艺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生产性活动,也是一种能够熏陶学习者艺术修养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集工匠文化和艺术文化于一身的活动。家长和学生应该看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成为技艺巨匠。

(二)构建传承课程

职业院校构建传统手工技艺专业课程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建立研发队伍。研究队伍深入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环境,参加技艺传承实践,与传承人一起开拓、研发相关技艺的校本教材,从而设立相关专业课程。其次,融合现代科技。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保存关键取决于它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在科技发达的当今,职业院校需要将传统手工技艺课程和当代相关领域科技课程相结合,相辅相成,探索一种既保存传统手工技艺本身特点又融合现代科技的课程体系。再次,构建“一体化”课程。基于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行为传承,学校要将传统手工技艺理论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理论化,分配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偏重实践课程。

(三)加强传承师资

职业院校加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师资有两条途径:其一,引进年轻传承人。基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老龄化和老年传承人方言隔阂的特点,职业院校可以引进相关传统手工技艺的年轻传承人,组成一个学习团体向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技艺,并且利用信息时代的传媒工具将传承过程都录制下来,用以传承教学。学校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一定程度增加传承主体,也可以提升传承师资的专业能力。其二,发展潜在专业教师。学校组织与传统手工技艺类似专业的教师,深入手工艺传承场所学习。其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在学习传统手工技艺能够触类旁通,进入传承场所学习能够高效地接受技艺传承,比如具有绘画功底的教师学习雕刻和刺绣则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审美品质,则能够快速学习技艺。这类潜在教师可以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师的发展力量,与引进的专业传承人形成师资梯度。

(四)营造传承环境

职业院校营造传承环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因地制宜办专业。开办传统手工技艺类专业时,结合技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拥有的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学校专业。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设环境。学校可以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原生态的传承模式引进学校作为学校传承方式之一;定期举办传统手工技艺节,提供学生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招商引资建立校内传统手工艺街,营造手工技艺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外联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选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马自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N].中国文物报,2004-05-14(05).

[3]张素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14.

[4][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杂技艺术;多元化;多媒体;审美趣味

杂技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传承着历代杂技技艺的精髓,而今社会不断转型,科技日新月异,艺术的受众群体也有了新的变化。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关注、新审美,杂技艺术必然要用多元、求变的方式武装自己。这也是符合其本性要求的,杂技其“杂”字本身就包含了内容与形象的多元性与杂糅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吸纳更多的时代元素,丰富自身“杂”的特质是杂技艺术不断更新发展的大势所趋。杂技艺术正在如何发生新变,又应该如何“借力打力”实现多元化发展,是当下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内容。

一、对多媒体新技术的借用

杂技,是以体能和技巧为核心的表演艺术,但它所包括的内容远不止身体技巧和对人体极限的挑战,对于其他工具和形式的借用也是杂技表演的基础。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新技术的巧妙融合,也是保证杂技艺术与时俱进,长远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对新的多媒体技术的借用,有力的增强了杂技表演的视听效果,为传统的杂技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以说,随着杂技人不断的努力探索与融会贯通,这些新技术从最初作为吸引观众的噱头,到如今赋予杂技新的意境,已经有效的为杂技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比如上海马戏城上演11年之久的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和其后推出的《境界》,既实现了对杂技技艺、中国元素和新媒体的有机结合,也重新对杂技艺术进行了包装与定义。原来杂技也可以如“电影大片”一样,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梦境,传统艺术也可以给观众带来新的刺激。这些不断探索融合的方式,无疑是打开杂技市场,更新杂技受众的有效手段。

二、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

对其他艺术形式借鉴的发展方向符合杂技一直以来与舞蹈、戏曲等杂糅发展的缘起,这种“互生有无”的创作理念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十分契合。而如今要做的,是随着时代的更替,在其他艺术形式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步伐,以适应新的文化艺术市场的要求。比如,传统杂技艺术中尚未出现的对于戏剧的借鉴,使得杂技剧应运而生。这种新变对杂技艺术的叙事性有了新的要求,也提醒杂技创作者更加注重对其文化意义的挖掘。

在新的模式探索中也会发现新的问题,对新问题的新解答也有助于更充分的挖掘杂技艺术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例如,杂技艺术虽然历史悠久,许多民族特色突出的传统节目广泛流传,但是似乎存在地方特色不甚鲜明的问题。与之相较的,像木偶或皮影等民族艺术,因为其与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紧密结合,以致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杂技艺术不断改良发展的新出路, 目前各地已取得不俗的成果。比如北国一直保留的冰上杂技,在今年春晚的分会场上也是绽放了光彩;还有民间的一些年庆表演,像贵州省的兴义马岭瓦嘎高台舞狮;亦有云南杂技《晃梯踢碗》,将当地霸气的敬酒歌与杂技表演精巧设计组合,等等。

三、对时代审美趣味的借势

“险、难、奇、谐”是杂技的基本审美要素,其中“难”更是杂技审美的核心,可以说杂技本身的惊险、刺激和充满挑战的未知性符合消费社会的日趋流“俗”,寻求新怪刺激的审美需求。但是技艺的挖掘,尤其是人体极限的挑战很容易走到极致的尽头,而当下观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更新奇的诱惑吸引,因此换个角度与思路重新挖掘杂技的深意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尝试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可以为杂技艺术的主题主旨带来新生,而为了迎合大众对故事性的追求向“剧”的新变也是适应新的审美需求的结果。

与大众审美趣味流“俗”相对的,又是互联网时代观众的信息量的极大获取,且受众群体的教育程度日益提高,初级的“刺激”已经不能满足其观赏需求,这对各类艺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杂技艺术也不例外。与其亦步亦趋的走在“俗”的后面,不如更早的走在时代前列,在“雅”的高需求下发展自身。更深的文化内涵既是艺术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杂技艺术更深入转型的出路。比如加拿大多媒体杂技剧《方舟》引入环保主题,既与关心地球生态的主流价值导向契合,又能吸引新的具有“新人类”意识的倡导绿色生活的受众群体。

是紧跟时代审美趣味的步伐,还是走在时代前列发挥引领时代审美的职能,是杂技艺术需要继续辨析的思路,前者可以为杂技带来市场需求,后者则可以为市场带去新的活力。无论哪一种都有助于杂技艺术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科技艺术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艺术体操;文化;软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3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81―03

21世纪,随着现代体育的飞速发展,一个令人关注的发展倾向正在悄然形成,这就是体育运动正在软化,正在回归人性,回复文化教育本源。无疑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是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体育发展趋势给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艺术体操这种美的运动文化要传承,形成可持续发展,必需根据时代需求解决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如今,通过什么途径对艺术体操进行改造,来培育和扩大我国艺术体操市场,巩固和发展艺术体操的群众基础,使之成为高水平竞技的平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手段;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无疑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从体育文化、社会科学理论的视角,对中国艺术体操项目的软化发展内涵、趋势、措施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1 艺术体操软化发展的内涵

所谓“软化”是相对于项目的社会存在形态的适应性而言。社会存在的形态越单一,其“刚性”与“硬性”越强。多元化的社会存在形态是单一的“硬性”与广泛的“软性”相统一,普及性与竞技性相统一,这是运动项目软化所致力追求的目标。艺术体操的软化,并不指它的弱化。而是指适应时代需求,在艺术体操运动中倡导人文精神,让精英型的竞技艺术体操与群众性的大众艺术体操普及以及青少年的学校艺术体操教育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合理碰撞,从而实现项目的软化发展。

1.1“软化”是艺术体操发展的必然趋势

1.1.1 文化背景:当代运动项目的文化本质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项目的高水平竞技与大众健身体育两种不同形态是平行发展的。现代运动项目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经历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严峻考验,顺应发展地被流传下来,不适应的被无情淘汰。那些以文化积淀形式而承传至今的运动项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运动项目是文化发展和积淀的产物。在人类体育文化的宝库中,运动项目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今天,运动项目既是职业选手攀登人类生理极限高峰的阶梯,又是普通人从事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人们既可以在观看职业选手的高超表演中获得乐趣,又可以亲身实践,从中领略运动的快乐。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运动项目既是竞技的手段,也是实现大众体育健身目的的重要手段。

1.1.2现实需要:中国艺术体操发展现状体育运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文化现象在其发展的历史中都存在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纵观中国艺术体操20多年波形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80年代到90年代初由于我国艺术体操蓬勃发展,带之而来的是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我国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都曾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中期开始,艺术体操作为奥运项目、全运项目,竞技性成为我国艺术体操发展的主流方向,从此我国艺术体操逐渐步入“刚性”发展过程。与此同时,许多时尚的健身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以新颖性、观赏性、普及性吸引了大量人群参与,艺术体操项目受到冲击,在中、小学少有人问津,高校艺术体操课也都名存实亡,各地、市的业余体校艺术体操班就更屈指可数了,我国艺术体操出现市场萎缩,项目人口减少,后备人才不足,给中国竞技艺术体操的发展造成重重困难,成绩出现滑坡。面向2008年奥运会,中国艺术体操要走出低谷,形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需在注重竞技水平提高的同时关注自身的普及问题,主动进行以提高社会适应度为目标的文化变革――软化发展。

1.1.3发展趋势:中国艺术体操“软化”走向 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所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以及东方人所独特的气质类型对人们健身内容、方式、观念的选择有重大的影响。经过软化改造的大众艺术体操是以自然、优美的身体动作为基础,同时又有独特的美育、娱乐作用,所以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并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光大。目前,在新的社会环境和项目自身发展需要的推动下,中国艺术体操正主动进行以实现奥运目标为核心,以普及大众性艺术体操为基础,进一步培育拓展市场需求;营造良性发展氛围,以形成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软化走向。其主要表现为运动项目正努力向着竞技艺术体操的现代化;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化;项目功能的社会化、运动功能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比赛运作的科学化;青少年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的系统化方向发展。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只有走软化发展的道路,中国艺术体操才能从深厚的群众普及基础之上走向世界,为国争光。

1.2艺术体操发展过程软化规律

1.2.1项目普及――软化基础 许多知名人士预言,20世纪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纪,21世纪则是国际大众运动的世纪。伴随着人们体育观念和意识的不断革新,这场发起于20世纪末期的大众运动浪潮在21世纪将会如火如荼地继续下去,而且会更加深入人心。因此,进入21世纪,各个项目的大众化方向的发展都将有其重要的意义。艺术体操作为一种独立的女子运动项目时间不长,但作为女子体操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体育教育手段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初始阶段及其发展过程中首先呈现出以“软”为标志的普及阶段,这是软化发展的根基。

1.2.2普及与提高――软化调和 竞技项目是体育运动文化的龙头,随着国际体联制定并不断修改的竞技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又使世界艺术体操发展逐渐进入到以“硬”为标志的追求高水平运动成绩阶段。艺术体操项目普及与提高的矛盾日益深化。艺术体操运动要发展必须寻求更佳的途径,只有通过软化,才能实现艺术体操运动两种不同体育形态的结合。大众艺术体操与竞技艺术体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竞技艺术体操的发展直接给大众艺术体操带来很好的宣传和指导作用,有利于大众艺术体操的发展。自然,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也给竞技艺术体操运动提供了宽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竞技艺术体操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努力提高竞技艺术体操运动水平的同时,我们在政策倾向上也应该切实为大众艺术体操工作给予一定的关注。

1.2.3持续发展――软化推动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代人的体育文化生活品味不断提高、体育观念得到升华,人们对艺术体操项目的需求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就必将导致艺术体操项目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必

然出现更为现代的软化趋势。它不仅要通过不断修改评分规则来提高观赏的价值,还必须以更直接的方法让人们亲身实践、体验运动乐趣,以此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艺术体操最终软化为竞赛、观赏、参与、健身多功能共存、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 艺术体操软化发展途径

艺术体操运动项目的软化具有多种途径。回顾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与艺术的发展演变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即以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为依托,由单一的社会存在形态向多元化的社会存在形态转变,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分化、派生和交融。

2.1分化 即由单一的存在形态分化出多种存在形态。同现代社会中许多领域一样,艺术体操运动发展也出现高度分化,形成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和大众艺术体操。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在规则的支配和现代高科技的支持下,沿着更难、更美、更强的方向迅速发展,成为观赏性极强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大众艺术体操沿着深入群众、融入生活的方向发展,形成广泛的大众艺术体操健身运动。

2.2派生 即由一种存在形态为原形而演变出多种形态。如大众艺术体操根据不同健身群体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演变出儿童健身艺术体操、青年姿态艺术体操、老年健身艺术体操、大众保健康复艺术体操、大众表演艺术体操等等。为社会生活营造出一个时尚、高雅、五彩缤纷的健身健心健美世界。

2.3交融 即由不同运动形态相互融合,形成功能互补.和谐发展。目标和手段的一致性使竞技艺术体操与大众艺术体操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如果两者问不能建立起有效的转换机制,就会严重影响其发展,甚至会使两者相互对立。两者交融强调竞技艺术体操与大众艺术体操的统一性。将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运动效果应用于大众艺术体操,形成科技先导;培养大众艺术体操骨干;衍生出千姿百态的大众艺术体操。同时,大众艺术体操运动为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从而给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良好的发展氛围;保持和扩大竞技艺术体操的市场;保持竞技艺术体操的发展不脱离为人服务的基本方向。大众艺术体操与竞技艺术体操的交融,才能实现艺术体操运动真正的繁荣。

3 艺术体操软化发展的措施

3.1保守观念会阻碍项目多样性创新,导致项目发展的活力下降 我国艺术体操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观念,以时展的眼光看待艺术体操软化的问题,要跳出艺术体操这狭小的天地,到社会生活、体育文化的浩瀚海洋中去研究艺术体操的普及与提高问题。

3.2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鼓励人们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艺术体操发展理论 重点研究如何将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运动中的大量宝贵经验运用于大众艺术体操。如将运动负荷的配置、练习方法手段、组织管理模式、运动康复等手段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进行改造;将艺术体操的实践内容进行科学化、简单化、轻松化、娱乐化、时尚化的改造。凭借艺术体操自身的健美、健身、健心功能和高度的艺术价值与观赏性,使艺术体操逐步走向市场,打造中国艺术体操雄厚的群众基础。

3.3依靠国家政策对艺术体操项目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在艺术体操运动中始终倡导人文精神,保护运动员的正当权力,让体育回归教育,让练艺术体操的孩子既能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文化知识、接受教育,又能发挥特长,从事专业训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4提高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科技含量和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在2008年奥运会中实现奖牌的突破。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示范作用,鼓励媒体对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人格力量、运动道德、精神风貌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以充分发挥她们在青少年中的榜样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艺术体操运动中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通过媒体宣传艺术体操,报道艺术体操的各级比赛,提高人们的观赏能力,给艺术体操运动以良好的发展氛围。

3.5学校是运动项目培育的最佳基地 应该大力开展学校艺术体操教育工作,形成小学至大学的系统工程。让竞技艺术体操从精神上鼓励学生奋发向上、超越自我。让大众艺术体操培养学生美的姿态、健康的身体。两种教育结合在_.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校艺术体操教育体系。

3.6比赛是促进运动项目发展的重要措施发挥体育比赛的杠杆作用,各级体育组织密切配合,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竞技艺术体操和大众艺术体操的比赛与表演。同时让各级艺术体操训练机构走进学校,直面广大学生,争取最有价值的项目人口。让各类学校艺术体操专业教师走进社区,带动社区艺术体操运动的蓬勃发展。

4 艺术体操软化的实质就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人类体育文化的历史上,许多在当时相当普及的体育项目由于一味强调竞技性或远离社会生活,最终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而退出历史舞台。艺术体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我们当前所进行的项目建设不仅有利于现实的发展,而且对艺术体操项目未来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艺术体操软化的实质即其为了维持原有的社会生存空间和影响力,不断地进行多样性创新,在原有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开发出新的、更适合于竞技体育、运动教育和大众体育开展的运动和比赛方式、方法,力图通过丰富运动项目的内涵,扩大项目适应年龄的跨度范围,提升项目的体育人口数量,进而提高项目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艺术体操运动项目如经历了上述的变革,不但能拓展项目的社会功能和适应性,同时也使项目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艺术体操软化的实质也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5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艺术体操的软化发展是当前社会文化生活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艺术体操项目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体操的软化,并不是指它的弱化。艺术体操软化的科学内涵,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营造艺术体操项目的多元化社会存在形态。艺术体操软化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建立科学的竞技艺术体操和大众艺术体操的转换机制,形成中国艺术体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艺术体操走软化发展之路将赋予艺术体操运动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上一篇:探究教育范文 下一篇:保险合规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