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1:31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31-02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都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党员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宗教迷信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溃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淡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缺失,给工作带来很大危害。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把握时代脉搏,在工作中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充分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员干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迫切需要

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和政治上保持纯洁。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对社会主义悲观失望,尤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更是看不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反而信奉和崇拜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致使了其在思想和政治上丧失党的纯洁性。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不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导致的。因此,要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就迫切需要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迫切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只有把“三大作风”发扬光大,我们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做事情武断专行,不切实际,脱离群众,犯了、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讲是由于这些党员干部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的。因此,要使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就迫切需要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迫切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做工作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然而,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违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严重脱离群众,不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不“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待群众以“官老爷”自居,处处为自己牟私利,致使人民群众对这些党员干部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之所以如此,追其根源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丢在了脑后。因此,要使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迫切需要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员干部提升辩证思维能力的迫切需要

辩证思维能力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学会用全面、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工作中既要看到事物“利”的一面,又要考虑到“弊”的一面,既要全面抓工作而又要有重点。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看问题静止孤立片面,对工作中的利弊权衡不足,抓不住工作重点,不能很好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之所以如此,从思维方式上讲是由于这些党员干部不能用唯物辩证法去看待问题,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的。因此,要使党员干部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就迫切需要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员干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迫切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每个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作风和行动等方面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力度,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抵制住资产阶级腐朽的错误思想。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信仰宗教,迷信风水,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抬头,崇信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等。之所以如此,从思想上讲是由于这些党员干部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的。因此,要使党员干部抵制住各种错误思潮,就迫切需要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握三点基本要求

(一)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点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本质和各种关系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是至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发展、全面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利”的一面又要考虑“弊”的一面,既要抓全面工作又要着有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必须以唯物主义为基点,否则就会犯唯心主义错误,给工作造成巨大危害。

(二)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观坐标

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人生观涉及三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和人应该怎样活着。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人生,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和乐趣。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就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坐标,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把个人理想、人生价值定位在为人民服务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坚持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取向

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把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必当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集体利益。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就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反对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价值观。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几种途径

(一)要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一方面要注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精细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现阶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工作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立场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要努力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改造主观世界

一名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关键是看其内心世界是否纯正,如果在其主观世界里迷信盛行、腐化蜕变、享乐利己,那么他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标准,不断检测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向一切错误的思想观念作斗争,认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要善于区分是非观念,把握好自己的言行

在当今社会上还有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泛化流行,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有正确的是非标准,把握好自己的言行,对错误的东西必须要坚决抵制,分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必须反对,只有这样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培养自我约束能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十分珍惜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如何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造福”,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不断加强品德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道德责任来源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样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也能造就其内心世界的升华。为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用人格力量树立自己的权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民群众树立典范,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纯洁高尚,只有这样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王伟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2

引言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其精神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之上,中国共产党坚持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道路,并且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做了科学的哲学变革,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供了精神指导和理论实践,中国共产党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对马克思主群众观点在中国的发展深入到具体的实践当中。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概述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刻,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研究力度上明显不如其他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群众观”为关键字的论文检索文献仅339篇,不过在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方面还是较为深刻的。国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群众概念的界定和对群众的态度。除此之外,大部分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1]者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做出相关探讨,他们反对斯大林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而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精神存在内在的契合性。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其中封建没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萌芽和生长的客观历史条件,而阶级关系的日渐恶化使得群众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这位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做出了肯定。19世纪的工业发展使得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由此催生的工人运动奠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变革

1.“群众社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切入点

“群众”的概念在阶级社会中是作为通直接及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而定义的,而在资产阶级革命当中,“民主”这个概念是作为“群众”在政治权利上的衍生[2],但是究其本质,依旧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利益而对人民群众进行压榨和剥削的一种手段。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则是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大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分析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组成特点,对人民群众在国家重点地位和作用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因此,群众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切入点。

2.“群众原则”: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根本立足点

马克思认为,只有群众的实践才是社会关键得以稳定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在社会的进程中发现群众的意义。“群众原则”在“未来哲学”的实践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无尽的力量,只有真正融入了群众的实践才使真正的改变世界,因此,建立“群众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在进行人民群众意义思考时的根本立足点,它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当代启示

1.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进程中,群众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就是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去研究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在多次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一次次向我们当和国家证明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党和国家要发展,就必须相信人民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理论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革命历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2.发展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不断进行改革,而升华生产力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解放发展生产力,其中人民群众是生产关系中最为强大也最为重要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成为生产发展中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因此,在社会主义变革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哲学变革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

3.发展最终目标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和物质利益发展目标两个方面,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建立在敬重贫富原则基础上的公正致富,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正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实践的做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源泉。我们党坚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与人民群众共进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的变化,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哲学变革提供了实践支撑。

四、结语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3

伴随着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起,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在我国逐渐形成一大热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以及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探索。然而,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仍面临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是,在赞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前提下,研究者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相差甚远,造成派别林立、观点庞杂,甚至出现了有些观点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的现象。这种乱象丛生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结果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开始,实践唯物主义研究逐步由热转冷,时至今日已陷入了困境。

面对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有不少人对研究的前景持消极悲观的态度,有的甚至否定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反思》出版了。该书作者认为,尽管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其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不能被抹杀,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能否定,更没有理由因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困难而放弃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相反,应该在总结和反思30多年来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和教训,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该著作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从实践需要和理论需要阐述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历史背景,突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回顾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理论焦点,概述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第三章以问题为导向,对如何走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进行哲学反思。

笔者认为,该书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取得的成果具有学术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书结合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重大问题,对走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推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深刻思考。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作者明确坚持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立场,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实践本体论的理论困难及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与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质的区别。

首先,作者指出,实践本体论者关于“物质本体论是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是旧哲学思维方式的表现,是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应该是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无法实现理论自洽。坚持实践本体论势必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和观点相悖的理论困难,也不利于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一样,同样属于唯物主义哲学,都必须坚持物质本体论的基本立场。

当然,在坚持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立场的同时,该书并没有忽略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对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质的超越。作者认为,旧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本体论,是不彻底的物质本体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物质本体论,对物质本体论做出了科学的论证,使物质本体论获得了科学的形态,从而科学地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物质对于精神的本原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形成了崭新的、科学的哲学物质概念,并从实践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创立了唯物史观,使物质本体论成为了彻底的物质本体论。

第二,作者批评了学术界一些人泛化“实践”概念的倾向,再一次从理论上界定了实践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尤其是强调了实践范畴的客观实在性。

首先,作者指出,无论是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史,还是从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多次使用及多角度地内涵界定来看,马克思理解的实践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正是把这种实践确立为自己创立的新哲学最基本的核心的范畴,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生活并把它说成是马克思的观点这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其次,作者认为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观点将导致许多理论的困难:一是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势必混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差别,是一种逻辑混乱的观点;二是如果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生活,其结果将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认识路线;三是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将会导致实践范畴应用的混乱,不仅不能凸现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核心地位和作用,而且将导致整个哲学话语系统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系统的混乱。

第三,作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反对一些学者将实践唯物主义理解为“超越哲学”的错误。

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过程中,有一些学者为了突出实践对于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重要性,将实践超越了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对立的超越性概念,主张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超越了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对立。针对此观点,作者认为,将实践歪曲成具有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本性,进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错误地理解为超越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实践哲学,既犯了折中主义地解释实践概念的错误,也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无论从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来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方法来看,实践的本性、本质都是指主体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理解为“主客观统一”的活动。

第四,在批评实践本体论、实践泛化倾向和实践超越论的理论不足的基础上,作者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和实践观的关系。

作者认为,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无论是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争论,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理解的分歧,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都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与实践观关系的不同理解。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片面地抬高了物质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变革的实质。“实践本体论”和“超越的实践哲学”则把实践观与物质观绝对的对立起来,用实践观取代或否定了物质观。这种偏颇或错误的理解荼囟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

鉴于此,作者指出,实践范畴已经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科学实践的观点已成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一方面,实践观的地位、重要性高于物质观。物质观是建立在实践观基础之上的。实践观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建立提供了科学说明和理解的基础;另一方面,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实践观的必要理论前提。马克思自觉地以唯物主义物质观作为科学实践观创立的理论前提,并把变革的重点放在创建科学实践观以及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创建新唯物主义哲学上。

第五,作者就如何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历史价值和理论局限性做了较深刻和全面的阐述。

作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无论从内容到结构难免具有局限性以及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尤其是它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巨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新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批评与反思非常必要,但不能借批评传统教科书的某些错误全面否定其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我们既要反对借批评传统教科书的某些错误全面否定其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的倾向,也要反对借批评传统教科书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倾向。

第六,作者从理论上论证了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致性,揭示那种或是将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或是将实践唯物主义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理论缺陷。

在梳理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用实践唯物主义来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否定实践唯物主义,都是不对的。

作者进一步指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正是从物质实践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才既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正是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才将历史观置于唯物主义的解读模式中,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以实践为本质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也必然是历史的唯物主义。

总之,该书以30多年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的主要理论焦点为切入点,在总结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走出当前实践唯物主义研究面临的困境做了较多的探索,对推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但从其内容来看,仍显单薄,更需以后的继续跟踪与探讨。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4

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涵盖了社会全体成员,又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人为本中的“本”,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在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及所主张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方法问题上存在根本区别。

同志指出,做好“*”时期的各项工作,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以人为本中“人”和“本”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首先应弄清楚其中“人”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社会全体人员或所有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人”为本。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因素,但都不全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人”是一个集合名词,它是包含所有个人、群体和整个人类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始终重视尊重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即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宪法赋予的其他权益。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应包括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一切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在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理所当然地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从“人人”和人民这两个层面去理解,才能全面把握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还应弄清楚其中“本”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本”,只是一种价值观,主要涉及人的利益和价值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不只是一种价值观,还具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以人为本中“本”的基本含义,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它深刻阐明了人民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立场,这就是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人民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原则界限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除了正确把握其中“人”和“本”的基本含义,还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原则界限。

二者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不同。西方人本主义主张在认识自然界和社会时应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神本”、“君本”思想,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是,它在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问题上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看作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认为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始终不变的。西方人本主义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违背人道的现象,但它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历史,把所谓人类的“善良天性”或“理性”看作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不可能深刻揭示各种反人道现象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唯心论和唯心史观相对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以承认物质世界的第一性为前提的,只有遵循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人类才能实现持久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与西方人本主义把人归结为“个人”或抽象的“类”根本不同,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个人、群体和类的集合,个人总是结成一定的群体,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人民是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者的价值观不同。西方人本主义在价值观上主张继承人类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强调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理想。但是,从深层次上看,它主张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为主要的价值追求。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社会和人民为本位,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上主张集体主义,即在人民整体利益优先的前提下,尊重和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正因为在价值观问题上的缺陷,西方人本主义不可能妥善解决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而坚持以人为本,则能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5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偏概全/完整性

【 正 文】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哲学战线同整个理论战线一样,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结合时展,科技进步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研究迫切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一批哲学新人,促使我国的哲学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谓哲学陷入了“困境”甚至“绝境”的说法,是极端片面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勿庸置疑的。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在总体上也是健康的,其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但这绝不是说目前我国哲学研究,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没有不足和问题了。如果这样认为,当然也是不客观的。我们还认为,在我国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无论出现何种理论观点,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角度促进我们的理论反思,启迪心灵,开阔视野,寻找到理论研究发展的新生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理论观点的出现,都有它的历史理由和积极意义,都为哲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局部正确未必完全正确。如果夸大了局部,甚至以局部替代整体,那就容易曲解理论的实质,客观上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甚而造成新的混乱和危害。这就有必要提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既要注意克服教条主义,又要克服以偏概全的倾向问题。所谓“教条主义”是大家所熟悉的,即指在理论研究中的脱离现实,唯书唯上,思想僵化,人云亦云的倾向;所谓“以偏概全”是指理论研究中的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为我所用的倾向。这里所说的两种倾向,均属于学风和研究方法问题,一般属于学术范围内的问题。近些年来在哲学研究特别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争论中,就存在着这两种倾向。一方面表现为教条主义,这是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固疾(包括老教条和新教条),是相当长的时期要努力克服的主要倾向,本文在此不加赘述;另一方面表现为以偏概全、各取所需的倾向,这是当前特别值得提出和重视的新倾向。这一倾向在近年来我国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近十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在批评和纠正以苏联哲学教科书为范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旧体系的过程中,为了返本归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改革、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研究,围绕什么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展示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许多专家学者,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着,特别是后来新发表的马克思着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而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以及《人类学笔记》等),以便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的实质。这是极其必要的,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有重大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发现,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本真意义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真谛。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在看到这些喜人的成就的同时,也感到了新的迷惘。这就是对同一个马克思哲学,有了许多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彼此激烈对峙,互不相让。比如,有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以物质论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实践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哲学;有的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是人学、是实践交往理论、是生存论、是文化人类学,等等。有的明确提出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甚至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表达的唯物史观,只是个别观点,而不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观点纷呈,不一而足。我们仔细阅读各家之见可以看到,上述诸种观点几乎都是建立在分析解读马克思原着文本基础上提出来的,大部分观点也确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所固有的内容;许多观点又是被哲学界长期所忽视或否定的,因而突出强调马克思的某些观点或方面,是有历史理由的,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建构马克思哲学新体系有重要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基本上都是抓住或强调了马克思哲学中的某些方面,而不能真正反映马克思哲学的整体,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可以而且有必要以其中的某些观点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揭示和展开其新的方面,从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完整体系。但不可以以偏概全,各取所需,抓住其某一方面或为强调其被忽视的方面,而对其他方面不计其余,用自己对于某些方面的理解替代对马克思哲学的完整把握,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才发现了本真的马克思云云。我们哲学界长期以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争论不休,是与某些人采取这种学风或研究方法分不开的,急待加以纠正。

[NextPage]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上述解读方式背离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完整理解。正如许多人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体系哲学,然而其本身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当然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体系。所谓科学体系在宽泛意义上讲,即指理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虽然没有指明过自己建立了什么样的哲学体系,但马克思的哲学观点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实质上已形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雏型或基本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它的理论观点必然带有历史的痕迹或说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这就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批判的结果;其思想理论背景主要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直接批判继承的结果。在哲学方面,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欧洲存在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尽管其中包含有许多合理思想和天才的预见,但由于这三大领域基本上是相互分离的,因而没能形成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哲学方面,虽然有黑格尔辩证法这一辩证法的最高形式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这一唯物主义最高形式,也是由于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分离,而没能形成科学的哲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人类解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它不仅把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吸收其合理方面,克服其弊端,而且总结新的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建立了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把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与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吸取其合理方面,克服其弊端,并在实践基础上,对此加以革命的改造,实现了理论创新,即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综合创新的产物。因而它是继承前人,又高于(超越)前人,实现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哲学创建的固有(原生)形态。不仅如此,马克思本人也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他起初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当然是辩证的唯心主义),后来又接受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强烈影响,并以此为武器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方面(见1844年《巴黎手稿》、《神圣家族》等)。同时,由于对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开始认清费尔巴哈(包括以前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认识到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革命实践。于是,马克思站在实践立场,以实践观点为核心,尝试系统地批判费尔巴哈,这就是被恩格斯赞誉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表明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核心观点和根本特征。接着马克思又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研究社会历史,展开了对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清算,这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划时代着作的出现。在这部着作里,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现实的人”即实践的活动中的人)为基础和前提,系统地阐发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标志马克思哲学理论系统的基本完成。马克思后来集中研究《资本论》。他在《资本论》中使用的基本方法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当然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不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并且对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在《资本论》中作了充分的论证。同时马克思积极支持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辩证法规律的普遍性。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历史过程。我们概要地叙述这一过程,是为了说明必须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与历史形态,而不能停留在或仅抓住其中的某个方面以视全体。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从理论总体上看是实现综合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他那个时代的人类先进思想综合创新的产物。第二,马克思哲学的完整内容是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观、历史观、人学、人类学等在内的完整思想。第三,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是以实践观点为核心(或基础)的历史的辩证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确从没给自己的哲学规定具体名称,但他已明确提出“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我的辩证方法”,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的门生。这些几乎是哲学界所熟知的常识,而常识的客观性是勿庸置疑的,它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完整内容。因此,不可以只抓住其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比如有的学者不承认马克思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马克思多次肯定评价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强调“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我是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怎么能说马克思不坚持唯物主义呢?

当然,我们在具体的理论研究中,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强调马克思哲学的某一方面,突出某些内容,是完全必要的。如为了说明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强调其唯物主义性质;为了同直观唯物主义区别而强调其实践唯物主义性质;要同唯心史观相区别强调其唯物史观;要同形而上学相区别强调唯物辩证法;要同自然物质观相区别强调人学或文化人类学等。这都是允许的和必要的。但绝不能在强调某一方面时忘记和离开马克思哲学的总体。因为上述不同提法都属于同一个马克思哲学。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只承认某个方面而排斥其他,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必然造成多种马克思哲学混战的局面,甚至出现没有马克思(甚至是西方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使人们眼花缭乱,迷惘不解,无所适从,各行其事,无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更难以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了。邓小平多次告诫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体系,这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极为重要的原则,对于我们当前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哲学界的一个迫切任务,是要在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各方面丰富内容的研究,在统一思想基础上,发挥优势特长,挖掘新的生长点,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6

关键词:实践;人的本质;改变世界

中图分类号:B51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30-02

19世纪上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日益尖锐化,特别是较发达的英、法等欧洲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多次反对资产阶级的武装斗争,这是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此时的工人运动仍然带有自发性质,这就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同时马克思也是出于总结自己的新哲学,需要以区别于以前的旧哲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提纲》这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孕育而生,通过阐述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观点和改变世界的观点等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标志着新世界观的确立。

一、实践的观点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提纲》一开始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在这里马克思揭露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懂得革命实践的重要意义。他们只把客观世界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和改造的对象,从而也就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割裂开来看待,也就造成了只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即忽略了人的能动性。

相反的是唯心主义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他们认为意识具有绝对的作用,用精神去解释历史,把实践的能动性看作是意识的能动性,所以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方面。事实上,马克思是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片面性对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指出他们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并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为了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的不彻底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这里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实践的观点作出的错误理解。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因此,他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的理性、意志和心等活动,也就出现了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把实践看作是人们吃吃喝喝、利己主义和人与人之间琐碎的交往形式等活动。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科学含义,他无法找出通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桥梁,最后他还是倒回了唯心主义。

而马克思则运用辩证唯物法考察了人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两者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提纲》第二条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这里马克思明确表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的思维活动只能由实践来检验,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主、客观统一起来,确定人们的思维是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只要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发现和解决。而费尔巴哈在真理问题上承认有真理标准,但是他有时以为感性直观作为认识的真理标准,有时把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当作真理。可见,他的真理标准没有摆脱思想的范围,没有摆脱主观标准,也说明了他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意义。针对于这一错误的观点,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既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那么人们要证明思维认识是否正确,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里马克思批判了康德认为“自在之物”的彼岸性,即不可知论。同时也批判性地指出如果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议,那么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即有力地批判这种脱离实际的抽象思维方式。

(三)实践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提纲》的第三条中主要指出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周围环境,即对环境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同时通过能动的实践改造作用,使人们的认识能力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深化。这里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由于他们不了解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不能正确地理解人和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即他们得出的是环境决定论,从而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正如马克思指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

(四)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源泉

马克思在分析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时指出:他在反对宗教斗争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基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没有正确揭示出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这都是因为他不了解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懂得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源泉。他喜欢用直观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同时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产物,但这种产物却离开了社会生活实践,把人当成生物上的人,所以马克思批判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1]。

马克思通过社会实践的分析,认为“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1],从而科学地分析出了剥削的阶级制度是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只有通过“实践中使人革命化”,即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才能改造人类社会,才能摆脱人们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和消灭宗教根源,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1]。

二、人的本质观点

(一)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点

关于人的本质观点,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他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友情关系,他称自己的哲学为人本学,旨在把人的本质体现在人与人的统一关系之中,从中抽象出人作为一个类的共同性――理性、意志和情感,正如《提纲》中提到“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不是社会中的人,而是自然中的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即是人的某种共同的自然属性。

(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点

针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点,马克思深入分析了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必然会对人的本质做出错误的观点,他的人本学只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却无视人的社会属性,而人的社会属性恰好反映了人的本质,因为实际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人。因此,马克思鲜明地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一著名论断,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此时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已经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了,这种人类社会或社会人类是完全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一种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后变成的一种具有生产资料公有化的那种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立场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的阶级性,它是旨在为人类社会解放的一种新唯物主义哲学观。

三、改变世界的观点

(一)旧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观点

旧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观点只是以不同方式解释世界,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口号上,他们总是想有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来规范现存的社会秩序、完善社会的思想体系,他们不愿意对现存社会有任何的改变,从而最终也将会导致对世界的解释变成对现存社会制度的辩护。不仅黑格尔、黑格尔青年派是这样,费尔巴哈也是这样的情况,正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他(费尔巴哈)希望确立对这一事实的理解,也就是说,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这种存在的东西”[2]96-97。

(二)新哲学家对世界的观点

马克思在《提纲》最后一条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这一著名论断。这里马克思用一种新的唯物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明确说明了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即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而这一论断也成了判断一位哲学家是否只是在解释世界的标准。同时,它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综上所述,在《提纲》中所体现出来的实践的观点、人的观点和改变世界的观点等创建了一种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在人们实践基础上的新的世界观,特别是《提纲》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等可贵的观点。此外,这三种观点并非是互相独立的,而是具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性,即实践的观点是理论核心、人的本质的观点是理论前提和改变世界的观点是理论归宿,这三观共同构成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总之,《提纲》作为一部包含着新世界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同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科学巨著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对共产主义做出了哲学的科学的论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确立和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7

摘 要 人的本质是关于人的全部规定性的最深层依据,它贯穿于整个人的世界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但是,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永恒的、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处于历史变化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的规定和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包括对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本质 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基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在此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分析,对人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的得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宝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成果的得出是建立在对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继承的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而来的,根据自身的理论原则而得出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产生之前,黑格尔对人的本质的理论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他认为,人之所以是一种类的存在物,是因为人“劳动”,在劳动中人和人之间有了交流,有了各种关系的产生。这种观点对马克思研究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有重要的启发。但是,黑格尔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哲学观基础之上的,而黑格尔的哲学观是有缺陷的,马克思批判地研究了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同时吸收其他前人的有关人的本质理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的本质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者在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规定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者认为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观点,人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的本质同人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分析是建立在实践的观点之上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规定:首先,人具有类本质。即,人具有其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其它物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类本质就在于人能够能动自觉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世界。其次,人具有社会本质。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人的本质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形成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再次,人具有个体性。人的个体性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然属性上,也就是人的动物性,人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因为每个人的自然属性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每个人在自然属性上来讲都是不相同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在不断的发展的。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的,这就意味着,人的本质是在不断地发展的。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理论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正确分析规定了人的本质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的研究基点;对于人的本质的研究和对社会、社会发展的研究是统一在一起的,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本质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有其自身的发展道路:开始研究之时,受到黑格尔等哲学先驱的影响,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理性;后来马克思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者逐步看到了实践的力量,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人的自觉能动的现实活动,再后来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觉能动的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逐步完善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的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的创立是相伴的,人是社会历史中的人,人的本质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两者相辅相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中,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即,人是在社会中的人,所以就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含有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寓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从根本上指出了人与人世间是联系着的,而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的联系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理论逻辑所要求的现实的之中的做法,与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一致性的,对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生产关系总和的著名论断,是一个极其彻底、完整而又严密的科学规定,不仅同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划清了界限,同时也实现了人的本质观上的重大变革,为我们在当今社会中进一步认识和探讨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张玉平.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与现时代的价值取向.重庆大学学报.2000(2).

[2]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8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宏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诸多个别论断和个别结论的机械总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

一、从整体性的高度把握“原理”课程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固有特性。它是一切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的精神实质的观点和态度的体现。实际上,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它要求我们如实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来认识和对待,反对任何肢解、割裂、歪曲或断章取义、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绪论部分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1](P3)从广义上说,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以及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看成是一个浑然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P14)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是由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统领的理论体系。二是鲜明的阶级立场。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的学说”。[1](P2-3)也就是说,为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立足的原则立场。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P11)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也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整体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相一致的。四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P17)马克思主义是围绕这一崇高社会理想而建立的理论体系。

从“原理”课程内容来看,它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各个章节来看,绪论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从总体上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么坚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至七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的具体展开:第一、二、三章是关于自然、思维和社会问题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第四、五章关于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理论,这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方式,严密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最深刻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最终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趋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第六、七章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从整体上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特征,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世界的整体反映,强调了对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整体性研究。

二、整体性是“原理”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以往,马克思主义常常被分解为三个主要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三分法”推动了以这三个方面为内容的学科的深入发展。但是,由于人们的片面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

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许多最重要的著作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般认为,《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而《共产党宣言》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伟大厦的缩影,其理论内容几乎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重要方面。其他著作也大都是这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辨与关于政治经济学、人类解放理论等现实问题的交织;《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中哲学问题、经济学问题、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的汇聚;《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关于现实问题的著作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理念;即使像《资本论》这一被长期看作是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包含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及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堪称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所以,我们很难说它们到底是单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科学社会主义,我们不能拘泥于自己以往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学科领域,而忘记甚至排斥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人而言,他们也非常重视对“整体性”范畴的阐释和运用。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则“把种种经济关系看作同等数量的社会阶段”。[2](P142)同时,马克思也常常把整体性方法运用于对社会和人的本质的说明,正如他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3](P220)“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此外,马克思还阐述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关系上的整体性,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他指出:“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4](P17)

恩格斯虽然在《反杜林论》中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进行了分别论述,但是,毕竟“刻意地创造体系”与“体系的现实存在”是两回事。恩格斯虽然明确表示《反杜林论》一书的目的“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但是,他不得不在“一个广阔的领域”对杜林展开批判,而且他还是希望读者不要忽略他在批判中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5](P344)从《反杜林论》全文看,恰恰是这些看似独立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内容紧密相连、逻辑严谨的理论整体。此外,在恩格斯那里,整体性也是辩证法的重要范畴。他在阐述联系的、发展的与静止的、孤立的这两种思维方法的实质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5](P359)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正是体现在这种历史性、联系性、发展性的统一之中。

同时,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认为它“完备而严密”,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6](P309)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它们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内容,同时在理论上和逻辑上又是严密的、完整的,而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则使得这三个组成部分成为一个逻辑严密而统一的整体。这一整体犹如一整块钢铁,是肢解不了的。谁想去掉它的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谁就必然离开真理。

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被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整体,整体性是“原理”课教学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任何片面性和肢解性的解读都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反而会使人们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歪曲和误解。

三、整体性是“原理”课教学的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学说,正是因为其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正是因为其内容结构在整体上与其他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区别,才真正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作为整个教学的立足点。

在教学目的上,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性的高度理解“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作出了明确的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关于“原理”这门课程的基本任务,《〈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始终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么坚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立场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立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性的视角设计、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具体来说,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从事的理论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理解和阐述其要义。这就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目标及宗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学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及相关文献纳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有利于我们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概念、论断的意义和适用条件。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不应局限于经典作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述,还应该包括许多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的重要著述;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也应结合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献的编纂背景与考订特点来准确把握相关内容。再次,紧密结合实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领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努力作出准确解释,同时用能结合时代和具体的国情要求作出新的阐释,防止生搬硬套、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做到“四个分清”,即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片面的乃至错误的观点。

在教学途径和方法上,我们要重视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来说:其一,必须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我们要反对以任何形式去破坏、割裂和肢解马克思主义,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简单相加”,又不能把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看作是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的“理论拼盘”,而应该站在整体、全局和宏观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教条主义地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时所使用的某些具体观点和具体结论,而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由时代所塑造从而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形态。其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各种阶级是相应时代经济关系的产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社会表现。当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时,必须要考察它产生于何种社会经济条件,要研究这一现象的阶级背景,分析它对哪一个阶级有利,属于哪个阶级的思想体系,在整个社会的阶级矛盾中处于何种地位和起什么作用,它的发展趋势如何,等等。其三,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7](P26-27)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本质,把握大局,辨清方向,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上一篇: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 下一篇: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