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1:00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1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体系 科研团队 学科结构 后勤保障

1高校科技创新的“两系统”和“十要素”

1.1内部系统

1.1.1核心体系

包括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两大要素,科研团队(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离开了主体要素,科技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科技创新的起始源头,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发展趋势,新的学科不断产生。因此,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1.1.2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两大要素。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整合,集成已有的优势,在一个更广阔的学科背景、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有利于发挥高校综合优势的新型科研组织结构和“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产业化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它的职能是把握市场需求趋势,掌握科技成果和资源,提供咨询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建设科技信息系统,它的建设目标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和谐发展。

1.1.3保障体系

包括制度创新和后勤保障两大要素。制度创新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合理,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使科技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后勤保障体系的职能是通过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解决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使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投身科技创新之中。

1.2外部系统

1.2.1政府

政府是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联系的一个桥梁,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策导向、计划导向,财政扶持、税收扶持、信贷扶持和法律保障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也是科技创新的要素之一。

1.2.2企业

企业是高校科技创新实践的延伸场所,它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人才重塑与吸纳、成果转化与孵化等方面,完成科技信息到商品价值的实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3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人才支撑,技术支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它与高校、企业紧密联系,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1.2.4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技术为商品,以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和开发为目的,在政府、创新主体、创新源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问,发挥桥梁、传递和纽带作用,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技术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科技咨询,成果转移,风险投资、企业孵化、科技投标,技术产权交易、人才服务,法律服务等。

2 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2.1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

2.1.1 优化人力资源,建设科研创新团队

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通过思想观念、工作途径和政策制度“三个创新”,以学科为依托,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基地为支撑,以项目为纽带,把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重点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定位,遵循最佳效益、适才适位、相容互补等“三个原则”,根据团队的任务和特点选配不同专业结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特点和不同能力特长的人才,让团队内的成员在知识、能力,气质上实现互补,用团队精神凝聚创新队伍,打破院系结构的固定框架,构建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

2.1.2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效应。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应以促进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为归宿,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具体而言,学科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体现学科国际化、综合化、交叉融合的特点。

2.2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建设

2.2.1发挥学科优势,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坚持“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原则。同时还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为目标,以重点学科为依托,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国家一省(部)一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包括设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校自己的研究开发基地等)。

2.2.2建立大学科技园,推进科技产业化平台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指出,将重点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创业服务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构建应用技术研究平台,努力促进学校以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为主的工程中心和科技园的平台相融合。高校要发挥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工程中心、实验基地集中的优势,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个平台建立起科研协作体制,搭建起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功能检测,质量评价,成分分析等技术服务平台,发挥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辐射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风险投资,坚持市场导向,组建形成某一专业领域的产业集群,强化竞争力,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的集聚和规模的提升。

2.3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保障模式

2.3.1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优化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观念,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改革现行的科研运行模式,建立适应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良性科研管

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和规范管理与服务,形成人才的良性流动局面,有效地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科研项目上层次、上质量、上规模的重要保证。如:建立人才流动的新机制,确立目标责任,实行科研奖励机制等,建设有利于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积极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2.3.2整合科技资源。提高服务效益

高校将资金、场地、设备、信息、人才,团队等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对主体系统起到有力支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如学校自筹、政府拨款、企业出资、各类纵横向课题引进经费等,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资体系,保证科技创新的运转资金:完善场地、设备条件,提高大型设备的运行效率,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学校图书馆、校园网等资源,有助于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良性循环,改善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将精力集中于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之中。

2.4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2.4.1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充分依托新形势下国家政策的支持优势,包括科技政策,科技创新管理制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等。重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实施激励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政策,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国家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引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

2.4.2发挥协调作用,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一方面,各项政策的落实需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予以保障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技术创新,技术转化,市场风险等诸多问题,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市场等多方主体,政府基于其特定的行政地位,具有协调全局的优势,既能够提供可靠的执行保障,又能够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有助于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合作创新中的困难和利益纠纷。

2.5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互动,就要有组织地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力度。要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观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社会服务品牌项目。要与企业加强沟通协作,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强强联合”,借助现有的科技研发资源优势,在联合科研或者现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在技术转化方面发挥企业的核心作用,提高成果转化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形成校企良性互动。

2.6加强校所合作,提高科技成果水平

高校与科研院所是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队伍,这两支队伍的功能定位互补,优势相得益彰,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方面共谋发展。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共同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共同承担国家基础学科、前沿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扩大相互交流和开放的空间,充分发挥“两支队伍”,“两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产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2.7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中介机构要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引导高校瞄准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企业技术需求的目标,制定科研方向明确的研究计划,针对国家的重大课题、企业生产难题和新技术开发项目,从而使高校,特别是工科类型的高校,在项目的立项、研究、完成过程中,做到技术的先进性,内容的完整性和成果的可转化性。科技中介机构还应对成果进行技术评估,并将成果推向市场,进入企业生产过程,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2

总结回顾了驻马店市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现状,理清了今后发展思路,对进一步促进驻马店市农业科技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驻马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建议

驻马店市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市常用耕地1240万亩,人均耕地1.5亩。全市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400万亩以上,其中粮食作物1700万亩左右。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8亿斤,其中夏粮79.6亿斤、秋粮48.4亿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1全市农业科技机构基本状况

1.1科研机构状况

全市现有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4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3个。现有在职职工25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人,助理研究员28人。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宏观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又催生一批以高效经济作物研究为中心的民营科研机构,在各类高效经济作物研究和成果推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1.2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状况

全市共有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248个,其中市级5个,县级47个,县级以下196个。从事农技推广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2901人,其中市级105人,县级916人,乡级1880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224人,中级职称597人。

1.3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状况

全市拥有省级农业学校1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0所,其中市级1所,县级9所。能够承担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职教中心10个,拥有专兼职教师567人,其中高级职称147人,中级职称246人。

2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2.1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科研创新

自“十二五”以来,一是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市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等项目106项,其中部级16项、省级18项、市级72项。二是创新、储备了比较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全市创新和保存小麦、玉米、芝麻、大麦、大豆、花生和各类蔬菜等农作物种质资源2万多份。三是品种选育工作成绩显著。先后选育出小麦、玉米、芝麻、大麦、大豆、花生等农作物新品种23个。四是栽培技术研究向综合配套迈进。共开展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36项。五是新品种引进取得新进展。先后引进推广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

2.2以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农技推广和服务创新

全市农业建设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向组织多元化、服务法治化、手段现代化、技术专业化、行为规范化发展。一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各县均成立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人员管理、资产和工作经费由县级农业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加强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全市新建农技推广区域站89个、乡镇农技站6个,并全部交付使用。三是强化管理机制建设。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四是强化人才建设。以人才培育为重点,对全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部、省、县”三级培训。

2.3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创新

一是充分发挥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重点培育对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结合“粮棉油高产创建”、“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高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实施,大力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二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动员和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通过进村讲课、田间指导、技术下乡等,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电大等教育资源,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相关人员开展学历教育。四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电视网络技术开展农业科技的培训服务。

2.4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农业科技引领创新

“十二五”以来,全市建设乡级以上占地200亩以上的农业科技园区66个。其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并示范带动全市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8个,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25个,带动一大批科技示范户从事特色经济产业。

2.5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促进农业科技保障创新

截止到2015年10月,驻马店市已获得218个“三品一标”认证。其中,140个无公害产品,69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定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泌阳花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夏南牛》两项国家标准,实施农业地方标准79项。目前驻马店市种植业、渔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达600多万亩,辐射带动50.8万户农民实施优质小麦、玉米、渔业的标准化生产。

3驻马店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3.1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不够,资金供给结构与创新内容不匹配

从近年来各级财政对三农工作投入的结构上看,对粮食补贴等方面的支持相对较多,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相对较少,并且支农资金多数用于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多数是从上级财政争取到的项目资金,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同时,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结构与创新内容也不相匹配,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引导作用不突出。

3.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

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实力比较薄弱,农业科技核心技术缺乏。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体系条块分割明显,导致科研力量分散,科技协作能力较弱。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原创性成果较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3.3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建设任务较重

一是改革工作进展慢。驻马店市是农业大市,农技体系机构庞大,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资保障等涉及财政、编制、人事等诸多部门,加之各县财政薄弱,县级政府积极性不高。二是人员超编严重。各县农技推广机构在编人员均严重超编,工资不能得到保证,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队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四少四多”,即:专业高学历少、非专业一般学历多,新型特种专业少、常规专业多,工作上能独挡一面的少、闲散人员多,获得更新知识的人少、知识老化的人多。四是服务手段落后。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特别是信息网络设备严重缺乏。

3.4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全市农村劳动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不足20%。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文盲化现象日趋严重,他们接受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偏低,增加了农技推广的难度。

4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4.1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要加大农业研发经费投入,确保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逐年增加。调整优化科技发展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等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向,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重点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

4.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新体系

要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机制灵活、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与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要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紧扣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好各类农业科技专项,大力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4.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根据工作需要,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农业高素质人才,促进推广队伍结构优化。二要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定期培训制度,促进农业知识和技术更新。三要积极发挥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不断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4.4完善技术推广网络

一要广泛吸纳农业院校、科研单位、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加入推广网络,形成合力。二要根据产业特点,成立和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形成农技推广合力。三要健全村级技术推广网络。四要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轮训和设施装备。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形成比较完善的县、乡、村、组四级推广网络,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3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我省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为企业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开放创新。一是把科技政策落实到企业。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首先要成为投入主体。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最重要、最普惠的办法是落实创新政策。2009年启动科技政策辅导员服务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落实各项创新政策,当年全省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额51亿元。2008-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服务型企业累计享受所得税优惠182亿元。2011年,全省各类企业科技税收减免额达到142.6亿元。二是把研发机构建设到企业。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建成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尚德光伏研究院、联创软件研究院、扬子江新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鼓励企业从一般产品应用开发走向自主创新,从面向自身发展转向引领行业发展。全面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本土大中型企业70%以上建有研发机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一。目前我省80%的研发投入、80%的科研成果来自企业,8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80%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向企业,企业已逐步成为我省研究开发、成果产出和应用的主体。三是优化产学研与成果转化机制。我省与中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和北大、清华等国内重点科研单位建立了工作会商机制,打造政府引导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的平台。省内企业与国内高校院所建立各类合作载体1000多个。我省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推动各地和高校普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大力度支持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安排省级财政资金80多亿元,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00多个,引导社会投入800多亿元,涉及新兴产业的占80%以上,带动光伏、风电装备、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四是大力推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2012年,在科技部教育部支持下,先行选择苏州工业园区、泰州医药城、南京无线谷,建设了纳米技术、生物医药、通信与网络3个科教结合产业创新基地。今年将集中资源,加大建设力度,争取多出快出成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划布局,按照“一区一主导产业”的总体构想,再论证启动一批“新兴产业科教协同创新基地”,积极探索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培育新兴产业的有效路径。

优化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结构。江苏高校院所众多,人才资源较丰富,但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尤其缺少引领产业高端化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确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鲜明导向,通过人才结构的调整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人才结构的高端化引领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从2007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并带动全省13个省辖市及大多数县(市、区)制定专项引才计划,其中,无锡“530计划”、苏州“姑苏人才计划”、南京“紫金人才计划”等已成为海外人才中知名的引才品牌。我省还相继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等专项人才计划,目前全省各级人才专项资金超过60亿元,近三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列入国家“”246名,形成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二是大力引导科技人员进入基层和企业创新创业。积极开展“校企联盟”建设,动员和组织全省高校院所与企业建立校企联盟5500多个,吸引6万多名科技人员活跃在企业一线,接受企业委托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再名科学家、千名博士、万名研究生到企业从事创新工作,形成人才“千军万马”下基层进企业搞创新的良好局面。三是探索高校院所与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配置的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产业教授”选聘计划,从骨干高技术企业中遴选科技企业家担任大学特聘教授,并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度。组织实施“企业博士集聚计划”,资助高校院所博士进入企业创新创业。开展“科技企业家培育计划”,大力提高全省企业家创新队伍的层次与结构。

构建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加快实现知识成果资本化,必须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是扩大科技信贷规模。2008年省级设立银行贷款增长风险补偿资金,2009年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三年累计发放风险补贴近3亿元,推动银行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300亿元。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到“十一五”末,基本形成了以省再担保公司为龙头的再担保体系,担保机构注册资本188亿元,按5倍放大倍数可为全省企业提供近1000亿元贷款担保。二是建设新型科技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在全国率先设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贷结合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到2011年全省已设31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目前全省共成立科技支行18家。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鼓励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三是发展风险投资。到“十一五”末“十二五”初,各类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加强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过去三年安排引导资金1.2亿元,支持近100家(次)创业投资机构向600多家中小企业投资近14亿元。四是加快科技企业直接融资。到“十一五”末,全省境内上市企业16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5家,占总数的56%。

发挥科技计划管理的导向激励作用。目前我省科技计划体系由基础研究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8个资金计划和苏北科技发展计划(苏北专项)等3个工作计划组成,具有比较鲜明的导向激励作用。一是面向应用。我省科技计划工作堅持地方科研以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为主,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由技术供给导向型为主向市场需求导向型为主转变,成果转化模式由自主型向许可型和转让型转变。政府政策的着力点从简单资助研发更多转向支持应用和开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从项目推动更多转向环境建设,使政府对产业的规划功能和市场对技术的选择功能有机统一起来,让科技资源进产业、科技成果进市场;同时,通过市场筛选成果,对能够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具有较大市场潜力、企业成长性高的项目,集中资源加以滚动支持,为新兴产业持续提供源头活水。二是集成资源。一方面是计划集成,按照国家产业方向和创新工作部署来实施地方科技项目,各级科技部门上下联动,主动配套。80%以上的国家项目都由省市科技计划先行培育;另一方面是资金集成,将分散在科技、发改、经贸等不同部门的13个省级科技专项资金进行整合,集中为一个省级专项引导资金,并统一由省科技厅管理。2011年省科技厅管理经费达26亿元。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4

关键词:产业基地 创新体系 建议

当前,正面临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规划实施,为营口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因此,探讨研究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加速提升营口市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营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建立科技创新领导机构 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 促进沿海产业基地的环境建设

产业基地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创造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要建立产业基地科技创新领导机构,组建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运用政策法规、规划、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把科技创新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重点鼓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驰名商标和国家名牌产品落户产业基地。

2.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为基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通过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建成适应基地经济发展要求,体制全新,机制灵活,功能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大部分企业真正成为科技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和自主创新龙头企业。

3.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通过技术成果展示会、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形式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利用产学研对接机制产生项目,引导更多的企业走上依靠科技进步获得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同时,为企业开展检索、实验、测试、试制、中试等活动提供设备、仪器、场地、咨询、认证和技术指导等专业,帮助企业利用社会服务规避技术风险、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尽快建立科技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科技文献保障服务系统,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络建设,避免科研活动的重复进行,减少科研经费的浪费,形成科研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逐步建设各类的数字化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各类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

4.实施院校合作工程 促进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的对接与耦合,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4.1引导企业建立技术联盟,为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企业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引导重点骨干企业,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为目的与具有相关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

4.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商品化生产。鼓励和引导企业承接省内外技术成果,实现商品化生产,重点支持一批技术成熟、具有牵动产业发展作用的重大创新成果,可采取“带土移植”和“定单技术”等模式,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转移,通过企业转化实施,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实力。

总之,改善服务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鼓励和促进服务、生产要素资本化、市场化,破除制约生产要素按市场机制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体制。统一规划要素市场网络建设,依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都市功能的互补,联手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沿海产业基地建设以科技作为引领和支撑,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对实现沿海经济强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2]中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2007,(12)

[3]大力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人民日报,2004-12-30.

[4]尚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软科学,2007,(7).

[5]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6]加快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领导之友,2008,(5).

[7]辽宁省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的创新之路.辽宁经济,2007,(8).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5

关键词:科技发展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十一五;十二五;宁夏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4.004

构建具有宁夏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宁夏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创新体系建设进展与取得成效是否达到了科技规划的预期目标,直接关系到科技规划实施的成败。所以,对科技规划中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 评价对象的界定

根据区域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科技、经济部门和有关机构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1]。由于区域创新体系涵盖范围广、主体多,给科技规划的编写和评价带来一定困难。

比较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容[2-3](如表1),可以看出,在发展目标的设定上,“十一五”规划按照自治区级和部级分别提出了非常具体的量化目标,且涉及的载体类型也较多,除了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外,还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公益性研究所等科技服务平台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十二五”规划则重点突出了几类研发平台的建设目标,且未按照部级和自治区级分层次设定具体目标,相对而言比较笼统。在重点任务的确定上,“十一五”规划提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和四类平台建设,基本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涵盖的所有内容;而“十二五”规划则只提了四类平台的建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十一五”规划力求全面、具体,而“十二五”规划则更加强调重点突出。

表1 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规划区域创新体系相关内容比较

规划时期

具体内容 “十一五” “十二五”

发展目标 新建10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0个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行业或地区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争取2~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重点实验室、3~5个企业技术中心进入部级行列,2~4个公益性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 搭建完善50个科技创新平台,即搭建并完善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认定国家和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0个以上,建立完善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100个。

重点任务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3)完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4)建立和完善研究实验平台;

5)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6)建立和完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7)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加快建设科技研发平台;

2)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加快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4)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本文以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为评价对象,重点从规划发展目标实现程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4-5],其中“十一五”是事后评价,而“十二五”是中期评价,评价时点为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

2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2.1 “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如表2),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超额完成;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或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任务均圆满完成;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分别完成80%、75%。而规划原定目标“争取2~4个公益性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无法评价,这是因为,“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是继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后,由中国科学院卢良恕院士提出的,后来被各省在农业工作报告或规划中广泛采用[6]。但由于国家并未正式命名,因此宁夏是否有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不好判断。

表2 “十一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指标 2005年数值

(“十五”末) 2010年

目标数值 2010年

实际数值 完成情况

评价

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18 21 100%

自治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7 12 14 100%

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 50 40 80%

行业或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5 10 10 100%

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4~5 3 75%

部级重点实验室 0 1~2 1 100%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5 8~10 9 100%

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 0 2~4 0

技术创新中心 0 -- 45

另外,“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是宁夏“十一五”期间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8年启动以来进展迅速,成效明显,但在规划中并没有涉及。

2.2 “十二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规划主要目标在头两年内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任务均已完成过半,其中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仅完成40%,稍有滞后。同时,通过对创新平台的内部层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各创新平台在“十二五”前期的数量增长全部集中在自治区层面,国家层面一个也未增加,说明创新平台的建设仍然处于较低层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3 “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标中期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指标 2010年数值

(“十一五”末) 2015年

目标数值 2013年6月

实际数值 完成情况评价

重点实验室 15 20 17 40%

自治区级 7 9 +2

省部共建 4 4 未变化

培育基地 3 3 未变化

部级 1 1 未变化

工程技术中心 24 30 32 133%

自治区级 21 29 +8

部级 3 3 未变化

技术创新中心 45 100 85 73%

企业技术中心 49 70 61 57%

自治区级 39 51 +12

部级 10 10 未变化

3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3.1 “十一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的七项重点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良好(详见表4)。

3.2 “十二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的四项重点任务,目前进展良好(详见表5)。

表4“十一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 主要支持证据

(1)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到全区R&D经费投入总量的75.4%,成为名副其实的投入主体。

・依托科技型企业大力培育组建各类创新平台共143个,占全区创新平台总数的77%;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比例由2006年的20.83%增加到2010年的35.29%,居全国第四。

・企业承担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的数量和获资助经费总量一直稳定在70%以上,企业成为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主体。

・大中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区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15.12%大幅上升到2010年的54.9%;“十一五”以来宁夏获得的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由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成果有6项,企业参与完成的有2项;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产出的主体。

(2) 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 ・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基础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2006-2010年,宁夏大学和宁夏医科大学分别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项、57项,占宁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77.5%。二是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2010年,宁夏大学草业科学获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宁夏医科大学被批准在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个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宁夏大学建设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惠及农民近100万人,支持了自治区13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了40余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转制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自治区科技厅自2007年起设立了转制院所扶持专项,每年安排经费400万元,以支持创新项目的方式支持转制院所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组织实施项目。

(3) 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服务组织网络基本建成。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60余家,先后建成宁夏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部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工程”建成了区县乡三级连通、横向协调的工作体系。

・创新服务平台陆续搭建。搭建和完善枸杞、马铃薯、天然药物及生物发酵、牛羊饲料、中药材等各类技术服务共享平台19个。

・信息服务系统同步建立。陆续建立了宁夏知识产权交易系统、枸杞科技信息网络等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向纵深推进。2010年,全区科技特派员总数已超过5000人,累计引进农业新品种489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98项,实施各类创业项目412个,申请专利100多项。同时还启动了企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招聘106名企业科技特派员派往97家中小型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4) 研究实验平台建设成果丰硕 ・组建起15家重点实验室、2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技术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涵盖宁夏优势学科、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006年以来,创新平台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3项,获资助经费1.4亿元;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近2亿元;登记省部级科技成果73项,获得国家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6项;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0项,获授权专利92项,1035篇,出版专著25部。

(5)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基本建成 ・完成了西北区域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农科院3个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分中心的建设任务。到2010年底,全区入网仪器已达525台,入网单位62家,仪器总值超过2.4亿元。

・大型科学仪器网累计访问量达到22万次,入网仪器利用率从2006年的62%提高到2010年的79%,对外服务次数由2006年的2210次提高到2010年的5123次。

(6)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初具规模 ・全区总种质资源中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贮藏入库量合计10665份,经济林木优质品种资源圃收集花灌木、葡萄、枣等经济林优新品种100种,枸杞种质资源圃收集枸杞种质资源7种2000份。

(7)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升级 ・全区电子期刊总量共计为21.07T,其中自建数据库21种,网上包库5种,镜像站点30个,光盘库8个。

・建立了“宁夏科技文献协作共享网络门户网站”,开通了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

表5“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 主要支持证据

(1) 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研发实力大幅提高 ・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财政支持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意见》每年拿出1个亿设立“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

・各类研发平台数量由2010年的133个增加到目前的195个。

(2)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支持方式不断优化 ・银川科技园破土动工,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中试基地,为银川乃至全区的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2012年底,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宁夏银星能源等机构共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宁夏)服务示范基地”,为引进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搭建重要平台。

・启动科技金融工作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筹集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区6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4.6亿多元贷款给予利息补助。

(3)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对《宁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仪器利用效率;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银川镜像站的设立成功实现了与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

・宁夏农林科学院与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电子出版社联合建设了“宁夏科技数字网络图书馆”,预期将建成一、二、三级网络图书馆180多个。

(4)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效果逐步凸现 ・由企业牵头成立了羊绒、煤化工、冶金法多晶硅、清真牛羊肉加工等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

・2012年科技厅试点实施科技金融项目对接后,搭建了区内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面对面进行融资需求沟通的桥梁,取得了积极成效。

・现有1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8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中小企业223家,目前在孵小企业200余家。

4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结论及建议

4.1 评价结论

4.1.1从规划编制水平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立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比较全面的勾画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蓝图,并设定了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评价表明,“十一五”期间,规划实际实施情况与规划原定目标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但也存在个别指标选取失误、无法评价其实现程度的问题。相比之下,“十二五”科技规划的编制更加突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主要指标的设定上更加突出了总量目标,而未设定反映内部结构的质量指标;且只对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而对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其他平台建设未提出量化目标,只有定性描述,给规划实施和评价留有空间和余地。

4.1.2从规划实施效率看

“十一五”时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规划预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服务机构等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以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等为主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十二五”前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尤其在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区域创新体系的短板建设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但在创新平台的质量提升方面尚未有新的突破。

4.1.3从规划实施效果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具有宁夏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进而催生了一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带动了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显著增长,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使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宁夏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2 建议

4.2.1进一步突出创新体系对产业的支撑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定要与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阶段等相适应,形成符合区域特点的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需求,突出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战略部署,凝聚创新要素,形成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4.2.2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

从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看,成果转化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协同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一直是宁夏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影响着全区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短板”问题不但要在规划文本中突出体现,更要在具体的实施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倾斜支持。

4.2.3体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编制科技规划时在注重各类科技平台数量目标的同时也要对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在规划实施阶段避免为完成数量目标而降低质量要求。建议在“十二五”科技规划实施后期,更加关注创新平台质量的提升,争取在进入国家层面上有新的突破;而对于自治区级的创新平台,则应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适时组建。

参考文献:

[1] 张仁开, 刘效红.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30(20):30-34.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EB/OL].(2006-10-18)[2013-10-30].http:///Readnews.asp?newsid=8552.

[3] 马清贵.宁夏“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辅导与问答[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4] 张利华, 李颖明.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7,(2):95-101+138.

[5] 赵莉晓.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研究[J].科研管理,2009,(S1):148-154.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历程;基本现状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177-03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个概念,由英国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首先提出。他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公私部门各机构组成的网络,在各机构的活动与相互作用下,各种新技术得以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可以看出,弗里曼主张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概念,重点关注国家制度、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于一个国家创新实绩的影响。1990年,波特发表了《国家竞争优势》,认为为国内企业创造良好的、有利创新的环境应该作为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数年后,国内也展开了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研究大多是从科学技术体制的变革入手来理解国家创新体系的,认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与支撑服务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者相互之间的作用构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1]该文件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界定内在地包含了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的主体要素,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的资源要素和法律、政策、文化等创新的环境要素。

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概念,但都一致主张这一体系是:“为推动国家创新活动的发展,使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取得更好的绩效,在国家的层面上为创新活动的各个主体所做的制度安排和主体的相互作用。它是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以创新作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在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下的相互作用系统。”[2]由此,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科技创新体系必然要在深化认识中走向完善,发挥孕育激发创新的功能。

一、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降,科技创新体系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政府主导模式”(其特征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由政府直接控制,相应的组织系统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栏穹止ぃ淮葱露机源于政府所认为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需要;创新决策由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投入主体,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创新的执行者或组织者进行科技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他们所实现的创新成果,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损失)是本时期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典型特征。便于在短时间内有计划、高效率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活动。“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就是一个例证。但是,这种模式同时存在着内在的难以克服的弊病:企业管理者缺乏创新需求和动力,创新主体与创新的利益和风险不直接相关;科技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无法保证。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复合模式”是本时期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即将竞争方式和手段逐步引入传统的计划体系(科研院所开始实行对外“有偿合同(契约)制度”的科技服务,对内则实行课题承包制的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成新型的科研生产经营实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使科研院所活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市场对企业的调节能力增强,国有企业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乡镇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此外,政府尝试采用行政手段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等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研成果的扩散)。计划与市场复合的模式有利于发挥竞争拉动创新的作用,促进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功能的完善。然而,即便如此,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未能确立;政府抓科技促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科研院所进入企业,人才的合理分流,资金投入的企业主体化等还需要探索。

第三阶段,自1992年以来的二十多年。本时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心开始从纯粹科技领域内部的结构调整转向注重科技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注重强化企业创新功能;创新体系中中介机构等新组织的出现,加快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3]

二、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各方面发展更加完善,孕育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取得的创新成果更加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创新体系历经深度转型

1.政府职能转变。长期以来,政府都以科研活动组织者、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者、科技资源配置者的身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政府规划是传统科技创新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单位,几乎没有研发活动,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都通过引进取得。改革开放后,科研机构自增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作用大大增强,政府虽然仍然发起、组织和推广技术创新,但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立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上,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推动技术创新。推进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是当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关键举措。

2.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地位转变。不仅政府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产、学、研等科技创新参与主体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转变。企业不再是生产车间,而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成员。自1999年以来,企业就取代科研机构成为最主要的研发投入主体。“2014年,我国企业支出研发经费10 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分别比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高2.8个和6.1个百分点。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4]大学既传承教书育人的传统,为科技创新培养和输送人才,又与科研院所一起承担着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任务,同时又加强了与企业的产学合作。科研院所也不再单纯生产基础知识,而是更加注重提供应用知识和产品开发,改变了至改革开放初期以前“教育归高校、研究归科研院所、生产归企业”的苏联式分工模式。

3.不同科技创新主体间互动增强。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已申请了超过1/3的国内专利,由纯粹的教学单位转变为科技研发与创新主体之一。高等院校积极建立与企业间的联系,探索多样化的产―学互动关系,形成一些新型产-学合作模式与成果。例如,高等院校通过 “建立产―学联合研究中心”“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改革”等方式,发挥自身力量帮助科技产业促成“量”与“质”的双重转变,并借助政府扶持措施,开展企业间的科技信息重组与交流。企业对科技研发的部署也更加重视,把与高等院校间的研发合作作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将高等院校作为企业研发外包合作伙伴。从高等院校的角度来看,这在客观上也增加了它们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资金来源。

4.各类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国家高新区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功能。截至2013年底,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1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9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5家,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其中,孵化器89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34家,技术转移机构56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4家,具有国家资质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482家,形成了74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关村、张江、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专利申请、国际合作、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逐渐形成金融、财政税收等多层次创新资助体系。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代表,也正在逐步形成。技术市场不断完善,技术交易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涵盖科技成果转让、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咨询以及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还出现了技术入股等新形式。

(二)创新体系功能相对完备

1.资金支援功能。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科技经费投入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13 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 169亿元,增长9.9%。”[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13.5亿元,应用研究经费1 398.5亿元,试验发展经费11 003.6亿元。相比上年,三类活动投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增幅达到10%左右,从而保持了我国研发投入结构的基本稳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5%(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发达国家是3%~4%,虽然还有差距,但整体呈逐年提高的态势。总的来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基本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阶段特征,但研发投入的效益尚需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激发并引导市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人才支撑功能。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近年来持续稳步壮大,人才规模达到世界领先,其中,科技人才储备总量也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保持稳定增长,总量达到7 512万人,居世界首位。无论是按人头数还是按全时当量计,我国投入研发活动的人力规模都已经成为全球最高的国家。按人头数统计,2014年我国R&D人员总数为535.1万人;其中,博士31.7万人,硕士69.9万人,本科毕业生142.9万人,分别占总数的5.9%、13.1%和26.7%。按全时当量统计,2014年我国R&D人员总量为371.1万人年,比上年增幅为5%。R&D研究人员总量为152.4万人年,比上年增幅为2.7%。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近几年增长显著。2014年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人员数达到48人年/万人,完成并超过“十二五”科技规划目标(43人年/万人)。此外,从改革开放以来至2013年底,各类型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升至305.86万人,其中,学成回国人数达到144.48万人,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3.技术中介功能。伴随着经济深度转型,政府的角色正在由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和主导者逐渐转变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助者。政府角色的转变,从根本上决定了技术中介服务应运而生。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既可以为各创新机构之间的知识交换搭建平台,也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所以,加强技术中介服务,将能极大改善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我国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三类:“对科技成果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工程化、中试和设计等方面的服务,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为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信息与解决办法的各种咨询服务,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咨询公司等;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场所、设备等硬件的服务,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等。”[3]总体来看,近年来这些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比较迅速,但服务模式不够明确、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等问题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类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

4.研发执行功能。在我国,研发执行C构通常涵盖政府研究机构(即科研院所,含国防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国有、民营)、跨国公司等。科研院所是计划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的主要资助与执行单位。然而,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同时公共财政负担也过于沉重,政府大幅裁减科研院所并进行结构调整。尽管近年来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支出一直在不断增长,但在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步伐,中小企业不但成为技术成果的使用者,也成为新的研发与创新主体。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优势,在我国建立了数百家研发实验室,成为我国重要的研发主体。大学一直都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依托,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基础研究人员,其技术转移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5.创业促进功能。20世纪末,创业投资热潮在国内兴起,创业投资公司竞相成立,来自跨国公司的产业资本也纷纷进入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个大背景下,1999年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设立多家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各种有效服务,推广创新活动。同时,注重完善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在当前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体系的创业促进技能将进一步强化。

(三)创新体系运行成效显著

1.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近年来,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取得了铁基高温超导、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干细胞等重大创新成果。战略高技术持续突破,涌现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杂交水稻等重大成就。综合分析,我国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国。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已进入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2.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利率提高到2015年的55.3%。从产业看,以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速铁路、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核电等重大技术装备正在成为出口生力军,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成为社会消费的新亮点。从区域看,一批创新驱动起步早、转型快的省市,经济发展率先出现向好态势;各类改革试验区域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正在加快形成转型发展新高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3.创新能力呈现新的变化。一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从21世纪初几乎处于全面跟踪阶段,发展成为领跑、并跑、跟跑并存新格局,越来越具备弯道超车的基础和条件。二是我国在全球创新中占据新的位势,从过去顺势应变到主动布局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三是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越来越同频共振,两者融合日益深入,形成我国产业发展特有的优势与潜力。

参考文献:

[1] 许F,李涛.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2,(7):28.

[2] 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76-177.

[3] 李俊江,李政.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1):127-129.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创新体系

当前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进行和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自主创新资源整合的能力也在进一步的增强,国家整体的科研实力也在进一步的加大,科技服务水平呈现出不断完善的态势。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们的科技水平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高层次人才匮乏,缺乏对技术资源的有效把控和利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的推动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实现科技资源之间的共建共享。所谓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就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将不同企业、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集成、整合,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群体之间的需要,实现资源共享。但是,纵观如今我们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当前我国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当中存在的问题

1.平台建设缺乏制度保障,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也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但是当前我们关于资源共享与资源管理和维护的通用性法规章程还没有,这无疑是平台建设的一个重大阻碍。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关系到相应的产业经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等多个环节、多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覆盖范围十分的广泛,在跨部门合作之间需要相应的法规章程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支持,充分的协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主管的工作。法律规章制度的欠缺对于我们科技平台的建设而言缺少制度的约束,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意见不协调可能会出现种种困难。

2.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缺乏高素质的服务人才支撑。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建立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不仅仅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参与力量。因此,人才资源在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双重属性。当前我们平台建设和开发过程中的人才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部分是管理型人才,主要参与平台的运营管理和推广,另一部分是研发型人才,主要参与平台的设计和研发,两种类型的人才有效的搭配组合构成了整个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但是据相关的数据显示统计,从人才供给的角度看,我们的平台建设过程中科研人才较为充足,但是服务型人才还是比较稀缺,忽视了共享服务的工作。

3.科技资源整合质量不高,平台协调机制有待加强。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是政府作为支撑力量,以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的协调与共享。因此,科技资源的质量高低与否直接关乎到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服务平台建设的生命线。当前我们的平台资源整合还不够规范,平台科技资源还不够权威和全面,很难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与此同时,平台的协调机制发展也不是很顺畅,地区之间的资源沟通、共享整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平台的运行缺乏必要的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专职人员的操作经费缺乏,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

二、科技创新体系下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的思路

1.加强完善国家制度建设,规范平台运行流程。当前我们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平台建设缺少一个想对稳定的操作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国家进一步的加强立法,协调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给予地方平台开发一定的自主性,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本地区平台建设的规章制度。中央与地方有效的形成合力,统一协调,保障平台建设有章可循。在规章制度的设计上,政府应该从长远角度出发,考虑全面,每一种类型或者领域的平台都要涉及到,在平台运行管理制度的设计方面也要有所创新,允许平台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积极的发展壮大,为信息的共享而发挥作用。

2.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平台工作人才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功能正在逐步的缺失,人才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较为落后,人才发展不适宜平台建设的需求,相对应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较为滞后。面对这些问题,科技资源平台的人才培养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建立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针。此外,平台还要严格人才选聘机制,搭建科学有效的人才考评机制,明确评价指标,奖优惩劣,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人人参与平台开发建设的服务环境。最后,平台还要注重不同人才的比例划分,在培养科技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结构划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改善运行模式,拓宽投入主体,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当前我们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发展的整体方向是努力发展建设与运营并重的高效、信息化的平台,为此,平台自身应该对资源的质量加以监督与考核,实行动态监控,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科技资源信息的质量做进一步的整改,促进平台资源共享与整合的能力。与此同时,平台的运营还要积极的扩大投资主体,努力实现科技经费投入的多元化,协调好国家投资、社会投资和私人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升平台建设利用资金的效益,加强有效监督,实现平台资金运用的透明化,推动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稳健运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计划性。

综上所述,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开发能够为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最有效用和最具创新能力的资源,能够加强企业人才的培育,改进产品技术,提高生产效益,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我国当前科技创新背景下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还存在着法规制度不完善、人才团队职能滞后、平台运行机制不健全、投入资金的渠道单一等许多问题。对此,我们也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改善措施,强调强化政府的职能、积极有效的建立资源共享与员工的考核机制等方案。总之,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本文也仅仅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研究路径,希望为平台的完善和发展做出适当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瑾.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3)

[2]崔月.安徽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张贵红.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付志新.河南省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共建共享研究[J].河南科技,2012(10)

[5]陈磊,张永宁.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材,2006(12)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8

论文摘要:分析了基于龙头企业服务能力创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构建了其基本框架体系,并提出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应对措施。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五级推广体系。并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龙头企业科技服务为核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1以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1龙头企业要结合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星火产业带计划、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大力开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出企业发展战略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2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立以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服务主体并存、推广转化、评估、咨询、技术交易、培训、信息、标准研究与应用等服务内容并存,农村、农业、农民和企业等服务对象并存的农村服务格局、逐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形式、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网络。

3通过企业化的制度创新和环境创新,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制度环境。

4制定出一系列以促进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以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

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应以政府,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和农户为主体,其中龙头企业是核心,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按照公司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和合同生产模式等,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思路,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工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1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整体框架建设

2.1.1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整体设计

在图1的框架中,龙头企业是连接政府、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和农户之间的纽带,分别为政府提供税收和产品,同时需要政府政策、金融和基木设施建设的支持;对科研院所提供资金、项目和其它硬件设施服务时,同时也需要获得技术、咨询和人才的支持;对专业协会进行技术推广、签门产销合作、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也需要获得供给和销竹市场。对农户也可以自接提供与专业协会相同的服务。与此同时,通过龙头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使政府、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和农户等两两之间间接互动,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要体现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龙头企业木身对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的内因和外因作用促使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以龙头企业核心,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接支持,对农户和代表农户利益的专业协会进行产中、产前和产后的一体化服务,从而提高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科技服务能力。

2.1.2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建设

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税收扶持项目资金、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支持和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政府对专家和研究院建设的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推广,联合科技攻关,专业人才培养,博士后流动站建立和管理技术指导;龙头企业内部的战略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内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其中,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是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外部支持体系,该体系推动和促进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创新能力的提高。

2.1.3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

该服务体系分为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与省相关部门结合)、龙头企业创新服务区域中心(与地市县相关部门结合)、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乡镇中心(与乡镇相关部门结合),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相关政府、科协、专业协会和其他与农村科技服务相关的组织,实行企业的市场化运营,中心之间按照企业的垂自一体化组织模式建立紧密的关系,实行科技服务的“无缝”运作。

同时,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结合政府、科协、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按照“公司+政府+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农户”的思路,形成了市场牵动,政府搭台,高校参与,龙头带协会,协会连农产;种养加下一条龙,贸下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少i形成了深加下带动,产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依托名牌产品开拓市场的龙头企业运作模式,培育和壮大平要支柱产业,催生和培育了龙头企业发展。

3基于龙头企业服务能力创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

(1)加强农村科技服务市场的制度建设。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前提下,形成以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利益协调机制为辅的制度建设。实行科技服务市场化,打破农村科技服务垄断和单一化的公益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避免参与者因不能得到合理回报而扑伤其积极性。健全科技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规范科技服务市场经营行为,使具有农村科技服务经营资格的个人或组织在规则范围内正当竞争经营,承担社会责任。加强科技服务市场立法,为农村科技服务市场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应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为科技服务者提供信息预报,降低其市场风险。

(2)创新农村科技服务运行模式。一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通过示范,以点带而、以线促而,滚动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一是通过政策引导,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组织各方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农村科技服务示范项目建设实行严格的项目责任制,明确项目领导单位、承担单位、参与单位等单位的责任,对实施技术方案、资金使用方案、项目进程,采用合同制,明确实施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对项目建设进行统一督导。

(3)培养农村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农村科技服务主体应具有市场信息获取能力,答理控制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主体是政府,而政府主要从事社会公益,还不是科技服务的市场主体,因而要培养营销主体,一方而加强建设农村股份合作制度,走分散到集中的道路,形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集团,参与到科技服务的市场竞争;一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运用协会组织代表生产者参与科技服务市场竞争;三是建立农业产业化企业运用企业经营方式形成科技服务市场竞争主体。培养科技服务市场主体还重中间商的培植,特别是技术商队伍和技术咨询公司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4)营造农村科技服务的政策环境。明确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合法地位和功能定位,鼓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由技术交流型向专业技术经济服务型、专业技术经济实体型发展。为促使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各级政府和主要部门应给予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积极的扶持,如:表彰奖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与从业人员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给予重奖。工商、民政部门应为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兴办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实体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办理有关手续的业务指导和产品延伸加下的政策支持;教育人事部门应帮助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解决技术培训中的具体困难。则政金融部门应重点支持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项目开发、兴办实体所需的资金,税务部门按照则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减免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经营话动的税收等等。

(5)加大资金投入和推进国际合作。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承担单位投资为基础,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启动资金。采用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木共同参与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创业投资、发行债券、担保、贴息贷款等市场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特别是对建立了创新服务中心的龙头企业所急需的季节性农产品收购资金,给予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上一篇: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范文 下一篇:旅游资源的定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