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9 17:39:10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篇1

[论文摘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从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入手,探讨传统节日的文化特征,从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两方面研究应对措施,这对于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培养国民健康的文化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及其重要价值,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等部门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也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旨趣,有的学者已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开掘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成果或限于某个具体节日的发展趋势研究,或仅限于探究传统节日的德育功效等,缺少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的系统探讨。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有十余个古代大节日“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大力开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髓,既可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建设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

(一)开拓创新:天人合一,辞旧迎新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中,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以示祈求和感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先民们与自然始终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辞旧迎新,是春节所蕴含文化精神更为集中的体现。先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历来保持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节日传统,以期来年的耕作有更大发展和更好收成。同样,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也会保持这种良好愿望。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人庆祝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作者除旧布新决心变法的政治豪情,被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二)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慎终追远

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德育体系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就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通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可见,德育不可能是关于某种专门知识的专业化传授。以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不仅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存在,更是我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指在天地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之间,人是主导,人是目的,历来是我国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百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数节日里,都有祭祖的传统仪式,直接目的在于缅怀祖先,根本目的在于对后人责任意识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刚健有为

节日源于祖先的现实生活。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自然环境作斗争,同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养成了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富含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节日里美昧可口的食品、内容繁多的礼俗、生动活泼的娱乐,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如春节期间的掸尘习俗就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舞龙狮和赛龙舟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腊八节的来源中有“劝勤惩懒”的传说,每逢腊八煮粥喝,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这从反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贵和尚中,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我国的春节、元宵节,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大家同乐,一派升平,和谐欢乐。端午节则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人们通过举办赛龙舟、吃粽子,彰显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腊八节”的起源除了“劝勤惩懒”的传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起,即“援岳(飞)抗金”。据说,当时老百姓见岳家军被奸臣克扣军粮,自动煮粥支持岳家军抗金,表达了对权奸的憎恨,对民族英雄的爱戴。中秋节、春节等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秋节、春节等又被赋予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深层次内涵。如今,包括台湾的众多诗人、作家,都以中秋节的“月亮”为题材,表达乡思、乡恋。

二、利于道德教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能在民间广泛传播,除了儒学教化和政府推广的原因,传统节日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传统节日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俗形式,具有周期性和群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一)周期性和群众性

传统节日是以年为单位轮回进行的。由此,形成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民间,又散布、植根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普天同庆、人人共享,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这两个特点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不一定固守在课堂和说理的层面。传统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年四季的时空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道德教化。民众从小到大,年复一年不断地接受着道德传统的洗礼和熏陶。传统节日地域广泛,人们在无处不在的节日文化包围、簇拥下,可以不断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传统节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实际上,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群众文化,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社会价值,具有渗透性、隐含性,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传承性和变异性

传承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天然地具备了传承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社会,内含大量美好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或是歌颂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伸张正义、扬善除恶的精神,或是追求爱情、扬美抑丑,或是追求吉祥、祭神斗邪,无不表现出深沉真挚的民族情感。“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变异性则是绝对的。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必然因时、因需而变化发展。如祭祖、上坟等,节日文化最初包含大量的迷信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报本返始”的人文理性所取代。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从来都是顺乎人性、因势利导,巧妙地渗入思想深处,比硬性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三)综合性和实用性

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具有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从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绝非单一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传统节日文化的实用性则是指节庆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或是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或是在信仰崇拜中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或是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这两个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灵活多样,而非呆板的条条框框。传统节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道德信息和理念,使公众潜移默化的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掘利用的运行机制

传统节日蕴含着极为宝贵的传统德育内容和成熟的道德教化体系,使德育有了依托和根基,所以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社会、个人都应重视传统节Et的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一)导向机制:开掘传统节日德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俗文化,主要在民间生根发芽,但它却以其无处不在、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整体是根本性的东西,德育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必然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同。有鉴于此,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

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内的西方节日,正渐渐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西方节日绚丽的表现力,强劲的扩张力,很能引起青年们的关注和兴趣年轻人思想活泼,接受能力强,喜欢形式新颖、活动有趣的洋节日。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过于陈旧,由此,造成了传统节日缺乏活力的现象。所以,新时期,我国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让传统节日张扬生命不仅要让其在内容上、形式上吸引人,关键要让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做法,每个节日因为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如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精神。新时期的传统节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近几年的清明节就体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字眼是“低碳”的清明节,反对污染环境,注意保护生态,用校内集体“清明祭拜”、鲜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来代替传统的祭奠方式。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的活动规律,生动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开掘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道德教化的趋势,体现了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动力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文化加强了管理,效果很明显。陕西黄帝陵的按时祭拜,以及清明、端午、中秋从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此外,在新时期,国家应倡导和创新传统节日,赋予其时代性,增加其文化性,避免只是简单的节日重复。在这点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东南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韩国抢注“端午祭”并申遗成功,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从社会看,商家和媒体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并对其进行正确宣传和引导。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开始,各地区举办四大传统节日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和媒体不能因为私利,过分重视西方节日,而淡漠传统节日,这种厚此薄彼带来的不良效应是巨大的,尤其是会严重伤害普通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际上,如果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到位,同样会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效果。

从学校看,应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化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做到重建人文教育理念、增开有关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校园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使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得到有机整合,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正确健康的文化观。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篇2

关键词: 花鸟瓷画 意蕴

陶瓷艺术作品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其中,有花鸟、人物、龟藻、走兽等不同的表现题材.这些艺术形象,不仅以生动的造型引入入胜,而且有深刻的意蕴。花鸟瓷画构图常以“寄情寓意”为象征,通过花卉禽鸟的组合构图,以吉利祥瑞的文化内涵,寄托了陶瓷艺术工作者的良好愿望,有对人生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意蕴,是艺术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是艺术形象的“话外齐”,是花鸟情趣与人们的审美观念融汇。花鸟瓷画题材,以喜庆吉祥为主要内涵。从古到今,艺术陶瓷作品,都采用了谐音寓意的形式,以缘物寄情的特殊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构思立意,寄托心中的祝愿情愿,表现作品的主题。古代与现代不同时代里的花鸟瓷画,虽然绘画题材有相同之处,但是,其文化内涵却有不同特点。花鸟瓷画和文人的花鸟画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区别。花鸟瓷画的意蕴,有吉利祥瑞利情感象征两大类。

吉利祥瑞

在工艺美术作品中蕴含着吉祥意义,具有悠久的历史。掘专家考证,吉祥图案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形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明代以后的陶瓷装饰中,流行吉利祥瑞图案,受到了工艺美术作品吉祥图案的影响,并形成了陶瓷吉祥图案的特色。在小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山优美的文字绘画,还创造了很多反映人们对福生活追求的吉祥寓意图案,给人们以喜庆祥和的感受,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和民间文化习俗观念。千百年来,吉祥图案在民众中广泛流传,受到群众喜爱。

陶瓷中的装饰图案,有不少是从民居建筑雕刻、年画剪纸、刺绣服饰等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图案移植过来的。丰富的寓意,变化多样的形象,通过借喻比拟象征方式,形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表现形式,以花鸟的组合构成形象,赋产物象以“物吉图样”的意义.景德镇古代陶瓷中的明清瓷器,青花、五彩、粉彩瓷画花鸟等纹饰,以吉祥纹样为主。 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花鸟瓶“喜上眉梢”,以栖立在梅花枝头的喜鹊画而, 显示出喜庆祥瑞的意蕴。在陶瓷装饰图案中,“喜上眉梢”是历史悠久装饰,纹样繁多的画面。现代艺术瓷, 日用瓷的画面中,仍有这种图案,充分显示出民众对喜庆吉利画画面的崇尚喜爱心情, 明清时期的陶瓷装饰广泛流行龙凤图案。龙凤图案是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常见纹样.受到上自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在百姓心中,即是皇权的象征,又有天龙、地龙、神龙等多种龙的图形,形成龙纹系列.出现在木雕、石刻、陶瓷、服装上。望子成龙,望女成风, 是父母最大的愿望,以儿女辉煌腾达,荣宗耀祖为期望,是中国民间大众的理想,这种理想,多以“龙风呈样”图表示。龙风图案与牡丹、莲花、祥云、火珠等合成吉祥图案,象征富贵、发达、兴旺、强盛。 明代万历年间五彩、青花瓷画巾,流行“鸳鸯莲花图”,象征夫妻恩爱和睦,家庭生活美满。

清代五彩、粉彩瓷画中.盛行“金鸡牡丹”、“莲池翠鸟”等吉祥图案.寿桃、、荷花、梅、兰、竹、菊成为粉彩、珐琅彩瓷画中的主要纹饰,以吉利祥瑞内涵反映了人们的趋吉心态和对美妙图饰的欢迎.

现代艺术陶瓷中的花鸟纹饰,继承了古代花鸟瓷画的吉祥内涵形式.在古代吉祥意蕴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变化。牡丹是从古到今人们普遍喜爱的“富贵”花,而在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创作的牡丹花,不仅是富贵荣华的象征,又含有画家对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兴旺发达的殷切希望和衷心祝愿.与过去的富贵内涵相比,有不同的象征。以“松龄鹤寿”为含意的松鹤图,是长寿的象征,也含高尚情操的意义。松树凌严寒而不凋零、仙鹤独立清高,堪作高士楷模。现代陶瓷上的“松鹤图”,有赞美伟大祖国万占长青,蓬勃旺盛之意.在吉祥意蕴的基础上,又有了意义中的深化扩展。

吉祥意蕴在花鸟瓷画中成为普遍现象,受到了民间文化风俗的影响,是民众喜好“彩头”心态在陶瓷绘画界的体现。 吉利祥瑞图案,物吉图祥,以物喻意,将情意与景物融为一体,主题突出构思巧妙,情趣盎然,体现出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作为民俗艺术的一种形式,千百年来,吉祥图案具有广泛的传承性特征。在中华民族中世代相传、家喻户晓。迎合民间文化习俗的约定俗成需要而组介构成的吉利祥瑞瓷画,显示出人们对吉利图案的普遍爱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把社会生活和自然万物相结合,采用想象的方式,使花鸟图案带有象征寓意。经过艺术想象,进行合成拼接.以达到尽量完美的祥瑞意境。

在组合形式上,吉祥纹饰可以分成三类。一、单独象征,以一件物象象征一个寓意.如龙,凤,莲花,牡丹,入们一看到就知道这些形象的含意。二、 复合构成,以两、三种物象组成一个图案,以花卉与禽鸟、 动物相结合。 构图形式有凤穿牡丹、梅鹤图等.三、组合构图,以多种形象组成一幅图案,装饰在瓷胎器型的主体部位。典型纹样有: 天伦图,以凤凰、仙鹤、 白头翁、鸳鸯、燕子合成.四宜图,存牡、夏荷、秋菊、冬梅一起入画,象征四时皆宜、 四季长春。二友图,以松、竹、梅组合而成,象征高尚情趣和坚忍不拔的气节。

情感象征

与花鸟瓷画中的吉祥内涵不同,文入画以抒发心中情感、寄托作者个性风格为特色,以花鸟树行为隐喻、含蓄地表达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借物指事,深藏心境。文入画的这种情感象征手法,对现代陶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花鸟竹石等自然物象寓意抒情,是宋代以后的文入画中开始出现的。在文学作品上,以物寄情比绘画要早,届原在《楚辞》中,以兰草比君子.在《桔颂》中以桔拟人。在文人画中、梅菊鹭雁,常以悠闲情趣寄托。仙鹤之轩昂,雄鹰之勇敢顽强的精神气韵,都是从宋代开始出现的。宋代的文入画,多以借物喻情为内涵. 虚心异众草,劲节逾凡木”的翠竹,象征清雅的梅花,都是文人赋予自然物象的象征含意。 文入画中的花卉、禽鸟、竹石、走兽等形象,往往足,画家自己心中的精神寄托。郑板桥画兰、竹,崇尚兰花的幽谷自芳的高雅脱俗,竹的四季长青,劲节虚心里,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山人笔下的禽鸟,多作“白眼向人”神态,显得孤傲倔强,这些形象的造型、性格,是画家自己性情的写照。文人画作者都是具有多方面的修养,他们的作品,多以物喻意、借物抒情,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以松比喻人的刚正不阿,以竹喻人之节操正直,以梅表现人的不畏艰险,以象征人的品行高雅,荷花比拟人的洁身门好.徐渭在“墨葡萄”画中自题: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众。 ”以野葡萄自喻,抒发了他的胸怀大志,怀才不遇的感叹。 郑板桥画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市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通过对劲竹的赞颂,表达了自己的意志信念.

我在创作花鸟瓷艺作品时,既注重构图新颖,又以新的寓意寄托自己的情感.鳜龟常有: “富贵有余”的含意,我创作的青花盘,把芭蕉叶与鳜鱼组合构图,取“贵在同心”意蕴,比传统富贵内涵更深刻。 “竹石”釉里红盘,取石之“骨”,兰之“香”,竹之“节”,赋予兰竹以新的意义.“有骨有节有香”,实际上是人的情操的比拟。人生在ItI:.难免风雨霜雪,也有丽口晴空。可贵的是在经过风雨交加烈日曝晒之后,仍能保持“有骨有节有香”,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追求。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篇3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利用特定的时间,开展“中国传统节日艺术节”和“西方传统节日艺术节”活动。中国传统艺术节,就在校园里挂起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让学生穿唐装,舞龙灯、打腰鼓、扭秧歌、抖空竹、剪纸、捏面人,请小厨师在食堂制作艾窝窝、驴打滚、月饼等传统小吃,在教室里、过道边展示中国书画作品。学校也可以组织“唐人街”和“洋人街”,不同小组的学生尝试过不同的节日,进行东西方节日的擂台赛。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篇4

在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文学翘楚》一课时,我紧紧围绕月亮这个意象引导学生感悟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月亮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内涵。

李白现存的诗作中约有四分之一与月亮相关。在李白的诗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亮承载着不同的含义,其中都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不同诗中的月亮代表着不同的意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李白诗中的月亮是饱含友情的月,我选取了《月下独酌》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让学生将这三首诗联系起来,感受作者与月为伴,以月为友的情感。深刻体会在孤独时,月亮是知心朋友;在独行时,月亮是贴心伴侣;在思念朋友时,月亮又化作信使。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一个物体,还是思念者的朋友,寄托着浓浓的友情。

李白诗中的月亮还是寄托乡愁的月。当诗人背井离乡,甚至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时候,月亮经常会出现。为什么思乡会想到月亮呢?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时即是团圆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所以,明月升起,远在他乡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会感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所以人们才会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中国,月亮承载着人们对节日的美好想象,包含着人们对友人的无尽思念,更寄托着每一个中华游子的思乡之心,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本案例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只单纯学习一两首诗的固定模式,而是精选李白的诗句,并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已有的零散认知能重新整合,形成对诗歌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篇5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教学;德育资源

我国是礼仪之邦,有着数千年的礼仪,这些重要的礼仪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德育思想、德育行为以及德育的教育意义。其中每年重要的节日、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而又丰富的道德资源,在欢度每一个节日的时候我们都会有很多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传承着由古至今的很多教育资源以及历史的道德典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将多种道德故事引入教学中,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学传递知识的同时,还要将德育思想更好地引导给学生。所以,在班会上教师将传统节日中的德育资源引导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德育思想、德育行为以及德育理念。

一、传统节日引进小学班会

在开展小学班会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传统节日引入其中,让新时期的教育变得更加有意义,让学生提高道德思想,教师充分利用资源,强化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这样不仅仅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还有助于学生对公民道德规范的认识,体现现代学生的优秀道德行为。其实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蕴含很多深刻的意义。我们非常熟悉的几个比较大的节日,例如,中秋、国庆、元旦、春节、五一、六一等学生是非常了解的,当然有很多节日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关注,所以教师就可以将这些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在班会上讲解给学生,这样学生在班会上的讨论就会更加有意义,不仅提高了班会效果,还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我国这些传统节日背后的深刻意义。

二、传统节日中的德育资源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都会蕴含很多意义,这些意义会让学生明白更多的德育教学知识点。就拿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九月初九来讲,是中国的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这就要求学生明白怎么尊老、敬老、爱老,帮助老人。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要鼓励学生把尊老助老的高尚美德带到社会中,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传统节日来鼓励学生尊敬老人,将帮助老人这种风尚全面地引进社会,例如,生活中比较普遍的小事:坐公交给老人主动让座;搀扶老人安全地过马路;到敬老院去慰问老人们等,让学生在学习和体会中分享和领悟传统节日背后的德育故事,并且将这些德育资源全面地引进课堂中来,成为德育最精湛的资源。在小学班会中教师可以全面引导学生走进传统节日中的德育故事,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讲解自己所获悉的德育故事。

三、传统节日对学生德育的激励

时代赋予我们更加新颖的教学理念,也让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明确。从古至今,教师在教学德育知识的时候常常以实践和示范来引导学生,却常常忽略了我们身边的德育资源。而如今有了全新的改变。小学班会是学生对德育知识沟通和理解的最关键的一节课,学生通过班会的沟通与分享,获悉更多的德育知识,让学生看到德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让学生了解到德育行为对生活的影响。学生在这样的班会中看到传统节日中的德育,并且从德育教学中鼓舞自己、激励自己。例如,在每年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日,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这样的节日对于我们来讲需要我们极大的帮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弱势群体的种种困难,知道他们需要大家的关爱与理解,所以这要求我们要为这些弱势群体多做些事情,极大地激励学生乐于助人的激情与热情。在这样的传统节日下让学生通过班会的分享提炼自我修养。教师将传统节日与德育进行全面结合,让学生从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鼓舞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这才是传统节日赋予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以及道德文化水平。

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道德实质,它展示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单一的节日氛围,还带给我们道德真谛。我们要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在小学班会中结合传统节日赋予我们的德育资源,让新一代的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德育知识,让这群天真的孩子在传统节日的洗礼中,在班级教师的指引下成为更加优秀的学子。让这些学子们从多样化的文化内涵中领会德育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红,杨昭.构建和谐社会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篇6

(一)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对现代艺术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要求也更上一个层次。而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对于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存在的问题由于民族文化符号自身的完美性与极具代表性和设计者本身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认识不足,导致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民族文化符号的滥用。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其中,已成为当前的一种风尚。民族文化符号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却导致滥用民族文化符号的问题。有些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所选用的民族文化符号并不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相适应,纯粹只是为了应用而应用。

(二)民族文化符号的误用。民族文化符号是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沉淀并传承下来的,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其一般相隔的年代都很遥远,从而导致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当今人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三)民族文化符号的搬用。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在于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因此,设计师在对其进行运用时,必须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但是目前,有些设计师在对其进行运用时,只是照搬照用,对符号进行简单的拼接组合。这既没有达到对设计创新的要求,又对传统文化精神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

由上文可知,目前民族文化符号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但是应用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已成为当前设计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是:先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观察理解,并再在此基础上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然后再通过联想和想象对现代艺术设计中作品进行解构和创造;最后再将其与时代相结合,赋予民族文化符号时代的特征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再创造。下面来对这几个步骤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观察理解。设计师在进行任何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观察理解。只有先对其进行观察理解,才能在对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例如,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这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符号极具丰富的内涵和本民族的特色,如在我国遗留下来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物。设计师只有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观察了解后,才能明白其所蕴含的文化的内涵。

(二)联想创造。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其必须具备想象和联想的素质和能力。设计师在运用民族文化符号进行作品设计时,先在民族文化符号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联想,将其与具体的设计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设计的作品提供素材与准备。然后再对联想的内容进行处理与选择,从而创造新的形象。

(三)时代结合。在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在继承和保留其传统的同时,还必须与当今的时代相结合,这样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或价值取向的优秀作品。除此之外,设计师还要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意蕴。

(四)突破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使民族文化符号被更好地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形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结束语

总之,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对于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应用方法,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符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篇7

此次研讨会探讨的主要内容有: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就清明节而言,感念先祖之恩应当是它要突出的主题,清明节文化的精义在于感恩”。同时又说:“人们举行祭祀时,求福的想法多于感恩的意愿,只想着从神那里得到护佑和帮助。这无可厚非,但不够理想。我们应当将其颠倒过来,把感恩放在第一位,这样会提升祭祀的层次。”(《感恩――清明节的主题》)其他一些学者在讨论中也多次指出,今年会议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明节是一个追思和感恩的节日,清明节就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把清明节看成是中国民族的感恩节,这是对中国传统节日认识上的一个创新。

二、对清明节生命理念的礼赞

把清明节看成是中国的感恩节,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清明节蕴含了对生命的重视;这不仅体现为具体的、物质性的“生命”,同时还体现为抽象的、精神性的“生命”。把清明节看成是感恩节,就在于对传承生命的祖先表达感恩的情怀。

对于清明节所体现的生命理念,学者多有阐发。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认为,“清明节的节俗内容繁多,而贯通于其中的核心价值意蕴乃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清明节是礼赞生命的节日”,这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生命感通意识”、“寒食禁火的生命关怀意识”、“扫墓祭祖的生命承传意识”、“踏青春游的生命欢乐意识”和“插柳植树的生命培育意识”(《生命的礼赞――清明文化的价值意蕴》)。西北大学刘宝才教授则指出,清明节习俗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就是它特有的扫墓、踏青以及多种体育娱乐等节俗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清明节民俗文化的生命意识指“生命整体意识与和谐生存意识”、“生命可贵意识与生命担当意识”、“追求生命价值永恒的意识”(《清明节民俗的生命意识》)。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则认为,“清明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鬼神巫术逐渐人文化的过程。从整个历史来看,清明节表现出了对民族生命三维――过去、现在、未来――的深重礼敬,显示了中国文化中蓬勃的生命活力。”(《生命的三维:清明的文化意义》)西北大学李浩教授则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归结为“悲欢交融”,指出清明节有悲伤与欢乐两条情调相反的线索,“祭祖扫墓之‘悲’是节日的主题,踏青游春之‘欢’则是节日的重要特质,二者看似矛盾地统一在了清明节当中”(《三元归一,悲欢交融――唐诗所见清明节俗的文化意涵》)。对清明节生命理念的讨论,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三、清明节的精神价值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感恩节,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这表现在诸多方面。众多学者都从清明祭祖可以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激励后人人手论证。香港浸会大学吴清辉教授认为,“了解清明祭祖习俗中感恩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可以把一个中华文化传统的意义提升到维系社会以致团结民族的层面上去”(《感恩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则通过对云南腾冲县寸氏家族祭祀活动的考察,指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之清明祭祖活动中,始终贯串着既重感恩先辈,更重激励后人的文脉。其作用,不仅在奉先思孝,更在于促使子孙后世能光前裕后,既为家族添光彩,也为民族作贡献”(《清明祭祖:既重感恩先辈,更重激励后人》)。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葛承雍总编则把清明民族感恩与文化遗产传承联系起来,认为感恩文化是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也是文化遗产传承的前提、保障(《清明民族感恩与文化遗产传承》)。台湾东吴大学刘源俊教授则从清明节的“清明”二字人手,认为其为“清洁明净”之意,从而追求学问、政治上的“清明”,具体从“‘科学’之要义在达清明之理”、“‘民主’之要义在臻清明之治”、“清明之道赖教育”三方面进行探讨(《达清明之理臻清明之治》)。可见,清明节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无处不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清明感恩文化的内涵、来源、特点

感恩文化是人们在对家族祖先、民族共同祖先的祭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先祖的丰功伟绩的追忆,人们缅怀他们,就是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本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人们之所以对祖先感恩,这与敬畏有关。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的几种表现,认为“敬畏”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报恩情怀,敬畏就是感恩的核心价值观(《敬畏与感恩》)。

感恩文化有众多的表现,清明感恩文化,即清明祭祖是感恩文化的核心,清明祭祖是从民族感恩上说的。对清明感恩文化起源的考察,首先就要考察感恩文化的起源,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研究员认为感恩文化的起源与祭祀文化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祭祀文化起源于原始宗教,形成于三皇时期,在五帝时期则有较大发展,感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祭祀文化是同步的(《隆重祭祀祖先,振奋民族精神――论祭祀文化形成与清明祭祖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则指出清明感恩文化是伴随清明节的形成而出现的,清明节伴随“后世祭祀活动的介入,使之被赋予了强烈的人文因素”,而且“随着唐宋明清时期对清明节祭祀的高度重视,其感恩的文化精神也被做了进一步深度地开显。民国以来持续进行的清明节公祭黄帝活动,使这种感恩活动具有了明显的民族感恩的意义”(《“清明”的嬗变与感恩文化的意义开显――兼谈黄帝祭祀的“民族感恩”意义》)。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教 授还就清明节庆活动所蕴含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清明节是一个“送春迎夏”的节日(《浅谈清明节庆活动的原理》)。对于把清明祭祀黄帝看成是民族感恩,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认为这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在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都能起到号召作用;辛亥革命的兴起与之就有密切关系(《黄帝与辛亥革命》)。

对于中华感恩文化的特点,西北大学张茂泽教授认为有理性与人文性两方面,它与西方的感恩观比较起来,“表现在感恩对象是神还是‘有功德于民’的人或物、感恩是信仰还是理性、感恩是进天堂还是现实地成就理想人格及建设美好社会这样三个方面”(《中国古代感恩观的特色》)。

五、感恩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

家族感恩,即儒家孝道也是中华感恩文化的表现,感恩是儒家“孝”道内蕴的一种文化精神。对儒家孝道的内涵,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指出:“孝,超越了个体家庭,通过‘慎终’来达到‘追远’,这种追远,不仅是对祖先的追思,也涵有对生命根源的追溯与崇敬的意味”(《慎终追远在儒家思想中的意义――对古代儒家价值体系的一个个案考察》)。清华大学钱逊教授则分析了孝的二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认为“子葬亲是出于内心的恻隐之心和亲子之情。孔孟所说,是孝的普遍性的基础”,而把孝同宗法制度联系起来,直接为宗法制度服务则是孝的特殊性,而且“孝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方面,也反映在孝的内容要求上”(《孝的二重性》)。徐州职业技术学院张俊相教授则探讨了孝的境界,认为“中国古代孝的观念,在爱亲的基础上,推而爱家、爱国、爱天下,有着深厚的形而上的终极根基和内在的、非功利的超越意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至善之境”(《中国古代“孝”的至善之境》)。

学者们还对儒家经典中所蕴含的孝道进行了分析。广州大学档案馆吴小强副教授就研究了《论语》和《孟子》的孝道思想,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建构和倡导的‘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价值观是‘孝’的观念和行为,‘孝’的实质就是感恩”(《中国文化名著中的感恩思想――以(论语)(孟子)为例》)。此外,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教授指出,道教中也有丰富的感恩思想因素,老子“善”的思想就有感恩的意味(《论老子“善”的思想》)。

六、感恩文化的建设

对感恩文化的建设,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先生认为必须“要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超越的力度”、“要加强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借鉴”、“要重视感恩文化的制度环境设计与建设”、“重视整合中西文化中感恩文化资源”,从而提高文化软实力(《感恩文化建设从何人手》)。青岛大学徐宏力教授等则通过对具体企业感恩文化的考察,认为感恩文化必须同现实联系起来、必须付诸于实践(《蓝海酒店集团“感恩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则具体讨论了清明感恩文化的建设问题,认为应从完善清明祭祖的礼仪制度和更新祭祀方式等方面人手(《清明祭祀文化散论》)。此外,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认为黄帝不仅是汉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祖先,我们应该建立新的黄帝观和清明祭祀观(《感恩与少数民族》)。

七、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来体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

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篇8

摘 要: 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节庆文化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内涵,深刻挖掘其内涵,赋予其时代精神,在传承与革新中促成节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好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路径,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即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节庆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造性转化 主题教育活动

节庆文化即在节日、节庆过程中所蕴含和体现出来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礼节、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及共同的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尤其是我国传统节庆文化,它是在我们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逐步集聚和形成的,凝结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操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青年学生思想转变的宝贵资源。创造性的转化节庆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方式,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要义

“创造性转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海外新儒学派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体现了他们对儒学研究的一种新态度和方法。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和使用“创造性转化”概念,是在2014年9月24日召开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的,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很显然,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针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的问题。它是我们对节庆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根据。

节庆文化创造型转化即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实践要求,将节庆文化中蕴含积极正确、合理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规范体系、表现方式等选出来,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重组和改造,积极深入地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直接而丰富的重要思想Y源[2]。创造型转化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利用节庆文化的价值。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有些思想观念及表现形式带有迂腐、宗教迷信的成分,需要辩证分析,合理利用,即摈弃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低俗化、奢靡享乐的节庆活动方式,弘扬、拓展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精髓、民族精神、价值观和文明内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宝贵的精神思想资源。

二、节庆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可能性

节庆文化是体现在节日、节庆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所谓节庆,是指围绕各类节日而形成的文化习俗及其他所开展的相关纪念、庆祝等活动的总称[3]。每个节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都承载着一种民族的精神和情怀,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即使历经历史演变,但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愈以凸显,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重要节日,其既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分不开,是四时节气的划分,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又在后来的演变中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相联系,从节气演变为节日,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多地转向人与人的和谐及社会礼仪规范。如春节、中秋节以喜庆为主,体现的是合家团圆、和谐祥和的精神追求;清明节、端午节既是追思祭祖,又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对祖辈的感念、对国家的热爱。在民间还有许多节日,如元宵节、腊八节、七夕节等,也都集中体现了老百姓追求健康、幸福、祥和的愿望。不仅节日本身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而且在节庆活动中,往往包含着传统的礼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也往往要求拜祖先、晚辈对长辈行礼节、守规矩、尽孝道,从这些礼俗中体现了敬祖、尊老、爱老、知恩感恩的文明传统和社会伦理道德。在我国传统节庆文化中所体现的这种追求和谐自然、和谐家国、道德文明的价值取向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既体现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追求,又体现了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包括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设立的许多重大事件纪念日,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教师节更集中体现了对自由、民主、科学、进步、国家富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节庆文化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创造性地将其内涵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节日文化表现形式,使青年学生在节日的庆贺中,不忘传统,同时激发起爱党爱国之情、奋进之志,涵养诚信、敬业、友善之品行,那么无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文化从历史中走来,在育人中传承、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节庆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认知,而且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责任。节庆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既迫切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革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国民心志、提升国民素质。创造性地转化节庆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对于促进青年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为“中国梦”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节庆文化创造型转化的有效路径

将节庆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实现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依托现实的路径,因为无论是节庆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竟都是抽象的理性的东西,所以,除了理论的阐释与讲述,让学生理解外,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方式承载和体现,才能入心入脑,更易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曾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5]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以节庆文化为契机,以开展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创造性转化节庆文化,为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指向。利用节庆文化的群众性、传统性、育人性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节庆文化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创造性转化的有效路径。

我国历史上及至今各民族传统节日众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还设定了许多重大事件纪念日和法定节日,每个节日及庆典日都有历史的渊源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以节庆为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节日庆贺及纪念活动,使学生在节日的氛围熏陶及活动的体验中,感悟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从我国优秀传统节日中遴选了10个重要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炼,形成“十大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即“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端午之忆、爱党之情、中秋之韵、师恩之念、重阳之孝和爱国之怀”主题教育活樱使学生在一系列节日文化活动中,通过知和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与和谐”之风、“爱国与敬业”之风、“奋发图强与文明进步”之风、“民主、自由与平等”之风、“诚信与友善”之风、“公正与法治”之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以节庆作为节点,利用节庆的特点和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教育活动作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统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践行、提升,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自觉践行,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并在日常的行为中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用积极行动为理想实现而拼搏奋斗。由于节庆具有时序性、循环性,活动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多样性,因此,节庆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具有长效性,而且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广泛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有利于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各种“洋节”不断冲击,青少年对本民族节日及传统文化逐渐淡化的情况下,通过开展节庆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抢占“洋节”文化阵地,较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穷魅力,展示出与时展相向而行,与国家发展要求一致的价值追求。因此,节庆主题教育活动无疑为实现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革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2).

[2]王易,黄刚.探求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3]班华.试论学校节庆文化的价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

[4].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上一篇: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评估范文 下一篇: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