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24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 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上下对于科技创新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大学生作为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成员,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了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意义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有助于激发全社会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大学生是未来二十年中,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能够最大范围的激发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另一方面,和其他社会阶层相比,大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以及个人能力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能够使大学生主动地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尤其是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科技创新项目,更是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有益的作用。

二、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以“挑战杯”为主要平台的科技创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被大学生所熟知并接受,但是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造成了阻碍。

第一,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不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初等、中等教育体系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应试教育的模式不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使得进入大学后的大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大多是出于获得某些政策奖励的目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不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

第二,科技创新制度不完善。虽然我国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但是由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起步晚、底子薄,因此在很多引导科技创新的制度方面还很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奖励机制不够成熟。社会上对于科技创新的鼓励和引导并不充分,很多高校对于科技创新的优秀人才也并没有相关的奖励政策,使得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二)资金支持不足。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等对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非常充足,在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则主要来源于国家机器,难以支持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

(三)没有完善的指导教师制度。一方面,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经验不足,需要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帮助;另一方面,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负责科技创新,因此,也就缺乏有经验有能力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的科技探索进行引导。这种指导教师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的创新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最主要的平台就是参与“挑战杯”。但是由于参赛人数、比赛性质、活动资金以及比赛规模等原因的限制,挑战杯的平台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又缺乏其他有效的平台,因此对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产生了阻碍。

第三,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不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成果,很少能被企业或社会团体所运用,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其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首先,要广泛宣传,增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参与意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个方面要全力配合,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的宣传工作,使科技创新成为一种观念深入每个大学生的脑海。

第二,逐步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制度。要继续出台并完善相关奖励机制,鼓励社会以及企业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要逐步建立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并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有用武之地。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技创新的实用性和长期性。要在大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有效平台,让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快速的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既促进社会的发展,也为大学生能够在科技创新中获得实际利益。

四、结束语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促进大学生自身进步的有效手段,对于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自身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数量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后盾。

参考文献:

[1]吴东升.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安徽科技,2005.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专利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20-02

0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之间人力、财力、物力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知识产权成为提高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纷纷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美国早在2001年就了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对专利技术进行大力保护;日本在2002年也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其它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依靠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发达国家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得到了很多政治利益。我国在2008年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要大幅度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实施、管理和保护水平,提高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能力。时至今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加,知识产权转化效果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高校是知识的聚集地,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任,为整个国家及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知识技术。根据统计,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有70%产生在高校,我国也出现了诸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诸多知名企业。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无形资产大量流失,知识产权法律纠纷日益增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诸多问题,高校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与高校本身的地位不相称。因此,如何对高校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管理,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1 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1.1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为了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和宣传工作的滞后,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混淆。根据规定,职务发明成果的所有权属于高校,但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将职务中的发明创造,以私人的名义申请专利,然后私自专卖,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职务发明的比例远远低于非职务发明,全国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仅占40%左右,而在国外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达到94%左右。二是高校科技人员借调动和离职之便,将高校技术成果占为己有,造成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例如宁波大学某教师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将学校几项专利带走,自己成立公司,利用学校专利牟利,其以个人名义申请的专利多达十多项。三是某些高校科研人员,素质不高,经不起诱惑,将课题研究成果私下出卖给企业,造成高校知识产权流失;四是技术泄密情况经常发生。高校课题负责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课题完成后,没有及时将实验报告、实验记录、原始手稿等技术资料收集好,造成泄密。研究生、博士生在校期间,会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研究,当其毕业后往往带走在校期间参与的技术成果,造成技术泄密。

1.2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堪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是衡量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科研事业的支持力度,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自2000年至今,我国每年向国际提交的专利数量以30%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我国专利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到2012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再攀新高,发明专利授权21.7万件,平均每万人拥有专利数量达到3.23件,截至2013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4.02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同时也说明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意识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专利数量依然处于偏低的位置,而且在申请的专利当中,真正能够体现先进技术和市场价值的发明专利并不多,体现基础性、原创性的发明专利更是数量偏低,很多专利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他人已经研究的项目或者已经申请的专利进行重复研究,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样的专利研究成果投入市场后,很容易引发侵权行为。这些问题在高校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目前,我国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高校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专利数量偏低,甚至有很多高校多年来没有申请任何专利,高校论文数量与专利数量严重失衡,这也与当前的职称评审制度有关,为了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高校教师会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而不是申请专利。结果很多专利技术由于缺乏新颖性不能收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1.3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也没有针对学生的知识产权课程。据统计,仅有不到10%的高校设立知识产权机构,仅有13%的高校开设有知识产权课程。其他高校既没有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又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有些高校尽管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在科技保密制度、人才流动的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合同管理、校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很多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时,往往只关注有形资产和技术使用权,对校名等无形资产关注度不够,结果校名被抢注和冒用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是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的一个重要表现;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的高校也仅仅是在法学专业开设此项教学,真正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教师屈指可数。因此,很多大学生和教师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高校很多科技成果通过的形式成为公开信息,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也不受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例如在70年代,我国研究人员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开发出化学药物―青篙素,引起全世界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没有及时申请专利,而是通过论文形式发表成为公开信息,国外企业稍作变动就申请了专利,结果造成我国每年将近5亿美元的损失,其原因就是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引

起的。

1.4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能够实现产业化的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成果转化率,高校也是如此。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在高校申请的专利中有超过60%是发明专利,这充分显示了高校的科研平和原创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非常低,普遍低于10%,平均寿命也仅仅为3年左右。转化率低的原因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属于基础研究项目,不需要转化为生产力。例如我国“985”、“211”等重点高校承接了国家“863”、“973”诸多科研项目,大部分项目都集中在基础研究的学科前沿,研究成果主要以课题形式展示,市场转化的可操作性不高。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属于重复研究,没有转化的价值,例如我国科研部门曾准备投入巨资研究32纳米技术,但该项技术已由英特尔公司推出,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继续研究价值不大,相关生产工艺也难以配套,很难将成果进行转化。另外,,目前我国高校将专利技术投向市场,会经过多环节审批,不仅增加了校方负担,也会延长技术转移周期,使转移风险增加甚至减损专利价值。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

2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无论学校领导、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或者普通师生都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为此,高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知识产权宣传作为学校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开展知识产权法律讲座,针对具体的知识产权案例进行专题报告,强化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利用校内广播、学校网站、橱窗报栏等多种形式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对于学校领导,更是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熟悉《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新入职的教师,其工作与科研紧密相连,要着重加强对其的知识产权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知识产权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由于不慎,出现技术泄密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经常帮导师做课题研究,会接触到大量的科研信息,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对科研信息的泄露,对其以后的发展也非常有益。

2.2加快高校专利的成果转化

首先,加大对专利转化的资金投入。高校专利要转化为生产力,就要与具体产业进行承接,这一过程不仅周期长,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当前的高校专利研发中,专利申请成功后,主管部门就会收回大部分的剩余资金,导致高校在专利管理、维护和成果转化过程缺乏有效资金。纵观国外高校,有大量的基金来帮助高校将专利成果进行转化,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国高校基金主要用于学校建设、设备购买等方面,在专利研发和转化方面的投入较少。为此,高校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除了政府投入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校友捐助、质押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为高校专利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了提高高校专利技术与企业对接的有效性,高校在科研项目立项时,要多征求企业的意见,某种专利技术应不应该研发、研发成功能否与市场对接,能带来多大的市场价值,企业往往比高校科研人员更多发言权,因此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征求企业的建议,减少由于“学术思维”主导带来的立项误区。

2.3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是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保障,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目前,部分高校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有的学校还是将科研处作为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从实施效果看,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可以承接高校科研处、产业办等部门的一些职能,将其进行重组结合,通过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使高校利用相关收入创造出价值含量更高。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将知识产权与高校科研部门进行分离,有些知识产权,例如校名,并不属于科研成果,将其分类管理可以各行其职,避免互相混淆。另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人员的素质建设,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性和职业素养,还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一定的技术背景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高校要选择高素质和能力的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其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2.4完善教师(科研人员)考核工作评价标准

高校应该根据实际,调整考核和评价科研人员业绩的体系和指标,在课题申报项目和成果评价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分量,在知识产权工作中,可将授权专利计入高校教师工作的考核范围,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对知识产权创造及转化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实行倾斜。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评定时应把是否获得知识产权作为衡量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同时不能仅看其专利证书或者论文成果,应该结合社会中介机构对该成果的评价以及成果是否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对于高校的在校学生可以成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如果在校生获得相关知识产权,对于贡献较大的指导老师应该授予教学成果奖。

总之,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高校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为国家科研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敏,谢再根.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6(4).

[2]谢焕忠.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3]李培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6(6).

[4]蒋艳萍,田兴国,吕建秋,章家恩.我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篇3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科技创新是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而法律制度在科技创新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法制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为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我国科技创新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效增长的源泉。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更加日新月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科技创新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更取决于制度对其是否接纳和支持。法律是最具权威的制度保障,对科技创新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薪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可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科技创新是重要方面,而法律制度在科技创新中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法律制度也逐渐形成体系,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就是我国第一部科技基本法,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宪法、民法、合同法等法律规范中也加强了对科技发展的调控。如合同法就将技术合同作为专门章节加以规定。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先后制定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专门的法律法规。还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一系列的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范围、保护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然而,在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我国科技法律保障不足的弱点逐渐暴露,科技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我国科技创新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部分法律规范的操作性不强

部分法律规范的操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精神。操作性不强,太多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造成了法律适用上的困难,有大量的法律条款停留在口号、纲领、政策的层面上.有的则只有行为模式而无法律后果。这样一种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与社会实际是脱节的,严重影响了法律制度重要作用的发挥,减弱了其对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违反该法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仅在其“法律责任”一章中以四款法律条文作了规定,这样的笼统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缺乏激励与制裁机制。又如,科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是我国科技立法早就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却将该问题作为一项政策口号加以解决,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产业、高校、研究院互动发展的规范及政策,结果导致了大批科技成果停滞于高校、研究院所的实验室内。因此,仅依靠一般的规范、政策来解决科研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是很难奏效的。

2.2科技领域的立法层次较低

我国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若干层级,第一层次是宪法,第二层次是基本法律,第三层次是一般法律,第四层次是法规等。作为科技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只是其中的第三层次,更别说部门规章了。南于科技领域的立法层次较低,出现了在调节同一科技活动时法律规范互相冲突的现象,一项科技行为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地方政府的利益,各部门、各地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以规章的形式制定出不一致、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的规定是时常发生的。甚至于在这些规章的执行过程中,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受利益驱动,会充当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工具,在办案中或越权办案,或偏袒本地本部门一方,对外来办案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故意刁难。这些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造成了科技法律体系内部的不和谐,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2.3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我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分别由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审理,形成不同程序的司法保护机制。对于同一个知识产权案件同时涉及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的,分别由相应的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审理的机制必然产生程序内耗,不利于提高司法效率,且增加当事人讼累。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审判程序的冲突、裁判尺度不统一等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技术性,处理难度往往大于其它类型的案件,尤其是发明专利等涉及高新技术成果的纠纷案件,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呈现高度融合的特征.增加了审判的难度。从事民事、刑事审判的法官,在审理中分别适用不同的诉讼法,审判视角不同,司法理念也不尽相同.出现了知识产权刑事和民事案件交叉和矛盾冲突的情况另外.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民事审判庭依不同的程序作出对同一事实的不同认定,往往会自相矛盾.或者由于在先生效的刑事判决或行政判决认定事实有偏差,导致在后的民事判决难以与之相协调。这种“三审分立”不利于统一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和维护司法权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2.4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够

我国现行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损害赔偿一般是补偿性赔偿。侵权行为人对其不法行为所支付的赔偿金额仅为受害人权利受到损害的实际有形价值,而不是受到损害的全部价值。因此,侵权行为人所获取的总价值往往在进行了相应的赔偿后,还有“剩余”,同时受害人也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赔偿,更不能达到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目的,因此,知识产权也就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相比之下.由于美国对知识产权实施的是惩罚性赔偿制度,即通过对主张索赔权利的受害人给予惩罚性赔偿,使不法行为人向主张权利者支付等于或大于其所造成的对受害者的损失.以达到制裁、遏制不法行为人的目的。在无利可图.甚至是获取负收益的情形下,作为理性的行为人就会放弃其侵权行为。

3我国科技创新法制的完善

3.1科技创新法制建设中立法制度的完善

科技立法应具有可操作性。科技对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然而要从制度层面促进科技发展.必须制定良好的法律,用法律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科技创新的法律和法规,但这些法律原则性较强,部分可操作性较差。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进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在科技立法的过程中,应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比如,明确规定我国教育投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国家的研发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用法律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法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先例,它在2O世纪80年代制定的《关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法》中明确规定:到1985年.科技投人应占国民经济总值的2.5%这一规定实现后,又进一步以新的立法规定.到1995年,这一比例要达N3%。其中企业的投人到1988年应达到1.2%这种硬性规定,保证了法国近20年来科技投入的稳步增长和科技事业的稳步发展:

科技立法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当法律的规定已经落后于科技发展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应顺应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和新情况的出现,适时适当地对原有法律进行修改、完善以及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科技发展对法律制度的需要。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科技立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技法律制度必须紧紧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针对科学技术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及时调整法律调控的重点、内容和调控方式.使法律的调控作用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在某些领域,不仅要采取“紧跟立法”,还要与“超前立法”相结合。对于超前性、探索性强的科技活动,相应的法律规范也要具有超前性,才能更有效地引导科技活动的健康发展,限制其消极作用,以保证科学研究的合理性、有序性。 科技立法应具有激励性。关于激励科技创新的措施,可谓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我们认为,根本的措施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法律激励.包括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鼓励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二是直接的经济激励,如激活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商业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将知识产权折价入股,参与公司的经营和分配,使知识产权权利人真正有利可图,使知识产权真正有市场价值。通过这样的措施,建立起对科技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

3.2科技创新法制建设中司法制度的完善

从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当前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建立科技专家陪审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司法制度中,陪审制度是一项基本的诉讼制度。英国近代著名法官丹宁说过,陪审制度是“自由的明灯,宪法的车轮”尤其在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技术含量高、复杂性、专业性的案件大量出现,实行专家陪审尤为重要。2008年2月t9日,在济南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说.以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和植物新品种等形式体现的科技创新成果构成了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技术类案件的审判对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最直接、最重要专利等技术类案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审判中的法律问题与技术问题紧密相连,其审判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产权审判总体水平的高低。当前专利等技术类案件涉及的技术和法律问题愈加深邃复杂,涉及的经济利益愈加重大,甚至与企业的生死存亡和行业的兴衰成败密切相关。最高法院要求.各有关法院必须将提高专利等技术类案件审判水平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有效地解决专业技术事实认定问题,可以充分吸收各类技术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特殊需求.探索聘任技术专家担任陪审员的特殊措施陪审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应用,可以弥补法官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不足,保证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客观和科学,最大限度地实现陪审制有利于司法公正的价值,有助于体现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作用,有利于缩短程序提高效率,有利于保证统一法律适用,有利于诉讼活动依序推进.有利于提高裁判文书水平及审判人员业务水平]。实践证明,人民陪审员制度要求司法审判既注重职业化.又融入社会化、民主化的价值判断,加强群众与人民法院的联系,促进法治精神向社会的渗透,对防止司法僵化和官僚化,保证审判公正及提高审判效率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建立科技专家咨询制度。这是对科技专家陪审制度的补充,如果某些科技案件没有吸收专家评审员,可以通过咨询科技专家来解决部分专业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专业性以及现代诉讼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使得专家的知识权威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和信赖。科技专家往往是某一个领域的权威,对相关科技领域的理解比较透彻,有着比较准确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在知识产权审判案件中,由于案件情况的复杂性和较强的技术性,科技专家作出的咨询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法官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构需要强化咨询意识,高度重视咨询机构的辅助决策作用。可以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建立不同专业技术领域的咨询专家库.为各级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提供科学、公正的咨询意见。

第三,培养高素质高科技的法律人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一支既懂法律又懂专业技术、既精通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又精通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相对稳定的队伍,而我国目前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因此,我国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工作亟待加强,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创培养高素质审判人员的新格局。在知识产权法官学历教育方面.应该打破以常规法律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旧格局.积极推动以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知识的专家型和复合型知识产权法官为主的新格局的形成。还应该以统一司法考试为契机.面向社会招收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知识产权法官。此外,法院还应该尽量保持知识产权审判队伍的稳定.为专家型和复合型知识产权法官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还要增强知识产权法官的实践理性。英美知识产权法官对知识产权法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将知识产权审判这个以前被人们认为“几乎无太多话可说”的领域中产生的知识。变成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交流、对话因而可以分享的知识J。而中国知识产权法官的缺陷在于不能像英美知识产权法官那样以恰当方式将自己的审判经验转化为可言说的“实践理性”。因此,在人才成长环境方面,应该打破以前就案办案的旧氛围,注重培养学术志趣.努力营造学术气氛,积极构建群体调研的新环境。每位知识产权法官都应该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我国修订后的知识产权法律、TRIPS协议和其它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学习,加强对复杂、疑难和新颖类型案件的研究。

第四,完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借鉴国外审判实践经验是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重要途径。比如,美国实施的是联邦和州并存的双轨审判体制,为了确保知识产权审判的公平和公正,建立了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为核心的司法体制。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为负责专利诉讼的全国性、专门性的上诉法院,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所有来自全国地方法院的专利侵权诉讼的上诉案件,而且还包括对美国专利局驳回专利申请决定不服而提出的专利确权上诉案件。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成立是美国专利司法制度在程序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美国专利权的司法保护带来了重大影响,对创新者的激励功能大大加强了。日本建立类似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性质的“专利法院”,对于专利侵权案件.由东京高等法院集中管辖,有利于侵权裁判标准的统一:同时,日本还引进专门委员辅助法官的陪审参与制度.以确保法院的中立和公平。此外,国外诸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达的国家,均采取了知识产权审判庭对知识产权案件统一审理的模式,甚至在一些保护程度很高的国家,如泰国还采取了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式对知识产权予以专门的保护。

当前.我国应当实行知识产权案件的“三审合一”审判方式.从而保证执法尺度的统一,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三审合一”的实质就是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集中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以解决知识产权技术性带来的刑事、行政审判认定事实困难等问题,实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科学性。在不突破三大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规定的前提下,采取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两级法院实行案件集中管辖,上、下级法院的知识产权庭业务对口指导的方式.整合审判资源,积累审判经验,提高审判质量。

3.3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惩罚性赔偿(punitivedamages),又称报复性赔偿(vin.dictivedamages)。是指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惩罚性赔偿是加重赔偿的一种原则,目的是在针对被告过去故意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之外,对被告进行处罚以防止将来重犯,同时也达到警示他人的目的。惩罚性赔偿最初主要适用于诽谤、恶意攻击、诬告等使受害人遭受精神痛苦的案件。随着侵权理论的不断发展,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惩罚性赔偿制度主要适用于侵权案件。

在知识产权的创作过程中,权利人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取得知识产权。同时由于知识产权的权利客体极易被复制,特别是在当前计算机网络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知识产权很容易被复制和传播,给权利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不仅挫伤了权利人进行不断创新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的科技创新。因此,在确定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时。应当按照民法通则和知识产权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官依据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审判经验,根据侵权的性质和传播的程度。不仅判决被告赔偿侵权带来的实际损失,而且还进行一定数额的惩罚性赔偿,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活动的震慑力,防止和惩戒以后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鼓励和保护权利人的创新成果和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传媒院校;工科;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近些年来国家在高校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浙江传媒学院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工科类二级学院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主体,作为传媒院校工科专业,其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传媒特色,这使得其区别于一般普通高校的工科专业,二是自身专业特色,作为工科专业,在传媒这个大背景下,又不能偏离专业发展轨迹。所以传媒院校工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2015年笔者对浙江传媒学院大二、大三年级工科学生共178人进行问卷,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统计数据,分析原因,对目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传媒院校校园文化的潜在影响。作为一所知名的传媒院校,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许多艺术类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还兼具一定的知名度。学校目前学生总人数13000余人,工科类学生人数2200余,占其中的16.9%。以艺术类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广大工科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对学生就在校期间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进行问卷,其中工科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参加社会实践,占41.6%;参加学生社团的占41%;参加学生会占36.5%;选择参加学科竞赛的占26.4%;参加学生科研项目申报的最少,仅占6.7%。由此可见,传媒院校工科学生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所占比例并不高。相比较而言,学生更喜欢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而不愿意开展研究课题。(二)学科竞赛项目多,学生基数少,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目前学校将大学生参加的竞赛分为学科竞赛和专业大赛,其中学科竞赛共23类。学校给予学科竞赛政策上的倾斜,并对各学院在学科竞赛获奖的数量指标进行分配考核。工科的学科竞赛类别较多,但能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基数却很小。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开展哪些学科竞赛活动,如何倡导,如何将学科竞赛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二级学院通过积极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比如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实训中心、大学生PAT考试训练平台,教师工作室等来吸引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但结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这其中存在着学科竞赛类别多与可参加类别少的矛盾,教育管理者精心组织与学生无力参加的矛盾,若专业学习与学科竞赛不能很好的统一,这两者也将互为矛盾。(三)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本科层次教育矛盾带来的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师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进人门槛不断提高,工科类二级学院非博士不进,师资队伍的学术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和充实。二级学院对博士生进校参与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期望较高。但是学校仍是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如果由博士生来担任指导教师可能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博士指导教师的专业研究领域,本科生参与不了,二是一些基础应用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博士指导教师难以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科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累计需要一段时间。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而言,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本科层次教育带来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带来的影响。宣传组织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会议、班级通知下达,组织开展。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而且参赛方式多为突击参赛,学生并没有做到“有备而来”,从收到参赛通知,到构思、确定选题,着手实施,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月时间。开展的各位学科竞赛讲座,并未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够。而为了达到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上的要求,存在由负责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指定班级参加讲座的情况,导致受众质量不高,讲座效果打折。(五)科技创新活动团队构成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活动构成成员学科背景较为单一,成员一般为学生个人,或以学生个人研究为主的团体;二是学生团体。前者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如学生个体的个人状态(如自信心等)、个人事务(如考研、工作)等因素影响。后者在开展对于某些共性问题,若集体成员都束手无策,将出现对项目失去信心的状况,使项目无疾而终。即使有些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使得项目顺利进展,并且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团队队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随着毕业和工作的变迁等情况的发生,容易发生同一时问段内大量人员离队,人才流失,从而导致项目中断,没有持续性。后者存在另外一个问题,主要是团队成员学科背景单一,没有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支撑。团队实力一般。指导教师是影响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有一大因素,因本科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项目成员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易受指导教师影响,可能造成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指导中断,项目随即停止;二指导不连续,则名存实亡。(六)学校、学院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全面落实13版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修满创新创业学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课业繁重等原因,真正投入到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学生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许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学校创新学分。存在学生为了获得学校创新学分,挂靠团队的情况,所以难以形成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与初衷不符。

二、原因分析

(一)学生主体原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累计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同时,大学本科阶段课业负担较重,或忙碌于考试以及考研、找工作等常规性事务,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客体原因

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一是头重尾轻,在活动前期投入较多,但是由于个人精力不够,如评职称、出差等原因,没办法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二是指导不连续,往往集中于“一头一尾”,即对学生的课题申请和成果总结阶段进行指导,而对研究过程这一中间阶段缺乏必要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大多局限于提供一定的思路、相关的参考材料引荐,而对学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进行研究的基础文献总结等缺乏进一步的指导。

(三)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从小到大,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以灌输式为主,造成被动学习的局面,考核方式都是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严重不足,所以不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进行拓展性思考。

(四)积极引导消除认识误区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大多数人认为,项目的立项及资金的获批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必须条件,只有成功申请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才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以大学生虽然对申请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热情高涨,一旦申请失败,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项目,停止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索。这直接导致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之外的科研活动难以开展,加上高校对大学生的科研教育缺乏经费支持,使得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仅仅成为少数大学生的专利,而不是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普及行为。大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学习优秀,拔尖的学生才能参加。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36.7%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法参加。27.6%的学生认为活动太难了,参加不了。综上,64.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望而却步。部分学生担心项目立项后不能结题,害怕失败。以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误区之一。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对策

(一)抓住重点,加强引导

结合学院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参加一些学科竞赛项目。学院可根据学院专业开设情况,开展一些专业竞赛。对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切勿急功近利,为了应付任务而组织参赛。抓住重点,量力而为。

(二)培养团队,建设梯队

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骨干学生,建立团队,鼓励跨学科组队。通过团队形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学科竞赛。发挥团队优势,增强团队凝聚力。积极吸收优秀的低年级学生进入团队,形成良性循环,承上启下,建立梯队。

(三)发挥指导教师能动性

积极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例如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在绩效工资的分配时候给予体现,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专项,列入教学业务费预算,有计划的加以实施执行。

(四)树立典型,加强考核

有计划地将一些优秀的科技创新活动案例突显出来,树立典型,同时加强考核,在分配教师工作室时,可对工作室进行考核,做到一年一考核,对于指导老师中断指导,指导上名存实亡的教师工作室进行调整。

(五)政策调整,下放创新学分授予权

改变学生忙于应付创新学分的局面,将创新学分授予权下放到二级学院,建立二级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库,改由指导教师考核给分,学院把关。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做实,呈现活动效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积极引导,又要循循善诱,不急功近利,不以成败论英雄,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运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开展的一个重要目应该是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开展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蓝夏怡;李娅;干坤涛.文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科技大学文科学院为例[期刊论文]-{H}科技创业月刊,2011(18).

[2]魏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专业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林业教育,2013(5).

[3]邵世志.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2010(11).

[4]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周仲魁、夏菲、梁丽萍、唐燕玲.ZHOUZhong-kui.XIAFei.LIANGLi-ping.TANGYan-ling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篇5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04-07

[2]韩长赋.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农业改革发展成就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2015年10月10日

[3]孙科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甘肃科技,2010(20):1-2,17

[4]华树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题,2012(12):18-19

[5]万春雷.市场条件下农技推广创新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4(4):27-28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4-29.

[2]鹿丽,周洁明,闫叙.促进渔业发展的渔业科技创新的浅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4-16.

[3]何爽,谢富纪.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9-32.

[4]汤天滋,王文翰.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J].海洋科学,2002(6):30-32.

[5]孙建富,吕丹凤,王博.“十二五”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2012(6):69-72.

[6]胡志斌.激励农业科研院所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路径探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61-65.

参考文献:

[1]兰祖利(美).《丰富教学模式——一本关于优质教育的指导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2]陈丽华.实现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平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年14期.

[3]王晓茜.高中生创造性人格特质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

参考文献

[1]覃肖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本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

[2]闫振红.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满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

[4]霍文娟,李仕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02).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烟草行业 基层创新 问题及对策

一、基层创新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基层创新是指来自于基层一线的日常创新活动。通俗地讲,也就是把草根以及基层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服务和工作方法,成功地做别人没有做或没做成的事情。创新就是一座金字塔,行业发展当然需要处于塔尖的精英、高端等顶层创新,但没有大量处于塔基的基层创新作为基础,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就不可能达到塔尖。基层单位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搞好基层创新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层创新是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终端,是行业最重要的创新区域和沃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体不仅需要专职科技人员、专家队伍,更要依靠职工在本职岗位上普遍开展的小改进、小发明、小创新等实质意义的全员创新,这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第二,基层创新是改变基层员工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及创造力更好地引导到为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的重要方式。基层创新有利于树立全员创新价值观,有利于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

第三,基层创新是实现人才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基层创新能够锻炼队伍,提升基层创新能力,并为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专业水平高、学科结构和比例梯次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第四,基层创新是行业破解发展瓶颈和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基层广大职工期待通过参与企业创新破解生产、管理和操作过程中的难题,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通过发现问题、创新解决问题,树立了危机和忧患和意识,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二、基层创新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业各基层单位把创新作为推进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经费投入的进一步加大,能够保障项目带动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使基层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但基层创新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互动不良,存在“结合难”现象

创新源头在实践、在基层并应用于基层。基层创新实践是顶层设计的源头活水,顶层设计又指导基层创新。基层创新实践对顶层设计宏观上的创新方向、政策、规划等一时看不准、吃不透,顶层设计下的创新探索、基层首创落实不到位,基层创新实践在整个创新活动中的“排雷”和清除“荆棘”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另外,顶层设计有时缺乏调查研究,规划性、协调性、针对性不强等因素,导致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实践不能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

(二)创新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精神懈怠”思想

将创新作为政绩工程,为创新而创新地做一些“盆景”创新、“微缩景观”创新以及重复低水平创新,难以形成创新成果并推广应用;基层创新积极性仍不够高,创新实施主体的范围仍集中在少数部门和人员,全员创新格局尚未形成。

(三)创新机制不健全,存在“厌恶”情绪

缺乏创新意识,存在“制度已健全,创新没必要”的思想,束缚制约创新的思想仍然存在;科技投入、人才发展、协同创新机制以及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创新动力、创新压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评价、奖励体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四)创新能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

创新思维不够开阔,创新点挖掘匮乏,创新办法不多,坐等、拍脑袋搞创新和靠“笔杆子”查资料编材料搞创新情况普遍存在,缺乏创新能力,不知如何创新方式方法解决瓶颈问题。另外,一些好的成果不能提炼、挖掘后申报专利,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偏少、质量不高。

(五)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

创新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是需求,创新研究与生产经营实践结合仍不够紧密,“市场需求导向”不能很好遵循,存在“重项目申报、轻实施管理,成果转化率不高”等“两层皮”现象,以及以传统科研论文和项目数量为导向的惯性思维。

(六)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存在“重立项、轻管理”现象

经费预算编制不准确、缺乏可操作性、列支项目不准确、倒逼突击花钱等现象,缺乏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灵活有效地经费管理机制。项目经费使用有关资料归档不及时,影响项目审计质量。

(七) 科技队伍建设不到位,存在“高端人才少”问题

学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拔尖人才缺乏,专业水平高、学科结构和比例梯次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人才队伍尚未建立。

三、搞活基层创新的对策

鉴于基层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结合

总理指出: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创新精神[1]。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结合既要依靠顶层设计“指路”,又要通过基层实践“探路”。

做好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底数,强化的分析研究,使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更具有协调性、规划性和针对性,更加符合基层单位实际,确保基层创新有方向、有领导、有步骤的有序推进。

基层要深刻理解顶层设计的内涵,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大胆创新、投石问路,在基层创新实践中为顶层设计提供鲜活经验,寻求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方法和思路,使基层创新实践在整个创新活动中的“探路”和“排雷”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结合。

(二) 营造基层创新氛围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邀请行业内外专家开展培训,走出去学习先进单位创新经验,增强创新造血功能,着力培养好奇意识、质疑意识、探索意识。同时,定期举办创新主题讲座、创新理论与方法、创新案例分析、创新经验分享等主题活动,引导基层员工树立“创新人人可为,事事皆可创新”的思想,不断提高科技基层员工的创新意识,激发全员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着力解决基层员工“不愿创新”、“不敢创新”等问题。

2.改善基层创新环境

建立自由宽松的政策环境,让基层员工舒心创新。自由宽松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思想的放飞和思维开拓。从政策、规定层面,支持和鼓励基层青年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大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鼓励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开展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务创新、岗位创新活动,大力营造激励创新大力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

建立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让基层员工尽心创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讲话中支指出:创新文化是推动创新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2]。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和宣传,形成健康向上、淡泊名利、崇尚创新的氛围,让创新成为基层员工的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基层管理方式。设立创新典型,以召开典型事迹报告会、编印典型故事集、以员工名字冠名创新成果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表彰创新先进典型,分享创新经验,激发创新潜能。

建立融洽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基层员工专心创新。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基层人员专心创新的前提。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团队完成。基层单位应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为基层科技创新服务、为基层科技人员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基层科技人员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基层科技人员专心致志、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

(三)完善基层创新机制

1.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加大研究经费投入,为基层研究开发、成果集成转化、科研条件完善等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经费管理监督机制,强化与审计、财务等部门的协作,切实做好项目经费的预算、使用、决算、审计管理,实行项目费用全过程管理控制,做到专款专用,专项专用,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益;规范经费使用档案管理,实行经费开支资料“随用随归、谁用谁归、全面归档、集中管理”,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合理、可追溯问效、资料齐全完整。

2.健全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强化对内协同,建立研发、生产、营销、专卖、物流、信息化等创新结合机制,建立知识、技术、经验等的共享交流机制;深化对外协同,完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和工商研农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3.建立基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完善基层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机制,强化对基层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管理和考核;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设立基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鼓励基层专利和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共享、管理,监控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实现科技创新管理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

4.建立创新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和创新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加大对基层创新奖励力度,扩大科技奖励类别和范围,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并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级、聘任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5.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一是注重科学化。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基层发展需求和瓶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精心选择并实施一批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科技项目,谋求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二是注重流程化。开展基层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梳理完善科技管理业务流程,制定科技管理工作标准,形成科学合理、导向明确、运行高效地覆盖项目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体系。

三是注重信息化。建立科技创新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科技项目立项、实施、监督、结题、转化等过程可检索、可监控、可追溯,解决重复研究、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实现科技创新体制增效、节劳减支和公开透明。

四、聚集基层创新人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只有聚焦基层创新人才,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才能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学科结构和比例梯次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担当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一) 用好全体员工

积极推动全员创新和全要素创新,大力开展QC、小改革、小发明、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激发全员创新激情。

(二)学会招人聚才

实施引进人才“走出去”战略,走出单位、走出行业,针对重点研究领域,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聘请行业内外专家定期指导科技创新工作。加强与高等院所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高等院所专业科研队伍引导基层科技人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抓好人才培养

针对科技研发重点领域,积极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加大以基层中青年科技人员为重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设立面向基层青年人才的科技项目计划,支持基层青年科技人才在创新实践中成长,为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奠定基础。

基层创新是烟草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终端,是最重要的创新区域和最丰富的创新沃土,意义重大。只有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融合,创造良好的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完善基层经费保障、协同创新、激励约束、创新管理、人才发展等机制,形成浓郁的基层创新文化氛围,才能盘活、搞好基层创新,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丰厚肥沃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2015-1-9.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高新科技企业 创业管理 模式 变革

一、引言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往往都会存在着许多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例如企业创业初期往往资金并不是非常的宽裕,此外企业创业初期的制度往往也不够完善,面对这样的问题,高新科技企业必须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解决好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企业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下文当中,笔者针对高新科技企业对创业管理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高新科技公司创业管理概述

高新科技公司的创业管理是指在公司在成熟期之前,对公司内部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并使得企业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当中,资源会从产出较低的领域调整到产出相对较高的高科技领域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管理者对时机的合理把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部分的高新科技企业在创业的过程当中都面临着较大的制约,如资源有限、人才短缺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同时我国当代的高新科技企业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知识分子的价值受到很大的削弱,而营销人员以及企业家的价值被扩大,此外在知识产权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此外企业内部的产权以及权利架构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经历一定的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一定会停滞不前,在创业的过程当中高新科技公司可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深化,从而使得公司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高新科技公司创业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分析

(一)反向思维原则

根据最新的管理的研究,在未来,企业的领导者必然是那些头脑较为灵活的人,这些人一方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与领悟最新的思想与观点,同时还具有挑战这些思想与观点的能力,这些也是一个领导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同时这些基本的品质也是进行反向思维的重要基础条件。

(二)交叉运用原则

所谓的交叉运用是指通过不同知识的交叉从而促进新的知识的产生已经新的创意的诞生。同时现阶段的科学领域当中,交叉性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管理学作为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知识结构方面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交叉性,在现阶段的创新过程当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新,一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二是采用科学手段对管理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创业思路。

(三)继承创新原则

虽然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理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理念我们需要批判性的继承,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革新,这就是所谓的继承创新。在继承创新的过程当中企业会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形成特色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四、高新科技公司创业管理模式变革策略研究

(一)创业动力的激发

在创业活动当中创业者是较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创业者的能力与本身的特质直接影响到创业活动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创业者的特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能够获得的资源与机会。在创业者的特质当中创业的动力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在创业的过程当中企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创业动力是激发创业者克服各种困难的最根本力量,因此,创业管理模式变革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创业者的创业动力,只有创业者具有足够的动力才能够推动企业改革的不断前进,从而使得企业不断前进发展,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资源整合

根据现阶段最新的创业理论,企业与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调整方面具有相互影响的特征,在企业内部,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组织经济活动,而市场则可以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的组织。创业组织不仅需要利用创业思维来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同时也要利用资源和机会来进行新的事业拓展,从而达到强化企业的目的。

(三)收获与回报

在创业管理的过程当中,利益问题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企业组织经营的最根本目标。但是在实际创业的过程当中,许多创业者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将企业视为自己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部分企业领导者往往忘记了创业的最初目标,从而导致在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并没有收获与回报,从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创业管理的过程当中,领导者必须要重视收获与回报,这也是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最根本内容。

(四)新事业的管理

企业在对新的事业管理中表面上看与原有的企业管理内容相同,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新的项目和新的创业活动,参与到当中的人员往往被要求身兼数职,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对于高新科技企业来说则要求人员对待一切问题都能做出较快的反应,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要重视起在新的事业管理中体现创新意识,使新的事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结语

当前阶段随着新常态经济背景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是现阶段我国最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前提下高新科技公司在我国经济结构当中所占有的比例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新科技公司创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现阶段高新科技企业创业管理变革的措施,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高新科技企业的创业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秦剑.基于创业管理视角的创业拼凑理论发展及其实证应用研究[J].管理评论,2012.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46-03

一、引言

在2003年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同志提出并强调的问题。对于我们国家而言,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活力,就要求我们对于创新教育给予更多关注。高校作为一个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社会性机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其职责所在,不容逃避。

然而,目前对我国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较少,更是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从2007年开始,各地方高校开始陆续实施创新性研究实验计划,并对此给予了相关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现阶段国内本科生的创新活动通常都是以课外团队形式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学生凭借自身的主动性自发组织成立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以参加某种大学生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为目的而组建的课题小组;组建校企合作团队,建立本科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或者创业孵化基地,在此围绕特定课题项目进行创新性实践活动。

国外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比较多。目前来看,国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之所以较强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教育的科技意识取向,即国外始终坚持创新、创造。

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和团队研究来讲,我国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课堂团队组建未普遍实行;教育辅导资源明显不足;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教师的引导、帮助;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少;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物质支持,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为继。

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缩小与国外在培养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差距,进而客观研究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是对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的新尝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这样的革新更加有助于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体制深化,从而为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研究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走向。“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这是王英杰老师对创新教育的观点,而在林淑华看来,“创新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最高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也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反思。”创新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教育。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为了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至关重要,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大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甚至是缺乏的问题,这也导致高校大规模扩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质量提出严峻的考验,因此,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正确、科学地认识高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个中不足,可以使地方高校全面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为我国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提供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能够使地方高校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地方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更有利于为我国提供大量的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从理论上,本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丰富了理论体系。但该问题直接来源于实践,其实践意义远远大于理论意义,对实践起着更大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思路是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组建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本着创新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原则建组,通过组建科技竞赛团队、创新项目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来研究。将国内外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现状进行对比,对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现状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改进方向。

(一)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组队原则

组队主要从以下原则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和实践,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1.创新性与实践性。这是在组队时要把握的首要原则。基于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活动也主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以达到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实践时要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吸取宝贵的经验,少走弯路。也不能想当然,只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理论。

2.基础性与前沿性。对于本科生组建的创新、创业团队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是在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中所必须的。一切从事实出发,基于团队的研究基础,不断地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学习,使团队不断自我更新,也对研究目标做出适时的调整,开拓出更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

3.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要按期完成既定的研究目标,团队的稳定存在是很必要的。一个团队要稳定发展,首先要保证有稳定且充足的人力资源,其次要保证该团队有研究的课题活动。由于受到各种现实状况的制约,我们要提出更多的应对措施。一个团队要有一个有远见有思想的领导者,把握团队的前进方向;同时,吸纳更多新鲜的血液也能为团队带来更多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得团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

1.组建科技竞赛团队。以各类赛事为依托,通过参加某种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合作团队,是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组建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全国“挑战杯”等综合类赛事为龙头,以各学院的特色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为基础,以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竞赛为载体,组建各类本科大学生竞赛团队。

2.组建创新项目团队。通过启动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等自主项目,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对申报并审核通过且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项目及该项目的研发实施团队,给与适当的补助,用以支持团队开展创新活动。

3.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据统计,参赛作品一般有三类形式:一种是占十分之一的大学生自己发明的项目;一种是占五分之一的导师带学生做的项目;剩下的半数以上的是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或创意,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商业性质的包装和设计而产生的。创业类参赛作品的质量不高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扶植政策,例如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学校可以批准延期毕业,并在上课、选课等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此外,每年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设计等大赛,对获奖创业创意方案给予一定量的资金支持,并对于其中具有较好商业转化前景的方案,通过沟通协调,促其孵化。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自身和学生社团组织各类型的创业讲座,用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想。

(三)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通过如下方法和实施步骤,研究和探讨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的理论和实践方案,从某一具体角度研究和实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文献查阅调研方法。通过文献查阅调研方法能够了解有关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的背景和现状,以此来确定课题研究理论基础;对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一定的认识,有助于后续的观察和访问;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于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理论、概念和实施模式的全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问卷调查分析方法。对于此项调查,我们综合运用了历史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协同谈话、个案研究、问卷、测验等科学研究方式,对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系统的了解,然后对得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般规律性的知识基础。

3.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法,将国外高校以及国内重点大学的组队形式、激励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与地方高校相关方面的工作进行比较,认识到问题和差距的存在,借鉴有益经验,为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四)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发展模式研究

1.借鉴研究成功的有益经验。通过文献查阅调研方法能够了解有关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以此来帮助确定课题研究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把国外高校、国内重点大学组建团队形式和地方高校组建团队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从而为各类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般规律性的知识基础。

2.为团队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培养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必备物质条件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所以高校要积极支持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改善硬件设施环境,构筑出适合于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的硬件环境。

3.建立起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立项要建立相对完整的程序,如:从项目申报到相关单位的评估,审核通过后立项研究,经过分阶段资助、中期检查、资助配套等研究过程,最后评审和公开答辩,进行评奖以及表彰奖励等,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逐步进行规范化,以达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语

本次研究首次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首次有针对性地在高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提出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教育模式,以此为切入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以完善其体制机制。但是从理论到实施还需要有很多路要走,我们要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使得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有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桂芳,胡家贵.浅谈的创新人才培养观[N].管理视野,2008,(01).

[2]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福安,林淑华.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吉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xjzd051)。

作者简介:温长吉(1979-),男,吉林市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研究。

上一篇: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 下一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