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1:06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篇1

[关键词]资源共享课 转型 升级 系统

[作者简介]边颖(1976- ),女,天津人,邢台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李爱萍(1979- ),女,河北巨鹿人,邢台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尤春阳(1962- ),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27-02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成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高职占1042门,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同时,从2013年起,为了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新的课程,所以近两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基本上是对原部级精品课的转型升级,并对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和补贴。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文件中规定:为了便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申报、学校和教师开展资源共享课建设,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课程结构及数据的标准性,以便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将免费为高校和教师提供课程申报、提交等相关工具,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申报、评审系统支持。笔者是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从申报团队、基本资源、拓展资源、转型升级等方面说明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一、申报团队要求

申报2012年和2013年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团队必须是2003~2010年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要求副高以上职称,学校可以按需调整教学团队,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团队,不允许出现负责人挂名的现象,负责人应有不少于30%的教学录像。

二、基本资源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个部分,其中基本资源应该是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上述基本资源的提交需通过申报提交工具传送至国家平台,评审及共享均在国家平台上实现,学校及课程团队无需为申报专门搭建课程网站。在基本资源里上传的文件共分三个层次,包含课程概要类、课程模块类、教学单元类。

1.课程概要类。课程概要类属于课程全局性教学文件,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等,在基本资源上传平台的首页,一般一个栏目上传一个文件即可。课程介绍应包含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与定位、专业(岗位)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思路、学习情境设计、与前后课程衔接关系、课程特色、教学条件等,教学条件包括对执教教师的要求,对学习场地、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实验实训设备等的要求,并在课程介绍中说明历史沿革情况;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特点,上传学校三年内某一教学周期的真实文件;教学日历应该与课程标准相对应,写明具体的教学实施计划,在上传的文件中写明第几周即可,不用写具体的日期;考评方式与标准应符合高职特色,体现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等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学习指南以学生为阅读对象,是教师对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建议与指导,属于鼓励性资源,不是必须提交的。

2.课程模块类。课程模块类文件对应的是课程学习情境部分,每个学习情境对应一个课程模块,课程模块包含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教参)内容等文件,其中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如何实施的设计方案,即教学组织方案。文件是针对单个学习情境设计的,以专家、教师和学生为阅读对象,课程模块类文件的上传位于上传平台的学习情境板块下面。

3.教学单元类。教学单元类文件对应的学习情境下划分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包含教学录像、演示文稿、习题作业、试卷、任务工单、课件等23项内容,当然不是每个单元都必须全部提交23项教学文件,应根据课程的特点提交相关的录像和文件。下面就23项内容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教学录像是基本资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教师授课录像和实训演示录像等原创性资源,上传格式为MP4格式(720×576标清,H.264编码),教学录像必须是课程全程的教学录像,反映课堂教学全部过程,实践教学部分的录像要求教师示范全部录制,学生实践部分拍关键点即可,录像要求必须是原创性资源;演示文稿是与教学录像对应的PPT文件,即一个教学录像对应一个PPT文件;作业习题要求必须有题目以及题解,题解推荐使用学生的优秀作业;试卷应与考核方式相对应,是某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测验或考核的完整试卷、题解和答案,提交一个教学周期的试卷即可,不需要提交每一年的试卷;教学课件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讲解、演示某个知识点和技能点所制作或引用的学习资源,体现教学特色,课件内容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引用的,但引用的资源必须声明出处,引用视频、动画等制作烦琐的重质资源需将其单独放在一个PPT文件里,说明是引用并标明出处,图片等轻质资源不用单独剥离放在一个PPT里,说清知识产权即可;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素材等,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引用的,但引用的部分必须说明出处;电子教材是遵循学生阅读规律、有利于组织学习活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按图书风格编排的电子书或电子读物,但电子教材的上传必须是非正式出版物,不是已经出版的教材,即使教材是课程组教师自己编写的也不可以私自上传,需要征求出版社的同意;学生作品应选择上传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可以是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是具有典型错误的作品,但每个作品必须有教师的点评,让学习者明白好在哪里或典型错误是什么;专家讲座是请行业、企业、领域专家给学生所做讲座,属于原创性资源,有别于教学录像,不是团队中的教师讲座,而是外请的企业、行业专家给学生做的讲座。以上对23项内容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给予了阐述,其余的部分根据要求上传文件即可。

三、拓展资源建设

拓展资源要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虚拟或仿真实训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测试(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拓展资源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拓展资源原则上是要经过实际教学的使用,至少已经使用了一个学期,而不是为课程申报临时搭建的资源;二是拓展资源的建设一定要体现资源的系统性,一堆文件的整合不是拓展资源,资源的建设应体现一个完整的系统;三是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可以有相同交叉的部分,但不能太多,即使有相同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要求,在内容上也要体现出差异性。

四、把握好转型升级

论文开篇提到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即“转型”和“升级”。笔者认为,转型是指两个转型:一是从服务高校教师为主转型到服务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并重;二是从以高校为主承担优质资源共享转型到国家、教师和高校共同承担优质资源共享和开放。升级是指三个升级,首先是回归,用基本资源实录真实的教学过程;其次是创新,以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共建的方式展示课程的进化;最后是特色,分类指导的课程设计特色及突出课程团队的教学过程。下面结合笔者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经验具体阐述:

1.两个转型。一是注重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这个转型要求课程资源必须是完整的系统化资源,从整体的构架到教学的实施,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系统完整,同时资源还应具有丰富多样性,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学习需要。二是注重课程资源的质量。课程资源的建设是由国家、教师和高校共同承担,并把课程资源提交到国家共享平台进行评审和共享开放,这个转型要求必须严抓课程资源的质量,保证提交到共享平台上的资源都是优质资源。

2.三个升级。第一,教学实施升级。完善基本资源,完成课程的全部教学录像和完整的教学文件,教学的实施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特点。第二,资源创新升级。课程资源应具有原创性,教学设计、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等众多环节都应具有开拓创新的特色。第三,课程特色升级。突出学院办学、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三级特色。首先,课程资源的建设要反映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理念;其次,课程资源的建设应以专业设置特色为依托,充分体现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最后,课程资源建设应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五、注重资源的多元化

1.系统性。课程资源建设注重结构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系统性。首先,课程内容的架构和知识点的安排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课程结构应系统完整,层次清晰,包含课程教学的所有知识点、技能点和工作过程。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内容和时展的衔接,使课程结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系统开放性的特点。其次,教学实施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围绕学习情境开发的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应前后衔接,内容统一,情境的安排应体现由易到难的学习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学习。

2.丰富性。教学资源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应包含动画、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方式,体现网络平台共享和开放的适用性;课程资源应包含全程的教学录像,通过教师知识点讲授、演示示范以及学生任务完成与展示等环节,全面真实地记录教学过程,方便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学习;与课程和录像配套的演示文稿、教学课件、学习手册、企业案例、学生作品、试卷、文献资料、习题等基本资源内容应完整丰富、结构系统,使学习者能够建立全面、生动、立体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的细节;拓展资源的开发应具有丰富性,包括在线测试、虚拟实训、案例库、试题库、从业考试、职业规范等多项可开发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与基本资源互补,同时拓宽学习者的视野,提高其专业素养。

3.交互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注重系统性、完整性、丰富性等特点,而且在资源中也要体现交互性的特点,提高学习者学习的趣味性。笔者认为,可以在虚拟实训、在线测试、案例库等多个项目资源中体现交互性的特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在部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将课程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准确把握转型和升级的含义。在课程基本资源建设上应注意整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结构脉络清晰,在课程开发、设计和资源配置上能够充分展现课程建设的成果和优势。拓展资源要充分反映高职课程的特点,资源应具有丰富多样性,特色鲜明,架构清晰,具有通用性、易用性、交互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适合网络公开传播共享,满足高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边颖.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外立面设计课程改革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篇2

>> 高校体育学类部级精品课程的现状及建设对策 部级和省市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现状的研究 部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经验探讨 “电路”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道路建筑材料部级精品课程的实验教学建设 “电力工程信号处理及应用”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公平性解读 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基于科研创新的《生态旅游》部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 部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建设与实践 部级精品课程《中共共产党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打造职业特色鲜明的部级精品课程 基于ITIAS的部级精品课程课堂录像教学互动分析 部级精品课程“草地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与研究 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研究 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状况的研究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之研究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之道 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陈颖川,吉建秋.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23(6):27-29.

[4]刘思聪,李云,何夕,等.我国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71-74.

[5]赵红娟.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113-115.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篇3

关键词:临床技能学;国家精品课程;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67-03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1,2]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以推动高校树立品牌战略和质量意识,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从而逐步提高相关课程的水平和教学质量。自2009年南华大学《临床技能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课程团队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增强精品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学的软件、硬件环境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临床技能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学科融合,五位一体”的临床技能学培养模式

本课程以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提出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为参照,以国家制定的《中国医学教育本科标准》和《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为依据,经过深入讨论和反复论证,提出精品课程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树立“以人为本、德术并重”的教育理念,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依靠,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课程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辅助,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确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即突出“能力”核心,以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科学设置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充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先进可行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合理匹配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保障,构建“一贯制、多模块、分层次”的临床技能综合教学体系。“一贯制”是指临床技能培养五年一贯,跨学科融入临床技能培养的理念;“多模块”是指课程教学按“临床基本技能模拟训练、临床专科技能模拟训练、临床技能实践训练、临床技能网络教学和临床技能考核综合评价体系”五个模块进行,教学模块之间相互衔接;“分层次”是将各教学模块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拓展性实验三层次;“递进式”是指按临床技能培养要素:即“临床职业素质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科技能多站式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综合指标评价”逐一递进。通过以上指导思想和改革思路,为临床技能学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彰显国家精品课程实力和特色的教学软件建设

1.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教学资源的建设。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3,4]南华大学在采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同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展了“多元化、广覆盖、立体化”的临床技能学教学资源建设,即集文字教材、CAI课件、网络课件、网上资源及网络环境于一体的临床技能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本课程教学团队精心组织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编写精品教材。五年内先后主编、出版了《临床技能学》(第1版、第2版)、《临床技能实训教程》、《临床基本技能学》三种专用实践教学教材及《临床实习医师诊疗指南》、《临床课程见习指导丛书》、《临床医患沟通教程》、《医学生临床沟通教程》等辅助教材。其中《临床技能学》(第2版)教材获得2008年度湖南省优秀教材奖。课程组教师还拍摄、编辑、制作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临床技能操作视频教材。制作的多媒体网络课件《诊断学》、《临床实训教学软件》、《健康评估》等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2项、优秀奖2项,湖南省多媒体课件大赛一、二等奖各2项、三等奖1项。建立了临床技能学数字化教学中心的网站,学生点击浏览量累计超过5万次,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成绩斐然。

2.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引进多种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及相关教学软件。充分运用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点,将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引入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在仿真模拟教学系统上开展PBL教学,既能通过模拟临床真实场景,克服医学生“实践机会少”的现实问题,又能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并结合课外实践教学促进法拓展其临床思维能力。网络教学平台能使教学资源充分共享,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标志。[5]经过几年的创建、修改和完善,南华大学建立了临床技能教学网、临床技能学、诊断学数字化教学中心、南华大学健康评估论坛等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网信息翔实、完整,素材丰富、真实,包含了临床各种常见基本操作,采用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在线测试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同时,网站还设置了技能论坛,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资源等的限制,通过临床技能教学网进行自学、复习、巩固、提高。以上措施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了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效果。

三、提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教学硬件建设

南华大学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承担了《临床技能学》课程实践教学任务。为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中心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专项资金、省部共建资金自筹资金,增加实验室面积200平方米,新增或更新教学仪器设备300余台件,新装备具有不同教学功能的实验室19个。下设2个穿刺实验室、2个心电图教学室、4个体格检查室;装备2个复苏实验室、1个微创手术示教实验室、2个影像教学实验室;2个装备HPS高级综合模拟人的模拟病房。目前,中心购置的教学仪器设备充分体现了“先进性、科技性、前瞻性”,共有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型341台件,价值574.69万元,包括外科手术同步转播示教系统、多媒体仿真心肺腹部听触诊系统、多媒体显微互动数码实验诊断教学系统、腹腔镜胆囊切除系统、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高级创伤训练模型、穿刺仿真模型、血细胞分析仪(进口)等。教学仪器设备大规模的更新与增加,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硬件环境,满足了医学类各专业的临床技能教学的需要,初步具备现代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的雏形,并先后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和湖南省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为推进临床技能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

四、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一个学术造诣高、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6]南华大学临床技能学课程教学团队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通过引进、自身培养和整合教师资源等方式,建设出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兼备,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层次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0年,本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目前,在课程34名专职和兼职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15人,占44%,博士研究生10人,占30%。青年教师已硕士化,8人青年教师中,已获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4人,占50%,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贮备。同时,也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本文多方位地阐述了临床技能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的一些经验与体会,尽管不同学科的精品课程是多层次、多样化且各具特色的,但是精品课程的核心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即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为导向,以优秀教材为核心,以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和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因此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清晰,应该紧紧围绕“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7]来进行。然而,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将是一项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过程管理的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将临床技能学课程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推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向东,方呈祥,唐晓峰,等.重视每个建设环节铸造微生物学国家精品课程[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5):168-171.

[2]苗苗,沈玉顺.普通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3):37-42.

[3]周远清.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大举措[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2,29.

[4]宋德如.略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05,(5):94-96.

[5]曹霞.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精品课程建设-基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9(1):17-19.

[6]何志磊,李荐中,王文林.精品课程建设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8):980-981.

资金项目: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2-112);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2012]-228);南华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课题(2010zz041)

作者简介:李熠(1979.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研究。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篇4

关键词 精品课程;矿业经济学;建设经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77-04

0 引言

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设置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中南矿冶学院招收“矿区开采与经营”本科生,开设矿山经营管理课程。此后,陆续开设“矿山经济管理”、“矿山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矿山可行性研究”等相关课程。至1990年,正式设立“矿业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课程经过20多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的配备、教育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实践教学的配套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及成果。2005年,《矿业经济高级教程》列入湖南21世纪教材建设立项;2006年,《矿业经济学》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矿业经济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1 教材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教材立足现实,对矿产资源法及相关的资源法律作了全面的解释,使本科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今后在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教材在资源经营、市场化运作及法律体系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供的案例全部是实际的矿山管理实例。

教材的编排参考了美国资源经济学方面的教材体系,但内容完全采用国内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材料。教材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矿产资源学科的发展历史和方向,首次从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时空规律性,及其与人类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论述了资源科学的形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资源,协调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演进。

教材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矿产资源法律体系;(2)对目前国内急需的矿业权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给出了实际的计算例子和练习;(3)对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法律和制度进行了论述;(4)教材涉及了矿产资源开发部署、矿业投资方向、攻关方向等全局性的问题;(5)教材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资源供求关系、资源稀缺观念和意识、资源利用的生态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论述。

2 教学条件建设

2.1教材使用与建设

1989年以来,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教学一直采用自编教材和讲义。先后出版了《矿山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矿业经济学讲义》、《矿业经济学高级教程》、《资源评估学》、《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矿业经济学》等教材。

2.2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扩充性资料

在加强教材建设的同时,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以下简称本学科)特别注重丰富教学资料。现已购买国内外有关参考书籍200余册:订购了矿业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生态经济类杂志10余种,供师生参考查阅;编写了《矿业经济学习题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习题库》等扩充性资料,供学生课后练习和自学。

2.3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着产学研结合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实践性教学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的不同,可选择在学院数字矿山实验室进行,或直接到有色行业生产现场进行考察。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践教学方面结合矿山实例进行案例分析,以便加强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矿床地质经济评价案例;矿山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采矿权评估案例分析;探矿权评价案例分析;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案例分析;矿业投资风险分析案例分析;矿业政策制定案例分析;矿山管理咨询案例分析。

2.4网络教学环境

中南大学数字图书馆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供师生免费使用。矿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全部材料(含多媒体教学与学习网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习题集、参考文献等)均已经做成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软件挂在了校园网上,供师生学习。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课程组通过教学过程6大要素(讲课、案例讨论、作业、辅导、考试和科研实践)来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在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1课堂讲授

课堂教学是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矿业经济知识体系和内容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讲授、讨论课、习题课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矿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新的矿业经济理论,引入新的知识、定理和规律,同时通过介绍资源科学的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讨论课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增强师生的互动,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了解学生对矿业经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发现学生在概念上的理解错误以便及时纠正。通过习题课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总结、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适当加大习题的难度,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2自学与讨论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经历“学会一会学”的过程,会学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获得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内容首先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指定的内容,同时要求写出自学部分的读书报告;部分难度在学生自学能力范围以内的章节则要求一些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写出电子教案,在课堂上用15分钟左右进行讲授,这种让学生互教的方式,可强化培养学生自学、表达、电子教案开发等多项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3作业和辅导

学习必须全方位、多途径地获取知识,而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本学科采取以下多种方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以适应科学素质教育之需。(1)开辟“资源科学前沿”专题论文竞赛;(2)举办矿业经济讲座。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直接向学生介绍矿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等延伸性知识,使学生及时了解矿业经济学当前进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开设《资源评估学》文化素质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素质选修课,专门介绍资源评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开展论文写作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论文写作,可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通过竞赛也可以发现优秀人才,从而保证资源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

课后辅导除安排常规答疑外,还在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中增加了典型例题及解题方法、重点难点指导、名词概念解释等内容,并将教学课件与课程学习等内容纳入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中。

3.4考试手段

考试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本学科采用考试和论文写作自由选择的方式,改变传统闭卷考试定成绩的模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全面测试学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采取的主要形式是论文写作与考试相结合,在考试中专门加入能力测试题,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矿业经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按照正式的格式书写,这样不仅能测试矿业经济知识,同时强化了科学素质的培养,从而对矿业经济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5教研及教改成果

1)教学内容现代化。遵循基础知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并重的原则,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将教学内容向资源经济学前沿延伸;既重视矿业经济知识的教学,又注重矿山管理方法的传授。

2)教学手段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条件。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并开发了多套教学软件,包括矿业经济学电子教案、矿业经济资源库、矿业经济案例讨论、矿山管理咨询论坛等。

3)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网上矿业经济教学平台,能在网上实现矿业经济教学全过程。开发了较为丰富的网络资源:矿业经济电子教材、资源经济网络资料库、矿业经济辅导与答疑、矿山管理咨询平台、矿业经济电子作业等。

4)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实现,使得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需要探索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提出了多媒体只是代替书写黑板的工具,教师仍要充分发挥原有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优势,特别是不能成为多媒体课堂的配音员,要扬长避短,逐渐形成重点难点讲授法、问题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5)加强地矿学科中矿业经济相关学科整合。矿业经济是采矿工程专业必修课,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系统优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学科始终坚持矿业经济课与资产评估课的有效整合,矿业经济与资源经济学、矿山设计原理等基础课程的有效整合,既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又避免课程间的相互重叠。

6)引入国外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为了落实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本科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从2002年起,本学科就开展了矿产资源评估双语教学。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都在国外著名高校接受过1年左右的专门学习,其外语水平高,双语教学效果好,目前已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并受到学生欢迎。

3.6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实践的创新手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面上的理论知识,学会理论在实际当中的应用,教研组积极吸纳本科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将所有上课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科研任务,并且督促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成任务的质量作为评判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他们做好自己工作的动力。随着资料调研及研究工作的深入,他们通过碰到难题并将其解决的方式,对课题研究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更加广泛地去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研究进展。比如,本学院有一个矿山投资评价专家系统方面的课题,通过该课题的开展,学生梳理了详细的矿山(包括地、采、选,且按不同采矿方法分类)建设投资估算报表指标,建立了完善的生产成本报表细项,掌握了通过上述基础报表如何生成矿业投资财务分析报表以及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及方案经济比选等经济分析手段。可以说,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手段,基本上掌握了矿山技经评价及投资评价的基本流程,更好地了解了现场的专业知识,丰富了他们的视野,从而有助于提升他们今后的就业竞争实力并扩展其发展空间。

4 青年教师培养

1)安排青年教师进修矿业经济学高级课程。只懂一门课的教师是讲不好这门课的,只有熟悉矿业经济学的全部内容,才能自如地“从一桶水中倒出一杯水”。安排年轻教师进修资源经济学高级课程,如硕士生的《高级矿业经济学》,博士生的《高级资源经济学》、《资源评估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

2)鼓励青年教师承担与教学课程方向一致的科研项目。《矿业经济学》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必须在应用中加以发展。这就要求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同时参加科研工作,才能讲好课,建设好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课程教学组的青年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并完成了许多科研项目。在资源评估、矿业经济与系统工程等研究方向上发表了多篇具有前沿研究水平的论文。

3)鼓励青年教师同时讲授其它相关课程。《矿业经济学》是矿业工程和资源经济的结合,是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作为主讲《矿业经济学》的教师,同时适当地讲授其它相关课程,对于教好矿业经济学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组的青年教师都曾经讲授过其它多门课程。

4)鼓励和安排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学院的多名青年教师曾经到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的大学进行过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5 课程教学效果及评价

矿业经济学课程在培养采矿工业高级管理人才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在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先后出现了多位出色的矿业经济学专家,在他们的带领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保证了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任重要职务的高级矿业经济管理人才,逐步从采矿工程硕士点矿业经济与系统工程方向,发展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并在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校内外专家对于本课程的一致评价为:(1)教材内容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矿业经济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在编排结构、教学内容上深入浅出,富有特点。教材配备了大量的案例和思考练习题,突破了传统矿业经济管理教材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案例和习题训练的模式。这些内容在国内同类型教材中是不多见的,对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该课程由一系列教学环节构成,主要有课堂讲授、作业练习、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等,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网站提供的教学文件,完整地反映了该课程各教学环节主要内容和要求,特色鲜明,体现了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设的成果。

根据十个评教指标,在学生中对矿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其优良率大多在95%以上。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篇5

精品课程 高职高专 医药卫生类 现状

国家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要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精品课程既是国家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作为教学成果与荣誉在高校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体,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在国外己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力地证明了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从1999年开始成规模地推行高职教育,短短10多年己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正在不断改进、探索、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冲击着各行各业,对高职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培养新型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应把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经过10多年高职教育的发展,至今部级医药卫生类精品课程已达到48门,几乎涵盖了护理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等等各个专业。本文将对48门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做一调查分析。

1 地域性分部分析

按照地域来源,48门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课程基本上都分布于中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其中有两门来自于本科院校。即使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分布也不平衡,如天津市总共有10门课程入选,7门来自同一所院校,余下3门来自另外一些所院校。精品课程分布的不平衡说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水准存在差异,也说明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网络课程建设水平上有待提高,我们应当鼓励其他院校对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予以重视,多出精品,改变当前精品课程在院校间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在部级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可用性方面,48门课程都可以打开并使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开放式”教学理念在这部分精品课程中得到体现,很好地符合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

2 学科种类分析

按学科种类来看,部级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几乎涵盖了医学的各个专业,但各专业所占的比例不同,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知识深度和技术性高度相对较浅的专业所占比例较大,如护理专业;而常规技术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医学检验;但象理论知识要求比较深的专业,如中医学、基础医学等所占比例比较低。从各专业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分布符合国家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目标要求。

3 课程基本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而课程资源是什么呢?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理解不一。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认为课程资源是“寻求目标、选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以及在制定评估方案过程中的可利用的资源”。泰勒确定了课程资源的显性来源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但却忽视了隐性的和潜在的可能资源。国内学者吴刚平教授提出了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项聪综合了几位学者的观点认为课程资源就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存在、具有教育价值、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的一切资源总和。综合上述学者所述,针对国家精品课程而言,课程资源主要由素材库、案例、文献、音频、论文等不同类型的显性资源以及教师或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理念、教学方法等隐性资源组成。教学资源的组合方式要根据课程特点和不同媒体的表现特点统一设计,以最佳组合方式保证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本文统计了医学类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的资源类型,结果显示课程的基本资源:教学录像、课件、教案及参考文献等在所有精品课程中都存在(不含健康评估课程)。

4 课程的进入方式

界面犹如网络课程的脸庞,给学习者的第一印象是清丽脱俗,清新雅致,还是暗淡无光,或是浓妆艳抹,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该课程的兴趣。好的界面设计能让学习者抱一种欣赏的态度来享受学习,事半功倍。通过对课程的进入方式调查发现48门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课程除复旦大学的健康评估外,其余均可以从学校首页提供的链接进入。课程界面应该:(1)课程界面设计简洁,学习者能看清页面上的各个部分,能快速选择需要的内容;(2)色彩搭配适宜,给学习者带来视觉的美感和偷悦的心情;(3)布局合理,文本、图形搭配得当,为使学生观察屏幕提供方便,避免选择内容时注意力分散。根据上述三个方面,对47门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调查,发现大多课程在界面设计上都能保持合理的结构,并兼顾到整洁和美观。从使用的界面风格上看,所调查的网络课程总体符合要求,都以普通的静态或动态页面为主,大多都是自主开发。

5 课程运行情况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旨在为“开放式”学习提供方便,能够方便地应用精品课程进行学习首先必须保证网站能够正常运行并及时维护。对48门部级精品课程调查发现,47门课程的视频、课件等均可以正常使用,画面质量也可以;在BBS论坛、留言板、答疑本等互动式交流方面建设也可以,但普遍存在维护不及时的现象。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它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任何形式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不例外。确立,有利地推动了课程改革。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计划2003年至2007年建设1500门部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即部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举措的途径之一。该项目对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和教师精力都投入不足等现象来说,无疑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精品课程”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质量工程。那么,高职院校应该怎样付之于行动,让这项“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运动在高职院校开展,就成了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目前,中国国家精品课程己经加入了全球开放式课程建设的行列,本文以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体现我国高效开放式课程的水平和现状。

参考文献:

[1]周晶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教育类精品课程为例.浙江师范大学,2009.

[2]Arich,Lewy(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Oxford:Pergamon Press,1991.

[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

[4]项聪.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优化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5):8-10.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篇6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创业起步”课程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开设的侧重于素质教育的新型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创业启蒙教育课。课程目标是依托专业,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具有创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高校精品课程。2005年成为面向北京市高职院校开设的校际选修课。2007年团中央全国青联为该院授予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称号。2009年被评为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该校“创业起步”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着重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一、“导” “学” “做”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该校教学团队根据创业教育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层次的定位以及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导”“学”“做”循环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导”——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启发和指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阅读案例、准备角色扮演等;“做”——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企业提供的项目,自主地选择项目进行创业体验。努力使学生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整个创业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形态,是对以往静态的、完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是作为设计员和指导者的姿态出现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灌输知识的填鸭者。在这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指引下,被动的灌输性学习变成了主动的研究性学习。

为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获得创业环境的亲身体验,该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设计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它包括七个部分:第一,企业家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来自市场第一线的企业家,讲述他们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给学生以极大的触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校内实训,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营经验。组织学生在学校内部尝试一些简单易做的商业项目,进行创业基本技能实训。第三,校外实训,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团队组织了大量的校外实习项目,包括市场调研、采访企业家或创业者、参观创业项目展览等,还与北京丽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使学生更直接深入地了解企业。第四,创业俱乐部,使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可以共同成长。kab创业俱乐部是学生自愿发起的校内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开展企业家访谈、企业走访、商业计划书竞赛、模拟企业经营等创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第五,创业计划大赛,提高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好机会,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评选出的优胜团队可以入驻“创业工学坊”。第六,“创业工学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依托专业进行创业实践的平台。为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创业,该院实行创业导师制,帮助学生进行校园创业。一个创业项目从创意到形成商业计划书,从筹措资金到启动项目,都是由学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创业工学坊”则为这一全程实战提供了实践场所。第七,自主创业,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教师团队筛选出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创业起步”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创设的虚拟情境促进学生体验企业经营,通过创业体验使学生更为理性地思考创业与就业的相关问题,处处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

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创业起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始终贯彻立足于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指导方针,灵活运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法无论多么荒唐和疯狂,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第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形成一个明确创业思路,并自主策划、运营一个小项目。第三,嘉宾访谈:嘉宾可以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也可以是成功企业家或知名人士,通过访谈形式使学生走出学校,使校外导师走进课堂,树立积极的榜样,分享创业心得。第四,角色扮演:以表演的形式来反映某个设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第五,商业游戏:在教室里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再现商业企业运营情景的机会。将学生分为几个团队,展开相互间的商业竞争与合作,游戏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新奇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能从游戏中获得许多灵感启发。第六,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个别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的现象出现。第七,现场教学法: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案例教学。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学习对象,还能够和案例创作者展开面对面交流,加快学生的能力成长。

创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主体由教师变学生,教师角色由专家变为学习伙伴,学习重点由学习知识变为了解过程、体验角色,学生活动由单独学习变为小组学习,氛围由竞争变为合作,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产出,学习态度由依赖变为独立,学习过程由固定变为弹性、灵活,对待错误的态度由尽量避免变为吸取教训,评估方法由考试测验变为描述现象与结果分析,教学目标从实践论证理论变为理论指导实践。

三、突破性创新型的考核评价机制

引入市场导向的新型教育理念,传统书面理论考试成绩压缩到只占10%,通过考试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采用的创新型考核方法有如下两种:(1)项目导向法。各个小组将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相同的商业项目,在竞争中真实体验商战的氛围,在合作中考核学生的合作盈利能力,使学生们在模拟实践中体味到市场的真谛。(2)市场检验法。评委通过学生讲故事判断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评价过程做到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和市场评价相结合。通过市场评价导向,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型的体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创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

四、实践型的“创业导师团”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核心工作,只有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精品课程的高水平建设。“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统的教师团队不经改良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因此,该院组建了“创业导师团”。该团队共由14人组成,其中5位是具有一定企业经历的专兼职教授、2位初中级职称、2位知名企业家、3位创业者,其中奋战在市场一线的企业家参与授课占总课时的30%。教学团队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双师结构”特征明显。团队中有北京市高职院校教学名师,一直积极从事青年创业指导工作,在团中央创业教育培训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教师年龄结构梯队分布合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做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学院特别重视师资培养,邀请包括姜大源教授在内的众多专家进行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培训,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美国和加拿大考察创业教育、去英国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创业培训。目前为止该团队已有9人获团中央和国际劳工局颁发的“创业讲师”资格证书,1人获“北京市金牌培训师”称号,3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创业导师团”教研创新的学术氛围浓厚,近年来累计主持或参加了八项创业研究类科研课题项目,发表了十余篇创业类教学研究论文,主编和参编教材五部。这样的团队保证了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际经验的支撑,很好地承担起了对学生创业理论、实践指导、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教学任务。

五、良好的教学环境

1.引进高端电子教学技术,搭建先进的教学平台。该院2002年引进劳动部远程卫星创业教育平台,内容包括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经营、虚拟项目运作等仿真操作。2003年建成精品课程网站,满足学生在线学习需求。精品课程网提供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讲义(ppt)、考核方案、案例及大量视频资料,实现了全部教学内容电子化。2003年该院引进国际青年成就组织模拟经营电子教学平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真实完整的企业环境,通过网上经营、比赛,训练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2004年该院机电专业学生获北京市商业挑战赛网上模拟仿真经营三等奖。2005年引进erp沙盘模拟教学平台综合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erp模拟沙盘是利用实物沙盘,针对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计角色体验的实验平台。2008年开始引进“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该平台通过大量实训让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

2.加大实训场地建设投入。该院先后创建了erp模拟经营实训室(与用友公司合建)、商务谈判实训室(与北京金扬天科技有限公司合建)、电子商务实训室(与网络畅想公司合建)、物流实训室(与北京九洲科贸有限公司合建)等12个实训经营场所;学院拥有450平方米创业培训中心,100平方米学生“创业工学坊”,可容纳50个团队轮流实践;学院操场每学期举办两次以上“商品大卖场”活动,参与学生300人次以上。创业课程的实训条件与各专业实训环境相结合,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近乎真实的市场环境,满足了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篇7

关键词:精品课程;河南;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87-02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也代表了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提供的相关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对河南高校精品课程的时间分布、学科分布和高校分布等方面的分析,从而获得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总结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为河南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河南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一)时间分布

2003—2011年这9年间河南高校精品课程数量总体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如图1所示。河南精品课程建设始于2003年,为14门,后来持续快速增长,到2008年已增加到347门,2009年开始精品课程数量有所下降,2010年降至38门。与全国高校精品课程总量相比,河南占总量的比例也呈现波浪式上升态势,2008年达到峰值,占全国精品课程总量的10.36%。从精品课程的级别上来看,部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分别为51门、219门和538门。其中部级精品课程起步较晚,2005年才有3门精品课程达到部级标准,但自此以后部级精品课程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最大数量,14门。省级精品课程始于2003年,仅有14门,但到了2008年已经发展到了58门。校级精品课程发展速度最快,从最初2004年的9门,到了2008年已经增加到了281门,年均增长速度为99.02%。

(二)学科分布

河南高校精品课程学科分布状况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排在前3位的学科分别是工学、理学和文学,这些学科的精品课程数量均超过100门。医学和管理学的精品课程数量也比较多。这说明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主要以基础学科为支撑,大力建设应用型学科的精品课程。基础学科主要包括专业类基础课程和通识类基础课程,各高校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培养并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学梯队,为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专业课程主要依托优势学科职称,增大对专业主干课程的投入比例。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些学科在课程建设中获得精品课程所占比重大的原因。

哲学和历史学的精品课程数量较少,不足10门,同时目前河南还没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精品课程。这说明了河南各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方面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也是河南省高校课程建设未来努力的方向。

河南的精品课程学科分布与全国的精品课程学科分布比较一致。河南在教育学、文学、工学、理学、医学和管理学这6门学科的精品课程数量在全国精品课程总量中所在比例均超过5%,其中教育学所占比重最大,为7.5%。

图3展示了不同学科精品课程的等级组成状况。显然在部级、省级和校级3种不同等级的精品课程中,校级精品课程占据绝对优势,省级精品课程其次,部级的精品课程较少。从精品课程的数量上来看,在13个一级学科中工学的部级精品课程以21门居首位,其他学科的部级精品课程数量均少于10门。文学和理学的部级精品课程分别居第2、3位。从不同学科的部级精品课程组成来看,农学的部级精品课程占农学精品课程总量的比重最大,为21%;其次是教育学和工学,部级精品课程所占比例为9%。一方面说明了河南省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精品课程等级还有待提升,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打造更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提升河南精品课程整体的品质。

(三)高校分布

河南共有35所高校拥有精品课程,其中总量排在前10位的高校如表1所示。从总精品课程总量来看,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河南中医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周口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和郑州大学。从这些高校的精品课程等级来看,主要是校级的精品课程,除了郑州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拥有部级精品课程以外,其它8所高校均没有部级精品课程。这说明了河南省各高校在组织课程建设、挖掘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着问题或对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投入的力度不够,只注重学科发展,忽视课程建设,忽视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以及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应该引起高校的充分重视。

二、策略与展望

长期以来,河南省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首先,精品课程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其次,参与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各类教师在逐年增加,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术梯队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第三,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各高校优势专业的发展。第四,借助精品课程建设,促进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带动高校师资、教材、网络资源、实验室等教学质量系统工程的一体化建设,强化了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精品课程质量还有待提高等。针对河南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笔者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1)面向专业系列课程的建设。目前的精品课程只是针对单一课程的建设,没有注意到课程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将精品课程的建设拓展到面向专业的一系列课程的建设。

(2)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力度。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形式推广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建设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和生动活泼的精品课程交流平台,成为教学领域的交流中心,使全省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随时随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每门精品课程的应用价值最大化。

(3)加强国内外交流,提升课程教学水平。除同国内的相关课程继续加强交流意外,还要增强与国外的交流。一方面各个高校应为教师创造机会,增强与国内外同类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打造双语网络课程,与国际接轨,提高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篇8

>> 基于ITIAS的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分析研究 基于部级精品课程水声学多媒体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道路建筑材料部级精品课程的实验教学建设 基于科研创新的《生态旅游》部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 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论部级精品课程《幼儿钢琴弹唱》的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 部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经验探讨 部级精品课程《中共共产党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打造职业特色鲜明的部级精品课程 “电路”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部级精品课程“草地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设计与摄制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设计与制作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拍摄与制作 探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摄制 浅谈精品课程的多机位教学录像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 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公平性解读 部级和省市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现状的研究 高校体育学类部级精品课程的现状及建设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基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互动关系的农远教育工程课堂案例分析[EB/OL].http:///html/51/853.htm.

[5]周秋怡.课堂视频分析工具支持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案例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4(2):96-97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堂教学观察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GJYJL12008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郇玉龙 男 山东烟台 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上一篇: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范文 下一篇: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