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范文

时间:2023-11-06 16:56:50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篇1

1.1农村条件差,报考涉农专业的人数少

中国广大农村普遍条件艰苦、环境差。农村学生上学念书的目的,不少学生是想“跳出农门、入城门”,不愿报考与农有关的职业院校。而城镇学生相对条件较好,又不想走出城市,去农村发展,更不愿报考农业职业院校,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更是如此。这就造成了农业职业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减少,而且招进来的学生也大部分是低分生,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1.2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官本位”等严重地影响了一些人的思想,看不起农村、瞧不起农民。一提到农村农民就认为是贫穷落后,脏乱差,不愿意和“农”字沾边与农民打交道,更不愿意报考农业职业院校。

1.3农牧业产业值低弱的影响

近几年来,工业与畜牧业产品值差继续扩大,畜牧业效益低,农村普遍存在畜牧业养殖成本增加、养殖市场风险大、农牧民负担过重等诸多现实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畜牧业养殖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涉农职业学校的招生,导致农家子女认为学农永无出头之日的错误认识。

1.4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

多年来,社会上一些人士甚至是教育界人士也认为:农牧业职业教育是末流教育,是低收入的教育。一些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至今不践行素质教育,仍然坚持应试教育,认为离开了分数就没有办法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更有甚者认为农业职业教育是弱化的教育。

1.5政策及经济体制的调整

经济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由经济决定,对于农业职业教育来说,这种影响更明显。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面临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专业劳动者和建设者,学校各类大中专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工作,全部端起了“铁饭碗”,成了国家的各级干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时间学历热开始流行,择优录取的办法只要能考取大中专院校,有学历就能有稳定的工作。尤其是农村藉的学生上中等职业学校更是其走出农村,融入城市,有稳定工作、稳定收入的主要捷径。之后国家政策不再包毕业分配完全由市场决定后,就业实行双向自由选择,农村藉的学生上中职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的这一主要捷径就不那么畅通了。加之,学生家长普遍对我国农业和农村情况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对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双向选择更不理解。所以,继续让子女上农业职业院校,毕业后回家务农就自然减少了读书求学的动力。

1.6高校扩招的影响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各类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普高热持续升温,多数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要孩子能上大学,家庭再困难也心甘情愿供养。所以,上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报考职业院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的学生不断减少。

1.7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明显的社会歧视

多年来,在调资、待遇等方面只注意了学历文凭,很少注意技术技能。结果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工人技术人员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干部与工人之间界限十分清楚,犹如一道鸿沟,再加上国企改革,大批工人下岗,使得社会上对工人和技术人员更是不能正确对待,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必然不愿意上农业职业技术院校。

1.8脱离实际的教学

农业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技艺型、操作型、应用型,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技能人才,生产一线熟练的技术工。其最大的特点是务实,和普通本科大学毕业生相比动手操作性强,技术熟练。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中职生普遍具有这些优点而很受基层欢迎。近年来,由于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师多数是出了大学门又入农业职业学校门,较少接触实际,加上一些职业院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差,教学方法只能是书本、黑板,仅仅是黑板上搞养殖,学校成了社会上最落后的地方。在新形势下,教师用的还是古老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种地、养殖不如农民,学生经过2~3年的学习,只能掌握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根本不能灵活运用于生产实践。所以,就业难,创业更难,影响了学校的招生。

2扭转招生滑坡的对策及措施

2.1努力加大政策教育的宣传力度

首先,各级教育部门,都要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招生工作视为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来抓,积极协助农业院校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做到户户皆知,人人明白。第二,要大力宣传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学历文凭和技术技能相比,后者的作用会更大,更重要。因为市场经济讲究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价值。而高学历者一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其中许多人往往缺少实际操作技能经验,有的还专业不对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会逐渐抛弃过去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将考察录用的重点条件放在人才可以为本单位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上。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出现高学历失业者增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高级工和技师奇缺的现象证明了只有高学历而没有技术照样失业。第三,农业职业院校要下大力气向广大考生和家长宣传我国及当地畜牧业生产形势、美好前景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宣传畜牧业的重要基础作用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发展态势。国家不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不断增强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三农”和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意识。第四,实事求是地宣传各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专业实绩,宣传毕业生在畜牧业战线上做出成绩的致富状元、科技示范户等。

2.2制定整体规划

农业职业院校要积极建议当地政府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宏观上加强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实行优惠政策,制定合理比例,规定最低指标,保证招生计划的层层落实。要根据初高中毕业生数量的多少,制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5年计划和10年规划,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初高中毕业生到职业院校接受教育,要使农村中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分期分批接受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保证在2018年以前每十户有一个初中生接受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要把此作为硬指标死任务,如抓义务教育一样规定为县、乡、村三级干部实绩考核的具体内容。

2.3改革招生办法

首先,凡志愿报考畜牧专业类的考生,不管分数高低,全部提挡录取。第二,优先对口招收“三校生”,即来自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第三,单独组织专门的对口考试,或者免试。第四,凡按当地政府规定应该上农业院校的初中毕业生保证完成计划外,还要扩大招生范围,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学历和文化基础的限制,只要愿意学习农牧类专业的,经过一定的考核,都可以到农业院校学习,入校后根据学生的志愿和实际情况,适合上哪一个专业就上哪一个专业。第五,招收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生,农闲时到校学习,农忙时回家务农。第六,大量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业余班等,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授课,以学会掌握技术技能和方便学生学习为宗旨。第七,统筹管理继续教育。建议各地政府把各行业、各单位的继续教育统一由当地人事部门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任何单位不得各自为政。第八,积极和当地驻军联系,建立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大量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第九,继续扩大和发展与各地大专院校的联合办学等模式。总之,通过改革招生办法切实做到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适应客观形势。即:①改变由过去的以教学为主转向教学和招生并重,特殊情况下还要以招生为重为主。招生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由过去的定期招生转向常年招生,由少数人招生转向全员招生。②由过去的以校内授课为主转向校内外并重,而且要大力发展校外办班,如各种培训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③由过去单一的初中生转向多元的应届生、往届生、初中生、高中生、“三校生”和农民生等模式。④由过去以全日制全脱产为主转向以函授、脱产、半脱产和业余并重,而且优先发展业余脱产、半脱产和函授。⑤由过去单一的中专教育为主转向联合办学、中专教育、成人教育、大专本科教育共同发展。⑥由过去单一的理论教学为主转向理论教学和技术服务并重,努力服务“三农”,教育农民,提高农民。⑦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大量的经济建设需要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⑧对教师的培养教育要由过去只注重学历转向学历和技术并重,而且以技术为主。⑨在培养方法上由过去只注重派送高一级院校,提高理论水平转向深入社会实践、技术服务、引进新技术,学习新技术。即走出去,送出去,到基层,到社会实践中学。⑩要由过去的书本、黑板转向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引进先进技术,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把农业职业院校办成既有初等农业职业教育,又有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还有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三合一”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2.4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农业职业院校招生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办法也不是单一的,必须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其中加强学校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增强自身吸引力,是保证招生良性循环的重中之重。如果农业职业院校有当地最好的师资队伍、最好的专业设置、最好的办学条件、最好的管理质量,培养的学生人人有一技之长,个个有用武之地,而且还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致富状元、科技示范户等就不愁没有生源。根据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首先要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在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的同时,大量增加有关林草业的教学内容。林和草是防止水土流失、扩大绿化面积的立足点,也是实现农林牧业大发展的根本。农业职业院校在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多讲关于植树造林、种草种花、封育管护和恢复植被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建设草籽基地,苗木基地和花卉基地的本领。加强森林,草场的管理养护,林草抚育,实行草场轮牧、围栏封山、适当禁牧,开展树种、花种、草籽加工等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其次,要结合当前畜牧业结构调整,加强舍饲养殖技术的教学。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围栏封山育林育草后,必须调整畜群结构,大力推行舍饲养殖。为此,畜牧专业一定要特别重视舍饲养殖技术的教学。对各种畜禽良种的推广引进,舍饲管护,草料加工贮存,畜产品加工贮存,草场、良种场、圈舍建设以及基地、养殖户、收购加工、销售服务等都要赋予全新的内容,实现畜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化舍饲和集约化经营转变。

2.5做好学生就业的思想工作

农业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回到农村去,立足家庭,服务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以,在学校里就要做好其思想工作,培养强烈的爱农意识,一辈子建设农村,献身农业、服务农民。培养他们创业能力,努力掌握各种技术技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国农村式的小企业主、小农场主、开办各式各样的小农场、小牧场、小养殖场、小加工厂、小商店、小书店等。这样他们毕业回到农村就如鱼得水,不愁没有出路、做不出成绩,农业职业院校的招生就一定会步入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

2.6改革用人和工资制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重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各行各业都要实行岗位证书制度。严格实行先教育培训,后上岗就业,要尽快培养各种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完善用人机制,实行技术人员岗位津贴,有些工种的技术工人工资可以高于同级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刻认识技术和科学同样重要,只有高技术和高科学的紧密结合才能尽快实现农牧业现代化。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篇2

农业类职业学校人才新农村建设

国务院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由此可见,广阔的农村市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增大,同时一些相关的专业人才向农业方向渗透。这充分地突出了农业类职业学校在培养农业类人才所发挥的作用,但也给农业类学校学生的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本文从农业类职业学校在培养农业类人才对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入手,谈谈农业类职业学校如何适应形势,保持自身的优势,定位好人才培养方向。

一、农业类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1.农业类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在五次会议上的讲话,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也充分说明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并到农村第一线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因此,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类职业学校义不容辞职的责任。

2.农业类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对农村政治文明和文化文明建设的起到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对广大农民朋友做好宣传工作,才能做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工作。这就要求农业类科技工作者,不仅在农业技术方面给予农民朋友的帮助,还可以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播党的最新理论和惠民政策以及相关法规作用,使农民的民主和法律意识增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也有助于带动农民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3.农业类人才的培养是农业类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类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要通过创业教育,让学校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才能使学校培养出的农业科技人才不仅为自身创造就业岗位,而且还能为其他人创造就业岗位,并在岗位上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和实现更多人就业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体现农业类职业学校的社会价值。

4.对农业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可以激发科技人员热爱农业事业的热情和探索农业科技的兴趣,使科技人员树立献身农业事业的远大志向。农业科技工作人员,要想成为祖国农业事业的栋梁之材,就必须对农业事业有着一颗挚爱的心。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对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真情实感,真正地把他们的心与农业紧紧地牵在一起,就要从求学阶段开始抓起,这就要求农业类职业学校要进行行这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懂得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科技在民展农业中的作用,让他们真心去热爱农业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事业中去。

5.农业类职业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可以使农业类科技人员走多模式的成才道路,让他们真正成为本行业的骨干。目前我国有一大批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科研技能的中老年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行业领导应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深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让他们能成长为一批多种类型的人才,结合农业行业的实际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地实培养,加快他们的成才进程,让他们成为本行业的领头人,青年科技人员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造,这样可省去成才路上的探索阶段,缩短成才时间,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充分地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二、农业类职业学校的现状

1.农业类职业学校多数学生怕吃苦、认为本行业待遇低等,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类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业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业类职业学校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2.教师的能力欠缺,培训机制不完善。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没有充分地了解,实践经验不足,不能把理论和实践完全地结合起来。同时学校没有建立教师培训机制,使得教师对外交流少,所以在知识结构和掌握新的技术标准方面都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也自然地跟不上社会发展。

3.生源质量有待提高。多年来,社会一直存在轻“农”观念,对农业类职业学校的涉农业专业不甚了解,认为就是种种花、种种树和养养小猪和小狗。正是因为这些来自社会的误解,一直成为农业类职业学校发展的主要障碍,直接影响到农业类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使得广大考生不愿意报考农业类职业学校,以至于农业类职业学校的生源综合素质与其他职业学校相比较相对较差。

4.就业指导意识不强。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事情,与自身没有关系。在这一问题上学校没有形成全员意识。如果在就业指导上指导层次不高,力度不深,针对性不强,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就业出路不了解,从而导致择业的信心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还有: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自身发展受到限制,择业时形成不愿服务农业、服务基层的思想;思想意识上不解放,歧视农业、歧视农民的思想仍然存在。

5.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和课程结构与内容陈旧。随着我国农业类专业教育事业日益发展,农业类职业学校教育观念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类职业学校所设专业与其他职业学校相关专业之间缺乏交流,造成农业类职业学校所设专业教育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缺乏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研究,缺乏知识背景的老师;农业类职业学校所设专业与相关对口单位之间缺乏交流合作,造成教育观念更不上形势、课程结构和内容满足不了当今农业的科技发展,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对农业类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建议

1.特色化办学是必然选择。而现阶段农业类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办学,直接面对各类职业学校的竞争,特色化办学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农业类职业学校必须要做到:一是调整专业结构。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就必须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培养适用型人才;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三是强化与用人单位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唯有借农业大力发展之势,强化培养农业类技术人才的特色,才能实现农业类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快速崛起。

2.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合理培训机制。农业职业学校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教育形式。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因此,农业职业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从基层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建立教师考核制度。通过定期考核,对于理论水平较高而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不强的不能适应农业类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进行定期的培训。

3.适应市场,为人才的培养,调整课程结构。1999年在韩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提出《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强调,职业技术教育需有一套“全球早期预警系统”及更具前瞻性的调查研究,以便对劳动市场和社会的变化早做准备。尤其是农业类职业学校应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和各种职业研究中心的工作,以便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不断变化的经济所需的知识、技术与职业能力方面,不落后于经济界的变化。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缩短基础课学时,增加专业课和专业课相关课程的课时量。并加强对学生实验环节的培养,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加大农业类职业学校专业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改善生源结构。农业类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把招生宣传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宣传中去。首先,要对面临的招生形势进行分析,制定有吸引力的招生优惠政策。其次,完善与中学长期、密切联系的网络。最后,要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宣传。鼓励和组织学生及其家长到学校实地参观,让他们在互动性的活动参与中增加对学校的了解。

在生源结构上,不要把眼光总放在本省、本市,可以扩大范围,把眼光投向外省外市。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让每位教师都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并有针对性,让每位学生了解本行业情况,同时要对农业行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每位学生摒弃旧的就业观,树立新的就业理念,强化市场理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困难与机遇的关系。同时让每位学生明白,自主创业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也是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的。树立信心,适应新的就业形势,跟上社会就业方式的变化。

综上所述,农业类职业学校应该要充分地考虑到本行业培养的教育属性,要统一与特色并重,积极融入社会。以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实践能力的磨砺,搞好对培养农业类人才教育的工作,多多培养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人才,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推动力量,充分发挥其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新鲜血液,让农业类职业学校培养出一大批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能带领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1-52.

[2]刘滨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哲学[J].中国园林,2008,(1):12-15.

[3]韦巧燕.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J].高教论坛,2006,(2).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篇3

关键词 :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

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一大批有较高道德水准、较高文化素质和较高经营水平的新型农民。其实现途径,一靠就地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实用人才,二靠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农村出现了“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尴尬局面,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支撑。在此背景下,如何让“孔雀不再东南飞”,鼓励吸纳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既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一、现状及需求

据了解,我国每10 万居民中的大学生数仅为478人,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还差1522人,是美国的8.08%,而且与未来发展需求相比明显偏低。其实质并不是大学生过剩,而是城乡分布严重失衡。

1.农村劳动力中大学生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成为人才的净输出地,农村急需的人才又“引不进、留不住”,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据统计,在浙江衢州市210.16万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3840人,仅占0.3%。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1137家,其中省级29家、市级57家,农民合作社现有大学生25名。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三分之一;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50%;生产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3.9%,从事种养的大学生比例则更低。

2.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新型农民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可谓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由于现有经营者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需要一大批热爱农村的有志青年大学生来承接新型农民的重担。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相当于给农民“换脑”、给农村“添智”,不仅可以给农民带来增收新途径,还带来新技术、新管理和新观念、新生活。农业大棚技术、产房设施、产品保鲜储运等有待于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大学生去开发创新,单靠农民出力流汗干不出品牌、鼓不起腰包。

3.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正逢其时

当前城镇就业形势严峻,农村人才缺乏,引导更多有志向、有知识、有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⑴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城镇就业压力,放大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衢州市接受非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生1 万余人,平均就业率仅55%左右。因此,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既可以让大学生解决好自身就业去向,在农村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带动大量劳动力就业,发挥农村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⑵有利于改变农村劳动力知识结构,充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目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明显,“80后农盲青年”不断增加,新农村建设面临后继乏人的窘状。衢州市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总数为55276人,仅占农业人口的2.6%。大专以上学历的2555人,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4.6%。因此,应鼓励扶持大学生到农村开创事业,引导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年成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骨干。

⑶有利于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鼓励扶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有利于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二、问题及成因

1.面子薄——社会观念滞后

在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影响下,农村知识青年走的都是通过读书“跳农门”而改变身份的道路,一批又一批农村学子一踏进大学校门,就意味着永远离开了养育他们的农村。对于跳出农门又回到农村创业,人们更是不理解。因此,大学生把就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和大单位,而广大农村、基层却普遍喊“渴”,形成就业上的“剪刀差”。

2.路子窄——创业前景堪忧

目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进机关。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名额有限,显然是僧多粥少。二是当村官。有政府财政支付工资,扶持政策已较为完善,但二三年后服务期满后多数人还将面临再次就业,大学生也较少愿意扎根农村开拓事业。三是去打工。主要是去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性服务组织(营销、信息服务、农机服务等)就业。虽说是最具潜力的领域,但吸纳大学生的“软硬件”尚不具备。四是做老板。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启动资金、行业人脉和社会资源等诸多因素,大学生自主创业困难重重,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

3.待遇低——投入产出不对等

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和基层就业,一个主要的因素在于农村就业工资偏低。据了解,在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月工资仅2500元左右。一个普通大学生上高中和大学的学杂费、生活费等读书费用至少需要8万元,相当于农村居民六七年的收入。

4.起步难——创业瓶颈制约多

一是创业资金难筹措。愿意到农村创业的被调查青年中,有76.9%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启动资金。其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积累少,融资渠道单一,缺少可抵押物和担保。获得创业贷款的机会少,缺乏政策性的信贷支持。二是政策效力未能充分发挥,目前尚未形成对创业青年的一条龙政策服务。三是信息和技术支持不足。

三、建议与对策

鼓励扶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是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要把鼓励扶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摆到当前“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在工作对象上,要重点抓回乡大学生、学农大学生两大群体。在工作重心上,要市场化就业和自主创业为主。在扶持政策上,要从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入手,着力破解当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遇到的瓶颈制约,加快构建服务体系。

1.加大舆论宣传,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开创事业

大力营造到农村去开创事业的良好氛围,帮助大学生走出认识误区,与其坚守在城市中消极无望地等待,不如到农村广阔的天地去闯一闯试一试。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其本身隐含了劝导大学生认同普通劳动者身份和适当降低就业的期望值[1]。在农村创业,成本相对较低,起点也更低一些,同时政府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非常支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越是农村,越是基层,越有广阔的天地和舞台”。只要在农村得到了好的发展,必有机会干出一番事业。

2.培育就业市场,拓宽农村吸纳大学生的空间

现阶段,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关键是挖掘农村吸纳大学生的空间,做好一产抓挖潜、二产抓发展、三产抓提升的文章,力求形成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以提供众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就业岗位。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做足精品农业文章。要建立农产品加工研发的孵化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农业研发机构,为农业高学历人才施展才能搭建平台。

3.强化政策扶持,遵循市场规律办事作为人力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也应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尊重就业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同时,针对市场机制可能出现的不足和失灵,着重在舆论导向、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⑴引导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职。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都有必要的办公场所、生活设施,能让大学生施展才华。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经县市区农办核准,由市农办统一组织向全社会按照专业对口、岗位定向招聘录用的大学生,其年薪不低于4万元,由市、区财政分别承担20%,可连续享受三年。录用的大学生一律参加社会保险,其中单位承担的部分由合作社承担。

⑵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招聘大学生。对从事种植养殖的农业龙头企业(园区),每聘用一名大学生,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财政按每月500元标准补助给大学生,并给予企业(园区)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4000元,可连续享受三年,对地处农村特别是偏远乡镇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每聘用一名大学生,可给予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4000元。

⑶支持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设立“大学生农村创业扶持专项基金”,以政府担保或贴息的方式,专门用于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推行“一元钱工商注册”等激励机制,支持帮助青年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有利政策和条件,自主择业、大胆创业。

4.加强培训引导,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一是开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辅导。开设创业政策培训,帮助大学生熟悉有关政策法规,学会运用政策开展创业。通过举办创业大讲坛、大学生创业讲座等,重点引导已掌握一定技能、积累一定资金的返乡大学生在家乡创业。二是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按照“财政扶持企业、贴一点,企业吸引人才、出一点,青年自谋发展、承担一点”的思路,为大学生见习期间提供保险和必要的生活补助,为青年就业创业积累实训经验。

5.搭建信息平台,加大配套政策服务力度

把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内容纳入实用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和农村人力资源网,帮助大学生找政策、找技术、找市场、找工作、找培训,帮助农业企业找人才。人力社保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在人事档案挂靠、职称评定、子女就学、医疗养老等方面给予城镇职工同等待遇。调整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给大学生就业带来障碍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要深化户籍和人事制度改革,消除户籍所带来的“特权”色彩,放宽对大学毕业生的户籍限制[2]。

6.畅通进出渠道,让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有前途”

到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就业,到农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同样应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普照”。对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3年以上的大学生,可以技术入股或资金入股,享受社员待遇,且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时,享受村官政策,其中对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大学生,可采取定向招聘的方式充实到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对帮助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作出贡献的个人,在评选劳动模范、创业新星等政治荣誉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1]邹云龙,曹杨.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7):1- 82.

[2]刘佳.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88):14-245.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篇4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 当前,高职涉农专业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功利性强,矛盾性出,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与涉农职业要求相距甚远。高职学生正处在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有必要加强农业职业价值观培育,使其正确地认知现代农业职业价值、转变观念、化解内心矛盾、激发理想,这不仅是涉农职业对高职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

[

关键词] 涉农专业;职业教育;农业职业价值观;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37?02

一、前言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人才培养作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关键力量,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新要素”。作为以培养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涉农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涉农职业技术技能,保证“用得上”,更需要对农业具有深厚的感情,甘愿服务于现代农业,既能“下得去”,也能“留得住”。而“下得去”和“留得住”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农业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和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表现,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信念和态度,是主体对各种职业的认知、情感与选择。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也决定着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农业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职业价值观在涉农职业认知上的反映,是指能够准确地把握和认知与现代农业相关职业的特点,养成对其的认同与期望,达成对其的自主选择,以其作为职业发展目标,并内化在个体内心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价值取向,是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国家价值的综合体。

随着时代的变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不断发生变化。当前,高职涉农专业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功利性强,矛盾突出,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与农业职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相距甚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高职涉农专业学生进行农业职业价值观的培育。

二、农业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涉农职业对高职人才的现实要求

从我国国情来看,虽然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具有多元价值与公益性等属性,近些年来也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是艰苦行业,弱质产业。一方面,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人才无限渴求。另一方面,在新的就业体制下,艰苦职业环境的现实又无法对高素质人才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导致花大成本培养的涉农专业人才流向其他行业,制缚着产业发展。因此,当前涉农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在专业技能,更要求能树立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想抱负,具有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的毅力和勇气,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与农民同甘共苦的思想准备[1]。所以,高职涉农专业必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将大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的培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现代农业。

(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2005 年)中第8 条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有利于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理解、判断和分析事物及发表意见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能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受教育者不只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财富的源泉,而且要成为发展的中心和终极目标[2]。”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全面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职业人的教育[3]。因此,无论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性质和目的,还是实现方式与评价手段,职业价值观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指向之一。可以说,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一直都是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缺少了职业价值观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职业教育[4]。

(三)是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学习期间是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具有不稳定与开放性,因缺乏足够的经验与阅历,难以在面对社会现实的纷繁复杂与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性的选择。现实生活中,他们在考虑、选择未来工作与职业时日趋现实。这种现实主义倾向对他们学习、工作的态度和成效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高职涉农专业学生,他们大部分在报考、选择专业时或是因为盲目,或是因为分数过低等迫不得已的原因,专业认同度一般比较低。即使其中怀着一腔报效农业理想而选择的部分学生,也会在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将来就业现实的挤压下,难以把握住正确的方向,理想慢慢磨灭,对专业的兴趣与信心也逐渐消退。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专业学习和将来工作态度,使丧失自信,迷失方向,缺乏斗志。

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主性的绝大部分维度与职业价值观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一方面,人的行为受到其自身价值观的调节与支配,学生的职业价值成为其在校专业学习与将来工作的主要动因;另一方面,学生在校专业学习与将来工作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与获得期望的职业价值。因此,实施培育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帮助、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涉农职业,理解现代农业独特的职业魅力,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为其提高精神动力,激发职业情感,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最终使其能自觉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与将来的工作中去,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实现职业价值目标的努力中,更加严格地规范自我,从而无形中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养成,达到自我完善。同时,培育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观和生活观,能较理性地、清醒地看待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

(四)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必然选择

近年来,一方面在某些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工作难求;另一方面,在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一些艰苦行业,却面临着大学生难觅,人才匮乏的状况。造成这种“就业与招工两难”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过于片面,过于看重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等职业的“外在因素”与“保健因素”。坚守“宁在北京没张床,也不愿在其他地方有间房”、“在大城市讨饭也比回农村强”等择业观的大学生相当普遍。不愿下基层,不愿去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从而人为地缩小就业范围。进行农业职业价值观的培育,使高职涉农专业学生从内心深处欣赏、喜欢自己的职业,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他们到能更好地发挥个人专长、发展人生事业,到社会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去贡献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仅能更好地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每位学生的社会价值。

三、结语

高职学生正处在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虽然其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受社会、经济、文化、家庭等多因素的影响,但关键还在于学校的正确培育。当前,对高职涉农专业学生进行农业职业价值观培育,使其正确地认知现代农业职业价值、转变观念、化解内心矛盾、激发理想,不仅是对学生的自我成长,还是对我国现化农业的发展都显得十分必要。

个体价值观念一般都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的形成发展过程。因此,学生涉农职业价值观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与其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才能取得更明显的教育实效。因此,农业职业价值观的培育,可以在构建以“知”“情”“意”“行”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基础上,通过唤醒学生尊严感,激发成就动机,设计以专业课程为主导的价值观综合教育体系,强化专业认知教育、农业职业体验教育、农业职业身份与价值认同教育等手段,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来引导、培育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以保证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既能“用得上”,也能“下得去”,更能“留得住”。

参考文献:

[1] 陈学忠.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化研究— — 以农产品经纪与专业为例[J]. 职教论坛,2013(03):63-67.

[2] 余祖光,张俊茹.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新范式[C].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24-26.

[3] 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4] 范守忠.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8.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篇5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世纪50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二)经济学是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及其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更是如此。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在论述经济情况的专门著作均含有大量的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即使在一般新闻传媒对经济情况的报道中,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也会经常出现。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部分一农业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而单独存在。要想学好农业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不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就不可能在农业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的学科和课程,如: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货币银行学、有价证券分析等等。即使以技术型比较独特的学科和课程而论,它也不能脱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在会计学中,初等的会计学可以与经济学无关,但是在高层次的会计著作中,技术分析仍然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没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根本无法学习更高层次的会计学知识;即使最基本的财务管理,都很难学懂,直至真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了给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和课程的学习、研究铺设道路,以及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所占的位置,也必须学习经济学,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跨越。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21世纪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问题,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针对农业经济管理知识更新和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尤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即应用型、通用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的人才需求动向。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及时调整为: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通用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实践教育与教学中,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类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教学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这也是这一专业总体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的学生要想真正成为专业目标所培养的人才,无疑学好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理论是最重要的。而实际上,由于经济学的难教,学生难懂,造成在某些农业类院校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较差。学不好经济学,也就很难学好其他相关的经济学课程,在实践中也就谈不上运用经济学知识去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实现不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加强经济学学习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就业;三农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35-02

1 三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农村人口数量为73742万人,不管是扩大内需还是增加就业,农村的广阔天地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2008年2月21日,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普查数据公报中,全国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仅占0.2%,是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真的不需要高学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吗?

1.1 乡镇企业需要各种专业的人才

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村产业链条化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作为农村、农业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窗口,乡镇企业的做大做强,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拥有现代经济贸易知识的专业人才。

1.2 农村综合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94万人。平均占全国农业从业人口的0.003%,平均每371人1名农业技术人员,如果能够达到每200从业人员中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即比例达到0.005%,则会新增80.37万人的就业机会。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其中去,除了能够壮大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之外,还能给农村带去更多新的知识和技术,加快农村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

1.3 农村制度建设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

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接受高等教育,懂经济、会管理、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带头。特别是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一些新的管理思想、理念的注入,更能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全国目前有68万个行政村,按照每个行政村2名大学生村官的配置,广大农村就可给大学毕业生提供136万个就业的机会。

1.4 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需要懂经济、法律、外语的人才

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制度完善了,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走向国际,普遍开展国际合作和竞争,这时就需要大量的精通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外语的人才。

1.5 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

农村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全科医师紧缺,农民文化生活单一、设施不健全,农村的教育也刚刚起步,很多地方的连学校都是空白。这些无疑又是一个增加就业的良好机会。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的进一步发展,对具有相应方面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亟迫的。对具有这些方面专长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施展自己才华,实现人生目标的绝好舞台。

1.6 大学生农村创业前途光明

农业以及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的兴起,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充足的创业机会。种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服务产业的开发,农业机械、消费品市场,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等等。可以说随着三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形成一个绝大的充满商机的消费市场,这自然也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业平台。

2 面对到农村就业的机会,毕业生心态的调整

三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先进思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加入,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真正能够做到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在农村开辟一片天空。如今的大学生,需要克服一下心理上的障碍。

2.1 城市本位意识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认为只有在城市发展才算是有出息,只有摆脱农村,走出黑土地才算是成功。特别是很多农村学生,他们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农村走向城市。“宁肯要城市的一张床,不要农村的一座房”的观念很深。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如果人人都摆脱农村走向城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强有力的根据,那么在漂亮的大厦也是会倾倒的。作为大学生,更该及时调整自己的错误意识,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未来,毕业后积极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2.2 逃避的心态

近几年,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毕业生没有积极地去面对竞争,而是选择逃避。

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变得更强大,掌握知识只是我们生存的工具和力量,而不是仅仅为了一纸文凭让自己苟且地在城市里活着。当就业的压力来临的时候,要勇敢地面对,坚强地去迎接挑战,利用自己对知识能量的储备来创造机会,赢得人生的辉煌。

2.3 农村不如城市,喜欢享受而不能吃苦

很大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城市而不去农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不如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好,有漂亮的商店,便利的道路和花花绿绿的世界。而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卫生条件跟不上,交通不便利等等。但是正是因为目前城乡的差距比较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央才决定加大农村发展力度,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同步发展。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摒弃舍不得吃苦的心态,投入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去。正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有差距才需要大批大学生人才去建设,去发展。没有好的条件和资源,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好的条件、发掘新的资源出来,而不是选择无数人去挣强已经很有限的现成的资源。真正的人才善于创造,没有创造便没有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而创造和垦荒势必要付出多处常人及倍的艰辛和努力。

3 实现毕业生到农村去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3.1 学校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来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从错误的就业误区中走出来,向大学生做好中央对农村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积极倡导广大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到农村,到三农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广泛开展就业指导课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开展,注意发现大学生心理上的不良苗头,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但不管就业形势如何,学生们都要避免产生恐慌心理,不知所措和焦虑不安都无益于成功求职。还是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争取各种机会。要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勇敢面对,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彻底抛弃对农村的偏见,抛弃不能吃苦的心态,让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和迎接人生的机遇和挑战。

3.2 政府要为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三农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才能和激情的平台。

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挫折承受能力不强之外,主要还有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政府收费项目多,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等问题。那么针对对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政府应该有有效的长期的激励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3.3 社会舆论要为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城市情结”的产生,很大一方面是社会舆论造成的。那么在新时期新的环境下,正确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对顺利、快速实现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实现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媒体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树立三农经济发展成功典型并广泛宣传的同时,真实向社会反映农村发展的政策和需求,努力改变社会对农村的不正确认识。对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支持,使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篇7

一、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存在很多问题。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1.农村部分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由于培训机会少,在职教育又不能注重实效,许多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和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教学长期处于简单机械的重复状态。农村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逐年退化倾向,而且得不到及时提高。

2.由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选择农村就业的人数比例较少,加上农村学校中的优秀骨干教师大多被调选入城市中,致使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低,而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和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影响,农村教师进修学习以及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这对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无疑又是一大阻碍。农村学校一些科目(如外语、音乐、美术、计算机、体育等),由于缺少专业的教师,一位教师往往身兼数职,俨然成了全能型教师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3.教师的专业意识不强,教育评价影响专业发展的方向。

4.对农村教育而言,新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发达地区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这就给农村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对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巨大挑战。

5.个别教师由于受农村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懒散懈怠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不思进取,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教学技能,不能一心扑在教学实践中,甚至有部分教师有“跳槽”的现象。

6.部分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教学理念陈旧,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重视不够,不能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引领到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缺乏对教学管理的创新思维和新课程实施的创新精神。

以上问题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和个体的良性发展。

二、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

1.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学校管理者应规划学校教师发展目标,要倡导宽松的环境。教师们在专业方面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要营造农村教师群体积极向上争创一流的学习氛围、研究氛围和发展氛围,促使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得以不断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机制不断趋于成熟。

2.教师要制定个人专业化发展计划。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教师自身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循序渐进地设计自我发展的方向以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3.营造农村小学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农村小学要给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让教师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创设更多的机会,要让教师能够走出去,长见识,使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将此看成是自己继续发展提升的需要,并且从中达到一种职业的满足感、幸福感。

4.切实改进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个新说法,是注重教师积极参与的自主性评价,也是不断促进农村教师积极进取的激励性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因此,就要注重农村教师内部动机来评价和激励教师的教学行为,构建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教师评价模式。就要设计评价内容,扩大评价领域,建立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技能、教育科技能力、敬业精神、情感态度、教育教学特殊能力以及人格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多元评价模式。

5.交流互动式校本培训要常抓不懈。校本培训是帮助教师继续培训和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它立足于教师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校本培训中,制订培训计划,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既要重视培训模式的形成,又要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育境界进行引导。要鼓励教师用心教学、用心研究,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理论转化为方法。综上所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面向未来、效益无限增长的工作。农村教师专业化意味着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也体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视,对农村教师职业的关心和呵护。我们坚信未来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一定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一定能满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广大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加强农村教育的需要,广大农村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充电,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篇8

关键词:农科;大学生;专业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312-0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地位,就像大厦的地基,基础不扎实,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就不稳定,难以有长远的发展。农业不强大起来,国民经济也难以壮大。农科类的大学生就是中国未来的顶梁柱,他们的成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而现今农科类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

一、农科类大学生的专业思想状况

大学新生对专业不满意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在高中阶段“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大学里面的专业了解甚少,对于本专业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以及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怎样,都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受到高考分数的限制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很大一部分新生没能进入理想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根据《北京晨报》的报道:北京市教科院在本世纪初进行的一项面向全国高校的调查显示。42.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65.5%的学生表示将另有选择[1]。

而目前农科院系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在很多农业院校,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不来学校报到;入学后很多学生经常想着转专业;很多新生不知道农科类专业为何物;无心向学,学习不积极;不少农科学生及其家长都认为农科类的学习和就业就是下田耕地,农活都是体力活,认为农科类专业没有出路,就业困难;农科类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认为很丢人、没面子;有的学生说:“只要不学农学专业,其他任何专业都行”;许多农科学生感觉自己学农“低人一等”,不敢跟亲戚朋友直说自己的专业名称,失落感和自卑感较强。这一切都是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具体表现。

二、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大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往往导致不愿意去了解本专业,不热爱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成绩随之下降,而学习成绩的下降又归咎于专业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不会对专业产生兴趣,也不愿意了解专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使如此,学校仍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来实施教育目标。长远来看,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农业人才缺乏和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大学的教育方式与中学不同,中学教育就像拉紧了的橡皮筋,而大学的学习主要是靠学生的自觉能力,学生没有了老师、家长的拉扯突然失去外力,会觉得茫然,没有方向感。因此学生对大学教育有所不适应,加上不了解专业,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学习自然就好不了。这就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2]。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一)农科类大学生的来源

目前,我国很多农业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这并不全是学生对农科学习的热烈需求,而是国家的高校扩招政策引起的结果。大多数农业院校里面的专业设置又不仅仅是农科类,还有文科类、工科类等,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农科类的学生当初报志愿的时候并没有报农科类专业,而是由其他类专业调剂过来的。根据2010年至2012年我校农学院的新生入学数据显示:2010级招生127人,其中有9名(7.1%)学生没来报到;2011级招生128人,16人(12.5%)未报到;2012级招生118人,8人(6.8%)未报到,1人还未入学就已转专业。通过与这些未报到同学的联系,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是对专业没兴趣或没信心而宁愿选择复读。2011级农学专业新生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比例为40%,植物保护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比例不到20%。2012级新生中,这两个比例分别为46.7%和13.8%。

农科类专业新生多数来自农村,农村来源的学生比例高于其他专业。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也相对较弱,导致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素质发展不全面,尤其是在外语、计算机和文艺表演方面,基础相对差一些。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农科类专业学生中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高于其他非农专业。很多学生由于家庭困难和高昂的学费而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到校后千方百计想减轻家庭负担。日常表现为: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有多份兼职,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同时,部分偏远农村的同学因为在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的诸多差异,也使得他们不能迅速适应新的环境。而城市生源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干活,怕苦怕累,考虑到将来毕业后可能干农活又脏又累就容易产生负面思想。

(二)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不理解

农科类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是不高的,一般是通过电视、杂志、报纸等新闻媒体或者从家长、教师、高年级同学那里了解到一些方面,而这种了解是非常片面的,有的甚至是只言片语。比如:“农业机械化=修理拖拉机”,“农学就是种地”等等[2]。由于当今社会的经济结构对人才的要求,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报道的多为经济方面的新闻资讯,而农业方面的资讯相对少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或很少了解到当前我国的农业形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树立正确的“农”字观念。很多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都对“农”字有偏见,认为“农”字头不好听。在这种舆论压力下,农科类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一般来说,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难以发生感情,更不会轻易地去喜欢它。所以,一部分学生由于不喜欢本专业而不努力学习,甚至厌学;一部分学生为了期末考试能及格,将来能顺利毕业而不得不学,抱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得过且过,他们没有目标,对将来的打算随时会发生变化,这直接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差,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

(三)农科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上一篇:小学辅导经验范文 下一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