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高级教程范文

时间:2023-11-03 17:35:46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1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基地;课程建设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不是具体的一门或一类教学课程,也不是某一类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教学体系,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做好课程思政必须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指引下做好顶层设计,探讨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和实施步骤。

1筑牢课堂阵地,推动理论创新融入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为坚持“立德树人、德才兼修”,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观,提升学生岗位核心技能的水平和综合素养,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程建设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1.1寓课程思政于课程标准的建设中,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

始终树立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的航标与准绳,舍此难有优质的教学质量可言的理念[2-3]。2017年根据教育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分委会组织高等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调研工作的机遇,集全国11个省市21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专家、行(企)业专家的集体智慧,历时3个多月对国内25个省市89所医院(三级医院47所、二级医院27所、一级医院15所)及19所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业岗位转型升级趋势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新需求及学校教育的专业现状进行广泛调研[4],共获得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放射、磁共振、核医学、超声检查技术四大核心岗位学生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8大项561个小项数据,研究结论提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总体需求及其变化中,优秀的专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诚信、心理素质、服务态度、人际沟通等职业素质已上升为第一评价要素。同时结合此次新冠肺炎防疫中钟南山院士、陈薇院士及无数逆行而上的医务人员、普通群众的先进事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标准建设中。将“立德树人、德技兼修”的理念及不同的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标准建设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质量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2以教材建设为抓手

深刻理解“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础资源,也是反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要求载体”的内涵。坚持行业专家主导、院校合作的教材开发机制,目前主编的《超声诊断学》《超声检查技术》《超声设备及检查技术》教材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双方合作确保教材编写切实反映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对接临床操作流程,符合医院用人需求[5]。坚持贴近岗位、服务学生、引领学习、强化思政的教材编写原则,将《中国超声诊断60周年历史回顾》《海上影像百年辉煌》《医学与人文交响曲》等专著及思政教材中行业专家服务祖国、献身医学事业的优秀事迹与呼唤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医者精神融于教材内容中,强化教材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坚持课程标准引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指导的内容取舍标准,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调研工作中获得的材料充分融入教材编写内容中,很好地体现了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的岗位任职特征。

1.3以思政教学案例为载体

课程思政注重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将上海健康医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武近百篇比赛资料的案例融入专业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成绩评定中,使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素质教育、理想信念、人文关怀等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强化课堂育人功能。

1.4以创新教学方法为突破,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虚拟仿真全覆盖。推广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互动讨论教学,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暑期社会下乡送医送教、防病健康教育宣讲贯通;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小橘子”品牌活动贯通;与学生党建工作贯通,发现培养优秀大学生,以“三贯通”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录制完成一批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微课视频,使学生能更好地拓展思维、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其参与兴趣,多维度营造良好的大思政课堂。

2弘扬中国精神,构建思政教学基地资源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强调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的基础上,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创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想引领和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构建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大思政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2.1以“立德树人、行医育德”为主要标准,遴选实践教学基地(见图1)

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该院超声医学科终身教授周永昌主任是中国超声医学诊断奠基人、中国超声医学教育家、中国超声名医大师。一代代六院超声人始终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立德树人、行医育德”,为超声医学人才培养及全国超声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学生在那里学习掌握规范的超声检查操作方法和流程,提升岗位胜任力,同时在基地的工作中接受价值观的教育,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服务患者的工作担当。

2.2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才兼修”育人的主要目的,进一步挖掘职业精神的内涵,并内化成为学生的医学素养

学校教师与六院超声科医师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共同开发思政案例、制订课程思政实践评价标准,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培养医技工匠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心中有患者、岗位有奉献、操作有标准”的医者,将“立德树人、德才兼修”的育人观根植于心,践行于行。

3抓好理论武装,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增强专业教师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推动专业课教师自觉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为切入点,开展“教、研、评、学、导”的师资培养,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新教师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培训,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增强师资队伍育人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1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开展“以老带新”系列活动,从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备课等多方面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培养青年教师既要把课备好,把专业知识讲清楚、讲明白,也要认识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是育人过程,不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养德修身,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3.2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通过劳模采访、基地实践与调研、社会志愿者服务、院校集体备课、教师试讲、示范授课等方式,探讨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立足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建设示范课程,从育人维度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发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示范课程的引领,指导其他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

3.3强调学习教育

为实现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增强思想认同,使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正领悟到国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强调理论武装,教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相关文件的学习,明确课程思政融入素质教育、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4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4.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办公室,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并开展各项管理及监督工作。

4.2完善教师评价及管理制度

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6]。评价原则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质量,将育人置于首位。评价方式采用校院两级评价,重视同行评价及学生评价。评价制度围绕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开展,学院制定课程思政制度,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等。

4.3建立实践基地制度保障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及制度保障条例,实行基地主任负责制,直接负责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医院临床见习、实习及专题讲座等,例如宣讲中国超声医学诊断奠基人周永昌教授行医立德70年,一生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勉励继承周永昌教授“一要爱病人、二要有技术”的人生信念,做一个对超声医学事业发展有用的人。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4.4建立报道推介制度

强化价值引导,专人负责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特别报道,加强微信平台、学院网站等宣传阵地的建设。

5探索评价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最终要落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上。课程育人是系统性活动,本研究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教师队伍、育人阵地、学生评估和保障措施的“五层次”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队伍建设等13个方面,构建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专业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详见表1。

6结语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2

关键词:进修医生;管理;培训;心脏超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是国内综合医院中最大的儿童心血管中心,是我国唯一一家实行小儿心血管疾病内、外科医疗管理一体化专科模式的心脏中心,也是北京市胎儿心脏超声产前诊断中心,中心由小儿外科、小儿内科、小儿重症监护、超声心动图室及心电图室组成。其中,超声心动图室每年培养长期及短期的进修医师约40人,由于进修医生进修时间不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给进修医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但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套实用性强和见效快的进修医生管理与培训方法,现总结如下。

1 加强岗前培训教育

近几年,随着小儿心脏中心在国内外影响的不断扩大,每年慕名来中心进修医师不断增加。为了使进修医生尽快了解我院的规章制度,熟悉中心超声心动图室的工作流程,在院里组织进修人员统一岗前培训教育结束后,中心超声心动图室的进修医生管理人员会对进修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包括中心的管理制度、劳动纪律、岗位职责、安全条例等,此外还针对中心的工作特点进行工作流程和大型仪器使用规范等的培训,岗前培训结束后,将参加由超声心动图室组织的考核,以了解每一位进修医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1]。

2 了解进修医生特点

小儿及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与超声医生的经验、资格、考虑畸形的类型和仪器的质量有关,在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医院的小儿及胎儿超声诊断水平差距很大。目前,由于我国儿科医生面对高医疗风险、高负荷工作和与之不相适应的劳动报酬等原因,加之自1999年开始中国内地部分医学院校陆续撤销了儿科学专业,致使近年来儿科医生数量增加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且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小儿心血管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稀有学科,在国内专门从事小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医生非常少,造成了小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医生的培养严重滞后于临床的发展;同时随着胎儿产前超声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成为了各级医院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生均是各级医院超声诊断科的医生,绝大多数医生并无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及临床知识,致使诊断信心不足,而且对检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常难以做出准确诊断,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床的过度引产。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各级医院均加强了小儿及胎儿超声心动图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医院的进修医生管理制度,小儿心脏中心只接收临床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在二级甲等医院以上医疗单位从事超声专业满3年以上的进修医生,但进修医生总体表现出胎儿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专业基础薄弱、相关小儿心血管专业知识零散、匮乏、陈旧及操作能力差等特点,这些均给进修医生培训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 开展系列专题讲座

小儿心血管专业是一门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在学科范畴上属于儿科学、心脏内科学和心脏外科学的专业交叉,在学科基础上依靠心脏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学的专业汇集,在学科发展上需要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重症医学等的专业支持[2],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小儿心脏超声检查医生,需要具备多专业的基础及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超声医学知识。为了使进修医生在进修期间对先天性心脏病有全面的了解,进修医生管理人员组织安排超声带教教师及科内超声专家开展了一系列的胎儿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专题讲座,在每个专题具体内容的安排上重视心脏解剖、先天性心脏病分类、转归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临床表现的有机结合,使进修医生对小儿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操作技巧及诊断思维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同时组织进修医生参加我中心1次/w的教学活动,进行渐进的、规范化的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普及及讲座,使进修医生对小儿外科手术方式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演变过程及转归有所了解,帮助进修医生构建完整的先天性心脏病知识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并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3]。

4 安排科内轮转

目前,小儿心脏中心超声心动图室分为门诊和住院部两个部分,门诊超声心动图室主要负责门诊患者的小儿及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住院部的超声心动图室主要负责住院患者的术前诊断、术后复查、床旁及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工作,此外还负责特需门诊小儿及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工作。为了提高进修医生的学习效果,避免进修医生过度拥挤在一个诊室学习的现象,针对超声心动图室的工作特点,在充分考虑进修医生的个人意愿及进修目标的基础上,将进修人员划分为门诊和住院部两个小组进行轮转,并对有特殊学习要求的进修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时间安排,使每个进修医师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量多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疾病的超声诊断及操作技巧。

5 鼓励参加学术会议及学习班

小儿心脏中心每年会组织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继续教育学习班,包括小儿内科、小儿外科、胎儿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学习班及胎儿筛查技术培训班,我们鼓励进修医生积极参加我中心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同时,北京地区每年都会举办若干场国际、国内和地区的小儿及胎儿超声心动图会议,这些会议云集了国内外的超声知名专家,我们支持大家在业余时间去参加会议,以了解小儿心血管专业的内外科及超声心动图最新发展动态,并开拓眼界和思路。

6 结业考核

为了督促进修医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果,在进修结束时我们会对进修医生进行结业考核[4]。由专人参考《超声医学》、《小儿心脏病学》、《小儿心脏内科学》等专业书籍建立考评题库,内容涵盖常见小儿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所涉及的超声专业知识,同时兼顾相关基础知识及临床相关知识,如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小儿内科学及小儿外科学等。进修结束前一周组织进修医生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基层及县市级医院常见的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常见超声漏诊及误诊分析,其中基础理论占30%,专业理论占70%,总分100分,60分以上为考评合格。

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进修医生的管理及培训是小儿心脏中心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多年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我们逐步在工作中探索并总结了上述这套行之有效的进修医生管理方法,也希望这套培训及管理方法对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小楠,鲍向红,李晓康. 提高临床进修医生教学质量[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1):30-31.

[2]崇梅. 小儿心血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医药, 2013,17(8):1450-1452.

[3]何年安.浅谈多方法综合运用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J]. 安徽医药,2011,15(12):1627-1628.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3

摘要:本文分析了超声影像学教学的特点与现状,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超声教学系统的特点;提出采用工程学的理念进行构建,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将系统设计分为超声室三维漫游、超声仪器虚拟操作、虚拟人体超声检查、超声虚拟病人库、在线考核及超声资源库等功能模块,阐述了系统构建的意义。

关键词:超声影像学;虚拟现实;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94-03

一、现状

超声诊断作为三大医学影像技术之一,在临床诊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超声影像学教学中,由于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涵盖范围广,知识点涉及物理学、声学、数学、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公式繁杂且相互交叉,教师授课难度较大,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超声诊断疾病时强调实时、连续、多切面、多角度、多模式、多参数动态观察病变的特征,而目前超声影像学的教学模式仍是基于书本式的教学模式,内容抽象、形式单调,虽然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幻灯片,里面包含一些典型的疾病影像图片,但学生课后的学习主要还是通过书本上的文字进行学习的,针对超声教学内容的考试,也还是主要依赖的是文字内容的考试。因此,如何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是目前超声影像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逐步完善,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深入,引起医学教育的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1]。在超声影像学的教学改革中,国内外T多影像专业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将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超声影像学的教学中,成功研发出一些超声多媒体教学软件,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大部分超声教学软件是局限在局域网内,甚至于单机版,功能较为单一,而且,目前国内外在超声教学系统的研发中尚没有加入超声仿真操作部分,即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使实验者可像在真实环境中一样进行各系统超声检查,所以,构建一个网络化的虚拟超声影像学教学系统很有必要。

二、系统设计

1.系统架构。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医学专业虚拟仿真学习软件,系统研究思路是结合所涉及的医学专业特点,采用软件工程的理念进行构建,首先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功能定位与结构模块,再进行详细设计与开发。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系统是网络化学习平台,可用于超声影像学的虚拟自主学习与教学,系统的总体架构采用服务器/客户机模式,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库及其相关资源,进行授权认证、数据管理,客户机通过网络及其通讯协议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和各模块功能显示。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系统既可以在校园网上独立运行,又可以与学校E-Learning平台整合,融入课程学习,并且可以在校外公共网络上通过合法认证后,登录学习(图1)。

2.开发平台。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系统中涉及大量三维场景、三维模型,并需要在三维环境中,进行角色控制、三维交互,依据需求选择Unity3D游戏开发引擎作为三维模块的开发工具。Unity3D降低了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开发效率,是目前最受热捧的游戏开发引擎之一,近来被广泛应用于虚拟平台开发中[2]。Unity3D能够导入3dMax中的场景、模型、贴图、动画等资源,与3dMax实现完美融合。Unity3D拥有可视直观的游戏编辑环境,支持JavaScript、C#等脚本语言,Unity3D降低了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开发效率,配合图文、音视频及动画可实现较强的三维体验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系统中非三维模块主要采用平台进行整合开发,系统开发从需求分析到详细设计,再到功能分解、接口定义,再到功能开发;在虚拟实验的设计时先制定稿本流程,再制作相关3D模型,制作分步动画,再到程序编写;再系统整合测试运行,之后根据反馈再对系统进行微调,最后运行。

3.模块设计。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系统从自主学习理论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系统构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系统将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兴趣、迫切需求的知识面进行提取梳理,并以此进行系统的模块划分,同时配套拓展相关临床学习资源,以满足更高要求学生的学习需求,系统包含超声室三维漫游、超声仪器虚拟操作、虚拟人体超声检查、超声虚拟病人库、在线考核及超声资源库等模块(图2)。

超声室三维漫游模块是按照医院超声科的真实布局,进行数字化的三维超声室场景构建,热区设置,三维交互程序设计。本系统构建的三维场景包含超声预约登记台、候诊大厅、超声检查室、诊室外等候区(室外走廊)、医生办公室等,每个场景均参考医院真实工作环境布置。三维漫游模块可以让学生在三维空间里,熟悉科室结构分布,功能分区。每个场景中所需传授的知识点,通过构建热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漫游式学习。三维漫游模块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实习前,提前熟悉医院超声科真实环境、了解工作设备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情况,在传授相关知识同时,也满足学生的早接触临床实习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维漫游模块亦可服务于患者,患者在进行三维空间漫游时,通过三维空间的热区,了解超声诊断的就诊流程、注意事项,解除了患者的就诊困扰。

超声仪器虚拟操作模块通过构建超声仪器的三维模型,设计交互式的虚拟操作程序,虚拟使用超声仪。该模块用于虚拟训练超声仪器的模拟参数变化、规范标准的超声图像获取、测量、分析等方面的操作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处理。解决实践教学中,学生多而超声仪器资源相对不足,学生难以满足操作训练需求的问题,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场所、设备等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反复练习。

虚拟人体超声检查模块通过三维人体进行模拟检查,当检测探头移动到人体相关检查部位时,检查仪器屏幕即显示该部位的检查结果,并可分析检查结果。系统的虚拟人体超声检查包含产科、妇科、肝胆胰脾、肾输膀、腹腔肿块及血流、胸水定位、甲状腺、乳腺、浅表肿块、血流、阴囊、颈动脉、椎动脉、上肢动脉、上肢静脉、下肢动脉、下肢静脉、腹部血流颅内血管等,基本能做到与临床一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超声虚拟病人库模块以虚拟病人为中心,构建超声病例库,拓展学生学习的宽度与深度。每一个虚拟病人包含病人基本信息、病例摘要、超声检查影像资料、超声检查报告及检查分析等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病人库进行大量案例学习,积累临床经验。

在线考核模块是超声学在线考核系统,在线考核模块功能结构包含个人事务、成绩查询、账号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过程管理、成绩管理、系统设置等部分,主要用于理考核。超声资源库模块为学生提供超声教学视频、PPT等学习资源,该模块同时可以与课程中心相互连接,通过教学门户或数字化校园进行账号认证。

三、结语

众所周知,超声影像学的学生毕业后,不仅需要具备超声图像识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规范标准的超声图像获取、测量和分析的能力,而不是只会背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的文字背诵能力,因此,建立完善网络化的超声影像学教学软件,激发学生对超声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超声图像的理解,训练学生超声操作技能,不仅是提高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的需求,更是培养高素质影像医学人才的重要需求。构建集图、文、动画、视频和声音为一体的交互式超声影像学学习系统,并引入仿真操作模块,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将此教学系统整合入学校网络平台,学生可在校园网部署内的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超声影像学教学系统未来可以与医院超声工作站相连,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超声知识,最大化发挥超声影像学虚拟自主学习平台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推动实践教学改革。随着教育部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深入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4]。

参考文献:

[1]黄海林,庄文献,周玉霞,程丕显.美英教育信息化评估标准对建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启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1-2+5.

[2]袁艺标,吴晓燕,戚晓红,等.基于网络的虚拟人体机能实验教学系统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115-118.

[3]王晓静,宋晓焕.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理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183-184.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4

超声诊断学作为影像学检查的一个分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超声检查在各级医院,包括师以下卫生机构已得到广泛应用,超声诊断是卫生士官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对各专业卫生士官的教学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分配课时

超声诊断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涉及的概念与原理多且复杂,教学难点较多,但教学课时较少,要在短短的几个课时内使学员完全掌握这门知识难度很大。因此,应该立足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地安排内容与课时,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讲清楚。

士官教学存在的最主要困难是学员来自基层,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学员的知识背景不同,有针对性地选用教材, 科学安排课时,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另外,考虑到学员普遍专业基础不扎实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拿出一定时间,复习相关的解剖、病理知识,为理解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性改变奠定基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

超声诊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物理诊断学教学,它是在动态中形成图像的同时观察图像[1]。传统的粉笔、挂图、板书、文字幻灯等教学模式远不能适应该学科抽象性强、理解难度大的特点,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2]。而多媒体技术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及动画中,使得真正基于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成为可能。多媒体课件通过声、色、静、动、图文并茂的媒体形成,多角度刺激学员的感官,将抽象的过程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员,极大地调动了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时空观的扩展也有利于开阔学员的思维空间[3]。

平时工作中我们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及超声工作站,采集大量各系统、部位正常声像图及典型病理声像图,用于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文字部分提纲挈领,简述各系统疾病的解剖、病理、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性表现及鉴别诊断的要点;用大量的解剖图、病理图及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给以感性表现;同时还根据教学需要插入一些动态图像及超声检查短片等。强烈的视觉效果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理解及记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完全放弃板书,用黑板绘简易图或示意图,如超声的反射、折射、多普勒频谱图、二尖瓣M型运动曲线、胆囊“WES”征等,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能起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用。

3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不同专业的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目的也不同。各专业共性的教学内容包括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应用范围、发展前景、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正常值等基本知识。临床医学和影像医学专业的学员还应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熟悉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针对不同系统疾病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最优化的影像诊断。因此,我们针对学员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目的性,使教学的深度、广度、难度更适合学员的接受能力。同时,课前还了解学员的信息,包括学过的课程及其掌握程度、学习兴趣等。在学员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优化结构组合,明确主次。讲授的具体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注意教学互动,启发思维。抓住现象的内在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注重练习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超声图像的获取与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声医师的手法与经验。练习课的目的就是使学员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超声无辐射损伤,安全性大,学员之间可以反复多次互相练习。我们在讲解仪器的构造组成及具体操作方法后,选择一名学员作为被检查者,教员操作示范,同时讲解观察内容、正常声像图表现及具体操作手法。然后,让学员相互练习,包括选择体位、探头放置部位、扫查切面(纵切、横切、斜切等)、扫查方法等操作技术,教员随时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颖嘉,鲁鸿,龚渭冰.超声诊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5(5):317318.

2 卓忠雄.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7(3):215216.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5

关键词:医院;超声影像;人才梯队;培养

超声影像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它运用现代高新的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综合分析各种医学图像,提供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在计生服务中心超声影像室发展中人才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快超声影像室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梯队培养,搞好超声影像学科建设。

1建立超声影像人才规划

医学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素质要求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因此有必要科学认识和把握他们不同成长阶段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实际技能以及素质要求等。领导应密切关注后备人才的继续深造、临床诊疗实践、医学研究和创新提高等,对今后一定时期内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制订周密的培养计划,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对医学专业知识扎实、临床诊治能力强的年轻医师,应安排到能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岗位工作[1]。

2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运行机制

人才梯队是在骨干人才还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当有骨干人才离开时,能及时将储备人才补充上去,保证人力资源的延续性。建立人才梯队管理机制,提高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在保留骨干人才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对后备人才的培养,确保人才的持续供给,从而不断提升科室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①人才区分机制。人才区分机制来源于任职资格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只有具备某个类别、某个级别(或胜任力要求)的任职资格且达到一定业绩的人员才能够进入人才资源池。人才梯队资源池是一个宽进严出的系统,人才在这里要么进步、要么被淘汰。不进则退是这个系统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这一轮被淘汰的人,改进后还可以再进来,进来了仍然有可能被再淘汰。通过人才梯队资源池不断地培养、筛选后备人才,从而不断提高后备人才的专业技能;②人才选拔机制。资源池建立后,后备人才的"入池"、培养和筛选淘汰是一个长期的、例行化的工作。经过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和从资源池中选拔人才两个逆向的过程,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间就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岗位的动态匹配;③人才激励机制。为了激励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早日脱颖而出,可以设定一些单项奖,对优秀人才进行奖励。对于在工作中有很大贡献的人才可以在晋职晋级中优先选拔[2]。

3重视超声影像专业人员的开发和利用

超声影像专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必须具备组织框架,采取滚动发展的形式,避免断层现象,采取计生服务中心培养和中心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形成浓厚的学术风气,点面结合,造成一种人人有奔头、个个有奋斗目标的局面, 促进人才结构的合理发展。

超声影像医师要全面掌握本学科范畴内相关知识,其知识结构应融合医学各领域的相关技术和知识,具备以医学专业划分的"横向知识结构",主动创造和发掘新知识。因此,现代超声影像医学知识广泛、学科跨度大、设备技术发展迅速,管理者应明确人才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科的全面、协调发展;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机地融人医疗实践中,不断推动知识更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超声影像医学基础实验研究基地,把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工作结合起来,从创新的高度致力于人才培养[3]。

4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超声影像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 不断改善学术氛围,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可以组织各种宣讲、交流会和学习研讨,进行专业外语的听说训练, 尽快了解本专业最新前沿研究动态。结合文献和相关病例的收集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做好病例收集、影像分析等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阅读外文专业书刊,追踪本专业学术前沿,努力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参加新业务、新技术讲座,病例讨论、国际学术讲座来开拓视野。积极鼓励人才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交流探讨,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开拓学术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广泛的国内外交流渠道。鼓励向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投稿,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5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医院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创建医院精神,它是影响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医院精神是医院全体员工一致认同、彼此共鸣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是整个医院的精神支柱。其内容是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创建和谐医院,督促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精诚团结,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计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会提升超声影像人员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不断改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在辛勤的工作中,超声影像人员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患者也能得到优质满意的服务,最终使计生服务中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对计生服务中心的了解与理解,只有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才能做到全方位地促进超声影像室的和谐发展[4]。

6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医学影像网络教学中心

医学超声影像诊断学教学多数是图谱分析,为保证学生有机会大量接触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影像图谱资料。科室可与高校合作以校园网为依托构建医学超声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中心建成后,学生可以在校园网内任一终端上使用相关资源。为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充分实践,要大力提倡医学超声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医超声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贯彻多媒体视图直观教学、多图纵横对比、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参与等教学原则[5]。

7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

超声影像室学科建设,人才是关键,必须有一个较高学术水平、远见卓识和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其次要建设一支梯次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采用多途径培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发挥人才效益。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长期进修和短期学习以及科内培训和科外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除加强业务培训外,注重继续教育。计生服务中心出资购买医学数据库使用权,保证临床医生最快时间知晓医学前沿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为计生服务中心医学科研发展奠定基础。大胆使用中青年技术骨干,定任务加担子,使他们有压力、有干劲,促使他们早日成才。对不适应学科发展的人员进行内部调整。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培育机制和完备的专业人才体系,促进科室的迅速发展[6]。

总之,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和机遇,超声影像人员要更新观念,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减轻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全方位地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促进计生服务中心和超声影像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才智.医院超声影像人才梯队培养[J].医学信息,2009,22(4):510-511,505.

[2]王香芬.如何有效进行人才梯队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46-148.

[3]宋梅.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的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2,25(1):74-75.

[4]张才智,吴建琼.如何提高超声影像人员素质全方位为患者服务[J].医学信息,2009,22(5): 664-665.

[5]刘伟,等.深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基层的多能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33-34.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6

人员素质

从事超声工作的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超声诊断水平。目前基层医院从事超声工作的人员多是大、中专毕业,而且大多是非医学影像专业的人员,由于临床医学知识及专业基础的不充实而影响专业水平,笔者认识到要正视自己知识的不足,通过去上级医院进修、虚心向上级专家请教、积极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逐步增加知识的积累,有助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从事超声工作,应严格要求,强化训练扎实的本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形象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读写报告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随着医学知识越来越快的更新,不仅应不断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发展动态,结合实际工作,努力深入学习,使超声的应用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

加强沟通

与患者沟通,增进理解: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超声科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还需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及心理学,学会正确处理与各种患者的关系,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区别对待不同的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超声的专业性很强,外界对超声的特殊性不是很了解,超声科人员要让更多的人理解超声专业的特殊性及其局限性。

与临床沟通,交流心得:在多年的超声工作中,深切地认识到,与临床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极其重要。这既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的沟通。在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时,经常与临床医生沟通协商,咨询请教,共同探讨,这样既能解决问题,避免错误,也会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检查准备

患者准备:为获得清晰的超声图像,从而达到满意的诊断效果,患者必须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一般腹部的检查应在空腹时进行(必要时于检查前排净大便,以减少胃肠气体干扰)。经腹妇科和盆腔部位的检查应适度充盈膀胱,以避免气体干扰。对肠胀气较重的患者,前1天禁食产气食物(若病情紧急则应及时检查,不必进行上述准备)。X线检查应安排在超声检查之后进行。

设备运行:保持超声仪器的良好运行,才能保证每天的正常检查工作,这依赖于对仪器严格的日常管理和良好的维护保养。工作时要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程。另外,所用耦合剂的质量也是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规范检查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影像诊断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超声诊断除了需在理论上掌握其诊断方法之外,还要具备规范的操作手法,它包括患者,探头位置,扫查切面,及系统扫切等。探测时患者常规采取仰卧位,也可根据需要取侧卧位、俯卧位、半卧位或站立位。超声图像是人体沿扫差方向的切面图。纵行放置探头,得到纵切面图,横行放置探头,得到横切面图。因此,探头放置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同,可获得各种不同切面图像。从多个切面的综合探测,才能获得一个立体的概念。

对申请单所写检查部位以外的病变,超声人员应结合病情,尽量扩大探测范围,以发现有价值的病变,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一个好的超声诊断医生是决不会只根据临床医生的申请脏器进行检查的。多掌握疾病的内在联系是超声医生的基本功之一。正确掌握检查程序和操作步骤,为患者进行规范的超声检查,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超声诊断信息。

图像分析

图像采集:声像图的异常改变反映了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一副理想的超声图像,应反映出病变的特征(在图的一角应附有、探头位置示意图),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分析结论:超声检查在临床医学诊断中的价值是肯定的,但应指出其诊断的确立是根据图像推论出来的,并未直接看到病变。因此,在进行超声诊断时,还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互相印证,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单纯的“看图识病”,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或提示,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超声报告。

超声随访

对患者完成超声检查后,再通过到临床或其他途径进行随访,对原超声结果加以证实和对比,印象会特别深,特别是遇到典型病例及出现误诊漏诊情况的时候,通过追踪随访,可以进一步强化对该病例超声声像图的印象,从中得到相应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

通过随访病例,还能进一步加强责任心,要有谦虚的态度,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出现的错误及临床医生提出的的批评和建议,珍惜随访的每一个疑难病例,使之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和勇气,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促进整体素质在工作中全面提高。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增添与更新已经成为我省各家医院加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就是对影像专业人员的需求增加。但到底该专业人员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未来3~5年的需求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全国也未见相关数据报道[1]。为此,我们在海南省卫生厅的直接支持与帮助下,对海南省医学影像界的人员现状及其未来几年的需求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调研,为高校今后如何办好该专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级职称

1 调研内容与方法

通过省卫生厅发文到省、市、县、区各级医院,对海南省三个级别医院的医学影像专业(包括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和核医学影像)的医师和技师系列的现有人员和未来3~5年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等。同时,也对影像设备的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调研。问卷回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总共回收270家医院的有效问卷,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4家,一级医院200家,囊括海南省约66%的一级医院及全部的二级和三级医院。

2.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现有状况: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共1 320名,其士3名(0.2%)、硕士23名(1.7%)、本科387名(29.3%)、大专及以下907名(68.7%);放射科医师533名 (40.4%)、放射技师246名(18.6%)、超声医师522名(39.5%)、核医学医师19名(1.4%)。未来3~5年需求状况:共需求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1 253名,其士16名(1.3%)、硕士82名(6.6%)、本科693名(56.0%),大专及以下444名(36.00%);放射科医师489名 (39.5%),放射技师243名(19.6%),超声医师486名(39.3%),核医学医师17名(1.3%)。见表1。

高级职称

2.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现有设备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未来3~5年CT、MRI增长速度较快,见表2。表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表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设备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台)

3 讨论

医学影像学科是一个设备依赖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海南各家医院影像设备增加迅速,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没有一批高素质的队伍,设备根本无法充分利用。

高级职称

3.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1)整体学历结构低,高学历人员极其匮乏。全省 1 320名专业人员中,博士3人,硕士23人,全部集中在三级医院,硕、博比仅为1.9%。笔者从我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百度网上均没有查到其他省份类似的数据。宁夏、青海、江西等地区医院的博士数都会超过3名。多数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35岁以下的医师几乎博士化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医学院校没有自我培养硕士、博士的能力,加之我省近几年经济形势和医生待遇的原因,造成人才引进困难。这使得各级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素质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在不断加大。随着高端设备越来越多,这种不适应的状况会越来越突出。

(2)大专学历仍然是我省影像界的主力军。我省目前本科学历的影像专业人员只有387人,如果按全省影像医师总人数1 074人计算,本科占36%;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本科人员比例分别为76.4%(155/203),38.9%(197/506)、9.6%(35 /365),而全省专科及专科以下人员(包技师)达 6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三级医院的医师队伍还没有本科化,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师队伍的主体还是大专以下人员。这样的人才队伍状况,是很难满足高质量影像医疗服务和高精尖设备引进的。

(3)放射诊断和超声诊断医师占据80%。从专业知识结构看,放射诊断医师占40%、放射技师占18.6%,仍然是人员的主体;超声医师39.5%,与放射诊断医师平分秋色;而核医学医师为数甚少。

3.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未来3~5年技术人员需求分析

(1)人员总数需求量大。未来3~5年内共需求影像专业人才1 235人(见表2),占目前人数的93.6%,几乎翻一番。这种人员需求量,将是很难满足的,占目前我校影像专业在校生人数,也就是未来3~5年毕业的人数224人的5.5倍之多。

(2)高学历人员需求量大。其士需求16人,是现在的5.3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 硕士需要82人,是现在的3.6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和二级医院。这种学历层次的需求与湖北省类似[2],硕士和博士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每年愿意从省外来工作的硕士寥寥无几,博士基本要靠很优厚的政策,才能引进。本科需要693人,是现在的1.8倍,主要分布于二级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专科及专科以下需求444人,是目前总数的0.5倍,主要集中于一级医院,就连二级医院的技师,都有本科的大量需求。

(3)专业知识结构比例变化不大。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和超声医生均各占40% 。三级医院希望诊断医师与技师分开,60%以上二级医院需要医师兼技师共用,80%以上一级医院希望医师兼技师共用。这对我们本、专科层次的办学定位很有启发。

高级职称

(4)高端设备人才需求量增长迅猛。未来3~5年内影像专业设备需求增长情况:X线机增长0.74倍,CT增长 2.15倍,MRI 增长6.75倍,超声增长0.48倍。这种需求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对我们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海南医学院目前开办的医学影像本科专业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状态。2008年我们39名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95% 以上,且三分之二流向了省外,形势明显好于北方部分省份[3]。虽然每年也有省外人员来我省就业,但估计每年该专业本科生的总供给量也就是在40左右。当然,医疗专业人员也可以从事本行业,但对于多数二级医院来讲,影像专业人员更受欢迎。因此,面对如此现状与需求,我们应该有一种使命感,从政府、高校、医院自身及行业学会都应做出短期、中期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并采取多途径、多层次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为此,建议如下:

(1)在职人员的培训:短期以开办培训班为主,辅以人员进修和高职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一级、二级医院的新从业人员。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入。(2)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三级医院的年轻医生,尽可能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医院本身应积极鼓励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3)加大高校学历教育的规模,扩大海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专科的人才产出数量和质量,政府最好给予一定的投入与支持。(4)尽快实现海南医学院影像专业的硕士点建设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速度。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支持。(5)政府想方设法,将目前我省几个卫校的放射中专学历教育提升为大专教育。(6) 行业学会应加大针对基层医院的学术活动与交流的力度与频次。(7)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 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在职人员的各级学历教育, 鼓励在职人员采用函授、自学、夜大、脱产和半脱产学习等形式进行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良好的学历背景,更能厚积博发。我们认为这是提高我省专业人员素质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8)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层次,招生数量和课程设置[4],主要培养本科为主的放射诊断,放射技师、诊断兼技师并用、及超声科医师为主的新一代影像人才。

总之,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和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确保高就业率[5],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自己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高级职称

致谢:该调研得到了海南省卫生厅及各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各级医院的帮助。在此,特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张德营,刘军,卜玉莲,等.安徽省部分医院影像设备及影像专业人员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1):31?32.

2 殷国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8?29.

3 牛志敏.浅谈新形势下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理想就业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7,6:14.

4 曹洪军.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9:38.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8

Part 1 区域及企业平台类

临床数据仓库

IntelliSpace Clinical

Data Repository

企业级临床数据仓库

通过建立临床数据仓库与临床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医院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异构信息系统间的临床交换、共享、互操作和统一管理。

同时,临床业务和临床用户的需求与临床数据的智能化应用相结合,为医院提供智能化临床数据浏览的临床医生门户、临床管理数据分析门户、临床科研门户以及患者健康门户。

心血管专业临床数据仓库

用于电子记录患者个人心血管数据的中央数据库,通过对不同数据结构的信息互通互联,以减少数据冗余;而直观和易于操作的Web设计,为用户提供轻松、高效和集中式的心血管注册数据访问。同时,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全程诊疗信息进行智能数据挖掘,充分满足医护人员对数据注册、临床研究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

区域医疗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RHIN)

区域医疗协同平台

通过建立高效可靠的区域医疗信息交换平台以及标准化的区域临床数据仓库CDR,实现区域内统一医疗信息交换、共享和管理。通过此平台共享的数据包括居民健康档案、门诊和住院就诊摘要、体检、妇幼保健等。此平台包括了临床数据仓库、医疗文档与图像仓库、患者主索引管理、医疗机构与人员注册、术语(字典)注册、临床数据交换平台、临床医生门户、转诊与转检、疾病智能辅助诊断、患者健康门户、医疗数据挖掘门户、医学教育门户等在内的多个重要模块,可支撑区域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实现医疗信息互操作及医疗协作流程。

区域影像平台

实现集团医院、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之间,对影像的同步、传输、访问、诊断和管理。提供灵活的架构设计,高效整合各类异构系统,建立起各医疗机构、各科室间在影像管理方面高效一致的沟通。

Part 2 临床IT解决方案类

影像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Imaging

Management IT Solution

影像PACS解决方案

(企业级,科室级,单机版工作站)

构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医疗影像信息平台,实现高效、快速的影像处理和共享,提供强大的并行处理系统运算性能以及稳妥的多冗余数据安全保障设计。

区域影像平台

实现集团医院、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之间,对影像的同步、传输、访问、诊断和管理。提供灵活的架构设计,高效整合各类异构系统,建立起各医疗机构、各科室间在影像管理方面高效一致的沟通。

高级3D影像后处理云平台

IntelliSpace Portal

拥有飞利浦独有的并行重建技术,突破传统多台终端同时操作影像后处理在速度上的瓶颈。提供目前业内最为丰富的高级临床应用功能,实现全方位的影像后处理及诊断。

远程三维影像会诊平台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临床互动工具平台,不仅实现同时、同一图像、同一操作的临床互动,还可以进行2D、Slab、3D容积重建等多种图像后处理,为放射科和临床医生疑难病例会诊和手术规划提供了全新的实时、远程诊疗工具,实现影像与临床高效互动。

心血管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Cardiovascular

IT Solution

心血管专业影像PACS解决方案

用于收集、整合、保存心血管科患者就诊期间的所有检查影像并传输到临床部门完成信息共享。医生通过任意一台工作站即可查看所有检查的影像和波形,其中包括ECG、超声、核医学、ICE、IVUS、MR、CT、胸部X光、导管检查、以及电生理记录信号。

导管室IT解决方案

专业的心导管室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系统提供心导管室预约、手术排班、手术记录、报告、图像调阅、耗材库存管理以及智能化数据管理等日常工作所必要的模块。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科室梳理工作流程,并通过数据的无缝集成和传输,帮助用户在手术实时过程中一次性采集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输入或二次录入,帮助心血管医生简化工作流程,加快临床决策过程。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科研工具,提升科研教学水平,并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

心电图管理解决方案

可实现心电图讯息的实时远程传输及院内共享,即使临床医生不在身边,也可透过互联网的传输,随时获取并分析患者心电数据。为心脏疾病的诊断争取宝贵的时间。

心动超声IT解决方案

用于对心动超声影像及报告的有效管理方案,可针对超声科室的需要提供检查预约,图像浏览调阅,报告书写等模块。此系统利用专业的心血管超声图像浏览工具、可自定义的挂片协议、离线心脏超声测量工具,室壁运动计分工具、儿科心动超声Z core数据库。

另外,系统配备美国ASE超声的结构化报告模板,让超声医生轻易的完成一份专业的心动超声图文报告。除此以外,内嵌的QLab是专为飞利浦 iE33提供的高级定量分析工具。

专业的实施团队提供系统之间的集成服务(HIS、EMR系统集成),实现以患者为基本单位的全医学影像信息的电子档案管理。

重症监护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Critical

Care IT Solution

重症监护IT解决方案

将床旁设备、院内信息系统信息全面整合,通过临床数据呈现及分析、智能临床决策引擎及集束化治疗方案,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做出临床决策,规范执行治疗方案。强大的数据分析及报表功能,为科室管理和临床科研提供强大助力。

手术麻醉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Anesthesia

IT Solution

手术麻醉IT解决方案

上一篇:艺术活动的四要素范文 下一篇:逻辑思维的概念范文